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行合一_高中作文

知行合一_高中作文

知行合一_高中作文
知行合一_高中作文

知行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从名字上便可看出陶老推奉王阳明的格物致知说,可见其教育思想也是符合国民思想和国情教育。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正如陶老所说的那样,出世便是启蒙,进棺材便是毕业,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荒谬,但是静下心来想想,不正是这样么?中国有句古话“活到老学到老”,确实,古人的确这样做,不这样做便是另类,可用在现在却大不一样,大部分年轻人不肯学习甚至厌恶学习,这就是心境不够开阔,没有把能放下的放下。没有做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当然,知行合一不是让你隐居山野去做学问,而是秉承着自己的理想去学习,若真的必要归隐才能做学问,那做出来的也只是死文章,不堪大用,宁可不学。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统治阶级们为何不承认此,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这是一种莫大的人文关怀,寒门出优仕,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在日趋于成熟的教育体制下,陶老的这一教育理论已经实现。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生活之中处处有老师,生活之中处处可学习,生活和学习本就是密不可分的一对情侣,但是在大部分人的眼里,学习是高尚的,他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持这种想法的人应该不是已经参透学问大义的学者,可能只是个爱好者,生活和学习密不可分,学习不会高于生活,他必须借助生活,所以,“学”和“做”既是两门学科又是一种态度。

可见,陶行知教育理念也好,教育思想也罢,他的中心阐述对象是“学”、“做”。一个人光会学而不知道做,这种人只能夸夸其谈,而只懂得做不会学,那么只能是碌碌无为,教育上也是一样,这便是知行合一,做和学,他们并不高深,仅仅只来源于生活。

浅析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

浅析知行合一的现代价 值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浅析“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 【摘要】“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关于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关系的重要论述,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也一直是其后仁人志士修身持家、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从伦理学和科学实践层面看,探讨“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对于促成人们的道德信念、激发人们的道德意识、培育人们的道德精神、指导人们的道德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知行合一道德认知道德实践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是明朝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关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重要论述,是关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方面的思想认识和方法论。在把握传统文化“知行合一”思想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传统思想的现代价值,才能更好地指导社会实践、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 “知行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中的“知”主要是道德认知,“行”则是道德实践。“盖阳明之所谓知,专以德性之智言之,与寻常所谓知识不同;而其所谓行,则就动机言之,如大学之所谓意。然则即知即行,良非虚言也。”①因此,“知行合一”重点是把人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不仅是要认识事物(道德),而且要践行道德,才能真正意义上体现最高道德要求—“善”,这也是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最终价值归宿。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不是简单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而是指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关系。“知行合一”强调“知行功夫本不可离”,把

两者视为同一过程,即所谓的“知行并进”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知行合一”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以知为行,行由知定。“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王阳明认为,传统道德思想应该指导人们的行为,按照传统道德的要求实践是“致良知”的根本,传统的道德观念是指导道德实践的关键,而道德实践又必须服从传统道德的要求。另一方面,知行互含,知行互动。王阳明认为,知行不能分开,不能“知而不行”。在道德问题上,道德意识应该付诸道德实践,道德行为不能离开道德意识而独立存在,所谓的真知就是要付诸实践,而且要自觉实践道德,即所谓的“良知”。换句话说,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是道德教育的两个互动环节,互为表里,互为一体。当然,“知行合一”把行为动机当作行为本身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同时,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合理性更多体现在道德层面,而不是本体论、知识论层面,这是必须厘清的内在涵义。“知行合一”本身所具有的积极方面,放到当今的视野下则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并具备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 “知行合一”思想的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在思想道德层面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是中华文化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成道德信念、激发道德意识、培育道德精神、指导道德实践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利于促成人们的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人们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和了解,产生于内心对社会道德义务的责任感,又是个体对道德理想和道德规范的确认。道德信念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决定了道德信念

知行合一作文800字

知行合一作文800字 知行合一,前路可期 去年今日,我绞尽脑汁、遣词造句,把自己兵荒马乱的高中岁月落笔在红格纸之间。此时此刻,我在做同样的努力,却发现一年的时间,远离了“夜阑犹梦,文学当枕”的日子,少了过去高中胡老师语文课堂上文学氛围的濡染,现在已是语言干涩、言辞匮乏。却仍执拗的强撑,想要再去写一次高考作文,实是羞愧难当。 提及语文素养,在我看来,是知识与能力的并行不悖,是思维观念和文化品位的相互浸润,是积累语言和拓展视野的相辅相成。抑或通俗来讲,素养本身绝非仅仅是格纹纸上的笔走龙蛇、挥毫洒墨。它可以是,当你闻知杨绛先生驾鹤西去之噩耗,不需要浏览潮水般的纪念文章,就能流利地背诵出兰德的《我和谁都不争》,得以明了先生“走到人生边上”内心的质朴和平和。同样,它也可以是,未谙世事的我们,甘愿成为文字的信徒,甚至把文字当成信仰去膜拜——那种迷恋情怀所以得以深晓一切阴晴冷暖。 好比社会之建设需要民智开启,我们语文素养的养成也的确需要一位优秀的老师为我们指点迷津。有效的课堂教学,不拘泥于形式,不在于灌输知识的多少,重要的是对于我们兴趣点的激发和培养,是严谨治学精神的影响和陶染。幸运至极,在高中的最后一年,我有机会每日聆听老胡的谆谆教诲,受提携之情与栽培之恩,没齿难忘。如果说课堂上的讲授是一个引领,那么课外的大量阅读就是一种延伸。

我们都期待着自己写作的时候可以笔下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词藻信手拈来,深情娓娓道出,可这些,都是需要阅读背后的文化底蕴进行积淀的。连亘的文字排列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只要潜心发掘,便有值得借鉴的菁华,永世难忘。 谈及社会生活实践对于提升语文素养的影响,我认为其是如虎添翼,而非雪中送炭。也就是说,社会生活实践是要建立在扎实的教学和海量阅读的基础之上的,缺一不可。所谓实践,强调行动力,猝不及防的鲁莽断不可取,内心的丰富和饱满不可或缺。 诚然,题中之义的三条途径全部亲力亲为,知行合一,坚持到底是足以支撑语文素养的提升的。然而,大多时候,我们总是害怕自己的努力石沉大海,担忧获得的回报遥遥无期。因为语文素养不同于数理计算,它的反馈周期太过于漫长,倘若没有足够大的执念和孤注一掷的勇气,太容易泄气和崩溃。 可鲜衣怒马少年时,愿我们有朝一日可以奔赴近在咫尺的成功,也同样敢于征服远方始料未及的失败,前路漫漫但可期啊知行合一作文知行合一作文(一)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我们常常会说知行合一、行胜于言。但这些还仅仅 停留在话语上,没有化为我们切实的行动,没有化为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指南。但老实 讲,这一条是中国文化的重点,也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点。《中庸》里有一句话:“君子遵道

高考作文素材:知行合一——王阳明十大经典语录

高考作文素材:知行合一——王阳明十大经典语录 王阳明,被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他还领兵平乱剿匪,用极少的代价闪电般地彻底击败了数倍于己的敌人。作为史上极少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王阳明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经典语录: 1、“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故事背景: 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的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问,人生的终极价值到底是什么? 他的老师吃了一惊,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他看了看王阳明,笑笑,又思考了一会,才做出他自认最完美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 王阳明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他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 老师不自然地“哦”了一声:“怎么?你还有不同的看法?” 王阳明夸张地点头,说:“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2、“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故事背景: 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王阳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3、“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故事背景: 他在一座寺庙中看到一个枯坐的和尚。据知情人透露,这个和尚已不视不言静坐三年。 王阳明笑了笑,就绕着和尚走了几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最后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准了和尚,冷不防的大喝一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这句话就是传说中禅宗和尚的禅机。所谓禅机,就是用含有机要秘诀的言辞、动作或事物来暗示教义,让接收方触机领悟。 不知是王阳明的禅机触动了和尚,还是王阳明的大嗓门惊动了和尚,总之,和尚惊慌的睁开眼,“啊呀”一声。 王阳明盯紧他,问:“家里还有何人?” 和尚回答:“还有老母。” “想念她吗?” 和尚不语。一片寂静,静的能听到和尚头上的汗水流淌的声音。最后,和尚打破了这一死寂,用一种愧疚的语气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4、“我以落第动心为耻” 故事背景: 故事背景:1496年,他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孙山。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无法动用悲伤的表情了,于是都来安慰他。 他的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他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凡事都要做到知行合一_高一作文

凡事都要做到知行合一 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说:懂得道理与实际应用都是重要的。说得再明白些就是要想实现理想,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方法。这看上去是句简单的话,实际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即知道该怎样做的事应该与行动相结合,才会变得完美。 有了好想法就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当在行动之前固然会遇到许多问题,虽然我们不知道能否在行动之前消除障碍,但是我們可以在行动之中克服困难。別告诉自己,我做不到。那一定是不可能完成的,除非有奇迹发生。.....如果你真这样想的話,那就大错特错!別相信世界上会有奇迹,因为你自己本身就是奇迹,你就是自己的上帝,倘若,不付诸行动,奇迹也无法帮助你成功。 我們总是在等,等一个好的时机,等一个可以百分之百确定成功所需的条件,反而陷入了永远的等待之中,甚至连一件小事,也总要等到所有的条件都满足之后才开始行动。我们究竟在等待什么?真的能等到么?等到了又能怎样?说不定一等就耗费了我们一生的精力,而到那時候你还有机会反驳么?不,我不信,因为“成功永远留給那些有准备的人",而不是留给那些永远只知道等待的人。如果只知道等待好时机,恐怕我们的一生都会错过最佳时机。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一辈子都干不不了一件事。只有想到就去做的人,才能改变现状。 有这么一个小男孩,资质平凡,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他小时候想当班长,结果他连任三年班长;大学时,他喜欢上校花,终于

在许多男孩嫉妒的眼光中做了她的老公;大学毕业后,他想开一家公司,三年后这家公司上了电视台;在他30多岁时,忽然想学画画,结果他在40几岁时成功的举办了画展。 当别人羡慕他时,他却说:"我很平凡,没有什么聪明的才智,也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只是想到就去做。不管结果如何,我却认为自己没有输"。他,就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余丹青先生。 其实现在很多人只是想想罢了,而没有付出实际行动。要真正实现目标就要做到知行合一了。这样我们才能不留遗憾!

读《知行合一》有感2000字

读《知行合一》有感2000字 尊敬的公司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城建大厦项目部的张玉姣,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本读过的好书——《知行合一》。接下来我将从王阳明简介、心学精髓、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对《知行合一》进行阐述。 说到《知行合一》大家自然想到的是圣人王阳明先生,其原名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因晚年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出生于世代为官的书香门第,由于从小就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博览群书,尤其是各种圣贤书,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他树立了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理想,从而创建了东方哲学史上五百多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心学。 《知行合一》这本书的作者度阴山是通过讲述王阳明先生辉煌传奇的一生,从而向大家深刻的的剖析"知行合一"的无穷智慧,即是"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王阳明先生的内心也经历了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到"知行合一"的一个过程。而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同样也悟到了"读圣人书,学圣贤智慧,直面人生困惑,悟内圣外王之道。" 说到"完人",不得不提的是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两个半完人,一个当然是万世师表的孔夫子,另外一个就是开创了心学的王阳明,还有半个,即后来晚清实学的代表人物曾国藩。而王阳明的"心学",五百年来折服无数中外名人,包括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均对其称佩不已。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学"呢? 《知行合一》则是用非常浅显有趣的语言,不但讲述了王阳明精彩的一生,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将"心学"作了清楚的介绍,其精髓在

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真理就在你心中,应该向内去求。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创造的,这个世界的意义是由你的心赋予的。 曾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为什么"此心不动"是唯一的技巧呢?因为心不动才能冷静,冷静才能沉着,沉着才能在危机面前正常甚至超常发挥,这就是所谓的急中生智。事事讲技巧,似乎看着聪明,其实都是投机者的小聪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会从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实实做功夫,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知",指的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现实社会中,许多人仅仅理解为先知而后行,这就彻底理解错了王阳明大圣贤的思想和意思。多年以来,究竟有多少人做到了"知行合一"?由于许多人理解错了古人的思想,都在"有选择地知,有选择地行",因此真正做到的人寥寥无几。"知"和"行"是"行"就是"知","知"就是"行"的关系,分开了就是空想不干和苦干不思的人,这是许多人不能成功的原因所在。 做到这两点,即是"致良知".良知是何物,良知既是道,是人对善恶的批判,是恒定的世界观。 王阳明在庐陵担任县令时,抓到了一个罪恶滔天的大盗。这个大盗冥顽不灵,面对各种讯问强烈顽抗。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要杀要剐随便,就别废话了!"王阳明于是

知行合一_初一作文

知行合一 纵观华夏千年之史,可谓人才辈出,自春秋起至明清,各种学说都发展得极为迅速。从哲学入手,大致有四人被公认为代表,为孔、孟、朱、王,四人所论各有千秋,但在我看来,近代影响最大的则是王学。 对于王学,褒贬不一,有人说这影响了中华近代史的进程,也有人表示,正是王学使得明朝灭亡。但总而言之,王学,的确影响了数个时代,其之精髓,即为知行合一。 知者,即为理;行者,即为动;合一,归纳也。从理出发,与行相合,这种思考方式,于为人处世上极为变通。 王阳明一生贯彻知行合一的思想,其人前期哲学思想并未完善,带着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做事难免冲动,带着书生的思维僵性,但在被刘瑾贬到龙场,悟道后,王阳明的思想明显转变。所以在日后生活中,仕途要顺利得多,在日后的几次战争,不难看出他运兵之巧,打破寻常思维僵局,实际上正是知行合一的思想于中贯彻。 对于王阳明而言,他的学说在后世争议极大,却并未被人理解。海瑞在中国历史上尚有公正廉明之称,但从哲学思想上,海瑞的存在是个不折不扣的悲剧,海瑞虽清廉,思想上却有些可悲,也许是受到幼年影响,在他眼里贪官之行,当罚,故有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行动。实际上,在皇帝与重臣看来,海瑞只是一个花瓶,一个摆设,他的思想太过腐朽,与当时时政相悖,所以海瑞终其一生,最后也未得大任,

只是将其派往南京,养老罢了,海瑞的悲剧之根源,便在其虽信王学,但未能做到知行合一,知是有了,但却未能与行相连。时代会变化,海瑞曾提出过依朱元璋在时法律来处罚,即贪污60两以上处决,实际上,不论是经济还是社会,这种行为完全无法实现,这是海瑞的悲,而缘由正是没能理解知行合一。 相对海瑞而言,王阳明的另一个门生徐阶对于知行合一理解得相当透彻,他在和严嵩相争的时候,抱着稳坐钓鱼台的想法,以退为进。在此途中夏言被杀,徐阶的表现也仅仅是稍有不满罢了,他的学生张居正曾向他质疑,对此不解。但这实际上才是知行合一的真意,通俗说就是知道自己要干什么,道理是什么,现实情况是什么,再借机将此实现,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所以说,知行合一不但是王学的核心思想,更是一种思考的方式,唯有理行相合,才能在人生里顺风顺水。此便为知行合一。

读《知行合一》有感

读《知行合一》有感 尊敬的公司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项目部的***,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本读过的好书——《知行合一》。接下来我将从王阳明简介、心学精髓、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对《知行合一》进行阐述。 说到《知行合一》大家自然想到的是圣人王阳明先生,其原名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因晚年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出生于世代为官的书香门第,由于从小就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博览群书,尤其是各种圣贤书,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他树立了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理想,从而创建了东方哲学史上五百多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心学。 《知行合一》这本书的作者度阴山是通过讲述王阳明先生辉煌传奇的一生,从而向大家深刻的的剖析“知行合一”的无穷智慧,即是“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王阳明先生的内心也经历了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到“知行合一”的一个过程。而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同样也悟到了“读圣人书,学圣贤智慧,直面人生困惑,悟内圣外王之道。” 说到“完人”,不得不提的是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两个半完人,一个当然是万世师表的孔夫子,另外一个就是开创了心学的王阳明,还有半个,即后来晚清实学的代表人物曾国藩。而王阳明的“心学”,五百年来折服无数中外名人,包括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均对其

称佩不已。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学”呢? 《知行合一》则是用非常浅显有趣的语言,不但讲述了王阳明精彩的一生,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将“心学”作了清楚的介绍,其精髓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真理就在你心中,应该向内去求。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创造的,这个世界的意义是由你的心赋予的。 曾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为什么“此心不动”是唯一的技巧呢?因为心不动才能冷静,冷静才能沉着,沉着才能在危机面前正常甚至超常发挥,这就是所谓的急中生智。事事讲技巧,似乎看着聪明,其实都是投机者的小聪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会从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实实做功夫,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知”,指的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现实社会中,许多人仅仅理解为先知而后行,这就彻底理解错了王阳明大圣贤的思想和意思。多年以来,究竟有多少人做到了“知行合一”?由于许多人理解错了古人的思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演讲稿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演讲稿 各位老师和同学,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近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综合中外相关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足见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中国高中部历来就非常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上周,高一、高二年级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举行了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天,我们高一年级到达了从化一个名为山耕小寨的地方,进行了掏鸟窝,水上拓展,真人打地鼠,竹筒DIY等一系列充满趣味的活动;幽幽竹香沁人心,清风徐徐吹,可谓是欢乐多多。 第二天,我们又到了文化蕴涵丰厚的溪头村。溪头村人杰地灵,山清水秀,是流溪河三大源头之一,村民热情好客。我们在那里进行了户外团建和定向,品尝了溪头村的本土美食,领略到了溪头村的风土人情,溪头村不愧为“广东最美乡村”。 说到溪头村,就不得不提起流溪河。最后一天,我们怀揣着满满的好奇,到达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沿湖徒步。走在栈道上,穿梭在密林里,时而吹来阵阵秋风,甚是惬意! 为期三天的实践活动,让我们见识了大自然的神秘和伟大;也让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团队精神得到升华。让我们每个人都不虚此行! 在整个过程中,有欢笑也有烦恼,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境,雨天里泥泞坎坷的山路、体能上的考验等,这也让我们收获了许多乐趣。 三天,我们获益良多;同学间互帮互助的那份可贵的真情不断发酵,最终珍藏于心间,化为我们人生历程中最美好的记忆。我相信,往后的日子里,我们也会撒一路欢歌,笑看云卷云舒,携手共进! 与此同时,高二年级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分别去了南沙防灾拓展训练基地、中山市大尖山露营公园和中山市禁毒教育基地。高二年级的同学普遍说,三天的安排日程满满,收获多多。他们不仅对火灾、地震等多种灾害有了进一步的认知,还实地体验,培养了防灾能力和逃生技能;对毒品泛滥的社会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坚定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思想;各种野外拓展活动,还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培养了团队精神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读《知行合一》有感2000字_读后感_模板

读《知行合一》有感2000字_读后感_模板 读《知行合一》有感2000字 尊敬的公司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城建大厦项目部的张玉姣,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本读过的好书 ——《知行合一》。接下来我将从王阳明简介、心学精髓、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对《知行合一》进行阐述。 说到《知行合一》大家自然想到的是圣人王阳明先生,其原名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因 晚年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出生于世代为官的书香门第,由于从小就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博览群书,尤其是各种圣贤书,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他树立了以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理想,从而创建了东方哲学史上五百多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 ——心学。 《知行合一》这本书的作者度阴山是通过讲述王阳明先生辉煌传奇的一生,从而向大家 王阳明先生的内心也经历 深刻的的剖析”知行合一”的无穷智慧,即是”宁静于内,无敌于外”, 了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到”知行合一”的一个过程。而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同样也悟到 了”读圣人书,学圣贤智慧,直面人生困惑,悟内圣外王之道。” 不得不提的是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两个半完人,一个当然是万世师表的孔夫说到”完人”, 子,另外一个就是开创了心学的王阳明,还有半个,即后来晚清实学的代表人物曾国藩。而五百年来折服无数中外名人,包括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均 王阳明的”心学”, 对其称佩不已。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学”呢? 《知行合一》则是用非常浅显有趣的语言,不但讲述了王阳明精彩的一生,同时也在这 个过程中将”心学”作了清楚的介绍,其精髓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真理就在你心中,应该向内去求。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创 造的,这个世界的意义是由你的心赋予的。 曾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 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为什么”此心不动”是唯一的技巧呢?因为心不动才能冷静,冷静才能沉着,沉着才能在危机面前正常甚至超常发挥,这就是所谓的急中生智。事事讲技巧,似乎看着聪明,其实都 是投机者的小聪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会从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实实做功夫,这就是 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 指的是”良知”, 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知”, 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现实社 会中,许多人仅仅理解为先知而后行,这就彻底理解错了王阳明大圣贤的思想和意思。多年以来,究竟有多少人做到了”知行合一”?由于许多人理解错了古人的思想,都在”有选择地知,因此真正做到的人寥寥无几。”知”和”行”是”行”就是”知”,” 知”就是”行”的关系,有选择地行”, 分开了就是空想不干和苦干不思的人,这是许多人不能成功的原因所在。 良知是何物,良知既是道,是人对善恶的批判,是恒定的做到这两点,即是”致良知”. 世界观。 王阳明在庐陵担任县令时,抓到了一个罪恶滔天的大盗。这个大盗冥顽不灵,面对各种讯问强烈顽抗。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要杀要剐随便,就

知行合一议论文

知行合一作文 知行合一作文(一)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我们常常会说知行合一、行胜于言。但这些还仅仅停留在话语上,没有化为我们切实的行动,没有化为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指南。但老实讲,这一条是中国文化的重点,也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点。《中庸》里有一句话:“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简单的意思是说:有一些人道理听明白了,遵道而行了,却因为气力的原因,结果就半途而废了,而我(孔子)却不会停下来。讲作文的时候,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就好难啊!这是一个问题。在生活中、工作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道理都明白,但就是不去做。即使做了,也是半途而废。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思想上、意识上首先要明白要搞懂。思想上意识上搞懂了,还仅仅是开始,如果没有行动,思想上意识上的懂,那也只是半懂,或是懂。正所谓:知而不行,尤如不知。 在《论语》中,孔子曾经承认过,自己在识人方面有过失误。他说自己起初在察人的时候,是听其言,信其行。后来纠正了这个观点,对一个人的认识,要听其言,观其行。我们通常都会犯这样的错误:一是喜欢聪明的人,而不太喜欢相对较笨的人。二是喜欢通过一个人的语言,来判定这个人是聪明还是愚笨。这样识别人、断定人,往往会造成很大的误判。看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思想上的认识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还要看行动上是不是得力,是不是能佐证其思想、意识。不能简单地凭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来断定一个人的好坏智愚。 有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好难啊!这话跟没说一样。道理都明白了——似乎是想否认自己很笨,但做起来好难啊——似乎又在否认自己很聪明。反过来讲,道理都明白了——就是在说自己很聪明;但做起来好难啊——其实在进一步证明自己很愚笨。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有成就的人,绝不是仅仅从思想上明白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往往是实施行动的人。正所谓:心动不如行动,也是这个道理。而我们往往犯的一个低级的错误就是: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但就是不在行动上加以实施。我们在生活中知人识事,也会犯一个简单而低级的错误,对别人、对外物,我们常常是听其言,信其行;对自己呢,则常常是讲其言,不去行。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就有了三个欺:自欺、欺人、被人欺。我们通常用英语讲:justdoit,而不是说justthinkit,也是充分地说明了行动的重要性。想得有多深、想得有多妙,但不能转换在行动上,那是一点意义也没有的。正如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无论他写出多么高深的游泳理论、教材,这样的理论与教材,也是没有用的。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从知与行的观点来看,愚公的愚——愚在没有搬家,而是搬山。智叟的智——智在他确实有理由,认为这样的搬山行为是愚蠢的。但是反过来讲,最后的结论证明:愚公不愚、智叟不智。那是因为愚公聪明就聪明在行动,而智叟的愚,就表现在光是脑袋灵光、嘴皮滑溜,却没有行动。所以讲,不要光是停留在思想上、意识上的智,也不要仅仅是停留在嘴头上的知,要把思想上、意识上、嘴头上的智与知转化成行动上的智。这是聪明人的做法。

知行合一作文_优秀作文.doc

知行合一作文_优秀作文 知行合一作文(一)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教育核心。我们常常会说知行合一、行胜于言。但这些还仅仅停留在话语上,没有化为我们切实行动,没有化为我们学习、生活、工作指南。但老实讲,这一条是中国文化重点,也是中国教育文化重点。《中庸》里有一句话:“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简单意思是说:有一些人道理听明白了,遵道而行了,却因为气力原因,结果就半途而废了,而我(孔子)却不会停下来。 讲作文时候,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就好难啊!这是一个问题。在生活中、工作中也会遇到这样问题:道理都明白,但就是不去做。即使做了,也是半途而废。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思想上、意识上首先要明白要搞懂。思想上意识上搞懂了,还仅仅是开始,如果没有行动,思想上意识上懂,那也只是半懂,或是懂。正所谓:知而不行,尤如不知。 在《论语》中,孔子曾经承认过,自己在识人方面有过失误。他说自己起初在察人时候,是听其言,信其行。后来纠正了这个观点,对一个人认识,要听其言,观其行。我们通常都会犯这样错误:一是喜欢聪明人,而不太喜欢相对较笨人。二是喜欢通过一个人语言,来判定这个人是聪明还是愚笨。这样识别人、断定人,往往会造成很大误判。看一个人语言表达、思想上认识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还要看行动上是不是得力,是不是能佐证其思想、意识。不能简单地凭一个人语言表达,来断定一个人好坏智愚。 有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好难啊!这话跟没说一样。道理都明白了——似乎是想否认自己很笨,但做起来好难啊——似乎又在否认自己很聪明。反过来讲,道理都明白了——就是在说自己很聪明;但做起来好难啊——其实在进一步证明自己很愚笨。道理其实是很简单。一个有成就人,绝不是仅仅从思想上明白人;一个有成就人,往往是实施行动人。正所谓:心动不如行动,也是这个道理。而我们往往犯一个低级错误就是: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但就是不在行动上加以实施。我们在生活中知人识事,也会犯一个简单而低级错误,对别人、对外物,我们常常是听其言,信其行;对自己呢,则常常是讲其言,不去行。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就有了三个欺:自欺、欺人、被人欺。我们通常用英语讲:JUSTDOIT,而不是说JUSTTHINKIT,也是充分地说明了行动重要性。想得有多深、想得有多妙,但不能转换在行动上,那是一点意义也没有。正如一个不会游泳人,无论他写出多么高深游泳理论、教材,这样理论与教材,也是没有用。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从知与行观点来看,愚公愚——愚在没有搬家,而是搬山。智叟智——智在他确实有理由,认为这样搬山行为是愚蠢。但是反过来讲,最后结论证明:愚公不愚、智叟不智。那是因为愚公聪明就聪明在行动,而智叟愚,就表现在光是脑袋灵光、嘴皮滑溜,却没有行动。所以讲,不要光是停留在思想上、意识上智,也不要仅仅是停留在嘴头上知,要把思想上、意识上、嘴头上智与知转化成行动上智。这是聪明人做法。 知行合一是中国教育重点。过去,在古人学习中是要把这个思想贯穿始终。比如《三字经》第一章中有:人不学,不知义。亲师友,习礼仪。在这一章中,一上来并没有讲如何知某数,识某文。“人不学,不知义”讲是学习目——要知义。怎么知义呢?要“亲师友,习礼仪。”“亲师友,习礼仪”不是知识范畴,而是行动范畴。 我们这一代,我们总是在讲知。我们下一代,对于行重要性,就知之更少了。而对于行理念熏习,就更加少。我们下一代,他们做数学、做习题都在讲知,但是,他们当中

知行合一-作文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 我们常常会说知行合一、行胜于言。 但这些还仅仅停留在话语上,没有化为我们切实的行动,没有化为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指南。 但老实讲,这一条是中国文化的重点,也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点。 《中庸》里有一句话: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简单的意思是说:有一些人道理听明白了,遵道而行了,却因为气力的原因,结果就半途而废了,而我(孔子)却不会停下来。 讲作文的时候,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就好难啊!这是一个问题。 在生活中、工作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道理都明白,但就是不去做。 即使做了,也是半途而废。 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思想上、意识上首先要明白要搞懂。 思想上意识上搞懂了,还仅仅是开始,如果没有行动,思想上意识上的懂,那也只是半懂,或是懂。 正所谓:知而不行,尤如不知。 在《论语》中,孔子曾经承认过,自己在识人方面有过失误。 他说自己起初在察人的时候,是听其言,信其行。 后来纠正了这个观点,对一个人的认识,要听其言,观其行。

我们通常都会犯这样的错误:一是喜欢聪明的人,而不太喜欢相对较笨的人。 二是喜欢通过一个人的语言,来判定这个人是聪明还是愚笨。 这样识别人、断定人,往往会造成很大的误判。 看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思想上的认识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还要看行动上是不是得力,是不是能佐证其思想、意识。 不能简单地凭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来断定一个人的好坏智愚。 有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好难啊!这话跟没说一样。 道理都明白了——似乎是想否认自己很笨,但做起来好难啊——似乎又在否认自己很聪明。 反过来讲,道理都明白了——就是在说自己很聪明;但做起来好难啊——其实在进一步证明自己很愚笨。 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 一个有成就的人,绝不是仅仅从思想上明白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往往是实施行动的人。 正所谓:心动不如行动,也是这个道理。 而我们往往犯的一个低级的错误就是: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但就是不在行动上加以实施。 我们在生活中知人识事,也会犯一个简单而低级的错误,对别人、对外物,我们常常是听其言,信其行;对自己呢,则常常是讲其言,

浅析“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

浅析“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 【摘要】“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关于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关系的重要论述,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也一直是其后仁人志士修身持家、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从伦理学和科学实践层面看,探讨“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对于促成人们的道德信念、激发人们的道德意识、培育人们的道德精神、指导人们的道德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知行合一道德认知道德实践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是明朝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关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重要论述,是关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方面的思想认识和方法论。在把握传统文化“知行合一”思想基本涵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传统思想的现代价值,才能更好地指导社会实践、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 “知行合一”思想的基本涵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中的“知”主要是道德认知,“行”则是道德实践。“盖阳明之所谓知,专以德性之智言之,与寻常所谓知识不同;而其所谓行,则就动机言之,如大学之所谓意。然则即知即行,良非虚言也。”①因此,“知行合一”重点是把人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不仅是要认识事物(道德),而且要践行道德,才能真正意义上体现最高道德要求—“善”,这也是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最终价值归宿。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不是简单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而是指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关系。“知行合一”强调“知行功夫本不可离”,把两者视为同一过程,即所谓的“知行并进”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知行合一”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以知为行,行由知定。“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王阳明认为,传统道德思想应该指导人们的行为,按照传统道德的要践是“致良知”的根本,传统的道德观念是指导道德实践的关键,而道德实践又必须服从传统道德的要求。另一方面,知行互含,知行互动。王阳明认为,知行不能分开,不能“知而不行”。在道德问题上,道德意识应该付诸道德实践,道德行为不能离开道德意识而独立存在,所谓的真知就是要付诸实践,而且要自觉实践道德,即所谓的“良知”。换句话说,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是道德教育的两个互动环节,互为表里,互为一体。当然,“知行合一”把行为动机当作行为本身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同时,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合理性更多体现在道德层面,而不是本体论、知识论层面,这是必须厘清的在涵义。“知行合一”本身所具有的积极方面,放到当今的视野下则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并具备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 “知行合一”思想的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在思想道德层面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是中华文化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成道德信念、激发道德意识、培育道德精神、指导道德实践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利于促成人们的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人们对道德规的认识和了解,产生于心对社会道德义务的责任感,又是个体对道德理想和道德规的确认。道德信念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决定了道德信念指导道德实践的重要作用。“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方法和道德实践方法是个体道德的在要求,藏于个体的心,通过对道德规的认识化为道德信念,形成个体道德需要。道德信念的形成,有利于体现个体道德的主体性,在复杂的道德冲突中明辨是非,作出符合道德要求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从伦理学层面上看,“知行合一”是把知识作为道德,促进道

高考满分作文赏析:知行合一,前路可期

2020年高考满分作文赏析:知行合一,前路 可期 【满分作文】 知行合一,前路可期 去年今日,我绞尽脑汁、遣词造句,把自己兵荒马乱的高中岁月落笔在红格纸之间。此时此刻,我在做同样的努力,却发现一年的时间,远离了夜阑犹梦,文学当枕的日子,少了过去高中胡老师语文课堂上文学氛围的濡染,现在已是语言干涩、言辞匮乏。却仍执拗的强撑,想要再去写一次高考作文,实是羞愧难当。 提及语文素养,在我看来,是知识与能力的并行不悖,是思维观念和文化品位的相互浸润,是积累语言和拓展视野的相辅相成。抑或通俗来讲,素养本身绝非仅仅是格纹纸上的笔走龙蛇、挥毫洒墨。它可以是,当你闻知杨绛先生驾鹤西去之噩耗,不需要浏览潮水般的纪念文章,就能流利地背诵出兰德的《我和谁都不争》,得以明了先生走到人生边上内心的质朴和平和。同样,它也可以是,未谙世事的我们,甘愿成为文字的信徒,甚至把文字当成信仰去膜拜那种迷恋情怀所以得以深晓一切阴晴冷暖。 好比社会之建设需要民智开启,我们语文素养的养成也的确需要一位优秀的老师为我们指点迷津。有效的课堂教学,不拘泥于形式,不在于灌输知识的多少,重要的是对

于我们兴趣点的激发和培养,是严谨治学精神的影响和陶染。幸运至极,在高中的最后一年,我有机会每日聆听老胡的谆谆教诲,受提携之情与栽培之恩,没齿难忘。 如果说课堂上的讲授是一个引领,那么课外的大量阅读就是一种延伸。我们都期待着自己写作的时候可以笔下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词藻信手拈来,深情娓娓道出,可这些,都是需要阅读背后的文化底蕴进行积淀的。连亘的文字排列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只要潜心发掘,便有值得借鉴的菁华,永世难忘。 谈及社会生活实践对于提升语文素养的影响,我认为其是如虎添翼,而非雪中送炭。也就是说,社会生活实践是要建立在扎实的教学和海量阅读的基础之上的,缺一不可。所谓实践,强调行动力,猝不及防的鲁莽断不可取,内心的丰富和饱满不可或缺。 诚然,题中之义的三条途径全部亲力亲为,知行合一,坚持到底是足以支撑语文素养的提升的。然而,大多时候,我们总是害怕自己的努力石沉大海,担忧获得的回报遥遥无期。因为语文素养不同于数理计算,它的反馈周期太过于漫长,倘若没有足够大的执念和孤注一掷的勇气,太容易泄气和崩溃。 可鲜衣怒马少年时,愿我们有朝一日可以奔赴近在咫尺的成功,也同样敢于征服远方始料未及的失败,前路漫

2016高考满分作文《知行合一,前路可期》

知行合一,前路可期 去年今日,我绞尽脑汁、遣词造句,把自己兵荒马乱的高中岁月落笔在红格纸之间。此时此刻,我在做同样的努力,却发现一年的时间,远离了“夜阑犹梦,文学当枕”的日子,少了过去高中胡老师语文课堂上文学氛围的濡染,现在已是语言干涩、言辞匮乏。却仍执拗的强撑,想要再去写一次高考作文,实是羞愧难当。 提及语文素养,在我看来,是知识与能力的并行不悖,是思维观念和文化品位的相互浸润,是积累语言和拓展视野的相辅相成。抑或通俗来讲,素养本身绝非仅仅是格纹纸上的笔走龙蛇、挥毫洒墨。它可以是,当你闻知杨绛先生驾鹤西去之噩耗,不需要浏览潮水般的纪念文章,就能流利地背诵出兰德的《我和谁都不争》,得以明了先生“走到人生边上”内心的质朴和平和。同样,它也可以是,未谙世事的我们,甘愿成为文字的信徒,甚至把文字当成信仰去膜拜——那种迷恋情怀所以得以深晓一切阴晴冷暖。 好比社会之建设需要民智开启,我们语文素养的养成也的确需要一位优秀的老师为我们指点迷津。有效的课堂教学,不拘泥于形式,不在于灌输知识的多少,重要的是对于我们兴趣点的激发和培养,是严谨治学精神的影响和陶染。幸运至极,在高中的最后一年,我有机会每日聆听老胡的谆谆教诲,受提携之情与栽培之恩,没齿难忘。 如果说课堂上的讲授是一个引领,那么课外的大量阅读就是一种延伸。我们都期待着自己写作的时候可以笔下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词藻信手拈来,深情娓娓道出,可这些,都是需要阅读背后的文化底

蕴进行积淀的。连亘的文字排列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只要潜心发掘,便有值得借鉴的菁华,永世难忘。 谈及社会生活实践对于提升语文素养的影响,我认为其是如虎添翼,而非雪中送炭。也就是说,社会生活实践是要建立在扎实的教学和海量阅读的基础之上的,缺一不可。所谓实践,强调行动力,猝不及防的鲁莽断不可取,内心的丰富和饱满不可或缺。 诚然,题中之义的三条途径全部亲力亲为,知行合一,坚持到底是足以支撑语文素养的提升的。然而,大多时候,我们总是害怕自己的努力石沉大海,担忧获得的回报遥遥无期。因为语文素养不同于数理计算,它的反馈周期太过于漫长,倘若没有足够大的执念和孤注一掷的勇气,太容易泄气和崩溃。 可鲜衣怒马少年时,愿我们有朝一日可以奔赴近在咫尺的成功,也同样敢于征服远方始料未及的失败,前路漫漫但可期啊

用马克思主义观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用马克思主义观浅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作者:————————————————————————————————日期: 2

用马克思哲学观浅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班级:历史一班学号:20100510290 姓名:拓万荣【摘要】:“知行合一”是宋明理学心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观点是他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程朱的先知后行和王夫之的行先知后的观点而提出的。其中“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从马克思哲学观看既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反复而“知行统一”则是实践与认识到统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在很多方面都用马克思的哲学观来解释,除了上面的实践与认识观,还有联系发展的观点也能用来解释“知行合一”的发展及现实意义。 【关键字】:马克思哲学观王阳明知行合一 在当今社会,我总是能听到“知行合一”的呼声。这种呼声在各个高校尤为最盛,成为了各个老师的口号和同学们追求的目标。众所周知,“知行合一”观是王阳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此观点是他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程朱的“知先行后”和王夫之的“行先之后”而提出的。“知行合一”观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仍有现实的意义。“知行合一”也为一种哲学观,它所体现的很多方面都能用马克思哲学观来解释。 一、从物质与意识的观点看“知行合一”的提出 “知行合一”是阳明学的基本命题之一,也是其哲学重要理论贡献之一。据《年谱》记载,该命题是阳明于“龙场悟道”次年即1509年,在贵州的贵阳书院 讲学是明确提出的。[1]其实,知行问题在中国由来已久,只不过在程朱理学时 有了集中的讨论。当时以朱熹为代表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知行相须”,而以王夫之为代表却主张“行先知后”,王阳明认为这两种观点都不能准确地把握知与行的关系,因而他从格物致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马克思的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能动地反映物质,王阳明根据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两种不同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就是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而“知行合一”做为一种意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批文人士大夫提倡知行统一,纠正“知而不行”“行而不知”现象的客观现状。 二、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看知与行的关系 (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爱曰:“古人说知行个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 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2]马克思实践与认识观告诉我们人的 认识就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存环反复,换个角度,也即是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