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二次根式练习题附解析

(完整版)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二次根式练习题附解析

(完整版)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二次根式练习题附解析
(完整版)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二次根式练习题附解析

2018年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六章二次根式练习题(附解析)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分卷I

分卷I 注释

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注释)

1、计算的结果是

A.﹣3 B.3 C .﹣9 D .9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a=a 2B.a6÷a3=a2C .(π﹣3.14)0=0 D.

3、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a2?a5=a10B.C.(﹣a3)6=a18D.

4、化简的结果是()

A.B.2 C.D.1

5、的平方根是()

A.2 B.±2 C.D.±

6、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两个无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B.正数的平方根一定是正数

C.开立方等于它本身的实数只有1 D.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7、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B.C.D.

8、在这四个实数中,最大的是()

A.B.C.D.0

9、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A.﹣2 B.0 C.D.

10、如图,长方形内有两个相邻的正方形,面积分别为4和9,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1 B.2 C.3 D.4

11、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3B.x≤3C.x>3 D.x<3

12、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B.

C.D.

13、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1 B.x ≥1C.x≤1D.x≠1

14、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1 B.x≥1C.x>-2 D.x≥―2

15、的平方根是()

A.4 B.±4 C.2 D.±2

16、计算的结果为

A.﹣1 B.1 C.D.7

17、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3 B.x≥3

C.x≥0且x≠1D.x≥﹣3且x≠1

18、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B.

C.D.

19、下列各式中最简二次根式为( )

A.B.C.D.

20、以下不能构成三角形三边长的数组是()

A.(1,,2)B.(,,)

C.(3,4,5)D.(32,42,52)

分卷II

分卷II 注释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注释)

21、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22、若x3=8,则x=.

23、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24、请将这三个数用“>”连结起来.

25、4的算术平方根是.

26、若整数x满足|x|≤3,则使为整数的x的值是(只需填一个).

27、实数中的无理数是.

28、的立方根是.

29、计算=.

30、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x+7和3x﹣3,则这个正数是.

评卷人得分

三、计算题(注释)

31、

32、;

33、计算:.

34、计算

35、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

36、计算:|-2|-(3-π)0+2.

37、计算(每题5分,共10分)

(1)(2)

38、计算:(1);(2).

39、(1)(2)

(3)(4)

40、+|-2|++(-1)2011

评卷人得分

四、解答题(注释)

41、已知实数x,y满足y= + —28, 求

42、(1)计算:

(2)化简分式,并从中选一个你认为适合的整数代人求值.

43、计算:.

44、(1)计算:;

(2)解方程组:

45、先化简,再求值:÷(2x —)其中,x=+1.

46、(1)计算:()-2-+;

(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是方程x2+3x+1=0的根.

47、计算:+()-1+(2-π)0-()2.

48、(1)计算:;

(2)解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49、计算:.

50、计算:.

试卷答案

1.B

2.D

3.C

4.C

5.D

6.D

7.C

8.A

9.C

10.B

11.A

12.B

13.B

14.A

15.D

16.B

17.D

18.B

19.A(或B)

20.D

21.

22.2

23.

24.

25.2

26.﹣2(答案不唯一)

27.

28.

29.

30.36

31.1

32.0

33.

34.

35.

36.1+

37.(1)(2)1

38.;-2

39.(1)10.7, (2)-4, (3),(4)0

40.7

41.x=1;y= —28;= —3

42.(1)(2)0

43.

44.(1)1;(2)

45.

46.(1)1+;(2)-.

47.0

48.(1)1;(2)

49.

50.6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章节练习全集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章节练习汇总 第16章达标检测卷 (150分, 90分钟) 题号一二 三[来源:Z. xx. https://www.doczj.com/doc/9b130055.html,]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 共40分) 1.下列二次根式中, 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m 3B.18m C.3m 2D.(2m)2+1 2.若要使代数式 -x x+1 有意义, 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0 B.x≠-1 C.x≤0且x≠-1 D.x>-1 3.二次根式-a3化简的结果是() A.-a-a B.a-a C.-a a D.a a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4-2=2 B.20 2=10 C.2×3= 6 D. () -32=-3 5.设a=6-2, b=3-1, c= 2 3+1 , 则a, b, c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c>b>a B.a>c>b C.b>a>c D.a>b>c 6.小明的作业本上有以下四题: ①16a4=4a2;②3a-2a=a;③a 1 a=a 2· 1 a=a;④5a×10a=5 2a, 其 中做错的题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表示实数a 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化简(a -4)2+(a -11)2的结果为( ) (第8题) A .7 B .-7 C .2a -15 D .无法确定 8.若3的整数部分为x , 小数部分为y , 则3x -y 的值是( ) A .3 3-3 B. 3 C .1 D .3 9.若三角形的面积为12, 一条边的长为2+1, 则这条边上的高为( ) A .12 2+12 B .24 2-24 C .12 2-12 D .24 2+24 10.观察下列等式:①1+112+122=1+11-11+1=112 ;②1+122+132=1+12-1 2+1 =11 6 ;③ 1+132+142=1+13-13+1=11 12 .根据上面三个等式提供的信息, 请猜想1+142+1 52的结果为( ) A .114 B .115 C .119 D .1120 二、填空题(每题5分, 共20分) 11.不等式(1-3)x >1+3的最大整数解是________. 12.计算:(2+3)2-24=________. 13.一个底面为30 cm ×30 cm 的长方体玻璃容器中装满水, 现将一部分水倒入一个底面为正方形、高为10 cm 的长方体铁槽中, 当铁槽装满水时, 玻璃容器中的水面下降了20 cm, 则铁槽的底面边长是________cm . 14.若x >0, y >0, 且x -xy -2y =0, 则 2x -xy y +2 xy 的值是________.

沪科版八年级下数学期末试卷

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已知2是关于x的方程x2-2ax+4=0的一个解,则a的值是() A.1 B.2 C.3 D.4 2.当a+5 a-2 有意义时,a的取值范围是() A.a≥2 B.a>2 C.a≠2 D.a≠-2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B.三边长之比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C.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1:2:3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D.三边长之比为1:2:3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9 B.8 C.7 D.6 (第5题) 5.某健步走运动的爱好者用手机软件记录了某个月(30天)每天健步走的步数(单位:万步),将记录结果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在每天所走的步数这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1.2万步,1.3万步B.1.3万步,1.3万步

C.1.4万步,1.35万步D.1.4万步,1.3万步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310-25= 5 B.7 11·? ? ? ? ? 11 7÷ 1 11=11 C.(75-15)÷3=2 5 D.1 318-3 8 9= 2 7.已知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x2+x-2=0的两个实数根,则α+β-αβ的值是() A.3 B.1 C.-1 D.-3 8.如图,在Rt△ABC中,∠ACB=90°,CD为AB边上的高,CE为AB边上的中线,AD=2,CE=5,则CD=() A.2 B.3 C.4 D.2 3

(第8题)(第9题)(第10题) 9.如图,在△ABC中,延长BC至D,使得CD=1 2BC.过AC中点E作EF∥CD(点 F位于点E右侧),且EF=2CD.连接DF,若AB=8,则DF的长为() A.3 B.4 C.2 3 D.3 2 10.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截取BE=BC,连接CE并延长交AD 于点F,连接AE,过B作BH⊥AE于点G,交AD于点H,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H=DF B.S四边形EFHG=S△DEF+S△AGH C.∠AEF=45°D.△ABH≌△DCF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1.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2n=0有一个根是2,则m+n=________.12.某校开展“节约用电,保护环境”活动,为了了解开展活动一个月以来节约用电情况,从九年级的300名同学中随机选取40名同学,统计了他们各自家庭一个月节约用电的情况,绘制统计表如下: 请你估计九年级300名同学的家庭一个月节约用电的总量是________度. 13.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4,点P是AD边的中点,点E是正方形边上的一点,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总结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 1.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 ≠0时,ax 2+bx+c=0叫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 有关问题时,多数习题要先化为一般形式,目的是确定一般形式中的a 、 b 、 c ; 其中a 、 b,、c 可能是具体数,也可能是含待定字母或特定式子的代数式.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要求灵活运用, 其中直接开平方法虽然简单,但是 适用范围较小;公式法虽然适用范围大,但计算较繁,易发生计算错误;因式分解法适用范围较大,且计算简便,是首选方法;配方法使用较少. 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当ax 2+bx+c=0 (a ≠0)时,Δ=b 2-4ac 叫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请注意以 下等价命题: Δ>0 <=> 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Δ=0 <=> 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Δ<0 <=> 无实根; Δ≥0 <=> 有两个实根(等或不等). 4.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系关系: 当ax 2+bx+c=0 (a ≠0) 时,如Δ≥0,有下列公式: .a c x x a b x x )2(a 2ac 4b b x ) 1(212122 ,1= -=+-±-=, ; 5.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 直接开平方法 (也可以使用因式分解法) ①2(0)x a a =≥ 解为:x = ②2()(0)x a b b +=≥ 解为:x a += ③2()(0)ax b c c +=≥ 解为:ax b +=④22()()()ax b cx d a c +=+≠ 解为:()ax b cx d +=±+ (2) 因式分解法:提公因式分,平方公式,平方差,十字相乘法 如:20(,0)()0ax bx a b x ax b +=≠?+= 此类方程适合用提公因式,而且其中一根为0 290(3)(3)0x x x -=?+-= 230(3)0x x x x -=?-= 22694(3)4x x x -+=?-=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综合检测卷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综合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2 A.√3+√3=√6 B.√3-√2=1 C.2+√3=2√3 D.√2÷√1 2 2.把方程x2-4x-1=0化成(x+m)2=n的形式,则( ) A.m=2,n=-5 B.m=-2,n=5 C.m=2,n=5 D.m=-2,n=-5 3.下列二次根式中,能与√3合并的是( ) A.√18 B.√8 C.-√12 D.√24 4. 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 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8 B.7 C.6 D.5 5.八(1)班45名同学一天的生活费统计如下表: 生活费/元1015202530 学生人数3915126 则这45名同学一天的生活费的平均数是( ) A.15元 B.20元 C.21元 D.25元 6.若x=2 是关于x的方程x2-(m-1)x+m+2=0的一个实数根,并且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恰好是等腰三角形ABC的两边长,则△ABC的周长是( ) A.7或10 B.9或12 C.12 D.7 7.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周长为24,对角线AC,BD交于点O,且AC+BD=16,则该菱形的面积等于( ) A.6 B.8 C.14 D.28

8.如图,一个由传感器控制的灯,装在门上方离地面高4.5 m的墙上(门的厚度忽略不计),任何东西只要移 至该灯5 m及5 m以内,灯就会自动发光.请问一名身高1.5 m的学生要走到离门多远的地方灯刚好发光? ( ) A.4 m B.3 m C.5 m D.7 m 9. 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下列条件中,能证得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的个数是( ) ①如图1,DE⊥AC,BF⊥AC;②如图2,DE平分∠ADC,BF平分∠ABC;③如图3,E是AB的中点,F是CD的中 点;④如图4,E是AB上一点,EF⊥AB. A.1 B.2 C.3 D.4 10.如图,AD为△ABC的高,∠B=2∠C,M为BC的中点,若AB=8,则DM的长为( ) A.8 B.4 C.2 D.1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1.若1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2x-1 12.有一组数据如下:3,a,4,6,7.如果它们的平均数是5,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试卷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试卷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沪科版中学生八年级达标测试卷。 全套试卷共6份。 试卷内容如下: 1. 第十六单元使用 2. 第十七单元使用 3. 第十八单元使用 4. 第十九单元使用 5. 第二十单元使用 6. 期末检测卷 第16章达标检测卷 (150分,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 m 3 B .18m C .3m 2 D .(2m )2+1 2.若要使代数式 -x x +1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0 B .x ≠-1 C .x ≤0且x ≠-1 D .x >-1 3.二次根式-a 3化简的结果是( ) A .-a -a B .a -a C .-a a D .a a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4-2= 2 B. 20 2 =10 C.2×3= 6 D.()-32=-3 5.设a =6-2,b =3-1,c = 2 3+1 ,则a ,b ,c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c >b >a B .a >c >b C .b >a >c D .a >b >c 6.小明的作业本上有以下四题: ①16a 4=4a 2;②3a -2a =a ;③a 1a =a 2·1 a =a ;④5a ×10a =5 2a ,其中做错的题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表示实数a 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 -4)2+(a -11)2的结果为( ) (第8题) A .7 B .-7 C .2a -15 D .无法确定 8.若3的整数部分为x ,小数部分为y ,则3x -y 的值是( ) A .3 3-3 B. 3 C .1 D .3 9.若三角形的面积为12,一条边的长为2+1,则这条边上的高为( ) A .12 2+12 B .24 2-24 C .12 2-12 D .24 2+24 10.观察下列等式:①1+112+122=1+11-11+1=112 ;②1+122+132=1+12-1 2+1 =116 ;③1+132+142=1+13-13+1=1112 .根据上面三个等式提供的信息,请猜想1+142+1 5 2 的结果为( ) A .114 B .115 C .119 D .11 20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1.不等式(1-3)x >1+3的最大整数解是________. 12.计算:(2+3)2-24=________. 13.一个底面为30 cm ×30 cm 的长方体玻璃容器中装满水,现将一部分水倒入一个底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一、相信自己(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多项式2ab a -分解因式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 2、人体某种细菌的形状可近似的看成一个球,它的直径约为0.00000156m ,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是________m 。 3、如果代数式x-2y 的值为3,那么分式1 y 2x y 4x y 4x 2 2+-+-的值为_______。 4、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是108°,你们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 5、小明随意将一枚1元和一枚5角的硬币同时抛出,着地时两枚硬币都是正面朝上的概 率是 。 6、要使式子1x x 2+-有意义,实数x 的取值范围应是 。 7、一凡测得菱形ABCD 的边长为2cm ,∠A 为45°,那么这个菱形的面积为 cm 2。 8、如图,取一条长度为1的线段AB ,把线段AB 三等份,以中间一段为边做等边三角形,然后去掉这一段,就得到由四条相等的线段组成的折线(如图n=1时),如此重复进行,那么当n=4时,这条折线的总长度为 。 二、全面分析(本题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A 、416±= B 、12223=- C 、565253=? D 、()13132=- 10、将5张分别画有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正六边形的卡片任意放入袋中,从中抽取一张,抽得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是 A 、51 B 、52 C 、53 D 、5 4 11、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 按如图方法折叠,定点C 落在C '处,已知AB=2∠DEC=30°,则折痕的长为 A 、2 B 、32 C 、4 D 、1 12、如果x-3是m x x 2+-的一个因式,那么m 的值为 A 、6 B 、-6 C 、3 D 、-3 13、下列关于分式的运算中,正确的是 A 、b a b a +=+211 B 、() 2223a a a = C 、 b a b a b a +=++22 D 、319632-=+--a a a a 14下列关于幂的计算正确的是 A 、55a a a =÷ B 、33a a -=-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教案 好的教案还可以给八年级数学教师带来更多的反思,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仅供参考。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17.1 一元二次方程》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能够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 2.能够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确定a,b,c的值. 二、(重)难点预见 重点:知道什么叫做一元二次方程,能够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能够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确定a,b,c的值. 三、学法指导 结合教材和预习学案,先独立思考,遇到困难小对子之间进行帮扶,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过程 开场白设计: 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什么形式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这样的方程怎么解答呢?它又能解决哪些问题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学习

《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节课,同学们肯定有很多新的收获. 1、忆一忆 在前面我们曾经学习了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一元指的是什么含义?一次呢?你能猜想什么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吗? 学法指导: 本节课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先让学生回忆一元一次方程.学习四边形可以让学生回忆三角形,学习四边形的边、角、顶点,可以让学生回忆三角形的边、角、顶点,则可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2、想一想 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只列出方程,不进行解答: (1)一个矩形的长比宽多2cm,矩形的面积是15cm,求这个矩形的长和宽. (2)两个连续正整数的平方和是313,求这两个正整数. (3)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都是整数,它的斜边长为13cm,两条直角边的差为7cm,求两条直角边的长. 预习困难预见: (1)学生在列方程时没有搞清楚平方和与和的平方的区别,以至于把方程列错了. (2)学生在解答第(3)题时,设未知数时忘记带单位. (3)还有的同学没有注意只列方程,以至于学生列出方程后尝试着解方程,导致耽误了一些时间.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7466

第1课时二次根式的概念 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重点) 2.理解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重点) 3.理解a(a≥0)是一个非负数,并会应用a(a≥0)的非负性解决实际问题.(难点) 一、情境导入 1.小明准备了一张正方形的纸剪窗花,他算了一下,这张纸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那么它的边长是多少? 2.已知圆的面积是6π,你能求出该圆的半径吗? 大家在七年级已经学习过数的开方,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吧!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二次根式的概念 【类型一】二次根式的识别 (2015·安顺期末)下列各式:①1 2 ;②2x;③x2+y2;④-5;⑤ 3 5, 其中二次根式的个数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概念可直接判断,只有①③满足题意.故选B.

方法总结:判断一个式子是否为二次根式,要看式子是否同时具备两个特征:①含有二次根号“ ”;②被开方数为非负数.两者缺一不可.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2题 【类型二】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代数式 x +1x -1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且x ≠1 B .x ≠1 C .x ≥1且x ≠-1 D .x ≥-1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x +1≥0且x -1≠0,解得x ≥-1且x ≠1.故选A. 方法总结:(1)要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必须使被开方数为非负数,而不是所含字母为非负数;(2)若式子中含有多个二次根式,则字母的取值必须使各个被开方数同时为非负数;(3)若式子中含有分母,则字母的取值必须使分母不为零.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4题 探究点二:利用二次根式的非负性求值 【类型一】 利用被开方数的非负性求字母的值 (1)已知a ,b 满足 2a +8+|b -1|=0,求2a -b 的值; (2)已知实数a ,b 满足a =b -2+2-b +3,求a ,b 的值. 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及绝对值的意义求值即可. 解:(1)由题意知? ????2a +8=0, b -1=0,得2a =-8,b =1,则2a -b =-9;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doc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指导思想 以2011年《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坚持走“教研”之路,努力探索“减负增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入手,持之以恒地开展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45 分钟要质量。一方面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训练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和发散式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上期学生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几何中,由于学生在推理上的思维训练有所缺陷,最令人担心的是班级中的差生的学习,无论如何要尽可能的使他们跟上班级体整体前进的步伐。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有所进步,也要继续鼓励有条件的孩子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本学期中,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不能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上的困难,使他们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只有一半的学生能认真完成,另一半的学生需要教师督促,成为老师的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大打折扣,学生的自觉性降低,学习风气淡化,是本学期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 三、教材内容分析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本章主要是学习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化简、运算等,掌握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运算。在后面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求根的运算中,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总结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总结 第十六单元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知识点: 知识点一:二次根式的概念 形如()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注:在二次根式中,被开放数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单项式、多项式、分式等代数式,但必须注意:因为负数没有平方 根,所以是为二次根式的前提条件,如,,等是二次根式,而,等都不是二次根式。 知识点二:取值范围 1.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由二次根式的意义可知,当a≧0时,有意义,是二次根式,所以要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只要使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零即可。 2. 二次根式无意义的条件:因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所以当a﹤0时,没有意义。 知识点三:二次根式()的非负性 ()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也就是说,()是一个非负数,即0()。 注:因为二次根式()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而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正数,0的算术平方根是0,所以非负 数()的算术平方根是非负数,即0(),这个性质也就是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和绝对值、 偶次方类似。这个性质在解答题目时应用较多,如若,则a=0,b=0;若,则a=0,b=0;若 ,则a=0,b=0。 知识点四:二次根式()的性质() 文字语言叙述为: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等于这个非负数。 注:二次根式的性质公式()是逆用平方根的定义得出的结论。上面的公式也可以反过来应用:若, 则,如:,. 知识点五:二次根式的性质 文字语言叙述为:一个数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这个数的绝对值。 注意: 1、化简时,一定要弄明白被开方数的底数a是正数还是负数,若是正数或0,则等于a本身,即;若a是负数,则等于a的相反数-a,即; 2、中的a的取值范围可以是任意实数,即不论a取何值,一定有意义; 3、化简时,先将它化成,再根据绝对值的意义来进行化简。 知识点六:与的异同点 1、不同点:与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表示一个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而表示一个实数a 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在中,而中a可以是正实数,0,负实数。但与都是非负数,即 ,。因而它的运算的结果是有差别的,,而 2、相同点:当被开方数都是非负数,即时,=;时,无意义,而. 知识点七:二次根式的性质和最简二次根式 如:不含有可化为平方数或平方式的因数或因式的有√2、√3、√a(a≥0)、√x+y 等; 含有可化为平方数或平方式的因数或因式的有√4、√9、√a2、√(x+y)2、√x2+2xy+y2等 (3)最终结果分母不含根号。 满足最简二次根式的条件:(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因式是整式。(2)被开方数不含能开的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知识点八: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 1.积的算数平方根的性质√ab=√a·√b(a≥0,b≥0) 2. 乘法法则√a·√b=√ab(a≥0,b≥0) 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用语言叙述为:两个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等于这两个因式积的算术平方根。 注意:两个二次根式相乘,如果两个被开方数有公因数或公因式,就直接用乘法法则,若没有公因数或公因式,就分 别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利用乘法法则。 3.除法法则√a÷√b=√a÷b(a≥0,b>0)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重点) 2.理解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重点) 3.理解a (a ≥0)是一个非负数,并会应用a (a ≥0)的非负性解决实际问题.(难点) 一、情境导入 1.小明准备了一张正方形的纸剪窗花,他算了一下,这张纸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那么它的边长是多少? 2.已知圆的面积是6π,你能求出该圆的半径吗? 大家在七年级已经学习过数的开方,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吧!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二次根式的概念 【类型一】 二次根式的识别 (2015·安顺期末)下列各式:①1 2;②2x ;③ x2+y2;④-5;⑤ 3 5,其中二次根式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概念可直接判断,只有①③满足题意.故选B. 方法总结:判断一个式子是否为二次根式,要看式子是否同时具备两个特征:①含有二次根号“ ”;②被开方数为非负数.两者缺一不可.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2题 【类型二】 ( ) A .x ≥-1且x ≠1 B .x ≠1 C .x ≥1且x ≠-1 D .x ≥-1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x +1≥0且x -1≠0,解得x ≥-1且x ≠1.故选A. 方法总结:(1)要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必须使被开方数为非负数,而不是所含字母为非负数;(2)若式子中含 有多个二次根式,则字母的取值必须使各个被开方数同时为非负数;(3)若式子中含有分母,则字母的取值必须使分母不为零.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4题 探究点二:利用二次根式的非负性求值 【类型一】 (1) (2)已知实数 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及绝对值的意义求值即可. 解:(1)由题意知? ??2a +8=0 b -1=0得2a =-8,b =1,则2a -b =-9;

(完整版)沪科版_八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讲义

一元二次方程?? ???*?韦达定理根的判别解与解法 ,并且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③ 整式方程.... 就是一元二次方程。 )0(02≠=++a c bx 例1、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12132+=+x x B 、02112=-+x x C 、02=++c bx ax D 、1222+=+x x x 变式:当k 时,关于x 的方程3222+=+x x kx 是一元二次方程。 例2、方程()0132=+++mx x m 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值为 。 例1、已知322-+y y 的值为2,则1242 ++y y 的值为 。 ()m x m m ±=?≥=,02 ※※对于()m a x =+2,()()22n bx m ax +=+等形式均适用直接开方法 例1、解方程:();08212=-x ()();091422=--x 例2、若()()2221619+=-x x ,则x 的值为 。

)()021=--x x x x 21,x x x x ==?或 ※0”, 例1、()()3532-=-x x x 的根为( ) A 25=x B 3=x C 3,2 521==x x D 52=x 例2、若()()044342=-+++y x y x ,则4x+y 的值为 。 例3、方程06x 2=-+x 的解为( ) A.2321=-=,x x B.2321-==,x x C.3321-==,x x D.2221-==,x x 例4、已知023222=--y xy x ,则y x y x -+的值为 。 ()002≠=++a c bx ax 222442a ac b a b x -=??? ??+? ※在解方程中,多不用配方法;但常利用配方思想求解代数式 的值或极值之类的问题。 例1、 试用配方法说明322+-x x 的值恒大于0。 例2、 已知x 、y 为实数,求代数式74222+-++y x y x 的最小值。 例3、 已知,x、y y x y x 0136422=+-++为实数,求y x 的值。 )04,02≥-≠ac b a 且 a ac b b 242-±-=,()04,02≥-≠ac b a 且 例1、选择适当方法解下列方程: ⑴().6132 =+x ⑵()().863-=++x x ⑶0142=+-x x ⑴求代数式的值; ⑵解二元二次方程组。 例1、 如果012 =-+x x ,那么代数式7223-+x x 的值。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颜集中心中学刘玉芳 一、教学指导思想 以2011年《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坚持走“教研”之路,努力探索“减负增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入手,持之以恒地开展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45 分钟要质量。一方面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训练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和发散式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上期学生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好。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有所进步,也要继续鼓励有条件的孩子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本学期中,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错误的习惯,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教材内容分析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本章主要是学习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化简、运算等,掌握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运算。在后面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求根的运算中,都会用到二次根式的相关内容,有利于本章内容的进一步深化. 第十七章一元二次方程,本章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体会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并且进一步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根的判别式。使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最终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概念。本章要使学生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第十九章四边形,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掌握各种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判定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相关知识进行证明和计算。本章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36921

双庙职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指导思想 以2011年《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坚持走“教研”之路,努力探索“减负增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入手,持之以恒地开展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45 分钟要质量。一方面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训练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和发散式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上期学生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几何中,由于学生在推理上的思维训练有所缺陷,最令人担心的是班级中的差生的学习,无论如何要尽可能的使他们跟上班级体整体前进的步伐。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有所进步,也要继续鼓励有条件的孩子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本学期中,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不能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上的困难,使他们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只有一半的学生能认真完成,另一半的学生需要教师督促,成为老师的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大打折扣,学生的自觉性降低,学习风气淡化,是本学期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 三、教材内容分析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本章主要是学习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化简、运算等,掌握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运算。在后面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求根的运算中,

2019-2020学年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测试题(含答案 )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请将下列各题中唯一正确的答案代号A 、B 、C 、D 填到本题后括号内) ? 1.如果a 为任意实数,下列根式一定有意义的是( ) A B C D 2.下列式子中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的是( ) A .y=3x-5 B .y=2x C .y=25x D . 3.直线y=x-2与x 轴的交点坐标是( ) A .(2,0) B .(-2,0) C .(0,-2) D .(0,2) A .2-3之间 B .3-4之间 C .4-5之间 D .5-6之间 5.为了更好地迎接庐阳区排球比赛,某校积极准备,从全校学生中遴选出21名同学进行相应的排球训练,该训练队成员的身高如下表: 则该校排球队21名同学身高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单位:cm )( ) A .185,178 B .178,175 C .175,178 D .175,175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7.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BD=2,∠DCE是正方形ABCD的外角,P是∠DCE的角平分线CF上任意一点,则△PBD的面积等于() A.1 B.1.5 C.2 D.2.5 8.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边AC落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1,点C表示的数是3,负半轴上有一点B?,且AB?=AB,点B?所表示的数是() A.-2 B.C.-1 D. () A.x≥3B.x≤3C.x≤2D.x≥2 10.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其面积标记为S1,以CD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以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标记为S2,…按照此规律继续下去,则S2016的值为()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讲义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知识点一:二次根式的概念 【知识要点】 二次根式的定义:形如的式子叫二次根式,其中叫被开 方数,只有当是一个非负数时, 才有意义. 【典型例题】 题型一:二次根式的判定 【例1】下列各式1)22211,2) 5,3)2,4)4,5)(),6)1,7)215 3 x a a a --+---+, 其中是二次根式的是(填序号). 题型二:二次根式有意义 【例2】若式子 3 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题型三:二次根式定义的运用 【例3】若 5 -x x -52009,则 解题思路:式子 a (a ≥0),50,50 x x -≥?? -≥? 5x =,2009,则 2014 题型四:二次根式的整数与小数部分 已知a 5b 是51 2 a b + +的值。 若3的整数部分是 a ,小数部分是 b ,则=-b a 3 。 若 17 的整数部分为x ,小数部分为y ,求 y x 12+ 的值. 知识点二:二次根式的性质 【知识要点】 1. 非负性: a a ()≥0是一个非负数. 注意:此性质可作公式记住,后面根式运算中经常用到. 2. ( )()a a a 20=≥. 注意:此性质既可正用,也可反用,反用的意义在于,可以

把任意一个非负数或非负代数式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 a a a =≥()()20 3. a a a a a a 200==≥-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下册总结

八年级数学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第一节 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16.1 二次根式 1. 二次根式的概念: 式子)0(≥a a 叫做二次根式.注意被开方数只能是正数或O . 2. 二次根式的性质 ①? ??≤-≥==)0()0(2a a a a a a ; ②)0()(2≥=a a a ③)0,0(≥≥?=b a b a ab ; ④)0,0(>≥=b a b a b a 16.2 最简二次根式与同类二次根式 1. 被开方数所含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2.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16.3 二次根式的运算 1.二次根式的加减: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同类三次根式分别合并. 2.二次根式的乘法:等于各个因式的被开方数的积的算术平方根, 即 ).0,0(≥≥=?b a ab b a

3.二次根式的和相乘,可参照多项式的乘法进行. 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那么这两个三次根式互为有理化因式. 4.二次根式相除,通常先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把分母的根号化去(或分子、分母约分).把分母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 a c +b c =(a+c) c (c ≥0) ).0,0(≥≥=?b a ab b a a a b b =(a ≥0,b>0) ()n n a a =( a ≥0)

第十七章 一元二次方程 17.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般形式y=ax 2+bx+c (a ≠0),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ax 叫做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17.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开平方法,分解因式法 2.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求根公式法 3.求根公式242b b ac x a -±-=:22124422b b ac b b ac x x a a -+----= , = ; △=24b ac -≥0 17.3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 1.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反过来说也是成立的 17.4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1.一般来说,如果二次三项式2ax bx c ++(0a ≠)通过因式分解得2ax bx c ++=12()()a x x x x --;1x 、2x 是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