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胸腰段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经椎弓根截骨矫形策略

胸腰段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经椎弓根截骨矫形策略

胸腰段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经椎弓根截骨矫形策略
胸腰段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经椎弓根截骨矫形策略

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12例的体会

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12例的体会 目的总结分析12例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骨二科2010年1 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例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患儿,均采用手术治疗,行切开复位12例,同时行尺骨近端截骨内固定8例,10 例行环状韧带重建手术,12例以细克氏针固定肱桡关节。术后随访3~36个月,采用Mackay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术后优6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为91.7%。结论粘连松解、尺骨延长、环状韧带重建及克氏针固定方式在进行陈旧性孟氏骨折方面取得了可观的疗效。 标签:陈旧性;孟氏骨折;手术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surgical treatment effective of 12 cases with old monteggia fracture in children. Methods Selected 12 cases with old monteggia fracture in children in bone second division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August 2010,all were performed operation,12 cases open reduction,8 cases carried out proximal ulna bone internal fixation,10 underwent annular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surgery,all were fixed humeroradial joint by fine kirschner wire,follow-up 3 ~36 months postoperative. Results Using Mackay standard to assess,postoperative,6 cases were optimal,5 cases were good,poor in 1 case,the effective rate was 91.7%. Conclusion Adhesion release,ulna extending,circular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and kirschner wire fixation all had achieved considerable results in treatment of old monteggia fracture. [Key words] Chronic;Monteggia fracture;Surgery 孟氏骨折是由Monteggia 首先提出,损伤部位发生在尺骨近端1/3,并合并桡骨头前脱位。后来Bado 将孟氏骨折的概念扩大为任何水平的尺骨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并提出了Bado 分型。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是孟氏骨折在外伤早期未发现、处置不当、延迟诊断及家属未引起重视产生致儿童肘关节功能、外观均受较大影响的一种骨折。对于儿童陈旧性骨折脱位定义无统的具体时间。 由于儿童生长发育特点,许多学者都倾向外伤后尺骨骨折愈合,桡骨小头仍脱位已失去保守治疗成功的可能就为陈旧孟氏骨折。而外科学(成人)骨折定义为>3周为陈旧性。目前临床医师习惯将骨折大于3周看作陈旧性。目前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治疗方案众多,疗效不一。2010 年1 月—2015年8月,该院采用手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1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该组病例,男7 例,女5例。右侧6例,左侧6 例。Bado 分型,Ⅰ型9 例,

腰椎陈旧性骨折

文章导读 腰椎是处于人体正中部位,我们日常生活中会经常性的用到它,比如说弯腰、扭腰都会用到腰椎,但是腰椎也是很容易就会骨折,一不小心腰椎就会闪着造成骨折,腰椎骨折可以通过手术来恢复,但是恢复以后还会出现腰椎骨折,这种属于陈旧性骨折,那么,腰椎陈旧性骨折是什么? 陈旧性骨折系指骨折的畸形愈合、迟缓愈合和不愈合而言。所谓畸形愈合是指骨折愈合处的远近骨折断端对线对位不佳,或成角,或旋转,或重叠而成畸形连接,其造成的原因多为整复不良,或固定不确实而使整复后的骨折断端再度移位、或过早地在无保护下的负重而使断端移位,并且在发生这些情况后又未及时矫正,终于形成畸形愈合。所谓迟缓愈合,即骨折虽然经过处理和相当时间的固定,但形成的骨痂仍不能把断端坚强地连接在一起。 有些人骨折后会留下某种后遗症。表现:为在天气变化时,以前骨折过的地方会疼痛不止,或者发痒。偶尔还会出现酸痛,骨折处怕冷,怕风,疼起来很难受,有的会感到浑身特别是原骨折处乏力。阴雨天也会有这种可以自觉的症状。一般痛1--2天就自然好了。有时候 也会疼疼唧唧的,酸酸麻麻的,并非持续性的连续不舒服好几天。意见建议:外伤引起的肌腱、韧带、滑囊、筋膜等部位的疾病。使用中医传统膏药治疗可以说是最理想的办法了。可外敷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活血散淤,祛风散寒对关节软骨、韧带、肌腱具有极强的营养修复功能,局部渗透力强,药物分子经皮肤吸收参与血液循环,直达病处,并通过皮肤传导至经络、筋骨,激发肌体的调节功能,促进功能恢复而达到快速治愈目地。 腰椎陈旧性骨折,现在下肢麻木比较明显,是否存在后凸畸形压迫神经的问题,需要看具体的ct检查结果。如果是严重的厚度畸形压迫神经,这个药物治疗是没有什么效果的,需要考虑手术减压,建议提供具体的x片或者ct图片,另外就是多休息,避免反复弯腰劳累,重体力劳动。

跟骨骨折手术治1心得

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跟骨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约75%的跟骨骨折为关节内骨折,对于跟骨骨折的治疗有很多方面存在学术上是争论。对跟骨骨折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时间、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和术后处理。 为了帮助提高对跟骨骨折治疗和手术的认识,对跟骨的功能解剖和力学特性作一简要的复习。跟骨的大体解剖是在复杂的皮质骨和松质骨支持结构上面具有四个小关节为特点。这独特的解剖使距下关节和跗横关节能够进行高度的偶合和精确的连动活动。足负重近50%通过跟骨。骨间韧带坚固地将距骨连接固定到跟骨上。内侧距跟韧带发育的很好和非常坚强。而外侧跟距韧带较薄和较弱。在跟骨内部骨小梁结构的差异很大,骨小梁的骨密度可有40倍的差异。骨小梁密度最高的部位在后关节面处。皮质骨最厚的部位在跟骨内侧载距突的部位。在后关节下用3.5 mm的螺钉作拔除负载试验能够达到接近200kg。这些数据接近在胫骨皮质骨研发生的强度。 一、手术时机: 跟骨骨折后选用手术时机很重要。各种手术时机各有其优缺点。 1.急诊手术张力性水泡出现前)Fermandez和Koella 优点:骨折界线清楚、复位准确性较高和住院时间短。 缺点:手术出血较多、皮肤准备较差,易发生创口感染。 注意点:伤后要尽早的手术,最好在严重的肿胀或张力性水泡出现之前手术,可以减少术后的肿胀、愈合困难和创口感染等创口并发症。这种时机的选择最好适用于跟骨严重的粉碎性骨折;骨折后就诊较早的病人。 2. 伤后3—7天: 优点: 具有急诊手术和急诊延迟手术时间的优点 缺点: 少于急诊手术和急诊延迟手术时间的缺点。 注意点:要想办法加快肿胀的消退和保持跟骨短缩后的皮肤张力 3. 急诊延迟:伤后1—2周 优点:局部的手术界线清楚、出血少、感染机会小 缺点:由于跟骨骨折发生跟骨短缩和高度的降低,在待手术期中可以 发生跟部的皮肤约定程度的挛缩,以致骨折复位后造成相对的皮肤缺损,创口皮肤缝合较为困难和易发生创口愈合困难,甚至发生创口裂开和感染。 注意点:要保持跟骨短缩后的外侧皮肤张力。 4. 晚期手术: 二、不同手术入路的切开复位内固定 (一)改良延长的跟骨外侧“L”型切口(Gould,1984): 这一切口可以将腓长肌腱炎、皮瓣血供阻断和腓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降低到最低程度。 1,适应证: A·伤后2一3周的陈旧性骨折。 B·载距突或粗隆骨折块的广泛粉碎。 C·舌型骨折块或关节压缩型骨折块位,在距骨下面向外脱出,位于距骨的外侧。 D·跟骰关节的移位骨折。 E·关节压缩性骨折从内侧切口不能完成复位的任何骨折。 F·尤其适应于“Blow out fractures”(5个骨折块/3个关节)和距下关节粉碎性骨折。

腰椎骨折

腰椎骨折 一、概述 由于胸腰椎段位于相对固定的胸椎与活动度大的腰椎之间,从功能上作为运动应力支点而更易于损伤。临床上占所有脊柱骨折、脱位的90%以上,其中70%以上发生于胸、腰段(以第12胸椎、第1腰椎为最多)。除了骨结构损伤外,胸腰椎骨折经常伴有脊髓,圆锥,马尾的损伤,引起截瘫甚至死亡,并可严重影响内脏的解剖和生理变化。 (一)病因 压缩性骨折,主要是来自头、足方向的传达暴力使脊柱骤然过度屈曲所形成,由于脊柱的屈曲位受伤,外力集中到一个椎体前部,同时又受到上、下椎体的挤压,故该椎体被压缩而呈楔形,并向后移位,损伤脊髓或马尾神经。若影响到皮质脊髓侧束或前束时,则出现痉挛性截瘫;影响到脊髓前角细胞或马尾神经时,则产生弛缓性截瘫。下肢感觉均消失。 (二)分类 1.Denis的脊柱分三类系统特别强调中柱的重要性,将骨折分四个类型,适用于脊柱骨与软组织结构的损伤。 (1)压缩骨折造成前柱的损伤而中柱保持完整,对于严重的压缩骨折,认为可造成后柱的张力性损害。 (2)爆裂骨折可伴有神经损伤。2由于轴向负载力造成的前柱、中柱的损伤。又分为A、B、C、D、E共5种亚型。 (3)安全带型骨折因旋转轴位于脊柱前方的屈曲外力所造成后柱与中柱的张力性损害,偶伴有前柱的部分压缩。 (4)骨折脱位是在压力、张力,旋转或剪力的作用下产生的三柱损害。 2.MeAfee等分类将骨折分为6种类型。 (1)楔形压缩骨折尽前柱受损。 (2)稳定性爆裂骨折仅有前柱和中柱的受损。 (3)不稳定爆裂骨折除上述外还有后柱损伤。 (4)Chance骨折以前纵韧带前方的屈曲力作用的结果,造成了水平方向的撕脱伤。 (5)屈曲牵张型骨折屈曲轴位于前纵韧带后方且伴有前柱、中柱的压缩,而后柱则在张力作用下发生损伤。 (6)平移骨折脊柱三柱在剪力作用下损伤。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疼痛,压痛、叩击痛。 2.椎旁肌紧张,腰椎活动受限,不能翻身起立。 3.受损部位棘突后凸或出现成角畸形。 4.腹胀、腹痛主要因骨折所致的后腹膜血肿刺激腹腔神经丛引起腹肌反射性紧张或痉挛。 5.急性尿潴留因脊髓损伤或后腹膜血肿刺激引起膀胱括约肌反射性痉挛所致。 6.腰髓损伤表现受累平面以下出现感觉、运动及肛门、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腰骶椎的损伤可造成马尾神经的受压、挫伤或断裂,表现为下肢的弛缓性瘫痪、感觉丧失及会阴区括约肌功能障碍。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尺骨截骨延长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疗效。方法 16例陈旧性孟氏骨折(其中Bado Ⅰ型13例,Bado Ⅱ型3例);其中合并桡神经深支损伤7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随访时间1~24个月,根据Mackay 疗效评定标准:优11例,良4 例,差1例,优良率94 %。结论早期手术矫正尺骨畸形无需重建环状韧带,能有效治疗陈旧性孟氏骨折造成的屈肘和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关键词: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手术治疗 孟氏(Monteggia)骨折是指桡骨头各方向脱位合并不同水平的尺骨骨折或尺、桡骨双骨折。儿童发生率约为4.9%,一旦伤后超过2周仍未正确诊断和治疗,即成为陈旧性孟氏骨折。近年来我们应用尺骨截骨延长钢板内固定并且均未行环状韧带重建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16例,初步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7年02月-2010年02月16例陈旧性孟氏骨折(其中Bado Ⅰ型13例,Bado Ⅱ型3例);其中合并桡神经深支损伤7例,年龄5~13岁(平均9岁)。伤后至手术时间1~12个月。右侧9例,左侧7例。均因早期误诊、误治及漏诊。 1.2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屈患肘于胸前,行Boyd 切口,暴露尺骨上段、肱骨头及脱位的桡骨头,对肱桡关节进行探查,切除对桡骨头复位有影响的瘢痕、结缔组织和碎骨片。在尺骨畸形愈合处长斜形截断,矫正尺骨成角及短缩畸形,尺骨延长后,取自体髂骨块或同种异体骨嵌入植骨,用4~6 孔钢板固定,将桡骨小头复位,克氏针经肱骨小头和桡骨小头凹固定肱桡关节,均未行环状韧带重建。 术后均应用抗生素3~7d,术后10~14d拆线。患者术后均采用石膏固定,固定体位为肘关节屈曲90°,前臂旋后位。3周后去除克氏针,石膏固定4~6 周。石膏拆除后行功能锻炼。钢板体内留置时间,一般为3~6个月。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Mackay 疗效评定标准。优: 肘不痛,肘伸、屈和前臂旋前、旋后障碍< 20°,肘部肌力和握力正常;良:肘、腕轻痛,肘伸、屈和前臂旋前、旋后障碍< 30°,肘部肌力和握力减弱;差: 肘、腕痛重,肘伸、屈和前臂旋前、旋后障碍> 30°,肘部肌力和握力明显减弱。 2 结果 术后随访1~24 月,平均1年。优11例,良4 例,差1例,优良率94 %。1例差者为就诊时间晚为受伤后1年,出现明显屈肘和前臂旋转障碍。

后路截骨矫形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后凸畸形

后路截骨矫形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后凸畸形 谭东;蒋成;谢海洋;龙炼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2014(000)026 【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截骨矫形术在合并后凸畸形的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合并后凸畸形的患者共30例,所30例患者均接受后路截骨矫形术治疗。术后定期复查X线,测量Cobb角,对患者进行VAS评分和JOA评分。结果术后定期复查X线发现所有患者的内固定良好,术后1年随访发现椎体骨面和植入骨骨面已充分融合,22例患者的神经功能明显恢复,其余8例则有所改善。术后6个月、术后1年,患者的Cobb角和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JOA评分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后路截骨校正手术的疗效较好,适用于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后凸畸形者。%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sterior osteotomy in old thoracolumbar kyphosis fractures combined treatment. Methods A total of 30 patients with kyphosis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 patients in 2012 June to 2013 June in our hospital, 30 patients underwent posterior spinal osteotomy for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follow-up X-ray, Cobb angle measurement, VAS score and JOA score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fol ow-up X-ray found that al patients with internal fixation is good, after 1 years of fol ow-up of vertebral bone and implant bone surface has been ful y fusion, neural function in 22 patients recovered obviously, the remaining 8 cases improved. 1 years 6

陈旧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陈旧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6-03-28T16:39:42.51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1期供稿作者:陈永毅 [导读] 合浦县人民医院骨科综上所述,陈旧更骨骨折治疗方法比较多,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是手术治疗。 陈永毅 ( 合浦县人民医院骨科 ,广西合浦 536100) 摘要:跟骨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类型之一,在临床上占全身骨折的2%,占全部跟骨骨折的75%[1,13,15,15]。很多跟骨骨折患者伴有严重的软骨组织损伤,早期治疗不当容易引发骨折移位,陈旧性跟骨关节内骨折并发症,影响跟骰关节的功能的恢复,导致患者出现足部疼痛,甚至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2]。临床上对陈旧性跟骨骨折治疗方式比较多,包含手术治疗和手法复位治疗等等,而这两种治疗方法又分为多种治疗形式,在治疗效果方面各有优缺点,下面我们对陈旧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陈旧性;跟骨骨折;临床治疗;研究 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创伤所导致的跟骨骨折,复杂的跟骨骨折在治疗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如果处理不当容易产生跟骨畸形,引发急性愈合不完整,改正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16]。再加上患者伤后跟骨结构发生较多的变化化, 导致患者出现诸如疼痛、行走困难及畸形愈合等现象的出现[3]。目前比较常用的治疗方式一般采用关节融合矫形术矫正跟骨畸形,消除患者疼痛,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不同类型的跟骨骨折在治疗方面由不同的方式,目前临床上对于此病的治疗仍然是一个疑难问题,我们就跟骨骨折诊断、治疗进行深入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一、陈旧性跟骨骨折临床特征 跟骨骨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足跟部剧烈疼痛,局部出现明显的肿胀、淤斑,足跟不能着地行走,伴有明显的跟骨压痛、畸形或摸到骨擦音。另外,处理这些比较常见的症状以外,有些患者可能还伴有骨盆骨折、脊椎骨折以及头、胸、腹伤等等。 二、陈旧性跟骨骨折的分类 陈旧性跟骨骨折类型分类标准一般采用Stephens 、Sanders的CT分型进行分析[13-15],Ⅰ型畸形愈合:患者跟骨外侧出现外彭现象,伴有或没有极外侧的局限性距下关节炎;Ⅱ型畸形愈合:患者跟骨外侧也有外彭现象,伴有广泛的距下关节炎;Ⅲ型畸形愈合:患者跟骨外侧也有外彭现象,伴有广泛、严重的距下关节炎,而且患者的跟骨体畸形愈合伴有后足内翻或外翻成角畸形。 三、陈旧性跟骨骨折的诊断 陈旧性跟骨骨折患者足跟有明显的肿胀、疼痛症状,而且患者的踝后沟可能会变浅,按压患者足部肿胀部位,患者会感到疼痛,临床上容易将这种疼痛误诊为扭伤,影响患者治疗和预后效果的提高。临床上对此病的诊断一般采用X线检查的方式进行确诊,首先获取患者摄侧位片,然后根据X线拍摄患者跟骨轴位像确定患者骨折类型和骨折严重程度。然后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分析患者跟骨形态,如果患者跟骨属于海绵质,跟骨压缩后不会出现清晰骨折线,这时不容易区分患者跟骨类型,必须结合患者骨折外形变化和关节测量进行综合分析,方能进行判断;有的患者在诊断过程中也可能需要做CT扫描或MRI检查进行确定,以便提高患者诊断率,为后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四、陈旧性跟骨骨折治疗 陈旧性跟骨骨折治疗方法比较多,包含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其中非手术治疗主要治疗依据是:无移位的跟骨骨折包括骨折线通向关节者采用石膏固定,有移位的骨折如跟骨纵行裂开采用手法复位,60岁以上老年人的严重压缩粉碎性骨折采用功能疗法。 手术治疗方法比较复杂,主要手术方式包含内固定复位、早期关节融合术、切开复位和骨移植术、跟骨截骨术以及骨圆针撬拨复位及固定等。目前比较常用的是关节融合术,主要治疗机制是根据患者内翻情况,分析引发患者足跟部关节功能紊乱和相应症状的原因, 了解患者跟骨解剖结构[4]。此手术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患者的距关节融合,以便矫正患者跟骨高度和相对长度, 另外还能够通过此手术矫正患者跟骨内外翻畸形[5]。这种手术方式既能够较好的控制关节炎的疼痛,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恢复患者足弓[6];而且能够降低患者周围神经收到突然牵拉极易损伤神经,术后降低患者神经痛[7]。这种手术方式纠正了患者病历结构形式,缓解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操作简单,对患者创伤小,促进患者康复[8-12]。 总结:综上所述,陈旧更骨骨折治疗方法比较多,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是手术治疗。而对于陈旧性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仍然没有一种特别有效的手术方式,单靠一种手术方式可能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必须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用多种手术治疗方式,环节患者疼痛和畸形情况,根据患者具体要求,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恢复患者生物学结构,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17-20]。 参考文献: [1]常敏.高启龙.截骨矫形架桥植骨改善陈旧跟骨骨折畸形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2009,15(17):2870-2872. [2]范伟力.距下关节截骨缓慢延长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 [3]方华宴.张永立截骨矫形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21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7(18),75. [4]范江荣, 蔡林, 郑勇. 跟骨骨折的分型和治疗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0, 18(02):124-127. [5]黄雄飞. 早期陈旧性波及关节面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0, 25(06):545-546. [6]单志军, 黄浩, 曹旭东. 跟骨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比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19(24):18-19. [7]范伟力, 王子明, 赵玉峰. 距下关节截骨缓慢延长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J].创伤外科杂志, 2011. 13(3): 219-222. [8] 余旭辉, 郑慧琳, 朱肖奇. 新型双向加压钉治疗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 2011, 17(07):915-917. [9] 姚太顺. 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医正骨, 2011,16(12):27-29. [10] 宋涛, 潘文杰, 梁晓军, 等. 保留距下关节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27(08):763-764. [11]范伟力, 王子明, 赵玉峰, 等. 距下关节截骨缓慢延长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J].创伤外科杂志, 2011,13(03):219-222. [12]马富强,王爱国,李兴华等.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2):115-120. [13]李毅,赵宏谋,梁晓军等.改良小L形入路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距下关节炎[J].中国骨伤,2014,27(7):536-539. [14]宋涛,潘文杰,梁晓军等.保留距下关节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8):763-764. [15]陈歌海,郑建河,江钦文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Ⅰ~Ⅲ型陈旧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

腰椎骨折临床路径

腰椎骨折临床路径 (2015年版) 一、腰椎骨折(含下胸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腰椎骨折(ICD-10:M47.1↑G99.2*) 行腰椎后路减压或不减压闭合复位+植骨内固定术(ICD-9-CM-3:81.02-81.0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外科学》 1.病史:有明确的外伤史。 2.体征:出现胸腰部强迫体位,双下肢肌力下降,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阳性体征。 3.影像学检查发现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丢失50%,有椎管占位或没有椎管占位。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外科学》 1.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丢失50%或有椎管占位。 2.保守治疗无效或对以后功能影响大而选择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47.1↑G99.2*腰椎骨折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

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病情需手术治疗。 (六)术前准备3-5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c反应蛋白; (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胸片、心电图; (6)胸腰椎正侧位片、CT和MRI。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6天。 1.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或全麻或局麻+强化或全麻。 2.手术方式:腰椎后路减压或不减压闭合复位+植骨内固定术。 3.手术内植物:钉棒系统及各种植骨材料。 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5-11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胸腰椎正侧位片。 2.术后处理: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 (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 (3)激素、脱水药物和神经营养药物;

脊柱后凸畸形手术截骨临床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临床医学进展, 2015, 5(4), 212-218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5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9911818278.html,/journal/acm https://www.doczj.com/doc/9911818278.html,/10.12677/acm.2015.54034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Spinal Osteotomy for Correction of Spine Kyphosis Yunfei Ouyang1, Yan Wang2, Yonggang Zhang2, Xuesong Zhang2, Peng Huang2, Guoquan Zheng2 12011 Doctor Class,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2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Received: Dec. 5th, 2015; accepted: Dec. 28th, 2015; published: Dec. 31st,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9911818278.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Severe spinal deformity often requires surgical correct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pinal osteoto-my is indispensable. Traditional osteotomies can be divided into: Smith-Petersen Osteotomy (SPO), 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 (PSO) and 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 (VCR). Different de-formities use different osteotomies. Severe deformity may use two or more osteotomies. The spine corrective surgery of severe deformity is difficult. Occurr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of the nerve damage is high. Proper osteotomy and the doctor’s surgical experience are the keys to successful operation. Professor Wang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has created a new osteotomy named Vertebral Column Decancellation (VCD) in recent years which obtains some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the correction of the severe spinal deformity. This article comprehensively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osteotomy in correc-tion of spinal deformity from the history,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he new progress of the osteotomy. Keywords Spinal Deformity, Osteotomy, Kyphosis 脊柱后凸畸形手术截骨临床研究进展 欧阳云飞1,王岩2,张永刚2,张雪松2,黄鹏2,郑国权2 1解放军总医院2011级博士队,北京 2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北京

儿童陈旧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

儿童陈旧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及临床治疗效果,总结经验,提高诊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到2011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39例小儿陈旧性孟氏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患儿均随访,随访时间为4~24个月,平均15个月,39例患儿肘关节屈伸功能正常,部分患儿前臂旋转功能受限,合并桡神经症状者术后4~6月桡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治疗效果优良率为92.3%。结论恢复并维持正确的肱桡关系是治疗小儿陈旧性孟氏骨折的关键,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儿童;陈旧性骨折;孟氏骨折;手术治疗 儿童孟氏(Monteggia)骨折在临床上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损伤,早期治疗并不困难,闭合复位多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但是临床上常常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延误诊治,使得儿童孟氏骨折由新鲜骨折转变为陈旧性骨折,使得畸形加重,并提高了诊治的难度。陈旧性孟氏骨折时常常伴有上肢畸形并伴有前臂旋转功能障碍,保守治疗基本无效,反而随着小儿的发育,加重畸形,因此常常需要早期手术治疗。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有多种,治疗效果各家报道也不一,在临床上的治疗争议较大。然而手术治疗的目的均是恢复肘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使肘关节及前臂功能尽快恢复。我院自2007年1月到2011年1月共收治小儿陈旧性孟氏骨折38例,均采取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7年1月到2011年1月共收治小儿陈旧性孟氏骨折39例,男27例,女12例;年龄为4~12岁,平均(5.2±2.3)岁;所有孟氏骨折患儿均为单侧闭合性骨折,其中25例为右上肢,14例为左上肢。引起骨折的原因中22例为摔伤,7例为车祸伤,8例重物砸伤,2例为其他原因导致。伤后后至手术之间3~18周,平均3.8个月。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肘关节畸形、疼痛及前臂旋转受限功能障碍,其中3例合并桡神经症状。按按Bado分型分类:17例为Ⅰ型(伸直型)骨折,5例Ⅱ型(屈曲型),14例Ⅲ型(内收型),3例Ⅳ型(特殊型)。39患者导致陈旧性孟氏骨折的原因14例因误诊导致(其中10例误诊为尺骨骨折,3例误诊为软组织损伤,1例Ⅳ型骨折误诊为尺桡骨双骨折);另25例患者诊断明确却治疗不当引起(其中17例没有完全复位,肱桡关节仍为半脱位;5例石膏塑形不佳,前臂旋转体位不当;3例石膏松动未及时复查)。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全麻或臂丛神经阻滞,采用肘外侧切口Boyd方式从肘后肌和尺侧伸腕肌间隙进入,显示肱桡关节及尺骨上端骨折端。清除肱桡关节间隙和上尺桡间隙处纤维瘢痕组织和增生的骨组织,松解退化变性组织,显露尺骨骨折处,对成角、重叠短缩畸形的尺骨分别采用楔形截骨和斜形截骨延长术,Bado Ⅲ型采用尺骨上端横形截骨,截骨后用钢板内固定,矫正畸形愈合的尺骨。复位

经椎弓根 椎间盘截骨治疗陈旧性脊柱骨折后凸畸形

经椎弓根+椎间盘截骨治疗陈旧性脊柱 骨折后凸畸形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脊柱骨折经过不当的保守治疗或者不确切手术治疗后均可能发生陈旧性的局部小角度的后凸畸形。引起脊柱不稳、畸形,局部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和脊柱退变的加重,其中部分患者出现后凸畸形的进行性加重,同时产生的腰背部疼痛和圆锥马尾受刺激症状可能需要再次手术干预。2009年5月-2010年8月,我们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椎间盘截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段骨折继发后凸畸形8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5月至2010年08月,我院连续收治陈旧性脊椎骨折后凸畸形患者8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45~62岁,平均54.6岁;损伤位置:T10骨折1例,T11骨折2例,T12骨折2例,L1骨折2例,L2骨折1例。既往治疗过程包括:3例患者伤后曾采取保守治疗;5例曾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椎板减压术,术后1.5-2年内取出内固定后逐渐出现后凸畸形。后凸畸形Cobb角平均

30°,伤椎前后缘高度差平均为21.04mm。 1.2手术方法 本组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椎间盘截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患者全部气管插管下全身麻醉,俯卧位脊柱后正中入路,于拟截骨部位头尾各2~3个节段植入椎弓根螺钉。将楔形截骨的角度向伤椎上方椎间盘位置倾斜,从而使残余椎体形成一个前后方等高的规则形状,利用Cobb剥离器、各种角度的髓核咬钳和高速磨钻等工具彻底去处伤椎头侧的椎间盘,刮匙去除伤椎头侧椎体下终板软骨。经椎弓根和椎间盘截骨间隙处植入自体碎骨(来源于椎体截骨操作和后方附件的切除或自体髂骨),在X线透视引导下,用加压器两侧同时缓慢加压,仔细检查硬膜及神经根有无卡压,截骨平面有无前后位移等,至截骨底部间隙闭合,锁紧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完成内固定后制作骨床,利用自体碎骨进行后路植骨融合。切口放置引流,逐层关闭。术后支具保护3个月。 2结果 全部8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00.0±31.4)min,平均出血量(850.8±100.6)ml;术前Cobb:37.42±21.90°,术后Cobb:II.73±21.15°平均矫正度数:27.58±13.04°;应用配对t检验,fl=弱,a=0.01,T=9.3。查表得P0.001,拒绝HO,接受H1,认为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Cobb角度较前明显改善,矫正度数可靠。术前整体矢状面平衡较术前均明显改善,1-2.5年随

脊柱后凸讲义

脊柱后凸 【概述】 脊柱后凸(kyphosis),又称驼背,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脊柱向后异常凸出,使脊柱本身及其附属组织解剖形态改变的一种疾患。本病发病率不低,造成的伤残很显著,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生活和劳动。所以,治疗本病,不仅仅是改善外观,更重要的是恢复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劳动能力。 【病理与病理生理】 脊柱后凸畸形所致的生理功能改变,主要是脊柱屈曲畸形压迫并限制胸腔及腹腔某些脏器生理活动所致。如胸壁畸形致肺不能自由舒缩,导致肺活量减少。在严重脊柱后凸畸形患者,胸腔和腹腔变短和受压,使膈肌运动受限,肺功能明显减低。 脊柱后凸患者呼吸功能术前和术后测定,并同正常时对比发现:部分患者具有限制性通气障碍,其气道清除功能下降,容易诱发气道阻塞。可在限制性通气障碍的基础上,产生混合性通气障碍。术后测定说明肺活量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图1)。 脊柱后凸和患者在晚期,由于咳嗽功能减弱,影响肺内分泌物的排出,从而导致肺内疾患的发生,如并发肺结核者可高达25%。经研究证实,脊柱后凸患者在呼吸时肋骨移动很小,而膈肌运动范围增加,这一因素使肺活量及最大通气量降低,呼吸时气体交换不足。在休息时,患者可能无明显不适,当运动时即有心悸、气短、出汗。长期肺功能不良,可引起肺源性心脏病。脊柱后凸经手术矫正后,肺活量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所以脊柱后凸矫形手术,除能改善外观、矫正畸形外,还可改善呼吸、心血管及消化系统的功能。 脊柱后凸患者的身体重心在第4腰椎前缘向前移,为克服身体向前倾倒,颈椎前突曲度代偿性增加,且髋与膝关节屈曲以保持躯体平衡,长时间代偿,可导致颈椎增生。手术矫形后,可使颈椎曲度、髋关节和膝关节的生理状态得到改善或恢复正常。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因长期脊柱屈曲,腹肌短缩,从而改变肌肉牵拉力线的角度,能加重脊柱的屈曲后凸畸形。

探讨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观察

探讨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 研究的对象是选取入院治疗的19例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 有患者均行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治疗,且随访1~2年,观察分析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结 果选取的19例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经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治疗及1~2年随访后,均获得骨性 融合,明显减轻腰背部疼痛不适症状,且患者后凸角平均矫正47.1°,身高平均增加4.5cm。 结论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骨性融合,矫正患者 后凸度数,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脊柱后凸畸形;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骨性融合;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osterior spinal osteo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deformity. Method the study object is to select hospital treatment of 19 cases of spinal kyphosis patients,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ll patients underwent posterior spinal osteotomy in the treatment and followed up for 1 ~ 2 years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Results selected 19 cases after spinal kyphosis patients after posterior spinal osteotomy in the treatment and 1 to 2 years of follow-up were obtained bone fusion,significantly reduce pain in the waist and back discomfort symptoms and patients with kyphosis average correction 47.1 degrees,the average height increased 4.5 cm.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osterior spinal oste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deformity is significant,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bone fusion,and correct the degree of the patients,is an ideal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deformity. [Key words] spinal deformity;posterior spinal osteotomy;bone fusion;effect 脊柱后凸畸形是重力作用下导致的骨骼畸形,常见病因有先天性、结核、脊柱创伤、骨质软 化等,这些病因会导致脊柱后凸角度增大[1]。当后凸角度超过60°时,就会导致进行性畸形、腰背部疼痛、神经功能损害等,严重的甚至发生截瘫,需进行手术矫正治疗,才能恢复脊柱 生理曲度和身体平衡,保证人体能正常前视。目前,临床上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重要方法是 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该术具有入路便捷、术野暴露充分、胸腹腔干扰小等特点,根据患者 病因、后凸角度等,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可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2]。本 文选取19例脊柱后凸畸形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临 床效果,结果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入院治疗的19例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1例男性,8例女性,年龄18~53岁,身高148~175cm,平均164.3cm,后凸畸形平均为62.4°, 按Frankel分级可分为:12例E级,4例D级,3例C级。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脊柱后凸畸形临床诊断标准,且经X线片、MRI、CT等检查确诊,发病原因主要有强直性脊柱炎、外伤 性骨折伴后凸、结核性脊柱后凸等,患者外观均有畸形,有6例患者有神经功能损害,Frankel分级为4例D级,2例C级。选取的患者均行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治疗,可耐受手术,手术方式主要有:L1、L3双节段楔形截骨矫形术;单节段截骨前方垫高、后方闭合矫形术; 单节段楔形截骨闭合矫形术。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 术前,对患者颌眉垂线角进行测量,计算术后应留角度和截骨节段,并在确保脊柱矢状面正 常生理曲度的前提下,确定截骨量和平面角度[3]。根据患者具体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伴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一)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伴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一) 作者:刘洪智,李明,孙书海,孙煜杰 【关键词】陈旧 摘要:〔目的〕探讨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伴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1998~2003年收治的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有脊髓损伤病人36例,均采用经后路椎管前方减压。〔结果〕所有病人均得到随访,后凸畸形矫正满意,除3例完全性截瘫病人以外,其他病人均有Frankle分级Ⅰ级以上恢复。〔结论〕经后正中入路可以有效地实现椎管前方减压。 关键词:陈旧性骨折;胸椎;腰椎;手术治疗;脊髓损伤Surgicaltreatmentofoldthoracolumbarvertebralfracturewithkyphosisandspinalcordinjury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surgicalmethodandclinicaleffectsforthetreatmentofoldthoracolumbarvertebrralfract urewithkyphosisandspinalcordinjury〔Method〕Thirtysixpatientswitholdthoracolumbarvertebralfracturewithkyphosisandspinalcordinjuryfrom19 98to2003,allhadundergoneanteriordecompressionthroughposteriormedianapproach.〔Result〕Allpatientswerefollowedup.Kyphosiswasrectifiedwell.TheFrankleclassificationofallbut3patientswit hcompleteparaplagiaincreasedoneormoredegreesafteroperation.〔Conclusion〕Operationthroughposteriormedianapproachcanachieveanteriordecompressioneffectively. Keywords:Oldfracture;Thoracicvertebrae;Lumbarvertehrae;Surgery;Spinalcordinjury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多伴有脊髓损伤,导致截瘫症状。对于其手术前后入路的选择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作者对1998~2003年间所收治的36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上述问题提出讨论。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998~2003年本院共收治陈旧性胸腰椎后凸畸形伴脊髓损伤病人36例。其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20~56岁,平均37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2例,交通事故伤8例,重物砸伤6例。畸形部位:T116例,T128例,L111例,L26例,畸形累及多节段者5例。受伤至本次手术时间为3个月~13年,平均15个月。入院前治疗:非手术治疗者11例,手术治疗25例,均行椎板减压,内固定物均为椎弓根螺钉系统,7例未行内固定。神经损伤情况按Frankle分级〔1〕评价,入院时及随防时的分级见表1。入院后均行X线片、CT及MRI 检查,术后及随访时均拍损伤部位的正侧位X线片,必要时复查CT及MRI。术前术后均测量椎体压缩百分比及后凸角。复查CT者比较AA'线(椎体前方高度,见图1)差异。明确椎体前方减压情况。 12手术方法 局麻加强化麻醉或全麻生效后,患者俯卧于手术台上,胸部及骨盆下垫枕,使腹部悬空以利呼吸,并减少术中出血。置骨折部于手术床的关节部位,术中可利用其复位。后正中切口显露伤椎及其上下各一椎体,有内固定者先行去除,再行椎管前方减压。要达到彻底有效的前减压,减压椎管横经应达到椎管前壁或硬膜宽度的1/2以上塌陷椎体后缘再咬除之。如椎体后缘塌陷后未达硬膜宽度的1/2,则应自对侧椎弓根内侧凿断椎体后缘,再行塌陷切除之。对楔形变较重的椎体可行后路楔形截骨,根据术前X线片及术中所见决定截骨大小。减压完成后,通过转棒、撑开等方法使骨折复位,纠正后凸畸形(见图2、3)。充分植骨是必不可少的步骤,首先应行后柱充分植骨,然后视情况行经椎弓根椎体间植骨或椎体成形术。内固定器械本组采用枢法模公司TSRH、Tenor、北京富乐公司Scoffix及史塞克公司Diapsion 等。术后卧床4~6周,戴腰围起床活动。图1椎管前方高度测量法示意图TD线:椎管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