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与城市化

探究点一人口的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为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世界人口的增长在时间上具有不匀速性和持续性,在空间上具有不平衡性。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各异,处于不同的人口增长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也不同。一般将人口增长模式分成四种类型:

例1 下图表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④时期人口问题最不突出

B.②时期是经济水平最高的时期

C.③到⑤期间,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D.②到④期间,受人口数量的影响,经济水平不断下降

【答案】B

探究点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差异。例如美国老年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原因:①自然原因:纬度高,气候寒冷;②社会原因: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

(2)人口迁移的主要、经常起作用的原因:经济原因

(3)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迁出地:①缓解了本地区人地矛盾;②加强了四川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

想和文化联系;③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

对迁入地:①积极推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增加社会活力;②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影响城市交通以及社会经济秩序。

(4)我国人口迁移

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特点:迁移规模比较小、频率比较低。原因: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加上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阶段:1954~1960年活跃时期;1961~1976年低潮时期;1977~1984年回升时期。方向:净迁出省区:辽、鲁、沪、川;持平省区:西藏;其余为人口净迁入省区。方式: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支援新开发地区工业建设;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高等学校搬迁、招生与分配;新修水利和水库移民;压缩城市人口规模;少量的自发迁移。

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特点:流动人口增加,自发流动为主。方向: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目的:务工和经商;学习、培训、分配工作迁移的人数增加。变化:原来人口的净迁出地区,有些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如上海。

例2 下图是我国第五此人口普查中四个省份的有官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读图判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省份依次是

A.辽宁、江苏、湖北、贵州B.贵州、湖北、江苏、辽宁

C.江苏、辽宁、贵州、湖北D.湖北、江苏、辽宁、贵州

【解析】经济越发达,迁入人口越多,自然增长率越低,老年人口比重越大。

【答案】A

例3 下图为“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

移示意图”。人口净迁入区是指迁入人口数大于迁

出人口数的区域;反之,为人口净迁出区。读图

完成2~3题。

1.关于我国不同地区人口迁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

A.西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西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C.东南沿海地区为人口主要迁人区

D,东北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出区

2.主要因资源开发而引起人口净迁入的省级行政区有

A.山西

B. 江苏

C.新疆 D.黑龙江

【解析】通过阅读看到西南地区是我国人口的净迁出区,而东部沿海地区则是我国的主要迁入区。山西、新疆等省区资源丰富,吸引了人口迁入。

【答案】1.AC 2.AC

探究点三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稠密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及北美洲东部。世界上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墨西哥。

2. 世界上人烟稀少的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北美洲和亚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带,撒哈拉、中亚和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以及亚马孙河、刚果河流域的湿热地带。南极洲至今无人定居。)

3.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受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开发时间长短等因素的制约。(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农业、资源、工业、城市、交通、开发时间长短(历史因素)

4.我国人口分布:

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的东南部人口较稠密,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的西北部较稀疏区。简单的说: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少;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山区人口稀少。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的原因:地势相对低平,平原广阔,耕地多,土壤肥沃,气候好(距海近,降水丰沛),生产的粮食多,养活的人口多(重要耕作区),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城镇人口集中。我国西北部人口稀疏的原因:深处内陆,多山地高原,耕地较少,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或高寒气候,降水较少,大多是以牧业为的地区,交通不便,城镇少,人口稀疏

例4 下图为我国2004年东部与中西部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据此回答.

1.图中数据表明,中西部与东部在营业收入上差异最大,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这一差异的是

A.中西部地广人稀,文化产业的分布不均衡,导致消费不便

B.中西部的人口少,且人均文化水平较低,观念落后,文化产业的消费较少

C.中西部地区由于少数民族多,所以与东部的消费观念有一定的不同

D.中西部拥有文化产业的数量虽较多,但并没有针对中西部人的消费

【答案】1.B

探究点四人口问题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人口问题。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主要是由于人口增长过慢造成的,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年轻化,从而带来影响经济发展、增加环境压力、就业困难等问题。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从而带动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过重等问题。

1.人口老龄化

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其人口再生产已进入现代型。

产生的原因: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晚婚晚育和小家庭,甚至不愿生育,使得出生率不断降低,少年儿童的比重也逐渐下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死亡率低,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重相应地上升。

产生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用于老人退休、养老费用增加,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精神上孤单等。

解决措施:鼓励生育、吸引移民、建全社会保障体系、鼓励老有所为。

2.人口增长过快

产生的原因:在人口再生产还处于过渡型的国家,出生率仍然较高,但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导致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带来的问题:可能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甚至过度开发利用资源,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可能造成粮食等生活用品短缺,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

条件改善困难等社会经济问题;甚至造成社会、经济、环境的恶性循环。(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是相伴发生的,分析时需注意他们之间的联系。)

解决的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促进人口再生产向现代型转变。

3. 我国人口问题

我国人口问题有以下特点:第一,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且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第二,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第三,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第四,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

解决措施: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同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改善老人精神生活质量的措施。

例5 到2005年中国人口已超过13亿,下图为“中国人口年龄金字塔图”,从“埃及金字塔形”到“缅甸佛塔形”、再到未来的“残垣断壁形”,显示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信息显示

A .1953年中国人口增长已经进入增长减缓阶段

B .从2005年开始因中青年人口集中,人口增长速度一直加快

C .到2050年因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将快速增长

D .目前中国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基数大和人口老龄化

2.不同领域的学者分析这些金字塔图,可能会思考不同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社会学家会关注老龄化问题,呼吁健全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B .生理学家可能发现女性与男性各年龄段的人数差别已经消除

C .人口学家推断中国人口增长已进入“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模式

D .健康专家发现中国人将会越来越长寿,且女性长寿的比例更大

【答案】1.D 2.B

城市化 [知识精讲]

1.城市的作用与形态

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总是居于核心地位,对区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作用有: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不同,城市服务范围的大小也不同:各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相互重叠、交错,形成一个层层嵌套的城市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集中式:城市各组成部分都比较集中,连成一片。优点是便于集中设置较完

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居民生活,也便于

行政领导和管理,并节省市政建设的投资 组团式: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都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相互之间不相连属,而是有一定距离。这样用地显得较为分散,各片之间的联

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设施的投资相对要高条带式或放射状。受特城市

的地

域形

定条件的制约,城市沿主要交通道路发展而形成。这种类型的城市

交通主要集中于某一两个方向,而且运距很长。但是这种格局可以

使城市的各个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城市空间结构的差异

1、规模巨大的城市

1)有一个或几个副中心

2)若干功能分区

3)卫星城

2、规模较小的城市——没有明显的功能分区

3、小城市(指农牧业地区的充当农产品集散中心的小城市)——只有商业用

地和居住用地

4、工业城市——工业面大、比例高;鞍山

5、商业、金融城市——商业大,工业很小;香港

6、风景旅游城市——风景区为主,工业小

7、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地形(沿江,沿海港口)

?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2、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3、出现城市群

4、世界城市化的主流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

1、城市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中心(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2、城市是区域服务中心(完善的商业、医疗体系等)

3、城市化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现代化(升级优化)

4、城市化带动农村现代化(缩小工农和城乡差距)

5、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志(城市化与经济或工业化相互促进)

?郊区化

1、中心城区人口向城市郊区迁移的过程

2、首先出现在欧洲南部和英国的大城市,之后美国,20世纪80年代在发展

中国家

3、原因,一是城区人口过度集中,导致环境恶化;二是随着城市中心区改造,

原来的居住用地被商业、公用设施用地置换,新居住地位于城市边

缘,促使大量城区居民向郊区搬迁

4、从空间上看是原先位于城市郊区的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的过程,它是

城市拓展的重要形式

5、从人口看,郊区化过程,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加之郊区大量农业人口转

为非农业人口,使得中心城区人口减少,郊区人口增加,城市总人

口增加

6、随着人口、一些企业向郊区迁移,郊区发展速度相对加快,导致城市中心

经济地位下降

?逆城市化

1、是大城市人口向周边中小城市或乡村地区迁移的过程

2、城市人口减小,乡村和小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数

3、发达国家明显

4、不是城市化的倒退,更不是城市乡村化,而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5、原因

1)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2)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

完善,城乡差距小3)私人汽车高度普及和高速公路4)信息化浪潮,

弹性工作制和家庭办公

城市问题

1、环境问题

1)主要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

2)与城市化、工业化有关

3)措施—— A 转变单一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先污染后治理的思维方

式,发展“绿色GDP ” B 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对污染企业实行“关、

停、转” C 积极发展卫星城镇,将过于密集的城区人口向大城市周

边卫星城疏散

2、交通问题

积极发展公共交通,特别是快速、便捷、运量较大的轨道交通,减

小公众对私人汽车的依赖

3、居住问题

主要是中低收入者和外来流动人口的居住恶化。平价商品房、廉租

4、社会问题

主要表现为贫富分化、社会不公,导致阶层隔阂,不利于社会稳定,

社会治安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1)成因: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个地块的交通可达性和地价也各不相同,各项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

(2)划分:无明确界线,区内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3)住宅区

地位: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形成:工业革命前居住单元与劳动单元混杂布置,没有出现明显的地域分工,工业革命后形成

建筑质量上出现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位置上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低级住宅区往往与工业区联系,高级 住宅区则与文化区相联系 特大城市为了疏散过密的人口和工业,在距母城比较远的交通干线兴建卫星城,

使得一些职工的工作地点和居住地点分离,他们在母城上班,却生活在卫星城的 居民点内

(4)商业区

特点: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

区位:区位需求是有便捷的交通,只有便捷的交通才能吸引大量的消费入口,所以商业区多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中心商务区特征: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茂密;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5)工业区

工业集聚的原因与意义:现代工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的协作和竞争性强。集聚既加强城市的经济实力,又拓展原有城市的地域范围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为了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运输量大)

发展 趋势 特点

(6)其他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组成,是各类城市共有的功能区,有些城市还有行政区和文化区,而中小城市这些部门占地面积小,或是分散布局,形成不了相应功能区

3.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结构和原因

(1)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的形成与城市性质、城市发展历史及自然环境因素有关

(2)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

早期的土地利用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上海中心商务区的形

成) 昔日的土地利用,到现在也可能完全改变(西方国家高级住宅区位置的变化) 土地利用类型取决于付出租金的多少 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通达度

社会因素:对住宅分化的影响最为明显。收入是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知名度和宗教信仰对住宅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种族或宗教团体常会形成聚居区,在欧洲和北美表现尤其明显

行政因素: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订政策和城市规划,干预城市经济的发展,引导和划定不同的功能区

4、工业城市

5、商业、金融城市

6、风景旅游城市4.城市的合理规划

(1)城市规划的地位和目的: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依据,以达到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的目的

(2)合理城市规划的作用:具有超前性,可以保证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各类问题,有利于建设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3)城市的布局形式:是城市总体布局首先要考虑的重大问题。基本形态有集中紧凑合与分散疏松两类。在我国,中小城市只要有条件,大多采用集中紧凑式,有些大城市为了解决市区人口拥挤、工业集中、交通不畅、污染严重等问题,可以分散城市布局

(4)功能区的合理布置(协调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

工业用地靠近交通便捷区位;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方便的联系;需劳动力多的工业区接近居民区

合理安排工业用地位置,减少对居民区的污染。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布置在居民区内。污染大或有火灾危险的企业远离城市,污染空气和水源的工业布置在城市的下风向和水源的下游

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在带内加以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在防护带中一般可设置一些少数人使用的、非长期停留的建筑留有发展余地

(5)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要设计多个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得到最优方案

一、选择题

(2007·全国卷Ⅰ)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历史因素

经济因素

1.能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较低,但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迅速。甲、乙两曲线表示的城市化水平很高,丙曲线表示近十年来,城市化的增长速度十分缓慢,三条曲线都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答案:D

2.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

()

A.城市人口数较少

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

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

解析: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低,发展快,故B、D两项不正确。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虽然低,但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城市总人口居世界第一位,故A项也错误。

答案:C

读世界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对比图,完成3~4题。

3.依图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城市人口()

A.总数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B.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增加

C.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减少

D.两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

解析:由图中水平坐标可知,1975年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大致相等,各占约50%。故选D。

答案:D

4.世界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开始快速提升的时期出现在()

A.1825年前后

B.1875年前后

C.1925年前后

D.1950年前后

解析: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城市人口占本区总人口比重,即分析图中M1和M2曲线的变化。由于M1一直大于M2,故可确定M2代表欠发达地区。图中显示M2从1925年前后城市化水平开始快速提升。故选C。

答案:C

5.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被看作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缩影。有关近代上海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开启了上海城市化进程

B.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体现了鲜明的半殖民地特征

C.民族工业的持续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D.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阻碍了上海的城市化进程

解析: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主要出现在丝织业发达的苏州等地,上海城市化进程则开端于鸦片战争之后的被迫开放,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客观上使上海等地的城市化开始起步;也因此而带有鲜明的半殖民地特征。

答案:B

下图为北京城市空间扩张的GIS图像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反映出北京地区城市化的标志为()

A.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B.城市用地面积增加

C.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D.城市道路密度增加

解析:由图示可以直接看出,北京城区面积在不断地扩大。

答案:B

7.北京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A.城市绿化面积缩小

B.城市居民住房紧张

C.文物古迹普遍受到破坏

D.城市交通拥堵严重

解析:北京城市化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城市车辆日益增多,导致城市交通拥堵严重。

答案:D

8.下图反映了某市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该市()

A.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B.1990年以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C.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

D.1950~1980年期间城市发展非常迅速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建设后,农田为水泥、柏油等硬化路面所取代,地面植被减少,降水后雨水多汇集成地表径流快速流走,下渗较少,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答案:C

(2010·石家庄质检)

读右面“你是从城里来的吗?”漫画,回答9~10题。

9.漫画所反映的城市问题是()

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

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

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

D.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

10.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

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城市“热岛效应”

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

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与工业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被问的从城里来的小鸟身上脏兮兮的,说明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如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要解决城市污染严重的措施是建设卫星城,分散

城区的人口和工业,缓解大城市的环境压力。

答案:9.B10.D

读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回答11~12题。

11.按城市化的进程,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A.a→d→b→c

B.a→c→d→b

C.d→b→c→a

D.c→d→b→a

12.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B.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

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

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解析:城市发展早期,人口向市中心移动,随着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及交通条件的改善,人口又逐渐向小城镇回流,即将要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答案:11.B12.A

据下表,回答13~14题。

某地区发展变化数据表

13.数据显示的现象中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此题考查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城市数目、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人口总数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的变化。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乙反映的工业产

值,与城市化无关,故选B。

答案:B

14.下列因素与逆城市化现象无关的是

()

A.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B.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

C.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

D.城区与郊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

解析: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是城市化进程,与逆城市化无关,故选C。

答案:C

15.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中心便会衰退。20世纪80年代西方一些国家为了防止大

城市中心区继续衰退,实行了城市复兴计划——再城市化。下列措施符合再城市化的是

()

A.采取行政手段,将人口迁入大城市

B.发展纺织、电子装配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C.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D.改善城市中心环境,发展城市旅游业

解析:再城市化需改革城市中原有的工业,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而D 项只是城市复兴计划中的具体措施,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城市。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6.(2008·山东高考)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

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图1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2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

(1)读图1、2,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2)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解析:(1)从图1可以读出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变化、三大经济地带的差异;从图2中可以读出不同等级的城市数量以及变化特点。(2)该题属于开放式试题。合理与否均可,但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

答案:(1)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

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城市数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

(2)答案一: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

答案二:不合理。理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17.(2009·上海高考)分析有关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出发,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即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

(1)读图1中A点可知,在某一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分别约为%和%。由趋势线可见,我国现代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相比,发展水平较高的是。

(2)图1、图2可以显示,总体而言,无论是我国还是英国,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两项指标相比,发展水平始终居高的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和英国相比,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经济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较大的国家是。

(3)从图3可以获得发达国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变化的哪些地理信息?比较图4与图3,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的变化存在哪些不同特点?

(4)通过以上分析,在我国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进程中,尤其应该关注哪个产业的发展?说明其理由。

解析:(1)考查学生对坐标图中数据判读能力。(2)考查学生对坐标图的对比分析能力。

(3)考查学生对坐标曲线的理解,以及文字表达能力。(4)综合图3、图4分析第三产业是我国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进程中应重点关注的。进而分析第三产业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作用。

答案:(1)6129经济城市化水平

(2)经济城市化水平英国我国

(3)图3显示,20世纪40年代以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度大致相当,此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贡献度持续加大,而第二产业的贡献度开始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有扩大趋势。比较图4与图3可以看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第二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上升,而第三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持续加大。

(4)第三产业。因为第三产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同时,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经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城市化和人口迁移

城市化和人口迁移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发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 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打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人口迁移和流动是当今各国工业化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人口在推力与拉力的作用下.采取直接转移或间接转移的形式.按照由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贫穷地区向发达地区,乡村向城市迁移流动的规律不断迁移流动.从而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口迁移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结果,人口迁移增加了城市劳动力供给、促进了人力资源集中,就业和创业的增加进一步吸引了投资,增加了消费,对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乘数式连锁性的推动,下面我们从劳动力资源角度探讨常住人口迁移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 社会经济因素 1、经济因素: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经济越发展,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就越受经济条件的制约。①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好的生活水平。②宏观上看,经济布局的改变也会造成大量人口的迁移。如我国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入。 2、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促进了人口的迁移。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越来越大规模、大范围、大跨度的迁移就与此有关。 3、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4、婚姻和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如实现家庭团聚)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引起人口迁移的经济原因:为获得更高收入是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之一, 所以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是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经济原因。Nong zHU(2002)的研究支持了收入差距对移民决策有重要影响的假设归1;Zhongmin WU和ShujieYAO(2003)的研究证明了人口迁移与城镇产出和工资正相关、与农村收入负相关n们;K.H.Zhang和S.Song(2003)认为经济增长是移民产生的原因¨1。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着高速的增长势头,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44%。而东部地区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龙头,东部城市又是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极,东部城市经济强劲的增长势头对迁移人口产生了持续的吸引作用。同时,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资源的聚集效应越有优势;参与对外经济交流、城市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等都不断提升,使得大城市的经济增长水平优越于中、小城市,收入水平较高,对迁移人口的吸引力大。 从人口迁入地——城市的角度看,2000年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具有以下特征: 1.城市规模越大,对迁移人口的吸引力就越大。城市规模越大,对迁移人口的吸引力就越大;而且迁移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也越大。2.西部城市的净迁入率大于中部城市。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把这些因素归结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自然条件方面的差异。自然环境的整体差异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程度呈现一种弱化趋势。换句话说,生产力水平越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就越强,由自然环境差异引起的人口迁移活动就越频繁。因此进入工业社会后,自然环境的差异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就逐步缩小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word知识点总结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 化》知识点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的概念: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类型团块状条带状组团状 分布地区平原地区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 迫延伸 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 山地 举例成都、合肥、华盛顿兰州、洛阳、西宁、宜昌重庆 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征: 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②建筑物高大稠密;③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④内部分区明显; 3、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4、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5、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6、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 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 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3)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4)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8、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后期: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 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 上)、大城市(50~100万) 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 万以下)、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 城市等级低,数目多,服务种类少, 服务范围比较小; 城市等级高,数目少,服务种类多, 服务范围比较大。 3、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 (1)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2)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农村城市化进程调研报告

农村城市化进程调研报告 从xx年开始滨海新区加快了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位于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是市区大型工业企业战略东移的目的地和滨海区现代制造业的大后方,区位优势明显。在这个大环境背景下,我通过对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分析、研究、思考,就如何依托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形势,切实做好我区新农村建设工作作如下报告: 一、基本情况和现状 地处海河中下游,东接港,向内辐射“三北”(华北、东北、西北),向外辐射环渤海,既是三北地区到港的必经之路,又是链接市区与滨海新区的重要通道。行政区共辖9个街,分别为张贵庄街、丰年村街、新立街、华明街、无暇街、万新街和金钟街、军粮城街、金桥街。xx年底全区常住人口万,户籍总人口万,其中农业人口万,非农业人口万,另外有外来人口万。 调查目的:调研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状况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我们的建议和意见,同时推广和宣扬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推行模式。 原以农业为主要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到XX年,虽然全区农业户口人数仍占60%以上,但农业产值所占比重已不到4%,务农劳动力已经不足全区农业户口的10%。这些数据说明二三产

业已占据我区地方经济的主导地位。特别是近年以来,滨海新区的建设带来的招商引资、开放开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不但带动了全区的社会经济的腾飞,更加速了全区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二、城市化面临的问题 1.农村城市化的改造和拆迁因没有建设好的园区入驻,产业的拆迁、外迁,有的甚至消亡,既建设了集体的收入,影响税收,又对招商引资和现有企业的扩大经营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近年来,一些乡村由于重点工程项目占地,使不少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大批退出第一产业或者自谋生路。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就是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和农民养老问题等关乎社会保障与稳定的问题日益严重。同时,由于农村补偿款不到位,导致农民上访不断的情况时有发生,引发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这些值得我们这些干部和政府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 2.随着我区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区城中村在地域上已是城市的一部分,但在外在形态,管理体制,生活方式等方面仍受着农村模式的影响,体制的不合理也不适应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与城市发展极不协调,各种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例如,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社会治安问题复杂;居住环境因为没有合理规划及自身的原因,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土地资源缺乏统一全面的规划,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习题

考点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对应学生用书P029 (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 [夯基础—确保大本营] 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1~2题。 1.[考向人口的迁移]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答案 D 解析根据经纬度数值可以推测出:甲、乙、丙三地分别位于我国的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图中人口主要是从四川盆地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 2.[考向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收入差距B.家庭婚姻 C.工程建设D.文化教育 答案 A 解析人口从四川盆地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主要是由沿海和内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即收入差距引起的。

[2018·南昌调研]读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完成3~4题。 3.[考向人口分布]造成B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A.人口密度超过地区承载力 B.土质疏松 C.夏季暴雨集中 D.本区合理承载力较大 答案 A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B地区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是其主要环境问题。从图中可明显看出,该处的人口密度为47人/平方千米,已远超出30人/平方千米的合理人口密度,故导致生态破坏严重,进而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 4.[考向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本区北部合理承载力低的原因是() ①土地资源质量差,以沙地、草原为主②降水较少,水资源较少③科技水平低④对外开放程度低⑤人口受教育水平低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答案 B 解析图中北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旱,经济、科技水平较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故合理承载力低。 [2018·广州模拟]下图为2010年上海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总结

城市及城市化 第一讲城市区位与城市地域形态 一、城市 (1)含义: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2)特点: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二、城市区位因素 1、区位的含义:一是指地理事物的位置,二是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2、城市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 位置优越;××气候优越(恶劣);××水热适中(不足);××地形平坦(崎岖);河流为××提供水源和便利的交通;××资源丰富(缺乏)。 ②、社会经济因素:经济、交通、政策、宗教、科技、旅游 ××经济发达,有利于人口和产业集聚(经济欠发达不利于人口和产业集聚);××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优惠政策的促进;××宗教圣址。 3、分析、评价城市区位因素的具体方法 ①、分析ー个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应该考虑该城市在诞生初期,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到这一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该城市的发展。 ②、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同一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其区位因素也有所不同。相对于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而言,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较大。自然因素可以称为静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则可称为动态因素。自然因素中,地形、气候可看作宏观因素,河流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最初形成的具体位置,可称为微观因素。 三、城市的地域形态

1、城市的地域形态 第二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一、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1、一般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等。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城市地域结构。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 3、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转载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城市化问题

转载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城市化问题转载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城市 化问题 [转载]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城市化问题 2011年10月26日 分析的很好,不是歧视不其实的问题~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城市化问题 80年代以来,从不同学科研究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成果迅速涌现。作为经济和社会双重转型条件下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城市化以及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的迁移和流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整合等多方面正在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由此也决定了当代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问题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口和发展研究方面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 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研究在最近20年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但在理论建构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不成熟的色彩。在经过早期以数量型为主的迅速发展后,现在是对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研究本身进行回顾与总结的时候了。本文将对1978至1998年中国(大陆)中文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专题研究当代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问题的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资料来源主要依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人口学》专题?,根据标题中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另外也补充了一些《人口学》专题中没有收录的论文,由于迁移研究、特别是城市化研究散布于众多学科,以及检索手段的不完备,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指正。 一、关于人口迁移研究的简要回顾 从7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人口科学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由宏观背景和政策需要等因素所决定,早期人口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人口再生产方面,有关人

口迁移和流动的研究很少见,只有一些介绍国外人口迁移状况和政策的资料零星散布于各类期刊。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口迁移特别是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迁移调配纳入了国家计划之中,从根本上否定了人口自由流动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有关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显化及其转移问题开始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并逐步向相关问题和学科扩展,形成跨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的格局。城市流动人口的剧增强化了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对人口流动问题的关注,从80年代中期起,我国东中部若干特大城市都相继开展了流动人口调查。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首次全面调查了中国人口迁移的状况,为迁移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料支持。进入90年代以来,政策研究部门和学术研究机构继续对80年代后期开始对社会形成强烈冲击的“民工潮”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其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带有浓厚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特色。 仇为之(1981)发表的“对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的初步研究”,是可检索到首篇对当代中国人口迁移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的论文。从1981到1983年,检索到的迁移和流动研究论文仅有5项。从1984年开始,迁移和流动研究开始迅速发展:1984年检索到11篇论文,1985年为22篇,1988年成为迁移和流动研究的一个高潮,有41篇论文。1995年形成一个新高潮,论文达到65篇。由此大致形成三个阶 段:1981至1987年为起步阶段,这一阶段迁移和流动方面的资料极其缺乏,研究理论和方法也很薄弱,因此,论文主要是一般性分析或小规模的调查,但这一阶段为后期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专著方面,田方等(1986)主编的《中国人口迁移》较系统地总结了建国后至80年代中期的主要迁移活动,包括边疆地区的开发型移民、水库移民、自流人口问题等。胡焕庸等(1984)编著的《中国人口地理》和孙敬之(1987)主编的《中国人口》丛书,都有专门章节讨论人口迁移,为之后的人口迁

(完整)上海地理高二等级考第10讲人口城市化2016一模

第10讲人口和城市化2016一模 宝山(七)“全面二孩”政策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也是国家人口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下图为我国2013年末人口年龄结构预测图(注:图中比例表示该年龄段人口数量占全国人口数量的比)。 17.影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重大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A.克服独生子女问题 B.平衡男女比例失衡 C.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D.提升家庭幸福指数 18.“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将 ①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②解决男女比例失衡问题 ③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④影响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奉贤(一)图1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 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 C.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 D.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 2.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国城市化带来主要变化有() 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 B.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C.中国--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 D.中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英国 美国 100 80 40 60 20 1850 1890 城市化水平(%) 1920 1950 1970 2000 2010 2030 2050 年 中国 图1

虹口(一)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1.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性别比例B.医疗水平 C.教育程度D.年龄结构 2.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渐不足 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 3.目前,我国调整人口政策,是为了 A.大量增加劳动力B.缓解人口老龄化 C.刺激消费,拉动经济D.减少人口迁移数量 (二)某超市计划在某市开设分店。下图该市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下表为该市内部各区交通联系状况统计表。 甲乙丙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0 1 0 a 1 1 0 a 1 1 1 b 0 1 0 b 1 1 0 b 1 1 0 c 1 1 1 c 1 1 1 c 1 1 1 d 0 0 1 d 0 0 1 d 1 0 1 说明:甲、乙、丙表示该市的三个区域,a、b、c、d为各区域内的4个小区。表中数据1表示两小区间有交通干线相连,数据0表示不相连。

城市化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1)

城市化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前言 城市化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受众多因素影响的极其复杂多变的转化过程,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全面转型和变迁的过程。这不仅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并向城市集中的聚集过程,而且是城市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在区域规模上的扩大, 在职能和设施上的完善, 是城市的经济关系、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的社会文明广泛向农村渗透的过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目前已经超过70% , 全世界已有55% 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社科院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50%,这意味着中国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50%。根据一般规律分析,世界城市化的速度取决于经济增长和发展、技术进步、总人口增长、大规模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以及人口从大城市向农村和小城镇移动等五种主要因素。 一、城市化发展的代表性理论 城市化发展理论历来是科学研究的热点,从区位理论、结构理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到生态学派理论的理论演进,体现了人们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区位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等;结构理论包括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的二元经济模型、托达罗的劳动力迁移和产生发展模型、舒尔茨的农民学习模型、钱纳里·塞尔昆的就业结构转换理论;人口迁移论包括推-拉理论、人口迁移转变假说、配第-克拉克定理;非均衡增长论包括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边缘理论、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论、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生态学派理论包括田园城市论、古典人类生态学论、有机疏散论、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论、山水城市论等。 城市化以人为中心,人口迁是移城市化的关键与核心。在众多城市化理论中,人口迁移论对城市化中人口的变迁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推拉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最早对人口迁移进行研究的学者是英国的雷文斯坦(E.Ravenstien)。他在1880年的《人口迁移规律》一书中提出了七条人口迁移规律:1.人口的迁移主要是短距离的,方向是朝工商业发达的城市的; 2.流动的人口首先迁居到城镇的周围地带,然后又迁居到城镇里面; 3.全国各地的流动都是相似的,即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4.每一次大的人口迁移也带来了作为补偿的反向流动; 5.长距离的流动基本上是向大城市的流动; 6.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相比,流动率要低得多; 7.女性流动率要高于男性。雷文斯坦的观点被认为是人口转移“推—拉”理论的渊源。 系统的人口转移“推—拉”理论则是唐纳德·博格( D. J. Bogue) 于20 世纪50 年代末明确提出的。其主要观点为: 从运动学的观点看,人口转移是两种不同方向的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一种是促使人口转移的力量,即有利于人口转移的正面积极因素;另一种是阻碍人口转移的力量,即不利于人口转移的负面消极因素。在人口迁出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推力”,把原居民推出其常居住地。产生推力的因素有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村劳动力过剩导致的失业与就业不足、较低的经济收入水平等。必须指出,在迁出地存在“推”人口转移的因素的同时,也存在“拉”人口的若干因素,如家人团聚的快乐、熟悉的社区环境、在出生和成长地长期形成的社交网络等。只不过比较起来,迁出

最新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总结

《城市与城市化》知识要点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的概念: 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征: 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②建筑物高大稠密;③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④内部分区明显; 3、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4、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5、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6、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3)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4)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8、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后期: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 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 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 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Array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 万) 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 城市等级低,数目多,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 城市等级高,数目少,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 (1)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 海口 (2)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 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3)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4、城市等级体系: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姐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 6、门槛人口与商业服务等级 (1)把维持一家企业生存所需的最低人口数称为门槛人口 服务人口>门槛人口(赢利)服务人口=门槛人口(保本)服务人口<门槛人口(亏本) (2)商业等级与门槛人口的关系 根据门槛人口的小,可划分出商品或服务的等级。 价格低,门槛人口小,为低级商品;价格相对较高,门槛人口相对较大,为高级商品 2.3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理解] 人口的城市化 城市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 乡村变为城市的过程土地的城市化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记忆] 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记忆] 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第一章__人口的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人口增长受社会、经济、自然因素的影响,生产力水平是决定人口增长快慢的重要因素。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其计算公式为: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拓展】人口的机械增长:这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人口迁入量,人口迁出量)。 2、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 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 【拓展】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 3、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世界人口增长存在地区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各大洲之间。 (1)大洲之间的差异 亚洲人口数量最多,非洲人口增长最快。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增长比较缓慢。 (2)国家之间的差异 二、人口的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及类型 (1)构成: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2)类型 根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三种类型。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历史发展表明,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逐步过渡。 【结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死亡率的下降,出生率的下降最终促使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实现。 【拓展】区分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方法 ①从特征上区分:原始型是高高低,传统型是高低高,现代型是低低低。 ②从数值上区分:原始型和传统型的人口出生率都在3.0℅以上,但传统型的死亡率相对较低,据此可以区分二者;现代型的人口出生率大致在1.5℅以下,而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3、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

新型城镇化核心是让农村人口市民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88837927.html, 新型城镇化核心是让农村人口市民化 作者:易宪容 来源:《国土资源导刊》2013年第04期 命题三:农民变市民的重要性及解决之道 城镇化的核心或实质就是让农民进城及农民的市民化。单纯的城市版图扩张绝不是有质量的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取得了长足进展。而近期,城镇化更被决策层赋予了新的内涵。也就是说,无论是2013 年还是未来几年,政府都会把城镇化作为整个国家经济增长之动力。并通过城镇化来带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与转型。或如有人所说,城镇化将是未来经济发展之红利。 农民变市民才是有质量的城镇化 十八大后,新一届政府把“城镇化”作为未来经济发展之重心及经济增长之动力,这个思路是正确的,方向也是对的,也与现代文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相合拍。 笔者认为,政府还应把“城镇化” 推进一步,使之变为“城市化”。也就是说,我们“城镇化”的核心,不仅仅是让农民走出来到离农村不远的乡镇居住,更为关键的是要让农民成为真正的市民,实现产业的转型,同时完善乡镇城市服务功能。此外,就当前中国地方经济发展态势来看,不仅城乡之间存在严重差距,而且地方与地方之间、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未来中国城市的发展也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对把城市化的发展仅是限制在“镇”上,根本就无法满足中国现实城市化的发展要求。只有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城市化”才能使传统的农村与城市二元经济结构得以调整及融合,并满足现代中国多元化的城市发展要求,才能让农民真正进入城市,让农民人口真正地市民化。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到,城市化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让农村居民转换为城市居民,并在这种转换的过程中实现个体城市社会化的转化。如果没有让农民进城并让他们真正成为城市居民,并让他们真正地融入城市的社会生活,那么这种城市化并不是真正的城市化。比如,尽管当前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务工,但他们在城市没有根基,没有所必需的住房、城市身份、平等就业与教育机会等,只能从事最低收入工作等。目前中国城镇化率超过了51.3%,但按户籍人口仅约为35%。两种人口统计相差16.3%,或者说有1.8 亿农民没有进城。正如不少研究者指出,当前中国的这种城市化只是“伪城市化”,农民进城也只是“过客”,而没有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 可见,城镇化的核心或实质就是让农民进城及农民的市民化。这种农村人口的市民化反映了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空间扩张,景观、社会及生活方式等新的城市环境的形成。在这种过程中,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导致人口在一定时期内向城镇聚集,并在这种

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

单元质量检测(四)——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 A.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无关联性 B.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C.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年增长率为零,劳动适龄人口最少 D.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劳动力短缺 2.针对目前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高的现状,我国政府应() ①吸引外来移民迁入②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外劳务输出 ③推迟退休年龄④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1题,根据示意图,可判断劳动适龄人口年增长率为正值,则劳动适龄人口的比重将在增加,劳动适龄人口年增长率为负值,则劳动适龄人口的比重将减少,劳动适龄人口年增长率为0时,则劳动适龄人口最多,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的比重在60%左右,劳动力仍然充足。故选B。第2题,目前我国适龄劳动人口比重仍然较大,为了减缓人口压力,可以有计划的进行人口迁移,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故选B。 答案 1.B 2.B “人口红利期”从数量上界定,指的是人口负担系数为50%以下的一段时期。其中人口负担系数是指0-14岁、65岁及以上的非劳动人口与15-64岁劳动人口的比重。下图是浙江省人口年龄结构图,下表是2010年浙江省流动人口年龄构成(%)表。根据材料完成3-4题。

3. A.2010-2020年 B.2020-2030年 C.2030-2040年 D.2040-2050年 4.如果浙江省保持表中的人口流动特点,将对浙江省的影响是() A.加重老龄化问题 B.减轻就业压力 C.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D.延长人口红利期 解析“人口红利期”指的是人口负担系数为50%以下的一段时期。由图可以看出2030年前非劳动人口30%多,劳动人口占60%多,非劳动人口不及劳动人口的一半;2040年非劳动人口超过劳动人口的一半。所以第4题选C。由上表可以看出净迁入劳动人口多于净迁入非劳动人口数量,所以有利于延长人口红利期。 答案 3.C 4.D 第六次人口普查反映了近1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其中广东成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广东的流动人口达3 128万。下表是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 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以及户口待定人口。 5.下列关于广东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广东流动人口占该省总人口的40% B.广东的总人口数量超过其环境人口容量 C.广东的总人口数量大于其人口合理容量 D.广东成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主要是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6.影响表中四省区人口变化的因素是() A.云南出生率最高是因为自然因素 B.江苏人口死亡率最高是因为环境因素 C.广东常住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最高,是因为经济因素 D.四川常住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负值,是因为政策因素 解析第5题,图中没有信息可以判断流动人口的数量。广东省总人口数量超过其人口合理容量。广东省人口多的原因一个是自然增长率高,另外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高,也有大量的人口迁入。故选C。第6题,云南省出生率最高,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造成的。江苏省人口死亡率高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造成的。四川省常住人口不断减少,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大量的

城市化知识点总结

城市化知识点总结 城市化知识点总结 城市化是高中地理的一个重点知识点,本文就来分享一篇城市化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一、城市化 1、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其水平高低的主要衡量标准包括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数量、城市用地规模和面积等,其中最重要的标准是城市人口比重的高低。 2、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农村(推力):人口过剩(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频繁严重、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城市(拉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3、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发展速度慢,已经进入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从而出现众多的卫星城。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小),发展速度快,已经进入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多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造成城市规模和面积不断扩大。 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即可以改善环境,如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也可以破坏环境,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等)和生态破坏问题(如生物多样性减少),另外还可以产生交通及居住条件

差、失业和就业问题突出、社会秩序混乱、内城衰落等现象。 6、人类解决城市化问题(建造生态城市)的主要对策: ①发展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②使城市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例如: A.城市化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B.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城市新区和建设卫星城 C.合理规划城市,处理好城市各功能区的关系 D.提高绿化 E.其他措施:合理进行交通改造、住房改造、加强社会秩序管理、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二、城市化的特点: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许多国家已经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一些大城市中心区出现衰落现象;部分商业和制造业向边缘区迁移,形成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市发展不合理。一部分国家出现了“虚假城市化”的特点,即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比如南美洲;另一部分出现了“滞后城市化”,即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如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

高一地理知识点:人口的变化

高一地理知识点:人口的变化 人口变动指人口状况随着时间和所处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过程。人口变动可分为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小编给同学们整理了人口的变化知识点,同学们赶快一起来阅读吧!1、(1)人口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2)工业革命之后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原因生产力发展,近一百年尤其近五十年增长速度最快。(3)目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俄罗斯、德国、日本等国家还出现了人口减少的现象。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原因是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得人口死亡率下降,20世纪70年代以后,很多发展中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世界人口增长趋缓。(4)不同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变化原始型(高高低)传统型(高低高)现代型(低低低)。现在,欧洲北美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已进入现代型,2、(1)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以前,迁移的总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二战后的新特点是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2)我国人口迁移从新中国成立到80年代中期,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主要方向是由东部迁向西北、东北、内地。80年代中期以后,人口流动主要是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自发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较贫困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出现了”民工潮。(3)古代人口迁移主要由战乱、自然灾害等因素引起的。3、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它们跟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是正比、正比、反比。)环境人口容量是最大值、人口合理容量是合理值。4、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

农村城市化进程调研报告

农村城市化进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和现状 地处海河中下游,东接港,向内辐射“三北”(华北、东北、西北),向外辐射环渤海,既是三北地区到港的必经之路,又是链接市区 与滨海新区的重要通道。行政区共辖9个街,分别为张贵庄街、丰年 村街、新立街、华明街、无暇街、万新街和金钟街、军粮城街、金桥街。xx年底全区常住人口45.3万,户籍总人口 32.35万,其中农业 人口19.85万,非农业人口12.5万,另外有外来人口18.3万。 原以农业为主要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和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到2005年,虽然全区农业户口人数仍占60%以上,但农业产值所占比重已不到4%,务农劳动力已经不足全区农业户 口的10%。这些数据说明二三产业已占据我区地方经济的主导地位。特别是近年以来,滨海新区的建设带来的招商引资、开放开发、产业结 构的进一步调整,不但带动了全区的社会经济的腾飞,更加速了全区 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二、城市化面临的问题 1.农村城市化的改造和拆迁因没有建设好的园区入驻,产业的拆迁、外迁,有的甚至消亡,既建设了集体的收入,影响税收,又对招 商引资和现有企业的扩大经营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近年来,一些乡村 因为重点工程项目占地,使很多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大批退出 第一产业或者自谋生路。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就是农村劳动力就业转 移和农民养老问题等关乎社会保障与稳定的问题日益严重。同时,因 为农村补偿款不到位,导致农民上访持续的情况时有发生,引发了社 会不稳定的因素,这些值得我们这些干部和政府部门引起充足的重视。 2.随着我区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区城中村在地域上已是城 市的一部分,但在外在形态,管理体制,生活方式等方面仍受着农村 模式的影响,体制的不合理也不适合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

城市化与人口的关系-刘涛

浅谈城市化与人口的关系 刘涛 长安大学城市规划系4102090102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也在提高,带来了非城市人口向城市的流动,转化为城市人口。统计城市人口有许多方法也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在城市化过程中农业人口大量向城市的涌入带了了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但同时也促进了进一步的城市化。 【关键词】:城市化增长人口 一、基本阐述 1.城市化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2.城市人口 城市人口也称驻地人口,指占用城镇生活空间并享受城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服务的人口群体,包括城镇实体地域内的常驻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和居住满6个月或1年以上的暂住人口。 城市人口是衡量一个城市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3.人口城市化

城市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同时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主体,并不断向农村扩散。也即城市化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转变的过程。人口城镇化是指非城镇人口不断向城市转化和集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渐提高的动态过程,这样有利于集中化生产。 4.城市人口发展主要途径: (1)城市人口自然增长 (2)农村人口进城 (3)农村人口就地转化 (4)高校毕业生进入城市工作 二、人口统计 1.中国的人口统计方法 (1)人口普查按照常住人口概念及其具体的五种情况来登记调查,普 查得出的人口即为本地的常住人口。这种统计方法工作量大,所需经费多,但数据最准确。 (2)人口测算利用相关部门的人口变动资料进行测算。先以当年末公 安局的户籍人口为基础,结合计生委的人口资料,确定人口基数,再根据公安的流入人口资料与人口普查资料确定当年的流入人口,利用公安、计生、劳务办、就业局的流出人口资料确定当年的流出人口,最后用人口基数加上流入人口减去流出人口推算当年常住人口。这种统计方法工作量和所需经费都较少,但数据误差大。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图2和图3并回答4~5题。 4.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5.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C.大城市人口老化问题严重 D.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右图是铁路、水运、公路、管道四种运输方式的示意图,回答11~12题。 6.表示水运运输方式的是 A.X B.Y C.Z D.W 7.宜采用铁路运输的距离区间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据此回答15~17题。 10.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能够 A.降低燃油消费 B.提高交通效率C.扩大居民出行 D.节省城市用地 11.对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 A.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B.提高道路运行能力 C.城市连片发展 D.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12.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层空洞 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

人口转变曲线示意图 下图为世界人口增长转变图,据图回答13~14题。 13.在①②③④四点中,能代表工业革命至20世纪70年代期间世界人口增长状况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 14.“十五”计划中要求我国人口控制在13.3亿,我国应采取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① B.②C.③ D.④ 15.为了缓和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列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c 15.下列属于人口超过1亿且政府仍然大力推广鼓励生育政策的国家是 A.日本B.中国 C.印度D.英国 16.二战后,下列地区为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的是 A.欧洲 B.拉丁美洲 C.西亚和北非D.北美 17.下列各组国家中,都属于典型移民国家的是: A.美国、德国 B.南非、埃及C.日本、澳大利亚D.加拿大、新西兰 背景材料:蓝色农业是以海洋水生生物和浮游生物为资源,进行加工利用的海洋农业。彩色农业是指未来的农业将随着基因工程等技术应用而呈现多彩的局面,如棉花纤维不再是白色,玉米籽粒不再只是黄色或白色等。绿色农业是指在农业种植中不使用化肥和杀虫剂等合成化学制品的农业。白色农业亦即微生物农业,它是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基础,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开发微生物资源的工程农业。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28~29题。 28.粮食、蔬菜等农产品农药残留过量,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应大力推广 A.白色农业 B.绿色农业 C.彩色农业 D.蓝色农业 29.白色农业是在工厂化条件下生产的,原料虽丰富,但分布是有选择性的,其布局应A.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B.接近光热充足、地势平坦的地区 C.接近科技发达的地区 D.接近土地贫瘠、缺粮严重的地区 30.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一般有 ①机械化水平高②地广人稀③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 ④自然条件优越⑤农业科技发达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31.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承担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周转和联系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水路运输D.管道运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