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镇发展与人口迁移 文献综述

城镇发展与人口迁移 文献综述

城镇发展与人口迁移 文献综述
城镇发展与人口迁移 文献综述

——环境生态学研究文献综述

城镇发展与人口迁移

——环境生态学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

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现象。这这现象的产生以及流动人口的动向

、流量等与社会竞技水平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其中首要决定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村人口的迁移受到各种不定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的特点。当前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根据农村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力机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实现农村人口的城镇合理迁移,保证城镇的良好秩序,实现城镇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无论是从不断破解我国长期村庄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实现我国人口城市化的角度出发,还是就其对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镇化人口迁移生态系统

城镇化是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是乡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口的过程;是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由农业转化为非农业的过程;是二、三产业向城镇集中发展的过程。城镇化是影响极为深远的社会经济变化的过程。它既有人口和非农人口动向城镇的转移、集中、强化和分异等实体变化过程,还包括了城镇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向乡村地域递级扩散的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

由于城镇化对社会的深远影响,人口学、生态学、历史学、人类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都已将城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热门课题。走城镇化的道路使人口集中居住,腾出更多的空间使大自然修养生息、稳定人口、保护土地。

1.城镇化水平的预测与人口迁移

城镇化的数量指标是与它所希望反应的质量内涵是相对应的,即城镇化的数量指标同时反映了它的质量水平,城镇化水平越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而人口的大量流动据直接影响到了城镇化水平的预测。事实上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的分省统计,就存在着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吻合现象。这就是为什么多年来城镇化研究只能停留在经验研究,而无法形成一种构建体系。

人口统计口径的差异会出现许多误会,使城镇化测度难以确信。例如,

重庆市管辖附近12个县后,总人口一下增加到1300余万,于是,宣布重庆

是只能够过人口最多的城市。所谓“农转非”家庭,即由于国家重点工程或城市建设占地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使原来从事农业的农民转为非农业的城市居民。这些人原以农业为主,转入城市后因自身文化和技术条件的限制,难以就业或是只能从事收入较少的工作。。

2.城镇市场的引力与人口迁移

市场引力是城镇规模扩展,城镇经济繁荣,城镇功能增强,城镇中心作用日益突出的重要动力机制,也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基本动力之一。

1989年学术界注重以国外较成熟的人口流动模型和理论对国内情况进

行分析的比较研究。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关于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西方发展经济学家研完的一个重要课题。

郭熙保(1989)对发展经济学中四个著名的人口流动模型:刘易斯模型、

拉尼斯—费模型、乔根森模型和托达罗模型作了简要的论述,并且对它们各自的特点、意义和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刘伟、平新乔(1989)从理论和政策选择上考察了我国流动人口。文

章从费希尔一克拉克假设讨论中国流动人口产生的必然性,提出解决我国流民

问题的若干政策选择:(1)再造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来疏导流民;(2)完善

市场体系包括劳动力市场体系,使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与市场发育过程相一致,与现代商品经济对传统的自然经济、产品经济的改造、框正过程相一致,同时,

依靠市场力量来保证劳动力转移与结构性流动过程的连续性、稳定性;(3)

在城市规划上进一步开拓思路,发展新的城市群未必没有前途,甚至形成新的

以千万人口计的大城市;(4)缩小农村居民收入与其对城市收入预期值间的

差距,从长期来说应积极地提高农村的收入及福利水平,在非常时期,则可以采取提高农业劳动力转移成本的措施。

辜胜阻(1989)估计全国有5500万流动人口,居住在我国城镇中的实际人口约为3. 2亿左右。全国约有3600多万流动人口在我国城镇中从事工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运输业等经济活动。我国城镇流动人口同城区常住人

口的比例己达到1:5。据此,我们可以估计:全国城镇中约有5500万流动人口,五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的调查表明:经济型流动人口为60%。而县城的这一比例为88%。

由中国农业部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的郭书田、刘纯彬、徐加、王桂新、许

建中、曹阳和美国东西方人口研究中心的金原培(Won Bae Kim)、斯托尔(Charles W "Stahl)撰写了中国沿海四省(广东、江苏、浙江、河北)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迁移调查报告1[8],报告指出1980-1985年间,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年均增长29.05%,而1985-1989年间年平均增长只有6.17%,前后相差达23个百分点,这明显与政府对农村非农产业所采取的经济政策环境有关。

劳动力主要转向第二产业,但第三产业吸收的农业转移劳动力比重能占

21.8%。

3.农村生态系统的压力与人口迁移

生态系统指的是一定的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形成的一个功能环境体系。无论是城镇生态系统还是农村生态系统,其内在的各构成要素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都存在一个比例适当的问题。从人口角度上将讲,只有当人口处于理想生态人口容量的时候,才能保证人口要素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协调,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相反,如果人口过多,必然会在生态系统内部产生一种对过多人口的排斥力。

中国的现实是70%的人口在农村,大大超出了目前农村经济生活水平

下的人口承载力,对农业生态系统构成了一种强大的压力,并不断的影响着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而由于城镇化的不断加速,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文化、交通、生活等设施不断完善,城镇人口的承载力有不断提高的趋势,城镇生他系统所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小。

1[8]《中国沿海四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迁移调查报告》中国农业部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国东西方人口研究中心世界经济文汇1992年5月

目前我国农业中分解出来的实际劳动力数量已达到1.5亿—1.8亿.占农村总人口的15%左右。就这部分人而言,无论是由农业生态系统自身运行的

规律性所产生的排斥力,还是人类所具有的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内在动力,都决定了这部分人必然流向城镇。这实际上也是人口城镇化的生态动力学。

1984年11月在成都召开的全国大城市人口问题和对策讨论会是这一阶段流动人口研究的总结。会议由京、津、沪、蓉三市政府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联合发起的。来自全国25个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代表、国务院主管部门的代表和特邀代表共150多人参加了大会。大会领导

小组就我国城市发展总方针、控制大城市市区人口规模、大城市人口的合理分布、城市暂住流动人口等四个主要问题,组织代表进行了广泛深人的讨论。认

为在1980年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上确定的“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总方针是正确的。大会提出要严格控制大城市市区人口规模,并探讨了其依据:(1)我国几亿农民中已经并将会有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要务工经商;(2)目前农村巾的一部分农民虽然富裕起来,但总的说来,大城市的经济文化生活水平仍大大高于农村地区;(3)大城市的

市区现在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人口超负荷、超容量的问题。

大会专门讨论了城市流动人口问题,认为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农村商品经济的活跃,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人数急剧增加,使大城市,特别是京、津、沪、穗等大城市的暂住流动人口迅速增加。会议认为当前大城市迅猛增加的流动人口与六十年代曾经出现过的类似情况有着本质区别,它是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人口迁移变动的必然结果。与会代表们认为,暂住流动人口给大城市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诸多好处,例如,调剂余缺,繁荣市场;对发展第三产业起到了促进作用;传递信息,活跃了城乡经济。暂住流动人口的聚增,对于已经超负荷的城市基础设施来说确是造成了交通拥挤、市容卫生、社会秩序等诸多压力。代表们还认为,今后必须把暂住流动人口纳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在水、电、饮食、居住、交通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第三产业发展中,充分考虑这一部分人口在多方面的需要。

【思考及建议】

1.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市场引力范围

产业结构调整直接影响到人口就业结构变化。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可以合理地吸引和调配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地提高人力资源的效率,促进城镇经济的的好运转。结构雷同,性能单调是目前我国城镇产业的一大弊病。

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加强城镇机车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并围绕主导产业建立相应的辅助产业体系;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国城镇发展第三产业的潜力巨大,拥有极大的市场空间。因此,在城镇化和城镇迁移过程中,应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市场的服务范围,争强市场的活力和吸引力。

2.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系统,缩小城乡差距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所占的比例为亚洲平均水平的3.5倍,为美国的20倍,远超出世界平均水平。而我国农业的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生产、生

活质量还处于比较贫乏的状况,农业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极为有限。

目前我国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实际劳动力不断涌入城镇的现象,绝不能片面的强制采取堵截的办法,而要顺应“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规律断发展农村经济,努力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和农村的生态位势,境地成长生态系统和农村生态些哦弄个之间的“位差”,不断缩小城乡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减弱大量农村人口急速涌入城镇的势头,使人口城镇化的进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3.充分发挥经济利益的导向作用

通过经济利益的导向原则,利用经济手段和经济杠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农村人口的有序和适度城镇迁移。

第一,充分利用税收政策,解决城镇基本生活设施增加所形成的资金困难和资金缺口。第二,利用投资政策,允许有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农村专业户到城镇投资落户,这样可以积累一定的城镇建设资金,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第三,利用保险政策,通过征收进城农村人口的人身保险、意外事故保险、就业保险等费用,由于,个人或用人单位交纳保险金,以解决进城已落户的人口或城镇中长期合同和临时工的医疗、工伤、意外人身伤害等的赔偿费用。

4.制定合理的就业政策,规范劳动力市场

就业政策直接关系到农村人口进城之后的经济收入来源和经济活动去向。对于进城农村人口,应实行竞争就业政策,通过上岗前考核和发放就业许可证等办法,限制低素质、村人口,低年龄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这样可以减少城外来人口的数量,增强城镇管理的有序化,保证城镇社会经济、生活环境的良性循环。此外,要在法律、行政等管理手段的指导和干预下,逐步建立正规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劳动力市场,通过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手段,实现城乡人口之间的正常迁移流动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劳动力在流向、流量上的盲目性和波动性。

【参考文献】:

1.《营造可持续地球家园的整体设计》(原著第五版)

2.《新世纪小城镇规划与发展》

3.《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流民考察》刘伟经济研究1989年6月

4.《人口迁移和流动研究》辜胜阻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全国大城市人口问题和对策讨论会综述》达即至城市问题1985年1月

6.《中国沿海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迁移调查报告》中国农业部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国东

西方人口研究中心世界经济文汇1992年5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