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伴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一)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伴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一)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伴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一)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伴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一)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伴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一)

作者:刘洪智,李明,孙书海,孙煜杰

【关键词】陈旧

摘要:〔目的〕探讨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伴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1998~2003年收治的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有脊髓损伤病人36例,均采用经后路椎管前方减压。〔结果〕所有病人均得到随访,后凸畸形矫正满意,除3例完全性截瘫病人以外,其他病人均有Frankle分级Ⅰ级以上恢复。〔结论〕经后正中入路可以有效地实现椎管前方减压。

关键词:陈旧性骨折;胸椎;腰椎;手术治疗;脊髓损伤Surgicaltreatmentofoldthoracolumbarvertebralfracturewithkyphosisandspinalcordinjury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surgicalmethodandclinicaleffectsforthetreatmentofoldthoracolumbarvertebrralfract urewithkyphosisandspinalcordinjury〔Method〕Thirtysixpatientswitholdthoracolumbarvertebralfracturewithkyphosisandspinalcordinjuryfrom19 98to2003,allhadundergoneanteriordecompressionthroughposteriormedianapproach.〔Result〕Allpatientswerefollowedup.Kyphosiswasrectifiedwell.TheFrankleclassificationofallbut3patientswit hcompleteparaplagiaincreasedoneormoredegreesafteroperation.〔Conclusion〕Operationthroughposteriormedianapproachcanachieveanteriordecompressioneffectively. Keywords:Oldfracture;Thoracicvertebrae;Lumbarvertehrae;Surgery;Spinalcordinjury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多伴有脊髓损伤,导致截瘫症状。对于其手术前后入路的选择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作者对1998~2003年间所收治的36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上述问题提出讨论。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998~2003年本院共收治陈旧性胸腰椎后凸畸形伴脊髓损伤病人36例。其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20~56岁,平均37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2例,交通事故伤8例,重物砸伤6例。畸形部位:T116例,T128例,L111例,L26例,畸形累及多节段者5例。受伤至本次手术时间为3个月~13年,平均15个月。入院前治疗:非手术治疗者11例,手术治疗25例,均行椎板减压,内固定物均为椎弓根螺钉系统,7例未行内固定。神经损伤情况按Frankle分级〔1〕评价,入院时及随防时的分级见表1。入院后均行X线片、CT及MRI 检查,术后及随访时均拍损伤部位的正侧位X线片,必要时复查CT及MRI。术前术后均测量椎体压缩百分比及后凸角。复查CT者比较AA'线(椎体前方高度,见图1)差异。明确椎体前方减压情况。

12手术方法

局麻加强化麻醉或全麻生效后,患者俯卧于手术台上,胸部及骨盆下垫枕,使腹部悬空以利呼吸,并减少术中出血。置骨折部于手术床的关节部位,术中可利用其复位。后正中切口显露伤椎及其上下各一椎体,有内固定者先行去除,再行椎管前方减压。要达到彻底有效的前减压,减压椎管横经应达到椎管前壁或硬膜宽度的1/2以上塌陷椎体后缘再咬除之。如椎体后缘塌陷后未达硬膜宽度的1/2,则应自对侧椎弓根内侧凿断椎体后缘,再行塌陷切除之。对楔形变较重的椎体可行后路楔形截骨,根据术前X线片及术中所见决定截骨大小。减压完成后,通过转棒、撑开等方法使骨折复位,纠正后凸畸形(见图2、3)。充分植骨是必不可少的步骤,首先应行后柱充分植骨,然后视情况行经椎弓根椎体间植骨或椎体成形术。内固定器械本组采用枢法模公司TSRH、Tenor、北京富乐公司Scoffix及史塞克公司Diapsion 等。术后卧床4~6周,戴腰围起床活动。图1椎管前方高度测量法示意图TD线:椎管横

径AA'线:椎管前方高度图

2术前X线正侧位片图3术后X线正侧位片

2结果

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20min(60~190min),平均出血量400ml(300~1000ml)。36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6~30个月)。除3例脊髓完全性损伤病人外,其他病人均有Frankle分级Ⅰ级以上恢复(表1)。术前后椎体压缩百分比及Cobb's角比较见表2。术后复查CT者21例,术前AA'线均08cm,术后除1例06cm、1例05cm外,均>08cm。表136例胸腰椎骨折术前术后神经损伤Frankel分级比较(略)表2术前术后椎体压缩百分比及Cobb's角比较(略)

3讨论

脊柱骨折的治疗原则是解剖复位,恢复椎管的正常容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从而有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并促进早日康复。陈旧性脊柱骨折的治疗原则同样如此。但究竟采取何种手术入路成为目前学者争论的热点。

体位复位联合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

体位复位联合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 发表时间:2018-11-15T16:39:47.68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6期作者:高中伟 [导读]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是近年来发生在老年患者身上的一种常见疾病。 湖南省汉寿县人民医院骨科 4159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TR)不愈合时使用PKP联合体位复位的临床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间于本院行PKP治疗OTR不愈合的患者12例,在治疗期间同时结合使用过审体位复位疗法,对其手术过程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比测量患者在自身椎体前缘高度、VSA、Beck值及Cobb角等指标之间在手术治疗前后的变化来对临床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所研究患者治疗期间所行手术时间为25~45分钟,在患者每个伤椎病灶处通过使用骨水泥进行注入处理,注入量为4~8毫升,平均注入6毫升。所有患者在出院后都被有效跟踪随访,并且时间多在8个月以上至1年之内,平均可达到11个月。在末次随访时对患者曾受伤的椎体前缘高度及Beck值、VAS、和Cobb角进行测量后发现,较之手术之前,这些指标都得到了显著改善,通过比较其差异,得出的结果P小于0.05,具有一定的统计意义;并且发现这些指标较之术后所测量的结果之间的差异P大于0.05,可不统计。结论:OTR不愈合的患者在入院时即可通过相关影像检查和临床反应进行确诊,在临床治疗时采用PKP治疗都能取得较好的医治效果,但鉴于PKP 治疗球囊复位上尚存在不足,因此治疗过程中往往结合体位复位疗法。 【关键词】OTR;PKP;体位复位;骨折不愈合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是近年来发生在老年患者身上的一种常见疾病,在其早期因其症状不明显,多数老年患者都不能及时察觉而致使对其所行的治疗被延误,在老年患者长期活动后就会出现骨折不愈合的现象。尤其是近年来临床收治此类患者年龄的逐渐增大,在对其进行治疗时往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患者合并的内科疾病等。现阶段多通过使用PKP治疗此类疾病,但鉴于PKP 治疗球囊复位上尚存在不足,因此治疗过程中往往结合体位复位法。本研究通过对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间于我院进行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不愈合治疗的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在术后的胸部及腰椎处的疼痛都得到有效改善,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间于本院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不愈合的患者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且都为单个椎体发生损伤,患者年龄在64岁至90岁之间,平均76.5±4.6岁。患者中有外伤史者4例,其中1例为曾跌倒摔伤,其余3例为曾经骑行致伤,患者伤后均行保守治疗,治疗时间为3-9个月,但均未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经相关影像检查发现,患者不愈合椎体中,T105例,L13例,L34例。术前测量患者受伤椎体前缘高度的平均值为(13±5)毫米,Beck平均值为(0.52±0.18),Cobb角平均值为(23±8)°,VAS 平均为(8.2±1.4)分。患者自出现疼痛症状后至入院行手术治疗期间平均间隔时间为8.6个月。 1.2纳入标准 ①无明显严重外伤病史,或其外伤程度较为轻微者,且临床出现胸腰椎处疼痛时长已超过3个月者;②影像检查中可直观发现椎体内部存在裂缝或者已经出现真空的特征,并且椎体边缘已经产生硬化现象者;③患者在入院治疗前,经口服消炎药及卧床休息后痛感可减弱,但停药后活动或翻身时痛感依旧,且进行负重劳动时痛感可加剧者;④患者动力位X线片上可明显发现上下已呈现开合症状的终板。 2 方法 2.1手术方法 体位复位:患者于复位床上行俯卧位,并将其胸部和耻骨联合处进行垫高处理使患者处于腹部悬空的状态,对患者实施基础麻醉后在X 线机观察下对患者进行过伸复位,当复位效果不满意时,也可通过相应手法进行辅助复位以确保其椎体前缘高度可复位正常。 PKP治疗:在使用X线机观察下,于患者体表处对病灶处进行标记,在使用局部麻醉后在标记处行5毫米切口,通过X线机透视下沿一侧椎弓根进行穿刺至椎体后缘前约3到5毫米处停止,取出穿刺针。此时应在原有进行穿刺的位置再次插入导针,并将工作和扩张套管套管逐渐插入患者受损的椎体内部,插入完成后在工作套管内使用骨钻逐渐向椎体前缘进行推进至相应位置后,取出骨钻并将球囊逐渐推进至椎体前四分之三处,在透视下不断对球囊进行加压直至损伤椎体高度恢复至正常值,此时可将球囊拿出,并开始对椎体进行骨水泥填充。 2.2评价方法 对患者手术前后伤椎处高度及VAS、Beck值和Cobb角进行测量比较。 2.3统计方法 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处理学软件为SPSS13.0,计量方式为`X±S,应对相应资料使用t检验,并比较其差异值。P小于0.05时,可进行统计。 3 结果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手术所行手术时间为25~45分钟,在患者每个伤椎病灶处通过使用骨水泥进行注入处理,注入量为4~8毫升,平均注入6毫升,且未发现有骨水泥渗漏的现象,手术均在未对患者患处周围组织产生损伤的情况下完成。所有患者在出院后都被有效跟踪随访,并且时间多在8个月以上至1年之内,平均可达到11个月。在最后一次上门随访过程中对患者曾受伤的椎体前缘高度及Beck值、VAS、和Cobb角进行测量后发现,较之手术之前,这些指标都得到了显著改善,通过比较其差异,得出的结果P小于0.05,具有一定的统计意义;并且发现这些指标较之术后所测量的结果之间的差异P大于0.05,可不统计。具体测量结果如下表1。

单纯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概要

单纯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一、单纯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单纯胸腰椎骨折(TCD编码为:BGG000骨折病;ICD10编码为:S32·001腰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 2、患者同意接受治疗。 (二)诊断依据。 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单纯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相关诊断依据拟订(见附件)。 (1)病史:有明显外伤史; (2)主要症状:腰背部疼痛、肿胀、压痛、后凸畸形、活动受限;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括约肌功能障碍; (3)辅助检查:X线片检查,椎体呈楔形压缩。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治疗方案根据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单纯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拟订(见附件)。 1、符合单纯胸腰椎骨折的诊断标准 2、新鲜骨折; 3、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TCD编

码为:BGG000骨折病;ICD10编码为:S32·001腰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 2、X线片检查,椎体压缩小于二分之一; 3、Ⅰ类、Ⅱ类骨折,Ⅲ类骨折骨块后移位不超过椎管1/3 4、除外骨质疏松导致的病理性骨折; 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6、患者同意接受治疗。 (六)入院1-2 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尿常规; 3、肝肾功能; 4、凝血四项; 5、心电图; 6、胸部透视或X线片; 7、脊柱X线片; 8、骨折椎体为中心的CT扫描; 9、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七)中医分期治疗。 1、早期:指伤后1~2周内。证属气滞血瘀,治宜活血行气导滞。可内服消肿止痛胶囊。如腑气不通,大便秘结,治宜行气导滞,通腑祛瘀。外治卧硬板床,持续骨盆牵引,腰背部垫气囊

腰椎骨折

腰椎骨折 一、概述 由于胸腰椎段位于相对固定的胸椎与活动度大的腰椎之间,从功能上作为运动应力支点而更易于损伤。临床上占所有脊柱骨折、脱位的90%以上,其中70%以上发生于胸、腰段(以第12胸椎、第1腰椎为最多)。除了骨结构损伤外,胸腰椎骨折经常伴有脊髓,圆锥,马尾的损伤,引起截瘫甚至死亡,并可严重影响内脏的解剖和生理变化。 (一)病因 压缩性骨折,主要是来自头、足方向的传达暴力使脊柱骤然过度屈曲所形成,由于脊柱的屈曲位受伤,外力集中到一个椎体前部,同时又受到上、下椎体的挤压,故该椎体被压缩而呈楔形,并向后移位,损伤脊髓或马尾神经。若影响到皮质脊髓侧束或前束时,则出现痉挛性截瘫;影响到脊髓前角细胞或马尾神经时,则产生弛缓性截瘫。下肢感觉均消失。 (二)分类 1.Denis的脊柱分三类系统特别强调中柱的重要性,将骨折分四个类型,适用于脊柱骨与软组织结构的损伤。 (1)压缩骨折造成前柱的损伤而中柱保持完整,对于严重的压缩骨折,认为可造成后柱的张力性损害。 (2)爆裂骨折可伴有神经损伤。2由于轴向负载力造成的前柱、中柱的损伤。又分为A、B、C、D、E共5种亚型。 (3)安全带型骨折因旋转轴位于脊柱前方的屈曲外力所造成后柱与中柱的张力性损害,偶伴有前柱的部分压缩。 (4)骨折脱位是在压力、张力,旋转或剪力的作用下产生的三柱损害。 2.MeAfee等分类将骨折分为6种类型。 (1)楔形压缩骨折尽前柱受损。 (2)稳定性爆裂骨折仅有前柱和中柱的受损。 (3)不稳定爆裂骨折除上述外还有后柱损伤。 (4)Chance骨折以前纵韧带前方的屈曲力作用的结果,造成了水平方向的撕脱伤。 (5)屈曲牵张型骨折屈曲轴位于前纵韧带后方且伴有前柱、中柱的压缩,而后柱则在张力作用下发生损伤。 (6)平移骨折脊柱三柱在剪力作用下损伤。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疼痛,压痛、叩击痛。 2.椎旁肌紧张,腰椎活动受限,不能翻身起立。 3.受损部位棘突后凸或出现成角畸形。 4.腹胀、腹痛主要因骨折所致的后腹膜血肿刺激腹腔神经丛引起腹肌反射性紧张或痉挛。 5.急性尿潴留因脊髓损伤或后腹膜血肿刺激引起膀胱括约肌反射性痉挛所致。 6.腰髓损伤表现受累平面以下出现感觉、运动及肛门、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腰骶椎的损伤可造成马尾神经的受压、挫伤或断裂,表现为下肢的弛缓性瘫痪、感觉丧失及会阴区括约肌功能障碍。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综合康复护理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综合康复护理 发表时间:2020-04-15T02:56:45.07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0年2期作者:姜莹 [导读] 目的:探究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骨折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到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140例,并根据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 姜莹 甘肃省中医院老年病科 730050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骨折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到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140例,并根据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评分比对照组低,生存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能够充分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情绪,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综合康复护理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是老年人出现身体疼痛的主要病因,因为老年人很容易因为骨质脱钙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出现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继而产生腰疼和腿疼的症状,对其正常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规范性以及全面性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提高生存质量[1]。本次研究以14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为例,使用对比分析的方式探究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中护理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到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的患者140例,根据抽签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45例;年龄65~81岁,平均(71.11±4.23)岁。观察组:男性36例,女性34例;年龄63~80岁,平均(71.5±4.25)岁。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住院后对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对患者进行常规用药指导以及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康复护理:(1)功能锻炼。在患者手术后的第二周进行腰背肌锻炼、双上肢运动、股四头肌训练和直腿抬高训练,每天三次,每次五组,每组五下到二十下。手术后第四周对患者进行坐位训练,每天两次到三次,每次二十分钟到三十分钟。手术后第五周引导患者进行步行训练,患者在站立时,两脚要分开与肩膀同宽,腰背向前,站稳之后在助行器的帮助下慢慢行走。(2)运动护理。在对患者进行护理中,如果患者出现疼痛的话可以进行背部推拿按摩,等到患者可以适当活动的时候可以鼓励患者做一些伸展运动和呼吸操,注意运动的适当性。(3)心理护理。由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大多都是老年人,在治疗的时候对治疗的情况以及康复疗程没有完善的认识,再加上发病的时候会出现疼痛的情况而引起焦躁不安的情绪,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治疗的效果。所以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患者提高治疗的信心,更好地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提高护理效果。 1.4 观察指标 (1)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程度。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评价,总分100分,得分越低说明患者焦虑程度越低。(2)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状况。采用WHOQOL(生存质量测定表)评分评价,包括健康、饮食等项目,总分100,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存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比较实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 2 结果 2.1焦虑状况(SAS)评分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前焦虑状况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焦虑状况相比,有明显差异,前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格1。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精深中医护理方

胸腰椎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血瘀气滞证:损伤早期,瘀血停积、血瘀气滞、肿痛并见,多见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二)营血不调证:损伤中期,筋骨虽续而未坚,肿痛虽消而未尽,局部疼痛程度已有减轻,但活动仍受限,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缓。 (三)气血两虚证:损伤后期,气血不足,筋骨不坚,可见腰部酸软、四肢无力、活动后腰部仍隐隐作痛,舌淡苔白,脉虚细。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腰背部疼痛 1.评估疼痛诱因、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与体位关系,做好疼痛评分。 2.仰卧硬板床,慎起居,避风寒,以免加重疼痛。 3.配合医师行持续骨盆牵引,牵引重量为10~15千克,一般在24~48小时腰背痛可逐渐缓解。及时评估牵引效果及腰背部疼痛的情况。 4.遵医嘱腰背部中药贴敷、中药离子导入、艾灸、拔罐、中药熏蒸等治疗,观察治疗后效果,及时向医师反馈。 5.给予垫枕复位:患者仰卧硬板床,于骨折脊椎平面垫约厚10cm

的软枕(氏万能包),并逐渐加高,在数日加至15-20cm,达到使脊柱过伸复位。 6.遵医嘱给予耳穴压豆或镇痛药,减轻疼痛。 (二)肢体麻木 1.评估麻木部位、程度以及伴随的症状,并做好记录。 2.协助患者按摩拍打麻木肢体,力度适中,增进患者舒适度,并询问感受。 3.麻木肢体做好保暖,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关节屈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4.遵医嘱局部予中药熏洗、中药塌渍、艾灸等治疗,注意防止皮肤烫伤及损伤,观察治疗效果。 5.遵医嘱予穴位注射,常用穴位:足三里、环跳、委中、承山等。(三)下肢活动受限 1.评估患者双下肢肌力及步态,对肌力下降及步态不稳者,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跌倒及其他意外事件发生。 2.做好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起床活动的注意事项,使用辅助工具行走。 3.卧床期间或活动困难患者,指导患者进行四肢关节主动运动及腰背肌运动,提高肌肉强度和耐力。 4.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5.遵医嘱予物理治疗如中频脉冲、激光、微波等;或采用中药热熨、中药熏洗、穴位贴敷等治疗。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腰椎骨折临床路径

腰椎骨折临床路径 (2015年版) 一、腰椎骨折(含下胸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腰椎骨折(ICD-10:M47.1↑G99.2*) 行腰椎后路减压或不减压闭合复位+植骨内固定术(ICD-9-CM-3:81.02-81.0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外科学》 1.病史:有明确的外伤史。 2.体征:出现胸腰部强迫体位,双下肢肌力下降,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阳性体征。 3.影像学检查发现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丢失50%,有椎管占位或没有椎管占位。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外科学》 1.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丢失50%或有椎管占位。 2.保守治疗无效或对以后功能影响大而选择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47.1↑G99.2*腰椎骨折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

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病情需手术治疗。 (六)术前准备3-5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c反应蛋白; (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胸片、心电图; (6)胸腰椎正侧位片、CT和MRI。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6天。 1.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或全麻或局麻+强化或全麻。 2.手术方式:腰椎后路减压或不减压闭合复位+植骨内固定术。 3.手术内植物:钉棒系统及各种植骨材料。 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5-11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胸腰椎正侧位片。 2.术后处理: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 (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 (3)激素、脱水药物和神经营养药物;

AO胸腰椎骨折分型

AO胸腰椎骨折分型 A型椎体压缩 A1:嵌压骨折 A1.1:终板嵌压 A1.2:楔形嵌压骨折,包括1.2.1:上方楔形嵌压骨折;1.2.2:侧方楔形嵌压骨折;1.2.3:下方楔形嵌压骨折 A1.3:椎体塌陷,即骨质疏松性骨折导致椎体完全压缩成平面 A2:劈裂骨折 A2.1:矢状面上的劈裂骨折 A2.2:冠状面上的劈裂骨折 A2.3:pincer(钳夹??)骨折 A3:爆裂骨折 A3.1:不完全性爆裂骨折,包括3.1.1:上方不完全性爆裂骨折;3.1.2:侧方不完全性爆裂骨折;3.1.3:下方不完全性爆裂骨折 A3.2:爆裂-劈裂骨折,包括3.2.1:上方爆裂-劈裂骨折;3.2.2:侧方爆裂-劈裂骨折; 3.2.3:下方爆裂-劈裂骨折 A3.3:完全性爆裂骨折,包括3.3.1:pincer(钳夹??)爆裂骨折;3.3.2:完全性屈曲爆裂骨折;3.3.3:完全性轴向爆裂骨折 B型前后方结构牵张性损伤 B1:后方分离,主要为韧带结构分离(屈曲-牵张损伤) B1.1:伴有椎间盘的横断分离,包括1.1.1:屈曲-半脱位;1.1.2:前方脱位;1.1.3:屈曲-半脱位/前方脱位且伴有小关节突及A型骨折者 B2:后方分离,主要为骨性结构分离(屈曲-牵张损伤) B2.1:横行的两柱骨折(Channel骨折) B2.2:伴有椎间盘分离,包括2.2.1:通过椎弓根及椎间盘的分离;2.2.2:通过峡部及椎间盘的分离 B2.3:伴有椎体的A型骨折,包括2.3.1:通过椎弓根,伴有椎体A型骨折;2.2.2:通过峡部,伴有椎体A型骨折 B3:前方分离,通过椎间盘(过伸-剪切力损伤) B3.1:过伸-半脱位,包括3.1.1:不伴有后柱损伤;3.1.2:伴有后柱损伤 B3.2:过伸性的椎体滑脱 B3.3:后方脱位 C型前后方结构旋转性损伤 C1:A型(压缩)损伤伴有旋转 C1.1:旋转型楔形骨折 C1.2:旋转型劈裂骨折,包括1.2.1:旋转型矢状面劈裂骨折;1.2.2:旋转型冠状面劈裂骨折;1.2.3:旋转型pincer(钳夹??)劈裂骨折 C1.3:椎体分离(旋转型爆裂骨折),包括1.3.1:不完全性旋转型爆裂骨折;1.3.2:旋转型爆裂-劈裂骨折;1.3.3:完全性旋转型爆裂骨折 C2:B型损伤伴有旋转 C2.1:B1型损伤伴旋转(屈曲-牵张损伤伴旋转),包括2.1.1:旋转型屈曲-半脱位;2.1.2:旋转型屈曲-半脱位合并单侧关节突骨折;2.1.3:单侧脱位;2.1.4:旋转型前方脱位伴或不伴关节突骨折;2.1.5:旋转型屈曲-半脱位合并A型骨折,伴或不伴单侧关节突骨折;2.1.6:单侧脱位伴A型骨折;2.1.7:旋转型前方脱位合并A型骨折,伴或不伴关节突骨折

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保守治疗的护理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 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单位体积骨质总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改变和破坏,使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大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病变。随着社会老年人增加,骨质疏松的患者也增多,经住院保守治疗,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 患者常为高龄,体质差,切多伴有糖尿病,心肺、脑等疾患。因活动不当或摔倒发生骨折后,由于疼痛,活动受限、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常有恐惧、焦虑,抑郁、悲观,我们主动接近患者及家属,耐心、细致、认真地与其沟通、解释,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焦虑和悲观情绪,使其充分树立治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营养是骨质疏松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治疗的基础。老年患者体质多虚,因腰背酸痛,精神情绪等原因常食欲下降,容易造成营养不良,体内更易失钙。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之积极配合食疗。戒烟酒、少饮咖啡、浓茶,避免过食较咸的食物,饮食中多补充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鱼类、肉类、豆制品、骨头汤等。避免菠菜与豆腐、牛奶同食,以免影响钙的吸收。另外注意增加蛋黄、鱼肝油等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增加日晒量。 因患者年龄偏大, 且疼痛不适、功能受限, 生活上应多给予关心、照顾, 了解其需求, 满足其需要。对卧床休息的患者, 应协助其取舒适体位, 并使其肌肉放松, 尽量维持脊柱生理曲线和各关节的功能位置, 防止因卧床时间长而造成的疲劳、损伤和变形。

腰背肌锻炼:伤后2周后进行, 患者取俯卧位, 双手置于背后, 下肢伸直, 收缩腰背伸肌, 使头、胸离床,然后放松, 3次/d, 每次5组, 每组5-10下; 患者取仰卧位, 头部、双肘、双足跟着地, 腰、背、髋充分上挺离床, 然后放松, 3次/d, 每次5组, 每组5~ 10下。双上肢运动: 举哑铃或拉拉力器, 3次/d, 每次5~ 10组, 每组20~ 30下。双下肢运动:踝关节背屈, 绷紧腿部肌肉5~ 10 s后, 放松, 5次/d, 每次5~10组, 每组20~ 30下。股四头肌训练: 绷紧股四头肌, 维持5~ 10 s后, 放松, 5次/ d, 每次5~ 10组, 每组20 ~ 30下。直腿抬高训练: 患肢抬高15°-20°, 维持5 ~ 10 s后, 放平, 5次/d, 每次5~ 10组, 每组20 ~ 30下。坐位训练:平卧4周后逐渐在床上坐起。首先戴好腰围, 采取侧卧位, 双下肢垂于床边, 一手按住床缘, 护士托住患者肩部, 协助患者坐起, 双手置于身体两侧, 身体左右倾斜, 使脊柱负重, 增加腰背肌力量。2~ 3次/d, 每次20~ 30 m in。步行训练: 5周后进行站立训练, 站立时,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 双肘屈曲尽量向后, 腰背向前, 站稳后, 可在助行器的支持下进行步态训练和转移活动, 2~ 3次/d, 每次20~ 30 m in。康复训练要因人而宜, 坚持循序渐进, 以不疲劳为度, 即训练时不引起疼痛、训练后不使原有症状加重, 下床时先戴好腰围。注意患者有无眩晕, 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行走时双眼平视, 两脚保持10~ 15 cm 距离, 维持重心恒定, 鞋要合脚、轻便、柔软、吸汗且为平底以防滑。 腰酸背痛或全身骨痛直接影响患者的饮食、睡眠和休息,故因重视患者的疼痛,首先教会患者缓解疼痛的放松技术,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转移注意力等。严重者可遵医嘱给予镇痛剂,观察用药

2018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蓬溪恒道中医(骨科)医院骨科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与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 (1)有明显外伤史。 (2)腰背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压痛、后凸畸形。 (3)X线片显示:椎体呈楔形改变。 (4)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括约肌功能障碍。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8版 (陈孝平,汪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1)有明显外伤史。 (2)局部疼痛、肿胀,站立及翻身困难,可出现腹痛、腹胀甚至出现肠麻痹症状。 (3)X线片显示:椎体呈楔形改变(CT、MR检查可排除陈旧骨折)。 (4)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括约肌功能障碍。 (二)分期及证候诊断 参照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黄桂成,王庆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1、早期(血瘀气滞证):伤后1~2周,损伤早期,瘀血停积、血瘀气滞、肿痛并见,症见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舌淡红或暗红,苔薄白,脉弦紧。 2、中期(营血不调证):伤后3~4周,损伤中期,筋骨虽续而未坚,肿痛虽消而未尽,症见局部疼痛程度已有减轻,但活动仍受限,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缓。 3、后期(肝肾不足证):伤后4周以上,损伤日久,正气必虚,筋骨不坚,症见腰部酸软、四肢无力、活动后腰部仍隐隐作痛,舌淡苔白,脉虚细。 (三)分型 胸腰椎骨折AO分型: 1、A类(椎体压缩类):①A1:挤压性骨折;②A2:劈裂骨折;③A3:爆裂骨折。 2、B类(牵张性双柱骨折):①B1:韧带为主的后柱损伤;②B2:骨性为主的后柱损伤;③B3:由前经椎间盘的损伤。 3、C类(旋转性双柱损伤):①C1:A类骨折伴旋转;②C2:B类骨折伴旋转;③C3:旋转-剪切伤。

胸腰椎骨折AO分型

A型:椎体压缩 A1:压缩骨折 A1.1终板嵌压 A1.2楔形嵌压 .1上缘楔形嵌压骨折 .2侧方楔形嵌压骨折 .3下缘楔形嵌压骨折 A1.3椎体塌陷 A2: 劈裂骨折 A2.1矢状面劈裂骨折 A2.2冠状面劈裂骨折 A2.3钳夹样骨折 A3:爆裂型骨折 A3.1不完全爆裂骨折 .1上缘不完全爆裂骨折 .2侧方不完全爆裂骨折 .3下缘不完全爆裂骨折 A3.2爆裂分离骨折 .1上缘爆裂分离骨折 .2侧方爆裂分离骨折 .3下缘爆裂分离骨折 A3.3完全分离骨折 .1钳夹分离骨折 .2完全屈曲爆裂骨折 .3完全纵轴向爆裂骨折 B型:前方及后方结构牵张性损伤 B1:后方韧带结构损伤(屈曲牵张型损伤) B1.1伴有间盘的横贯损伤 .1屈曲半脱位 .2前方脱位 .3屈曲半脱位/前方脱位伴关节突骨折 B1.2 后方韧带结构为主的损伤伴有A型椎体骨折 .1屈曲半脱位伴有A型椎体骨折 .2前方脱位伴有A型椎体骨折 .3屈曲半脱位/前方脱位伴关节突骨折+A型骨折B2:后方骨性结构损伤(屈曲牵张型损伤) B2.1两柱横贯性骨折 B2.2伴有间盘损伤 .1损伤通过间盘及椎弓根 .2损伤通过间盘及峡部(屈曲—峡部裂)B2.3伴有A型椎体骨折 .1经椎弓根伴有A型椎体骨折 .2经峡部伴有A型椎体骨折

B3:经间盘前方损伤(过伸剪切损伤) B3.1过伸半脱位 .1不伴有后柱损伤 .2伴有后柱损伤 B3.2过伸—峡部裂 B3.3后方脱位 C型:前方及后方结构旋转性损伤 C1:A型(压缩)损伤伴有旋转 C1.1楔形旋转骨折 C1.2劈裂旋转骨折 .1矢状面劈裂旋转骨折 .2冠状面劈裂旋转骨折 .3钳夹样劈裂旋转骨折 C1.3椎体分离(旋转爆裂骨折) .1不完全旋转爆裂骨折 .2旋转爆裂分离骨折 .3完全旋转爆裂骨折 C2:B型损伤伴有旋转 C2.1 B1损伤伴有旋转(屈曲牵张型损伤伴有旋转) .1屈曲旋转半脱位 .2屈曲旋转半脱位伴有单侧关节突骨折 .3单侧脱位 .4向前旋转脱位伴有单侧关节突骨折 .5屈曲旋转半脱位伴或不伴有单侧关节突骨折+A型骨折 .6单侧脱位+A型骨折 .7向前旋转脱位伴或不伴有关节突骨折+A型骨折C2.2 B2损伤伴有旋转(屈曲牵张型损伤伴有旋转) .1两柱横贯性旋转骨折 .2单侧屈曲峡部裂伴有间盘损伤 .3单侧屈曲峡部裂+A型骨折 C2.3 B3损伤伴有旋转(过伸剪切损伤伴有旋转) .1旋转过伸半脱位伴或不伴有椎体后方结构的骨折 .2单侧过伸峡部裂 .3向后旋转脱位 C3:剪切旋转样骨折 C3.1切皮样骨折 C3.2斜行骨折

胸腰椎骨折分型及治疗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损伤,其损伤病理机制复杂,不同类型的损伤要求不同的治疗原则与方法。同时,临床众多的治疗方法也各有其较强的适应症。随着医学基础、相关学科及工业技术的发展,脊柱外科领域的许多基本概念、诊断标准、治疗理念和治疗方法不断完善。特别是近二十年来,脊柱外科诊断治疗水平的进步十分令人鼓舞,如三维CT、MRI把人体视如透明体,C臂透视机、导航仪、内窥镜、各种脊柱手术工具和内置物的临床应用,使得胸腰椎骨折的外科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然而,在如何准确判断胸腰椎骨折的类型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等问题上,还存在一些争论。 胸腰椎骨折的分型: Denis 分型:三柱概念的提出,将人们对脊柱的结构及其功能单位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其将胸腰椎骨折分为4 大类: (1)A 类:压缩性骨折; (2)B 类:爆裂性骨折; B 类又分为5 型: (1) 上下终板型; (2) 上终板型; (3) 下终板型; (4) 爆裂旋转型; (5) 爆裂侧屈型。 (3) C 类:安全带骨折; C 类骨折分为骨折线单水平型和双水平型,每型又有骨性损伤和软组织性损伤之分,合为4 型。 (4) D 类:骨折脱位。其中D 类则有3 型: (1) 屈曲旋转骨折脱位; (2) 剪力性骨折脱位; (3) 屈曲牵张性骨折脱位。 McAfee分型:CT 的横断扫描影像使人们能更准确地评价胸腰椎骨折的损伤程度和了解三柱损伤的状况,所以McAfee 等根据胸腰椎骨折的CT 的表现和中柱受力的状况将胸腰椎骨折分为6 大类: (1) 楔形压缩骨折; (2) 稳定性爆裂性骨折; (3) 不稳定性爆裂性骨折; (4) Chance 骨折; (5)屈曲牵张性损伤; 移位性损伤。其中移位性损伤中包括“切片”( slice) 骨折、旋转性骨折脱位和单纯脱位。 AO分型:90 年代以来,鉴于已有的胸腰椎骨折分类的缺陷,AO 学派和美国骨科权威性机构相继推出自己的分类法。Magerl等以双柱概念为基础,承继AO 学派长骨骨折的32323 制分类,将胸腰椎骨折分为3 类9 组27 型,多达55 种。 主要包括: (1) A 类:椎体压缩类: ①A1 :挤压性骨折; ②A2 :劈裂骨折; ③A3 :爆裂骨折。 (2)B 类:牵张性双柱骨折: ①B1 :韧带为主的后柱损伤; ②B2 :骨性为主的后柱损伤; ③B3 :由前经椎间盘的损伤。 (3) C类:旋转性双柱损伤: ①C1 :A 类骨折伴旋转; ②C2 :B 类骨折伴旋转; ③C3 :旋转2剪切损伤。Gertzbein代表美国骨科权威性机构提出的分类为3 类9 型,即: (1) A 类:压缩类,包括挤压型(楔形) 、劈裂型(冠状) 、爆裂型(完全爆裂) ; (2) B 类:牵张类,包括后方软组织型(半脱位) 、后方椎弓型(Chance 骨折) 、前方椎间盘型(伸展滑脱) ; (3) C 类:多方向移位类,包括前后型(脱位) 、侧方型(侧向剪切) 、旋转型(旋转脱位) 。 在国内,张光铂等以Denis 分类为基础,着眼于三柱损伤,辅以椎管阻塞的状况对胸腰椎骨折进行归类。饶书城结合目前几种常见的分类将胸腰椎骨折分为5 大类: (1) 屈曲压缩骨折,其中的分型采用Ferguson 和Allen的三度压缩分类分为3 型; (2) 爆裂骨折,其中的分型采用Denis 分类的爆裂性骨折的5 种分型; (3) 屈曲牵张性损伤,其中的分型采用Gertzbein 的屈曲牵张性骨折分类的A~C2 的分型; (4) 屈曲旋转性骨折脱位,其中有经椎间盘脱位和“切片”骨折两型;(5) 剪力型脱位。 TLICS分型: 美国的脊柱创伤研究会(the Spine Trauma Study Group ,STSG),提出了一种新的胸腰椎损伤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微创治疗方法选择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微创治疗方法选择 发表时间:2015-02-03T10:52:29.9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7期供稿作者:赵双林李骞 [导读] 自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共收治5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VP组,PKP组及手法复位PVP组。 赵双林李骞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外二科云南昆明 6502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椎体成形手术方式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共收治5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VP组,PKP组及手法复位PVP组,三组采用不同椎体成形手术方式,观察记录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耐受情况,并对三组术前、术后的VAS评分和JOA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手术时间和耐受率从低至高均依次为PVP 组、PKP组以及手法复位PVP组,三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中,治疗后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结论:PVP和PVK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操作简单,创伤较小,术前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和体质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体成形术;微创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7-0232-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自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共收治5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VP组,PKP组及手法复位PVP组。PVP组共23例患者,PKP组共16例患者,手法复位PVP组共11例患者,三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手术方法 三组按照不同椎体成形手术方式分为PVP组、PKP组以及手法复位PVP组,均行双侧穿刺注入骨水泥。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耐受情况,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制定的临床疼痛的测定视觉模拟标尺法(Score VAS)对三组患者手术前后腰背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比较,参照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手术疗效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前及术后改善情况进行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三组数据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基本情况 三组手术时间及耐受率比较从低至高依次为PVP组、PKP组以及手法复位PVP组,三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表 1 三组手术时间以及耐受率比较 注:同组与术前比较,*P<0.05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三组治疗后VAS评分和JOA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三种手术方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疼痛症状、腰背痛症状及功能障碍均有显著的改善,而三种术式相比较,其治疗效果相似。 结合我院的治疗经验,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一般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和体质进行选择,对于单纯的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压缩程度小于1/3,骨折椎体个数在两个以内,若患者的体质较好,手术耐受性尚可,可选择采用双侧PVP手术方式;对于椎体压缩程度介于1/3与

胸腰椎骨折诊疗规范

胸腰椎骨折诊疗规范意见初稿 常德市第一中医院脊柱科周明 一、疾病诊断 1、诊断标准 (1)病史: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胸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伴或不伴神 经损伤。 (3)辅助检查:X线、CT(三维)、MRI、骨密度。 2、诊断 1、病名:胸腰椎骨折 2、中医辨证分型;早期血瘀气滞型,中期血瘀痹阻型,后期肝肾亏虚型。如:胸腰椎骨折骨折(早期气血瘀阻型)。 3、西医分型:(压缩性骨折型、爆裂性骨折型、安全带骨折型(chance骨折)、骨折脱位型);如: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二、治疗方案 1、保守治疗: (1)适应症:各类稳定性脊柱胸腰段骨折;程度较轻的不稳定骨折不伴有神经损伤者;X线拍片、CT平扫显示椎体高度丢失<1/3,椎管内骨块占位小于30%者;老年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者。 (2)复位方法:①、过伸牵引下体位复位:患者俯卧硬板床,双手过肩紧握牵引床,两助手站床尾,向上牵引患者双下肢,直至胸腹部离开床面,使脊柱过伸,整复者手掌按压伤椎棘突,使得患者身躯处于过伸位,以利复位。②、垫枕法:牵引复位之后,患者仰卧硬板床,伤椎为中心下垫软枕,从5cm开始每日增高1-2cm,至15cm,逐渐加厚,使脊柱过伸,伤椎复位。此法也适用于高龄体质较差者同时不能耐受过伸牵引下体味复位者。 (3):复位后锻炼:①、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在木板床上,用头部、双肘及足跟五点支撑起全身,背部尽力腾空后伸。伤后7-10日可采用此法。②、三点支撑法:在五点支撑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患者双臂置于胸前,用头部、双足支撑用力,使全身腾空后伸。伤后2周可采用此法。③、飞燕点水法:患者俯

卧上肢后伸,小腿与踝部垫一枕头,使头部和肩部尽量后仰,同时下肢尽量绷直后伸,全身翘起,仅让腹部着床,呈一弧形,俗称“两头翘”。此法要求较高,多在前两种方法锻炼一段时间后再采用。 (4)、后期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①配合本科室专用中药局部外熏洗;②理疗等促进局部损伤经络的修复;③活血、消肿、促进骨折愈合、止痛等药物对症治疗(如血栓通、七叶皂苷钠、复方骨肽、双氯芬酸钠等)④绝对卧床休息三个月;④三个月后在胸腰段支具保护下下床活动。 2.手术治疗:包括椎体成形术、后路手术、前路手术 (一)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VP/PKP):适用于高龄、体质较差、椎体压缩不严重、骨质疏松症者。患者术后可以1周内下床活动。此法具有切开少,创伤少,时间短,费用少,恢复快,安全的特点,将成为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的首选治疗。 (二)前路/后路手术: 其手术指征目前有几种观点: ①、胸腰椎损伤分型及评分系统(Thoracolumbar Injury Classifi cation and Severity Score ,TLICS)。具体标准是:(1)骨折的形态表现:压缩性骨折1分;爆裂性骨折2分;旋转型骨折3分;牵张性骨折4分。若有重复,取最高分。(2)椎体后方韧带复合结构的完整性:完整者0分;不完全断裂者2分;完全断裂者3分。(3)病人的神经功能状态:无神经损害者0分;不完全损伤者或马尾综合症者2分;完全性脊髓损伤者3分。各项分值相加即为TLISS 总评分,该系统建议大于或等于5分者应考虑手术治疗,小于或等于3分者考虑非手术治疗,4分者可选择手术或非手术治疗。 ②、存在以下2点中任何一点均有手术指征:1、是否合并有椎管受压并伴有脊髓或神经损伤。若合并有脊髓损伤应判明脊髓损伤的程度,是完全性损害还是非完全性。2、是否存在不稳定。脊柱骨折的不稳定性的概念尚有歧义。目前较为通用的胸腰椎骨折不稳定性的标准为任何双柱损伤的骨折均为不稳定性骨折。

PVP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PVP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作者:张金鹏岳强王向东张 家明 [摘要]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结合PVP 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适应症,手术方法,并发症的预防,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牵引下手法复位,经皮椎体椎弓根途径穿刺,注射骨水泥154 例232 节椎体,术后观察其成功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患者手术前后均进行疼痛视觉评分(VAS)和oswestry 功能评分,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伤椎高度得到恢复。结论采用手法整复结合PVP 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疗效确切,临床上切实可行,但应注意适应症的选择,严格预防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在以往的治疗上多采用保守疗法,但有很多患者疗效欠佳,且有些病人疼痛较重,已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增加,国外有资料表明,病死率可增加23%,因此治疗此类疾病的关键是迅速止痛和早期功能锻炼。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 ous vertebroplastypvp)可以很好的起到止痛和稳定脊柱的作用,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我科自2006 年5 月-2012 年4 月采用此技术治疗病人154 例,共232 节椎体,临床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54 例232 节椎体,其中女性98 例151 节椎体,男性56 例,81 节椎体,年龄6 2-83 岁,平均71 岁。新鲜骨折181 例,陈旧骨折52 例。椎体骨折部位多集中在T11-L 5 椎体。术前检查均无脊髓和神经根损伤症状,X 线侧位片显示椎体压缩高度未超过2/3,MRI 或CT 检查患者椎后壁大多完整无骨折,仅有少数病椎后壁示轻微骨折,但均无明显移位。 2、方法 2.1 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胸腰椎正侧位片、MRI 或CT 检查病椎后壁完整性,检查心肺功能、肝、肾功能及病毒四项等相应化验室检查,同时行清洁肠道准备,我们经常术前作泛影葡胺敏试,以便于术中注入造影剂确定有无渗漏的可能性。 2.2 手术方法

二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二、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TCD 编码:BGG000 骨折病;ICD-10 编码:S32·00 腰椎骨折;S22·001 胸椎骨折)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 ≤35 天实际住院日:天

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骨髓炎的慢性期患者。 一、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附骨疽(TCD 编码:BWC131)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慢性骨髓炎(ICD-10 编码:M86.69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ZY/T001.9-94)。 准》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年)和《实用骨科学》第三版(葛宝丰、徐印坎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年) 。 2.疾病分期 (1)急性发作期:急性发作两周以内。 (2)慢性期:病情稳定,无急性发作表现。 3.疾病分类 (1)单纯性:无合并骨皮缺损或骨不连者。 (2)复杂性:合并骨皮缺损或骨不连者。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附骨疽(慢性骨髓炎)诊疗方。 案” 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临床常见证候:热 毒蕴结证 正虚邪滞证 肾虚瘀阻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附骨疽(慢性骨髓炎)诊疗方。 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附骨疽(慢性骨髓炎) 。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