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画半身像教学大纲000

油画半身像教学大纲000

油画半身像教学大纲000
油画半身像教学大纲000

油画半身像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56670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本课程课内学时: 72

学分:2

一、教学对象

四年制文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绘画专业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油画人物的基本理论、基本写生方法和技巧,能准确表现人物头、颈、胸、手的比例与透视、结构和色彩关系。并通过观看分析大师的名作提高学生的油画表现技法和艺术修养。

三、教学要求

首先从油画肖像的表现技法入手,介绍油画肖像艺术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发展概况。在讲授了油画肖像的写生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现实人物丰富的色彩变化和具体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单元绪论(建议学时数:4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单元首先从油画人物的表现技法入手,介绍油画半身像艺术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发展概况。在讲授了油画人物的写生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现实人物丰富的色彩变化和具体的表达方法。

重点和难点:油画写生的方法和步骤;人物的比例、透视、结构和色彩关系。

第二单元油画人像写生(建议学时数:64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单元是油画人物重要的课程内容。主要掌握写实油画人物写生中的绘画步骤和主要表现技法、提高学生的造型和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写生表现技法;人物和环境的色彩关系,绘画语言的审美表达。

第三单元油画人像写生整理与讲评(建议学时数:4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欣赏大师的油画作品资料,结合学生自己的作品进行比较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油画技法和艺术修养。

五、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由任课教师拟定教具使用计划,并提前报教具室准备。教师应准备教学范画,参考画册,幻灯及多媒体等相关教学资料

六、教学建议

(1)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有条件可多看一些资料。

(2)在条件允许下适当组织参观画展。

七、测试内容和方法

(一)单元结束为考查,全部课程结束进行考试,平时作业与考试作业成绩综合为总评成绩。作业成绩均按百分计,考试以随堂考试方式进行。

(二)平时表现占20%,平时作业占30%,考试作业为50%。

八、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油画人物写生》付俊梅

参考书:《解读肖像》上海书画出版社编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5

《油画写生教程—中国高等美术学院精选教材》谢东明河北美术出版社

大纲制定者:

大纲审定者:

大纲批准者: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二、课程的对象和性质 课程对象:本课程适用于全日制金融专业本科生,拟于大二第二学期授课。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 三、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Teaching purpose:grasping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an give us a global perspective to the whole economy. The course’s basic goal is to make students set up the consciousnes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al activity, grasp the basic concept of worldwide business. Teaching requirement:This course trains thinking method of student and uses ability to focus on, adopting classroom teach, case discussion, role act, classroom lecture the teaching method combined together. And it encourages student's classroom to make a speech, participate in

discussing actively. 1.The quantity of the case: more than 10 logic cases, 4 comprehensive cases. Demand to upgrade a comprehensive case every academic year. 2. Multimedia teaching: PPT courseware demand and this syllabus content are totally matched. 四、理论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含学时分配) C h a p t e r1I n t r o d u c t i o n (1 period) 1、Chapter Organization Introduction What i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bout?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rade and Money 2、This Chapter presents data demonstrating the growth in trade and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is chapter also highlights and briefly discusses seven themes which arise throughout the book. These themes include: 1) the gains from trade; 2) the pattern of trade; 3) protectionism; 4),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5) 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 6) international policy coordination; and 7) the 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 Students will recognize that many of the central policy debates occurring today come under the rubric of one of these themes. Indeed, it is often a fruitful heuristic to use current events to illustrate the force of the key themes and arguments which are presented throughout the text. C h a p t e r2L a b o r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a n d C o m p a r a t i v e A d v a n t a g e:T h e R i c a r d i a n M o d e l(3 periods) 1、Chapter Organization The Concept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A One-Factor Economy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Relative Prices and Supply Trade in a One-Factor World Box: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Practice: The Case of Babe Ruth Determining the Relative Price After Trade The Gains from Trade A Numerical Example Box: The Losses from Non-Trade Relative Wages Misconceptions About Comparative Advantage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系(部):信息工程系 教研室:应用教研室 日期:2010年01月12日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36课时)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411104 2、课程名称:《平面构成》 3、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 4、先修课程:无 5、面向对象:广告媒体开发/室内装潢设计专业专科生 6、开课系(部):信息工程系 7、教材、教学参考书: 《平面构成》主编于国瑞清华大学出版社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及教学目标 课程性质:《平面构成》属于我系的关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平面设计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是室内装潢设计和广告媒体设计两个专业共同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任务: 《平面构成》课程基本的教学任务,在于指导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平面构成设计练习,掌握平面构成设计的基本技能,掌握装饰图案、抽象图案、几何图案的表现手段,并在练习的基础上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掌握平面构成的各种基本表现手法。本课程要求将形态分解为各种要素,从简单到复杂地研究这些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构成原则进行组合设计,能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着重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为专业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从事广告媒体开发与室内装潢设计提供技法支持,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1:平面构成概述 教学内容: 1.1构成的概念 1.2平面构成的定义 1.3平面构成的学习目的 1.4平面构成研究的内容 1.5平面构成应用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学习目的,平面构成研究的内容. 2: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教学内容: 2.1对比与统一 2.2对称与均衡 2.3节奏与韵律 2.4比例与权衡 教学重点:本章的四节内容均为重点. 教学难点:本章四节内容的掌握与在具体构成中的灵活运用. 3: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 教学内容: 3.1点 3.2线 3.3面 教学重点:点,线,面的性格及构成方法. 教学难点:点,线,面构成方法的灵活运用. 4: 基本形与骨骼 教学内容: 4.1基本形 4.2骨骼 教学重点:基本形的形态关系,骨骼的分类. 教学难点:对基本形进行八种形态的自由组合,骨骼在构成中的完美运用. 5:分割构成法 教学内容:

肖像艺术说课稿

《肖像艺术》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1课《肖像艺术》(板书),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6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本课教学内容综合了中国画、雕塑、油画、版画、素描和速写等肖像艺术表现形式,是一节引导学生对各种表现形式的肖像艺术进行综合认知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课程。 二、学生情况 五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参与了许多欣赏、评述活动,积累了一定的欣赏和评述经验,能够从作品内容、表现形式、人物神态、作品内涵等方面进行评述。但是,本课是以单个人物出现在画面中,与具有一定情节的作品相比,评述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欣赏方法和评述技巧上帮助学生。 三、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欣赏肖像作品时,要注重人物的外貌,神态,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艺术家将作品形神合一的表现手法,学会用文字对作品进行评述。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作品,体会画家的创作意图;通过小组讨论、教师指导等方法,认识、了解肖像艺术。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比欣赏,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艺术中的真善美,形成良好的审美价值观。 由此确定,本课的重点是:学习肖像作品,欣赏方法,体验不同媒材创作的作品,给人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能对不同表现形式的肖像艺术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难点是:认知理解作品内涵,并将自己的感受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四、教法学法:秉承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本课我将采用启发引导、直观演示、多元评价等教学方法,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亦师亦生,教学合一。 五、教学过程:

文艺复兴时期人物肖像油画选辑1

文艺复兴时期人物肖像油画选辑1 美术复兴是整个文艺复兴运动的一部分,大致发展阶段是在14世纪兴起,15世纪全面展开,16世纪达到了鼎盛期。17世纪后,欧洲美术风格渐渐转向矫饰主义。 由于文艺复兴时期倡导以重视人的价值为核心的人文 主义,美术家们的思想逐渐从长期的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敢于探索,一方面从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和科学的探索,发明了透视法,解决了在平面上真实地表现三度空间的方法;同时,改革了油画材料和技法,大大地提高了油画的艺术表现力,使西方绘画描绘客观对象的技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产生了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乔尔乔涅、提香、扬·凡·埃克、勃鲁盖尔、丢勒、荷尔拜因等一批成绩卓著的画家。 Walter William Ouless Edward Armitage, 1817-1896 in 1886 文艺复兴时期人物肖像油画选辑枫荣室内配画艺术网资 料收集整理。 Thomas Eakins The clinic of Dr. Gross, 1875,

文艺复兴时期人物肖像油画选辑枫荣室内配画艺术网资料收集整理。 Walter Frederick Osborne Summertime, 1901 文艺复兴时期人物肖像油画选辑枫荣室内配画艺术网资料收集整理。 Charles Spencelayh A touch of rheumatism. British, 1865-1958 文艺复兴时期人物肖像油画选辑枫荣室内配画艺术网资料收集整理。 Margaret Lindsay Williams Louise McIlroy, 1874-1968 文艺复兴时期人物肖像油画选辑枫荣室内配画艺术网资料收集整理。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大纲_5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大纲 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组 前言 关于本大纲的说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从2006级起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作为学校的限选课开设。由于教育部到目前还没有编写出新的教学大纲及教材,因此本门课的教学大纲及教材均是按照教育部1998年方案编写的。由于教学时数大幅减少,教师已无法按照原来大纲和教材的内容讲授,本大纲就是适应这一情况的变化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了相应调整,作了一些删简,目的在于更好地给同学们展现出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主要方面,以利于我们对这个紧张、动荡、复杂、多变的国际社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课程简介:本课主要通过介绍当代世界政治、当代世界经济、霸权地位衰落的美国、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中国的对外战略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等内容,使学生全面了解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的演变与发展趋势,并能深入分析主要国际力量在政治、经济、对外战略和对外关系方面的发展变化及原因,全面认清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对外战略的重大发展。 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和要求:对学生进行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以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当今国际问题的重要论述和我国外交政策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了解和把握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演变及其发展趋势、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了解和认识主要国际力量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的对外战略;了解和认识苏联东欧国家兴衰存亡的经验教训;全面认识中国的外交战略、方针、政策与国际地位和作用,树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与进步而奋斗的信念。最终终使学生确立“站在中国看世界,站在世界看中国”的思想观念,培养和提高分析国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和研究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科学方法。学习和研究本门课程要以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和以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国际问题的重要论述为指南。着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国家观、民族观、战争与和平理论、历史发展的"合力论"、经济与政治相互关系的理论、世界各国相互依赖的思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以及阶级分析的方法。 参考书目: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李景治; 《国际经济与政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程毅等主编;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俞正梁著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三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出版,冯特君著 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 第—节战后世界经济的演变

《构成》教学大纲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广告(设计与制作方向)专业(开放专科) 《构成》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构成》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广告”专业(专科)设计与制作方向的专业基础课(必修),本课程4学分,课内72学时,2008年春季开课。本课程是广告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建立新的思维方法和设计观念,了解并掌握构成的原理、方式以及构成在设计艺术中的应用,培养造型能力及多种表现手法。目的是为学生下一步学习广告设计的原理、技巧、程序与具体运用打下扎实的基础,最终使学生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广告设计专业, 并能熟练地结合企业活动进行广告设计与制作。本课程也适用于其他专业同类型课程。 二、先修课要求 本课程体现了广告专业(设计与制作方向)注重基础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其内容任务与一些必修课程有一定程度的关联,但各自具有不同的作用。在主要任务上,《色彩》与《素描》是本课程的基础。其区别是:《色彩》是对设计方向的学生进行色彩知识的具体教授,《素描》是对设计方向的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

《构成》是对学生设计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在学习顺序上应在学习素描和色彩的基础上学习构成. 参考书: 教科书:《构成艺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7年7月第一版贾京生主编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 1.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的相关知识。 2.运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的相关知识进行设计创作。 3.结合其它材料和技法完成作品的能力。 4.本课程注重练习,重视实践教学,教学过程与形成性考核高度结合。学生的作业至少需将16张留在个人成绩档案中(按学习的单元进度同步完成),这16张作业的平均分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七十,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三十。 在上述教学要求中,本课程将以一定量的作业为前提,并在设计训练中不断使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并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能够与今后的专业设计形成较好的结合。

《世界经济概论》教学大纲(DHY)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开课部门:经济与管理学院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World Economics 适用专业:国际贸易 课程属性:专业拓展课程学分学时:2学分,计划32学时 编写人:杨洹审核人: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 《世界经济概论》是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立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本课程是站在全球经济的整体上对以国家/地区间经济关系构成的世界经济体系进行的考察和研究,其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世界经济的资源分布、市场结构、运行机制、交易制度、发展趋势、国家/地区经济体制特征和利益分配格局有一个比较系统地了解,从而能够对发生的世界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提高在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工作中的业务能力和决策能力。从专业课程体系来讲,本课程是在学习和掌握了专业基础、专业核心课程后,对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起拓展和深化作用的课程。 在这里需要专门指出的是,《世界经济学》这门学科基本上是由我国的经济学家建立发展起来的,在改革开放前是西方《国际经济学》的替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学的国际化,使之成为非主流经济学。由于《世界经济学》当前还没有建立起来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国际上主流经济学没有这门学科,也没有类似的世界经济学的专著,所以主要参考国内的世界经济学研究成果和教材。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世界经济是个体、国家/地区经济体和国家/地区间经济关系构成的动态整体,国际贸易既是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又是相对独立的国际经济活动,既受制于世界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又对世界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产生作用。因此,了解世界经济的原理和发展状况,是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教育毕业生,从事国际贸易职业应该具有的知识基础和专业素质。 (三)课程设计思路 1、基本思路 根据世界经济的研究对象,世界经济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世界经济的形成基础与发展动力、主要国家经济特征与国际经济地位、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经济关系、世界经济中的全球性问题、全球经济治理问题等几个大的方面。作为概论性质的课程,受到课时

100431024-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00431024 课程英文名称:Plane composition 课程总学时:56 讲课:56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视觉传达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平面构成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知识与技法相结合的课程,平面构成启发学生艺术设计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通过平面构成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创造形象,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并能够按照美的形式法则,设计所需要的图形,提高学生创造抽象形态和构成的能力。平面构成课程用现代设计思维方式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设计思路,提高学生的设计技能和设计水平。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一定数量的平面构成设计练习,使学生能够正确了解平面构成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在平面空间范畴内,形的基本造型要素、结合方法与排列形式,构成形式美感的审美法则等一系列问题。 2.能力及技能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用图式语言表达设计构思、形态构成规律等,让学生从中得到启迪,有所领悟,对平面构成有崭新的认识和理解。 (三)实施说明 1. 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形式,结合大量设计实例,多方面展示、表现、观察平面构成艺术的特点,启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2. 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讲解平面构成的基础知识和图例,针对平面构成的特点进行系统的研究、归纳、整理和讲解。从简单到复杂地研究平面构成设计各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构成原则进行组合设计,能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着重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对先修课无要求。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 对重点、难点章节安排习题,以便更好的让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后作业要少而精,内容要多样化,作业题内容必须包括基本概念、基本要素及形式美法则方面的内容,作业要能起到巩固理论的作用,对作业中的重点、难点,课上应做必要的提示,并适当安排课内讲评作业。学生必须独立、按时完成习题作业,作业的完成情况应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六)课程考核方式 1. 考核方式:考查 2. 考核目标:本课程实行随堂作业考核,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重点考核学生对课题的分析理解能力,并由任课教师评分,同时进行随堂评讲。 3. 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二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含到课率、课堂表现)占20%;课程结课成绩(作业完成程度)占80%。 (七)主要参考书目:

如何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油画静物组合

静物画中物体的摆放通常(但并不是一定)看起来都很自然,但大部分都是画家事先精心摆放出来的。比如说塞尚,他会花好几天的时间来考虑安排他的静物,并且花更长的时间去表现它们,但是他的静物画看起采却非常的自然随性。 寻找静物的诀窍之一是“找”,也就是不会人为地安排它们。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无论是什么物体,只要你觉得它们有趣都可以拿来入画,比如说厨房中的盆和锅、用餐时放在餐盘上的一条面包、壁炉台上的物品、一本放在椅子扶手上的书、花园中的花盆或是帆布躺椅,甚至还可以是沙滩上的岩石和鹅卵石。 这些对象的分布方式通常都比你自己刻意去安排的更加有意思。它们之中有一些可能是掉下来的,还有一些被挡起来只能看见一部分,而且它们的大小和色彩组合都是随机搭配的。而你需要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角度来将这些对象纳入画中。 找一张硬纸板裁剪成一个方形“窗口”,可以用来帮助你寻找构图,你甚至还可以用你的手指来比画成一个天然的取景窗。你也可能需要稍微移动或是调换一下其中的一两个物体,因为它们原本的位置有些模棱两可,而如果东西过于杂乱的话,你也可以拿掉一些。

画这些随机的静物组合非常能够锻炼你的绘画技巧,因为通常你找到的对象不会长时间维持着这个状态,所以就迫使你要快速果断地进行作画。甚至在画面进行到一定程度之后,就算离开了对象你也可以继续作画,而使用快捷的直接画法,能让你更容易表现出对象的这种即时的状态。 油画:黑色的便鞋,画家:安妮·斯波尔汀 这类作品通常都来自于画家的偶然灵感——在一个杂乱无章的环境中,突然发现一个潜在的绘画构图。但一般也需要对物体位置进行轻微的调整,或是移除一些多余的物体,而在其他方面这组静物都已经满足了入画条件。

10级世界经济专业《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郝全洪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 2010级北京(兵器)班、上海(百联)班 世界经济专业 《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 课程主持人:郝全洪 第一讲前古典经济学时期(一) 古希腊罗马和欧洲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一、古希腊公元前6世纪及以前的经济思想 二、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经济思想(苏格拉底学派)(重点) (一)色诺芬的财富观、分工论、价格论及财政观 (二)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货币与利息思想和“理想国” (三)亚里士多德关于家庭经济、交易观点和货币利息的思想 三、古罗马经济思想 四、欧洲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思考题: 1、简述色诺芬的主要经济观点。 2、柏拉图在社会分工、货币、利息方面提出了哪些观点? 3、亚里士多德是如何区分“经济”和“货殖”的? 4、试述古罗马思想家经济学说的主要内容。 5、评述托马斯?阿奎纳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第二讲前古典经济学时期(二) 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 一、重商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异同 (一)早期重商主义 (二)晚期重商圭义 (三)早期和晚期重商主义基本思想的共同点和区别 三、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代表及思想 四、重商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 五、对重商主义的总体评价 思考题: 1、重商主义有哪些基本经济观点?如何评价重商主义? 2、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有哪些异同点?

3、试述托马斯?孟的主要经济思想。 第三讲古典经济学时期(一) 重农学派的经济思想 一、布阿吉尔贝尔(重农学派的先驱)与重农学派 二、重农学派的形成、体系和特点(重点) (一)重农学派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自然秩序思想 (二)重农观点,反对重商主义 (三)大力提倡经济自由,为资本主义大农业发展开辟道路 (四)重农主义者的理论和政策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又带着浓厚的封建外观。 三、魁奈——重农学派的领袖 魁奈的主要理论观点: (一)魁奈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石——纯产品学说(剩余价值理论的源头)(重点)(二)再生产中的资本分析 (三)再生产分析——魁奈的《经济表》(重点) (四)魁奈在经济政策上的主要主张 四、杜尔哥对重农学派的发展 杜尔哥的基本理论和主张: (一)对社会阶级结构理论的发展 (二)对纯产品学说的发展 (三)对工资和利润理论的发展。 思考题: 1、布阿吉尔贝尔有哪些主要经济观点? 2、试述重农学派的体系和特点。 3、试析魁奈“纯产品”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4、魁奈的《经济表》有哪些创见和不足之处? 5、杜尔哥对重农主义有哪些发展? 第四讲古典经济学时期(二) 亚当?斯密和《国富论》 一、亚当?斯密和《国富论》(重点) 二、分工、交换、货币和价值理论 (一)分工与交换理论 (二)货币理论 (三)价值理论 三、分配理论 (一)工资理论 (二)利润理论

空间构成设计教学大纲

《空间构成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空间构成设计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学时:64 适用专业:环境艺术 先修课程:素描、平面构成 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分院 一、讲课内容 第一章空间造型设计概述 一、空间造型设计教学主要内容 二、本专业空间造型设计研究对象, 三、空间造型设计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四、作业要求及能力目标 五、材料资源准备 第二章构成知识归类 第一节空间构成的原理 一、空间的概念 二、空间知觉与秩序 三、空间构成的审美特征 第二节空间限定表述 一、什么是空间限定,空间限定的具体化表现 二、空间的组织的一般方法 三、空间的结构的分类及特点 四、空间的性格 五、空间的变化 第三节内空间构成 一、内空间形态 二、内空间洞口设计方法 第四节外空间构成 一、外空间的空间体认知 二、外空间空间体的组合 三、外空间的动线创造和构成手法

四、外空间构成与景观设计 第五节光空间构成 一、光的基本概念 二、光的照射空间构成 三、透射光的空间构成 四、反射光的空间构成 五、动态光的空间构成 六、光环境与空间性格 七、光空间构成与展示设计 第六节水体空间构成 一、水体特性与空间构 二、水体造型与空间构成 第七节动态空间设计 一、自然水游动与空间构成 二、机械效应与空间构成 三、人力触动与空间构成 四、动态设计案例分析 第三章综合练习 一、设计构思 二、材料加工 三、空间构成制作与光、水、电的运用 教学大纲说明书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艺术设计等空间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为必修课。培养学生建立空间设计概念,从建立空间感知出发,认识基本的空间概念,然后以物理量、心理量、尺度感及错觉所营造成的空间印象作为理论支撑;为后续课程建立专业设计基础的课程。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在设计思想上建立空间设计的概念,增加单一空间的构成方法和组合空间的组织方式的知识,提高用三维的方式进行空间设计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组建空间结构,营造空间形态作为技术探索;从形式美的角度进行空间形态的意念创造,图文并茂,阐释理论,让学生更易于了解空间塑造的方式方法;从借鉴国内外的名家名作而引发创想,鼓励原创性的呈现;在空间构成类型、构成手法、创新手段方面进行详细

《世界经济概论》教学大纲

《世界经济概论》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3025059 总课时:48学时 总学分:3学分 课程类别:必修课 适应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预修要求: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本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金融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课程以世界经济的形成、发展和运行及运行中的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世界经济运行中的国际贸易关系、国际金融关系、国际投资关系:研究世界经济发展中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研究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同类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尤其是要研究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世界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世界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并能够从世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出发,分析世界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要求学生做作业、撰写论文。考试形式将采用闭卷或开卷的方式。 三、大纲的使用说明: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48学时。如遇计划课时增减,或使用不同教材,教学内容可作适当调整。 大纲正文 第一章社会生产力与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学时:6学时本章阐述本章介绍了三次科技革命的含义及其特点,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生产力之间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不断融合,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本章讲授要点:三次科技革命的含义及其特点、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及其对世界经济影响。 重点:科学、技术、生产力之间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与生产力的历史性进步不可分离。 难点:科学、技术、生产力之间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 第一节第一次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的萌芽 一、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含义及其特点 二、第一次科技革命创造了巨大社会生产力

空间与形态教学大纲完整版

空间与形态教学大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空间与形态】 【SpaceandForm】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学分:【】 面向专业:【】 课程性质:【院级必修课】 开课院系: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教材及参考书目:版 先修课程:【】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空间构成和立体构成。力图从二维半到三维的两个空间领域的延续、转换,展开对形态、材料、体积、空间、色彩等诸方面的形态创造的理念与方法的教学。本课程的教学是通过理论授课与综合材质的实践制作,全面培养学生建构三维、空间的理念。由于形态的抽象性及其构成规律更带普遍性,能为专业设计打下更好的基础。 三、选课建议 此课程适合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学生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学习,要求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和二维构成的设计基础。 四、课程与培养学生能力的关联性 五、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空间与形态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造型观念,训练抽象构成能力,培养审美观。从材料的角度出发,研究二维半、三维的形式规律,掌握三维度的实体形态与空间形态的构成。要求在结构上符合力学的规律,理解材料的运用也影响和丰富形式语言的表达。 六、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总课时:48学时,其中理论课程授课学时约为16学时;操作实践与辅导约为32学时,课外调研及作业时间不计在内。 第一章二维半装置设计 第一节二维半设计的理念 第二节二维半的形式表现 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学生应熟识二维半设计的概念与形式表现,并能利用材质的肌理去表现。 第二章三维设计基础形态训练——DNA链状物 第一节三维设计基础形态的理念 第二节三维设计基础的DNA形式表现 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学生学习三维设计形态的概念及形式表现,并运用链接的形式表现方式,进行材质体现。 第三章三维设计基础形态训练——平面影像到三维造物 第一节熟识昆虫或海洋生物为原形态 第二节通过固有形象对其进行改造并抽象 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学生通过仿生的生物形态进行抽象改造的理念,利用材质的性能,简洁重现物体。 第四章三维设计基础形态训练——(陶艺)线的构成 第一节陶艺风格流派 第二节陶艺的制作方法 第三节陶艺线性的抽象制作 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学生通过对陶艺风格流派的了解,并学习基本的陶艺制作方法,进行线性形式的制作。 第五章三维设计基础形态训练——(陶艺)容器的构成 第一节陶艺容器的形态风格 第二节陶艺容器的制作方法 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学生在熟悉陶艺的制作方法后,利用容器的造型进行拆分、整合、叠加的表现方式。 七、设计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 1、设计实践环节主要以操作与现场辅导为主,对于空间与形态课程理论的讲 解、点评之外的课内辅导及课题方案草图指导等环节的实践。 2、空间与形态课程实践内容基本以二维半立体构成、三维立体构成、空间构成 相结合,通过二维形态及仿生形态、陶艺线、容器的探索,体会平面向立体的转换,空间实体与虚体的关系,探究其与人的不同心理情感。 3、基本完成设计基础课题的过程:基本规律训练、图书馆查阅资料及艺术展览 参观、草图绘制、完稿、作品绘画与制作。

油画肖像教学大纲

油画肖像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56670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本课程课内学时: 72 学分:2 一、教学对象 四年制文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绘画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油画肖像的基本理论、基本写生方法和技巧,能准确表现肖像的比例、透视、结构和色彩关系。并通过观看分析大师的名作提高学生的油画表现技法和艺术修养。 三、教学要求 首先从油画肖像的表现技法入手,介绍油画肖像艺术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发展概况。在讲授了油画肖像的写生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现实人物丰富的色彩变化和具体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单元绪论(建议学时数:4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单元首先从油画肖像的表现技法入手,介绍油画肖像艺术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发展概况。在讲授了油画肖像的写生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现实人物丰富的色彩变化和具体的表达方法。 第二单元油画肖像写生(建议学时数:64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单元是油画肖像最重要的内容。主要掌握写实油画肖像写生中的绘画步骤和主要表现技法、提高学生的造型和审美能力。 第三单元油画肖像写生整理与讲评(建议学时数:4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欣赏大师的油画作品资料,结合学生自己的作品进行比较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油画技法和艺术修养。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和难点:人物肖像的比例、透视、结构和色彩关系,写生表现技法,人像色彩关系,绘画语言的审美表达。 六、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为主结合教师示范与课堂讲授。 八、测试内容和方法 (一)单元结束为考查,全部课程结束进行考试,平时作业与考试作业成绩综合为总评成绩。作业成绩均按百分计,考试以随堂考试方式进行。 (二)平时表现占20%,平时作业占30%,考试作业为50%。 九、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油画肖像写生习作》付俊梅 参考书:《解读肖像》上海书画出版社编上海书画出版社 《名家名品》刘小东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大纲制定者: 大纲审定者: 大纲批准者: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国际经济学》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国际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 通过对《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我国的国际贸易进程及国际贸易政策,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如比较优势原理、要素禀赋理论、贸易保护的原因和形式、国际要素流动理论等。掌握国际金融和开放宏观经济学理论。包括国际收支、外汇与外汇市场、汇率的决定、国际收支调整理论等。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国际经济学的整体体系有一个明确的把握,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为完成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其他经济类专业各相关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学时数:2学时 1.本章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生产可能性曲线边界上点的含义,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者均衡;熟悉在封闭和开放条件下均衡表达式及其图示;了解国际贸易整体利益,将利益分解成消费利益和生产利益,掌握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分析国际贸易均衡的能力。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知识:了解际贸易整体利益,将利益分解成消费利益和生产利益,理解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者均衡,掌握生产可能性曲线边界上点的含义,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者均衡,在封闭和开放条件下均衡表达式及其图示。 能力:能够根据生产可能性曲线划分国际贸易利益。 3.本章教学重点 (1)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 (2)消费者偏好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3)一般均衡分析。 4.本章教学难点 (1)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 (2)一般均衡分析。 5.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节: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 (二)社会无差异曲线 第二节:封闭与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一)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二)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第三节:国际贸易利益的衡量和分解 (一)贸易条件,消费利益和生产利益 (二)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 第二章: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学时数:4学时 1.本章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比较利益理论的发展过程,掌握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及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机会成本理论基本内容及其评价,学会用图形说明在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的能力。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知识:了解比较利益理论的发展过程,理解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及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机会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能够用图形说明的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 能力:能够深入了解重商主义产生的背景,以及比较优势理论对绝对优势理论的发展,能够对现实中两个国家的交易通过比较优势或者绝对优势分析。 素质:分小组讨论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 3.本章教学重点 (1)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 (2)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4.本章教学难点 (1)用图形说明的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

视觉传达专业《装置空间艺术设计》本科 课程教学大纲

《装置空间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 装置空间艺术设计/ Device Space Art Design 2.课程代码 163Y097 3.课程类别 专业课 4.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 5.学时/学分 64(16+48)/4 6.先修课程 包装设计、POP广告设计、平面广告设计、CIS设计 7.适用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主要从装置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出发,重点讲述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装置空间艺术设计课程,掌握运用各种装饰材料和互动设计方法,将技术与空间设计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刨意潜能,开发出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空间装置设计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采用互动式的教学,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实践环节的学习与制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受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装置艺术作为后现代艺术的一个主要艺术运动开始了自身的发展历程。在

教学中以装置艺术的观念与形式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四个内容的研究:根据对装置艺术的历史渊源回顾,综述了装置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理论渊源、观念源头等;基于对装置空间艺术所根植的艺术语言组合的讨论,论述了其观念语义与形式语言;通过对置艺术的设计与训练,提出了新的设计思路与技巧;通过对装置空间设计作品的个案研究,总结了装置艺术中的观念与形式建构的一个有别于传统审美的审美体系。 第一章装置的出现(16学时,含12学时实验) 了解:装置的由来。 理解:装置艺术的兴起。 掌握:装置方式的重新兴起。 重点内容:1.装置艺术的兴起。 2.装置艺术艺术形式。 教学难点:装置艺术视觉语言的组合。 第一节:装置的由来。 知识点:装置的原生态,装置方式的重新兴起。 第二节:装置方式的重新兴起。 知识点:现代装置艺术设计的特征与表现。 第二章装置的语言组合(16学时,含12学时实验) 了解:装置与其他艺术门类。 理解:装置图形语言、文字语言。 掌握:装置的空间构成形式。 重点内容:1.装置与其他艺术门类结合。 2.装置图形语言。 3.装置的空间构成形式。 教学难点:1.装置的图形、文字语言和空间构成形式的运用。 2.装置材料的选择与表现。 第一节:装置与其他艺术门类。 知识点:装置与展示设计、包装设计、图形设计与文字设计的结合使用。

油画创作教案1

油画创作教案1 教学课题:静物油画创作(一) 施教时间:第5周 教学目标:思想: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知识:油画的基本调子的把握,掌握创作基本方法和规律 能力:加强油画创作构思和构图能力 教学难、重点:油画创作的构思与构图 教学准备:图片欣赏相关的资料,油画创作原作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作的构思与构图: 色调是指在一组静物中的物体油画所构成的总的油画倾向。在写生训练中,有时我们注视对象,感到色调的倾向不是很明显,这时我们应当采取整体观察和归类定位的方法,这样我们就能抓往一组物体的基本色调。 例如:我们首先感受一下静物的背景,衬布与物体之间哪种色彩占的比例大,衬布的色彩倾向与主要静物的色彩是协调的还是对比关系。如果衬布与主要静物的色彩属同类色系的范围,那么它们就基本决定了这组静物的色调倾向,占据画面主要位置大面积的衬布颜色就构成了该画面的主要色调。 二、色调的定位 从明度上来分,有亮色调(或称高调),有暗色调;从色性上来分,有冷色调、暖色调和中性色调;从色相上来分,有褐调子、紫调子、黄灰调子等。这些都是该组静物中的整体油画的总体倾向所构成的色调。 一幅优秀的油画创作作品必然是有其独特色调倾向的,那种杂乱无章、各自为政、无调性的油画作品是不会引起人们的美感的。 三、教师演示,同学们观看。 四、学生写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板书设计 1、主调的定义 2、色调的定位 教后记

油画临摹教案2 教学课题:油画临摹(二) 施教时间:2周 教学目标:思想: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关注事物的能力 知识:油画的基本调子的把握 能力:加强油画的观察和整体表现能力 教学难、重点:表现方法与步骤 教学准备:范例 教学过程 一、构图 用普兰加熟褐加清水,薄薄地画出简约的明暗关系。再一次纠正形体结构及透视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画面黑白灰大的布局以及各物体之间的明暗对比关系。 二、确定基本色调 用大笔大块面画出背景和桌面的油画关系,确定整幅画的油画基调。这张画背景和桌面的油画关系特点是:竖面深,桌面淡;竖面暖,平面冷。 三、具体刻画 用冷暖、明度、纯度等油画道理去塑造形体,表现各种物象的质感,始终是考生和学画者的重要任务,这实际上也是检验考生及学画者油画写实能力的评判依据。就此画而言,画到这一步,要把握住各种不同的冷暖色相,表现好锡管颜料、画笔、调色油、布褶等的体感和质感,使画画效果渐趋完整。 四、整理完成 统一画面色调,将不和谐的色彩修改,使画面完美。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板书设计 1、构图 2、确定基本色调 3、具体刻画 1、整理完成 教后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