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问诊的技巧

问诊的技巧

问诊的技巧

1、问诊首先要抓住病人的主要病症。

2、然后围绕主要病症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询问,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全面了解。

3、同时,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询问要详细,要对病人寄予同情,说话和蔼可亲,通俗易懂,耐心细致,以便取得病人信任,而获得详细可靠的疾病资料。

4、问诊时忌用暗示或诱导,以免查询所得资料与实际不符。对危重病宜扼要查询,以便及时抢救,不可为求完整记录而贻误治疗时机。

5、另外,还可加强心理安慰,帮助病人树立信心。

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问诊是医生在病人初诊时获取病史和症状的重要手段,是确诊和治疗 的基础。以下是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一、准备工作 在进行问诊前,医生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态等。 2.了解患者主要疾病史:包括既往手术史、传染病史、过敏史等。 3.掌握患者家族病史:了解患者父母及近亲是否有遗传性或家族性疾病。 4.了解患者目前用药情况:包括正在服用的药物名称、剂量和用法等。 二、问诊技巧 1.开放式问题:采用开放式问题可以让患者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觉和体验,而不会被限制在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中。例如:“请 告诉我你最近感觉如何?”、“你有什么不舒服吗?”

2.尽量避免主观判断:医生应该尽量避免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来提问,而是应该根据患者的描述来了解病情。例如:“你感觉是不是很难受?”这样的问题不如直接问:“请告诉我你感觉到了什么症状?” 3.追问细节:医生应该在患者回答问题后,进一步追问细节,以便更全面地了解病情。例如:“你说你头疼,请问头疼的部位在哪里?头疼的时候有没有其他不适感?” 4.避免干扰:医生在进行问诊时应该避免干扰患者。例如,在进行面对面交流时,医生应该保持眼神交流和注意力集中。 5.注意语言表达:医生在进行问诊时应该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并且要注意措辞。例如,在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时,可以使用“您是否对某些食物或药物过敏?”而不是“您是否有过敏体质?” 三、常用问题 1.既往病史:包括曾经患有哪些疾病、是否接受过手术、是否有传染性疾病等。 2.家族病史:包括患者的父母及近亲是否有遗传性或家族性疾病。

问诊的技巧

问诊的基本方法 1、从礼节性交谈开始,可先做自我介绍,讲明自己的职责 XXX在不,我是您的管床医生,我姓邓,如以后可以找我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可以找我或者护士都可以、您今天来有哪里不舒服 2、让患者充分的陈述和强调他认为重要的情况和感受 3、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类型的提问 4、追溯首发症状开始的确切时间直至目前演变的过程,必须确定其先后顺序 扁桃体切除时您多少岁or您何时开始腹痛的呢! 你以前有过严重头痛吗? 你的疼痛时锐痛还是钝痛! 5、在问诊两个项目之间使用过渡语言 有些疾病有遗传倾向或在一个家庭更容易患病 6、为了收集到尽可能准确的病史,有时医师要引证核实患者提供的信息 患者:5年前我患了肺结核 医师:当时做过X线检查吗?经过抗结核治疗吗?药物的名字! 7、鼓励和赞扬 恩!还有其他不舒服吗? 8、鼓励患者寻求个人和团体的帮助 小孩子是否在家那您一定很不容易 9、明白患者的期望 这个病目前通过治疗只能让你最大程度缓解,并且有可能复发,可能需要终身服药,平时注意保养身体 9、问诊结束,暗示医患合作的重要性并说明患者接下来需要做什么,下次就诊时间 等下给您先去做个心电图和相关检查,做完叫护士或者按铃叫给您输液,明天早上空腹抽血化验 重点问诊的方法 一旦明确现病史,指向了某器官系统,就应重点全面询问该系统(气促—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特殊情况问诊 缄默与忧伤——并不意味着患者没有就医动机和内心体验,可能是由于疾病使患者对治疗丧失的信心或绝望(予以安抚、理解并减慢语速) 焦虑与抑郁(首先了解患者主要问题、予以宽慰和保证应注意分寸) 多话和唠叨(1、提问应限定在主要问题2、巧妙打断) 愤怒与敌意(提问缓慢而清晰,内容限现病史为好、个人史及家族史分次询问) 多种症状并存(排除器质性疾病考虑精神因素) 重危和晚期患者(因治疗无望有拒绝。孤独、抑郁等情绪、应特别关心,引导其作出反应)老年人——过去史、嗜好、生活习惯、精神状态(放慢问诊进度、判断有误思维障碍。精神失常、)

问诊技巧

1.注意问诊的情景 问诊是在什么场所进行的,如诊室、病房、家庭、工作场所等。对问诊环境的要求是:没有噪音、保持清静和整洁、相对隔音、病人对保密程度满意、光线明亮但柔和、温度适宜、设施舒适、卫生状况良好等。 参与者包括哪些人,是否合适,是否尊重病人的隐私权,是否影响问诊的效果。老年人、儿童、听力语言障碍者、极度虚弱甚至神志不清的病人、精神异常的病人必须有人陪同,一般情况下最好只有医生和病人参与,这样不仅有利于沟通和理解,更有利于保护病人的隐私,鼓励病人提供真实的病史。 全科医生应该注意自己的仪表,如发型、眼镜、修饰、化妆、着装、脸部表情、行为举止、身体姿势、语言艺术、辅助语言(语音、语速、语调、语气)等。还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年龄、性别、学历、职称、技术水平、知识面、观念、态度和交往能力等因素对问诊的影响。 全科医生应该注意观察病人的个体化特征,面对不同的病人和需求,必须采用不同的问诊方式和程序。首先要看是否急症,如果是急症,必须先解除病痛和生命危险,然后再深入了解病人及其健康问题。还要了解病人的年龄、性别、外貌特征、由谁陪同就诊、怎么走进来、怎么坐下来、脸部的表情怎样、说话的辅助语言怎样,这些都是重要的临床资料,对全科医生判断就诊病人的特点、健康问题的性质、病人的需要和期望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接着应该了解病人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家庭情况、宗教信仰,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病人对就诊结果的期望。只有按照病人的期望去做才能取得成功。 全科医生应该注意自己的位置、姿势以及与病人的距离。病人应坐在医生的右边,医生的身体应该稍稍侧向右边,这样有利于两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医生用右手去检查、接触病人比较方便,一边询问一边记录时感觉比较自然,目光接触比较直接,也有利于调整医生与病人的距离。如果病人坐在医生的左边,医生用右手去检查、接触病人时很别扭,一边询问一边记录时,医生要不时地斜着眼看病人,会让病人感觉不舒服。医生的身体应该稍稍前倾,眼睛不时地注视病人,传送重视、鼓励、同情、共鸣、关心的信息,同时,应停止其他一切无关的活动,不能一边接手机、电话一边问诊,更不能一会儿站一会儿出去,最好没有别人打扰。医生与病人的距离应该保持在半米左右,太近了双方都不舒服,太远了不利于沟通。 2.安排合理的问诊程序 面对不同的病人应该采用不同的问诊程序,大概有以下3种情况:

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问诊是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是患者了解自身病情的途径。通过问诊,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史等信息,从而得出初步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而问诊的方法与技巧对于医生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还能够提高医患沟通的效果。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问诊方法与技巧。 开放式问题是问诊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开放式问题可以引导患者详细描述自己的症状,从而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比如,医生可以问:“您有什么不适感觉?”、“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些症状?”等等。通过这些开放性问题,医生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闭合式问题也是问诊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闭合式问题通常是“是”或“否”回答的问题,用于确认或排除某些症状或疾病。比如,医生可以问:“您是否有发烧的症状?”、“您是否有咳嗽的症状?”等等。通过这些闭合式问题,医生可以快速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某些特定症状,有助于缩小诊断范围。 细致入微的观察也是问诊中的重要环节。医生在问诊过程中应该细心观察患者的面色、语气、姿势等,从中获取一些重要的线索。比如,患者是否面色潮红、呼吸急促、步态异常等等。这些观察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病情有更准确的判断。

倾听也是问诊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巧。医生在问诊过程中应该倾听患者的意见和感受,尊重他们的主观感受,不要过早下结论。医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眼神接触等方式展示自己的关心和尊重,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感。 合理的引导也是一项重要的技巧。有时候,患者可能不太清楚如何描述自己的症状,这时候医生可以适当引导,帮助患者更准确地表达。比如,医生可以提供一些常见的症状供患者选择,“您是否有头痛、恶心、呕吐的症状?”等等。通过合理的引导,医生可以更好地获取患者的信息。 综合分析也是问诊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医生应该将患者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而得出最终的诊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此外,医生还可以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辅助手段,进一步确认诊断。 问诊是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问诊的方法与技巧对于医生来说至关重要。医生应该通过开放式问题和闭合式问题了解患者的病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获取重要线索,通过倾听和合理引导增强医患沟通效果,最终通过综合分析得出准确的诊断。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问诊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问诊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一、引言 问诊是医生与患者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环节,也是确诊和治疗疾病的基础。正确的问诊方法和技巧能够帮助医生获取到准确、全面的临床信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问诊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问诊前准备 1.了解患者情况 在进行初次接触前,医生应该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例如:年龄、性别、职业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在后续问诊中更好地了解患者,并且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特点采用不同的问诊方式。 2.营造良好氛围 在接待患者时,医生应该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私密的氛围,让患者感到放松和舒适。可以通过调节室内温度、音乐等方式来改善氛围。

三、问诊技巧 1.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是指那些不能简单回答“是”或“否”的问题,而需要患 者进行详细描述的问题。例如:“您最近有什么不舒服吗?”这种问 题可以让患者自由发挥,从而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封闭式问题则是指那些可以简单回答“是”或“否”的问题。例如:“您感觉疼痛吗?”这种问题可以很快地获取到患者的基本情况,但 是无法获得更多的信息。 2.询问病史 询问病史是了解患者疾病情况的重要方法。医生应该询问患者的既往史、家族史、个人习惯等信息,并且应该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采用不 同的问诊方式。 3.注意语言和态度 在与患者交流时,医生应该使用简单易懂、准确明了的语言,并且应 该保持温和、耐心、友好的态度。这样能够让患者感到被尊重和关注,从而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问诊。

4.注意细节 在进行问诊时,医生应该注意细节。例如:记录时间、记录方式等。 同时也要注意一些小动作,如点头示意、微笑等,这些动作能够让患 者感到医生的关注和理解。 四、问诊后处理 1.总结患者情况 在问诊结束后,医生应该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总结,并且对症状、体征、疾病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判断。这样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治疗建议和 诊断结果。 2.记录信息 医生应该将问诊过程中获取到的信息进行记录,包括:病史、体征、 疾病等方面。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在后续治疗中更好地了解患者情况,并且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3.给予建议

问诊的方法与技巧(健康教育)

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问诊技巧与获取病史资料的数量和质量有密切的关系,涉及到一般交流技能、医患关系、医学知识、仪表礼节,以及提供咨询和教育病人等多方面。 1、问诊开始 医生应主动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以解除患者的不安心情,应采取主动,一般从礼节性的交谈开始,可先作自我介绍(佩戴胸牌是很好的自我介绍的方式),讲明自己的职责。使用恰当的言语或体语表示愿意为解除患者的病痛和满足他的要求尽自己所能,这样会很快缩短医患之间的距离。 2、一般性提问 常用于问诊之初,可获得某一方面的大量资料,让病人像讲故事一样叙述他的病情。这种提问应该在现病史、过去史、个人史等每一部分开始时使用。如:"您今天来,有哪里不舒服?"待获得一些信息后,再着重询问一些重点问题。 3、患者陈述 尽可能让患者充分地陈述和强调他认为重要的情况和感受,只有患者的亲身感受和病情变化的实际过程才能为诊断提供客观的依据。 4、直接提问 用于收集一些特定的有关细节及追溯首发症状开始的确切时间,直至目前的演变过程。如"扁桃体切除时你几岁?""您何时开始腹痛的呢?",获得的信息更有针对性。 5、直接选择提问 要求病人回答"是"或"不是",或者对提供的选择作出回答,如"你曾有过严重的头痛吗?""你的疼痛是锐痛还是钝痛?"为了系统有效地获得准确的资料,询问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类型的提问,遵循从一般提问到直接提问的原则。 6、使用过渡语言

即向病人说明将要讨论的新话题及其理由,使病人不会困惑你为什么要改变话题以及为什么要询问这些情况。如过渡到家族史之前可说明有些疾病有遗传倾向或在一个家庭中更容易患病,因此我们需要了解这些情况。 7、核实病人提供的信息 为了收集到尽可能准确的病史,有时医师要引证核实病人提供的信息。如病人用了诊断术语,医生应通过询问当时的症状和检查等以核实资料是否可靠。8、归纳小结 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①唤起医生自己的记忆和理顺思路,以免忘记要问的问题; ②让病人知道医生如何理解他的病史; ③提供机会核实病人所述病情。 9、询问病人的经济情况及精神支持 10、了解病人就诊的确切目的和要求 有时病人被询问病情时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实际上他可能还有其它目的,如咨询某些医学问题、需要长期用药需要与医生建立长期关系等。在某些情况下,咨询和教育病人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甚至本身就是就诊的目标。医生应判断病人最感兴感的、想要知道的及每一次可理解的信息量,从而为他提供适当的信息或指导。 11、问诊结束 应谢谢病人的合作、说明下一步对病人的要求、接下来做什么、下次就诊时间或随访计划等。 应当指出,只有结合实际反复训练,才能较好地掌握问诊的方法与技巧。如像人类交往与交流的其它形式一样,不可能有机械的一成不变的问诊模式和方法,应机敏地关注具体情况灵活把握。

问诊的内容方法和技巧

问诊的内容方法和技巧 问诊是医生了解患者病情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来说,问诊的内容应该涵盖患者的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两个方面。下面从内容、方法和技巧三个方面介绍问诊的具体内容。 内容。 方法。 1.了解患者情况。 在询问患者的病情时,首先要了解患者的主诉,即患者自身感觉和描述的症状,然后根据主诉进一步询问。 2.询问病史。 除了询问目前的症状之外,还要询问患者的病史、既往疾病史、家族病史等信息。 3.特别询问问题。 在询问时,可以用多种手段来获取更加准确的信息,例如:时间、程度、疼痛的性质和区域、是否有放射感等。 4.有效解释。 医生要将复杂的病情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向患者解释清楚,这样能够让患者更加信赖医生,并且减轻患者的焦虑和困惑。 技巧。 1.逐步深入。

在问诊过程中要逐步深入,先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病人回答后再 逐渐关注更具体的细节。 2.明确症状。 医生需要问患者头疼、胸闷等问题,这有助于了解症状的发展、个人 受病情的不同等,这些都有助于医生作出正确的诊断。 3.确定问题的重要性。 医生需要根据症状、体征等信息确定问题的紧急性,以进行下一步的 治疗。 4.不要忽视心理问题。 在问诊时,还需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因为患者的心理状况也会影 响治疗效果。 5.引导患者配合。 医生在进行问诊的时候一定要让患者理解一些医学常识,让患者做好 配合工作。可以告知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生活方式、进行治疗的注意事 项等。 总之,问诊是医生了解患者病情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合理有效的 问诊是做好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医生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 丰富的经验,掌握正确的问诊方法和技巧,提高医疗效率,提高医疗质量。

问诊方法与技巧

问诊方法与技巧 问诊是医师通过与病人或其知情人交谈,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治疗经过、既往健康等,经过分析、综合、全面思考而提出临床判断的一种诊法。 (一)、仪表和礼节 医生的外表形象非常重要,整洁的衣着,谦虚礼貌的行为有助于密切并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从而获得病人的信任,并愿意同医生谈论敏感的问题,亦能启发和鼓励病人提供有关医疗的客观、真实的资料。因此,询问者在接触病人时要做到衣冠整洁,文明礼貌,使病人感到亲切温暖,值得信赖。粗鲁傲慢,不仅会丧失病人对询问者的信任感,而且会产生担忧或恐惧。(二)、目我介绍 问诊开始时,询问者要作自我介绍,说明自己的身份和问诊的目的。询问病人姓名一般应称××先生,××同志,不宜直呼其名。通过作简短而随和的交谈,使病人情绪放松。(三)、举止和态度 问诊的过程中,问诊者要举止端庄,态度和谒,例如视线、姿势、面部表情、语言等都要注意给病人留下友善感,非语言交流或体语适当的发挥,可以消除与病人之间的障碍,增进关系和谐,使病人感到轻松自如,易于交流。 (四)、赞扬和鼓励 病人身患疾病必然带来心理和情绪上的变化,如胡思乱想、情绪低倍、反常,这对病情初诊治都是极为不利的。在问诊过程中,询问者要注意妥善地运用一些语言行为,间断地给予肯定和鼓励,自然地调节病人的心理和情绪,使病人受到启发鼓舞,而积极提供信息,促进病人的合作,这对增进与病人的关系大有益处。 (五)、关心与帮助 应从关心和帮助病人中采集必要详细可靠的病史资料,这对诊断和治疗都有很重要作用。 1、关心病人对疾病的看法,了解病人对病因的担心和对诊断治疗的理解,启发诱导出隐藏的忧虑; 2、关切疾病对病人本身、家庭成员生活方式和自我形象的影响,以消除病人的顾虑; 3、关心病人的期望,了解病人就诊的确切目的和要求,以正确判断病人最感兴趣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必要时应根据其兴趣给予适当的教育; 4、关心病人现有的资助来源情况,鼓励病人设法寻找资助。 总之,在问诊过程中应关切病人的疾苦及其相关问题,积极为病人排忧解难。 三、诊的方法与技巧 ——与获得信息的数量及质量息息相关,因而直接影响问诊效果。 (一)、问诊的对象

全科医生的问诊技巧(收藏!)

全科医生的问诊技巧(收藏!) 问诊是指通过提问和交谈来收集诊断疾病、鉴定问题所需要的各种临床资料的过程和方法,同时也是一个医患交往和沟通、建立积极的医患关系、开展医患合作的过程。问诊的质量不仅影响所收集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也影响诊断和治疗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以及病人的满意度,甚至影响卫生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全科医生不仅要问病,还要问人、问背景、问关系、问影响,因此,全科医生必须掌握不同于传统问诊的技巧。 1. 注意问诊的情景 问诊是在什么场所进行的,如诊室、病房、家庭、工作场所等。对问诊环境的要求是:没有噪音、保持清静和整洁、相对隔音、病人对保密程度满意、光线明亮但柔和、温度适宜、设施舒适、卫生状况良好等。 参与者包括哪些人,是否合适,是否尊重病人的隐私权,是否影响问诊的效果。老年人、儿童、听力语言障碍者、极度虚弱甚至神志不清的病人、精神异常的病人必须有人陪同,一般情况下最好只有医生和病人参与,这样不仅有利于沟通和理解,更有利于保护病人的隐私,鼓励病人提供真实的病史。 全科医生应该注意自己的仪表,如发型、眼镜、修饰、化妆、着装、脸部表情、行为举止、身体姿势、语言艺术、辅助语言(语音、语速、语调、语气)等。还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年龄、性别、学历、职称、技术水平、知识面、观念、态度和交往能力等因素对问诊的影响。 全科医生应该注意观察病人的个体化特征,面对不同的病人和需求,必须采用不同的问诊方式和程序。首先要看是否急症,如果是急症,必须先解除病痛和生命危险,然后再深入了解病人及其健康问题。还要了解病人的年龄、性别、外貌特征、由谁陪同就诊、怎么走进来、怎么坐下来、脸部的表情怎样、说话的辅助语言怎样,这些都是重要的临床资料,对全科医生判断就诊病人的特点、健康问题的性质、病人的需要和期望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接着应该了解病人的文化程度、

问诊过程中应注意的技巧和方法

问诊过程中应注意的技巧和方法在进行问诊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以下技巧和方法: 1.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在问诊开始之前,医生需要花一些时间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这可以通过友好的问候、关注患者的感受和需求以及展示对患者问题的兴趣与关注等方式实现。这种关系的建立有助于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和开放。 2.主动倾听和探索病情: 医生在问诊过程中应主动倾听患者的陈述,并询问相关问题以更深入地了解病情。要避免过早下结论或对患者的陈述进行干预。医生可以利用开放性问题和逐步深入的询问方式,帮助患者重新回忆和表达相关症状,这有助于提供准确的病情信息。 3.询问病史和家族史:

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家族史对于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疾病史、手术史、药物史以及过敏史等。此外,了解患者的家族史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遗传疾病或风险因素。 4.询问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 医生还应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对 患者的疾病有影响。例如,饮食习惯、工作环境、居住环境、生活压 力等都可能与患者的病情相关。有时,调整一些生活方式或环境因素 可能会有益于治疗效果。 5.查体和实验室检查: 查体是问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生可以通过观察和触摸患者来获 取更多的诊断信息。然而,医生在进行身体检查时也需要注意患者的 隐私和尊重。另外,医生可能会建议一些实验室检查以帮助诊断和监 测病情。 6.与患者共同制定治疗计划: 在得出初步诊断后,医生需要与患者共同制定治疗计划。这包括 向患者解释诊断结果、提供治疗建议以及讨论可能的治疗方案和预期

效果。医生应考虑患者的个人情况和偏好,并尽量提供可行和有效的 治疗方案。 7.给予患者足够的信息和解释: 医生需要向患者提供足够的信息和解释,包括疾病的性质、预后、治疗方案的利弊、可能的并发症等。这有助于患者对疾病有更好的理 解和预期,并在治疗过程中更好地配合医生的建议。 8.关注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患者在问诊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或抑郁等情绪问题,医 生需要及时发现并提供支持。医生可以通过与患者交流、提供情绪支 持和引导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情绪压力和提高心理健康。 9.尊重患者的权益和隐私: 在问诊过程中,医生需要尊重患者的权益和隐私。医生应确保患 者的个人信息和诊疗记录得到保护,不得泄露给不相关的人员。此外,医生需要尊重患者的选择和意见,并遵循伦理规范进行诊疗。 10.提供持续的关怀和跟进:

临床问诊的技巧

临床问诊的技巧 临床问诊技巧是指医务人员在与患者进行面对面交流时,通过运用一些方法和技巧来获取患者的病史和症状信息,以便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临床问诊技巧: 1.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医务人员首先要与患者进行友好的交流,让患者感到被尊重和理解,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2. 开放式提问:使用开放式的问题,比如"请您描述一下您的症状",以便患者能够自由地陈述详细的病情,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是"或"否"的回答。 3. 使用闭合式问题:在了解到患者的症状信息后,可以使用闭合式的问题来进一步获取具体的细节,比如"您的头痛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您的胃痛是剧烈的还是轻微的?"等。 4. 主动倾听和观察:在患者陈述症状时,医务人员要保持专注和主动倾听,关注其言辞、表情、姿势等非语言信号,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5. 通过建立时间线来了解病史:通过询问患者症状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频率等,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建立一个比较准确的时间线,了解病程、病情的变化等。 6. 追问和澄清:在患者描述症状时,医务人员要善于追问,澄清一些模糊或不

明确的信息,以确保对患者病情的理解准确无误。 7. 协助患者定位疼痛或不适的部位:对于患者描述的痛或不适,医务人员可以使用手指或问询相关的身体部位来帮助患者定位和描述。 8. 细致入微的询问:对于一些关键的症状,比如呕吐、腹泻等,医务人员要详细了解具体的情况,比如呕吐的颜色、频率、腹泻的次数、粪便的颜色等。 9. 敏感问题的询问:对于一些敏感或个人隐私相关的问题,医务人员要恰当地引导和询问,以便了解相关信息,比如性生活、药物使用等。 10. 结束时的总结和再确认:在问诊结束时,医务人员要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总结和再确认,以确保对病情的了解准确无误。同时,也可以给予患者一些指导和建议。 此外,临床问诊技巧还包括观察患者的肢体活动、脉搏、呼吸等生理指标,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医学影像学等辅助检查手段,全面评估患者病情。以上仅为一些常见临床问诊技巧,具体的应用还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和患者情况进行灵活的运用。

问诊的沟通技巧

问诊的沟通技巧 问诊是医生与患者之间进行病情交流、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的重要环节。良好的问诊沟通技巧不仅可以提高问诊的效率,还可以建立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下面我将就问诊的沟通技巧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 医生在问诊时应选择一个适宜的环境,确保患者能够感到舒适和放松。医生应当将自己的办公室布置得温馨舒适,避免冷冰冰的感觉。同时,医生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仪容以及沟通语言的行为举止,保持友善、亲切和专业的形象。 第二,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在问诊中,医生应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需求和关切,并尽力回答患者的问题。医生要采取开放的姿态,积极倾听患者的陈述,不要打断患者的讲述,倾听并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 第三,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 1. 提问技巧:医生应采用开放性问题来引导患者的回答,例如“您是怎样感受到这个症状的?”而不要使用封闭性问题,例如“您有没有头痛?”这样可以帮助患者更充分地陈述病情。 2. 倾听技巧:医生要学会主动倾听患者的讲述,保持眼神接触和肢体语言的互动,以及发出明确的肯定和鼓励的反馈。在患者说话期间,医生也要保持沉默,不要打断患者的发言。

3. 语言表达技巧:医生应该用患者能够理解的术语与其进行交流,避免使用专业性太强的术语使患者难以理解。同时,医生要简明扼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水泥话,减少医学术语的使用。 4. 情绪控制技巧:在问诊过程中,有些患者可能会情绪激动、紧张或焦虑,医生要学会与患者建立情绪连接,采用平和的语调和节奏来平息患者的情绪,帮助患者放松。 5. 非言语沟通技巧:医生的肢体语言也很重要,要保持正直、自信和尊重的姿态,亲切友善的微笑可以帮助舒缓患者的紧张情绪。 第四,建立准确的病史记录 医生在问诊中要注意准确记录患者的病史,包括疾病的发病时间、症状的具体表现、症状的变化、以往的诊断和治疗经过等。准确的病史记录可以为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第五,询问患者的意见和期望 医生在问诊中应主动询问患者对病情的理解、对治疗的期望以及存在的疑虑和担忧,并尊重患者的意见和选择。医生可以与患者共同制定治疗目标,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合作性。 第六,及时向患者解释诊断和治疗方案 医生在确定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后,应向患者进行清晰、明确的解释,包括诊断结果、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治疗的方法以及可能的风险和不良反应。医生要

问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问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问诊是医生与病人沟通的重要方式,医生通过问诊可以了解病人的病情,而病人也可以通过医生的问诊了解到医生的性格、态度、工作能力。有经验的医生和初涉临床的医生问诊获得的信息与问诊时病人的具体情况可能不同.因此,要注意问诊的方式、方法和各项要求。 一、问诊的方法 在问诊的时候,医生既要全面问诊,尽可能客观、详细地获得病人病情资料并做好记录,又要懂得分析判断病人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初步概括出当前病情的主要矛盾可能有哪些,进而结合其他诊察手段进行逐步核实、排除。问诊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确定主诉,系统询问主诉是病人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的重要原因以及患病到就诊的时间。医生问诊要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然后有目的地进行深入、细致地询问。如了解到病人以“头痛”为主要症状时,应进一步询问其头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以及其他伴随症状等。同时,也要兼顾到如头痛与睡眠、工作、精神情绪、五官疾病等情况,以免遗漏病情。又如主诉为“发热”者,则要追问是否恶寒、有无出汗、渴或不渴、发热时间和热型等,进而有利于证候分析与诊断。记录主诉要简明,如:“活动后心悸气短2年,下肢水肿2周。"通常不把

病名或诊断检查结果作为主诉,如:“患心脏病2年"或“患糖尿病1年"。若病人就诊时无自觉症状,仅仅是现代医学体检、化验或仪器检查发现异常时可以例外.当有下列两种特殊情况时,可用以下方式记录:①如病情没有连续性时,可记录“20年前发现心脏杂音,2周来气短、浮肿"。②如当前无症状,诊断和入院目的又十分明确时,可记录“发现胆囊结石2个月,人院接受手术治疗”. 主诉是医生对病人就诊或人院前病情的高度概括和描述,要求医生对病人发病过程必须全面了解,并且用最简捷的文字进行科学提炼和归纳。思维逻辑性强、符合病情实际、内容准确完整。因此,主诉从一个侧面程度不同地反映了医生的思想、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鉴别诊断能力与文字写作能力.例如,以“胆囊结石症急性发作2小时”为主诉的病人:实际上有“右上腹绞痛伴呕吐2小时”的病史.书写病历入院记录的医生对主诉的内涵不明确,就不能按要求采集病史,缺乏主动性,可能只会采集到部分病史,或者只是根据病人自然陈述,想当然地进行归纳,结果往往容易造成病情遗漏,甚至漏诊或误诊。 2.围绕主诉,询问现病史“现病史"中的现病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是围绕主诉,详细记录从起病到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经过和诊疗情况。界定“现病史”中的现病,首先要确定好主诉的内容及其时间,注意与既往史鉴别,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