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柳笛和榆钱 “百校联赛”一等奖

小学语文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柳笛和榆钱 “百校联赛”一等奖

柳笛和榆钱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学习本课要认的8个字,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学习在默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自读。

2.纠正错误读音。

3.在语境中理解新词的意思。

二、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

1.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2.想想柳笛和榆钱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欢乐?

3.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介绍阅读方法

1.如果想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应如何学习呢?

提示:回忆前几课学习时,是用什么方法学习课文的?

2.教师帮助学生小结并提供一些阅读方法。

(1)读:抓住文章主要的内容读。

(2)画:画出文章重点词语。

(3)思:思考不懂的问题,思考课文为什么这么写。

(4)议:和同学交流看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作业:

1.认真读书,认识8个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回忆本文主要写什么事及本文的写作顺序。

1.主要写童年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的欢乐。

2.按总分方法记叙的。

二、交流自学的收获,提出不懂问题。

1.做柳笛带来的欢乐。

(1)找出描写做柳笛动作的词语,读一读。

(2)从动作中感悟到什么?

(3)自由读,指名读。

2.吹柳笛带来的欢乐

(1)课文通过以下几点体现欢乐之情的。

愿怎么吹就怎么吹

吹出的音色各不相同

我们的样子

(2)边读边说自己从中怎么体会到这份欢乐之情的。

(3)小组合作读。(分3个方面读)

(4)出示文字片

春天把自己的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里,每个孩子都有本事把这歌声找出来。

①请你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点:春天无处不在,柳笛吹出的歌声正是那藏在柳树枝叶里春天的歌声。是孩子们用吹柳笛的办法让人们听到这美妙的歌声。从中可以看出故乡的柳笛美、故乡的孩子聪明、可爱。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眷恋、热爱之情。)

②自己读读这段话,感受这份情感。

3.榆钱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欢乐?

(1)摘榆钱

①找出描写榆钱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②思考: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③你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结:童年的趣事令人回味,令人向往。

4.回读全文,讨论解决:

为什么开头写柳树、榆树的样子?与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有什么联系?

5.总结全文,谈收获。

(1)学习组材方法:先总后分。

(2)情感体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对大自然热爱之情。

(3)如何学习略读课文:

初读,了解大意——自学生字,提出不懂问题——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解决不懂问题,感悟重点语句——积累好词佳句。

三、布置作业:

1.积累好词佳句。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人无信不立-“百校联赛”一等奖

《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在开展活动中认识诚信的意义。 2、通过搜集材料,采用多种形式加深对诚信的理解。 3、感受生活中诚实做人讲求信用的品质,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要求自己,努力在生活中践行“诚信” 【活动重难点】: 1、树立诚信意识,在生活中践行“诚信”。 2、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课前准备】: 1、分组搜集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事例。以此理解“信”的传统内涵。 2、对材料进行整理,准备演讲素材。 【活动过程】: 〖新课导入〗:以公益广告引入活动主题。 导言:海涅曾经说过:“生命不可能在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这句话不正应了《论语》中的一句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那么所拥有的一切就会是水中月、镜中花。如过眼云烟,终会随风而逝。好,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今天的活动中,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活动主题好不好。 (一)引经据典话诚信 1、学生根据搜集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事例。来介绍自己理解的“信”的内涵。 2、PPT讲述古人诚信故事和播放视频 明确:一个人的可贵,在于他是一个诚信和负责的人。如果不具备这样的品质,

不但会丧失很多宝贵的机会,也会让周围的人接二连三的失望。而这样的人,自己不但会丧失通往成功之路的基础,也会让他人处于“失信”的阴霾当中。 过渡:诚信是做人之本,也是立业之本。诚信不仅对个人很重要,对一个国家同样重要,可谓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只有人人讲诚信的国家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成为真正的强国。 3、(讲诚信之国的故事)或播放视频 (二)环顾身边思诚信 过渡: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诚信的内涵与价值,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诚信呢让我们环顾四周,寻找守信的人吧! 1、学生讲述身边的诚信故事(PPT展示图片或播放视频) 过渡:我很庆幸这社会上有这么多的诚信事例,但也遗憾:在当下,仍然有很多人不具备诚信品质,他们的言行严重污染我们的文明环境。你知道哪些不讲诚信的事例吗 2、学生讲不讲诚信的事例(教师补充总结) 过渡:是啊!不诚信的事时有发生,如果这成为一种社会常态,会给我们的生活、学习、生产带来哪些危害呢 3、学生谈危害。 4、总结:像这些现象在现在依然存在,它不断侵蚀着一些人的灵魂,危害着大家的利益。如果人与人之间、集体之间、国与国之间多一份诚信,人们就会多感受到一份安全与温暖,社会就会多一份和谐与进步。 (三)班级演讲说诚信 过渡: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千千万万个人坚守诚信,我们的社会才会越来越好。那么,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一份演讲稿,表明我们的宣言,表达我们对诚信的认识和坚守的决心。 1、PPT展示演讲稿的写作格式。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恐龙无处不有-“百校联赛”一等奖 (1)

《恐龙无处不在》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理清说明顺序。 2.理清作者的探究思路,,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3.理解不同的科学领域可以互相启发,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求真创新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条理,了解层次分明的的逻辑顺序。 2.培养热爱科学,主动探究的创造精神。 教学设计 (一)课文导入 读一则消息 PPT出示: 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提问:用一句话概况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二)认识一个作家 有的人,从不放过身边的一些不普通现象,会把别人漠视的问题进行主动探究,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今天这个与众不同的作家。 PPT出示作者资料: 阿西莫夫(1920 —1992) 出生在苏联彼得罗维奇小镇,3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纽约。自小喜欢读科幻小说,18岁那年,就发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说《偷乘飞船的人》,在1941年的《理智》第一次提出了著名“机器人三原则”,1942年开始创作《基地三部曲》(1966年获雨果奖),1972年科幻小说《神仙们自由》获当年雨果奖和星云奖。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已300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泰斗。 (三)初读课文浓缩说明内容理清说明顺序 1.小组轮读课文(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要求:圈点勾画出文中你认为的关键句,然后把你找出来的句子加以组合,浓缩成一篇短文。 口头提醒:(文章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段落的中心句往往出现在开头或结尾。) 2.生展示,师点评 3.师屏示预设好的浓缩版课文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在詹姆斯罗斯岛(南极)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

6年级科学教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4 斜面“百校联赛”一等奖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斜面教学设计第四课《斜面》 【教材分析】 《斜面》是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简单机械》单元的第四课的内容。本课的内容主要由三部分构成:1、活动1,研究斜面的作用。2、活动2,变形的斜面。3、斜面的应用。整课内容安排为2课时,第一课时安排的学习内容为活动1、研究斜面的作用。通过在实验中记录数据、观察分析数据,形成“斜面可以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沿斜面提升重物就越省力”的科学概念,认识一些斜面类的简单机械。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杠杆、轮轴、滑轮、齿轮等简单机械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也有一定的能力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对比实验进行研究,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斜面 2.了解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 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描述和表达 2.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实验 3.学习使用工具和解释使用工具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带来好处 3.尊重证据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分享他人的智慧。 【教学重点】:用实验探究斜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运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注意控制变量 【教学准备】 斜面、测力计、小车、钩码、实验记录表等实验材料以及PPT等演示材料。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课件出示杠杆,滑轮,齿轮传动的图片,学生说出它们是哪种简单机械。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课件情境:大油桶、卡车,在生活当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把一些重的物体搬运到高的地方去,那同学们,如果你是搬运工的话,那你打算怎样把重物搬到车上去呢?(生:可以直接搬运,也可以搭一块木板,把重物推上去) 课件:出示搭一块木板的图片 引入“斜面”(板书课题) 二、提出问题,激发探究 (一)活动一:研究斜面的作用师:斜面有什么作用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斜面的作用。 师:同学们,针对刚刚提到的搬运物体上车常见的两种方法(出示图片),一种没有用斜面,一种利用了斜面,那请同学们思考,把一物体提高到一定高度,利用斜面和不用斜面有什么不同呢? (生:利用斜面可能会省力) 引出用实验验证猜想:利用斜面可能会省力。 实验前提示:想想利用斜面可以省力是相对什么来说省力?即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力进行比较?

青岛出版社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信息窗(认识负数)-“百校联赛”一等奖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探究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会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 微视频、PPT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谁说说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 谈话:今天老谈话带大家到新疆去看一看。新疆不仅有美丽的风光,而且这里盛产甜美的水果,有句话是这样描述的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瓜,库尔勒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一枝花,由于这里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所以水果非常的甜美。(课件) 谈话:我们就以吐鲁番为例看看这里的气温有什么特点?(课件)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1、认识温度计,找出零上13℃和零下3℃ 谈话:谁知道零上13℃和零下3℃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1:零上13℃在零度以上的13度,零下3℃是在零度以下3度。 谈话:你能找出零上13℃和零下3℃的位置吗? 谈话:刚才同学们把这条刻度线看成0℃,已经不能表示出零下3℃,要找到零

上13度和零下3度的位置先要找到几度的位置?(0度的位置)(板书)谈话:0度以上是什么温度?0度以下呢? 谈话:0℃是它们的什么? 预设:0℃是0上温度和0下温度的分界线。(板书)(科学家把自然状态下水刚结成冰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简称为0度) 小结:同学们看,我们刚才把0度就像一条分界线,0度以上的温度我们从零往上数, 谈话:如果把“零上”和“零下”去掉,用符号可以怎样表示零上13℃与零下3℃?先自己想一想、写一写,再和同位说说。 谈话:谁上来展示一下?谁和他一样?有没有不同的?同学们的想法和数学家一样,真了不起。数学上零上13℃记作+13,“+”是正号,可以省略不写,零下3℃记作-3,“-”是负号。知道怎么读吗?老谈话再来说2个温度……怎么记?怎么读? 同学们会用这种方法表示温度了吗?那就来试一试吧。 4.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 谈话:吐鲁番仅有独特的气候,还有独特的地形 谈话:这就是海平面,以海平面为分界线用0表示,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31米,火焰山比海平面高831.7米 提问: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把火焰山和吐鲁番的高度表示出来吗? 预设:+831.7 米 - 155.31米 5.你会用刚才的方法记录下面的量吗? 水果店运进8吨苹果,运出10吨梨。 小卖部10月份收入1500元,11月份亏损200元。 数学作业,做对3道,做错2道。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1.像+13、+831.7、……都是正数,像-3、-155.31……都是负数,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认识负数”。 正号通常省略不写,负号可以省略吗?为什么? 2.生活中用正负数记录的例子还有很多,你能举个例子,并且用正负数来表示

三年级数学教案 年月日-“百校联赛”一等奖

《年月日》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第一课时,课本76--77页的例1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年月日》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是在掌握了时、分、秒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年月日这三个较大的时间单位的。年月日是三个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随着学生年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了形成较长的时间观念的基础。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借助一定的想像力,因而教材首先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及相互关系。接着给学生介绍了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及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从而引出全年天数的计算方法。最后,给学生归纳整理出所学时间单位的一览表,以便学生记忆时间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为应用到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时间单位时、分、秒方面的知识,大多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认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且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根据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了解,学生对于识记大月、小月和辨别平年、闰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年、月、日的来历及平年、闰年的规定原因会产生好奇和困惑。 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我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选择过生日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本课学生学习新知的主要方法。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将采取“引导—探索—发展”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教学,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同时,将运用激励性语言、肢体语言等多元化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初步学会判断平年、闰年。

六年级英语教案 Lesson 13 Summer Is Coming!-“百校联赛”一等奖

冀教版三年级起始版六年级下册 Lesson 13 : Summer Is Coming ! 教学设计 衡水高新区大善彰小学潘建扣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听、说、读、写)单词:fan 2使学生能够正确描述四季的特征,正确用In summer, I lie to…表达自己在夏季喜欢做的事情。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对语言的归纳总结和综合运用能力。 情感目标: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和交流的精神。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读、写、听、说并听懂词汇fan 2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描述四季特征的表达方法, 3学习英语词汇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描述四季的表达方法,学习英语词汇及lie to… 句型。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具学具:录音机(光盘)、四季图片,单词及短语卡片一些作为礼物的衣服卡片及单词卡片考试本(平时课上小测的本)张贴画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前氛围的营造:播放英语歌曲,让学生看教室后面黑板上更 新的英语园地内容,用英语和孩子们交流。 二、Warm-uing Net we’ll learn Lesson 13: Summer Is Coming !板书Lesson 13: Summer Is Coming !

T:This is the first lesson in unit 3 From today ,we’ll learn more about summer and关于“will” 的句型。Today we’ll now Jenny and LiMing lie to do things in summer Do you want to now 四、New Concemer fun 1、T:From last unit ,We now aes our body healthy and strong let’s read together 出示带有运动图片的幻灯片,师生一起读运动的短语。(为学习I lie to …做铺垫,利用fan your face老师用歌曲if you’re hot and you now it ,fan your face 帮助学生回忆) 2、学习新词fan把单词卡片贴在黑板上,指导读音与书写。利用教室内电扇上早已贴好的单词卡片fan进行句型练习。This is a fan That is a fan How many fans are there in our classroom The fan is cool… 3、e “Do and Guess” 每组半分钟时间,一名同学表演,其他同学猜是什么运动。猜对的多的小组赢得一个奖品。运动是学生喜欢的活动方式之一,让他们动起来,既能快乐的学习,又积极动脑筋思考,迫不及待的说出来,又培养创造思维。为下面的听力测试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强烈的获胜欲望更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5、T:Summer is a beautiful season What do Jenny and LiMing lie to do in summer Listen and write(以听力的形式呈现。让学生把答案写在已经抄好的考试本上。)T: What does Jenny lie to do in summer I love summer ! In summer, I lie to _________ I lie to ____ in the Summer is I lie the I t’s cool What does LiMing lie to do in summer I lie to ______ with my friends Sometimes I lie to _____________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正比例的意义-“百校联赛”一等奖

正比例的意义 金湖县育才小学黄广华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56—57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第59页练习十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能说明理由。 2.使学生在认识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体会数量之间的联系和变化关系,感受表示正比例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渗透函数思想,进一步培养比较、抽象、概括和演绎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兴趣,养成积极参与学习生活和独立思考、主动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和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发现和理解成正比例量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配套课件与课内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课前咱们玩个小游戏好吗?

1.找不同。 (1)出示题目: 行驶的路程和时间购买数量和总价 (2)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路程和重量 (3)学生找不同,说说是怎么想的? (4)揭示:像这样的两个量成为两个相关联的量。(板书:两个相关联的量) 2.考考你。 出示题目:它们是相关联的量吗? (1)张浩然买《扬子晚报》,数量与总价; (2)王老师的体重和身高; (3)同样一台织布机,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 (4)圆的直径和周长。 板书:C= ,问:每一个圆的周长比它的直径都等于吗? 3、引入:同学们,生活中像这样相关联的量还有很多,这节课就让我们用一种变化的观点,来深入研究相关联量之间的关系,从中发现存在的规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理解相关联的量。 出示例1,让学生观察表中的内容和数据。 提问:表中列出了哪两种量?(板书:时间、路程)观察表中的数据,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百校联赛”一等奖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桃花工业园第二小学张丽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孩子们,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还记得吗?谁来说一说? 师:你能用学过的方法来解决这两道题吗? 课件出示:4536= 和82-53= 2、师:看来同学们对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掌握得都不错,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和小数打交道,同学们对小数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经常能够用到小数? 3、师:非常好,在购物过程中,我们不但会遇到小数,还会遇到小数的计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板书。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小数加法。 出示例3的情境图。 谈话:这是几个同学在商店购物的画面。你能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主题图上的标价表示多少钱呢 (1)学生交流后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2)学生试笔: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结果。 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3)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方法。 (4)引导学生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小数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思考:在小数加法中,要使相同数位对齐,只要对齐什么就行了? 2、教学小数减法。 (1)提问: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减法问题吗?

四年级语文教案 暮江吟-“百校联赛”一等奖

9古诗三首 《暮江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懂古诗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3.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名句。 难点: 体会其中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想必大家都读过唐诗三百首,也认识了许多老朋友,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我们今天要学的诗,就是其中一位老朋友的。大家先来回想一下,这两首诗(离离原上草、忆江南)是谁写的呢?没错,就是白居易,我们先来熟悉一下他吧。(课件展示诗人简介) 二、疏通字词,读通古诗。

1.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古诗的教学,离不开吟读,因而在本环节中教师要相机进行朗读指导,读出情、读出神)自由练读 2.出示生字,请学生说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重点交流的几个字: “吟”左右结构,,右边是“今”,不要写成“令”; 3.齐读古诗,感受韵律。 三、自主探究,学习感悟。 借助书上的注释和自学任务,自读自悟。(课件展示任务) 1.这首诗都属于什么类型的诗?他是先描写景物,这种被称为写景诗,然后借景物阐述道理,这也被称为说理诗。 2.学习《暮江吟》 我们就先跟着我们的老朋友白居易去看看,他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齐读《暮江吟》) (1)解释诗题。(引导为主)你从“暮江吟”这个题目中能知道什么?(指名答)暮是指什么(启发回答,傍晚)很好,我们知道了时间,地点是哪里?(江边)很棒了,吟是指什么?(课文注释)所以连起来这就是诗人白居易(生答)傍晚在江边做的诗,那么内容会是什么?傍晚在江边看到的景色。 (2)理解诗意。(告诉方法,引导自学) ①同学们通过诗题就知道了诗的内容了,太棒了,谁能告诉我诗人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象?(指名回答,学生互相补充纠正)明确:瑟瑟(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呈现的青绿色)、可怜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渡荆门送别-“百校联赛”一等奖

《渡荆门送别》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读古诗,初步学习吟读古诗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自读自悟,合作探讨中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能准确流畅地背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体会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难点:激发学生想像,对诗句进行改写,再现诗歌画面。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白板课件、微课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看屏幕上展示的这几句话,看一看说的是哪一位诗人对是李白。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1李白(公元701—762年),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誉为“诗仙”。 他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 2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 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写下了大量诗篇,其中,我们学过《峨眉山月歌》,就在此期间创作。今天学习的这首诗也是在旅游途中所作。 三、朗读体会: 1学生自由读古诗,教授朗读要领 1)中等语速 2)二三节奏 3)尾联情愫 2放录音,营造气氛。 3学生朗读直至成诵 四、解读诗意: 1请同学们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荆门:荆门山,在现在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形势险要。 从:往。 楚国:楚地。 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月下飞天镜: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 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多变形成的美丽景象。 怜:喜爱。 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李白从小生活在蜀地,故称蜀地为故乡 2结合注释,抓住景物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每一句诗的内容。 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出现并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行舟远行。 五、合作探究 1本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二年级语文教案 沙滩上的童话-“百校联赛”一等奖

沙滩上的童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感受儿童生活的快乐。 2.展开想象,能根据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感受儿童生活的快乐。 2.展开想象,能根据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能根据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导入:同学们喜欢看童话吗你们看过哪些童话 学生自由说说看过的童话。我们上节课初步学习了沙滩上的童话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看看沙滩上会发生什么样的童话故事呢 2.板书课题:沙滩上的童话。 学生齐读课题,书空课题。 二、探研展示,重点突破(用时:20分钟)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我们”在沙滩上修筑城堡,并编织了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板书:垒城堡、编童话 2.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快乐天地”在哪儿我们为什么称它为“快乐天地”你们喜欢这个地方吗 用读声表达你对这个地方的喜欢。 3.在海边的沙摊上可以垒城堡,请同学们看书中插图,找学生来读第二段,边听边观察图中沙堡, 通过孩子们的动作(垒、筑、插)描写体现了孩子们的心灵手巧、想象力丰富,用自豪的语气读一读第二段。 4.在快乐的天地我们不仅垒城堡还编织了一个什么童话请同学们说一说。叙述童话的起因、经过、 结果。学生回答后板书:公主被困、攻打城堡、找公主。凶狠的魔王抢走了美丽的公主,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凶狠、抢、美丽指导朗读。用夸张、气愤、焦急的语气来读孩子们说的话。 孩子们都化身成了勇士打算去营救公主一起商量对策,通过小组合作画出孩子们说的话来理解商量,合作学习营救公主的策略。理解“反驳”意思并读出反驳的语气。 我们欢呼着胜利,欢呼着炸死了魔王,欢呼着救出了公主。

3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不一样的你我他-“百校联赛”一等奖

第二课《不一样的你我他》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第二课《不一样的你我他》第10页至第15页。 课时:第一课时:《找找我们的“不同”》、《与“不同”友好相处》第10页至第14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人与人之间,在外表、个性、特长、思想等方面有很多不同,能够接纳这些不同。 2、过程与方法:学会理解、宽容、欣赏他人,掌握人际交往的相关技巧,学会与“不同”的人友好相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一系列的活动,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和选择,培养尊重、理解他人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了解自己的特点。(2)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 教学难点:观察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学会尊重、理解他人的想法和选择,培养尊重、理解他人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心形纸、学生:一张白纸。 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请同学们说一说爸爸妈妈给我们颁发了一个什么奖?并说明原因。 一、新课导入 1、师:请同学们看这两片树叶。观察一下,这两片树叶一样吗 2、学生认真观察。

3、师生共同总结不同。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找找我们的“不同” 师:孩子们,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即使是同一棵树上的树叶,也不完全相同呢!如果说班级是棵大树,那么每一位同学就像树上的一片叶子。同学之间有很多相同点,可又各有不同。 1、师:同学们,请你们在这张心形的叶片上写上自己的特点,我们一起来装点我们的班级树。 2、学生在心形叶片上书写自己的特点。 3、全班同学一起来交流各自的特点并把叶片粘贴在班级树上。 4、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1:我发现有同学跟我一样也是单眼皮。 生2:我发现小新跟我一样都喜欢爬山。 生3:我发现大多数同学跟别人不一样。 5、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其实,就像你们分析的一样,人与人之间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长。 活动二:展开想象 1、师:课本第11页有一个圆,你会把它想象成什么呢把你的想象画出来,并涂上颜色。然后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的创意。

一年级道法教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百校联赛”一等奖

10我和伙伴一起玩 徐娟南京市夫子庙小学 一、教学目标 1喜欢和同学交往,愉快地玩,懂得只有大家共同遵守规则,游戏才能玩得好。初步建立规则意识。2懂得规则是大家共同制定并遵守的,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养成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乐于参加游戏活动。 3知道各种游戏都有规则,并能够说出一些游戏的规则内容,能参与制定并完善简单的游戏规则。4通过观察,体验,讨论,实践等活动,知道游戏要有规则,体会规则在游戏中的重要作用。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初步理解遵守规则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两次击鼓传花的对比游戏活动,让学生初步体验到规则的重要性,共同制定一些简单的游戏规则。 2通过常见的课间游戏的回忆,帮助学生建立所有游戏都有规则的概念。 3进行一系列的小游戏,让学生感受到有规则相伴的游戏真有趣,激发学生做一个遵守规则,文明,友善待人的好孩子。 三、教学准备:ppt,小鼓,大红花,乐乐猴手偶。 四、教学过程 1咚咚咚,老师轻敲小鼓,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要和大家一起玩个什么游戏吗(击鼓传花)猜对了,真聪明,以前都玩过吗好,那就让我们赶紧开始吧!(老师把大红花随意放置到前排一个同学桌上,随即正面对着同学们,开始轻敲小鼓。) 2学生开始玩击鼓传花游戏。 (如果有学生问从哪里开始传,老师就说,“这个问题问得好,你还挺有规则意识的,请你提醒同学们一下,该从哪儿往哪儿传”。) (游戏进行中如遇不顺利,老师不进行语言提示,只加重鼓声,制造紧张气氛。) 3游戏好像进行的不太顺利呀!谁发现问题出在哪里 预设:(传递路线不明确,不认真传,乱抛,不够安静,鼓声停止还在继续传,互相推诿耍赖,不肯表演节目,不闭眼敲鼓。) 4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你有好的建议吗 小结:一个简单的小游戏就有这么多条规则,一起跟着老师来读一读。 (敲鼓人闭眼睛,同学们要安静,按路线速度快,大红花不乱扔,鼓声停你就停,演节目不赖皮。)5那我们就按照大家共同制定的规则,再来玩一次击鼓传花的游戏,好吗预祝大家成功,有没有信心 (将红花放置在第一组第一排,老师闭眼睛敲小鼓开始游戏。) 6这一次感觉如何指名说。(大家都按规则玩了,玩的很开心,还想再玩一次。。。) 小结:是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屏幕出示:孟子。)(标注拼音)大家一起来跟着老师读一读。有了规则,我们的游戏更公平,也更有趣了。 ----------------------------------------- 7刚才我们玩击鼓传花游戏,玩得很开心,平时在生活中,同学们还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什么游戏呢 (躲猫猫,玩滑滑梯,扮家家,剪刀石头布,踢毽子,跳绳,下棋,抓人游戏,赛跑。。。) 8这些游戏,咱们要想玩得好,是不是也有一些规则要注意呀(先悄悄说给你身边的同桌听。)好,谁来介绍给我们大家听一听谁先来(再请3-4个同学起立介绍) 小结:看来,每一种游戏都有自己的规则呀! 9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突然有小伙伴不好好遵守规则了,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呢你有没有碰到过 预设:会吵起来,打起来,会跌倒。。。 随机点评:游戏玩不下去了,好朋友做不成了,还会出现安全问题。 小结:(点题)看来,我们要想和伙伴们一起玩的愉快,玩的高兴,我们必须要遵守规则。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课 梦中的远航-“百校联赛”一等奖

(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中无比向往的事情。出示课题:梦中的远航。板书。 二、学习与构思 1.了解人类航海史,体悟先人对海洋的探索精神。 师:对大海的好奇和探索在遥远的古代就已经开始了, 5000年前,亚洲西部两河流域的居民用芦苇扎制大型帆船,再涂上沥青等防水材料,成功进行了远航。 (设计意图:通过对人类航海史的简要了解,引导学生体悟先人对海洋的探索精神,并认识到人类对浩瀚大海的好奇和探索一直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始终。) 2. 简要了解“郑和下西洋”,浅析其意义与作用。 师:在我们祖国,也曾有过举世闻名的远航史,600年前明朝时期郑和曾七次下西洋。郑和从我们江苏出发,到过东南亚、印度、阿拉伯和非洲,(出示图片)郑和下西洋,传播了中华文明,推动了中国与各个国家的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对郑和远航历程的回顾,一方面感受我国的睦邻外交,另一方面也以此为起点,带领学生“沿着历史的足迹,‘亲历’异国的风情。) 3. 感受世界的多彩,激发“远航”的梦想。 师:真是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你想远航到哪里呢?让我们去世界各地看看。 (设计意图:感受世界的多彩,激发“远航”的梦想。增强学生对远航的亲近感,调动学生对远航投注以兴趣与热情。) 4.托起想象的翅膀,开启“梦中的远航”。 师:世界的美丽与缤纷,激起了无数人的航海梦想,看!英国有位叫格列佛的医生曾多次远航,你们知道他吗?我们来看看他远航途中发生的故事。 《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乘“羚羊号”起航飘到小人国;乘“冒险号”起航到达巨人国;乘“好望号”到达飞岛国。 师:格列佛所到之处充满了奇幻色彩,让人不禁赞叹作家丰富的想象力。同学们想不想穿越时空,也到奇幻的世界亲历一番? 师:让我们来到这样的酒店,在一片海蓝世界中,躺在这样船形的床上,闭上眼睛,在阵阵海浪声中做个远航之梦吧。(播放海浪声) (设计意图:走进格列佛的奇幻世界,开启梦中的远航,引导学生将现实赋以幻想,让心灵插上羽翼,暗含着梦想抒以诗意、奇幻、美好的远航之梦。) 4. 集思广益,构思“梦中的远航”。 师:远航途中有哪些见闻?所到之处有什么特别?谁来说一说。 板书:快乐、奇特、惊险、美妙。 小结:梦中的远航应是诗意、奇幻、美好的航海历程,同时也暗含着人们的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恐龙无处不有-“百校联赛”一等奖

恐龙无处不有 【教学目标】 1.了解科普文章融知识、理趣、情趣为一体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比较阅读的能力。 3.把握文章结构,分析文中重点语句。 4.进一步掌握一些常用的说明方法,如举例、作诠释等。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恐龙无处不有”作为一个事例来佐证“板块构造”理论及“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恐龙无处不有”这一论断的相互关系。 2.体会阿西莫夫是怎样将深奥的科学知识浅显化、通俗化、幽默化,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科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展示恐龙模具、画片。 近年来,在我县横关境内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那些远古、神秘的恐龙为什么不呆在深山老林中,竟跑到皖南山区来呢?要想破解这其中的奥秘,让我们一起来赏析美国作家阿西莫夫写的《恐龙无处不有》。 二、研习课文 1.初读课文,疏通文字,梳理文章思路。 (请学生分层次朗读,在朗读中掌握生字词,板书生字词,讨论文章层次,并概括大意。)生字词: 疑凝臀殿蟾蜍地壳 天衣无缝:形容事物或语言没有破绽。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课文思路:第一部分(1~4):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个角度指出“恐龙无处不有”的现象引起人们的思考。 第二部分(5~12):分析恐龙遍布世界各地的原因。 第三部分(13~15):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意义。 2.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在哪些地方发现过恐龙化石?(歙县、云南、非洲、欧洲、美洲、南极洲等。板书:在世界各地发现恐龙化石) (2)恐龙能不能在南极洲生存呢?(不能,南极气候——狂风、严寒,不适合动植物生存,恐龙是绝不可能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生存的。) (3)恐龙遍及各大洲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并板书:大陆漂移而非恐龙迁移)(4)大陆是如何漂移的? 学生讨论,师归纳总结:地壳是由一些大板块组成,它们经常在进行缓慢而不规则的运动,起先板块将各个大陆聚集在一起,即赤道附近,这里多雨、潮湿,动植物繁盛,适应恐龙的生存,后来由于板块运动,大陆漂移,各板块开始分离,驼着各自的大陆,向四周移动,形成各个板块,最南部的大陆就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 (5)恐龙是怎样到达南极的? 学生讨论,师归纳总结:恐龙的出现正赶上泛大陆的分离,分散到大陆的各个地方,由于大陆漂移,各板块驼着各自大陆上的恐龙向四处移动,南极大陆上的恐龙就被板块带到南极。 (6)南极是怎样演变的?(气候越来越寒冷,动植物逐渐减少,夏天短而冷,成为冰天雪地。板书:南极不适于恐龙生活) 小结: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这个事例说明恐龙遍及世界各地,有力证明了“大陆板块构造”理论,反过来,“板块构造”理论也说明了“恐龙无处不有”的原因。(板书:板块构造理论) 3.品味语言,赏析语言特色。 (阿西莫夫是美国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他的语言简明精炼,逻辑性强,能使深奥的科学事理浅显易懂。让我们结合课后练习二中的语句进行分析。) (1)“现代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更不适应南极气候。” 学生交流后明确:乍看,这一补充似有画蛇添足之嫌,如果不加以补充,读者可能一时想不到是指哪些动物,而青蛙和蟾蜍,是因为它们人人皆知,人们非常熟悉。青蛙和蟾蜍都惧怕寒冷(冬眠),不能在南极生存,而恐龙和他们是同一个家庭,同样也不适应南极的环境,这样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通俗化。 (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学生交流后明确:这一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有惊人的互补性,这不是能用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在一起。当然,大陆漂移学说还有许多深层证据。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百校联赛”一等奖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第1课时 蒙城中学戴玉宝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并能初步运用判定定理1进行简单的论证和计算。通过定理的证明和应用的教学,使学生领会“数学直觉——操作验证——说理论证”的探究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过程,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通过操作、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教学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情推理能力;使学生学会将平行四边形的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渗透化归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 【难点】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 三、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画图、观察、猜想、论证等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内化,使每一名学生都得到不同的提高。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刻度尺、带平行线条的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复习:问题(多媒体展示问题)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什么(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回答)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哪些(从三个方面:边、角、对角线,两个角度: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回答) 二、引入新课 问题情境:如图,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纸片,小明在玩的 时候不小心撕破了,巧的是刚好从A这个顶点撕开,也就 是保留了完整两边AB,BC,另一边剩下一小段线段CM, 现在只有一把有刻度的直尺,你能补好这个平行四边形吗 教师: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能帮助小明同学解决问题。 1、动手操作 在练习本上,沿着不同的平行线条任画两条等长的线段AD、BC,并连接AB、CD,判断该四边形ABCD是否为平行四边形。 学生作图,教师巡视指导 问题: 1、观察所画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2、对边AD、BC具备了怎样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猜想: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百校联赛”一等奖

认识图形(二) 教学目标: 1.经历有体到面的抽象过程,体会平面图形源于相应物体的面,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主要特征,直观认识相应的图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和区分这几种图形。 2.在描一描、认一认、涂一涂、折一折、围一围等数学活动中体会图形的抽象过程,初步积累认识形体的一些经验,感受相关形体间的联系,形成相应图形的空间表象。 3.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初步体会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教学难点: 把“面”从“体”中提取出来,并能清晰地识别这些“面”。 教学准备: 积木、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这节课老师请来了一个新朋友。(海绵宝宝)海绵宝宝的身体形状像我们之前认识的哪个立体图形呢 海绵宝宝还带着它的几个新朋友一起来和我们上课了呢,它们就在你们桌上的盒子里,向你小组的小朋友介绍一下吧。 点名几个小朋友介绍这些立体图形。 二、认识图形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海绵宝宝为了招待新朋友们,决定带它们去海底世界逛一逛,它们可调皮了,在海底蹦啊,跳啊留下来好多神奇的脚印。你想把这些脚印留在自己的纸上吗可以怎么做呢 学着这几个小朋友们一起将它们的脚印留在纸上吧。(点名部分学生将图形贴至相应立体图形后面) 2.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不同 今天认识的这些图形和立体图形有什么不一样 3.认一认 认识这些平面图形了吗师报一个,生闭眼用手在空中画一画 出示一组图形,认一认 4.涂一涂 为了感谢海绵宝宝的海底之旅,立体图形们想寄一副画送给海绵宝宝,咱们一起去看看吧。是

海绵宝宝最喜欢的船和火箭,都用哪些图形拼成的。让咱们根据每种图形的颜色去涂一涂吧。 5.折一折 海绵宝宝收到你们帮忙寄出的信可开心了。这不,它也寄了一封信送给咱们了,打开信封看一看吧!将它对折再对折,看看能折出什么图形 6.围一围 海绵宝宝见咱这么聪明,派圆形朋友带了一个钉子板考考我们。你能在钉子板上围出今天学过的图形吗 圆形宝宝奇怪了,你们怎么不围出我来呢 三、生活中的图形 在生活中你见过这些图形吗 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真是无处不在,希望我们小朋友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学于生活,用于生活,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

三年级科学教案-纸-“百校联赛”一等奖

纸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不同的纸具有不同的特点。 2.知道不同性能的纸的用途。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比较不同的纸的吸水能力的实验。 2.能运用感官观察并描述纸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研究纸的性能,体会创新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比较认识纸的性能,知道不同的纸的用途。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准备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纸和不同的纸制品。 教师准备:课件。相同长度、相同宽度的各种纸条、水槽、木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谜语导入: 出示谜语:四角方方,薄面白净。传播知识,它打先锋。 二、活动过程 (一)认识多种多样的纸。 1.在生活中你认识哪些不同种类的纸分别有什么特点 出示教科书上的图,提问:这些纸你认识吗这些纸有什么特点 (二)不同的纸分别有哪些性能 观察带来的纸,你认为它们有哪些性能 (1)小组内讨论研究纸的性能的方法。 出示温馨小提示,指导学生观察。 (2)用设计的方法进行研究。 出示记录表格,提示学生边观察边记录。 (3)汇报现象,得出结论:不同的纸有不同的性能,有的纸柔软,有的纸硬;有的纸透光性好,有的纸透光性差;有的纸适合写字,而有的纸不适合写字;有的纸结实,不容易撕开,有的纸不结实;有的纸吸水性好,有的纸吸水性差等。

测试不同的纸的吸水能力: 我们测试一下不同的纸的吸水能力,可以按照吸水程度给纸排序。 (1)小组内设计方案。 出示教科书上的测试不同纸的吸水能力实验图,指导学生设计方案。 (2)汇报方案,互相补充,并讨论注意事项。 (3)出示温馨提示,指导实验。 (4)学生实验,做记录,同时根据观察到的纸的性能,给纸排队。出示给纸排队记录表。 (5)汇报交流,师生小结。 (三)不同性能的纸各有哪些用途 (1)想一想,吸水性能好的纸可以用来做什么比较光滑的纸可以做什么瓦楞纸可以用来做什么分别有什么好处 出示各种纸制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性能纸的用途,认识纸的重要性。 (2)了解纸的源,使学生树立节约用纸的意识。出示资料,使学生了解造纸用到的原料和出现的问题,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纸资源的宝贵。 (3)出示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了解我国造纸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我国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认识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富有创造力的。 三、拓展活动 出示课下活动内容:查阅资料,了解宣纸为什么有“纸寿千年”之誉。 【板书设计】 纸 性能:软硬、结实程度、吸水能力 用途:不同性能的纸用途不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