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决策的实施与调整

第五章 决策的实施与调整

第五章决策的实施与调整

第一节实施决策的计划制定

一、计划的本质与特征

计划是关于组织未来的蓝图,是对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目标和实现目标途径的策划

二、计划的类型与作用

(一)计划的类型

1. 根据计划对企业经营范围影响程度和影响时间长短的不同,计划可以

分为:

战略计划

战术计划

作业计划

2. 根据计划跨越的时间间隔长短,计划可以划分为:

长期计划:5年以上的计划。主要是方向性和长远性的计划

中期计划:1年以上到5年以内的计划。根据长期计划制定,比长期计划要详细、具体短期计划:1年及以内的计划。比中期计划更加详细、具体

3. 按照所涉及活动的内容,计划可以分成:

综合平衡法:

综合计划:涉及组织内部的许多部门和许多方面的活动,是一种总体性的计划

专业计划:涉及组织内部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的活动计划

项目计划:是组织针对某个特定课题所制定的计划

(二)计划的作用

计划的作用:

管理者实施控制的标准

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工具

降低未来不确定性的手段

管理者进行指挥的抓手

激励人员士气的依据

三、计划编制的过程与方法

(一)计划编制的过程

1. 制定计划目标——目标是组织期望达到的最终结果。一个组织在同一时期可能有多个目标,但任何目标都应包括以下内容:

明确主题

期望达到的数量或水平

可用于测量计划实施情况的指标

明确的时间期限

2. 估量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可采取两类措施:

(1)在现状的基础上力求改进,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逼近目标

(2)变革现状,有时甚至是对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调整

3.

4. 制定计划方案——制定计划方案包括提出方案、比较方案、选择方案

等工作。在制定计划方案的同时,应该制定应急计划(或称权变计划)。

5. 实施和总结计划方案——实施全面计划管理,应把实施计划包括在计划工作中,组织中的计划部门应参与计划的实施过程,了解和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与计划实施部门共同分析问题,采取对策,确保计划目标的顺利实施

(二)计划编制的方法

1. 滚动计划法

含义:努力保证长期、中期、短期计划相互衔接的一种方法。

基本思想:“近具体、远概略”。

根据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的差异和问题,不断分析原因,并结合对内外环境情况的分析,予以修改和调整。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将远期计划逐渐予以具体化,使之成为可实施的计划,进而把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甚至与具体的执行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

2. 项目计划技术

项目是在固定的预算以及固定的时间内,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而临时组合在一起的一组资源的利用活动。项目具有具体的起始和结束时间,具有特殊性而且只发生一次,一般由具体的个人或团体承担责任,须广泛地使用各种资源和技能。

界定项目-分解行动-统筹行动

3. 计划评审技术

计划评审技术(PERT)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杜邦公司为了解决新产品从研究到投入生产所需的日益增长的时间和成本问题,发明了关键路线法。计划评审技术的核心工具是网络图,即用图形的形式显示项目中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

4. 甘特图

一般而言,甘特图上与每项工作对应的横道表示该工作所需要的时间,横道上实体部分表示工作的实际完成情况,空白的部分表示没有进行的工作。这样,可以在任何时点上检查工作的实际进展情况。将项目工作层层分解,最终落实到甘特图上,项目的计划便具有了很强的可操作性。

第二节推进计划的流程和方法

一、目标管理

(一)目标管理的含义

目标管理(MBO)是一种鼓励组织成员积极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觉完成工作任务的管理方法或管理制度。该理论假设所有下属能够积极参加目标

根据组织目标是否最终分解到个人,目标管理可以分为全分解式目标管理和半分解式目

目标管理是通过一个过程来实现的。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目标的制定与展开阶段、目标实施阶段和成果评价阶段。这三个阶段形成了一个循环过程:

1. 目标制定与展开

目标确定之后,组织的各部门要各自围绕自己的目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取措施,以保证目标顺利实现。在这一阶段应做好以下工作:

咨询指导-跟踪调查-调节平衡

3. 成果评价

这是目标管理的最后阶段,根据目标评价完成的成果,并进行奖惩。主要有以下三项工作:

评价工作→实施奖惩→总结经验

(三)对目标管理的评价

目标管理的优点主要包括:

使员工知道他们所期望的结果

通过使管理人员制定目标及其完成目标的时间帮助计划工作的开展

改善了上下级的沟通

使员工更加清楚地明白组织的目标

通过注意对具体业绩的评价,使评价过程更为公正合理

使员工了解到他们的工作完成状况,直接关系到组织目标的实现。

目标管理的局限之处主要在于:

在实施过程中,具体环节的操作比较困难。

容易导致管理者强调短期目标,不利于长期目标的完成

需要注意目标停滞的危险

二、PDCA循环

(一)PDCA循环的内涵体系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PDCA分别代表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ion)四个基本阶段。

(二)PDCA循环的实施步骤

PDCA循环的具体步骤可以分为:

分析现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或影响因素→找出问题所在→制定措施、提出行动计划→实施行动计划→评估结果→标准化和推广→尚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循环

三、预算管理

(一)预算管理的内涵

·预算管理是一种计划思想的体现

·预算管理是预测方法的运用

·预算管理是一种控制手段

(二)预算管理的类型

1. 按预算的内容,预算可分为经营预算管理、投资预算管理和财务预算管理

经营预算管理

• 企业对日常发生的各项基本活动预算的管理。

投资预算管理

• 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的购置、扩建、改造、更新等,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预算编制和管理。

财务预算管理

• 企业对计划期内反映有关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的管理。

2. 按预算控制的力度,预算可以分为刚性预算管理和弹性预算管理

刚性预算管理

• 没有变动余地的预算,执行人在执行中无活动余地。

• 不利于发挥执行人的积极性和不适应环境变化。

• 刚性预算只能在重点项目上采用。

弹性预算管理

• 预算指标有一定的调整余地,执行人可灵活地执行的预算。

• 控制力度稍弱,但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能较好地适应控制的要求。

• 在预算控制中弹性预算比较常见。

(三)预算的方法——零基预算法

基本思想是: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始时,把所有还在继续开展的活动都看作从零开始的,预算也就以零为基础,由预算人员在从头开始的思想指导下,重新安排各项活动及各个部门的资源分配和收支。

与传统预算管理相比较,零基预算的优点是预算比较科学,有利于资金分配和控制支出;其存在的缺点是预算编制的工作量大,费用高。零基预算的本质是一种控制思想。

建立预算目标体系→逐项审查预算→排定各项目与各部门的优先顺序

第三节决策追踪与调整

一、决策追踪与调整的内涵

决策追踪与调整,是决策者在初始决策的基础上对已从事活动的方向、目标、方针及方案的追踪和重新调整的过程。在决策研究中,确定选择与判断的底层过程主要有两种研究范

式可供使用,即结构化建模和过程追踪。

结构化建模

• 将所呈现信息与决策者最终的选择或判断联系起来,以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参数的逻辑模型,从而推断所选取的方案。

过程追踪

• 决策是在初始决策的基础上,对已从事活动的方向、目标、方针及方案,进行追踪并不断重新调整,对预期目标能否最终得以实现影响重大。

决策的补充和修正是指在决策执行过程中,由于决策本身的特点和决策环境的变化,决策者必须对决策执行情况不断检查,并根据反馈信息,找出偏差,实施相应的控制,不断修正、完善决策——“扬弃”。

回溯分析→非零起点→双重优化→心理障碍

二、决策追踪与调整的原则

(一)科学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进行决策追踪与调整时,这一原则体现在把握等几个方面。同时,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还应按照全面性原则,使决策追踪与调整能够全面反映各有关要素和各有关环节的关联及彼此间互动的过程。

全面性:

决策方向的正确性+标准指标的完备性+处理方法的逻辑严密性+分析的准确性=科学性(二)相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

绝对指标不能完全有效地反映决策实施的真实水平,有可能掩盖决策的真实情况。而相对指标即比率指标,则克服了绝对指标的这些缺陷。

因此,在设置决策评判标准体系和选取个体指标时,要根据各指标对实现评价目标的重要程度,同时考虑各类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合理构成,来达到评价指标既能突出重点,又能保持相对的均衡统一,实现系统的最优化的目标。

(三)指挥与授权相结合的原则

决策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明确授权的目的和权限范围

·职、权、责、利相当

·正确选择受权者

·加强监督控制,建立反馈机制

(四)可比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可比性:决策追踪与调整的指标应具有普遍的意义,使评价结果能够实现纵向比较和不同评价对象间的横向比较。

·可操作性:在满足决策评价目的的前提下,应结合具体绩效评价实际情况,使评价指标体系概念清晰、表达方式简单易懂、数据易于收集。

只有将这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设计出客观可行的评价标准,从而引导决策追踪与调整的方向。

(五)任务与关系相结合的原则

在坚持决策客观标准的前提下,要注意克服内部人员的不安心理状态对追踪决策的消极影响,让不同层次的内部人员了解不同程度的情况,参与追踪决策,以使他们消除心理上的不安。同时,注意决策追踪与调整制度的规范性,运用科学的沟通方式,消除心理效应的消极影响。

三、决策追踪与调整的程序及方法

(一)决策追踪与调整的程序

(二)决策追踪与调整的方法

1. 基于组织决策的追踪与调整方法

(1)鱼刺图。又名因果图,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分析方法,还可以划分为问题型、原因型及对策型鱼刺图等几类。

特点:简捷实用,深入直观。

(2)雷达图,又称蛛网图。雷达图主要应用于企业经营状况如收益性、生产性、流动性、安全性和成长性的评价。

(3)趋势图,也称统计图或统计图表,是以柱形图、横柱形图、曲线图、饼图、点图、面积图等统计图形来呈现某事物或某信息数据的发展趋势。它用来显示一定的时间间隔内所得到的测量结果。以测得的数据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绘成图形。

趋势图的主要用处是确定各种类型问题是否存在重要的时间模式,这样就可以调查其中的原因,从而找到决策追踪与调整的方向。

2. 基于个体决策的追踪与调整方法

(1)鼠标实验室

这是一种追踪被试信息获取过程的研究系统。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基于鼠标所处位置代表了大脑当前处理内容的假设,一种可以在计算机上通过鼠标移动研究信息获取问题的研究——鼠标实验室应运而生。

(2)眼动技术

理论基础是眼脑假设,即眼睛正在获取的信息和大脑正在加工的信息是一致的。即使人们在转移注意力时眼睛的注视位置不一定发生变化,但在处理复杂信息时,注视点的变化和注意力的转移是耦合的。因此,眼动数据可以为决策追踪与调整提供稳定可靠的信息获取方面的数据。

(3)决策移窗技术

研究者首先在屏幕上,以遮盖方式呈现M个备选选项在N个特质维度上的信息。当被试决定获取某条信息时,只需持续注视对应的单元。当眼动仪捕捉到注视点时,系统程序将自动撤掉该单元上的遮蔽,呈现单元内信息。当被试不再注视该单元时,信息被重新遮蔽。在实验进行过程中,眼动仪持续记录被试的眼动编号,包括注视点、眼跳、注视轨迹、瞳孔大小等。每个信息单元及选项和特质标签,均可以作为兴趣区。

管理学-习题-第5章学生用

第五章决策的实施与调整 (ー)判断题 1.计划工作是渗透到组织各种活动中的普遍性管理工作。() 2.战略计划是关于企业活动总体目标和战略方案的计划。() 3.一般在编制长期计划时会采取“近概略、远具体”的方法。() 4.非程序化决策问题的转化是突出例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这与追踪与调整决策的理念相同。() 5.半分解式目标管理把目标分解到科室、车间、工段等基层组织,并且组织成员制定十分明确的个人目标。() 6.作业计划是给定部门或个人的具体行动计划,具有不可重复性和较小的刚性。() 7.相比于战略计划,战术计划的风险程度较低。() 8.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重视工作行为本身而不是工作成果。() (二)填空题 1.计划工作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前提,这反映了计划工作的________性;同时所有层次的、不同职能的管理人员都要做计划工作,这反映了计划的________性。 2.计划编制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四种。 3.目标制定与展开是目标管理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________。 4.根据所涉及活动的内容,可以把计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开展决策追踪与调整的基础是________和________。 6.根据__,可以把计划分为战略计划、战术计划和作业计划。 7.基于组织决策的追踪与调整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8.按预算的内容,预算可分为________,投资预算管理和________。 (三)选择题 1.为缩小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可以在现状的基础上力求改进,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逼近目标,也可以通过________缩小差距。 A.降低产品价格 B.变革现状 C.加大营销力度 D.加大广告开支 2.根据对企业经营范围影响程度和影响时间长短的不同,可以把计划分类 为________。 A.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00054管理学原理 讲义 第五章

第五章决策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能概述决策的定义以及决策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区分不同类型的决策;掌握决策应遵循的原则与方案优选的标准,理解决策的影响因素;熟悉决策过程所包含的基本步骤;了解并应用各种类型决策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决策概述 一、决策的概念 “决策”是指人们在行动之前,做出决定的意思。人们任何有目的的行动,都有一个如何决策的问题,决策的正确与否,是其行动成败的关键。 在组织管理工作中,决策就是组织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的并组织实施的全过程。也就是在组织对其内部条件及其有关的外部因素进行综合的科学分析之后,确定组织活动的目标,并选择最佳的行动方案,然后付诸实施的全过程。 科学决策是现代管理理论的组成部分,它是在20世纪才出现并逐渐得到发展的。美国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创立了决策理论,且以西蒙为首形成了管理理论的一个新学派,即决策理论学派。西蒙对决策理论的贡献主要是: (1)突出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 (2)对决策原理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如用“满意标准”来代表传统的“最优标准”; (3)既强调在决策中采用定量方法、计算技术等新的科学方法,又重视心理因素、人际关系等社会因素在决策中的应用。决策理论的产生是管理理论本身发展的自然结果,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管理理论的要求。 二、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决策在管理活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美国卡内基一梅隆大学教授、197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这一论断使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跃然而出,尽管我们不能就此从字面上把管理和决策两个概念等同起来,但是,很显然,西蒙之所以声称“管理就是决策”,其目的和本意仍然是强调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内容,决策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三、决策的类型 依据特定的标准,我们可以将决策区分为不同的类型。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决策可能具有的共同点,有助于管理者把握决策活动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决策的效率和效果。 (一)按照决策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 (1)战略决策:是指与企业发展方向和远景有关的重大问题的决策。战略决策对组织而言是最重要的,通常包括组织目标与方针的确定、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产品的更新换代等,这些决策涉及组织的方方面面,一般由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做出,具有长期性、方向性、全局性的特点。 (2)战术决策:是为实现战略目标所采取的决策,也称为管理决策,主要内容涉及企业组织机构的设计和变更,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改革,企业内部人力、物力、财力的协调与控制等。战术决策一般由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做出,具有局部性、短期性的特点。 (3)业务决策:是为提高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工作效率而作出的决策。业务决策涉及范围相对较窄,只对组织的局部产生影响。其主要内容有:1)生产决策;2)存货决策;3)

《管理学》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

《管理学》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 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 1.如何理解决策的含义?决策的原则与依据各是什么 ? 答: (1)决策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对于这一定义,可作如下理解:①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因为决策是管理的一项职能。管理者既可以单独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个体决策;也可以和其他的管理者一道共同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群体决策。②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③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这就是说,决策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有时也是为了利用机会。 (2)决策的原则。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现实中,组织内外的很多因素都会对组织的运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反映这些因素的一切信息;对于收集到的有限信息,决策者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者只能拟定数量有限的方案;任何方案都要在未来实施,而未来是不确定的,人们对未来的认识和影响十分有限,从而决策时所预测的未来状况可能与实际的未来状况不一致。现实中的上述状况决定了决策者难以做出最优决策,只能做出相对满意的决策。 (3)决策的依据。决策的依据是信息。管理者在决策时离不开信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水平。这要求管理者在决策之前以及决策过程中尽可能地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但这并不是说管理者要不计成本地收集各方面的信息。管理者在决定收集什么样的信息、收集多少信息以及从何处收集信息等问题时,要进行成本一收益分析。只有在收集的信息所带来的收益 (因决策水平提高而给组织带来的利益 )超过为此而付出的成本时,才应该收集该信息。适量的信息是决策的依据,信息量过大同然有助于决策水平的提高,但对组织而言可能是不经济的,而信息量过少则使管理者无从决策或导致决策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迄今为止,有关决策的理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答:决策理论经历了古典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和新发展的理论三个阶段:

管理学(马工程)课后参考答案 第五章

管理学(马工程)课后参考答案第五章 第五章决策的实施与调整 1.如何理解计划与决策的关系? 答:两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决策是选择组织未来活动的方向与目标,计划则 是将决策选择的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展开,即组织的不同部门在未来的不同时期需要完成哪 些任务以保证组织目标的达成。 2.计划的类型有哪些?请用实例说明。 答: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计划分成不同类型。 (1)战略、战术和作业计划:根据计划对企业经营范围影响程度和影响时间长短的不 同,计划可以分为战略计划、战术计划和作业计划。战略计划是关于企业活动总体目标和战 略方案的计划。战术计划是有关组织活动具体如何运作的计划。作业计划则是给定部门或个

人的具体行动计划。具体来说,战略计划往往由高层管理人员负责,战术和作业计划往往由 中层、基层管理人员甚至是具体作业人员负责,战略计划对战术、作业计划具有指导作用, 而战术和作业计划的执行可以确保战略计划的实施。 (2)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根据计划跨越的时间间隔长短,计划可以划分为长期、 中期和短期。企业通常是将1 年及以内的计划称为短期计划,1 年以上到5 年以内的计划称 为中期计划,5 年以上的计划称为长期计划。 (3)综合、专业和项目计划:综合计划一般会涉及组织内部的许多部门和许多方面的 活动,是一种总体性的计划。专业计划则是涉及组织内部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的活动计划。 项目计划通常是组织针对某个特定课题所制定的计划。(实例的选取围绕计划类型的特点, 合理即可)

3.请解析目标管理的过程。 答:目标管理是通过一个过程来实现的。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目标的制定与展 开阶段、目标实施阶段和成果评价阶段。这三个阶段形成了一个循环过程。 (1)目标制定与展开: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上下协调,制定好各级组织的目标。具 体工作包括三项:①调查研究。制定组织目标要研究组织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通过对外部影响因素的调研,了解组织在计划期内环境因素变化的可能性,把握关键因素以及 这些关键因素对组织所产生的可能影响。通过内部因素的调研,主要掌握组织过去的业绩、 发展速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势、劣势。在综合内外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组织使命 为指导,确定组织的整体目标。②目标展开。目标展开即把组织的总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每 一部门、岗位、个人。上一级组织的实施目标措施,往往构成下一级组织的目标,层层展开,

决策实施与调整的步骤三个

决策实施与调整的步骤 1. 定义决策目标和目标评估指标 在决策实施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决策目标和目标评估指标。决策目标是决策的目的和期望结果,在此阶段应尽量具体明确。目标评估指标是用于评估决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衡量标准。 1.1 决策目标 决策目标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具体明确:解决问题的具体方向和目标。 •可量化:可以用具体指标或数值来衡量。 •可实现性:目标能够在可接受的条件下实现。 •时间要求:目标设定明确的时间范围。 1.2 目标评估指标 目标评估指标是为了评估决策实施效果的具体指标,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成本效益:评估决策的财务效益,如投资回报率、成本控制等。 •绩效指标:评估决策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如市场份额、销售额等。 •用户满意度:评估决策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如问卷调查、用户反馈等。 2. 实施决策和监控执行情况 在明确了决策目标和评估指标后,开始实施决策,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实施决策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制定实施计划 制定实施计划是为了明确决策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人员分工、资源调配等。实施计划应具备以下特点: •具体明确:明确每个阶段的具体任务和时间节点。 •合理安排:合理分配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 •可衡量:可以用具体指标来衡量实施进度和效果。

2.2 实施决策 根据实施计划,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决策的具体实施。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 下几个方面: •沟通协调: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与协调,确保实施步骤的顺利进行。 •风险管理:及时发现和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 •数据分析:收集、分析和统计相关数据,及时调整实施策略和方案。 •问题解决: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确保决策的顺利进行。 2.3 监控执行情况 在决策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施情况的监控和跟踪,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监控执行情况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指标监控:根据目标评估指标,监控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变化。 •绩效评估:定期评估实施效果,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分析。 •反馈收集: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 •调整优化:根据实施情况和反馈意见,进行决策的调整和优化。 3. 调整和优化决策 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根据实施情况和反馈意见,有时需要对决策进行调整和 优化。调整和优化决策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收集反馈意见 通过与相关人员进行反馈交流,了解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收集反馈意见。 3.2 分析调整需求 根据收集到的反馈意见,进行问题分析和需求分析,确定需要调整和优化的方面。 3.3 制定调整方案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调整方案,明确调整的目标和实施步骤。 3.4 实施调整方案 根据制定的调整方案,进行决策的具体调整和优化。 3.5 监控调整效果 对调整后的决策进行监控和评估,比较调整前后的差异,评估调整效果。

第五章 决策的实施与调整

第五章决策的实施与调整 第一节实施决策的计划制定 一、计划的本质与特征 计划是关于组织未来的蓝图,是对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目标和实现目标途径的策划 二、计划的类型与作用 (一)计划的类型 1. 根据计划对企业经营范围影响程度和影响时间长短的不同,计划可以 分为: 战略计划 战术计划 作业计划 2. 根据计划跨越的时间间隔长短,计划可以划分为: 长期计划:5年以上的计划。主要是方向性和长远性的计划 中期计划:1年以上到5年以内的计划。根据长期计划制定,比长期计划要详细、具体短期计划:1年及以内的计划。比中期计划更加详细、具体 3. 按照所涉及活动的内容,计划可以分成: 综合平衡法: 综合计划:涉及组织内部的许多部门和许多方面的活动,是一种总体性的计划 专业计划:涉及组织内部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的活动计划 项目计划:是组织针对某个特定课题所制定的计划 (二)计划的作用 计划的作用: 管理者实施控制的标准 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工具 降低未来不确定性的手段 管理者进行指挥的抓手 激励人员士气的依据 三、计划编制的过程与方法 (一)计划编制的过程 1. 制定计划目标——目标是组织期望达到的最终结果。一个组织在同一时期可能有多个目标,但任何目标都应包括以下内容: 明确主题 期望达到的数量或水平

可用于测量计划实施情况的指标 明确的时间期限 2. 估量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可采取两类措施: (1)在现状的基础上力求改进,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逼近目标 (2)变革现状,有时甚至是对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调整 3. 4. 制定计划方案——制定计划方案包括提出方案、比较方案、选择方案 等工作。在制定计划方案的同时,应该制定应急计划(或称权变计划)。 5. 实施和总结计划方案——实施全面计划管理,应把实施计划包括在计划工作中,组织中的计划部门应参与计划的实施过程,了解和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与计划实施部门共同分析问题,采取对策,确保计划目标的顺利实施 (二)计划编制的方法 1. 滚动计划法 含义:努力保证长期、中期、短期计划相互衔接的一种方法。 基本思想:“近具体、远概略”。 根据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的差异和问题,不断分析原因,并结合对内外环境情况的分析,予以修改和调整。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将远期计划逐渐予以具体化,使之成为可实施的计划,进而把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甚至与具体的执行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 2. 项目计划技术 项目是在固定的预算以及固定的时间内,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而临时组合在一起的一组资源的利用活动。项目具有具体的起始和结束时间,具有特殊性而且只发生一次,一般由具体的个人或团体承担责任,须广泛地使用各种资源和技能。 界定项目-分解行动-统筹行动 3. 计划评审技术 计划评审技术(PERT)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杜邦公司为了解决新产品从研究到投入生产所需的日益增长的时间和成本问题,发明了关键路线法。计划评审技术的核心工具是网络图,即用图形的形式显示项目中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 4. 甘特图 一般而言,甘特图上与每项工作对应的横道表示该工作所需要的时间,横道上实体部分表示工作的实际完成情况,空白的部分表示没有进行的工作。这样,可以在任何时点上检查工作的实际进展情况。将项目工作层层分解,最终落实到甘特图上,项目的计划便具有了很强的可操作性。 第二节推进计划的流程和方法 一、目标管理 (一)目标管理的含义 目标管理(MBO)是一种鼓励组织成员积极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觉完成工作任务的管理方法或管理制度。该理论假设所有下属能够积极参加目标

5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

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 习题 一、填充题 1.决策被定义为管理者__________的过程,或者管理者__________的过程。 2.决策的主体是__________。 3.管理者既可以单独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__________;也可以和其他的管理者一道共同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__________。 4.决策的目的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 5.决策遵循的是__________原则,而不是__________原则。 6.__________是决策的依据。 7.在环境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决策一般由组织的__________进行;而在环境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决策一般由组织的__________进行。 8.在卖方市场条件下,组织所做的各种决策的出发点是__________。 9.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组织所做的各种决策的出发点是__________。 10.信息化程度对决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__________的影响上。 11.如果决策涉及的问题对组织来说非常紧迫,则这样的决策被称为__________决策。 12.如果决策涉及的问题对组织来说不紧迫,组织有足够的时间从容应对,则这样的决策可被称为__________决策。 13.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有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4.组织中的任何决策既有__________成分,也有__________成分。 15.个人价值观通过影响决策中的__________来影响决策。 16.决策的本质是一个__________。 17.根据决策者风险偏好特征,可以把决策者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三种类型。 18.在计算机广泛应用之前,人们常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以__________分析为主的决策方法。 19.头脑风暴法的特点是倡导__________。时间一般在__________小时,参加者__________人为宜。 20.在集体决策中,如果大家对问题的性质了解程度有很大差异,或意见有较大分歧,直接开会讨论效果并不好时,可以采取__________。 21.集体决策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22.管理者有时需对企业某部门的经营活动方向进行选择,可采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法。 23.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认为,在确定某个单位经营活动方向时,应该考虑它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维度。 24.对于“瘦狗”型的经营单位,企业应该采取__________的战略。 25.政策指导矩阵法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维度分析企业经营单位的现状和特征。 26.定量决策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27.常用的解决不确定型决策问题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8。解决风险型决策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9.解决风险决策常用的一个目标是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__________。 A.明确目标B.诊断问题C.拟定方案 2.通常用来指导组织战略决策的目标是__________。

周三多管理学第二版笔记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中华管理学习网

周三多管理学第二版笔记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中华管理学习 网 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 第一节决策与决策理论 一、决策的定义 1、杨洪兰的定义: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 2、周三多的定义: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间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3、本书采用路易斯古德曼和范特的定义:决策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4、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个人; 5、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 6、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利用机会,决策要解决问题(既可以是组织或个人活动的选择,亦可以是对这种活动的调整;决策选择或调整的对象,既可以是活动的方向和内容,也可以是在特定方向从事某种活动的方式。); 7、决策涉及时限,既可以是未来较长的时期,也可以是某个较短的时段。 二、决策的原则 1、决策遵循的原则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2、决策最优应具备的条件: A、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 B、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并据此制订所有可能的方案; C、准确预期到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 3、在现实中,这些条件得不到满足,因为: A、组织内外存在的一切对组织的现在和未来都会直接或见解地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但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反映者一切情况的信息; B、对于收集的有限信息,决策者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者只能制订数量有限的方案;

C、任何方案都要在未来实施,而人们对未来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对未来的影响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时所预测的未来状况可能与实际的未来状况有出入。 三、决策的依据 1、决策的依据是适量的信息。 2、决策的特点:目标性;可行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有效性);选择性;满意性;过程性;动态性。 四、决策理论 (一)古典决策理论(规范决策理论) 1、1950年以前盛行 2、基于经济人假设 3、最优决策原则 4、完全理性 5、目的: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6、忽略非经济因素的作用 (二)行为决策理论 1、始于1950年代 2、满意性原则 3、有限理性 4、强调非经济因素 5、个人行为表现,如态度、情感、经验和动机等 6、把决策视为一种文化现象 第二节决策过程 一、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 1、发现组织活动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平衡是决策的起点。 2、不平衡:指组织内部活动与外部环境之间出现不协调而导致的组织内部活动内容和方向的改变。 3、出现不平衡后,组织要解决以下问题: 1)组织在何时何地已经或将要发生何种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可能产生何种影响?

《管理学》课件配套教案-第五章 决策的实施与调整

《管理学》配套课件 教案 XX 编 XX年XX月

第五章决策的实施与调整 一、教学目的 决策是选择组织未来活动的目标和方向,计划则是将决策选择的内容展开,保证组织目标的达成。本章使学生了解到与决策相对应的计划类型与特征,掌握计划编制以及组织实施的方法,以更好理解如何根据内外部变化而进行适时的调整。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第17-19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1.理解计划与决策的区别。 2.掌握目标管理的基本主张和特点。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 1.内容摘要

第一节分析实施决策的计划制定。计划是对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目标和实现目标途径的策划与安排。计划具有下述几方面的作用:管理者进行指挥的依据;管理者实施控制的标准;降低未来不确定性的手段;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工具;激励人员士气的武器。计划编制的方法主要有滚动计划法、项目计划技术、计划评审技术和甘特图四种。 第二节分析推进计划的流程和方法。目标管理的重点是让组织中的各层管理人员都与各自的下属围绕工作目标和如何完成目标进行充分沟通。PDCA循环的特点在于:大环套小环;上升式循环;综合性循环。按预算的内容,预算可分为经营预算管理、投资预算管理和财务预算管理。 第三节分析决策追踪与调整。决策追踪与调整,是决策者在初始决策的基础上对已从事活动的方向、目标、方针及方案的追踪和重新调整的过程。决策追踪与调整的原则主要有:科学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的原则,相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指挥与授权相结合的原则,可比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任务型与关系型相结合的原则。 2.基本概念 计划,战略计划,战术计划,作业计划,滚动计划法;目标管理,PDCA循环,刚性预算,弹性预算,零基预算;决策追踪与调整。 3.基本理论 (1)计划工作是管理的重要职能,计划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计划工作的首要性;计划工作的普遍性;计划工作是管理人员的基础工作之一。

马工程管理学第五章知识点总结含思考题答案

第五章决策的实施与调整 决策是选择组织未来活动的方向与目标,计划则是将决策选择的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展开,即组织的不同部门在未来的不同时期需要完成哪些任务以保证组织目标的达成。 计划:动词含义:指对各种组织目标的分析、制定和调整以及对组织实现这些目标的各种可行方案的设计等一系列相关联的行为、行动或活动。从名词意义看,计划(plans)就是指上述计划行动的结果,包括组织使命和目标的说明以及组织所选择的战略活动在未来不同时空的展开 计划工作特征:1.计划工作的首要性。2.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为支持和保障计划目标的实现而展开的。 3.计划工作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前提,通常只有有了计划,人们才能开展其他的管理活动。4.计划工作的普遍性。一切有组织的活动,不论涉及范围大小、层次高低,都必须有计划。计划工作是渗透到组织各种活动中的普遍性管理工作。 战略计划是关于企业活动总体目标和战略方案的计划。 战略计划特点:涵盖的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宽广;内容抽象、概括,不要求直接的可操作性;不具有既定的目标框架作为计划的依据,设立目标本身成为计划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方案往往是一次性的,很少能在将来得到再次或重复的使用;前提条件多是不确定的,执行结果也往往带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战术计划是有关组织活动具体如何运作的计划。 战术计划特点:涉及的时间跨度比较短,覆盖的范围也较窄;内容具体、明确,通常要求具有可操作性;任务主要是规定如何在已知条件下实现根据企业总体目标分解而提出的具体行动目标,这样计划制定的依据就比较明确;战术计划的风险程度较低。 作业计划则是给定部门或个人的具体行动计划。 (具体)作业计划特征:通常具有个体性、可重复性和较大的刚性,一般情况下是必须执行的命令性计划。 作业计划战略、战术和作业计划强调的是组织纵向层次的指导和衔接。具体来说,战略计划往往由高层管理人员负责,战术和作业计划往往由中层、基层管理人员甚至是具体作业人员负责,战略计划对战术、作业计划具有指导作用,而战术和作业计划的执行可以确保战略计划的实施。 企业通常是将1年及以内的计划称为短期计划,1年以上到5年以内的计划称为中期计划,5年以上的计划称为长期计划。 在这三种计划中,长期计划主要是方向性和长远性的计划,它主要回答组织的长远目标与发展方向以及大政方针方面的问题,通常以工作纲领的形式出现。中期计划根据长期计划制定,它比长期计划要详细、具体,是考虑了组织内部与外部的条件与环境变化情况后制定的可执行计划。短期计划则比中期计划更加详

专升本管理学简答论述题新编:决策的实施与调整

专升本管理学易考大题最新整理 ——决策的实施与调整 1.简述战略计划及其特征。 战略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其特点是: (1)涵盖的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宽广; (2)内容抽象、概括,不要求直接的可操作性; (3)不具有既定的目标框架作为计划的依据,设立目标本身成为计划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 (4)方案往往是一次性的,很少能在将来得到再次或重复的使用;(5)前提条件多是不确定的,执行结果也往往带有高度的不确定性。2.简述计划的性质与作用。 计划的性质: (1)计划工作的首要性。一方面,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为支持和保障计划目标的实现而展开的。另一方面,计划工作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前提,通常只有有了计划,人们才能开展其他的管理活动。 (2)计划工作的普遍性。一切有组织的活动都必须有计划,各级管理人员都要担负或多或少的计划工作 计划的作用: (1)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指挥的抓手; (2)计划是管理者实施控制的标准; (3)计划是降低未来不确定性的手段; (4)计划是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工具; (5)计划是激励人员士气的依据。 3.简述计划编制的过程。 (1)制定计划目标。目标是组织期望达到的最终结果。 (2)估量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组织的将来状况与现状之间必然存

在差距,客观地度量这种差距,并设法缩小这种差距,是计划工作的重要任务。 (3)预测未来情况。根据过去和现在的资料,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对影响组织工作活动的未来环境做出正确的估计和判断。 (4)制定计划方案。制定计划方案包括提出方案、比较方案、选择方案等工作。 (5)实施和总结计划方案。组织中的计划部门应参与计划实施,及时获取有关计划实施情况的信息,总结和积累经验。 4.(2021年·论述题)简述目标管理的概念及特点(特征)。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MB0)是德鲁克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的,目前已成为西方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系统制定目标并进行管理的有效方法。目标管理是一种鼓励组织成员积极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觉完成工作任务的管理方法或管理制度。 目标管理的特征: (1)实行参与管理。在目标制定与分解过程中,各级组织、部门动 员其下属积极参加目标制定和分解,充分发表各自的见解,积极讨论 组织目标及个人的目标。 (2)重视工作成果而不是工作行为本身。目标管理与其他管理方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并不是要求或强硬规定下属如何做,而是以目标为标准考核其工作成果,评价下属的工作成绩。 (3)强调组织成员的自我控制。目标管理以下属的自我管理为中心。(4)建立系统的目标体系。目标管理通过发动群众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地制定各岗位、各部门的目标,将组织的最高层目标与基层目标、个人目标层层联系起来,形成整体目标与局部目标、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系统整合。 5.(2021年·论述题)简述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 (1)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

第五章:决策的实施与调整

决策的实施与调整 (一)实施决策的计划制定 计划的本质与特征 计划是关于组织未来的蓝图,是对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目标和实现目标途径的策划以及安排。 计划工作的特性 •计划工作的首要性 •计划工作的普遍性 计划的类型与作用 类型 •根据计划对于经营范围影响程度和影响时间长短 •战略计划 •关于企业活动总体目标和战略方案的计划。 •战术计划 •是有关组织活动具体如何运作的计划。 •作业计划 •给定部门或者个人的具体计划行动。

•强调组织纵向层次的指导与衔接 •确保战略计划的实施 •根据跨越时间的长短 •长期计划 •5年以上 •中期计划 •1-5年以内 •短期计划 •1年以内 •根据所涉及的活动的内容 •综合计划 •专业计划 •项目计划 作用 •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智慧的抓手 •计划是管理者实施控制的标准 •计划是降低未来不确定性的手段

•计划是提高效率或者效益的工具 •计划是激励人员士气的依据 计划的编制的过程与方法 程序 •制定计划目标 •估量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 •预测未来的情况 •制定计划方案 •实施和总结计划方案 方法 •滚动计划法 •努力保证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相互衔接在一起,其目的是 为了增加计划的弹性以及适应性,保证计划符合实际情况而进行得以顺利 实施 •项目计划技术 •阶段1:界定 •阶段2:行动分解

•阶段3:行动统筹 •计划评审技术 •是指在网络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计划控制的方法,其核心工具是网 络图,即用图形的形式显示项目中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 •甘特图 (二)推进计划的流程与方法 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指一种鼓励组织成员积极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觉完成工作任务的完成的管理方法或者管理制度。 特点 •实行参与管理 •重视工作成果而不是工作行为本身 •强调组织成员之间的自我控制 •建立系统的目标体系 类型 •全分解式目标管理 •半分解式目标管理

管理学知识点 第五章 决策

管理学知识点第五章决策 1.决策的定义 (1) 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2) 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3) 决策是计划的核心。 2. 决策的原则: (1) 满意度原则,而不最优原则。决策者不愿意发挥积极性,只满足于在现有的可行方案中进行选择。决策者本身缺乏有关能力,在有些情况下,决策者出于某些个人因素的考虑做出选择。评估所有方案并选择最优,需要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可能得不偿失。 (2) 要使决策达到最优,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②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并据此拟定出所有可能的方案③准确预测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 (3) 但是现实中,上述条件往往得不到满足,因为①组织内外的很多因素都会对组织的运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反映这些因素的一切信息②对于收集到的有限信息,决策者的利用能力也是有

限的,从而决策者只能拟定数量有限的方案③任何方案都在未来实施,而未来是不确定的。 3.决策的依据:适量的信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水平。 4.决策的特点:目标性,可行性,选择性,满意性,动态性,过程性。 5. 决策的类型: (1) 重要性划分: l 战略决策是对涉及组织目标,战略规划的重大事项进行的决策活动。特点:,全局的,长期的,战略的。(组织目标方针的确定,组织机构的调整,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技术改造等)。 l 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是指对组织的人力,资金,物资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及经营组织机构加以改变的一种决策,特点:局部的,中期的,战术的。(企业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的制定,设备的更新,新产品的定价以及资金的筹措)。 l 业务决策又称执行性决策,是涉及组织中的一般管理和处理日常业务的具体决策活动,特点:琐碎的,短期的,日常的。(工作任务的日常分配和检查,工作日程的安排和监督,岗位责任制的制定和执行,库存的控制,材料的采购)。

第5章+决策的实施与调整(马工程)

第五章决策的实施与调整 一、单项选择题 1.决策是选择组织未来活动的方向与目标,()则是将决策选择的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展开。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2.有关组织活动具体如何运作的计划是()。 A.战略计划 B.战术计划 C.作业计划 D.项目计划 3.在下列计划技术中,()的核心工具是网络图,即用图形的形式显示项目中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 A.滚动计划法 B.项目计划技术 C.计划评审技术 D.甘特图 4.目标管理是()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的。 A.泰勒 B.戴明 C.西蒙 D.德鲁克 5.在目标的制定与展开阶段,第一项工作是()。 A.调查研究 B.目标展开 C.确定组织的整体目标

D.定责授权 6.关于目标管理的局限性,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目标设置比较困难 B.容易导致管理者强调短期目标 C.没有改善上下级的沟通 D.需要注意目标停滞的危险 7.以下不属于PDCA循环的特点的是()。 A.大环套小环 B.上升式循环 C.推动循环的关键是P(计划)阶段 D.综合性循环 8.预算管理的内涵不包括()。 A.预算管理是一种计划思想的体现 B.预算是一种理性决策的方法 C.预算管理是预测方法的运用 D.预算是一种控制手段 9.关于零基预算,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零基预算是广为运用的典型预算方法之一 B.零基预算的优点是预算比较科学,有利于资金分配和控制支出 C.零基预算的缺点是预算编制的工作量大,费用高 D.零基预算实际上就是新瓶装旧酒 10.关于决策追踪与调整,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决策追踪与调整就是决策实施当中的补充和修正 B.决策追踪与调整是对原来面临的问题重新进行一次决策 C.决策追踪与调整是对原决策的扬弃 D.决策追踪与调整是科学决策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环节 11.以下情况中,不需要进行决策追踪与调整的是()。 A.原决策正确,客观情况有重大变化而主观情况基本不变 B.原决策正确,主观情况有重大变化而客观情况基本不变

管理学第五章决策的实施和调整课后练习

第五章决策的实施和调整课后练习 1_的计划是有效率的。 A能实现最小的成本 B能以合理的代价实现目标 C成本等于收益 D详细 正确答案是:B 2拟定和选择行动计划不包括 A拟定可行动计划 B评估计划 C修改计划 D选定计划 正确答案是:C 3_的计划是有效率的。 A能实现最小的成本 B能以合理的代价实现目标 C成本等于收益 D详细 正确答案是:B 4以下计划的具体形式中是以数字化形式体现的.是_ A预算 B规则 C方案 D战略 正确答案是:A 5目标管理在实践中普遍受到重视,以下对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使管理人员制定目标及其完成目标的时间帮助计划工作的开展 B使员工了解到他们的工作完成状况,直接关系到组织目标的实现 C管理者无须向下级详细解释、明目标管理的理念、制定目标的程序和目标管理的好处 D为员工提供了明确的行动目标、自主工作和创新的组织氛围以及明确的奖惩标准 正确答案是:C 6根据对企业经营范围影响程度和影响时间长短的不同,可以把计划分类为 A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B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C正式计划和非正式计划 D战略计划、战术计划和作业计划 正确答案是:D 7下列关于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 A战术计划是战略计划的依据

B战略计划的实施是对已经形成的能力的应用 C战术计划是在战略计划指导下制定的,是战略计划的落实 D战术计划的实施是组织活动能力的形成与创造的过程 正确答案是:C 8决策追踪与调整的原则,除了哪一项之外其他都是要考虑的 A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原则 B任务型与关系型相结合的原则 C科学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的原则 D可比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正确答案是:A 9为缩小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可以在}基础上力求改进,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一厂目标,也可以通过缩小差距。 A降低产品价格. B变革现状 C加大营销力度 D加大广告开支 正确答案是:B 10制定计划方案不包括工作。. .A提出方案 B比较方案 C修改方案 D选择方案. 正确答案是:C

决策实施与调整的步骤

决策实施与调整的步骤 1. 确定决策目标 在进行决策实施前,首先要明确决策的目标。明确目标有助于确定实施方案, 并为后续的调整提供依据。 2. 制定实施计划 针对所确定的决策目标,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实施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的内容: •时间安排:明确实施的时间节点及时间表,确保决策能够按计划进行。 •责任人的确定:明确每个实施阶段的责任人,确保各个环节的责任分工明确。 •资源准备:确定所需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等,确保实施过程中资源充分准备。 •风险评估: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3. 实施决策 根据制定的实施计划,开始执行决策。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沟通与协调:保持与相关人员的有效沟通,确保信息流畅,协调各方的行动。 •监控与控制:及时收集实施过程中的数据,对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记录与总结:及时记录实施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和教训,方便后续的调整和改进。 4. 评估决策效果 在决策实施完成后,对决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决策 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以及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评估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目标达成情况:评估决策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分析具体的目标完成情况。 •反馈信息:收集各方的反馈信息,了解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意见,为后续的调整提供依据。

•指标分析:通过对关键指标的分析,评估决策的效果,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 5. 调整决策 根据评估的结果,对决策进行调整。调整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修正实施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对实施计划进行修正,调整时间安排、责任人分配等。 •优化资源配置:根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反馈,合理调整资源的使用,确保资源的最优配置。 •改进决策策略:根据评估结果,分析决策策略的合理性,对决策的核心内容进行改进。 6. 继续监控和调整 在决策实施调整之后,需要继续对决策进行监控和调整,确保决策的持续有效。这个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不断优化决策效果。 通过以上的步骤,可以有效地实施决策并对其进行调整,确保决策能够达到预 期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马工程管理学习题指南笫五章决策的实施与调整

笫五章决策的实施与调整 (—)判断题 1.计划工作是渗透到组织各种活动中的普遍性管理工作。() 2.战略计划是关于企业活动总体目标和战略方案的计划。() 3.一般在编制长期计划时会采取“近概略、远具体”的方法。() 4.非程序化决策问题的转化是突出例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这与追踪与调整决策的理念相同。() 5.半分解式目标管理把目标分解到科室、车间、工段等基层组织,并且组织成员制定十分明确的个人目标。() 6.作业计划是给定部门或个人的具体行动计划,具有不可重复性和较小的刚性。() 7.相比于战略计划,战术计划的风险程度较低。() 8.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重视工作行为本身而不是工作成果。() (二)填空题 1.计划工作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前提,这反映了计划工作的性;同时所有层次的、不同职能的管理人员都要做计划工作,这反映了计划的性。 2.计划编制的方法主要有,,和四种。 3.目标制定与展开是目标管理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 4.根据所涉及活动的内容,可以把计划分为和 5.开展决策追踪与调整的基础是和。 6.根据,可以把计划分为战略计划、战术计划和作业计划。 7.基于组织决策的追踪与调整方法主要有和。 8.按预算的内容,预算可分为,投资预算管理和。 (三)选择题 1.为缩小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可以在现状的基础上力求改进,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逼近目标,也可以通过缩小差距。 A. 降低产品价格B.变革现状 C. 加大营销力度 D. 加大广告开支 2.根据对企业经营范围影响程度和影响时间长短的不同,可以把计划分类

为。 A.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B.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C. 正式计划和非正式计划 D. 战略计划、战术计划和作业计划 3.目标管理在实践中普遍受到重视,以下对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使管理人员制定目标及其完成目标的时间帮助计划工作的开展 B.使员工了解到他们的工作完成状况,直接关系到组织目标的实现 C.管理者无须向下级详细解释、说明目标管理的理念、制定目标的程序和目标管理的 好处 D.为员工提供了明确的行动目标、自主工作和创新的组织氛围以及明确的奖惩标准 4.下列关于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战术计划是战略计划的依据 B.战略计划的实施是对已经形成的能力的应用 C.战术计划是在战略计划指导下制定的,是战略计划的落实 D.战术计划的实施是组织活动能力的形成与创造的过程 5.在开始调整组织决策的时候,原始策略往往已经对组织环境造成了影响,这体现了 决策追踪与调整的特征。 A.回溯分析 B. 非零起点 C. 双重优化 D. 心理障碍 6.作业计划通常不具备以下哪种属性。 A.个体性 B. 独立性 C. 可重复性 D. 较大的刚性 7.决策追踪与调整的原则,除了之外其他都是要考虑的。 A.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原则 B. 任务与关系相结合的原则 c.科学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的原则 D. 可比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8.制定计划方案不包括工作。 A.提出方案 B. 比较方案 C. 修改方案 D. 选择方案 (四)名词解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