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课程复习重点

幼儿园课程复习重点

幼儿园课程复习重点
幼儿园课程复习重点

课程:课程定义的维度

学科(领域)维度----课程是学习的科目;经验维度----课程是儿童在学校获得的学习经验;目标维度----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计划维度----课程即教学计划。

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里的所谓各种活动,是《幼儿园工作规程》所说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最近发展区:事实上是指儿童实际心理年龄与其依靠帮助解决问题所能达到的水平中间的差异。

鹰架教学:是指为儿童提供教学,并逐步转化为提供外部支持的过程。

心理工具:是指能扩展心理能力,帮助儿童记忆、注意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工具。例如语言和其他媒体。在不同文化中,心理工具是不同的,是需要通过教学而传递的。心理工具能帮助儿童把握自己的行为。

课程编制:课程编制是形成或依照一定的课程理念,确定或创制课程的基本架构和目标,选择、生发相应的课程内容、活动及环境的过程。

课程审议:课程审议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作出恰当的、一致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

幼儿园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就是我们对课程的最终结果的一种追求。

幼儿园课程目标,准确地说,是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在一定学习期限内的学习效果的预期。所谓预期,是指在课程没有实施之前,我们对于通过课程希望儿童达到一种什么样的发展的期盼。它是幼儿园课程的“指南针”和“方向盘”。

幼儿园课程内容: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是根据幼儿园的课程目标和相应的学习经验选择的、蕴涵或组织在幼儿的各种活动中的基本态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行为方式。

幼儿园课程组织:创设良好的课程环境,使幼儿园课程活动兴趣化、有序化、结构化,以产生适宜的学习经验和优化的教育效果,从而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

幼儿园课程评价:幼儿园课程评价是对幼儿园课程进行考察和分析,以确定其价值和适宜性的过程。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

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如语文、算术、历史、音乐等。

经验课程也称活动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学科课程以学科中的逻辑经验为基点,经验课程则以儿童当前活生生的心理经验为基点。但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

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分科与综合的区分是相对的,又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综合课程并不以牺牲学科体系为代价。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

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具有潜在性。

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散性、持久性、积极与消极影响并存。显性课程(有计划的学习经验)与隐性课程(非预期的学习经验)共同构成学校课程的全貌——实际课程。

幼儿园课程的特征:1、启蒙性2、生活化3、游戏性4、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5、潜在性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的基础

心理学基础:作为幼儿园课程基础之一的心理学,为课程的编制提供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以及儿童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过程等方面的有关信息。解决幼儿园课程怎么教的问题。

哲学基础:哲学为课程提供有关知识的来源、知识的性质、知识的类别、认识过程以及知识的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理性认识。这些内容会直接指导对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的判断、幼儿园课程设计模式的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和选择。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社会学基础:幼儿园课程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会因其保存、传递或重建社会文化的职能而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产生作用。即使是为学龄前儿童编制的课程,其背后也隐含着与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制度等相适合的基本假使和价值取向。解决为什么教的问题。

第三章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

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地位:一、对游戏在儿童发展和教育中作用的理论研究

从心理学角度看儿童游戏:游戏是带有过去或未来倾向的现时行为,游戏是实现的愿望和控制(优势)。

从文化的角度看儿童游戏:游戏作为一种分类框架,游戏的背景。

游戏与教学组合的三种方式:分离式(纯游戏),插入式(游戏是教学活动后继过程),整合式(两种活动整合一体)

第四章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的编制

比较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实践模式

代表人物泰勒斯腾豪斯(英国)美国学者施瓦布

哲学基础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唯物论

方法论行为主义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认知心

理学

集中审议,行动研究

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在幼儿园课程编制过程

中,强调课程目标制定,

强调课程目标的层层分

解并落实于具体的教育

活动,强调根据课程目标

是否落实和达成来评价

教育的结果。

在幼儿园课程编制过程

中,淡化课程目标的预

设,强调儿童学习的过

程;淡化教师在教育活动

组织中的计划性和控制

性,强调根据儿童的兴趣

和需要组织活动,尊重儿

童的选择和创造,淡化根

据客观标准对幼儿园教

育进行评价,强调过程性

评价,强调教师自我在教

关注了实践,做到理论联

系实践

育评价中的作用。

评价长处:计划性、可控性、

可操作性

弊端:

(1)课程编制者确定的课

程目标,难以与发展中的

儿童相适合。

(2)忽略了那些难以转

化为行为的方面。

(3)目标过于细化,肢

解了儿童的学习过程长处:强调教育和知识内

在的、本体价值;强调在

教育过程中对具体情境

的诊断;强调“教师即研

究者”所应发挥的作用

弊端:缺乏科学性、计划

性、和系统性。对教育的

评价往往因缺乏客观标

准而带有主观色彩。

弊端:过于强调实际情景

的独特性,缺乏对理论的

关注,在运行中容易滑入

相对主义的轨道。若没有

建立较完备的课程审议

机制,容易产生思路上的

混乱。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目标

.幼儿园课程目标编制的来源和依据:儿童发展、社会要求以及人类知识是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同时也是课程目标的“来源”。因此,要科学地制定幼儿园的课程目标,就必须研究儿童发展、社会要求以及人类知识,从这三个方面的研究信息中寻求支持。

幼儿园课程目标确定过程:

第一步,初步筛选——“可能性筛选”。“可能性目标”(社会、儿童、学习内容)之间可能有不一致的目标,如家长的需要(社会要求的反应)与儿童终身发展的目标之间的矛盾。第二步,深入筛选——“价值性筛选”。这一步更为重要,它决定着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作为筛选器的是学习心理学、教育哲学,即教育价值观、儿童观、学习观、发展观、知识观等。

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目标

含义指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

为形式陈述的课程目标,

它指明教育过程结束后

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

变化。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

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

的课程目标。它是人的经

验生长的内在要求。

每一个儿童与具体教育

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

产生的个性化表现。

代表人物泰勒斯坦豪斯艾斯纳

特点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

性过程性特点:追求儿童反应的多

元性而非同质性。

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幼儿园认知课程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

育方案、美国“项目活动”

适用于艺术教育

实例用硬币的数量测量饼干

的重量

根据雪地上的脚印推断

它是哪种动物留下的

第三节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和类型:1.有助于幼儿获得基础知识的内容2.有助于掌握基本活

动方式的内容 3.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智力和能力的内容4.有助于培养幼儿情感态度的内容

第四节幼儿园课程的组织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方法

逻辑组织法:根据知识本身的系统性、逻辑性安排内容。

心理组织法:以学习者的兴趣和生活经验为基点,按经验演进的原则逐步扩大学习的范围。

幼儿园教育途径:(1)教学活动(2)游戏和其他自发的探究活动(3)日常生活和常规性活动(4)环境——无言之师(5)家园活动

第五节幼儿园课程的实施

课程实施取向:(1)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2)课程实施的相互调适取向(3)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

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策略:

1.幼儿学的方式和特点

第一,幼儿的学习是整体的、未分化的全身心投入的活动。

第二,幼儿的学习是从自身的经验出发的。

第三,幼儿的学习伴随丰富的体验,会引起情感上的变化。

2.教师教的方式与策略:

直接教学:教师直接、明确地传递教育意图.它是一种明确、简捷、有序、迅速的教学方式。幼儿在其中的学习基本是一种接受学习。直接教学主要借助于语言讲解进行,不太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也较难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运用时要注意直观性原则。

间接教学: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方式.它不直接通过教师的语言而借助于教学环境的中介作用传递给幼儿。幼儿的学习方式以无意学习、有指导的发现学习为主。(以物质环境为中介,以人际环境为中介)

支架教学:指教师提供符合儿童认知层次的支持、引导与帮助,以帮助儿童由需要协助逐渐能够独立完成某一任务,进而由低水平能力发展到高水平的能力。源于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幼儿园课程实施主要存在的问题问题

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时间问题(时间浪费现象)

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物质—空间问题(应遵循的三条原则1.与课程目标相一致2.与幼儿的发展水平相适宜3.发动幼儿参与环境创设)

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问题(教师预先选择的课程内容不符合孩子的兴趣,而孩子感兴趣的问题却不能及时纳入到课程中来。教师预先设想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程序、进度、重点等与实际的活动进展情况不相一致。)

处理好教师预设和儿童生成任务之间的关系

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幼儿的兴趣所在,在此基础上编制主题网络。

教师创设活动情景,让幼儿选择,以小组的形式为主开展活动。

给予幼儿自发生成活动的机会,或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等方式启发幼儿生成活动,并为他们生成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

第六节幼儿园课程的评价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程序

(一)一般程序

1.集中问题,即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

2.设计评价方案。

3.实施评价方案,收集评价信息。

4.分析评价资料

5.解释资料,得出结论,作出建议

(二)具体步骤: 1.前评价 2.活动过程中的评价 3.后评价 4.追踪评价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模式:1、目标评价模式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4、外观评价模式5、差距评价模式

第五章当代国外幼儿园经典课程及其发展趋向

蒙台梭利课程模式

一、理论观点:

1.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蒙台梭利认为6岁之前的儿童本身具有一种吸收知识的自然能力,即所谓“吸收的心智”。

孩子的发展是自主发展的过程,而不是通过外力实现的。因而没有人是被别人所教导的,每个人都是自我教育而成的。

2.儿童的发展具有敏感期。敏感期是与一定的年龄相适应的,即,某一感受能力的获得只在某一年龄阶段很容易,而一旦错过了这一年龄阶段,就很难获得了。但并不是不可能再获得了。

3.儿童的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

蒙台梭利认为活动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最主要的活动不是游戏,而是工作。只有工作才能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并促进儿童心理的全面发展。所以在蒙台梭利看来,只有工作才会成为儿童最主要的和最喜欢的活动。

二、蒙台梭利教育方案

1.教育目标:(1)帮助儿童形成健全人格(直接)(2)建设理想的和平社会(最终)蒙台梭利认为这两个目的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

2.教育内容:蒙台梭利研究设计了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1)日常生活练习(2)感觉教育(3)语言教育(4)数学教育(5)文化科学教育

3.蒙台梭利教育的方法:三要素:有准备的环境、教具、教师

三、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局限性与其进一步的发展

局限:

1、孤立的感官训练

2、对创造力的忽视

3、过于强调读、写、算,忽视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

4、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

改进和发展:

1、扩展了课程内容。即将原来的五大领域扩展为十大领域,分别为:日常生活训练、感觉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文化教育、体能训练、音乐教育、美术教育、戏剧、社会教育。

2、强调课程的实质,而非形式。即要真正做到向儿童学习,回应他们的需要,支持他们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不要过于拘泥于形式。

3、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经验。

海伊斯科普(High/Scope)课程

用关键经验作为制定课程和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

一、课程方案主要特点:

1、以结构化了的关键经验作为建构课程的框架

2、通过环境进行教育

3、在强调幼儿的主动学习的同时,突出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4、重视语言在幼儿思维活动中的作用

5、方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二、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HIGH/SCOPE的课程由兴趣区(自选)活动、小组活动、集体活动等形式组成。

瑞吉欧课程

基本特点:1、弹性计划2、合作教学3、档案支持4、小组工作5、深入研究6、图象语言

西方早期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向:

课程多元文化化

保育和教育相整合

课程全纳化

课程综合化

课程个性化

课程科技化和信息化

第七章我国幼儿园课程及其变革

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

(一)理论观点: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活教育的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等三个部分。(二)概念:所谓五指活动课程是指该课程由五个方面的内容组成,而这些内容又是以一种整体的、相互贯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就好象人的手,虽有五指之分,但彼此相互联系,共存于一个手掌。

(三)课程目标:

(1)做人:有合作的精神、同情心和服务的精神。

(2)身体:有健康的体格、卫生习惯和相当的运动技能。

(3)智力:有研究的态度、充分的知识和表意的能力。

(4)情绪:能欣赏自然和艺术美,快乐,不惧怕。

(四)课程内容:

(1)健康活动:饮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散步等。

(2)社会活动: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及社会常识。

(3)科学活动:植物的培植、动物的饲养、自然现象的研讨、当地自然环境的认识等。(4)艺术活动:音乐(唱歌、节奏)、图画、手工。

(5)语文活动:故事、儿歌、谜语、读法等。

(五)选择课程内容的标准:

第一,凡儿童能够学的东西,就有可能作为幼儿园的课程,但同时还应考虑幼儿学的代价。如果会妨碍幼儿今后的学习,就不要勉强幼儿现在学。

第二,凡教材必须以儿童的经验为依据。

第三,凡能使儿童适应社会的就可取为教材

(六)课程的组织:

从幼儿周围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选择儿童感兴趣且又适合幼儿学的物和事作为“主题”,组织、融合儿童的科学、社会、语文、艺术、健康活动,从而使这些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这就是五指活动课程的“整个教学法”或“单元教学法”。

(七)课程实施

(1)应十分注意“计划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2)应注意物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

(3)应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法教导儿童。

(4)应多采取小组教学法。

(5)应多提供户外活动的机会。

(6)教师应成为儿童的朋友,使幼儿不害怕、肯接近。

(八)课程评估:幼儿园应当有随时可以考察幼儿学习成绩的标准

(九)对陈鹤琴五指活动课程的评价

局限

比如在理论层面上,五指活动课程想要努力避免课程中的知识中心倾向,力求课程向幼儿靠拢,但在实践层面上,仍然比较重视教材,对幼儿的反应重视不够。

尽管陈先生一再强调五指活动课程中的五指不是五个学科,应整合为一个整体进行施教,可惜在推行时,有时仍被误解而分科进行。

同时,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方面仍有不足等。这是我们在借鉴时应注意的。积极意义

“适合中国国情、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是他创建这一课程的两大基本原则。在今天,这两大原则仍是有指导意义的。

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发展趋向:

幼儿园课程管理多元化、自主化

幼儿园课程改革更多地将立足点放在儿童一边

0-6岁学龄前儿童教育课程一体化

幼儿园课程与社区教育和服务相融合

重视教师职业水平的提高

第八章幼儿园课程设计

主题网的制作过程

1.脑力激荡:尽可能多地写出与“主题”有关的字词。

2.归类:将写出的字词进行分组,必要时可添加字词。

3.命名:选择合适的字词对每组进行概括,并写下一个相应的标题。

4.连网:将一组组字词使用“网状”形式连起来。

“幼儿园课程”复习纲要

幼儿园课程复习纲要 一、选择题 B 1.被称为“行为目标之父“的是 A.博比特 B.泰勒 C.惠勒 D.斯坦豪斯 C 2. 提出了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 A.艾斯纳 B.杜威 C. 斯坦豪斯 D. 泰勒 B 3.在课程目标的不同价值取向中,反对把人作为物而把课程目标技术化的倾向,并把课程 看做是一种动态生成的师生互动过程。 A.行为目标 B.生成性目标 C.表现性目标 D.预设性目标 A 4.泰勒认为,在课程编制中编制者必须回答四个问题,它们是:学校应该达到那些教育目标、怎样才 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和。 A.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B.进行哪些教育设计 C.提供哪些教学案例 D.运用何种方法进行评价 C 5.幼儿园课程内容存在着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它们是: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和。 A.课程内容即学习过程 B.课程内容即学习的认知过程 C.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D.课程内容即课程的实施过程 B 6. 是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A.课程目标 B.课程内容 C.课程效果 D.课程活动 B 7.蒙台梭利指出儿童秩序发展的高峰是。 A.2岁左右 B.3岁左右 C.4岁左右 D.5岁左右 C 8.情感态度不是教出来的。它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属于。 A.综合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 D.方式课程 D 9.不属于课程评价对象的是。 A.课程方案 B.课程效果 C.实施过程 D.课程活动 B 10.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中,活教育方法的核心是。 A.“做” B.“做和学” C.“教和学” D.“教和做” A 11.教育活动的目标比较特化,教育活动的内容主要根据教师预定,选择和组织内容的主要依据是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对教育活动评价的标准是预定的目标是否达成。它体现了()的教育活动设计倾向。 A.教师计划为主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 B、师生共同计划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 C、教师计划为主的综合教育活动 D、儿童生成为主的综合教育活动 D 12. 较多地体现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游戏在活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更多地以活动区的形式安排教 育活动,儿童有较多地选择和参与机会,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教师通过观察、参与、引导和指导等方式影响或指导儿童的活动。它体现了()的教育活动设计倾向。 A.教师计划为主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 B、师生共同计划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 C、教师计划为主的综合教育活动 D、儿童生成为主的综合教育活动 A 13.()的教育活动设计者们认为,他们“与幼儿在一起,三分之一是确定的,三分之二是 不确定的或新的事物。” A.瑞吉欧教育体系 B、凯米和德弗里斯课程方案 C、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 D、海伊斯科普课程 C 14.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的两种设计倾向是:教师计划为主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

《幼儿园课程》复习题培训资料

《幼儿园课程》复习 题

12学前本《幼儿园课程》复习题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 一、名词解释题 1、课程:其基本含义是指课业及其进程。(一)进程及学习科目和教材(二)课程及儿童在校获得的学习经验(三)课程及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四)课程及教学计划(五)课程及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2、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的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3、综合课程:就是将课程的各种因素综合化的课程 4、一元化课程:是一种“主流中心的课程”,是一种以占主导地位的民族的文化、历史、立场和经验为中心而设置的课程。 5、多元化课程:又称反偏见课程,这种课程以让儿童参与多元文化社会为出发点,为儿童提供在多元文化社会中能有效活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二、简述题 1、简述幼儿园课程要素。 幼儿园课程的要素是构成幼儿园课程的必要因素和组成部分.不同的幼儿园课程定义包含着不同的要素.当幼儿园课程是指一种静态的课程文本时,其要素包括理念、目标、内容、结构四种;当幼儿园课程是指课程的编制过程(即动态的生长过程)时,它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三个动态要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课程编制中的设计过程就是课程文本中理念、目标、内容、结构的形成过程.由于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中,对课程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课程文本的层面,所以,我们在此主要分析一下课程文本的四个要素.

2、简述古德莱德五层次课程理论。 ①观念的课程——理想的课程②社会的课程——正式的课程③学校的课程——领悟的课程④教学的课程——运作的课程⑤体验的课程——经验的课程 3、简述艾斯纳提出的课程类型 (1)显性课程,即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的课程。 (2)隐性课程,即学生在学学习环境中(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所学习 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3)悬缺课程,即学校应该提供却没有提供的学习经验,是存在于“理想的课程”和“实际的课程”之间的流失的课程。 三、论述题 1、论述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幼儿园课程与其它各级各类教育的课程一样,都注重将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文化知识整合到学习者的经验之中。但是,由于在儿童早期,儿童发展的速率比任何时期大,也因为儿童学习的能力极大地有赖于其自身的发展,因此,以幼儿为教育对象的幼儿园课程的决策应该充分考虑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相应的,幼儿教育的方法和材料也不同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它更多采用的是具体的材料和活动,课程较多地是采用活动而不是上课的形式加以组织。 2、幼儿园中隐性课程的因素及重要作用 幼儿园隐性课程又称为潜在课程,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在重视幼儿园显性课程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幼儿园隐性

幼儿园课程论重点资料

《幼儿园课程论》形成性作业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共25 道试题, 共50 分。) 1. 幼儿园课程与其它各级各类课程最明显的差别在于要求教育 者更多的关注个体儿童的发展水平。 A. 正确 B. 错误 2. 儿童中心课程是从( ) 来界定的课程。 A. 从学科维度 B. 从计划维度 C. 从经验维度 D. 从目标维度 3. 认为幼儿园课程应反映”准备状态”的概念, 是依据的( ) 的理念。 A. 浪漫主义 B. 文化传递 C. 进步主义 D. 行为主义 4. 幼儿园课程的社会学基础在更大程度上解决幼儿园课程中的 ( ) 的问题。 A. 为什么教 B. 如何教

C. 教什么 D. 教得怎么样 5. 幼儿园课程的哲学基础主要解决的是幼儿园课程中( ) 的问题。 A. 为什么教 B. 如何教 C. 教什么 D. 教得怎么样 6. 幼儿园课程的心理学基础在更大程度上解决幼儿园课程中的 ( ) 问题。 A. 为什么教 B. 如何教 C. 教什么 D. 教得怎么样 7. 基本着眼点是儿童的兴趣和动机, 以动机为教学组织的中心 的课程定义维度是( ) 。 A. 从学科维度 B. 从计划维度 C. 从经验维度 D. 从目标维度 8. 以经验维度界定课程, 起源于( ) 。

A.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B. 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 C.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D. 迪卡尔的唯理论 9. 从人类发展生态学立场看, 不存在一种最好的能适应不同社 会文化背景中的所有儿童的教育方案。 A. 正确 B. 错误 10. 父母的职业状况、社会地位、经济收入, 幼儿园在社区的 地位, 幼儿园的师资水平等, 都属于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所说的( ) 。 A. 小系统 B. 中间系统 C. 外系统 D. 大系统 11. 受行为主义理论影响的课程模式是( ) 。 A. 发展适宜性课程 B. 光谱方案 C. 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 D. DI直接教学模式

幼儿园课程论 期末复习材料

教案1 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一节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词源 汉语当中“课程”一词最早见于唐代。 在英语当中,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1859年)。 二、课程几个最有代表性的定义 (一)课程就是学习的科目和教材(教材说)。 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为深远,最代表传统课程的一种观念。一般认为,课程是“科目”、“学科”或“教材”的代名词,课程可以指一个科目或所有科目。也有的人把教材看成是课程的具体体现,认为课程可以是一本教科书、一套教科书、教科书的内容等。这种定义的实质,是强调学校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 (二)课程就是儿童在学校获得的全部学习经验(经验说)。 学习经验是学生在和学校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生成物,不仅包括学生学校生活中获得的认知方面的经验,同时心理生成物还包括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体验,对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的一种感悟,一种体会等等,所以,把课程理解成学生的学习经验,最大的好处是能扩大教师及研究者的视野,转化他们注意的中心,使老师从过去的主要关注我教什么,到现在开始关注为什么而教,怎么教,就是我教这个东西,对于学习者有什么价值,同时也要关注我怎么教才能够让学生获得更有价值的学习经验呢?相同的教学内容,我用这种方法教和用那种方法教,对学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三)课程就是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活动说)。 儿童的学习经验,是通过儿童和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的主动的行为产生的。而活动是儿童和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因此,儿童采取什么行为,获得了什么学习经验,取决于他参加了什么活动。因此,认为课程就是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 (四)课程就是教学计划(计划说)。 这个观点把课程看成是一个培养人的蓝图,一个计划。计划通常包含了多种要素,如目标、内容、活动、评价等。把课程看作是教学计划,既然是一个计划,是一个培养人的蓝图,它必然包含“培养什么样的人(课程目标)、提供什么样的学习经验(课程内容)和如何组织这些经验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课程的组织),以及如何去检验育人的意图是否达到(课程评价)”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与决策。这些问题都涉及到我们通常所说的课程的几个基本的要素,是比较全面的。既不局限于科目、教材(克服了教材说的窄视野),计划所提供的经验也是经过选择的(克服了经验说定义太宽泛),并且是经过缜密思考计划的(克服了活动说的太表浅) (五)课程就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课程的重心应该是“教学目的”,也就是指“希望学习者通过课程而获得的学习结果”。有了这样一个预期的目标后,我们就可以围绕着这个“预期的目标”去选择内容、组织课程,同时,这个“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又是我们监控、评价教育过程的标准。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概论 一、什么是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教育部“九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国幼儿园课程政策研究》课题组经反复讨论认定的。 二、幼儿园课程的性质 (一)基础性(二)非义务性(三)发展适宜性 第三节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幼儿教育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我国幼儿园课程经历了由产生到发展的过程,其间经过了3次较大的改革。

幼儿园课程复习重点整理.docx

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是通过课程实现的,“没有课程,教育便没有借以传递其要旨、转达其意义、传播其价值观的媒介或工具”。止因为其重要性,课程被称为教育的“心脏”。 《幼儿园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编制和实施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它既具有宏观性与理论性,乂具有具体性与应用性,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它既是幼儿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原理的具体化,乂是学前各领域教育的统整和综合,是一门 从理论到实践的”中介性”课程。 课程问题是教育系统中最繁难的问题之一。 概念的不确定性 作为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涉及的面广而多。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一节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定义 对于课程,存在着许多种定义。每一种课程定义都隐含着某种哲学假设和价值収向,隐含着某种意识形态以及对教育的某种信念。 (一)课程的词源 汉语中,课程一词始于唐代:课业及进程。英语中来自于拉丁语的"curriculums即 “跑马场”,据此,课程最常见的含义为“学习的进程”。课程的含义是为儿童设计学习的轨道 (二)课程定义的几个维度 课程就是学习的科目和教材 课程就是儿童在学校中获得的学习经验 课程就是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 课程就是教学计划 课程就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课程就是学习的科目和教材 这种课程定义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为深远,既代表着传统的教育观念,又是以往学校教育实践的真实反应。

基本观点 一?般认为,课程是科目和学科的代名词,即课程是指具体的学习科日的总和。也有人把课程与教材合二为一,视教材为课程的具体体现。这使得通过课程而进行的教育被简化为“教书”(教教材、教课本)。于是,教师就成为“教书匠”,学生也就成为“读书郎”。 2、评价 这种课程定义虽然把握了课程的主要问题,但把教师的视线局限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圈子里,使得教师只关注“教什么”,而不关注“为什么教”和“怎样教”;只关注知识的逻辑、结构,而不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以及儿童已有的经验、学习的方式和特点,进而导致教师把传递知识看作是他们的主要任务。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定义关注的更多的是学生认知方面的学习,而非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対课程内容本身的理解也过于狭窄,仅局限于外在的间接经验,而忽略了学习者在校获得的直接经验。所以,这一定义虽有一定道理,但不能涵盖课程的全部内容。 课程就是儿童在学校中获得的学习经验 这种课程定义是针对传统教育屮的课程观念以及它所导致的“教材屮心"、“教师屮心”、“课堂中心”的弊端,从学习者的角度而提出来的。市于这一课程定义强调学习者在学校获得的学习经验,所以它始终成为20世纪课程改革中的一面旗帜。 基本观点 由于学习经验是学生在与学校相互作用屮形成的心理生成物,所以,把课程理解为学生的学习经验,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能扩大研究者的视野,转换研究者注意的屮心,使教师从过去主要关注“教什么”,到现在开始关注“为什么教”、“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以及“这样教会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等这样的问题。 评价 这种课程概念让教师从关注教材到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什么以及所学东西对他们的个人意义。所以,有人将这一转变称为课程领域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其核心就是界定这一概念的视角的转移,即从关注书本到关注学生,使我们的教育工作更贴近它的本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 这一概念有其合理的一面,是一种教育观的转变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反应。但它真正的影响范围较多地局限在学者的圈子和理论的层面上,它能够真正地被广大的教师接受并形成共识还尚待时原因Z—在于学习经验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因而带有主观性、个人性和模糊性,

幼儿园课程论期末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幼儿园课程论期末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07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儿童的自然发展和一般能力,教师教学的学业知识、技能 2.日常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 3.斯坦豪斯 4.作业,秩序 5.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二、选择题(每题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B 2.ABC 3.B 4.AD 5.A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外系统是指发展的人并没有参与的、但又影响或受其中所发生的一切所影响的一个或多个环境。 2.目标模式是以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的课程编制模式。 3.幼儿园课程评价是针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成分,分析和判断幼儿园课程的价值的过程,即评估由于幼儿园课程的影响所引起的变化的数量和程度。 4.单元教学是从能引起儿童兴趣的专题或概念发展出单元,设计教育活动时将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或者各个学科综合到单元之中,并在一段时间内围绕这个单元组织教育活动的课程形式。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课程即科目:主要讨论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教学的各种课程形态。 课程即经验:课程被认为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所获得的一切经验。 课程即目标:将课程界定为预期的学习结果和目标。 课程即计划: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所获得全部经验的计划和方案。 2.(1)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逻辑顺序指的是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及其内在的联系组织课程内容;心理顺序指的是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

(2)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纵向组织指的是按照课程组织的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横向组织指的是按“广义概念”组织课程内容,即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使课程内容与儿童已有经验联为一体。 (3)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直线式组织指的是将课程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使前后内容互不重复;螺旋式组织指的是在不同的阶段,课程内容会重复出现,但是这些重复出现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加强。 3.(1)所计划的教育活动的程度应尽可能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当 (2)所计划的教育活动的次序应尽可能与儿童的发展程序相近 (3 )所计划的教育活动应尽可能与个体和群体儿童的需要相符合 4.方案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过程没有固定的程式,一切应根据时间、地点和条件而灵活地确定活动的操作步骤。 一般而言,方案教学可以包括以下3个步骤: (1)方案的起始阶段:包括方案教学主题的选择;方案教学主题网络的编制。 (2)方案活动的展开阶段:在方案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和儿童双方始终处于积极互动状态之中,多种类型的活动保证了这种互动。家长的参与和社区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方案教学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3)方案活动的总结阶段:回顾儿童在方案活动进行过程中运用过的技巧、策略以及儿童的探索过程。 五、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1)涵义 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在结构化程度上由低到高,形成一个连续体; 每种类型的教育活动本身的性质,决定了该教育活动结构化程度的基本状况; 同种类型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幼儿园课程的教育取向反映在连续体的相对位置上。 (2)启示 能比较清晰地认识各种常见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性质,特别是这些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程度; 在具体设计和实施教育活动时,能把握该教育活动性质及在结构化程度方面所具有的弹性范围; 幼儿园课程整体的价值取向确定以后,能比较清晰和理性地组合该课程的各种教育活动。 2

自考幼儿园课程各章复习要点(超好的资料)

幼儿园课程各章考试要点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念 (一)最具代表性的课程概念有五种:1.课程即学习科目和教材。2.课程即儿童在校获得的学习经验。3.课程即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4.课程即教学计划。5.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和目标。 (二) “学问”中心课程是依据知识的性质和知识的在逻辑为中心而编制的课程,它注意的焦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的学术发展;“经验”中心课程则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及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它关注的重心是学生的个性形成和自我实现。 (三) “学问”中心课程理论(观点及优缺点)认为,知识是课程不可或缺的要素,将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学术价值的容按其自身的逻辑顺序和结构组织起来教给学生,就能逐渐地培养他们成为训练有素的学术人才。这一理论的特点是强调以知识的在逻辑和知识的性质为中心组织课程,这样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文化的精华,并促进学生逻辑性的发展,老师也容易组织教学。这一理论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它可能导致重认知轻情意、 重记忆轻理解、重共性轻个 性和脱离生活、脱离实际、机械 记忆、被动学习的倾向,最终使 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经验”中心课程理论认为课程 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基 础编制,课程的核心应是学生的 发展,课程容应随学生的变化而 有所改变,学生应积极参与课程 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在参与过 程中主动学习,全面发展。这一 理论的特点是以学生的兴趣和 需要为基础编制课程,课程容随 学生变化而改变,让学生参与课 程的设计,在参与过程中主动学 习,全面发展。这类课程具有开 放性和灵活性,可以培养学生解 决问题能力,实现多方面潜能。 它的局限性在于忽视系统知识 的学习,必然会限制学生的发 展,同时教师也很难把握学生易 变的、因人而异的兴趣,引导他 们有效地学习。 (四)活动课程是以实际问题解 决为组织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 和直接体验为基本学习方式、以 个性养成为基本目标的一种课程 类型。活动课程本质上是属于经 验中心或学生中心的,它集中体 现着经验中心课程的思想和特 点。它以学生、问题和实践活动 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与个性发 展为教育过程的重心,注重养成 教育,注重教育过程,注重问题 解决,课程评价以主观综合评定 为主,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体 验。注重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注重知识的整合和能力的迁移。 (五)隐性课程是那些在学校政 策和课程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 但却实实在在地构成了学生在校 学习经验中常规、有效部分的教 育实践和结果。隐性课程有如下 常规存在的形式和发挥作用的渠 道:(1)物质一空间。(2)组织一 制度。(3)文化一心理。 (六)幼儿园课程的定义。幼儿 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 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 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 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幼儿园课程定义的涵义:1.幼儿 园课程是“活动”。 2.幼儿园课 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 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的活动。3.幼儿园课程是“各种 活动的总和”。 (七)幼儿园课程具有以下基本 属性:1.基础性。2.非义务性。 3.适宜发展性。 (八)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特点: 1.启蒙性。2.生活化。3.游

《幼儿园课程理论》复习资料总结

幼儿教育:________ 《幼儿园课程理论》复习资料总结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幼儿园课程理论》复习资料总结 1、幼儿园课程是指在幼儿一日活动中,使幼儿获得有益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幼儿园课程的要素:目标、内容、实施、评价 3、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基础性、启蒙性;全面性、生活性;整合性;活动性、直接经验性;潜在性 4、美国学者古德莱德以课程决策层次把课程分为:观念层次课程、社会层次课程、学校层次课程、教学层次课程、体验层次课程 5、美国斯坦福教授艾斯纳从课程内容出发,把课程分为:显性课程,隐形课程,悬缺课程。 6、隐形课程发挥的作用:从物质空间方面:学校的建筑、活动场地、绿化设施、设置等物质条件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心理;从组织制度方面:学校的管理制度、生活制度、评价制度、奖惩制度等无形中与学生的发展紧密相联;从文化心理方面:学校的文化价值、师生关系、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与其行为表现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都大大超过了学校、教师对学生开放的正规课程。 7、英国课程理论家劳伦斯-斯坦豪斯-宾特雷依立足教育的内在价值及实践,对目标模式进行详尽而透彻的分析与批判的基础上建构起过程模式的理论框架,第一次明确的提出并系统的确立了过程模式。 8、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9、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对幼儿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知识的研究 第 2 页共 6 页

华师幼儿园课程论期末复习题

1.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课程目标体系属于(A.以学习领域为框架结构的目标体系) 2.教育活动设计者们认为,他们“与幼儿在一起,三分之一是确定的,三分之二是不确定的或新的事物。”这样课程内容的是(A.瑞吉欧教育体系) 3.目标模式认为课程开发的核心是(A.确定教育目标)。 4.不属于游戏活动中游戏动作基本类型的一项是()。D.肢体类动作 5.为师幼互动提供一个“平台”,让师幼在相互“抛球”与“接球”中促进幼儿的发展的教育活动是()D.方案教学活动 6.区域活动与集体活动的关系是()A.平等 7.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方案的目标取向是()。C.生成性目标 8.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创编的课程是()A.五指活动课程 9.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核心是()。A.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C.交流作用 11.在课程方案形成之前的评价目的是()D.需求评估 12.目标模式的创始人是()。A.博比特 13.在我国,普遍性目标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A.《大学》 14.不属于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类型的一项是()A.游戏 15.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学、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性规范或总括性指的目标()A.普遍性目标 16.不属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的一项是()。 B.目标取向 17.导致教师教育理念无法落实到教育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课程计划的编制 18.CIPP评价模式的第二个字母“I”代表()A.输入 19.对幼儿园课程内涵的理解,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主导的定义是()C.活动论 20.生成性目标的根本特点是()。A.过程性 21.开放教室设计的价值选择应属于()B.学习者中心取向 2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常用的纵向组织法,其组织排列呈现是()B.螺旋递进式 23.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B.单元主题活动 24.编制了《幼稚生应有的习惯和技能表》,从而开创我国幼儿园课程评价先河的教育家是()A.陈鹤琴、张宗麟 25.在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时应首先要从()中寻找富含教育价值的内容D.幼儿感兴趣的事物 26.“幼儿园之父”福禄倍尔对学前教育的最大贡献是()B.创制了名为“恩物”的一套玩具 27.“计划的课程”采用忠实的取向,其制定课程计划的课程专家和行政人员是课程变革的()B.核心、主体 28.幼儿园课程评价的重点是()C.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水平 29.单元主题活动中影响主题选择与确定的首要因素是()A.儿童的需要、兴趣、生活、已有经验 30.公认为目标模式经典形态形成的标志是()A.泰勒模式 31.《设计教学法》一文提倡的方案教学法的倡导者是()B.克伯屈 32.学习者中心设计的端倪见于()的教育思想。A.卢梭 33.最流行、使用最广泛的课程设计是()A.学科中心设计 34.选出不属于区域活动特点的一项()B.集体性 35.选出不属于“课程开发”概念界定的一项()A.课程计划准备阶段 36.评价者收集被评价的对象的数量性实证信息,用数量化指标来显示评价结果的评价方式是()B.定量评价 37.我国81年的《幼儿园教育纲要》将课程内容分为六科,是按照()。A.学科结构分类 38.核心课程这类课程的组织方式是()A.心理组织法 39.核心课程是对活动课程的改造,它属于()C.儿童本位课程 40.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主要有三次,其中第一次和第三次都与之相关的活动设计是()B.单元主题活动 41.幼稚园行为课程的基本思想是()A、生活是教育、行为即课程 42.以下哪一项不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特点()B.情感化 43.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体系包括三大方面,选出不属于其44.中的一项()B.活教育的儿童论 45.表述课程目标时使用“感受”、“理解”等字眼的角度是()。B.教师的角度 46.是以具体的、可被观察与操作的行为来表述的课程目标属于()B.行为目标 47.课程是学习者的经验的观点被称为()A.建构主义认识论 48.反对将教育作为工具,主张教育中实现“人的回归”的课程模式是()B.过程模式.0 49.第一个竖起“幼儿教育”大旗,被称为“幼儿园之父”的教育家是()A.福禄贝尔 50.幼儿园的花草树木,教师的一言一行均影响着幼儿的发展,这些体现出幼儿园课程性质的()。C.潜在性 51.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课程改革继承发扬了五指活动课程,形成了()D.幼儿园综合主题课程 52.下面哪个选项不被认同是课程目标确立时需要考虑的依据()D.学习者父母的需要 53.生活情景设计的价值选择应属于()A.学科中心取向 54.下列不是五指课程编制方法的是()C.演示法 55.幼儿游戏时一边玩一边自言自语的游戏言语属于()C.自我为中心的独白语言 56.一个完整的评价工具应该包括()A.评价项目、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 57.行为目标在课程领域的确立始于()A.博比特 58.1923年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开启探索中国化幼儿教育的改革之路的试验园是A.南京鼓楼幼稚园 59.把课程的实施过程看成是课程计划与班组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各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的取向是()B.相互适应取向 60.对课程实施后在幼儿和教师身上所引起的发展变化做分析和判断的课程效果评价是()C.终结性评价 61.无论视课程为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计划的认识论都是()B.客观主义认识论 62.教师规划并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称之为()D.教学层次课程 63.教师从游戏的外部,引导幼儿把游戏和现实现实世界联系起来的游戏参与方式属于()D.真实发言人式参与 64.开展单元主题活动的第一步是()A.选择确定合理的主题 65.斯塔克提出的评价模式是()C.外观评价模式 66.表述课程目标时使用“鼓励”、“引导”等字眼的角度是()B.教师的角度 67.根据知识本身的系统及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的一种方法叫做() B.伦理组织法 68.教师在幼儿身边玩相同的游戏,没有直接与幼儿发生交往的游戏参与方式属于()A.平行式参与 69.选出不属于区域特点的一项()B.静态性 70.园本课程的开发模式是()B.自下而上的模式71.目标模式的指导思想是()C.实用主义哲学 72.我国幼儿园常见的课程类型有()A.分科课程、相关课程 73.第一个提出了系统的学校体系,强调人类知识是支撑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支柱的,是近代分科课程的鼻祖的()。D.夸美纽斯 74.美国学者布鲁纳以儿童的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理论,认为知识的组织相应地分为()三种水平C.动作——映像——符号 75.幼儿园课程内容超载的原因是()。A.课程失去独立价值判断,选择缺乏适应性思考 76.1907年蒙台梭利开始她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改革方案,在罗马创办了()A.儿童之家 77.蒙台梭利感觉训练要通过具体步骤程序,要按照“三段式”练习进行,它们是()A.命名—确认—记忆 78.造成教师对课程内容理解有偏颇的主要因素是()D.社会因素 79.人本主义设计的代表人物是()C.罗杰斯 80.五指活动课程开展教学活动主要采用()A.单元制 81.教育评价实施的最基础性工作就是()A.搜集信息 82.根据学习者的心理发展特点,以适应学习者需要的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叫做()。A.心理组织法 83.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科目,建立共同的关系,但各科仍保持其原来的独立状态,84.我们称之为()。C.核心课程 85.可以作为目标评价模式的附加补充模式的是() 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86.目前我们幼儿园课程类型主要是()A.分领域课程 87.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我们称之为() C.悬缺课程 88.(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新的规定性A.教学活动游戏化 89.教师和儿童真正变成“我和你”的对话的关系,实现教育中“人的回归”的90.幼儿园教育活动是()。C.方案教学活动 91. High/Scope的早期教育课程的实施中儿童每天例行活动的三个环节是()B.计划——操作——回忆 92.意大利艾米莉亚市市立幼儿园---戴安娜学校是世界十大最佳学校,它的重要特色是()D.方案教学 93.通常被看做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是()A.目标模式 94.在课程方案实施阶段,评价的目的是()B.诊断与修订课程 94.我国1981年10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将课程内容分为()类。C.6 95.幼儿园课程所研究对象主要是()A.3—6岁儿童 96.五指活动课程以“五指”来规定课程的内容,五指活动的五个方面是()A. 97.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 98.选出不是园本课程开发的特点的一项()A.典型性 99.第一次明确提出并系统确定了过程模式是()A.斯坦豪斯 100.下列较多地被运用在艺术领域的课程目标是()B.表现性目标 101.单元主题活动本质上是一种()。A.学科课程 102.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课程分别是()C.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 103.赞同“学校如工厂”的隐喻,强调教育目标的统领作用的课程模式属于()A.目标模式 104.学科课程是以客体为核心的,它属于()B.知识本位课程 105.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中心内容是()A.幼儿园课程评价 106.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在我国幼儿园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教育活动设计的组织形式是()A.学科活动 107.幼儿园课的目标与中小学课程目标相比,应具有()A.整合性、一般发展性 108.幼儿园学科活动的长处在于()A.操作性强 109.游戏活动的实施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D.教师认真观察、再有计划有组织开展游戏 110.西方国家如美国的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的主要采用()C.以儿童发展领域111.为结构框架表述的课程目标体系 112.活动课程这类课程的组织方式是()C.心理组织法 1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园课程内容必须涵盖的内容()B.教师素质 114.方案教学的活动组织的主线是()B.按问题解决的逻辑进行 115.幼儿在游戏活动时摆弄方向盘扮演司机的角色类型属于()A.机能性角色 116.1987年的美国纽约瑞吉欧展览名为“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其深刻含义是()B.成人对儿童特点、精神世界的承认 117.目标评价模式是由美国著名课程专家()提出D.泰勒 118.学校应该提供却没有提供的学习经验,是存在于“理想的课程”和“实际的课程”之间的流失的课程,称之为()。C.悬缺课程 119.下面关于幼儿园的“学科”课程的论述不正确的是()C.幼儿园的学科活动是服务于幼儿“精英”发展 120.以“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为基本思想的是() A.行为课程 121.选出不属于蒙台梭利儿童观的一项()B.儿童是一个拥有充分的生存和发展权利的人 122.我国古代提倡的“格物、致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宗旨属于()A.普遍性目标 123.以行动为中心,实施采用单元设计教学法,创立了幼稚教育崭新的课程模式的是()。D.张雪山 124.下列哪组是瑞吉欧课程的实施特点()A.弹性计划、小组活动、合作教学、125.记录的支持、视觉和图像语言的运用 126.在传递知识与技能的时候,人们认为最经济有效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类型是()A.学科课程 127.选出不属于方案教学主题网络的编制时应采用的策略的一项()D.社会调查 128.表现性目标的提出者是美国课程论专家()A.艾斯纳 129.幼儿园的“学科活动”中的“学科”是指()。B.经验层次的“前学科”体系 130.普罗佛斯提出的评价模式是()。B.差距评价模式 131.1927年创办的南京燕子矶幼稚园是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其创办者是()B.陶行知 132.学科课程这类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是()B.伦理组织法 133.选出不属于区域活动指导方式的一项()C.中介式干预 134.反对课程是科目,认为课程是学习者经验的观点属于()A.建构主义认识论 135.幼儿园学科活动中的“学科”是以()为基础和核心的“前学科”。B.表象和初级概念 136.下列哪一项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C.游戏 137.选出不属于教师个体营造的隐性课程的影响因素一项()A.教育观 138.来自自然科学和心理学的实验传统,强调实证的求知方法,具有科学主义的139.价值判断倾向的课程评价类型是()A.定量评价 140.集体活动是在某一相对固定的单位时间内,以集体的形式由教师引导组织开展的活动,选出不属于该活动特点的一项()D.个性化 141.教师是课程的消费者,依据专家的课程“使用说明”实施教学的课程实施的取向是()A.忠实取向 142.针对传统教育书本万能的现象,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观点的著名教育家是()。C.陈鹤琴 143.一线教师接受新的课程变革理念的重要载体是()。B.教材 144.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核心是()A.幼儿园课程改革

幼儿园课程复习备考方法总结

《幼儿园课程》 一、学科概述 1.幼儿园课程设计主要研究幼儿园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方法。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课程。 2.与其他学科结合紧密。(儿童发展理论、学前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原理),是在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学前教育相关原理的基础上,对幼儿教育实践的具体建构。因此幼儿园课程是这些理论在实践中应用和转化的中介。因此,很少部分选择题考点在本书没有明确说明,需要考生结合理解进行做题。 3.课程结构: ①幼儿园课程的概述; ②课程的设计(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实施、资源的开发); ③课程的实施(实施过程及注意事项); ④课程评价(评价的观念、要素、评价的实例); ⑤幼儿园课程设计(常见的三种课程活动:主题活动、学科活动、区域活动),该部分作为难点,活动设计题的考点,本课程属于应用型课程的体现。 ⑥典型的幼儿园课程方案(这部分与儿童发展理论比较相关,如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高瞻课程、蒙台梭利课程等,如果已经备考了儿童发展理论,这部分记忆起来就比较容易,所以也建议大家,在备考了儿童发展理论、学前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原理等基础性课程之后再备考幼儿园课程) 二、真题剖析 1.选择题。 思维导图:红色字体部分为重复考题。 重复率很低。多考一句话中的关键词,类似于填空题的考法。从8套真题的总数量来看,偏重于第2章和第8章。 (1)第2章:依次介绍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这是一套幼儿园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 ①首先确定理念(导图:是课程设计的第一步,是课程的灵魂和支点); ②其次确定课程目标(导图:是课程运行的指南针,也就是要给一个方向,有了方向才有步骤);然后是确定课程内容(导图:是课程的心脏,是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教师应教什么、幼儿应学什么) ③而后是课程实施途径:目标内容确定后,就需要设计相适应的课程实施途径。采取何种方式发挥课程的独特价值。 (2)第8章: ①内容都是典型的幼儿园课程方案,主要是使我们从中了解其理论基础和课程特色,领会不同课程模式的精髓,思考对我国的学前教育改革的相关启示。 ②该章节和其他学科相连接,可结合刷题进行掌握。 (3)由于选择题重复率很低,所以我在思维导图里面也补充了相关知识点,所以内容看着可能较多。题量为20道,占得比重也不是很大,所以同学们可就结合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备考,刷题,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主观题的复习上。

自考幼儿园课程各章复习要点超好的资料图文稿

自考幼儿园课程各章复习要点超好的资料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幼儿园课程各章考试要点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念 (一)最具代表性的课程概念有五种:1.课程即学习科目和教材。2.课程即儿童在校获得的学习经验。3.课程即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4.课程即教学计划。5.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和目标。 (二) “学问”中心课程是依据知识的性质和知识的内在逻辑为中心而编制的课程,它注意的焦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的学术发展;“经验”中心课程则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及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它关注的重心是学生的个性形成和自我实现。 (三) “学问”中心课程理论(观点及优缺点)认为,知识是课程不可或缺的要素,将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学术价值的内容按其自身的逻辑 顺序和结构组织起来教给学 生,就能逐渐地培养他们成 为训练有素的学术人才。这 一理论的特点是强调以知识 的内在逻辑和知识的性质为 中心组织课程,这样有利于 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文化的 精华,并促进学生逻辑性的 发展,老师也容易组织教 学。这一理论的局限性也很 明显,它可能导致重认知轻 情意、重记忆轻理解、重共 性轻个 性和脱离生活、脱离实际、机 械记忆、被动学习的倾向, 最终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 与动机。 “经验”中心课程理论认为课 程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为基础编制,课程的核心应 是学生的发展,课程内容应 随学生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程的设 计、实施与评价,在参与过 程中主动学习,全面发展。 这一理论的特点是以学生的 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编制课 程,课程内容随学生变化而 改变,让学生参与课程的设 计,在参与过程中主动学 习,全面发展。这类课程具 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可以培 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实现 多方面潜能。它的局限性在 于忽视系统知识的学习,必 然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同时 教师也很难把握学生易变 的、因人而异的兴趣,引导 他们有效地学习。 (四)活动课程是以实际问题 解决为组织形式、以学生自主 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学习方 式、以个性养成为基本目标的 一种课程类型。活动课程本质 上是属于经验中心或学生中心 的,它集中体现着经验中心课

幼儿园课程论作业答案优选资料

幼儿园课程论作业二 一、填空题 1、就价值定位而言,目标模式是基于_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在方法论上,目标模式依据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2. 泰勒认为,在课程编制中,编制者必须回答四个问题,它们是: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_、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3、幼儿园课程内容存在着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_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_。 4、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最为常见的取向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二、选择题 1.被称为“行为目标之父”的是(B )。 A.博比特B.泰勒C.惠勒?D.斯坦豪斯 2.在课程目标的不同价值取向中,(B)反对把人作为物而把课程目标技术化的倾向,并把课程看作是一种动态生成的师生互动过程。 A.行为目标?B.生成性目标?C表现性目标D.预设性目标 3、下列关于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D? ) A.过程模式把课程设计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B.过程模式绝对反对课程目标的存在。C.过程模式是由布鲁纳提出的。D.依据过程模式,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是内容的选择而非目标的预设。 4.不规定儿童在完成学习活动后应该获得的行为,而是指向每一个儿童在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C), A.行为目标? B.生成性目标?C.表现性目标?D.预设性目标 5.知识是儿童自己“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这反映了(C )的价值取向。 A.课程内容即教材??B.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C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D课程内容是教学计划 三、名词解释 5、目标模式是以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的课程编制模式。 6、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实践理性”,强调在儿童、教师和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课程的目标。 7、逻辑顺序指的是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及其内在的联系组织课程内容 心理顺序指的是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 8、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旨在通过对课程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材料的分析和判断,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形成中的课程更为完善。 四、简答题 5、简述行为目标的运用价值和局限。 (1)运用价值:行为目标使目标的表述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提高了对教育活动的影响力,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行为目标的精确和具体还便于教育评价的进行。(2)局限:一些高级心理素质,如情感、态度等,很难用具体化的、外显的行为目标来反映;具体、精细的行为目标对儿童的整体发展不利。 6、简述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对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影响作用。 (1)课程内容即教材的取向,将课程内容看作是向儿童传递的知识和技能,那么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必然会注重内容的基础性和系统性。(2)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的取向,强调儿童主动参与各种活动。(3)课程内容即学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