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阳明哲学》读书笔记

《王阳明哲学》读书笔记

《王阳明哲学》读书笔记
《王阳明哲学》读书笔记

《王阳明哲学》蔡仁厚

一、关于本书

二、王阳明思想的核心

1、"致良知"

2、"知行合一”

3、"致良知"与"知行合一"是相伴相生的存在

三、阳明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1、王学的前三变——异质的转变

2、王学的后三变——同质的发展与完成

四、阳明学的基本义旨

1、良知之天理

2、致良知与逆觉体征

五、知行合一

六、良知与知识

七、功夫指点的意义

1.克己与为己之心

2.静坐与光景

八、四句教与天泉证道

九、心即理的义蕴与境界

十、阳明的亲民哲学及事功

1、"薄厚"与"同体"合一的亲民哲学

2、在家国天下事中"知行合一"的事功

十一、阳明的人格与风格

1、大丈夫气概

2、坚定毅力和喜欢进取的“狂者胸次”

3、敬畏与洒落的和谐统一

结语

一、关于本书

作者蔡仁厚为新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师承当代儒学大师牟宗三先生之门逾四十年。历任台湾各大学教授,哲学研究所所长等,蔡仁厚先生对先秦儒学、宋明理学、中国

哲学史有极深厚地研究。

王阳明被誉为我国历史上二个半完人(孔王曾)之一;儒家的四大圣人(孔孟朱王)

之近500年来中国最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也就是自阳明先生以降无出其右。

与阳明先生的百战百胜的赫赫战功相比,令他名垂青史的是他创立的心学体系。"致良知"、"知行合一",但这些概念究竟讲得是什么,它们跟以前的儒学、甚至佛老有什么关联,恐怕是众说纷纭,乃至越说越糊涂。本书对王学的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对王阳明思想的

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了细致的论证考察,以翔实的资料呈现真实的王阳明哲学思想和整体风貌。

二、王阳明思想的核心

我们首先介绍王学的核心思想:"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要理解这两个思想,我们首先需要明白古人的学习和今人的求知是不一样的,我们现

在研究生物、物理、化学,是要探索其间未知的东西,叫闻见之知,而古人的学习则很简单,就是要探索一个东西——道,可以理解为万物之至理,即德性之知。有了德性之知就

可以内圣外王,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圣人,而这个道又没有标准,众说纷纭。

到了宋代,朱熹的意见成为了主流:道存在于自然界中,格尽万物才能领会道的真谛,所以废话少说,都去格物吧"。另一派则是影响力相对较弱的陆派陆九渊,他主张向内求,心(我)即理,并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王阳明刚开始遵循朱熹的"格物致知",先从"格物"着手,即著名的"阳明格竹",要注意他的格竹不是研究竹子(如观察竹子形状、生长特征、剖开竹子),而是通过格竹来探究

万物之理,当然不得其法。所以王阳明更相信陆九渊的心学,并发展出完整的心学体系。

1、"致良知"

王阳明认为,"良知"包括明善恶(道德)和辨是非(智慧)两部分。这是人人具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就是唤起、体认、践行、扩充、光大、达到、实现。所以

致良知就是要通过那些"致"的行动实现人皆有之、与生俱来的自性、本心、善根、智慧,

达到万物一体、与宇宙同化的圣贤境界。

2、"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在"致良知"在知和行关系上发展。"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为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即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王阳明说:"知

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因此,知行合一反对那种只说不做的假道学,不行就不是真知,无疑有其沫刻意义。

3、"致良知"与"知行合一"是相伴相生的存在

就好比我们知道孝顺父母是正确的事情,是我们的良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就是常

回家看看,帮妈妈洗洗碗,帮爸爸捶捶背,让他们幸福安享晚年,这就是"孝”的知行合一。

三、阳明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王阳明从小聪慧过人,胸襟眼界更是远超凡人。当时士子求学,不过是为了功名利禄,加官进爵,似乎都缺了些"脱胎换骨,超凡入圣“的自觉与要求。而王阳明自是不屑于此等

追求,人家是有大志向,大追求的不羁少年。当然这离他进入圣贤学问的门径,还有着一

场段崎岖多歧的路。

1、王学的前三变——异质的转变

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指出,王阳明在悟道之前,即"得其门"之前有三变,这是不

同内容、不同趋向的转变。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王阳明最终还是走上了圣贤

的正途。

(1)泛滥于词章

王阳明从小有志于做圣贤。二十一岁那年他中了举人,于是就遵照当时学界泰斗朱熹

的格物之说即"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开始了穷理工夫。朱熹认为世界万物

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莫不有理。于是王阳明和友人开始对着竹子格,很不幸,最后什么

也没格出来,还病倒了,可见通过外物来寻求道理,还是难以走通的。

王阳明那会儿特别沮丧,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也没有头绪。于是便一头扎进了世俗词

章之学,这一扎就是五六年,在诗文界也算是"杠把子"级的人物。不过词章之学到底没能

笼络住王阳明不羁的灵魂,他生命的灼热点又开始在新的"地盘"上燃烧。

(2)出入佛老

二十七岁那年,阳明感慨"辞章艺能,不足以通志道",心中惶惑不安。于是又重新循

着朱子的路,做穷理工夫,但仍然无所得。同时他发现顺着朱子的路走,事物之理与人的

本心,终分为二,打不成一片。如果理在外而不在人心,纵然把竹子草木之理格得清清楚楚,与我做圣贤又有什么关系?他心下疑虑、苦闷,恰逢道士谈养生,于是便动了入山修

道的念头,渐渐留心仙道,探究佛学。

阳明先生在浙江绍兴阳明洞修炼功夫,据说已经修到能够"先知"的地步,世人皆以为

他得道了。但他因惦念父亲与祖母迟疑不能决,后来忽然觉悟:如果连父母亲人都不思念

的话,这就坏了人伦大体,这是佛老和儒家的根本区别,这也涉及到一个"同体"与"薄厚”。

佛教倡导无分别,人和人,人和动物没有分别,讲求众生平等,对待一切都要有一颗

平等的仁心,这就是"同体"。"薄厚"就是你对亲人要比对旁人好,对人要比对动物好,对

动物要比对植物好。与佛教独尊"同体"不同,儒家则兼顾了 "同体"与"薄厚"。

王阳明既悟佛老之非,表示他的心思已从孝悌一念直接归到仁心天理了。到此之时,

心与理为一或为二,便已到了彻底解决的时候,但这场机缘一直到他三十七岁在龙场动心

忍性之时,方才姗姗来迟。

(3)龙场悟道

因宦官刘瑾之祸,王阳明远谪贵州,辗转万里,几遭不测。才终于到了蛊毒瘴疠、蛇

虺横行、言语不通的苗夷之境。王阳明此时,自觉得失荣辱都能超脱,乃造石棺,以俟命。

那时的王阳明不但得失荣辱不在念中,连自己生死的"意志"也予以否定。

王阳明在龙场这等苍凉之地,日夜端居静坐,以求静一,忽而大悟:圣人之道,吾性

自足。向求之理于事物者,误也。

其实,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也就是说我们都具有成为圣人的心体,但很多时候都被

私欲遮蔽了,我们只有次第修行,祛除这些私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换句话理解,就好

比一块土地,是有孕育植物的条件的,但是有的土里长了虫子,你只有除掉虫子,植物才

能从土壤里慢慢长出来。我们常说内容真理,皆系于一念之觉醒,主体都是心,离开心体,便没了圣贤学问了。如《论语》的"仁"、《孟子》的"性善"、《中庸》的"诚、中和、慎独"、《大学》的"明明德"、《诗经》的"温柔敦厚"、《易》的"穷神知化"等。陆象山所谓"六经

皆我注脚",其意就是说,六经千言万语,不过为我的本心仁体多方的印证而已。

向外求之理于事物者,误也。是说朱熹试求理于事物,即求理于心外,并不正确,主

次颠倒。王阳明龙场悟道,便是悟的这个道。

2、王学的后三变——同质的发展与完成

王学的后三变与前三变不同,前三变是异质的转变,后三变则是同质的发展,是同一

个系统的圆熟完成。

(1)默坐澄心

王阳明在濒临生死、百折千难中大悟之后,犹如经历了一场大病,元气初复,不得不

注意养生。于是就有了"默坐澄心",所谓"默坐澄心"就是静坐,慢慢地去清除内心的杂念,然后分辨"真我"(本心真体)和"假我"(习气私欲)。就像《正念的奇迹》中讲,初学者

在学正念的时候,经常提醒自己要处于正念中。

王阳明在这个阶段教人"存天理,去人欲",所谓天理就是本心、真我,所谓人欲就是

私欲习气,假我,已渐渐地向良知之说靠拢了。

(2)致良知

王阳明在五十岁前五年间,平诸寇,擒宸濠,在军旅中讲学不辍,属于学问和事业的

鼎盛时期。但在四十九岁时,因遭奸佞忌恨,生死一发,益信良知之学可以忘患难出生死。在五十岁之际,便正式揭示"致良知"三字为口诀,成立讲学宗旨。

什么是"致良知"呢?就是在能分辨真我和假我之后,知是非善恶的真我,将其扩充到底,使它在行为过程中占据主宰地位,用三点可以详细地阐述这一点。

一是收敛与发散圆融为一:这一阶段,王阳明已克服主客体分裂对立之境,达到"默不假坐,心不待澄"的境界,即不管处于什么状态,哪怕他在打仗,面见皇上,他的心永远

是定的,并不需要成天的静坐了。

二是未发已发无先后之分:我们知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就是说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时,称为"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常理的,称为"和"。不

管未发的"中"还是已发的"和",只要找到其中关键的平衡点,是中庸,是天理,也是良知。

【案例】

王阳明的一个学生,他的孩子生病了。非常焦虑,痛苦得坐卧不宁。这时候王阳明就

告诉他说,孩子生病了,父母觉得很难过,这是人之常情,符合天理。但是如果这个痛苦

过分了,当你已经痛苦到六神无主的时候,就说明你的私意太多。这其实就过了 "发而皆

中节,谓之和"的"和”了。

三是知与行合二为一:什么是知行合一呢?就是知得真切,知得笃实,便是行;行得

明觉,行得精察,便是知。知的过程与行的过程是相终始的。这里的"知"不是指知识,而

是指"德性之知''。知行合一,要求你真知,然后真的去做。所以知行合一的提出,代表着

致良知达到了最高境界。

【案例】

有人说我知道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可是我就是控制不住我自己,习惯性地对父母大吼大叫,与兄弟斤斤计较。这就不是真知,也不可能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前提,是真知,就是你知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并且你会不由自主地去把它实践在你对待父母和兄弟的行为上。

(3)圆熟化境

王阳明父丧后五六年间,都在越中讲学。所谓"居越以后,所操益熟,所得益化",便是指他51岁以后的晚年境界——圆熟化境。这和孔子所讲"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类似。

王阳明所谓圆熟化境是:不习不虑的良知,并不是习气中的直觉本能,而是随时当下的真实呈现。此时,天理自存,人欲自去,良知真宰,融入化境,圣人气象显。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私欲早已消失殆尽,良知在他脑海里根深蒂固,不管他随意做什么,一定是符合良知的。

王阳明成学前的三变,是"自我发现“的过程;悟道以后的三变,则是"自我完成"的过程。从"自我发现"到"自我完成",亦正是他一生践履的过程,这不是思辨的事,而是实践的事。

四、阳明学的基本义旨

1、良知之天理

王阳明在《传习录》提出,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也就是说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它最内在的真诚恻怛的本体自性,便自然而自发地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天理,如在事亲便表现为孝,在从兄上表现为悌,在事君上表现为忠,便是所谓天理,也是所谓的道德法则。

【案例】

有一个小孩朝井里边爬,不管你是好人坏人,你看到了都会拉他一把。并没有人说拉这个小孩给你多少钱,但你忍不住要去拉一把。为什么呢?这源自于你的天性,即天理。

2、致良知与逆觉体征

我们在前文讲到"致良知"就是在能分辨真我和假我之后,知是非善恶的真我,将其扩充到底,使它在行为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那么怎样才能把"致良知"贯通下来呢?

在《次第花开》中提到,给我们带来最大困难的就是惯性。我们每个人都在和自己的惯性不断地作战,这个惯性就是不警觉的状态。所以"致"的功夫要从警觉开始,警觉也叫"逆觉",而在曰常生活中体悟良知本心的叫做"体证",牟宗三先生称之为"逆觉体证"。有了第一步警觉以后,需要依靠良知本身的力量去走向正道。这时候外在的涵养,包括一些格物穷理等外在的东西,这些功夫都只是助缘而已,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当你依靠良知去判断事情,所操益熟。它本身就具备极强的力量,把你带入到一个正确的循环当中。

五、知行合一

据《阳明年谱》记载,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次年,主讲贵阳书院,开始提出"知行合一"之说,但最初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知行合一的宗旨。

"知行本体"即是良知本体,也是心体。知行本体原本是一体的,它之所以不合一,是因为被私欲所遮蔽,所以必须有"致"的功夫使其合二为一。

【案例】

阳明先生的弟子徐爱,请教他说,有人知道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却不这样做,这样知与行分明是两回事。王阳明说,他们的良知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知而不行,并不能算作真知。如果没有私欲隔断,其孝亲之良知自然能"致"于父母而表现为孝行。如此,便是"知行合一"了。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指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圣学只是一个功夫,知行不

可分作两件事。也就是说当我们心知善恶时,便已好此善、恶此恶了,这时"知是行之始",当我们知善恶,并把其具体到实践中去,所以"行是始之成"。这时的行,已由内而形诸于外,内外通而合一。总之,知得真切,知得笃实,便是行;行得明觉,行得精察,便是知。知的过程与行的过程是相终始的。

六、良知与知识

王阳明的"良知",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闻见之知",而是"德性之知",那么"闻见之知"是否可以统摄"德性之知"呢?这是我们了解王阳明哲学的一大疑问。

所谓"德性之知",即是发于性体之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爱知敬、知是知非,当

恻隐自然恻隐,当羞愧自然羞愧"之知。这种"知"发自于人的本心,并不是依靠见闻就能获得的。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到,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

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因为"致良知"的本义,就是要将良知的天理扩初出来,实践到

万事万物上。而为了达到对事物的真知,我们内心的良知会发出命令,让我们去见、去闻、去求知、去习能,这全是良知要求我们去做的。而且致良知,并不是凭空可以"致"得的,

必须落在实事上,才能致知以格物,离了实事则知亦不能"致"。这也就是"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

七、功夫指点的意义

阳明之学,风行天下,然弊亦随之。王阳明讲学的宗旨是"致良知",它不是一句言谈,亦不是一种论说,而是真切的道德实践功夫。而这种到的实践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需

要有名师指点,否则就会误入歧途。很多人都会在以下方面出现疑惑。

1.克己与为己之心

弟子曾经询问阳明先生说,自己的私欲习气难以克制,怎么办?王阳明答道,人须有

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在这里"克己"是指躯壳的"己",是自己的身体,"为己"是为真己,即是人心。但"身""心"并不是分开相对立的,所谓"克己"并不是不让眼耳口鼻去视、听、言、动,而是不可"

随躯壳起念",欲视美色、听美声,尝美味,因为这样就会让你陷入一种庸俗自私放荡,而不是洒脱。

我们要知道"真己"与"躯壳之己"是主从关系,没有"真己"作主宰,躯壳便只是个行

尸走肉。反之,有"真己"作主宰,躯壳变成了 "真己”的具体表现。

2.静坐与光景

常人总以为静时的无念是内,动时的起念是外,所以一味地静坐以求无念。其实,人

怎么可能无念呢?只不过是要求"念"要"正''而已。心能做主时,无论在动时或在静时,都

只是那个虚灵明觉、真诚恻怛的心就够了。王阳明告诫弟子,人需要在做事上磨炼功夫才

有益处,一味好静只是一种逃避的自私,遇事便乱,毫无长进。试想,从自身到家国天下,有多少事需要我们去担负。

那些不通过真切功夫以使良知在日常事务中流转,而只静坐观心,凭空去描绘良知心

体如何,则良知本身就成了"光景",一种幻像,很容易破灭。要拆穿光景,对付这种"假"

静坐,教他们存天理,灭人欲,归于致良知的正道功夫,就不会再沉溺于那些虚幻的光景了。

八、四句教与天泉证道

王阳明在晚年时,意识到要想将他的学问传给更多的人,必须要遵循一个"次第",也

就是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四句教释义

王阳明的四句教言,是先开"心、意、知、物"四面,以揭示德性时间的内在正道。

第一句为"无善无恶心之体",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

第二句为"有善有恶意之动",意是心之所发,心体没有了善恶,到意念发动就有了善

恶之分。因为心之发动的意念,往往是牵连于躯壳而分化:顺躯壳的欲望起念叫"恶",不

顺躯壳欲望起念的叫"善"。

第三句为"知善知恶是良知",就是心意发动处的善恶,只有自己的良知知道。意有善

与恶,而一次为对照的良知就不会出错。所谓"致良知",就是把这些对照临于经验的善念

恶念之上的"知"扩充出来,使新之所发的意念只有善而无恶,使恶念在"致"的过程中消失。

第四句为"为善去恶是格物",人的良知不但知善知恶,而且好善恶恶;由好善而为善,由恶恶而去恶,即是致知以格物。格物就是使万事万物,都在良知的影响下表现为具体的

善行与善事。

2、天泉证道

对于阳明先生接引学者的四句教言,王阳明的两位弟子,钱德洪(绪山)和王汝中

(龙溪)产生了争议,于是请教于王阳明。这番在天泉桥上的争论,关系王学义理甚大,

后世称为"天泉证道"。

王汝中觉得,若说心体无善无恶,意也应该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

恶亦是无善无恶的恶。若说意有善恶,那么心体就有善恶在。钱德洪反驳道,如果都没有

善恶的话,那还要修什么呢?那为什么还要炼呢?

对于两位学生的争论,王阳明说,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为什么要

这样讲呢?

王阳明道,我这里接人,有两种。利根之人,也就是悟性好的,直从本源上悟入。人

心本体本就是明莹无滞的,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已内外一齐俱透了。但另外

一种是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

本体亦明尽了。王汝中的见解,适用于接引那些利根器的人,德洪的见解是为非利根器的

人准备的。王阳明一再强调,这两个人的学习方法要结合起来,让喜欢参透本体的人,也

要下一点工夫;让喜欢下功夫的人,也要努力去参透一点本体,这样只要学生的资质只要

差不多都可以教好。

九、心即理的义蕴与境界

"心即理”(良知即天理),是传统心学的重要命题,由宋代陆九渊首提,后由王阳明

完善。

陆九渊直承孟子而言本心,他认为充塞宇宙的"理",就在人的心中,宇宙间万事万物之"理",和人心之"理"是完全相同的,心即是理,这个理是有根的,是真实的,它表现为

行为,就是实行,表现为家国天下事,就是实事。由本心之理而为的实行实事,也是陆学

的精神所在。

王阳明以"良知"概括孟子的四端之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故良知学即是心学。良知心体在种种机缘上,自然地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天理,以"是是而

非非,善善而恶恶",如此,只能"尽了万事万变"。因为世间万物,归总而言,不过是正其

非成其是,去其恶成其善。而良知心体正是"定是非,知善恶"的标准,也是成就事物的实

现原理。阳明有云:"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所谓虚灵不昧,即是指心而言。阳明所说的"心"是孟子的本心,也是天心;他说的"理",是我们的心应事

接物的理,应事接物的理是道理,也是吾心良知之天理。众理聚于心中,所以说,"心外无理"。心者,万事之所由出,故曰"心外无事"。心之所发为意,意之所在为物,物即是事;

心外无事,亦即"心外无物"。

陆九渊之学,在由本心实理流出而为实事实行。阳明之学,在致吾心之良知以正物成物。故曰:"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

知也;事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即是事事

物物皆得其正,皆得其成。一切事物皆在良知天理之润泽中而得其真实之成就。摄物以归心,心以宰物、以成物。所谓"心与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皆在这个意义上才能了解,这也是"心即理"(良知即天理)最中心的义蕴。

十、阳明的亲民哲学及事功

1、"薄厚"与"同体"合一的亲民哲学

"万物一体"是儒家本义、通义。王阳明在《大学问》中提到"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一体

者也"即是"同体"之说。有学生问王阳明,人既与天地万物一体,自应一视同仁,为什么《大学》(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又讲到"厚薄"?

王阳明答道,孟子尝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其实是良知自然的条例,先

亲亲,然后仁民,最后爱物,这是"厚薄"的自然秩序。你对你的家人,要比对陌生人要好,这是良知天理。虽先亲亲,但却不碍仁民,不碍爱物,也是仁心通于万物的"同体"之义。

这也是王阳明主张的"爱有等差",不然社会秩序难以维持了。王阳明深谙"薄厚"之理,为

了保护人民他会杀贼。但实际上对贼人,他也秉承仁爱"同体"。

【案例】

有一次,王阳明把几百贼诱惑到兵营里来,却没有直接杀他们,而是让他们穿上官服

在他身边做官,然后经常观察他们。以判定他们到底能不能救。一直观察到年关时,有些

人慢慢显示出要叛乱的苗头,王阳明特别难过,最后把这些贼人处死,自己大病一场。

2、在家国天下事中"知行合一"的事功

王阳明晚年,有一本重要著作《大学问》,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他有着"民胞物与"的情怀,认为应该爱这些天地万物。把这一理念贯穿下去,其实就是我们前文

所讲的"致良知"。在万事万物中贯穿"致良知",因此王阳明就立下特别多的事功。因为他

不会脱离百姓,自己去静坐,去修炼,而是在家国天下事中"知行合一"。

十一、阳明的人格与风格

1、大丈夫气概

"思想运动"是近代名词,古人只说讲学论道。但宋明儒的讲学,实质上是一种启迪众

多士子开发文化新生命的思想运动。王阳明当时所在的明代,正值西方文艺复兴,是现代

欧洲觉醒的时期。而在中国,明朝的绝对王权非常的严酷,士大夫沉溺于训诂和词章中不

谈政治。

面对当时的社会流弊,王阳明痛斥当时的训诂、词章、名利之恶习与士大夫的奸私无耻,而思以精诚恻怛之仁的觉醒而移易之。在政治上,他为平民立言,而反抗专制。在学

术上,他聚集豪杰同志之士,共讲良知之学,唤醒人们的文化意识。后来王学风行天下,

也表示了人心不死与文化心灵之活跃。在当时的明朝,王阳明的讲学运动,也可以说是一

场思想运动,是对黑暗社会的呐喊,是难得的大丈夫气概。

2、坚定毅力和喜欢进取的“狂者胸次”

王阳明是圣贤中的狂者,他的一生,用世而不阿时,自持而不隐士。为什么说是狂者呢?

孔夫子有言"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就是如果一个人达不到圣人的境界,能够做到

狂狷之徒,其实已经算是不错了。王阳明自谦为狂者,一直努力地不断进取。

【案例】

王阳明受命去平叛,南赣汀漳之地的贼乱。出发前,他的朋友王思舆对他人说,这次

去阳明肯定能够立大功。别人问原因,王思舆答道,"吾触之不动矣"。触之不动,就是孔

夫子的四十而不惑,不惑就是不惑于外物,不动心。

也就是说王阳明在43岁时,就已经能将厉害荣辱、生死祸福置之度外。一切只依良知真是非而行,不委曲,不敷衍,没有瞻顾,没有回护,这便是"狂者胸次"。所以,王阳明

是一个有坚定毅力的喜欢进取的狂者。

3、敬畏与洒落的和谐统一

如果一个人只有"洒脱"之感,而没有"敬畏"之心,就会放纵恣意自己。反之,有"敬畏"之感,却无"洒脱"之心的人,就会很拘谨,但是王阳明却将这两种品格完美地结合在

一起。

王阳明认为,敬畏不是指害怕,而是指不要欺瞒你的良知,一个人如果能稳当快乐便

是洒落。什么叫稳当快乐?孔夫子的"曲肱而枕之不亦乐乎",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就是稳当快乐。所以当你心中有着对于良知的敬畏的时候,你反倒更容易做到真正的洒落,两者之间并不矛盾。"洒落"与"敬畏"二者必须和谐统一,

方是儒者之学。

结语

需要慢慢品味和深入思考,必要时查查典籍,把自己置身于当年那样一个学术和政治

环境,理解阳明先生的思想历程;或者把自己扮作一个阳明先生的小书童,观察他、理解

他的学说和对社会影响力。

我们今天的求学、研究,学习各类知识、理论、方法,基本为向外求,看似与阳明先

生的"致良知"关系不大。但相信如果你只是一味地向外求,学习、理解、记忆都没有问题,但到了用的时候、创新时候,倘若没有向内求的功夫,何来心中无惑呢?

读《教学勇气》读后感

读《教学勇气》有感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说实话,手捧此书,很多时候心又游离于书外,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自己的才疏学浅,我觉得此书所讲的内容不易理解,感觉很深奥,需要专心、投入的边读边想,边想边读。关于教与学,一直以来都是大家一直探索的问题,而在这里,帕克·帕尔默比任何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使我受益匪浅。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其他岗位的人,这本书都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尽管如此,我也不能完全理解,更不能说出自己的多少感悟,只是对书中一些重要的观点有比较深的 印象而已。 人们出于情感的原因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他们深爱着自己的学生和课程。但是,教学上的种种要求却常常使得许多教师感到激情消退以致于无力教学。我们能不能也像一些优秀的老师那样,把爱献给孩子们,用心来教,为我们的教学注入鲜活的情感?帕尔默提倡需要发展教师职业的深层愉悦,这种深层愉悦的根基在于将教学工作融入自我完整之中,如果一项工作是我们内心真正想做的,即使辛劳也乐此不疲,工作让生活充实快乐,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是自身成长的机会。所以,作为教师要学会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我们经常故意漠视心灵发出的声音,结果心灵变得缄口,对待心灵有如待友之道,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问询,而是平和、快乐地聆听。

只有教师能和自己的心灵对话,才有可能将心灵呈现在我们的学生面前,真正的教学才能发生。总之作为教师要保持心灵的完整,让教学成为自己生活乐趣的一部分,这是读此书后我最大的收获。 本书的一个最普通的信念:优秀教学不能被降格为技术,优秀教学源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善。和一个最简单的前提: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这让我对教学的实质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读了《教学勇气》,我在作者的引导下逐渐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拨开迷雾,认清自己的内心,即使是在寒风中摇曳的一点烛光,也坚信自己的光芒,自己的温暖那是给予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关爱与呵护。我相信自己有勇气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发现。 相信很多老师都有过这样的感受,我们热爱教育,同时为教育痛苦。我们不辞辛苦,我们乐意学习,我们希望自己的教学生涯充满成功。但现实往往是不尽如人意。有时我们甚至想放弃,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勇气。为什么会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中呢?是学科知识的浅薄?是教育方法、技巧的缺乏,还是对学生的研究不够?反思中,我发现唯独缺少了对自己内心的关注。然而,帕尔默告诉我,核心问题是“认识自我”,是自我认同和自身完整。他说:“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们是谁。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够懂得我的学科。”帕尔默说,要寻找一种与自己本性契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篇)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篇)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体会1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体会1 我这一段时间,一直在读《教学勇气》我很感动,这是一部唤醒教师心灵的书,我从中了解到了自己内心的弱点,自己心灵的需要甚至有时候,它帮我治疗了心灵伤痛,提升了人生观念,让我的心对过往不再耿耿于怀,有点儿像毕淑敏所说“心轻上天堂”的感觉。 从中,我找到了自己教学中的根本问题——“自我认同”,尤其是职业的认同。我觉得,这个认同在这个浮躁时代太不容易了,因为我们大多数老师还“处在“为生存而挣扎”的时期”很多时候老师们渴望的不是“内心领域的关注”,而是“能在教室里生存下去的点子、窍门、技能”,我也处在这个时期。 书中还说“最能获得实践效果的东西是,在操作中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越熟悉我们的内心领域,我们的教学就越稳健,我们的生活就越踏实”。所谓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情,其实是敏锐地感受自我,感受自我内心的教学体验,是否快乐、是否紧张、是否慌乱、是否享受?如果不快乐,那么这堂课其实是一种折磨。洞悉内心本质是教师个人的“自我认同”,其中起到很重要作用的一项是职业认同,是否认同自己职业,是职业幸福的关键,也是课堂灵气的关键。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的家长身上。我上周开了一次家长会,从中分享了“自我认同”的理念,我说,我们的家长的家庭教育问题本源,也出在“自我认同”上,自我认同的缺乏,导致了各种家庭教育问题

的产生,是否认同自我,是否认同自己的生活,是否认同自己的职业,都会在于孩子发生冲突是,以家庭教育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造成家庭教育的低效或者伤害。在做进一步沟通中,很多家长陷入了沉思。这让我反思我平时的家长会,我发现,我所说的,大部分是学科要求、管理要求,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并且会拿“升学问题”来增加家长的压力,即便是谈教育观念,也更多是为提升家庭管理效率效率服务,却很少涉及家长的内心感受,很少涉及学生的内心感受,我发现,我的教学心肠是硬的,缺少书中所说的“教师心肠软”。 但同时也发现了另外的问题:心灵和技术,到底哪一个应该更优先?昨晚我去做一个家访,我没有问学生的具体家庭情况,我只是辅导学生,我们用了2个小时的时间,采用互动互动模式,把英语学科的一周知识复习、思考了一遍,并做了一部分习题,这个班里倒数的女生表现非常好,我们一起提问、讨论,她表现出思维敏捷、学习认真、主动提问等优秀的学习特点,效果非常好。家长当时一直坐在旁边,对孩子的学习表现大为舒心,因为她很少看到孩子有这种表现。 我在思考,达到这个良好的学习效果,是心灵的作用,还是技术的作用,到底哪一个起了关键作用?如果我一晚上跟家长谈教育、谈内心,会有这样的效果吗?我们的内心唤醒,到底是怎样发生作用的? 书中讲到“只要我们稍微给自己内心声音一些注意和尊重,它就会以一种更温柔的方式回应,是我们参与到赋予生命活力的灵魂的对话中”。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遵守的教师职业规则,是否也有和作

《走向新建筑》读书笔记知识讲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走向新建筑》读书笔记 摘录: 建筑成了时代的镜子。 现代的建筑关心住宅,为普通而平常的人关心普通而平常的住宅。它任凭宫殿倒塌。这是时代的一个标志。 为普通人,“所有的人”,研究住宅,这就是恢复人道的基础,人的尺度,需要的标准、功能的标准、情感的标准。就是这些!这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一切。这是个高尚的时代,人们抛弃了豪华壮丽。 作为一种有造型激情的东西,建筑在它的领域里,也要从头做起,要使用那些易于打动我们意识的、易于满足我们视觉欲望的因素,并且把它们处理得使它们的形象能以精致或粗犷、动乱或宁静、淡漠或热衷来清楚地影响我们; 体块是一种能充分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并使我们能够借以感知和量度的因素。 表面是体块的外套,它可以消除或丰富我们对体块的感觉。 平面是体块和表面的生成元,是它,不可更改地决定了一切。 建筑是一件艺术行为,一种情感现象,在营造问题之外,超乎它之上。营造是把房子造起来;建筑却是为了动人。当作品对你合着宇宙的拍子震响的时候,这就是建筑情感,我们顺从、感应和颂赞宇宙的规律。 我们正处于一个建设时期,一个重新调整以适应于新的社会和经济条件的时期。我们正在绕过一个海岬,新的前景只有在彻底修正现行的手段和确定合乎逻辑地建立起来的新的结构基础之后才能恢复伟大的传统路线。 有序布局是把轴线分等分级,也是目标的分等分级,意图的分类。 如果说数字计算的结果使我们感到满意和和谐,这是因为它们来源于这轴线。如果,根据计算,飞机的外形像一条鱼,像自然物体,这是因为它重新找到了轴线。如果独木舟、乐器、涡轮机,这些实验和计算的成果,在我们看来都像“有机的”现象,这就是说,像某种生命的载体,那是因为它们排列在轴线上。 现代的工程师,首先追求功能而把形式放在第二位,但他的成果总是造型美观的。优秀的现代画家为造型而追求造型,如果他有必要的能力,成品在造型上就会令人满意。 读后感: 看完《走向新建筑》,这是柯布西耶创作的一本现代建筑学的纲领性书籍。但是由于这本书语言的速度很快,而且是跳跃式的,没有明晰的条理。所以作为初学建筑的学生不能理解的足够清楚。所以我主要是感受柯布破旧立新的英雄主义激情和对建筑的热情。 柯布的美学观是完全现代主义的,特别偏好当时的立体主义以及某些未来主义。他认为真正的美必须是抽象的,他不停的提到“体块”“比例”“几何”,最反对的就是装饰,特别是住宅里面各种没用的各种风格的家具和装饰。 另外,柯布在开篇就提出的“工程师的美学”其实可以归结到一种自然美。因为工程师是忠于数学的,忠于自然规律的,所以是美的,柯布大力赞美了飞机、汽车和轮船的设计,对比建筑的落后。柯布还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这是流传最广的一句话。 但是柯布从来没有认为所有的建筑都是这样,他在提倡“工程师的美学”的同时,又说“凸凹曲折是建筑师的试金石。他被考验出来是艺术家或者不过是工程师。柯布并没有让建筑师变成工程师,而是一个考虑到这些因素并超越他们而成为一个艺术家。这种艺术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他不在意风格、不在意古典的一整套东西。而是从使用者的真实需要出发,首先正确地建造,然后艺术地建造。 这本书其实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号召建筑师向工程师学习,另一部分是确立现代

教学勇气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

教学勇气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 教学勇气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勇气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勇气读后感1 有幸读了帕克·帕尔默著的《教学勇气》之后,使我的心灵为之一震,才明白自己对教学、教师认识过于简单,过于肤浅。《教学勇气》使我对教学,优秀教学和优秀教师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识。 帕克·帕尔默谈到教学中的困惑源自三个方面:学科,学生,还有自己对自我的认识。学科像生命一样广泛和复杂;学生远比生命广泛、复杂;而更为复杂的是教导自己认识自己。如果仅仅从学科和学生两个方面去认识教学工作的复杂性,作为一个教师只要精通学科知识,学习足够的教学技巧,使得自己处于引领学生精神的地位,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复制这个世界。当我们对学科以及对学生的认识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自于我们对自我的认识,依赖于关于自我的知识。当我们不了解自我的时候,我们就不了解我们的学生是谁,也就不能懂得我们所教的学科。然而在我工作的时候,我和同事经常会抱怨现在的学生教起来怎么越来越难了,越来越多“来自地狱的学生”;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的要求越来越高了,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从这些抱怨声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仅仅从学科和学生的角度上理解教学,我们也是在这个角度上来进行着我们的教学,很少从认识自我这个角度来理解教学,去理解我所教的学科,去认识我所教的学生。在帕尔默看来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去简单的复制这个世界,而不是在改造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是要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要想让我们的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去复制这个世界。作为教师就不能仅仅从学科和学生的角度上去理解教学,教师应该去理解自我的知识,认识自我,把自我和学生、学科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共同体,去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有精深的学科知识,好的教学方法,正如帕尔默所说的真正的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在每

教学勇气读书笔记

教学勇气读书笔记 1、教导自已认识自我 “然而另一些时候,教室却如此毫无生气、充满痛苦和混乱——而我却对此无能为力——此刻的所谓教师就像无处藏身的冒牌货。于是敌人远处不在——那些格格不入的学生,那些我自以为熟知的学科,还有那有赖此业谋生的个人苦衷,都与我作对了。”想不到名人也有这种情况出现,我还以为就是我们这些平庸人才会出现毫无生气的教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知遇到多少次是这样的情况,多么沉闷的课堂而又那么无耐,以致我们有时会厌卷教学,怕给学生上课。 “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不愿望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那是肯定的。不“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根本不会想认真读这种书,不会去想改变自我,这样的书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这里帕尔默讲了引起教师困惑的三个主要原因:认识学科、认识学生、认识自我。“首先,我们教授的学科是像生命一样广泛和复杂的,因此我们有关学科的知识总是残缺不全,无论我们自己如何致力于阅读和研究,教学对控制内容的要求总是使我们难以把握。其次,我们教的学生远比生命广泛,复杂。要清晰、完全地认识他们,对他们快速作出明智的反应,需要融入鲜有人能及的弗洛伊德和所罗门的智慧。”第三个原因:“我们教导自己认识自我” “而就优秀教师而言,认识自我与认识其学生和学科是同等的重要的”。同时阐述三者的关系,强调了认识自我的生要性。“当我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是谁。我只会在我经受不了检验的生命阴影中,透过重重的墨镜看学生——而且当我不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时,我就不能够教好他们。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够懂得我教的学科——不能够出神入化地在深层次、个人的意义上吃透学生科。” 2.教师的内心世界和外部景观 “教师很容易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因为他们是如此普通且无反击之力的群体。”的确如此,教师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没有金钱,更没有权势。特别是当今的中国,教师的地位和权利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匆忙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忘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如果我们继续让称职的教师所如些依赖的意义和心灵缺失,仅仅依靠增加拨款、重组学校结构、重

王阳明晚年著作《大学问》探析

王阳明晚年著作《大学问》探析 王阳明在他逝世前一年,特意为弟子讲授其关于《大学》“三纲”的体认。这一讲授在录成文本时取名《大学或问》,后改为《大学问》。关于《大学问》,学者的研究多以为它乃阳明晚年定论,是与《传习录》同样重要的阳明学代表文献。至于它何以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学者又语焉不详,缺乏细致的论证。有鉴于此,本文将通过细致论证说明《大学问》之重要就重要在它实际上是阳明在晚年对自己哲学所做的纲要性的阐述。这个阐述,宗旨不是纠正其早年思想的偏颇,以便给其思想下个自我定论;而是就其哲学做整体性的描述,亦可谓阐述其哲学纲要,以便其弟子精准地掌握其哲学思想的精义。由于一年后阳明便逝世,而逝世前一年又因忙于平息动乱和安抚民心等诸事而无暇再讲学术,《大学问》实际上就成为阳明对其弟子所做的思想上的最后交代①。 一 王阳明在逝世的前一年②,与其入门弟子有两次学术问答。这两次问答的记录文本,无论对于正确理解王阳明哲学,还是正确理解整个宋明理学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哲学之发展历程,都有极重要的学术价值,这就是在宋明理学史上十分着名的阳明“四句教”和《大学问》。关于“四句教”的成因及产生时间,在其弟子编纂的《阳明先生年谱》中,有清楚的记载:时值1527年阴历九月八日夜晚,地点在越城天泉桥上,目的是想调和钱德洪与王畿关于“心体无善无恶”之体认分歧。但关于《大学问》,在《阳明先生年谱》中却只字未提,只有记录者钱德洪的简单交代:“师征思、田将发,先授《大学问》,德洪受而录之。” 通过这个交代,我们只能知道《大学问》产生于王阳明将出征广西思恩、田州之时,难以详知其产生之具体地点与时间。若想稍知其详,当细考“将发”之时。《阳明先生年谱》记载,朝廷命阳明出征平息思恩、田州之乱,时为嘉靖六年(1527)五月,王阳明本不想应命,上疏请辞,以致一再拖延,直到八月“先生将入广”④。而钱氏所

建筑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对于一名学习建筑的人来说,懂得什么是建筑是十分重要的。于是我便去看了一些建筑理轮的书籍,例如《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程大锦),《拙匠随笔》(梁思成),《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这些书籍让我深刻的了解了建筑,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让我懂得了建筑的内在涵义。 常常有人把建筑和土木工程混淆起来,以为凡是土木工程都是建筑。也有很多人以为建筑仅仅是一种艺术。还有一种看法说建筑是工程和艺术的结合,但把这艺术看成将工程美化的艺术,如同舞台上把一个演员化妆起来那样。这些都是不全面的,不正确的。梁思成在《拙匠随笔》中这样给建筑下定义:建筑是一门技术科学——更准确的说,是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美术等相结合的产物。建筑上问题都必须全面综合地从工程、技术上予以解决。因此建筑师需要具备各方面的能力。在建筑创作的过程中,除了要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分析并认识适用的问题,使建筑与环境更加和谐,更加适合人的居住。建筑也需要用技术科学来坚固、经济的实现一座座建筑以解决这适用的问题。但是建筑更注重的是设计,建筑师本身就是一名美术家,从艺术的角度解决美观的问题,使建筑的外形更加美丽,更具有独特的美。这些需要美学的角度来欣赏,来设计出美的建筑。因此建筑师要具备各方面的能力和要求,我们只有现在努力学习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有机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 建筑师不仅要有艺术的美感,有良好的技术科学技能,更要了解中外的建筑历史和建筑特征。作为一名中国人,更应该了解中国的建筑特点,了解具有民族性的中国传统建筑特点,梁思成在《拙匠随笔》中讲述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一)个别建筑,一般有三个部分构成: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译状伸展的屋顶。(二)在平面布置上,中国所称的一“所”房子是有若干座这种建筑午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为要这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三)中国的建筑以木材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方法。房身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成为一副梁架为主要结构。(四)斗拱: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的剪力,以减少梁的折断之可能。这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五)举折,举架。(六)屋顶在中国建筑中素 (七)中国建筑大胆地用朱红作为大建筑物屋身的主要颜色。来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

爱你需要勇气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隋福太 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部书,就仿佛跟着作者进入到了教学中未知的“自我”领域进行一次旅行。美国教育家帕克. 帕尔默在一系列富有洞察力和说服力且充满激情的著作中,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教育与受教育者的理解。 帕克在他的《教学勇气》一书中这样说:越热爱教学的老师,可能就越伤心!很多教师非常热爱教学,但他们却时常遇到很多困难,并因此感到无助和恐惧。是的,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初上讲台时如履薄冰的紧张,辛苦的付出得不到相应回报时的烦恼,满腔的热忱得不到理解时的苦闷,在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面前的无奈。有时,那热爱教育的心会怀疑、会动摇、会退缩。 作为一个教师,该如何在热爱教学的同时又不失勇气呢?这种勇气又来自哪里呢? 帕克以他的实践经验给出了我们答案:他提出了作为一个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技巧之外一个特殊的、不被人重视的领域——教师的内心。他指出了好老师与不好老师的区别:他认为,好老师有一共同的特质:一种把他们个人的自身认同融入工作的强烈意识;而不好的老师把自己置身于他正在教的学科之外——在此过程中,也远离了学生。而好老师则在生活中将自己、学科和学生联合起来,也就是说,好的教师具有联合能力,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好老师形成联合不在于他们的方法,而在于他们的心灵——即人类自身中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所在。帕克是这样生动地描述这种联合能力的:“当优秀教师把他们和学生与学科结合在一起编织生活时,那么他们的心灵就是织布机,针线在这里牵引,力在这里绷紧,线梭子在这里转动,从而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精密地编织伸展。”他进一步阐述,对热爱教学的教师来说,教学牵动着教师的心,打开教师的心,甚至伤了教师的心——越热爱教学的老师,可能就越伤心!教学的勇气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 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很容易理解他的这种所谓的“联合力”,每一个教师,不论他优秀与否,肯定都过几节自己满意的课,这些成功的课是他把自身、学科和学生结合得最完美的。帕克认为:好的教学来源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对优秀教学而言,解决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问题比技巧更重要。 作为教师,想要成长,想要做个好教师,该怎样才能找到自身、学科和学生的最佳结合点呢?以我对本书的理解及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1)勤学习。 作为一个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教学理论。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向生活学习,向我们的学生学习。谈到向学生学习,许多老师可能会皱起眉头感叹:我们的学生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我们的学生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吗?当我们的学生坐在电脑前娴熟灵巧玩着游戏,嘴里唱着周杰伦的说唱词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有优于我们的能力。帕尔默的发现是:教师要让自己处于不断的自我更新、自我变革之中。如果不学习,教师很快就会陷入不适应、不稳定、不平静的恐惧之中。正如《孙子兵法》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里的知己、知彼主要通过学习。 2)多钻研。 教师要钻研教材、教法、研究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在备课的时候,要把握教材的要求、重点、难点,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正如那些名师所说:一堂精彩的课,功夫在课外。例如,听名师于漪老师的课,可看出她的功夫全在课外,首先是修身、好学,而后是管理自己的课堂。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实践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帕尔默就是以他的导师为榜样,在漫长的实践中不断反思,寻找到一种与他的本性更契合的教学方式的。 3)保持心灵的开放。 帕尔默认为:对优秀教学而言,解决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比技巧更重要,作为教师,我们要成长,就必须作一些学术以外的事:交流内心生活。“今天我们怎样当教师?”——许多人都问过于漪这个问题。她的回答是,首先必须追求人格的完美。于漪的这种人格的完美与帕尔默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应该是一致的。一个优秀的教师,他的心灵应该是开放的,他有勇气把他的一切展示给学生,包括他的思想、他的内心世界,他不仅在教学科,而是在教自己——即展示自己。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生活中有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帕克告诉我们,教师的威信、教师在课堂的那种泰然自若的定力,来自教师的内心。当教师唤回了自身的认同和自身的完整时,也就是他的人格趋于完美时,就有机会在学生们的内心获得默契的回应和共鸣。因此,教师应该经常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倾听来自心灵内部的声音,这样我们才有资格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这不只是为了我们的工作,更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正如帕克所说:“方法固然重要,然而,无论我们做什么,最能获得实践效果的东西是,在操作中去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情。我们越熟悉我们的内心领域,我们的教学就越稳健,我们的生活就越踏实。” 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你就是它的主人;如果你恨它,它就是你的主人。”愿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工作,愿我们都能找到教学的勇气、保持教学的勇气——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教学勇气读书笔记_心得体会

教学勇气读书笔记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教学勇气读书笔记,感谢您的阅读! 教学勇气读后感 我这一段时间,一直在读《教学勇气》我很感动,这是一部唤醒教师心灵的书,我从中了解到了自己内心的弱点,自己心灵的需要 甚至有时候,它帮我治疗了心灵伤痛,提升了人生观念,让我的心对过往不再耿耿于怀,有点儿像毕淑敏所说“心轻上天堂”的感觉。 从中,我找到了自己教学中的根本问题---“自我认同”,尤其是职业的认同。我觉得,这个认同在这个浮躁时代太不容易了,因为我们大多数老师还“处在“为生存而挣扎”的时期”很多时候老师们渴望的不是“内心领域的关注”,而是“能在教室里生存下去的点子、窍门、技能”,我也处在这个时期。 书中还说“最能获得实践效果的东西是,在操作中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越熟悉我们的内心领域,我们的教学就越稳健,我们的生活就越踏实”。所谓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情,其实是敏锐地感受自我,感受自我内心的教学体验,是否快乐、是否紧张、是否慌乱、是否享受?如果不快乐,那么这堂课其实是一种折磨。洞悉内心本质是教师个人的“自我认同”,其中起到很重要作用的一项是职业认同,是否认同自己职业,是职业幸福的关键,也是课堂灵气的关键。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的家长身上。我上周开了一次家长会,从中分享了“自我认同”的理念,我说,我们的家长的家庭教育问题本源,也出在“自我认同”上,自我认同的缺乏,导致了各种家庭教育问题的产生,是否认同自我,是否认同自己的生活,是否认同自己的职业,都会在于孩子发生冲突是,以家庭教育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造成家庭教育的低效或者伤害。在做进一步沟通中,很多家长陷入了沉思。这让我反思我平时的家长会,我发现,我所说的,大部分是学科要求、管理要求,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并且会拿“升学问题”来增加家长的压力,即便是谈教育观念,也更多是为提升家庭管理效率效率服务,却很少涉及家长的内心感受,很少涉及学生的内心感受,我发现,我的教学心肠是硬的,缺少书中所说的“教师心肠软”。 但同时也发现了另外的问题:心灵和技术,到底哪一个应该更优先?昨晚我去做一个家访,我没有问学生的具体家庭情况,我只是辅导学生,我们用了2

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由来及其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

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由来及其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怎么说,对于王阳明的哲学思想都是重视不够的,这是一些对王阳明哲学思想深有研究的人都在大声疾呼的问题。就像王阳明在明朝社会的官场上,人人都觉得他奇才盖世,但却人人都感慨他仕途坎坷,始终不被重用一样。这在中国社会是一个既奇怪又不奇怪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真金都会发出光芒的,关键要看人们是把你埋在土里还是放在耀眼的柜台上。王阳明所创立的心学是块真金,但是它与统治阶层历代推崇的理学相悖,所以自然要被埋在土里。本文探讨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无在乎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而在于其思想价值对于当今社会有无所补,有无必要推陈出新,把这块真金从土里挖掘出来放在耀眼的柜台上? 以下,我们且先对王阳明哲学思想及其由来有个简单的认识。 一、xx哲学思想简介。 王阳明,浙江余姚人(公元1472-1528年),明朝大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是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全才,全能大儒。 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精髓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即人们所命名为的"心学"。"心学"是对朱熹"理学"的一场修正,而在中国历史上,朱熹的理学曾是统治阶层信奉的正统思想,因而王阳明所创造的"心学"在与"理学"的冲突中曾遭到统治阶层的排斥。在历史上,知朱熹"理学"的人多,知王阳明"心学"的人少。 因为"心学"是在"理学"的基础上继承、发展和转化而来的,所以谈到"心学",我们不得不对"理学"先有一认识。说到朱熹的"理学",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存天理,灭人欲"1这一教条,认为它是束缚人们手脚的一条精神枷锁。可实际情况是怎样呢?我们先要对"天理"与"人欲"有一大概的了解。 什么叫“天理”?《礼记?乐记》中说到: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

建筑师的二十岁读后感

《建筑师的二十岁》读后感 《建筑师的二十岁》对于我们专业的同学来说确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在我们初识建筑的时候,能够了解到英雄级大师级人物的经历对我们也是一种正确的导向,不至于让我们在茫茫求学之路上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 对大多数建筑工作者来说,二十岁正是求学的年龄。而在大学期间的经历,恰恰是今后孜孜不倦谈论的话题。我们的二十岁,也正是所选择事业的起点,解那些大师在20岁——这个与我们年龄相仿时的学习经历和所思、所想,对我们的职业规划,人生规划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在这本书中,我更是对大师们的思想,经历,人生的道理,学术的哲学深深折服。也深深了解到了要成为一名杰出建筑师必备的素质修养。这也给正处于摸索中的我指明了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一)对建筑诚挚的热爱 作为一名建筑业的同学,也是致力于在建筑事业中有长足发展的追求者,对建筑自然要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诚挚的热爱,如此在今后的道路中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看书中的大师们,不管是出身建筑世家的皮亚诺,还是平民草根成就卓越的贝聿铭,都怀揣着对建筑深深地热爱。 在进入CAUP前,填写高考志愿时确实有过迷茫,有过犹豫。然而最终还是选择了同济建筑。到而今,想起当时做出的决定,也从未后悔,甚至于感到非常幸运。建筑是一门涵盖门类非常广的专业,而且它绝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的学习,也不是纯粹的实践,而是在理论和实践当中不断地培养不断地激发一个人最本真的创造性,从而使得自己的思想不再受原理概念的束缚,这一点至今深深吸引着我。不仅如此,建筑学同时也一直在探讨着一个人对于生活,对于自然,对于世界最本质的理解。在各种高端的理论当中也从不乏艺术气息。我爱上了建筑,它的魅力在于并不在于一个建筑本身的构成外形,而在于它表达的思想,传达的信息,以及给人的启示甚至是震撼。这没一样都这的人深深地思考和反思。 (二)从事建筑事业的纯粹性 看《建筑师的二十岁》,了解到大师们的生活并非开始都风光无限。贝聿铭曾漂洋过海,在异域的文化中苦苦挣扎着前行;弗兰克盖里由于家境窘迫做过卡车司机,上过夜校……然而生活的困难并没有阻止他们在建筑道路上的脚步。之所以成就卓越的原因还在于他们追求的是一种纯粹的建筑。 在我的身边,从来不乏这样一种人,为了金钱走上了建筑的道路。我想这样的人今后的路会越走越窄,不会有长足的发展。他们的思想被物质的欲望紧紧束缚,不

帕尔默《教学勇气》读书笔记

帕尔默《教学勇气》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读者将自己在阅读时获得的资料或者心得记录下来的一种文体。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读书笔记栏目的小编精心为您准备的帕尔默《教学勇气》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每当拿到一本书,随手翻两页,总能看清楚书中所写内容,而《教学勇气》却让我遇到难题了。 因为无论我翻开到书的哪一页,我似乎都看不清楚,他究竟想告诉我什么。 有人告诉我,这本书很好,值得一读;也有人劝戒我,这本书是翻译来的,不好读。 别人的经历永远无法替代我的思考,因此,我决定好好读一读他,希望会与书中的作者有直面心灵交流的机会。 “在《教学勇气》中,帕克帕尔默带领着教师,为重新点燃教师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 下了晚自习,《教学勇气》也正好读完,走在回家的路上,感觉心灵忽然清晰、明亮了很多。我知道,在帕尔默的带领下,我进入自己的心灵进行了一次短途旅行,并且这次旅行将给我带来终身难忘的印象。 我是谁?

想起古希腊神庙“我是谁” 的刻字,太阳神阿波罗神庙的门楣上的神谕:认识你自己。 导言部分,源自教学心灵的教学,指出,教师应教导自己认识自我。 弗洛伊德说:“人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当一个老师如此真实的了解自我是谁时,才会了解他的学生们是谁。 其实,作为教师,我们做好工作的能力源自于对“我们自己是谁”的认识。好的老师,正如作者所说,具有联合的能力,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这些编织者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讲授法、苏格拉底是的对话、实验室实验、协作解决问题、有创造性的小发明。好老师形成的联合不在于他们的方法,而在于他们的心灵——即人类自身在整个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所在。 基于这样的前提,我懂得: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在书中,作者介绍了自己30年来在教学方面的探索,举了 这样一个例子说明,他教过成千上万的学生,参加过很多教学研讨会,观摩过其他老师的教学,阅读了不少教学著作,反思了自己的经验,也积累了一大堆实实在在的方法,但是每逢走进一个新的班级,好像一切又都重新开始。这些问题常常是他惊慌,而他对这些问题的反应,尽管随着岁月的磨炼,表面上圆滑老练了,

《走向新建筑》读书笔记

《走向新建筑》读书笔记 摘录: 建筑成了时代的镜子。 现代的建筑关心住宅,为普通而平常的人关心普通而平常的住宅。它任凭宫殿倒塌。这是时代的一个标志。 为普通人,“所有的人”,研究住宅,这就是恢复人道的基础,人的尺度,需要的标准、功能的标准、情感的标准。就是这些!这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一切。这是个高尚的时代,人们抛弃了豪华壮丽。 作为一种有造型激情的东西,建筑在它的领域里,也要从头做起,要使用那些易于打动我们意识的、易于满足我们视觉欲望的因素,并且把它们处理得使它们的形象能以精致或粗犷、动乱或宁静、淡漠或热衷来清楚地影响我们; 体块是一种能充分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并使我们能够借以感知和量度的因素。 表面是体块的外套,它可以消除或丰富我们对体块的感觉。 平面是体块和表面的生成元,是它,不可更改地决定了一切。 建筑是一件艺术行为,一种情感现象,在营造问题之外,超乎它之上。营造是把房子造起来;建筑却是为了动人。当作品对你合着宇宙的拍子震响的时候,这就是建筑情感,我们顺从、感应和颂赞宇宙的规律。 我们正处于一个建设时期,一个重新调整以适应于新的社会和经济条件的时期。我们正在绕过一个海岬,新的前景只有在彻底修正现行的手段和确定合乎逻辑地建立起来的新的结构基础之后才能恢复伟大的传统路线。 有序布局是把轴线分等分级,也是目标的分等分级,意图的分类。 如果说数字计算的结果使我们感到满意和和谐,这是因为它们来源于这轴线。如果,根据计算,飞机的外形像一条鱼,像自然物体,这是因为它重新找到了轴线。如果独木舟、乐器、涡轮机,这些实验和计算的成果,在我们看来都像“有机的”现象,这就是说,像某种生命的载体,那是因为它们排列在轴线上。 现代的工程师,首先追求功能而把形式放在第二位,但他的成果总是造型美观的。优秀的现代画家为造型而追求造型,如果他有必要的能力,成品在造型上就会令人满意。 读后感: 看完《走向新建筑》,这是柯布西耶创作的一本现代建筑学的纲领性书籍。但是由于这本书语言的速度很快,而且是跳跃式的,没有明晰的条理。所以作为初学建筑的学生不能理解的足够清楚。所以我主要是感受柯布破旧立新的英雄主义激情和对建筑的热情。 柯布的美学观是完全现代主义的,特别偏好当时的立体主义以及某些未来主义。他认为真正的美必须是抽象的,他不停的提到“体块”“比例”“几何”,最反对的就是装饰,特别是住宅里面各种没用的各种风格的家具和装饰。 另外,柯布在开篇就提出的“工程师的美学”其实可以归结到一种自然美。因为工程师是忠于数学的,忠于自然规律的,所以是美的,柯布大力赞美了飞机、汽车和轮船的设计,对比建筑的落后。柯布还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这是流传最广的一句话。 但是柯布从来没有认为所有的建筑都是这样,他在提倡“工程师的美学”的同时,又说“凸凹曲折是建筑师的试金石。他被考验出来是艺术家或者不过是工程师。柯布并没有让建筑师变成工程师,而是一个考虑到这些因素并超越他们而成为一个艺术家。这种艺术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他不在意风格、不在意古典的一整套东西。而是从使用者的真实需要出发,首先正确地建造,然后艺术地建造。 这本书其实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号召建筑师向工程师学习,另一部分是确立现代

教学勇气读后感大全

教学勇气读后感大全 曾几何时,我们满怀梦想和希望,投入到教育者行列中,随着时光的流逝,曾经意气风发的我们心灵失落,激情消退,以致失去了教学的勇气。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教学勇气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勇气读后感1 老实坦白到今天为止还没全部读完这本书,应该怪我最近一段时间心浮气燥沉不下心来读书写字。也并不是这本书特别难读,其实它带给我许多的感触和共鸣,也能让我不断地回到自我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当我18岁从师范学校毕业成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教学中最让我恐惧的就是被人听课。无论来的是谁,哪怕只有一个人坐在班级后面,无论这节课备得怎样充分,都能让我心惊胆颤手忙脚乱。当我调入二小后更是如此,作为新老师,领导经常听课,恐惧过后是更加的努力付出更多的劳动。当我慢慢地适应了有人听课的状态,正得意随便谁什么时候什么人来听推门课随堂课都不再害怕时。新的恐惧又来了赛课……我想当我能勇敢地面对不再恐惧的时候,我才算真正成长起来了。

我喜爱帕克帕尔默对于恐惧的阐述:“对于正面交锋的恐惧,实际上是一系列始于对多元性的恐惧......假如我们接受多元性我们又将到达下一层恐惧的门阶:当不同的真相相遇时,对冲突的恐惧将随之而来......如果剥掉对直接冲突的恐惧,我们会发现第三层恐惧,既恐惧不断地失去自身认同......我们所冒的是失去自我意识的危险。”再来看看克里希那穆提是怎样来谈恐惧的:“成为的渴望引起恐惧;要成为,要达成因而要依赖,依赖造成了恐惧。不恐惧的状态不是否定恐惧,不是恐惧的对立面,也不是勇气,而是在了解恐惧的原因的过程中,恐惧就停止了,并不是要变得有勇气,因为,在一切的“成为”中,都存在着恐惧的种子......自我就是一切恐惧的根。”所以接着想说的是要想消除恐惧,自我的认同与完整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工作的时候,,一直以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源于精深的学科知识和良好的教学技巧。源于对怎样做一个优秀教师的认识,很有自信自己能做一个优秀的教师。自己认真的钻研学科的专业知识,经常坐在优秀教师的课堂上,认真学习他们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并在自己的课堂上简单的模仿。读了帕克·帕尔默著的《教学勇气》之后,使我的心灵为之一震,才明白自己对教学、教师认识过于简单,过于肤浅。《教学勇气》使我对教学,优秀教学和优秀教师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识。

王阳明心学核心概念及释义——知行合一略论

Open Journal of Historical Studies 历史学研究, 2014, 2, 61-64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4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9718233539.html,/journal/ojhs https://www.doczj.com/doc/9718233539.html,/10.12677/ojhs.2014.22005 The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 —The Core Concept of Wang Yangming’s Mind-Philosophy Zimin Liu School of Hanhong,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Email: wzplws9@https://www.doczj.com/doc/9718233539.html, Received: Apr. 8th, 2014; revised: Apr. 18th, 2014; accepted: Apr. 25th,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9718233539.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Wang Yangming’s theory, “The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 was proposed in a particular histori-cal background. By arguing his theory, Wang Yangming emphasized that knowledge and practice should be integrated instead of being separated. The practice of morality is well connected and cooperated with the cognition of morality. His theory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directing people’s moral practice not only in Ming dynasty but also in modern society. Keywords Wang Yangming, The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 Moral Practice 王阳明心学核心概念及释义 ——知行合一略论 刘子旻 西南大学含弘学院,重庆 Email: wzplws9@https://www.doczj.com/doc/9718233539.html, 收稿日期:2014年4月8日;修回日期:2014年4月18日;录用日期:2014年4月25日

《建筑十书》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建筑十书》 简介 《建筑十书》书分十卷,主要有:建筑师的修养和教育,建筑构图的一般法则,柱式,城市规划原理,市政设施,庙宇、公共建筑物和住宅的设计原理,建筑材料的性质、生产和使用,建筑构造做法,施工和操作,装修,水文和供水,施工机械和设备等,内容十分完备。 《建筑十书》的第一个成就就是它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这个体系很全面,两千年来,尽管建筑科学有重大的进步,内容丰富多了,深入多了,它的体系却依然有效。 《建筑十书》的第二个成就是,它十分系统地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维特鲁威的态度是科学的、求实的。 《建筑十书》的第三个成就是,维特鲁威相当全面地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类建筑物的设计原理。 第四个成就,维特鲁威按照故希腊的传统,把理性原则和直观感受结合结合起来,把理想化的美和现实生活中的美结合起来,论述了一些基本的建筑艺术原理。 第一部分摘录 一、建筑的构成 建筑是由希腊人称做塔克西斯的法式,称做狄阿忒西斯的布置、比例、均衡、适合, 和称做奥厄科诺弥亚的经营构成的。 1、法式:法式是作品的细部要各自适合于尺度,作为一个整体则要设置 适于均衡的比例。这是由量——希腊人称做波索忒斯——构成的。 2、布置:布置是适当地配置各个细部,由于以质来构图因而做成优美的 建筑物。布置的式样——希腊人称做伊得埃——就是平面图、立面图、 透视图。 3、比例:比例指优美的外貌。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表现的关系。 4、均衡:均衡是由建筑细部本身产生的合适的协调,是由每一部分产生 而直到整个外貌的一定部分的互相配称。 5、适合:适合是以受赞许的细部作为权威而组成完美无缺的建筑整体。 但对于习惯来说适合是这样表现的:门厅要相对豪华的内部处理得协 调而优美。因为内部的面貌华丽,而入口却低陋,它就不够适合了。 6、经营:经营就是适当地经理材料和场地,还有计算和精细地比较工程 造价。另外一个阶段就是对于业主或使用、或显示财产富饶、或拥有 雄辩声誉要建造各不相同的房屋的情况。一般来说,建筑的经营都必 须做得对各自的业主适用。 二、建筑学的部门 1、建筑学的内容是三项:建造房屋;制作日晷;制造机械。 2、建造房屋分为两项:筑城和在公用场地上建造公共建筑物;建造私有

老师读书心得 《教学勇气》读后感

老师读书心得《教学勇气》读后感 当我拿到《教学勇气》这本书的时候,题目深深地吸引了我。什么是教学勇气?作者经历了什么,才会使用这个题目?我带着一系列的问题开启了本书的阅读之旅。 什么是教学勇气呢?或许大家有不同的解读。在这本书中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心灵的开放,特别是在那些要求超过本人所能的时候仍然能够坚持,这种行为就是教学勇气。反思一下我们自己,在工作中心灵足够开放吗?当工作要求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我们咬紧牙关坚持下去了吗?我们具备这种品质吗?为什么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还依然在坚持?那一定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这是一本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的书。刚翻开这本书,读了短短的一段文字,我便有很强的代入感。作者说自己是用心的老师,有时在教室里自己就忍不住满心欢喜起来。当他和学生发现可探索的的未知领域,当面前展现出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当自己和学生的体验为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作者感到在那个时刻教学是最滋养心灵、是自己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然而,不是每个教学过程都有美好相伴,作者也有很郁闷的时候。有时候,教室毫无生气,一开始上课学生就像修道士一样静默无声,任凭他使出浑身解数,学生依旧没有反应。这些学生前一刻在门厅走廊上还生龙活虎、谈天说地,而一到课堂上就即刻变得麻木不仁。于是,作者陷入了恐惧之中,并猜想自己的课一定很沉闷!读到这些内容,我觉得这些场景是多么的熟悉!这些难道不是我的经历吗?我相信不止我一个,应该还有很多教师也曾经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这样的场景。 这是一本关注教师心灵的书。本书第一章中提到,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完整。好的教师使用的教学技巧各不相同,有的老师滔滔不绝,有的老师惜字如金,有的老师紧循材料,有的老师天马行空……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质:有一种把自身认同融入工作的强烈意识。一起看看书中的一个故事吧,我认为它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位教师艾伦和埃里克。他们都出生在工匠家庭,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大学毕业后都成为了教师。不同的是,艾伦成了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而埃里克却在工作中表现得很痛苦。是什么原因让两个人有如此大的差距呢?是自身认同。埃里克就读大学后,心灵上经历了强烈的文化冲击,他没有了安全感,变得不自信,感觉自己不能融入集体,渐渐地,与周围环境越来越多的冲突困扰着他,导致他做了教师后,也一直不顺利。恰恰相反,艾伦任何时候都没有产生过与周围环境的冲突,而且把自己从父辈那里学到的手工技艺迁移到工作中去,他的这种完整、不分裂的自身认同,非常利于他的专业成长。 作为教师,我们潜心钻研各种教学技能,寻求各种教学方法,读过《教学勇气》这本书后,我们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的教育初心是什么?在教学工作中,满脑子充斥着各种教学技巧,是教育的至高境界吗?是我们真正要追求的吗?我们倾听过自己的内心吗?如果不是,如果没有,那么,也让自己拿出教学勇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多遵从自己的内心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