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由来及其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

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由来及其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

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由来及其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
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由来及其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

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由来及其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怎么说,对于王阳明的哲学思想都是重视不够的,这是一些对王阳明哲学思想深有研究的人都在大声疾呼的问题。就像王阳明在明朝社会的官场上,人人都觉得他奇才盖世,但却人人都感慨他仕途坎坷,始终不被重用一样。这在中国社会是一个既奇怪又不奇怪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真金都会发出光芒的,关键要看人们是把你埋在土里还是放在耀眼的柜台上。王阳明所创立的心学是块真金,但是它与统治阶层历代推崇的理学相悖,所以自然要被埋在土里。本文探讨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无在乎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而在于其思想价值对于当今社会有无所补,有无必要推陈出新,把这块真金从土里挖掘出来放在耀眼的柜台上?

以下,我们且先对王阳明哲学思想及其由来有个简单的认识。

一、王阳明哲学思想简介。

王阳明,浙江余姚人(公元1472-1528年),明朝大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是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全才,全能大儒。

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精髓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即人们所命名为的"心学"。"心学"是对朱熹"理学"的一场修正,而在中国历史上,朱熹的理学曾是统治阶层信奉的正统思想,因而王阳明所创造的"心学"在与"理学"的冲突中曾遭到统治阶层的排斥。在历史上,知朱熹"理学"的人多,知王阳明 "心学"的人少。

因为"心学"是在"理学"的基础上继承、发展和转化而来的,所以谈到"心学",我们不得不对"理学"先有一认识。说到朱熹的"理学",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存天理,灭人欲"1这一教条,认为它是束缚人们手脚的一条精神枷锁。可实际情况是怎样呢?我们先要对"天理"与"人欲"有一大概的了解。

什么叫“天理”?《礼记?乐记》中说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佚作乱之事。……此大乱之道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 这里提到了“人欲”是人的七情六欲和各种物质欲望;天理是伦理道德、理性规范。《礼记》首先肯定人的欲望是一种自然本性,一种本能的生理需求,是可理解的。但是,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不予节制,人们就会经不住外物的诱惑而发生各种悖逆、淫乱、伪诈之事,就会天下大乱。因此先王要用礼和乐来节制人的欲望。在这一时期,对人的欲望只是提出了要节制。而到了宋明理学,对人的欲望就提出要灭绝了。他们认为,人欲是恶的根源,天理是善的本源,只有“灭人欲”、“去私心”,方可“明天理”、”存天理”。在这方面,“理学”和“心学”意见是相一致的。所不同的是,“理学”主张“格物致知”,何为“格物”与“致知”?按明代罗钦顺认为,“格物”,“就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致知”,“就是人们进行思辨的理性活动”,“如果没有格物,不接触外界事物,就会使认识陷于空想;没有致知,就会被各种事物的现象所迷惑,因而两者必须相济。” 朱熹主张“致知在格物”,通过“知事物之本末,穷事物之理”,来认识“天理”。而王阳明的“心学” 继承了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和“心即理”的哲学思想,认为“天理”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提倡从自己內心中寻找“理”,认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他强调的是“格心”而非“格物”。在知行关系上,王阳明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要求人们“知行合一”,教育的目的不在学习之后,而在学习过程之中,知和行共同前进,目的和过程相提并论,德行和知识内在统一,通过提高自己内心的修养和知识水平,

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王阳明强调,他平生讲学,重在“致良知”三个字,教育人们将伦理道德融入到日常行为中去,以良知代替私欲,就可以破除“心中贼”,就可以“各得其心”。王阳明认为“只有疗救人心,才能拯救社会,只有每一个人去掉内心世界的“恶欲”和“私欲”,才能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王阳明的“心学”肯定了人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把小写的人变成了大写的人,从这方面讲,比朱熹的“理学”更贴近现实生活,更具有人情味。然而,文革时期,王阳明的“心学”被冠以了唯心主义的标签而被打入冷宫。

二、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由来。

王阳明的哲学思想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其家庭背景、个人生活经历、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的。

1、王阳明的家庭背景对于其成长道路的影响。

过去我们批判遗传论,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后天形成的,实际上,怎么可能没有遗传?如果没有家庭遗传,怎么会有千人千面,怎么会有人种的不同?当然,后天的努力是主要的,如果说后天的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更大的话,那么家庭环境就是人们童年所最早经历的生活环境,所以还是离不开家庭。中国人论事论人都喜欢查家谱,无论一个人走得多远,家庭背景永远与其紧紧相随,形影不离。的确,人们常说,产生一个富翁,只需要几年的时间;但是要培养一个贵族,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这就是家庭对于人们的深刻影响。就让我们去看看王阳明这个精神贵族是怎样从其家庭背景中脱颖而出的。

王阳明是在一个世代书香,却淡泊名利的特殊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的。王阳明的六祖王纲,与两个弟弟在元末就文武双全,小有名气。王纲会筮法,会相面。但是却隐居山间,直至70岁时还是被刘伯温推荐到朝中当了兵部郎中。最后在广东征苗时死于增城。王纲的儿子王彦达用羊皮裹其父尸体背回老家。"痛父以忠死",而朝廷待之太薄,遂终生隐居,给他的儿子与准留下先世遗书,说:"但勿废先业而已,不以仕进望尔也。"与准"闭门力学,尽读所遗书。"信奉儒家"遁世无闷"的信条,既不去参加科考,也逃避认何引荐。后来官府没办法逼他出山,就拘留了他的三个儿子,逼着他的二儿子世杰当了领取"助学金"的秀才。王世杰即王阳明的曾祖,他勉强当了秀才后,赶上大考之年,不愿进考场时被搜身而返回家乡。后来又把两次当贡生的机会让给了别人。正如《王阳明大传》一书作者周月亮所著:王阳明祖上"三代人耕读养气,不失'江左望族'的余风,已殊为可观。在明代流氓政治的旋涡外,在世风日替的龌龊声浪之外,保持着'隐儒'风范,真有腐败权贵世家或单纯农商家族所不具备的文化力量。"2 王世杰去世后,他的儿子王天叙自幼受家庭影响,刚成年,就被浙东浙西的大家族争着聘请当塾师,以授业、教育有方而名扬浙江。终于,王天叙培养出了一个状元儿子王华和一名心学大师孙子王阳明。

王阳明的爷爷王天叙遗传给了王阳明"仁义和乐、与人交际亲切蔼然而尊严不可侵犯的个性,还有敏捷练达的才智,处逆心顺的作风。"王阳明的父亲王华则遗传给了王阳明"生而警敏,读书过目不忘"的聪明大脑,以及"气质醇厚,坦坦自信,不立边幅,议论风生,由衷而发"的性格特征。还有"组织能力强,百务纷陈,应之如流;在危疑震荡之际,能卓然屹立"3的大丈夫气概。而上述这些人性气息,我们从王阳明的品质特征和哲学思想里多少都能嗅出一些。

2、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是从其曲折的生活阅历中升华出来的人生真实感悟。

家庭毕竟是家庭,不能代表个人。外因为你创造了好的条件,最后还要看人的内因是否起作用,要看个人是否努力。以下,我们从王阳明的个人经历中探求一些他哲学思想的由来。

王阳明从小受家庭影响便学习刻苦,以读圣贤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他天资聪颖,儒、释、道、诗书、兵法、骑射等各门学问无所不通,15岁时便开始随父亲游历黄河南北、大江上下,了解风土民情,熟悉边塞形势。1499年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1506年他得罪宦官刘瑾被贬去贵州偏僻山区的"龙场驿站",历经了几年艰难困苦的流放生涯。

王阳明早期师承朱熹,曾按朱熹"格物致知"的教诲坐在竹子前七天七夜,以图穷竹子之理,可是最终什么也没发现,自己却病了一场。从此,他对朱熹的理学产生了怀疑。在龙场的缺衣少食、举目无亲的贫困生活中,他的思想曾一度陷于绝望。但在苦思冥想之后的一天,他突然间大彻大悟,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会,发现心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产物,由此创造了他的"心学"基础。他说: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而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这次发配贵州,与他通行的人都在磨难中倒下了,可他却在磨难中完成了他的"龙场悟道",思想上大获丰收。

三年后,王阳明走出贵州龙场,之后便一生在官场上游走。在担任地方官时,曾造福一方百姓;在挂帅剿匪时累立奇功,曾大破宸濠之乱,平定江西匪乱。可是这些功业并没有给他带来吉祥,相反,却遭人嫉妒与陷害,使他遭受了更多的磨难。晚年他奉旨去两广平定少数民族起事,胜利后返回途中病逝于船上。王阳明用自己一生的立德、立功、立言,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临终前,他的学生周积问他还有什么遗言,他指着胸口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使我们想起了司马迁的那段最为精彩的人生总结:"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列修。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4 在这里,我们是否可以加上"阳明发配贵州龙场,才有'心学'问世"?情况的确是这样,王阳明在仕途上不得志,于是兴办书院,讲学不辍,不断完善和传播他的思想。如果他仕途坦荡,官居一品,还会有骇世惊人的"心学"出现吗?磨难与打击犹如烈火锻造,是石料的,就会被焚碎;是真金的,就会越炼愈坚,正所谓宝刀锋从磨砺出。

3、社会环境对于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熏陶。

明朝自1368年建立,到1644年灭亡,历经276年。而王阳明所处的时代位于明朝中期最为腐败,最为黑暗的时期。正德皇帝昏庸无度,整天沉浸于声色犬马之中,不理朝政,把江山大权整个交到了太监刘瑾手中。刘瑾利用手中的大权,专横跋扈,设立了历史上令人胆寒的东厂、西厂,专事迫害忠良,镇压百姓。于是,各地的农民起义不断发生,社会动荡不堪,贤良志士遭受压制,奸臣贪官小人得志。王阳明生活在这种时代,自然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但也正因为如此,心学在乱世中产生了。心学的产生,如慢慢黑夜中的一盏明灯,既照亮了个人的心,也照亮了社会。对于个人,人们可以用内心的平和、无私来抵御外界的混浊,纷扰。对于社会,可用道德规范来抵御世俗的败坏。因此说,心学的产生,是明代中期以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王阳明"心学"一出,学子云聚,风气大开,"心学"思想立刻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开来。

三、王阳明哲学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影响。

在中国封建社会具有这样一种现象,治世兴理学,乱世兴心学。王阳明的心学是他在乱世之中历经坎坷而悟出的任世间沧桑变幻,我自内心坦荡的处世精髓,人们自然可以从中寻找到如何在世态炎凉的社会环境之中寻找内心平静,保持高尚情操的精神武器。本文探讨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不在于其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而是因为发现他的哲学思想对于当今社会具有如下的借鉴作用。

1、有助于社会兴利除弊、开放风气。

王阳明的心学教导人们破除心中贼,与孔子的克己复礼,和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一样,初衷主要是针对统治阶层,教育他们体恤民情和施仁政而提出的。因此王阳明的心学与理学在其初创阶段都曾被统治阶层所禁。过了几十年后才被平反,并被统治阶层所宣扬。心学与理学之所以最终会由禁到放,是因为心学与理学对于规范社会道德,改变社会风尚的确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首先,当朝皇帝需要用其来教育他们的子孙继承人。历代王朝的改换门庭,已给他们敲响了警钟,使他们认识到,要想保持他们的江山不变,就要用心学与理学的思想来教育他们的子孙,保证他们克制自己的私欲,避免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以免遭至覆灭之灾。第二,庞大的官僚体系,存在着贪污腐败的先天机制,任这一机制发展下去,就会腐蚀掉其社会经济基础,致使其上层建筑的大厦坍塌。因此,需要用心学与理学来克制官僚们的心中贼。第三,心学与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被统治阶层所利用,并加以修改,变成了克制百姓私欲的工具。在这方面,理学比心学更受统治阶层喜爱,是因为理学中的许多教条更有被统治阶层利用的价值,与君主专制具有默契之处,成了用来"灭"小民的合理欲望的理论根据。而心学的特征讲求个人意志,讲求内心的独立反省,不利于统治阶层控制百姓的思想,因此心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不如理学。

我们今天宣扬王阳明的心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其有利于培养政府官员的勤政爱民思想,克服贪污腐败现象。自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处于被质疑的地步。应该说,越是古老的文化,便越是糟粕与精华共存,没有五四运动的去其糟粕,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取其精华,这是五四运动的功劳所在。然而,文化大革命,却将传统文化的更新变成了传统文化的玉石俱焚。文化大革命中提倡的斗私批修,大公无私等精神,实际上就是要将大众变成没有思想的听话机器,为少数人的为所欲为扫清思想障碍。改革开放以后,人们从文革的专制统治中警醒过来,开始提倡个性的解放,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可是,却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现象也久禁不止。王阳明不仅宣扬他的心学,而且用身体力行来实现他的"知行合一",在他为官的道路上,每到一地,就造福一方百姓,建立学堂、推行教化、整顿吏治、兴利除弊、开放风气,被当地百姓奉若神明。他的这些行为,正是现今的政府官员所应学习的。相对于朱子理学来讲,王阳明的心学更容易为当今社会所接受。

2、用"良知"来抵御当代社会的拜金主义。

应该肯定,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都有了空前、极大的提高,海外华人从世界上掀起的汉语学习热潮中就可以感受到中国的这种发展和进步。可是,很多人认为今日的中国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社会风气下降的现象。我们承认现今中国社会的社会风气大有问题,但是不能简单地用"下降"一词一言以蔽之。所谓"下降",是以"上升"相比较而言的,当今社会的前期是文革时期,如果说今日社会风气下降,文革时期岂不成了上升了吗?那可是一段如同塔利班社会一样令人不堪回首的历史啊。因此应该说,当今社会的社会风气,已由文革时期的政治至上转变成了经济至上,两种风气都是不好的。我们也不可不分青红皂白地把社会风气与经济建设混淆一起一通乱批,难道我们不愿意我们的家庭过上富裕的生活吗?很多时候,经济发展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是社会富足,一方面却是物欲横流,西方一些国家,如英国工业革命初期也曾走过这样的道路。我们所要说的是,我们对文化大革命已经作了一场必要的矫枉过正,不过正就不能矫

枉。如今是到了再此矫枉,将社会风气转变到道德至上的轨道上来的时候了。道德至上,这可是儒家文化所长期推崇的目标,也是世界上所有民族所追求的理想社会。

目前中国社会所患的已不是个性解不解放,而是所患个性如脱缰的野马,私欲过于膨胀,和人们对于金钱利益的过度追求。如今的中国,已无法享受历史上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地大物博的美誉,有限的自然资源已承载不下13亿人口日益增长的巨大物质需求。各种竭泽而渔似的野蛮开发,已使这片美丽的土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害,沙漠蔓延、空气污染、江河断流等等现象任其发展下去,将会贻害子孙,后患无穷。在汹涌的经济大潮之下,很多人被金钱迷住了双眼,各种道德沦丧、社会犯罪事件接连发生,现在已真的到了限制人们私欲膨胀的时候了。一个没有精神信仰,道德标准的社会,只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破坏。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认为只有疗救人心,才能拯救社会,只有每一个人去掉内心世界的"恶欲"和"私欲",才能解决现实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大有必要宣扬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去发掘心中的良知,用高尚的良知去克制无限的私欲,克服脑海里太多的"心中贼"。人是需要有信仰的,信仰如同人的七情六欲一样,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需求。大部分西方国家信仰上帝,中国传统社会信仰佛、道,文革时期人们信仰领袖,而今很多人信仰金钱,这是拜金主义猖行的最主要原因。王阳明认为:"天下之患,莫大于风俗之颓靡而不觉。"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更是有必要鼓吹王阳明的心学,教育人们以平常之心应对纷纭变幻的物质世界,用自己高尚的情操破除"心中贼"。这将有利于上升民众的道德情操,扭转不良的社会风气。

3、有助于我们破除迷信,大胆质疑,促进理论研究的发展。

凡事皆有度,不能过度。无论什么事情,一旦被人们极端地推崇,就变成宗教了。人们崇拜领袖,一旦爱到极致,领袖就变成了神,一个可以在人世间为所欲为的神。人们尊唯物主义为唯一正确理论,于是很多人在对唯物主义不求甚解的情况下,物质变信仰,金钱物质就成了人们日夜追求的唯一目标。中国古代社会尊孔,于是孔孟之道便成了历代人们信奉的唯一信条,再有其他学说出现,均都列入异端邪说。中国传统社会重视教育,于是家长们便将孩子们锁进书房,而不惜牺牲孩子的童真快乐、社会交往、品德培养,乃至身体健康。从这些方面来看,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恰恰可以帮助我们破除一些迷信,对世界、对人生有一更实际的认识。王阳明最早师从朱熹,可是他不盲从,具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一旦从他所信奉的理论中发现了问题,就敢于大胆提出疑问,创立自己的新理论。我们应当学习王阳明这种不迷信,不极端,和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敢精神。实际上,这世界从来都是在否定再否定之中向前发展的,没有一种理论是永远正确的,就像没有一种社会是永远不变的一样。社会改变了,理论也应随之向前发展,"通权达变,是孔子认可的最高境界。不能通权达变就只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儒学在近代陷入困境就因为秉政的儒臣们失去了权道。"5

4、正确认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当今西方国家,学术自由,无所谓唯心与唯物,都是学术讨论,各研究各的。你是唯物论者,只要你的学问有道理,唯心主义大师也会到你的讲台下洗耳恭听。倒是我们老是爱作茧自缚,把自己陷于一种思想、一种理论、一种声音的指导之下。这世界本来就是由精神与物质两方面组成的。中国古代的先哲们早已看到了这一点,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观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矛盾的对立统一体组成的。从现实社会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各自从自己的那一角度解释世界,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也都有自己的欠缺之处。

王阳明过去被指为唯心主义而受到批判,可想而知,王阳明要是生活在文革时期,别说有心学产生,就是身体也无以生存。这是我们总也难以产生世界级的大哲学家,大理论家的原因之一。我们今天肯定王阳明的心学,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法。理论是为人类服务的,而

不应让人类受制于理论。因此,无论是什么理论,只要是有利于社会的,都应给人们以大胆探讨的机会。儒家的反省、感悟,道家、佛家的打禅、静坐、冥想,等等许多学派都讲求内心的思索,与王阳明的心学一脉相通。王阳明的心学可以唤醒人们认识到当今世界,不仅仅有物质追求,还有自身精神世界的存在,我们不能满眼皆是物质利益,而不顾精神世界的快乐和崇高。

5、王阳明的心学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一种理论研究方法。

当今西方研究方法讲究数据与统计,要一切以数据说话,当然,这是一种科学的调查方法,这种数据统计方法对于科学研究、生产管理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可是,世界不是绝对的,不是任何一种事物都可以用数据统计出来的,例如:人们的情感世界是不定的,人际关系是微妙的,如果你用数学公式来推理人们的心理活动,就会产生许多误解。战场上的指挥活动讲究诡计,而很多诡计是违背常理的,这样才能出其制胜。我们日常的调查活动,调查对象是难以穷尽的,是很难概括全部的。例如,你要调查大多数人对于某件事物的看法,你从你所在的学校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公布后。工厂的工人会说"学生的看法不代表工人"。你又从工厂里再选取100人做调查,机关、研究所、商场等其他单位的人群又会说没有代表他们的看法。你再到你所在的城市的各个行业去做调查,南方人又会说,你们北方人的看法不代表南方人。你再到南方去做同样的调查,农村的人又会说你们城市人不代表农村。以至这样不断地扩大调查范围,最后范围扩大到了一亿人口,可还是有10亿人说不能代表他们的看法。所以说,数据诚可贵,但是有缺陷,不是万能的,很多时候,人的大脑不如计算机运算准确,可是大脑得出的模糊判断却比计算机的准确计算更加合乎常理。因此我们会有模糊数学、模糊管理。

在这里,王阳明的心学对于现代研究方法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在一些人看来,王阳明的心学纯粹是在那里自我苦思苦想,没有调查研究和数据统计,不科学。可实际上,这种内心的思索是建立在丰厚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的,是对自己旧有知识、人生经验等的一种归纳、提高和升华。经验实际上也是一种数据,一种模糊数据,一种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模糊统计。实际上,王阳明所反对的程朱的格物致知也是这样,"是对于经验中的事物,一一穷究其理;及至穷得多时,乃恍然有悟于万物共有之理。讲得是经验思辨观察总结得多了,然后豁然贯通,化约为简捷直接的把握。"而王阳阳明之所以格竹子失败,是因为其"想毕其功于一役,想一通百通,想从一棵竹子身上,测悟万物之理。"6

6、学习王阳明在逆境中发奋图强的探索精神。

王阳明的心学,彼时彼地产生于他被贬放逐的最穷困的时刻,和最荒芜穷僻的贵州龙场。史称"龙场悟道"。王阳明遭此横祸,曾一度寂寞、孤独、悲哀和绝望过。他曾说 "吾惟俟命而他心乱如麻,恍恍忽忽,悲愤忧思无法排解,终夜不能入眠。起而仰天长啸,悲歌以抒情怀。诗不能解闷,复调越曲。曲不能解闷,乃杂以诙笑。"可是,最终他用"生命的体验"来面对残酷的人生,在沉思中"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一夜间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在大彻大悟中获得了精神的解放,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成圣之道。荒芜的龙场,对于其他人是地狱,很多人病倒了;对于王阳明,却获得了心性的自由,成就了他的龙场悟道,悟出了大道理。所以说人生无处无舞台,无处无追求,关键在于你要有一颗执著的心。对于今天的社会,王阳明那种执著的追求,和永远乐观向上的精神,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7、王阳明的心学是人类文化宝库里的一份重要遗产。

王阳明的"致良知"是告诫人们以良知代替私欲,破除"心中贼",与孔孟的克己复礼、取义成仁,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等都有相同之处,都是强调以理智克制情感,以道德力量战胜私心杂念,

这与康德的伦理学也有许多近似之处。康德认为"人是感官世界的存在,也是理智世界的存在;人既有低级欲求也有高级欲求。低级欲求能力是指人作为现象界的一种动力所具有的生理、心理的冲动、爱恶的倾向,受外部欲望对象(质料)决定;高级欲求能力即纯粹实践理性或自由意志本身,是指依理性原则、规律做出行动的能力,为一切理性存在者共有。低级欲求能力从个体理解,高级欲求能力从人类整体理解。......有两种伟大的事物,我们越是经常、执著地思考他们,心中就越是充满永远新鲜,和有增无减的赞美和敬畏,那就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和我们内心的道德法则。......人应该克制低级欲求通过遵守道德追求至善而成为完满的存在者"7 从这一点看,王阳明的心学,中国的儒学,与康德的哲学都有教育人们遵守社会道德,保持高尚情操的共同之处,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这也是王阳明的心学能够在日本、韩国等许多国家发扬光大,以及被许多西方国家接受的原因之一。例如,"日本幕府时代一位著名将领刻了一枚印章'一生唯服王阳明';日本有专门研究王学的学派"阳明学",日本明治维新的过程中,阳明学起到过重要的作用。"8 我们今天宣扬王阳明的心学,将会更有利于与不同国家和民族开展文化交流,共享人类伟大思想给世界带来的灿烂果实。

8、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中也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王阳明主张人们立志,认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衡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他主张勤学,认为"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王阳明一生广开学堂,他的教育方法与众不同,他采取的是一种启发式的快乐教育,常常在带领学生游山玩水之际点化他们,"每逢月夜,就与学生牵臂上山,环龙潭彻夜欢歌,饮酒赋诗,声振山谷间。9 他不拘一格,开口成章,学生在他那里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能得到一种精神感化。而这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方法,正是我们所欠缺的。自古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常常是老师站在台上照本宣科,学生坐在台下死记硬背。王阳明的教学方法倒是有些相似于西方社会主张的快乐教育,并且早已走在了前面。更主要的是,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与儒家教育思想相一致的是都非常注重品行教育,而我们当今社会的教育方法却偏重于知识教育,而忽视品行教育。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父母为了孩子的文化学习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整天关在屋子里死读书,读死书;却对于孩子的品行教育,生活能力教育等近于偏废。于是很多独生子女一旦走上社会便不知所从。在这方面,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借鉴。

当然,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也不是万能的,他强调心理的体验,可是,不是所有人都有他那种悟性的,过分地强调心理感悟会使一些人误入歧途。王阳明的心学产生于明朝,那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研究方法还很落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经验也与当今社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他的理论是与当时社会相适应的,与当今社会必定存在很大差异。我们提倡学习、借鉴他的哲学思想,不是认为他的思想就能包医百病,没有任何一种思想和理论能包医百病的。我们只是要借鉴他的哲学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古为今用。令人欣喜的是,当今中国社会已有很多有识之士在呼唤社会道德的重建,儒家文化正在复兴,基督教文化正在传播,各种有利于道德建设的文化正在广泛交流。愿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也能为当今中国社会的道德建设献上一份力量。

王阳明教育思想

王阳明教育思想的初步研究 王阳明(自号)即守仁(1472-1528),我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他三十几岁开始讲学授徒,前后达25年之久。他每到一处任职,都修建书院、倡办社学,对明代书院、社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的哲学思想带有唯心主义成份,因此在那极左的年代里遭到猛烈的批判。作为处于科学高度发达时代的现代人,自然不应该苛求古人。如果我们能从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和他的实践经验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那留给后人的仍然光耀照人。 1.致良知是王阳明教育哲学思想的核心 致良知是王阳明教育哲学思想的重要命题之一,也是它的核心所在。当我们剔除致良知的唯心主义成份后,其内涵可以这样来理解:所谓致是达到之意,即通过教育的有效途径,使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和情感。 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包括体认和实现两个层面。体认良知是指人本身的自我修养,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指人对自身的道德认知和情感的体验过程。实现良知则是指人的思想和情感见之于行为的过程,即为规范道德行为和端正人生态度的实践过程。王阳明不同意朱熹的知先行后说法,提出了知行合一说,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强调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要人们在修养上防于未萌之先,克于方萌之际,重视对意念的克制工夫。这一说法,与当今所强调的要重视德育工作,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的提法是何等相似。 2.致良知的思想内涵体现了学习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精神 王阳明致良知的思想内涵,是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人的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强调主观立志和主体精神的力量,强调人的自我更新,倡导学习要自求自得。他说夫学,贵得之心,认为学习与其旁人点化,不如自己解化,单读书是不行的,必须考之于心。心学的根本,即读书只是寻求工具和方法而已,犹如跛人需要拐仗,只是为了走路一样。因此,他反对盲从典籍,重视独立思考。他认为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相反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这里,他不仅强调了学习主体性的重要性,而且还隐约提出了学习更需创新,只要是属于自己的有创意的,那怕平庸些也是可贵的。一位五百年前的学者有如此的意识实在是难能可贵。 把良知赋予新时代的特色即为人之潜能,把致理解为人的认识过程,并结合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我们认为:从受教育者个体的潜在素质的发挥和得益程度上着眼,遵循以启发、独立个性解放为主导的教育原则,致良知的教育思想,符合人类的心理特点,切合教育的心理程式,完全可资借鉴。 3.王阳明的施教方法与最优化教学理论相符合 诚然,最优化教学的理论是由巴班斯基比较完整系统地总结出来的,不过,王阳明所倡导的施教方法,也内含着这一理论的精髓。王阳明主张施教要照顾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他认为一个人从婴儿到成人有其发展的阶段性,比如种植树木,须栽培得宜,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才能取得成效。他提出人的资质是不同的,施教须随人分限所及,因人而异,不可躐等;人的才能也互不相同,使他们益精其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可见他不仅承认人的不同年龄段接受知识能力的差异,而且承认在同龄段中的人与人之间,才能与资质也不同。他的随人分限所及和益精其能说,拿今天的时髦话来说就是分层教学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化发展。 王阳明在施教方法上还主张乐习不倦。他竭力反对一味督责、鞭挞绳缚的教学方法,

浅谈朱子和与王阳明思想之异同

浅谈朱子和与王阳明思想之异同 朱熹——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在思想上有理气论、动静观、格物致知论、心性理欲论等观点。 王守仁——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精通儒、释、道三教思想。思想主张——心外无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惟求其是。 一、相同之处 朱子和王守仁都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集大成者,两人都是唯心主义者,同出于封建社会之中,两人生活的年代虽有很大不同,但思想上有诸多想通,两人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为封建社会发展扫清道德障碍,主张“明人伦”的教育目的。 朱熹和王阳明都认为天地间有一个理在,这个理是天底下万物都遵循也应该遵循的准则,人是因为有私欲在,所以理不明,这个准则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所以社会就乱。反过来,要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就应该从人的私欲克制下手,以修身为手段,使自己的私欲缩小到一定程度(朱熹认为应该完全消失)就是君子,再缩小到没有就成了圣人,王阳明即使归宗儒家后思想也经历了从理学中蜕变的再自成一家的过程。这算是早年的相同。 后来二者产生的分歧越发大了,王阳明认为儒家的精髓并不在乎所谓的理想准则而在于完整的人格,也就不太说理,转而用心这个名词了 二、不同之处 朱熹与王阳明的区别确实是在“性即理”与“心即理”上,但这个东西并不玄乎,可以用大白话说清楚。 朱熹讲性即理,认为人的本性是好的,但是我们在生活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许多偏见,包括潜意识里的偏见(理学上叫未发之前),比如“我长得不好看”、“我没用”等等,人的全部思想行动由这些前提条件出发,同时产生了许多负面情绪,遮蔽了人的眼睛、影响了人的行动。这些偏见(包括由此而来的情绪)不是人的本性,不是天理,而是人欲,是习气(理学上又叫客气,“客”是外在的意思),朱熹要灭的就是这些东西。他把这些东西看作是人心里的墙,人要努力拆掉自己心里的墙,拆出来的路就是人的本性,就是天理。朱熹是拆迁队的。 王阳明不讲性即理,他讲心即理。他的意思就是,难道我不把墙拆掉,我就一直站在这里拆,别的都不干了吗?墙是死的,可是人是活的,我们绕着墙走,照样前进。表面上看,绕着墙走是走弯路,但走起来却更快,因为你一直傻站在那里拆墙,拆掉一面走一段,虽然走的是直路,可是费时费力,事倍功半。那个弯路在王阳明看来才是真正的直路,墙就在那里,你不去撞墙就是了,绕过去跟你拆掉他,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从这面墙前边走到了这面墙后边。 朱熹的观点是,只要我们向前走,我们总会遇到墙。 阳明的观点是,只要我们向前走,我们总会找到路。

浅论王阳明心学之知行合一

浅论王阳明心学之“知行合一”与“致良知” 姓名:陈泓君学号:312030505003 【摘要】:王阳明的心学体系把对封建伦常道德的外在式追求转向到内在于人心,人心的良知就是一切价值的标准。他的知行合一学说,更有强调行动的一面,这样,道德自觉就不仅仅体现在主体的心的主观层面上,而是要求落实到具体实践中。要实现知行合一,良知是基础,良知与行动紧密配合才能达到成圣成德的理想。 【关键词】: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良知 王阳明生活在明朝统治由盛转衰的时代。明初长期稳定,天下承平,统治者渐次骄奢淫逸,政务荒疏,朝臣争权夺利,相互倾轧,宦官乘机窃权专政,扰乱朝政,加之边患频繁,藩王反叛,下层人民的武装暴动,使明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纲常礼教失去了对人心的控制,人们普遍心怀不满,士大夫及其知识分子只知道趋炎附势,追官逐禄,醉生梦死,“方今之俗,廉耻未兴,……奔竞未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王阳明的心学出现了。其心学突破了程朱理学禁锢天下的局面 ,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强调立德践行、知行合一,给沉寂积年的思想界注人了活力。 一、知行关系的理论探讨 “知行合一”说是王阳明针对程朱“知先行后”提出的, 在他的教育思想中,知行是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 如车之双轮, 鸟之两翼, 不可以截然分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 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以自有知在。”任何现实活动, 都应该是理性与行为的合一。现实活动中理性指导的方面就是知, 而实地行动的方面就是行。知表现为对于行为的意向、推理、决断, 行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对理性指令的现实作为。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一个现实活动,一般来说,总是创意于知,实行于行,知与行是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相互包含的,“君子之学”不能“离去事为而废论说”。 具体来讲,在“知行关系”之前还有一个“知”域本身的“内还原”阶段。“知行合一”的细意即指由“知2向行1的还原”。这个所谓的“还原”就是“合一”。直观表述的阳明此一指令句的重要的心学认识论贡献,就表现在他将孔孟心学进一步细腻化: 先把心域过程(认知和感受) 分为两段(知1和知2),再把行为过程分为两段(行1和行2)。但后者分属心的内外两域。这样,阳明学等于暗示存在着一个“心、行”(内外) 兼融的“中介区”: “心行区”,即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在至真至善的状态下,心将认识到条件的需要,并因此认识到条件的性质。心会自然回应它所认识到的条件需要,这便是“发”。此回应的结果即是所谓的“德”。但作为善与德,它们不仅是知,更是行:它们关系到做实事,是在知善应德的同时行善行德。由此可知,知是有目的的指向与价值判断介入的。对形势的认识带来需要的判断,以及完成此需要所必须或应当做什么的判断,于是出现

王阳明名言带译文 王阳明的十大经典语录

王阳明,又叫王守仁,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的哲学著作有:《答顾东桥书》、《传习录》、《答友人问》、《大学问》、《语录》;诗歌有《立春》、《观傀儡次韵》、《舟山除夕》;散文有《瘗旅文》、《与毛宪副》;散曲《归隐》;作品集有《王文成公全书》亦称《阳明全集》等。 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 【译文】用事实记述的叫做史,用道理记述的叫做经。 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 ;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译文】人必须在做事上磨炼,才能真正站得住脚;才能做到于静中能安定,在动中也能安定。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译文】坚持自己的理想就像心痛。一心就在疼痛上,哪有时间说闲话、管闲事?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译文】善念生发时心里知道了,就扩充它;恶念生发时心里知道了,就制止它。 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 【译文】悔悟是去除病的药物,但最为重要的是改正错误。 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 【译文】与朋友谈论学问,必须婉转曲从谦虚下问,与之宽和相处。 圣人亦是学知,众人亦是生知。 【译文】圣人也是通过学习才了解道理的,众人也是天生就具备了解道理的本能。 读书作文安能累人?人自累于得失耳。 【译文】读书写文章怎么能累人呢?是人自己被读书作文的得失观念所拖累了。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译文】你没看着这花的时候,这个花和你的心同归于寂静。当你来看这个花的时候,这个花的颜色和你看的同一时刻明白起来。因此知道这个花不在你的心外。 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葬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译文】眼睛没有本体,以万物的颜色为本体。耳朵没有本体,以万物的声音为本体。鼻子没有本体,以万物的气息为本体.口没有本体,以万物的味道为本体.心没有本体,以天地万物感应的是与非为本体。 本心之明,皎如白日,无有有过而不自知者,但患不能改耳。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人孰无过?改之为贵。 【译文】初始之心的明亮,皎洁的就像白天的太阳,没有犯了错误而自己不知道的,但是令人担心的是不能改正错误。一念之间改正了错误,当时就获得了初始之心。一个人谁能不犯错误?改正错误是可贵的。 古人之学,切实为己.不徒事于讲说。 【译文】古人留下的学问,是切切实实对自己有好处的,不只是用于讲学谈论。 时习之要,只是谨独。 【译文】孔子“学而时习之”中“时习”的要领,只是独处时要谨慎小心。 人在仕途,比之退处山林时,其工夫之难+倍。 【译文】人在官场中修行,和隐居山林修行相比,功夫难上十倍。 此心之良知,昭然不昧,万古一日。 【译文】这颗心的良知,显著、明显地挂在那里不曾晦暗过,万古以来就像那个不变的太阳。

《传习录》: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现代性审视

《传习录》: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现代性审视《传习录》: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现代性审视,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一篇关于哲学的问题,王阳明哲学在现代社会能给我们什么作用,一起欣赏一下!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编校的王阳明《传习录》,是一本关于王阳明和弟子之间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在孔子儒学的思想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丰富和发展了程颐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 从现代性意义上看《传习录》,春秋时代孔子的儒学,到汉代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既有学术的一面,更有社会统治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有其发展的历史轨迹,经过魏晋玄学、北宋时代的程颐程颢之学,南宋时代的朱熹理学,明清时期的朴学、考据学,后世的儒学经学传统一直蔓延下来,形成了久远的儒学传统,长久影响到中国人的处世为学之道。 学习研究传统文化,离不开古代文化常识,特别是古人言说的语调语气,以及表情达意的工具又是文言文,不是当下我们人人皆可懂得的白话文,语言的障碍是对学习研究传统文化的最大考验,如果深入不下去,或者浅尝辄止,纵然再喜欢也只是空欢喜,到头来只能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而已。

但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编校的王阳明《传习录》,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艰涩的文言加之深奥的哲学思想,一般人确实难以卒读,如果确实够聪慧的话,参悟文言的妙处,领略哲学思想的简约,以一驭繁,不失为一种学术研究的方法和要领,也不得而知,这也许是另外的收获吧。 借助叶圣陶先生的详细注释,加之某些重要语句的出处以及人物也都有详细的说明,一般读者,还是能通读下来,至于领会得多少,受教益的程度却是因人而异,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莫雷特”,此言不差。 前代学者、伟人,不管是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大学问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贡献,对民族或者世界文化或多或少影响着世界和人类,研究他们的思想精髓,更好地学以致用,无疑就是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吧。 语录体式的延续。《论语》、《传习录》、《毛主席语录》,都是语录体,这种形式有利于知识思想的传播,从传播学上看,效果非常明显。现代的学术、思想传播,一般采用系统著作的形式,理论体系非常严谨。语录体多多少少存在阐释解释的空间,加以不系统、零散、不深入,随意性比较大、微言大义等等……对深入理解其哲学思想还是有其局限性的。 《传习录》中记载了王学最为重要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

王阳明心学

浅析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与孔子, 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他提出的心学同其他理论一样有所长也有所短,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辩证地去看待。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王守仁心学主要内容。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又是最高本体,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界的内在力量。致良知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是王守仁本体论与修养论的统一直接表现。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就是将知与行合作一处,才知便是行,能行便是真知。其心学四诀更是流传千古,至今不衰。王阳明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良知”,应该用最恰当的“良知”去解决办法。他认为“天理”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要求人们“知行合一”,通过提高自己内心的修养和知识水平,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即所谓的“致良知”;教化人们,应将道德伦理融入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中去,以良知代替私欲,就可以破除“心中贼”。 从他的心学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大胆地否定了封建伦理道德的死框框,死架子,而允许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个性,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处事方法。所以他提出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就不必为自己的粗俗而自卑,粗俗也并不影响一个人勤学苦读,去当圣人。总有一天,粗俗的人照样会同地位高的人一起平起平做。其思想的还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当时人们在封建阶级统治下愚昧的思想,让封建统治者所维护的圣贤的地位,把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和圣贤脸上的面纱撕得干干净净。统治阶级的皇权天授、各种依附在圣贤经典上愚民政策也受到了威胁。王阳明心学的深刻见解,表现出强烈的反传统和尊重个性的战斗精神,对于社会思想和学术空气的活跃,对于冲破程朱理学主流思想的禁锢和发展个性有重要的启蒙作用,使晚明思想走向多元化。 但是每种事物都有其正反面,王阳明心学也不例外。在其对后人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其思想的弊端也渐渐的流露出来。王阳明认为人不需要向外界寻求真理,因为真理就藏在自己的内心。但更多的人却更希望能够有人指导自己怎么做,希望获得为人处世的真谛。而且其心学中所要求的门槛过高,王阳明终身的追求就是内圣外王,认为只要做到致

高考作文素材:知行合一——王阳明十大经典语录

高考作文素材:知行合一——王阳明十大经典语录 王阳明,被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他还领兵平乱剿匪,用极少的代价闪电般地彻底击败了数倍于己的敌人。作为史上极少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王阳明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经典语录: 1、“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故事背景: 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的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问,人生的终极价值到底是什么? 他的老师吃了一惊,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他看了看王阳明,笑笑,又思考了一会,才做出他自认最完美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 王阳明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他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 老师不自然地“哦”了一声:“怎么?你还有不同的看法?” 王阳明夸张地点头,说:“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2、“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故事背景: 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王阳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3、“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故事背景: 他在一座寺庙中看到一个枯坐的和尚。据知情人透露,这个和尚已不视不言静坐三年。 王阳明笑了笑,就绕着和尚走了几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最后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准了和尚,冷不防的大喝一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这句话就是传说中禅宗和尚的禅机。所谓禅机,就是用含有机要秘诀的言辞、动作或事物来暗示教义,让接收方触机领悟。 不知是王阳明的禅机触动了和尚,还是王阳明的大嗓门惊动了和尚,总之,和尚惊慌的睁开眼,“啊呀”一声。 王阳明盯紧他,问:“家里还有何人?” 和尚回答:“还有老母。” “想念她吗?” 和尚不语。一片寂静,静的能听到和尚头上的汗水流淌的声音。最后,和尚打破了这一死寂,用一种愧疚的语气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4、“我以落第动心为耻” 故事背景: 故事背景:1496年,他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孙山。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无法动用悲伤的表情了,于是都来安慰他。 他的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他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王阳明(1472-1528年),本名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为他曾在阳明洞读书、讲学,自称为阳明子,后世学者称他为阳明先生。 王阳明出身在官僚家庭,父亲王华官至南京吏部尚书。他考中进士后,历任各种地方官职。在任官期间,多次镇压农民和少数民族的造反起义。同时他又认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于是所到之处,制定规约,开办社学、书院,并亲自讲学。正德三年(1508年),因得罪宦官刘瑾被贬到贵州龙场,在那里开创龙冈书院,从事讲学活动。次年,又到贵阳的书院讲学,开始倡导"知行合一"说。正德十三年(1518年)他在江西任官期间,修建濂溪书院并讲学其中,又集门人于白鹿洞书院。后又在浙江设立稽山书院。明中叶后书院兴旺,与王阳明积极倡办书院有直接关系。 王阳明年轻时信奉程朱理学,但在修行中对朱熹的为学之道产生了怀疑。他最终领悟到,"理"就在我心中。于是与程朱理学分道扬镳,转向承袭陆九渊的"心学",后人将他们的思想合称陆王心学,成为理学中的重要派别,具有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王阳明死后,他的弟子后学继续传播和发展阳明学,虽然在政治地位上取代不了程朱理学,但在思想界的影响巨大,而且远播海外。 王阳明的语录、文录、杂文,由其弟子汇编成《王文成公全书》(也称《阳明全书》)。其中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主要是《传习录》。 二、"致良知"的教育目的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为基础的。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是靠心的认识而存在。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在心中。所以他不承认有客观存在的"理",认为"心即理",这就是王阳明哲学思想的核心,万事万物及其运行规律,以至人类社会的各种道德规范,都是心所固有的,是由心派生出来的。 而心的本体就是"良知"。良知是道德生成的根本及为人的本质所在,良知就是天理。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天理纯全,良知常在。而一般人的良知常被物欲、邪念所蒙蔽,就象明镜常为尘埃蒙蔽而失去明亮一样。除掉物欲、邪念,也就是做为善去恶的工夫,从而恢复本心,这就是"致

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由来及其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

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由来及其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怎么说,对于王阳明的哲学思想都是重视不够的,这是一些对王阳明哲学思想深有研究的人都在大声疾呼的问题。就像王阳明在明朝社会的官场上,人人都觉得他奇才盖世,但却人人都感慨他仕途坎坷,始终不被重用一样。这在中国社会是一个既奇怪又不奇怪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真金都会发出光芒的,关键要看人们是把你埋在土里还是放在耀眼的柜台上。王阳明所创立的心学是块真金,但是它与统治阶层历代推崇的理学相悖,所以自然要被埋在土里。本文探讨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无在乎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而在于其思想价值对于当今社会有无所补,有无必要推陈出新,把这块真金从土里挖掘出来放在耀眼的柜台上? 以下,我们且先对王阳明哲学思想及其由来有个简单的认识。 一、xx哲学思想简介。 王阳明,浙江余姚人(公元1472-1528年),明朝大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是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全才,全能大儒。 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精髓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即人们所命名为的"心学"。"心学"是对朱熹"理学"的一场修正,而在中国历史上,朱熹的理学曾是统治阶层信奉的正统思想,因而王阳明所创造的"心学"在与"理学"的冲突中曾遭到统治阶层的排斥。在历史上,知朱熹"理学"的人多,知王阳明"心学"的人少。 因为"心学"是在"理学"的基础上继承、发展和转化而来的,所以谈到"心学",我们不得不对"理学"先有一认识。说到朱熹的"理学",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存天理,灭人欲"1这一教条,认为它是束缚人们手脚的一条精神枷锁。可实际情况是怎样呢?我们先要对"天理"与"人欲"有一大概的了解。 什么叫“天理”?《礼记?乐记》中说到: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

王阳明经典语录

王阳明经典语录 导读:王阳明经典语录1、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2、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3、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4、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 5、‘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 6、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7、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雨露之滋,土脉之力,只滋养得这个大根。四傍纵要种些嘉谷,上面被此树树叶遮覆,下面被此树根盘结,如何生长得成?须用伐去此树,纤根勿留,方可种植嘉谷。不然,任汝耕耘培壅,只是滋养得此根。 8、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9、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

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功夫!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是甚么意?某要说做一个,是甚么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说一个两个,亦有甚用?” 10、义理无定在,无穷尽。吾与子言,不可以少有所得,而遂谓止此也。再言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未有止也。“他日又曰:”圣如尧、舜,在尧、舜之上善无尽;恶如桀、纣,然桀、纣之下恶无尽。使桀、纣未死,恶字止此乎?使善有尽时,文王何以‘望道而未之见’? 11、只不善看,亦便有病痛。 12、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说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若后世所讲,欲是如此,是以与圣人之学大背。 13、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14、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 15、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

王阳明晚年著作《大学问》探析

王阳明晚年著作《大学问》探析 王阳明在他逝世前一年,特意为弟子讲授其关于《大学》“三纲”的体认。这一讲授在录成文本时取名《大学或问》,后改为《大学问》。关于《大学问》,学者的研究多以为它乃阳明晚年定论,是与《传习录》同样重要的阳明学代表文献。至于它何以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学者又语焉不详,缺乏细致的论证。有鉴于此,本文将通过细致论证说明《大学问》之重要就重要在它实际上是阳明在晚年对自己哲学所做的纲要性的阐述。这个阐述,宗旨不是纠正其早年思想的偏颇,以便给其思想下个自我定论;而是就其哲学做整体性的描述,亦可谓阐述其哲学纲要,以便其弟子精准地掌握其哲学思想的精义。由于一年后阳明便逝世,而逝世前一年又因忙于平息动乱和安抚民心等诸事而无暇再讲学术,《大学问》实际上就成为阳明对其弟子所做的思想上的最后交代①。 一 王阳明在逝世的前一年②,与其入门弟子有两次学术问答。这两次问答的记录文本,无论对于正确理解王阳明哲学,还是正确理解整个宋明理学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哲学之发展历程,都有极重要的学术价值,这就是在宋明理学史上十分着名的阳明“四句教”和《大学问》。关于“四句教”的成因及产生时间,在其弟子编纂的《阳明先生年谱》中,有清楚的记载:时值1527年阴历九月八日夜晚,地点在越城天泉桥上,目的是想调和钱德洪与王畿关于“心体无善无恶”之体认分歧。但关于《大学问》,在《阳明先生年谱》中却只字未提,只有记录者钱德洪的简单交代:“师征思、田将发,先授《大学问》,德洪受而录之。” 通过这个交代,我们只能知道《大学问》产生于王阳明将出征广西思恩、田州之时,难以详知其产生之具体地点与时间。若想稍知其详,当细考“将发”之时。《阳明先生年谱》记载,朝廷命阳明出征平息思恩、田州之乱,时为嘉靖六年(1527)五月,王阳明本不想应命,上疏请辞,以致一再拖延,直到八月“先生将入广”④。而钱氏所

我对王守仁思想的见解

我对王守仁思想的理解 我认为王守仁的思想大概可以分为三大类:1.推翻了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他认为“天理即人欲”(初期发现)。2.心学的主要思想“致良知,知行合一”。3.人欲的理解和控制。这3点互相联系,形成的王守仁的主要思想体系。接下来我对这3点作一一的介绍。1.“存天理,灭人欲”与“天理即人欲” 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我对这句话是这么理解,“天理”是世间万物的道理,也可以说是一种规律,我们可以理解为万物的本质。“人欲”是人的欲望,这是最浅显的理解,我认为是人的情绪,喜怒哀乐,可能有点矛盾,但也可以说得通,人为什么会存在这些情绪,是因为当你在乎的某个东西,这个东西可能是一件事一个物或一个思想状态,当它发生了变化,你就会产生情绪。但是这个东西是你所了解的,它无论怎么变化你都知道它的结果,当它变化时,你就会毫无感觉,也就没有了对它的“欲”。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人为什么害怕死亡,因为死亡对于你来说是一个未知的领域,你不知道死亡会给你带来什么,死亡后你又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难道是去了另一个世界?这些都不是你我能够知道的,只有真正死去的人才会知道,但是假如我们知道死后我们会去哪里,会变成什么,我们还会害怕死亡吗?所以朱熹它认为“存天理,灭人欲”,当我们知道某一事物的变化和规律,我们就会对它没有了欲望,没有了任何感觉。 但是王守仁将这一理论推翻了,提出了新的观点“天理即人欲”,这个观点我分为两成来理解,浅显的是人的欲望是随着万物规律改变

而改变的,两者是紧密相连的,而不是分开的。更深一层的理解,世间万物(这里的万物不单止物还有思想)的规律是不断改变的,可能你自认为你了解某个事物,但你最多只是了解它在某个状态的规律,一旦你发现它的改变,你对它的认识也会发生改变,也就是“欲”发生了改变,举一例子,你在玩游戏时,你对某一个英雄非常的了解,但你会对它失去兴趣吗,这可不一定,因为你在对战中,遇到不同的情况,你的操作也会不一样,你对它的认识也会发生改变,对它的喜爱就不会变。这就是“天理即人欲”。 2.“致良知,知行合一” 现在有很多人在写文章时总喜欢用知行合一,但他们用得都不是那么地准确,单看“知行合一”,它的意思就很简单,你在工作时要将你的所学运用出来达到学以致用的标准,简单点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我们要知道,王守仁提出的是“至良知,知行合一”,如果简单的这么解释,那我们就忽略了“至良知”这一核心理论。“至良知”它有三层含义:1.良知,每个人必须拥有的道德品质,也就是人们最初所拥有的良心。2.“精一”,就是惟精惟一,做事要一心一意,追求精细完美。3.也是最为核心的“知行合一”。总结以上,“至良知”是“知行合一”的一个前提,解释起来就是我们做事要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力求做得精细完美,并把自己的所学熟练的运用到实际中来。在这里我没有讲关于“行”深层次理解,这个问题在下一部分进行讲解。 3.“欲”和“行”之间的关系

浅论王阳明及其心学

浅论王阳明及其“心学” 陈云君 2013年1月10日 (根据录音整理)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陈云君先生 各位同事朋友,一年半以前,我曾在异域同诸位分享过一些学习心得,这次承蒙厚爱,邀请了我再做一次讲座。本人一介书生,承蒙先人余荫,虽有一些生活和学习的感悟,但自认为不足以为人师,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所以我今天坐在这,面对各位,心里仍怀忐忑。 一、精进人生,从聪明到达智慧的彼岸 若从人所处的状态对人群进行分类,一种是痴呆状态,很少;一种是正常状态,很多;一种是聪明状态,不多也不少;一种是智慧状态,极少。在座的各位,以我70岁阅人的眼光来分析,大家大多应该属于聪明状态,甚至有一部分人处在智慧状态。我是教师出身,作为老师,真的不懂什么叫真理,但我懂得通向真理的路。老师能不能走通这条路,能不能达到这个目标,我们也不知道,我认为老师仅仅是一个职业,并不比任何人优越。我几十年来除了教书并无他长,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指引,把平庸人士引入聪明的境界。我在近二十年与巨赞法师的接触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够引导处在聪明状态的人士走向智慧之路。

智慧之路能不能被引进去,我不知道,但我会尽力而为。 聪明是有限的,智慧是无限的。聪明在耳、在眼,眼谓之明,耳谓之聪。通过耳听眼看,能够正确分析事物,得到正确的结果,此谓之聪明。智慧,即扫心。智慧的人会经常用一把笤帚清扫内心,使心智永远处在清明、明白的状态当中,故智慧境界,极其难达到。所以,我期望能够通过学佛、学道,再经由我的本行学儒,从而用儒释道的方法,带领大家由聪明境界逐渐认识、接近智慧境界。在智慧境界之上,还有一重更高境界,据我对在座诸位的了解,起码有一两位已接近此境界,叫做“圣言量”。什么叫做“圣言量”?就是指佛的智慧,释迦摩尼佛的智慧、言语、见证以及给我们的开示,都是“圣言量”。举例来说,2012年12月21日号称世界末日,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我认为就个体来说,末日天天存在,不是12月21日这一天,而是每天都存在末日,为什么?因为每一天都有人离开这个世界,对他来说那一天就是他的末日。对个体来说,每一天也都是新的开始,所以就世界末日与世界重新开始这个问题,若我们立于智慧境界、立于“圣言量”这个视角审视,本来可以不予追究。所以,很多电视节目经常说世界末日是不科学的,这个问题不要用科学解释,每天都是末日,每天都是开始。 一个智慧的人,早上起来读《金刚经》、《普门品》,为什么?为“立”。释迦摩尼佛教导我们,早上要“立”起来,要努力工作,认真对待每一天,当一天结束的时候,你打开《金刚经》,

王阳明的名言50句_名人名言

王阳明的名言50句 1、心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主宰,安身立命的根据,衡量是非的标准。天地间诸事诸物,举凡纲常伦理,言行举止,成败荣辱,皆不出于我心。——王阳明 2、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王阳明 3、“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王阳明 4、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王阳明 5、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 6、心无外物,物以心生——王阳明 7、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而为耻。——王阳明 8、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阳明 9、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王阳明 10、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阳明 11、的确,生命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拒绝庸俗,能够灿烂奔放,但也可以在随波逐流中丧失任何意义,成为行尸走肉。——王阳明 12、在这片废土之上,一眼望去,黑夜漫无边际。从失望到绝望乃至无望的世人不禁想问:尚有光明之可能乎?——王阳明 13、是非,不用从学者的讲学中去区分,只需从自己的内心去辨1 / 5

别。——王阳明 14、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王阳明 15、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王阳明 16、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王阳明 17、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王阳明 18、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 19、“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王阳明 20、首先,心即理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其次,炼心的目的也不是成为圣贤一了百了。阳明心学是一种信仰哲学,而信仰只有被实践时才有意义。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王阳明 2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 22、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王阳明 2 / 5

《王阳明哲学》读书笔记

《王阳明哲学》蔡仁厚 一、关于本书 二、王阳明思想的核心 1、"致良知" 2、"知行合一” 3、"致良知"与"知行合一"是相伴相生的存在 三、阳明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1、王学的前三变——异质的转变 2、王学的后三变——同质的发展与完成 四、阳明学的基本义旨 1、良知之天理 2、致良知与逆觉体征 五、知行合一 六、良知与知识 七、功夫指点的意义 1.克己与为己之心 2.静坐与光景 八、四句教与天泉证道 九、心即理的义蕴与境界 十、阳明的亲民哲学及事功 1、"薄厚"与"同体"合一的亲民哲学 2、在家国天下事中"知行合一"的事功

十一、阳明的人格与风格 1、大丈夫气概 2、坚定毅力和喜欢进取的“狂者胸次” 3、敬畏与洒落的和谐统一 结语 一、关于本书 作者蔡仁厚为新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师承当代儒学大师牟宗三先生之门逾四十年。历任台湾各大学教授,哲学研究所所长等,蔡仁厚先生对先秦儒学、宋明理学、中国 哲学史有极深厚地研究。 王阳明被誉为我国历史上二个半完人(孔王曾)之一;儒家的四大圣人(孔孟朱王) 之近500年来中国最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也就是自阳明先生以降无出其右。 与阳明先生的百战百胜的赫赫战功相比,令他名垂青史的是他创立的心学体系。"致良知"、"知行合一",但这些概念究竟讲得是什么,它们跟以前的儒学、甚至佛老有什么关联,恐怕是众说纷纭,乃至越说越糊涂。本书对王学的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对王阳明思想的 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了细致的论证考察,以翔实的资料呈现真实的王阳明哲学思想和整体风貌。 二、王阳明思想的核心 我们首先介绍王学的核心思想:"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要理解这两个思想,我们首先需要明白古人的学习和今人的求知是不一样的,我们现 在研究生物、物理、化学,是要探索其间未知的东西,叫闻见之知,而古人的学习则很简单,就是要探索一个东西——道,可以理解为万物之至理,即德性之知。有了德性之知就 可以内圣外王,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圣人,而这个道又没有标准,众说纷纭。 到了宋代,朱熹的意见成为了主流:道存在于自然界中,格尽万物才能领会道的真谛,所以废话少说,都去格物吧"。另一派则是影响力相对较弱的陆派陆九渊,他主张向内求,心(我)即理,并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王阳明刚开始遵循朱熹的"格物致知",先从"格物"着手,即著名的"阳明格竹",要注意他的格竹不是研究竹子(如观察竹子形状、生长特征、剖开竹子),而是通过格竹来探究 万物之理,当然不得其法。所以王阳明更相信陆九渊的心学,并发展出完整的心学体系。 1、"致良知" 王阳明认为,"良知"包括明善恶(道德)和辨是非(智慧)两部分。这是人人具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就是唤起、体认、践行、扩充、光大、达到、实现。所以 致良知就是要通过那些"致"的行动实现人皆有之、与生俱来的自性、本心、善根、智慧, 达到万物一体、与宇宙同化的圣贤境界。

王阳明的十大经典语录

王阳明的十大经典语录 发布时间:2014-11-03编辑:1039 手机版 1、“光不仅在烛上” 故事背景: 一个叫徐樾的弟子在岸边如信徒朝圣一样虔敬的希望和王阳明见面,王阳明答应了。徐樾还处于王阳明心学的初级阶段——静坐,他确信在静坐中理解了王阳明心学,得到了真谛。王阳明就让他举例子说明,徐樾就兴奋的举起例子来,他举一个,王阳明否定一个,举了十几个,已无例可举,相当沮丧。王阳明指点他道:你太执着于事物。徐樾不理解。王阳明就指着船里的蜡烛的光说:“这是光。”在空中画了个圈说,“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烛光照耀的湖面说,”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处,“这还是光。“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兴奋起来,说:“老师我懂了。”王阳明说:“不要执着,光不仅在烛上,记住这点。”徐樾拜谢而去。 2、“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故事背景: 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王阳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3、“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故事背景: 他在一座寺庙中看到一个枯坐的和尚。据知情人透露,这个和尚已不视不言静坐三年。 王阳明笑了笑,就绕着和尚走了几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最后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准了和尚,冷不防的大喝一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这句话就是传说中禅宗和尚的禅机。所谓禅机,就是用含有机要秘诀的言辞、动作或事物来暗示教义,让接收方触机领悟。 不知是王阳明的禅机触动了和尚,还是王阳明的大嗓门惊动了和尚,总之,和尚惊慌的睁开眼,“啊呀”一声。 王阳明盯紧他,问:“家里还有何人?” 和尚回答:“还有老母。”

朱熹、王阳明、陆象山着名哲学思想

朱熹、王阳明、陆象山着名哲学思想 一、理在事先——宋朝哲学家朱熹 宋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亟需寻求一种新的思想统治形式。当时的思想家经过反复探索和研讨,总结出一个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揉合拂、道思想的新的哲学体系——理学。这套理论由北宋周敦颐开其端,程颢、程颐奠其基,而由南宋朱熹集其大成。因此,哲学界称朱熹为“理学巨擘”。 朱熹(1130-1200)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四书集注》,成为封建知识分子的必读教科书;他对儒家经典的解释,被奉为全国通行的标准答案;他的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御用哲学。 朱熹哲学的核心是“理”。“理”是其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朱熹认为,“理”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而且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超时空的永恒存在,无形无影,不生不灭,没有天地之前,理就已经存在了。由于理,才有天地的存在。即使天地万物都毁灭了,理也依然存在。但是,无形无象的理怎样产生有形有象的世界万物呢?理和气合,构成万物和人,天下万物都是理和气相结合的产物。但是理和气不是平等的,理为主,制约、决定着气。 二、王阳明:心外无物 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曾筑室会稽阳明洞,故世称阳明先生。 有一次,王守仁和友人一起游南镇。此时正是百花盛开的春天,一路上,只见一丛丛艳丽的花树在山间时隐时现,飘来阵阵的芳香。朋友不禁指着岩中花树问:“你说天下没有心外之物,可是这些花树在深山中总是自开自落,和我的心又有什么关系呢?”王守仁回答:“当你没有着到此般花树时,花树与你的心一样处于沉寂之中,无所谓花,也无所谓心;现在你来看此花,此花的颜色才在你心中一时明白起来,可见,这花并不在你的心外。” 本来,山中的花树是独立于人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不因为人们没有看见它,就不存在。人来看此花时,花树的颜色、形状以及花的香味,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器官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就产生了人们对花树的感觉印象,这是一般的常识。王守仁的朋友说“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讲的就是这样一种常识。可是王守仁认为,人来看花树,由于心产生对花的作用,此花颜色才一下子明白起来。那么,当人未来看“花”时呢,也就无所谓“花”的存在与否了。“花”只有在“心”的作用和影响下才具有存在的意义,这种关系就是“心’对“花”的感应和派生关系。并且,在王守仁看来,这样的派生关系是广泛地存在于心与天下万物之间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