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2年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大纲

2022年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大纲

2022年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大纲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技能与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点:基础性、健身性、实践性、综合性。

二、课程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

2.落实“教会、勤练、常赛”。

3.加强课程内容整体设计。

4.注重教学方式改革。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体育学习实践性和健康教育实用性的特点,强调从“以知识与技能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

5.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学习评价的激励和反馈功能,注重构建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式多样、评价主体多元的评价体系。评价方法要重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结合。

6.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三、课程目标

(一)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

运动能力: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包括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与比赛三个维度。

健康行为: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包括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四个维度。

体育品德: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体育伦理,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三个维度。

(二)总目标

1.掌握与运用体能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

2.学会运用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

(三)水平目标

【水平一】

1.掌握与运用体能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

①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游戏,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

②学练和体验移动性技能、非移动性技能、操控性技能等基本运动技能。

2.学会运用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①感受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参与校内外体育活动;②知道个人卫生保健、营养膳食、安全避险等健康知识和方法,并将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③活泼开朗,体验快乐,乐于与他人交往,适应自然环境。

3.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

①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不怕困难、努力坚持学练的意志品质;

②按照要求参与体育游戏;

③在体育活动中尊师重教、爱护同学,能扮演不同运动角色。

【水平二】

1.掌握与运用体能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

①积极参与多种运动项目游戏,感受运动乐趣;

②学练体能和多种运动项目的知识与技能,能进行体育展示与比赛;

③运用所学知识观看体育展示或比赛。

2.学会运用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①了解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参与校内外体育活动;

②了解个人卫生保健、营养膳食、青春期生长发育、运动伤病、安全避险等健康知识和方法,并将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③关注自己情绪的变化,积极与他人沟通和交流,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3.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

①在有一定难度的体育活动中表现出不怕困难、努力坚持学练的意志品质;

②按照规则和要求参与体育活动;

③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文明礼貌、乐于助人的行为。

【水平三】

1.掌握与运用体能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

①积极参与运动项目学练,形成运动兴趣;

②体能水平显著提高,掌握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学练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并能在体育展示或比赛中运用;

③运用比赛规则参与裁判工作,观看体育比赛并能进行简要评价。

2.学会运用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①理解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主动参与校内外体育锻炼;

②将健康与安全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③遭受挫折和失败时保持情绪稳定;

④交往与合作能力提升,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增强。

3.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

①在有挑战性的体育活动中能迎难而上,表现出自信和抗挫折的能力。

②遵守各种规范和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表现出公平竞争的意识;

④具有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能接受比赛结果。

【水平四】

1.掌握与运用体能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

①形成对所学运动项目的兴趣和爱好;

②体能获得全面协调发展,理解运动项目的相关原理、历史和文化,能运用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体育展示或比赛中遇到的问题,掌握1-2项运动技能;

③经常观看国内外重大体育比赛,并能做出分析与评价。

2.学会运用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①有规律地参与校内外体育锻炼;

②运用健康与安全知识和技能进行健康管理的能力增强;

③情绪调控能力增强,心态良好,充满青春活力;

④善于沟通与合作,适应多种环境。

3.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

①积极应对体育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表现出吃苦耐劳、敢于拼搏、勇于争先的精神。

②做到诚信自律、公平公正,规则意识强;

④具有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能正确看待比赛胜负。

四、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跨学科主题教育。

1.基本运动技能(水平一):

包括移动性技能、非移动性技能、操控性技能。

2.体能(水平二、三、四):

身体成分、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韧性、反应能力、位移速度、协调性、灵敏性、爆发力、平衡能力。

3.健康教育(水平一、二、三、四)

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疾病预防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安全应急与避险。

4.专项运动技能(水平二、三、四):

【球类运动】同场对抗项目和隔网对抗项目;集体性球类运动项

目和个体性球类运动项目;以个人为主的对抗性运动项目。

【田径类运动】走;跑(如短跑、中长跑、跨栏跑、接力跑等);

跳(如跳高、跳远等);投掷(如推铅球、掷实心球、掷垒球等)。

【体操类运动】技巧与器械体操(如支撑跳跃、技巧运动、低单

杆运动等),特点是身体做出支撑、倒置、滚动、旋转、跳跃、翻腾、环绕、伸展等动作;艺术性体操(如韵律操、健美操等),特点是伴随音乐展现节奏明快、刚劲有力、舒展优美的动作。

【水上或冰雪类运动】水上运动项目(如蛙泳、自由泳、仰泳、

蝶泳等);冰雪运动项目(如速度滑冰、高山滑雪、冰球等)

【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武术类运动项目(如长拳、形意拳、八卦掌、中国式摔跤、太极拳、射箭、射弩等);其他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如舞龙、舞狮、摇旱船、跳竹竿、赛龙舟、荡秋千、抢花炮、珍珠球、毽球、蹴球等)。

【新兴体育类运动】生存探险类项目(如定向运动、野外生存、远足、登山、攀岩等);时尚运动类项目(如花样跳绳、轮滑、滑板、极限飞盘、跆拳道、独轮车、小轮车、飞镖等)

5.跨学科主题学习(水平一、二、三、四):

设置有助于实现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国防教育相结合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习主题,如钢铁战士、劳动最光荣、身心共成长、破解运动密码、人与自然和谐美等。

五、学业质量

(一)学业质量内涵。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体育与健康课程某一水平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

(二)学业质量描述。

本标准针对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和专项运动技能,分别制定了不同水平的学业质量合格标准。

六、课程实施

(一)教学建议。

1.编制课程实施计划,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⑴树立明确的课程育人意识。

课程实施计划从过分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转向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在学年、学期、单元、课时等各层次的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设计中。

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课程的育人特点设计各水平的教学单元。在1-2年级,重点通过体育游戏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在3-6年级,主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六类专项运动技能中各选择至少1个运动项目进行教学,原则上每学期指导学生学练2个不同的运动项目,在重点发展学生各种体能的基础上发展多项运动技能,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学校应至少开设以下运动项目

1个集体性球类运动项目

1个个体性球类运动项目

1个田径类运动项目或项目组合(从跑、跳、投掷3个亚类中=各

选择1个项目进行组合)

1个体操类运动项目或项目组合(技巧与器械体操项目可由一套韵律操和1

套健美操组合而成)

1个水上或冰雪类运动项目(由2个水上运动项目或2个冰雪类运动项目组合而成)

1个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或项目组合

1个新兴体育类运动项目有或项目组合

⑶设计专项运动技能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对某个运动项目或项目组合进行18课时以及以上相对系统和完整的教学。要避免把一个完整的运动项目割裂开来、断断续续实施教学,或在一个时间段内教授不同项目。

2.合理制订学习目标和选编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⑴基于核心素养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⑵针对学习目标和学生特点合理选编教学内容。3.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练。⑴设计完整的学习活动。设计目的明确、内容丰富、情境真实、方法多样、互动良好的完整学习活动,将“学、练、赛”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充分动起来的过程中享受运动乐趣,形成丰富、深刻的运动体验,在做中学、学中思、思中得。

⑵创设多种复杂的运动情境。

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中,要将教师示范讲解与学生自主学练、合作学练和探究学练有机结合,将集体学练、分组学练和个人学练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觉实践。

⑷科学设置运动负荷。运动负荷由群体运动密度、个体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衡量。

【群体运动密度】指一节体育实践课所有学生总体运动时间占课堂总时间的比例,每节课不低于75%。

【个体运动密度】指一节体育实践课单个学生的运动时间占课堂总时间的比例,每节课不低于50%。

【运动强度】指动作用力的大小和身体的紧张程度,常用心率表示,每节课应达到中高强度,平均心率原则上在140%--160%。

每节课应有10分钟左右体现多样性、补偿性、趣味性和整合性的体能练习。

⑸运用信息化教育手段和方法。4.促进课内外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学生每天校内锻炼1小时、校外锻炼1小时”的要求,加强课内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机结合,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体育的多元联动。

(二)评价建议。

1.学习评价。

(1)确定评价目的。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观察、诊断、反馈、引导和激励,以判断课程目标达成度,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及时、多元的有效反馈,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学与教师更有效地教。

(2)选择评价内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评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3)选择适宜的评价方式。

注重评价方法多样化、重视过程性评价、加强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实时和精准的评价、合理利用评价结果。

2.学业水平考试。

(1)以考查核心素养水平为测试目的。

(2)创设贴近生活、具有较强应用性的情境。

(3)以结构化的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命题内容。

(4)命题形式以实践测试为主。

3.综合评定。

(三)教材编写建议。

1.教材编写原则。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注重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

(3)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4)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特点。

2.教材内容选择。

(1)精选基本内容和最新成果。

(2)重视运动和健康情境与活动。

(3)突出优秀传统体育的内容。

(4)重视跨学科融合。

3.教材内容的编写与呈现。

(1)框架结构清晰,内容编排合理。

(2)编写体例规范,精心设计正文和相关栏目,文图比例得当。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视纸质教材与数字资源优势互补。

(4)开本、纸张、字号、版式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符合学生视力健康和阅读的要求。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2.器材设施资源的开发利用。

(1)开发与利用校内外的场地和设施资源。

(2)发挥器材的多重功能。

(3)妥善保养场地和器材。

3.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6.时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五)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

1.教学研究建议。

教师要树立“教学即研究”的课程意识,在深入学习、准确领会本标准精神和要求的基础上,开展体育与健康教学实践问题研究。

各校应立足学校实际,完善教研体系,健全教研制度。

2.教师培训建议。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解读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解读 随着新一轮的学校教育改革推出,2022年新课标体育与健康课 程标准也于近期正式发布,对此,我们有必要深入剖析,来了解或者熟悉新课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的相关内容,并在今后的教 学实践中指导我们的教育工作。 首先,新课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主要分为六个方面: 探究体育与健康实践、分析体育与健康技能、实施体育与健康活动、应用体育与健康原理、构建体育与健康观念以及宣传体育与健康素养。 其次,新课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旨在让学生学习更 加贴近实际,更加综合全面。学生们将通过实践体验熟悉体育与健康相关的技能,从而掌握有效的体育与健康活动,开展健康的体育活动。 再次,新课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还注重教学中学生的 心理健康教育,将通过教育学生保障自身的心理健康,从而达到学生长期坚持锻炼,从而有助于身体健康。 此外,新课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还加强了学生们多元 参与活动,使得学生们不仅仅只学习体育,而是在多元活动中发掘自我,发现更多其他运动的乐趣,提高自身技能。 此外,新课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还强调了体育与健康 课程的教学实践,要求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课堂教学质量,从而达到学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最后,新课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

是鼓励和推广健康的体育文化,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加强大众对健康文化的认同,增强社会中健康文化的影响力。 回顾新课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我们不难发现,它以实践、实施、构建、宣传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为特色,不仅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展,更是在课程实施中打造一个健康的活动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学校的健康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未来,在新课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的引领下,教师们一定会更加注重学生们的身心健康,以更多的实践型课程,更加深入的体育与健康实践,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与健康活动,努力实现健康的身体与健康的心灵。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 2022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一、总体指导思想 1、坚持全面发展原则,倡导科学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生能够合理的进行体育活动。 2、加强实践活动,通过开展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素养。 3、注重以社会现实的需求为导向,科学的设置多样的课程内容,帮助学生从小到大增强体能、增长知识、技能和能力,养成坚持不懈的健康行为习惯。 二、基本要求 1、选修原则:体育选修课餐外必须选修,不允许跳班、转科。 2、学时要求:学校应按照4—6学分的要求,每学期开设不少于2门体育选修课。

3、内容要求:开设有水上运动、体能锻炼与健身学习、健美操与运动休闲活动、健康方式的实践、社会活动的实践、学校特色实践活动以 及新科目的实践等内容。 4、技能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健身、体能锻炼与健身技能,探究并理解操作及身体对其影响,理清体育运动和身体发展的关系,运用体能 锻炼健康生活技能。 三、课程设置 1、水上运动:水中有氧健身操、水中跳跃、游泳及钓鱼等。 2、体能锻炼与健身学习:有氧健身活动、力量训练,柔韧性、平衡训练、全身平衡训练等。 3、健美操与运动休闲活动:健美操、单杠、双杠、瑜伽、舞蹈等。 4、健康方式的实践:宣传健康的理念,培养饮食习惯、体育活动习惯、身心健康习惯和环境保护习惯,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5、社会活动的实践:学校开设关于社会实践的课程,包括参加体育活动的活动评比、体育社会实践等。 6、学校特色实践活动:重视设置本校特色实践活动,包括花样游泳、排球、橄榄球、帆船等。

7、新科目的实践:开展新近开设学校体育课程、新体育运动及竞技运动等,增强学生体育技能和素质,丰富体育课程内容。 四、评价方案 1、学生成绩综合评估:根据学生实践活动技能与文化课程成绩两个方面,给予综合性评价。 2、比赛竞赛:学校定期举办体育竞技比赛。 3、练习评改:根据学生作业和老师评改结果,给予综合性评估。 4、主动参与:注重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到场评比赛和比赛,就可获得额外的评价分。

2022年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部分)题库+答案

2022年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部分)题库+答案 一、填空题 1.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 2.运动能力是指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运动能力包括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或比赛三个维度,主要体现在基本运动技能、体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掌握与运用。 3.健康行为是指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健康行为包括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四个维度,主要体现在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用眼、作息和卫生习惯,树立安全意识,控制体重,远离不良嗜好,预防运动损伤和疾病,消除运动疲劳,保持良好心态,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等。 4.体育品德是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体育伦理,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 5.体育品德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三个维度。 6.体育精神主要体现在积极进取、勇敢顽强、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团队精神等。

7.体育道德主要体现在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诚信自律、公平竞争。 8.体育品格主要体现在自尊自信、文明礼貌、责任意识、正确的胜负观等。 9.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理解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积极参加校内外体育锻炼,逐步形成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 10.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个人卫生保健、营养膳食、青春期生长发育、常见疾病和运动伤病预防、安全避险等知识与方法,并运用在学习和生活中。 11.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 12.体育与健康课程依据核心素养达成度,分四个水平对课程目标进行细化。 13.根据课程目标的四个水平,设计相应内容。针对水平一目标,专门设置基本运动技能的课程内容,为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学练奠定基础;针对水平二、水平三、水平四目标,分别设置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的课程内容;健康教育和跨学科主题学习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 14.健康教育由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生物学、科学等多门课程共同承担,体育与健康是落实健康教育的主要课程。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主要融入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之中.

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大纲(2022年版)

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大纲(2022年)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与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点:基础性、健身性、实践性、综合性。 二、课程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 2.落实“教会、勤练、常赛”。 3.加强课程内容整体设计。 4.注重教学方式改革。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体育学习实践性和健康教育实用性的特点,强调从“以知识与技能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 5.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学习评价的激励和反馈功能,注重构建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式多样、评价主体多元的评价体系。 评价方法要重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结合。 6.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三、课程目标 (一)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

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 运动能力: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包括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与比赛三个维度。 健康行为: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包括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四个维度。 体育品德: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体育伦理,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三个维度。 (二)总目标 1.掌握与运用体能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 2.学会运用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 (三)水平目标 【水平一】 1.掌握与运用体能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 ①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游戏,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 ②学练和体验移动性技能、非移动性技能、操控性技能等基本运动技能。 2.学会运用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①感受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参与校内外体育活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新修订版】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新修订版】 第一部分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造成了人们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国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

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 基础性——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践性——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健身性——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综合性——课程强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强调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生层面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学生层面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于学生而言,是开创青少 年健康生活模式的重大里程碑。 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学生将有机会开展健 康体验教育和运动参与教育,探索身体活动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提高对自 己的尊重,提升自我动机,有助于培养健康的身体习惯,强调行为习惯的 良好体现。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体育和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指导,以及有效的运动分类安排,学习把握四位一体的健康理念,把体育运动、 心理健康、营养健康、环境卫生四者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创造舒适、 安全和锻炼微小肌肉群的氛围来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 在与学生大量接触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强调运动分类安排 来实现学习、活动与技能训练之间的有机结合。在实际课堂体验中,学生 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检测技能水平,以自我发展课堂质量。同时,还可以 在体育课的安排中加入合作比赛,让学生彼此友善相互支持和相互学习, 以及不断提升个人团队协作水平。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推出,对学生的身心发展 有着质的提升,而运动营养健康素养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通过运动实践、

课堂体验等来全面提升健康水平。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让学生有机会受到更贴心、及时的健康教育,逐步改变学生的思维习惯, 使更多的学生走向健康的生活方式。 未来一段时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持续给学生带来更多健康教育,将不断提升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今后,学生在学校 身体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性任务和学习方法来增进身体素质,锻炼代谢能力,同事可以强调自律和行为习惯,登记健康日记,确保建立一种良好的 学习和生活习惯,从而实现身心健康的发展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教育部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教育部随着体育运动的兴起,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这一点也反映在了当今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在身体健康方面的发展,教育部在2022年发布了新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2022教育部课程标准”)。 根据2022教育部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学生每周需要上3节课(2节体育课,1节健康课),每节课45分钟。每节课可以采取多种体育和健康形式,包括体操、篮球、排球、足球、田径等传统体育项目,以及瑜伽、舞蹈、运动安全等新兴健身项目。体育课和健康课不仅要求学生参加有氧运动,而且还要求学生学习营养学、心理学、运动规则等课程,有效结合理论与实践,实现健康教育。 此外,2022教育部课程标准还明确了普通高中学生参与运动活动的要求,它包括在校园内和校外进行的体育活动。要求学生参加运动队或运动俱乐部活动、参与运动大赛,以及参加三大文体项目跳远、剪纸、绳索绕绳。在校园以外的活动包括野外探险、登山、游泳、骑行等,以及参加校外运动活动。 2022教育部课程标准的实施,将为普通高中的学生们提供多样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它将有效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增强身体抗逆能力,激发学生对运动和健康的兴趣,使他们在体育与健康方面有所收获。 鉴于2022教育部课程标准的重要性,要想落实好这项标准,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提供适合学生发

展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其次,要建立有效的纪律管理制度,规范运动活动的培训和管理,严格执行体育课和健康课的教学内容,保证学生学习安全。此外,要积极推动学校体育运动改革,开发更多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拓宽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素养。 通过以上改革,实施2022年教育部课程标准,可以促进普通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增强学生的身体抗逆能力,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实施2022教育部课程标准,必将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进步,使普通高中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获得身体和精神上的幸福感。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 05:29 教育部近日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修订的体育 与健康课程标准有哪些内容?未来,体育与健康课应该怎么上怎么教?教 育小新给您一一解读,快来看看吧。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实现儿童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 主要目的,具有基础性、健身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二、课程理念 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坚持“健康第一”; 2.落实“教会、勤练、常赛”; 3.加强课程内容整体设计; 4.注重教学方式改革; 5.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 6.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三、课程目标

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课程学习 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 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让学生掌握与运用体能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学会用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积极参与 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 四、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 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 根据课程目标的四个水平,设计相应内容。针对水平一目标,专门设 置基本运动技能的课程内容,为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学练奠定基础;针对 水平二、水平三、水平四目标,分别设置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的课程内容;健康教育和跨学科主题学习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 其中,健康教育由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生物学、科学等多门课 程共同承担,体育与健康是落实健康教育的主要课程。 五、课程实施 这里,教育小新给老师们四个方面的教学建议: 第一,编制课程实施计划,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小贴士1: 在编制教学计划时,老师们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动技能形 成规律和课程的育人特点,设计教学内容。 在一、二年级,重点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

2022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22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一、引言 为了保障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体育素养,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我们制定了本课程标准。本标准基于2017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融入了近年来体育教育改革的成果,更加突出了身心健康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教育性。 二、课程概述 本课程标准分为五个方面: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体育知识。课程总时长为12学时,每学时40分钟,共计480分钟。课程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较好的体能、运动技能和身心健康水平,掌握相关的体育知识和方法,培养他们的体育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目标 3.1 身体健康:通过体育锻炼,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基本体能,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塑造健康的体魄。

3.2 运动技能:通过学习各种运动技能,使学生掌握至少两项运动技能,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 3.3 心理健康: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阳光心态。 3.4 社会适应:通过团队合作和体育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5 体育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规则和方法,了解体育的历史和文化。 四、教学大纲 4.1 身体健康(2学时) a. 体能锻炼的方法和技巧 b. 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和预防措施 4.2 运动技能(4学时)

a. 篮球技能 b. 足球技能 c. 游泳技能 d. 体操技能 4.3 心理健康(2学时) a. 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 b.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4.4 社会适应(2学时) a.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方法 b.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和处理方法 4.5 体育知识(2学时)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全文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全文近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正式施行。作为未来十年我国基础体育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出现备受关注。 体育依旧是第三主科 新课标显示,从今年9月起,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各年级均要开设体育与健康课,其占总课时比例为10%-11%,仅次于语文(20%-22%)、数学(13%-15%)。从数据可以看出,与2001年版、2011年版课标相比,新课标中体育与健康的课时占比虽是10%-11%,但课时数并未增加——20年来一直是每周小学1至2年级4节体育课,3年级至初三3节体育课。体育依旧是第三主科。 武汉体育学院教授柳鸣毅关注到,在新课标中知识型课程进行了调整,比如体育、思想品德等,让课程更加均衡。他认为,义务教育阶段是孩子们身心发育的敏感期和技能获得的重要窗口期,在这个阶段让孩子增加体育锻炼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决定。 让新兴体育项目走进校园 根据新课标,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其中,专项运动技能包括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或冰雪类运动、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新兴体育类运动六类,每类包含若干运动项目。

新课标中特别提到,新兴体育类运动除了与其他类运动具有共同的育人价值和能力要求外,在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和地域体育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好奇心与冒险精神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新课标表示,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选择和设计其他运动项目课程内容。小轮车、轮滑、攀岩、登山等新兴体育类运动项目,也出现在专项运动技能课程内容中。 对此,柳鸣毅认为,除了我们常见的足球、篮球、排球、田径等项目,孩子在课外参加的很多兴趣班大多是一些比较时尚、炫酷类的项目,比如轮滑、跑酷等,都是当前比较火爆的项目。“这些项目很具趣味性,孩子们很喜欢,会自觉参与其中。” 柳鸣毅说:“未来当这些项目进入校园,除了能很好地丰富校园运动内容、调动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外,在练习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孩子们的灵敏素质、协调素质和爆发力等。不仅如此,相对足球等项目,部分新兴体育类运动项目对场地面积的要求不是很高,更便于开展。”他表示,增加一些孩子们喜闻乐见和中小学有开展条件的运动项目,对于培养他们体育乐趣,享受运动带来的喜悦,增强体质,磨炼意志,都是有益处的。 面对挑战做好准备 新课标已经出台,但在实际工作中,落实是关键。柳鸣毅表示,在实施的过程中首先要快速有序地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要真正落实体育课程教学方案里面的具体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改革。

2022年教资笔试考试大纲:高中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体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掌握体育学科的根本理论、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并能够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有效地运用;掌握体育学科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了解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和根本理念,能够合理运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指导教学。 2.体育教学的设计能力。能够合理制定和表述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选择与设计,正确选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资源;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体育教学的实施能力。掌握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的组织形式及根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具备准确讲解、示范和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具备激发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兴趣、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能力,具有处理体育课堂中平安和突发事故的能力。 4.体育教学的评价能力。了解“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的根本类型和具体方法,能够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良教学,促进学生体质和运动技能的提高。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外体育开展的根本线索和总体趋势,熟悉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及民族传统体育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和开展趋势,掌握体育开展的根本特征与规律。 2.了解人体结构的根本组成、人体主要器官和系统的结构特点与功能。掌握骨骼肌的收缩原理、收缩形式和特征、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熟悉氧运输系统的功能、能量代谢、人体运动的神经、体液调控等内容;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运动过程中人体功能变化的规律;掌握身体素质的生理学根底和制定运动处方的根本方法。了解体育卫生、医务监督、按摩和医疗体育的根底知识,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种类、运动性疾病与运动损伤的预防、处理和康复等内容。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与合理膳食,熟悉各种营养素的来源、功能和需要量,理解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了解人体的物质组成、竞技体育中的违禁药物等内容;掌握运动过程中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特点。 3.掌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目的与手段,熟悉体育过程要素与结构、体育文化属性与含义及奥林匹克文化,了解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以及我国体育体制与体育开展趋势等内容。了解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开展、体育目标的结构与功能;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编制与实施、资源开发与利用,掌握体育课程的学习、

2022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2022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体育课程标准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素养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的指导性文件。他体现了对不同学段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知识、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1、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2、《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多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3、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4、课程的价值:1、增进身体健康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增强社会的适应能力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 5、课程的基本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的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6、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1、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3、根据可操作性和观察性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4、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性质性5、根据课程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 7、课程目标: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8、学习领域目标: 9、运动参与目标:在1——6年级着重让学生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着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1、1水平目标;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1、1、1水平一: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能够: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认真上好体育课。 1、1、2水平二:乐于学习和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能够:向同伴展示学会的简单动作﹔向家人展示学会的运动动作。 1、1、3水平三:主动参与运动动作的学习﹔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能够:主动观察和评价同伴的运动动作﹔示范所学的运动动作。 10、运动技能目标:在小学阶段应注重学生基本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不过分追求运动技术技能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 读 一、为何颁布2022年版体育与健康课标 (一)贯彻落实国家体育相关政策要求 老师应该对政策要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要明白这些政策要点需要老师做什么;每一个老师在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中应如何深入落实贯彻政策要点,使教育教学更有质量。关于政策要点,首先是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体育能促进健康教育,也能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老师应在了解和把握政策要点的基础上,结合课标,从思想认识、技能方法出发,以教学实践指导学生,有效促进健康教育。新课标也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要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对此,老师应有一个高度认识,要明白怎么做才能达成这四个目标。修订课程标准后,大家可能会从中找到这一点的落细落实。 第三,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教会、勤练、常赛这三个概念。这次课标修订

落实了这三个概念,并具体阐述了该如何具体操作,帮助老师将政策要求运用到教学实施中。 第四,从2007年中央七号文件一直到今年的课程标准修订,都提到学生要掌握1~2项运动技能,这是一个明确的方向。课标修订在这方面不仅提到基本运动技能的掌握,更强调了学生要掌握专项运动技能。老师在具体落实时候也要更深入了解和把握这些反复提到的政策要点,最终使学生真正实现运动技能的掌握。 第五方面是体育课程一体化。体育一体化建设涉及大中小幼多个学段,主要针对的关键问题是体育学科长期存在的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的现象,学段与学段之间未能及时衔接起来。所以学生在学习时就会感受到有内容反复低级重复,由此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下降,而且也很难牢固掌握一项运动技能。课标修订过程中,不仅是体育学科,其他学科也一样,都要突出一体化的特点,最主要的就是体现了义教课标和高中课标的有效衔接。 (二)满足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提高质量是永恒不变的追求。只有不断提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效果才能更加凸显,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育教育的高质量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可以体现为课上学习“一体化”、课外锻炼“常态化”、身心健康“自主化”。当前,体育教育还存在很多突出问题,例如,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要求、新挑战、新课堂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要求、新挑战、新课堂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体育课标”)已正式发布。2022年版体育课标在课程理念部分强调了要“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理念。从高质量体育课堂教学而言,在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理念指引下,究竟要打造什么样的新课堂,这既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解读2022年版体育课标要准确回应的问题。基于2022年版体育课标,探讨和把握新要求、新挑战和新课堂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突出“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教师的发展明确了新要求 2022年版体育课标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与高中课标一致地提出了体育学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规定了核心素养各要素要培养的要求。理解和把握好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师的发展水平。 (一)理解“核心素养”关键要素是落细、落实、落好的前提 素养是一个动态和整合的概念,包含能够应对复杂要求的能力,素养比知识和技能的概念更宽泛,是相关知识、认知技能、态度、价值观和情绪的结合体,涵盖了稳定的特质、学习结果、信念价值体系、习惯和其他心理特征。素养还是基于行动和情境导向的,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学习的过程,不只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还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和生活环境。 [2]世界诸多国家在研究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时候,不约而同地聚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全面发展的人就是具有核心素养的人。OECD从人与工具、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三个方面建构了核心素养框架。中国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框架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团队研究并发布,包含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维度,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个要素以及十八个基本点。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体育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运动能力是体能、技能和心智能力的综合表现,在分类体系中,既有基本运动能力,也有专项运动能力。运动技术指按照动作要领和规格做对了,运动技能指在做对了的基础上练熟了,运动能力指在练熟的基础上能灵活自如地应用。由此看来,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达到运动能力水平,就要能够了解运动能力与其他概念的区别,还要能够把握培养的过程以及影响因素。健康行为是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健康行为包括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四个维度。教师对学生健康行为的培养要围绕这四个维度展开,全面而系统地呈现,不能仅仅重视某一方面。体育品德是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体育伦理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体育品德的培养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体育学科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体现。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体育品德的培养最不可或缺。 (二)“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通过体育学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要同步提升,否则就难以肩负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