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课程设计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课程设计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课程设计

前言

产品的外观设计是消费者购买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因此,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的选择对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课程设计旨在通过介绍产品外观设计的基本原理、材料特性以及制作工艺等知识,让学生了解产品外观设计的背后的科学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产品外观设计的基本技能。

课程大纲

第一章:产品设计基础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产品外观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

•产品外观设计概述

•产品造型和材料

•产品人性化设计

•产品视觉传达要素

第二章:产品外观设计材料

第二章节介绍产品外观设计所使用的材料。包括:

•金属:钢铁、铝、铜、锌等

•非金属材料:塑料、橡胶、玻璃、纤维等

•复合材料:碳纤维、玻璃钢、铝合金等

以及各种材料的性质和适用范围等。

第三章:产品外观设计工艺

第三章节介绍产品外观设计所使用的工艺,包括:

•工艺流程和流程控制

•原材料的准备和处理

•设计和制造的配件

•结构组装和安装

第四章:实践案例分析

本章会引入多个实际案例,通过分析并讨论案例中的设计要素、材料使用和工艺选择原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产品外观设计的各种知识和技能。

课程教材

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包括:

•胡朝阳《工业设计》

•黄光明《产品设计艺术》

•任建明等人《工业机械设计基础》

•产品设计现代化教材

课程实验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课程设置了以下实验项目:

•产品造型材料选择实验

•产品工艺流程设计实验

•产品外观设计实践项目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产品外观设计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并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水平。

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主要以实践项目和论文撰写为主,主要考核内容包括:

•实验报告

•课堂作业

•设计方案展示

•期末论文

结束语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系统的教学和实践,让学生掌握产品外观设计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培养他们的创新和设计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设计材料与工艺

《设计材料与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与教学任务 在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造型材料与加工技术和设计的关系十分密切。优秀的设计只有通过合适的材料和加工技术得以实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常用材料的性能、加工工艺及其应用范围,能从经济、实用、美观等诸因素出发,合理选用各种不同的材料,了解具有良好前景的新材料、新工艺,了解材料表面加工工艺及面饰处理,为正确设计出能给人以物质和精神享受现代化工业产品打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 (1)了解常用材料的性能及其加工工艺; (2)产品设计中合理选择材料的能力。 (3)了解具有良好前景的新材料、新工艺。 (4)了解材料表面加工工艺及面饰处理工艺。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概论 主要内容:介绍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了解材料与设计关系、掌握材料的发展史以及设计材料的分类。 教学要求:了解设计材料的发展史、设计材料的分类。 重点难点:如何使学生了解学习材料的重要性,调动学习热情。 第二章:设计材料的一般性能 主要内容:了解设计材料的固有特性和设计材料的派生特性。 教学要求:了解性能的概念。 重点难点:性能在设计中的运用。 第三章:设计材料感觉特性的运用

主要内容:理解设计材料感觉特性的概念、质感设计的形式美法则、运用原则以及抽象表达基础及意义。 教学要求:掌握材料感觉特性的应用。 重点难点:材料的美感。 讲授提示与方法:重点讲解材料感觉特性的概念、内容、评价方法,通过产品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材料的美感,通过引用实例吸引学生的听课注意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第四章:材料与环境 主要内容:了解绿色设计的概念和内容以及典型的绿色设计材料。 教学要求:了解掌握绿色设计材料。 重点难点:绿色设计方法和绿色材料。 讲授提示与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工业设计师的责任和义务重于利益,确定绿色设计是今后设计的发展方向。 第五章:产品设计中材料的选择与开发 主要内容:理解设计材料的选用原则,把握材料工程的发展方向;了解新材料的发展标志和开发方向。 教学要求:理解设计材料的选用原则。 重点难点:如何选材。 讲授提示与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讨论选材依据。 第六章:金属材料及加工工艺 主要内容:了解金属材料的固有特性、工艺特性、成型加工性、热处理;了解常用的金属材料的特性;掌握金属材料在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了解钢材、铸铁的主要性能、品种、加工工艺。 重点难点:Fe-C平衡相图,加工工艺。 讲授提示与方法:互动教学,讨论性能特点的差异。 第七章:塑料及加工工艺 主要内容:了解塑料材料的组成、分类、固有特性、工艺特性、成型加工性;理解常用的塑料材料的特性;掌握塑料材料在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了解常用塑料材料的品种、性能特点、用途、加工工艺。 重点难点:高分子聚合物的基本知识,成型工艺。 讲授提示与方法:互动教学,讨论性能特点的差异、加工方法。 第八章:木材及加工工艺 主要内容:了解木材的基本性能、分类、固有特性、、工艺特性、成型加工性;了解常用木材;掌握木材在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课程设计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课程设计 简介 材料成型工艺是机械、材料、工艺相互作用、使得材料经历一定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而达到特定形状和性能的制造工艺。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材料成型工艺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涵盖了常见的成型工艺及其原理、特点和工艺参数的选择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不同成型工艺的应用场合、优缺点以及如何进行工艺参数的选择和优化。 学习目标 理论 •了解材料成型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掌握常见成型工艺的原理、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了解成型工艺参数对产品成形质量的影响和优化方法; •掌握材料的塑性和变形行为。 实践 •熟悉常见成型工艺的设备和工具的操作方法; •熟悉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调整方法; •掌握制作不同形状的产品的工艺流程和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章:材料成型工艺基础 1.材料成型工艺的定义和分类 2.材料成型工艺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3.材料成型工艺参数的选择和优化

第二章:压力成形工艺 1.热压成形工艺及其应用 2.冷压成形工艺及其应用 3.粉末冶金成形技术及其应用 第三章:塑性成形工艺 1.反向挤压成形工艺及其应用 2.挤压成形工艺及其应用 3.拉伸成形工艺及其应用 第四章:热成形工艺 1.锻造成形工艺及其应用 2.拉伸成形工艺及其应用 3.热轧成形工艺及其应用 第五章:其他成型工艺 1.喷射成形工艺 2.电化学加工技术 3.光学加工技术 授课方式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验、课程设计等多种教学方式。理论教学中将采用多媒体教学,辅以教学实例和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实验教学将实现课堂理论与实际操作的有机结合,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各种成型工艺的操作方法和工艺参数优化。在课程设计中,学生将独立设计制作一件特定的产品,从而深入了解成型工艺、工艺参数的选择和应用。

产品造型设计

产品造型设计 一、概述 工业设计是从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1919年包豪斯Bauhuas的建立,标志着现代工业设计基本概念的诞生;; 工业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高效和清洁,为人们创造一个美的生活环境,向人们提供一个新的生活方式; 1920年美术教育家俞剑华先生在其编着的最新图案法总论中写到:“图案Design”; 1929年,陈之佛先生提出工艺是适应人类日常生活的要素——‘实用’之中,同时又是和艺术的作用融合抱合的一种工业活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设计的萌芽期;但几十年来,中国工艺美术实践走上了以特种工艺为中心的道路; 重视工业设计是我国新形势的客观需要; 工业设计最突出的职能和使命是发现市场需求,从现有物质技术条件出发,与各相关方面及专家合作,努力满足市场需求,并创造市场需求;使工业产品在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上以最佳状态结合、适应市场需求;努力使消费者和制造商双方都能满意;它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之一,是丰富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1998年,国家教委专业调整, “工业设计”成为一个与“艺术设计专业”并列的二

级学科保留; 第一节工业设计的基本概念 现代工业设计的概念是在现代社会中艺术与技术的发展和变革中诞生的; 1980年ICSID对工业设计下了如下的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叫工业设计;” 产品和产品系统时工业设计的主要范畴; 工业设计的目标是什么呢 机能与美的统一,满足现代人类生理与心理需求的最高目的; 设计,就是一种构思与计划,以及把这种构思与计划通过一定的手段视觉化的活动过程,这个视觉化,也可以叫做形成化,是具体给予特定的形,是一个造型活动,是回到最初的出发点,进行完全新的再形成; 在任何工业产品设计中,都存在“人与物”和“物与物”的关系;所谓“人与物”的关系,即人与产品的关系;它通过对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直接影响的因素表现出来,这些由工业设计师解决;所谓“物与物”的关系,即产品的内部构造的关系,由工程师解决;处理这两种关系,决定了工业设计师和工程师在现代工业中的合作与分工; 当今时代,许多新产品之新,不是表现在物理性能的“新发现”上,而是表现在对人体性能的新把握上,新在艺术的高度上;例如:汽车,年年变换车型,汽车的价值很大程

产品形态设计课程设计

产品形态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于产品设计的形态感知和形态表达能力,及其与产品功能、人机交互等因素的关系。通过对产品形态设计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产品的流程设计、造型设计和材料选择等知识,深入理解商品夹杂的设计语言,融汇于设计实践中。本课程将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所学内容。 课程目标 1.了解产品的设计流程和基本构成要素。 2.理解产品设计中形态、信息、语言等方面的原则和方法。 3.掌握产品造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构成方式。 4.了解产品选择材料的原则和应用方法。 5.能够综合分析产品功能、人机交互等因素,在产品形态设计中进行合理的平衡。 6.具备较强的形态感知和形态设计表现能力。 课程内容 第1章产品形态设计基础 1.1课程引言 1.2产品形态设计概述 1.3产品设计生命周期

1.4产品设计流程 1.5产品形态设计的意义和价值 1.6设计师方法论 第2章产品造型设计 2.1课程导入 2.2造型方法论 2.3造型表现的基本元素——点、线、面 2.4造型表达的基本手段——形状、比例、色彩 2.5造型构成的基本规则——对称、平衡、重点突出2.6高级造型表现——曲面构成 第3章产品材料选择 3.1课程导入 3.2材料的概念和分类 3.3材料在产品形态设计中的作用 3.4设计与材料的关系 3.5材料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第4章产品形态设计落地应用 4.1基于用户需求的产品设计 4.2形态设计与产品功能 4.3人机交互与产品形态设计

4.4智能化产品形态设计 4.5多维度立体化设计方法 课程特点 •集中展现设计师的思想与方法。 •提供丰富的产品形态设计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产品形态设计的规则。 •量化设计师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产品形态设计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结合自身实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 教学形式 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为主,配合实践操作为辅。每堂课将采用教师讲解+案例 分析+课堂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同时,将提供大量的实践练习和个 性化设计项目,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展现他们的设计能力。 评分方式 1.课堂出勤 10% 2.平时作业 30% 3.实验报告 20% 4.设计项目 40% 参考文献 1.Phillips, C., & Penn, J. (2012). Sustnable Materials, Processes, and Production. John Wiley & Sons.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教学目的: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是工业设计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本课程分产品设计感知与认知,新产品开发,创新产品设计三个单元。 通过引入企业的实际产品设计案例作为课程设计的内容,综合 把握产品的功能、形态、技术经济等基本要素,掌握产品设计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 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 设计的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产品开发或提案设计。从而 在知识、生活、感觉、创造和开发等作为设计师必备的条件方 面得以全面提高,为走向社会、开发设计新产品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产品设计概论、产品设计的基本知识、设计程序及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产品样机的分析,对产品实用性、安全性能的论证 和价值的分析,设计方案的确定,对产品制造加工工艺的了解, 新产材的应用,设计报告书的编写。 第二单元针对企业的需要进行某个项目的开发。运用工业设计(产品设

计)程序、方法,按照企业实际要求指导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主要有两图(产品预想效果图、产品制图),一书(设计报告 书),一物(产品样机或模型)。 第三单元企业院校针对三五年内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发展行情进行市场行情分析、产品分析与设计等探索性课题。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 维和创新产品设计方法,学会目标对象生活需求分析和生活方 式研究,市场调研和市场定位,当前社会发展趋势。 适用专业:产品造型设计 第一单元 1.课程标准 1.1 内容: a、产品设计概论 b、产品设计基本原理和设计程序 c、产品设计方法 d、可行性分析(安全、价值、市场) 1.2 性质: 对产品设计的方法有了整体的认知,注重改良设计能力的培

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

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 1、塑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形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即材料断裂前的塑形变形的 能力。 2、韧性——材料在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 3、工程材料按化学成分可以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 材料。 4、碳钢按碳含量可以分为——低碳钢(Wc<=0.25%)、中碳钢(Wc=0.25%——0.6%)、高碳 钢(Wc>0.6%)。 5、合金钢按合金金属含量可以分为——低合金钢(W<=5%)、中合金钢(W=5%——10%)、高 合金钢(W>10%)。 6、铸钢的牌号——用强度表示(铸造碳钢)、用化学成分表示。ZG(铸钢)。ZG200-400表 示最低屈服强度为200MPa,最低抗拉强度为400MPa。9SiCr表示碳的质量分数为0.90%,Si和Cr的质量分数都小于1.5%的合金工具钢。 7、铜及其合金——工业纯铜、铜合金(黄铜和青铜)。 8、表面工程——经表面预处理后,通过表面涂覆金属或非金属,以改善表面性能的系统工 程。 9、热处理——将材料在固态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组织与性能的工艺。 10、退火——将金属或合金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 艺。 11、电镀——通过点解方法在固体表面上获得金属沉淀基层的过程。 12、涂装——用有机涂料通过一定方法涂覆与材料或制件表面,形成涂膜的全部工艺过 程。涂装用的有机涂料,是涂于材料或制件表面而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如绝缘防腐等)固体涂膜的一类液体或固体材料的总称。 13、涂料——膜物质、颜料、溶剂、助剂。 14、涂装工艺的一般工序:涂装前表面预处理——涂布——干燥固化。 15、金属液态成形、塑形成形及连接成形等材料加工技术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体 技术。 16、合金收缩经历以下几个过程:(1)、液态收缩。从浇注温度T烧到凝固开始温度(即 液相线温度Tl)间的收缩。(2)、凝固收缩。从凝固开始温度(Tl)到凝固终止温度(即固相线温度Ts)间的收缩。(3)、固态收缩。从凝固终止温度(Ts)到室温间的收缩。 17、塑件应具有最少的分型面,从而避免多箱造型和不必要的型芯。 18、熔模铸造——失蜡铸造,因为熔模铸造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较好的表面质量也称 精密铸造。 19、压力铸造(压铸)——将熔融合金在高压条件下高速充型,并在高压下凝固成形的 精密铸造方法。 20、连接成形工艺——焊接、胶接和机械连接。 21、胶黏剂根据来源可以分为——天然胶黏剂、合成胶黏剂。 22、塑料的特性—— A、易成形、成本低。B、有一定的强度、质量轻。C、耐蚀性稳定。 D、透明性好、着色性强。 E、绝缘性强、耐磨性高。 F、减振消声、投过保温。 23、热塑性塑料——在特定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软化和冷却硬化,其性能也不发生显 著变化的塑料。 24、热固性塑料——因受热或者其他条件(固化剂、紫外线等)下能固化的塑料。 25、工业设计中常用的塑料——A、ABS塑料(电话、电视机、洗衣机、复印机、玩具

《材料成形工艺课程设计》报告-减速箱盖铸造工艺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题目:减速箱盖铸造设计 内容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是设计一个中批量的、HT200的减速机箱座的铸造工艺设计。其任务包括:编写工艺说明书和填写工艺卡片、绘制铸造工艺图和绘制模板装配图。具体内容有:拟定铸造工艺方案、选择铸造和造型方法,确定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确定各工艺参数,确定模板尺寸,模样布置方案,确定砂箱尺寸及填写工艺卡。方案采用砂型铸造,浇注方式为搭边式底注法,采用封闭浇注。从铸件的上表面分箱,浇铸时将铸件倒扣平放,保证重要面的铸造质量。由于铸件较大,所以每箱只铸一件。结合铸件形状,使用了三个砂芯。 关键词 铸造工艺方案、铸造和造型方法、浇铸位置、分型面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铸造工艺方案、铸造和造型方法、浇铸位置、分型面 (1) 附录一:减速箱盖零件图 (3) 附录二:生产任务 (3) 一.零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分析 (1) 二、浇注位置及分型面的确定 (1) 三.造型和造芯 (2) 四.机械加工余量 (3) 五.浇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7) 总结 (10) 附表1铸造工艺卡 (11)

附录一:减速箱盖零件图 附录二:生产任务 牌号:H T 2 0 0 生产量:中批

一.零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分析 1)零件名称:减速箱盖 2)材质:HT200 (灰铁200) 3)零件的形状:如图所示: 4)零件特点: 该铸件为箱体类部分薄壁件,最小壁厚为 8mm,铸件最大外形尺寸为540x230x144.5,铸件 毛坯重量为36kg。 铸件的最小壁厚; 在一定的铸造条件下,铸造合金能充满铸型的最小厚度称为该铸造合金的最小壁厚。为了避免铸件的浇不到和冷隔等缺陷,应使铸件的设计壁厚不小于最小壁厚。 合金种类铸件轮廓尺寸mm <200 灰铸铁3-4 各种合金铸件最大临界壁厚可以按照最小壁厚的3倍考虑。通过查下表可以知道灰铸铁铸造时的最小允许壁厚为3到4mm。其最小壁厚为8mm,满足铸件最厚的要求。 二、浇注位置及分型面的确定 2.1、分型面的确定 分析工件可得:工件前后对称,上部分平面及半圆环面为重要工作面。且工件上下有凸缘,中间有肋板。此外,还有油标标尺孔凸台。综合考虑口有两种分型方案,具体如图下 方案一:方案二: 方案一分析:两箱造型

产品造型设计

产品造型设计 产品造型设计是指通过对产品的外观形态进行设计的一项工作。其目的是使产品在外观上具有美观、符合人类审美观念的特点,并与产品的功能和用途相协调,从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产品造型设计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一个好的产品设计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激发消费欲望。因此,产品造型设计需要考虑消费者的审美喜好、文化背景以及时下的潮流趋势。同时,产品的设计也需要考虑产品的功能、结构、制造工艺等因素,保证产品的实用性和可制造性。 在产品造型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和分析工作。首先,需要对产品的市场定位进行了解,明确目标消费者群体的喜好和需求。其次,需要进行竞品分析,研究同类产品的外观特点和设计趋势。最后,需要对材料、色彩、纹理等进行研究,选择适合产品形态的元素。 在进行产品造型设计时,设计师需要将功能和美学相结合。首先,需要确保产品在外观上符合使用功能和操作习惯。例如,电子产品的按键、接口等应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进行合理布局,方便用户的操作。其次,需要注重产品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产品造型需要符合一定的比例和规则,以确保产品在视觉上的平衡和和谐。最后,需要注意细节的处理。细节是决定产品品质和档次的重要因素,设计师需要注重产品的每一个细节,从材料的质感到色彩的搭配都需要精心设计。 产品造型设计需要不断创新和更新。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

发展,消费者的审美观念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设计师需要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和潮流趋势,及时调整设计风格和理念,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和时代的要求。 总之,产品造型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消费者心理、市场竞争、功能需求等多个方面。好的产品造型设计能够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用户的购买欲望。因此,在产品设计中,要注重创新、关注细节、追求协调和实用,并随时关注市场变化,不断优化和更新设计。

产品设计模型制作与工艺

产品设计模型制作与工艺 产品设计模型是产品设计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是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一个缩影,也是产 品设计的实体化表现。产品设计模型的制作是设计师将设计思想转化为实体设计成果的关 键步骤。下面介绍产品设计模型的制作过程。 1.准备工作 在制作产品设计模型前,需要准备一系列的工具和材料。首先需要准备纸张、铅笔、 橡皮擦和尺子等工具,用以画出产品的草图。其次需要准备一些制作模型的常用材料,例 如泡沫板、硬纸板、塑料板、塑料棒等,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到模型的大小、重量和制 作难度等因素。还需要准备一些剪刀、刀具和胶水等工具用以切割和粘接材料。 2.绘制草图 在准备好工具和材料后,设计师需要画出产品的草图。草图是产品设计的基础,草图 可以帮助设计师更直观地了解产品的结构和形态。画草图时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功能、造型、色彩和材质等因素。 3.选择制作材料 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设计师需要选择适合的制作材料。通常选择的材料是泡沫板、 硬纸板、塑料板、塑料棒等。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到其切割、粘接和强度等因素。 4.制作模型结构 首先需要将草图按比例放大或缩小至实际模型大小,然后再将其用作制作模型的模板。然后根据模板切割相应的材料,再用胶水粘贴起来,组成模型的结构骨架。在制作骨架时 需要考虑到重心和稳定性等因素。 5.完善细节部分 在完成模型结构后,需要完善模型的细节部分。这些细节部分包括产品的外形、表面 质感、配色、标识和功能部件等。设计师需要根据草图和设计要求,将细节部分逐一加入 模型中。 6.抛光和表面处理 最后需要对模型进行抛光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整体的外观表现。抛光和表面处理的 主要工具是砂纸和喷漆。在进行表面处理时需要注意控制涂料的厚度和均匀性,以保证模 型的表面光滑细致。

材料与生产工艺教案大纲.doc

《材料与生产工艺》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描述 1.课程名称:材料与生产工艺Materials and Processes 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 3.周学吋/学分:2/2 4.授课对象:艺术设计专业产品10-1 5.使用教材:产品材料与生产工艺相关教材(对应不同章节考虑教材或媒介)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材料与生产工艺是产晶设计的物质技术条件,是产詁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或者说一切产品设计最终必须通过材料的加工、成型、衣面装饰得以实现。因此,材料与生产工艺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平台课。 其任务是通过对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造型设计与材料的关系,掌握各种材料的性能特点及生产加工工艺,了解新型材料。从而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使学生能运用设计手段, 不仅从视觉上把握材料的质感、色彩等造型特征,同吋也能结合产甜的造型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真」E做到在实践中运用对材料的理解和表现手法把设计构思准确、清晰、简练地表达出来,创造出使用功能好、技术性能高、款式新颖的产品。 三、课程教学目标 (一)能力培养目标 完成这门课程以后,学生应具有以下能力: 1、掌握产品设计材料的物理、化学属性。 2、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能特点、组成和用途。 3、掌握产品设计常用材料的生产、加工工艺。 4、了解各种加工工艺的工艺性能和特点。 5、在产品设计时能够做到合理选材、用材,合理设计结构和造型。 6、使设计具有可生产性,防止纸上谈兵,达到学用一致。

(-)课程的主要特点 1、木课程的教学采用多媒体方式,强调用适合的产品案例分析来消化、理解所讲的理论知识,教学中讲得更多的是产品中如何应用各种材料,各种材料的结构特点与造型设计的相互关系,材料与产品的经济性等。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可能用所讲的材料的样品进行教学,同时通过市场调研和产品分析的特殊教学形式。 3、教学与实验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材料的加T特性。 本课程各部分教学内容计划学时数分配如下: 五、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内容 §1.1前言 § 1. 2课程的重要性,介绍本课的学习方法 § 1. 3材料与产品造型设计的关系 § 1.4材料的发展史 § 1. 5设计材料的分类与基木性能 § 1. 6造型材料应该具备的特性

《产品材料与工艺》课程标准

《产品材料与工艺》课程标准 表1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 1. 1课程定位与作用 课程的定位:产品材料与加工工艺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从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特点出发,着重介绍了工业设计实践中相关常用材料的发展,基本类型、基本属性、加工工艺等基本知识实用案例。 课程的地位与作用:做为一名产品设计师,在从事产品设计活动中,就是使“形”获得更多的自由度,使物从“硬件”转变成与消费者升息相关的“软件”。所以设计师要掌握“形”的而变化同时,必须具备将物的“硬件”转变能力。本门课就是在这方面针对工业设计师的岗位要求和任职要求展开的课程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相关设计材料的发展、基本类型、加工工艺等基本知识和应用案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 1.2课程设计基本理念 从设计的角度讲,对材料的运用过程即是对物质世界认识过程,也是对人类自身的提升过程,人类需求增加促使了设计对材料的探究,新材料特性又使得相应的加工技术和加工工艺得以产生和发展。作为一名有创造能力的工业设计师就必须能够对材料有充分的理解力和掌握材料的表现力。 1.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共分为六个章节。以工业设计中常用的基本材料为主要介绍章节,依次从材料的发展、基本类型、基本属性、加工工艺等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案例出发,对常用的材料进行梳理。从设计的角度,了解材料的感性知识和属性知识。以备在从事工业设计岗位时,能根据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以及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 2.课程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常用设计材料的基本材料的发展、基本类型、加工工艺等基本知识。了解常用材料的选择原则。 具体目标: 学生可以运用本课程学到的基础知识,根据产品的设计属性,选择符合产品设计要求的材料以及预判产品材料的加工方法。 (1)知识目标:了解常用材料的基本类型,掌握常用基本属性和加工工艺等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拟定设计产品材料的基本加工方法。 (3)素质目标:引导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对影响设计因素的认识。 3.课程学习内容 表2 课程内容与课时

《材料与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与工艺》教学大纲 一、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地位 (具体阐述课程在专业或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选修的学科基础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与本专业方向有关的常用材料及其性能、加工与成形方法、材料的正确选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从而使学生在产品设计中能恰当地选用材料,并根据所选材料的特性处理产品造型和结构,并以较低的成本和恰当的工艺方法实现自己的设计思想。 (二)课程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动手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 2.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 参考表述方式(也可以表格形式体现,具体由各课程自定): 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自学、课堂讨论、课外作业、小组大作业等。 课堂教学…… 课堂讨论…… 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课外作业、小组大作业等。 三、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四、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按章划分,每章内容按知识点填写; 课程基本要求按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等层次写。 第一章概论 了解设计与材料的关系,理解产品造型设计的物质基础,掌握材料设计的原则。 第二章设计材料的分类及特性 了解设计材料的分类,理解材料的特性以及特性评价,掌握常用材料的固有特性和工艺

特性。 第三章材料感觉特性的运用 了解材料感觉特性的概念,理解材料的抽象表达、材料的美感,掌握材料的质感设计。 第四章材料与环境 了解材料与环境的关系,理解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的概念,掌握影响材料选择的环境因素。 第五章产品设计中材料的选择与开发 了解材料工程的发展,理解设计材料的开发,掌握设计材料的选用。 第六章金属材料及加工工艺 了解各种金属材料,理解金属材料各种加工工艺,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固有特性和加工工艺以及在设计中的作用。 第七章塑料及加工工艺 了解各种塑料材料,理解塑料材料各种加工工艺,掌握常用塑料材料的固有特性和加工工艺以及在设计中的作用。 第八章木材及加工工艺 了解木材的种类,理解木材的基本性能和工艺特性,掌握木材在设计中的应用。 第九章玻璃及加工工艺 了解玻璃的种类,理解玻璃的基本性能和工艺特性,掌握玻璃在设计中的应用。 第十章其他非金属材料成型 了解橡胶、陶瓷、复合材料的种类,理解橡胶、陶瓷、复合材料的成型。 五、课程学时安排

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课程小结[修改版]

第一篇: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课程小结 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 通过近几周的材料分析与加工工艺的学习,我对产品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了解了今后产品对材料上的具体应用。 工业设计是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化艺术相结合而发展的产物。它是在现代工业、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门崭新的边缘学科。工业设计包括工业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及视觉传达设计。它不仅要对产品的功能、结构、材料、工艺及形态、色彩、表面处理和装饰等方面进行设计,同时还要从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艺术的及人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处理,从而使现代工业产品既符合社会不断发展的物质需求,又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艺术设计,而是一种以工程技术与美学艺术相结合的设计体系。工业产品本身是生产者与用户之间最重要的交流媒介。用户往往通过产品建立起对生产商的印象,因此产品的外观造型设计质量至关重要。作为科技与文化蕴涵相结合产物的现代工业产品,除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外,还应以物性的存在形式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产品造型设计中所涉及到的材料及工艺将对产品造型的美感产生直接影响。采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工艺,所获得的结构形式也各不相同,其造型的美感效果也大不一样。在产品造型设计中,首先要合理地选用材料,再按照材料的特点以适当的工艺去塑造它的外形。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按艺术造型需要决定产品外形,再选用相应的材料与工艺。 首先,材料是产品造型设计的物质基础。材料是人类生产各种所需产品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人类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是通过利用材料来创造各种产品才得以实现的。而造型设计从本意上讲,是人们在生产中有意识地运用工具和手段, 将材料加工成可视的或可触及的具有一定形状的实体,使之成为具有使用价值的或具有商品性的物质。正因为造型设计是一种人造物的活动,设计才离不开材料,它与材料是密不可分的。在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选择使用材料。如选材不当,不仅有损于好的设计和完美的造型,而且还会丧失其使用性能,降低使用价值,增加加工制作难度。 造型设计中所用的材料主要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类。它们除具有各自不同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外,其相应的造型特点、加工难易程度也各不相同。所以在造型设计时,必须首先熟悉各类材料的性能与特点。 材料科学的发展,使产品形态产生了根本的变化。以家俱设计为例,用木材为主要材料而制作的家俱,其形态以直线、平面为主要构成语言,钢材、聚氨酯的应用使家俱的造型自由了许多,ABS 和皮革等的应用使其形态更加趋于多样化。同一种功能的产品,由于选择的材料不同,产品的造型风格也会各不相同。以椅子为例, 用原木为材料制作的木椅,其色彩就采用木板的原色,显得清新、质朴、自然。 随着技术革新的浪潮日益高涨,作为其支柱的新材料正在飞速发展,设计师也在永无止境地寻求新材料。从造型美学意义上讲,材料不仅是物质的基础,它还具有自身的特性,即造型材料的感觉物性。这是一种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对材料作出的综合印象,它包括人的感觉系统因生材料作出反映,或由人的知觉系统从材料表面 得出的信息。例如,材料受光照后对视觉刺激所产生的表面视觉感受;因触觉而判别材料的厚度、硬度、光滑、粗糙和冷暖等触觉感受;因材料的理化作用的生理感受所引起的心理反映的联觉感受等。不同质感的材料给人以不同的触感联想、心理感受和审美情趣。如大理石质地细腻、纹理自然、光泽柔润、美观耐看;花岗岩质感坚硬、沉重,给人以厚重稳定的美感;丝织品给人润滑而柔软之感;羊毛织物给人温暖、亲切之感。因此,合理地运用和设计材料的感觉物性,将会给产品带来独有的特色

设计材料与工艺课程标准

设计材料与工艺 课程编码:302102019 学时:32学时 适用专业:电脑艺术设计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设计材料与工艺》是由多领域、多元化的不同专业相互交叉、渗透、纵横联系在一起的设计科学。材料与工艺是装饰设计的物质基础和客观主体。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装饰设计中所涉及的材料及相关工艺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课程整合了陶艺、浮雕、扎染、壁挂等传统工艺美术中的精华部分,融合现代装饰艺术中所有涉列到的材料种类与工艺方法,使艺术设计作品有了实实在在的物质基础和表现方法。为以后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从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共32个学时。 (二)课程定位 《设计材料与工艺》是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艺术设计系的特色课程,是学生掌握艺术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而设置的一门课程,它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的前导课程有:三大构成、图形与图案、素描、色彩,后继课程有:室内设计、书籍装帧、展示设计、广告设计等。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专业的特点决定了材料与工艺的实践成了教学的主要手段和形式,并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 理论课程讲授(约占40%学时):使学生各类材料设计的原则及方法,形成基本的理论认识框架、掌握基本的材料设计技能。

作品制作模块(约占40%学时):通过对陶艺、木器等传统工艺材料的把握,使学生掌握不同材料的表现技法和性能,用传统的手法来表达现代的设计理念; 设计制作深化模块(约占10%学时):借助具体的材质表达与技术方法使设计思路进一步延伸,以此了解材料及构造做法的实际意义,整合设计与材料材质、技术课程的内在关系。 设计作品表达及评价与反馈模块(约占10%学时):将学生作业成果的表达、分析、评价、总结纳为日常教学进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点,使设计制作各环节中的问题能基本解决。 根据课程内容的具体特点,我们采用了灵活多样多层次的教学方法,包括:模块教学——各个知识点的学习以模块能力要求为指标,以模块标准为知识点考核标准。 项目任务驱动教学——以项目任务有效完成作为教学的目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围绕项目任务的解决而展开。 案例分析教学方法——通过对于不同的艺术设计方案分析和讲解典型案例,可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更好地达到以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讲练结合教学——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师生同步操作,深入剖析工艺方法与技巧。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定位在通过对材料和工艺的亲身体检,体会材质的美感和特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具体目标 通用能力:

产品造型设计教学大纲

产品造型设计教学大纲 产品造型设计教学大纲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品设计作为一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 学科,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产品造型设计作为产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于产品的外观、形态和美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产 品造型设计教学大纲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简介 产品造型设计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对产品外观设计和形态美感的认知和能力的 学科。本课程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产品造型设计的 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审美能力,提升其产品设计水平。 二、教学目标 1. 掌握产品造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产品设计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2.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审美能力,提高其对产品形态美感的把握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升其在实际项目中的综合设计能力。 4. 培养学生对产品生命周期、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关注和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产品造型设计概述 - 产品造型设计的定义和作用 - 产品造型设计与其他设计学科的关系 - 产品造型设计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2. 产品造型设计原理 - 形态与功能的关系

- 比例与尺度的应用 - 空间感与流线型设计 - 材料与工艺的选择与运用 3. 产品造型设计方法 - 创意思维与创新方法 - 素描与手绘技法 - 三维造型软件的应用 - 模型制作与展示技巧 4. 产品造型设计实践 - 产品设计案例分析 - 产品造型设计项目实施 - 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 - 产品造型设计作品展示与评价 五、教学方法 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系统介绍产品造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实践教学: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个性化指导: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个性化的设计指导和辅导,促进其个人发展。 六、教学评估 1.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产品造型设计》课程标准

《产品造型设计》课程标准 表1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 1.1课程定位与作用 课程定位:本门课程是一门强调3D设计执行的专业必修核心课,系统地进行3D产品执行的学习,《3ds MAX》课程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是结合实际产品在实际操作中完成产品的执行设计。目前《3ds MAX》软件广泛应用于影视媒体、广告设计、机械设计和建筑设计等领域,本课程旨在讲授该软件的主要功能和操作技巧,为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产品的开发设计等工作领域打下基础。 课程的定位和作用:本门课程是一门强调3D设计执行的专业必修核心课,学生要能掌握3D产品执行的一般方法和思路,能用三维软件表达设计概念和设计理念,并完成产品的零件内部结构设计设计且能快速的让设计从概念转向实际生产。该课程从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特点出发,着重介绍了工业设计实践中相关常用产品的设计理念,基本类型、基本属性、加工工艺等基本知识实用案例。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基于产品设计执行1和产品设计执行2的延伸课程,对设计中典型结构设计、材料和加工工艺进行具体阐述和说明。为本专业后续课程文具设计、产品创新设计打下理论基础。 1.2课程设计基本理念 利用课堂案例教学方法,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从实际的产品着手,让学生对产品执行有一定的兴趣,自学执行的基础命令,通过分析实际产品的建模思路,方法,使用命令,使

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操作的重要作用。掌握3D产品执行中所需的基础知识。通过实际产品的3D执行,理论结合实际让学生能够学中用,用中学。按照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完成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3课程设计思路 结合产品开发设计岗位具体工作要求,阐述产品设计概念、分类、新产品开发流程。本课程共分为八个章节。依次从3DSMAX基础知识与操作、几何体建模、样条线建模、复合建模、三维、三维修改器、高级建模、材质编辑器、摄像机与灯光、Vray渲染器等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案例出发。从设计的角度,了解产品的基本知识,从典型结构的设计介绍以及实际产品的结构要求分析,进行产品结构设计。以备在从事工业设计岗位时,能根据设计的要求,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和结构工艺设计。 2、课程目标 以实际产品设计为导向,引导学生的学习产品设计的方法,通过实际案例掌握设计流程要求、结构要求、材料要求以及工艺要求。并通过练习和执行操作,具备产品各种建模方法和实际操作能力。 总目标:经过课程学习,能够熟悉产品设计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材料以及工艺选择原则。并用三维软件进行设计,用三维软件表达设计概念,具备般产品造型的能力和产品的内部结构细节设计,零件设计能力。同时培养严谨、细致的职业设计能力。 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产品设计复杂造型的方法 (2)理解各种产品设计方法; (3)熟练掌握产品零件结构设计的要求; 2、能力目标 (1)掌握实际产品设计的造型基础方法和要求; (2)掌握各种产品的设计方法; (3)了解产品设计零件结构设计的方法和要求 (4)了解产品二维图纸的管控要点; 3、素质目标 (1)具备对设计方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材料及模型制作课程设计

材料及模型制作课程设计

材料及模型制作课程 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材料及模型制作课程设计 题目:海之魂模型制作 院(系):艺术学院 专业班级:工业设计1103 姓名:金颖 学号:110940312 2014年5月28日

目录 1.设计任务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设计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模型的实物照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模型制作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心得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参考文献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材料与模型制作》课程设计是学生学习《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模型制作工艺》课程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 1. 培养学生对三维形体的感受力和各种材质肌理、触感及对作品在二维和三维之间的互相调整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能根据不同的设计思路去设计和制作模型,以加深对模型制作的各种工艺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3. 初步培养学生形成对作品一定的评价能力、鉴赏能力。 本课程设计的要求是: 在给定的模型材料及题材范围内,要求同学选定一个题材设计并制作一模型。 二、课程设计内容与时间安排 1.内容 (1)石膏(或油泥、综合)模型的设计制作 在给定的模型材料及题材范围内,要求同学任选一个题材设计并制作这一模型(其中包括模型的效果图、平面图、模型实体及照片。) 注:对小型模型(石膏或油泥模型)要求每人一件,对较大的综合模型可2-3人为一组进行。 (2)写一篇关于模型制作工艺及心得方面的报告(1500字左右)。内容要求包括该款产品的介绍、模型的选材、制作的工艺过程及心得等。 2.时间安排 第11、12周 三、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要求 《材料与模型制作》课程设计除了必须制作一模型外,要求有设计说明书。 1.说明书的内容涵盖如下内容: (1)目录(标题、页次); (2)设计任务书 (3)设计方案(包括模型的平面图、效果图) (4)模型的实物照片(要能从多角度反映你所做的模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