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化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城市化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城市化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城市化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城市化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前言

城市化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受众多因素影响的极其复杂多变的转化过程,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全面转型和变迁的过程。这不仅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并向城市集中的聚集过程,而且是城市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在区域规模上的扩大, 在职能和设施上的完善, 是城市的经济关系、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的社会文明广泛向农村渗透的过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目前已经超过70% , 全世界已有55% 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社科院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50%,这意味着中国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50%。根据一般规律分析,世界城市化的速度取决于经济增长和发展、技术进步、总人口增长、大规模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以及人口从大城市向农村和小城镇移动等五种主要因素。

一、城市化发展的代表性理论

城市化发展理论历来是科学研究的热点,从区位理论、结构理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到生态学派理论的理论演进,体现了人们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区位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等;结构理论包括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的二元经济模型、托达罗的劳动力迁移和产生发展模型、舒尔茨的农民学习模型、钱纳里·塞尔昆的就业结构转换理论;人口迁移论包括推-拉理论、人口迁移转变假说、配第-克拉克定理;非均衡增长论包括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边缘理论、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论、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生态学派理论包括田园城市论、古典人类生态学论、有机疏散论、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论、山水城市论等。

城市化以人为中心,人口迁是移城市化的关键与核心。在众多城市化理论中,人口迁移论对城市化中人口的变迁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推拉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最早对人口迁移进行研究的学者是英国的雷文斯坦(E.Ravenstien)。他在1880年的《人口迁移规律》一书中提出了七条人口迁移规律:1.人口的迁移主要是短距离的,方向是朝工商业发达的城市的;

2.流动的人口首先迁居到城镇的周围地带,然后又迁居到城镇里面;

3.全国各地的流动都是相似的,即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4.每一次大的人口迁移也带来了作为补偿的反向流动;

5.长距离的流动基本上是向大城市的流动;

6.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相比,流动率要低得多;

7.女性流动率要高于男性。雷文斯坦的观点被认为是人口转移“推—拉”理论的渊源。

系统的人口转移“推—拉”理论则是唐纳德·博格( D. J. Bogue) 于20 世纪50 年代末明确提出的。其主要观点为: 从运动学的观点看,人口转移是两种不同方向的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一种是促使人口转移的力量,即有利于人口转移的正面积极因素;另一种是阻碍人口转移的力量,即不利于人口转移的负面消极因素。在人口迁出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推力”,把原居民推出其常居住地。产生推力的因素有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村劳动力过剩导致的失业与就业不足、较低的经济收入水平等。必须指出,在迁出地存在“推”人口转移的因素的同时,也存在“拉”人口的若干因素,如家人团聚的快乐、熟悉的社区环境、在出生和成长地长期形成的社交网络等。只不过比较起来,迁出

地的“推”的力量比“拉”的力量大,占有主导地位。同样,在转入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拉”力把外地人口吸引过来。产生“拉”力的主要因素是: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工资收入、较好的生活水平、较好的受教育的机会、较完善的文化设施和交通条件、较好的气候环境等。与此同时,转入地也存在一些不利于人口转入的“推”的因素,如转移可能带来的家庭分离、陌生的生产生活环境、激烈的竞争、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综合起来,转入地的“拉”力比“推”力更大,占有主导地位。

“推—拉”理论认为,从农村向城镇的转移可能是因为城镇有利的经济发展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农村不利的经济发展而产生。正如18 世纪英国农民被圈地运动推向城镇一样,东印度农民迁往加尔各答,也主要是由于农村情况日益恶化,而不是加尔各答本身有特别多的就业机会。相反,一些发展中国家城市的迅速增长,如圣保罗和内罗毕,可能至少部分归因于城市对农民的“拉力”作用。

后来美国学者李(,文章在巴格内理论基础上,认为流出地和流入地实际上都既有拉力又有推力,同时又补充了第三个因素:中间障碍因素。中间障碍因素主要包括距离远近、物质障碍、语言文化的差异,以及移民本人对于以上这些因素的价值判断。人口流动是这三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推拉理论的现实意义

“推—拉”理论是最为全面、更能解释关于人口城乡迁移特别是农民工向城市流动动因的理论。按照“推—拉”理论的观点,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过程,简单地说,是市场机制自发地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过程。不过,农民工本身既是理性的经济人,也是劳动力资源的物质承担者,农民工向城市流动,就是农民工同时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和作为劳动力资源的双重身份在行业和地区间的自由流动,这既是农民工重新选择就业的过程,也是劳动力资源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过程。农民工自身的价值选择和劳动力资源的逐利性决定了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方向和数量。从农民工个体来看,他的价值选择过程和流动就业过程是市场中同时存在着的推力和拉力共同作。

城市化和人口迁移

城市化和人口迁移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发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 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打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人口迁移和流动是当今各国工业化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人口在推力与拉力的作用下.采取直接转移或间接转移的形式.按照由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贫穷地区向发达地区,乡村向城市迁移流动的规律不断迁移流动.从而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口迁移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结果,人口迁移增加了城市劳动力供给、促进了人力资源集中,就业和创业的增加进一步吸引了投资,增加了消费,对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乘数式连锁性的推动,下面我们从劳动力资源角度探讨常住人口迁移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 社会经济因素 1、经济因素: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经济越发展,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就越受经济条件的制约。①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好的生活水平。②宏观上看,经济布局的改变也会造成大量人口的迁移。如我国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入。 2、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促进了人口的迁移。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越来越大规模、大范围、大跨度的迁移就与此有关。 3、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4、婚姻和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如实现家庭团聚)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引起人口迁移的经济原因:为获得更高收入是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之一, 所以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是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经济原因。Nong zHU(2002)的研究支持了收入差距对移民决策有重要影响的假设归1;Zhongmin WU和ShujieYAO(2003)的研究证明了人口迁移与城镇产出和工资正相关、与农村收入负相关n们;K.H.Zhang和S.Song(2003)认为经济增长是移民产生的原因¨1。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着高速的增长势头,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44%。而东部地区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龙头,东部城市又是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极,东部城市经济强劲的增长势头对迁移人口产生了持续的吸引作用。同时,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资源的聚集效应越有优势;参与对外经济交流、城市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等都不断提升,使得大城市的经济增长水平优越于中、小城市,收入水平较高,对迁移人口的吸引力大。 从人口迁入地——城市的角度看,2000年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具有以下特征: 1.城市规模越大,对迁移人口的吸引力就越大。城市规模越大,对迁移人口的吸引力就越大;而且迁移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也越大。2.西部城市的净迁入率大于中部城市。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把这些因素归结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自然条件方面的差异。自然环境的整体差异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程度呈现一种弱化趋势。换句话说,生产力水平越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就越强,由自然环境差异引起的人口迁移活动就越频繁。因此进入工业社会后,自然环境的差异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就逐步缩小了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习题

考点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对应学生用书P029 (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 [夯基础—确保大本营] 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1~2题。 1.[考向人口的迁移]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答案 D 解析根据经纬度数值可以推测出:甲、乙、丙三地分别位于我国的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图中人口主要是从四川盆地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 2.[考向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收入差距B.家庭婚姻 C.工程建设D.文化教育 答案 A 解析人口从四川盆地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主要是由沿海和内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即收入差距引起的。

[2018·南昌调研]读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完成3~4题。 3.[考向人口分布]造成B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A.人口密度超过地区承载力 B.土质疏松 C.夏季暴雨集中 D.本区合理承载力较大 答案 A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B地区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是其主要环境问题。从图中可明显看出,该处的人口密度为47人/平方千米,已远超出30人/平方千米的合理人口密度,故导致生态破坏严重,进而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 4.[考向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本区北部合理承载力低的原因是() ①土地资源质量差,以沙地、草原为主②降水较少,水资源较少③科技水平低④对外开放程度低⑤人口受教育水平低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答案 B 解析图中北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旱,经济、科技水平较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故合理承载力低。 [2018·广州模拟]下图为2010年上海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城市化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城市化人口迁移地推拉理论 前言 城市化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受众多因素影响地极其复杂多变地转化过程,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全面转型和变迁地过程.这不仅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并向城市集中地聚集过程,而且是城市在空间数量上地增多,在区域规模上地扩大, 在职能和设施上地完善, 是城市地经济关系、居民地生活方式以及人类地社会文明广泛向农村渗透地过程.发达国家地城市化水平目前已经超 过 , 全世界已有地人口生活在城市里.社科院蓝皮书指出,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地比重将超过,这意味着中国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根据一般规律分析,世界城市化地速度取决于经济增长和发展、技术进步、总人口增长、大规模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以及人口从大城市向农村和小城镇移动等五种主要因素. 一、城市化发展地代表性理论 城市化发展理论历来是科学研究地热点,从区位理论、结构理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到生态学派理论地理论演进,体现了人们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地不断深化.区位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等;结构理论包括刘易斯地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地二元经济模型、托达罗地劳动力迁移和产生发展模型、舒尔茨地农民学习模型、钱纳里·塞尔昆地就业结构转换理论;人口迁移论包括推拉理论、人口迁移转变假说、配第克拉克定理;非均衡增长论包括佩鲁地增长极理论、弗里德曼地中心边缘理论、缪尔达尔地循环累积论、赫希曼地非均衡增长理论;生态学派理论包括田园城市论、古典人类生态学论、有机疏散论、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论、山水城市论等. 城市化以人为中心,人口迁是移城市化地关键与核心.在众多城市化理论中,人口迁移论对城市化中人口地变迁有着重要地现实指导意义. 二、人口迁移地推拉理论 推拉理论地起源可以追溯到世纪.最早对人口迁移进行研究地学者是英国地雷文斯坦().他在年地《人口迁移规律》一书中提出了七条人口迁移规律:.人口地迁移主要是短距离地,方向是朝工商业发达地城市地;.流动地人口首先迁居到城镇地周围地带,然后又迁居到城镇里面;.全国各地地流动都是相似地,即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每一次大地人口迁移也带来了作为补偿地反向流动;.长距离地流动基本上是向大城市地流动;.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相比,流动率要低得多;.女性流动率要高于男性.雷文斯坦地观点被认为是人口转移“推—拉”理论地渊源. 系统地人口转移“推—拉”理论则是唐纳德·博格( . . ) 于世纪年代末明确提出地.其主要观点为: 从运动学地观点看,人口转移是两种不同方向地力相互作用地结果:一种是促使人口转移地力量,即有利于人口转移地正面积极因素;另一种是阻碍人口转移地力量,即不利于人口转移地负面消极因素.在人口迁出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地“推力”,把原居民推出其常居住地.产生推力地因素有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村劳动力过剩导致地失业与就业不足、较低地经济收入水平等.必须指出,在迁出地存在“推”人口转移地因素地同时,也存在“拉”人口地若干因素,如家人团聚地快乐、熟悉地社区环境、在出生和成长地长期形成地社交网络等.只不过比较起来,迁出地地“推”地力量比“拉”地力量大,占有主导地位.同样,在转入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

(完整)上海地理高二等级考第10讲人口城市化2016一模

第10讲人口和城市化2016一模 宝山(七)“全面二孩”政策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也是国家人口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下图为我国2013年末人口年龄结构预测图(注:图中比例表示该年龄段人口数量占全国人口数量的比)。 17.影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重大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A.克服独生子女问题 B.平衡男女比例失衡 C.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D.提升家庭幸福指数 18.“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将 ①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②解决男女比例失衡问题 ③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④影响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奉贤(一)图1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 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 C.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 D.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 2.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国城市化带来主要变化有() 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 B.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C.中国--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 D.中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英国 美国 100 80 40 60 20 1850 1890 城市化水平(%) 1920 1950 1970 2000 2010 2030 2050 年 中国 图1

虹口(一)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1.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性别比例B.医疗水平 C.教育程度D.年龄结构 2.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渐不足 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 3.目前,我国调整人口政策,是为了 A.大量增加劳动力B.缓解人口老龄化 C.刺激消费,拉动经济D.减少人口迁移数量 (二)某超市计划在某市开设分店。下图该市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下表为该市内部各区交通联系状况统计表。 甲乙丙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0 1 0 a 1 1 0 a 1 1 1 b 0 1 0 b 1 1 0 b 1 1 0 c 1 1 1 c 1 1 1 c 1 1 1 d 0 0 1 d 0 0 1 d 1 0 1 说明:甲、乙、丙表示该市的三个区域,a、b、c、d为各区域内的4个小区。表中数据1表示两小区间有交通干线相连,数据0表示不相连。

城市化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1)

城市化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前言 城市化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受众多因素影响的极其复杂多变的转化过程,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全面转型和变迁的过程。这不仅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并向城市集中的聚集过程,而且是城市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在区域规模上的扩大, 在职能和设施上的完善, 是城市的经济关系、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的社会文明广泛向农村渗透的过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目前已经超过70% , 全世界已有55% 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社科院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50%,这意味着中国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50%。根据一般规律分析,世界城市化的速度取决于经济增长和发展、技术进步、总人口增长、大规模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以及人口从大城市向农村和小城镇移动等五种主要因素。 一、城市化发展的代表性理论 城市化发展理论历来是科学研究的热点,从区位理论、结构理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到生态学派理论的理论演进,体现了人们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区位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等;结构理论包括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的二元经济模型、托达罗的劳动力迁移和产生发展模型、舒尔茨的农民学习模型、钱纳里·塞尔昆的就业结构转换理论;人口迁移论包括推-拉理论、人口迁移转变假说、配第-克拉克定理;非均衡增长论包括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边缘理论、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论、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生态学派理论包括田园城市论、古典人类生态学论、有机疏散论、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论、山水城市论等。 城市化以人为中心,人口迁是移城市化的关键与核心。在众多城市化理论中,人口迁移论对城市化中人口的变迁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推拉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最早对人口迁移进行研究的学者是英国的雷文斯坦(E.Ravenstien)。他在1880年的《人口迁移规律》一书中提出了七条人口迁移规律:1.人口的迁移主要是短距离的,方向是朝工商业发达的城市的; 2.流动的人口首先迁居到城镇的周围地带,然后又迁居到城镇里面; 3.全国各地的流动都是相似的,即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4.每一次大的人口迁移也带来了作为补偿的反向流动; 5.长距离的流动基本上是向大城市的流动; 6.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相比,流动率要低得多; 7.女性流动率要高于男性。雷文斯坦的观点被认为是人口转移“推—拉”理论的渊源。 系统的人口转移“推—拉”理论则是唐纳德·博格( D. J. Bogue) 于20 世纪50 年代末明确提出的。其主要观点为: 从运动学的观点看,人口转移是两种不同方向的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一种是促使人口转移的力量,即有利于人口转移的正面积极因素;另一种是阻碍人口转移的力量,即不利于人口转移的负面消极因素。在人口迁出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推力”,把原居民推出其常居住地。产生推力的因素有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村劳动力过剩导致的失业与就业不足、较低的经济收入水平等。必须指出,在迁出地存在“推”人口转移的因素的同时,也存在“拉”人口的若干因素,如家人团聚的快乐、熟悉的社区环境、在出生和成长地长期形成的社交网络等。只不过比较起来,迁出

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

单元质量检测(四)——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 A.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无关联性 B.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C.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年增长率为零,劳动适龄人口最少 D.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劳动力短缺 2.针对目前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高的现状,我国政府应() ①吸引外来移民迁入②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外劳务输出 ③推迟退休年龄④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1题,根据示意图,可判断劳动适龄人口年增长率为正值,则劳动适龄人口的比重将在增加,劳动适龄人口年增长率为负值,则劳动适龄人口的比重将减少,劳动适龄人口年增长率为0时,则劳动适龄人口最多,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的比重在60%左右,劳动力仍然充足。故选B。第2题,目前我国适龄劳动人口比重仍然较大,为了减缓人口压力,可以有计划的进行人口迁移,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故选B。 答案 1.B 2.B “人口红利期”从数量上界定,指的是人口负担系数为50%以下的一段时期。其中人口负担系数是指0-14岁、65岁及以上的非劳动人口与15-64岁劳动人口的比重。下图是浙江省人口年龄结构图,下表是2010年浙江省流动人口年龄构成(%)表。根据材料完成3-4题。

3. A.2010-2020年 B.2020-2030年 C.2030-2040年 D.2040-2050年 4.如果浙江省保持表中的人口流动特点,将对浙江省的影响是() A.加重老龄化问题 B.减轻就业压力 C.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D.延长人口红利期 解析“人口红利期”指的是人口负担系数为50%以下的一段时期。由图可以看出2030年前非劳动人口30%多,劳动人口占60%多,非劳动人口不及劳动人口的一半;2040年非劳动人口超过劳动人口的一半。所以第4题选C。由上表可以看出净迁入劳动人口多于净迁入非劳动人口数量,所以有利于延长人口红利期。 答案 3.C 4.D 第六次人口普查反映了近1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其中广东成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广东的流动人口达3 128万。下表是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 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以及户口待定人口。 5.下列关于广东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广东流动人口占该省总人口的40% B.广东的总人口数量超过其环境人口容量 C.广东的总人口数量大于其人口合理容量 D.广东成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主要是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6.影响表中四省区人口变化的因素是() A.云南出生率最高是因为自然因素 B.江苏人口死亡率最高是因为环境因素 C.广东常住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最高,是因为经济因素 D.四川常住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负值,是因为政策因素 解析第5题,图中没有信息可以判断流动人口的数量。广东省总人口数量超过其人口合理容量。广东省人口多的原因一个是自然增长率高,另外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高,也有大量的人口迁入。故选C。第6题,云南省出生率最高,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造成的。江苏省人口死亡率高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造成的。四川省常住人口不断减少,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大量的

城市化与流动人口

城市化与流动人口

城市化与流动口 Ppt1城市化与流动人口 Ppt2 目录 Ppt3 一、1、什么是城市化?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27%。而美国在1970 年,城市化率达到了73.6%,基本完成城市化进程。 Ppt4 2、什么是城市化率? 城市化率是指市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率。中心城区、县(市、区)及建制镇,凡列入城镇建设规划且城区建设已延伸到乡镇、居委会及村委会并已实现水、电、路“三通”的,都纳入市镇人口计算,这样能客观反映城市化进程。 Ppt5 3、城市化三大标志:1、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最主要标志);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Ppt6 4、城市化发展的途径 城市化的发展主要有四种途径: 1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 2 农村人口进城,又称人口迁移。 3 农村人口就地转化(北京) 4 高校毕业生进军城市工作随着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每年都有大批的高校毕业生涌入并落户大城市,且在数年后生育下一代。(很多农村人脱离农村的主要方式) Ppt7 5、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第一阶段是集中城市化,即工业革命至20世纪50年代这一阶段,表现为人口和工业向城市集中,许多国家发展成为城市国家。集中城市化出现了交通阻塞、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问题。 第二阶段是城市郊区化阶段,即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这一阶段,表现为人口由拥挤的市中心向郊区逐渐扩散。主要原因包括城市居民的世纪收入增长;公共汽车和私人汽车成为大众化交通工具,使交通更加便捷;厂商向郊区搬迁使就业机会市郊化;一些公共政策如郊区住宅补贴和失去郊区公路网建设等。总之,工商业逐渐郊区化,使郊区成为一个

城市化与人口的关系-刘涛

浅谈城市化与人口的关系 刘涛 长安大学城市规划系4102090102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也在提高,带来了非城市人口向城市的流动,转化为城市人口。统计城市人口有许多方法也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在城市化过程中农业人口大量向城市的涌入带了了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但同时也促进了进一步的城市化。 【关键词】:城市化增长人口 一、基本阐述 1.城市化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2.城市人口 城市人口也称驻地人口,指占用城镇生活空间并享受城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服务的人口群体,包括城镇实体地域内的常驻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和居住满6个月或1年以上的暂住人口。 城市人口是衡量一个城市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3.人口城市化

城市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同时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主体,并不断向农村扩散。也即城市化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转变的过程。人口城镇化是指非城镇人口不断向城市转化和集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渐提高的动态过程,这样有利于集中化生产。 4.城市人口发展主要途径: (1)城市人口自然增长 (2)农村人口进城 (3)农村人口就地转化 (4)高校毕业生进入城市工作 二、人口统计 1.中国的人口统计方法 (1)人口普查按照常住人口概念及其具体的五种情况来登记调查,普 查得出的人口即为本地的常住人口。这种统计方法工作量大,所需经费多,但数据最准确。 (2)人口测算利用相关部门的人口变动资料进行测算。先以当年末公 安局的户籍人口为基础,结合计生委的人口资料,确定人口基数,再根据公安的流入人口资料与人口普查资料确定当年的流入人口,利用公安、计生、劳务办、就业局的流出人口资料确定当年的流出人口,最后用人口基数加上流入人口减去流出人口推算当年常住人口。这种统计方法工作量和所需经费都较少,但数据误差大。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图2和图3并回答4~5题。 4.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5.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C.大城市人口老化问题严重 D.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右图是铁路、水运、公路、管道四种运输方式的示意图,回答11~12题。 6.表示水运运输方式的是 A.X B.Y C.Z D.W 7.宜采用铁路运输的距离区间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据此回答15~17题。 10.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能够 A.降低燃油消费 B.提高交通效率C.扩大居民出行 D.节省城市用地 11.对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 A.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B.提高道路运行能力 C.城市连片发展 D.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12.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层空洞 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

人口转变曲线示意图 下图为世界人口增长转变图,据图回答13~14题。 13.在①②③④四点中,能代表工业革命至20世纪70年代期间世界人口增长状况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 14.“十五”计划中要求我国人口控制在13.3亿,我国应采取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① B.②C.③ D.④ 15.为了缓和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列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c 15.下列属于人口超过1亿且政府仍然大力推广鼓励生育政策的国家是 A.日本B.中国 C.印度D.英国 16.二战后,下列地区为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的是 A.欧洲 B.拉丁美洲 C.西亚和北非D.北美 17.下列各组国家中,都属于典型移民国家的是: A.美国、德国 B.南非、埃及C.日本、澳大利亚D.加拿大、新西兰 背景材料:蓝色农业是以海洋水生生物和浮游生物为资源,进行加工利用的海洋农业。彩色农业是指未来的农业将随着基因工程等技术应用而呈现多彩的局面,如棉花纤维不再是白色,玉米籽粒不再只是黄色或白色等。绿色农业是指在农业种植中不使用化肥和杀虫剂等合成化学制品的农业。白色农业亦即微生物农业,它是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基础,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开发微生物资源的工程农业。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28~29题。 28.粮食、蔬菜等农产品农药残留过量,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应大力推广 A.白色农业 B.绿色农业 C.彩色农业 D.蓝色农业 29.白色农业是在工厂化条件下生产的,原料虽丰富,但分布是有选择性的,其布局应A.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B.接近光热充足、地势平坦的地区 C.接近科技发达的地区 D.接近土地贫瘠、缺粮严重的地区 30.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一般有 ①机械化水平高②地广人稀③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 ④自然条件优越⑤农业科技发达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31.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承担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周转和联系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水路运输D.管道运输

人口城市化与健康

人口城市化与健康 摘要: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到今天,城市化在各个国家都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人口城市化也成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发展也依赖于城市化带来的便利及其特有的魅力,发达的资讯、便捷的生活设施及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向城市集中,随之而来城市化中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交通的拥挤,环境的污染,过多的人口等“城市病”越发明显。城市化对人口的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要想平稳健康的推进人口城市化就必须解决人口居住问题和生态问题,使城市化和人口健康协调发展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化人口健康人口城市化 (一)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古以来人类都过着群居的生活,随后的几千年间,城市在不断发展衍变,乡村人口也越来越向大城市集中,传统的城市形态即将面临革命性的变化,特别是18世纪英国爆发产业革命,在强大的生产力和技术的催化下,“城市化”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过程,逐渐发展、兴旺和扩散,城市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市化过程在推动人类文明高速发展,促进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迅速增长。 (二)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我国学者主要从三个层次来界定中国人口城市化:城市化的特征是农村人口比重相对减少,城市人口比重相对增加,第一产业人口相对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相对增加的过程;城市化的内容包括人口地域结构、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的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的实质是人口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非农化过程。从我国城市化水平,人口农转非水平和城市化与工业化比率来看,我国城市化还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工业发展水平过低,在农转非人口中有许多还处于“隐形失业状态”。 而在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太过功利和考虑不周,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相对滞后的城市化水平和严重的城市化危机是中国当今社会不容忽视的矛盾,农村耕地的过度占用和盲目规划,使农业人口急剧下降,人们被迫向城市转移,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严重负荷,“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而人们

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一)

80年代以来,从不同学科研究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①的成果迅速涌现。作为经济和社会双重转型条件下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城市化以及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的迁移和流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整合等多方面正在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由此也决定了当代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问题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口和发展研究方面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研究在最近20年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但在理论建构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不成熟的色彩。在经过早期以数量型为主的迅速发展后,现在是对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研究本身进行回顾与总结的时候了。本文将对1978至1998年中国(大陆)中文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专题研究当代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问题的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资料来源主要依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人口学》专题②,根据标题中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另外也补充了一些《人口学》专题中没有收录的论文,由于迁移研究、特别是城市化研究散布于众多学科,以及检索手段的不完备,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指正。一、关于人口迁移研究的简要回顾从7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人口科学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由宏观背景和政策需要等因素所决定,早期人口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人口再生产方面,有关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研究很少见,只有一些介绍国外人口迁移状况和政策的资料零星散布于各类期刊。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口迁移特别是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迁移调配纳入了国家计划之中,从根本上否定了人口自由流动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有关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显化及其转移问题开始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并逐步向相关问题和学科扩展,形成跨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的格局。城市流动人口的剧增强化了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对人口流动问题的关注,从80年代中期起,我国东中部若干特大城市都相继开展了流动人口调查。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首次全面调查了中国人口迁移的状况,为迁移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料支持。进入90年代以来,政策研究部门和学术研究机构继续对80年代后期开始对社会形成强烈冲击的“民工潮”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其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带有浓厚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特色。仇为之(1981)发表的“对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的初步研究”,是可检索到首篇对当代中国人口迁移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的论文。从1981到1983年,检索到的迁移和流动研究论文仅有5项。从1984年开始,迁移和流动研究开始迅速发展:1984年检索到11篇论文,1985年为22篇,1988年成为迁移和流动研究的一个高潮,有41篇论文。1995年形成一个新高潮,论文达到65篇。由此大致形成三个阶段:1981至1987年为起步阶段,这一阶段迁移和流动方面的资料极其缺乏,研究理论和方法也很薄弱,因此,论文主要是一般性分析或小规模的调查,但这一阶段为后期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专著方面,田方等(1986)主编的《中国人口迁移》较系统地总结了建国后至80年代中期的主要迁移活动,包括边疆地区的开发型移民、水库移民、自流人口问题等。胡焕庸等(1984)编著的《中国人口地理》和孙敬之(1987)主编的《中国人口》丛书,都有专门章节讨论人口迁移,为之后的人口迁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框架和资料基础。李德滨(1987)的《黑龙江移民概要》总结和分析了解放后至80年代初自发或组织迁入黑龙江的移民,也具有重要价值。1988到1995年为人口迁移研究大发展阶段,研究成果迅速涌现,初步确定人口迁移和流动研究的框架地位。这一阶段的大发展,除了学科发展的自身要求外,还有几方面的有利因素:一方面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人口的流动性大大加强,要求学术界对此问题开展专门研究;另一方面资料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主要如《中国人口》丛书,户籍迁移统计资料的整理和发布,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主持的“74城镇迁移调查”,若干特大城市“流动人口调查”,以及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都为迁移研究打下良好基础(庄亚儿1995)。综合利用相关资料进行的研究如李梦白等(1991)对大城市流动人口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和分析;杨云彦(1994)主要利用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抽样数据对人口迁移状况作了较详实的分析;彭勋等(1992)从理论上探讨了人口迁移的学科体系。1996年以来是人口迁移研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再生产模式有原始传统型人口再生产模式向现代型人口再生产模式转变的过程,即人口再生产模式由高水平的人口均衡向低水平的人口均衡的转变,期间经历了一个由高死亡率、高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经过低死亡率、高生育率和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转变为低死亡率、低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的全过程。人口理论就是针对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规律的总结,人口转变理论包括死亡率和流行病转变理论、生育率转变理论、人口迁移转变理论和人口转变的现代理论等。 一、死亡率转变理论 1、死亡率的下降直接导致了人口的增长。死亡率的下降是人口转变的第一阶段,研究表明人口的增长应该归功于20世纪早期死亡率的下降。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直到20世纪早期,人类才获得了足够的统计资料来精确地描述威胁人类死亡的种种因素的变化。当今社会,原始意义上的高死亡率现象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过去,人口再生产步入已经能控制高死亡率的阶段。 2、死亡率下降与流行病转变理论。欧姆兰提出流行病转变理论的五个基本命题和四种转变类型。 五个基本命题:(1)死亡率是构成人口再生产的基本要素 (2)死亡率的变化是通过死因变化而变化的,是一个从恶性传染病猖獗 到人为疾病增加的过程 (3)流行病转变的过程对不同的群体功效是不同的 (4)对于欧洲来说,流行病的转变主要是生活水平和营养水平的提高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主要是医药水平的提高 (5)流行病转变具有四种模式 四种模式:(1)典型的西方模式。以西方近200年来流行病转变为代表,随着环境的 改善,流行病逐渐减少,存活率上升,儿童女性群体尤为突出 (2)加速转变模式。以日本、东欧和苏联为代表,流行病转变开始晚但 转变时间少,人工流产成为节制生育的主要手段 (3)延迟转变模式。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代表,死亡率下降时间晚,生 育率水平高,人口爆炸式增长 (4)改变的延迟模式。以中国台湾、新加坡为代表,政府号召节制生育行为,生育率迅速下降 3、死亡率下降的原因 (1)本质上得益于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包括食品的改善、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进步 (2)取决于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这些条件的差异导致了人类生活水平的改善能否使所有的阶层人受益 (3)人类对于各种死因认识水平和控制能力的提高 死亡率的下降绝非单一因素,可以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手段和技术的进步直接导致了死亡率的下降,这是死亡率下降的首要原因:而社会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生活水平和医学进步能够平等的达到每个人,使死亡率持续下降。 二、生育率转变理论 1、人口变迁与反响理论 该理论揭示了生育率下降与死亡率下降的关系。儿童和婴儿死亡率的下降提高了

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模式与社会政策创新

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模式与社会政策创新 李桂平 李明生 (李桂平,中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李明生,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导师;湖南,长沙,410083) 一 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模式 (一)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第一个提出人口流动和聚集模型。他认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存在二元的经济结构,即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并存。农业中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劳动力,这些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非常低,并且工资率较低,而城市的现代工业部门生产率大大高于农村,不存在过剩劳动力。城市居民收入高于农村,导致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入城市,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随着城市现代化工业部门投资的不断增加,现代工业不断增长,农村劳动力不断进入城市,使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边际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村的收入提高,劳动力实现了充分就业,这时经济就由二元经济转变为一元经济。刘易斯的模型偏重城市发展,说明工业部门是吸收劳动力的源泉,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可以带来农业收入的提高和农业的进步。二元经济结构比较符合发展中国家的特点,但他认为农村有剩余劳动,城市不存在失业,认为城市工业部门在吸收完农村的剩余劳动之前,工资率不变不符合实际。 (二)拉尼斯—费景汉的人口流动模式 拉尼斯和费景汉在刘易斯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他们的人口流动模式。他们认为应该注意农业的进步问题,当农村的劳动边际生产率提高时,现代工业部门所需的农村劳动力的供给不会具有完全的弹性,而是具有有限的弹性,因为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在增加,农业部门的工资率也在上升。拉尼斯和费景汉模型认为,农业剩余是城市工业吸收农村劳动力的前提,强调工业和农业平衡增长条件下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但是他们与刘易斯一样认为城市部门是充分就业的部门,与现实不符。 (三)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式 根据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失业现象不断加剧,仍有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的情况,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促使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力量是比较利益与成本的理性经济考虑和心理因素。而人们做出流入城市的决策是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城乡收入差异。只要未来的预期城市收入的现值看起来要大于未来的预期农村收入的现值,人们就会由农村流向城市。这说明农村劳动力获得城市的工作机会的概率与城市失业率成反比。人口流动率超过城市工作机会的概率,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合理的。托达罗模式的特点,认为农业部门不一定存在剩余劳动,而城市存在大量失业;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率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上升的;强调工业部门的扩张时,注重了农业部门的发展。但他认为农村劳动力如果在城市找不到工作,就会在城市做临时工甚至完全闲置与现实不符。托达罗模式的意义在于他认为有必要缩小城乡就业机会的不平衡,以免过度的人口迁移给城市发展带来更多的困难。任何影响城乡实际收入的政策都会影响劳动力迁移的过程,这个过程又反过来改变各个部门和地区的经济活动和收入分配甚至人口增长的方式。 以上三种人口流动与聚集的模式,从经济上分析城市的形成和城乡联系的发展,是选择发展“城市偏向”还是“农村偏向”或者两者平衡发展的城乡联系模式的基础,也是城市化过程中选择大城市发展模式、中等城市发展模式或是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基础。 二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的分析 (一)城市化的经济学和社会学意义。城市化是一定区域内人口由封闭的乡村向开放的城市集中的社会过程。经济学强调城市化是从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化,也是城市内部产业重新组合的过程。社会学认为城市化是社会生活方式的主体从乡村向城市的转化。城市化作为一个社会过程,包括人口流动、地域景观、经济领域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涵,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演变。从本质上说,城市化是创造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外在形式表现为人口和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及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水平。因此,城市化意味着大量的人口流动,城乡劳动力流动。 (二)人口流动的动因。资源的流动性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是衡量经济机制是否健全的标志,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按照刘易斯和托达罗的理论模型,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异是吸引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因。也有的社会学家注意到,正在扩张的城市,其外来移民往往来自附近的农村,城镇的文化生活、新鲜感以及亲朋好友的吸引,都是引起人口流动的重要动机。 (三)人口城市化是现代化的过程。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往往是同一个历史过程。世界城市化过程经历了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城市扩散阶段。目前,发展中国家推进城市化,发达国家推进城市扩散,城市经济正在改变世界。1970—1998年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由18%上升为31%;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由74%上升为76%,出现了逆城市化和向城市扩散转变。例如英国城市人口比例由1995年的92%下降到1998年的89%。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农村人口继续向城市移动,与此同时,高度发达的交通网络、个人交通工具和信息网络使农村郊区和城市连成一片,城市社会向郊区化、分散化、社区化和自然化方向发展。②中国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1970年为17.38%, 2000年人口普查36.22%,2003年为40.53%(抽样调查推 求 索/2004/9 41

城市流动人口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城市流动人口对于城市经济的影响摘要:通过对于城市流动人口的含义、起因和发展的研究,从而了解到城市流动人口对于城市经济的影响,这个影响的概念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不好的一面,而如何协调处理好这之间的矛盾,正是我们通过学习应该去知道解决的一个方面,对于城市的发展而言,城市流动人口在其中起的推进性作用,我们应该客观的去看待,而如何合理的管理城市流动人口,城市经济在其间的反作用力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我们只有先全面对这个现象进行学习深入,才能更好地在今后的设计中避免小的细节引起的大漏洞的失误,现在而言,城市流动人口对于经济影响最大,发展到一定阶段,它对整个城市的发展都会造成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流动人口,城市经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劳动力 1 引言 此次选择这一主题为论文内容有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前几天去了一趟郑州,在火车站附近,看到有很多沿街乞讨的人,虽然从面相来说看不出来是否是本地人还是外地过来的流动人口,但是看到这么多的乞讨人员,引起我对于城市流动人口的一个思考。 我个人觉得,他们已经影响到整个城市的社会风貌了,也许从短浅来看,这些乞讨人员只是影响到了郑州火车站周边的环境,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火车站属于人流密集,而且是很广泛被大家所认知的地标性建筑,在这周围有这么多人乞讨,从心理上会让人有一种这个地方不发达的感觉,这么多人沿街乞讨没有人管理,也会让人们觉得这个地区的城市管理不合格,如果有外来投资的考察人员,就会觉得这个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管理制度也不完善,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城市经济未来的发展。 选这个主题是希望通过在这次写论文的过程中,了解城市流动人口,在对于城市经济的影响的各个方面,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合理把握城市流动人口对于城市的发展的影响,不只是城市经济这一个方面,而是透过流动人口对于城市经济的影响到以后城市设计规划中的合理规划,都必须要考虑到。 2 城市流动人口 2.1 城市流动人口的概述 在查找的资料来看,城市流动人口的概念在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国家,都会有区别,那么对于这一名词的理解就会存在有地域和专业的偏差。 在《城市经济学》的书中,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的定义来看,只是指一定时期内离开原户口所在地、到户口所在地意外的城市暂时居住的暂住人口,主要包括改革开放之后以谋生盈利为目的、自发在城市社会经济部门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暂住人口。 从我国公安部门统计城市暂住人口的时间标准来看,城市暂住人口是指在一个城市居住三天以上的人口。

2019年人口城市化现状调研报告

人口城市化现状调研报告 **市位于**南部,是一个典型的经济特别发达、社会事业完备、文化十分活跃的滨海城市,时时处处可以深切感受到这个地方的巨大变化,深切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深切感受到人民群众享受到的发展成果。**地处我国西部地区东部边缘,位于三峡工程的坝上库首,是一个典型的库区、山区、贫困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三峡工程新建以来。这里的经济社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得到了显著提高。两地对比,除了极少数人口生活还十分困难以外,绝大多数群众的生活状况相差悬殊不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生活质量、方式和生活观念等等方面。通过对比,两地的人口城市化的一些现象折射出我国人口城市化的基本状况,代表了我国城市化的基本走向,由此产生出一些深层次的思考。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人口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我们的城市化和西方国家走过的完全不一样的道路,我们的城市化的过程中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值得去总结,也有很多模式可以去复制,因为我们的人口实在太庞大,我们的情况又确实太复杂,所以也有许多值得思考、需要重视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否则,势必会影响未来的社会的健康发展,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一、我国人口城市化路径已经基本确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也随之进入快速提高阶段,20**年,我国城镇化率达44.9%,与世

界平均水平差距缩小到约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长三角地区还可以吸纳外地人口3000到4000万人,相当于欠发达地区150个左右的县的总人口,可以提高全国城市化水平3—4个百分点。珠三角、京津塘、环渤海湾等大型经济区的吸纳能力也很大,加上其他各个省会城市、部分中小城市将是我国城市人口主要吸纳地,对城市化的贡献将超过50%以上。**市政府也做过全市容纳能力的专题研究,认为**市人口规模可以达到230万人左右,在现有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加50万人。**县是一个山区县,地少人多,地处三峡工程库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发展工业的条件十分有限,在现有的基础上减少20万人左右,全县人口总量控制在20万人以内,将更有利于**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人口城市化假象”需要高度关注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进程加快,质量提高,既是我国几十年来不断推进工业化的结果,也是我国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的表现。但是我国的城市化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不论是各级政府,还是国家职能部门,也或是一些权威的研究机构,都不能准确概定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市公布的数据是按照城镇建成区面积占市域总面积的比例确定,**县按照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公布,这在我国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显然都不能准确概定城市化水平,因此造成人口城市化假象。这种与实际情况严重背离的问题,势必造成由此作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与实际需要严重脱节,掩盖住很多问题,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后患。造成城市化假象有很多原因,其中一条是统计口径不同所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