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门诊部的设置标准

门诊部的设置标准

门诊部、诊所根本标准

门诊部

综合门诊部

一、科室设置

㈠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㈡医技科室

必设药房、化验室、X光室、医治室、处置室、观察室、消毒供给室。根据开设的诊疗科目和工作需要,选设B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等相应的医技科室以及病案资料室。增加辅助检查工程均需单设检查室〔医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

〔三〕其他

开展手术工程的需增设手术室、换药室、抢救室。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留观室。

二、人员

㈠至少有7名执业医师,必设科室至少各有一名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㈡其它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具备以下条件的执业医师:

1、具有五年以上同一执业范围工作经历;

2、具有与专科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

㈢至少有8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㈣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三、房屋

建筑面积不少于600 平方米。

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各室使用面积如下:

1、X光室不少于60平方米〔包含放射检查、洗片室、放射诊断室等〕。

2、观察室每个单元不少于16平方米。

3、手术地域不少于40 平方米,手术室(间)不少于20 平方米。(根据设置手术间数,地域面积依级递增)。

4、各科专业诊室独立设置,每室不少于10 平方米。

5、消毒供给室、化验室、医治室、处置室、抢救室不少于15 平方米。

6、各辅助检查科室〔如心电图检查室等〕不少于15 平方米。

㈣设口腔科的,每牙科综合医治椅净使用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

㈤公用面积不少于总使用面积的15%。

四、设备

㈠根本设备

诊桌、诊椅、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心电图机、B超诊断仪。㈡科室设备

X光室:X线机

化验室: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血球计数器、生化分析仪、血液粘度测定仪、恒温箱、电冰箱、紫外线消毒灯。

急诊室:氧气瓶、人工呼吸机、电动吸引器、气管插管、洗胃机、心脏体外起搏器。

消毒供给室:高压灭菌设备、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及规定的抢救药品。

药房:药柜、转台、密集架、调剂台。

㈢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五、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和技术操作标准。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一般专科门诊部

一、科室设置

㈠临床科室

设有一个一级诊疗科目或2个以上二级诊疗科目的专业科室。

㈡医技科室

必设药房、化验室、X光室、医治室、处置室、观察室、消毒供给室。根据开设的科目,可选设B超室、心电图等检查室、门诊手术室、换药室。每增加辅助检查工程均需单设检查室〔医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

二、人员

㈠至少有3名执业医师,其中至少有一名医师具备副主任医师以上专

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㈡每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具备以下条件的执业医师:

1、具有五年以上同一执业范围工作经历;

2、具有与专科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

㈢至少有5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㈣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三、房屋

建筑面积不少于300 平方米。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各室使用面积、净使用面积、公用面积及重点部门的卫生学要求同综合门诊部。

四、设备

㈠根本设备

诊桌、诊椅、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氧气瓶。

㈡科室设备

X光室:X线机

化验室: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血球计数器、生化分析仪、血液粘度测定仪、恒温箱、电冰箱、紫外线消毒灯、

消毒供给室:高压灭菌设备、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及规定的抢救药品。

药房:药柜、转台、密集架、调剂台、

㈢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五、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和技术操作标准。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医疗美容门诊部

一、科室设置

㈠临床科室

必设医疗美容咨询室、美容外科,可设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美容中医科、麻醉科。

㈡医技科室

必设手术室、药房、化验室、X光室、医治室、处置室、换药室、观察室、消毒供给室、病案室。根据开设的科目,可选设B超室、心电图等检查室。每增加辅助检查工程均需单设检查室〔医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

二、人员

㈠至少有6名执业医师,其中至少有一名是具备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主诊医师。

㈡每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具备以下条件的执业医师:

1、具有五年以上同一执业范围工作经历;

2、具有与专科对应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

㈢至少有5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

㈣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三、房屋

建筑面积不少于400 平方米。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各室使用面积、净使用面积、公用面积及重点部门的卫生学要求同综合门诊部。

四、设备

㈠根本设备

诊桌、诊椅、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氧气瓶、抢救车、雾化吸入器、无影灯。

㈡科室设备

美容外科:电动吸引器、心电监护仪、体外除颤器、麻醉机、自动血压监测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双极电凝器。

美容牙科:超声波洁牙机、光固化机、牙髓活力测定仪、牙齿漂白医治仪、高频电刀医治仪、比色仪、口腔内窥镜、X光牙片机、口腔全景X光机、牙科种植机、清洗设备、牙科高压蒸汽灭菌设备。

美容皮肤科:离子喷雾器、激光医治仪〔包含激光色素病医治仪、激光血管病医治仪、激光脱毛仪、激光除皱仪〕、光子医治仪、射频医治仪、电离子医治仪或微波医治仪或高频电医治仪或超高频电医治仪中具备一种以上、液氮冷冻医治仪、皮肤磨削机、文眉机、超声波美容医治仪。

X光室:X线机

化验室: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血球计数器、生化分析仪、血液粘度测定仪、恒温箱、电冰箱、紫外线消毒灯、

消毒供给室:高压灭菌设备、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及规定的抢救

药品。

药房:药柜、转台、密集架、调剂台

五、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和技术操作标准。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口腔门诊部

一、口腔综合医治台:

至少设有口腔综合医治台10台。

二、科室设置:

〔一〕能开展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儿童口腔病、口腔粘膜病、口腔外科、口腔修复以及口腔预防保健等专业的诊治工作。至少应当分设两个专业科室,其他可分设专业组。

〔二〕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置的其他口腔诊疗工程〔口腔正畸、口腔种植等专业〕。

〔三〕有与上述诊疗工程相适应的放射、化验、药剂、消毒供给等设施和条件〔药剂与化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要求〕。

三、人员:

〔一〕人员与口腔综合医治台配置

每口腔综合医治台至少配备1.1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医师

至少有5名取得口腔类别执业医师资格后从事5年以上临床工作的口

腔医师,有与所开展诊疗工程相符合的口腔主治医师。医生与口腔辅助医治人员之比不低于1:1.5。

〔三〕其他

至少有5名取得护士执业资格的护理人员。从事放射、消毒工作的人员应当符合相关资质要求。全部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相关资质要求。

四、房屋:

〔一〕每口腔综合医治台建筑面积不少于30m2。

〔二〕诊室每口腔综合医治台净使用面积不少于9m2。

〔三〕其他

消毒室应当独立设置并符合有关要求。X线机房应当独立设置并符合有关要求。开展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口腔诊疗工程应当符合有关专业对房屋的设置要求。

五、设备:

〔一〕根本设备

X线牙片机曲面体层X线机

光固化灯超声洁治器

空气消毒器材高温高压消毒灭菌设施

急救设施及药品

〔二〕单元设备/每口腔综合医治台

牙科医治椅〔附手术灯1个、痰盂1个、器械盘1个〕 1台高速和低速牙科切割装置1套吸唾装置1套三用喷枪 1支医师座椅1个病历书写桌1

张口腔检查器械1套诊疗器械符合一人一用一消毒配置

〔三〕其他设备

有与开展诊疗工程相适应的其他设施。

六、治理内容

〔一〕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二〕医疗质量监操纵度

〔三〕医疗平安治理制度

〔四〕医疗技术准入制度

〔五〕中华口腔医学会制定的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口腔诊疗指南/口腔诊疗技术操作标准

〔六〕医院感染治理制度

〔七〕传染病治理制度

〔八〕医疗废物治理制度

〔九〕放射诊疗治理制度

〔十〕医疗价格公示及告知制度

〔十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十二〕义齿加工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治理部门及工商行政部门治理要求

七、注册资金

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诊所

一、科室设置

㈠至少设有诊室、医治室、处置室、观察室、消毒室。

㈡可选设化验室、B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药房。

㈢开展简单局麻手术工程的还需设手术室、换药室。

二、人员

㈠至少有1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5年,身体健康的执业医师。

㈡至少有1名注册护士;

㈢每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相应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三、房屋

建筑面积不少于80 平方米。每增设一个诊疗科目增加10平方米。每室独立且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各室使用面积:

1、诊室、医治室、处置室均不少于10 平方米;

2、观察室不少于15平方米。

3、化验室、B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换药室均不少于10平方米;

4、手术地域不少于40 平方米,其中手术室(间)不少于20平方米。

5、消毒室不少于4平方米。

四、设备

㈠根本设备

诊察床、诊察桌、方盘、纱布罐、诊察凳、听诊器、药品柜、血压计、吸引器、出诊箱、紫外线消毒灯、体温计、污物桶、高压灭菌设备、压舌板、处置台、注射器。

㈡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五、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和技术操作标准。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口腔诊所根本标准

一、口腔综合医治台:

口腔综合医治台1-9台。

二、科室设置:

〔一〕能开展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儿童口腔病、口腔粘膜病、口腔外科、口腔修复以及口腔预防保健等专业的一般性诊疗工程。

〔二〕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置的其他口腔诊疗工程〔口腔正畸、口腔种植等专业〕。

〔三〕有与上述诊疗工程相适应的放射、消毒供给等设施和条件。。

三、人员:

〔一〕人员与口腔综合医治台配置

一台口腔综合医治台,人员配备不少于2人;两台口腔综合医治台,人员配备不少于3人;三台口腔综合医治台,人员配备不少于5人。〔二〕医师

至少有1名取得口腔类别执业医师资格后从事5年以上临床工作的口腔医师。每增设两台口腔综合医治台,至少增加1名口腔医师。具备4台口腔综合医治台的,至少有1名口腔主治医师。有与所开展诊疗

工程相符合的相关专业口腔医师。口腔综合医治台超过4台的,每口腔综合医治台至少配备1.1名卫生技术人员。

〔三〕其他

至少有1名取得护士执业资格的护理人员。每增加三台口腔综合医治台,至少增加1名取得护士执业资格的护理人员。从事放射、消毒工作的人员应当符合相关资质要求。全部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相关资质要求。

四、房屋:

〔一〕一台口腔综合医治台建筑面积不少于30M2;口腔综合医治台两台以上每台建筑面积不少于25M2。

〔二〕诊室每口腔综合医治台净使用面积不少于9m2。

〔三〕其他

消毒室应当独立设置并符合有关要求。X线机房应当独立设置并符合有关要求。或附带x线功能的口腔综合医治台应当符合有关要求。开展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其他口腔诊疗工程应当符合有关专业对房屋的设置要求。

五、设备:

〔一〕根本设备

光固化灯超声洁治器

空气消毒器材高温高压及相关消毒灭菌设施

急救设施及药品

〔二〕每口腔综合医治台单元设备

牙科医治椅〔附手术灯1个、痰盂1个、器械盘1个〕1台,高速和低速牙科切割装置1套,吸唾装1套,三用喷枪1支,医师座椅1张,病历书写桌1张,口腔检查器械1套。

诊疗器械符合一人一用一消毒配置

〔三〕其他设备

有与开展的诊疗工程相适应的其他设施。具备4台口腔综合医治台的,应配置X线牙片机。

六、治理内容

〔一〕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二〕医疗质量监操纵度

〔三〕医疗平安治理制度

〔四〕医疗技术准入制度

〔五〕中华口腔医学会制定的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口腔诊疗指南/口腔诊疗技术操作标准

〔六〕医院感染治理制度

〔七〕传染病治理制度

〔八〕医疗废物治理制度

〔九〕放射诊疗治理制度

〔十〕医疗价格公示及告知制度

〔十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十二〕义齿加工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治理部门及工商行政部门治

理要求

七、注册资金:

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附件二

关于门诊部和诊所的有关说明

一、门诊部是为患者提供门诊诊断和医治的医疗机构,不设住院病床〔产床〕,可设10张以下观察床。门诊部不开展技术复杂、难度较大、风险较高的医疗效劳,不开展全麻手术,经登记机关批准可以开展硬膜外麻醉手术。按诊疗活动范围不同,门诊局部为综合门诊部、专科门诊部〔一般专科门诊部、口腔门诊部、医疗美容门诊部〕、中医门诊部、中西医结合门诊部和民族医门诊部。

综合门诊部是指设有五个以上临床一级诊疗科目的门诊部。名称核定为“地域名+识别名+门诊部〞。

专科门诊部是指只设置一个临床一级诊疗科目的门诊部。名称核定为“地域名+识别名+一级诊疗科目名+门诊部〞。原则上不设置二级诊疗科目命名的专科门诊部。确有必要的,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二、诊所是为患者提供门诊诊断和医治的医疗机构,不设住院病床〔产床〕,只提供易于诊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效劳,只开展简单局麻手术。

门诊部的设置标准

门诊部的设置标准

————————————————————————————————作者:————————————————————————————————日期:

门诊部、诊所基本标准 ?门诊部 综合门诊部 一、科室设置 ㈠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㈡医技科室 必设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消毒供应室。根据开设的诊疗科目和工作需要,选设B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等相应的医技科室以及病案资料室。增加辅助检查项目均需单设检查室(医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三)其他 开展手术项目的需增设手术室、换药室、抢救室。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留观室。 二、人员?㈠至少有7名执业医师,必设科室至少各有一名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㈡其它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具备以下条件的执业医师: 1、具有五年以上同一执业范围工作经历;? 2、具有与专科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 ㈢至少有8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 ㈣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三、房屋 建筑面积不少于600 平方米。?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

学布局及流程,其中各室使用面积如下:?1、X光室不少于60平方米(包括放射检查、洗片室、放射诊断室等)。?2、观察室每个单元不少于16平方米。 3、手术区域不少于40 平方米,手术室(间)不少于20 平方米。(根据设置手术间数,区域面积依级递增)。 4、各科专业诊室独立设置,每室不少于10 平方米。? 5、消毒供应室、化验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不少于15平方米。 6、各辅助检查科室(如心电图检查室等)不少于15平方米。 ㈣设口腔科的,每牙科综合治疗椅净使用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 ㈤公用面积不少于总使用面积的15%。 四、设备 ㈠基本设备?诊桌、诊椅、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心电图机、B 超诊断仪。 ㈡科室设备 X光室:X线机 化验室: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血球计数器、生化分析仪、血液粘度测定仪、恒温箱、电冰箱、紫外线消毒灯。 急诊室:氧气瓶、人工呼吸机、电动吸引器、气管插管、洗胃机、心脏体外起搏器。?消毒供应室:高压灭菌设备、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及规定的抢救药品。?药房:药柜、转台、密集架、调剂台。?㈢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五、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和技术操作规范。

门诊部的设置标准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门诊部、诊所基本标准 门诊部 综合门诊部 一、科室设置 ㈠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㈡医技科室 必设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消毒供应室。根据开设的诊疗科目和工作需要,选设B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等相应的医技科室以及病案资料室。增加辅助检查项目均需单设检查室(医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三)其他 开展手术项目的需增设手术室、换药室、抢救室。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留观室。 二、人员 ㈠至少有7名执业医师,必设科室至少各有一名副主任医师以上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㈡其它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具备以下条件的执业医师: 1、具有五年以上同一执业范围工作经历; 2、具有与专科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 ㈢至少有8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㈣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三、房屋 建筑面积不少于600 平方米。 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各室使用面积如下: 1、X光室不少于60平方米(包括放射检查、洗片室、放射诊断室等)。 2、观察室每个单元不少于16平方米。 3、手术区域不少于40 平方米,手术室(间)不少于20 平方米。(根据设置手术间数,区域面积依级递增)。 4、各科专业诊室独立设置,每室不少于10 平方米。 5、消毒供应室、化验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不少于15 平方米。 6、各辅助检查科室(如心电图检查室等)不少于15 平方米。㈣设口腔科的,每牙科综合治疗椅净使用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㈤公用面积不少于总使用面积的15%。

各种门诊部设置基本要求内容

各种门诊部设置基本要求各种门诊部设置基本要求 1·综合门诊部 一、房屋 建筑面积不少于600 M2。 二、科室设置 ㈠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 急诊室、科、外科为必设科室; 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㈡医技科室 必设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消毒供应室。 根据开设的诊疗科目,选设电诊检查室(B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等)、病案资料室等相应的医技科室。 开展手术项目的需增设手术室、换药室、抢救室。 所增加辅助检查项目均需单设检查室。 ㈢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各室使用面积如下: 1、X光室不少于60M2 (包括投照室、洗片室、阅片室等)。 2、集中输液的每个单元不少于16M2。 3、手术区域不少于40 M2,手术室(间)不少于20 M2。(根据设置手术间数,区域面积依级递增)。

4、各科专业诊室独立设置,每室不少于10 M2。 5、消毒供应室、化验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不少于15 M2。 6、各辅助检查科室(如心电图检查室等)不少于15 M2。 ㈣每治疗床、观察床、牙科综合治疗椅净使用面积不少于8M2。 ㈤公用面积不少于总使用面积的15%。 注:重点部门的卫生学要求: 1、手术室 ⑴ 部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洁污分开,区域间标志明确(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刷手间和医生更衣间要独立,手术室入口处设缓冲间。 ⑵ 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2、消毒供应室 ⑴ 周围环境无污染源;部布局合理,三区划分清楚(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⑵ 天花板、墙壁、地面等光滑,耐清洗,避免异物脱落。 3、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的卫生要求: ⑴ 室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志清楚(清洁区、污染区); ⑵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 三、人员 ㈠执业医师配备不少于7名,其中各级医师比例为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医师不少于1:2:4。

门诊部的设置标准

门诊部、诊所基本标准 门诊部 综合门诊部 一、科室设置 ㈠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㈡医技科室 必设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消毒供应室。根据开设的诊疗科目和工作需要,选设B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等相应的医技科室以及病案资料室。增加辅助检查项目均需单设检查室(医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 (三)其他 开展手术项目的需增设手术室、换药室、抢救室。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留观室。 二、人员 ㈠至少有7名执业医师,必设科室至少各有一名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㈡其它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具备以下条件的执业医师: 1、具有五年以上同一执业范围工作经历; 2、具有与专科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

㈢至少有8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㈣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三、房屋 建筑面积不少于600 平方米。 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各室使用面积如下: 1、X光室不少于60平方米(包括放射检查、洗片室、放射诊断室等)。 2、观察室每个单元不少于16平方米。 3、手术区域不少于40 平方米,手术室(间)不少于20 平方米。(根据设置手术间数,区域面积依级递增)。 4、各科专业诊室独立设置,每室不少于10 平方米。 5、消毒供应室、化验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不少于15 平方米。 6、各辅助检查科室(如心电图检查室等)不少于15 平方米。 ㈣设口腔科的,每牙科综合治疗椅净使用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 ㈤公用面积不少于总使用面积的15%。 四、设备 ㈠基本设备 诊桌、诊椅、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心电图机、B超诊断仪。㈡科室设备

各种门诊部设置基本要求

各种门诊部设置基本要求 各种门诊部设置基本要求 1·综合门诊部 一、房屋 建筑面积不少于600 M2。 二、科室设置 ㈠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 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 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㈡医技科室 必设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消毒供应室。 根据开设的诊疗科目,选设电诊检查室(B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等)、病案资料室等相应的医技科室。 开展手术项目的需增设手术室、换药室、抢救室。 所增加辅助检查项目均需单设检查室。 ㈢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各室使用面积如下: 1、X光室不少于60M2 (包括投照室、洗片室、阅片室等)。 2、集中输液的每个单元不少于16M2。 3、手术区域不少于40 M2,手术室(间)不少于20 M2。(根据设置手术间数,区域面积依级递增)。

4、各科专业诊室独立设置,每室不少于10 M2。 5、消毒供应室、化验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不少于15 M2。 6、各辅助检查科室(如心电图检查室等)不少于15 M2。 ㈣每治疗床、观察床、牙科综合治疗椅净使用面积不少于8M2。 ㈤公用面积不少于总使用面积的15%。 注:重点部门的卫生学要求: 1、手术室 ⑴ 内部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洁污分开,区域间标志明确(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刷手间和医生更衣间要独立,手术室入口处设缓冲间。 ⑵ 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2、消毒供应室 ⑴ 周围环境无污染源;内部布局合理,三区划分清楚(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⑵ 天花板、墙壁、地面等光滑,耐清洗,避免异物脱落。 3、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的卫生要求: ⑴ 室内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志清楚(清洁区、污染区); ⑵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 三、人员 ㈠执业医师配备不少于7名,其中各级医师比例为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医师不少于1:2:4。

门诊部基本标准

门诊部基本标准 一、科室设置 1.门诊部应设置候诊区、诊疗区、输液区、取药区、行政办公区等基本功能区域。 2.根据需要可设置独立的挂号收费室、检验室、影像室、中西药房等辅助功能区域。 二、人员资质 1.门诊部应配备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生,其数量和资质应与门诊部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 2.门诊部应配备相应的护理人员,并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 3.门诊部应配备药剂人员,并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 4.门诊部应配备清洁工作人员,负责门诊部的环境卫生工作。 三、诊疗设备 1.门诊部应配备基本的诊疗设备,如诊察床、诊察锤、血压计、听诊器、心电图机等。 2.根据业务需求,门诊部可配备相应的检查设备,如B超、X光机、CT等。 3.门诊部应定期对诊疗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药品管理 1.门诊部应建立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2.门诊部应配备合格的药品储存设施和设备,确保药品的储存条件符合规定。 3.门诊部应配备合格的药品检验设备和人员,对药品进行质量检验和管理。 4.门诊部应定期对药品进行检查和盘点,确保药品的库存和使用的规范和安全。

五、医疗废物处理 1.门诊部应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储存和处理。 2.门诊部应配备合格的医疗废物储存和处理设施,确保医疗废物的储存和处理符合规定。 3.门诊部应对医疗废物进行定期检查和清理,确保医疗废物的处理安全和合规。 六、规章制度 1.门诊部应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包括医生工作制度、护理工作制度、药剂工作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 2.规章制度应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门诊部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3.门诊部应定期对规章制度进行检查和更新,确保规章制度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七、环境卫生 1.门诊部应保持环境整洁、美观,空气清新,设施设备摆放有序。 2.门诊部应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清理和消毒工作,确保环境卫生符合规定。 3.门诊部应配备相应的垃圾处理设施和设备,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和管理。 八、服务质量 1.门诊部应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关注患者的需求和反馈,积极改进服务质量。 2.门诊部应定期进行服务质量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服务质量问题。 3.门诊部应积极开展医疗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门诊部设置标准

综合门诊部 一、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 妇(产)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消毒供应室。 二、人员: (一)至少有5名医师,其中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二)每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医师; (三)至少有5名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 (四)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相应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三、房屋: (一)建筑面积不少于4 0 0平方米; (二)每室必须独立。 四、设备: (一)基本设备: 氧气瓶人工呼吸机 电动吸引器气管插管 洗胃机心电图机 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 血球计数器生化分析仪 血液粘度仪恒温箱 电冰箱X光机 紫外线灯高压灭菌设备 E超 药柜、转台、密集架、调剂台 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及规定的抢救药品 (二)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五、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中医门诊部 中医门诊部的中医药治疗率不得低于85%。 一、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三个中医临床科室;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处置室等与门诊部功能相适应的医技科室。 二、人员: (一)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7 0%; (二)至少有4名中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师; (三)至少有2名护士、1名中药士及相应的检验、放射等技术人员。 三、房屋: (一)建筑面积不少于3 0 0平方米; (二)每室必须独立。 四、设备:

门诊部标准

综合门诊部标准 一、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产〕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消毒供给室。 二、人员: 〔一〕至少有5名医师,其中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二〕每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医师; 〔三〕至少有5名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 〔四〕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相应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三、房屋: 〔一〕建筑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 〔二〕每室必须独立。 四、设备: 〔一〕基本设备: 氧气瓶、人工呼吸机、电动吸引器、气管插管、洗胃机、心电图机、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血球计数器、生化分析仪、血液粘度仪、恒温箱、电冰箱、X光机、紫外线灯、高压灭菌设备、B超、药柜、转台、密集架、调剂台、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及规定的抢救药品。 〔二〕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五、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普通专科门诊部 一、科室设置: 〔一〕至少设有1个一级科目或2个二级科目或4个以上二级科目以下的专业科室; 〔二〕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处置室、治疗室、消毒供给室。 二、人员: 〔一〕至少有5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二〕每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医师; 〔三〕至少有5名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 〔四〕医技科室有具有士以上技术职称的相应的卫生技术人员。 三、房屋: 〔一〕建筑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 〔二〕每室必须独立。 四、设备: 〔一〕基本设备: 氧气瓶、人工呼吸机、气管插管、电动吸引器、洗胃机、心电图机、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恒温箱、电冰箱、X光机、药柜、转台、密集架、调剂台、紫外线灯、高压灭菌设备 〔二〕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五、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医院门诊部基本标准

医院门诊部基本标准 综合门诊部 一、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产)科、儿科、 中医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消毒供应室。 二、人员: (一)至少有5名医师,其中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二)每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医师; (三)至少有5名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 (四)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相应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三、房屋: (一)建筑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二)每室必须独立。 四、设备: (一)基本设备: 氧气瓶人工呼吸机 电动吸引器气管插管 洗胃机心电图机 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 血球计数器生化分析仪 血液粘度仪恒温箱 电冰箱 X光机 紫外线灯高压灭菌设备 B超药柜、转台、密集架、调剂台 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及规定的抢救药品

(二)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五、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中医门诊部 中医门诊部的中医药治疗率不得低于85%。 一、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三个中医临床科室;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处置室等与门诊部功能相应的医技科室。 二、人员: (一)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70%; (二)至少有4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师; (三)至少有2名护士、1名中药士及相应的检验、放射等技术人员。

门诊部的设置标准

门诊部的设置标准(总2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门诊部、诊所基本标准 门诊部 综合门诊部 一、科室设置 ㈠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㈡医技科室 必设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

门诊部、诊所基本标准 门诊部 综合门诊部 一、科室设置 ㈠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㈡医技科室 必设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

门诊部、诊所基本标准 门诊部 综合门诊部 一、科室设置 ㈠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㈡医技科室 必设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

室、处置室、观察室、消毒供应室。根据开设的诊疗科目和工作需要,选设B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等相应的医技科室以及病案资料室。增加辅助检查项目均需单设检查室(医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 (三)其他 开展手术项目的需增设手术室、换药室、抢救室。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留观室。 二、人员 ㈠至少有7名执业医师,必设科室至少各有一名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㈡其它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具备以下条件的执业医师: 1、具有五年以上同一执业范围工作经历; 2、具有与专科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 ㈢至少有8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㈣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三、房屋 建筑面积不少于600 平方米。 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各室使用面积如下: 1、X光室不少于60平方米(包括放射检查、洗片室、放射诊断室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