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压蒸汽养护(低温养护)

常压蒸汽养护(低温养护)

常压蒸汽养护(低温养护)
常压蒸汽养护(低温养护)

常压蒸汽养护(低温养护)

a.常压蒸汽养护分为掺磨细砂与不掺磨细砂两种工艺,它们分别执

行不同的养护制度,见下表:

a)未掺磨细砂混凝土

80

60

40

20

0 1 2 3 4 5 6 时间h

b)掺磨细砂混凝土

温度℃

1 2 3 4 5 6 时间h

b.养护池蒸汽管道必须保持畅通,蒸汽能在池内对流,以使上、下

温差尽量减少。

c.养护池盖要密封,池口槽钢用水封或沙封,防止漏汽。

d.池底不能有积水,每天要抽池底冷水,池底支模钢架要定期检查

调整合理位置。

e.养护池入模主要使长模、大规格模放入底层,短模和小规格模放

在上层,有条件可使同一池子放同一规格模。

f.升温前尽量使混凝土在池内保持有一段静置时间,静置时间从最

后一根模入池算起,时间可按实际需要而定,在模具充裕、池子满足的情况下可延长一些静置时间,否则可调整静置时间。

g.降温要求缓慢,禁止开盖急速降温,尤其是冬季更应注意,以防

止管桩开裂,脱模后的混凝土强度要求大于40Mpa。

箱梁蒸汽养护作业指导书

箱梁蒸汽养护作业指导书 为了加快预制箱梁的生产速度,缩短箱梁施工的周期,长阳梁场预制梁混凝土拆模前采用自动温控蒸汽养护系统进行梁体养护,拆模后进行洒水自然养护。 1、蒸养系统的组成 蒸养系统由供热系统、养护系统、温控系统三部分组成。长阳梁场采用一台4t锅炉对每个台座供应蒸汽;养护前将外模板采用防水帆布包封,并在梁面设置蒸养棚罩,使整片梁至于一个密封环境下以提高热量利用效率,蒸养时通过设置在外模板及顶板处的蒸汽分管提供蒸汽对梁体进行养护;温控系统采用自动温控系统,可自动记录并养护温度 2、蒸汽管道的布设与测温器材的预埋 为了保证箱梁养护的环境温度,蒸汽养护时分别在箱梁外模及翼板上布设管道,其中外模每侧由下而上布设2根φ50蒸汽管道,翼板上每侧布设一根φ50蒸汽管道,箱梁腔内布置2根φ50蒸汽管道,并在φ50的蒸汽管道上每隔20cm 设置一个φ5的通气孔。养护管道布置示意图如下: 为了满足暂行技术条件规定的混凝土芯部温度不高于60℃,蒸养 环境温度不高于45℃,需在混凝土内及蒸养环境中埋设测温器材。混凝土浇注前在梁端及中截面三处混凝土内各预埋6个测温探头,并在模板外侧及箱梁腔内对应位置放置测

温探头监测环境温度。各截面测温探头预埋点布置示意图如下: 3、蒸汽养护施工要点 3.1养护前认真检查水、电系统是否可以正常工作,蒸汽养护的锅炉是否正常运转。 3.2桥面混凝土进行第二次赶光、压平,即可覆盖蒸汽养护罩,检查养护罩和管道的联结情况,保证密封且不漏气。养护罩底角用重物压实,防止在养护期间被大风或其它情况掀开。 3.3蒸汽养护分静养、升温、恒温和降温四个阶段。静养期间应保持棚内温度不低于5度,浇筑完成4小时后方可升温,升温的速度控制在10度/H之内,恒温时蒸汽温度不宜超过45度,梁体芯部混凝土温度不应超过60度,个别最高不超过65度,降温速度控制在10度/H之内。蒸汽养护期间及撤销保温设施时,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面、表层与环境的温度差不要超过15度。蒸汽养护后,应立即进入自然养护阶段,时间不少于14天。为准确检测混凝土养护情况,蒸养前,由试验部门负责试件的取样工作,并放入养护罩内同步养护。 3.4在蒸养过程中,通汽以后应定时测温度,并作好记录。

T梁蒸汽法养护施工方案

T梁预制 混 凝 土 蒸 汽 养 护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预应力T梁蒸汽养护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目的 明确T梁蒸汽养护施工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蒸养作业施工。 2.编制依据 1、《高枧河大桥施工图设计》。 2、《房县北城工业园入场区道路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3、相关技术规范、规定、标准以及有关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 4、踏勘工地,从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5、我单位施工能力和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梁场预制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的混凝土蒸汽养护作业。 4. 工艺概述 对于表面系数大,养护时间要求很短,早期强度要求高的混凝土工程,或当自然气温较低,在技术上有困难时,可用蒸汽养护工艺对新灌注的混凝土进行养护。蒸汽是一种良好的热载体,它在冷凝时释放热量大,且具有较高的放热系数,它既能加热,使混凝土在较高的温度下硬化,又能供给一定的水分,使混凝土不致因水分过量蒸发而出现表面干燥脱水。在工艺上它比短时加热复杂;在混凝土强度增长上它可根据要求达到拆模或受荷强度,这是一种快速湿热养护方法。本工艺主要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的蒸汽养护。 5. 作业内容 蒸汽养护工艺作业内容包括:1.预埋或安设测温计;2.安装蒸养棚架并封闭蒸养棚布;3.供汽前锅炉及蒸汽管道的检查和维修;4.蒸汽养护质量管理;5.蒸养结束后蒸养棚架的拆除。 6. 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6.1 蒸汽养护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静停期间应保持环境温度不低于10℃,灌注结束4~~6h后方可升温,升温速度不宜大于10℃/h,恒温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宜超过60℃,最大不得超过65℃,恒温养护期间应根据构件脱模强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降温速度不宜大于10℃/h。

蒸汽养护方案

冬季施工蒸汽养护 (1)准备保温材料:大蓬布、锅炉、煤块。 (2)试验室前后台安排人员值班,及时掌握施工过程混凝土状况,保证混凝土质量(和易性和坍落度)稳定。定期观测拌和用水、混凝土出料及入模温度,并测出混凝土各阶段损耗,便于及时调整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符合规范要求的5℃以上。 (3)如外界气温低于5℃,浇注混凝土前先用大蓬布把整个预制梁模板覆盖,适当的通入一些热蒸汽,使篷布内温度在5℃以上。 (4)混凝土浇筑后,先覆盖蓄热,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释放出的热量使混凝土集料温度上升,先覆盖混凝土面使水化热量蓄保起来,以减少热量的散失。要使混凝土获得抵抗急剧升温、体积膨胀而发生开裂所需的初期结构强度后方可加热养护。一般静放时间4-6h,静放环境温度不宜低于10°c。 (5)混凝土养生采用蒸汽养生,即用锅炉烧水生成热蒸汽,通过预先安装的管道通入预制梁内。通气管道沿梁两侧布设。(养生办法详见下节叙述) (6)待混凝土终凝时就可通入蒸汽升温进行养生,升温速度不大于8℃/h, 以防混凝土受热急剧膨胀变形开裂。采用低压(小于0.07MPa)饱和(湿度90%-95%)蒸汽以防混凝土产生裂纹。加热时应保持构件均匀受热。并安排专人观测棚内温度,养生时在梁两端悬挂一支温度计,升温过程中观测每小时进行一次,并作好记录。 (7)当升温至20℃左右时应暂停通入热蒸汽,使棚内内温度保持在这个范围内而处于恒温养生阶段。恒温养生阶段每2-4 小时观测一次,并作好记录。 (8)在棚内温度保持20℃左右的环境下养生,12小时后(也即离浇注完12小时左右)可拆模。拆模前应停止通汽,将棚内温度降下来,使棚内温度与外界温差不大于15℃,降温速度不大于5℃/h, 边拆模边用篷布将T梁覆盖。具体可根据现场同期养生混凝土试块强度,作为拆模和预应力张拉的依据。 (9)蒸汽养生时间一般不少于3 天,拆模后继续用篷布将T梁覆盖通蒸汽养护,经过升温、恒温、降温三个过程,升温速度不大于8℃/h,降温速度不大于5℃。 (10)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90%后就可进行预应力张拉和压浆。张拉时油压表工作环境温度不低于10℃。 (11)压浆前用蒸气对孔道进行预热,使孔道内温度在5℃以上,拌浆用水为40℃-60℃的热水以提高水泥浆的入孔温度,压完浆后用土工布塑料布包裹进行孔道保温。 4.3.2 蒸汽养生

混凝土预制构件蒸汽养护工艺的探讨

混凝土预制构件蒸汽养护工艺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9-04-25T11:39:04.6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作者:李晓明[导读] 摘要:在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发展的今天,装配式结构成为混凝土结构发展与应用的一大趋势,作为装配式结构的重要组成,混凝土预制构件也有诸多应用优点,但是受技术、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效率以及质量并不十分理想。 云南大力地基工程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500 摘要:在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发展的今天,装配式结构成为混凝土结构发展与应用的一大趋势,作为装配式结构的重要组成,混凝土预制构件也有诸多应用优点,但是受技术、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效率以及质量并不十分理想。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主要就混凝土预制构件蒸汽养护工艺做一番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预制构件;蒸汽养护;工艺 目前,混凝土预制构件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在低温条件下,混凝土构件的生产效率以及质量会受到较大影响,而多数工程的施工往往是在冬季,因此温度是限制装配式结构发展应用的一大因素。但实践证明,蒸汽养护工艺能有效降低温度对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影响,为此,下文首先对蒸汽养护工艺进行分析。 1 蒸汽养护工艺 因混凝土具有制作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现已被应用于多种工程的施工中,在利用混凝土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时,新成型的混凝土主要是由水泥颗粒、骨料等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材料[1]。在混合过程中,充水细毛孔在固相与气相之间作为连接,水泥颗粒与用水量的多少影响了毛细孔好的最终数值。而对于蒸汽养护工艺,我们大致可以分析总结出以下几大要点: 1.1蒸汽养护使混凝土出现体积膨胀现象 当进行蒸汽养护操作时,混凝土会出现体积膨胀的情况,这是因为蒸汽养护使得混凝土的内部气相与液相受热,进而出现体积膨胀的现象。混凝土是由不同的原材料在一定的比例下混合组成,其不同材料的体积膨胀系数也各不相同,具有一定的比例,且各项组合材料在受热情况下就会发生膨胀反应。具体如:水的膨胀系数要大于固体的膨胀系数,通常情况下是大10倍左右,而气相的膨胀系数还要比水的膨胀系数大,较之固体的膨胀系数,气相的膨胀系数要比它大100倍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在受到热力影响时,就会发生体积膨胀[2]。另外,混凝土透气性较好,结构内部空气流动较为畅通,当混凝土中的空气与游离水受到蒸汽的作用后就会产生热量,进而导致混凝土体积逐渐变大,也就是所谓的膨胀现象。就新成型的混凝土预制构件而言,毛细孔的尺寸存在明显差异,各个毛细孔大小不一,有研究数据曾表明,如果混凝土预制构件内的毛细孔平均直径为4.2*10-4cm,那么此时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4[3]。 1.2蒸汽养护预生产 蒸汽养护会使混凝土出现体积膨胀的现象,并且膨胀的程度也能通过具体的数据表现出来,基于蒸汽膨胀理论,我们进行演算分析后,得出混凝土接受了蒸汽养护后的体积要比原有体积增长96%左右。而为尽量降低温度对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质量的影响,我们需要弄清楚在怎样的温度条件下,或是要经过怎样的养护工序,生产出来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是最佳的。为此,我们需要对引起混凝土体积膨胀的内在原因做深入分析:分析表明,混凝土中的气相与液相是影响混凝土体积变化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当混凝土受到蒸汽作用时,混凝土内部的气相与液相就会发生相应变化,当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给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内部结构造成破坏[4]。具体如:气相与液相在经蒸汽作加热作用后,会产生膨胀,进而给混凝土内部的孔隙概率造成影响,而一旦孔隙概率发生变化,那么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稳定性与持久性则不能保证。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利用蒸汽养护工艺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其一,为确保混凝土构件的生产质量,在进行蒸汽养护时,需要采用试样生产的方式先进行试生产,科学选择样板制作混凝土的试验样品,在完成实验样品的制作后将样品静置5~6小时,确保样品达到一定的冷凝标准后在进行手续的工艺。其二,在样品制作过程中要格外注意样品的冷凝环境,确保样品的静置时间与冷凝程度都达到一定的标准后,将试样置于80℃左右的养护池进行蒸汽养护处理[5]。其三,为确保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各项性能符合使用标准,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能深入掌握混凝凝土预制构件的硬化特征、硬化过程以及在受热过程中的物理变化。只有充分掌握以上内容,才能有效提生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与效率。 2蒸汽养护具体流程分析 2.1育养期 育养期又称之为静停期,这一环节的生产工作主要是将已经完成浇筑的混凝土预制构件防止到室温下进行养护处理。在浇筑与养护过程中,浇筑的重力会给混凝土预制构件中的固体颗粒施加一定的影响,导致固体颗粒发生一定程度的沉降,在沉降过程中内部气泡会向外部扩散,进而起到良好的养护效果。实施这一养护流程的主要原理是借助混凝土内部气体影响混凝土性能的这一原理,当混凝土的内部气体顺利排出时,混凝土的水化强度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再加之后期的养护,混凝土就会具备一定程度的初始结构强度,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证。为确保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各项性能符合相关标准,要对静停期的初始强度做好控制,通常情况下,这一环境的初始强度应在0.4~0.5MPa为宜。 2.2升温期 升温期的蒸汽养护操作非常重要,从一定程度讲,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升温期的养护操作质量,如果在这个环节粗心大意,就会使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外观以及内部结构受到损坏。当给混凝土预制构件进行蒸汽养护处理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表面会发生凝结与冷却反应,紧接着会产生冷凝水膜与冷凝热蒸汽,与此同时,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内部结构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内部的水分与气体会进行相互传输,孔隙会逐渐联结成定向孔缝,最终使得混凝土体积迅速膨胀增大。另外,处于升温期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初始结构强度会偏低,内应力同样没有完全形成,这就导致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内部结构较为脆弱,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升温期的蒸汽养护中,控制升温的速度是关键,升温速度不能过快,速度过快时会给混凝土预制构件造成一定影响。同时,阶段性的或是阶梯式的升温最能体现出蒸汽养护效果,在最初时缓缓升温,之后逐渐加快升温速度,以此降低温度给混凝土预制构件造成的严重影响。 2.3恒温期 蒸汽养护的恒温期是混凝土预制构件强度增长的关键时期,为确保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强度符合使用要求,应对恒温期的温度做严加控制,温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高,高温与低温都会影响混凝土预制构件强度的正常增长,所以在各个阶段的养护中,工作人员应当尽量保持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恒温养护温度,尽量不要变化温度。

养护、蒸汽、蒸压

蒸汽 编辑 饱和蒸汽,是指饱和状态下的蒸汽,是由气体分子之间的热运动现象造成的1原理编辑 当液体在有限的密闭空间中蒸发时,液体分子通过液面进入上面空间,成为蒸汽分子。由于蒸汽分子处于紊乱的热运动之中,它们相互碰撞,并和容器壁以及液面发生碰撞,在和液面碰撞时,有的分子则被液体分子所吸引,而重新返回液体中成为液体分子。开始蒸发时,进入空间的分子数目多于返回液体中分子的数目,随着蒸发的继续进行,空间蒸汽分子的密度不断增大,因而返回液体中的分子数目也增多。当单位时间内进入空间的分子数目与返回液体中的分子数目相等时,则蒸发与凝结处于动平衡状态,这时虽然蒸发和凝结仍在进行,但空间中蒸汽分子的密度不再增大,此时的状态称为饱和状态。在饱和状态下的液体称为饱和液体,其对应的蒸汽是饱和蒸汽,但最初只是湿饱和蒸汽,待蒸汽中的水分完全蒸发后才是干饱和蒸汽。蒸汽从不饱和到湿饱和再到干饱和的过程温度是不增加的,干饱和之后继续加热则温度会上升,成为过热蒸汽。 不饱和蒸汽-------湿饱和-------干饱和-----过热蒸汽 湿饱和蒸汽 编辑 饱和蒸汽与过热蒸汽:一定压力下汽水共存的密封容器内,液体和蒸汽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有的跑出液面,有的回到液面,当从水中飞出的分子数目等于因相

互碰撞而返回的分子数时,这种状态称为动态平衡。处于动态平衡的汽、液共存的状态叫饱和状态。饱和状态的水称为饱和水,饱和状态的蒸汽称为饱和蒸汽。 湿饱和蒸汽就是湿蒸汽。 在饱和状态时,液体和蒸汽的温度相同,这个温度称为饱和温度;液体和蒸汽的压力也相同,称为饱和压力。饱和压力与饱和温度有对应关系,饱和压力随饱和温度升高而增高。 在水达到饱和温度后,如定压加热,则饱和水开始汽化,在水没有完全汽化之前,含有饱和水的蒸汽叫湿饱和蒸汽,简称湿蒸汽。湿饱和蒸汽继续在定压条件下加热,水完全汽化成蒸汽时状态叫干饱和蒸汽,干饱和蒸汽继续定压加热,蒸汽温度上升而超过饱和温度时,就变成过热蒸汽。 水蒸汽的临界压力为22.129MPa,临界温度为374.15℃。当水的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时,都是过热蒸汽,所以不存在400℃的液态水 高压蒸汽养护的作用养护的作用是通过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使混合料中的钙质成分与硅质成分等发生作用,生成水化产物,获得一定强度和各种性能,最终形成产品.砖坯经静停后进入蒸压釜内,完成养护过程,得到符合质量(外观和性能质量)要求的蒸压粉煤灰砖. 蒸汽养护: 常压下蒸汽温度45度左右。(属于施工速度或外部条件要求) 压力为1 个标准大气压;蒸汽养护可使掺混合材料水泥的28d强度提高10~40%;P.Ⅰ、P.Ⅱ及P.O降低10~15%。 蒸汽养护目的就是加快混凝土强度的发挥,达到加快施工进度的要求,还有就是不受外部环境温度影响施工 蒸压养护: (对对水泥水化产物产生影响,提高加气混凝土的性能,属于工艺要求)压力≮8个标准大气压;温度>174.5℃;场所: 高压釜中

混凝土蒸汽养护方案计划

目录 1.编制说明 (2) 2. 工程概况 (2) 3编制依据 (2) 4.施工布署 (2) 5.施工准备 (3) 6.施工方法 (3) 7.各项保护措施 (5) 8 资源供应计划 (8)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特种纤维工业化试生产项目 聚合单元混凝土养护施工技术方案 1.编制说明 1.1本方案为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特种纤维工业化试生产项目聚合单元混凝土养护施工技术方案。 1.2 为了保证混凝土及早达到拆模强度,保证工期,根据本工程实际编制本养护措施方案。 2. 工程概况 2.1聚合单元位于纺丝车间北侧,主体结构为四层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A~E轴屋面为现浇混凝土屋面板。 2.2厂房轴线尺寸南北长40.5m,东西宽28.5m,占地面积为11962,建筑总面积为3922m2。 2.3混凝土施工日期为11月7日,环境温度在0摄氏度至-10摄氏度之间,为提高混凝土养护温度,需通蒸汽进行养护。 3编制依据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 4.施工布署 4.1 项目组织机构 4.1.1 项目关键人员配备

项目管理机构 5.施工准备 5.1 设置专人注意收听天气情况,实时了解天气情况。 5.2设置专人进行测温工作,并形成记录。 5.3对现场进行踏勘,明确蒸汽源的位置,蒸汽的压力大小,根据业主提供的技术参数,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 5.3组织施工作业队进行交底,保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6.施工方法 6.1 根据业主提供的蒸汽源位置,接入主干管,设置一个减压阀,在减压阀后设置一个闸阀和压力表,控制蒸汽流量。 6.2梁板底部采用蒸汽套法,即在混凝土外再设一层紧密不透气的外套,期间通入蒸汽来加热混凝土,构造如图:在下部蒸汽套内设通汽主管

水泥电杆蒸汽养护升温工艺

水泥电杆蒸汽养护升温工艺 水泥电杆蒸汽养护工艺一般分为静停、升温、恒温、降温4个阶段,为了防止电杆因内外温差过大或恒温温度过高而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应严格控制蒸养过程中的升、降温速率及恒温温度。 1、静停阶段 静停阶段也称预养期、前置期或静置期,为水泥电杆成型后及蒸汽养护开始前在大气环境下的一段放置时间。该阶段主要是保证混凝土中水泥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水化,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以防止升温期混凝土体积膨胀对结构产生破坏。静养阶段的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做适当调整,但应遵循宜长不宜短的原则,一般不应少于小时。 2、升温阶段 升温阶段分为两个步骤,即从环境温度升温至60摄氏度左右;保持两个小时左右后再升至80摄氏度左右,再保持2小时左右。 如果电杆早期预养时间越长,初期结构强度越高,升温速率可以相应提高;反之,则需缓慢升温。秋夏两季,升温速率应控制在25摄氏度左右每小时;春冬两季应控制在15摄氏度左右每小时为宜。如果产品表面出现明显裂纹,则应减小升温速率。所用时间在2到3小时左右。 3、恒温阶段 恒温阶段的主要控制参数是恒温温度的恒温时间。对于水泥与混凝土制品,恒温阶段的温度越高和养护时间越长,电线杆的强度发展越快和最终获得的强度越高。但过高的恒温温度和较长的热养时间会造成电杆后期强度的损失或其它特性受损,所以选择合适的恒温温度对于蒸养过程非常重要。恒温阶段的温度应保持在80摄氏度左右,湿度控制在85%--95%,且保持时间应控制在2--3小时左右。 4、降温阶段 降温阶段要缓慢停汽、均匀降温、保持湿度。秋夏两季,降温速率应控制在25摄氏度左右每小时;春冬两季应控制在15摄氏度左右每小时为宜。所用时间根据生产周期确定,降温阶段时间越长越好。蒸汽养护完全撤除后,仍必须对制品进行养护,如覆盖土工布保湿,喷洒温水,保证高强混凝土后期养护质量,减少裂缝的产生。 水泥电线杆裂缝控制技术: 蒸汽养护水泥与混凝土制品裂缝的产生主要有2种,一种是不当的蒸汽养护制度造成的裂缝,一种是在脱模后的不当养护制度造成的裂缝。前者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受热不均匀而造成混凝土的“肿胀”,或者是由于混凝土与模具之间的膨胀不协调而造成的剪切应力;后者主要是水泥电杆刚从蒸汽养护模具里拿出,温度较高,而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而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内部的高温与表面的低温差异过大,从核心到表面的温度梯度过大,从而引起了较大的温度应力。一般前者解决办法是通过大量试验确定蒸汽养护制度和合理的蒸养工艺,后者解决办法是采用水养护,即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又控制混凝土温度梯度,使核心混凝土的温度梯度比较平缓,不会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避免裂缝的产生。

水泥制品蒸汽养护升温工艺

水泥制品蒸汽养护升温工艺总结 制品蒸汽养护工艺一般分为静停、升温、恒温、降温4个阶段,为了防止制品因内外温差过大或恒温温度过高而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应严格控制蒸养过程中的升、降温速率及恒温温度。 1.静停阶段。 静停阶段也称预养期、前置期或静置期,为制品成型后及蒸汽养护开始前在大气环境下的一段放置时间。该阶段主要是保证混凝土中水泥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水化,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以防止升温期混凝土体积膨胀对结构产生破坏。静养阶段的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做适当调整,但应遵循宜长不宜短的原则,一般不应少于1.5小时。 2.升温阶段。 升温阶段分为两个步骤,即从环境温度升温至60摄氏度左右;保持两个小时左右后再升至80摄氏度左右,再保持2小时左右。 如果制品早期预养时间越长,初期结构强度越高,升温速率可以相应提高;反之,则需缓慢升温。秋夏两季,升温速率应控制在25摄氏度左右每小时小时;春冬两季应控制在15摄氏度左右每小时为宜。如果产品表面出现明显裂纹,则应减小升温速率。所用时间在2到3小时左右。 3.恒温阶段。 恒温阶段的主要控制参数是恒温温度和恒温时间。对于水泥与混凝土制品,恒温阶段的温度越高和养护时间越长,制品的强度发展越快和最终获得的强度越高。但过高的恒温温度和较长的热养时间会造成制品后期强度的损失或其它特性受损,所以选择合适的恒温温度对于蒸养过程非常重要。恒温阶段的温度应保持在80摄氏度左右,湿度控制在85%——95%,且保持时间应控制在2——3小时左右。 4.降温阶段。 降温阶段要缓慢停汽、均匀降温、保持湿度。秋夏两季,降温速率应控制在25摄氏度左右每小时;春冬两季应控制在15摄氏度左右每小时为宜。所用时间根据生产周期确定,降温阶段时间越长越好。蒸汽养护完全撤除后,仍必须对制品进行养护,如覆盖土工布保湿,喷洒温水,保证高强混凝土后期养护质量,减少裂缝的产生。 裂缝控制技术: 蒸汽养护水泥与混凝土制品裂缝的产生主要有2种,一种是不当的蒸汽养护制度造成的裂缝,一种是在脱模后的不当养护制度造成的裂缝。前者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受热不均匀而造成混凝土的“肿胀”,或者是由于混凝土与模具之间的膨胀不协调而造成的剪切应力;后者主要是制品刚从蒸汽养护模具里拿出,温度较高,而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而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内部的高温与表面的低温差异过大,从核心到表面的温度梯度过大,从而引起了较大的温度应力。一般前者解决办法是通过大量试验确定蒸汽养护制度和合理的蒸养工艺,后者解决办法是采用水养护,即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又控制混凝土温度梯度,使核心混凝土的温度梯度比较平缓,不会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避免裂缝的产生。

水泥制品蒸汽养护升温工艺

总结 制品蒸汽养护工艺一般分为静停、升温、恒温、降温4个阶段,为了防止制品因内外温差过大或恒温温度过高而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应严格控制蒸养过程中的升、降温速率及恒温温度。 1.静停阶段。 静停阶段也称预养期、前置期或静置期,为制品成型后及蒸汽养护开始前在大气环境下的一段放置时间。该阶段主要是保证混凝土中水泥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水化,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以防止升温期混凝土体积膨胀对结构产生破坏。静养阶段的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做适当调整,但应遵循宜长不宜短的原则,一般不应少于 1.5小时。 2.升温阶段。 升温阶段分为两个步骤,即从环境温度升温至60摄氏度左右;保持两个小时左右后再升至80摄氏度左右,再保持2小时左右。 如果制品早期预养时间越长,初期结构强度越高,升温速率可以相应提高;反之,则需缓慢升温。秋夏两季,升温速率应控制在25摄氏度左右每小时;春冬两季应控制在15摄氏度左右每小时为宜。如果产品表面出现明显裂纹,则应减小升温速率。所用时间在2到3小时左右。 3.恒温阶段。 恒温阶段的主要控制参数是恒温温度和恒温时间。对于水泥与混凝土制品,恒温阶段的温度越高和养护时间越长,制品的强度发展越快和最终获得的强度越高。但过高的恒温温度和较长的热养时间会造成制品后期强度的损失或其它特性受损,所以选择合适的恒温温度对于蒸养过程非常重要。恒温阶段的温度应保持在80摄氏度左右,湿度控制在85%——95%,且保持时间应控制在2——3小时左右。 4.降温阶段。

降温阶段要缓慢停汽、均匀降温、保持湿度。秋夏两季,降温速率应控制在25摄氏度左右每小时;春冬两季应控制在15摄氏度左右每小时为宜。所用时间根据生产周期确定,降温阶段时间越长越好。蒸汽养护完全撤除后,仍必须对制品进行养护,如覆盖土工布保湿,喷洒温水,保证高强混凝土后期养护质量,减少裂缝的产生。 裂缝控制技术: 蒸汽养护水泥与混凝土制品裂缝的产生主要有2种,一种是不当的蒸汽养护制度造成的裂缝,一种是在脱模后的不当养护制度造成的裂缝。前者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受热不均匀而造成混凝土的“肿胀”,或者是由于混凝土与模具之间的膨胀不协调而造成的剪切应力;后者主要是制品刚从蒸汽养护模具里拿出,温度较高,而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而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内部的高温与表面的低温差异过大,从核心到表面的温度梯度过大,从而引起了较大的温度应力。一般前者解决办法是通过大量试验确定蒸汽养护制度和合理的蒸养工艺,后者解决办法是采用水养护,即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又控制混凝土温度梯度,使核心混凝土的温度梯度比较平缓,不会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避免裂缝的产生。

30m箱梁蒸汽养护方案

1.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西连接线主线上,上跨包茂高速引桥采用小箱梁结构。2011年由于图纸屡次变更等原因造成小箱梁预制工期延误。本年度应业主要求及总体工程进度的需要,必须加快小箱梁预制工作。介于鄂尔多斯市3月—5月气候情况,另外根据园区领导指示和工程管理部各位专家的指导特制定该方案。 该方案适用于***********工程梁场预制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的蒸汽养护作业。 2.工艺概述 对于表面系数大,养护时间要求短,早期强度高的混凝土工程,或当自然气温较低,在技术上有困难时,可用蒸汽养护工艺对新灌注的混凝土进行养护。蒸汽是一种良好的热载体,它在冷凝时释放热量大,且具有较高的放热系数,它既能加热,使混凝土在较高的温度下硬化,又能供给一定的水分,使混凝土不致因水分过量蒸发而出现表面干燥脱水。在工艺上比短时加热复杂;在混凝土强度增长上它可根据要求达到拆模或受荷强度,这是一种快速湿热养护方法。较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的蒸汽养护。 3.作业内容 蒸汽养护工艺作业内容包括:1.安设测温湿度计;2.安装蒸汽棚架并封闭蒸养棚布;3.供汽前锅炉及蒸汽管道的检查和维修;4。蒸汽养护质量管理;5蒸养结束后蒸养棚架的拆除。 4.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4.1蒸汽养护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静停期间应保持环境温度不低于5℃,灌注结束4h后方可升温,升温速度不宜大于8℃/h,恒温期间温度不宜超过50℃,混凝土配合比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降温速度不宜大于5℃/h。 4.2拆模时,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温差均不宜大于10—15℃。 4.3温度控制要求 4.3.1采用温湿度计监测混凝土芯部,混凝土表层和蒸汽及环境温度。测温湿度计应经自校合格。温湿度计布置于每片梁中心一个,两侧各一个。 4.3.2测温湿度纪录延续时间应自混凝土灌注完后至撤除保温棚布为止,冬时一般为3—5d。 4.3.3记录时间间隔:升温、降温阶段每0.5h测温一次,恒温阶段每1h一次。 1

蒸汽法养护施工方案

阿拉尔市塔里木大道交通桥工程预应力空心板蒸汽养护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杨录辉 复核:石光兴 审批:薛春新 施工单位:新疆阿拉尔南口建筑公司 309项目部 2013年7月12日

预应力空心板蒸汽养护施工方案 1.编制目的 我部承建的阿拉尔市塔里木大道交通桥工程,因工期比较紧,临时场地面积有限,空心板工程量比较大,故我部必须对空心板进行蒸汽养护,提高砼早期强度,减少存梁时间,为后续板梁生产提供场地、台座。 2.编制依据 1、《阿拉尔市塔里木大道交通桥工程施工图设计》 2、相关技术规范、规定、标准以及有关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 3、我单位施工能力和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梁场预制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混凝土蒸汽养护作业。4. 工艺概述 对于表面系数大,养护时间要求很短,早期强度要求高的混凝土工程。蒸汽是一种良好的热载体,它在冷凝时释放热量大,且具有较高的放热系数,它既能加热,使混凝土在较高的温度下硬化,又能供给一定的水分,使混凝土不致因水分过量蒸发而出现表面干燥脱水。 5. 作业内容 蒸汽养护工艺作业内容包括: 1.蒸汽养护棚的搭设;2.供汽前锅炉及蒸汽管道的检查和维修;3.蒸汽养护质量管理;4.蒸养结束后蒸养棚架的拆除。 6. 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6.1 蒸汽养护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静停期间应保持环境温度不低于10℃,浇筑结束5~8h后方可升温,升温速度不宜大于10℃/h,恒温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宜超过60℃,最大不得超过65℃,恒温养护期间应根据构件脱模强度张拉强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降温速度不宜大于10℃/h。 6.2 拆模时,空心板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温差均不宜大于15℃。7.施工机械及工艺装备 7.1 蒸汽炉 根据预制场场地大小、空心板工程数量以及施工进度,配备5台1吨压力蒸汽锅炉。

混凝土蒸汽养护规程

混凝土蒸汽养护技术规程 一、工程概况及气候条件 凝土拌制采用自建拌和站,混凝土运输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距离 4公里以内,混凝土灌注采用地泵或汽车泵灌注。 就本工程概况和气候情况看,本项目冬季施工难度较大,其主要需要解决难题和控制点如下: 1、现浇箱梁单位工程量较大,施工时间长且难度相对较大,从而更不利于冬季温度的控制。 2、预应力箱梁由于其受力的特殊性以及压浆、张拉等工序较多,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更高,因此,在温度控制上更增加了控制难点。 3、如何保证大规模、大体积的冬季混凝土施工质量稳定、措施可行、工艺 成熟是本项目冬季施工确保质量的关键。 二、冬季施工控制目标 根据《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范 JGJ104-97》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结合本项目特点,当工地昼夜气温连续3d低于 5℃或最底气温低于-3℃应采用冬季施工措施,并能满足以下目标: 1、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在入模后,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30%以前不得受冻。 2、混凝土出厂及入模温度在 5℃以 上。 3、箱梁砼入模时,模板温度不低 于 2℃。 4、从施工工艺及工期考虑,砼在 7天内达到设计强 度和弹模。三、冬季施工有关计算 (一)、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温度计算 1、假定凤翔地区冬期外界温度-5℃,混凝土入模温度按要求不低于 5℃,混凝土运输采用搅拌车运输,则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损失:

t s=(at1+0.032n)(T1-T a)t s—运输过程温度损失

a—温度损失系数,采用损失系数为 0.25 t1—运输到浇筑的时间,取 0.3 小时n—拌和物运转次数,取 2 T1—拌和物出机温度 T a—运输时环境温度,取-5℃ 所以,T S=(0.075+0.064)(T1+5℃)=0.139T1+5℃ 故:混凝土浇注时温度(5℃)T 2≤T1-t s 即:T1-0.139T1-5℃≥5℃ ∴0.861T1≥10℃ T1≥11.6℃ 取T1=11.6℃ 2、计算混凝土拌和物温度 根据以上计算,取T1=11.6℃ 由公式:T1=T0-0.16(T0-T3) 得:T0=(T1-0.16Ti)÷0.84= 11.9℃式中:T0—混凝土拌和物温度 T1—混凝土出机温度,取 11.6℃ Ti—拌和机棚内温度,取 10℃ 3、假设水加热至 60℃,砂石料 0℃,根据配合比每 m3混凝土用水泥、水、砂,石用量分别为 543Kg、190Kg、639Kg、1088Kg,假定砂子含水量 4%,石子 1%,根据公式: T0=[0.92(MceTce+MsaTsa+MgTg)+4.2Tw(Mw-WsaMsa-WgMg)+C1(WsaMsaTsa+W g M g T g ) - C 2 ( W s a M s a + W g M g ) ] ÷ [ 4 . 2 M w + 0 . 9 ( M c e + M s a + M g ) ] ㎏得 T0=13.6℃>11.9℃(能满足要求) 式中T 0—混凝土拌合物温度 (℃); Mw—水用量(Kg); Mce—水泥用量(Kg); Msa—砂子用量(Kg); Mg—石子用量(Kg);

T梁蒸汽法养护施工方案

T梁预制混 凝 土 蒸 汽 养 护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1 / 8 预应力T梁蒸汽养护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目的 明确T梁蒸汽养护施工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蒸养作业施工。 2.编制依据 1、《高枧河大桥施工图设计》。 2、《房县北城工业园入场区道路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3、相关技术规范、规定、标准以及有关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 4、踏勘工地,从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5、我单位施工能力和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梁场预制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的混凝土蒸汽养护作业。 4. 工艺概述 对于表面系数大,养护时间要求很短,早期强度要求高的混凝土工程,或当自然气温较低,在技术上有困难时,可用蒸汽养护工艺对新灌注的混凝土进行养护。蒸汽是一种良好的热载体,它在冷凝时释放热量大,且具有较高的放热系数,它既能加热,使混凝土在较高的温度下硬化,又能供给一定的水分,使混凝土不致因水分过量蒸发而出现表面干燥脱水。在工艺上它比短时加热复杂;在混凝土强度增长上它可根据要求达到拆模或受荷强度,这是一种快速湿热养护方法。本工艺主要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的蒸汽养护。 5. 作业内容 蒸汽养护工艺作业内容包括:1.预埋或安设测温计;2.安装蒸养棚架并封闭蒸养棚布;3.供汽前锅炉及蒸汽管道的检查和维修;4.蒸汽养护质量管理;5.蒸养结束后蒸养棚架的拆除。 6. 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6.1 蒸汽养护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静停期间应保持环境温度不低于10℃,灌注结束4~~6h后方可升温,升温速度不宜大于10℃/h,恒温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宜超过60℃,最大不得超过65℃,恒温养护期间应根据构件脱模强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降温速度不宜大于10℃/h。 2 / 8 6.2 拆模时,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温差均不宜大于15℃。 6.3 温度监控要求 6.3.1 采用测温仪和温度计监测混凝土芯部,混凝土表层和蒸汽及环境温度。测温仪和温度计应经自校合格。 6.3.2 测温记录延续时间应自混凝土灌注完后至撤除保温棚布为止,冬期时一般为3~~5d。 6.3.3 记录时间间隔:升温、降温阶段每0.5h测温一次,恒温阶段每1h一次。 6.3.4 每个测温点应编号,并在现场挂编号标志,作详细记录,温度变化情况应及时反馈,当各种温差达到15℃时应预警,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并做好测温记录。 7.施工机械及工艺装备

管片蒸汽养护工艺研究及其改进方法

地铁管片蒸汽养护工艺及其改进 摘要: 根据目前地铁管片蒸养工艺, 分析了蒸养对地铁管片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就目前地铁管片蒸养普遍存在能耗大、时间长的现象, 提出了改进的途径。 要害词: 地铁管片; 蒸养; 结构破坏; 强度影响因素; 能耗; 水泥水化热 0 前言 管片是一种混凝土预制衬砌( 通常由多片按一定方式拼成环状), 主要用于建造地铁或大型排污水管道等, 在隧道开挖过程中, 管片主要起到支撑和防水作用。 蒸养是利用外部热源加热混凝土, 加速水泥水化反应和内部结构形成的一种加速混凝土硬化的方法,目的是缩短模板周转期, 提高产量。地铁管片一般采用的养护方法为常压蒸养, 养护制度基本上分为预养(Y)、升温(S)、恒温(H)、降温(J) 四个阶段, 其过程如图 1 所示。 目前地铁管片在蒸养工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养护期间罩内的空气在加热时热交换强度不够, 对于一些大型管片, 轻易造成同一管片的不同部位加热不均匀现象; 蒸汽能量利用率较低, 能耗较高; 现在地铁管片蒸养常采用直线升温方式 ( 即按一定的升温速度升到最高温度), 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养护时间长。 本文通过养护的四个阶段, 分析蒸养对管片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提出对养护制度改进的一些建议。 1 地铁管片养护工艺及各阶段对地铁管片的影响 1.1 预养期 一般指地铁管片浇灌成型后到加热升温前这一段静停放置时间。预养阶段的作用在于提高水泥在热养护开始以前的水化程度, 使混凝土具有必要的初始结构强度, 以增强混凝土对升温期结构破坏的抵御力。混凝土制品预养时间越长, 混凝土的初始结构强度就越大, 混凝土

蒸养后, 制品内部损伤就越小。但是预养期不能过长, 否则会影响生产周期, 这里就存在一个最佳预养期问题, 闻名混凝土专家吴中伟教授指出, 最佳预养期为混凝土强度达到 0.39~0.49MPa 时所需的时间[1]。 1.2 升温期 养护设备中介质的温度由初始温度升到恒温温度的时间称之为升温期。混凝土的结构破坏主要发生在升温阶段, 该阶段主要表现为粗孔体积增大, 气、液相数量增多。升温速度越快, 对混凝土的破坏作用就越大。地铁管片养护升温速度不宜超过 25 ℃/h, 最高温度不超过55 ℃。 1.3 恒温期 恒温期是混凝土强度主要增长期。混凝土在恒温时硬化速度取决于水泥品种、水灰比和恒温温度等。影响恒温时间的因素有水泥品种、水泥强度等级、预养时间、升温速度及恒温温度等[1]。水灰比越小, 混凝土硬化得越快, 所需恒温时间越短。恒温时间过长不一定好,可能出现强度波动现象。 1.4 降温期 介质温度由恒温温度降到答应制品起吊温度这一段时间称为降温期。降温期地铁管片内部水分蒸发,同时产生收缩和拉应力。若降温速度过快, 地铁管片会产生过大的收缩应力, 这将导致地铁管片表面出现龟裂及酥松等结构损伤现象, 甚至造成质量事故。降温期的结构损伤与降温速度、混凝土强度、制品的表面模数(表面积与体积比值)以及配筋情况有关[1]。强度低、表面模数小、配筋少的制品宜慢速降温。最大降温速度可参考表 1。 2 影响蒸养地铁管片强度的因素 2.1 水泥矿物成分 水泥中 C3S 在水化初期水化速度较快, 含量在45%~60%之间有利于管片初期结构的形成, 并能缩短管片的预养时间。水泥中 C2S 在蒸养过程中强度增长迅速, 形成的结构孔隙也较低, 但其强度的绝对值不高, 所以含量不宜过高, 假如对管片耐久性要求较高,可选择高

混凝土蒸汽养护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蒸汽养护作业指导书 编 制 : 复 核 : 批 准 : 中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武黄城际铁路轨道板场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日

1、适用条件、范围 为了使混凝土蒸汽养护的整个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武黄轨道板场生产CRTS Ⅲ型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混凝土蒸汽养护施工全过程。 2、编制依据 2.1 本场《工艺细则》; 2.2 本场《武汉城市圈时速200公里级城际铁路CRTS III型板式无砟轨道桥上标准轨道板设计图》; 2.3 本场生产条件。 3、施工工艺 混凝土蒸汽养护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混凝土养护工艺流程图

4、混凝土蒸汽养护 4.1 混凝土收面、拉毛 振捣完成后须静停3min后,方可对板底混凝土表面进行收面,并注意填边填角。混凝土坍落度大时,在纵向锚穴及起吊位置撒布干净的直径为1cm~2cm的碎石抹平至混凝土内。板底混凝土收面后,须对板底混凝土面进行刷毛,刷毛深度为2~3mm,间距5~8mm,并不得有浮浆;终凝前严禁踩踏。 混凝土振捣完成约5min后,将预应力钢棒紧固螺栓卸松至可直接用手旋动即可。 混凝土振捣完成20~30min后在混凝土表面加盖用水湿润过的土工布,加盖篷布,并洒水防止混凝土水分散失过快。篷布保证顺直,避免积水滴落板上。 4.2 轨道板混凝土的蒸汽养护 4.2.1 混凝土蒸汽养护流程 (1)轨道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用蒸汽养生,养生分为静置、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根据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静停2.5h~3.5h以后拆除锚穴及灌注孔。 (2)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搭设养护篷布,篷布保证顺直,避免积水滴落板上。搭设篷布时,应保证篷布四角通风;轨道板保持5~30℃的环境静置3h以上方可升温,确保混凝土初凝后开始蒸养。 (3)放置测温探头,连通自动温控系统即可升温,升温速度不得大于15℃/h,当升至45℃时进入恒温阶段。 (4)养护温度以芯部温度和蒸养温度双层控制。恒温时轨道板周围蒸汽温度不得超过45℃,板内芯部混凝土温度不得超过55℃,最高温度的持

北京东路预制箱梁蒸汽养护方案

梁场蒸汽养护方案 一、工程概况 北京东路D标道路工程南明河大桥引桥、左幅1号桥、右幅1号桥、右幅2号桥上部结构均为预制箱梁。梁长35米、高1.825米、宽度中梁为2.4米,边梁为2.85米,预制箱梁合计为230片。贵阳地区冬季温度白天温度一般为5℃—10℃,夜间温度为最低可达到—5℃,为保证混凝土质量和加快进度,根据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预制箱梁蒸汽养护方案。 二、养护方案 混凝土蒸汽养护采用专门加工的养护棚围蔽,防护棚采用φ32mm钢筋焊接骨架,骨架上面覆盖防水布(见图一),用燃气锅炉产生蒸汽加专用蒸汽输送管接入养护棚内(见图二)。 图一:养护棚布置图

图二:管道布置图 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蒸汽养护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蒸汽养护完毕后进行自然养护。 1、静停期 根据现场施工经验,灌筑完4h为静停期。 2、升温期 升温期升温速度设计10℃/h,升温至45℃后立即停止升温。 3、恒温养护期间 恒温养护期间蒸汽温度不宜超过45℃,混凝土芯部温度不宜超过60℃,最大不得超过65℃。 2、降温期 降温速度不得大于10℃/h。 三、时间计算 1.升温时间计算 环境温度为t1=5℃,混凝土养生恒温温度为t0=45℃,升温速度v1=10℃/h,根据相关规定,升温时间为T1=(t0-t1)/v1=(45-5)/10=4h,取4小时。 2.降温时间计算

拆模允许温度t2=t1+10=15℃,降温速度v2=10℃/h,根据相关规定,降温时间为T2=(t0-t2)/v2=(60-15)/10=4.5h,结合现场实际施工需要,取降温时间为6小时。 3.恒温时间确定 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641页表10-48,恒温时间采用8小时。 2.3.蒸汽养护制度表达式的确定 4(静停)+4(升温)+8(45℃恒温)+8(降温)=24小时 四、锅炉及主管道选择 2.1.一片35m梁养生所需日热量Q计算 升温时间为4小时,钢模起始温度因静停4小时后与混凝土温度相同,根据《预制梁技术条件》及《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规定,灌筑时预制梁混凝土拌和物入模温度在5~30℃,模板温度在5~35℃钢模,故按最低温度控制计算,取升温起始温度为5℃;公式:Q=m*c*t/h 2.1.1.钢模需热量 Q1= m1*c1*t/h=20*1000*0.63*(45-5)/4=1260000 kJ/h 其中m1------钢模(外模、内模、底模)总重 C1------钢板比热,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P1001表17-20,c1=0.63 kJ/kg*h t---------温度变化值 h---------升温时间 2.1.2.混凝土升温需热量 Q2= m2*c2*t/h=44.24*2.5*1000*1.05*(45-23.12-5)/4=490068.6 kJ/h 其中m2------混凝土总重 C2------混凝土比热,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P1001表17-20,c1=1.05 kJ/kg*h t---------温度变化值,因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计算在28小时(按一天计算)内因水化热而使混凝土温度升高的数值tc,t=45-tc-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