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升初必考文言文

小升初必考文言文

小升初必考文言文
小升初必考文言文

小升初必考文言文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人琴俱亡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

久,月余亦卒。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吾腰千钱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

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战国策》)

论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答案1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一、文征明习字选自《书林纪事》 【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 ①书遂大进() ②平生于书() ③或答人简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二、铁杵磨针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杵](chǔ)棒槌。 【阅读训练】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去()方()欲()还()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 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答: 三、日攘一鸡 【原文】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注解】①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 【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字: 是非君子之道()() 以待来年然后已()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译文: 是非君子之道 译文: 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译文: 四、薛谭学讴 【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解】①讴:这里是歌唱。②饯行于郊衢:饯,设宴送行。郊衢,郊外的大道边。③抚节悲歌:抚节,打着节拍。④薛谭乃谢求反:谢,道歉。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未穷青之技() ②秦青弗止() ③响遏行云() 2.翻译: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 译文: 4.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 五、眉、眼、口、鼻四者,毕有神①也。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我也不能与诸君厮②争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那里?”(选自罗烨《醉翁谈录》) [注释] ①神:灵性。②厮:相互。 1.请用“ / ”给下面句子断句(两处)。 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 2.下列句子中的“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 A.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B.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C. 不足为外人道也。 D.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小升初最全古诗词名句分类

小升初最全古诗词名句分类 哲理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生活情趣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3.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5.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7.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读书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奉献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 (一)彬仁爱 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尝曰:“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公曰:“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其仁心爱物盖如此。(光祖《言行龟鉴》) [注释] 蛰:动物在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其所居.堂屋敝() (2)吾为.将()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3.文章开头介绍武惠王是“国朝名将”,其作用是什么? 4.文章通过、这两件事刻画了武惠王“”的德行。 (二)狄仁杰 狄仁杰为并州法,有同府法崇质,母老且病,当使.绝域。仁杰曰:“太夫人有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行。时仁基与司马孝廉不协,因谓曰:“吾等独无愧耶。”相待如初。(孔平仲《续世说》)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当使.绝域()(2)乃诣.长史蔺仁基()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因谓曰:“吾等独无愧耶。” 3. 文章后半部分写仁基与司马孝廉“相待如初”的作用是什么? 4.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 (三)猿母中箭 僧悟空在江外,见一猿坐树梢,弋人①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母呼其雄至,付子已,哀鸣数声,乃拔箭堕地而死。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墨客挥犀·三》)[注释]①弋人:射鸟的人。即下文的“射者”。 1. 解释加点的词语:付子已.()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3. 用自己的话回答,射者为什么“誓不复射”?

小升初必背古诗词及重点句

乌衣巷 作者: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作者: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饮酒 作者: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赤壁 作者: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示儿 作者: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观沧海 作者: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作者: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望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作者: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作者: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过故人庄 作者: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论诗 作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小升初文言文试题及答案0001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典型例题】 约不可失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注释: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虞人:掌管山泽的官。 罢:停止,取消。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2)是日,饮酒乐,天雨() (3)公将焉之() (4)岂可不一会期哉() 2. 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且焉置土石 B.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 翻译下面句子。 乃往,身自罢之。 4. 这则小故事中,魏文侯表现出来的品德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答案: (1)①打猎②下雨③至V、往④约定的时间 (2)A (疑问代词哪里) (3)于是前往(赴约),亲自取消了(打猎) (4)守信 【模拟试题】 一.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 下列语句,诵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 妇亦/ 起大呼 B. 又夹百千/ 求救声 C. 虽人/ 有百手,手/ 有百指

D. 不能/ 名其一处也 2. 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 A. 虽人有百手虽:虽然 B. 不能指其一端指:手指 C. 不能名其一处名:说出 D. 几欲先走走:走开 3. 对划线语句,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正面描绘了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B. 反映出口技表演者的内容非常恐怖,令人胆战心惊。 C. 写观众对口技表演的反应,写出了台上台下互相呼应的情景。 D. 写观众对口技表演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4.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听口技表演的人很多。 B. 表演者和观众面对面坐在一间屋里。 C. 表演者所用道具非常简单。 D. 表演者还没开始表演就抓住了听众。 二.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 下面各句加点词古今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A.居五日,扁鹊复见。 B.北山愚公……面山而居 C.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D.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 将“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译为现代汉语 3. 把本文划分为三个层次。 4.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的原因是整个故事说明了的道理。三.杨布打狗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

小升初必备古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回顾 一、学习目标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古诗文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 小学阶段要背诵70~80篇古诗文,其中绝大多数属唐、宋诗文,内容大多以叙事 和绘景为主。能够准确朗读、背诵和理解这些诗文,对我们的语文学习以及提高 语文素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知识点归纳 1.诗句 序 类别诗句作者题目 号 1诗中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2诗中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 书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四时田园杂兴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客中初夏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山亭夏日 3诗中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4诗中冬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柳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劝学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字聿 6惜时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绝句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无名氏金缕衣 7诗中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精选)2020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小升初语文必备古诗详解及练习题∣通用版(含部分答案)

小升初语文必备古诗详解及练习题 一、《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敕勒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顾名思义就是歌颂北方敕勒族游牧生活的美好。 2、相关考题 (1)敕勒歌是一首____朝时的民歌。(北) (2)穹庐是指______(蒙古包) (3)“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____(现) 二、《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年间设置的一种掌管音乐的机构(有点像现在的娱乐公司),负责搜集民歌,乐谱,训练音乐人才(歌手)。所以由乐府搜集而流传下来的诗歌就是乐府诗了。 2、相关考题 (1)《江南》题目中的“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长江) (2)汉乐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汉朝掌管音乐的机构) (3)诗歌通过对莲和鱼的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的快乐心情。(采莲人) (4)“鱼戏莲叶间”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三、《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这首诗的作者是骆宾王很多孩子都知道,但是知道他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就很少了。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三人一起被合称为“初唐四杰” 2、理解这首诗应该注意的几点: 色彩:白毛、绿水、红掌 动作:向、歌、浮、拨。 四、《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这首诗每句都在写风,主题也是咏风。说风能使晚秋的叶子落下,能催开二月的鲜

最新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大全

祝同学们小升初考出好成绩!欢迎同学们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最新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大全 通假字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高兴。《论语十则》 2、汝知之乎?女,通“汝”,人称代词,你(你知道怎样教导别人吗?)。《论语十则》 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智慧。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两小儿辩日》 4、担中肉尽,止有剩骨。止通“只”。《狼》 5、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坐”通“座”,座位。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郑人买履》 6、出门看火伴“火”通“伙”,伙伴。《木兰诗》 7、才美不外见“见”通“现”,出现。《马说》

8、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愚公移山》 9、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偏通“遍”,遍及,普遍。《曹刿论战》 10、一切乌有。乌通“无”,没有。《山市》 古今异义 1、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无出路的境地。 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主要用于称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例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3、穷古义:穷尽。今义:经济贫困。例句: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4、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味道好。例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5、布衣古义:平民。今义:棉布衣服。例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6、感激古义:感动振奋。今义:感谢。例句:由是感激。(《出师表》) 7、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对某事表赞同。例句: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8、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开业(多指商业部门)。例句: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9、涕古义:泪。今义:鼻涕。例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10、兵古义:兵器。今义:士兵。例句:兵甲已足(《出师表》) 11、狱古义:案件。今义:监禁犯人的地方(监狱)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小升初古诗词练习及答案

古诗词检测 一、古诗填空(19分) 1、接天莲叶无穷碧,()。 2、昔我往矣,()。今我来思,()。 3、(),润物细无声。 4、(),听取蛙声一片。 5、(),轻烟老树昏鸦。 6、(),天下谁人不识君? 7、日出江花红胜火,()。 8、(),吾将上下而求索。 9、千门万户瞳瞳日,()。 10、(),明月何时照我还? 11、(),西湖歌舞几时休? 12、等闲识得东风面,()。 13、生当作人杰,()。 14、(),立根原在破岩中。 15、春色满园关不住,()。 16、(),子规声里雨如烟。 17、(),麦花雪白菜花稀。 18、竹外桃花三两枝,() 二、古诗七彩园:(填色彩)(6分) 1、()云翻墨未遮山,()雨跳珠乱入船。 2、山外()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总是春。 4、()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丝绦。 三、古诗百花园(填花名) (5分)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相映红。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4、人闲()落,夜静春山空。 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五、古诗动物园:(填动物)(5分) 1、春()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泥融飞(),沙暖睡()。 3、西塞山前()飞,桃花流水()肥。 4、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欲上时。 六、古诗数字园:(填数字)(5分) 1、()曲黄河()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白发()丈,缘愁似个长。 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人。 4、南朝()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七、古诗地名园:(填地名)(6分) 1、山外青山楼外楼,()歌舞几时休?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故人。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一)文言实词 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文言词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实词,较难掌握的也是实词。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 1.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古今通假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则,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要”通“邀”,读作“yāo”;二要靠平时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通假字。注意,如果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如“火齐之所及也”中“齐”通“剂”,应读“jì”。 2.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中“河”专指“黄河”;而现在已是一个普通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再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中“走”是“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二要注意不要把连在一起的两个文言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中间”是两个词,意思是“里面夹杂着”。 3.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阅读文言文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多义词的情况,这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怎样确定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如“温故而知新”,“故”的意思是旧的,“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意思是特意。在学习时,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 4.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有些词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词类活用”。 例(1)妇抚儿乳。乳,本义是“奶”,这里是名词作动词“喂奶”。 例(2)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弛,形容词作动词,放下。 例(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在这里表示“运”的工具,译为“用土

小升初语文专题训练必背知识点归纳通用版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结 一、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填空练习 歌 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古朗月行》唐·李白 日》北宋·王安石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 时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 唐·白居易

州词》唐·王翰 董大》唐·高适 塞》唐·王昌龄 天门山》唐·李白 行》唐·杜牧 句》唐·杜甫 石 灰吟》明·于谦 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洞庭》唐·刘禹锡 崇《春江晚景》北宋·苏轼 西林壁》北宋·苏轼 隐 汪伦》唐·李白 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淘沙》唐·刘禹锡 歌子》唐·张志和 园不值》唐·叶绍翁 唐·刘长卿 石》清·郑燮 白 桥夜泊》唐·张继 岛 梅》元·王冕 明》唐·杜牧 食》唐·韩翃 日》南宋·朱熹 浩然 湖上初晴后雨》南宋·苏轼 军行》唐·王昌龄 州词》唐·王之涣 映深竹。《秋浦歌》李白

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州西涧》唐·韦应物 衣巷》唐·刘禹锡 南春》唐·杜牧 枝词》唐·刘禹锡 夕》唐·杜牧 花卿》唐·杜甫 临安邸》宋·林升 儿》南宋·陆游 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南宋·陆游 疾 清照 船瓜洲》宋·王安石

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唐·杜甫 亥杂诗》清·龚自珍 二、小升初语文知识积累:《西游记》知识点 1.《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组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孙行者。 2.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孙悟空;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法名是猪悟能;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僧。 3.《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4.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5.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2)(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3)(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6.有人对《西游记》道:“阳光灿烂猪八戒,百变猴头孙悟空,憨厚老成沙和尚,阿弥陀佛是唐僧。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 7.《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 三、小升初语文知识积累:《三国演义》知识点 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双股锏的刘备,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和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小升初复习必备知识之古诗文阅读与积累-课件+练习-(含答案)

小升初复习必备知识之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含答案) 课前小测: 一、古诗词填空。 1、白毛浮绿水,。——《咏鹅》唐·骆宾王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北朝民歌 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仙人垂双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大明夜已残。,天人清且安。,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 。——《古朗月行》唐·李白 4、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北宋·王安石 5、,千朵万朵压枝低。——《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6、,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四时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 7、葡萄美酒夜光杯,。,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唐·王翰 8、,。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唐·李白 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北宋·苏轼 10、,。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唐·李商隐 1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塞下曲》唐·卢纶 12、九曲黄河万里沙,。如今直上银河去,。——《浪淘沙》唐·刘禹锡 13、,。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1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唐·杜牧 15、春城无处不飞花,。日暮汉宫传蜡烛,。——《寒食》唐·韩翃 1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南宋·朱熹 1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1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南宋·苏轼 1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唐·王昌龄 20、,。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21、,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22、,乌衣巷口夕阳斜。,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唐·刘禹锡 教学目标:

小升初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 小升初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古诗词运用练习题 1、若是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应该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若是好朋友分离,依依惜别,我们可以说(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3、一般用( 形影不离 )成语来形容朋友之间关系亲密。 4、每当月亮升起,你的心中会有一种美好的对幸福、团圆的一种向往,就会想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每当看到春光将桃、李、梨的花一夜间催开时,你自然的想起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 6、汗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 当“比”讲,它与(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中的“于”意思完全相同。 , 8、来到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了朵朵美丽的水花。望着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人们常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来赞美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10、每逢佳节,我们会给远方的亲人写信或发邮件,可以引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11、要写好作文,不光要看书,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正如古人说的那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2、每当祖国需要你的时候,用(“粉身碎骨全不怕。”)来表达自己的决心。 13、同学们,当你们的朋友在学习浪费时间,有所松懈时,我们可以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样的名句来劝告他。 14、面对人生中的成功和失败,我们应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15、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先进人物层出不穷,我们可以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词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来赞美他们。 16、《白雪歌送武判断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含答案(全)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全) 一、轶事十则 (一)粟粥荠菜 宋,仲淹,少与友人在长白山僧舍修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盛之,经宿①遂凝,刀割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荠菜②十数茎于盂③,暖而啖④之。如此者三年,后登进士,为兵部尚书,谥文正公。 [注:①宿:xiǔ,宵,夜。②荠(jì)菜,一种野菜。③盂,yú,一种圆口器皿。④啖,dàn,吃,] 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惟煮粟米二升惟:只。 B.经宿遂凝遂:就。 C.暖而啖之暖:暖和。 D.谥文正公谥:shì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被加的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这里用作动词。 2.这段文字表达的主旨是: (二)不展家书 宋,胡瑗(yuàn),布衣时,与明复、蔡守道为友,读书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寐。十年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不复展读,不欲分其心也。 1.判断下面语句翻译是否正确() “读书泰山,攻苦,食淡”——在泰山中读书,攻读勤苦,饭食粗淡。 2.下面词语,哪几项能概括语段中胡瑗的性格() A.勤奋B.不怕清苦C.持之以恒 D.谦虚E.不顾家室F.专心致志 (三)铸砚示志 宋,桑维翰,人丑形怪,身短面长。常临鉴自奇曰:“七尺之躯,不如一尺之面。”屡举进士,试官恶其姓与“丧”同音,不取。或劝改业,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曰:“砚穿则易。”卒以进士及第。 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A.常临鉴自奇鉴:镜子。 B.屡举进士举:推举,推荐。 C.试官恶其姓恶:wù厌恶,讨厌。 D.或劝政业或:有的人。 E.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示:给人看。 F.砚穿则易。易:容易。 G.卒以进士及第卒:终于。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 2.下面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桑维翰为自己的相貌感到自卑。 B.桑维翰是一个有志气,有毅力的人。 C.试官是一个昏庸的官员。 (四)系剑冢树 吴,季札,出游上国①,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

小升初语文必备古诗词背诵版及例题

小升初语文必备古诗词背诵版及例题 一、描写春天的古诗 1、春晓(唐孟浩然)(一年级下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绝句(唐杜甫)(一年级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春夜喜雨(唐杜甫)(一年级下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咏柳(唐贺知章)(二年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6、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7、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四年级)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8、渔歌子(唐张志和)(三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9、忆江南(唐白居易)(二年级上)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0、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四年级)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1、村居(清高鼎)(三年级下册)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2、滁州西涧(唐韦应物)(四年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3、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4、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二、描写夏天的古诗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三年级上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二年级下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小池(宋杨万里)(二年级下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五年级上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四时田园杂兴(一)(宋范成大)(六年级下册)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6、四时田园杂兴(二)(宋范成大)(六年级下册)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7、江南汉乐府(三年级下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8、吴兴杂诗(清阮元)(四年级下)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三、描写秋天的古诗 1、山行(唐杜牧)(二年级上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秋夕(唐杜牧)(三年级上册)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3、暮江吟(唐白居易)(四年级上)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四、描写冬天的古诗 1、梅花(宋王安石)(一年级上册)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完整)小升初常考文言文10篇

1.酒以成礼 【原文】 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 ①托:假装。②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③寝:睡觉。④因:趁机。⑤时:当时。⑥何以:为什么。⑦觉:醒。⑧值:当......时。⑨且: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 释“觉”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参考译文】 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钟毓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寝:睡觉。②因:趁机。③时:当时。④何以:为什么 2.翻译: ①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译文: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 答:钟会的说法应该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附礼仪,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礼仪了。 2.常羊学射 【原文】 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梦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发⑧,鹿出于王左,麋交⑨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⑩拂王旃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 一、轶事十则 (一)粟粥荠菜 宋,范仲淹,少与友人在长白山僧舍修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盛之,经宿①遂凝,刀割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荠菜②十数茎于盂③,暖而啖④之。如此者三年,后登进士,为兵部尚书,谥文正公。 [注:①宿:xiǔ,宵,夜。②荠(jì)菜,一种野菜。③盂,yú,一种圆口器皿。④啖,dàn,吃,] 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惟煮粟米二升惟:只。 B.经宿遂凝遂:就。 C.暖而啖之暖:暖和。 D.谥文正公谥:shì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被加的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这里用作动词。 2.这段文字表达的主旨是: (二)不展家书 宋,胡瑗(yuàn),布衣时,与孙明复、蔡守道为友,读书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寐。十年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不复展读,不欲分其心也。 1.判断下面语句翻译是否正确() “读书泰山,攻苦,食淡”——在泰山中读书,攻读勤苦,饭食粗淡。 2.下面词语,哪几项能概括语段中胡瑗的性格() A.勤奋 B.不怕清苦 C.持之以恒 D.谦虚 E.不顾家室 F.专心致志

(三) 宋,桑维翰,人丑形怪,身短面长。常临鉴自奇曰:“七尺之躯,不如一尺之面。”屡 举进士,试官恶其姓与“丧”同音,不取。或劝改业,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曰:“砚穿则易。”卒以进士及第。 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A.常临鉴自奇鉴:镜子。 B.屡举进士举:推举,推荐。 C.试官恶其姓恶:wù厌恶,讨厌。 D.或劝政业或:有的人。 E.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示:给人看。 F.砚穿则易。易:容易。 G.卒以进士及第卒:终于。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 2.下面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桑维翰为自己的相貌感到自卑。 B.桑维翰是一个有志气,有毅力的人。 C.试官是一个昏庸的官员。 (四)系剑冢树 吴,季札,出游上国①,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乃解宝剑,系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与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注:①上国:春秋时,对吴楚而言齐晋等中原之国,称为“上国”。] 1.加黑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出游上国游:交游,往来。B.过徐君过:访,探望。

部编版小升初必背古诗词

小升初语文必背古诗词 1、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敕(chì)勒(lè)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qióng)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风(唐)李峤(qiáo)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 不知细叶谁裁(cái)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凉州词(唐)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rèn)山。 羌(qiāng)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登鹳(guàn)雀楼(唐)王之焕(huàn)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春晓(唐)孟浩(hào)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凉州词(唐)王翰(hàn)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出塞(sài)(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huán)。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jiào)胡马度阴山! 11、芙(fú)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鹿柴(zhài)(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wèi)城朝雨浥(yì)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zhū)萸(yú)少一人。 15、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古朗月行(节录)(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7、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最新2020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专题知识归纳:小古文答题技巧

小古文答题技巧 面对课外文言文考题,学生首先在心理上主产生惧怕。畏惧、慌张只会自乱阵脚,这样还没开始答题就已经开始失分了,因此考生掌握文言文的答题技巧有助于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畏惧心理。 方法/步骤 1. 第一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要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题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材料的内容,从而帮助题目答题。 2. 第二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考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考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3.第三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考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4.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是典型的“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题目。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已经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4、开放性理解题的解题方法。 (1)第一类的解题方法——说说对文中人物的评价、观点或看法。解题时,首先应该读懂文章,弄清文章的人物究竟是怎样的人,作者对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是肯定还是否定,是赞赏还是批评等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