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数学必修5 第2章 数列 配套练习 第2课时 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

高中数学必修5 第2章 数列 配套练习 第2课时 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

高中数学必修5  第2章  数列  配套练习  第2课时 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
高中数学必修5  第2章  数列  配套练习  第2课时 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

第2课时 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

公式

【分层训练】

1.在数列55,34,21,,8,5,3,2,1,1x 中,x 等于( )

A .11

B .12

C .13

D .14 2.已知数列{}

n a 满足12a =-,

1221n n n

a a a +=+

-,则4

a = .

3.已知{}n a 满足13a =,121n n a a +=+,试写出该数列的前5项,并用观察法写出这个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拓展延伸】 4.根据各个数列的首项和递推公式,写出它的前五项,并归纳出通项公式

(1) 1a =0, 1+n a =n a +(2n -1) (n ∈N); (2) 1a =1, 1+n a =2

2+n n

a a (n ∈N);

5.写出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使它的前4项分别是下列各数: (1)2,4,8,16; (2)1,8,27,64; (3)a ,b ,a ,b ; (4)1,2,3,2; (5)3,-33,333,-3333.

6. 已知数列{}n a 中,13a =,1021a =,通项n a 是项数n 的一次函数, ①求{}n a 的通项公式,并求2005a ; ②若{}n b 是由2468,,,,,a a a a 组成,试归

纳{}n b 的一个通项公式.

高中数学必修5 数列经典例题集锦

高中数学必修5数列题目精选精编 【典型例题】 (一)研究等差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 1. 研究通项的性质 例题1. 已知数列}{n a 满足 1 111,3(2)n n n a a a n --==+≥. (1)求32,a a ; (2)证明: 312n n a -= . 解:(1)2 1231,314,3413a a a =∴=+==+=Q . (2)证明:由已知1 13--=-n n n a a ,故)()()(12211a a a a a a a n n n n n -++-+-=---Λ 1 2 1313 3 312n n n a ---+=++++=L , 所以证得312n n a -= . 例题2. 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记为11,1,21(1)n n n S a a S n +==+≥ (Ⅰ)求{ }n a 的通项公式; (Ⅱ)等差数列{ }n b 的各项为正, 其前n 项和为n T ,且315T =,又112233 ,,a b a b a b +++成等比数列,求n T . 解:(Ⅰ)由121n n a S +=+可得121(2)n n a S n -=+≥, 两式相减得:112,3(2)n n n n n a a a a a n ++-==≥, 又21213a S =+=∴213a a = 故{}n a 是首项为1,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1 3n n a -= (Ⅱ)设{}n b 的公比为d ,由315T =得,可得12315b b b ++=,可得25b = 故可设135,5b d b d =-=+,又1231,3,9a a a ===, 由题意可得2 (51)(59)(53)d d -+++=+,解得122,10d d == ∵等差数列{}n b 的各项为正,∴0d > ∴2d = ∴2(1) 3222n n n T n n n -=+ ?=+ 例题3. 已知数列{}n a 的前三项与数列{}n b 的前三项对应相同,且212322...a a a +++ 128n n a n -+=对任意的*N n ∈都成立,数列{} n n b b -+1是等差数列. ⑴求数列{ }n a 与{}n b 的通项公式; ⑵是否存在N k * ∈,使得(0,1)k k b a -∈,请说明理由. 点拨:(1)2112322...28n n a a a a n -++++=左边相当于是数列{}12n n a -前n 项和的形式, 可以联想到已知n S 求n a 的方法,当2n ≥时,1n n n S S a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数列》教案

m n a a d n a a d d n a a d m n a a d n a a d a a m n n n m n n n n --=--= --=-+=-+==-+1; )1()()1(1 111变式:推广:通项公式:递推关系:必修5 数列 二、等差数列 知识要点 1.数列的通项n a 与前n 项和n S 的关系 ∑==++++=n i i n n a a a a a S 1321 ?? ?≥-==-2 11 1 n S S n S a n n n 2.递推关系与通项公式 () 1(),(), ,n n a dn a d a f n kn b k b =+-==+特征:即:为常数 (),,n a kn b k b =+为常数?数列{}n a 成等差数列. 3.等差中项: 若c b a ,,成等差数列,则b 叫做c a 与的等差中项,且2 c a b += ;c b a ,,是等差数列?c a b +=2. 4.前n 项和公式:2 )(1n a a S n n += ; 2)1(1d n n na S n -+= 221(),()22 n n d d S n a n S f n An Bn = +-==+特征:即 2,(,)n S An Bn A B =+为常数?数列{}n a 成等差数列. 5.等差数列{}n a 的基本性质),,,(* ∈N q p n m 其中 ⑴q p n m a a a a q p n m +=++=+,则若,反之不成立; ⑵d m n a a m n )(-=-; ⑶m n m n n a a a +-+=2; ⑷n n n n n S S S S S 232,,--仍成等差数列. 6.判断或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方法: ①定义法:( )() 1n n a a d n N * +-=∈常数 ?{}n a 是等差数列

高中数学必修五数列知识点

一、知识纲要 (1)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数列的分类,从函数的观点看数列. (2)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 (3)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4)等差中项、等比中项. (5)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及其推导方法. 二、方法总结 1.数列是特殊的函数,有些题目可结合函数知识去解决,体现了函数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2.等差、等比数列中,1a 、n a 、n 、)(q d 、n S “知三求二”,体现了方程(组)的思想、整体思想,有时用到换元法. 3.求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时要考虑公比是否等于1,公比是字母时要进行讨论,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 4.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有:公式法,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拆项法,裂项法,累加法,等价转化等. 三、知识内容: 1.数列 数列的通项公式:?? ?≥-===-)2() 1(111n S S n S a a n n n 数列的前n 项和:n n a a a a S ++++= 321 1、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 2、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 3、有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 4、无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 5、递增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6、递减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7、常数列:各项相等的数列. 8、摆动数列: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9、数列的通项公式:表示数列 {}n a 的第n 项与序号n 之间的关系的公式. 10、数列的递推公式:表示任一项n a 与它的前一项1n a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的公式. 例1.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n S n -=2 2,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当1=n 时,111==S a ,当2n ≥时,34)1()1(222 2-=-+---=n n n n n a n ,经检验 1=n 时 11=a 也适 合34-=n a n ,∴34-=n a n ()n N +∈ 2.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 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1)定义法:对于数列 {}n a ,若d a a n n =-+1(常数),则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 (2)等差中项:对于数列{}n a ,若212+++=n n n a a a ,则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等差数列 {}n a 的首项是1a ,公差是d ,则等差数列的通项为d n a a n )1(1-+=。 说明:该公式整理后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①2)(1n n a a n S += ②d n n na S n 2 ) 1(1-+ = 说明:对于公式②整理后是关于n 的没有常数项的二次函数。 等差中项: 如果a ,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即:2 b a A += 或b a A +=2 说明: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有穷等差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事实上等差数列中某一项是与其等距离的前后两项的等差中项。 等差数列的性质: (1)等差数列任意两项间的关系:如果n a 是等差数列的第n 项,m a 是等差数列的第m 项,且n m ≤,公差为d ,则有 d m n a a m n )(-+=

高中数学必修5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 1. 等差数列 通项公式:1(1),n a a n d n *=+-∈N 等差中项:如果2 a b A += ,那么A 是a 与b 的等差中项 前n 项和:11()(1)22n n n a a n n S na d +-==+ 若n a 是等差数列,且k l m n +=+,则k l m n a a a a +=+ ? 等差数列的通项求法应该围绕条件结合1,a d ,或是利用特殊项。 ? 等差数列的最值问题求使0(0)n n a a ≥≤成立的最大n 值即可得n S 的最值。 例1.{}n a 是等差数列,538,6a S ==,则9a =_________ 解析:513113248,33362 a a d S a d a d ?=+==+ =+=,解得10,2a d ==,916a = 例2.{}n a 是等差数列,13110,a S S >=,则当n 为多少时,n S 最大? 解析:由311S S =得1213 d a =- ,从而 21111(1)249()(7)2131313n a n n S na a n a -=+?-=--+,又10a >所以1013 a -< 故7n = 2. 等比数列 通项公式:11(0)n n a a q q -=≠ 等比中项:2G ab = 前n 项和:111(1)(1)(1)11n n n na q S a a q a q q q q =??=--?=≠?--? 若{}n a 是等比数列,且m n p q +=+,则m n p q a a a a ?=? 例.{}n a 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2431,7a a S ==,则5S =__________

高一数学必修五数列知识点

高一数学必修五数列知识点 1.数列的函数理解: ①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其定义域和值域上。数列可以看作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或其有限子集{1,2,3,…,n}的函数,其中的{1,2,3,…,n}不能省略。②用函数的 观点认识数列是重要的思想方法,一般情况下函数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列也不例外,通常也有三种表示方法:a.列表法;b。图像法;c.解 析法。其中解析法包括以通项公式给出数列和以递推公式给出数列。 ③函数不一定有解析式,同样数列也并非都有通项公式。 2.通项公式:数列的第N项an与项的序数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一个公式an=f(n)来表示,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注:通项公式不唯一)。 数列通项公式的特点: (1)有些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有不同形式,即不唯一。 (2)有些数列没有通项公式(如:素数由小到大排成一列2,3,5,7,11,...)。 3.递推公式:如果数列{an}的第n项与它前一项或几项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数列递推公式特点: (1)有些数列的递推公式可以有不同形式,即不唯一。 (2)有些数列没有递推公式。 有递推公式不一定有通项公式。 注:数列中的项必须是数,它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复数。 1、ABC的三边a,b,c既成等比数列又成等差数列,则三角 形的形状是()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2、在等比数列{an}中,a6a5a7a548,则S10等于() A.1023 B.1024 C.511 D.512 3、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其积为1728,其和为38,则此三数为() A.3,12,48 B.4,16,27 C.8,12,18 D.4,12,36 4、一个三角形的三内角既成等差数列,又成等比数列,则三内角的公差等于() A.0 B.15 C.30 D.60 5、等差数列{an}中,a1,a2,a4恰好成等比数列,则a1的值是()a4 A.1 B.2 C.3 D.4 6、某种电讯产品自投放市场以来,经过三年降价,单价由原来的174元降到58元,这种电讯产品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大约是() A.29% B.30% C.31% D.32% 7、若log4(x+2y)+log4(x-2y)=1,则∣x∣-∣y∣的最小值是。 (1)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在课堂中拓展的课外知识。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2)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3)熟记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使自己平时的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word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数列测试题

必修五阶段测试二(第二章 数列)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7·山西朔州期末)在等比数列{a n }中,公比q =-2,且a 3a 7=4a 4,则a 8等于( ) A .16 B .32 C .-16 D .-32 2.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 3n +1(n 为奇数),2n -2(n 为偶数),则a 2·a 3等于( ) A .8 B .20 C .28 D .30 3.已知等差数列{a n }和等比数列{b n }满足a 3=b 3,2b 3-b 2b 4=0,则数列{a n }的前5项和S 5为( ) A .5 B .10 C .20 D .40 4.(2017·山西忻州一中期末)在数列{a n }中,a n =-2n 2+29n +3,则此数列最大项的值是( ) A .102 B.9658 C.9178 D .108 5.等比数列{a n }中,a 2=9,a 5=243,则{a n }的前4项和为( ) A .81 B .120 C .168 D .192 6.等差数列{a n }中,a 10<0, a 11>0, 且a 11>|a 10|, S n 是前n 项的和,则( ) A .S 1, S 2, S 3, …, S 10都小于零,S 11,S 12,S 13,…都大于零 B .S 1,S 2,…,S 19都小于零,S 20,S 21,…都大于零 C .S 1,S 2,…,S 5都大于零,S 6,S 7,…都小于零 D .S 1,S 2,…,S 20都大于零,S 21,S 22,…都小于零 7.(2017·桐城八中月考)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an 2+bn (a ,b ∈R ),且S 25=100,则a 12+a 14等于( ) A .16 B .8 C .4 D .不确定 8.(2017·莆田六中期末)设{a n }(n ∈N *)是等差数列,S n 是其前n 项和,且S 5S 8,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d <0 B .a 7=0 C .S 9>S 5 D .S 6和S 7均为S n 的最大值 9.设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且a 2=-6,a 8=6,S n 是前n 项和,则( ) A .S 4<S 5 B .S 6<S 5 C .S 4=S 5 D .S 6=S 5 10.(2017·西安庆安中学月考)数列{a n }中,a 1=1,a 2=23,且1a n -1+1a n +1=2a n (n ∈N *,n ≥2),则a 6等于( )

高中数学必修5数列题目精选精编

金太阳教育网 高中数学必修5数列题目精选精编 【典型例题】 (一)研究等差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 1. 研究通项的性质 例题1. 已知数列}{n a 满足1 111,3(2)n n n a a a n --==+≥. (1)求32,a a ; (2)证明: 312 n n a -= . 解:(1)2 1231,314,3413a a a =∴=+==+= . (2)证明:由已知1 13 --=-n n n a a ,故)()()(12211a a a a a a a n n n n n -++-+-=--- 1 2 1313 3 312 n n n a ---+=++++= , 所以证得 312 n n a -= . 例题2. 数列{} n a 的前n 项和记为11,1,21(1)n n n S a a S n +==+≥ (Ⅰ)求{ } n a 的通项公式; (Ⅱ)等差数列{} n b 的各项为正,其前n 项和为n T ,且315T =,又112233,,a b a b a b +++成等比数列,求n T . 解:(Ⅰ)由121n n a S +=+可得121(2)n n a S n -=+≥, 两式相减得:112,3(2)n n n n n a a a a a n ++-==≥, 又21213a S =+=∴213a a = 故{}n a 是首项为1,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1 3 n n a -= (Ⅱ)设{}n b 的公比为d ,由315T =得,可得12315b b b ++=,可得25b = 故可设135,5b d b d =-=+,又1231,3,9a a a ===, 由题意可得2 (51)(59)(53)d d -+++=+,解得122,10d d == ∵等差数列{} n b 的各项为正,∴0d > ∴2d = ∴2 (1) 3222 n n n T n n n -=+ ?=+ 例题3. 已知数列{ } n a 的前三项与数列{}n b 的前三项对应相同,且2 12322...a a a +++ 1 2 8n n a n -+=对任意的*N n ∈都成立,数列{} n n b b -+1是等差数列. ⑴求数列{ } n a 与{}n b 的通项公式; ⑵是否存在N k * ∈,使得(0,1)k k b a -∈,请说明理由. 点拨:(1)21 12322 (2) 8n n a a a a n -++++=左边相当于是数列{} 1 2 n n a -前n 项和的形式, 可以联想到已知n S 求n a 的方法,当2n ≥时,1n n n S S a --=.

高中数学必修5数列知识点总结及题型归纳

数列 一、数列的概念 (1)数列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2)通项公式的定义: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与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 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如:①:1 ,2 ,3 ,4, 5 ,… ②:5 1 4131211,,,,… (3)数列的函数特征与图象表示: 4 5 6 7 8 9 序号:1 2 3 4 5 6 项 :4 5 6 7 8 9 (4)数列分类:①按数列项数是有限还是无限分: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②按数列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 系分:单调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和摆动数列。 例:下列的数列,哪些是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摆动数列? (1)1,2,3,4,5,6,… (2)10, 9, 8, 7, 6, 5, … (3) 1, 0, 1, 0, 1, 0, … (4)a, a, a, a, a,… (5)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与通项n a 的关系:1 1(1)(2)n n n S n a S S n -=?=?-?≥ 例: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322+=n s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二、等差数列 题型一、等差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用递推公式表示为 1(2)n n a a d n --=≥或1(1)n n a a d n +-=≥。 例:等差数列12-=n a n ,=--1n n a a 题型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n a a n d =+-; 等差数列(通常可称为A P 数列)的单调性:d 0>为递增数列,0d =为常数列,0d < 为递减数列。 例:1.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12497116a a a a ,则,==+等于( ) A .15 B .30 C .31 D .64 2.{}n a 是首项11a =,公差3d =的等差数列,如果2005n a =,则序号n 等于 (A )667 (B )668 (C )669 (D )670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数列知识点及习题详解

人教版数学高中必修5数列习题及知识点 第二章 数列 1.{a n }是首项a 1=1,公差为d =3的等差数列,如果a n =2005,则序号n 等于(). A .667 B .668 C .669 D .670 2.在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中,首项a 1=3,前三项和为21,则a 3+a 4+a 5=(). A .33 B .72 C .84 D .189 3.如果a 1,a 2,…,a 8为各项都大于零的等差数列,公差d ≠0,则(). A .a 1a 8>a 4a 5 B .a 1a 8<a 4a 5 C .a 1+a 8<a 4+a 5 D .a 1a 8=a 4a 5 4.已知方程(x 2-2x +m )(x 2-2x +n )=0的四个根组成一个首项为 41的等差数列,则 |m -n |等于(). A .1 B .43 C .21 D .8 3 5.等比数列{a n }中,a 2=9,a 5=243,则{a n }的前4项和为(). A .81 B .120 C .168 D .192 6.若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首项a 1>0,a 2 003+a 2 004>0,a 2 003·a 2 004<0,则使前n 项和S n >0成立的最大自然数n 是(). A .4005 B .4006 C .4007 D .4008 7.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2,若a 1,a 3,a 4成等比数列, 则a 2=(). A .-4 B .-6 C .-8 D .-10 8.设S n 是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 35a a =95,则59S S =(). A .1 B .-1C .2 D .2 1 9.已知数列-1,a 1,a 2,-4成等差数列,-1,b 1,b 2,b 3,-4成等比数列,则 212b a a 的值是(). A .21B .-21C .-21或2 1D .41 10.在等差数列{a n }中,a n ≠0,a n -1-2n a +a n +1=0(n ≥2),若S 2n -1=38,则n =(). A .38 B .20 C .10 D .9 二、填空题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数列单元测试题

盘县第五中学高一数学 (数列)检测 盘县五中数学组:晏波(命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43*2N n n n a n ∈--=,则4a 等于 ( ). A 、1 B 、 2 C 、 0 D 、 3 2. 在等比数列{n a }中,已知9 1 1= a ,95=a ,则=3a ( ) A .1 B .3 C . 1± D .±3 3. 等比数列{}n a 中, ,243,952==a a 则{}n a 的前4项和为 ( ) A . 81 B .120 C .168 D .192 4. 数列1,3,6,10,…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 ) A .n a =n 2-(n-1) B .n a =n 2-1 C.n a =2)1(+n n D.n a =2) 1(-n n 5. 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288a a +=,则该数列前9项和9S 等于 ( ) A.18 B.27 C.36 D.45 6. 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735S =,则4a = ( ) A .8 B .7 C .6 D .5 7. 已知数列3,3,15,…,)12(3-n ,那么9是数列的 ( ) A .第12项 B .第13项 C .第14项 D .第15项 8. 等差数列{}n a 的前m 项和为30,前2m 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m 项和是 ( ) A.130 B.170 C.210 D.260 9. 设{}n a 是等差数列,1359a a a ++=,69a =,则这个数列的前6项和等于( ) A.12 B.24 C.36 D.48

高中数学必修5用构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用构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在高中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公比或公差(或者通过计算可以求出数列的首项,公比),来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但实际上有些数列并不是等差、等比数列,给出数列的首项和递推公式,要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而这些题目往往可以用构造法,根据递推公式构造出一个新数列,从而间接地求出原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不同的递推公式,我们当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构造不同的类型的新数列。下面给出几种我们常见的构造新数列的方法: 一.利用倒数关系构造数列。 例如:}{n a 数列中,若),(41 1, 21 1N n a a a n n ∈+= =+求a n n n n n b b a b == +1,1 则设+4, 即n n b b -+1=4, n b {∴}是等差数列。 可以通过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出n b ,然再求后数列{ a n }的通项。 练习:1)数列{ a n }中,a n ≠0,且满足),(,311 ,2 111N n a a a n n ∈+==+求a n 2)数列{ a n }中,,2 2,111+= =+n n n a a a a 求a n 通项公式。 3)数列{ a n }中,),,2(02,0,1111N n n a a a a a a n n n n n ∈≥=-?+≠=--且求a n . 二.构造形如2 n n a b =的数列。 例:正数数列{ a n }中,若n n n a N n a a a 求),(4,52 2 11∈-==+ 解:设4,4,112 -=--==++n n n n n n b b b b a b 即则 ) ,71(,429429429)4()1(25254}{2 2 11N n n n a n a n n b a b b n n n n ∈≤≤-=∴-=-=-?-+=∴==-即,是等差数列,公差是数列 练习:已知正数数列{ a n }中,),2(2,211N n n a a a n n ∈≥==-, 求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 三.构造形如n n a b lg =的数列。 例:正数数列{ a n }中,若a 1=10,且),,2(,lg 2 1 lg 1N n n a a n n ∈≥=-求a n . 解:由题意得: n n n n a b a a lg 2 1 lg lg 1=∴=-可设,, 即 ,2 1 1=-n n b b 110lg 2 1 1==∴b b n ,是等比数列,公比为 )(,)2 1 ()21(111N n b n n n ∈=?=∴--. 即1)21 (1 10,)2 1(lg -=∴=-n n n n a a 练习:(选自2002年高考上海卷) 数列{ a n }中,若a 1=3,2 1n n a a =+,n 是正整数,求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 四.构造形如m a b n n +=的数列。 例:数列{ a n }中,若a 1=6,a n+1=2a n +1, 求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 解:a n+1+1=2a n +2, 即a n+1+1=2(a n +1) 设 b n = a n +1, 则b n = 2 b n-1 则数列{ b n }是等比数列,公比是2,首项b 1= a 1+1=7, 11271,27--?=+?=∴n n n n a b 即 1271-?=∴-n n a ,)(N n ∈ 构造此种数列,往往它的递推公式形如: 的形式和2)1(,1+=+≠+?=+n a S c d a c a n n n n 。 如:a n+1=c a n +d,设可化成a n+1+x=c(a n +x), a n+1=c a n +(c-1)x 用待定系数法得: (c-1)x =d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数列知识点及习题详解

人教版数学高中必修5数列习题及知识点 第二章 数列 1.{a n }是首项a 1=1,公差为d =3的等差数列,如果a n =2 005,则序号n 等于( ). A .667 B .668 C .669 D .670 2.在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中,首项a 1=3,前三项和为21,则a 3+a 4+a 5=( ). A .33 B .72 C .84 D .189 3.如果a 1,a 2,…,a 8为各项都大于零的等差数列,公差d ≠0,则( ). A .a 1a 8>a 4a 5 B .a 1a 8<a 4a 5 C .a 1+a 8<a 4+a 5 D .a 1a 8=a 4a 5 4.已知方程(x 2-2x +m )(x 2-2x +n )=0的四个根组成一个首项为4 1 的等差数列,则 |m -n |等于( ). A .1 B . 4 3 C . 2 1 D . 8 3 5.等比数列{a n }中,a 2=9,a 5=243,则{a n }的前4项和为( ). A .81 B .120 C .168 D .192 6.若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首项a 1>0,a 2 003+a 2 004>0,a 2 003·a 2 004<0,则使前n 项和S n >0成立的最大自然数n 是( ). A .4 005 B .4 006 C .4 007 D .4 008 7.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2,若a 1,a 3,a 4成等比数列, 则a 2=( ). A .-4 B .-6 C .-8 D . -10 8.设S n 是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35a a =9 5 ,则59S S =( ). A .1 B .-1 C .2 D . 2 1 9.已知数列-1,a 1,a 2,-4成等差数列,-1,b 1,b 2,b 3,-4成等比数列,则2 1 2b a a 的值是( ). A . 2 1 B .- 2 1 C .- 21或2 1 D . 4 1 10.在等差数列{a n }中,a n ≠0,a n -1-2 n a +a n +1=0(n ≥2),若S 2n -1=38,则n =( ).

高中数学必修五数列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5数列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三个正数a 、b 、c 成等比数列,则lga 、 lgb 、 lgc 是 ( ) A 、等比数列 B 、既是等差又是等比数列 C 、等差数列 D 、既不是等差又不是等比数列 2、前100个自然数中,除以7余数为2的所有数的和是( ) A 、765 B 、653 C 、658 D 、660 3、如果a,x 1,x 2,b 成等差数列,a,y 1,y 2,b 成等比数列,那么(x 1+x 2)/y 1y 2等于 ( ) A 、(a+b)/(a-b) B 、(b-a)/ab C 、ab/(a+b) D 、(a+b)/ab 4、在等比数列{a n }中,S n 表示前n 项和,若a 3=2S 2+1,a 4=2S 3+1,则公比q= ( ) A 、1 B 、-1 C 、-3 D 、3 5、在等比数列{a n }中,a 1+a n =66,a 2a n -1=128,S n =126,则n 的值为( ) A 、5 B 、6 C 、7 D 、8 6、若{ a n }为等比数列,S n 为前n 项的和,S 3=3a 3,则公比q 为( ) A 、1或-1/2 B 、-1 或1/2 C 、-1/2 D 、1/2或-1/2 7、一个项数为偶数的等差数列,其奇数项和为24,偶数项和为30,最后一项比第一项大21/2,则最后一项为 ( ) A 、12 B 、10 C 、8 D 、以上都不对 8、在等比数列{a n }中,a n >0,a 2a 4+a 3a 5+a 4a 6=25,那么a 3+a 5的值是( ) A 、20 B 、15 C 、10 D 、5 9、等比数列前n 项和为S n 有人算得S 1=8,S 2=20,S 3=36,S 4=65,后来发现有一个数算错了,错误的是 ( ) A 、S 1 B 、S 2 C 、S 3 D 、S 4 10、数列{a n }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且a 7,a 10,a 15是一等比数列{b n }的连续三项,若该等比数列的首项b 1=3则b n 等于( ) A 、3·(5/3)n-1 B 、3·(3/5)n-1 C 、3·(5/8)n-1 D 、3·(2/3) n-1 二、填空题 11、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的第2,3,6项依次构成一等比数列,该等比数列的公比q = 12、各项都是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公比q ≠1,a 5,a 7,a 8成等差数列,则公比q= 13、已知a,b,a+b 成等差数列,a,b,ab 成等比数列,且0

高中数学必修5数列测试题含答案

数列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等差数列前10项和为100,前100项和为10。则前110项的和为 A .-90 B .90 C .-110 D .10 2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1-=a s n n (a 是不为零的实数),那么{}n a A .一定是等差数列 B.一定是等比数列 C.或是等差数列或是等比数列 D.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 3.若数列{}n a 中,n a =43-3n ,则n S 最大值n = A .13 B .14 C .15 D .14或15 4.在a 和b 两数之间插入n 个数,使它们与a,b 组成等差数列,则该数列的公差为 A . b a n - B.1b a n -+ C.1a b n -+ D.2 b a n -+ 5.等差数列{}n a 的前m 项的和是30,前2m 项的和是100,则它的前3m 项的和是 A .130 B .170 C .210 D .260 6.已知函数()ax f x x a =+,若数列{}n x 中,110,()(2)n n a f n x x x -=≠=≥那么1n x ????????? ?是 A .等差数列 B 。等比数列 C 。摆动数列 D 。常数列 7.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公差1 2 d = ,且1399 60,a a a ++=L 则123100 a a a a +++L 等于 A.170 B.150 C.145 D.120 8.等比数列{}n a 中,9696==a a ,,则3a 等于 A .3 B . 23 C .9 16 D .4 9.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11=a ,公差0≠d ,如果521a a a 、、成等比数列,那么d 等于 A .3 B .2 C .-2 D .2± 10.设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公比q =2,且303021 2=a a a ……·,则30963a a a a ……··等于 A .102 B .202 C .162 D .152 二、填空题 1.等差数列{}n a 中5S =25,45S =405。则50S =______________。 2.等差数列5,8,11,……与等差数列3,8,13,……都有100项,那么这两个数列相同的项共有______________项。 3.观察下面的数阵,容易看出,第n 行最右边的数是2 n ,那么第20行最右边的数是 第20行所有数的和 4. 数列1,(3+5),(7+9+11),(13+15+17+19)…的前n 项和n s =

(完整)高中数学必修5数列习题及答案.doc

第二章 数列 一、选择题 1.设 S n 是等差数列 { a n } 的前 n 项和,若 S 3 =1 ,则 S 6 = ( ) . S 6 3 S 12 3 1 1 1 A . 10 B .3 C . 8 D . 9 2.数列 { a }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 b } 是等差数列,且 a = b ,则有 ( ) . n n 6 7 A . a 3+ a 9< b 4+ b 10 B .a 3+ a 9≥ b 4+ b 10 C . a + a ≠ b + b D . a + a 与 b +b 10 的大小不确定 3 9 4 10 3 9 4 3.在等差数列 { a n } 中,若 a 1 003+ a 1 004+ a 1 005+ a 1 006= 18,则该数列的前 2 008 项的和 为 ( ) . A . 18 072 B . 3 012 C .9 036 D . 12 048 4.△ ABC 中, a , b , c 分别为∠ A ,∠ B ,∠ C 的对边,如果 a , b , c 成等差数列, ∠ B = 30°,△ ABC 的面积为 3 ,那么 b =( ) . 2 A . 1 3 B . 1+ 3 C . 23 D . 2+ 3 2 2 5.过圆 x 2+ y 2= 10x 内一点 ( 5,3) 有 k 条弦的长度组成等差数列,且最小弦长为数列 的首项 a 1,最大弦长为数列的末项 k d ∈ 1 1 ,则 k 的取值不可能是 ( ) . a ,若公差 3 , 2 A . 4 B . 5 C .6 D . 7 6.已知等差数列 { a } 中, a +a =16, a = 1,则 a 12 的值是 ( ) . n 7 9 4 A . 15 B . 30 C .31 D . 64 7.在等差数列 { a } 中, 3( a + a ) + 2( a + a 10 + a ) = 24,则此数列前 13 项之和为 n 2 6 5 15 ( ) . A . 26 B . 13 C .52 D . 156 8.等差数列 { a } 中, a + a + a =- 24, a + a + a = 78,则此数列前 20 项和等于 n 1 2 3 18 19 20 ( ) . A . 160 B . 180 C .200 D . 220

高中数学必修5-数列

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 1、正弦定理:在C ?AB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的对边,R 为C ?AB 的外接 圆的半径,则有 2sin sin sin a b c R C ===A B . 2、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①2sin a R =A ,2sin b R =B ,2sin c R C =; ②sin 2a R A =,sin 2b R B =,sin 2c C R =; ③::sin :sin :sin a b c C =A B ; ④sin sin sin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C C ++=== A + B +A B . 3、三角形面积公式:111 sin sin sin 222 C S bc ab C ac ?AB =A ==B . 4、余弦定理:在C ?AB 中,有2 2 2 2cos a b c bc =+-A ,2 2 2 2cos b a c ac =+-B , 2222cos c a b ab C =+-. 5、余弦定理的推论:222cos 2b c a bc +-A =,222 cos 2a c b ac +-B =,222cos 2a b c C ab +-=. 6、设a 、b 、c 是C ?AB 的角A 、B 、C 的对边,则:①若2 2 2 a b c +=,则90C =o ; ②若2 2 2 a b c +>,则90C o . 7、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 8、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 9、有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 10、无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 11、递增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12、递减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13、常数列:各项相等的数列. 14、摆动数列: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15、数列的通项公式:表示数列{}n a 的第n 项与序号n 之间的关系的公式. 16、数列的递推公式:表示任一项n a 与它的前一项1n a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的公式. 17、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则这个数列称为等差数列,这个常数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 18、由三个数a ,A ,b 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看成最简单的等差数列,则A 称为a 与b 的等差中项.若2 a c b += ,则称b 为a 与c 的等差中项.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数列》练习题(有标准答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数列》练习题(有答案)

————————————————————————————————作者:————————————————————————————————日期:

必修5 数列 2.等差数列{}n a 中,()46810129111120,3 a a a a a a a ++++=-则的值为 A .14 B .15 C .16 D .17 911999811222120(2)()16333335 a a a a d a d a -=-+=-==?= C 3.等差数列{}n a 中,12910S S a =>,,则前 项的和最大. 解:0912129=-=S S S S ,Θ10111211111030,00a a a a a a ∴++=∴=∴=>, ,又 ∴{}n a 为递减等差数列∴1110S S =为最大. 10或11 4.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10项和为100,前100项和为10,则前110项和为 . 解:∵ΛΛ,,, ,,1001102030102010S S S S S S S ---成等差数列,公差为D 其首项为10010=S ,前10项的和为10100=S 11010010109 100101022102 D D S S S D ?∴?+ ?=∴=--=+,又 110100*********S ∴=++?-=-() -110 6.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001213123<>=S S a ,,. ①求出公差d 的范围; ②指出1221S S S ,, ,Λ中哪一个值最大,并说明理由. 解:①)(6)(610312112a a a a S +=+=36(27)0a d =+> 11313311313()241313 2470()(28)07222 24 2480 33 7a a d d S a a a d d d d +∴+>∴>- ==+=+<∴+<∴<--<<- 又 从而 ②12671377666()013000 S a a S a a a S =+>=<∴<>∴Q , 最大。 1. 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12497116a a a a ,则,===+等于( ) A .15 B .30 C .31 D .64 794121215a a a a a +=+∴=Q A 2. 设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971043014S S S S ,则,=-== . 5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