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一.学校扩建经费的解决办法

第五小学校舍紧张,需要扩建,否则将影响学校的发展。可是扩建校舍需要很大一笔经费,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无法解决。在这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学校的赵校长苦苦思索了好几天,终于在学校领导班子会议上提出这样一个办法:周末要邀请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社区、家长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会的有关人员召开一个会议,专门研究学校今后应如何发展的事情,请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出谋划策。

思考题

1.赵校长为什么要邀请诸方代表参加会议,共商学校发展之事?

答:矛盾调和的前提就是要先把矛盾的各方都拿出来。形成决策的过程,离不开对各方情况的详细了解。

2.你认为会议能否解决学校扩建的经费问题?为什么?

答:会议有助于促成问题的解决。至于学校扩建经费的最终解决,还是要上级领导部门的协调和各方的支持。校长一个人无法决定学校经费的问题。二.上课成了另类的“合并单元”

这是发生在校园里的所谓“合并单元”,走过A校的一些班级,可以发现教室里人特别的多,超出了一个班级的人数,黑压压的一片,教师则成了镇压暴动的警察,而另一个班空无一人,细看两个班的课程表,好象不是同样的一种课,怎么会在一起上呢?据知情老师透露,这是一些副课老师想出来的办法,是为了减轻教师负担而进行的合并上课,这个老师下午有两节课,另一老师下午也有两节课,那么第一节课我去把两个班的学生集中在一起,你就可以在办公室里休息,下节课你去把两个班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我就可以休息一下了。

分析:教学管理工作中,认真执行课程表,教师按找自己的课表上课,这是走进教师之门第一天就必须知道的,即使有特殊情况也不能让两个班的学生进行合并啊,这是对学生的极大不负责,老师是轻松了一节课,但学生就要受累两节课,甚至是一辈子。对于合并出来的课,我不敢苟同它的质量,可以是毫无效果。

如果教师这样上课可以的话,那么到街头随便找个人来就能上出这样的课。对于教师师德的规范要求是势在必行了,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是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环节。管理中出现这样的问题,决不是某个人的错,而应该是整个学校教学管理的失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管理者应该认真反思自己的管理工作,从这样的例子中也能体会到管理工作的无效,由于长期的管理工作的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管理,造成了教师习以为常的应对心理,在上课时也是只做撞钟和尚,过着混的日子,让教学工作真正走上无效之路。三.变味的签到

王校长在巡视校园时,发现总有个别人或早退,或找不到人的现象,就制订了签到和签离制度。制度刚开始执行时,确实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制度好象,慢慢“变味”了。现象一:上班时间还差15分钟,校长室的门还是紧锁着,教师办公室里已是炸开了锅,这边一句“让我们签到,他们人都没有,他们要不要签到。”,那边又来一句“干脆把名字写在他们的门上。”这一句立即得到大家的响应,大家拿出粉笔在校长室门上签了起来,没大会儿,门上已满是各式各样的签名。第二天,签到表到了教师办公室里,签到方便了,然而校长室的门还是像往常一样在上班时间到之前一点点才打开。现象二:中午上班时间还早,但每天安排了一个写字课,提前二十分钟,这就要求每个教师都要提前二十分钟来校,如果你今天没有课,按照正常上班时间到校,就算迟到,然而每次在写字课下的时候,总会发现校门口出现王校长的身影…… 现象三:为了赶上签到,杜老师总是早早来校签上一个名,然后就放心大胆地去一个固定的地方睡觉去了,更有甚至,在下班的时候就把名字签好了,因为签了名了,就不会算迟到了。如果今天来迟了,他也会把时间写的早早的,让领导无据可查。

分析:在这个案例中,虽然反映的是管理制度在实行中的细节,但从细节处见管理的全貌,管理者为了对下属的不良行为进行管制,而采取的签到制度,确实这样的制度能够对被管理者的不良行为得到抑制,但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方法和态度令被管理者觉得难以接受,从而做出过激的举动,如现象一中,教师的签到竟然签到校长室的门上,这是教师对管理者的行为的不满,是一种对强权的挑战,由此也就开始了管理矛盾的开端。管理者的对人不对己,人我不一的态度,只会造成管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使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现象二

就更能体现管理者在对待自己和被管理者之间的人我不一的不平等现象,然而正是由于这种管理中的不公平现象才会导致出现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的现象出现,正如现象三中的那位老师把签到当成了签名表,只要上面有名了就算签到了,根本不把管理的制度放在眼中,这样签到又有什么效果呢?管理的有效性的结果就这样定局了。管理有效性的体现只有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同时位于同一平台上,进行统一的管理,才能体现公平,这样也才能让管理真正有效。管理者千万不能以管理者自居,强调自己是管理者的身份,从而凌驾于制度之上,而忽视了自己同时也是制度的管理对象。这样既不利于管理者自身的提高,也不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被管理者是以管理者作为榜样的,管理者的一言一行都时刻影响着被管理者,即使被管理者屈服于管理者的管理威严之下,但管理者不一事同人,对人对己搞两样,而强压被管理者,被管理者一群都会群起而激之,到时学校管理将一塌糊涂,无法正常开展下去而只流于形式的。久而久之,这样流于形式的管理方式,将影响到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会使教研的管理成为形式。

四.由说普通话说起

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在开会的时候,作为教导主任的小Z提议学校年轻的三位教师在校园内一律说普通话,如果违反了,就进行点小小的惩罚,此举得到了支持。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坚持得比较好,可时间一长,问题就出来了。因为年老的教师,从来就没有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就算是制定什么制度,他们宁愿扣积分、罚款也不愿说普通话,所以小Z没有要求他们也参加,但在和他们交流的时候,就出现了语言上的盲点,年轻人想说的话无法用普通话来表达,而他们听年轻人说话也是一知半解,语言的交流居然也成了一个影响学校工作正常开展的因素。原来想提高素质的一项措施也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年轻人想说普通话,但又无法坚持,现在就又干脆不说了。遇上这种事,这该怎么办?

分析:“一枝独放不是春”,看来,要想真正提高教师素质,就不应该有年龄上的差异,都是教师,都应该提高自己的素质,在提高教师素质上搞“一校两制”是不科学的。就说普通话而言,关键是要形成一个良好的语言氛围,而这种语言氛围靠几个人是无法形成的。推广开来,学校的任何工作,如果搞双重标准是很难成功的;只要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利、对学校的发展有利、对教师的发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杨梦露112012007022 【案例名称】究竟是谁的责任 【案例出处】《学校管理学》教材P171 【案例关键词】学校教导处总务处责任 【案例分析】 在此案例中,通过教导处主任与总务处主任争论所反映出来的,是学校各部门的职责不明确,责任没有落实,在学校运行中有的工作“无人做”,部门间对于工作没有达成共识;对于特殊的情况,学校也没有对于工作分配的特殊方案;学校没有对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书面的文件,造成“无章可循”的局面等主要问题。 下面针对以上问题逐一进行分析。 开学之后,学校教导处和总务处各自忙于新一年的工作,而教导处接到书店的取书通知后将原来由教导处主要负责的工作交给了总务处, 总务处由于接到了从没有负责过的工作和教导处进行争论。总务处认为取书是与教学有关的事,所以应该由教导处负责,但教导处认为此事与教学无关,因此产生了分歧。在这里,双方在关于“教学事物”的定义上没有达成共识,而校方也没有对“教学事物”进行明确的规定;同时,双方对于自己的与对方

的职责都不肯定,各执一词,由此产生了推脱工作的现象。再而, 在案例中,总务处主任认为自己没有将工作推给教导处,而是做 了“一大摊子事”,部门间没有划分明确的工作职责,却认为包揽了多项工作任务就是工作负责的表现,这也是工作责任不明确带来的负面影响。 取书工作是每年都需要做的,前几年的情况是由教导处通知各班自己去取,也就是说教导处和总务处都没有负责这项工作。教导处认为这本应该是总务处的责任,但因为原来总务处人手少,学校没有车,也就免除了责任。而今年的情况有所改变:学校购入了可使用的新车,总务处人手也增加了,因此这项工作理应由总务处接手。学校本来就没有对各部门的责任进行合理的分配明晰,而且在新的情况出现后也没有另行规定,或者说在特殊 情况的时期没有制定特殊的应对方案。 在整个案例中,教导主任与总务主任的争论都是没有依据的,或者依据是“历来如此”,也就是说学校没有对各个部门的职责形成书面的文件,告知学校各个人员,以达到遵循、监督等的效果,致使在遇到特殊工作与场合时工作人员无章可循,逃脱、推卸责任。 【案例思考】 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民主化、科学化、责任制与有效性原 科学化原则是指要对学校实行科学管理,最早提出科学管理的理论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刘玲艳小学教育 112062012084 【案例名称】:是育人为主还是以教学为主 【关键词】:学校管理育人为主教学为主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案例出处】:《学校管理学》教材P67 【案例分析】: 在此案例中,主要是两位校长对该校老师的讲座提出自己的疑问。一位校长认为,应该强调以教学为主而不强调以育人为主。因为在他看来教学为主是有凯洛夫的“三中心”理论所支持,尽管这种理论不再被提起,但教育主管部门并没有改变学校要以教学为主的做法,而且各校校长也在秉持着这一理念。所以对于以育人为主的理念,这位校长是不赞同的。而另一位校长,认为学校教育工作应强调以育人为主,但对于学校管理也强调以育人为主是存有疑虑的。当该校老师把这两位校长的质疑抛向在座的其他校长时,案例中的其他校长表现得十分活跃,显然不能保证每位站起来的校长都拥有一样或不一样的学校管理理念,所以对于是育人为主还是以教学为主这个问题,就此产生分歧。 在整个案例中,不能武断地说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学校管理就是错误的,或者说坚持以育人为主的学校管理就是正确的。因为各个学校情况不同,对相同的人与事的管理要求有所不同,因而具体的管理原则也应有所不同。但我认为,以教学为主还是以育人为主二者并不冲突。 【案例思考】: 也许我们会问以教学为主和以育人为主可以划等号吗?我认为,理想中的 二者是可以划等号的,毕竟学校育人的主要形式是教学,学校管理者应把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管理,而教学管理中的一切工作都应首先考虑满足育人工作的需要。但现实的学校管理状况远比想象中的惨烈。以教学为主中的教学在逐渐变得扭曲,必然会导致育人方面的缺失。以福建泉州安溪县一所中学发布的校规为例,该校规在网上引起网友热议,其制定内容居然是关于限制男生之间的交往问题。在学校办学者看来,出台严格管束学生的措施,便于学校更加管理学生,也可向家长

学校管理学考试参考

《学校管理学导论》考试参考 重点复习第一和第四案例 案例分析一:为什么教学质量越抓越滑坡? A校是某市城郊结合部的一所普通小学,第一学期期末在区里的抽查中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如果第二学期还不达标,将会严重影响学校的声誉及教师的经济利益。 第二学期开学,学校召集全体教师,召开了“教学质量分析会”,首先教导主任对教学质量进行分析,校长又作了一番重要指示,重点就是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 其后,学校在狠抓教学质量上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首先由教导处牵头,成立了语文数学各年级备课组,要求各备课组认真开展工作,然后就由备课组组长自行开展活动了,但具体情况不得而知。其次,教导处组织了每月一次的学力调查活动,分别由备课组长进行交叉出卷及阅卷。第一次调查后,二年级写作情况不理想,其后再次学力调查中,出卷老师降低写作要求,因此成绩得以提高。与此同时,教导处还进行了“推门听课”、校级骨干教师风采展示观摩课、外出听课学习、邀请专家进校作讲座等等活动。 期末将至,学生来校更早,放学更晚,作业更多,全校积极备考。但是这次考试结果却令所有人非常失望:情况比上一次更糟糕。为什么狠抓之后,教育质量反而继续滑坡了呢? 问题 1、你认为该校的教学质量问题症结在哪里? 答:该校教学质量问题症结在于管理目标不明确,教育价值观偏差。 一方面,从学校总体目标来看,教学质量不等同于教育质量,只有教育 质量抓上去了,教学质量才会紧随其后得到提升。 另一方面,从学校各个措施的目标来看,目标不明确。例如,备课组、 听骨干教师上课、邀请专家讲座、学力调查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抓教 学质量必须有这个环节,还是为了切实提高教师的课堂水平。如果是后 者,是否有更好的办法。该校领导都不明确。 2、学校如何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 答:该校领导应树立目标管理的理念 (1)明确教育质量管理为学校管理的总体目标,通过学校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带动教学质量管理水平。 (2)每项工作的开展都要明确具体目标,并围绕目标提出若干种解决方案,并择优选择,切忌停留于形式。 (3)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例如:外聘教学特级教师,通过不断的 修改教案-听课-修改教案-听课的方式,提高教学水平。 (4)教学相长,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也是必须努力的方向。 3、结合自身经历,举例说明目标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性。 答:目标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和一定时间范围内,个人、群体或组织以预测为基础,按一定的价值观,对自身行为所确立并争取达到的最终 结果的标准、规格或状态。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一.学校扩建经费的解决办法 第五小学校舍紧张,需要扩建,否则将影响学校的发展。可是扩建校舍需要很大一笔经费,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无法解决。在这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学校的赵校长苦苦思索了好几天,终于在学校领导班子会议上提出这样一个办法:周末要邀请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社区、家长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会的有关人员召开一个会议,专门研究学校今后应如何发展的事情,请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出谋划策。 思考题 1.赵校长为什么要邀请诸方代表参加会议,共商学校发展之事? 答:矛盾调和的前提就是要先把矛盾的各方都拿出来。形成决策的过程,离不开对各方情况的详细了解。 2.你认为会议能否解决学校扩建的经费问题?为什么? 答:会议有助于促成问题的解决。至于学校扩建经费的最终解决,还是要上级领导部门的协调和各方的支持。校长一个人无法决定学校经费的问题。二.上课成了另类的“合并单元” 这是发生在校园里的所谓“合并单元”,走过A校的一些班级,可以发现教室里人特别的多,超出了一个班级的人数,黑压压的一片,教师则成了镇压暴动的警察,而另一个班空无一人,细看两个班的课程表,好象不是同样的一种课,怎么会在一起上呢?据知情老师透露,这是一些副课老师想出来的办法,是为了减轻教师负担而进行的合并上课,这个老师下午有两节课,另一老师下午也有两节课,那么第一节课我去把两个班的学生集中在一起,你就可以在办公室里休息,下节课你去把两个班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我就可以休息一下了。 分析:教学管理工作中,认真执行课程表,教师按找自己的课表上课,这是走进教师之门第一天就必须知道的,即使有特殊情况也不能让两个班的学生进行合并啊,这是对学生的极大不负责,老师是轻松了一节课,但学生就要受累两节课,甚至是一辈子。对于合并出来的课,我不敢苟同它的质量,可以是毫无效果。

学校管理目标案例四则

学校管理目标案例 案例一: 你刚刚被聘为一所拥有20名教师的小学校当校长。这是你第一次做校长,而且你想获得成功。你想为自己的学校确立什么样的目标呢?写出两个短期目标(工作一个月可以实现的)、两个中期目标(工作一年后可以实现的)和两个长期目标(工作三年后可以实现的)。 描述一下你为什么选择这些目标?为什么要致力于实现这些目标? 案例二:新任校长抓什么 某校新任校长初到学校,看到卫生状况非常差,整个校园凌乱不堪。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他发现有不少学生学习马虎,品性也较差;老师们也是各扫门前雪,扭不成一股劲。怎么办?思考了一段时间,也跟一些老师交换了意见,最后校长决定:从卫生工作抓起。 于是,在一次行政会议上,校长提出了工作思路。本以为不会有人反对,所以未加太多的说明。谁知,领导班子中有人当场就说:“学校的主要问题是教学上不去。抓工作,首先应是教学,而不是卫生。”虽然这样大扫除的工作还是布置了,但大扫除?他分析了一些老师与学生的意见和想法,深感自己把问题简单化了。于是,他拟定了一份校园环境整顿计划,并在行政会议及教师大会上说明了其缘由并加以强调,通过反复讨论,大家的想法逐步统一。最后,校长决定实施清洁卫生周计划。 一学期下来,学校的卫生工作取得了极大的改观,其他工作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思考题】 1. 学校以教学工作为主,新任校长却先抓清洁卫生工作,这样做合适吗?为什么? 2. 分析卫生工作队学校全局工作的重要性。 3. 请对校长在清洁卫生工作中的管理行为作出评价。 4. 如何从学校实际出发,选择工作的突破口,推动全局工作? 5. 同样是抓卫生工作,前后效果却是两样,试分析其缘由。

《学校管理学》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学校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编写:余学峰 第一部分说明部分 一、教学目的 学校管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活动,探寻学校管理规律的学科,是一门融合了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应用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系统介绍中小学管理知识的课程。它从中小学校管理的实际问题出发,但不拘泥于具体问题,既注重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又努力超越具体问题,寻求观察学校管理问题的各种视角,构建分析问题的理论框架,探索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作为学校管理学的入门课程,它关注的是学校管理的实际工作问题,没有太多的深奥理论,比较适合于中小学管理者、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教育管理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本专科学生学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习者掌握吸取的学校管理知识,形成正确的学校管理观念和价值取向,培养对学校管理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运用学校管理的一般原理指导学校管理实践,规范管理行为。 二、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学校管理学》课程是教育管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中的必修课、必考课。本课程与教育学、管理学、教育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学、教育法学等课程密切联系,涉及到其中的很多知识内容,因此学习本课程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学科课程的知识基础。 三、课程体系 学校管理学的理论体系有多种,为了便于学习和应用,本课程主要以学校事务管理为主要线索来介绍学校管理学的内容。课程大致分为三部分,共九章。 第一章学校管理概论 第二章学校管理指导思想 第三章学校领导体制 第四章学校管理过程 第五章学校管理方法

第六章校长管理 第七章教师管理 第八章学生管理 第九章教学管理 第一部分也就是第一章,是学校管理总论,主要介绍学校管理及学校管理学的学科概况,通过这一部分的介绍,使学习者对学校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性质特点、学科发展的脉络、发展趋势以及中外学校管理学的研究情况有大致的了解,提高学习者对学校管理学科价值的认识,也使学习者对我国学校管理学整体研究水平较低、发展潜力巨大的现实有初步的认识,启发学习者投身学校管理学科的研究。 第二部分即二至五章,是学校管理本体论,介绍学校管理的指导思想、学校领导体制、学校管理过程和学校管理方法等内容。这一部分主要解决学校管理本身的一些理论问题。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一方面掌握相关的知识,提高学校管理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认识我国学校管理理论研究存在的不足,激发学习者进一步探索的勇气。 第三部分即六至九章,是学校管理的事务论,介绍学校管理的人与事。人的部分主要介绍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管理,事的部分主要介绍教学管理。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使学习者掌握学校管理的常规,认识现实管理中存在的各种弊端,提高学校管理的技能。 本课程的重点是第二至七章,难点是第一章的管理的属性与本质,第二章的系统原理和人本原理,第五章的质量目标管理方法,第六章学校领导者和第七章教师管理。 四、学习要求 为了帮助学习者学习,各章除了提供了部分相关参考资源供学习者进一步扩展学习外,还提供了自测题和案例供学习后自我检测学习效果之用。 本课程的学习,一是要求弄懂学校管理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知识,注意区分各章的重难点,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二是在学习方法方面注意系统学习,整体把握学科的知识结构。各章的内容可以分要点来各个击破,但是要注意理清全课程的脉络和各知识点的逻辑关联,注意知识的系统性。三是要求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学校管理问题,或用实例来印证学校管理理论,了解现实与理论的差距,思考解决的办法,这样才能做到学以致用。在学习尝试解决问题过程中,注意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四是要求学习者注意,本课件所提供的知识是极其有限的,真正要使自己对学校管理知识有较全面掌握以及对学校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有所了解,还需进一步扩展自己的学习范围,特别是要在现实

学校管理案例分析案例范文(精选5篇)

学校管理案例分析案例范文(精选5篇) 第一篇:学校管理案例分析案例 (一)强化教学管理的顶层设计 1.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三农”情怀。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构建大思政工作机制和工作平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 育教学各环节;深入实施师德师风、大学生思想政治、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思想政治 阵地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等“五大工程”,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厚植农耕文化根基,打造“禾木育人”特色校园文化,塑造饱含“三育”传统、工匠精神、“双创”实践的 农林精神,厚植学院“农”文化根基,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和爱农情怀。 2.坚持以生为本,夯实教学中心地位。学院党政领导重视教学,领导班子坚持联系 并指导二级学院工作,参加教学工作专题会议、随堂听课和给新生上第一堂课等;不断 完善两级管理体系和绩效激励机制,赋予二级学院更多管理自主权;建立两级教学督导 和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实施学生评教、同行评价、督导评教和专项检查等质量监控措施,以质量监控促进教学;按照教学运行优先、教学基本建设优先、教师能力提升优先、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优先的“四优先”原则,安排教学经费。近3年,教学运行和专项占 办学经费支出的58.34%,且稳步增长。 3.坚持多元办学,搭建校企育人平台。学院与隆平高科共同牵头组建由129家龙头 企业、66家院校、10家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中国现代农业职教集团。集团以“生源链、就业链、师资链、信息链、产业链和成果转化链”六链为纽带,坚持“共建、共享、共赢、共长”的原则,通过产业驱动、校企联动、平台带动、项目推动,实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互惠互赢,协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与艾贝尔共建股份制宠物医院、与山水 集团共建工厂化育苗教学工场等2个省级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校企共育现代学徒; 与新希望集团共建“新希望绿领学院”,由企业出资,面向全国免费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4.坚持“章程”引领,完善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学院以章程为核心,建立了党委领导、院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办学的现代大学制度,强化学术委员会在专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究竟是谁的职责 学校快要开学了,教导处正忙于编班、排课表、安排科任教师和制订新学年教学计划;总务处正负责扩建校舍、修缮教室、添置教学仪器设备、为新分来的教师分配住房。这时新华书店来通知,新学期学生用的课本已到,要学校即日去取。教导处将通知转总务处,意思是让总务处派人派车去取。刚由后勤组长提升的总务主任看到通知后,找到教导主任说:“有关教学的事该你们教导处管,怎么让我们去取?”教导主任说:“这怎么是我们教导处的事呢?教导处只负责有关教学的事。”“难道课本不是有关教学的事吗?如果说课本与教学无关,天下还有什么事与教学有关呢?”两位主任都有点不冷静了。教导主任继续说:“如此说来。学校工作都与教学有关,岂不是都得由我们教导处包下来,那还要你总务处干什么!以前因为你们人手少,学校没有车,所以课本都由我们通知各班自己去取。现在后勤组升为总务处,有人有车,总不能让学生一捆一捆的去扛吧?”总务主任仍不服气:“我们并没有把什么事都推给你们教务处,建校修房,购置教学用品,柴米油盐,这么大一摊子事,哪一件不是总务处干的?”教导主任解释说:“课本问题,教导处只负责填征订单,提供课本所需数量,至于课本供应,完全是你们总务处的工作,历来如此。何况学校的汽车也是由你们总务处管理,派车也得由你批条子。”总务主任觉得“历来如此”四个字很不顺耳,他认为这是教导主任在嘲笑他刚走马上任不懂行,反感地说:“我不管是不是历来如此,咱们照章办事,该谁管就由谁管,如果你们教务处忙不过来,总务处可以帮忙,但不要把你们工作范围内的事硬推给我们去做。”教导主任说:“搬运课本正是你们工作范围内的事,总务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为教学服务!”总务主任很不以为然地说:“为教学服务得有个范围,得照章办事。” 两人争论没有结果,只得请校长裁决。校长沉思了一会,并没有马上肯定谁是谁非,而是请总务处与教导处各派一人随车现将课本取回,以后再解决两人争论问题。 改编自:萧宗六著,学校管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二、案列分析 该案例主要反映的是学校组织机构设置时所应遵循的原则方面的问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学校管理学是以学校管理为核心内容的一门学科,研究学校内部组织结构、管理体制以及教育管理方面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通过对学校管理学的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学校管理的重要性和挑战,为学校管理者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本文将以一所中学的管理问题为案例,通过分析该案例,提取其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探讨学校管理学的实践性和可行性。 该中学是一所城市里的重点中学,在教育方面有着很高的声誉和独特的校园文化。然而,最近几年,学校的管理问题开始显现出来。首先,学校的课程设置过于单一,只注重学术成绩,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这种过度侧重学术成绩的教育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且容易产生学习厌倦的情况。其次,学校的教师队伍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的教师教学水平较低,无法有效地传授知识;还有一些教师存在管理不善的情况,对学生不够关心,缺乏有效的沟通和指导。此外,学校的管理架构存在问题,决策过程不够透明,学生和教师对学校管理的信任度下降。 面对这些问题,学校管理者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学校的管理模式和环境。首先,学校应该重新调整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兴趣。可以引入一些兴趣课程,如艺术、体育和社会实践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其次,学校需要对教师队伍进行全面评估,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培训。可以通过定期的教学评估来发现教师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培训课程,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此外,学校可以组织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享经验。最后,学校管理者应该加强学校管理的透明度,提高决策的参与度和广泛性。可以通过建立学生和教师代表会议,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增加学校管理的公正性和民主性。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学校管理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化和细致化的工作,它涉及到教育资源的配置、教师队伍的管理、学生管理和学校文化的建设等方面。本文将通过一个学校管理案例分析,探讨学校管理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案例背景: 市小学的学校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师资配置不合理、教师队伍团结性差、学生管理松散、学校文化缺乏凝聚力等。 问题一:师资配置不合理 该小学的师资配置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有的年级教师过多,而有的年级教师过少。这导致了教师工作量的不平衡,有的教师负担沉重,而有的教师相对闲散。这可能影响到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教育教学质量。解决方法: 1.深入研究各年级的招生情况和学生特点,根据学生数量多少和学生需求,合理调整师资配置。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降低教师之间的教学负荷差异,促进教师共同进步。 问题二:教师队伍团结性差 该小学的教师队伍团结性差,各个年级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和交流,缺乏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这可能导致教师之间的分工不明确,教育教学工作效率低下。 解决方法:

1.加强教师间的沟通与交流,营造积极的团队氛围。可以通过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教学观摩等形式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2.建立相互支持和相互帮助的机制,增进教师彼此间的信任和合作。可以通过互助小组、教学互帮等方式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问题三:学生管理松散 该小学的学生管理松散,学生行为纪律不够严肃,学生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这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校的声誉。 解决方法: 1.加强学生纪律教育,建立完善的纪律规范和行为规范。通过开展活动、制定行为奖惩措施等方式来引导学生遵守校纪校规。 2.加强学生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监管。 问题四:学校文化缺乏凝聚力 该小学的学校文化缺乏凝聚力,学校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没有得到充分的宣传和落实。这可能导致学校的正面形象和凝聚力不足。 解决方法: 1.建立学校文化建设的长期规划和目标,明确学校的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制定学校宣言、校训等方式来传递学校文化。 2.加强学校文化的宣传和推广,通过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形成学校文化的共识和共享。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某大学学生会主席小明每年都会组织一次社团招新活动,但是每年都有不少问题。今年是小明的大四,他决定打破以往的常规,做出一些改变。他经过调研和学习,总结出了一份学校管理学案例,以期能够提高学校社团招新活动的效果。 首先,小明认为在学校管理中要注重规划与组织。他在过去的招新活动中发现,很多社团都没有事先制定好招新计划,导致活动的效果不理想。因此,他建议每个社团在招新前制定详细的招新计划,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内容等,并提前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 其次,小明强调了学校管理中的沟通与协调。在过去的招新活动中,学生会和社团之间的沟通不够充分,导致信息传递不畅,活动内容不协调。因此,他建议学生会与每个社团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交流信息,协调各个社团的活动内容,保证招新活动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第三,小明强调了学校管理中的监督与评估。他认为在招新活动结束后,学生会应该及时对此次活动进行评估,包括活动的组织情况、宣传效果、学生反馈等,以便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之处。同时,他建议学生会与各个社团建立一个监督机制,对社团的招新活动进行监督,确保其按照预定计划进行,并在必要时进行及时调整。 最后,小明强调了学校管理中的团队合作与发展。他认为学生会和各个社团应该形成一个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招新活

动的开展。在过去的招新活动中,学生会和社团之间往往是各自为战,导致效果不佳。因此,他建议学生会与各个社团定期开展合作会议,进行工作协调,共同制定活动方案,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整体效果。 小明将这份学校管理学案例提交给了学校领导,并获得了认可和支持。在他的努力下,今年的社团招新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通过对过去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他成功地改善了招新活动的效果,提高了学校管理水平。这份学校管理学案例成为了他以后工作的指导方针,也成为了学校管理的范例。

学校管理学综合作业题答案

《学校管理学》综合作业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管理是指教育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在特定条件下,对人、财、物、信息、时间、空间等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引导组织被管理者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 2.校长负责制是指学校工作由校长全面负责,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负责,有决策指挥权 3.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是对教职工的智力、体力、劳动能力所进行的科学、合理的发掘、组织和使用,为充分实现学校目标提供可靠的人力保障的活动。 4.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或政党提出的一定时期内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目标。 5.学生观,就是对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学生的根本看法,是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支配着学校校长、教师的教育行为, 二、论述分析题 1.简要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你认为目前应怎样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 答: (一)学校领导体制的变革过程 1.校务委员会制(1949~1952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中、小学一般实行校务委员会制。由进步的教职员代表组成校务委员会作为学校的管理机构,

管理学校各方面的事务。 2.校长责任制(1952~1957年) ’ 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中小学“实行校长责任制,设校长一人,负责领导全校工作”。 3.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57~1963年)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规定“一切教育行政机关和一切学校,应该 接受党委的领导”。于是全国大、中、小学全面实行 党委(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4.校长负责制(1963~1966年) 1963年3月,《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规定“校长是学校行政负责人,在当地党委和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负责领导全校的工作”,“学校党支部对学校行政工作负有保证和监督的责任”。 5.革命委员会制(1966~1978年) “文化大革命”中,学校党政机构瘫痪,校长的职位被取消。先是造反派夺权,后来工宣队、贫宣队、军宣队管理学校,最后成立革命委员会。由于革命委员会实行的 时间较长,故作为这一时期学校领导体制的代表,是特 殊时期的一种特殊产物。 6.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978~1985年)

国开作业《学校管理》形考任务2(第3-4章案例分析权重25%)参考136

请结合学校管理学中的学校管理者的角色和教学管理理论对该案例进行 讨论与分析,对自己的观点加以总结,并提交自己的分析报告,要求报告中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为什么抵制校长发起的这次抽查听课?(25分) 答:对教学质量相对薄弱的学校来说,采取的突击听课的措施是不明确的。它对教师是一种不信任和不尊重,所以遭到教师的抵制是正常的。这反映出管理措施的心理依据有误。随时听课,事先一律不打招呼,不走漏风声等做法,都反应出校长对教师的不信任,教师被迫接受听课,肯定是反感的,拒绝的。长此以往,教师对学校组织目标不认同,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一定会偷懒,在领导面前的表现经常是假的。因此要制定出有效的教师管理措施。 2、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之间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关系?(25分)答:教师在教育组织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需要在一定教育管理者的管理之下开展工作。从管理的角度看,教师与教育管理者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关系,实质上是组织中承担不同任务的人们之间的关系。(1)、尊重。教师在教育管理者的协调下开展工作,目的师应当尊重教育管理者根据自己的管理职责所开展的教育管理活动。(2)、支持。教师的职责和任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校教育管理者赋予的。每一位教师根据自己对职责的承诺,完成学校组织管理者分配的任务,是学校

组织实现教育目标的。因而,教师应当在自己的职业行为上支持学校教育管理者对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 3、就该校目前的教学质量情况,突袭抽查行不通,校长应该从哪做起?(50分) 答:如果我是校长,就要先从教师培训抓起,组织教师诊断性听课,让新教师向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学习,提高自身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走出去,带回来。向姊妹学校学习,吸取好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引进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多组织开展教研会,让教师成为会议的主体,畅所欲言,把教师心里的真实想法说出来,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领导在教育教学中起帮助和督促作用。

学校管理学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小学教育 【内容提要】 《学校管理学的50个案例》一书中共选编了50个案例。这些案例分布在学校发展、用权力与用干部、人事管理、德育管理、教学管理5个栏目中。每一个案例都让人感觉就是我们身边曾经发生、正在发生或是随时可能会发生的。如“学校门口的饮食摊”、“校长的越级指挥”、“下午的签到该不该取消”、“缺勤问题的处理”等都是我们在现实中必须面对的困惑,而如何消解正副主任的矛盾、如何对付“刺儿头”老师、评谁做优秀教师、推谁做教导主任,等等,更是经常让校长们备受困扰、左右为难,甚至令人哭笑不得的烦心事。不过,后面的分析文章不仅会使人茅塞顿开,还能引发触类旁通的思考。 【心得体会】 在50个案例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学校食堂如何进行改革”。在我上学期间经历了三次“食堂改革”事件。第一次是初三下学期时,学校的食堂被外界承包,整个食堂是一个整体,当时因为只是偶尔在哪里吃,所以不是太清楚,但听到了很多的非议的声音。大学的食堂二楼现在也被一个公司承包了,但是从饭菜种类和服务态度来说,都还相当不错,不够这是因为楼下还有竞争压力,所以感觉楼上各方面都比较认真。而第二次的改革与之相比应该失败的。 第二次是高三时,学校的食堂被整个的承包给一个公司了。因为高中一直住校,所以对食堂很熟悉。食堂之前的形式是按窗口承包给个人的,窗口之间竞争,饭的种类很多。当我和同学们看到食堂整个的承包给一个公司之后就开始伤心了,好多喜欢吃的东西都没了,我的土豆饼啊,再也吃不到了!但心底对新食堂还存在一丝希望,也许会比之前的食堂好呢。但看到食堂的饭菜之后,就彻底希望。几乎所有的窗口都是在卖一样的饭菜,一个大锅炒出来,送到不同的窗口。

学校教学管理案例分析

如何化解教师不愿承担某些课程教学任务的困境 一青年教师承担了某系小学教育方面的课程两年后,觉得该课程难教,与教学法和班队活动之类的课程内容重复,学生学习兴趣不大,认为这门课学生毕业后在小学教学中用处不大,所以提出不再担任该课程的教学任务,并建议系里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取消这门课程。系领导在听取任课老师的意见后,没有马上做出决定,而是到实习基地的小学进行实地调研,请教专家.得出的结论与该教师的结论完全相反:该课程在小学教学中很重要,从小学三年级直到初三,每周至少有两节,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学校创品牌、显特色的重要课程,市区的多所小学去年招聘能承担该课程的教师还招不到。了解情况后,系领导决定开展“校校合作”,邀请一位在该领域颇有研究心得的小学教师作为该系的兼职教师,让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来主讲该门课程,将其出版的教研成果专著作为该课程的教材,并将该课程作为学院精品建设课程立项。同时安排原来承担该课程的本系青年教师作为校外专家的助教,跟着校外专家听课,辅导学生,并协助专家进行精品课程建设。 点评: 1、对于教师提出的要求和反映的问题,系领导没有急于下结论,也没有以不 服从安排的帽子强压任务给教师,而是首先想到调查研究,深入小学教学 一线,了解实际情况,请教专家. 2、及时调整思路,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聘请具有一线教学经历、有丰富 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来上该门课程,既保证教学工作的良性运转,又在开展 校校合作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3、对原任课教师的工作做出相应调整,既让其知道自己的不足,又给其学习和 提高的机会。通过听校外专家的课和协助校外专家进行网络课程建设,使 其对该课程的知识有更系统完整的认识和学习,为其今后再从事该课程教 学作好准备. 附件 二级学院院长的改革为什么失败 某大学一个二级学院领导班子不团结,工作在全校排名靠后,师生意见较大.该大学对这个学院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来自另一个学院的年轻教授周锋脱颖而出,提拔到该二级学院担任院长兼分党委书记. 到任后,周院长首先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在两周后召开全院大会,找出前任领导班子的十大不足,提出了他要进行改革的十大举措。上任后第20天,他首先将宣布将行政人员减少一半,富余出的人员从事创收工作。其次,周院长狠抓劳动纪律,每个行政人员和任课教师必须签到,对迟到早退者扣除一定数量的奖金。同时,他给行政人员和教师办相关学习班,学习结束后进行考试,考试不合格的补考,再不合格的除扣除奖金外,行政人员重新安排工作,教师暂时停课.

国家开放大学《学校管理》形考任务1-3+终结性考试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学校管理》形考任务1-3+终结性考试参考答案 形考任务1 一、论述题(共2道试题,共100分。) 1.谈谈理想中的校长是什么样子,应该具有哪些品质?(50分) (要求:500字左右,贵在原创思考,如涉及网上抄袭,本题成绩为零。)答:他应该在老师心目中是高大的,是信服的。理想中的校长,不一定是外交家、经营家,但一定是有思想、有见地的教育家,醉心教育、痴迷读书、热爱课堂、是个书生校长,他一心赶路却不舍情趣。内外兼修,用理论扩展视距,用专业滋养底气,用文化点燃灵性。对教育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善于把自己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师生的共同愿景与教育行动。创新教育改革,跳出教育做教育,跳出课堂抓课堂,引领师生享受阅读,让他们的精神天地草长莺飞,花开烂漫,活得快乐、有尊严,可以优美地舒展自己的生命。 (1)他应该是一个懂教育的人。一个懂教育的人,才会在新的教育动态下,给教育者给予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传播新的教育思想。而不是无谓的说一些没有深度,欠思考的家常碎话。 (2)他应该是一个深入到教师群体当中的人,应该了解教师的特长,喜好,从而再次有的放矢的培养教师专有所长,在学校活动的各个方面,都让比较专业的老师去组织,去参与,这样,我们的活动才不会流于形式,才会在质量上有所提升。 (3)他应该是一个注意细节的人。“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想想看,一所学校,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外,还有师生的安全教育,卫生教育,为人处世教育;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教师专业成长的计划,学校发展的规划等等,虽说这都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中,但都需要校长的总体设想。一位细心的校长,一定会把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处理的妥妥当当。还有,一名好校长,一定是一名阳光、快乐的、干净利索的人。 2.学习完学校管理的经验管理模式、科学管理模式和人本管理思想,你理想中的学校管理模式是什么,请阐述你的理由?(50分) (要求:500字左右,贵在原创思考,如涉及网上抄袭,本题成绩为零。)答:我管理想中的学校管理模式是人本管理思想,现代管理的核心和动力是人以及人的积极性,现代管理思想是把人的因素放到第一位,重视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财、人与物等的关系,尽量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所以,学校管理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这就是学校管理的“人本”原理。 (1)学校规章制度要有人文管理思想,每一项规章制度都涉及到每一位教

学校管理学

学校管理学 管理:人们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没技术和方法,在于目标相匹配的机构中,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活动、以达到个人活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有程序的群体活动过程。 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为了实现育人理念和目标,遵循管理科学额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原则和规律,通过假话、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活动来规范呢和实施学校内部的管理活动,以达到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效益的活动过程。 学校管理学:是通过研究学校的管理活动(过程和手段),探索学校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目的),寻求有效管理学校的合适方法的科学(目的)。 理念: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 学校管理理念:学校管理研究者对于学校管理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管理思想观念和管理哲学观点,是学校管理主体在学校管理时间及其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学校管理应然状态”的理想那个认识和主观要求,是学校管理主体在管理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学校价值去向与追求,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学校管理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论述人本管理理念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P55—57 1,充分认识教师的角色与劳动特点,了解教师的需要 五大角色:传道者、授业者、选择者、辅导者、协商统合者 劳动特点: 复杂性和创造性:正对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情况,根据个性发展,实施因材施教和一定意义上的个别教学和辅导,不断调整工作内容,形式和方法. 教师需要:

共同的一面:物质需要的朴实性、发展需要的稳定性、自尊需要的迫切性、成就需要的强烈性 独特面: 生理需要:青年教师的婚恋需要、中年教师的养家需要、老年教师的保健益寿、社会需要:青年教师的发展、中年教师成就需要、老年教师的尊重需要、 要求学校管理者充分尊重、理解教师,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尊重教师人格对他们政治上关心进步、思想帮助提高、工作学习给予支持,满足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2.运用激励艺术,调动教师的工作人情和积极性 学校激励表现形式:尊重与成人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重视员工的个人贡献,奖励、成人创造性想法与革新。 激励艺术:①关心式激励。②宽容式激励.③期望式激励.④表扬式激励。⑤表率式激励。⑥参与式激励。 3。挖掘教师潜能,促进教师发展 学校:①把人作为发展中心,积极创设条件、广开渠道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②创设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学习氛围. ③开展教育研究、培训、交流等活动,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打基础; ④促进教师的自我提升 4。创设有序又自由、紧张而又宽松的工作氛围是人本化管理的成功所在 学校管理者保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多给教师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足够的活动空间供教师去创造发挥;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