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美术导学案

七年级美术导学案

七年级美术导学案
七年级美术导学案

美术导学案

美术导学案

学校: 丁家营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年级:七年级设计者:顾少军学生姓名:

美术导学案

美术导学案

美术导学案

学校: 丁家营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年级:七年级设计者:顾少军学生姓名:

美术导学案

美术导学案学校: 丁家营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年级:设计者:顾少军学生姓名:

美术导学案

美术导学案

第一单元美术作品与美术鉴赏导学案

第一单元美术作品与美术鉴赏导学案【学习目标】 1.了解美术作品的门类和基本特征。 2.了解鉴赏美术作品的的三个角度,并能运用到实践中,进行美术鉴赏活动。 【自主学习】 一、美术作品的特征 1.美术作品的门类、、、、、、等。 2.美术作品的三个基本特征、、;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静态”。 3.中国画的画幅:___、条幅、条屏、横披、___、手卷、___、___。 二、学习鉴赏美术作品 1.鉴赏美术的基础——鉴赏的三个角度 (1) (2) (3) 2.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纵向比较: 比较法 横向比较:

三、知识拓展 1.美术鉴赏的对象是美术作品,美术鉴赏的过程是从感受、归类、分析和判断到体验、想象、评价;美术鉴赏的目的是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美术鉴赏的本质特征是综合的审美活动。美术鉴赏中“鉴”是甄别、归类、分析、判断,“赏”是欣赏,“鉴”是手段、是基础,“赏”才是目的,“鉴”是为“赏”服务的。 2.美术的社会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认识功能,就是我们通过美术作品认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的人们的生活、历史、风俗、行为、器物、观念等;教育功能,主要是指美术作品的题材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和主题对观众形成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感染与影响,以培养人们在对待自然、社会、人生、他人以及自我判断上的积极的观念与热情;审美功能,就是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美的形式的辨别力、敏感性和感受力。 3.美术按其语言方式或美术类型分为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4.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就是点、线、面、色,任何美术种类的任何语言表达方式都是在这四个基本元素的基础上形成和演化开来的。 【跟踪联习】 1.《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于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一幅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表达了他对法西斯兽行谴责和抗议。下列对该作品所属的艺术类型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该类作品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感受、想象

最新七年级美术理论试题(带答案)

七年级美术理论试题 一、填空 1美术又称(造型艺术).按其存在形态与用途可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设计艺术)和(建筑艺术)等门类. 2工艺美术是指以(美术技巧)制成的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一般分两类:一类是(日用工艺),即经过装饰加工的生活实用品;另一类是(陈设工艺),即专供欣赏的陈设品. 3雕塑是用固体材料制作的占有三维空间的尸体艺术.从形态和可观赏的角度分为(圆雕)(浮雕)和(透雕);从材料上分类,有(泥塑)(石雕)(木雕)(金属雕塑)和各种新材料雕塑. 4、美术中所说的三原色是指(红)(黄)(蓝)。间色是指(橙)、(绿)、(紫)。人们根据经验,把色彩分为(冷) 、( 暖)两大调 5、手绘线条图像具有(叙事),(说明),(交流)(记录),(抒情)等多种功能. 6、现代画家(齐白石)是以画虾著称,而(徐悲鸿)则是以画马出名的。 7、凡高是(荷兰)国家的著名油画家,他的代表作有(《向日葵》)(《星月夜》)。 8、《蒙特芳丹回忆》作者是法国的(柯罗)。 9、漫画是可以用于(讽刺)或用于(愉悦),但必须具有幽默感的图画。漫画的类别有(讽刺画)(幽默画)(肖像漫画)。 10、以头为单位来衡量身体各部分的比例,盘腿(三个半)头长,坐约(五)头长,站约(七)头长。 11、陶瓷艺术是(工艺)与(绘画)的艺术。 12、中国木版年画的著名产地有(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河南朱仙镇)、(苏州桃花坞)、(河北武强)、(四川绵竹)等。 13、招贴,也称(海报),具有发布信息烘托活动气氛、强化活动主题的作用。招贴包含(文字)、(标志)、(图案)和(色彩)等,设计要从(主题)出发,同时注意加强(视觉冲击力)。 14、中国画大致可分为(山水)、(花鸟) 和(人物)三大画科。 15﹑明暗五调子是指(高光)、(亮灰)、(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五种。构成物体明暗度的两大系统是(亮面)和(暗面)。明暗法重在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空间)感。 16﹑法国印象主义代表画家(莫奈)开拓了表现外光的道路,色彩成了他的主要艺术表现语言,其代表作品《印象?日出》。 二、判断 1、优秀的美术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有表现力的情节,精心设计的构图,人物的深入刻画,环境气氛的渲染等。总之,要表达画家的独特感受,引发观赏者的思索。﹙√﹚ 2、日用品在设计的候,只要考虑给人以美的感受就可以了,不用考虑其他的。(×) 3、优秀的美术作品不是停留在对劳动情节的描绘上﹙×) 4、优秀的美术作品,要选择有表现力的情节,精心设计的构图和对人物形象的深入刻画,环境氛围的渲染等艺术手段,表达画家对所描绘对象的独特感受。(√) 5、产品的设计首先需要考虑它的用途即功能。(√)。 6、凡高作品的特点是强烈明亮的色彩,粗狂的笔触,如《播种者》。(√) 7、在对劳动的描绘上只要把劳动场面细致刻画就是一副优秀作品。(×) 8、《筛谷的女人》和《播种者》的作者都是荷兰人。(×) 9、《拾穗》是一副油画,作者是米勒。(√) 10、我们学过两种透视关系,其中我们在马路上看到路边的树越来越小的现象,成角透视规律。(×)

初中八年级美术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导学案 第一单元 总课题:艺术表的现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欣赏、评述)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欣赏、评述活动,能够在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与描述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2.通过欣赏、评述活动,能初步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审美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能进行判断、交流与评价。 单元课时分配:本单元包括四步学习活动,可用2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欣赏与评述(活动一) $ 一、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欣赏,使学生初步学习运用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来发现和认识在各种美术形象或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深层所蕴涵的内在含义、意义或意味,并可以进行初步的表述与交流。 二、重点难点 使学生初步学习运用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来发现和认识在各种美术形象或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深层所蕴涵的内在含义、意义或意味,并可以进行初步的表述与交流。 欣赏、思考、讨论、表述 三、学具准备 课本、自己收集的中外美术作品图片和文献资料摘录。四、学法指导 , 通过欣赏与分析感受,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的装点居室的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 五、学习内容 油画棒砂纸画是用油画棒在打磨用的砂纸(砂布)的磨面所作的画。油画棒色彩鲜艳,颗粒细腻,质地柔软:砂纸的磨面较为粗糙,有利于油画棒色附着在画面上,而且砂纸较深的底色更能衬托出油画棒的色彩。因此,油画棒砂纸画色彩明快,画面统一,工具简单,是孩子们易学乐学的一种儿童画,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中国画的传统绘画充分地发挥了

线描的表现力,不仅可以精确描绘具有空间深度和透视变形的物象,而且可以达到状物抒情、生动传神的境界。文艺复兴首先发端于意大利,然后逐渐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表现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在意大利表现为绘画和雕刻、建筑的成就,而在德国则表现为农民战争和宗教改革运动。意大利位于地中海区域中央、中古时期世界上最大贸易地区的心脏位置。佛罗伦萨、米兰和威尼斯都是当时水陆交通枢纽和贸易的集散地,在那里最早出现工商业、萌芽资本主义,所以也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所谓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针对在中世纪被宗教所扼杀的古代希腊罗马以人为本的科学文化走向复兴而掀起的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 艺术作品的意蕴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 物质材料形式构成作品中的物象文化意义 根据艺术作品的意蕴四个层次讨论、竞说课本中的美术作品。 六、达标测试 1、你认为你们小组画的如何主要问题出现在哪里自我评价一下 — 2、其他小组完成的情况怎样你们会推荐谁的作品推荐理由是什么 七、学习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八、学习反思 1 是否对教材内容感兴趣 2 是否理解,掌握有关知识 3 能否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寻找资料 |

初中美术:《美丽的书》导学案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美丽的书》导学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utorial Case of "Beautiful Book"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美丽的书》导学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书籍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学习书籍设计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为自己喜爱的一本书重新设计封面、封底与书脊。 情感目标:感悟书籍设计的艺术美,树立创意为先的设计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封面、封底、书脊的设计表达出书的内涵,恰当地使用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要素以及构成关系。教学难点:书籍设计中内容与形式的高度一致性和相互映衬关系。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a4 纸、画笔等。 学具:彩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讨论:每当我们拿起一本书时,是否会仔细地品味书的包装是否漂亮、触感是否舒服、内文编排是否合理有效?是否具有美感?这种印象使我们喜欢上了美丽的图书。 揭示课题:“美丽的书”。 (二)新授课程 1. 分析讨论 评判一本最美的书的标准是什么? 每年在德国莱比锡举办的“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活动,代表了当今世界图书装帧设计界的最高荣誉,反映了世界书籍艺术的最高水平。莱比锡提出的评判标准值得借鉴:第一是设计和文本内容的完美结合;第二要有创造性;第三,它是给人以阅读享受的,一定是在印刷和制作方面有最精致、独到的地方。 2. 欣赏感悟 书籍设计重在对文化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朱熹千字文》一书,探究书的要素。观察:翻开《朱熹千字文》,遒劲、粗犷的字迹仿佛从纸上立起来,镶嵌入一个古老的石碑,似乎让人感觉到当年篆刻人手上的力度。 分析:构成这本书基本的形式要素,古朴的形式和外观气息的要素正是一本书必备的。 思考:一本书必须具备哪些要素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最新整理)

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 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立意与表现方式及手法。 难点:怎么理解美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不同肌理的石头、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一)引导阶段: 1、教师活动: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为背景音乐,观看祖国壮丽ft河的实景图片,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一起欣赏毛主席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 2、教师活动:快速画出中国版画的轮廓线。提出讨论:这样的图形作为歌颂祖国ft川美景的图画可以吗?说说你的观点。 3、教师总结: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符号化的形象很难传递出深厚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就需要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点明课题。(二)发展阶段: 1、教师和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绘画作品《江ft如此多娇》,教师介绍尺寸、绘画技巧,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观察分析: (1)从构图角度分析:近景、中景、远景分别是什么? (2)从色彩角度分析:画中怎样体现出季节、时间段的? (3)图画中的形象分别具有哪些象征意义? (4)画家们是通过怎样的视角表现如此宏大的场景的,换种表现视角行不行?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2、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几块不同质地的石头,找几位同学触摸之后对其质感进行评价,以便更好的理解画家对ft石肌理感的表现。 (1)自然ft石的幻化——“抱石皴”法。 (2)红日的霞光对画面整体气氛的烘托作用。 学生思考、体验“肌理”的含义。 3、多媒体展示王希孟的《千里江ft图》和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ft泉》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在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作业布置】 结合本课欣赏的作品,谈谈自己对美术是一种创造美的艺术的理解。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期末试题(答案)汇编

七年级上册美术期末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油画作品《开国大典》的作者是( B ) A. 徐悲鸿 B.董希文 C.齐白石 D.罗中立 2、五官指的是人的耳、眉、眼、鼻( A )等五种人体器官。 A. 口 B.头发 C.脸 D.腿 3、下列不是 ..字体设计的表现形式是( B ) A.形象化 B.统一化 C.意象化 D.装饰化 4、下列词语中,属于黑体字的是( C ) A.美术 B. 美术 C. 美术 D.美术 6.正面观看时,( B )是一般成年人五官平视时的基本比例规律。 A.1/3处是眼睛的位置 B.三庭五眼 C.四个眼睛的宽度 D.七个头长 7.服装设计的三要素是( A ) A.款式、颜色、面料 B.年龄、身份、面料 C.款式、身份、面料 D.颜色、年龄、面料 8.字体设计主要从( C )考虑变化 A.字形、形象化、意象化 B.字形、意象化、装饰化 C.字形、结构、字义 D.结构、字义、装饰化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人体重心是由人的头、躯干、四肢重力的合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点,由此点垂直向下指向地面的线称为动态线。(X ) 2、平行透视也称焦点透视。它有两个消失点。(X ) 3、取景时主体景物应放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这样的画面才更符合视觉美感。(V ) 4、以一个头长为单位,一般成年人身体的基本比例为站七坐五盘三半。(V ) 三、造型表现(20分) 根据左图的照片,在右图中 把五官画在合适的位置。 (略)

七年级上册美术期末检测试题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油画作品《开国大典》的作者是() A. 徐悲鸿 B.董希文 C.齐白石 D.罗中立 2、五官指的是人的耳、眉、眼、鼻()等五种人体器官。 A. 口 B.头发 C.脸 D.腿 3、下列不是 ..字体设计的表现形式是() A.形象化 B.统一化 C.意象化 D.装饰化 4、下列词语中,属于黑体字的是() A.美术 B. 美术 C. 美术 D.美术 5.美术主要包括() A.绘画、雕塑、设计、建筑 B.雕塑、建筑、设计、工艺 C.设计、建筑、绘画、工艺 D.绘画、雕塑、建筑、浮雕 6.正面观看时,()是一般成年人五官平视时的基本比例规律。 A.1/3处是眼睛的位置 B.三庭五眼 D.四个眼睛的宽度 D.七个头长 7.服装设计的三要素是() A.款式、颜色、面料 B.年龄、身份、面料 C.款式、身份、面料 D.颜色、年龄、面料 8.字体设计表现方式有() A.字形、结构、字义 B.结构、意象化、装饰化 C.字形、形象化、意象化 D.结构、字义、装饰化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4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第一课导学案

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劳动 第1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理论,为欣赏评述美术作品奠定理论基础。 2、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互动解决问题和分析评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画家的创作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思想情感。 【学习重难点】 如何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课堂导入】 1、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真实,也可以表现主观情感,导入美术作品两种表现形式的含义: 再现性和表现性。 2、出示唐朝张萱的作品《捣练图》和真实照片的对比,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与真实动 物照片对比,齐白石《虾》与真实虾的照片对比。分析它们分别属于哪种美术作品表现形式。 【自主学习】 1、回忆上学期学习的美术作品《开国大典》,分析说明这是一幅什么形式的美术作品 2、作品描绘了些什么 3、作品表现的内容是不是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 4、它来源于什么 【合作探究】 (一)欣赏王式廓的素描作品《血衣》,对照资料图片,引导学生体会美术作品是怎样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 思考讨论:1、作品的题材内容是怎么来的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发生这类事件,艺术家能

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吗 2、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看,你认为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 3、作品中重点突出了哪几个人物 4、在作品中寻找一个你感兴趣的人物,谈谈作者是如何去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和性格 5、谈谈你对整幅作品的感受。 (二)通过表现艺术作品,进一步说明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主题。 1、展示《格尔尼卡》的图片,向学生介绍毕加索及立体主义绘画。 2、请同学们用一两句话谈谈你初看该作品的感受。 3、老师讲述《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请同学们仔细对照图片上的分析文字,读懂该作品,引导学生探讨发现其夸张变形的手法。 4、思考讨论:《格尔尼卡》这幅表现性绘画中的形象也来源于生活吗它和再现性绘画中的形象有什么不同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呢 (三)展示课文中不同材质的工艺和雕塑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本身的特征与作品表现手法之间的关系,体会因材施艺、宛若天成的艺术效果。 讨论:艺术技巧与物质材料对作品的产生有什么样的影响 【课后思考】 1、用几个词来总结再现性美术和表现性美术的特点。 2、因材施艺有什么特点和价值 【教学反思】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 期末考察试卷(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中国画分为人物、山水、()三科,不是简单的题材分工,而是体现一种传统的人文思维。 A.花鸟 B.鱼虫 C.动物 D.静物 2.赵佶的书法被称为“()”。 A.赵体 B.瘦金体 C.宋体 D.欧体 3.以下被称之为“黄家富贵”的画家是()。 A.黄胄 B.黄筌 C.徐熙 D.黄庭坚 4.自号“八大山人”的画家是()。 A.石涛 B.扬州八怪 C.朱耷 D.徐渭 5.下列作品中,()是黄筌的代表作品 A.《芙蓉锦鸡图》 B.《双喜图》 C.《墨葡萄图》 D.《写生珍禽图》

6. 以下被称之为“徐熙野逸”的画家是()。 A.徐熙 B.黄筌 C.文同 D.朱耷 7.中国花鸟画《双喜图》是()的代表作品。 A.赵佶 B.崔白 C.文同 D.朱耷 8. “半身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这是()代的()为自己的《墨葡萄图》题的一首七绝,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深刻感触。 A.明徐渭 B.清朱耷 C.宋文同 D.宋赵佶 9.《蟹篓图》是()的作品 A.齐白石 B.张大千 C.陈之佛 D.朱耷 10.下列关于“没骨法”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用色彩描绘物象,不用墨笔立骨的技法 B.用简练概括的笔墨,着重表现描绘对象意态神韵的画法 C.用单色完成的绘画 D.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 11.法国著名的动物学家法布尔用精美的文字、逼真的画面,带领我们走进了奇异的昆虫世界。并著有()一书。 A.《植物记》 B.《昆虫记》 C.《进化论》 D.《动物记》

最新初一美术上册试题_答案

初一美术试题卷 姓名班级成绩 一、填空题:(40分) 1、美术形象塑造是艺术家对世界观察、感受、想象和综合提炼的结果。 2、作品的名称叫鹊华秋色图,其画种属于国画。 3、这幅作品的名称叫什么村道。其画种属于油画。 4、宋体美术字源于宋朝雕版字,特点: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撇如刀,点如瓜 子,捺如扫,结构饱满,整齐美观,起笔及转折处有装饰角。 5、篆刻的形式依其文字的凹凸,可分为:1 白文(阴文)2 朱文(阳文)。 6、此图属于平行透视还是成角透视?平行透视。 7、此图属于平行透视还是成角透视?成角透视。 二、连线:将下列作品与与作者用横线连起来。(20分) 村道晁眉 千里江山图赵孟頫 思想者罗丹 鹊华秋色图王希孟 麦收序曲霍贝玛 三、问答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黑体字的特点(10分) 黑体:字形方正,基本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是方形的,简单,统一,黑白对比强烈,醒目。 四、画出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的“视平线”“主点”“两个余点” 及判断依据的辅助线,做好标注。(30分)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英语 第1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回答听力部分时,请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听力部分结束前,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你的答案转涂到客观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挺完美段对话后,你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19.15 B £.9.15 C . £9.18 答案是B. 1.Why will dorotl de on the weeknd? A.Go out weeknd end B.Work on her paper. C.Make some plans. 2.What was the normal price of the T-shirt? A.$15 B. $30 C. $50 3.What has the woman decided to do on Sunday aftermoon? A.To attend a wedding+ B. To visit an exhibition. C. To meet a friend. 4.Where dose the bank close on Satuerday ? A.At 1:00 pm B. At 3:00 pm C. At 4:00 pm 5.Where are the speakers? A.In a store B. In a classroom C. In a hotel.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问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at do we know about Nora?

七年级上册美术期末检测试题(参考答案)【最新版】

七年级上册美术期末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油画作品《开国大典》的作者是( B ) A. 徐悲鸿 B.董希文 C.齐白石 D.罗中立 2、五官指的是人的耳、眉、眼、鼻( A )等五种人体器官。 A. 口 B.头发 C.脸

D.腿 3、下列不是 ..字体设计的表现形式是( B ) A.形象化 B.统一化 C.意象化 D.装饰化 4、下列词语中,属于黑体字的是( C ) A.美术 B. 美术 C. 美术

D.美术 6.正面观看时,( B )是一般成年人五官平视时的基本比例规律。 A.1/3处是眼睛的位置 B.三庭五眼 C.四个眼睛的宽度 D.七个头长 7.服装设计的三要素是( A ) A.款式、颜色、面料 B.年龄、身份、面料 C.款式、身份、面料 D.颜色、年龄、面料

8.字体设计主要从( C )考虑变化 A.字形、形象化、意象化 B.字形、意象化、装饰化 C.字形、结构、字义 D.结构、字义、装饰化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人体重心是由人的头、躯干、四肢重力的合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点,由此点垂直向下指向地面的线称为动态线。 (X ) 2、平行透视也称焦点透视。它有两个消失点。 (X )

3、取景时主体景物应放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这样的画面才更符合视觉 美感。( V ) 4、以一个头长为单位,一般成年人身体的基本比例为站七坐五盘三半。( V ) 三、造型表现(20分) 根据左图的照片,在右图中 把五官画在合适的位置。 (略) 七年级上册美术期末检测试题 姓名: 班级: 得 分:

七年级美术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美术下册期末测 试卷及答案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美术)期末测试卷班级:____姓名:____得分:____ 一、填空题(满分20分,共10小题,每题3分) 1.五代时期,黄筌的代表作(看下图) 《》上有黄筌的署名及提记,题记注明此画 是为其子黄居宝所作。 2.是绘画的表现形式之一,一般指用单色完成的绘画。 3.中国画在形式上分为追求细腻表现的工笔画,着重描绘意态神韵的写意画,以及结合工笔与写意某些特征的画法。 4.图案是实用性和相结合的艺术设计,人们通过它来改善与美化生活,表达情感与寄托希望。 5.梵·高的静物画《》,让我们从中感受到火一样的绘画生活激情。 二、判断题(满分20分,共10小题,每题2分) 1.中国画一般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和风景画四种。() 2.中国花鸟画是以植物,动物,昆虫等自然界中生物为题材的一种绘画方式。() 3.黄筌,徐熙是五代时期杰出的花鸟画家,他们对宋代及宋代以后的花鸟画产出了较大的影响。()

4.线的描绘便于我们捕捉形体和结构,加一些明暗能增强物品的体积感。() 5.着名的《五马图》是宋代画家李春的作品,从中我们看到了 神奇的线条美。() 6.花卉装饰变化的方法很多,一般有简化变化,丰富变化和结 构变化。() 7.由一定的组织式样变化构成的图案就称为“纹样”。 ( ) 8.下左图是黑白对比,运用了构成的手法。( ) 9.上右图是漂亮的印度瓦当,它有很浓郁的古代建筑装饰文化 气息。() 10.回忆《果篮》这幅油画,我们说,一幅好的静物画,要尽 可能表现出有助于描绘对象精神实质的正确形象和色彩。( ) 三、选择题(满分30分,共10小题,每题3分) 1.“半身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 抛闲掷野藤中”,这是(朝代)画家为自己的《墨葡萄图》题 的一首七绝,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深刻感触。 A.明代徐渭 B.清代朱耷 C.宋代文同 D.清代恽寿平 2.着名的《五牛图》是唐代画家的作品,它是我们艺 术品中的珍宝。 A.李公麟 B.韩愰 C.文同 D.崔白 3.右图属于,它是一种独具文化特色的艺术形 式, 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A.农民画 B.民间剪纸 C.刺绣 D.窗花

初中八年级美术导学案

---------------------------------------------------------------最新资料推荐------------------------------------------------------ 初中八年级美术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导学案第一单元总课题:艺术表的现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欣赏、评述)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欣赏、评述活动,能够在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与描述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 2.通过欣赏、评述活动,能初步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审美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能进行判断、交流与评价。 单元课时分配:本单元包括四步学习活动,可用 2 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欣赏与评述(活动一)一、学习目标通过本课欣赏,使学生初步学习运用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来发现和认识在各种美术形象或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深层所蕴涵的内在含义、意义或意味,并可以进行初步的表述与交流。 二、重点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习运用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来发现和认识在各种美术形象或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深层所蕴涵的内在含义、意义或意味,并可以进行初步的表述与交流。 欣赏、思考、讨论、表述三、学具准备课本、自己收集的中外美术作品图片和文献资料摘录。 四、学法指导通过欣赏与分析感受,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的装点居室的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 五、学习内容油画棒砂纸画是用油画棒在打磨用的砂纸(砂布) 1/ 46

的磨面所作的画。 油画棒色彩鲜艳,颗粒细腻,质地柔软:砂纸的磨面较为粗糙,有利于油画棒色附着在画面上,而且砂纸较深的底色更能衬托出油画棒的色彩。 因此,油画棒砂纸画色彩明快,画面统一,工具简单,是孩子们易学乐学的一种儿童画,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中国画的传统绘画充分地发挥了1

最新2019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14课《如何欣赏绘画作品》学案1 人美版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绘画作品的品鉴,初步了解绘画作品常识,并掌握欣赏绘画作品的有效方法。 ★过程与方法:运用直观演示法、陶冶法等法塑造情境教学,调动学生兴趣,积极探索绘画作品欣赏过程,从而达到感受美鉴赏美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品鉴绘画作品,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间接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意识,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学情分析 初中生接触到许多有名的绘画,有了一定的绘画认识,但没有系统的学习鉴赏绘画知识,现在正是一个学习了解的重要欣赏绘画的时刻。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描述分析解释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难点:解释与评价的正确表达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一导入二展示目标三自主探究四课堂展示五巩固达标六拓展延伸4.1.1新设计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 ——七年级(上册)美术佀飞燕 ~一激趣导课 【谈话导入法】 曾经有个五六岁大的孩子拿着一幅《蒙娜丽莎》的画拿给我看,大姐姐,我听说这幅画特别有名,但我不知道一个画怎么那么有名呢?你能告诉我吗? 这就是今天讨论的主题:如何欣赏绘画作品照片展示:多媒体出示【意大利达.芬奇《蒙娜丽莎》】从师生互动讨论鉴赏《蒙娜丽莎》的画开始,并作自我总结。 二出示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绘画作品的品鉴,初步了解绘画作品常识,并掌握欣赏绘画作品的有效方法。 ★过程与方法:运用直观演示法、陶冶法等法塑造情境教学,调动学生兴趣,积极探索绘画作品欣赏过程,从而达到感受美鉴赏美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品鉴绘画作品,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间接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意识,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自主探究 1.学生自主预习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40—41页 2.互助探究: 【法国库尔贝油画《筛谷的妇女》】的欣赏和评价过程 四课堂展示 1. 欣赏和评价一幅绘画作品的步骤是: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并展示绘画作品【法国库尔贝油画《筛谷的妇女》】 2. 讲述绘画的历史背景及画家法国库尔贝的相关文学常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复习导学案

初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10) (内容:名著《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等第___________ 【复习目标】 1、对名著作者、年代及主要人物的了解; 2、对名著中人物形象(包括人物性格)的分析与评价; 3、对名著中著名场景或经典情节的认知与理解; 4、对多部名著的作者、情节、人物进行辨别与选择; 5、在综合题中运用名著知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复习重难点】 1、对名著中人物形象(包括人物性格)的分析与评价; 2、对名著中著名场景或经典情节的认知与理解; 3、对多部名著的作者、情节、人物进行辨别与选择; 【课前诊断】 (1)任何时代,都需要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的结局即使悲壮但绝不可怜。《苏菲的世界》中自称为“雅典的牛蝇”,献身真理的哲学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渴望走出乡村融入现代文明的,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描写的精神巨人、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主人公和他的精神导师,都是闪耀着理想主义光芒的真正英雄。(5分)(2)阅读下面名段的两个翻译版本,回答问题。(7分) 【甲】“放心吧,亲爱的,要我进棺材不那么容易!我还要活下去大干一场,偏偏要向权威的结论挑战。虽然他们对我的病情诊断是正确的,但因此而说我已经百分之百地丧失了劳动能力,那就完全错了。咱们走着瞧吧!” 【乙】“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①【甲】段的“亲爱的”或【乙】段的“好姑娘”指,文中医生的“病情诊断”是 。(2分) ②主人公准备“大干一场”,他选择了一条怎样的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队伍中去?(2分) ③这两个翻译版本你更喜欢哪一个?请从表现人物性格的角度简述理由。(3分) 【巩固练习】 (一)孩子,十个月来我的心绪你该想像得到;我也不想千言万语多说,以免增加你的负担。你既没有忘怀祖国,祖国也没有忘了你,始终给你留着余地,等你醒悟。我相信:祖国的大门是永远向你开着的。好多话,妈妈已说了,我不想再重复。但我还得强调一点,就是:适量的音乐会能刺激你的艺术,提高你的水平;过多的音乐会只能麻痹你的感觉,使你的表演缺少生气与新鲜感,从而损害你的艺术。你既把艺术看得比生命还重,就该忠于艺术,尽一切可能为保持艺术的完整而奋斗。这个奋斗中目前最重要的一个项目就是:不能只考虑需要出台的一切理由,而要多考虑不宜于多出台的一切理由。其次,千万别做经理人的摇钱树!他们的一千零一个劝你出台的理由,无非是趁艺术家走红的时期多赚几文,哪里是为真正的艺术着想!一个月七八次乃至八九次音乐会实在大多了,大大的大多了!长此以往,大有成为钢琴匠,甚至奏琴的机器的危险!你的节目存底很快要告罄的;细水长流才是办法。若是在如此繁忙的出台以外,同时补充新节目,则人非钢铁,不消数月,会整个身体垮下来的。没有了青山,哪还有柴烧?何况身心过于劳累就会影响到心情,影响到对艺术的感受。这许多道理想你并非不知道,为什么不挣扎起来,跟经理人商量——必要时还得坚持——减少一半乃至一半以上的音乐会呢?我猜你会回答我:目前都已答应下来,不能取消,取消了要赔人损失等等。可是你能否把已定的音乐会一律推迟一些,中间多一些空隙呢?否则,万一临时病倒,还不是照样得取消音乐会?难道捐税和经理人的佣金真是奇重,你每次所得极微,所以非开这么多音乐会就活不了吗?来信既说已经站稳脚跟,那末一个月只登台一二次(至多三次)也不用怕你的名字冷下去。决定性的仗打过了,多打零星的不精彩的仗,除了浪费精力,报效经理人以外,毫无用处,不但毫无用处,还会因表演的不够理想而损害听众对你的印象。你如今每次登台都与国家面子有关;个人的荣辱得失事小,国家的荣辱得失事大!你既热爱祖国,

初中:七年级美术下册全册学案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教材 美术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美术教案 / 初中美术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七年级美术下册全册学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美术有利于发展记忆和想象力,想象力得到扩展和深化,可以使学生的消极心理负担得到卸除,获得心理平衡保障心理健康,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美术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一课另一种选择?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二) 第二课人类的朋友 第3课《夸张有趣的脸》教案 第四课让画动起来 第五课我们的节日 第六课线的魅力 第7课重复的魔力 第8课立线装饰 第9课奇妙的肌理世界 第一课另一种选择?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引导学生建立一种新的绘画理念,让学生对外国风景画和静物画有初步认

识,了解野兽派、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立体派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点。 2、通过赏析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特色,感悟现代艺术的独特魅力,从各派大师们的作品里体会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个性,品味画笔与心灵撞击而成的绘画作品的精彩和永恒,感受画家的创作思想和情感流露。 3、发现和理解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美,进行评述、讨论、交流等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小组研讨型学习模式下,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 本课重点: 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态度赏析19世纪末风景画、静物画的艺术特色;通过对各种画派作品的赏析,分析、比较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异同;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的区别。 本课难点: 如何理解凡高的“表现性”(或主观感受),感悟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性格等精神特征是本课的难点所在。 课前准备 教学ppt、画家视频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七年级美术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美术测试题 (理论测试)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 一、填空题:(20分) 1、透视分为_________ 透视和 ________ 透视。 2、风景画的透视可以概括为近 _远___________ 、近_远 ________ 、近宽远窄等规律。 3、在版画制作过程中,可以运用________ 、线、面的组合变化制造出黑白画不同的灰色层次。 4、单独纹样分为_______ 式和均衡式两种。 5、常见灯饰的形状主要有______ 状、___ 状、台状及盒状等不同形式。 二、连线题:(12分) 将花卉纹样正确的变形手法连起来。 夸张添加几何化简化 三、简答题:(8分) 什么是二方连续? 2016年七年级下册美术测试题 (技能测试)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 1 / 3

?内容:运用透视知识画一幅关于“家乡风景画”或“校园一角的水彩画。(60分) 答案 一、填空题:(20分) 1、透视分为平行诱视[和成角透视。 2 / 3

3 / 3 2、 风景画的透视可以概括为近 大远小、近高远低 宽远窄等规律。 3、 在版画制作过程中,可以运用 点、线、面的组合变化制造出黑 白画不同的灰色层次。 4、 单独纹样分为对称 式和均衡式两种。 5、 常见灯饰的形状主要有 筒 状、球 状、台状及盒状等不同形 式。 二、连线题:(12分) 将花卉纹样正确的变形手法连起来 1添加 2夸张 3简化 4几何 化 三、简答题:(8分) 什么是二方连续? 二方连续:指一个单独纹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反复连续循环 排列,产牛优美的、富有节奏和韵律感的横式纵式的带状纹样。 (写出画下划线几个关键词即可得 5-8分) 、近

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全册导学案

二年级美术下册全册导学案 小学美术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在鞋垫上绘画,并能用对称的方法画出另一只鞋垫。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新鲜的绘画或装饰形式的积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在鞋垫上绘画的愉悦情趣。 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用多种图案或花纹装饰鞋垫。 【教学难点】能用对称的方法画出另一只鞋垫。 学习准备鞋垫若干双,记号笔,油画棒。 课时 1课时 学习过程 环节学案导案 激发兴趣 情境导入 1、教师以儿歌《小兔子开铺子》引起学生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兔子开的铺子吗? 听一听,小兔子的铺子里都卖了些什么啊?(教师朗诵儿歌并提问) 小兔子的铺子里卖的什么啊?还少些什么? 自学思考 提出疑问 2、出示鞋垫,引起学生兴趣 瞧!这是什么呀?是鞋垫,谁能告诉我鞋垫是用来干什么的?除了垫在鞋子里还能干什么?看!老师用鞋垫做了什么(教师出示画上画的鞋垫) 你们发现这两只鞋垫上的画怎么样?鞋垫上的图案哪些地方一样?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合作探究 汇报展示 3、出示示意图(图上有装饰正确和错误的两双鞋垫,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对称的含义) 看图上的鞋垫哪一双是正确的,哪一双是错误的?

小朋友们,看一下自己穿的鞋的鞋底,图案是怎么样的啊?(请学生仔细观察自己鞋底上的图案有什么样的规律,再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判断) 怎么样,观察好了没?图上的哪双鞋垫是正确的? 拓展延伸 升华知识 鞋垫上的对称图形,不仅形状一样,大小,颜色也是一样的,而且所对称的地方所在的方位也是一样的。 (教师出示小兔子,并以小兔子的口吻与学生对话) 小朋友们好,我的铺子里有好多种鞋垫就是没有你们这样画上画的,你们能帮我做一些吗? 习题训练 巩固知识 4、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对称的关系 5、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评价 选一双装饰正确的,一双错误的,让学生集体评价。同时根据同伴的作品从所装饰的图案的大小、颜色等方面进行评述。(引导学生注意正确和错误装饰方法,强调对称) 6、学生互相欣赏作品。 反思 安全

新版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下册导学案全册

XX-2019新版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下册导学案 全册 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Section A 1a — 1c (P1) * 教师寄语:Never do things by halves. 做事不要 半途而废。 【学习目标】: 1. 掌握表示爱好的单词. 2.熟练的谈论表示能力的话题,以及自己的意愿.【学 习重点】: 学会谈论自己或别人的能力. 【体验学习】: 1. 情态动词can小结:后面总是接动词原形,没有人 称和数的变化。意思是―能,会‖。用法口诀:情态can表 能力,和行为动词不分离。不管主语如何变,can的模 样永不变。只要出现动词can,动词原形后面站。一 般疑问can提前,否定can后not添。 2. play的用法小结: play与体育、棋类词语连用时,不加定冠词the eg: play basketball, play chess, play cards play与乐器类词语连用时要加定冠词the eg: play the guitar,play the piano play the drum,play the violin 【课堂导学】:

学习任务一、认读并书写本课单词 1,个人自读,记忆 单词,小组互相检查读写情况 2. 默写下列单词并展示。 弹吉他__________ 跳舞_________游泳__________ 唱歌_________ 下国际象棋______ 画画_________ 说英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内核对答案 4.完成1a 将单词与图画匹配 学习任务二、学会谈论自己的能力并询问他人的能力。 1.听录音完成1b排序。 2.理解并复述听力对话并和你的伙伴编新对话。 3.完 成1c, 练习下面的对话: Can you--- Yes, I can. No, I can‘t 学习任务 三、合作探讨 1.试翻译以下短语,并讨论有什么不同? 弹吉他__________________ 踢足球 ___________________ 2.讨论如何询问第三人称能力的句型---Can he sing ---Yes, he can. / No, he can't. 1 ---Can Tom speak English ---Yes, he can. / No, he can't. 【自主检测】: I.精挑细选 1. Can you ________ English A. speak B. talk C. say 2. Can he __________ basketball A. play B. plays C. playing 3. My brother want _______ the chess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导学案

美术导学案

美术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较高,积极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较好,但学生视野狭窄,对美术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学生的审美意识较浅,没有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二、指导思想: 在校教导处的领导下,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加快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步伐,提高学生美术技能与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学期拟定十五个课时的课程教学,分为四个单元七课教学: 第一课《画画你我他》,是造型与表现即绘画训练课。 第二课《卡通故事》,是卡通综合漫画、连环画的一些特点。帮助学生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 第三课《画家笔下的色彩》,了解西方美术的特点和用色。让学生热爱自然、生活。 第四课《标志设计》,认识生活中的标志,学习标志的设计方法与应用。 第五课《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理解民间美术的图形与寓意,学习剪纸与中国结的基础技法。 第六课《让图表说话》,了解图表的分类与功能,学习图表设计,理解图表中的信息。 第七课《书法的点画之美》,赏析点画线条的形态、质感、节奏之美。 四、教学重点难点: 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和能力,例如学生的绘画技能、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自主欣赏和自主创作的目的。重点内容涉及到绘画创作和设计的内容,包括人物、国画、油画等绘画技能和设计知识。 五、教学目标: (一)教学总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和了解一些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开阔学生视野,了解人物头像的画法;学习和了解一些色彩和构图知识。 (2)智能目标: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基础造型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色彩、构图、制作等知识,使学生的思维更开阔,并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单元目标: (1)造型·表现单元:通过对环境、人物以及各种绘画表现造型的学习,加深对生活的体验以及自己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 (2)设计·应用单元:通过标志设计与剪纸艺术的设计与操作体验训练,了解和掌握版面设计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热爱,加强对传统艺术的学习。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团结、密切合作的人际关系,体验和分享共同合作获得的成功和快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