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对非洲战略

中国对非洲战略

中国对非洲战略
中国对非洲战略

中国对非洲战略

摘要:中国与非洲国家外交关系经过50多年的发展,虽硕果累累,但也经历了许多曲折。在20世纪80年代初,面对各种困难,中国从中非关系的大局出发对非洲外交战略进行了调整。这次调整为中国重新制定对非外交政策奠定了基础,并促进了中非关系逐步走向成熟。本文通过对该时期中国对非洲外交战略调整的内容、原因及其对中非关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分析,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发展的脉络,将有助于今后制定更加有利于中非关系发展的外交战略。之后将从近十年中非经济发展历程,分析当今在非洲的影响力,最后由此引出对中国未来海外驻军问题的讨论。

关键词:中国对非援助、外交战略、经济影响力、海外军事基地

正文: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对非洲外交战略的调整在中非关系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调整之后的中非关系由以意识形态划线转变为平等务实,中国对非洲国家也逐步从单向援助发展成为相互合作互利的关系。这次调整成为中国重新制定对非洲外交政策的基石。实践证明,此次的战略调整是非常及时的,而且其影响也是相当积极的。因此,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非外交战略的调整进行分析,能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发展的脉络,将有助于今后制定更加有利于中非关系发展的外交战略。

一、中国对非洲外交战略的发展过程

1.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中国对非洲外交战略

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70年代末期,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处于起步状态,中国对非洲的外交战略由于受到国内外因素的影响,其特点表现为理想主义和意识形态色彩浓重。基于此,中国在这一时期对非洲国家采取了主动友好的态度,积极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并对非洲国家进行了大量的援助建设。总体来说,该时期内,中国对非外交战略的目标已基本达到。首先,中国与许多非洲国家建立了官方关系。其次,中国利用非洲国家的政治资源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自身的形象。第三,中国得到了非洲国家的支持而重返联合国。但同时,中国在这一阶段的对非洲战略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于强调意识形态和政治收益,中国对非洲国家进行了大量的单方面援助,而忽视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因此,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中国对非洲战略开始调整和转变。

2.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非洲外交战略调整的内容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调整了自身的整体外交战略,其要点是在邓小平外交思想指引下强调:第一,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做出了新论断。认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中国要充分利用这个历史机遇发展国家经济。第二,坚持独立自主政策。中国调整了“一条线”战略,独立自主地决定对国际问题的态度和政策;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在国际事务中,中国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决不屈从于任何大国的压力,也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第三,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中国放弃了以前错误的“世界革命”的外交路线,强调国家间关系不论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异同,都应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战略,努力与所有国家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规则体系,寻求在国际事务中采取更为独立自主的立场。第四,实行对外开放,既向发达国家开放,也向发展中国家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政策也相应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是中国外交整体战略转变下的必然结果,而且也和中国政府在该时期中对以前的对非战略的重新认识密切相关。总体来讲,这种转变的特点是强调了务实。

首先,中国在政治上相对保持中立,尽量避免卷入非洲国家内部的事务与争端。20世纪60、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战略具有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由于当时美苏争霸、中苏关系恶化和中国国内情况日益严峻,因此,中国从世界革命的考虑出发对非洲是十分重视的。同时,中国还有与苏联争夺在非洲的影响力的主观趋向。但这种外交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且还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外交关系和国际形象。进入20世纪80年代,

在吸取了此前的经验教训后,中国的外交战略和对外政策不再强调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中国基本上退出了在非洲大陆上的大国角逐,不再介入非洲国家的冲突和热点问题,也不再批评任何非洲国家或政权,在非洲扮演了中立的角色。

其次,中国与非洲国家建立平等和伙伴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对非战略逐步淡化了意识形态色彩,取而代之的是透过政治、经济的交流和广大非洲国家进行正常交往。中国较之以前更加强调与非洲国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合作。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了同非洲国家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四项原则: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更加强调了互助、合作、互利。这是一个适应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求并兼顾巩固和发展中非关系所作的折衷方案,这表明中国不再给予非洲国家如同60、70年代那样的单纯大量实物、项目和资金的经济援助,而是转向了更加务实,双赢的方向发展。

3.中国对非洲外交战略的延续与发展

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调整之后,中国对非洲的政策逐步走向成熟。进入90年代后,中非关系更趋成熟和务实。1996年,江泽民主席出访非洲期间宣布“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巩固和发展同非洲各国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全面合作的国家关系”。中非经济合作在中国和非洲国家共同努力下被推向又一个新的高度。中非相互探索,逐步改革双边经济合作方式,拓展经贸合作新途径,将合作的主体从双方的政府转为双方的企业。中国实行援外方式多样化,主要是以政府低息优惠贷款、援外项目合资合作、在国家财政许可的范围内继续提供适量无偿援助等方式,帮助受援国,并将援外与投资、贸易结合起来,推动我国企业同受援国企业长期进行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作用,既帮助受援国发展经济,又促进我国企业走向发展中国家市场,密切我国同非洲国家的经济合作。

进入21世纪,中国在正确的外交政策的指引下继续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2000年10月,首届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在中国北京成功召开并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和《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为中国与非洲国家在21世纪发展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关系确定了方向,也标志着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的诞生,为中非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石。2003年12月,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隆重举行。中国和非洲国家决心共同努力,构筑长期稳定、平等互利、全面合作的新型伙伴关系。在2011年亚非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构筑长期稳定、内涵丰富、与时俱进的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这种关于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设想,代表着在21世纪中国与非洲国家间的关系正向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全方位、深层次发展。

4.之所以进行战略调整,有如下的一些考考虑:

中国逐渐认识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与苏联在非洲的激烈斗争,不仅代价相当昂贵,而且没有产生很好的效果。中国在非洲强调反对苏联的扩张主义并没有得到非洲国家的强烈认同,而且中国在国力落后的情况下仍给予非洲国家的无偿援助虽取得了一定的政治效果,但经济效果并不理想,增加了国家的经济负担。一些非洲国家利用中国和苏联的竞争从中渔利,但对中苏在非洲的争夺都有反感。

另外,20世纪80年代,非洲国家在政治方面普遍调整了其对外政策,在坚持不结盟、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原则下,逐步实行多元化和全方位外交。在经济方面,20世纪80年代被称为非洲“失去发展机会的10年”,其经济严重衰退,农业发展缓慢,粮食问题严重,出口贸易锐减,外债沉重。面对如此紧迫的经济形势,非洲国家提出,外交政策以服务本国经济利益为原则。因此,在对外关系中,它们逐步淡化意识形态,更加强调经济利害因素。非洲国家与西方大国打交道时虽然不满西方大国在经济援助上附带政治条件、干涉非洲国家内政,但在经济上,非洲国家对西方大国有所求,因而在一些问题上不得不有所妥协。所以非洲国家更加重视发展同中国的关系,特别希望中国能向它们多提供一些经济援助,但中国国内也同样面临巨大的经济建设压力,亟需从西方引进大量资金、技术和人才并结合自身的经济力量以投入到国内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上来,这在客观上也使中国成为了非洲国家在国际上争取外援的强大竞争者。与此同时,中国在这一阶段由于各方面原因无法满足非洲国家所提出来的经济要求,也难以给它们提供更多的援助;而且在面对非洲国家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时,就中国自身情况而言,自然是要趋利避害,尽量避免陷入这种危机之中。总之,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对外政策都趋向更加务实、注重现实利益。因此,与非洲国家建立一种平等的伙伴关系能够使中国以一种更加独立的身份来帮助非洲,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牺

牲国家经济利益而深陷非洲事务之中。为此,中国政府改变了之前的单向援助的方式,转而与非洲国家建立“伙伴”式的合作关系来降低非洲各国对中国援助的要求,并消除它们对中国的一些误解和想法,同时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也说明中国量力而行,从本国实际出发来制定对非洲的援助政策。

二、中国在非洲的经济影响力

纵览非洲过去十年的经济发展轨迹,不难发现,中国对非洲的影响举足轻重。

正如一句中国谚语所形容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对非洲的“授之以渔”首先表现在通过多种方式帮助非洲培养管理和技术人才。从2000年以来,中国日益扩大对非洲的人才培训计划,培训范畴覆盖非洲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投资和贸易等各大领域。

大举扩大对非洲贸易和投资

中国同非洲国家的经贸发展成绩斐然。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经贸合作更是进入了全面、快速、稳定的发展阶段。十年来,中非贸易总额从106亿美元猛增到1148.1亿美元,如今,中国已超远欧盟和美国,正式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国。

中国也是非洲外来投资的主要来源国之一。截止2003年底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累计为4.9亿美元,到2009年底增长到93.3亿美元。中国对非洲的投资覆盖49个国家,涉及采矿、金融、制造业、建筑业、旅游业、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多个领域;投资方式包括参股、并购和合资。

“授之以渔”

中国和非洲有很多共同点。中非双方都曾经历了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侵略,经历了共同的历史命运。1971年,中国就是在包括许多非洲国家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下,才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权力。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举世瞩目。其中,经济特区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一大要素。当前,中国正以经济特区方式向非洲“授之以渔”,期望非洲以此为鉴,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迄今为止,中国正在非洲创建了七个“经贸合作区”:其中两个在尼日利亚,其余五个分别在赞比亚、毛里求斯、乌干达、埃塞俄比亚和埃及。

正如最近一篇学术文章所指出的:“中非经贸合作区”是中国非洲战略的主要平台,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合作区是中非合作和发展投资的一种崭新的实验型模式。采取的是“在政府的扶持和援助下以市场为导向,中国企业投资为主体”的运行模式。

非洲国家自然资源丰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对自然资源的亟需使资源领域的开发合作成为中非投资合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非洲资源开发,帮助非洲国家兴建基础设施,这包括直通非洲矿场的交通基础设施,以及作为与非洲各国政府和机构之间的各种合作方案之组成部份的民用基础设施。尼日利亚是中国在非洲大陆广泛投资的典范:除了修建一条1506公里长的石油输送管道,中国对其公路、铁路和电站建设的投资高达54亿美元。

中非关系称不上十全十美,但可谓双方互惠

在非洲,从中国进口的廉价商品随处可见。中国在非洲的商业活动大大改善了两个地区的学术、社会和政治关系。不过,虽然中国对非洲的影响普遍良好,但中非关系仍存在一定风险: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主要集

中在几个国家,即安哥拉、刚果、南非、赞比亚和尼日利亚;许多中国在非洲的基建项目继续从中国引进劳力,这可能造成当地劳工的不满;而从中国引进的廉价产品也将威胁到当地企业;此外,中国对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大可能有悖于非洲国家减少对大宗商品出口之依赖以建设多样化经济的向往。

不过,中非合作的确给非洲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在合作下,中国获得了巨大的矿物资源;而非洲则受惠于中国在非洲所兴建的经济合作区和大型基础设施。中非关系虽称不上十全十美,但可谓双方互惠,各取所需。

三、未来中国海外军事基地

随着今年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中国在海外的经济利益和中国公民在海外的安全需求越来越大,这就导致中国现在必须做出明确的选择——是否在海外建立军事基地

这个问题很敏感也很棘手,首先在现在这个“中国军事威胁论”大肆宣扬和中国一直以来对外宣称的和平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如果中国在海外建立军基地,则必然会正中西方国家下怀,必然会引起其他国家的怀疑,毕竟还没有一个能和平崛起的大国。所以中国一直对此保持谨慎的态度。

但是现在中国必须直面这个问题了,2011年的时候,巴基斯坦国防部长乔杜里?艾哈迈德?穆赫塔尔证实,“我们已请求我们的中国兄弟在瓜达尔建造一个海军基地”,这一请求是巴基斯坦总理优素福?拉扎?吉拉尼上周访华期间向中方提出的。熟悉中巴海军合作磋商的一名巴基斯坦高官表示:“我们希望,这个海军基地将让中国舰船未来经常靠泊,并让他们(在印度洋地区)的舰队在此进行修理和维护。”如果中国未来能够利用瓜达尔港的海军基地,无疑具有重大意义。这将为中国舰船提供基地权,从而更好地保护越来越多航行于该地区的悬挂中国旗的油轮,满足中国对海湾地区能源和资源日益上升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鉴于中国在非洲极为巨大的利益,作为国内长期研究非洲问题的某战略型智库也早就指出中国应该在非洲保持军事存在。而瓜达尔港海军基地将为中国在非洲的军事存在提供重要的“跳板”。

不断发生的中国工人在非洲遭到绑架,石油基地被攻击以及每次发生战争或动乱时(如利比亚战争),远在东方的祖国无法迅速到达营救,并且每次都只能撤出,蒙受巨大损失。如果建立军事基地,一旦有事,国家可以迅速做出反应,并保护当地华人华侨,这样不用派飞机千里迢迢的去接人,同时也不必抛弃庞大的资产撤离。

可以肯定,随着中国各方面海外利益的扩大,建立海外的军事基地是必然的选择。我们的利益在哪里,我们的力量就要伸向哪里。

非洲对于中国发展的四大战略意义

非洲对于中国发展的四大战略意义 2015-02-12 李小云 作者李小云教授和非洲村民交流种植经验 习主席将于今年12月初在参加完巴黎气候大会之后直接飞赴非洲,访问津巴布韦和南非,并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主持中非合作论坛峰会。这是继2013年3月习主席访问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布)和李克强总理2014年对非洲访问之后,中国领导人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对非洲的又一次重要的出访。由此显示出了非洲大陆对中国的战略意义。 公众对于这样频繁的出访以及我国对非援助和经济合作的一些举措反响强烈,同时也不凡有各种微词。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说,非洲已不再是公众印象中只需要中国帮助和救济的贫穷大陆,相反,中国国内发展和民生越来越与世界紧密相连,而非洲正在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具潜力的合作伙伴,中国的发展将会越来越离不开非洲。在新的全球格局下,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和非洲很少有地缘政治的冲突,非洲民间对中国普遍存在正面评判,而且非洲也不像拉美与亚洲存在碎片化的和依附性的不同冲突体。就中国而言,非洲对于中国的发展有着四大战略意义。 非洲正在成为中国地缘政治强有力的杠杆

随着国际发展格局的剧烈变化,中国与传统发达国家和传统意义上的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正在演化为互为依存的新兴结构关系。发达-不发达和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第三世界的传统格局正在演变为发达—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新型关系。在这个关系体中对立和冲突依然存在,但是相互依存度上升,而且对立也不再以整体性或集团性的形成为主,打破结构关系的偶发因素越来越多,地缘政治趋于碎片化。虽然世界正在趋于多元化,但这仅意味着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兴起,而导致全球权力话语的多元化,并不必然反映主导性权力关系的消失。新兴成长的中国与传统全球统治力量的二元结构正在形成。这也是改变全球格局的最重要的因素。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往日无法比拟的国际空间和这空间的话语权,而拓展新国际空间正在遭遇巨大的围堵和挑战。这主要表现在中美,中欧,中俄,中日关系的反复构建,这种构建又直接影响了中国与周边,与拉美和中亚与中东欧的关系。在这种格局下,一个密切而稳定的中非关系就使得中国具备了用于平衡其他力量的战略性条件,而中国对非洲长期的支持则客观上为我国与非洲构建这个关系创造了条件,同时,中国的战略性介入非洲也自然为非洲所欢迎,因为这也为非洲提供了平衡其与其他资源提供者讨价还价的重要力量。实际上,在亚洲的经济博弈中已经呈现出了同样的问题。中非全面的战略关系会直接牵动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的地缘考量,引发某种程度的竞争状态,从而能从战略上缓解中国在直

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白皮书(汉英对照版)

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 前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国和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以上。发展经济和推动社会进步是中国与非洲共同面临的任务。 多年来,在发展过程中,中国与非洲充分发挥双方资源条件和经济结构等方面的互补性,按照平等相待、讲求实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加强经贸合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实践证明,中非经贸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有助于非洲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促进了中非共同繁荣和进步。 20世纪50年代,中非经贸合作以贸易和对非援助为主。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内容日益丰富。特别是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后,双方经贸合作进一步加强和活跃,贸易、投资、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全面推进,金融、旅游等领域的合作逐步拓展,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中非经贸合作是南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南南合作注入新的活力,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也愿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一道,加强与非洲国家的磋商与协调,共同参与非洲建设,共同推动非洲的和平、发展与进步 一、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贸易是中非经贸合作最初的形式。伴随着中非关系的发展和交往的增多,中非贸易规模日益扩大。1950年,中非双边贸易额仅为1214万美元,1960年达到1亿美元,1980年超过10亿美元。2000年迈上百亿美元台阶后,中非贸易呈现快速增长势头。2008年突破了1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非洲出口508亿美元,自非洲进口560亿美元。2000年至2008年,中非贸易年均增长率高达33.5%,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2%升至4.2%,占非洲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3.8%升至10.4%。2009年,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非贸易额下降到910.7亿美元,但中国在当年首次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随着世界经济复苏,中非贸易呈现良好的恢复发展态势。2010年1月至11月,中非贸易额达1148.1亿美元,同比增长43.5%。 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中非贸易结构逐步优化,双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相继进入对方市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对非洲出口商品以轻工、食品、化工、土畜产等为主。2000年以来,机械设备、汽车、电子产品等机电产品出口显著增长,商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大幅提高。目前,机电产品占中国对非出口的比例已超过50%。在非洲对中国出口方面,棉花、磷酸盐等初级产品曾经是主要商品。近年来,非洲的钢材、铜材、化肥、电子产品等工业制成品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同时,非洲农产品对中国出口增长加快。埃及的柑橘、南非的葡萄酒、加纳的可可豆、乌干达的咖啡、突尼斯的橄榄油、埃塞俄比亚的芝麻等特色产品,逐渐为中国消费者熟悉和喜爱。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国从非洲进口有所下降,但农产品进口增长了25%。 多年来,中国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推进贸易便利化,推动中非贸易全面综合平衡发展。中国已与45个非洲国家签订双边贸易协定,加强在海关、税务、检验检疫等领域的合作,为中非贸易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支持非洲国家扩大对华出口,从2005年起,中国给予与中国建交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对华出口商品零关税待遇。截至2010年7月,受惠商品已扩大到4700多个税目,今后将逐步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全部税目95%的商品。在零关税政策带动下,非洲受惠商品对华出口快速增长。从2005年至2010年6月底,中国在零关税待遇项下累计进口非洲商品13.2亿美元,包括农产品、皮革、石材、纺织服装、机械零部件、贱金属、木制品等。中国还通过举办非洲商品展、设立非洲产品展销中心,并提供摊位费减免等优惠便利措施,帮助非洲企业开拓中国市场。 当前,中国和非洲同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市场需求旺盛,中非贸易具有很大潜力。就中国而言,非洲原油、矿产、钢材、农产品等商品对华出口,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出积极作用。就非洲而言,中国的产品和技术适合非洲发展的需要,中国巨大的市场也为非洲产品提供了广阔空间。特别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非洲资源产品提供了稳定的出口市场。同时,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进入非洲,可以帮助提高非洲民众的生活水平,并且有助于一些非洲国家控制和缓解通货膨胀

非洲卖鞋的故事

非洲卖鞋的故事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三个美国人在非洲卖鞋的故事 一位鞋商一天把他的两个销售人员叫来吩咐说: “给你们个任务,谁能完成,我将会给他丰厚的回报,你们谁去把鞋卖到非洲去?” 甲说:老板你这不是难为人吗,怎么可能把鞋卖给非洲人呢,那里的人跟本就不穿鞋的。” 乙说:“老板,我去!多好的机会啊,多大的市场啊,要是非洲人民知道穿鞋的好处,天哪得有多少人得买我的鞋啊。” 为什么同样的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结果? 最大的问题就是看事物的角度和高度的不同而影响着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力的不同 就如同我们的生活有人觉得痛苦,有人觉得快乐!痛苦和快乐其实并不真实存在。 它只是产生在每个人的认知中,是对结果执着的产物, 同一件事有的人认为是苦,有的人认为是乐,那是由于他们的认知不同, 改变你的认知你将决定苦、乐! 美国有一个很大的鞋厂,但由于国内市场已经饱合,如何在海外开辟鞋市场就变得非常重要。 一天,鞋厂老板找来营销总管,指示他们派出两批市场调查组到非洲寻找市场。 去后不久,两个市场调查组都发来传真、电话。甲组说:“这里没有穿鞋的,即使生产出鞋来,在这里也会卖不出去还是赶快给我们寄来返美机票打道回府!” 而另一调查组乙组却与甲组结论完全相反。乙组十分兴奋地告诉老板:这里人人没有鞋穿,鞋子市场很大,急待我们开始。请汇款5万元,我们在这里提出筹建工厂,设计适合当地土着人穿的鞋。 老板对两个截然相反的调查结论作了比较,深信乙组是对的。于是做出在非洲建厂的决策,结果这个鞋厂在非洲的营业额大幅增长。 故事的哲理 所谓“机遇”和“粪土”,全看我们是不是能用“光明思维”去看待,从表面的沙漠中看到地下的油田。 另一方面,作为老板,在关键决策问题上,为慎重起见,要通过双向渠道决策,万万不可偏听偏信。最好通过对立意见争辩论证,再作定夺。 我们都曾听说过到非洲卖小鞋子的故事。这个故事也成为20多年来大学、企业界经常讨论的案例,主要原因在于它是一个简单易懂但颇有讨论意义的案例。 故事的概要如下: 因为要拓展非洲市场,亚洲某鞋子制造厂委派两位行销人员到非洲考察。甲君在非洲呆了几天,举目所见都是赤脚的非洲人。他颇为颓丧,原因是没有人穿鞋,意味着没有市场。于是他便向总公司汇报有关情况,同时订购机票回国。 而乙君到了非洲视察之后,发现大家都没有穿鞋子,市场潜能非常可观。他连夜致电 总公司,催促加速生产,以应付未来的需求。 甲乙两君同样考察非洲市场,却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讯息。乙君以乐观的心境看到希望,在第一时间催促加速生产,以供应非洲市场。然而,业绩却一败涂地! 原因何在? 原来,非洲人世代以来都是赤脚的,他们没有穿鞋的习惯,也不懂得穿鞋,鞋子无法激起他们的感动;再加上长期赤脚的结果,脚趾左右张开,一般中国或亚洲设计的鞋子,都不符合他们的需求。乙君对市场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最终还是一事无成,有人形容有热情,没水平。 于是,非洲卖鞋子的个案出现第三个版本。这个最新版本着重于调查研究和强劲的执行力,并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和生活习惯。为了使鞋子能够在非洲畅销热卖,丙君进行深入的研发,掌握非洲人的脚型,量脚订制,让他们穿起鞋来感到舒适。

中国与非洲的伙伴关系

中国与非洲的伙伴关系 肯尼思?金 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北京峰会必将开成一次隆重、务实的盛会,中非合作论坛———这艘承载着新世纪中非关系的伟大航船①必将乘风破浪,驶向中非友谊的美好明天!(Beijing Summ it,Secti on7,2006)② 在迄今最大的一次中非峰会召开之际,③我们有必要来审视一下胡锦涛主席提出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Hu,2006,in King,2006b)。本文将集中讨论中非之间的发展合作,特别是中国对非洲的发展援助,而不是考察中非伙伴关系的所有方面。这主要是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中非间的贸易和投资关注非常多,而关于中国对非援助的著述却极少。 本文主要是回顾具体的政策,而不是分析政策的实际效果。这些实际效果是通过在非洲各个国家的具体工程、项目或者其他的行动体现出来的。但是,即使不从国家层面上来分析政策的具体执行情况,中非关系发展中也仍然有一些重大进展值得我们去关注。 我们首先将集中讨论中国是如何看待与非洲的合作的。我们也会讨论“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Ne w Partnershi p f or Africa s Devel opment,NEP AD)与中国进行合作的方式和思路。此外,我们还会适当地对比中国和西方国家援非的不同方式。 3肯尼思?金(Kenneth King),香港大学和爱丁堡大学教授。 33本文的初稿是在“21世纪中国在非洲”会议上的发言稿(南非:约翰内斯堡,2006年10月16—17日)。该会议是为了准备中非合作论坛,由英国皇家学会、南非国际事务研究所以及NEP AD秘书处联合举办的。 ①对历史比较了解的读者看到“航船”一词可能会想到600年前的郑和。他当时带领舰队从中国出发进行了一系列伟大的航海,并到达了非洲的东部和东南部海岸。参见Sailing W est:A dm iral Zheng He’s Voyages,March—May2006,Hong Kong Museum of H ist ory。 ②“中非关系乘上新世纪的航船”的网页是由多个独立有序的网页链接组成的。下文在引用该网页上的内容时将注明其网页上所显示的顺序,如“第几”部分。 ③截至9月中旬,已经有超过30个国家的元首确定将参加此次峰会,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

“中国模式”对非洲发展的影响研究

“中国模式”对非洲发展的影响研究“中国模式”这一概念可以追溯至2004年由英国学者雷 默(Joshua Cooper Ramo)提出的“北京共识”,意指不同于 “华盛顿共识”,由中国发展出的政治与经济模式。 中国模式丰富和拓宽了世界范围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未来世界的发展方向。一些中东非洲国家正在“向东看”,探索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奥秘,以帮助本国走出困境。2006年6月,在南非开普敦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上,由津巴布韦政府率先提出的“向东看”政策成为会议的一个热门话题,许多非洲国家的领导人纷纷表示,认真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有助于非洲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中国的今天就是非洲的明天。博茨瓦纳央行行长莫霍霍提出,中国的发展模式能够启发非洲国家如何从低收入国家成为中等收入国家。 一、背景 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由于受到第一次石油危机和国际原材料市场价格变动等影响,非洲很多国家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中。这给当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提供了干涉非洲经济发展事务的机会。因而在新自由主义思想的主导下,非洲进行了一场以结构调整为中心的经济改革,但是结构调整政策自身存在严重缺陷,最终导致非洲经济改革的失败,引发经济危机。80年代的经济危机又引发新的政治动乱,国家内部和国家间的暴力冲突时有发生。 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冷战”结束,原先美苏投向非洲的资源骤减,诸多充当其代理人的非洲国家当权者遭遇财政困难而无法继续统治,同时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施压下,非洲很多国家实行多党民主制,这些因素导致非洲多国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很多国家再次爆发内战,甚至大屠杀,比如两次刚果(金)内战以及卢旺达大屠杀。

中国与津巴布韦的关系:1980年以来双边合作关系分析

中国与津巴布韦的关系:1980年以来双边合作关系分析 近年来,中国与非洲之间越来越密切的经济联系受到学者的日益重视。中国与津巴布韦的相互关系可以追溯到中国对津巴布韦反对殖民主义的解放斗争的支持。 1980年4月18日,津巴布韦独立,中国与津巴布韦建立了外交关系。随着中国在非洲参与经济活动的程度加深,中国与津巴布韦的关系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中津合作表现在许多领域层面,如贸易、投资、经济技术合作等,尤其是建筑、采矿、农业、能源、交通运输、资讯科技、电讯、纺织、旅游和军事等领域。津巴布韦推行了土地改革,此举遭受到西方的批评,于是津巴布韦将加强同中国的关系作为其东望政策的组成部分。 津巴布韦政府十分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中国坚持了对于他国国内事务的不干涉原则,与津巴布韦的关系不断加深,中国由一个传统的援助国变为了一个重要的国际支持者。 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1980年以来中国与津巴布韦的双边合作关系,全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背景介绍。失去西方的援助对津巴布韦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最近几年,中国已成为津巴布韦最大的投资者、贸易伙伴和援助国。回顾中国和津巴布韦相互关系的历史对本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其对中津当代关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津巴布韦独立后,中津关系的历史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80年至1999年,第二个阶段是从2003年至今。第一章提出了研究所涉及的主要问

题是:2000年以来,中国与津巴布韦关系不断加强最终导致了2003年东望政策提出的原因和动力是什么?这是津巴布韦国内和国外因素相结合所导致的结果吗?另外一些问题是:在1980年之前,中国和津巴布韦是否存在关系?它与现如今的中津关系是否有明显的不同?中国是何时参与到非洲事务之中?中国对津巴布韦经济发展的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中国从津巴布韦的发展中所获得收益是什么?中国的捐助是如何被津巴布韦政府所接受的?加强与中国的合作,能否帮助维持津巴布韦经济的稳定?中国与津巴布韦双边合作的经验与教训是什么?中国对津巴布韦或者非洲的援助与西方国家的援助有何不同?在这一章提出了研究的目标、理论假设、研究的关键词,并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 本研究应用了数据收集的研究方法,以依附理论为研究的理论框架。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认为依附是“国家或国际行为体之间在国际贸易的资金、商品、劳动力、信息等流动上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此外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还指出,当前国际体系的特点是相互依存、共同的责任和彼此依赖,这点在中国与非洲的关系上体现的很明显。全球化的推动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变得更加引人注目,中国和津巴布韦彼此互助的战略定位很好地展示了这一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二章是自1980年到1999年中国与津巴布韦关系发展的第一阶段。津巴布韦和中国的政治与外交关系由此开始。 中国和非洲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联系,中国支持了非洲国家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国对非洲提供了物质和道义上的援助。中非关系不断加强,尤其是成立于2000年10月的中非合作论坛成为了双方合作的官方平台。 中国支持津巴布韦总统Mugabe的非洲民族联盟(ZANU),民盟成立于1963

三个美国人去非洲开拓鞋市场案例分析

三个美国人去非洲卖鞋分析的案例 一家美国鞋业公司派职员A到一个非洲国家,去了解公司的鞋能否在那里找到销路。一个星期后,这位职员打电话回来说:“这里的人不穿鞋,因而这里没有鞋的市场” 鞋业公司总经理决定派职员B到这个国家,对此进行仔细调查。一星期后,B打电报回来说:“这里的人不穿鞋,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鞋业公司总经理为弄清情况,再派C去解决这个问题。两星期后,C打电话回来说:“这里的人不穿鞋子,然而他们有脚疾,穿鞋对脚会有好处,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在教育他们懂得穿鞋有益方面花费一笔钱。我们在开始这前必须得到部落首领的合作。这里的人没有什么钱,但是他们生产着我未曾尝过的最甜的菠萝,我估计鞋的潜在销售量在3年以上,因而我们的一切费用包括推销菠萝给一家欧洲超级市场联号的费用,都将得到补偿。总算起来,我们还可赚得垫付款20%的利润。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毫不迟疑地去干” 思考:1、这三个人各是什么观念?为什么? 2、高水平的营销人员应具备什么观念和技能? 1.首先他们的职位不一样,所接触的事自然也不一样,他们的价值观也不 同。就如同你要一个只是坐在办公室里的普通员工去分析公司未来的走向一样。正因为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不同,所以他们看待事情的角度也是不同的。 文中的财务主管认为这里的人没有穿鞋的习惯又怎么会去买鞋。而推销员师从推销的角度去看,这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他的目的是只把东西推销出去。而最后的c不仅看到了潜在的市场,并分析其中的风险与机遇,最后得出一个比较理想的结论。 2.我认为一个高水平的营销人员应具备以下的观念: 1.谦虚好学。时代在进步,市场在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必须跟上时代的步 伐,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改进。像各种各样的人学习不同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 2.勇于创新。市场的竞争是激烈的残酷的,适者生存,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只有不断的创新,才不会被淘汰。 3.团队协作。很多事情并不是光靠一个人就能完成的,要学会利用集体的力 量。 4.诚信待人。这是最主要的。 应具备的技能: 1.必须先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并能熟练运用 2.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这点十分重要,推销就是与人打交道,如果连这点 都做不到,何来推销。 3.适应能力强,不同的地域又不一样的风俗。 4.要有坚定的信念与毅力,这样无论遇到任何事你都不会被打倒。

案例:海岛卖鞋

案例:海岛卖鞋 某国某制鞋企业老板一直在思考企业该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制鞋行业在该国应该说已相当成熟,而且市场化程度很高,竞争异常激烈。为了扩大自己的市场公司从上到下,想了不少办法,可总是收效甚微,不仅自己的市场份额没什么变化,而且销售额也增长不大。公司大量的营销投入往往得不偿失,这一方面说明竞争惨烈,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内鞋业市场已经基本饱和。 正当这位老板一筹莫展之际,公司财务科长来汇报工作。在讨论完公司财务问题后,财务科长趁机向老板请婚假。这位财务科长工作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深得老板领先而且请婚假这段时间内,公司财务工作正好不忙,只有些例行工作。老板自然很爽快地批准了财务科长的请求,并关切地问财务科长的婚礼的筹备情况。财务科长回答说准备一切从简,旅游结婚。原来财务科长和新娘已约好趁婚假出国到非洲某海岛旅游胜地旅游放松。老板边声说好,突然想起公司的发展问题,灵光一现:“国内市场既然难有作为,不妨从国际市场上找找出路。”于是嘱咐财务科长出国旅游期间,顺便观察一下该海岛的鞋业市场,看看公司通过出口打开国际市场、扩大销售的可能性。财务科长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 不久,财务科长携妻子来到这个海岛。在陪妻子旅游之余,财务科长牢记着老板的嘱托,四处打听该岛鞋业的情况。令人奇怪的是在他所到的旅游区内竟然没有一家卖鞋的商铺,更看不到修鞋的地方。问当地的土著居民该岛鞋业市场的位置时,他们都是一脸茫然,想不起有哪个地方卖鞋。更令人惊讶的是:财务科长观察到当地土著居民基本上不穿鞋,虽有极少数的人穿鞋,那种鞋也只是一种自编的绑在脚上的草垫而已。于是,认真负责的财务科长立刻通过越洋电话向老板汇报说:“这里买鞋的地方都找不到,根本就不存在鞋业市场,看来公司发展得另辟蹊径。” 这位老板一直在鞋业市场摸爬滚打,他的理想就是让消费者在全世界的鞋业市场都能找到他的鞋,让所有的人都能穿上他的鞋。听了财务科长的汇报,他心里犯嘀咕,是不是财务科长一直做财务工作,市场意识不够敏锐呢?为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慎重起见,老板找来两名长期在市场一线的销售人员,其中销售人员甲老成持重,办事让人放心;销售人员乙则开放活泼,富于创新精神。老板给这两名销售人员指定了一个新任务:去海岛考察当地的鞋业市场,评估公司鞋业出口的可能性。老板希望用销售人员对市场的敏感来更准确地把握海岛鞋业市场。鉴于财务科长只是在旅游区内观察了解,这次老板特意安排两位销售人员在海岛分头行动,尽量多走访些地方,然后分头向他汇报。 销售人员甲和乙接收了老板的批示后便迅速起来,前往海岛分头调研。大约过了一个星期,两人几乎同时通过越洋电话向老板汇报,但汇报的内容却大相项庭。销售人员甲汇报说:他几乎走遍了海岛,发现这里的人几乎都不穿鞋子,没有穿鞋的这种需求,自然也就没有市场。与甲的沮丧相反,销售人员乙十分兴奋的汇报说:他也走遍了海岛,发现这里的人几乎都没有鞋,海岛鞋业市场潜力很大。机会难得,公司应马上寄出一批鞋子让他和甲留在这里销售。 听完这两位人员的不同汇报,老板更加不知所措。在重大的经营决策问题上,他一向慎重。在公司的营销决策方面,老板对营销总监总是言听计从,于是老板又派他最领先的营销总监通过实地考察后能够合出一个具体的决策方案。 一个月后,营销总监拿出了一个具体的海岛鞋业营销方案。方案基本认同销售人员乙的看法,认为公司在该海岛发展业务是一次难得的营销机会;不过对营销的可行性以及如何营销,认识大有不同。方案首先调查了海岛居民不穿鞋的原因:长期以来,由于海岛自然条件较好,到处都是沙地或草地,而且一年四委都比较暖和,岛内居民就养成了打赤脚的习惯;但是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居民长期赤脚,缺乏保护,大部分人都患有脚疾,穿鞋对他们有好处;也由于遗传特征和长期的生活习惯不同,海岛居民的脚部特征和内陆居民有很大不同,

“中国在非洲”:全球体系的困境

原载:《中国经济》 对中非关系的分析既不能简单地用“双赢”来概括,也不是西方媒体所描述的噩梦。中国的行为应放在世界体系的大环境下来看,应使用比较的方法来进行分析讨论 “中国在非洲”:全球体系的困境 文·BarrySautman 严海蓉 前言 近几年来国际上有了许多关于 “中国在非洲”(China in Africa) 的讨论,特别是在那些与非洲联 系密切的的西方国家,即美国、 英国和法国。中国在非洲的作为 当然应该接受监察,然而西方精英把中国看作是与西方争夺非洲资源和影响力的对手,从而扭曲了关于“中国在非洲”的看法。他们关于“中国在非洲”的话语比其关于“西方在非洲”的话语要负面得多。 这种话语包括中国在非洲的作为如何对非洲的治理造成了“坏的影响”。 [1]与此相伴随的一种观点套用发展权的话语,认为中国在非洲的作为阻碍了非洲的发展。[2]2007年《纽约时报》的社论典型地显示了西方媒体是如何进行这种讨论的;其标题《非洲乱治的庇护者》指的是中国。

[3]这篇社论说如果非洲国家把自然资源抵押给中国,中国将为他们开出巨额的支票,而不关心腐败或专制的问题。它说中国正在进行“冷酷的人民币外交”,与实行“种族灭绝”的苏丹政府保持“丑陋的伙伴关系”,并把津巴布韦总统罗伯特?穆加贝当作“最喜欢的人”,使津巴布韦缺乏自由选举和“理智的经济政策”。《纽约时报》还断言,中国正在用廉价商品充斥非洲,给非洲国家提供贷款却不坚持西方国家所努力推动的《采掘业透明度倡议》(EITI)的准则,从而使最贫穷的非洲工人变得更加困苦。社论还对中国公司对赞比亚矿工的剥削表示愤慨。 这种话语的本质是指责中国在非洲的政策有损人权,甚至是一种“殖民主义政策”,这种指责建立了一个假设,即在话语的背后“高尚”的西方当然与此不同。[4]中国在非洲大陆的有些活动确实侵犯了非洲人的人权,但不是以西方精英所声称的那种方式进行的,而是以与西方政策相同的方式进行的,包括不利的贸易条件、对自然资源的大量开采、压迫性的劳动制度以及对独裁统治者的支持,所有这些都是现代世界体系的共同特征。中国的精英们过去曾经谴责过这些做法,但现在却几乎把这些颂扬为有活力的资本主义(dynamic capitalism)。例如,在2007年,复旦大学学者简军波在颇有影响的《Beijing Review》杂志上回应对中国在非洲搞“殖民主义”指责说:“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进入了非洲,它们只是专注于利润,而不管对非洲社会的有害影响,例如环境污染、过度开发和对当地劳动力的剥削”。但是他认为中国所采取的路径“与市场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的逻辑是一致的”,因而这些作为并没有把中国变成一个殖民主义者,而是变成一个“在非洲成功的资本家”。[5]

营销小故事:卖梳子&卖鞋

<<把梳子买给和尚》 ——让人拍案叫绝的营销小故事 某公司创业之初,为了选拔真正有效能的人才,要求每位应聘者必须经过一道测试:以比赛的方式推销100把奇妙聪明梳,并且把它们卖给一个特别指定的人群:和尚。 几乎所有的人都表示怀疑:把梳子卖给和尚?这怎么可能呢?搞错没有?许多人都打了退堂鼓,但还是有甲、乙、丙三个人勇敢地接受了挑战......一个星期的期限到了,三人回公司汇报各自销售实践成果,甲先生仅仅只卖出一把,乙先生卖出10把,丙先生居然卖出了1000把。同样的条件,为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公司请他们谈谈各自的销售经过。 甲先生说,他跑了三座寺院,受到了无数次和尚的臭骂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挠,终于感动了一个小和尚,买了一把梳子。 乙先生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把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的头发都吹乱了。乙先生找到住持,说:“蓬头垢面对佛是不敬的,应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头。”住持认为有理。那庙共有10座香案,于是买下10把梳子。 丙先生来到一座颇富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对方丈说:“凡来进香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回赠,保佑平安吉祥,鼓励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字,然后作为赠品。”方丈听罢大喜,立刻买下1000把梳子。 公司认为,三个应考者代表着营销工作中三种类型的人员,各有特点。甲先生是一位执著型推销人员,有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真诚感人的优点;乙先生具有善于观察事物和推理判断的能力,能够大胆设想、因势利导地实现销售;丙先生呢,他通过对目标人群的分析研究,大胆创意,有效策划,开发了一种新的市场需求。由于丙先生过人的智慧,公司决定聘请他为市场部主管。 更令人振奋的是,丙先生的“积善梳”一出,一传十,十传百,朝拜者更多,香火更旺。于是,方丈再次向丙先生订货。这样,丙先生不但一次卖出1000把梳子,而且获得长期订货。

海岛卖鞋案例分析

机遇和风险同在,激情和理性并存 ——寄语和景的各位事业伙伴 曾经有一家美国的制鞋公司寻找国外市场,公司总裁派了一名推销员到非洲某个海岛上的国家,让他了解一下能否向该国卖鞋。这个推销员到非洲后给总部发回一封电报说:“这里的人都习惯赤脚,不穿鞋,这里没有市场。”随即这名推销员就离开了那里。总裁随后又派去另一名推销员。第二个推销员到非洲后也给总部发回一封电报,电报中说:“在这里的发现让我异常兴奋,因为这里的人都是赤脚,还没有一人穿鞋,这里市场巨大”。于是他开始在岛上卖鞋…… 在打开一个市场之前,我们一定要了解当地文化,分析当 地生活习性。根据案例,我们可以想象该海岛是一个相对闭塞的 海岛,很少有外人进入,所以生活方式比较落后,对外面人的生 活习惯可能他们并不是很了解。他们不穿鞋,甚至可能根本不明 白鞋是什么东西。所以我们首先要分析他们不穿鞋的原因:这可 能是由于该海岛气候常年比较温暖,再加上海岛上以沙滩为主的 地面,省去了穿鞋的必要。可是,这里的文化虽然是一个相对稳 定的要素,但不是静止的,长年不穿鞋,脚必然会染上一些疾病。 这为改变文化,推动文化变化渗透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次,要从 他们的角度出发,分析他们的潜在需求。长年赤脚的人,脚部必 然会生茧,而且脚形比一般人要来的宽大。所以要在那销售鞋, 就要生产出符合他们脚形的鞋子,并且要适合在海滩上行走。第 三,要了解当地的权力机构及习俗,在推销过程中不能背离他们 的文化,以免引起当地人的反感。 我组成员认为第二个销售人员要在海岛打开市场可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灌输思想。针对当地的情况,我们得让岛上居民认识鞋, 以及穿鞋的必要性。 1.让其知晓鞋的存在。我们可以利用人的好奇心,在小岛上放 置一个箱子,里面放上一双鞋,然后用一块黑布将其盖上,并在布上写下“请勿掀开”,以引起岛民的好奇心,接着就可以趁着人们的好奇心将鞋子介绍给岛民。 2.让其对穿鞋感兴趣。我们可以结合当地的风俗文化,在当地 节日的时候组织一些活动将鞋子引入,灌输一种穿鞋健康舒适的思想.将岛民的好奇心与文化认同充分结合起来,进一步引起岛民对穿鞋的兴趣。 3.打开岛民中小孩子的市场,将部分鞋产品做成玩具形式赠送, 并且针对小孩的兴趣设计符合小孩审美的产品。 二、与当地政府(权力机构)沟通,并建立好关系,取得他们 的支持。 1.从上到下推销(机构适应,即与当地组织结构和运作程序相 调整,以适应当地市场的文化特征和社会传统)。可以通过聊天的方式,和当地政府(权力机构)的领导者拉近距离,让他对我们产生信任感,进而接受我们的推销。下一步,就可以让领导者向下宣传或建议,让岛民们接受鞋子。 2.在群众中进一步建立影响度。生产与当地岛民脚型相适应的 鞋子,生产偏大而且穿着轻便舒适的鞋型(产品适应,即企业改进营销产品或者重新设计产品以适应目标市场的文化特

中国在非洲全球体系的困境

"中国在非洲":全球体系的困境 对中非关系的分析既不能简单地用"双赢"来概括,也不是西方媒体所描述的噩梦。中国的行为应放在世界体系的大环境下来看,应使用比较的方法来进行分析讨论 文·沙伯力严海蓉 近几年来国际上有了许多关于"中国在非洲"的讨论,特别是在那些与非洲联系密切的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和法国。中国在非洲的作为当然应该接受监察,然而西方精英把中国看作是与西方争夺非洲资源和影响的对手,从而扭曲了关于"中国在非洲"的看法。他们关于"中国在非洲"的话语比其关于"西方在非洲"的话语要负面得多。 这种话语包括中国在非洲的作为如何对非洲的治理造成了"坏的影响"。与此相伴随的一种观点套用发展权的话语,认为中国在非洲的作为阻碍了非洲的发展。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话语在美国最盛行,而在1998年联合国通过发展权的决议时,只有美国拒绝承认这种权利。2007年《纽约时报》的社论典型地显示了西方媒体是如何进行这种讨论的;其标题《非洲乱治的庇护者》指的是中国。这篇社论说如果非洲国家把自然资源抵押给中国,中国将为他们开出巨额的支票,而不关心腐败或专制的问题。它说中国正在进行"冷酷的人民币外交",与实行"种族灭绝"的苏丹政府保持"丑陋的伙伴关系",并把津巴布韦总统罗伯特·穆加贝当作"最喜欢的人",使津巴布韦缺乏自由选举和"理智的经济政策"。《纽约时报》还断言,中国正在用廉价商品充斥非洲,给非洲国家提供贷款却不坚持西方国家所努力推动的《采掘业透明度倡议》(EITI)的准则,从而使最贫穷的非洲工人变得更加困苦。社论还对中国公司对赞比亚矿工的剥削表示愤慨。 这种话语的本质是指责中国在非洲的政策有损人权,甚至是一种"殖民主义政策"。中国在非洲大陆的有些活动确实侵犯了非洲人的人权,但不是以西方精英所声称的那种方式进行的,而是以与西方政策相同的方式进行的,包括不利的贸易条件、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压迫性的劳动制度以及对独裁统治者的支持,所有这些都是现代世界体系的共同特征。中国的精英们在过去曾经谴责过这些做法,但现在却几乎把这些颂扬为有活力的资本主义。例如,2007年复旦大学学者简军波在颇有影响的Beijing Review杂志上回应对中国在非洲搞"殖民主义"指责。他认为中国所采取的路径"与市场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的逻辑是一致的",因而这些作为并没有把中国变成一个殖民主义者,而是变成一个"在非洲成功的资本家"。 对西方的话语我们的论点不是反其道而行之。我们并不想说"中国在非洲"是积极的,西方是消极的,或者说中国在非洲的作为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西方也有类似的作为。对中非关系的分析既不能简单地用"双赢"来概括,也不是西方媒体所描述的噩梦。中国的行为应放在世界体系的大环境下来看,应使用比较的方法来进行分析讨论。我们的论点包括三个方面:1)在世界体系的背景下,很难对中非关系的长短处进行单独的评估;2)作为世界体系的成员,中国在非洲与西方在非洲的共同之处要远比人们想象得多;3)中国和西方在非洲的作为仍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曾经是一个半殖民地国家,有社会主义的遗产以及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定位,这些因素使中国的政策不像西方的政策那么有损于非洲人的权利观(美国政府已经注意到中国在非洲的吸引力)。在此,我们主要讨论中国在非洲的活动。我们也要考查"中国在非洲"的话语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以及非洲人是否同意这些话语的主要观点。 中国与非洲的贸易急剧上升。1995年中非贸易额只有30亿美元,2006年中非贸易额已达到550亿美元,非洲在中非贸易中略有顺差。但是当年中国与非洲的贸易仅仅是中国外贸总额(1.76万亿美元)的3%。2008年中国与非洲的贸易总额为1070亿美元,非洲明显

最新最最经典的销售小故事教学文案

最最经典的关于销售的小故事 内容简介:在在销售行业里总是流传这么几个经典的故事,不要嫌故事小,小故事总是蕴藏着大智慧的。下面,还是跟世界工厂网小编来学习几个经典的小故事吧,或许是你一直要找的呢。 销售小故事之一:两个推销员 这是营销界尽人皆知的一个寓言故事: 两家鞋业制造公司分别派出了一个业务员去开拓市场,一个叫杰克逊,一个叫板井。 在同一天,他们两个人来到了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到达当日,他们就发现当地人全都赤足,不穿鞋!从国王到贫民、从僧侣到贵妇,竟然无人穿鞋子。 当晚,杰克逊向国内总部老板拍了一封电报:“上帝呀,这里的人从不穿鞋子,有谁还会买鞋子?我明天就回去。” 板井也向国内公司总部拍了一封电报:“太好了!这里的人都不穿鞋。我决定把家搬来,在此长期驻扎下去!”两年后,这里的人都穿上了鞋子…… 营销启示: 许多人常常抱怨难以开拓新市场,事实是新市场就在你的面前,只不过你怎样发现这个市场而已。 销售小故事之二:两辆中巴 家门口有一条汽车线路,是从小巷口开往火车站的。不知道是因为线路短,还是沿途人少的缘故,客运公司仅安排两辆中巴来回对开。 开101的是一对夫妇,开102的也是一对夫妇。 坐车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于他们常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进城往往是一家老小。101号的女主人很少让孩子买票,即使是一对夫妇带几个孩子,她也是熟视无睹似的,只要求船民买两张成人票。有的船民过意不去,执意要给大点的孩子买票,她就笑着对船民的孩子说:“下次给带给个小河蚌来,好吗?这次让你免费坐车。” 102号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带孩子的,大一点的要全票,小一点的也得买半票。她总是说,这车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运公司交多少多少钱,哪个月不交足,马上就干不下去了。 船民们也理解,几个人掏几张票的钱,因此,每次也都相安无事。不过,三个月后,门口的102号不见了。听说停开了。它应验了102号女主人的话: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为搭她车的人很少。 营销启示:

中国对非洲战略

中国对非洲战略 摘要:中国与非洲国家外交关系经过50多年的发展,虽硕果累累,但也经历了许多曲折。在20世纪80年代初,面对各种困难,中国从中非关系的大局出发对非洲外交战略进行了调整。这次调整为中国重新制定对非外交政策奠定了基础,并促进了中非关系逐步走向成熟。本文通过对该时期中国对非洲外交战略调整的内容、原因及其对中非关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分析,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发展的脉络,将有助于今后制定更加有利于中非关系发展的外交战略。之后将从近十年中非经济发展历程,分析当今在非洲的影响力,最后由此引出对中国未来海外驻军问题的讨论。 关键词:中国对非援助、外交战略、经济影响力、海外军事基地 正文: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对非洲外交战略的调整在中非关系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调整之后的中非关系由以意识形态划线转变为平等务实,中国对非洲国家也逐步从单向援助发展成为相互合作互利的关系。这次调整成为中国重新制定对非洲外交政策的基石。实践证明,此次的战略调整是非常及时的,而且其影响也是相当积极的。因此,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非外交战略的调整进行分析,能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发展的脉络,将有助于今后制定更加有利于中非关系发展的外交战略。 一、中国对非洲外交战略的发展过程 1.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中国对非洲外交战略 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70年代末期,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处于起步状态,中国对非洲的外交战略由于受到国内外因素的影响,其特点表现为理想主义和意识形态色彩浓重。基于此,中国在这一时期对非洲国家采取了主动友好的态度,积极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并对非洲国家进行了大量的援助建设。总体来说,该时期内,中国对非外交战略的目标已基本达到。首先,中国与许多非洲国家建立了官方关系。其次,中国利用非洲国家的政治资源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自身的形象。第三,中国得到了非洲国家的支持而重返联合国。但同时,中国在这一阶段的对非洲战略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于强调意识形态和政治收益,中国对非洲国家进行了大量的单方面援助,而忽视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因此,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中国对非洲战略开始调整和转变。 2.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非洲外交战略调整的内容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调整了自身的整体外交战略,其要点是在邓小平外交思想指引下强调:第一,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做出了新论断。认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中国要充分利用这个历史机遇发展国家经济。第二,坚持独立自主政策。中国调整了“一条线”战略,独立自主地决定对国际问题的态度和政策;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在国际事务中,中国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决不屈从于任何大国的压力,也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第三,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中国放弃了以前错误的“世界革命”的外交路线,强调国家间关系不论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异同,都应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战略,努力与所有国家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规则体系,寻求在国际事务中采取更为独立自主的立场。第四,实行对外开放,既向发达国家开放,也向发展中国家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政策也相应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是中国外交整体战略转变下的必然结果,而且也和中国政府在该时期中对以前的对非战略的重新认识密切相关。总体来讲,这种转变的特点是强调了务实。 首先,中国在政治上相对保持中立,尽量避免卷入非洲国家内部的事务与争端。20世纪60、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战略具有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由于当时美苏争霸、中苏关系恶化和中国国内情况日益严峻,因此,中国从世界革命的考虑出发对非洲是十分重视的。同时,中国还有与苏联争夺在非洲的影响力的主观趋向。但这种外交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且还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外交关系和国际形象。进入20世纪80年代,

15个销售故事分享

15个销售故事分享 每天早上,一只非洲羚羊醒来,她就知道,必须要比跑的最快的非洲狮子还要快,否则她就被吃掉;每天早上,一只非洲狮子醒来, 他就知道,必须要比跑的最慢的非洲羚羊还要快,否则他就被饿死; 不管你是狮子,还是羚羊。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你就得开始跑了~ 【启示】奔跑起来吧,在这个竞争的社会中,如果企业停滞不前,还沉浸在旧日的辉煌里面,那么最终的命运就是或者被吃掉,或者 被饿死! 某一地区,有两个报童在卖同一份报纸,两个人是竞争对手。第一个报童很勤奋,每天沿街叫卖,嗓子也很响亮,可每天卖出的报 纸并不很多,而且还有减少的趋势。 第二个报童肯用脑子,除了沿街叫卖,他还每天坚持去一些固定场合,一去了后就给大家分发报纸,过一会再来收钱。地方越跑越熟,报纸卖出去的也就越来越多,当然也有些损耗。而第一个报童 能卖出去的也就越来越少了,不得不另谋生路了。 【启示】 第二个报童的做法中大有深意: 第一、在一个固定的地区,对同一份报纸,读者客户是有限的。买了我的,就不会买他的,我先将报纸发出去,这个拿到报纸的人,是肯定不会去再买别人的报纸。等于我先占领的市场,我发的越多,他的市场就越小。这对竞争对手的利润和信心都构成了打击。 第三、即使有人看了报,退报不给钱,也没有什么关系,一则总会有积压的报纸,二来他已经看过了报纸,肯定不会再买同一份了。还是自己的潜在客户。 这个故事我们会学到许多关于消费者、市场占有、潜在消费者、忠诚客户等营销名词。

从前,有个秀才去京城应试。途中,在一小店投宿,将马套在门口的木桩上,天亮准备上路时,马却不知去向。从此,秀才开始四处找马。 他找了一整天,没见找马的踪影; 第二天,他远远看见前面好象有一匹马,但走近一看,却是一头驴,他失望地摇了摇头,继续往前走。 第三天,他有见到前面有匹马,心中暗喜;这回该是我的那匹马了吧,但走进一看,还是一头驴。他又走了,仍是每天都能看见一头驴,但他一直没有理睬这些驴,只是在寻找自己马。 考试的时间一天天临近,而这位秀才终因精疲力竭而死在找马的路上。 【启示】寻找客户是每个营销者每天所做的首要工作,但是每天我们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首先应思考这个问题:顾客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我们需要的是什么顾客?怎样找到顾客? 因循守旧、缺乏权变思维的营销者是不会找到自己的顾客的。 在天堂门口,两个异国老太太相遇了。上帝让她们个自说出自己一生最高兴的事情。 “我攒了一辈子的钱,终于住了一天新房子,我这一辈子活得也不怨啊。”中国老太太高兴的说。 “我住了一辈子的房子,在我去世之前终于把买房子的贷款还清了”。美国老太太也高兴地说。 上帝叹了口气,说:“选择不同,效果也是不同的”。 【启示】我国的许多消费者以往沉积下来的落后消费意识,使其在消费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又不愿选择消费信贷,只能造成中国老太太的悲哀。但是,潜在的需求是一种存量资源,可以通过宣传加以引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