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几种常见的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

几种常见的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

几种常见的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
几种常见的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

几种常见的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

1.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蔬菜的品质越来越关注。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副食品,它可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糖酸等物质,但蔬菜又是一种容易富集硝酸盐的作物。研究表明,人体摄入的硝酸盐81. 2 % 来自蔬菜。虽然硝酸盐本身对人体无害或毒害性相对较低,但现代医学证明人体摄入的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可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使血液的载氧能力下降,从而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婴幼儿尤为如此;另一方面,亚硝酸盐可与人类摄取的其他食品、医药品、残留农药等成分中的次级胺(仲胺、叔胺、酰胺及氨基酸)反应,在胃腔中(pH = 3)形成强力致癌物—亚硝胺,从而诱发消化系统癌变,这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由于蔬菜中积累过量硝酸盐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必须使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根据我国《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G B18406. 1 —2001)的相关标准,新鲜食用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不超过的允许标准一般控制在432μg/ g 以下。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对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监测、调查评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中蔬菜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简便高效提取技术和测定方法的研究是关键的环节。

2.材料与方法

.材料:根茎类:胡萝卜、土豆;

瓜果类:小瓜、黄瓜;

叶菜类:白菜、卷心菜;

.方法:

称取

叶菜类

果瓜类 1g

→磨碎→用30ml 蒸馏水入100ml 的容量瓶→加5ml 氨缓冲液,30ml 蒸馏水,活性炭→摇匀静置20min →加入蛋白质沉淀剂(溶液Ⅰ 1ml 溶液Ⅱ 2ml )→摇匀定容→摇匀放置10min →过滤到小烧杯→用石英杯(10ml )比色→在219nm 下测浓度→代入公式计算

NO 3 含量(mg/kg)=1000

1000

W ??V C 3. 结果分析

表1:

小瓜

白菜

卷心菜

黄瓜

表2:

由表可看出六种蔬菜硝酸盐含量大小为:卷心菜>白菜>小瓜>胡萝卜>土豆>黄瓜

4.讨论

5.参考文献

(1).李静娜王红珠梁高道28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随贮存时间的变化[ J].中国公共卫生, 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401- 94. 水果、蔬菜及其制品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 3 ).叶尚红等《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教程》第二版,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

蔬菜中亚硝酸盐

贮藏条件和时间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摘要现代研究表明,蔬菜中的亚硝酸盐是比农药危害更大的一种成分。由于过度施用氮肥,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经常偏高,转化成亚硝酸盐之后,可能和蛋白质分解产物合成亚硝胺,成为诱发胃癌等疾病的隐患。调查发现,我国膳食中80%左右的亚硝酸盐来自蔬菜。本课题选择研究不同贮藏条件和不同贮藏时间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影响,以期对为减少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提供依据,以指导人们合理安全食用蔬菜。 本试验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市场上常见的果类、叶菜类、根茎类蔬菜各两种(既黄瓜,茄瓜,菠菜,白菜,萝卜,土豆)在常温,冷藏,冷藏密封三种贮藏条件下连续五天时间每天的亚硝酸盐含量,并与亚硝酸钠溶液标准曲线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一般情况,在0~5 d贮藏时间中,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三种贮藏条件下,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呈明显增加趋势,但含量和增加趋势有差异;叶菜类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及其变化速率高于根茎类和瓜果类蔬菜;相同贮藏时间下,冷藏不密封条件下贮藏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及其变化速率低于冷藏密封条件下;冷藏条件下贮藏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及其变化速率低于室温条件下。 关键词亚硝酸盐;蔬菜;贮藏条件;贮藏时间;测定 1.前言 蔬菜富含硝酸盐,许多蔬菜能从土壤中富集更多的硝酸盐。蔬菜中的硝酸盐在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下可转变为亚硝酸盐,凡有利于某些还原菌生长和繁殖的各种因素(如温度,湿度,ph值等)都可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摄入过多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而蔬菜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测定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随贮存时间的变化,控制亚硝酸盐摄入量,预防亚硝酸盐对人体潜在的危害,对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 现今,国内外不少研究者在研究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测定分析方法,从测定原理、定量分析和影响因素等几方面比较各分析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蔬菜中重金属(Pb、Cd)含量的测定 实验报告

蔬菜中重金属(Pb、Cd)含量的测定 摘要:本实验目的在于测定蔬菜中重金属(Pb、Cd)含量。以芥菜为样品,用干法灰化处理样品,用悬汞电极微分脉冲极谱法对铅离子和镉离子进行测定,用标准加入法做定量分析。测得结果为芥菜根中铅含量为2.5579mg/kg,镉含量为3.1836mg/kg。超过国标中对铅镉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蔬菜;重金属(铅Pb、镉Cd);微分脉冲极谱法 1 引言 1.1 测定蔬菜中Pb、Cd含量的现实意义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加剧,工业“三废”的排放及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和含重金属的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导致蔬菜中重金属污染加剧。蔬菜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农产品,蔬菜中具有积累性和持续性危害的重金属含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其中,铅及其化合物对人体有毒,摄取后主要贮存在骨骼内,部分取代磷酸钙中的钙,不易排出,中毒较深时引起神经系统损害,严重时会引起铅毒性脑病;镉会对呼吸道产生刺激,长期暴露会造成嗅觉丧失症、牙龈黄斑或渐成黄圈,镉化合物不易被肠道吸收,但可经呼吸被体内吸收,积存于肝或肾脏造成危害,尤以对肾脏损害最为明显。因此对蔬菜中的重金属铅、镉测定的研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2目前有关蔬菜中重金属(Pb、Cd)含量的测定方法的概述 根据《GB 5009.1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测定食品中铅含量包括以下方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二硫腙比色法、单扫描极谱法。 根据《GB/T 5009.15-200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镉的测定》,测定食品中镉含量包括以下方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之碘化钾-4-甲基戊酮-2法、原子吸收光谱法之二硫腙-乙酸丁酯法、比色法、原子荧光法。 此外,测定食品中铅镉含量方法还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法、二次导数极谱法、催化极谱分析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溶出伏安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可准确有效地测定了奶粉中的镉、铅、铜;通过观察试纸显色法可实现了快速检测食品中镉含量的要求。 火焰原子吸收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测定高浓度元素时干扰小、信号稳定;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灵敏、准确、选择性好,但基体干扰严重,不适合多种元素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能同时分析多种元素,但价格昂贵,易受污染;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仪器简单、价格低廉、容易普及,但干扰因素较多,选择性较差。阳极溶出伏安法灵敏度高、分辨率好,仪器价格低廉,可同时测定几种元素。其次还有间接碘量法,但这一方法测定误差较大;而比色法方法虽简单,但由于要使用有毒和易挥发的三氯甲烷等试剂,有害于分析人员的健康和污染环境。

几种常见的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说课讲解

几种常见的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 1.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 ,消费者对蔬菜的品质越来越关注。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副食品 ,它可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糖酸等物质 ,但蔬菜又是一种容易富集硝酸盐的作物。研究表明 ,人体摄入的硝酸盐 81. 2 % 来自蔬菜。虽然硝酸盐本身对人体无害或毒害性相对较低 ,但现代医学证明人体摄入的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可还原成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可使血液的载氧能力下降 ,从而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婴幼儿尤为如此;另一方面 ,亚硝酸盐可与人类摄取的其他食品、医药品、残留农药等成分中的次级胺(仲胺、叔胺、酰胺及氨基酸)反应 ,在胃腔中(pH = 3)形成强力致癌物—亚硝胺 ,从而诱发消化系统癌变 ,这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由于蔬菜中积累过量硝酸盐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因此必须使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根据我国《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 G B18406. 1 —2001)的相关标准 ,新鲜食用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不超过的允许标准一般控制在 432μg/ g 以下。由此可以看出 ,加强对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监测、调查评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中蔬菜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简便高效提取技术和测定方法的研究是关键的环节。 2.材料与方法 ①.材料:根茎类:胡萝卜、土豆; 瓜果类:小瓜、黄瓜; 叶菜类:白菜、卷心菜; ②.方法: 称取{叶菜类 0.5g 果瓜类 1g →磨碎→用30ml蒸馏水入100ml的容量瓶→加5ml氨缓冲液,30ml蒸馏水,0.5g 活性炭→摇匀静置20min→加入蛋白质沉淀剂(溶液Ⅰ 1ml 溶液Ⅱ 2ml)→摇匀定容→摇匀放置10min→过滤到小烧杯→用石英杯(10ml)比色→在219nm下测浓度→代入公式计算 NO 3 含量(mg/kg)= 1000 1000 W ? ?V C 3.结果分析

实验七 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实验七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1、实验目的 掌握蔬菜中硝酸盐的测定原理,熟悉取样方法、样品的处理、测定和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各种试剂的配制方法。 2、实验原理 用pH9.6~9.7的氨缓冲液提取样品中硝酸根离子,同时加活性炭去除色素类,加沉淀剂去除蛋白质及其他干扰物质,利用硝酸根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在紫外区219nm处具有等吸收波长的特性,测定提取液的吸光度,其测得结果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吸光度的总体,鉴于新鲜蔬菜、水果中亚硝酸盐含量甚微,可忽略不计。测定结果为硝酸盐的吸光度,可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质量浓度,计算样品中硝酸盐的含量。 3、仪器与试剂 3.1 仪器 (1)紫外分光光度计 (2)分析天平:感量0.01g,0.0001g。 (3)研钵 (4)可调式往返震荡机 (5)pH计 3.2 试剂 (1)盐酸。 (2)氢氧化铵。 (3)氨缓冲溶液(pH9.6~9.7):量取20ml盐酸,加到500nl水中,混合后加入50ml氢氧化铵,用水定容至1000ml。用精密pH计调pH到9.6~9.7。 (4)活性炭(粉末)。 (5)正辛醇。 (6)亚铁氰化钾溶液{ω[K4Fe(CN)6.3H2O]=15%}:称取150g亚铁氰化钾溶于水,定容至1000ml。 (7)硫酸锌溶液[ω(ZnSO4)=30%]:称取300g硫酸锌溶于水,定容至1000ml。

(8)硝酸盐标准溶液:称取0.2039g经110±5℃烘干至恒重的硝酸钾(优级纯),用水溶解,定容至250ml。此溶液硝酸根质量浓度为500mg/L,于冰箱内保存。 4、实验步骤 4.1 取样选取一定数量的生菜,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蒸馏水清洗干净,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剪碎后充分混匀,称取 5.0g于研钵中充分捣碎。 4.2 提取将匀成浆后的样品少量多次共20ml水洗净研钵,将样品全部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加1滴正辛醇消除泡沫,再加入3ml氨缓冲溶液,0.5g粉末状活性炭。放置于可调式往返振荡机上(200次/min)振荡30min,加入亚铁氰化钾溶液和硫酸锌溶液各1ml,充分混合,加水定容至100ml,充分摇匀,放置5min,用定量滤纸过滤。同时做空白实验。 4.3 测定根据试样中硝酸盐含量的高低,吸取上述滤液10ml于50ml容量瓶内,用水定容。用1cm石英比色皿,于219nm处测定吸光度。 4.4工作曲线的配制分别吸取0、0.2、0.4、0.6、0.8、1.0和1.2ml硝酸盐标准溶液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摇匀,此标准系列溶液硝酸根质量浓度分别为0、2.0、4.0、6.0、8.0、10.0和12.0mg/L。用1cm石英比色皿,于219nm 处测定吸光度,以标准溶液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5、结果计算 样品中硝酸盐含量以质量分数ω表示,数值以毫克每千克(mg/kg)计,按公式(1)计算: ω=p×V1×V3/ m×V2 (1) 式中: ω—样品中硝酸盐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p—从工作曲线中查得测试液中硝酸盐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V1—提取液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2—吸取滤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3—待测液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保留到整数位。 6、注意事项

硝酸盐含量测定方法

硝酸盐测定 1原理 样品经沉淀蛋白质、除去脂肪后,溶液通过镉柱,或加入镉粉,使其中的硝酸根离子还原成亚硝酸根离子,在弱酸性条件下,亚硝酸根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合形成红色染料,测得亚硝酸盐总量,由总量减去亚硝酸盐含量即得硝酸盐含量。 2试剂 2.1氯化铵缓冲溶液(pH9.6~9.7):同2.1。 2.2硫酸镉溶液(0.14mol/L):称取37g硫酸镉(CdSO4·8H2O),用水溶解,定容至1L。 2.3盐酸溶液(0.1mol/L):吸取8.4mL盐酸,用水稀释至1L。 2.4硝酸钠标准溶液:准确称取500.0mg于110~120℃干燥恒重的硝酸钠,加水溶解,移于500mL容量瓶中,加50mL氯化铵缓冲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在4℃冰箱中避光保存。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mg硝酸钠。 2.5硝酸钠标准使用液:临用时吸取硝酸钠标准溶液1.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混匀,临用时现配。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0μg硝酸钠。 2.6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同2.8。 2.7镉柱: 2.7.1镉粉还原效率的测定:镉粉使用前,经盐酸浸泡活化处理,再以水洗两次,用水浸没待用。用牛角勺将镉粉加入25mL带

塞刻度试管中,至5mL刻度;用少量水封住。吸取2.0mL硝酸钠标准使用液,加入5mL氯化铵缓冲液。盖上试管塞,振摇2min,静止5min,用漏斗颈部塞有少量脱脂棉的小漏斗过滤,滤液定量收集于50mL容量瓶中,用15mL水少量多次地洗涤镉粉,洗液与滤液合并。加5mL乙酸(60%)后,立即加10mL显色剂,加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暗处置25min。用1cm比色杯,以标准零管调节零点,于550nm波长处测吸光度,根据亚硝酸盐标准曲线计算还原效率。 2.7.2计算 式中:X2——还原效率,%; 20——硝酸盐的质量,μg; m3——20μg硝酸盐还原后测得亚硝酸盐的质量,μg; 1.232——亚硝酸盐换算成硝酸盐的系数。 3分析步骤 3.1样品处理 称取约10.00g(粮食取5g)经绞碎混匀样品,置于打碎机中,加70mL水和12mL氢氧化钠溶液(20g/L),混匀,用氢氧化钠溶液(20g/L)调样品pH=8,定量转移至200mL容量瓶中加10mL硫酸锌溶液,混匀,如不产生白色沉淀,再补加2~5mL氢氧化钠,混匀。置60℃水浴中加热10min,取出后冷至室温,加水至刻度,混匀。放置0.5h,用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20mL,收集滤液备用。 3.2测定(用镉粉法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

减少蔬菜里的硝酸盐

科技苑:减少蔬菜里的硝酸盐 我们来说说蔬菜的那些事。蔬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这都是人体必需的,咱们每天餐桌上必不可少。可是有件事情一直困扰着大家,那就是炒好的蔬菜吃不完怎么办呢?蔬菜几乎是每个家庭做饭的时候必不可少的,它能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可是,有的时候把握不好,做多了,就成了家庭主妇伤脑筋的问题。大部分人选择留着下顿再吃。也有少部分人坚决不吃。不吃的理由就是,不健康。炒好的蔬菜放置的时间一长,不但原本的口感破坏了,而且里面的成分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网络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报道。剩菜都会产生一种名叫亚硝酸盐的物质。根据蔬菜种类的不同,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也不一样。在根茎类,果实类、叶菜类的蔬菜里,叶菜类的蔬菜产生的亚硝酸盐是最多的。亚硝酸盐是有毒的。它会阻断人体中的血红细胞运输氧气的作用,从而导致组织细胞缺氧。如果亚硝酸盐的含量比较多,就有可能导致中毒。长期食用亚硝酸盐,甚至会诱发胃癌。 亚硝酸盐虽然有毒,但是日常生活中也不用谈亚硝酸盐色变,因为每个人体质不同,饮食习惯不一样,体内吸收亚硝酸盐的情况也不一样。而且,一般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足以引起急性中毒。日常生活中,剩菜不至于引起肠胃不适,但毕竟不是好东西,还是要尽量少吃。为了避免亚硝酸盐在体内日积月累,日常生活中就要养成好的饮食习惯。蔬菜尽量买新鲜的,吃多少买多少。煮过的蔬菜一次吃完,实在吃不完,一定要在低温的环境下密封保存。叶菜类的蔬菜最好不要剩。说了这么久的亚硝酸盐,那么这个亚硝酸盐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在烹调的过程中,蔬菜中的细菌本来被高温杀得差不多了。但是在吃的时候,筷子上会有一些细菌进入剩菜;保存过程中,空气中有一些细菌也会进入剩菜。很多细菌附着在煮熟的蔬菜上,2个小时就会大量繁殖。这些细菌产生分解作用,把蔬菜里面一种名叫硝酸盐的物质转化成亚硝酸盐。这样看来,剩菜中亚硝酸盐的产生不可避免,只是多少的问题。究其根源,就是蔬菜中的硝酸盐。那是不是所有的蔬菜都含有硝酸盐?我们请到了四川省农科院的秦老师跟我们一块做了一个测试,就是选取瓜果类、叶菜类不同种类的蔬菜,然后进行硝酸盐含量的一个检测。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记者和秦老师3个小时内赶到了四川省农科院的土壤肥料研究所。在实验室,经过一系列打碎、提取等检测步骤,终于得出了黄瓜、豇豆和莴笋这三种蔬菜里面硝酸盐含量的数据。秦鱼生:“瓜果类的黄瓜,硝酸盐测出来是39.9mg/kg,然后豆类蔬菜,豇豆测出来的结果是34.1mg/kg,然后莴笋,我们把它作为根茎类和叶菜类这两种都可以用的,相当于是两用蔬菜,它的测试结果,茎含量是155.4mg/kg,叶含量是258.1mg/kg,从莴笋来看,它的叶的含量明显高于它的茎的硝酸盐含量。检测结果证明,三个种类的蔬菜中都有硝酸盐,而其中叶菜类的蔬菜硝酸盐含量最高。也就是说,硝酸盐是所有蔬菜都含有的成分。国家对硝酸盐在食物中的含量有安全范围,而刚才经过检测的蔬菜硝酸盐含量都在安全范围之内。那硝酸盐是从哪来的呢? 蔬菜是有生命的,它要生长。长大的过程中就得吃东西。吃什么?营养,离不开。这营养中,占首要位置的就是氮。氮在自然界很活跃,大气里有,土壤里有,生物有机体里面也有,它们还可以互相交换。比如,打雷的时候,大气中的氮气就有可能转化成土壤中的固态氮。当然,在种植蔬菜的土壤中,大部分氮肥是来自于人工施用的化肥。它能促进蔬菜的生长。适量的氮肥,无疑对蔬菜的生长是有好处的。可是如果过量,有可能导致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过高。因为氮肥会被蔬菜吸收,转化成硝酸盐。所以氮肥的使用量,直接关系到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不同的地块,因为土壤条件和化肥用量的大小,地里长出来的蔬菜可能它的硝酸盐含量也不一样。有两块地它们差不多在同时间种下了莴笋,记者分别要在两块地里进行取样,然后把它们送往四川省农科院,对它们的硝酸盐含量进行了检查。检测结果显示,毗邻两块土壤中的莴笋,不管是茎还是叶,硝酸盐含量都有明显的不同。秦鱼生:“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农户,他的施肥习惯差异比较大,还有不同的土壤,地块也有所差异,所以形成

蔬菜中重金属含量测量

蔬菜中重金属含量分析 摘要 本文分析了中国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并介绍了铅、镉的危害。实验探究以常见蔬菜为样品,运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其铅、镉含量进行了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3.9%~98.6%。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白萝卜不同部位其铅、镉含量不同。露土部分的铅、镉含量分别为0.24mg/kg、0.12mg/kg,地下部分的铅、镉含量分别为0.22mg/kg、0.17mg/kg。露地部分的铅含量比地下部分高,但其镉含量比地下部分低。且白萝卜样品中铅的含量高于镉的含量,铅尚未达到污染程度,而镉已远超国标范围。 2. 不同等级的青菜、菠菜、鸡毛菜其铅、镉含量不同。普通等级的铅含量(2.18mg/kg、1.56mg/kg、0.605mg/kg)都高于精品类(1.62mg/kg、0.635mg/kg、0.276mg/kg);普通等级的镉含量(0.0780mg/kg、0.118mg/kg、0.0386mg/kg)也都高于精品类(0.0382mg/kg、0.0446mg/kg、0.0220mg/kg)。且普通蔬菜的铅含量均已超标,精品类只有鸡毛菜的铅含量未超标。而镉含量的测定结果相对要乐观些,只有普通等级的青菜与菠菜的镉含量超标,其他都正常。 3. 不同产地土豆的铅、镉含量存在差异。铅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上海(1.14mg/kg)>苏州(0.682mg/kg)>南通(0.621mg/kg);镉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南通(1.00mg/kg)>苏州(0.220mg/kg)>上海(0.101mg/kg)。三种产地的土豆的铅、镉含量均已超标。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铅;镉;蔬菜

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

+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几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动态分析 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姓名:XXX 学号:xxxxxxx 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 班级:食安091班 指导教师:xxx 职称:讲师 二〇一三年四月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1 引言 . (1) 1.1概述 (1) 1.2测定方法及研究的意义 (1)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 2.1实验材料 (2) 2.1.1 原材料 (2) 2.1.2 主要仪器 (2) 2.2实验方法 (3) 2.2.1 亚硝酸盐的测定 (3) 2.2.2 菌落总数的测定 (4) 2.3蔬菜在家庭贮藏与加工条件下的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8) 2.3.1 不同贮藏温度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8) 2.4煮熟菠菜在常温条件下,亚硝酸盐含量与菌落总数的关系 (8)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8) 3.1标准曲线的绘制 (8) 3.2消除抗坏血酸对实验的影响 (9) 3.3家庭加工及加工后贮藏对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9) 3.3.1 不同贮藏温度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9) 3.3.2 不同煮沸时间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9) 3.3.3 煮熟菠菜在常温条件下,亚硝酸盐含量与菌落总数的关系 (10) 4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精)

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摘要 :基于硝酸根在 219 nm处有强烈吸收 , 且干扰少 , 测定提取液的吸光度, 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浓度。提取液用 pH=9.6-9.7的氨缓冲液,从待测样品中提取硝酸根离子。此法测定的结果表明回收率在 95.1%-100.9%之间 , 相对标准偏差为1.55%-4.14%。操作方法简便 , 适用于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蔬菜 ; 硝酸盐 ; 紫外分光光度法 前言:蔬菜 ( 尤其叶菜类是一种容易累积硝酸盐的作物,硝酸盐含量超标已成为影响蔬菜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当前我国蔬菜在种植过程中化肥过量施用 , 而且有些蔬菜生产者采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浇地 , 造成许多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过 高 , 已证明 , 硝酸盐在人体内经微生物作用可被还原为有毒的亚硝酸盐 , 它可与人体血红蛋白作用 , 使之失去载氧功能 , 造成高铁血红蛋白症 , 长期摄入硝酸盐会造成智力迟钝等危害 [ 1]。因此 , 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可作为衡量亚硝酸盐对人体潜在危害的一个指标 [ 2]。 蔬菜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方法很多,如镉柱还原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其中镉柱还原分光光度法为检测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国家标准方法 , 但由于干扰因素多, 操作步骤过于繁琐, 很难满足批量常规分析之需要,而其它几种方法则需要精密仪器, 测定条件较为严格,不适宜作常规监测分析 [3]。本实验采用操作简单、准确度高 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中硝酸盐含量。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1.1仪器 紫外分光光度计 ; 容量瓶;乳钵 1 .1.2试剂

①氨缓冲液(pH=9.6~9.7:2ml 浓盐酸加入 50ml 蒸馏水中,混合后再加入 5ml 浓 氨水, 最后用蒸馏水稀释至 100ml 。②粉末状活性炭(除去待测样品中的色素。③蛋白质沉淀剂Ⅰ,蛋白质沉淀剂Ⅱ (除去蛋白质及混浊物。④溶液Ⅰ:15克铁氰化 钾 (K3Fe(CN6 溶于 50ml 蒸馏水中, 定容于 100ml 。⑤溶液Ⅱ:30g 硫酸锌 (ZnSO4 溶于 60ml 蒸馏水中,定容于 100ml 。⑥硝酸盐标准液:称 0.722g 在 110℃条件下烘 干的 KNO3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 1000ml 。此溶液为 100ug/ml标准贮液,放入冰 箱内保存。 1.1.3样品材料 京白菜 (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L. Makino. var. communis Tsen et Lee、小瓜(Cucurbita moschata、胡萝卜 (Daucus carota 、莲花白 (Brassica oleracea L. var.capitata 、土豆 (Solanum tuberosum L 、黄瓜 (Cucumis sativus Linn. (以上各蔬 菜均在昆明蒜村农贸市场购买,产地昆明茨坝,高海拔的冬天摘取。 2 实验方法 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依次配制 NO 浓度为 0.4ug/ml, 0.8ug/ml, 1.2ug/ml, 1.6ug/ml, 2.0ug/ml, 2.4ug/ml, 2.8ug/ml的溶液,以重蒸馏水做空白,用石英比色皿在 219nm 处测定吸光度(A 。以 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 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如图 2, 得回归方程为 A = 0 . 00919 +0 . 0596C,相关系数 r = 0 . 9996( n = 5。

蔬菜中重金属含量测量

蔬菜中重金属含量测量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蔬菜中重金属含量分析 摘要 本文分析了中国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并介绍了铅、镉的危害。实验探究以常见蔬菜为样品,运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其铅、镉含量进行了测定。加标回收率为%~%。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白萝卜不同部位其铅、镉含量不同。露土部分的铅、镉含量分别为kg、kg,地下部分的铅、镉含量分别为kg、kg。露地部分的铅含量比地下部分高,但其镉含量比地下部分低。且白萝卜样品中铅的含量高于镉的含量,铅尚未达到污染程度,而镉已远超国标范围。 2. 不同等级的青菜、菠菜、鸡毛菜其铅、镉含量不同。普通等级的铅含量(kg、kg、kg)都高于精品类(kg、kg、kg);普通等级的镉含量(kg、kg、kg)也都高于精品类(kg、kg、kg)。且普通蔬菜的铅含量均已超标,精品类只有鸡毛菜的铅含量未超标。而镉含量的测定结果相对要乐观些,只有普通等级的青菜与菠菜的镉含量超标,其他都正常。 3. 不同产地土豆的铅、镉含量存在差异。铅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上海(kg)>苏州(kg)>南通(kg);镉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南通(kg)>苏州(kg)>上海(kg)。三种产地的土豆的铅、镉含量均已超标。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铅;镉;蔬菜 Analysis of heavy metals in vegetables ABSTRA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Chinese vegetables and the harms of lead and cadmium were introduced.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was used to determine contents of lead and cadmium in seasonal vegetables. The addition standard recoveries are %~%. Conclusions have been drawn as follows: 1. The contents of lead and cadmium in the soil-exposing part are kg and kg respectively; the contents in the underground part are kg and kg respectively. The former is higher than the latter. And the contents of lead are larger than those of cadmium. The levels of lead in ternip

几种蔬菜的硝酸盐含量测定与比较(精)

几种蔬菜的硝酸盐含量测定与比较云南农业大学 10级农学 2010312861 李哲 摘要:通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蒜村农贸市场所出售的京白菜、小瓜、莲花白,马铃薯、胡萝卜、黄瓜等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结果表明:蒜村农贸市场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不算太高,并且不同类型的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差异较大。其中叶菜类的要大于根茎类的。关键词:蒜村农贸市场;蔬菜;硝酸盐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已经成为成为了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因此,对蔬菜的研究和培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蔬菜是一种容易富集硝酸盐的作物,而蔬菜中硝酸盐的污染主要来自化学肥料尤其是氮肥的施用[1]。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为了满足国民的生活食物供给,化肥在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有些人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大量的使用肥料尤其是氮肥,使得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过高。氮肥施用过多,作物吸收氮素的速度大于作物体内硝酸盐还原的速度。硝酸盐就在作物体内积累[2].蔬菜被人类食用后,至少还会有5%的NO3-可在人的肠胃中经硝酸还原细菌的作用转化成NO2-[3],而NO2-是一种强致癌并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的物质,对人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对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采样地点:昆明市盘龙区蒜村农贸市场 材料为:①. 京白菜②. 莲花白③. 小瓜④. 胡萝卜⑤. 黄瓜⑥. 马铃薯 1.2方法 紫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不同蔬菜中得亚硝酸盐含量相差较大。6种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为9.8~409.18mg/kg。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差是399.38. 在这个实验里,结果并不满足规律根类>叶菜类>瓜果类,原因可能是操作误差,作物施肥因素和蔬菜保鲜程度的影响影响。 表1:鲜样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单位(mg/kg) 3. 讨论 不同类型蔬菜硝酸盐累积含量有比较明的显差异。通过做实验可以发现即使是同一种蔬菜,硝酸盐含量也有着巨大的差异。虽然有报道硝酸盐累积的差异主要归结于遗传因素[4],因子不仅控制蔬菜硝酸盐的吸收也决定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和多

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摘要:蔬菜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其含量比其它植物都高,人体摄入它会引起多种疾病.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发分别对拜 城县恰玛古,柯坪县恰玛古,伊宁市恰玛古,大白菜,黄萝卜,黄瓜中亚硝酸盐及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亚硝酸盐:六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有明显的差异,测定结果是:大白菜0.7919mg/g,黄萝卜0.6930mg/g,黄瓜0.5763mg/g,拜城恰玛古0.5528mg/g,伊宁恰玛古1.1294 mg/g,柯坪恰玛古0.5174mg/g。 (2)硝酸盐:大白菜1.6098mg/g,黄萝卜0.0598mg/g,黄瓜0.7421mg/g,拜城恰玛古0.2608mg/g,伊宁恰玛古2.5308mg/g,柯坪恰玛古0.0317mg/g,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回收率88.80%。 关键词:硝酸盐;亚硝酸盐;蔬菜;测定方法;

前言: 蔬菜尤其是叶菜类蔬菜,是一种易于富集硝酸盐的植物。人体摄入的硝酸盐81.2%来自蔬菜[1]。硝酸盐本身毒性不大,对人畜无直接的危害,但含量过高对人体可能造成危害,因为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极易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有毒物质,可直接使动物中毒!造成亚铁血红蛋白症,严重可致死亡[2]。 亚硝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肉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发色剂限量使用。由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机率较高。食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3]。 硝酸盐,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人类环境中,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可还原成亚硝酸盐,使血液的载氧能力下降,从而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4]早在1973 年就制定了食品中硝酸盐的限量标准,以ADI值为基础,提出蔬菜可食部分中硝酸盐含量的卫生标准为432mg/kg (鲜样),亚硝酸盐成人每人每日容许量为7.8mg。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高低已成为衡量蔬菜安全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快速准确地测定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极为重要[5]。 -)是氮循环的中间产物,不稳定,广泛存在于水体、土壤和各类食品中。根亚硝酸盐(NO 2 据水环境条件,可被氧化成硝酸盐,也可被还原为氨。亚硝酸盐可使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为高铁血红蛋白,发生高铁血红蛋白症,失去血红蛋白在人体内输送氧的能力,导致出现组织缺氧症状。另外,在人的肠胃中,亚硝酸盐还可与仲胺类物质反应,生成具有致癌性的亚硝胺类物质。因此,亚硝酸盐成为水质、食品等的重要监测项目之一[6]。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时,为了消除蛋白质对测定结果的干扰,往往通过沉淀的方法来去除蛋白质[7]。在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GB/T5009.33—1996)中的格里斯试剂比色法》中,“样品处理”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沉淀来去除蛋白质,获测定所需的澄清滤液[8]。样品处理时所加的氢氧化钠溶液,亚铁氰化钾,乙酸锌溶液和水浴加热的作用是使蛋白质变性而易沉淀[9]。本文根据测定亚硝酸盐的标准方法于540 nm处测定生成的偶氮化合物的吸光度,从而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度较高的测定痕量亚硝酸盐的方法。 1.1实验部分 1.1.1实验原理 弱碱性条件下,用饱和四硼酸钠、亚铁氰化钾、乙酸锌沉淀除去蛋白质,氢氧化铝悬浮液脱色,减压抽滤;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酰胺起重氮化作用,再与萘乙二胺盐酸盐和对氨基苯磺酸反应,生成紫红色偶氮染料,于波长540nm 处测量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1.1.2仪器与试剂 1.1. 2.1 实验仪器:搅汁机;恒温水浴锅;722型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冰箱供试蔬菜为:大白菜,黄萝卜,黄瓜,拜城恰玛古,伊宁恰玛古,柯坪恰玛古。 1.1. 2.2实验试剂 主要试剂有10.6%亚铁氰化钾溶液;22%乙酸锌溶液;饱和四硼酸钠溶液;磺胺;萘乙二胺盐酸盐;盐酸;镉粒;氨缓冲溶液;活性碳;硝酸钾;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 1.1. 3试剂的配制:

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实验方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烹饪蔬菜在不同保存条件下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 一、实验原理 蔬菜样品经磨碎后,样品中的亚硝酸盐可被饱和硼砂溶液提取至溶液中;弱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应生成重氮盐,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成红色染料,于538nm处测定吸光度,亚硝酸盐含量与溶液吸光度成正比。 二、仪器和试剂 仪器 1、分光光度计 2、分析天平 3、搅拌机 4、振荡机 5、电热恒温水浴锅 6、烧杯、移液管、容量瓶等 试剂 1、饱和硼砂溶液(50g/L) 称取10.0g硼酸钠(Na2B4O7·10H2O),溶于200mL热水,冷却后备用; 2、亚铁氰化钾溶液(0.25mol/L) 称取26.5g亚铁氰化钾(K4Fe(CN)6·3H2O),溶于水,定容至250mL; 3、乙酸锌溶液(1mol/L) 称取55.0g乙酸锌(Zn(CH3COO)2·2H2O)加7.5mL冰醋酸(CH3COOH) 4、对氨基苯磺酸(0.4%) 称取0.4g对氨基苯磺酸(C6H7NO3S),溶于100 mL 20 %(体积比)盐酸中,置棕色瓶中混匀,避光保存。 5、盐酸萘乙胺溶液(0.2%) 称取0.2 g 盐酸萘乙二胺(C12H14N2·2HCl),溶于100 mL 水

中, 混匀后,置棕色瓶中,避光保存。 6、亚硝酸钠标准储备液(200 μg /mL) 称取0.1000g于110℃~120℃干燥恒重的亚硝酸钠(预先在干燥器中放置24h以上),加水溶解移入500 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储于棕色瓶,冰箱中保存。 7、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10μg /mL) 吸取储备液5.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临用时配制。 8、粉末状活性炭。 三、测定步骤 1、样品前处理 烹煮后的白菜暴露在空气中冷却30分钟,模拟一般家庭进食情况,随后把样品分成3分。对照组暴露在空气中常温保存;实验组A置于冰箱中4℃下保存;实验组B用保鲜膜密封于常温下保存。 每隔两小时取各组样品,先用滤纸尽量吸干水分,粗称约20g,切碎,用搅拌机制成匀浆备用。 2、样品中亚硝酸盐的提取 称取上述匀浆约10g,放入200ml烧杯中,加5ml饱和硼砂溶液和100ml热蒸馏水(70℃左右),在振荡机上振荡十分钟,然后置沸水浴中加热30min并不断摇动,取出冷却,加入5ml亚铁氰化钾溶液和5ml乙酸锌溶液和1.0g活性炭粉,每次加后均充分摇匀。然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放置5-10min后过滤,弃去初滤液,收集约50ml无色清亮提取液备用。同时做空白试验。 3、标准曲线的绘制 吸取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10μg /mL)0.00,0.20,0.50,1.0,1.5,2.0,3.0,4.0ml于100mL比色管中,各加水至30ml,然后各加入0.4%对氨苯磺酸3mL,混匀,静置3-5min后各加入0.2%盐酸萘乙二胺溶液2mL,加水至刻度线,混匀,得到亚硝基浓度梯度为0.00,0.02,0.05,0.10,0.15,0.20,0.30,0.40μg /mL的标准溶液。静置

几种蔬菜的+硝酸盐含量测定与比较

几种蔬菜的硝酸盐含量测定与比较 摘要:不同的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一般是不相同的,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所生长的同一种 蔬菜的硝酸盐含量也不同,因此,研究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我 们都知道,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是很高的,人体摄取的硝酸盐约80%来自蔬菜,蔬菜中硝酸 盐含量一般是有这样的规律:根类>薯类>叶菜类>葱蒜类>豆类>茄果类。 Abstract: The different vegetables nitrate content in general i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 growth of the same type of nitrate content of vegetables are also different, and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e nitrate content of vegetables to our physical health is very important . We all know that the nitrate content in vegetables is very high, the body's intake of about 80% of nitrate from vegetables, vegetable nitrate content in general is such a law: the root category> potato> leafy> Congsuan Class> beans> Jiaguo Lei. 关键词:蔬菜硝酸盐氨缓冲液蛋白质沉淀剂 硝态氮是植物生长最重要的氮源之一,也是蛋白质合成的原料。特别是叶菜类中含有大 量的硝酸盐,人吃下后在人体内可转化为亚硝酸盐,在调制和研制过程中也可能转化为亚硝 酸盐,而亚硝酸盐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并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硝酸盐含量又成为蔬菜及其加工品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氮肥的大量施用,硝酸盐污染 也越来越严重。因此测量和比较各种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不仅能反映蔬菜的氮素供应情况,而且对检测蔬菜及其加工品的品质也有重要意义。 材料与方法 供试材料为云南农业大学农贸市场购买所得,在测量之前洗净晾干。白菜和莲花白是取 内部新叶作为研究材料,小瓜、茄子、黄瓜是皮内部分作为研究材料,小白菜为绿色叶片部分,胡萝卜、马铃薯均为地下块根的皮内部分作为研究材料。所有材料均为鲜样采样。 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方法为紫外吸收法[1]。 结果与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不同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相差较大。8种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为23.67~190.50鲜重。最小值和最大值之差是166.83。在这个实验里,结果并不满足规律根 类>薯类>叶菜类>葱蒜类>豆类>茄果类,原因可能是操作误差和生长的环境条件影响。 表1:鲜样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单位(mg/kg)

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分析

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分析 贾 丽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北京100089) 摘要:介绍了近几年来比色法、电极法、紫外法、离子色谱法等对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分析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词:比色法;电极法;紫外法;离子色谱法;硝酸盐;亚硝酸盐 蔬菜是一种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而又易富集硝酸盐的作物,研究表明,蔬菜是人体硝酸盐的主要来源,人体摄入的硝酸盐有70%—80%来自蔬菜[1]。在正常情况下,蔬菜从土壤中吸收的硝酸盐在体内可经硝酸还原酶的作用,转化为氨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而当条件不适宜时特别是在大量施氮肥的条件下,蔬菜摄取的硝酸盐量过多,在其内不能被充分同化,致使硝酸盐在蔬菜内大量累积。 近年来,蔬菜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各方面关注,特别是蔬菜栽培方式的改变,使得蔬菜硝酸盐含量激增,而人体主要是通过从蔬菜等食品中摄取过量硝酸盐的,严重危害到人体的健康。因此,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控制应得到加强,我国已对无公害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提出明确的限量标准,亚硝酸盐≤4.0mg/kg;硝酸盐≤600mg/kg(瓜果类),≤1200mg/kg(根茎类),≤3000mg/kg(叶菜类)[2],从而相应的检测方法也应进一步得到完善,分析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方法报道的有很多,包括比色法、电极法、紫外法、离子色谱法等。 1 比色法 比色法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方法,应用时间较长。王钫等[3]采用了国标方法GB/T 15401 –1994(水果、蔬菜及其制品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测定蔬菜样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将新鲜蔬菜样品用蒸馏水洗净,晾去表面水分。用四分法取可食部分,用干净不锈钢剪刀剪成碎块,用捣碎机制成匀浆,准确称取20.0g样品置于200 mL烧杯中。于538nm 处,测定其吸光度值,外标法定量。他们用此法分析了大量的蔬菜样品,对杭州市场的蔬菜硝酸盐含量进行了分析和质量评价,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崔令强等[4]按GB5009.33-1996 格里斯试剂比色法进行,亚硝酸盐在新鲜蔬菜中含量较低(0.00-0.60 mg/kg,部分蔬菜中未检出亚硝酸盐,仅荠菜、香菜、大葱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稍高,分别为 1.00mg/kg,0.80mg/kg,0.80mg/kg。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一般不超过国家制定的限量标准,新鲜蔬菜中含量更低。汪李平等[5]对武汉市冬季市场供应的主营蔬菜种类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进行监测,硝酸盐测定采取磺基水杨酸比色法,亚硝酸盐测定采用α- 萘胺法。通过监测发现,蔬菜硝酸盐污染十分严重,并对影响蔬菜硝酸盐累积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限制硝酸盐污染的措施。 2 紫外法 庞荣丽等[6]采用紫外法测定了郑州市57个蔬菜和水果样品中硝酸盐含量,参比硝酸盐含量分级评价标准,分析了目前郑州市主要蔬菜和水果食用的安全状况,提出了降低果蔬中硝酸盐含量的有效措施。具体方法是将新鲜蔬菜和水果表面用去离子水洗净、晾干,用四分法取可食部分,称取100-200g,用高速组织捣碎机打成匀浆。依试样中硝酸盐含量的大小,准确称取匀浆2-20g,放入200mL 烧杯中,加入5mL 饱和硼砂溶液和100mL 热水;置沸水浴中,加热15min,并不断摇动。取出后冷至室温,再加入10mL 亚铁氰化钾溶液、10mL 乙酸锌溶液和2g活性炭,每次加入后均充分摇匀,然后定量转入200mL 容量瓶中,用水定容,用折成槽纹的滤纸过滤,得无色清亮提取液。吸取10mL提取液于50mL容量瓶中,

蔬菜中重金属(Pb、Cd)含量的测定 方案

蔬菜中重金属(Pb、Cd)含量的测定 11化教4班20112401072 陈天明20112401073 陈博殷摘要: 铅离子和镉离子分别于-0.42V和-0.63V电位处能产生良好的极谱波,两者的峰电位相差较大,用悬汞电极微分脉冲极谱溶出法对蔬菜不同部位(茎、叶)中铅、镉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重金属(铅Pb、镉Cd);微分脉冲极谱法;蔬菜; 一、引言: (一)测定蔬菜中重金属(Pb、Cd)含量的现实意义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加剧,工业“三废”的排放及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和含重金属的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导致蔬菜中重金属污染加剧。,蔬菜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农产品, 其品质优劣, 尤其是蔬菜中具有积累性和持续性危害的重金属含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食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食品, 能产生急性或慢性毒性反应, 还有致畸、致癌和致突变的潜在危害。因此对蔬菜中的重金属铅、镉研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二)目前有关蔬菜中重金属(Pb、Cd)含量的测定方法的概述 (1)光化学法 1、光度法:如国家标准中第三标准法双硫腙比色法测食品中铅含量。它主要是利用PH=8.5~9.0时,硫离子与双硫腙生成红色配合物,溶于三氯甲烷,加入柠檬酸铵,氰化钾与盐酸羟铵等,防止铁、铜、锌等杂质离子的干扰,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国际中测镉的第三法则是用在碱性溶液中镉离子与6-溴苯并噻唑偶氮萘酚形成红色络合物,溶于三氯甲烷,氰化钾等剧毒物质。因此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2、原子荧光光谱法:准确配制铅镉系列的标准溶液,在实验工作条件下,测定这两个元素的荧光强度,得到线性回归方程,再将待测样品的荧光强度代入方程即可得到样品中铅镉的浓度。该法快速、简便、准确且灵敏度高。 3、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准确量取一定量的铅镉储备液,配置一系列标准溶液后按所选工作仪器条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出各溶液吸光度并制作A-C标准曲线,得出其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再测出一定量试样溶液吸光度,代入回归方程中即可得到铅镉含量。 4、火焰原子吸收法(标准加入法):分别移取适量样品于容量瓶中,分别加入一系列不同体积相同浓度的铅镉标准溶液,用盐酸定容。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283.30nm,228.85nm处分别测量铅镉的吸光度,以标准系列浓度为横坐标,以扣除空白溶液的吸光度值为纵坐标作图,根据所绘制的直线外延与横轴的交点求出铅镉元素浓度。 5、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法:精密吸取铅镉标准储备溶液,用稀硝酸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