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讲中国代政治思想的总结

第八讲中国代政治思想的总结

第八讲中国代政治思想的总结
第八讲中国代政治思想的总结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基本总结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题与主要内容

主题:(刘泽华语: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主题是什么?归纳为三点:君主专制主义;臣民(子民)意识;崇圣观念。

(古代政治观念向近代政治观念的转变,则在于对三者的超越,即:由君主专制主义向民主主义的转变;由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由祟圣观念向自由观念的转变。(《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序。)

总的特点是尊君与民本思想的结合。民本思想是对君主专制思想的补充。

主要有:民本思想、仁政思想、功利思想、反专制思想。

1,民本思想是儒家的传统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政治思想,历代思想家针对不同时期的社会特点不断赋予民本思想以新的含义,形成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史。民本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荀子、贾谊、李世民、柳宗元、张载、张居正、王夫之、唐甄等人。

民本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其发展的历史中,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形成阶段。这一阶段基本上是在先秦时期,主要以荀子为代表。民本思想萌芽于商周之际,盛行于春秋时期,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比较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历史上的民本思想,系统地提出了以发展经济为基础、以王霸并用为措施,以礼法结合为保证、以利民为核心的民本思想,他是从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出发而提出民本思想,他的民本思想的全面提出,从而标志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形成。二是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基本上是汉唐时期,主要以贾谊、李世民为代表。贾谊在汉初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主张有一个与民休息的安定的社会局面,所以把中国的传统民本思想在汉初的历史条件下作了发展,提出以“民为政本”为核心内容的民本思想;李世民在唐初新的历史条件下,看到民众的重要地位,为了实现与民休息、改善民生的政治主张,他提出了以“国依于民”为核心内容的民本思想,并以自己的特殊地位推行这种思想的实现。这样,在汉唐时期,以贾谊、李世民为主要代表,标志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三是完善阶段。这一阶段基

本上是宋元明清时期,主要以王夫之、唐甄为代表。王夫之、唐甄生逢明清之际,这一历史时期是封建专制日益腐朽和资本主义逐渐萌芽的动荡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提出的民本思想固然有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一面,但却明显地具有与反专制相结合、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民主因素,无论是王夫之的“不以天下私一人”的思想,还是唐甄的“帝王皆贼”的思想,都明显地表现出这种倾向,他们的思想深度是超乎前人的,从而标志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在这一时期已经完善起来。

2,仁政思想是儒家的传统思想,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一种不容忽视的思想。仁政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董仲舒、司马光、二程、朱熹等人。

仁政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一是形成阶段,这一阶段基本上是在先秦时期,主要以孟子为代表。孟子把孔子仁的思想作了详尽的阐发,并推及治世主张之中,形成了仁政思想,他的仁政思想以行仁政为手段,以得民心为核心,最终日的是得天下,维护封建统治,是战国时期封建统治者争雄天下的理论表现。二是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基本上是在汉唐时期,主要以董仲舒为代表。董仲舒的仁政思想上承孔孟,在汉代封建统治阶级政权得以巩固的新的历史时期提出来的,其特点是重教化,重均调,具有改良倾向,比较正视现实社会矛盾,这些都是仁政思想进一步发展的标志。

三是完善阶段,这一阶段基本上是在宋元明清时期,主要以二程、朱熹为代表,在他们那里,仁政思想是作为唯心主义理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的,不仅理论基础更加精密了,而且“为政以德”的思想也更加丰富了,从而标志着仁政思想的进一步完善。

3,功利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有代表性的思想之一。功利思想渊源较早,

可溯于先秦时期,先秦儒家思想的积极因素之一是经世致用、倡导务实的风气,在义利之辩方面,注意到利的重要,这种思想因素被后世广为阐发,形成了具有积极意义的传统功利思想。功利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韩非、李觏、王安石、陈亮、叶适等人。功利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发展线索之一,主要是在宋代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形成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以李觏为代表,他继承了历史上功利思想的积极成果,以富民为出发点,提出了义利统一的观点,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功利思想,从而标志着传统功利思想的形成。二是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以王安石为代表,他在实践中具体运用和发展了功利思姐,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运动,这是他的功利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功利思想发展的特殊表现形式,它标志着传统功利思想的发展。三是完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以陈亮、叶适为代表,他们的功利思想作为南宋工商业发展的反映,全面总结了历史上特别是宋代功利思想的优秀成果,在批判儒家正统观念唯心主义理学的斗争中,比较明确地提出了口己的功利主义主张,从而标志着传统功利思想的完善。

4、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反专制思想(或新民本思想)是在宋元明清时期产生的具有特殊性的政治思想。中国历史上的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专制开始逐步衰落的时期,也是新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开始萌芽并有所发展的时期,在旧制度的灭亡和新制度的出现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条件下,这一时期的进步思想家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要求冲破思想禁区,反对旧的权威和旧的思想统治,提出了具有民主气息的反专制思想。反专制思想是对儒家传统尊君观念的反动。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都把封建君主说成是代天行事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始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期间,时有在野土人发出非君的呼声,但在长夜没漫的封建社会中,仅仅是微弱的力量,但这些呼声并没有消失,到了元代特别是明清之际,一些进步的思想家站在时代的前列,继承了这些思想成果。他们发扬了孟子“君为轻”思想的积极因素,吸收了鲍敬言的无君论和《无能子》

中的非君观念,形成并发展了反专制思想。反专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邓牧、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等

反专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发展线索之一,基本上是在宋元明清的历史时期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是这一历史时期特定的政治思想表现形式,是封建专制行将没落和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时期的思想表现形式,它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形成阶段,主要以邓牧为代表。邓牧作为元代初期的进步思想家,他通过对古代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古今对比的方式,大胆地抨击了封建专制,成为反专制思想的先驱,从而标志着反专制思想的形成。

二是发展阶段,主要以李贽为代表。李贽生活在明嘉靖、万历年间,当时,封建专制的种种弊端已经充分暴露出来,“富者日富,贫者日贫”的矛盾比较突出,他作为时代的叛逆者对封建专制提出了挑战,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抑尊辟圣,这些基本思想的提出是反专制思想进一步发展的标志。

三是完善阶段,主要以黄宗羲和顾炎武为代表。黄宗羲目睹了明朝末年封建专制腐朽的现状,经历了长达二十年之久的农民起义的风浪,以及身遭官僚大地主阶级政治迫害的严酷现实,对明王朝的封建专制强烈不满,他以显示自己特点的猛烈抨击的方式,提出了“君为害”的口号,以及为削弱封建君权的分治主张,是达一时期反专制思想进一步完善的标志。顾炎武的反专制思想力陈君主个人专权的弊端、分权众治的长处,并主张经世致用,使他的反专制思想付诸实践,提出了诸如“保天下匹夫有责”、“博学于文,行已有耻”、“引古筹今”、“拨乱涤污”等脍炙人口的名言,表现了他的深刻思想,从而标志着反专制思想发展到完善阶段。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

政治哲学概念:是关于政治的一般理论,是关于政治一般理论的理论。所谓政治的一般理论,即从纷繁复杂的政治现象中把握政治及其关系的实质,探寻政治的起源、本质、关系、功能、过程、规律、规范、目的、手段等。所谓政治的一般

理论的理论,或超理论,其研究对象包括政治理论、演说、思想、观念自身,如政治学基本概念、范畴的确立,政治理论科学体系的建构,政治分析原则与方法的选择,政治逻辑的普遍本质和内存联系的规定,政治价值评判及其标准的设置等。重在价值研究、目的研究、规律研究、原则研究、规范研究、方法研究和理论研究。

刘泽华(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名家),他提出,就中国先秦政治思想理论来看,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浑然为一体。哲学的认识是深刻的,且具有普遍性。思想的哲理化程度不同,是区分思想理论深浅粗细的标准之一。缺乏哲理的思想,一般地说属于直观性的认识。以下应为政治哲学的内容:天人关系;人性论;中庸、中和思想;势不两立说;物极必反说;理、必、然、数、道等等必然性理论;历史观;圣贤观等。这些问题与政治思想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其中一些问题是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传统政治哲学博大宏富,然其旨归则为王权主义。古代的王权体系像穹庐一样笼罩着整个社会,而以王权主义为旨归的政治哲学则为王权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价值坐标。政治哲学这种“软件”对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的规范作用甚至比现实的王权体系的“硬件”更为有效。在长达两三千年的时期内,王权有起有伏,而王权模式则一脉相承,这固然有多种原因,其中政治哲学则是最得力的守护神。作者认为政治哲学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社会控制因素。

周桂钿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一书中指出

天命论:中国传统政治的精神支柱;经学:中国传统政治的指导思想;大一统论:中国传统政治的格局;纲常论:中国传统的纽带;民本论:中国传统政治的基石;德治论:中国传统政治的特色;常变论:政治改革的理论依据。

天命信仰与王权认同。(天命论——中国传统政治的精神支柱)

有国家和政治,就需要政治信仰,政治信仰的功能是对政治合理性的最终理解,在于统一思想和认识,使人们认同于既存的社会和政治。不同于西方国家,它们多以上帝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而中国古代则是以天命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因此皇帝有祭天的活动。天命又是通过圣人来传达的,圣人死后,他们的著作作为经典书籍留在人间,人们可以从经书中去探讨和研究圣人的思想,体会天意,认识天命即知天命。在中国历史上,天命是虚的,而经书却是实的。经书所表达和追求的是道。天命论和天人感应说,对于中国古代政治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而圣人的思想与经书的影响也从意识形态转变为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继续产生着相当大的影响。

信仰是一种宗教精神,本质属性是预设“定论”。任何一种政治价值观都是人为设定的,当它被社会中大多数成员认同之后,便被视为“理性”。然而,这种“理性”却不容讨论,在理论上是“盲点”,被确定为“纲常”和“原则”。这显然是逻辑上的悖论。

在中国古代,所谓理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道德正义性,另一层是价值的终

极性。上帝、天、理就是包含这两重含义的信仰对象。为了维护既定的政治道德,还产生了祥瑞灾异理论。

“天”信仰在中国古代有着更广泛的影响,早在西周时期既已产生,西汉时期被进一步强化,在整个古代社会它是政治信仰的最重要内容。天与命连在一起,表示神灵的意志。对“天”信仰作出全面阐说的是汉代大儒董仲舒。天与宇宙万物有血缘伦理关系,是宇宙万物的母体和缔造者。“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天地者,万物之本,先祖之所出也。”(《春秋繁露》)阴阳五行是“天”的意志的直接体现。“阳,天之德也;阴,天之刑也。”阴阳与治国概念连在一起,进而发展出三纲之教,将封建等级论证为天经地义。董仲舒还把五行纳入了他的神学体系当中,五行成了天的品质的一部分。“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五行也与人伦关系牵到一起,并名之为“天之道”。

宋代的“理”是中国传统政治信仰的又一个对象。理是绝对化的道德意志,即绝对理念。仁义礼智是“理”的重要内容。朱论证等级贵贱是天定的,命定的。把封建道德秩序的“礼”规定为天理,反映了理学为封建统治服务的目的。

权威的获得通常采用两种手段:一种手段是运用暴力,强制社会成员遵守既定的社会秩序,接受相应的政治秩序;另一种手段是使政府本身偶像化、神圣化。实践表明,单独运用其中的一种手段并不成功,它往往导致作为政治工具的政府本身的毁灭。

政治信仰的意义是为国民道德确立一个理论支点,为政治道德找到最终的依据。因而,政治信仰要达到的目的不是终极价值本身,而是植根于现实政治生活中的道德观念体系。政治道德总是与现实的政治秩序结合在一起。政治道德是一定的政治状况的反映,它表明了一种需要,一种维持秩序的企图。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结构的变迁,政治道德或政治伦理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中国上古时代强调“受命”,秦汉以后强调纲常。董仲舒把三纲说成是上天的意志,朱熹更把这说成是天理。在尊天理灭人欲的道德戒条下,现实政治秩序变得神圣不可触犯,违背国家道德就是邪恶,甚至是大逆不道。

在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都宣扬“君权神授”,但现实中的帝王往往又是那样的腐败堕落。为了调节政治,儒家士大夫又设计了祥瑞灾异说,期望对帝王的政治行为作出限制。“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时指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与之相类的是庆赏罚刑。还提出五行之政。君主顺五行之政天降祥瑞,逆五行之政天降灾异。将儒家的政治演说加进天命说,对君主的权力作了一定的约束。但现实生活中天降灾异以限君权有限。君主多喜祥瑞。大臣拿灾异说事多得不到好的下场。

天命论常为帝王的合法性论证。真龙天子、奉天承运即是。主要有“秉气型”了(阴阳五行的基本框架建立于“气”的理论上。气成了神秘莫测的东西。一些皇帝出生时就有居宅上方呈现出圆形如盖的青色云气之类的神话传说,曹丕出生时就是如此。生理超凡型,宣扬王朝创立者在生理上超凡,从而向世人昭明其神圣性。如刘备,童年时代住宅东南生长着一棵高五丈有余、树冠犹如舆车的盖子,

都说要出贵人。刘备果然不同,身长七尺五寸,垂手过膝,耳大有轮,回目见耳。孙权等人亦是如此。托梦型。将帝王的身份与生母的梦境联系起来,在特定的梦境中,帝王与神灵发生了联系,从而使帝王神圣化。较为常见的是“梦日”型,即开国皇帝之母梦中与太阳遭遇,随后产下特定的帝王。北魏的拓跋珪、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等就是如此。朱元璋的母亲则是吞吃“梦神授药一丸”,遂有身孕,后产下一男婴,红光映室。邻里以为发生火灾,前来扑救。一看元璋生得姿貌雄杰,超然出众。龙子型。刘邦即如是。刘邦母亲梦到神仙。此时雷电交加,空中有蛟龙在腾跃,其母回到家中便有了身孕。托神型。直截了当地把帝王与神人牵扯到一起。后唐太祖李克用出生时与常人不同,妊娠13个月,其母危在旦夕,家人匆忙到药店买药。恰在此时路遇一神叟。神叟从容而言:让李家所有的人被甲执锐击鼓驱马,围绕住宅跑三匝,于是李克用安然出生。出生之时,“虹光满室,白气充庭,进水暴溢”。元世祖忽必烈的情况与此差不多。

当然,还有托佛型等。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以下三种情形:所谓“中兴”帝王的神化(如东汉、东晋、南宋)、通过政变手段当上皇帝的帝王诞生的神话(李世民、明成祖朱棣之长子)、在所谓的“正史”中,非正统的王朝国家和未能成功的农民政权,没有见到神话传说。估计是从历史文献中剔除掉了。

与天的关系有两条渠道:一是通过祭祀活动直接向上天提出自己的祈求,表达自己的真诚愿望;二是通过供奉圣人神像和拜读经书来理解天意。皇帝作为人间的最高统治者,当然不能崇拜人间活着的任何人,只能崇拜上天与死去的圣人。这是带有宗教性质的活动。

过去迷信的东西后来却变成了文化遗迹。最典型的要算天坛了,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天坛是天子祭天的地方。天坛的主要建筑都是圆形的,因为中国古代有一个“天圆地方”的说法。天是圆形的,像伞盖,地是方形的,像棋盘。所以地坛的主体建筑则是方形的。主持祭祀礼仪是皇权在握的象征。秦始皇有封禅(shan)活动,实际上是到泰山祭天。其上泰山时遇到下雨,他躲到松树下,后来封松树为五大夫松。汉武帝也举行隆重的封禅活动。“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增泰山之高以报天,厚梁父(注:指泰山,是泰山东南的一个山名,现属徂徕山。)之阶以报地。明天之所命,功成事就,有益于天地,若天地之更高厚然。”(《通典·卷五十四》)封禅就是祭祀天地。古人认为泰山最高,从而离天最近,此处的地自然也就最厚。封,就是在上面加土,使泰山更高,离天更近,使此地更厚。以此报答天地的恩惠。根源是“受天命”,故要“报天成”。以自己的成功向上天汇报。所祭的神,有时称为上帝,有的叫太一神,有的叫昊天上帝,有的则称皇天上帝。

祭天要做许多准备工作。确定陪祀人员,这是一种荣誉和政治地位的象征;其次是准备各种祭品。参加祭祀的人员还要进行演练,皇帝要斋戒三日,其中两天在宫中斋戒,一日在天坛旁边斋戒。在斋戒期间,有许多事不能做,不饮酒,不吃肉,不吃五荤:葱、韭、薤、蒜、芸苔。不祈祷、不理刑名、不听音乐、不入内寝、不问疾、不吊丧、不祭神、不扫墓。表示极端虔诚。斋戒的前一天要洗

澡。有皮肤病的不能参加祭祀。准备要认真,马虎者受处罚。天人感应说一直存在。(这两段摘自周桂钿:《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与天命论相联的或者天命信仰的延伸就是天秩论,天秩论与社会秩序模式及整合。

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核心命题是“天人合一”。这里天等同于自然,也就是天道,即自然秩序;把人等同于社会,也就是人道,即社会秩序。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大都认为,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在原则上是统一的。人道本于天道,天道体现人道。礼是社会秩序的总括,而关于社会秩序的礼又来源于天,人们从天的高度现实的礼寻找依据。

中国古代是一个等级社会,其特征表现为等级的多样性和等级的开放性。等级的多样性主要分为宗法等级、爵秩等级、官僚的秩品阶位等级、户等等级、职业等级、种族等级等。反映宗法等级的是丧服制度。其原则有亲亲、尊尊等。亲亲,辨别亲疏;尊尊,辨别嫡庶。贵族的爵秩不同。

二、道:宇宙万物之本源。集超越、绝对、统摄、恒常、神圣、神秘于一身。“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但器中有道,道不离器,道器一也。意味着超越神圣的道就在人间秩序中,呈现出人间性的一面。

经学——中国传统政治的指导思想。

天命是中国古代统治者的精神支柱。惟有人类精英——圣人才能知天命。圣人死后,圣人对天命的认识就在他们留下的经典书籍中。对经书的学习、解释,形成一门中国特色的学问——经学。汉代汉武帝后,儒家经学成为官方法定的意识形态,从此后两千多年里,经学始终受到历代统治阶级的崇奉。封建时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们往往通过对经书的不同解释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思想、政治主张,产贯彻到实际的政治活动中。这种以经学为形式展开的政治理论斗争贯穿中国经学史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

经书。经书就是儒家学派所尊奉并为中国封建时代官方政府法定的几部典籍的总称。在先秦时代,儒家学者们所学习和传承的只有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汉武帝时,诗、书、礼、易、春秋遂被立为五经,因为乐是空有其名而无典籍留传。宋代一度扩大到13经。值得提出的是,宋代儒家学者继承唐代韩愈的做法,从《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四书形成后,特别是朱熹作《四书集注》以后,其在经学上的地位和对现实政治的影响都远远超出的五经,构成经学史上极重要的范式转换。

经学是以经书为文本、以孔子儒学为解说的官方法定的意识形态载体,是思想统一的标准,只能学习、解说,不准怀疑、违反。(周桂钿: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第77页。)经学确立后,成为全社会的指导思想。两千多年的经学史,可说是一部经学内部派别斗争的历史,大的有汉学、宋学之争,汉学之中有今文经学、古文经学之争,今文经学中又有齐学、鲁学之争,齐学中又有不同的师法、家法

之争。这些派别表面上看起来是由于对经典的不同理解所产生的经学问题,而实质却是现实社会中不同阶层、不同集团的不同政治利益在学术上的反映。但经学总体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在经学的范围内,通过对中国封建政府法定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经典的解释来展开论争的,都尊奉孔子为圣人,都服务于现实的封建政治。

依据经学文本变迁、经学流派演化特别是依据经学影响政治力度的强弱,本文将经学史分为汉学系经学、宋学系经学和清学系经学三大阶段。

汉学系经学从汉武帝独尊儒学、立五经博士起到唐代为止,这一时期的经学以五经及其传注为主要文本,以通经致用为目标,在当时的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改革中影响巨大。汉学系经学的代表学派是今文经学中的《春秋》公羊学,代表人物是董仲舒。

宋学系经学从北宋新儒学复兴起到明末止,这一时期的经学以四书及其传注为主要文本,从通经致用逐渐转变为以经学培养人的德性,在当时的教育和思想文化方面影响巨大。宋学系经学的代表是理学派的《四书》学,代表人物是朱熹。

清学系经学从明末清初到晚清戊戌变法为止,这一时期的经学集历代经学之大成,经书已经逐渐从政治意识形态载体转化为一般性的文化典籍,各学派对于经学与政治的关系的态度也各不相同,有的主动迎合现实政治,有的有意回避现实政治,有的则主张改革现实政治。清学系经学的代表学派是晚清《春秋》公羊学,代表人物是康有为。

经学与政治的关系是多方面的。经学服务于现实政治是多层面的,大致可以分为统一思想、培养人才和制订制度几个方面。

汉武帝时期之所以确立经学的官方学术地位,其根本的原因之一也就是要以六经和儒学来统一全社会的思想,用思想统一来维护政治统一。董仲舒在答对汉武帝的《天人三策》中明确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唐太宗命孔颖达等撰《五经正义》颁布天下;宋代王安石主持对《诗》、《书》、《周礼》的重新注解,号为“三经新义”,统一社会思想。朱熹编《四书集注》亦有此意。经书是上古、三代社会生活的记载,其中尤其侧重于对古代政治的记载,在后代经学家眼里,那时的政治是圣王之政,是后代必须学习的理想目标。所以,经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研究经书中记载的圣王之,将其应用到现实的政治制度建设上来,使上古、三代的圣王之政再现于当时的封建王朝,这在古代就叫做通经致用。如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当谏书,治一经得一经之益也。汉大将军霍光废掉昌邑王而立病已(汉宣帝)即位,理由是病已学过《诗》、《论语》、《孝经》等儒家经典。王莽以《周礼》改制。

以经学改制,早期成功者多,后期失败者多,原因是中唐以后,中国古代社会发生了大的变化,再用上古形成的经书来改制显然是不行了。于是宋学系经学则减弱了五经的地位,而更推崇讲求个人修养的四书文本,从早期经学的经世致

用转变到以经学培养人的道德情操,这是顺应时势的经学范式转型,这种转型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从外向开拓型向内向收敛型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学与政治的双向互动关系。经学从总体上讲是为现实政治服务的,政治理论与实践毕竟是两个领域,道和政彼此间矛盾、不一致是驰名难免的,作为现实的政治统治集团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直接出面干预经学的理论问题。汉代的皇帝经学利用政权力量统一经学。汉宣帝在公元前51年参加石渠阁会议,东汉章帝于公元79年,又大集群儒于白虎观讨论五经同异,这次会议的记录由班固写定为《白虎观通德论》,由朝廷颁布全国。

具体讲,从学派上说,今文经学相对于古文经学来说,更关注现实政治;从历史上看,早期的经学对政治的影响较为广泛,特别重视通经致用,积极干预政治,而后期的经学如宋学则侧重于经学对人的思想、道德的熏陶,如心性修养等。且经学与政治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

儒学的道学政三个层次并存。儒家知识分子努力地试图认识仁的完整意义,仁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而是一种公共行为,一种对超越的回应。

虽然如此,但是,如果将古代国家政体这一转型的特点归结为文官制度的儒家化,却又是片面的。当儒家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汉代文官制度时,他们所珍惜的价值也明显政治化了。将儒家价值政治化以加强汉朝对意识形态的控制,以及加入政府的儒家知识分子出于理想主义的理由将政治道德化,是汉代政治文化中两服相互冲突的思潮。前面提到的陆贾、直言不讳的学者兼官员辕闭生、著名的通人董仲舒、文人哲学家扬雄即是显例,都想比政治为他们的“道”服务c他们都关心学习圣贤在汉政府的实际运作中如何得到保证f他们想将政治道德化的意愿时常遭到挫折.但是,他们坚持传播儒家学说,大大有助于儒学逐渐确立为汉代的官方意识形态i从广义的文化角度来看.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政治语言,或者更确切地说,包括少数统治者在内所有政治人物的行为原则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没有直接进入权力中心就已做到了这一点。主义要求导致了显而易见的结论:政治、道德不可分,而且道德比政治优先c然而,不可否认,“内圣外王”的儒家理想是无法付诸实践的.只有圣人才有资格为王的要求也是不现实的。实际上,汉代没有一个皇帝,或者说中国历史上也没有—个皇帝是圣人。尽管据说汉武帝曾转而信奉懦学,但他仍然粗鄙残暴.完全依仗严刑峻法,最坏的是还出奇地迷信。儒家伦理在现实中极少触及统治者的内在生活,它经常被当作控制社会的意识形态武器而滥用。天子本人未必愿意修身,但是,他可以充分意识到确保大臣们修身的政治利益。虽然掌权的学者兼官员自己也许并不会将儒家伦理付诸实践,但是,他们肯定明白,倘若平民树姓真那么去做丁的话.保持社会稳定的任务就相对容易完成了c

孔子自许为古人的爱慕者、传统的传播音,而不以传统的改革者自居。但他赞同人必须靠自我努力学做完人的古老智慧,因此,掌握和精通文化,超越人的本能天性,是人的基本活动。动物的命运是注定的,几无选择可言。人,无论个人还是集体、则享有广泛的能动性,人性有一个无言的特征,就是可塑性.由此也就有了可完善性。

大一统论——中国传统政治的格局

纲常论——中国传统政治的纽带

民本论——中国传统政治的基石

德治论——中国传统政治的特色

常变论——政治改革的理论依据

变则通,通则久

曹德本在《中国古代思想探索》中指出:

中国古代哲学观

主要表现为宇宙观、认识论、辩证法三个方面。

在宇宙观上,在本体论中,有人提出以有意志的“天”为本体,有人提出以超自然的精神性的“道”为本体,有人提出以物质性的“气”为本体,有人提出以客观精神的“理”为本体,有人提出以主观精神的“心”为本体,从而形成了天说、道说、气说、理说、心说五大基本观点。天说和道说存在于春秋战国时期,天说沿续至汉代;气说始于汉代,成于宋代,完善于明清之际,理说和心说是宋明唯心主义理学的两种不同表现形态。

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万物如何生成的问题作为宇宙观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不是每个哲学家都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但很多哲学家都涉及到这个问题。从有关资料来看,基本上有两种主张,一是由精神性的东西产生万物,一是由物质性的东西产生万物,从而构成了万物生成的两种学说,即糖神生万物说和物质生

万物说。精神生万物说是讲万物生成的终极原因归于精神性的实体,也就是一些哲学家所讲的“无极”、“太极”、“天”、“道”、“无”、“理”等等。持这种学说的哲学家在自然现方面基本上是唯心主义者,他们把万物生成的原因归结为某种客观精神,由这种精神性的实体派生出万物来。

物质生万物说的生成论是大多数唯物主义哲学家普遍论述的问题,他们的基本思想是以物质性的气作为万物生成的物质根源,从《易传》到王夫之,都明确主张气生万物的生成论,虽然基本观点没有更多的创新,但作为一个古老而悠久的思想却比较稳定地发展下去,尽管气生万物的提法不尽科学,带有明显地朴素性和臆测性,但毕竟是从物质世界本身中寻找万物产生的根源。气生万物的地成论之所以延续这样久而没有大的突破,主要原因是出于自然科学不发达,这是历史的局限所造成的,所以,长期以来,在生成论方面只停留于气生万物的论断上,不可能有新的突破和解释。物质主义者一般坚持阴阳五行说。

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知行观中,在认识方法论问题上有两种互相对立的学说,一是修心说,二是格物说,修心说是重内心修养的唯心主义认识方法论,格物说是重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认识方法论。

知行关系论是关于知与行即认识与实行的关系的理论,这是知行观的核心问题。中国传统哲学重知亦重行,这是由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决定的,这种特点就是明显地表现出对人生问题的关注,从而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人生哲学,人生哲学注重心性修养,注重道德践履,认识人生、实行人生是人生哲学的主题,这样,知与行以及二者关系问题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构成了知行现的核心。

知行关系论主要回答和解决知与行二者的地位及其关系的问题,对待这个问题,有的主张重行说,有的主张知先行后说,有的主张知行合一说。在先秦时期,重行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苟于和韩非;进入宋代以后,重行说在唯物主义哲学家那里得到广泛的阐发,比较有代表的人物是张载、王廷相、王夫之。

首先提出知先行后说的是汉代的董仲舒,二程明确主张知先行后,不先致知,便不能行,就是行了也不能持久,只有知得深,才能行得到,所以,知是本,行是

末,知在先,行在后。朱熹发挥了二程的知先行后说。

知行合一说是知行关系论中的一种特殊的学说,这种学说主张知是致心中固有之知,行是行心中固有之知,知与行在心学的基础上合而为一。持这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明代的王守仁。

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观朴素地回答了世界是怎么样的问题,作为辩证法领域的一些重要问题都涉及到了,三千年来,很多哲学家一直在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以联系论、发展论、矛盾论为基本内容,组成了辩证观的有机体系。

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

主要包括人性论、修养论和境界论三个方面的内容。

人性论方面。一是形成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春秋后至战国时期,这一阶段是人性理论初步提出并开始形成的阶段,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围绕人性本质即人性善恶的问题而进行的,这一问题的解决为以后人性问题的探讨奠定了基础。二是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两汉隋唐时期,这一阶段是人性论从人性本质问题发展到人性品级问题的阶段,人性论在这一阶段讨论的主要问题已不是善恶本质的争端问题,而是人性分为哪些品级层次的问题,人性品级层次的讨论是人性论深入发展的表现。同时,这一时期,关于人性源泉、性习关系、性情关系等访问题也开始提出来并进行初步的讨论。三是完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宋元明清时期,这一阶段是人性论从性三品问题发展到人性种类问题的探讨,两种人性说或一种人性说是这一时期讨论的中心问题,这一问题的讨论是从张载开始的,此后,各人所讲两种人性或一种人性部是对张我的人性论从不问角度进行阐发,并把这个问题与本体论联系起来,从而使人性问题得到本体论的论证,同时,在这一时期,性习关系问题、性情关系问题都得到深入讨论,达到中国商代的最高水平。中国古代的修养沦,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注重以后天的修养恢复先天的善性的特点。中国古代人性的主导倾向是先天的性善论,这种先天的善性,靠后天的修养得以恢复和保持,无论是内心修养还是行为修养,都具有这种特点。

二是内心修养与行为修养相结合的特点。中国古代的修养,不外两种方式,一种是内心修养,即养心,一种是行为修养,即修身,这种方式虽然在不同思想家那里有所侧重,但总的倾向是二者结合的,目标是一致的。三是个人修养与封建伦理准则相结合的特点。汉代以后,随着封建制的确立和巩固,封建统治阶级认识到,要维护封建统治,必须以封建伦理准则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这样,便制定一整套的仁义礼智信等伦理纲常修养与这些伦理纲常相结合,是封建社会内的特点。

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境界论是以人性论为基础、以修养论为方法和途径追求人生理想的精神境界的理论。这种理论表明,人性的本质是善的,或可以为善,通过后天的修身养性的工夫恢复或保持先天的善性,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圣人境界。

境界论主要回答和解决人生的理想和目标是什么,最终实现的最高精神境界是什么。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是以人性沦、修养论、境界论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思想体系中,人性论是基础,修养论是方法,境界论是最终目标。境界论构成的有修养论是途径和境界论作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本身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态,从发展过程来看,可分为以下三个时在宋元明清时期,境界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态:周敦颐以诚为核心的境界论,张裁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境界论,二程以仁为核心的境界论,朱熹以天理为核心的境界论,王守仁以心为核心的境界论,王夫之以人道为核心的境界沦,戴震以天道为核心的境界论。这几种形态的境界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天为最高准则.是达到与天为一、浑然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的境界,在这一时期,注意境界论与本体论相结合,注意天与人的联系,这是境界论深化的表现。

人生理想境界问题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长期讨论的问题,它的实质是为人生立一个最高的准则和目标,是人生修养的最终目的,它给人以希望,给人以精神上的寄托,为现实的人生立一个超现实的境界。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是围绕几个重点

方面展开的;从它的发展过程来看,是逐步深化。

(一)境界论讨论的若干问题。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境界论,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的,一是理想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长期讨论的重要问题,儒家注重理想与现实的结合,主张理想基于现取道家则主张理想与现实的分离,主张超现实,追求所谓精钟上的解脱和绝对自由。二是有为与无为。实现理想的境界,是主张发挥人的主动精神,积极进取,还是消极被动,主张无为,这是儒道两家讨论的中心问题。儒家的境界论注重人事上的有为.道家则注重人事上的无为。三是境界与人伦。最高境界与日常人伦的问题是指理想的精神境界与日常封建伦理纲常相结合的问题,这是历代儒家普遍关注并逐步深入讨论的问题,这是封建社会伦理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四是天道与人道。儒家的境界论注重天人合一,强调人道源于天道,追求浑然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不分内外、不分物我的神秘境界,这是境界论与本体论相结合的产物。

(二)境界论的发展阶段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境界论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一是形成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在这一阶段,道家随着思想体系的建立,在伦理思想上也形成了自己的境界论,主要以老、庄为代表;儒家境界论的核心,如“仁义”等等,由于孔子、孟子等人的阐述都已明确提出来,儒家境界论的基本思想也开始形成。二是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两汉隋唐时期。在这一阶段,境界论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以董仲舒为代表发展了先秦儒家的以“仁义”为核心的境界论,李翱的以“诚”为核心的境界论的提出,是儒家境界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标志:以王弼为代表发展了先秦道家的境界论,特别是他没有简单继承道家思想,而是提出以真、善、美为核心的境界论,具有儒道融合的倾向。三是完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宋元明清时期。在这一阶段,境界论发展到完善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境界论与本体论相结合,提出了比较完备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论。

人教高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作者:————————————————————————————————日期: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 时期朝代起止时间大事记(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 奴隶社会形成夏朝前2070年— —前1600年 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王朝夏 启夺得王位后,将王位传给自己儿子;开 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代替公 天下、传子代替传贤 历法《夏小正》 发展商朝前1600年— —前1046年 王位传承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封侯、伯,作为 臣服于商王的方国首领;迷信鬼神 青铜器的鼎盛时期;烧制出原始瓷器 出现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商人;殷历; 成熟的文字——甲骨文(清末发现) 鼎盛西周前1046年— —前771年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井田制;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瓦解春秋 前770年— —前476年 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大国兼并 新兴地主阶级推动各诸侯国进行改革和 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确立 铁器、牛耕出现,并逐渐推广 小农经济确立;垄作法;都江堰; 商业繁荣,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战国时秦 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 百家争鸣(儒、墨、道、法) 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历法《石氏星表》(后人辑成) 春秋末年出现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战国时期,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代表 作楚国屈原的《离骚》 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标志绘画走向成熟 封建社会形成战国前475年— —前221年 初步 发展 秦朝前221年— —前206年 秦灭六国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等六国。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 度、中央实行三公九卿以加强皇权、地方 推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 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统一度量衡、 货币、车轨、文字,修驰道、灵渠、万里 长城,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 焚书坑儒;小篆;隶书的出现

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2020考试复习题答案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一、单项选择 1、在商代后期,已经产生了君主的权力来自于(C ),君主是民众的主宰,民众必须服从商王统治的观念。 A.神 B.鬼 C.天 D.地 2、在(B)代后期,已经产生了君主的权力来自于天,君主是民众的主宰,民众必须服从君王统治的观念。 A.夏 B.商 C.周 D.秦 3、“明德慎罚”、“敬天保民”是(A)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A.周公 B.庄子 C.孟子 D.荀子 4、(C)与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A.智B义C仁D信 5、仁与(A)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A.礼B.义C.智D.信 6、以人性善为出发点,(C)在政治上主张施仁政。 A.墨子 B.庄子 C.孟子 D.荀子 7、儒家中首先引入法的观念的人是(D)。 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荀子 8、荀子是儒家中首先引入(D)的观念的人。 A.仁 B.义 C.道 D.法 9、在(C)看来,“道”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状态,而无为正是达到此境界的最直接的途径。 A.墨子 B.庄子 C.老子 D.孔子

10、庄子哲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B),认为物无贵贱,无是无非。A.绝对主义B相对主义C现实主义D虚无主义 11、(A)政治思想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实用。 A.墨子 B.庄子 C.老子 D.孔子 12、在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中,只有(B )的商鞅变法是最成功的。A.齐国 B.秦国 C.楚国 D.韩国 13、(C)是战国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前期法家的思想成果,创立了法术势兼用的君主专制理论。 A.李斯 B.董仲舒 C.韩非 D.荀况 14、仁与礼是(D )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A.墨子 B.庄子 C.老子 D.孔子 15、荀子是(B)学派中首先引入法的观念的人。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16、(B)哲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相对主义,认为物无贵贱,无是无非。A.墨子 B.庄子 C.老子 D.孔子 17、(A)崇尚的“法治”很有特点,其中之一就是强化君主权威加强专制统治。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曹操 18、李斯为强化君权而出谋划策,他的强化君权思想具体体现为“(B)”、“深罚”。 A.重罚 B.督责 C.惩罚 D.刑罚 19、汉武帝采纳的董仲舒的建议,终于举起了“独尊(B)”的旗帜,初步实行了指导思想的转换。

中国政治思想史笔记

商代王权至上思想 一、祖先崇拜 大致出现在父系氏族公社初期,商代的表现为对先王先公的崇拜。说明自己的权力来自于先王,商代那些与祖先崇拜有关的仪式,实际上已经成为政治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由祖先崇拜发展的王权至上观念 只有君主才是国家的真正代表,君主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而民众则只能是君主专制政治的统治对象。这种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基本发展道路。 周公民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政治思想 一、天命不常 天命:上天授命之意。意思是上天所授予的大命是不固定的,并不是永远的保佑某一个人或一个王朝。周公以天命不常的思想强化周王朝的的政治统治,一方面从天命的角度论证了周灭商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如何顺应天命,巩固周王朝统治的问题。 二、天命与人事相统一,从民情中知天命 周公强调天命与人事的统一,主张从民情中体察天命,实际上是虚与天命,重在人事。三、由于天命不常,上天只保佑那些有德的人,天的意志又只能从民情中反映出来,因此,敬天从命,怀保小民便成为周公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周公有几点表现:1、牢记商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不能贪图安逸,荒怠政事。2、要体察民情。3、要慎用刑罚。 这一思想实际上开了后代重民思想的先河。 儒家的政治思想 一、儒家学派的若干特点 1、儒家创始人是孔子 2、得名原因:六艺之教与孔子职业有关;懂得古代利益,以相礼为职业的人为儒。“六艺”或“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3、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 4、儒家特点: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儒家政治思想本质上是伦理政治、道德哲学;以孔子为师。 二、孔子的政治思想 1、身世:孔子名丘,字仲尼。伟大的教育家,开创私人办学之风,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编写删定了“六经”连同《论语》集中反映其政治思想;思想家,并且赋予社会批判精神。 2、仁、礼学说 仁与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仁,包含下列含义: (1)爱人为仁,孔子认为爱人是仁的基本内容,社会的各个等级之间都应该相互仁爱,说平孔子是从伦理学层面上理解社会的政治生活的。 (2)克己复礼为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个人的行为完全符合礼的规范。“仁”是指一个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主要取决于其个人的道德修养。 (3)仁的特征是厚重敦朴;仁的根本是孝悌。在家庭内部优良品质体现为孝悌,在家庭外部体现为忠恕,即诚实待人和宽容。

中国古代史总结资料

中国古代史总结

中国古代史 一、政治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 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度 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演变及其影响 春秋战国:初现雏形 秦:确立形成 汉唐宋元:加强完善 明清:空前强化 确立于秦,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宋元,强化于明清 3.秦国商鞅变法 社会转型,质跃 4.北魏孝文帝改革 民族融合,汉化 5.北宋王安石变法 封建社会中期,调整 6.秦始皇 统一,建制,功过 7.唐太宗 贞观之治,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 8.康熙帝 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9.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秦:三公九卿制 两汉:汉武帝任用身边亲信,设中朝、外朝 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 宋:中书门下:参知政事(行政权)、枢密使(军政权)、三司使(财政权)元:中书省、宣政院 明:废宰相权分六部、内阁 清: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 10.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西汉: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以州为监察区,设置刺史 东汉:州郡县 隋:州县

唐:道州县、藩镇割据 北宋:派文臣做地方官、路州县 元:行省制度、路府州县、宣慰司 明清:废行省设三司 11.关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问题 ⑴注意分析、理解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存在着的两对矛盾: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君权不断扩大;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⑵评价:在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基本上是起积极作用,有利于社会安定、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应辩证地评价;元朝的行省制度,应充分肯定其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方面的积极作用;明清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虽然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抵制外来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阻碍了科技文化的进步,阻碍了社会进步,基本上起的是消极作用 12.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核心) 我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影响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13.“大一统”政治推动中华民族的形成 ⑴秦汉时期“大一统”政治形成,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 ⑵秦汉时期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有共同的经济、共同的地域、共同的文化的中华民族基本形成,中华民族形成反过来巩固“大一统”政治 ⑶江南经济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14.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的贡献 ⑴元朝统治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有特殊的地位 ⑵清朝统治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15.古代杰出君主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大有作为 ⑴秦始皇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作出贡献 ⑵唐太宗为促进民族团结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⑷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

《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论文 关于儒家政治思想的研究 二零一三年四月

关于儒家政治思想的研究 摘要: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儒家以其独特的思想,凸显了其对中国政治的独特价值。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学说“仁政”,以及以德治国的方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处世原则,对中国古代的社稷安稳以及社会的长治久安,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政治思想体系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政治思想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对儒家政治思想的研究,了解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儒家政治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探索儒家政治思想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发,以求得社会进步、时代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关键词:儒家政治思想、发展历程、现实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 1.1、儒家政治思想的产生 儒家学派诞生在战火纷飞、群雄争霸的春秋时期,其创始人为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孔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任意刑杀和苛政,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持续。提出“克己复礼”,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其中的“礼”,专指西周时候的等级名分制度。为了能够实现“礼”,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另外,孔子还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在百家争鸣的大社会背景下,儒家思想成为当时影响力较大的一派,儒家政治思想产生于儒家思想之中。孔子奠定了儒家政治思想的基础。 1.2初步发展 1.2.1孟子对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 战国中期,生产力迅速发展;各国为争霸竞相改革,政治变革大为得势,思想阵地极为活跃,百家争鸣的局面方兴未艾,以捍卫孔学的孟子,著书立说,批判各家,参与争鸣。孟子对孔子的政治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继承了孔子的仁政与德治理论,进一步发展成为仁政说、民为贵、性善论。义利观。在仁政说方面上孟子主张“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要订立制度,使百姓有固定资产。主张均平赋税,减轻百姓负担。孟子还主张保护工商业。孟子提出民为贵思想,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体现了国家可变,君可变,而百姓不可变的思想,这是时代的卓见,也是继承和发扬了民本思想。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仁政是以性善论为基础的。在义利观方面,孟子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孟子要求百姓应该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这样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成为当时的显学。 1.2.2荀子对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 战国时期儒学的另外一位重要代表荀子将儒学发展到了另一种高度,是战国时期百家

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

江荣海《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读书笔记 一、出处: 江荣海:《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二、《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的研究综述 江荣海是北京大学的教授,长期从事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等教学或科研工作。其《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是把中国古代和近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为神权、儒家、法家、道家、佛学、实学、改良、革命九个专题,围绕着这些思想的源流、实际内容、演变脉络、历史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述。由于中国政治思想时间跨度比较大,范围广,加上了解这些思想有助于掌握中国政治的发展脉络,所以关于中国政治思想的著作层出不穷,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萧公权的《中国政治思想史》、刘泽华的《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等。 ——关于《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的主要内容 《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一改过去人物传记编年体例为专题式编写结构,主要通过对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地位的几大家思想的分析来理清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变化。 神权政治思想即是用神意来论说政治统治正当与否的思想,将人间的统治秩序和政治制度一概说成超自然的‘天意’或‘天命’的结果。儒家的政治思想以王道仁政为核心,在认识民众和处理与民众的关系上主张民本,以中庸方法处理社会问题,以及为了获得一个稳定的社会提出天下一统思想并且将人类理想社会描述为大同社会。法家学派以人性恶为出发点,主张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为君主专制和独裁服务,通过奖励耕战解决社会矛盾。将道家政治思想的发展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创造期,综合期,因袭期,以老庄为主要代表,提出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思想。佛学的根本原理是‘缘起论’,通过卫佛反佛争论中的华夷、神形之辩深化了佛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宋代儒学分为理学、心学、功利学,主要讨论以‘性与天道’为中心的哲学问题,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认为理想的政治模式为宗法、分封、井田以及推行仁政。明清之际社会批判思想主要坚守儒学立场反对宋明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空疏学分。近代中国的改良思想面临的背景是西方的入侵,改良思想家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从学习经济、科技到学习整体乃至文化教育以达到富国抵御外侮的目的。中国革命思想自古有之,包括汤武革命论、宗教革命论、素王革命论等,到了近代,通过改良派和革命派之间的争论加强了对中国应建立

初中一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历史上册知识点概要 一、知识点: 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 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列表展示更直观清晰)P1.3.4 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P2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P4—5 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P5 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P7—8 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P7—8 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P7—P8 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P12 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P13 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P14 第二章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13、 1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P15

15、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P21 1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P23 17、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P23—24 18、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P24 19、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P26 20、“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P27 21、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P27 2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P30 23、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P30—32 24、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P31 2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P32 26、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形势图》P33 27、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P34 28、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P36—37 29、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P37 30、春秋后期,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比欧洲早1900多年,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早在商朝就有制造。P27、P36 3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筑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

中国政治思想史试题整理全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概述中国古代主要思想家的重民思想,并结合实际谈谈其现实意义。 答:1、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以注重调解为主,充分体现了重民思想。他提出了“惟命不于常”、提出天根据德行“求民主”、主张以民情见天命的思想。周公施政的指导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保民与慎刑罚。 2、春秋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仁和仁政,主张德治和教化;道家的老子反对严刑峻法,认为民众生活贫困是因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人民生活困苦,统治者却奢侈腐化,大力提倡无为政治;在社会治理政策上,墨家的墨子主张实行富民政策; 3、西汉时期的贾谊,他的重民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强调了民的地位和作用。指出民是国家之本、政治之本,民心向北会直接影响统治者的成败行失,提出与民为敌,民必胜之的思想。这是传统重民思想的认识顶点。 4、唐朝时期李世民的民本思想主要有三点:一、立君为民。二、民养君。三、民择君。 5、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就人才问题:他认为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众之中有大量人才,因此他一生也培养和推荐了不少人才。 6、柳宗元的民本思想有:君民关系上,以民为国本、君本。所以民是国之根本,在官民关系上,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 7、王安石的政治改革思想表现在王安石变法注重对农民问题的解决上。

8、明清时期的朱元璋,在明初,社会残破,经济凋敝,生产争需恢复,他采取了恤民、安民政策。这些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动了明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评价和意义: 古代重民思想史承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提出的。其本质是“名为重民,实为治民“,是统治阶级通知的工具,当前我国正致力于“以人为本”的政治文明建设,针对中国古代钟敏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政治上,吸收钟敏思想的合理成分,以民为本,民心向背对于国家的兴衰,民族复兴作 用非常重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方面发挥民众的作用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使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公民思想意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引导人民群众确定正确的公民意识,抛弃官本思想。 3、经济吸收重民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有重大的知道作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告诉我们要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繁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和谐社会建设,吸收重民思想的利民爱民,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简要概括一下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兴衰发展情况 1.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受冷落。原因: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这些主张在战国纷争的时代,无助于实现国家统一,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考试整理复习

国家起源的传说 ①契约说 ②冲突说 ③贸易说 ④水利灌溉说 ⑤战争说 ⑥圣人造福说 封建制度的含义 1.封建主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封君封臣 关系; 2.形成了与封君封臣相适应的封土制 度; 3.中央势力衰落,各封君在其领地有 独立的政治权力 东方专制主义(魏特夫) 1,这种社会是一种“水利社会” ; 2,政治权力的集中和专制;3,一切完全归皇帝所有; 4,东方社会只有皇帝控制下的贵族;5,东方社会的政府对国家的经济实行垄断; 6,东方社会没有法律; 7,东方社会的专制特点具有十分强烈的稳固性。 夏朝的政治过程 政治决策:以占卜决定,建立专门的卜筮之官,也可以“乃召六卿” 政治执行: ①是召集大臣发表誓词,如和有扈氏作战的《甘誓》“行天之罚” ; ②是诸侯会盟“夏启有钧台之享”; ③是征伐不服从者。 夏朝的官员制度 1、中央朝廷官吏外廷:政务官;宗教官 内廷:宫内事务 2、地方侯、伯:同姓以国为姓,分布在王朝中心区以外地区;异姓贵族成为方国、候伯。大国首领为伯。 3,方国对夏朝天子的义务: 1)听命;2)任职;3)提供部队征伐;4)保卫王族;5)纳贡 商朝的行政制度——内外服 1)内服: 第一类是政务性职官:牧正,多工 第二类是军事性职官:师长、马亚、多马、戍、卫、射 第三类是宗教文化类职官:卜巫史 第四类是宫廷内职官:寝宰臣 2)外服:诸侯或方国 义务:戍边、出征、纳贡、服役 商王国时期的国家是一种方国与方国的联合体,有的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方国联盟”,也有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部族国家”或“早期国家” 。

西周宗法制度 周朝是严格依照宗法制度建构起来的,西周的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西周分封制度 分封制是西周王朝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是周人对被征服土地和人民实行统治的一种措施,也是当时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方面的再分配制度。分封的原则与对象是根据与周王血缘关系的亲疏,功劳的大小(辅佐与同盟)分封,其前提是承认周王的统治。在分封中,授民授土是分封的核心内容。 诸侯国的分封有四种情况 一是周王室的亲属,如鲁、卫; 二是周的功臣,如齐; 三是商遗民,属这类的只有宋; 四是所谓上古圣王的后代,如陈、杞。 西周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五级以下还有第六级“附庸” 国野制 “国”,亦称“乡”,即当时的都邑或较大的居民点。一般来说,国是奴隶主贵族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住在国中的人称“国人”。“野”亦即国以外的广大地区,其地域比国大。居住在野的人叫做“野人”。国人与野人的地位大不相同,前者是统治者,后者是被统治者,政治待遇有着天壤之别。国与野的对立,是西周时期阶级矛盾的具体体现,也是西周奴隶制度的一个特点。 西周宗法制度: 周朝是严格依照宗法制度建构起来的,西周的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西周的地方行政体制 严格控制诸侯。 “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 四方诸侯对中央王朝承担一定的义务:定期朝觐、缴付贡赋、保卫王室 刑罚制度 夏有《禹刑》,商有《汤刑》,周有《九刑。以《周礼》为根本法,“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也。”成王制《九刑》,穆王制《吕刑》。主要有“墨、劓(yi)、宫、刖、杀”五刑 春秋五霸”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 另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中作业)“我的读书笔记……诸子百家之墨家”

中国在政治思想史 我的读书笔记—— 诸子百家之墨家

我的读书笔记——诸子百家之墨家 墨家的兴起 春秋战国时代,正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代,诸侯争霸,群雄并起。社会的转型需要思想学说做理论指导,诸侯之间的激烈竞争又导致他们极力招揽人才。时代的需要,宽松的学术氛围,孕育了中国最朴素而灿烂的思想文化。一时诸子兴起,百家争鸣,互相借鉴又互相诘难。讨论的问题之广,涉及题材之多,发掘的深度之远,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之深远,都是空前绝后的。灿烂的文化成果构建成了中国古文化的基本框架,而后中国文明两千多年的发展,尽管也受到一些外来文化影响,但总是被中国文明消化和吸收(如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的佛教,唐朝后期开始传入中国的伊斯兰教,宋代以后开始传入中国的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和新教,晚清时期开始影响中国的西方思想哲学体系),主流文化还是这个时期奠定的。这期间形成的对后世较有影响的学说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等。所谓东方人的智慧,无论是中国、日本,还是韩国,都离不开这几家的范畴。 墨子,战国初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生活年代正好在孔子和孟子之间。墨子早年“学儒家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他看到儒家学说的种种弊端,于是独立门户,开创了墨家学派。毕生为之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为墨家学说的发扬光大和实施济世而奔走呼号。在其晚年和身后,墨家渐渐成了最有影响的学说,与儒家学说分庭抗礼,并大有凌驾其上之势。以至于孟子哀叹:墨翟之言盈天下。荀子更是说:礼乐灭息,圣人隐伏,墨术行。韩非也说:世之显学,儒墨也。 墨家学说成于道、儒之后,为什么能够异军突起而盛行一时呢?在于它提出了一些当时儒道两家学说没有提出的社会学说和政治方案,如王天下,正诸侯,尚贤能,等贵贱等思想。尤其它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和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得到了很多小国的支持,反映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呼声。 墨子思想和修身 先秦诸子的学说,主要是围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展开的,墨家也是如此。墨子注重品性的完善,认为有四种品行是君子必须具备的: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他认为,君子必须意志坚定,言而有信,言行如一,表里一致,敢于捍卫真理,善于明辨是非,并要经常审视自己。他不但注重本身的修行,还注意到了结交朋友的重要性,说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即我们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墨子跟道家儒家还有个显著不同的地方,就是不他但注重言传,还注重身教,身体力行。墨家的人全部葛衣短衫,亲自劳作。墨子不像老子孔子那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他甚至鼓励弟子们以自苦为乐。正因为如此,墨子才深知民间疾苦,才对儒家提倡的繁文缛节深恶痛绝。也是这个原因,墨家才迅速得到广大平民的支持,具备广泛的民众基础,成为一时之显学。 墨子思想和任侠精神 春秋战国时期,尚武、养士之风盛行。历史上著名的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等人府中食客数千,其实食客就是所谓的“士”。士分文士和剑士。文士即谋士,剑士即武士。剑士好勇斗狠,但也讲究知恩图报,经常有剑士为了报答主人的知遇之恩而不惜以身相殉。 墨子看到了这一情况,加以总结和分析并疏导道:“任(注:任侠),损己而益人矣。”并给这种任侠注入新的血液,那就是“义”。 墨子说:万事莫贵于义。墨子说的“义”,就是正义,大义。那么什么是正义大义呢?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一、名词解释: 1.正名:正名也就是要使每一个等级的行为与其在专制国家的等级结构中 的位置相符,确切的说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 非之心的总和。 3.化性起伪:人的本性应该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矫正,矫正的结果就是“化 性起伪”“化性”即教化,改变人的恶的本性,“起伪”即礼义是人为的,主张通过后天休养,用人为的礼义道德去教化、改变人性之恶。 4.明分使群:人群聚而组成社会,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在于人能够 组成群体,分享自己的群体生活,这成为人之所以能够统治自然界万物 的一个重要前提。 5. 儒家学派:儒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为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儒家学 派主要以下几个特点:a.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b.儒家重视伦理道 德的作用,崇尚仁义。c.以孔子为师 6. 法家思想:法家作为一个学派的概念,最早见于司马炎《论六家之要旨》。 法家思想的特点有:a.重视法律的作用b.主张实行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 c.主张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 d.用进化的观点解释历史。 7. 道家学派: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有着十分广泛的社会影响的思想学派, 道家思想学说的核心概念是“道”,把道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绝圣弃 智,绝仁弃义是道家学派的基本主张。 8 墨家学派:墨家创始人是墨子,墨子的学说在战国初期影响很大,墨子 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兼爱,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实用。 9. 淮南子:刘安招致门客集体编写而成,以道家思想为主,同时又融合儒、 法、阴阳诸家,形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为统一的封建帝国提 供全面的治理方案。作为汉初黄老派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对后世不少思 想家和政治家们产生了深远影响。 10. 无能子:以老庄自然无为思想是主旨,抨击等级名分,伦理纲常和君主 政治,斥之为祸乱本源,主张人类社会返璞归真,废礼教,弃人伦,无 贵无贱,无君无臣;从批判和否定纲常礼教,君主制度,进而走向否定 人类一切社会关系和文化。 二、简述题 1.简述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 中国政治思想史从中国古代社会到近代社会,在其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六个时期,即思想形成期、思想发展期、思想完善期、思想反思期、思想转型期、思想变革期、这就是六期发展说。 1)思想形成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先秦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2)思想发展期:秦安隋唐时期,秦时,法家思想发展,而汉朝以后,儒 家思想备受尊崇。 3)思想完善期:宋明时期,出现宋明理学。 4)思想反思期:明末清初,一是封建政权逐渐衰落,二是资本主义萌芽 出现,随着时代发展而反思自身,是思想进步的表现。 5)思想转型期:近代社会,出现了改革派、洋务派、戊戌变法政治思想, 是转型期。 6)思想变革时期:中国历史上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发动辛亥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重点整理

小国寡民:指国家的规模十分狭小,人口稀少,人们在及其原始的状态下生活,没有一切可以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器具,文化极不发达,人们依然停留在结绳记事的水平上,人们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对于原始质朴的生活十分满足,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过着十分封闭的生活 兼爱:实际上是抽象的爱,是爱无差等,无论血缘关系远近,人与人之间的爱应该是均等的。试图把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仁爱推广到整个社会,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爱”,解决全部社会问题 仁、礼学说:在孔子的思想学说中,仁与礼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仁是优良的道德品质,而遵守礼的规范则是优良的道德品质在人的社会行动方面的表现,所以仁的品质是遵守礼的前提,如果没有仁的品质,也就不可能使自己的视听言动都符合礼的规范。 独尊儒术:以儒家的思想为主导,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因而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道统论:儒家的道统论可以说有三个面向:一是广义的判教,此在孟子那里为辟杨、墨,在韩愈、宋儒那里则为排佛、老;二是要在现实的政治权威之外标立一超越的尺度,此是相对于“政统”(或“治统”)而言道统;三是就儒家学术思想自身而言,道统亦区别于“学派”而有其特定的涵义。 天命不常:所谓天命,既上天受命之意。商代的统治者认为自己的权力来自天帝,并且认为商网朝的统治是受上天保佑的,当人类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时候,才希冀获得人类社会以外某种事物的保佑,商王朝的统治者崇信天帝,实际上是商代思想文化不很发达的表现。周人对于天命的认识,却较之商代后期的天帝观念前进了一大步。这主要表现为周公的“天命不常”的思想。 性善论: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性恶论:中国古代的一种人性论。与“性善论”相对。由荀子提出。认为人的本性为恶,其善是由于人为。由此作为其礼法兼治政治主张的理论根据。但又强调环境和教育对改变习性的作用。 庄子至德之世:庄子所说的“至德”,实际上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的体现,至德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泰初有无,无有无名”。庄子对于理想社会的设计,实际上也是以自然为原则的。在庄子看来,整个世界原初的混沌状态是人类社会至善至美的境界。 居安思危: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法术势:法术势是中国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术语。“法”指公开颂布的成文法律以及实施封建法治的刑罚制度术”是君主驾驭臣民、使之服从于统治的政治权术。“势”即权势,主要指君主的统治权力。韩非则主张抱法处势而用术,三者是互相联系的整体。“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是韩非政治思想的主旨。“势” 在“法、术、势”三者中处于核心地位。法、术、势”的基本精神却为封建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述题

论述题 1、概述中国古代主要思想家重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重民思想是中国传统重要的政治思想。治理国家要注重民心问题,民心的向背关系到社稷安危。如“以民为本”“仁政”等都是重民思想。探究这些对今天的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周朝周公旦“敬天保民”是古代重民思想的萌芽。周公认为敬天的关键在于保民,统治者要体察民情,慎用刑法。了解民众疾苦,体察民众心理。才能顺应天命维护周朝统治。 (二)1、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子产提出“视民如子”的观点。运用经济手段“相地而衰征”使民仓禀实而知礼节,把重民思想推倒了一个新的高度。 2、孔子的以“仁”为核心思想体系在重民思想上表现为“养民”。经济上惠民使民足食,政治上宽民就是反对苛政的德政,重视民意。 3、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建立“仁政”为核心重民思想体系。 (1)经济和社会政策上:具体有制民之产;平均赋税,保护工商业,轻刑罚等。 (2)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人民是政权转移的最后决定力量。民心的向背是政治成败的决定因素。在以民为本的前提下提出了依据民意选贤举能。 4、荀子继承了以民为本思想,提出君舟民水论。民本就是爱民恤民,富民利民; 第一次把国家的赋税制度与社会生产和富国富民结合,站在国家经济利益的立场上去解释国家的经济政策。他的思想和政策使广大民众大大受益。 5、墨子的“兼爱”“非爱”“尚贤”重民思想。 “兼爱”:他主张爱他人,爱国家,使社会达到一个和睦理想的社会。 “交相利”: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共谋福利。 “非攻”战争都是不义的,反对战争带来的灾难。 从爱惜民力出发,他还提出了“节用”、“节葬”的要求。 6、老子:反对战争,反对封建专制的暴政。主张不贵难得之货、慎征伐等。核心体现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小国寡民社会理想中。老子既反映民众的愿望,又兼顾统治者的利益和要求,起到上下调和的作用。 (三)唐代贞观统治集团是民本思想发展的高潮。李世民继承了儒家的传统思想。特别注重君民、民国的关系,提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命题。李世民认识到民众的力量,而且将儒家传统的重民思想运用到治国实践中去。 (四)1、宋代朱熹“足食为先”的民本思想。要维护封建统治,就要获得民心,而民众的根本在足食,足食的首要问题务农。朱熹以重农,满足人们需要维护封建专制的统治秩序。 2、宋明王守仁的“明德亲民”政治思想:发扬内心光明仁德,亲爱于民,从而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明德为体,亲民为用,体用兼备,从而达到大治;体现了重民思想。 3黄宗羲提出的“君为民害”论、“民主君客”论和“万民忧乐”论对儒家传统民本思想是继承也是超越,因而可称之为“新民本”思想。黄宗羲提出“公天下”的政治理想。法治上反对一家之法,反对天下之法。在经济上提出了“工商皆本”“均田”“齐税”等主张。 (五)评价及意义。 古代重民思想史载承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提出的。其本质是“名为重民,实为治民”,是统治阶级统治的工具。当前我国正致力于“以人为本”的政治文明建设,针对中国古代重民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政治上:吸收重民思想的合理成分,以民为本。民心向背对于国家的兴衰、民族复兴作用重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方面发挥民众的作用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使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消除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公民思想意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引导人民群众确定正确的公民意识,抛弃“清官意识”、“官本思想”。 (3)经济:吸收重民思想的“轻徭薄赋”“置民之产”等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又重大的指导作用。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期末作业)“论儒家政治思想能够成为官方政治思想的原因”

论儒家政治思想能够成为官方政治思想的原因论休养生息,凝聚国力,它不如道家。 论富国强兵,驭民行政,它不如法家。 论阵前拼杀,庙堂运筹,它不如兵家。 论内政外交,谋国划策,它不如纵横家。 所谓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可是为什么儒家思想会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一)汉代始儒家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黩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成为了显学。此时,孔子过世百余年。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上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封建帝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行成了新儒家思想。 (二)统治者选择儒家思想的原因 纵观两千多年来儒家之所以能独领风骚,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因素。儒家思想讲究礼仪廉耻,提倡“礼治” “德治”“人治”,宣传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思想,再加上切合统治者的统治需要,同时有满足了人民的精神慰藉,更方便人民归顺统治者,

早在汉武帝时期就有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是奠定儒家思想为中国古代正统思想的开端和基础。 此后儒家思想逐步发展成为封建等级尊卑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更是为封建社会统治者所推崇,长期沿用深化。 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面目。先秦儒家没有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甚至还遭到了秦始皇毁灭性的打击,这是由先秦儒家初创时自身的理论缺陷导致的。先秦儒学的内容体系充满着浓重的、温柔淳朴的伦理亲情色彩,显得“迂远而阔于事情”。例如,孔子的“仁学”,目的在于通过“正名”恢复“周礼”所代表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所以孔子的思想不会为新兴地主势力所青睐。 (三)谈谈我对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几千年官方思想的看法一方面来说,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在中国社会流传几千年而不衰,汉武帝只所以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本的原因是儒家思想最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最能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儒家思想强调人是不平等的,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天赐的、是应该的,是要维护的,人们都得遵守这种等级制度,要忠于君主,要以忠君为美德。另外一点儒家强调亲亲之爱,人首先得爱自己的家人,那理所当然,皇帝的位子得传给他的儿子,这就为世袭制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些都是统治阶级长久维护自己统治所需要

中国古代政治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政治: 一、早期政治制度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王位世袭制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两大矛盾:皇权—相权;中央—地方) 1、秦: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度: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度:丞相(辅佐政务)、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地方制度)郡县制度(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标志着由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2、汉: (中央官制)中外朝制度 (地方制度)郡国并行制度→推恩令→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后发展为州牧,成为地方割据势力) (选官制度)察举制 3、隋唐: (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用以执行 (地方制度)节度使,后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 4、宋: (中央官制)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省(行政),枢密院(军事),三司(财政) (地方制度)文官制度,设通判监察地方官员 5、元: (中央官制)一省制:中书省 (地方制度)行省制度,设宣慰司 6、明: 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复存在) 明成祖朱棣设内阁 7、清: 康熙设南书房 雍正设军机处(标志着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中国古代经济→农耕经济 一、农业 1、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耕作工具:铁犁牛耕,西汉→耦犁;隋唐→曲辕犁 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都江堰;三国的翻车;曹魏的筒车 2、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3、土地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土地兼并 二、手工业 冶炼业、制瓷业、纺织业;青铜器,青花瓷,彩瓷

明中期之前,官营手工业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 三、商业 宋朝之前,坊市分离 宋朝,坊市界限被打破,出现了早市,夜市,草市,瓦舍勾栏明清: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四、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和海禁 五、经济重心的南移 1、东汉末年 2、唐安史之乱之后 3、两宋年间 南宋,经济重心正式南移,南方成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中国古代文化 一、思想 1、儒家思想 孔子:仁,礼 孟子:性善论,民贵君轻 荀子:性恶论 2、道家思想 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 庄子:逍遥,顺其自然 3、

《中国政治思想史》读书笔记点评

所谓政治思想,不过是这政治或者说王权或君权如何产生,又如何运转的——运转当然是你制定什么样的政策还有法律治理或是统治这个国家(天下),说具体一点就是治理或统治这个天下的芸芸众生。就前者而言,就是先分封天下的分封建制,这个政治制度是如何实现的,同时又是如何运转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帝国制(皇帝制,秦以后)也就是这郡县制是如何建设的,又是怎样运转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同时这个帝国制又是怎样的治理国家的——儒教立于思想纲常,法律立于国家制度外予以规范。至于到了近代西学东进,一套政治思想(共和、民主、法治)进入中国,冲击中国的政治体制,却引发不断的政治变故,最后还是强权政治那一套管用,中国的政治体制以一套新的意识形态为精神纽带,建立党国一体的政治体制,进而达成了国家的秩序与稳定,而后开始了治国的一些列现代化的经济政策——工业化的生产力加计划经济的生产方式,最后在强权的支配下通过改革开放达成市场经济发展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政策,至于法律那当然是要适应这个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需要,可因为这个党国体制的存在,法律作用的上升十分缓慢,且还要受制于权力的支配。就那个先秦古代分封制时代,中国基于游牧还有渔猎经济转向,人民确立了因地而居的小农生产方式,这就出现农耕经济基础上的分封制的治理如何进行的,虽然政治上以分封确立了,但国强与民富如何实现,换之于政治上如何治理了,这时各类治国思想应时而生,什么农家、儒家、道家、兵家、阴阳家、墨家,它们共同回答的问题是,国家如何不打仗,国家如何强盛。经过春秋、战国大混战,国家统一于帝国政治的秦朝了,这国家这么大如何不乱就是永保秩序与统一,还有这个政治与人民的关系如何处理,就是当时最大的政治了,于是废除封建成了历史的选项,这靠法家的思想,但法家太过猛烈,秦朝二世而亡,刘邦得天下处理与人民的关系,采取黄老思想无为治国,国力大增,可分封形成的政治紧张出现了,只好在汉武帝时彻底铲除。正好,边患的问题突出了,是安抚还是剿灭,汉武帝有了财力,也有了政治统一,无力剿灭成了既定国策,可过度消费民力,导致社会矛盾异常紧张,他汉武帝晚年不得不反省了。以后的中国历史,就是在庞大的帝国(人多、疆域大)、农耕生产力与生产方式、与民族关系、如何确保帝国政治行王道、去霸道、有序运行上面提出自己的政治思想与主张了,不过时代的具体背景不同,这政治思想的具体内容存在差异,如宋朝商业发达、文化发达,莫不与帝国的开国者赵匡胤扬文息武直接相关,但恰恰又碰到了一个或几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建国与宋对抗,于是如何处理与辽金西夏的关系成为极重要的国策,这个政治思想就要体现了。至于明清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各自运行了两百多年,主要的任务是处理内政,国家的政治思想早已在前人的不断总结中日渐成熟,没有了创新,也就只好支配这个帝国政治与农耕经济互为表里的运行,只有外族更先进的经济生产方式与生产力的冲击爆发出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思想了——梁木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