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湖蓝藻治理措施

太湖蓝藻治理措施

太湖蓝藻治理措施

一、背景介绍

以太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也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过度开发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以太湖蓝藻问题日益突出。

二、蓝藻的危害

蓝藻是一种微生物,产生有毒物质,对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蓝藻水华不仅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水生生物死亡,还会产生致病毒素,对人畜健康构成威胁。

三、治理措施

1.减少污染源

以太湖周边的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水等都是蓝藻滋生的重要源头。因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加强工业废水处理、推广生态型污水处理设施等,是减少污染源的关键。

2.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是恢复以太湖水质的重要手段。引入湿地植物、浮岛等生态修复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污染物质、提高水质净化能力。同时,适当调整湖泊水位,恢复湖泊的自净能力。

3.科学施肥

农业面源污染是蓝藻滋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合理施肥是减少农业污染的关键。科学制定农业施肥方案,合理选用肥料种类和施肥时间,减少肥料的流失和渗漏,是预防蓝藻滋生的有效手段。

4.加强监测与预警

加强以太湖水质监测和蓝藻水华预警系统的建设,可以及时掌握湖泊水质状况和蓝藻水华的发生情况,做出及时响应和治理措施,避免蓝藻水华对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5.加强宣传与教育

加强对公众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水资源利用意识,形成广大市民共同参与治理以太湖蓝藻的合力。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

四、成效与展望

通过多年的努力,以太湖蓝藻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水质状况得到改善,蓝藻水华发生频率和范围有所减少。然而,治理工作仍面临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大力度,保持长期持续的治理效果。

总结:

以太湖作为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蓝藻治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减少污染源、生态修复、科学施肥、加强监测与预警以及宣传与教育等综合措施,以太湖蓝藻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仍需要持续努力,进一步加强治理工作,保护好以太湖的生态环境。

苏州吴中区太湖蓝藻应急防控预案

苏州市吴中区太湖蓝藻应急防控预案 目录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工作原则 2 组织指挥体系 2.1 组织体系 2.2 指挥部组成及职责 2.3 办事机构 2.4 现场指挥及工作机构 2.5 专家组 3 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 3.1 预警机制 3.2 信息报告与通报 4 应急处置 4.1 应急响应 4.2 应急响应和处置 4.3 应急监测 4.4 信息发布

4.5 应急物资储备 4.6 人员管理、调度 4.7 应急终止 5 后期处置 6 应急保障 6.1 资金保障 6.2 装备物资保障 6.3 通信保障 6.4 应急队伍保障 6.5 安全防护 7 附则 7.1 宣传教育 7.2 培训 7.3 演练 7.4 奖励与责任 7.5 预案管理 7.6 制定、更新与解释部门 7.7 预案实施时间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保护我区水源地生态环境,防止蓝藻大面积、高密度疯长而引起水源水质恶化,降低蓝藻死亡后产生的有害物质对水体造成污染,确保蓝藻打捞有力有效,确保不因蓝藻暴发而导致水体发黑发臭,确保饮用水安全万无一失,制定本方案。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 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87号公布,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4)《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2015年2月3日发布并实施; (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部令第34号),于2015年3月19日由环境保护部部务会议通过,自2015年6月5日起施行;

太湖蓝藻治理措施

太湖蓝藻治理措施 一、背景介绍 以太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也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过度开发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以太湖蓝藻问题日益突出。 二、蓝藻的危害 蓝藻是一种微生物,产生有毒物质,对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蓝藻水华不仅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水生生物死亡,还会产生致病毒素,对人畜健康构成威胁。 三、治理措施 1.减少污染源 以太湖周边的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水等都是蓝藻滋生的重要源头。因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加强工业废水处理、推广生态型污水处理设施等,是减少污染源的关键。 2.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是恢复以太湖水质的重要手段。引入湿地植物、浮岛等生态修复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污染物质、提高水质净化能力。同时,适当调整湖泊水位,恢复湖泊的自净能力。 3.科学施肥

农业面源污染是蓝藻滋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合理施肥是减少农业污染的关键。科学制定农业施肥方案,合理选用肥料种类和施肥时间,减少肥料的流失和渗漏,是预防蓝藻滋生的有效手段。 4.加强监测与预警 加强以太湖水质监测和蓝藻水华预警系统的建设,可以及时掌握湖泊水质状况和蓝藻水华的发生情况,做出及时响应和治理措施,避免蓝藻水华对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5.加强宣传与教育 加强对公众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水资源利用意识,形成广大市民共同参与治理以太湖蓝藻的合力。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 四、成效与展望 通过多年的努力,以太湖蓝藻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水质状况得到改善,蓝藻水华发生频率和范围有所减少。然而,治理工作仍面临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大力度,保持长期持续的治理效果。 总结: 以太湖作为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蓝藻治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减少污染源、生态修复、科学施肥、加强监测与预警以及宣传与教育等综合措施,以太湖蓝藻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仍需要持续努力,进一步加强治理工作,保护好以太湖的生态环境。

太湖蓝藻爆发的起因及防治措施.

太湖蓝藻爆发的起因及防治措施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记得小时候就时常唱起这首歌,可自从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爆发后,无锡人就谈水色变。作为一名无锡人,在目睹了这一切之后更是感触颇深。当你打开水龙头,就能闻到一股股恶臭;一盆水中有着一层绿色沉淀物时;市民开始疯抢纯净水……你就能知道水的珍贵了! 太湖水污染,只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个缩影。人类对自然的肆意破坏和祲占,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森林滥砍滥伐,矿山私自采挖,污水恣意排放,能源严重消耗-----,唇亡齿寒,太湖爆发的一场水危机,只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次小小惩罚,但如若不进行深刻反思,我们将彻底砸掉子孙赖以生存的饭碗,人类社会,将自取灭亡。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可以知道:蓝藻即蓝藻门,又称蓝绿藻,是一门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植物。蓝藻的主要特征是:植物体简单,单细胞生物,各式群体和丝状体;细胞中无真核,但细胞中央含有核物质,通常呈颗粒状或网状,没有核膜和核仁,具有核的功能,故称其为原核生物。蓝藻可以分为几十个种类,其中有一种叫微囊藻,它所产生的微囊藻毒素在自然界已知的毒素中排名第二,仅次子二(口恶)英。 同时,蓝藻还存在着许多危害,如蓝藻可以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当蓝藻大量繁殖时,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也迅速降低,造成鱼虾、螺蛳等水生生物的死亡,使水体遭受污染。尽管是死亡的蓝藻,它在被细菌分解的过程中还是会产生毒素,同样污染水体。河流湖泊中,蓝藻含量过高是否会对人体有影响,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但从实验结果来看,它对肝、脾都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蓝藻爆发的周边地区,其癌症爆发比例要比其他没受蓝藻污染的地方大。自从1998年12月,国务院就发起了太湖水污染治理“零点行动”,拉开了太湖水污染治理的序幕。可惜的是,九年以来,投资资金达百亿元,太湖水质却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明显改善,甚至还一度出现加重的趋势。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太湖蓝藻的爆发呢?直接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过快导致的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远远超过我们所做的努力。间接原因在于一些政府技术性官僚和学者,总是寄希望于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公共地悲剧”问题。而我们在电视上及相关报道上,总是能听到这样一种解释,那就是水中氮磷含量超标,导致蓝藻大量繁殖,并极力强调使用无磷洗衣粉!其实这是有一定依据的,因为无锡初期的企业以传统的印染和冶金为主,后期又涌现出大批的机械制造业。然而冶金业废水若非重金属冶炼产生,一般含有毒物质较少,更没有很多的有机物;机械加工废水则主要是含机械润滑油、树脂、油漆等杂质,机械加工各种金属制品所排出的废液和冲洗废水,其中含有各种金属离子如铬、锌以及氰化物等;印染废水含有大量染料、淀粉、纤维素、木质素、洗涤剂等有机物,以及碱、硫化物、各类盐类等无机物。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无锡附近的工业废水排放并不是蓝藻爆发的主要原因,这些废水没有提供蓝藻大量繁衍所需的含磷有机物。它们所起的作用主要是使水质恶化,减少了其余水中生物的生存空间,从而为蓝藻提供了较为宽裕的生存空间。蓝藻的大量爆发,问题还是出在农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其中更主要的则是农业废水。这两种废水有机物含量高,富含蓝藻繁衍所需的磷元素。太湖周围有大量的农田。农业生产所使用的肥料和农药,要么通过土壤渗透进地下水,进入太湖,要么被直接排入河道,流进太湖。肥料和农药富含氮磷,是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此外,生活污染也加快了富营养化的速度。当地居民排出的有机废物如粪便等,随着卫生设备冲进下水道再经过一定处理之后被排进河流湖泊。这其中也含有一定的氮磷成份。于此同时,温度更是给蓝藻的爆发提供了一个诱因。蓝藻虽然可以抵抗外界的冷热刺激,但是其繁衍仍受温度的很大影响。近年来全球气温上升,就犹如一根导火索,引爆了蓝藻这个火药桶。从网络上查找资料也可以知道,蓝藻大量繁殖的时期正常应在5~6月,近几年4月中旬就开始爆发蓝藻即为温度升高引起。再加上近年来的“暖冬”,更使蓝藻休眠期大大缩短。

蓝藻爆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近十几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没有同步,使得太湖的水质越来越差,特别是太湖北岸的城市——无锡曾经发生了饮水危机。临着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却没有水可以喝?——这主要是太湖水中蓝藻的大规模暴发。 蓝藻是一种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植物,在地球上出现在距今35亿年至33亿年前。蓝藻的重要特性是喜高温和光照,高气温、高光照时,蓝藻会迅速生长,高温天气持续越长,蓝藻生长的时间就越长。在营养丰富的水体中,蓝藻常于夏蓝藻大量生长,死亡腐败后气味难闻,破坏景观;死亡分解耗氧过多,导致其它生物缺氧死亡;分泌毒素,破坏水质,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那么太湖为什么会暴发蓝藻呢? 很重要的一点是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象、水文和地理条件,即是蓝藻爆发的生境。蓝藻有适宜的生境就会爆发。主要有以下影响因素: 1、气温。日均气温高于200c利于蓝藻生长繁殖; 2、光照。晴热天气光照条件好,利于光合作用,蓝藻繁殖快,易上浮,易爆发; 3、风。影响蓝藻的浮沉和使蓝藻顺风向漂浮; 4、降雨。可降低水温、增氧、易于蓝藻下沉; 5、水域形状。蓝藻易聚集于顺风向的湖湾和凹岸; 6、其它。与水动力、水温、水位、水深、气压以及水体的电导、盐度、酸碱度(PH)、扰动、水的垂直分层和稳定性有关,还与微生物、食物链的相互作用等生物环境有关。 其次是基础环境。蓝藻爆发的基础环境条件主要是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1、水体富营养化。根据太湖蓝藻爆发的实际情况,当氮(N)、磷(P)达到一定浓度,蓝藻就可能爆发,但水体的过度富营养化也不利于蓝藻的生长。 2、氮、磷比值。一般认为,在水体富营养化和N/P大于一定比值,且其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蓝藻就可能爆发。 3、影响蓝藻爆发的其他基础环境条件还有有机质、铁和微量元素等。 物种条件。蓝藻爆发必须有蓝藻的种子和种群存在,并有以下两个条件: 1、蓝藻种源基数较高。一年中蓝藻首次爆发的时间和生长繁殖速度,与底

太湖蓝藻打捞方法

太湖蓝藻打捞方法 太湖蓝藻打捞方法 太湖蓝藻是一种常见的湖泊藻类,但过度生长会引发很多环境及 健康问题。因此,开发各种打捞方法以控制太湖蓝藻数量成为关注的 焦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太湖蓝藻打捞方法: 1. 机械清除 •使用刮板:将刮板浸入太湖水中,通过机械力量刮取蓝藻。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效率较低,特别是对于大面积覆盖的区域来说。•采用挖泥船:挖泥船配备刷子和输送带,通过刷子清扫湖水表面的藻类,并将其输送到船上进行处理。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规模 的蓝藻处理,但设备成本较高。 2. 生物控制 •使用水生生物:引入一些能够食用蓝藻的鱼类或浮游动物,通过食物链的方式控制蓝藻的生长。这种方法相对环保,但需要经过 一定的时间才能看到效果,并且需要谨慎选择合适的物种避免引 入新的生态问题。 •应用细菌:通过引入能够分解蓝藻的特定细菌,降低蓝藻的密度。 这种方法需要科学家们对细菌的选择和投放量进行精确控制。

3. 化学处理 •使用除草剂:在蓝藻密集区域喷洒合适浓度的除草剂,通过抑制藻类的光合作用来控制其生长。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但需要注意 使用的剂量和药剂的环境影响。 •应用水质调节剂:适量投放水质调节剂,改变太湖水体中的水质参数,如pH值、氨氮浓度等,从而影响藻类的生长。这种方法 可能会对水体产生短期的影响,需要在科学家的指导下进行施用。 以上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太湖蓝藻打捞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 的情况和限制。为了更好地控制太湖蓝藻数量并保护湖泊生态系统的 健康,需要结合多种方法并持续进行监测和调整。 4. 水体调控 •控制营养物质输入:太湖蓝藻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如氮、磷等。通过控制农业和城市排放的废水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和流入 速度,可以减少蓝藻的滋生。 •加强水源保护:加强太湖周边的水源保护工作,减少湖泊受到的污染物的输入,可以有效控制蓝藻的增长。 5. 环境修复 •建立湿地:湿地具有吸收营养物质、过滤水质的作用,可以将湖水中的营养物质降低到一定程度。建立人工湿地,有助于修复太 湖的水质和生态系统。

太湖蓝藻治理总结汇报

太湖蓝藻治理总结汇报 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也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淡水资源。然而,由于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愈发突出,太湖蓝藻繁殖严重,给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为了解决太湖蓝藻问题,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本文将对太湖蓝藻治理工作进行总结和汇报。 首先,在太湖蓝藻治理中,相关部门加强了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监测网站和监测设备,定期对太湖蓝藻的数量和分布进行监测和统计。同时,建立了蓝藻预警系统,及时发布蓝藻预警信息,以便公众和相关部门做出应对措施。这一系列的监测和预警工作为蓝藻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效手段。 其次,太湖蓝藻治理重点加强了污染源治理。针对太湖周边城市的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的问题,相关部门加大了投入,改善和扩建了污水处理厂,提高了污水处理能力。同时,对于农业面源污染,相关部门推行了节水灌溉、粪污集中处理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蓝藻的养分来源。通过对污染源的治理,太湖蓝藻问题得到初步的缓解。 此外,太湖蓝藻治理还强调了生态修复和保护。相关部门对太湖湖区进行了生态修复,采取了湿地自然保护、湖泊生态红线等措施,恢复和保护了湖区生态系统的平衡。此外,加强水域巡查和保护,取缔了违法开挖太湖湖底沙的行为,维护了太湖的生态安全。

最后,太湖蓝藻治理工作还注重了宣传和教育。相关部门开展了多项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太湖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通过组织环保宣讲、开展太湖志愿者活动等方式,推动公众积极参与太湖蓝藻治理,形成了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太湖蓝藻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太湖蓝藻治理仍然面临一些挑 challenges 高养分入湖、工业废水排放等等,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提高治理效果,一方面加强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及时发现蓝藻的扩散趋势;另一方面,加强与周边城市和农业相关部门的协作,共同加强污染源治理,减少蓝藻的养分来源。同时,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形成良好的社会共治氛围。只有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够实现太湖蓝藻治理的持续稳定。

太湖蓝藻治理措施

太湖蓝藻治理措施 近年来,以太湖蓝藻水华频发,给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以期净化以太湖水质,恢复其生态平衡。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一些重要措施。 完善污染源控制是治理蓝藻水华的关键。一方面,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控制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并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厂,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标准。同时,还需要加强对非法排污行为的打击,加大惩处力度,形成严密的监管体系。 加强水生态修复也是治理蓝藻水华的重要手段。在治理过程中,要注重保护湖泊的自净能力,加强湖泊的生物修复,增加湖泊的水生植被,提高湖泊的自净能力。同时,要进行湖泊的定期清淤,恢复湖泊的水质和水体通透性。此外,还可以利用生物修复技术,引入一些具有调节生态平衡能力的生物种类,如水葫芦、鲫鱼等,来减少蓝藻的生长。 第三,加强监测和预警也是治理蓝藻水华的重要手段。及时监测水体中的蓝藻浓度和毒素含量,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蓝藻水华的扩散和危害。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系统,加强对蓝藻

水华的预警能力,可以提高治理效果,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第四,加强宣传和教育也是治理蓝藻水华的重要环节。通过宣传和教育,可以增强公众对蓝藻水华的认识和关注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自觉性。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开展科普教育、制作宣传材料等方式,向公众普及蓝藻水华的危害和治理方法,引导公众参与到治理工作中来。 加强国际合作也是治理蓝藻水华的重要途径。蓝藻水华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应加强合作,分享治理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这一挑战。可以通过国际会议、学术交流等方式,加强各国在蓝藻水华治理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水环境的改善。 治理以太湖蓝藻水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合作。通过完善污染源控制、加强水生态修复、加强监测和预警、加强宣传和教育以及加强国际合作,我们有望实现以太湖水质的净化和生态平衡的恢复。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家园,给后代留下一片清新的蓝天碧水。

从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看水体富营养化

从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看水体富营养化 从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看水体富营养化 案例: 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太湖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已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太湖水污染治理是国家确定的“三河三湖”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2001年9月,国务院在苏州召开太湖水污染防治第三次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太湖水资源保护“以动治静,以清释污,以丰补枯,改善水质”的十字方针。 蓝藻是藻类中的一种,属浮游生物。蓝藻在地球上大约出现在距今35亿年前,已知蓝藻约2000种,中国已有记录的约900种。分布十分广泛,遍及世界各地,但大多数(约75%)淡水产,少数海产。蓝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有不少蓝藻(如鱼腥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还有的蓝藻为人们的食品,如著名的发菜和普通念珠藻(地木耳)、螺旋藻等。因此,从蓝藻本身来看,其与世界上所有的生物一样,只不过是大千世界的一个物种。 2007年4月以来,太湖流域高温少雨,太湖水位比往年偏低,梅梁湖等湖湾出现大规模蓝藻现象,在太湖的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即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使得太湖水质严重恶化,水源恶臭,水质发黑,溶解氧下降到0mg/L,氨氮指标上升到5mg/L,部分鱼类因缺氧而死亡。特别是无锡市太湖饮用水水源地受到严重威胁,5月16日梅梁湖水质变黑,22日小湾里水厂停止供水,28日贡湖水厂水源地水质恶化,居民自来水臭味严重,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还会产生藻毒素(简称MC),大约50%的水华中含有大量MC。MC是一种环状肽类物质,性质稳定,MC耐热,不易被沸水分解,不仅直接对鱼类、牲畜产生毒害之外,还是人类肝癌的重要诱因。因此,蓝藻爆发已不仅仅是一个生态问题,它已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蓝藻水华的爆发机制及控制对策研究

蓝藻水华的爆发机制及控制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旨在介绍以太湖为例的蓝藻水华的爆发机制及控制对策。文章简述了蓝藻的构成及对蓝藻水华的定义;从内外两个方面深入探讨引起蓝藻爆发的原因;详述了如何以控污截源、生态修复、流域管理等手段控制蓝藻水华的持续爆发;并概括了蓝藻水华对当地水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及如何有效利用蓝藻水华。 关键词:太湖,蓝藻水华,爆发机制,控制对策 1.蓝藻 1.1基本特征 1)细胞壁由纤维素(内层)和果胶质(外层)组成,细胞外有的具胶被或胶鞘。 2)无色素体,色素均匀地散在细胞周围的原生质内。色素成分主要为叶绿素a、β胡萝卜素、藻胆素。藻胆素是蓝藻的特征色素,包括蓝藻藻蓝素(c-phycocyanin, C34H47N4O8)、蓝藻藻红素(c-phycoerythrin, C34H42N4O9) 和别藻蓝素(Allophycocyanin)等。

3)无细胞核,只具核质而无核仁和核膜。属原核生物,称为蓝细菌(Cyanobacteria) 4)同化产物主要是蓝藻淀粉(Cyanophycean starch)。 1.2繁殖方式 主要为营养繁殖和孢子繁殖,未 发现有性繁殖,可产生的孢子有:内 生孢子、外生孢子、厚壁孢子(休眠 孢子)、藻殖孢。营养繁殖常见为细胞 分裂,特殊为藻殖孢繁殖。 (1)段殖体是蓝藻藻丝上两个 营养细胞间生出的胶质隔片(凹面体) 或由间生异形胞断开后形成的若干 短的藻丝分段,又称藻殖段或连锁体。图1 繁殖方式图(2)厚壁孢子系由普通营养细胞增大体积,积累丰富营养,然后细胞壁增厚而成。厚壁孢子有极强的生命活力,能在不利环境条件下长期休眠。 (3)异形胞是丝状蓝藻类(除了颤藻目以外)产生的一种与繁殖有关的特别类型的细胞,它是由营养细胞特化而成的。具有异形胞的蓝藻能固氮,当水中氮缺乏时,异形胞的数目显著增加。

蓝藻应急处理与最新技术

蓝藻应急处理与最新技术 目录 1背景概述 (1) 1.1蓝藻的定义 (1) 1.2蓝藻的危害 (1) 1.3蓝藻爆发的成因 (4) 1.3.1内因 (4) 1.3.2外因 (5) 2蓝藻治理技术 (6) 3、新型技术 (7) 3.1光量子技术—光量子同频共振净水仪 (7) 3.2“俏貔貅”蓝藻处理技术 (9) 3.3微能耗加压沉淀蓝藻治理技术 (10)

1背景概述 1.1蓝藻的定义 蓝藻(Cyanobacteria),又称蓝细菌或蓝绿藻,是蓝藻界蓝藻门的原核生物。蓝藻是地球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细胞结构简单,细胞质内仅有核糖体而没有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等细胞器,内含叶绿素a、数种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且含有藻胆素,无叶绿素b。蓝藻的繁殖方式有两类,一为营养繁殖,包括细胞直接分裂(即裂殖)、群体破裂和丝状体产生藻殖段等几种方法,另一种为某些蓝藻可产生内生孢子或外生孢子等,以进行无性生殖。 图1蓝藻细胞结构模式 1.2蓝藻的危害 绝大多数蓝藻个体直径和宽度为3~10μm,当许多个体聚集在一

起时,形成肉眼可见的群体。我们所说的蓝藻,应该叫做蓝藻门,下分为蓝藻纲,包括色球藻目、颤藻目、念珠藻目和真枝藻目4个目,易形成水华的蓝藻主要包括:微囊藻、鱼腥藻、色球藻、螺旋藻、拟项圈藻、腔球藻、尖头藻、颤藻、裂面藻、胶鞘藻、节球藻、束毛藻等十多个属,其中微囊藻水华极为常见。 (1)破坏水生态平衡 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蓝藻容易大量增殖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绿藻爆发,被称为“绿潮”。蓝藻趋光而浮于水体表面,容易引起底部缺氧、水体夜间溶氧不足,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并争夺其它生物生存空间。 图2“绿潮” (2)水质污染 蓝藻爆发会导致严重的水污染事件。2007年6月年太湖蓝藻污染事件,几十厘米厚的蓝藻覆盖所有水面。据无锡市政府公布的统计

太湖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太湖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1. 引言 太湖是中国江苏省最大的淡水湖,也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 护区。然而,由于多年来的过度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太湖水质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给湖泊生态系统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实现太湖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促进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一套 综合治理方案势在必行。本文将提出太湖综合治理的总体方案,包括目标、措施和预期效果等内容。 2. 目标 太湖综合治理的目标是恢复太湖的水质和生态系统,保护太湖的生态环境,促 进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如下: 1.改善太湖水质,恢复至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 2.保护太湖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 3.控制太湖流域的污染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4.加强太湖的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5.提升太湖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吸引更多游客。 6.促进太湖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3. 治理措施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太湖综合治理将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3.1 污染物控制 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需要加强太湖流域内各类污染源的治理: •工业污染源:加强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排放。 •农业污染源:加强农田的农药、化肥使用管理,推广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模式。 •城市污染源: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提高污水处理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3.2 生态系统保护 为保护太湖的生态系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湖泊生态环境修复:加强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控制蓝藻水华爆发,恢复植被覆盖度。 •湿地保护与恢复:重点保护太湖湿地,增加湿地面积,恢复湿地功能。 •水生生物保护:保护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加强水生生物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3.3 水资源管理 为加强对太湖水资源的管理,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水资源调度与分配:建立太湖水资源调度与分配机制,合理规划和利用太湖水资源。 •水资源节约与利用:推广节水型社会理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水污染防治:加强太湖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快速响应水污染事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和控制水污染。 3.4 旅游业发展 为提升太湖旅游业的发展水平,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旅游景点建设:规划和开发具有太湖特色的旅游景点,提升景区的服务设施和游客体验。 •推广旅游品牌:打造太湖旅游品牌,开展有效的宣传和推广活动,吸引更多游客。 •旅游产业协调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形成旅游产业链,促进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 3.5 经济发展促进 为促进太湖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向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转型,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城乡规划和协调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环保产业培育: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新兴产业,促进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4. 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太湖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我们期望实现以下预期效果: 1.太湖水质明显改善,恢复至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

太湖生态保护实施方案最新

太湖生态保护实施方案最新 太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也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淡水资 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区。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人为活动和工业化进程,太湖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水质污染、湖泛蓝藻等问题 日益突出,给当地的生态系统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为了 有效保护太湖的生态环境,制定最新的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一、水质治理方案 针对太湖水质污染问题,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进行治理。首先,加强对污水排放的监管,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对违规排放行为 进行严厉处罚。其次,大力推进工业和农业污染治理工作,推广节 水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同时,加强城 市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确保生活污 水不再直排湖泊。 二、湖泛蓝藻治理方案 湖泛蓝藻是太湖生态环境中的一大隐患,对水质和生态系统造成严 重影响。为了有效治理湖泛蓝藻问题,我们将采取多种手段。首先,加强对湖泛蓝藻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湖泛蓝藻的生长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其次,加大对湖泛蓝藻的治理力度,采用生 物和化学方法进行蓝藻的清除,保障湖泛蓝藻的数量得到有效控制。

三、生态修复方案 为了恢复太湖的生态平衡,我们将实施生态修复方案。首先,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扩大湿地面积,提高湿地的生态功能,为湖泊提供更多的自净能力。其次,大力推进植被恢复工作,加强湖岸带和周边地区的植被恢复,提高土地的保水保肥能力,减少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 四、宣传教育方案 为了增强社会公众对太湖生态保护工作的认识和支持,我们将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太湖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工作,共同守护太湖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 五、监督检查方案 为了确保实施方案的有效性,我们将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各项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太湖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综上所述,太湖生态保护实施方案的最新措施将从水质治理、湖泛蓝藻治理、生态修复、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等方面全面展开,力求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实现太湖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和保护。希望各

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的新建议

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的新建议 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的新建议 太湖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位于长江流域上游,涉及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其发展和保护对于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长期的无序发展和不合理利用,太湖流域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已经成为该区域的突出问题。本文将就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新的治理建议。 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化学污染:太湖流域的废水排放量大,不同类型的工业和农业活动导致大量的化学物质进入水体。其中,农业使用农药和化肥过多,使得太湖流域的农田径流中含有大量的农药残留和养分物质,导致太湖水域富营养化的问题比较严重。另外,工业废水排放的有机物、重金属物质等也对太湖的水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二、生物污染:过量的养分物质导致太湖水域内的蓝藻和水华暴发频繁,这种水华不仅影响了水质,还严重影响了太湖流域的生态系统。水华繁殖期间释放的有毒物质可能对水生动植物造成永久性损害,以及相关产业的损失。此外,太湖流域的非法捕捞和不合理养殖也对生物多样性和水生植被造成了极大破坏。 针对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应采取以下治理建议: 一、加强水体监测与控制:需要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太湖流域水质变化,为治理提供准确数据。同时,加强与长江局的协调,对流域内的排污口进行跟踪监控,并严格执行国家排放标准,对违规排放者进行严厉的处罚,形成强大

的震慑力。 二、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通过农田排水网络的优化调整,减少农业养分和农药物质的流失。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鼓励使用有机肥料和合理利用化肥,控制农药使用量。 三、加强工业企业环保治理:对截留能力差、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推动企业提升污染物处理技术,减少重金属和有机物排放。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推动绿色制造,减少水环境污染。 四、加强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加强太湖流域湿地的保护,通过恢复湿地功能来净化太湖周边环境。同时,加大非法捕捞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的渔业管理制度,推进生态养殖模式,保护太湖流域的鱼类资源。 总的来说,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努力。只有加大治理力度,切实改善太湖流域的水环境质量,才能保障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治理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以及加强与长江局的协调,能提供准确数据支持治理工作。同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工业企业环保治理,能减少养分、农药和污染物的排放。此外,加强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包括湿地的保护和非法捕捞行为的打击,能净化环境并保护鱼类资源。只有加大治理力度并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太湖流域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因此,各方应共同努力,为太湖流域的水环境治理贡献力量

太湖蓝藻打捞方法

太湖蓝藻打捞方法 【实用版3篇】 目录(篇1) I.引言 II.太湖蓝藻问题的严重性 III.太湖蓝藻打捞方法的研究现状 IV.太湖蓝藻打捞方法的具体内容 V.结论 正文(篇1)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水污染问题的加剧,太湖蓝藻问题也日益严重。蓝藻是一种水生植物,它们在水中大量繁殖会导致水质恶化,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研究太湖蓝藻打捞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太湖蓝藻问题的严重性 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但由于过度开发和污染,其水质逐渐恶化。蓝藻是太湖中最为常见的藻类之一,它们在水中大量繁殖会导致水体浑浊、腥臭,影响渔业和水质。如果不及时打捞蓝藻,其数量会迅速增加,进一步恶化水质。 三、太湖蓝藻打捞方法的研究现状 目前,太湖蓝藻打捞方法主要包括机械打捞、生物打捞和化学打捞等方法。机械打捞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使用网具等设备将蓝藻从水中打捞出来;生物打捞法则是利用蓝藻喜氧的特性,通过在水中加入氧气来促进蓝藻的死亡和沉淀;化学打捞法则是在水中加入化学试剂来杀灭蓝藻。

四、太湖蓝藻打捞方法的具体内容 1.机械打捞法:使用网具等设备将蓝藻从水中打捞出来,适用于蓝藻数量较少的情况。 2.生物打捞法:利用蓝藻喜氧的特性,通过在水中加入氧气来促进蓝藻的死亡和沉淀,适用于蓝藻数量较多的情况。 3.化学打捞法:在水中加入化学试剂来杀灭蓝藻,适用于蓝藻数量非常多的情况。 五、结论 太湖蓝藻问题的严重性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打捞方法来控制其数量。目前,机械打捞法、生物打捞法和化学打捞法是太湖蓝藻打捞方法的主要类型。 目录(篇2) I.引言 II.太湖蓝藻问题的严重性 III.太湖蓝藻打捞方法的现状 IV.太湖蓝藻打捞方法的未来展望 正文(篇2) 一、引言 太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但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太湖蓝藻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居民和政府。近年来,太湖蓝藻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探索有效的蓝藻打捞方法,以减少蓝藻对水体的污染。 二、太湖蓝藻问题的严重性 太湖蓝藻是一种水生植物,其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藻类,这些藻

蓝藻水华危害防治措施论文

蓝藻水华危害防治措施论文 摘要:蓝藻水华会造成鱼虾死亡,导致水体污染,水道堵塞,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蓝藻毒素也会严重地危害人类的健康。我国众多湖泊水体蓝藻水华发生频率高,藻类生物量巨大,水华种类的产毒力强,因此,迫切需要具有长效、经济和安全的预防和控制蓝藻水华策略和技术措施。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蓝藻水华的发生机理,并结合国内外爆发蓝藻水华事件及后果,分析水华爆发的三大危害,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蓝藻水华;发生机理;危害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近年来,我国的江河、湖泊及近海海域的氮磷污染呈加重趋势,内陆主要湖泊的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深。水体富营养化导致部分藻类以及其他水生生物异常大量繁殖,造成水体透明度下降,产生异味,水体功能遭到破坏。2007年太湖、滇池以及巢湖蓝藻暴发进一步引起了人们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关注。因此,治理富营养化水体,防治水华,恢复水体的综合功能,已成为当前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 一蓝藻与蓝藻水华 蓝藻是藻类生物,又称蓝细菌或蓝绿藻,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因此又叫牯藻,一般呈蓝绿色,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光合自养生物。已知蓝藻约2000种,中国已有记录的约900种,分布十分广泛,遍及世界各地,但大多数(约75%)生活在淡水中,少数分布在海水中。 在环境条件适宜时,某些蓝藻能快速生长,当达到一定生物量时,这些蓝藻在水体表层大量聚集。形成肉眼可见的藻类聚集体,即蓝藻水华。

二水华的发生机理 水华又称“水花”或“藻花”,是当水体处于富营养状态时,只要具备适当的温度、光照、风浪悬浮等有利于藻类滋生的气象、水文等自然地理条件,就能促使淡水水体中某些蓝藻类过度生长繁殖或聚集并达到一定浓度,引起水体颜色变化,并在水面上形成或薄或厚的绿色或者其他颜色的藻类的漂浮物的现象。蓝藻水华爆发需有以下条件: 水体处在重度富营养化状态。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的主要营养物氮、磷含量增加导致浮游生物过量繁殖的现象。当水体TN、TP浓度分别在V类标准浓度值以上,其比值在1:10左右时,水体就处在重度富营养化状态(营养状态指数≥70)。 水温在28℃以上。蓝藻繁殖对温度很敏感,秋冬季节在水温17℃以下时,蓝藻生长会受到抑制;夏季当水温上升至28℃以上时,蓝藻便会快速生长,高温天气持续越长.蓝藻生长的时间也越长。 水体PH值为偏碱性。蓝藻适宜在PH=9.0-9.5偏碱性的水体环境下生长。 三水华的危害 (一)国内外爆发蓝藻水华事件 1947年,美国佛罗里达州阿勃卡湖(Apopka)首次发生蓝藻水华。 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Madison湖流域周边分散的村落排放的污水开始成为重要污染源,导致一些入户河道磷浓度显著升高,上个世纪40年代,蓝藻水华开始频发,并日趋严重。

水污染案例分析..

水污染的事例及治理措施 一、关于无锡水污染的案例 事件概述: 2007年5月29日江苏省无锡市城区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市民纷纷抢购纯净水和面包。而自来水公司已经采取了所有能够使用的过滤和净化手段,几乎不计成本,但还是难以从根本上除掉臭味。 污染原因: 由于前几年江苏省发文要求无锡市禁止开采地下水,无锡居民的生活用水全部来自太湖。蓝藻每年都会暴发,但这次规模最大,对自来水供应的影响也最严重。入夏以来,无锡市区域内的太湖水位出现50年以来最低水位,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诸多因素导致蓝藻提前暴发,影响了自来水水源地水质。根据专家的意见,这次沙渚水源地水质异常,主要是水中含有的蓝藻死亡腐烂,快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水体缺氧性腐变,再加上太湖水位下降导致取水口太湖底泥上泛,从而使水体产生异味。据专家介绍,从太湖来讲,水中的营养性物质氮、磷的含量较高,这为藻类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创造了有利的内部条件,今年以来,气温偏高,水位较低,藻类便大量繁殖,再加上它有随风向、湖流漂移的特性,因此,气温偏高是“蓝藻疯长的主要原因”。无锡梅梁湖水域较易发生藻类集聚现象,集聚后,藻类会逐渐死亡,导致水体产生臭味。而且,对于太湖蓝藻接下来的走势和监测数据显示,以及之后几个月气温升高,太湖蓝藻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应对措施 1、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根本上控制污染源,在环太湖流域淘汰污染企业,加快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要求市自来水总公司全力以赴,不计成本采取技术措施强化处理,提高自来水出厂水质。 2、严格保护饮用水源,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严历打击危害饮用水源安全的环境违法行为,坚决拆除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 3、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力度。 4、尽快建立有权威的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对于管理太湖这样的跨行政区域的河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2013年修编) 1、基本概况 太湖流域地跨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以下简称“两省一市”),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区域,流域面积36895平方公里。2007年5月底暴发了太湖水危机,近年来,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太湖治理初见成效,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水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但是,随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太湖治理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新情况和新问题。2012年4月,有关部门和地方组织技术编制形成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2013年修编)》。治理方案涉及的范围包括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4市30个县(市、区),浙江省湖州、嘉兴、杭州3市20个县(市、区),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金泽镇和朱家角镇,总面积3.18万平方公里,工程总投资1164.13亿元,治理期限为2013-2020年。 2、主要问题 (1)制约太湖流域水质改善的因素依然复杂 引起蓝藻大规模暴发的条件依然存在。由于太湖湖体藻型生境已经形成,不断积累的氮、磷等营养盐有可能引起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这些因素的异常变化会加大防控难度。湖体总氮浓度仍然较高,太湖流域污染物现状入河(湖)总量仍超过限制排放量,随着经济的发展,污染物排放量必然有所增加,减排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太湖生态系统退化,

由草型湖泊转化为藻型湖泊,水环境容量减小,自净能力降低,恢复健康湖泊生态系统任务艰巨。 (2)农业面源已成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面源污染占污染负荷的比重逐步提高,已成为太湖治理的主要矛盾。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相对较少,且已安排的项目完成率较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较低,建设和运行管护中亟待解决资金、技术等瓶颈问题。 (3)结构性污染问题依然突出 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发展滞后。第二产业中,纺织、化工、冶金等重污染行业的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偏高,实施污染物减排的工业企业数量较少,用于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偏低,企业治污积极性不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依然尖锐。 (4)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太湖流域虽然新建了几百座污水处理厂,但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一些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低,设备能力不能充分利用,污水处理设施尚未充分发挥效益。另外,还有部分污水处理厂缺乏管理和技术人才,管理落后,也都制约着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影响出水水质达标。 (5)基础工作依然薄弱 两省一市在考核污染物排放指标及河道水质时,未纳入总磷、总氮指标,不利于太湖治理总体目标的实现。监测预警平台和信息共享 机制也未建立。科技攻关项目由于缺乏实施主体和经费支持未能开

蓝藻分离及资源化利用方案

蓝藻分离及资源化利用方案 目录 第一节蓝藻分离 (2) 一、水华蓝藻的机械清除 (2) 二、藻水分离工艺 (4) 三、步骤详细说明 (6) 逆流型卧螺离心机的工作原理图 (11) 四、藻浆、藻水分离废水处理工艺 (11) 第二节资源化利用 (19) 一、生物新能源 (19) 二、生产饲料 (20) 三、制备肥料 (20) 四、蓝藻基因工程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24) 五、其他方面的利用方式 (25)

第一节蓝藻分离 一、水华蓝藻的机械清除 微蓝藻的个体是大约3~7µm的单细胞。通常,数百个的微蓝藻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群体。许多种类的蓝藻细胞中具有气囊,这种气囊使得蓝藻细胞在浮力作用下悬浮或者漂浮在湖面。通常蓝藻在静止状态下迅速上浮后,90%的蓝藻能够集中到上层的蓝藻层,显示出显著的蓝藻层和水层的分层。在蓝藻大规模暴发期,1平方公里水域所覆盖的水华蓝藻在风力的作用下可缩聚在0.02平方公里的岸边区域内,厚度可达0.4m。 浮式围栏是一种物理性的防油污设备,是常用于处理港湾和海上溢油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在我国太湖、滇池蓝藻污染治理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浮式围栏的实施,可使海洋溢油、湖泊水华蓝藻能够及时围而收之,及时消除污染,确保水域环境的安全,保护生态平衡。为海洋藻类污染治理、溢油污染治理以及造船、石化、港口工业的溢油防护、回收提供了有力的设备保障和技术支援,为我国保护水域环境做出突出贡献。当水域出现大规模藻类时,挡藻围隔能够迅速围拢至集藻区域,然后配合其他治理措施。水华蓝藻围隔拦截试验的成功,表明围隔对水华蓝藻有着很好的拦截效果,在水华暴发期间,围隔可以拦截50%以上的蓝藻,围隔内的生物多样性也明显多于围隔外水域。说明应用围隔拦藻有着很好的应用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用于富藻的围栏由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