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细胞肺癌并副癌综合征误诊为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附1例报告)

小细胞肺癌并副癌综合征误诊为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附1例报告)

小细胞肺癌并副癌综合征误诊为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附1例报告)
小细胞肺癌并副癌综合征误诊为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附1例报告)

类癌

类癌 类癌瘤是一种能产生小分子多肽类或肽类激素的肿瘤,即APUD细胞瘤,它能通过靶细胞增加环腺甙单磷酸盐起作用,能分泌具有强烈生理活性的血清素(5-羟色胺),胰舒血管素和组织胺外,有的还可分泌其它肽类的激素,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生长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抗利尿素、促性腺激素、胰岛素、胰升血糖素、前列腺素、胃泌素、胃动素等物质。产生类癌综合征的主要物质是血清素和缓激肽,组织胺也参与一部分作用。 中文学名:类癌二名法:类癌瘤界:病毒界分布区 域: 广泛分布于消化道,具有嗜铬亲银的 颗粒,能产生多种肽胺类激素, 简介 类癌(carcinoid)又称类癌瘤(carcinoid tumor),是一组发生于胃肠道和其他器官嗜铬细胞的新生物,其临床、组织化学和生化特征可因其发生部位不同而异。此种肿瘤能分泌5-羟色胺(血清素)、激肽类、组织胺等生物学活性因子,引起血管运动障碍、胃肠症状、心脏和肺部病变等,称为类癌综合征(carcinoid syndrome)。 病因学 本病病因尚未阐明。类癌瘤是一种能产生小分子多肽类或肽类激素的肿瘤,即apud细胞瘤,它能通过靶细胞增加环腺甙单磷酸盐起作用,能分泌具有强烈生理活性的血清素(5-羟色胺),胰舒血管素和组织胺外,有的还可分泌其它肽类的激素,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生长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抗利尿素、促性腺激素、胰岛素、胰升血糖素、前列腺素、胃泌素、胃动素等物质。产生类癌综合征的主要物质是血清素和缓激肽,组织胺也参与一部分作用。血清素对周围血管和肺血管均有直接收缩作用,对支气管也有强烈收缩作用,对胃肠道节前迷走神经和神经节细胞有刺激作用,使胃肠道蠕动增强,分泌增多。缓激肽有强烈的扩血管作用,有些类癌瘤尤其是胃类癌可产生大量的缓激肽、组胺等血管活性物质而引起皮肤潮红。循环中血清素增高还可引起心内膜纤维化。正常情况下,食物中摄入的色氨酸仅2%左右被用作5-羟色胺(5-ht)的合成,98%进入烟酸及蛋白合成的代谢途径。但在类癌综合征的病人,60%的色氨酸可被瘤细胞摄取,造成5-ht合成增加,烟酸合成减少。60%摄入瘤细胞的色氨酸经色氨酸羟化酶催化成5-羟色氨酸(5-htp),再经多巴脱羧酶变成5-ht,部分储存于瘤细胞的分泌颗粒内,其余部分直接进入血液内。在血液中游离的5-ht大部分经肝、肺、脑中的单胺氧化酶(mao)降解成5-羟吲哚乙酸(5-hiaa)自尿内排出。起源于中肠系统的类癌病人血清中5-ht水平升高,而尿内5-hiaa排出增加,此属典型的类癌综合征。此类约占类癌综合征病例的75%以上。前肠系统类癌往往缺乏多巴脱羧酶,不能使5-htp转变成5-ht,5-htp就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常侵犯脊髓灰质炎,尤以腰段和颈段最常受累,少数患者可波及延髓、脑桥和中脑。 脊髓灰质炎病毒为嗜神经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细胞,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 患者多为1~6岁儿童,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发生分布不规则和轻重不等的迟缓性瘫痪,俗称小儿麻痹症。 脊髓灰质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程度很轻的非特异性病变,无菌性脑膜炎(非瘫痪性脊髓灰质炎)和各种肌群的弛缓性无力(瘫痪性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患者,由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受损,与之有关的肌肉失去了神经的调节作用而发生萎缩,同时皮下脂肪,肌腱及骨骼也萎缩,使整个机体变细。 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推广后,全球消灭脊灰行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实现全球消灭脊灰的目标尚存在许多障碍和挑战。 2008年在尼日利亚脊灰死灰复燃后,蔓延到邻近的8个国家。 临床表现: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目前尚无药物可控制瘫痪的发生和发展,主要是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 治疗原则是减轻恐惧,减少骨骼畸形,预防及处理合并症,康复治疗。

1.卧床休息 患者卧床持续至热退1周,隔离40天,以后避免体力活动至少2周。卧床时使用踏脚板使脚和小腿有一正确角度,以利于功能恢复。 3.瘫痪期 (1)正确的姿势患者卧床时身体应成一直线,膝部稍弯曲,髋部及脊柱可用板或沙袋使之挺直,踝关节成90°。疼痛消失后立即作主动和被动锻炼,以避免骨骼畸形。 (2)适当的营养应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和大量水分,如因环境温度过高或热敷引起出汗,则应补充钠盐。厌食时可用胃管保证食物和水分摄入。 (4)延髓型瘫痪①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低头位(床脚抬高成20°~25°)以免唾液、食物、呕吐物等吸入,最初数日避免胃管喂养,使用静脉途径补充营养;2.被动免疫 未服用疫苗而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小于5岁的小儿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应及早注射免疫球蛋白,每次0.3~0.5ml/Kg,每日一次,连用2日,可防止发病或减轻症状。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副肿瘤综合征

副肿瘤综合征 概述 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是发生在某些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在未出现肿瘤转移的情况下即已产生能影响远隔自身器官功能障碍而引起的疾病。它并不是由肿瘤直接侵犯该组织或器官而产生的一组症状。副肿瘤综合征可影响到体内的许多组织和器官,造成相应的临床表现,如关节炎、皮疹、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影响的远隔自身器官如在神经系统则称之为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neurologic paraneoplastic syndrome),如肌病、神经肌肉接头病、神经根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脊髓以及大脑的病变等。中枢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发生率比较低,较转移瘤少见(1-2%)。但由此综合征所造成的损害,而出现的临床表现要较肿瘤本身更早,并更为严重,因而,在临床上需要对此有高度的重视,这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早在1888年,Oppenheim描述了1例恶性肿瘤合并周围神经病的病例。此年他又描述了1例淋巴肉瘤合并球麻痹,认为是第一例中枢神经系统的远隔效应。Auche (1890年)报道了胃、胰腺、子宫的恶性肿瘤合并周围神经病。Guichara (1956年)提出了副肿瘤综合征这一名词。从此后在国内、外陆续有许多文献报道副肿瘤的各种不同的临床类型。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可累及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因此,在临床上会有许多种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它可以累及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弥漫性灰质脑病、小脑变性、癌性脊髓病及边缘系统脑炎等,可以累及周围神经系统产生多发性神经病、复合性单神经炎以及累及神经肌肉接头而产生重症肌无力、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神经性肌强直及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等。副肿瘤综合征可以仅累及单一神经或肌肉中的某一结构(如小脑的蒲肯野氏细胞,肌肉的胆碱能突触)出现单一的临床表现,前者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后者为肌无力综合症。有时临床表现为一单独的神经系统损害,但是其病理改变却比较广泛,不过仍以其中一个结构损害的症状为主要突出的表现。 病因和发病机制 副肿瘤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清楚。以前普遍认为可能由于癌肿分泌某些直接损害神经系统的物质,如分泌激素样物质(hormone-like substances)和细胞因子(cytokines)。肿瘤产生的激素样物质可引起高钙血症、无力以及行为异常。肿瘤产生的异位ACTH造成的Cushing’s Syndrome和行为异常。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可造成肌肉萎缩和无力。 目前认为免疫因素肯定是十分重要的发病因素之一。肿瘤抗原引起对肿瘤本身的抗原抗体反应,产生大量的抗体。这种抗体可以与神经系统内的某些类似抗原性的成分发生交叉性免疫反应,这种交叉性免疫反应既抑制肿瘤的生长,使肿瘤变小或生长缓慢,但也损害了神经系统,造成神经功能障碍。如Lambert-Eaton 肌无力综合征的患者中大约有2/3的患者同时合并有小细胞性肺癌,因肿瘤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G与小细胞肺癌细胞的钙通道,以及与胆碱能突触处的钙通道均能产生免疫反应。故在胆碱能突触处的IgG与钙通道的反应,阻止了动作电位到达突触时的钙内流,使乙酰胆碱释放减少,产生肌无力症状群。血浆置换后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IgG被去除,患者症状得以恢复。此血浆直接接种于实验动物也可造成肌无力。 副肿瘤综合征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可发现某些抗体,这些抗体与癌肿或损

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希望肺癌是目前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最常见、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其中 80% ~ 85%为非小细胞肺癌 (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尽管目前在肺癌的治疗上取得了巨大进步,逐步形成了以手术、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等多学科联合的综合治疗模式,极大地改善了肺癌患者的预后。但大多数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肺癌的 5 年生存率仍然很低,预后极差。近年来,随着不断深入研究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免疫治疗药物取得突破性进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多项研究免疫抑制剂的单药疗法和联合疗法在肺癌治疗中作用的临床试验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免疫系统具有识别肿瘤相关抗原和调节机体攻击肿瘤细胞的功能。肿瘤的免疫治疗就是通过修复和增强机体免疫系统,从而达到控制并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免疫检查点阻断( immunecheckpoint blockadeICB) 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可以重塑肿瘤患者的免疫系统,增强免疫系统抗肿瘤能力,进而杀灭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 1 ( 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 及其配体程序性死亡配体 -1( pro- grammed death receptor-ligand1,PD-L1) 信号通路抑制剂是目前研究最

多、使用最广泛的免疫治疗药物之一。 1992 年 PD-1 由日本京都大学本庶佑教授发现,是 CD28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也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主要在激活的 CD4+ T 细胞、CD8+T 细胞、自然杀伤 T 细胞、 B 细胞和活化的单核细胞表面表达。它的配体包括 PD-L1 ( B7-H1 /CD273) 和 PD-L2( B7-DC /CD274),肿瘤细胞以表达 PD-L1 为主。 1999 年 PD-L1 由中国科学家陈列平发现。 PD-1 与 PD-L1 结合形成一种 T 细胞抑制性通路,阻止 T 细胞的增殖和扩散。这些因子在正常机体中表达,可以减轻免疫应答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防止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但一些肿瘤细胞也会表达 PD-L1,形成免疫逃逸,减弱 T 细胞在肿瘤局部微环境中的免疫杀伤作用,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因此,抗 PD-1/PD-L 信号通路可以通过打断该通路,恢复抗瘤 T 细胞的功能,杀伤肿瘤细胞。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实 PD-1/PD-L1 抑制剂在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上疗效显著。此外,还发现 PD-L1 的表达水平和药物疗效有一定的相关性,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判断肿瘤对药物敏感性的指标。 PD-1/PD-L1 抑制剂在 NSCLC中的临床应用 抗 PD-1 抗体 Nivolumab(纳武单抗 ) 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人类免疫球蛋白 IgG4 单克隆抗体。其与 PD1 结合,可有效抑制 PD1 及其配体相互作用,增强 T 细胞抗肿瘤作用。 2015 年被 FDA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第1章 1慢性支气管炎 感染和(或)非感染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表现慢性咳嗽、咳痰,有的有喘息,经常有感染而急性发作,症状加重,每年发病持续三个月至少连续两年以上。 2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慢性支气管炎多在呼吸系统感染后出现咳、痰、喘症状加重,可有发热、黄痰、末梢血白细胞增多等,此时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3肺性脑病 慢性肺部疾病出现Ⅱ型呼吸衰竭而引起精神神经障碍,同时要除外其它疾病引起的神志意识障碍。 4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其它肺胸或肺血管等慢性疾病使肺功能、肺结构发生病理改变,从而引起肺动脉高压最后导致右心室肥大、右心衰竭。 5哮喘持续状态 哮喘严重发作,经一般治疗24小时仍不能缓解者。 6支气管扩张症 是支气管慢性化脓性疾病,系由呼吸道急慢性炎症及支气管阻塞引起的支气管组织结构出现较严重的病理性破坏,支气管呈现不可复原性扩张与变形。 7铁锈样痰 充斥在肺泡内大量红细胞崩解释放出含铁血黄素,与痰混合。 8肺实变体征 患侧呼吸动度减弱,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听诊闻及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或湿罗音。 9肺炎 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肺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和渗出性病变。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肺部X线可见炎性浸润阴影。 10感染性肺炎 是病原体进入肺内引起肺部炎症,按病原体不同又分为:(1)细菌性肺炎、(2)病毒性肺炎、(3)支原体性肺炎、(4)真菌性肺炎、(5)其它尚有: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肺炎、弓形体肺炎、寄生虫肺炎等。 11非感染性肺炎 是非病原体的理化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肺部非感染性炎症,其中包括:(1)化学性肺炎、(2)放射性肺炎、(3)过敏性肺炎、(4)结缔组织病肺炎、(5)药物性肺炎 12肺炎球菌肺炎 是肺炎球菌侵入肺组织引起肺实变炎症,临床表现为突然的寒战、高热、胸痛、铁锈色痰等症状、检查有肺实变体征。X线检查可见较高均匀一致的片状阴影,呈段节或大叶性分布。有的可出现感染性休克。 13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金葡菌经呼吸道或经血行进入肺内,引起的肺化脓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急骤起病、高热畏寒、贫血、衰竭、咳嗽、咳痰多呈脓痰或脓血痰,伴有胸痛、呼吸困难、发绀,可有肺实变体征及湿罗音,胸膜摩擦音。血行播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呼吸道表现较轻。病程较长,金葡菌肺炎也是感染性休克的常见病因之一。 14吸入性肺脓肿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术后康复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手术后的康复 5.10.1康复评定 5.10.1.1肌力检查 5.10.1.2关节活动度检查 5.10.1.3肢体长度及周径测量 5.10.1.4肌电图检查 5.10.1.5步态分析 5.10.1.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5.10.2康复治疗 5.10.2.1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矫治手术主要目的 5.10.2.2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矫治手术后常用康复治疗方法 (1)手术后正确姿势体位的维持 (2)肌腱转位手术后功能训练 (3)肌力维持与增强训练 1)肌力弱者做增强肌力训练 2)固定期间维持肌力训练 (4)截骨术后功能训练 1)早期活动关节,防止僵硬 2)早期纵向负重活动,促进骨愈合 3)电、光、声、磁等疗法的应用 A.红外线辐射热疗 B.超短波治疗 C.低强度磁场疗法 D.直流电钙、磷离子导入疗法 E.超声波疗法 (5)矫形器应用 1)维持手术效果 A.手术后可用矫形器代替石膏固定肢体于需要的位置。 B.手术后应用矫形器固定患肢于功能位,防止关节挛缩等不良并发症发生,矫形器可随时拿下、装上、长期应用时有利于肢体的护理,并可

防止压疮发生。 C.患者双下肢肌肉广泛瘫痪,丧失站立行走功能时,手术后应用双下肢矫形器再配以双拐即可站立行走。 D.某些肌腱移位手术后,肌力仍未达到平衡,术后有可能畸形复发,此时应用矫形器可防止畸形的发生。 2)矫治畸形 3)稳定关节 4)代偿肢体功能 5)补偿短肢,使双下肢均衡 A.患肢短缩小于3cm者可将鞋底垫高,使两下肢均衡。 B.患肢短缩大于3cm,但不愿或不能施行手术延长肢体者可配用补高鞋 矫形器使两下肢均衡,也能站立和行走。 C.对患肢广泛肌肉瘫痪,呈现不稳定的连枷腿者除手术治疗外,可配用矫形器或补高鞋矫形器来固定患肢,使两下肢均衡而站立行走。 (6)增强关节活动度训练 (7)站立及步行训练 (8)其它康复措施 5.10.2.3常见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手术后的康复训练 (1)髋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手术后康复训练 1)良好体位固定 2)光电等治疗 3)使髋关节后伸 4)髋关节后伸牵张训练 5)髋关节后伸运动训练 6)水中运动训练 (2)臀部肌肉瘫痪的手术后康复训练 1)良好体位固定 2)光电等治疗 3)髋关节后伸训练

类癌及类癌综合征的病理改变

90%以上的类癌瘤发生于胃肠道,主要见于阑尾、末端回肠和直肠,少数发生于结肠、胃、十二指肠、Mckel憩室以及胆道、胰管、性腺、肺和支气管等。不同种族的人群,类癌的好发部位可能有差别。在日本的病例中发生于胃、十二指肠和结肠的类癌较欧美病例为多,小肠类癌则较少,推测此可能与日本人和欧美人各脏器中嗜铬细胞分布不同有关。Godwin 综合2837例类癌,85.5%分布于胃肠道内。胃肠道外的发病部位有支气管、肺、头、肝、胰、子宫颈、腮腺、尿道、甚至睾丸或卵巢等。Orloff综合文献3000例胃肠道类癌的分布,依次为阑尾47.0%、回肠27.5%、直肠17.0%、胃2.5%、结肠2.0%、空肠1.5%、十二指肠1.3%、Meckel憩室1.0%、胆囊0.2%。以阑尾最多见,阑尾、回肠和直肠三者占全部胃肠道类癌的90%以上。典型的胃肠道类癌,瘤常为细小的黄色或灰色粘膜下结节样肿块,单发或多发,粘膜表面多完整,其形态不一,有结节状,息肉样或环状等表现。少数瘤体表面可形成溃疡,外观酷似腺癌,常侵入肌层和浆膜层。一部分病人可有多源性类癌瘤存在。回肠类癌常为多发,瘤体较小,直径为3.5cm以下,多在1.5cm左右。国内一组统计78例,直肠类癌部位均在直肠10cm以下范围,瘤体大小约0.2~2.5cm,多小于1.0cm,形似息肉,但无蒂。切面观呈灰白或灰黄色,质硬,边界清楚。类癌细胞在显微镜下呈方形,柱状,多边形或圆形。细胞核均匀一致,很少有核分裂相,细胞浆内含有嗜酸性颗粒。根据电子显微镜的观察,胃肠道各部分类癌的胞浆内颗粒形态与组织化学各呈不同表现。小肠类癌细胞内含有较大而多形的颗粒,银染色反应阳性故为亲银性。胃类癌细胞的颗粒呈圆形,银染色反应时,必须加入外源性还原剂才呈阳性反应,故为嗜银性。直肠类癌细胞的颗粒较大,圆形,均匀一致,亲银和嗜银的染色反应均阴性,故为无反应性。(搜集)类癌的组织学结构特点为瘤细胞的排列呈多样化,Soga等根据排列方式分成5型。A型类癌细胞聚成结节性之实性巢团,细胞大致圆形,排列不规则,呈索状侵入周围。多见于起源中肠系统的类癌,是最典型的一型。B型瘤细胞呈小状结构,排列成一层,如壳状,细胞核在周边部分,排列整齐如栅状或条带状,多见于起源于前肠系统的类癌。C型方型细胞排列成腺体状,但其中无空腔,或成玫瑰花型。D型瘤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不规则,成大片髓样结构。C型及D型多见于起源于后肠系统的类癌。E型为上述四型的各种混合型。类癌的不典型增生和核分裂相均不明显,一般很难从细胞形态来判断其恶性程度。可以参考:①类癌的大小,综合843例手术资料,最大直径在1cm以下者,90%~100%表现为良性病程。1~2cm之间者,30%~50%有转移。直径>2cm者,80%~100%有转移。②浸润程度,据统计已侵犯胃肠道肌层的类癌,90%发生转移。③生长部位,阑尾类癌几乎都呈良性病程,即使已浸润至浆膜,发生转移仍较少见(<2%)。小肠类癌的转移率为30%,结肠为38%。十二指肠和胃的恶性类癌比小肠少见。类癌的转移途径可以直接浸润生长,穿透浆膜至周围组织内,亦可发生淋巴转移或血行转移。并无局部淋巴结转移而直接发生血行转移亦偶见有报道。血行转移以肝最多见,亦可转移至骨、肺及脑,其他少见之转移部位见诸报道的有:卵巢、附睾、皮肤、骨髓、后腹膜、眼眶、肾上腺、脾、胰、肾、甲状腺、膀胱、前列腺、子宫颈。亦有转移入乳腺的报道,其临床体征与原发乳腺癌极为相似。类癌细胞起源于APUD细胞系统中的肠嗜铬细胞(又名kulchitsky细胞),此种细胞来源于胚胎神经嵴,广泛分布于消化道,具有嗜铬亲银的颗粒,能产生多种肽胺类激素。近年来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进展,已使多种激素在组织切片上得到证实。类癌综合征系由于血清素和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经肝脏形成代谢产物,经血进入肺和心脏,使肺动脉和心内膜下纤维组织增生,约半数病例伴有右心瓣膜病变,包括肺动脉瓣及三尖瓣增厚、缩短、僵硬、粘连。心内膜和腱索可发生纤维增厚,引起肺动脉瓣狭窄,三尖瓣闭锁不全等。左心内膜下弹性纤维内层有局灶性或弥漫性纤维增生等心脏病变,尤以支气管类癌发生左心、肺动脉、三尖瓣、主动脉瓣纤维化更为多见。

副肿瘤性和自身免疫性脑炎

副肿瘤性和自身免疫性脑炎 引言—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是与系统性癌症有关 的一组异质性神经系统疾病,并由除转移瘤、代谢和营养缺陷、感染、凝血病或癌症治疗副作用之外的机制引起。这些综合征可能影响从大脑皮层至神经肌肉接合处的神经系统 和肌肉的任何部分,损害一个或多个区域。边缘性脑炎(limbic encephalitis, LE)是指局限于边缘系统结构的一个炎性过程,引起认知损害伴随知觉障碍、心境改变和睡眠障碍。但是,病理学和临床及放射学的异常发现常常不局限于此。副肿瘤性和非副肿瘤性脑炎有许多共同的临床特点,也有一些明显不同的特点。疗效可能显著,但也高度可变。本专题将讨论副肿瘤性和自身免疫性脑炎。副肿瘤综合征的概述和其他副肿瘤疾病将单独讨论。(参见“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概述”和“累及周围神经及肌肉的副癌综合征”和“累及脊髓和后根神经节的副肿瘤综合征”和“副肿瘤性小脑变性”和“眼阵挛-肌阵挛-共济失调”)临床和病理学概述—副肿瘤性脑脊髓炎以神经系统数个区域受累为特点,包括颞叶-边缘叶区域、脑干、小脑、脊髓、后根神经节和自主神经系统[1,2]。病变的分布和症状不同。病理学检查通常提示血管周围和间质中T淋巴细胞炎性浸润、神经胶质增生、噬神经细胞结节和神经元丢失。除T细胞浸润外,B细胞优先聚集在血管周

围,且可能与浆细胞浸润有关[3,4]。这些发现常常比症状提示的更广泛且可能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后根神经节或自主神经元的任何区域。大多数副肿瘤性脑脊髓炎患者有抗Hu-抗体[也叫做抗神经元核抗体(antineuronal nuclear antibodies, ANNA-1)](表1)[1,5,6]。这些抗体针对神经元特异性RNA结合核蛋白(图片1),且与副肿瘤性感觉神经元病和脑脊髓炎有关[1,5,7]。靶抗原表达高度局限于神经系统和肿瘤[2]。实际上,所有癌症类型都可导致副肿瘤性脑脊髓炎或其变异型(LE、脑干脑炎、脊髓炎)[1,2]。但是,约75%的患者其基础肿瘤是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这在纳入超过500例患者的4项大型病例系列研究中得到了证实 [1,5,6,8]。由于这种肿瘤体积小,所以肿瘤通常在出现神经系统综合征时尚未诊断,且可能难以证实。这与大多数SCLC(超过60%)在诊断时已广泛转移的事实形成了鲜明对比。(参见“肺小细胞癌的病理生理学及分期”)脊髓炎—副肿瘤性脊髓炎是作为脑脊髓炎的一部分发生,通常伴SCLC 出现。这些患者常常出现感觉神经元病(即,后根神经节受累),且在他们的血清和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中有抗-Hu抗体[1,2]。也有关于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描述。(参见“累及脊髓和后根神经节的副肿瘤综合征”)边缘叶脑炎—副肿瘤性和自身免疫性LE以急性或亚急性心境和行为改变、短期记忆问题、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和认知功能障碍为

小儿麻痹症后期综合症与麻醉

内容摘要: 小儿麻痹症后期综合症(post poliomyelitis syndrome,简称pps)是指在小儿麻痹后遗症基础上继发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和症状,发病率在20%~41%之间,多在患小儿麻痹症30年后出现,也就是40~60岁的儿麻后遗症病人。它是学术上的一种新概念,近年又出现一些研究进展,现介绍如下。 1 历史回顾 早在1875年charcot报道了在患急性脊髓灰质炎多年后再次出现肌肉乏力的情况。dalakas 等将这种进行性的肌乏力和萎缩命名为脊髓灰质炎后进行性肌萎缩。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关报告不断增多,研究不断深入,后来就称之为小儿麻痹症后期综合症。1987年在美国160万曾经患脊髓灰质炎的病例中有64万出现了小儿麻痹症后期综合症。这些患者难以继续担任工作,降低了活动能力,甚至不能自理生活。中国病人主要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在力所能及的劳动中生活,发生pps的比率较欧、美洲地区少。症状、体症也比较轻。大城市的患者由于平均年龄高,体质肥胖者多,pps的发病近年已经增多。 2发病机制 对于pps发病机制有很多假设。最常见的是受脊髓灰质炎病毒侵袭的运动单位的过度使用和过早老化。小儿麻痹症使受损肌群的神经元大量丧失,许多肌纤维孤立无靠,若邻近尚残留部分完好的神经元,则可通过其终末轴突的侧支芽生,使每单位运动神经所支配的肌纤维数量增加。可由原来的100个增至1000个,因此,这些残留的神经元必须支配比原来数量大得多的肌纤维,形成大的运动神经单位。在瘫痪较重的儿麻后遗症,受累的肌肉仅受原有运动神经单位总数的10%~20%所支配。另外,正常运动神经轴突的缓慢衰退发生在运动神经元已减少的脊髓灰质炎病人身上,功能的丧失自然就更多。对pps患者纵向研究表明,肌强度质的下降平均每年为1%,肌强度衰退到一定界限时可致功能丧失。此外,患者中年后所增添的病理引起的软弱,如肥胖、冠状动脉疾患及关节炎等也可能导致pps的发生。 3临床表现和诊断 3.1临床表现 pps最常见症状是软弱、乏力、关节和肌肉疼痛,约60%~70%患者有此主诉,症状主要发生于病后已获恢复的肌肉,也可发生于正常肌肉,有时伴肌萎缩、肌自发性收缩、关节不稳及韧带劳损等。全身症状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机能障碍,患者难以耐受寒冷,眩晕头痛,肢体血管收缩功能不稳定,睡眠不良,呼吸肌软弱而出现口吃、吞咽困难和呼吸功能不全等症状。pps一般可分为两型:①儿麻后期肌萎缩型(ppma),大多数pps属于此型,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如软弱、乏力、肌纤维自发收缩、肌痛肌萎等;②肌肉骨骼系统型(mpps),主要表现为关节和肌肉疼痛,关节不稳、韧带劳损,可出现肌腱炎、滑囊炎及继发性骨关节炎等,大多发生于下肢,也可发生于长期使用拐杖的上肢。 3.1.2疼痛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延迟性的肌肉疼痛,是一种类似急性感染期的浅部或深部肌肉的疼痛。。第二类是局部的过度使用综合征,包括滑囊炎,肌腱炎,肌筋膜和软组织的损伤。第三类是关节退行性疾病,有腰背痛,神经压迫综合症。 3.1.3呼吸困难患者存在的表现各异的呼吸困难,轻者出现肺功能降低,严重导致呼吸衰竭,必须使用呼吸机支持。多数由于限制性的胸壁改变(脊柱侧凸,脊柱后凸),胸壁强度改变,多次感染和睡眠相关的呼吸紊乱引起。 3.1.4其他吞咽困难表现为吞咽时咽喉部的粘滞感,buchholz等报道发病率约为10-20%,经电子喉镜检查发现其中半数人存在着一侧声带麻痹。sonices等研究了32名吞咽困难的患

类癌及类癌综合征

类癌及类癌综合征 【概述】 类癌(carcinoid)又称类癌瘤(carcinoid tumor),是一组发生于胃肠道和其他器官嗜铬细胞的新生物,其临床、组织化学和生化特征可因其发生部位不同而异。此种肿瘤能分泌5-羟色胺(血清素)、激肽类、组织胺等生物学活性因子,引起血管运动障碍、胃肠症状、心脏和肺部病变等,称为类癌综合征(carcinoid syndrome)。 【诊断】 类癌瘤缺乏特殊征象,诊断颇为困难。临床上往往被忽略或误诊为阑尾炎、克隆病、肠癌等疾病。当类癌瘤出现类癌综合征时,诊断较易。典型者表现为皮肤潮红、腹泻、腹痛、哮喘、右心瓣膜病变和肝肿大等。血清5-HT含量增加和尿中5-HIAA排出增多,对诊断有意义,如超过261.5~523μmol/24h,诊断即可成立。肿瘤的组织学检查可获得确诊。 类癌的原发部位以及有否转移,需要根据病情选择以下检查:①消化道内镜检查及活检;②支气管镜检查可确定位于支气管的类癌;③选择性血管造影对肠道类癌有帮助;④B超或CT检查可了解类癌肝转移情况;⑤直肠指诊和直肠镜检查有助于直肠类癌的诊断。

【治疗措施】 (一)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原发病灶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手术效果尤好,但是即使发生转移,切除大的原发病灶也能减轻和消除症状。阑尾类癌瘤转移少见,一般认为仅作单纯阑尾切除即已足够。当肉眼下有明显转移,肿瘤直径超过2cm者方考虑作扩大根治手术。小肠类癌恶变率高,应积极作根治术。 小的无症状性直肠类癌可作局部切除。Orloff报告,直径超过1cm的直肠类癌易播散到区域淋巴结,而直径小于1cm者,病变一般不超过粘膜下层,认为根治性手术只限于直径超过2cm,侵犯肌层或局部切除后复发者。 胃、十二指肠类癌瘤,如果直径小于1cm者,可作局部切除。如超过1cm者应作部分胃切除和网膜切除。十二指肠第二、三段类癌瘤可能需要作胰十二指肠切除,但此手术的死亡率甚高,应慎重掌握。 当有肝脏转移灶时,最好的姑息治疗是肝叶切除或转移瘤切除。有报告切除肝内大的孤立转移灶后,症状明显缓解,尿中5-HIAA明显下降,且生存多年。不能手术切除时可作肝动脉插管栓塞或灌注治疗。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章节练习题 一、单选题 1、脊髓灰质炎瘫痪期分型错误的是( ) A.脑型 B.脑干型 C.脊髓型 D.延髓型 E.混合型 2、要达到预防乃至最终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 A.彻底治愈脊髓灰质炎患者,包括后遗症的患者 B.及时、全部隔离脊髓灰质炎患者 C.开展体育锻炼,增强人们体质 D.适龄儿童全部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E.与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者有密切接触者,及时肌肉注射足量的丙种球蛋白 3、脊髓灰质炎的最重要的传染源是() A.带病毒者 B.隐性感染者 C.无瘫痪型病人 D.瘫痪型病人 E.隐性感染者和无瘫痪型病人 4、人体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后,绝大多数为( ) A.病毒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毒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5、脊髓灰质炎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 A.粪-口途径 B.飞沫传播 C.虫媒传播 D.日常生活接触 E.输血及血制品 6、以下哪一条是脊髓灰质炎确诊的依据( ) A.患者有与脊髓灰质炎患者密切接触的病史 B.未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 C.病毒分离或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的结果 D.夏秋季发病 E.非常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出现不对称的肢体迟缓性瘫痪 7、脊髓灰质炎最重要的传染源是( ) A.急性期发热的病人 B.隐性感染者 C.出现瘫痪的病人 D.后遗症患者 E.携带病毒的猪 8、脊髓灰质炎传染源错误的是( ) A.人是唯一的自然宿主。 B.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C.轻瘫型病人也是主要传染源 D.瘫痪型病人是也主要传染源 E.隐性感染者占传染源90%以上 9、脊髓灰质炎治疗的重点是( ) A.抗病毒治疗 B.对症治疗及抗病毒治疗 C.支持治疗及抗病毒治疗 D.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 E.对症治疗 10、脊髓灰质炎病毒并不直接侵犯下列的哪一种非神经组织( ) A.呼吸道 B.消化道 C.肌肉 D.心 E.肾 11、瘫痪型脊髓灰质炎患者的临床表现有( )

支气管肺类癌

类癌 一、类癌病理学 (1)来自于支气管粘膜表面的神经内分泌嗜银细胞,即Kulchtsky细胞,属于低度恶性的肺神经内分泌肿瘤。 (2)1991年Travis等提出将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为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二级 四类,依据其恶性度由低到高名为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 癌和肺小细胞癌。 (3)肺类癌是儿童肺部原发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 (4)典型类癌 a. 占类癌的大多数(75%-90%),临床症状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和肿瘤分泌激 素的质和量。 b. 典型类癌分中央型和周围型,中央型占90%。典型类癌中80%发生在主支 气管、叶或段支气管,1%发生在肺内。其中叶支气管受侵是最常见的。 c. 低度恶性,5年生存率95%-100%,10年生存率92.4%。 d. 中央型肺癌的分类: 腔内型类癌:纤维支气管镜观察到肿瘤主要向腔内生长,呈息肉状,多数支气 管类癌表面覆盖一层完整的支气管粘膜上皮,可称为腔内型类癌。 壁间型类癌:某些类癌肿瘤也浸润支气管,有些肿瘤跨越支气管壁后向外生长,累及支气管旁淋巴结并与之融合,使整个肿瘤在CT影像上显示为哑铃状,称 为壁间型类癌。 腔外型:肿瘤大部分在管壁外生长者更多见,称为腔外型。 e.周围型肺癌不足10%,发生于小支气管粘膜的腺体上,表现为肺周边的小结节,肿瘤细胞可浸润至周围肺组织甚至胸膜下。 (5)不典型类癌 a. 属于中度恶性的肺神经内分泌肿瘤。

b. 远比不典型类癌少见,占类癌总数的10%-25%。 c. 也分周围型及中央型 d. 不典型类癌呈浸润性生长,易侵袭血管和淋巴管,较早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近70%,5年生存率74.5%,10年生存率49.8%。 二、类癌临床表现 1.典型类癌平均年龄40-45岁,而且常发生于小于20岁的患者中,该肿瘤比 其他类型肺癌更容易发生在更年轻的群体中。女性常见,与吸烟无关。 2.肺类癌的临床表现与肺癌相似。 3.临床表现依据肿瘤发生的部位、大小而有明显的差异。当瘤体较小或为周 围型时可长期没有症状而被偶然发现。 4.瘤体较大的中心型类癌尤其是腔内型,常可引起咳嗽和咯血,支气管狭窄 和梗阻可引起哮喘样发作及远端肺部感染症状。 5.关于类癌综合征: (1)仅约2%的病例有心慌、面部潮红等类癌综合征或库欣综合征,当肿瘤局限于肺内时通常没有类癌综合征 (2)只有发生远处气管转移,尤其是肝脏转移时,常可出现类癌综合征。 (3)类癌综合征包括:面色潮红、发热、呕吐、腹泻、低血压和哮喘。来源于5-羟色胺和其他活性物质,如:缓激肽、前列腺素 三、诊断 1.支气管类癌X线和CT表现与肺癌相似: (1)中心型瘤体向腔内外生长时可表现为气管或支气管内肿瘤或肺门区域肿瘤,或哑铃状肿物。 (2)周围型肺癌常为偶然发现的肺孤立结节。 (3)中心型可伴有阻塞性肺不张相关的CT表现。

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治疗指南

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治疗指南 【概述】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上皮的肺部最常见的恶 性肿痛。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恶性肿瘤中连续60年来唯一逐年明显上 升的肿瘤,约占我国全年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从20世纪70年代到90 年代这20年中,肺癌死亡率上升了147.4%,成为我国城市人口中四大恶 性肿瘤死亡原因之首。过去,肺癌发病率上升主要见于男性,但现在,女性 患者急剧增加,男女之比由8:1降到2:1。能获得手术治疗机会的肺癌, 仅占就诊肺癌患者总数的15%~20%,这些都说明肺癌威胁人类健康的严 重性。

病因烟草和大气污染是引起肺癌的重要因素。另外,职业关系、饮食因 素和遗传因素等也是引起肺癌的因素。 病理以肺癌发生的解剖部位分为中心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组织类型分 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包括鳞癌、腺癌和大 细胞癌等。肺癌的播散方式有:直接提润、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远处器官转 移以肝脏、肾上腺、脑、骨骼和肾脏较多见。 【临床表现】 1.支气管肺部表现①咳嗽:约有70%的肺癌患者主诉为咳嗽,刺激性 咳嗽是肺癌最常见的症状。②咯血:约有50%的肺癌患者痰中带血丝或小血 块.大口咯鲜血者少见。③胸痛;肿瘤累及壁层胸膜而引起胸痛,当肺尖

Pancoast瘤压迫臂从神经并累及颈交感神经时,不但发生上肢的剧烈疼痛,而 且可出现Horner综合征。④发热:多因肿瘤阻塞支气管,发生阻塞性肺部炎 症和肺不张所致。周围孤立性肺癌,有时也有高热,这可能为瘤体本身所引 起,即所谓“癌性热”。 2. 肺外表现①胸内表现:如大量胸水可造成气短;声音嘶哑说明喉返 神经受累引起了声带麻痹;患侧膈肌明显升高,呼吸时有反常运动,则为肿 18 第三章师部疾病19 瘤侵犯膈神经所致;上腔静脉受压造成上腔静脉综合征。②胸外表现:肺癌 最多见的胸外表现是杵状指(趾)和增生性骨关节病,常累及手指、腕、膝

2、类癌综合征

类癌综合征 因代谢性肠类癌瘤过量分泌5-羟色胺,缓激肽,组胺,前列腺素及多肽激素等作用于血管的物质而引起皮肤潮红,发绀,肠痉,腹泻等一系列似在心瓣病人所出现的症状(较少见的是哮喘和关节病). 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 功能性肿瘤周围广泛的内分泌或旁分泌系统产生不同的胺和多肽,这和包括类癌综合征在内的症状和 体征相符.类癌综合征通常和产生5-羟色胺及在回肠内形成内分泌细胞恶性肿瘤有关,但它可存在别处的 GI道,胰腺,性腺及气管内的肿瘤中,较罕见的一些恶性程度较高的恶性肿瘤包括肺燕麦细胞癌,胰岛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也可有以上综合征,因小肠类癌所释放的代谢产物能很快被血液和门脉循环的肝酶所降解(如5-羟色胺被肝单胺酶降解),所以除有肝转移外通常不产生类癌综合征,肝转移后释放的代谢物质能通过肝 静脉直接到体循环.原发肺和卵巢的肿瘤产物可以通过门脉旁路引起类癌综合征,较罕见的是,小肠类样癌 如仅有腹外转移,其代谢产物可直接到体循环或淋巴系统. 5-羟色胺作用于平滑肌可产生腹泻,结肠炎及吸收不良,组胺和缓激肽通过扩血管作用而引起皮肤潮红,由胰腺细胞产生的前列腺素和不同的多肽激素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而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多肽水 平类癌瘤中偶会升高. 症状和体征 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体征是皮肤潮红,典型的是在头部和颈部,常在激动后,摄入食物,热水及酒精后出现,有较强烈的皮肤颜色变化,可从苍白色或红斑到紫色,肠痉挛伴有再发性腹泻为病人的主诉,一些病人有肠吸收不良综合征,许多病人发展至右心纤维化,引起肺动脉狭窄和三尖瓣反流.据报道,支气管类癌的病人有左心损,但较罕见,因5-羟色胺通过肺的时候已被破坏.少数病人会出现哮喘样喘息,一些病人有性功能减退和阳痿.糙皮病较罕见. 诊断 无功能性类癌可以和其他占位性病变一样依据不同的部位通过血管造影术,CT或磁共振加以诊断,小的肠道类癌通过钡剂X线检查显示肿块充填肠道或其他异常.确诊需行组织学检查. 功能性类癌可通过症状,体征而初诊,确诊需证明尿中5-羟色胺的代谢产物5-羟基吲哚乙酸(5-HIAA) 的排泄量增加.比色法试验需病人禁食3天无5-羟色胺类食物(如香蕉,西红柿),以避免结果假阳性,一些药物包括愈创木酚甘油醚,美索巴莫,吩噻嗪,也会干扰测试结果.第3天留24小时尿检测5-HI-AA,5-HIAA的正常值<10mg/d(<52μmol/d);类癌综合征的病人大于正常值50mg/d(>260μmol/d). 用葡萄糖酸钙,儿茶酚胺,五肽胃泌素,酒精激发试验可以诱发皮肤潮红,这方法可以帮助一些病人进行诊断,但需谨慎.肿瘤的定位需做大量的检查,包括剖腹探查,有必要进行肝扫描以检查有无转移.通过适当 的检查,以上所提及到较罕见的肿瘤可以得到排除. 治疗和预后 原发性肺癌可以实行有效的肺切除手术,对肝转移的病人手术仅仅是诊断或缓解症状,放疗没有必要, 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些病人正常肝组织的耐受性差,还未适应有效的化疗方法,但5-氟尿嘧啶链脲霉素已被广泛应用,有时亦用阿霉素.皮肤潮红和某些症状可以通过生长抑素(抑制大多数激素的释放)得以缓解,但不

1副肿瘤综合征

副肿瘤综合征 发表时间:2008-04-18 发表者:郭宗成 (访问人次:329) 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是发生在某些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在 未出现 肿瘤转移的情况下即已产生能影响远隔自身器官功能障碍而引起的疾病。它并不是由肿瘤直接侵犯该组织或器官而产生的一组症状。副肿瘤综合征可影响到体内的许多组织和器官,造成相应的临床表现,如关节炎、皮疹、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影响的远隔自身器官如在神经系统则称之为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neurologicparaneoplasfic syndrome),如肌病、神经肌肉接头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根病变、脊髓以及大脑的病变等。中枢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发生率比较低,较转移瘤少见(1%—2%)。但由此综合征所造成的损害而出现的临床表现要较肿瘤本身更早,并更为严重。因而,在临床上需要对此综合征有高度的重视,这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早在1888年,Oppenheim描述了1例恶性肿瘤合并周围神经病的病例。次 年他又描述 了1例淋巴肉瘤合并球麻痹,认为是第1例中枢神经系统的远隔效应。Auche(1890)报道了胃、胰腺、子宫的恶性肿瘤合并周围神经病。Guichara(1956)提出了副肿瘤综合征这一名词。从此后在国内、外陆续有许多文献报道副肿瘤的各种不同的 临床类型。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可累及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因此,在临床上会有许多种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它可以累及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弥漫性灰质脑病、小脑变性、癌性脊髓病及边缘系统脑炎等,可以累及周围神经系统产生多发性神经病、复合性单神经炎以及累及神经肌肉接头而产生重症肌无力、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神经性肌强直及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等。副肿瘤综合征可以仅累及单一神经或肌肉中的某一结构(如小脑的浦肯野细胞,肌肉的胆碱能突触)出现单一的临床表现,前者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后者为肌无力综合征。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所产生的临床症状常常不单独出现,而是与其他的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所产生的症状重叠出现。有时临床表现为一单独的神经系统损害,但是其病理改变却比较广泛,不过仍以其中一种结构损害的症状为主 要突出的表现。 副肿瘤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清楚。以前普遍认为可能由 于癌肿分泌 某些直接损害神经系统的物质,如分泌激素样物质(hormone—likesubstances)和细胞因子(cytokines)。肿瘤产生的激素样物质可弓/起高钙血症、无力以及行为异 常。肿瘤产生的异 位ACTH造成的Cushing’sSyndrome和行为异常。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 因子可造成肌肉萎缩和无力。 目前认为免疫因素肯定是十分重要的发病因素之一。肿瘤抗原引起对肿瘤本身的抗原抗体反应,产生大量的抗体。这种抗体可以与神经系统内的某些类似抗

癌症的常用术语

癌症的常用术语 肿瘤: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肿瘤细胞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和功能。它生长旺盛,常呈持续性生长。 良性肿瘤: 机体内某些组织的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呈膨胀性生长,似吹气球样逐渐膨大,生长比较缓慢。可挤压周围组织,但并不侵入邻近的正常组织内。对局部的器官、组织只有挤压和阻塞的作用,一般不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周围常形成包膜,与正常组织分界明显,手术时容易切除干净,摘除不转移,很少有复发。 恶性肿瘤: 分为癌和肉瘤两种。恶性肿瘤来自上皮组织者称为“癌”,来自间叶组织者称为“肉瘤”。 癌 医学上把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癌,癌症是一组可影响身体任何部位的100多种疾病的通称。使用的其它术语为恶性肿瘤和肿瘤。癌症的一个定义特征是快速产生异常细胞,这些细胞超越其通常边界生长并可侵袭身体的毗邻部位和扩散到其它器官。 肉瘤: 上皮细胞以外的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如构成胃肠道的肌肉细胞、构成骨、结缔组织、脉管、神经的纤维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血液内的白血病等也是肉瘤的一种,因此称为血液的恶性肿瘤。纤维肉瘤生长迅速,骨肉瘤以青年人为多,常见的还有平滑肌瘤、淋巴肉瘤、滑膜肉瘤等。早期即可发生血行转移。

原发癌 原发癌是原来正常组织和器官的正常细胞,在各种内外致癌因素的长期作用下,逐渐转变为癌细胞,进而形成癌细胞团块,即“原发癌”,或称“原发性恶性肿瘤”。 复发癌 复发癌是指原发癌经治疗消退后,在原发癌所在的器官上又长出新的癌瘤 多重癌 大多数的癌症病变是在一个器官中发生的,但是也有同时在两个以上的器官发生的情况。后一种情况大多数与转移有关,但是也有与转移无关的多重癌发生。一处肿瘤治好了,新的部位肿瘤又出现,这就是多重癌。多重癌不是癌转移。多重癌在较容易治好的乳腺癌、喉癌、口咽癌、胃癌中比较多见,近年来明显增多。 原位癌: 原位癌是指上皮恶性肿瘤局限在皮肤或粘膜内,还未通过皮肤或粘膜下面的基底膜侵犯到周围组织。癌症病变可发展成原位癌,如不加治疗,又可发展成浸润性癌。原位癌是癌的最早期,故又称为0期癌,此时手术切除即可完全治愈。原位癌常见于子宫颈、皮肤、支气管、胃、前列腺以及乳腺等部位。 继发性肿瘤(转移性肿瘤) 恶性肿瘤细胞侵入局部淋巴管、血管或其他腔道后,瘤细胞沿这些管腔被带到其他部位,在新的部位瘤细胞继续繁殖增生,形成与原发部位相同类型的肿瘤,即继发性肿瘤或转移性肿瘤。 “一点癌” “一点癌”是指体积很小的癌。如果将“一点癌”作病理切片检查,会发现癌细胞仅存在于粘膜或表皮内,尚未达到深层组织,可以认为“一点癌”是刚形成不久的初生癌。“一点癌”病人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一点癌”患者经过正规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