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讲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总结

第八讲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总结

第八讲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总结
第八讲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总结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基本总结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题与主要内容

主题:(刘泽华语: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主题是什么?归纳为三点:君主专制主义;臣民(子民)意识;崇圣观念。

(古代政治观念向近代政治观念的转变,则在于对三者的超越,即:由君主专制主义向民主主义的转变;由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由祟圣观念向自由观念的转变。(《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序。)

总的特点是尊君与民本思想的结合。民本思想是对君主专制思想的补充。

主要有:民本思想、仁政思想、功利思想、反专制思想。

1,民本思想是儒家的传统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政治思想,历代思想家针对不同时期的社会特点不断赋予民本思想以新的含义,形成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史。民本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荀子、贾谊、李世民、柳宗元、张载、张居正、王夫之、唐甄等人。

民本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其发展的历史中,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形成阶段。这一阶段基本上是在先秦时期,主要以荀子为代表。民本思想萌芽于商周之际,盛行于春秋时期,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比较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历史上的民本思想,系统地提出了以发展经济为基础、以王霸并用为措施,以礼法结合为保证、以利民为核心的民本思想,他是从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出发而提出民本思想,他的民本思想的全面提出,从而标志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形成。二是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基本上是汉唐时期,主要以贾谊、李世民为代表。贾谊在汉初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主张有一个与民休息的安定的社会局面,所以把中国的传统民本思想在汉初的历史条件下作了发展,提出以“民为政本”为核心内容的民本思想;李世民在唐初新的历史条件下,看到民众的重要地位,为了实现与民休息、改善民生的政治主张,他提出了以“国依于民”为核心内容的民本思想,并以自己的特殊地位推行这种思想的实现。这样,在汉唐时期,以贾谊、李世民为主要代表,标志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三是完善阶段。这一阶段基

本上是宋元明清时期,主要以王夫之、唐甄为代表。王夫之、唐甄生逢明清之际,这一历史时期是封建专制日益腐朽和资本主义逐渐萌芽的动荡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提出的民本思想固然有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一面,但却明显地具有与反专制相结合、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民主因素,无论是王夫之的“不以天下私一人”的思想,还是唐甄的“帝王皆贼”的思想,都明显地表现出这种倾向,他们的思想深度是超乎前人的,从而标志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在这一时期已经完善起来。

2,仁政思想是儒家的传统思想,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一种不容忽视的思想。仁政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董仲舒、司马光、二程、朱熹等人。

仁政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一是形成阶段,这一阶段基本上是在先秦时期,主要以孟子为代表。孟子把孔子仁的思想作了详尽的阐发,并推及治世主张之中,形成了仁政思想,他的仁政思想以行仁政为手段,以得民心为核心,最终日的是得天下,维护封建统治,是战国时期封建统治者争雄天下的理论表现。二是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基本上是在汉唐时期,主要以董仲舒为代表。董仲舒的仁政思想上承孔孟,在汉代封建统治阶级政权得以巩固的新的历史时期提出来的,其特点是重教化,重均调,具有改良倾向,比较正视现实社会矛盾,这些都是仁政思想进一步发展的标志。

三是完善阶段,这一阶段基本上是在宋元明清时期,主要以二程、朱熹为代表,在他们那里,仁政思想是作为唯心主义理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的,不仅理论基础更加精密了,而且“为政以德”的思想也更加丰富了,从而标志着仁政思想的进一步完善。

3,功利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有代表性的思想之一。功利思想渊源较早,

可溯于先秦时期,先秦儒家思想的积极因素之一是经世致用、倡导务实的风气,在义利之辩方面,注意到利的重要,这种思想因素被后世广为阐发,形成了具有积极意义的传统功利思想。功利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韩非、李觏、王安石、陈亮、叶适等人。功利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发展线索之一,主要是在宋代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形成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以李觏为代表,他继承了历史上功利思想的积极成果,以富民为出发点,提出了义利统一的观点,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功利思想,从而标志着传统功利思想的形成。二是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以王安石为代表,他在实践中具体运用和发展了功利思姐,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运动,这是他的功利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功利思想发展的特殊表现形式,它标志着传统功利思想的发展。三是完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以陈亮、叶适为代表,他们的功利思想作为南宋工商业发展的反映,全面总结了历史上特别是宋代功利思想的优秀成果,在批判儒家正统观念唯心主义理学的斗争中,比较明确地提出了口己的功利主义主张,从而标志着传统功利思想的完善。

4、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反专制思想(或新民本思想)是在宋元明清时期产生的具有特殊性的政治思想。中国历史上的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专制开始逐步衰落的时期,也是新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开始萌芽并有所发展的时期,在旧制度的灭亡和新制度的出现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条件下,这一时期的进步思想家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要求冲破思想禁区,反对旧的权威和旧的思想统治,提出了具有民主气息的反专制思想。反专制思想是对儒家传统尊君观念的反动。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都把封建君主说成是代天行事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始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期间,时有在野土人发出非君的呼声,但在长夜没漫的封建社会中,仅仅是微弱的力量,但这些呼声并没有消失,到了元代特别是明清之际,一些进步的思想家站在时代的前列,继承了这些思想成果。他们发扬了孟子“君为轻”思想的积极因素,吸收了鲍敬言的无君论和《无能子》

中的非君观念,形成并发展了反专制思想。反专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邓牧、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等

反专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发展线索之一,基本上是在宋元明清的历史时期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是这一历史时期特定的政治思想表现形式,是封建专制行将没落和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时期的思想表现形式,它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形成阶段,主要以邓牧为代表。邓牧作为元代初期的进步思想家,他通过对古代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古今对比的方式,大胆地抨击了封建专制,成为反专制思想的先驱,从而标志着反专制思想的形成。

二是发展阶段,主要以李贽为代表。李贽生活在明嘉靖、万历年间,当时,封建专制的种种弊端已经充分暴露出来,“富者日富,贫者日贫”的矛盾比较突出,他作为时代的叛逆者对封建专制提出了挑战,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抑尊辟圣,这些基本思想的提出是反专制思想进一步发展的标志。

三是完善阶段,主要以黄宗羲和顾炎武为代表。黄宗羲目睹了明朝末年封建专制腐朽的现状,经历了长达二十年之久的农民起义的风浪,以及身遭官僚大地主阶级政治迫害的严酷现实,对明王朝的封建专制强烈不满,他以显示自己特点的猛烈抨击的方式,提出了“君为害”的口号,以及为削弱封建君权的分治主张,是达一时期反专制思想进一步完善的标志。顾炎武的反专制思想力陈君主个人专权的弊端、分权众治的长处,并主张经世致用,使他的反专制思想付诸实践,提出了诸如“保天下匹夫有责”、“博学于文,行已有耻”、“引古筹今”、“拨乱涤污”等脍炙人口的名言,表现了他的深刻思想,从而标志着反专制思想发展到完善阶段。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

政治哲学概念:是关于政治的一般理论,是关于政治一般理论的理论。所谓政治的一般理论,即从纷繁复杂的政治现象中把握政治及其关系的实质,探寻政治的起源、本质、关系、功能、过程、规律、规范、目的、手段等。所谓政治的一般

理论的理论,或超理论,其研究对象包括政治理论、演说、思想、观念自身,如政治学基本概念、范畴的确立,政治理论科学体系的建构,政治分析原则与方法的选择,政治逻辑的普遍本质和内存联系的规定,政治价值评判及其标准的设置等。重在价值研究、目的研究、规律研究、原则研究、规范研究、方法研究和理论研究。

刘泽华(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名家),他提出,就中国先秦政治思想理论来看,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浑然为一体。哲学的认识是深刻的,且具有普遍性。思想的哲理化程度不同,是区分思想理论深浅粗细的标准之一。缺乏哲理的思想,一般地说属于直观性的认识。以下应为政治哲学的内容:天人关系;人性论;中庸、中和思想;势不两立说;物极必反说;理、必、然、数、道等等必然性理论;历史观;圣贤观等。这些问题与政治思想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其中一些问题是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传统政治哲学博大宏富,然其旨归则为王权主义。古代的王权体系像穹庐一样笼罩着整个社会,而以王权主义为旨归的政治哲学则为王权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价值坐标。政治哲学这种“软件”对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的规范作用甚至比现实的王权体系的“硬件”更为有效。在长达两三千年的时期内,王权有起有伏,而王权模式则一脉相承,这固然有多种原因,其中政治哲学则是最得力的守护神。作者认为政治哲学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社会控制因素。

周桂钿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一书中指出

天命论:中国传统政治的精神支柱;经学:中国传统政治的指导思想;大一统论:中国传统政治的格局;纲常论:中国传统的纽带;民本论:中国传统政治的基石;德治论:中国传统政治的特色;常变论:政治改革的理论依据。

天命信仰与王权认同。(天命论——中国传统政治的精神支柱)

有国家和政治,就需要政治信仰,政治信仰的功能是对政治合理性的最终理解,在于统一思想和认识,使人们认同于既存的社会和政治。不同于西方国家,它们多以上帝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而中国古代则是以天命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因此皇帝有祭天的活动。天命又是通过圣人来传达的,圣人死后,他们的著作作为经典书籍留在人间,人们可以从经书中去探讨和研究圣人的思想,体会天意,认识天命即知天命。在中国历史上,天命是虚的,而经书却是实的。经书所表达和追求的是道。天命论和天人感应说,对于中国古代政治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而圣人的思想与经书的影响也从意识形态转变为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继续产生着相当大的影响。

信仰是一种宗教精神,本质属性是预设“定论”。任何一种政治价值观都是人为设定的,当它被社会中大多数成员认同之后,便被视为“理性”。然而,这种“理性”却不容讨论,在理论上是“盲点”,被确定为“纲常”和“原则”。这显然是逻辑上的悖论。

在中国古代,所谓理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道德正义性,另一层是价值的终

极性。上帝、天、理就是包含这两重含义的信仰对象。为了维护既定的政治道德,还产生了祥瑞灾异理论。

“天”信仰在中国古代有着更广泛的影响,早在西周时期既已产生,西汉时期被进一步强化,在整个古代社会它是政治信仰的最重要内容。天与命连在一起,表示神灵的意志。对“天”信仰作出全面阐说的是汉代大儒董仲舒。天与宇宙万物有血缘伦理关系,是宇宙万物的母体和缔造者。“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天地者,万物之本,先祖之所出也。”(《春秋繁露》)阴阳五行是“天”的意志的直接体现。“阳,天之德也;阴,天之刑也。”阴阳与治国概念连在一起,进而发展出三纲之教,将封建等级论证为天经地义。董仲舒还把五行纳入了他的神学体系当中,五行成了天的品质的一部分。“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五行也与人伦关系牵到一起,并名之为“天之道”。

宋代的“理”是中国传统政治信仰的又一个对象。理是绝对化的道德意志,即绝对理念。仁义礼智是“理”的重要内容。朱论证等级贵贱是天定的,命定的。把封建道德秩序的“礼”规定为天理,反映了理学为封建统治服务的目的。

权威的获得通常采用两种手段:一种手段是运用暴力,强制社会成员遵守既定的社会秩序,接受相应的政治秩序;另一种手段是使政府本身偶像化、神圣化。实践表明,单独运用其中的一种手段并不成功,它往往导致作为政治工具的政府本身的毁灭。

政治信仰的意义是为国民道德确立一个理论支点,为政治道德找到最终的依据。因而,政治信仰要达到的目的不是终极价值本身,而是植根于现实政治生活中的道德观念体系。政治道德总是与现实的政治秩序结合在一起。政治道德是一定的政治状况的反映,它表明了一种需要,一种维持秩序的企图。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结构的变迁,政治道德或政治伦理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中国上古时代强调“受命”,秦汉以后强调纲常。董仲舒把三纲说成是上天的意志,朱熹更把这说成是天理。在尊天理灭人欲的道德戒条下,现实政治秩序变得神圣不可触犯,违背国家道德就是邪恶,甚至是大逆不道。

在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都宣扬“君权神授”,但现实中的帝王往往又是那样的腐败堕落。为了调节政治,儒家士大夫又设计了祥瑞灾异说,期望对帝王的政治行为作出限制。“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时指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与之相类的是庆赏罚刑。还提出五行之政。君主顺五行之政天降祥瑞,逆五行之政天降灾异。将儒家的政治演说加进天命说,对君主的权力作了一定的约束。但现实生活中天降灾异以限君权有限。君主多喜祥瑞。大臣拿灾异说事多得不到好的下场。

天命论常为帝王的合法性论证。真龙天子、奉天承运即是。主要有“秉气型”了(阴阳五行的基本框架建立于“气”的理论上。气成了神秘莫测的东西。一些皇帝出生时就有居宅上方呈现出圆形如盖的青色云气之类的神话传说,曹丕出生时就是如此。生理超凡型,宣扬王朝创立者在生理上超凡,从而向世人昭明其神圣性。如刘备,童年时代住宅东南生长着一棵高五丈有余、树冠犹如舆车的盖子,

都说要出贵人。刘备果然不同,身长七尺五寸,垂手过膝,耳大有轮,回目见耳。孙权等人亦是如此。托梦型。将帝王的身份与生母的梦境联系起来,在特定的梦境中,帝王与神灵发生了联系,从而使帝王神圣化。较为常见的是“梦日”型,即开国皇帝之母梦中与太阳遭遇,随后产下特定的帝王。北魏的拓跋珪、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等就是如此。朱元璋的母亲则是吞吃“梦神授药一丸”,遂有身孕,后产下一男婴,红光映室。邻里以为发生火灾,前来扑救。一看元璋生得姿貌雄杰,超然出众。龙子型。刘邦即如是。刘邦母亲梦到神仙。此时雷电交加,空中有蛟龙在腾跃,其母回到家中便有了身孕。托神型。直截了当地把帝王与神人牵扯到一起。后唐太祖李克用出生时与常人不同,妊娠13个月,其母危在旦夕,家人匆忙到药店买药。恰在此时路遇一神叟。神叟从容而言:让李家所有的人被甲执锐击鼓驱马,围绕住宅跑三匝,于是李克用安然出生。出生之时,“虹光满室,白气充庭,进水暴溢”。元世祖忽必烈的情况与此差不多。

当然,还有托佛型等。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以下三种情形:所谓“中兴”帝王的神化(如东汉、东晋、南宋)、通过政变手段当上皇帝的帝王诞生的神话(李世民、明成祖朱棣之长子)、在所谓的“正史”中,非正统的王朝国家和未能成功的农民政权,没有见到神话传说。估计是从历史文献中剔除掉了。

与天的关系有两条渠道:一是通过祭祀活动直接向上天提出自己的祈求,表达自己的真诚愿望;二是通过供奉圣人神像和拜读经书来理解天意。皇帝作为人间的最高统治者,当然不能崇拜人间活着的任何人,只能崇拜上天与死去的圣人。这是带有宗教性质的活动。

过去迷信的东西后来却变成了文化遗迹。最典型的要算天坛了,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天坛是天子祭天的地方。天坛的主要建筑都是圆形的,因为中国古代有一个“天圆地方”的说法。天是圆形的,像伞盖,地是方形的,像棋盘。所以地坛的主体建筑则是方形的。主持祭祀礼仪是皇权在握的象征。秦始皇有封禅(shan)活动,实际上是到泰山祭天。其上泰山时遇到下雨,他躲到松树下,后来封松树为五大夫松。汉武帝也举行隆重的封禅活动。“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增泰山之高以报天,厚梁父(注:指泰山,是泰山东南的一个山名,现属徂徕山。)之阶以报地。明天之所命,功成事就,有益于天地,若天地之更高厚然。”(《通典·卷五十四》)封禅就是祭祀天地。古人认为泰山最高,从而离天最近,此处的地自然也就最厚。封,就是在上面加土,使泰山更高,离天更近,使此地更厚。以此报答天地的恩惠。根源是“受天命”,故要“报天成”。以自己的成功向上天汇报。所祭的神,有时称为上帝,有的叫太一神,有的叫昊天上帝,有的则称皇天上帝。

祭天要做许多准备工作。确定陪祀人员,这是一种荣誉和政治地位的象征;其次是准备各种祭品。参加祭祀的人员还要进行演练,皇帝要斋戒三日,其中两天在宫中斋戒,一日在天坛旁边斋戒。在斋戒期间,有许多事不能做,不饮酒,不吃肉,不吃五荤:葱、韭、薤、蒜、芸苔。不祈祷、不理刑名、不听音乐、不入内寝、不问疾、不吊丧、不祭神、不扫墓。表示极端虔诚。斋戒的前一天要洗

澡。有皮肤病的不能参加祭祀。准备要认真,马虎者受处罚。天人感应说一直存在。(这两段摘自周桂钿:《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与天命论相联的或者天命信仰的延伸就是天秩论,天秩论与社会秩序模式及整合。

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核心命题是“天人合一”。这里天等同于自然,也就是天道,即自然秩序;把人等同于社会,也就是人道,即社会秩序。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大都认为,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在原则上是统一的。人道本于天道,天道体现人道。礼是社会秩序的总括,而关于社会秩序的礼又来源于天,人们从天的高度现实的礼寻找依据。

中国古代是一个等级社会,其特征表现为等级的多样性和等级的开放性。等级的多样性主要分为宗法等级、爵秩等级、官僚的秩品阶位等级、户等等级、职业等级、种族等级等。反映宗法等级的是丧服制度。其原则有亲亲、尊尊等。亲亲,辨别亲疏;尊尊,辨别嫡庶。贵族的爵秩不同。

二、道:宇宙万物之本源。集超越、绝对、统摄、恒常、神圣、神秘于一身。“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但器中有道,道不离器,道器一也。意味着超越神圣的道就在人间秩序中,呈现出人间性的一面。

经学——中国传统政治的指导思想。

天命是中国古代统治者的精神支柱。惟有人类精英——圣人才能知天命。圣人死后,圣人对天命的认识就在他们留下的经典书籍中。对经书的学习、解释,形成一门中国特色的学问——经学。汉代汉武帝后,儒家经学成为官方法定的意识形态,从此后两千多年里,经学始终受到历代统治阶级的崇奉。封建时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们往往通过对经书的不同解释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思想、政治主张,产贯彻到实际的政治活动中。这种以经学为形式展开的政治理论斗争贯穿中国经学史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

经书。经书就是儒家学派所尊奉并为中国封建时代官方政府法定的几部典籍的总称。在先秦时代,儒家学者们所学习和传承的只有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汉武帝时,诗、书、礼、易、春秋遂被立为五经,因为乐是空有其名而无典籍留传。宋代一度扩大到13经。值得提出的是,宋代儒家学者继承唐代韩愈的做法,从《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四书形成后,特别是朱熹作《四书集注》以后,其在经学上的地位和对现实政治的影响都远远超出的五经,构成经学史上极重要的范式转换。

经学是以经书为文本、以孔子儒学为解说的官方法定的意识形态载体,是思想统一的标准,只能学习、解说,不准怀疑、违反。(周桂钿: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第77页。)经学确立后,成为全社会的指导思想。两千多年的经学史,可说是一部经学内部派别斗争的历史,大的有汉学、宋学之争,汉学之中有今文经学、古文经学之争,今文经学中又有齐学、鲁学之争,齐学中又有不同的师法、家法

之争。这些派别表面上看起来是由于对经典的不同理解所产生的经学问题,而实质却是现实社会中不同阶层、不同集团的不同政治利益在学术上的反映。但经学总体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在经学的范围内,通过对中国封建政府法定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经典的解释来展开论争的,都尊奉孔子为圣人,都服务于现实的封建政治。

依据经学文本变迁、经学流派演化特别是依据经学影响政治力度的强弱,本文将经学史分为汉学系经学、宋学系经学和清学系经学三大阶段。

汉学系经学从汉武帝独尊儒学、立五经博士起到唐代为止,这一时期的经学以五经及其传注为主要文本,以通经致用为目标,在当时的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改革中影响巨大。汉学系经学的代表学派是今文经学中的《春秋》公羊学,代表人物是董仲舒。

宋学系经学从北宋新儒学复兴起到明末止,这一时期的经学以四书及其传注为主要文本,从通经致用逐渐转变为以经学培养人的德性,在当时的教育和思想文化方面影响巨大。宋学系经学的代表是理学派的《四书》学,代表人物是朱熹。

清学系经学从明末清初到晚清戊戌变法为止,这一时期的经学集历代经学之大成,经书已经逐渐从政治意识形态载体转化为一般性的文化典籍,各学派对于经学与政治的关系的态度也各不相同,有的主动迎合现实政治,有的有意回避现实政治,有的则主张改革现实政治。清学系经学的代表学派是晚清《春秋》公羊学,代表人物是康有为。

经学与政治的关系是多方面的。经学服务于现实政治是多层面的,大致可以分为统一思想、培养人才和制订制度几个方面。

汉武帝时期之所以确立经学的官方学术地位,其根本的原因之一也就是要以六经和儒学来统一全社会的思想,用思想统一来维护政治统一。董仲舒在答对汉武帝的《天人三策》中明确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唐太宗命孔颖达等撰《五经正义》颁布天下;宋代王安石主持对《诗》、《书》、《周礼》的重新注解,号为“三经新义”,统一社会思想。朱熹编《四书集注》亦有此意。经书是上古、三代社会生活的记载,其中尤其侧重于对古代政治的记载,在后代经学家眼里,那时的政治是圣王之政,是后代必须学习的理想目标。所以,经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研究经书中记载的圣王之,将其应用到现实的政治制度建设上来,使上古、三代的圣王之政再现于当时的封建王朝,这在古代就叫做通经致用。如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当谏书,治一经得一经之益也。汉大将军霍光废掉昌邑王而立病已(汉宣帝)即位,理由是病已学过《诗》、《论语》、《孝经》等儒家经典。王莽以《周礼》改制。

以经学改制,早期成功者多,后期失败者多,原因是中唐以后,中国古代社会发生了大的变化,再用上古形成的经书来改制显然是不行了。于是宋学系经学则减弱了五经的地位,而更推崇讲求个人修养的四书文本,从早期经学的经世致

用转变到以经学培养人的道德情操,这是顺应时势的经学范式转型,这种转型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从外向开拓型向内向收敛型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学与政治的双向互动关系。经学从总体上讲是为现实政治服务的,政治理论与实践毕竟是两个领域,道和政彼此间矛盾、不一致是驰名难免的,作为现实的政治统治集团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直接出面干预经学的理论问题。汉代的皇帝经学利用政权力量统一经学。汉宣帝在公元前51年参加石渠阁会议,东汉章帝于公元79年,又大集群儒于白虎观讨论五经同异,这次会议的记录由班固写定为《白虎观通德论》,由朝廷颁布全国。

具体讲,从学派上说,今文经学相对于古文经学来说,更关注现实政治;从历史上看,早期的经学对政治的影响较为广泛,特别重视通经致用,积极干预政治,而后期的经学如宋学则侧重于经学对人的思想、道德的熏陶,如心性修养等。且经学与政治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

儒学的道学政三个层次并存。儒家知识分子努力地试图认识仁的完整意义,仁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而是一种公共行为,一种对超越的回应。

虽然如此,但是,如果将古代国家政体这一转型的特点归结为文官制度的儒家化,却又是片面的。当儒家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汉代文官制度时,他们所珍惜的价值也明显政治化了。将儒家价值政治化以加强汉朝对意识形态的控制,以及加入政府的儒家知识分子出于理想主义的理由将政治道德化,是汉代政治文化中两服相互冲突的思潮。前面提到的陆贾、直言不讳的学者兼官员辕闭生、著名的通人董仲舒、文人哲学家扬雄即是显例,都想比政治为他们的“道”服务c他们都关心学习圣贤在汉政府的实际运作中如何得到保证f他们想将政治道德化的意愿时常遭到挫折.但是,他们坚持传播儒家学说,大大有助于儒学逐渐确立为汉代的官方意识形态i从广义的文化角度来看.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政治语言,或者更确切地说,包括少数统治者在内所有政治人物的行为原则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没有直接进入权力中心就已做到了这一点。主义要求导致了显而易见的结论:政治、道德不可分,而且道德比政治优先c然而,不可否认,“内圣外王”的儒家理想是无法付诸实践的.只有圣人才有资格为王的要求也是不现实的。实际上,汉代没有一个皇帝,或者说中国历史上也没有—个皇帝是圣人。尽管据说汉武帝曾转而信奉懦学,但他仍然粗鄙残暴.完全依仗严刑峻法,最坏的是还出奇地迷信。儒家伦理在现实中极少触及统治者的内在生活,它经常被当作控制社会的意识形态武器而滥用。天子本人未必愿意修身,但是,他可以充分意识到确保大臣们修身的政治利益。虽然掌权的学者兼官员自己也许并不会将儒家伦理付诸实践,但是,他们肯定明白,倘若平民树姓真那么去做丁的话.保持社会稳定的任务就相对容易完成了c

孔子自许为古人的爱慕者、传统的传播音,而不以传统的改革者自居。但他赞同人必须靠自我努力学做完人的古老智慧,因此,掌握和精通文化,超越人的本能天性,是人的基本活动。动物的命运是注定的,几无选择可言。人,无论个人还是集体、则享有广泛的能动性,人性有一个无言的特征,就是可塑性.由此也就有了可完善性。

大一统论——中国传统政治的格局

纲常论——中国传统政治的纽带

民本论——中国传统政治的基石

德治论——中国传统政治的特色

常变论——政治改革的理论依据

变则通,通则久

曹德本在《中国古代思想探索》中指出:

中国古代哲学观

主要表现为宇宙观、认识论、辩证法三个方面。

在宇宙观上,在本体论中,有人提出以有意志的“天”为本体,有人提出以超自然的精神性的“道”为本体,有人提出以物质性的“气”为本体,有人提出以客观精神的“理”为本体,有人提出以主观精神的“心”为本体,从而形成了天说、道说、气说、理说、心说五大基本观点。天说和道说存在于春秋战国时期,天说沿续至汉代;气说始于汉代,成于宋代,完善于明清之际,理说和心说是宋明唯心主义理学的两种不同表现形态。

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万物如何生成的问题作为宇宙观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不是每个哲学家都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但很多哲学家都涉及到这个问题。从有关资料来看,基本上有两种主张,一是由精神性的东西产生万物,一是由物质性的东西产生万物,从而构成了万物生成的两种学说,即糖神生万物说和物质生

万物说。精神生万物说是讲万物生成的终极原因归于精神性的实体,也就是一些哲学家所讲的“无极”、“太极”、“天”、“道”、“无”、“理”等等。持这种学说的哲学家在自然现方面基本上是唯心主义者,他们把万物生成的原因归结为某种客观精神,由这种精神性的实体派生出万物来。

物质生万物说的生成论是大多数唯物主义哲学家普遍论述的问题,他们的基本思想是以物质性的气作为万物生成的物质根源,从《易传》到王夫之,都明确主张气生万物的生成论,虽然基本观点没有更多的创新,但作为一个古老而悠久的思想却比较稳定地发展下去,尽管气生万物的提法不尽科学,带有明显地朴素性和臆测性,但毕竟是从物质世界本身中寻找万物产生的根源。气生万物的地成论之所以延续这样久而没有大的突破,主要原因是出于自然科学不发达,这是历史的局限所造成的,所以,长期以来,在生成论方面只停留于气生万物的论断上,不可能有新的突破和解释。物质主义者一般坚持阴阳五行说。

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知行观中,在认识方法论问题上有两种互相对立的学说,一是修心说,二是格物说,修心说是重内心修养的唯心主义认识方法论,格物说是重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认识方法论。

知行关系论是关于知与行即认识与实行的关系的理论,这是知行观的核心问题。中国传统哲学重知亦重行,这是由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决定的,这种特点就是明显地表现出对人生问题的关注,从而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人生哲学,人生哲学注重心性修养,注重道德践履,认识人生、实行人生是人生哲学的主题,这样,知与行以及二者关系问题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构成了知行现的核心。

知行关系论主要回答和解决知与行二者的地位及其关系的问题,对待这个问题,有的主张重行说,有的主张知先行后说,有的主张知行合一说。在先秦时期,重行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苟于和韩非;进入宋代以后,重行说在唯物主义哲学家那里得到广泛的阐发,比较有代表的人物是张载、王廷相、王夫之。

首先提出知先行后说的是汉代的董仲舒,二程明确主张知先行后,不先致知,便不能行,就是行了也不能持久,只有知得深,才能行得到,所以,知是本,行是

末,知在先,行在后。朱熹发挥了二程的知先行后说。

知行合一说是知行关系论中的一种特殊的学说,这种学说主张知是致心中固有之知,行是行心中固有之知,知与行在心学的基础上合而为一。持这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明代的王守仁。

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观朴素地回答了世界是怎么样的问题,作为辩证法领域的一些重要问题都涉及到了,三千年来,很多哲学家一直在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以联系论、发展论、矛盾论为基本内容,组成了辩证观的有机体系。

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

主要包括人性论、修养论和境界论三个方面的内容。

人性论方面。一是形成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春秋后至战国时期,这一阶段是人性理论初步提出并开始形成的阶段,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围绕人性本质即人性善恶的问题而进行的,这一问题的解决为以后人性问题的探讨奠定了基础。二是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两汉隋唐时期,这一阶段是人性论从人性本质问题发展到人性品级问题的阶段,人性论在这一阶段讨论的主要问题已不是善恶本质的争端问题,而是人性分为哪些品级层次的问题,人性品级层次的讨论是人性论深入发展的表现。同时,这一时期,关于人性源泉、性习关系、性情关系等访问题也开始提出来并进行初步的讨论。三是完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宋元明清时期,这一阶段是人性论从性三品问题发展到人性种类问题的探讨,两种人性说或一种人性说是这一时期讨论的中心问题,这一问题的讨论是从张载开始的,此后,各人所讲两种人性或一种人性部是对张我的人性论从不问角度进行阐发,并把这个问题与本体论联系起来,从而使人性问题得到本体论的论证,同时,在这一时期,性习关系问题、性情关系问题都得到深入讨论,达到中国商代的最高水平。中国古代的修养沦,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注重以后天的修养恢复先天的善性的特点。中国古代人性的主导倾向是先天的性善论,这种先天的善性,靠后天的修养得以恢复和保持,无论是内心修养还是行为修养,都具有这种特点。

二是内心修养与行为修养相结合的特点。中国古代的修养,不外两种方式,一种是内心修养,即养心,一种是行为修养,即修身,这种方式虽然在不同思想家那里有所侧重,但总的倾向是二者结合的,目标是一致的。三是个人修养与封建伦理准则相结合的特点。汉代以后,随着封建制的确立和巩固,封建统治阶级认识到,要维护封建统治,必须以封建伦理准则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这样,便制定一整套的仁义礼智信等伦理纲常修养与这些伦理纲常相结合,是封建社会内的特点。

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境界论是以人性论为基础、以修养论为方法和途径追求人生理想的精神境界的理论。这种理论表明,人性的本质是善的,或可以为善,通过后天的修身养性的工夫恢复或保持先天的善性,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圣人境界。

境界论主要回答和解决人生的理想和目标是什么,最终实现的最高精神境界是什么。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是以人性沦、修养论、境界论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思想体系中,人性论是基础,修养论是方法,境界论是最终目标。境界论构成的有修养论是途径和境界论作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本身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态,从发展过程来看,可分为以下三个时在宋元明清时期,境界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态:周敦颐以诚为核心的境界论,张裁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境界论,二程以仁为核心的境界论,朱熹以天理为核心的境界论,王守仁以心为核心的境界论,王夫之以人道为核心的境界沦,戴震以天道为核心的境界论。这几种形态的境界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天为最高准则.是达到与天为一、浑然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的境界,在这一时期,注意境界论与本体论相结合,注意天与人的联系,这是境界论深化的表现。

人生理想境界问题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长期讨论的问题,它的实质是为人生立一个最高的准则和目标,是人生修养的最终目的,它给人以希望,给人以精神上的寄托,为现实的人生立一个超现实的境界。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是围绕几个重点

方面展开的;从它的发展过程来看,是逐步深化。

(一)境界论讨论的若干问题。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境界论,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的,一是理想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长期讨论的重要问题,儒家注重理想与现实的结合,主张理想基于现取道家则主张理想与现实的分离,主张超现实,追求所谓精钟上的解脱和绝对自由。二是有为与无为。实现理想的境界,是主张发挥人的主动精神,积极进取,还是消极被动,主张无为,这是儒道两家讨论的中心问题。儒家的境界论注重人事上的有为.道家则注重人事上的无为。三是境界与人伦。最高境界与日常人伦的问题是指理想的精神境界与日常封建伦理纲常相结合的问题,这是历代儒家普遍关注并逐步深入讨论的问题,这是封建社会伦理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四是天道与人道。儒家的境界论注重天人合一,强调人道源于天道,追求浑然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不分内外、不分物我的神秘境界,这是境界论与本体论相结合的产物。

(二)境界论的发展阶段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境界论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一是形成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在这一阶段,道家随着思想体系的建立,在伦理思想上也形成了自己的境界论,主要以老、庄为代表;儒家境界论的核心,如“仁义”等等,由于孔子、孟子等人的阐述都已明确提出来,儒家境界论的基本思想也开始形成。二是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两汉隋唐时期。在这一阶段,境界论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以董仲舒为代表发展了先秦儒家的以“仁义”为核心的境界论,李翱的以“诚”为核心的境界论的提出,是儒家境界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标志:以王弼为代表发展了先秦道家的境界论,特别是他没有简单继承道家思想,而是提出以真、善、美为核心的境界论,具有儒道融合的倾向。三是完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宋元明清时期。在这一阶段,境界论发展到完善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境界论与本体论相结合,提出了比较完备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论。

人教高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作者:————————————————————————————————日期: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 时期朝代起止时间大事记(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 奴隶社会形成夏朝前2070年— —前1600年 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王朝夏 启夺得王位后,将王位传给自己儿子;开 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代替公 天下、传子代替传贤 历法《夏小正》 发展商朝前1600年— —前1046年 王位传承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封侯、伯,作为 臣服于商王的方国首领;迷信鬼神 青铜器的鼎盛时期;烧制出原始瓷器 出现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商人;殷历; 成熟的文字——甲骨文(清末发现) 鼎盛西周前1046年— —前771年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井田制;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瓦解春秋 前770年— —前476年 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大国兼并 新兴地主阶级推动各诸侯国进行改革和 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确立 铁器、牛耕出现,并逐渐推广 小农经济确立;垄作法;都江堰; 商业繁荣,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战国时秦 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 百家争鸣(儒、墨、道、法) 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历法《石氏星表》(后人辑成) 春秋末年出现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战国时期,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代表 作楚国屈原的《离骚》 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标志绘画走向成熟 封建社会形成战国前475年— —前221年 初步 发展 秦朝前221年— —前206年 秦灭六国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等六国。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 度、中央实行三公九卿以加强皇权、地方 推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 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统一度量衡、 货币、车轨、文字,修驰道、灵渠、万里 长城,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 焚书坑儒;小篆;隶书的出现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发展史专题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发展史专题复习导航 一、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兴衰历程 1.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 中央集权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也就是听命于皇帝一人调遣,因此中央集权既有利于国家统一,也有利于加强皇帝的个人专制独裁。 2.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兴衰历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秦汉时期巩固;隋唐时期完善;宋元时期加强;明清时期空前强化并达到顶峰。 3.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过程中伴随着两大基本矛盾:一是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二是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两者的发展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并日渐强化,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中央权力不断强化,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4.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过程的特征:①在行政上,剥夺相权和地方权,官吏自皇帝出;②在财政上,财源由中央垄断;③在军事上,强干弱枝,皇帝一人总揽国家兵权;④在司法上,法由帝颁,律由国掌;⑤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二、中国古代的封建盛世 1.涵义:所谓治世或盛世,一般是指地主阶级封建专制集权式的“和谐社会”。只是相对来说,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比较繁荣。但农民仍然遭受严重剥削,生活艰难。这些治世或盛世,绝不是农民的理想社会。我国古代的盛世或治世主要有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 2.封建盛世出现的一般原因:①前朝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使统治阶级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即部分地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根本原因)。②封建统治者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如善于用人和纳谏,居安思危,励精图治等。③统治者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政策和措施,使社会比较稳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比较繁荣。④统治者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国家统一,中外交流频繁。 ⑤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他们是盛世局面的直接创造者。(直接原因) 3.盛世局面给我们的启示: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②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③人才和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保证;④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居安思危;⑤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 三、中国古代的改革与变法 中国古代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变法有:管仲改革、商鞅变法、两税法、王安石变法、明朝后期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重点总结材料

第一章商代西周的政治思想(不重点看) (1)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各部落由氏族公社向国家形态转变。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家长制家庭与部落征服共同作用的结果。 特点:1.保留了部落的某些特征(国家是松散的联盟,对本部族成员和被征服者实行分治政策) 2.土地公有 3.君主制度 (2)西周的重要政治经济制度 1.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2.分封制:同姓子弟和古代帝王后裔。 3.井田制:土地公有。以家庭为单位平均占有土地,农户上缴十分之一的实物地租或九分之一的劳役地租。 (3)商代祖先崇拜和王权观念 1.占卜成为重要的事务,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统治者向成名宣示其权力神圣性和合理性) 2.从祖先崇拜到王权至上 (4)西周初期“敬天保民”思想 周公“敬天保民”“明德慎罚”思想。他提出“天佑有德”“惟命不于常”“明德慎罚” 第二章:春秋时期的政治思想 一、孔子的政治思想 (1)“天下有道“的政治思想。“道”是作为判断社会政治良否的标准。符合道义的社会便是好社会。符合道义的社会特征包括:1.有着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一秩序。2.道德品行良好。3.社会关系和谐 (2)“仁“与修身。”仁“与”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仁“有三要点。爱人为仁、克己复礼为仁、敦朴厚重为仁。仁是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是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前提。孔子认为诗人还要进行修养,包括养成“克己忍让”的美德、恪守“忠恕”之道、安贫乐道、安分守己 (3)“礼”的德政教化。恢复礼制是走出社会动乱的根本途径,主张用礼规范社会生活,重建社会政治秩序。礼是适用于社会各面的行为准则。礼是个人的行为规范,也是国家政治事务的规范。君主做到礼的规范便是德政,而做到以德治国应该做到富民均平、举贤才、教化主张。孔子还主张通过教育培养人才。 二、老子的“无为而治”政治思想 (1)老子的“道”论。道是老子的政治思想的核心,道先于物质世界并且独立于物质世界的存在,道是物质世界的本原,并且决定着具体事物的属性。本质为无的道孕育了世界万物。,道是社会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法则。 (2)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老子设想的理想社会有以下几个特征:国家规模小,人口少、生活在原始状体下,人们长期实践形成的知识与技能失去了价值、人们没有知识欲望目的的生活、人们之间没有交往每一个小国相互隔离。 (3)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可以使民众保持淳朴善良的品质。无为政治主张主要包括: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慎征伐。老子的无为而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在本质上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无为诗人回到原始蒙昧的状态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政治思想 一、孟子的“仁政”思想 (1)”性善“论。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性善论),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属性,也是

论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价值意义

论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价值意义 【摘要】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方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强调伦理与政治相结合,主要采用的是教化和修身的方法,特别是以两者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为主。继承这一方法体系中的有益成分,有利于我们巩固思想道德社会教化权力,强化自教自律,引导社会风气,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这些方法对当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以德治国”有着很大的用处。 【关键词】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法现代价值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尽管是为古代社会服务的,但其讲道德、重修身的传统美德,尤其是古代道德教化与修身养性方法,在今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我们仍当继承和发扬,而且其中蕴含的当代价值很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学习。 1、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要内容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或者说,是教育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对受教育者采用的手段和方式,①它是架设于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之间的桥梁。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可谓是硕果累累,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1 教化方法 ①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教化方法是指统治阶级用自己的思想体系对教育对象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和影响,以使教育对象接受这些思想的一种教育方法。它是社会思想政治品德个体化的方法,主要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传授阶段。 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该首推教化方法。教化方法在原始社会就表现为有生产和生活经验的老人通过口耳相传、观察模仿、以身示范等方法向年轻人传授生产、生活经验。到了奴隶社会,甲骨文中对教化已有记载。如《周礼》记载,周代设大司徒官职专事教化,并规定了大司徒的十二项教化内容。儒家从孔子便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教化方式。 纵观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可看出中国古代的教化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主要内容有:第一,教育灌输。封建统治者为了传播、灌输儒家思想,便尽力推崇儒学的四书五经,除了编写经书来传播儒家道德思想达到普及儒家伦理道德的目的之外,统治者还兴办学校加强对各级民众的教育灌输。第二,化民成俗。统治者为了将他们的教育思想贯彻下去,除了用灌输的手段之外,还利用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将这些教育思想化为一种无形的氛围,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采取的方法多种多样。第三,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儒家特别重视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孔子认为,一个人能正己然后才能正人。第四,环境陶冶。中国古代社会教化重视环境对人的品格形成发展的作用,要求教育者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道德氛围,促进社会民众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荀子曾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他认为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必须自觉地把这种环境的影响纳入到教化的重要内容中去。 1.2 修身方法 修身方法是中国儒家所强调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个人道德修养方法。它是个体思想政治品德社会化的方法,主要用于个体思想政治品德的内化阶段。 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要能弘道,非道弘人”。可见,孔子认为人有践行道德的能力,那么人就应该进行道德修养。在《礼记·大学》中有一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公式:“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中国古代史总结资料

中国古代史总结

中国古代史 一、政治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 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度 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演变及其影响 春秋战国:初现雏形 秦:确立形成 汉唐宋元:加强完善 明清:空前强化 确立于秦,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宋元,强化于明清 3.秦国商鞅变法 社会转型,质跃 4.北魏孝文帝改革 民族融合,汉化 5.北宋王安石变法 封建社会中期,调整 6.秦始皇 统一,建制,功过 7.唐太宗 贞观之治,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 8.康熙帝 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9.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秦:三公九卿制 两汉:汉武帝任用身边亲信,设中朝、外朝 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 宋:中书门下:参知政事(行政权)、枢密使(军政权)、三司使(财政权)元:中书省、宣政院 明:废宰相权分六部、内阁 清: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 10.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西汉: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以州为监察区,设置刺史 东汉:州郡县 隋:州县

唐:道州县、藩镇割据 北宋:派文臣做地方官、路州县 元:行省制度、路府州县、宣慰司 明清:废行省设三司 11.关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问题 ⑴注意分析、理解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存在着的两对矛盾: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君权不断扩大;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⑵评价:在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基本上是起积极作用,有利于社会安定、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应辩证地评价;元朝的行省制度,应充分肯定其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方面的积极作用;明清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虽然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抵制外来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阻碍了科技文化的进步,阻碍了社会进步,基本上起的是消极作用 12.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核心) 我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影响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13.“大一统”政治推动中华民族的形成 ⑴秦汉时期“大一统”政治形成,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 ⑵秦汉时期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有共同的经济、共同的地域、共同的文化的中华民族基本形成,中华民族形成反过来巩固“大一统”政治 ⑶江南经济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14.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的贡献 ⑴元朝统治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有特殊的地位 ⑵清朝统治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15.古代杰出君主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大有作为 ⑴秦始皇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作出贡献 ⑵唐太宗为促进民族团结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⑷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

古代中国的政治文明

高考二轮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1.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官僚政治体制开始形成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 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④文官为相便于皇帝限制相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C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选官制度沿革过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是在隋唐时期科举考试制度;文官为相便于皇帝限制相权出现在宋朝重文轻武故应该排除②④。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2.“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亦如己愿”。上述材料中,主父偃建议的巧妙之处在于( ) A.以广建侯国的办法来拱卫中央政权 B.有利于刘姓政权且抚慰了异姓功臣 C.以分封王国子弟办法来调整统治者内部关系 D.以宣扬仁孝之道为由而削弱地方王国的势力 【答案】D 本题考察西汉时期对割据势力的治理。题干中叙述了主父偃对西汉时期王国制度的意见,抓住题干“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一句作为目的,其做法是下令诸侯将自己的土地逐渐分给子孙,以削弱王国势力,因此属于推恩令内容。A项不符合材料内容;B项不符合“连城数十,地方千里”,说明王国势力强大;推恩令的目的不是调整统治内部的关系而是消除对抗中央的力量,因此C项不能选。 3.图7是《明代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图》,图中阴影部分是湖广布政使司的管辖范围。当时“湖广”指的是今天的() A.湖南、广东B.湖南、湖北C.湖南、江西D.广东、广西 【答案】B 考查识图能力。根据历史常识,明代地方最高行政区划仍习惯称为行省,湖广包括今天的湖南、湖北;从地图上的阴影部分与江西、广西、广东、陕西等接攘,可知是湖南、湖北两省。4.作为证据,以下史料不可以用来研究()

初中一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历史上册知识点概要 一、知识点: 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 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列表展示更直观清晰)P1.3.4 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P2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P4—5 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P5 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P7—8 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P7—8 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P7—P8 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P12 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P13 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P14 第二章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13、 1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P15

15、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P21 1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P23 17、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P23—24 18、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P24 19、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P26 20、“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P27 21、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P27 2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P30 23、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P30—32 24、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P31 2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P32 26、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形势图》P33 27、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P34 28、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P36—37 29、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P37 30、春秋后期,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比欧洲早1900多年,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早在商朝就有制造。P27、P36 3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筑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

中国政治思想史试题整理全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概述中国古代主要思想家的重民思想,并结合实际谈谈其现实意义。 答:1、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以注重调解为主,充分体现了重民思想。他提出了“惟命不于常”、提出天根据德行“求民主”、主张以民情见天命的思想。周公施政的指导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保民与慎刑罚。 2、春秋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仁和仁政,主张德治和教化;道家的老子反对严刑峻法,认为民众生活贫困是因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人民生活困苦,统治者却奢侈腐化,大力提倡无为政治;在社会治理政策上,墨家的墨子主张实行富民政策; 3、西汉时期的贾谊,他的重民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强调了民的地位和作用。指出民是国家之本、政治之本,民心向北会直接影响统治者的成败行失,提出与民为敌,民必胜之的思想。这是传统重民思想的认识顶点。 4、唐朝时期李世民的民本思想主要有三点:一、立君为民。二、民养君。三、民择君。 5、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就人才问题:他认为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众之中有大量人才,因此他一生也培养和推荐了不少人才。 6、柳宗元的民本思想有:君民关系上,以民为国本、君本。所以民是国之根本,在官民关系上,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 7、王安石的政治改革思想表现在王安石变法注重对农民问题的解决上。

8、明清时期的朱元璋,在明初,社会残破,经济凋敝,生产争需恢复,他采取了恤民、安民政策。这些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动了明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评价和意义: 古代重民思想史承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提出的。其本质是“名为重民,实为治民“,是统治阶级通知的工具,当前我国正致力于“以人为本”的政治文明建设,针对中国古代钟敏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政治上,吸收钟敏思想的合理成分,以民为本,民心向背对于国家的兴衰,民族复兴作 用非常重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方面发挥民众的作用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使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公民思想意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引导人民群众确定正确的公民意识,抛弃官本思想。 3、经济吸收重民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有重大的知道作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告诉我们要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繁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和谐社会建设,吸收重民思想的利民爱民,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简要概括一下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兴衰发展情况 1.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受冷落。原因: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这些主张在战国纷争的时代,无助于实现国家统一,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启示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实启示 姚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410004)摘要: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沿革,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其中一些教育方法对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具有借鉴意义。关键词: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实启示;中国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320(2009)04-0075-02Ancient Chinese Method of Ideological and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Reality of EnlightenmentYAO Yao(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Changsha,Hunan 410004,China)Abstract: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ncient China has experienced a few thousand years ofdevelopment history,the formation of a more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metho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ome of which teaching methods to our present-da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meaningfulreference.Key words:ancient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reality inspiration;China收稿日期:2009-05-11作者简介:姚遥,女,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湖南农机HUNAN AGRICULTURAL MACHINERY2009年7月July.2009第36卷第4期·学术Vol.36 No.4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虽是我党提出的,但它确是人类社会历史不同阶段和不同阶级共有的社会活动,它所包括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普遍社会现象。中国古代社会,包括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原始社会,由于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产中分离出来,而且文字还没有产生,所以教育主要是通过集体生产劳动和原始宗教活动来完成的。公元前21世纪,在中国的奴隶社会出现了阶级,文字也在生产劳动中慢慢产生。奴隶主问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充分利用宗教迷信欺骗和麻痹奴隶和平民,用讲“德政”,建“礼治”的手段来缓和阶级矛盾。进入春秋时期后,教育迅速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伦理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孔孟则是其中就为杰出的代表,他们所创立的儒家思想理论和方法最为系统,所以一直为封建统治阶级所承袭为统治阶级服务。所以,本文所讲的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就是讲儒家伦理道德教育方法。1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沿革,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这里我不可能把所有的方法都列举出来,只选取一些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借鉴意义的主要方法列举如下:(1)教育灌输。统治者为了传播儒家思想,使儒家的经典《诗》、《书》、《春秋》、《论语》、《孟子》等得以普及,历代统治者采取了编写和普及蒙书的手段,来灌输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如《三字经》、《女儿经》、《千字文》、《神童诗》、《增广贤文》等等,这些读物均为当时学童的启蒙教材,不管其是否能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只要求其奉读铭记,无条件接受。当然,统治者编写的这些读物容易背诵,以通俗易懂的故事来传播儒家道德思想,使其在民间大量推广流传,从而达到普及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目的。(2)化民成俗。统治者实现“化民成俗”一方面是教育灌输的结果,同时也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自发养成的。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秦汉时期,地方设“三老”专职教化,他们的任务是发现本地区的为民法式的人和事。一经发现,就会奏报朝廷,以门庭悬挂荣誉匾额大事宣扬以示表彰。树立典范加官进爵,树立牌坊,修建祠堂,建立家谱家规等。通过这些方式营造出统治者所需要的社会氛围,随着生产和生活实践的积累,形成了深受儒家伦理道德影响的社会民俗。(3)身教示范。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特别重视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孔子认为,一个人能正己然后才能正人。教育者应该是伦常的完美体现者,是学生的道德楷模,要以自己负责的精神、谦恭态度和博学多知来教育学生、感化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为学生树立好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

殷周时期 商代、西周时期,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当时以祖先崇拜为特征的宗教世界观统治一切。在商、西周两代,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是与这种宗教世界观密切相关的神权思想。统治者假借宗教迷信进行统治。把神权和王权结合起来,宣扬君权神授,宣称国王是受所谓至尊无比和主宰万物的“上帝”之命来人间进行统治的。周取代商,给君权神授观念以很大的冲击。周统治者为了自圆其说,提出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观点。这样,神的一元论逐渐过渡到天命人事并重的以德辅天的二元论。在周取代商的斗争中,周的统治者感受到了人民的力量,提出“保民”、“慎罚”等政治主张,这是中国民本思想的开始。 春秋战国时期 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恢复社会秩序,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和认识出发,提出救世方案。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的政治控制不十分严格,社会上没有绝对的权威,言论相对自由。特别是由于战争年代,各国很需要人才,知识分子的地位较高,因而他们言政议事也较为积极而较少顾虑,形成了百家争鸣,学术空前繁荣的局面。当时著名的思想流派有以孔丘、孟轲、荀况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学说,以《老子》书为代表的道家学说,墨翟为代表的墨家学说,许行为代表的农家学说等。 秦汉到鸦片战争以前 这是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并吸收其他各家思想而形成的“三纲五常”说发展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可分以下3个阶段: ①儒学独尊和儒学神学化,即“三纲五常”说神学化阶段。 ② 儒学玄学化阶段。 ③ 儒学哲理化阶段。 特征 ①内容的现实性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所涉及的问题一般都是现实政治的反映或政治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一个王朝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往往成为后来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政治思想的素材。他们思考和论证往事的得失,为后代的统治者提供新的治国方针,以纠前代之失,绝少抽象的思辨和繁琐的论证。 ②内容的稳定性 中国帝制社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生产力发展缓慢,生产关系很少变化,与此相适应,政治思想方面的变化也很少。在长达三千年的中国帝制社会中,政治思想的表达形式虽有从神学到玄学、从玄学到理学的变化,而神学、玄学、理学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基本上是相同的,都是奉天法古,三纲五常,仁义道德等;争论的问题也一般是人治和法治、德治和刑治、王道与霸道、民本主义和君主至上、相对君权和绝对君权、尊贤和亲亲、均平和兼并、民族抵抗与民族投降、义理和功利等。 ③政治思想的伦理化 纵观中国历史,法家思想家虽然排斥伦理道德,但这种思想并不占统治地位,占统治地位的是以孔孟政治思想为主体并融合其他各家学说的新儒家思想。它把政治和伦理道德紧密结合起来,虽不一般地反对暴力,但却更重视伦理道德,强调“为政以德”,宣传“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讲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把三纲五常视为治国之本。伦理化的政治思想对中国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以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角度分析中国历史阶段特征

从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角度分析中国历史阶段特征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 一、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一)先秦时期:华夏族的形成和华夏文明的全面奠基 1、政治:(1)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2)从原始公有制到阶级和国家的产生;(3)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确立;(4)从分封制到县制、郡县制的产生,逐渐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1)农业在经济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开始确立,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形成;(2)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兴盛起来,集政治、经济、商业和文化功能于一身的封建城市兴起;(3)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重农抑商政策和观念开始形成。 3、思想文化:(1)现代汉字的前身甲骨文出现,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奠定了基础;(2)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儒、道、法等主要思想流派均已出现;(3)具有中华民族特点和底蕴的文学艺术(如《诗经》、《离骚》)和传统科技(如天文历法和中医学)起步奠基。 (二)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1、政治:(1)统一局面的形成(秦灭六国)和巩固(汉武帝大一统);(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和巩固(汉);(3)拓展疆域,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辖(如秦在越族地区设三郡、汉设西域都护)。 2、经济上:(1)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封建经济逐渐发展;统一度量衡、货币,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的交流;(2)重农抑商政策被作为封建王朝的基本国策,休养生息政策被作为封建王朝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重要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3)形成了严密的户籍制度,确立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3、思想文化:(1)实行文化专制,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以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和巩固统一的要求;(2)封建教育模式逐渐形成,创立了太学和形成了地方教育系统。(3)科技文化取得了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长期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1、政治:(1)封建国家长期分裂,但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如西晋的短期统一,黄河流域的多次局部统一,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民族融合);(2)政权更替频繁;(3)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4)士族制度盛行,成为割据分裂的政治基础。 2、经济:(1)北方的经济几经破坏,几经恢复,延缓了发展的速度;(2)江南经济开发,开始赶上北方,南北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平衡;(3)士族庄园经济、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3、思想文化:(1)天文、地理、数学等科技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2)佛教盛行,佛教文化发展;(3)文学艺术成就突出。 (四)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 1、政治:(1)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疆域辽阔,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时间相对较长;(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3)进一步完善了选官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2、经济:(1)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全面繁荣;(2)出现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工商业城市;(3)赋税制度出现大变革,两税法开始改变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3、思想文化(1)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兼收并蓄,科技成就世界领先;(2)教育

专题四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测试题

2013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专题闯关》精选最新2013年模拟题专测 专题四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政治文明 一、选择题 1.(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13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历史试题)始建于元代的中轴线是古都北京魅力的重要部分。从永定门一路向北,前门、正阳门、社稷坛、太庙、天安门、故宫、景山、钟鼓楼……北京的城市布局就是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中国古代这样的建筑理念反映了 A.自然经济将缓慢解体 B. 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儒家地位不断提高 D.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京城建筑布局体现了极大的对称性,皇宫建筑处在中轴线上突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中央集权。 2.(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13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历史试题)有学者说:“满族自己内部,原本实行的是八旗旗主共议的氏族民主,而不是汉文化的绝对君主制,后来才废除了这种氏族民主形式,实现了君主的专制体制。”这种变化达到顶峰是在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清代军机处的设立。雍正设立军机处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本题选C项。 3.(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部分)2011年8月22日,安徽省地级巢湖市被撤销,原辖含山、和县划归马鞍山市管辖,这是地方行政区划的又一次重大调整。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废分封行郡县,导致其孤立而亡 B.西汉采用郡国并行制,实现长治久安 C.元朝实行行省制,行省拥有军政大权不利于中央集权 D.明废行省设三司,加强了中央集权,降低了地方行政效率 【答案】D 【解析】A错误因为秦亡的原因是暴政;B错误因为郡国并行制使得西汉初期中央集权遭到威胁;C错误因为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D正确。 4.(2013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15题)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答案】D

中国古代政治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政治: 一、早期政治制度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王位世袭制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两大矛盾:皇权—相权;中央—地方) 1、秦: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度: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度:丞相(辅佐政务)、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地方制度)郡县制度(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标志着由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2、汉: (中央官制)中外朝制度 (地方制度)郡国并行制度→推恩令→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后发展为州牧,成为地方割据势力) (选官制度)察举制 3、隋唐: (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用以执行 (地方制度)节度使,后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 4、宋: (中央官制)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省(行政),枢密院(军事),三司(财政) (地方制度)文官制度,设通判监察地方官员 5、元: (中央官制)一省制:中书省 (地方制度)行省制度,设宣慰司 6、明: 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复存在) 明成祖朱棣设内阁 7、清: 康熙设南书房 雍正设军机处(标志着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中国古代经济→农耕经济 一、农业 1、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耕作工具:铁犁牛耕,西汉→耦犁;隋唐→曲辕犁 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都江堰;三国的翻车;曹魏的筒车 2、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3、土地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土地兼并 二、手工业 冶炼业、制瓷业、纺织业;青铜器,青花瓷,彩瓷

明中期之前,官营手工业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 三、商业 宋朝之前,坊市分离 宋朝,坊市界限被打破,出现了早市,夜市,草市,瓦舍勾栏明清: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四、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和海禁 五、经济重心的南移 1、东汉末年 2、唐安史之乱之后 3、两宋年间 南宋,经济重心正式南移,南方成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中国古代文化 一、思想 1、儒家思想 孔子:仁,礼 孟子:性善论,民贵君轻 荀子:性恶论 2、道家思想 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 庄子:逍遥,顺其自然 3、

中国历代政治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中国历代政治思想家的政治思想(整理) 周公政治思想:主要内容为"明德慎刑"."敬天保民". 一,天命不常.二,天命与人事相统一,从民情中知天命.三,敬天保民. 敬天保民的具体措施:第一,要牢记商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不能贪图安逸,荒怠政事第二,要体察民情,第三,要慎用刑罚. 孔子公元前552年-公元前479年,仁与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一,仁,礼学说.二,徳治主张.第三,人生哲学.主要内容是克己忍让与内省修身. 行德治的具体措施:第一,礼治与正名.第二,举贤才.第三,实行平均主义政策. 孟子生卒年不详,在政治上主张施仁政. 一,性善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产生与先验的良知良能.二,仁政学说.三,历史观. 仁政的具体设想:第一,制民之产.第二,平均赋税.第三,保护工商业. 荀子政治上主张实行礼治. 一,性恶论,具体表述:第一,人的感官欲望.第二,权势欲望.二,礼治主张.三,社会观. 礼治的具体措施:第一,法后王.第二,尚贤使能.第三,富国富民. 富国富民的具体措施:首先,通过礼调节人的物欲.其次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再次,通过薄税的政策,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老子老子的政治理想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就是"小国寡民".道是老子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一,道论.二,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三,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无为政治主张的几个方面:(一)不尚贤,使民不争.(二)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三)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四)慎征伐. 庄子在政治上,庄子基本上继承了老子无谓而治的政治思想. 一,政治理想:"至德之乡""无何有之乡".二政治哲学中的相对主义概念(第一,物无贵贱,第二,无是无非)三,自然观,(第一,关于人与自然的认识.第二,关于人与社会的认识.第三,关于生与死的认识.第四,消极遁世的人生哲学.)四,社会批判精神. 墨子墨子全部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是兼爱. 一,兼爱主张.二,尚贤主张.三,尚同主张.四,非攻主张.五,节用主张. 慎到战国时赵国人,生卒年代不详.其著作今尚存《慎子》七篇. 一,关于权势的作用.(对君主专制统治来说,法律,权术,权势三要素中权势最为重要.政治上谁服从谁,决不取决于个人道德品质的优劣,也不决于是非和才能,而是决定于权力.君主必须实行独裁统治,国家权力也必须是一元的.臣下之间的相互牵制更有利于君主的专制统治.君臣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权衡系.)二,君主巩固权势的要领:第一,不尊贤, 第二,君主应该通过获得民众的支持,以此要挟臣下.第三,君主无谓以制臣下. 申不害战国初期赵国人,生卒年代不可考.著作今存《大体》一篇. 申不害认为,在"法,术,势"三者中,权术对于君主专制统治最为重要.术是君主用于驾驭群臣的工具,对于君主的威胁主要来自于群臣,臣下比敌国更具有威险性.用术驾驭臣下,要从两方面着手:第一,第一,正名责实.第二,"示天下以无为

古代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及影响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姓名:范文浩 年级:2013级 学号:1310170305051196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及影响 范文浩 摘要: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起源于商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特点。其教育方法内容丰富,但其核心内容主要集中在社会教化方法和自我修养方法两方面,主要特点是:教育方法的伦理化和强制性;肯定主体自觉与自我修养;强调知行合一;重视因材施教与循序渐进等,这些特点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批判地分析和借鉴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于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特点方法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国古代并没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只是统治者从维护其自身根本利益出发,力图用他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来影响全社会的成员,从而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进而形成了最初的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从而使得古代中国历史上的道德教育与政治统治密不可分,成为古代中国社会的一大鲜明特点。这些理论与方法都是古代的学者或是有影响力的人们自己先进行学习,根据自己的体会与理解在传授他人,流传下去。主要以儒家的思想为代表,以“修身为本”的教育途径对大众灌输儒家的思想,推崇仁德。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研究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特点,吸收其优秀成果,对新形势下不断完善和发展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深入研究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对其进行思考与归纳,以辩证的眼光,客观分析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从中找到有益的启示并古为今用。 一、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纵观我国五千年封建文明,思想政治教育硕果累累,方法也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进行理论教育灌输。统治者为了传播儒家思想,使儒家的经典《诗》、《书》、《春秋》、《论语》、《孟子》等得以普及,历代统治者采取这种方法来灌输儒家伦理道德思想。而统治者也会编写一些读物,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故事来传播儒家道德思想,使其在民间大量广为流传,从而达到普及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目的。 第二,教化百姓,使之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统治者实现“化民成俗”一方面是教育灌输的结果,同时也是老百姓在生活实践中自发养成的。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秦汉时期,地方设“三老”专职教化,他们的任务是发现本地区的为民法式的人和事。一经发现,就会奏报朝廷,以门庭悬挂荣誉匾额大事宣扬以示表彰,并且树立为典范加官进爵。通过这些方式营造出统治者所需要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了深受儒家伦理道德影响的社会民俗。 第三,树立理想榜样,身教示范。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特别重视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育者应该是完美的体现者,是学生的道德楷模,要以对自己负责的精神、谦恭态度和博学多识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为学生树立好典范,以此实现道德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二、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