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门诊部、诊所基本标准doc-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门诊部、诊所基本标准doc-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门诊部、诊所基本标准doc-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附件

门诊部、诊所基本标准

门诊部

综合门诊部

、科室设置

㈠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 个临床科室。急诊室、内科、

外科为必设科室,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㈡医技科室

必设药房、化验室、X 光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

消毒供应室。根据开设的诊疗科目和工作需要,选设B 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等相应的医技科室以及病案资料室。增加辅助检查项目均需单设检查室(医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

三)其他

开展手术项目的需增设手术室、换药室、抢救室。可以

根据需要设置留观室。

、人员

㈠至少有7 名执业医师,必设科室至少各有一名副主任

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㈡其它临床科室至少有1 名具备以下条件的执业医师:

1、具有五年以上同一执业范围工作经历;

2、具有与专科对应

的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

㈢至少有8 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有1 名具有主管护师

以上职称。

㈣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 1 名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

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房屋

建筑面积不少于600 平方米。

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

中各室使用面积如下:

1、X 光室不少于60 平方米(包括放射检查、洗片室、

放射诊断室等)

2、观察室每个单元不少于16 平方米

3、手术区域不少于40 平方米,手术室(间)不少于20

方米。(根据设置手术间数,区域面积依级递增)。

4 、各科专业诊室独立设置,每室不少于10 平方米。

5、消毒供应室、化验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不

少于15 平方米。

6 、各辅助检查科室(如心电图检查室等)不少于15 平方米。

㈣设口腔科的,每牙科综合治疗椅净使用面积不少于

平方米。

㈤公用面积不少于总使用面积的15% 。

四、设备㈠基本设备诊桌、诊椅、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

心电图机、

超诊断仪。

㈡科室设备

X 光室:X 线机化验室: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血球计数器、生化分

析仪、血液粘度测定仪、恒温箱、电冰箱、紫外线消毒灯。

急诊室:氧气瓶、人工呼吸机、电动吸引器、气管插管、

洗胃机、心脏体外起搏器。

消毒供应室:高压灭菌设备、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

及规定的抢救药品。

药房:药柜、转台、密集架、调剂台。

㈢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五、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和技术操作规

范。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

行政部门确定。

普通专科门诊部

、科室设置

㈠临床科室设有一个一级诊疗科目或 2 个以上二级诊疗科目的专业

科室。

㈡医技科室必设药房、化验室、X 光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

消毒供应室。根据开设的科目,可选设B 超室、心电图等检查室、门诊手术室、换药室。每增加辅助检查项目均需单设检查室(医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

、人员

㈠至少有3 名执业医师,其中至少有一名医师具备副主

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㈡每临床科室至少有1 名具备以下条件的执业医师:

1、具有五年以上同一执业范围工作经历;

2、具有与专科对应

的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

㈢至少有5 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有1 名具有主管护师

以上职称。

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房屋

建筑面积不少于300 平方米。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

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各室使用面积、净使用面积、公用面积及重点部门的卫生学要求同综合门诊部。

㈣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 1 名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

四、设备㈠基本设备诊桌、诊椅、听诊器、血压计、体温

表、氧气瓶。

㈡科室设备

X 光室:X 线机化验室: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血球计数

器、生化分

析仪、血液粘度测定仪、恒温箱、电冰箱、紫外线消毒灯、消毒供应室:高压灭菌设备、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

及规定的抢救药品。

药房:药柜、转台、密集架、调剂台、㈢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

相应的其他设备五、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和技

术操作规

范。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

行政部门确定。

医疗美容门诊部

、科室设置

㈠临床科室必设医疗美容咨询室、美容外科,可设美容牙科、

美容

皮肤科、美容中医科、麻醉科。

㈡医技科室必设手术室、药房、化验室、X 光室、治疗室、处置室、

换药室、观察室、消毒供应室、病案室。根据开设的科目,可选设B 超室、心电图等检查室。每增加辅助检查项目均需单设检查室(医

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

、人员

㈠至少有6 名执业医师,其中至少有一名是具备副主任

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主诊医师。

㈡每临床科室至少有1 名具备以下条件的执业医师:

1、具有五年以上同一执业范围工作经历;

2、具有与专科对应

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

格。

㈢至少有5 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有1 名具有主管护师

以上职称。

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房屋

建筑面积不少于400 平方米。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

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各室使用面积、净使用面积、公用面积及重点部门的卫生学要求同综合门诊部。

四、设备㈠基本设备诊桌、诊椅、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

氧气瓶、抢救

车、雾化吸入器、无影灯。

㈡科室设备

美容外科:电动吸引器、心电监护仪、体外除颤器、麻

㈣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 1 名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

醉机、自动血压监测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双极电凝器。

美容牙科:超声波洁牙机、光固化机、牙髓活力测定仪、

牙齿漂白治疗仪、高频电刀治疗仪、比色仪、口腔内窥镜、

X 光牙片机、口腔全景X 光机、牙科种植机、清洗设备、牙科高压蒸汽灭菌设备。

美容皮肤科:离子喷雾器、激光治疗仪(包括激光色素

病治疗仪、激光血管病治疗仪、激光脱毛仪、激光除皱仪)光子治疗仪、射频治疗仪、电离子治疗仪或微波治疗仪或高频电治疗仪或超高频电治疗仪中具备一种以上、液氮冷冻治疗仪、皮肤磨削机、文眉机、超声波美容治疗仪。

2020年医院门诊部、诊所建设基本标准

2020年医院门诊部、诊所建设基本标准 为加强对门诊部和诊所的管理,提高门诊部和诊所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日前卫生部组织有关专家对门诊部和诊所的基本标准进行了修订。 标签:基本标准门诊部诊所寻医问药 门诊部 综合门诊部 一、科室设置 ㈠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㈡医技科室 必设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消毒供应室。根据开设的诊疗科目和工作需要,选设B 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等相应的医技科室以及病案资料室。增加辅助检查项目均需单设检查室(医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 ㈢其他 开展手术项目的需增设手术室、换药室、抢救室。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留观室。 二、人员 ㈠至少有7名执业医师,必设科室至少各有一名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㈡其它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具备以下条件的执业医师: 1、具有五年以上同一执业范围工作经历; 2、具有与专科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 ㈢至少有8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 ㈣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三、房屋 建筑面积不少于600 平方米。 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各室使用面积如下: 1、X光室不少于60平方米(包括放射检查、洗片室、放射诊断室等)。 2、观察室每个单元不少于16平方米。 3、手术区域不少于40 平方米,手术室(间)不少于20 平方米。(根据设置手术间数,区域面积依级递增)。 4、各科专业诊室独立设置,每室不少于10 平方米。 5、消毒供应室、化验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不少于15 平方米。 6、各辅助检查科室(如心电图检查室等)不少于15 平方米。 ㈣设口腔科的,每牙科综合治疗椅净使用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 ㈤公用面积不少于总使用面积的15%. 四、设备 ㈠基本设备 诊桌、诊椅、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心电图机、B超诊断仪。 ㈡科室设备 X光室:X线机 化验室: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血球计数器、生化分析仪、血液粘度测定仪、恒温箱、电冰箱、紫外线消毒灯。 急诊室:氧气瓶、人工呼吸机、电动吸引器、气管插管、洗胃机、心脏体外起搏器。 消毒供应室:高压灭菌设备、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及规定的抢救药品。

门诊部、诊所基本标准doc-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门诊部、诊所基本标准doc-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附件 门诊部、诊所基本标准 门诊部 综合门诊部 、科室设置 ㈠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 个临床科室。急诊室、内科、 外科为必设科室,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㈡医技科室 必设药房、化验室、X 光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 消毒供应室。根据开设的诊疗科目和工作需要,选设B 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等相应的医技科室以及病案资料室。增加辅助检查项目均需单设检查室(医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 三)其他 开展手术项目的需增设手术室、换药室、抢救室。可以 根据需要设置留观室。 、人员 ㈠至少有7 名执业医师,必设科室至少各有一名副主任 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㈡其它临床科室至少有1 名具备以下条件的执业医师: 1、具有五年以上同一执业范围工作经历; 2、具有与专科对应 的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 ㈢至少有8 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有1 名具有主管护师 以上职称。 ㈣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 1 名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 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房屋

建筑面积不少于600 平方米。 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 中各室使用面积如下: 1、X 光室不少于60 平方米(包括放射检查、洗片室、 放射诊断室等) 2、观察室每个单元不少于16 平方米 3、手术区域不少于40 平方米,手术室(间)不少于20 平 方米。(根据设置手术间数,区域面积依级递增)。 4 、各科专业诊室独立设置,每室不少于10 平方米。 5、消毒供应室、化验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不 少于15 平方米。 6 、各辅助检查科室(如心电图检查室等)不少于15 平方米。 ㈣设口腔科的,每牙科综合治疗椅净使用面积不少于 平方米。 ㈤公用面积不少于总使用面积的15% 。 四、设备㈠基本设备诊桌、诊椅、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 心电图机、 超诊断仪。 ㈡科室设备 X 光室:X 线机化验室: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血球计数器、生化分 析仪、血液粘度测定仪、恒温箱、电冰箱、紫外线消毒灯。 急诊室:氧气瓶、人工呼吸机、电动吸引器、气管插管、 洗胃机、心脏体外起搏器。 消毒供应室:高压灭菌设备、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 及规定的抢救药品。 药房:药柜、转台、密集架、调剂台。 ㈢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五、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和技术操作规

门诊部的设置标准

门诊部、诊所基本标准 门诊部 综合门诊部 一、科室设置 ㈠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㈡医技科室 必设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消毒供应室。根据开设的诊疗科目和工作需要,选设B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等相应的医技科室以及病案资料室。增加辅助检查项目均需单设检查室(医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 (三)其他 开展手术项目的需增设手术室、换药室、抢救室。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留观室。 二、人员 ㈠至少有7名执业医师,必设科室至少各有一名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㈡其它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具备以下条件的执业医师: 1、具有五年以上同一执业范围工作经历; 2、具有与专科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

㈢至少有8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㈣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三、房屋 建筑面积不少于600 平方米。 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各室使用面积如下: 1、X光室不少于60平方米(包括放射检查、洗片室、放射诊断室等)。 2、观察室每个单元不少于16平方米。 3、手术区域不少于40 平方米,手术室(间)不少于20 平方米。(根据设置手术间数,区域面积依级递增)。 4、各科专业诊室独立设置,每室不少于10 平方米。 5、消毒供应室、化验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不少于15 平方米。 6、各辅助检查科室(如心电图检查室等)不少于15 平方米。 ㈣设口腔科的,每牙科综合治疗椅净使用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 ㈤公用面积不少于总使用面积的15%。 四、设备 ㈠基本设备 诊桌、诊椅、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心电图机、B超诊断仪。㈡科室设备

诊所基本标准2023年版

附录1 诊所基本标准(2022年版) 普通诊所 一、诊疗科目 诊疗科目应当与注册于该诊所执业医师的执业范围相一致。 二、人员 (一)诊所从业人员需身体健康,能够胜任相关工作。 (二)每一诊疗科目下至少有1名医师经注册后在医疗卫生机构中执业满五年。 (S)至少有1名注册护士。 (四)设医技科室的,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相应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三、房屋 (一)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 (二)至少设有诊室、治疗室、处置室。 (三)每室独立且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充分满足诊疗科目医疗需求。其中治疗室、处置室的使用面积均不少于10平方米;如设观察室,其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

(一)基本设备。诊桌、诊椅、诊察床/诊察凳、方盘、纱布罐、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压舌板、药品柜、紫外线消毒灯、污物桶、高压灭菌设备、处置台等。 (二)急救设备。氧气瓶(袋)、开口器、牙垫、口腔通气道、人工呼吸器等。 (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其中,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消毒供应等与其他医疗机构签订相关服务协议、由其他机构提供服务的,可不配备相关设备。 五、具有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制定诊所人员岗位职责。 六、具备门诊电子病历系统,与所在地诊所信息化监管平台对接。 七、医疗美容诊所在符合上述标准基础上,还应当符合《美容医疗机构、医疗美容科(室)基本标准(试行)》等文件要求。 口腔诊所 一、诊疗科目 诊疗科目应当与注册于该诊所执业医师的执业范围相一致。 二、口腔综合治疗台 至少设口腔综合治疗台1台。 二、人贝 诊所从业人员需身体健康,能够胜任相关工作。

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设置基本标准

F o r p e r s o n a l u s e o n l y i n s t u d y a n d r e s e a r c h;n o t f o r c o m m e r c i a l u s e 诊所 诊所是为患者提供门诊诊断和治疗的医疗机构,不设住院病床(产床),只提供易于诊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一、人员 (一)至少有1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后在医疗、保健机构中执业满5年,身体健康的执业医师。 (二)至少有1名注册护士。 (三)设医技科室的,每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相应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二、房屋 (一)建筑面积不少于40 平方米。 (二)至少设有诊室、治疗室、处置室。 (三)每室独立且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治疗室、处置室的使用面积均不少于10 平方米;如设观察室,其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 三、设备 (一)基本设备。 诊桌、诊椅、方盘、纱布罐、诊察凳、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压舌板、药品柜、紫外线消毒灯、污物桶、高压灭菌设备、处置台。 (二)急救设备。 氧气瓶(袋)、开口器、牙垫、口腔通气道、人工呼吸器。 (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其中,临床检验、消毒供应与其他合法机构签订相关服务合同,由其他机构提供服务的,可不配备化验室和消毒供应室设备。 四、具有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制定诊所人员岗位职责。 五、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设置基本标准 一、房屋 建筑面积不少于80 M2。 二、开展项目 诊所只能开展1个临床一级科目。 卫生所(室)、医务室按核定项目开展医疗服务。 三、科室设置 ㈠必设科室及选设科室

门诊部的设置标准

门诊部的设置标准(总2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门诊部、诊所基本标准 门诊部 综合门诊部 一、科室设置 ㈠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㈡医技科室 必设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

门诊部、诊所基本标准 门诊部 综合门诊部 一、科室设置 ㈠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㈡医技科室 必设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

门诊部、诊所基本标准 门诊部 综合门诊部 一、科室设置 ㈠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㈡医技科室 必设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

室、处置室、观察室、消毒供应室。根据开设的诊疗科目和工作需要,选设B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等相应的医技科室以及病案资料室。增加辅助检查项目均需单设检查室(医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 (三)其他 开展手术项目的需增设手术室、换药室、抢救室。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留观室。 二、人员 ㈠至少有7名执业医师,必设科室至少各有一名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㈡其它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具备以下条件的执业医师: 1、具有五年以上同一执业范围工作经历; 2、具有与专科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 ㈢至少有8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㈣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三、房屋 建筑面积不少于600 平方米。 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各室使用面积如下: 1、X光室不少于60平方米(包括放射检查、洗片室、放射诊断室等)。

诊所基本标准

附件 诊所基本标准 诊所 诊所是为患者提供门诊诊断和治疗的医疗机构,不设住院病床(产床),只提供易于诊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一、人员 (一)至少有1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后在医疗、保健机构中执业满5年,身体健康的执业医师。 (二)至少有1名注册护士。 (三)设医技科室的,每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相应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二、房屋 (一)建筑面积不少于40 平方米。 (二)至少设有诊室、治疗室、处置室。 (三)每室独立且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治疗室、处置室的使用面积均不少于10 平方米;如设观察室,其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 三、设备 (一)基本设备。 诊桌、诊椅、方盘、纱布罐、诊察凳、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压舌板、药品柜、紫外线消毒灯、污物桶、高压灭菌设备、处置台。 (二)急救设备。 氧气瓶(袋)、开口器、牙垫、口腔通气道、人工呼吸器。 (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其中,临床检验、消毒供应与其他合法机构签订相关服务合同,由其他机

构提供服务的,可不配备化验室和消毒供应室设备。 四、具有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制定诊所人员岗位职责。 五、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口腔诊所 一、口腔综合治疗台 至少设口腔综合治疗台1台。 二、人员 (一)医师。 1.至少有1名取得口腔类别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后在医疗、保健机构中从事口腔诊疗工作满5年,身体健康的执业医师。 2.每增设2台口腔综合治疗台,至少增加1名口腔医师。 3.设4台以上口腔综合治疗台的,至少有1名具有口腔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二)护士。 1.至少有1名注册护士。 2.每增加3台口腔综合治疗台,至少增加1名注册护士。 三、房屋 (一)设1台口腔综合治疗台的,建筑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设2台以上口腔综合治疗台的,每台建筑面积不少于25平方米。 (二)诊室中每口腔综合治疗台净使用面积不少于9平方米。 (三)房屋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

诊所基本标准,口腔诊所的基本标准,医务室的基本标准,卫生所的基本标准

诊所基本标准 诊所 诊所是为患者提供门诊诊断和治疗的医疗机构,不设住院病床(产床),只提供易于诊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一、人员 (一)至少有1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后在医疗、保健机构中执业满5年,身体健康的执业医师。 (二)至少有1名注册护士。 (三)设医技科室的,每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相应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二、房屋 (一)建筑面积不少于40 平方米。 (二)至少设有诊室、治疗室、处置室。 (三)每室独立且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治疗室、处置室的使用面积均不少于10 平方米;如设观察室,其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 三、设备 (一)基本设备。 诊桌、诊椅、方盘、纱布罐、诊察凳、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压舌板、药品柜、紫外线消毒灯、污物桶、高压灭菌设备、处置台。(二)急救设备。 氧气瓶(袋)、开口器、牙垫、口腔通气道、人工呼吸器。

(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其中,临床检验、消毒供应与其他合法机构签订相关服务合同,由其他机构提供服务的,可不配备化验室和消毒供应室设备。 四、具有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制定诊所人员岗位职责。 五、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口腔诊所 一、口腔综合治疗台 至少设口腔综合治疗台1台。 二、人员 (一)医师。 1.至少有1名取得口腔类别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后在医疗、保健机构中从事口腔诊疗工作满5年,身体健康的执业医师。 2.每增设2台口腔综合治疗台,至少增加1名口腔医师。 3.设4台以上口腔综合治疗台的,至少有1名具有口腔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二)护士。 1.至少有1名注册护士。 2.每增加3台口腔综合治疗台,至少增加1名注册护士。 三、房屋 (一)设1台口腔综合治疗台的,建筑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设2台以上口腔综合治疗台的,每台建筑面积不少于25平方米。 (二)诊室中每口腔综合治疗台净使用面积不少于9平方米。

卫生部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卫生部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一、引言 卫生部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于1996年发布,是中国国家卫生部的规范性 文件,旨在保障医疗机构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 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医疗机构基本条件 1.设立要求:医疗机构应具备相应的人员、设备和场所,以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连续性。 2.人员要求:医疗机构应招聘具有合法职业资格证书、严格遵守医疗伦理和工作规范的医务人员。 3.设备要求:医疗机构应配备必备的诊疗设备和器材,确保医疗服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场所要求:医疗机构的场所应符合安全、卫生、舒适的标准,保证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三、医疗机构分类 1.医院:是提供诊疗、预防、保健、恢复等医疗服务的综合性医疗机构。

2.专科医院:是提供某一领域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如妇产科医院、肿瘤医院等。 3.门诊部:是提供门诊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通常不提供住院服务。 4.诊所:是提供基本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通常由少数医务人员经营。 四、医疗机构管理 1.行政管理:医疗机构应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履行相关行政管理义务,如政策宣传、法规执行等。 2.质量管理: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3.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医疗机构应依托信息化技术,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管理、服务和交流。 五、医疗机构评估 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内部和外部评估,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性。评估内容包括医疗技术、服务态度、安全标准、环境卫生等方面。 六、结论

卫生部医疗机构基本标准是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标准,医疗机构应按照标准要求,提供可靠、有效、优质的医疗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

门诊部基本标准

门诊部基本标准 综合门诊部 一、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产)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z (二)医技科室z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消毒供应室。 二、人员: (一)至少有5名医师,其中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二)每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医师; (三)至少有5名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 (四)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相应专业卫生技术人员。 三、房屋: (一) 建筑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 (二) 每室必须独立。 四、设备: (一)基本设备: 氧气瓶人工呼吸机 电动吸引器气管插管 洗胃机心电图机 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 血球计数器生化分析仪 血液粘度仪恒温箱 电冰箱 X光机 紫外线灯高压灭菌设备 B超药柜、转台、密集架、调剂台 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及规定的抢救药品 (二)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五、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中医门诊部 中医门诊部的中医药治疗率不得低于85%。 一、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三个中医临床科室3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处置室等与门诊部功能相适应的医技科室。 二、人员: (一)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70%z (二)至少有4名中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师: (三)至少有2名护士、1名中药士及相应的检验、放射等技术人员。 三、房屋: (一)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 (二)每室必须独立。

2020年医院门诊部、诊所建设基本标准

2020年医院门诊部、诊所建设基本标准

药房:药柜、转台、密集架、调剂台。 ㈢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五、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和技术操作规范。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普通专科门诊部 一、科室设置 ㈠临床科室 设有一个一级诊疗科目或2个以上二级诊疗科目的专业科室。 ㈡医技科室 必设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消毒供应室。根据开设的科目,可选设B超室、心电图等检查室、门诊手术室、换药室。每增加辅助检查项目均需单设检查室(医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 二、人员 ㈠至少有3名执业医师,其中至少有一名医师具备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㈡每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具备以下条件的执业医师: 1、具有五年以上同一执业范围工作经历; 2、具有与专科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 ㈢至少有5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 ㈣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三、房屋 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各室使用面积、净使用面积、公用面积及重点部门的卫生学要求同综合门诊部。 四、设备 ㈠基本设备 诊桌、诊椅、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氧气瓶。 ㈡科室设备 X光室:X线机 化验室: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血球计数器、生化分析仪、血液粘度测定仪、恒温箱、电冰箱、紫外线消毒灯、消毒供应室:高压灭菌设备、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及规定的抢救药品。 药房:药柜、转台、密集架、调剂台 ㈢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五、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和技术操作规范。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医疗美容门诊部 一、科室设置 ㈠临床科室 必设医疗美容咨询室、美容外科,可设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美容中医科、麻醉科。 ㈡医技科室 必设手术室、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观察室、消毒供应室、病案室。根据开设的科目,可选设B超室、心电图等检查室。每增加辅助检查项目均需单设检查室(医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 二、人员 ㈠至少有6名执业医师,其中至少有一名是具备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主诊医师。 ㈡每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具备以下条件的执业医师: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附 1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卫生部卫医发[1994]第 30 号) 一、 (一)床位:住院床位总数 20 至 99 张。 (二)科室设置: 1、临床科室:至少有急诊室、内科、外科、妇科、预防保健科; 2、医技科室:至少有药房、化验室、 X 光室、消毒供应室。 (三)人员: 1、每床至少配备 0.7 名卫生技术人员; 2、至少有 3 名医师、 5 名护士和相应的药剂、检验、放射等卫生技术人员; 3、至少有 1 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四)房屋:每床建造面积不少于 45 平方米。 (五)设备: 1、基本设备:心电图机、洗胃机、电动吸引器、呼吸球囊、气管插管、妇科检查床、万能手术床、冲洗车、必要的手术器械、显微镜、离心机、 X 光机、电冰箱、药品柜、高压灭菌设备、紫外线灯、恒温培养箱、洗衣机等 2、病床每床单元设备:床垫 1.2 张、被子 1.2 条、褥子 1.2 条、被套 2 条、床单 2 条、枕心 2 个、枕套 4 个、床头柜 1 个、暖水瓶 1 个、面盆 2 个、痰盂或者痰杯 1 个、病员服 2 套。 3、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施。 (六)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医疗护理 技

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一)科室设置: 1、临床科室:至少设有 5 个科室。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2、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方、化验室、 X 光室、治疗室、处置室、消毒供应室。 (二)人员 1、至少有 5 名医师,其中有 1 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2、每临床科室至少有 1 名医师; 3、至少有 5 名护士,其中至少有 1 名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 4、医技科室至少有 1 名相应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三)房屋 1、建造面积不少于 400 平方米; 2、每科室必须独立。 (四)设备 1、基本设备:氧气瓶、人工呼吸机、电动吸引器、气管插管、心电图机、洗胃机、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血球计数器、生化分析仪、血液粘度仪、恒温箱、电冰箱、紫外线灯、高压灭菌设备、 B 超、药柜、转台、密集架、调剂台、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及规定的抢救药品 2、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诊所基本标准(2022年版)

诊所基本标准(2022年版) 普通诊所 一、诊疗科目 诊疗科目应当与注册于该诊所执业医师的执业范围相一致。 二、人员 (一)诊所从业人员需身体健康,能够胜任相关工作。 (二)每一诊疗科目下至少有1名医师经注册后在医疗卫生机构中执业满五年。 (三)至少有1名注册护士。 (四)设医技科室的,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相应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三、房屋 (一)建筑面积不少于40 平方米。 (二)至少设有诊室、治疗室、处置室。 (三)每室独立且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充分满足诊疗科目医疗需求。其中治疗室、处置室的使用面积均不少于10 平方米;如设观察室,其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

四、设备 (一)基本设备。诊桌、诊椅、诊察床/诊察凳、方盘、纱布罐、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压舌板、药品柜、紫外线消毒灯、污物桶、高压灭菌设备、处置台等。 (二)急救设备。氧气瓶(袋)、开口器、牙垫、口腔通气道、人工呼吸器等。 (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其中,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消毒供应等与其他医疗机构签订相关服务协议、由其他机构提供服务的,可不配备相关设备。 五、具有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制定诊所人员岗位职责。 六、具备门诊电子病历系统,与所在地诊所信息化监管平台对接。 七、医疗美容诊所在符合上述标准基础上,还应当符合《美容医疗机构、医疗美容科(室)基本标准(试行)》等文件要求。

口腔诊所 一、诊疗科目 诊疗科目应当与注册于该诊所执业医师的执业范围相一致。 二、口腔综合治疗台 至少设口腔综合治疗台1台。 三、人员 诊所从业人员需身体健康,能够胜任相关工作。 (一)医师。 1.至少有1名医师取得口腔类别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后在医疗卫生机构中执业满五年。 2.每增设2台口腔综合治疗台,至少增加1名口腔医师。 3.设4台以上口腔综合治疗台的,至少有1名具有口腔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二)护士。 1.至少有1名注册护士。 2.每增加3台口腔综合治疗台,至少增加1名注册护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1994.09.02 •【文号】卫医发[1994]30号 •【施行日期】1994.09.0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部分失效 •【主题分类】 正文 *注:本篇法规中的目前我国不设二级心血管病、血液病、皮肤病和整形外科医院的规定已被:卫生部关于专科医院设置审批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发布日期:2011年12月5日,实施日期:2011年12月5日)宣布不再适用 *注:本篇法规中“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口腔诊所、美容整形外科诊所、精神卫生诊所的基本标准”已被:卫生部关于印发《诊所基本标准》的通知(发布日期:2010年8月2日,实施日期:2010年8月2日)废止本法规中关于中西医结合诊所基本标准的相关规定已经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印发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卫医政发〔2022〕33号)自2022年12月20日起废止。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 (卫医发〔1994〕30号1994年9月2日)本标准为医疗机构执业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是卫生行政部门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依据。 少数地区执行本标准确有困难的,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某些指标,作为地方标准,报卫生部核准备案后施行。 尚未列入本标准的医疗机构,可比照同类医疗机构基本标准执行。

民族医医院基本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第一部分医院基本标准 综合医院 中医医院 中西医结合医院 民族医医院 专科医院 口腔医院 肿瘤医院 儿童医院 精神病医院 传染病医院 心血管病医院 血液病医院 皮肤病医院 整形外科医院 美容医院 康复医院 疗养院 第二部分妇幼保健院基本标准 一级妇幼保健院 二级妇幼保健院 三级妇幼保健院 第三部分乡(镇)、街道卫生院基本标准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附件二: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 本标准为医疗机构执业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是卫生行政部门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依据; 少数地区执行本标准确有困难的,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某些指标,作为地方标准,报卫生部核准备案后施行; 尚未列入本标准的医疗机构,可比照同类医疗机构基本标准执行; 民族医医院基本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一部分医院基本标准 综合医院 中医医院 中西医结合医院 民族医医院 专科医院 口腔医院 肿瘤医院 儿童医院 精神病医院 传染病医院 心血管病医院 血液病医院 皮肤病医院 整形外科医院 美容医院 康复医院 疗养院 第二部分妇幼保健院基本标准 一级妇幼保健院 二级妇幼保健院 三级妇幼保健院 第三部分乡镇、街道卫生院基本标准 床位总数在19张以下的乡镇、街道卫生院 床位总数20至99张的乡镇、街道卫生院 第四部分门诊部基本标准 综合门诊部 中医门诊部 中西医结合门诊部 民族医门诊部 专科门诊部 普通专科门诊部 口腔门诊部 整形外科门诊部 医疗美容门诊部

第五部分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卫生站基本标准 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 中医诊所 中西医结合诊所 民族医诊所 口腔诊所 美容整形外科诊所 医疗美容诊所 精神卫生诊所 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卫生站 第六部分村卫生室所基本标准 第七部分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基本标准 口腔病防治所 职业病防治所 职业病防治院 第八部分急救中心、站基本标准 急救站 急救中心 第九部分临床检验中心基本标准 市地级临床检验中心 省临床检验中心 部临床检验中心 第十部分护理院、站基本标准 护理站 护理院 第一部分医院基本标准 凡以“医院”命名的医疗机构,住院床位总数应在20张以上; 综合医院 一级综合医院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20至99张;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室、内科、外科、妇产科、预防保健科;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消毒供应室; 三、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0.7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至少有3名医师、5名护士和相应的药剂、检验、放射等卫生技术人员;三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四、房屋: 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