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术后康复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术后康复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术后康复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术后康复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手术后的康复

5.10.1康复评定

5.10.1.1肌力检查

5.10.1.2关节活动度检查

5.10.1.3肢体长度及周径测量

5.10.1.4肌电图检查

5.10.1.5步态分析

5.10.1.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5.10.2康复治疗

5.10.2.1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矫治手术主要目的

5.10.2.2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矫治手术后常用康复治疗方法

(1)手术后正确姿势体位的维持

(2)肌腱转位手术后功能训练

(3)肌力维持与增强训练

1)肌力弱者做增强肌力训练

2)固定期间维持肌力训练

(4)截骨术后功能训练

1)早期活动关节,防止僵硬

2)早期纵向负重活动,促进骨愈合

3)电、光、声、磁等疗法的应用

A.红外线辐射热疗

B.超短波治疗

C.低强度磁场疗法

D.直流电钙、磷离子导入疗法

E.超声波疗法

(5)矫形器应用

1)维持手术效果

A.手术后可用矫形器代替石膏固定肢体于需要的位置。

B.手术后应用矫形器固定患肢于功能位,防止关节挛缩等不良并发症发生,矫形器可随时拿下、装上、长期应用时有利于肢体的护理,并可

防止压疮发生。

C.患者双下肢肌肉广泛瘫痪,丧失站立行走功能时,手术后应用双下肢矫形器再配以双拐即可站立行走。

D.某些肌腱移位手术后,肌力仍未达到平衡,术后有可能畸形复发,此时应用矫形器可防止畸形的发生。

2)矫治畸形

3)稳定关节

4)代偿肢体功能

5)补偿短肢,使双下肢均衡

A.患肢短缩小于3cm者可将鞋底垫高,使两下肢均衡。

B.患肢短缩大于3cm,但不愿或不能施行手术延长肢体者可配用补高鞋

矫形器使两下肢均衡,也能站立和行走。

C.对患肢广泛肌肉瘫痪,呈现不稳定的连枷腿者除手术治疗外,可配用矫形器或补高鞋矫形器来固定患肢,使两下肢均衡而站立行走。

(6)增强关节活动度训练

(7)站立及步行训练

(8)其它康复措施

5.10.2.3常见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手术后的康复训练

(1)髋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手术后康复训练

1)良好体位固定

2)光电等治疗

3)使髋关节后伸

4)髋关节后伸牵张训练

5)髋关节后伸运动训练

6)水中运动训练

(2)臀部肌肉瘫痪的手术后康复训练

1)良好体位固定

2)光电等治疗

3)髋关节后伸训练

4)水中运动训练

5)站立和步行训练

7)躯干后伸训练

(2)四头肌瘫痪手术后康复训练

1)光电等治疗

2)仰卧位伸膝活动训练

3)侧卧位训练

4)坐位训练

5)伸膝关节抗阻力训练

6)其它肌肉配合训练

7)站立和行走训练

8)膝关节灵活性训练

(3)股骨下端髁上截骨术后康复训练

1)光电等治疗

2)肢体活动训练

3)早期纵向负重活动练习

4)站立训练

5)行走训练

6)膝关节屈曲活动训练

7)水中运动训练

8)手术后2个月左右拍X片(4)足畸形矫正术后康复训练

1)光电等治疗

2)早期关节活动

3)足主动活动训练

4)足站立行走训练

5)保持足踝功能位

6)补高鞋

7)骨性手术后的弃拐行走(5)肢体延长术后康复治疗

1)防止神经血管损伤

2)注意调整延长架

3)调节延长速度

4)注意医患配合

5)站立训练

6)关节活动训练

7)站立行走训练

8)去延长架时间

(6)肘关节屈肘肌瘫痪手术后康复训练1)光电等治疗

2)良好的固定位置

3)早期活动训练

4)石膏去除后训练

5)操练活动

6)肌肉抗阻训练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常侵犯脊髓灰质炎,尤以腰段和颈段最常受累,少数患者可波及延髓、脑桥和中脑。 脊髓灰质炎病毒为嗜神经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细胞,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 患者多为1~6岁儿童,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发生分布不规则和轻重不等的迟缓性瘫痪,俗称小儿麻痹症。 脊髓灰质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程度很轻的非特异性病变,无菌性脑膜炎(非瘫痪性脊髓灰质炎)和各种肌群的弛缓性无力(瘫痪性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患者,由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受损,与之有关的肌肉失去了神经的调节作用而发生萎缩,同时皮下脂肪,肌腱及骨骼也萎缩,使整个机体变细。 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推广后,全球消灭脊灰行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实现全球消灭脊灰的目标尚存在许多障碍和挑战。 2008年在尼日利亚脊灰死灰复燃后,蔓延到邻近的8个国家。 临床表现: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目前尚无药物可控制瘫痪的发生和发展,主要是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 治疗原则是减轻恐惧,减少骨骼畸形,预防及处理合并症,康复治疗。

1.卧床休息 患者卧床持续至热退1周,隔离40天,以后避免体力活动至少2周。卧床时使用踏脚板使脚和小腿有一正确角度,以利于功能恢复。 3.瘫痪期 (1)正确的姿势患者卧床时身体应成一直线,膝部稍弯曲,髋部及脊柱可用板或沙袋使之挺直,踝关节成90°。疼痛消失后立即作主动和被动锻炼,以避免骨骼畸形。 (2)适当的营养应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和大量水分,如因环境温度过高或热敷引起出汗,则应补充钠盐。厌食时可用胃管保证食物和水分摄入。 (4)延髓型瘫痪①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低头位(床脚抬高成20°~25°)以免唾液、食物、呕吐物等吸入,最初数日避免胃管喂养,使用静脉途径补充营养;2.被动免疫 未服用疫苗而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小于5岁的小儿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应及早注射免疫球蛋白,每次0.3~0.5ml/Kg,每日一次,连用2日,可防止发病或减轻症状。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中风后遗症的中医康复治疗

中风后遗症的中医康复治疗(2010-02-22 17:09:57)/中风后遗症康复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经过救治之后所留有的轻重不等的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中风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三种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特点。近年来,由于诊疗水平的提高,中风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约80%的存活者尚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即中风后遗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降低致残率,提高康复速度是目前治疗本病的当务之急。 近年来,我在临床中对本病症的中医按摩康复疗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临床与理论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现将研究总结如下。 一、基本资料: 采样81例,都是经过省、市级医院进行系统的临床检查和头颅CT扫描,诊断正确的中风患者,并且经过各大医院治疗后,中风病情已经基本康复,只留有一定程度的后遗症。其中,年龄最大者68岁,最小者36岁。从发病到第三个月36例,其他为发病4个月以上者。对侧松弛性偏瘫者17例,上肢屈曲、内收64例,下肢呈直伸58例,腱反射亢进49例,手足麻木72例,言语不利36例,口眼歪斜24例,吞咽困难18例,思维迟钝36例,联想困难42例,记忆减退12例,烦躁抑郁16例。 二、治疗方法: 1 按摩手法以揉捏、扣拍、点按为主,并应掌握轻松柔和、舒适透热为度,切忌暴力损伤肌肉。 2 按摩要穴:风池、风府、夹脊、环跳、阳陵泉、丰隆、绝骨、丘墟、肩贞、外关、后溪。 3 按摩操作: (1)患者健侧卧位,患肢搭在患侧髂部,术者立于患者前方,用双手拇指揉按从云门到尺泽、从肩髃到曲池两线。 (2)术者立于患者后方,用双手拇指揉按从肩贞到小海、从肩髎到肘尖两线。前臂滚揉三角肌。 (3)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在上之下肢屈曲,在下之下肢伸直,双下肢交叉成“4”字形。患侧上肢尽量上举,肘部曲曲,前臂尽量放在耳上部,术者立于患者前方,用双手拇指按压揉拨闹俞穴、肩贞穴以及小圆肌、三角肌后缘。再用肘尖点按患者环跳穴。然后,再用肘前部在患者患侧背腰部延夹脊脉从上向下依次施按压手法数遍。 (4)术者一手扶住患者患肩,拇指按揉肩前部,同时另一手患者患肢腕部,令患者患肢肘关节曲曲,前后被动活动、旋转肩关节。 (5)医者用双手拇指点按揉拨患者患侧小腿前外侧阳明经路线数遍,点按揉拨阳陵泉、丰隆、悬钟、丘墟等穴。从上向下立拳叩击小腿前外侧。 (6)患者俯卧位,术者双掌至上而下平推背腰部太阳经,在用双手拇指自上而下按揉患者患侧臀部从髂嵴到坐骨结节数遍,在用肘前部按揉底髂关节数遍。然后将患者患侧下肢曲成“4”字形,用肘尖点按患侧环跳穴。在将患者下肢伸开,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术后康复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手术后的康复 5.10.1康复评定 5.10.1.1肌力检查 5.10.1.2关节活动度检查 5.10.1.3肢体长度及周径测量 5.10.1.4肌电图检查 5.10.1.5步态分析 5.10.1.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5.10.2康复治疗 5.10.2.1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矫治手术主要目的 5.10.2.2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矫治手术后常用康复治疗方法 (1)手术后正确姿势体位的维持 (2)肌腱转位手术后功能训练 (3)肌力维持与增强训练 1)肌力弱者做增强肌力训练 2)固定期间维持肌力训练 (4)截骨术后功能训练 1)早期活动关节,防止僵硬 2)早期纵向负重活动,促进骨愈合 3)电、光、声、磁等疗法的应用 A.红外线辐射热疗 B.超短波治疗 C.低强度磁场疗法 D.直流电钙、磷离子导入疗法 E.超声波疗法 (5)矫形器应用 1)维持手术效果 A.手术后可用矫形器代替石膏固定肢体于需要的位置。 B.手术后应用矫形器固定患肢于功能位,防止关节挛缩等不良并发症发生,矫形器可随时拿下、装上、长期应用时有利于肢体的护理,并可

防止压疮发生。 C.患者双下肢肌肉广泛瘫痪,丧失站立行走功能时,手术后应用双下肢矫形器再配以双拐即可站立行走。 D.某些肌腱移位手术后,肌力仍未达到平衡,术后有可能畸形复发,此时应用矫形器可防止畸形的发生。 2)矫治畸形 3)稳定关节 4)代偿肢体功能 5)补偿短肢,使双下肢均衡 A.患肢短缩小于3cm者可将鞋底垫高,使两下肢均衡。 B.患肢短缩大于3cm,但不愿或不能施行手术延长肢体者可配用补高鞋 矫形器使两下肢均衡,也能站立和行走。 C.对患肢广泛肌肉瘫痪,呈现不稳定的连枷腿者除手术治疗外,可配用矫形器或补高鞋矫形器来固定患肢,使两下肢均衡而站立行走。 (6)增强关节活动度训练 (7)站立及步行训练 (8)其它康复措施 5.10.2.3常见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手术后的康复训练 (1)髋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手术后康复训练 1)良好体位固定 2)光电等治疗 3)使髋关节后伸 4)髋关节后伸牵张训练 5)髋关节后伸运动训练 6)水中运动训练 (2)臀部肌肉瘫痪的手术后康复训练 1)良好体位固定 2)光电等治疗 3)髋关节后伸训练

小儿麻痹后遗症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小儿麻痹后遗症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定义] 小儿麻痹后遗症是由小儿麻痹病毒侵犯脊髓前角细胞,引起以肢体肌肉麻痹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诊断依据] 一、病史 有小儿麻痹病史,随小儿麻痹出现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或丧失,但皮肤感觉及大小便功能正常。麻痹程度总是先重后轻,双侧不对称,呈节段性,非集群性,股四头肌受累最多。 二、症状和体征 脊髓受累细胞相应神经支配的肌肉麻痹,可因姿势、负重等不平衡,出现各种畸形及功能障碍。 三、辅助检查 肌电图检查提示脊髓脊髓前角细胞神经源性损伤。 [证候分类] 一、急性期自发病到肢体瘫痪,常有发热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一般2~5d体温恢复正常,突然出现肢体瘫痪。 二、恢复期全身症状消失,因脊髓前角炎症消失,受累细胞恢复,肢体瘫痪程度逐渐减轻。

三、后遗症期脊髓受累细胞已不再恢复或恶化,相应神经支配的肌肉麻痹,可因姿势、负重等不平衡,出现各种畸形及功能障碍。 [鉴别诊断] 脑性瘫后遗症:为硬瘫,肌张力增强,病理反射多为阳性。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小儿麻痹症的急性期和恢复期,可中西医结合用药,或配合针灸等办法治疗,后遗症期则以手术矫治为主。 二、手术治疗 因小儿麻痹可导致多个肢体的不同程度的肌肉瘫痪和畸形,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现将几个部位肌肉瘫痪和畸形的常用矫治疗法介绍如下。 (一)下垂足的手术治疗 1、跟腱延长术:跟腱挛缩而背伸肌有一定的肌力时采用。取踝关节后侧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将跟腱作“Z”字型切断,使踝关节背伸,若背伸仍达不到90°,应将跖肌切断或关节囊松解,同时松解胫后神经血管,缝合跟腱。术后石膏固定踝关节背伸90°位3周。若背伸肌无力,可将胫后肌、腓骨长肌等移于足背。若背伸肌及胫后肌、腓骨长短

脑中风后遗症有哪些

脑中风后遗症有哪些? 中风 脑中风病临床最主要的表现,是神志障碍和运动、感觉以及语言障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除神志清醒外,其余症状依然会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症状,称为后遗症。后遗症的轻重,因病人的体质和并发症而异。脑中风常见的后遗症如下: 1.麻木 患侧肢体,尤其是肢体的末端、如手指或脚趾、或偏瘫侧的面颊部皮肤有蚁爬感觉,或有针刺感,或表现为刺激反应迟钝。麻木常与天气变化有关,天气急剧转变、潮湿闷热,或下雨前后,天气寒冷等情况下,麻木感觉尤其明显。 2.嘴歪眼斜 一侧眼袋以下的面肌瘫痪。表现为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鼓颊和吹哨时,口角歪向健侧,流口水,说话时更为明显。 3.中枢性瘫痪 中枢性瘫痪,又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或称痉挛性瘫痪、硬瘫。是由于大脑皮层运动区锥体细胞及其发出的神经纤维——锥体束受损而产生。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失去了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抑制调控作用,使脊髓的反射功能“释放”,产生随意运动减弱或消失,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呈痉挛性瘫痪。 4.周围性瘫痪 周围性瘫痪,又称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或称弛缓性瘫痪、软瘫。是因脊髓前角细胞及脑干运动神经核,及其发出的神经纤维——脊骸前根、脊神经、颅神经受损害产生的瘫痪。由于下运动神经元受损,使其所支配的肌肉得不到应有的冲动兴奋,临床上表现为肌张力降低,反射减弱或消失,伴肌肉萎缩,但无病理反射。 5.偏瘫 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也是脑中风常见的后遗症。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病情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 急性脑血管病人为什么会发生偏瘫呢?主要是大脑半球皮层运动中枢受损的缘故。从人的大脑半球分工来讲,右侧大脑半球通过运动中枢管理着左侧肢体运动;左侧大脑半球,通过运动神经管理着右侧肢体运动。任何一侧发生病变,都

脑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方法

脑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方法 作者:苏月清现在患有脑中风的人有很多,同时社会上涌现出的脑中风治疗方法也有很多,真的是鱼龙混杂。脑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患了中风后,一部分中枢神经细胞坏死,使得脑、脊髓等神经损伤和病变总是造成患者的终身残疾。干细胞通过提取、分离、纯化将干细胞通过注入大脑受损的部位,使干细胞在人体内发挥再生和修复病损的组织细胞的治疗作用,减少宿主神经细胞的凋亡、坏死并恢复受损细胞功能,并分化为大量功能细胞参与脑的三维重建恢复信号传导通路。达到治疗中风的目的。 1、查看患者情况,看是否符合用干细胞治疗。了解患者中风的病史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评估患者恢复康复的几率。 2、选择合适的干细胞,分离培养。 3、干细胞输入。干细胞输入的方法主要有静脉输入及通过腰椎穿刺从腰大池内注入,1次/周,共3次(一个疗程)。 4、术后监护及不良反应观察。自体移植后8小时~5天内监护体温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 5、术后康复训练。患者术后1周即开始行功能锻炼,或采取高压氧治疗,连续做3个疗程。 6、观察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患者的后遗症症状得到改善,部分患者一个月就出现明显的好转。如吞咽困难患者,可以进食流质;智力得到改善;肌力得到提高;患者还可以不用扶拐,自己走路。 合理调配饮食 中风是由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所引起脑血管损害的一种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其发病率、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中风患者除需药物治疗外,合理调配饮食对康复也具有重要作用。中风患者康复期无吞咽困难,宜以清淡、少油腻、易消化的柔软平衡膳食为主。 首先,应限制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奶油等,以及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内脏、肥肉等,因为这些食物中所含饱和脂肪酸可使血中胆固醇浓度明显升高,促进动脉硬化;可采用植物油,如豆油、茶油、芝麻油、花生油等,因其中所含不饱和脂肪可促进胆固醇排泄及转化为胆汁酸,从而达到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推迟和减轻动脉硬化目的。其次,饮食中应有适当蛋白质,常吃些蛋清、瘦肉、鱼类和各种豆类及豆制品,以供给身体所需要的氨基酸。一般每日饮牛奶及酸牛奶各一杯,因牛奶中含有牛奶因子和乳清酸,能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脂及胆固醇的含量。饮牛奶时可将奶皮去掉。豆类含豆固醇,也有促进胆固醇排出的作用。第三,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因其中含维生素C 和钾、镁等。维生素C可降低胆固醇,增强血管的致密性,防止出血,钾、镁对和因管有保护作用。第四,可多吃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米等,碘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第五,每日食盐在6 g以下为宜,因食盐中含有大量钠离子,人体摄入钠离子过多,可增加血容量和心脏

小儿麻痹症后期综合症与麻醉

内容摘要: 小儿麻痹症后期综合症(post poliomyelitis syndrome,简称pps)是指在小儿麻痹后遗症基础上继发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和症状,发病率在20%~41%之间,多在患小儿麻痹症30年后出现,也就是40~60岁的儿麻后遗症病人。它是学术上的一种新概念,近年又出现一些研究进展,现介绍如下。 1 历史回顾 早在1875年charcot报道了在患急性脊髓灰质炎多年后再次出现肌肉乏力的情况。dalakas 等将这种进行性的肌乏力和萎缩命名为脊髓灰质炎后进行性肌萎缩。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关报告不断增多,研究不断深入,后来就称之为小儿麻痹症后期综合症。1987年在美国160万曾经患脊髓灰质炎的病例中有64万出现了小儿麻痹症后期综合症。这些患者难以继续担任工作,降低了活动能力,甚至不能自理生活。中国病人主要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在力所能及的劳动中生活,发生pps的比率较欧、美洲地区少。症状、体症也比较轻。大城市的患者由于平均年龄高,体质肥胖者多,pps的发病近年已经增多。 2发病机制 对于pps发病机制有很多假设。最常见的是受脊髓灰质炎病毒侵袭的运动单位的过度使用和过早老化。小儿麻痹症使受损肌群的神经元大量丧失,许多肌纤维孤立无靠,若邻近尚残留部分完好的神经元,则可通过其终末轴突的侧支芽生,使每单位运动神经所支配的肌纤维数量增加。可由原来的100个增至1000个,因此,这些残留的神经元必须支配比原来数量大得多的肌纤维,形成大的运动神经单位。在瘫痪较重的儿麻后遗症,受累的肌肉仅受原有运动神经单位总数的10%~20%所支配。另外,正常运动神经轴突的缓慢衰退发生在运动神经元已减少的脊髓灰质炎病人身上,功能的丧失自然就更多。对pps患者纵向研究表明,肌强度质的下降平均每年为1%,肌强度衰退到一定界限时可致功能丧失。此外,患者中年后所增添的病理引起的软弱,如肥胖、冠状动脉疾患及关节炎等也可能导致pps的发生。 3临床表现和诊断 3.1临床表现 pps最常见症状是软弱、乏力、关节和肌肉疼痛,约60%~70%患者有此主诉,症状主要发生于病后已获恢复的肌肉,也可发生于正常肌肉,有时伴肌萎缩、肌自发性收缩、关节不稳及韧带劳损等。全身症状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机能障碍,患者难以耐受寒冷,眩晕头痛,肢体血管收缩功能不稳定,睡眠不良,呼吸肌软弱而出现口吃、吞咽困难和呼吸功能不全等症状。pps一般可分为两型:①儿麻后期肌萎缩型(ppma),大多数pps属于此型,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如软弱、乏力、肌纤维自发收缩、肌痛肌萎等;②肌肉骨骼系统型(mpps),主要表现为关节和肌肉疼痛,关节不稳、韧带劳损,可出现肌腱炎、滑囊炎及继发性骨关节炎等,大多发生于下肢,也可发生于长期使用拐杖的上肢。 3.1.2疼痛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延迟性的肌肉疼痛,是一种类似急性感染期的浅部或深部肌肉的疼痛。。第二类是局部的过度使用综合征,包括滑囊炎,肌腱炎,肌筋膜和软组织的损伤。第三类是关节退行性疾病,有腰背痛,神经压迫综合症。 3.1.3呼吸困难患者存在的表现各异的呼吸困难,轻者出现肺功能降低,严重导致呼吸衰竭,必须使用呼吸机支持。多数由于限制性的胸壁改变(脊柱侧凸,脊柱后凸),胸壁强度改变,多次感染和睡眠相关的呼吸紊乱引起。 3.1.4其他吞咽困难表现为吞咽时咽喉部的粘滞感,buchholz等报道发病率约为10-20%,经电子喉镜检查发现其中半数人存在着一侧声带麻痹。sonices等研究了32名吞咽困难的患

脑中风后遗症老人的护理

第三节脑中风后遗症老人的护理 脑出血和脑梗塞统称为脑中风。2005?2007年我国抽样统计九个大城市称,脑中风疾 病年发病率为170.85/10 万,男性为201.8/10 万,女性为139.9/10 万,男女比率为 3 : 2。年死亡率为23.4%,是急性心梗的 4 倍,致残率为78.4%,三年内复发率为43%。年龄分布:80岁以上的为 6.2%,71?80岁为18.5%,61?70岁为30.9%,51?60岁为23%,41?50岁为12%,40 岁以下的为9.3%。患者平均年治疗费用 2.3 万元。脑中风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因此,预防脑中风和急性期抢救治疗很重要,但脑中风后遗症期也不得不花时间花精力,科学应对。本文仅谈脑中风后遗症老人的护理。 一、脑中风后遗症期的划分 脑中风患者发病一年内为恢复期,是脑中风改善症状的最佳时期。一年后即进入脑中风后遗 症期,这个时期开始,脑中风的症状恢复不明显,但也会有部分功能恢复,这个时期综合性防治对脑中风后遗症期患者来讲仍然很必要。后遗症期的防治主要目的有两点,一是防止脑中风复发;二是积极改善症状,使功能恢复到最大限度的自理。 二、脑中风后遗症临床表现 脑中风后遗症症状体征主要有: 1 .运动障碍偏瘫或交叉性瘫痪。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患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 反射,呈痉挛性瘫痪。 2.感觉障碍 65%的脑中风患者会出现感觉障碍,以麻木为主,半侧肢体感觉障碍或交叉性感觉障碍;肢体的末端、如手指或脚趾、或偏瘫侧的面颊部皮肤有蚁爬感觉,或有针刺感,或表现为刺 激反应迟钝。麻木常与天气变化有关,天气急剧转变、潮湿闷热,或下雨前后,天气寒冷等情况下,麻木感觉尤其明显。 3.语言障碍突然出现暂时性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意思。分为失语症与构音障碍两大类。 (1)失语症。失语症的病变都在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分为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混合性失语、命名性失语等。①运动性失语又称表达性失语,病人虽能听懂别人的语言(口 头的、书面的),但不能用口语或书写来表达自己的意思。②感觉性失语症又称接受性失语症,病人虽有说话能力,但不懂别人的话意和自己的话意,讲话内容杂乱无章或断断续续,经常答非所问, 用词错误,无法进行正常交谈。③混合性失语既有运动性失语又有感觉性失语。病人既听不懂别人说话时的意思又不会说。④命名性失语病人虽能说出物品的用途,但不能讲出该物品的名称。 (2)构音障碍。主要表现为发音不准、吐字不清,语调、语速及节奏等异常以及鼻音过重等。 4.平衡障碍 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眩晕。 5.动眼视力障碍,外眼肌麻痹、偏盲 6.智力障碍 分析判断能力下降、反应迟缓、记忆力下降。 7.其他 ①一侧眼袋以下的面肌瘫痪。表现为口眼歪斜,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鼓颊和 吹哨时,口角歪向健侧,流口水,说话时更为明显。②吞咽困难等。出现以上症状的根本原因在于脑动脉供血不足或堵塞所致。

脊髓灰质炎的康复护理

脊髓灰质炎的康复护理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损害脊髓的前角运动神经细胞,造成患儿肢体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肌肉萎缩、关节畸形、甚至瘫痪等。 脊髓灰质火临床分为潜伏期、前驱期、麻痹前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患儿来到康复科绝大多数是处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1、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及护理 脊髓灰质炎患儿,从体温恢复正常后48小时起,持续2年为恢复期。恢复时期长,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有特异之处。在恢复期中,脊髓灰质细胞部分没有死亡仅是炎性反应。炎症逐渐消退,瘫痪的肌肉功能得以恢复,2年的恢复过程中,重点是头6个月,据统计,此期间可恢复肌力的90%,神经恢复需2个月~2年,失神经支配的肌细胞变性,一般在6个月内是可逆的,时间愈长,变性细胞逆转的可能性就愈小。防止肌肉变性和防止肢体畸形是本期的重点。 (1)治疗:采取针灸、理疗等措施,帮助神经恢复及防止肌肉变性。 (2)护理: ①轻手法被动牵伸关节,防止挛缩。 ②指导患儿做正在恢复的麻痹肌的主动收缩练习,助力运动,或用悬挂肢体或水中运动的方法,作减负荷的运动练习,运动时要防止正常肌的替代活动。将肌力不平衡的肢体,用塑料板、辅助器保持在功能位上活动,以防止骨与关节发生畸型。 ③保持关节功能位。向患儿及家长解释保持肢体功能位的重要意义。将踝关节保持于90°中立位,避免足下垂,膝关节保持伸直位,髋关节保持伸直中立位,避免屈曲、外翻、外旋,腕关节避免屈曲下垂等。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砂袋、夹板、辅助支具等,畸形明显者可采用石膏或牵引矫正后,再用辅助器将患肢保持于功能位。 ④秩序渐进,勿使麻痹肌过度疲劳。 ⑤肌力较弱时,可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等方法进行锻炼。 2、后遗症期的康复治疗护理 发病2年之后,即称为“后遗症期”。此时已经死亡的运动神经细胞,即不再恢复,瘫痪的肌肉已忧为定局,再用药物治疗不直作用。但因肌力失去平衡,肢体不正常负重,骨

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方案

中风后遗症中医药康复治疗方案 中风造成的功能障碍一般来讲有肢体瘫痪、失语失忆、吞咽困难、心理障碍等,治疗这些中风后遗症应遵医嘱按疗程坚持用药,并配合功能康复锻炼、理疗、心理障碍康复进行综合治疗。 (一)药物治疗 坚持服用汤药以促进脑血管病变区域侧支循环的形成和丰富,改善脑血流循环和脑缺氧状态;激活和修复受损脑细胞,清除脑组织代谢产物;清除自由基,建立脑组织功能代偿;同时对降低血粘度和高脂血症,对硬化动脉有软化作用,可以达到标本兼治和预防中风复发的双重目的。中药汤药常分两型:气虚血瘀型方用补阳还五汤,中成药可用华佗再造丸、三七总甙片等;阳亢络阻型方用镇肝熄风汤,中成药可用太极通天口服液等。 (二)功能康复锻炼 1、肌力、关节活动度训练:是增强肌力、调节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方法包括被动训练、主动锻炼、助力运动,个别不能活动的患者可采用意识锻炼。 2、平衡和步行训练:包括坐位、站位平衡,有支撑无支撑、静态、动态平衡等,患者平衡训练应根据瘫痪恢复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程度进行,当站立平衡后方可进行步行训练,

训练应循序渐进,不能运动过度,以免造成新的伤害。 3、日常生活训练:个人洗漱,行走动作、更衣等。作业疗法:患者有目的进行动作训练,尽可能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如下棋、珠算、桌球、阅读、书写、刺绣等。 (三)理疗 电疗、磁疗、高压氧治疗等,结合中医的针灸、推拿按摩。针灸一般取穴百会、风俯、内庭、太冲。上肢不遂加肩榆、曲池、手三里、外关;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口眼歪斜加地仓、颊车、合谷、四白;舌强语涩加廉泉、通里。推拿疗法能通过手法的作用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并能保护关节功能,防止患侧肌肉的萎缩,亦是本病康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推拿要点手法以揉捏、扣拍、点按为主,并应掌握轻松柔和、舒适透热为度,切忌暴力损伤肌肉。一般操作如下:1、患者取仰卧位,按摩者站在其右侧,用右手拇指按揉膻中、中脘、关元等穴。每穴按摩1分钟,手法适中。2、用两手由上而下捏拿患者瘫痪的上肢肌肉,然后重点按揉和捏拿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每次5分钟。3、用两手由上而下捏拿患者瘫痪的下肢肌肉,重点捏拿和按揉髋、膝、踝关节,然后用手掌将下肢轻抚几遍,每次5分钟。4、患者取俯卧位,按摩者站在其右侧,用两手拇指腔探压背部脊柱两侧,由上至下进行,

最新小儿麻痹康复训练

小儿麻痹康复训练

22.小儿麻痹后遗症手术后康复治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医疗康复具体内容可见17问。它采用的医疗手段比较多,有的已有专著介绍,比如中医中药、针灸、按摩疗法等,下面不再介绍。此处将着重介绍小儿麻痹后遗症手术治疗后的康复训练,支具、助行器等康复疗法。 23、小儿麻痹后遗症为什么要施行手术治疗? 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留有各种各样的畸形,常常应用各种疗法均不能取得满意疗效,只有施行手术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比如,手术可以矫正肢体的弯曲畸形,使瘫痪无力的下肢重新获得力量站起来行走等等。在这些情况下采用手术疗法是非常必要的。 24、小儿麻痹后遗疲惠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纳手术治疗? 一般来说小儿麻痹后遗症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预防和矫正已有的肢体畸形,重新分配肢体有用的肌肉力量,建立新的力量平衡,稳定瘫痪的关节,最大限度地恢复瘫痪肢体的功能。手术治疗具体条件可参考以下几方面:①患者发病2年以上,肢体肌肉瘫痪不再恢复者。②肢体留有畸形、活动功能严重障碍,医生认为手术后能确有效果者。③年龄在6岁以上,能配合医生检查治疗和训练者。④需手术的肢体皮肤无破溃化脓等病变者。⑤患者和家属乐于接受多次手术和系统治疗,并有坚持到底的决心。 25.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在什么情况下不应该施行手术治疗? 在下列情况下一般不宜采用手术治疗:①肢体瘫痪是均衡性的,没有畸形以及关节的不稳定。②肢体瘫痪或者肢体畸形较轻,运动功能不受限制。③肢体虽然一长一短,但长短差在2厘米以内,不用手术方法即可补偿功能不良。④中、老年患者身体条件较弱,手术后功能恢复较差,手术与否要采取慎重的态度。 26、一次手术就能治好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的畸形吗? 小儿麻痹后遗症造成的肢体畸形特点是多种多样、极不规律的,在同一个患者身上常常会有多种畸形存在的现象,这些畸形往往在一次手术中不能全部解决,而需要几次手术,前边手术为后边手术打下基础,经过分期分批手术才能奏效。所以医生们把此类手术称作系统工程,在治疗之前做出全面规划,订出治疗方案,分几次手术来治好患者。对此,患者和家属要了解清楚,做好思想准备,否则经历一次手术后就失去信心.而放弃治疗是十分可惜的。 27、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矫治手术后,怎样获得好的康复效果? 成功地施行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后,适时正确地进行康复训练是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许多患者的亲身经历表明,手术后训练与不训练康复效果不一样,坚持按医生指示训练的患者,手术后患肢的力量、关节灵活性以及活动功能都明显优于不重视康复训练的患者。例如有一位女患者,施行了肌肉移位手术来重建瘫痪肢体的力量,手术后因为怕疼,

中医康复综合疗法对脑中风后遗症的治疗

中医康复综合疗法对脑中风后遗症的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实施中医康复综合疗法治疗的 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65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将患 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32例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B组33例患者 在A组患者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医康复综合疗法的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 者的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分数。结果组间治疗疗效比较及Barthel指数比较,B组患者均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实施中医 康复综合疗法可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该种治疗的风 险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康复;综合疗法;脑中风后遗症 脑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称脑卒中。本病的发生 是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破裂,从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患者发病后临床会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及体征。脑中风 的发生对人类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存在严重的威胁,其是一种难治性疾病,具有较 高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据统计显示,我国现存中风病人700万左右,其 中450万左右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劳动丧失、生活不能自理等情况,其致残率高 达75%左右,这对患者及家属的身心健康有着巨大威胁[1]。此次我院采取中医康 复综合疗法对脑中风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治疗体会分 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在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间接诊的65例康复科 住院患者,全部入选患者均符合我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上,针对脑卒中病 人所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标准,同时经过影像学诊断予以确诊。符合标准的 入选患者均伴有半身不遂、言语障碍及眼神呆滞等后遗症,其中男性35例、女 性30例;患者年龄38岁到72岁不等,平均年龄(58.712.1)岁;患者病程1个 月到3年不等,平均病程(0.90.7)年;临床诊断显示,36例患者为脑血栓疾病、29例患者为脑出血疾病,其中31例患者伴有高血压病史、30例患者伴有冠心病 病史。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32例、B组33例,组间一般资料 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A组患者进行全身综合评估,依此对患者实施常规康复训练, 具体内容包括心理咨询,对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进行疏导,使其建立战胜疾病的 信心,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能力指导,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生活基本行为,如吞咽、语言等训练;肢体功能锻炼,对患者进行肢体按摩、肢体被动运动及系 统功能训练等。在A组患者基础上,对B组患者实施中医康复综合疗法,具体措 施如下: 1.2.1中药治疗: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剂,药方组成包括生黄芪50g,赤芍、当归尾20g,何首乌、鸡血藤、桑寄生、红花、桃仁15g,阿胶、川芎10g。在基 础方上对患者随症加减,其中面瘫者加全蝎、白附子、白僵蚕;畏寒者加甘草、 桂枝;胸闷多痰者加陈皮、半夏、胆南星;高血压者加天麻、钩藤、石决明;心 绞痛者加丹参、瓜蒌;高血糖者加生地、枸杞、黄精。中药制剂每日一剂,分早 晚服用,连续治疗3个月。

小议脑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

小议脑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脑中风后遗症染的康复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康 复科近期治的28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观察患者病态特征的改善 情况,结果:经过合理的康复治疗。患者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结论:康复治 疗对改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脑中风后遗症;康复治疗 脑中风又叫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由于其具有高发病率、高死 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而被列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元凶。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中风人群的致残率达到79%,而年龄大于 60 岁的老年人群致残率更是高达90%。脑中风的临床表现为突然昏倒、四肢麻木、意思不清、口眼歪斜、语言障 碍等,随之而来的是病情控制过后产生的各类后遗症。如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口齿不清、手脚麻木等。给患者本身和家属带来身心的折磨。本文通过我院康复 科一线工作者长期的临床实践,旨在探讨康复治疗对脑中风患者后遗症的带来的 影响。我院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收治28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均对其 进行综合临床护理和康复治疗,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28例脑中风后遗症 住院患者,所选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突发性脑中风患者病情控制后选择康复治疗的。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为58~73岁,平均65岁。其中既往有高血压12例、冠心病5例,高血脂5例,长期吸烟10例,扣眼歪斜8例,语言障碍6,例 肢体偏瘫10例。经过康复治疗和精心护理。5例痊愈,18例好转出院。只有5 例因为治疗过程不太配合继续住院治疗中。 1.2治疗方法 1.2.1中药康复疗法 对于半身不遂患者,在软瘫期间, 多使用有益气活血通络作用的药汤;在硬瘫期 多用有养血平肝熄风活络作用的四物汤合天麻勾藤饮。对语言障碍者,常用有祛 风化痰作用的解语丹;肾虚者合用左归饮。老年痴呆者,常用益脾肾补脑髓化瘀豁 痰开窍的合安脑丸。在药物的加减选用和每味药的用量方面我们都是经过长期的 临床实践。 1.2.2 中医针灸疗法 治疗前,要对患者的皮肤和医务人员的双手等进行严格的消毒;治疗时,可 令患者采取坐位或者平躺、侧躺,使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可取穴中脘、下脘、 气海、关元,患侧滑肉门、上风湿点、外陵、下风湿点,健侧商曲,伴语言障碍 加通里(双)、廉泉等,调整最佳针刺深度,每日一次,随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调整,尤其是主治医师要灵活调整针灸穴位。[1] 1.2.3 功能康复训练 对于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症状,所以肢体功能康复 训练尤为重要。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肌力和关节活动训练, 增强调节肌力、关节活动力和活动范围。方法包括被动和主动训练和助力运动。 从最简单的手指屈伸开始,再逐步发展为手腕的屈伸,要求活动充分、合理适度。另一种是锻炼坐立平衡和步行,包括坐立和站立平衡,有支撑和无支撑、动态和 静态平衡。患者可根据肢体障碍程度和恢复的情况进行训练。可以由坐立平衡开 始训练,再进行站立平衡训练,当坐立和站立平衡稳定后方可进行步行训练,在

中风后遗症、肢残等中医康复治疗方案说明

中风后遗症、肢残等中医药康复治疗方案 一、中风后遗症中医药康复 中风造成的功能障碍一般来讲有肢体瘫痪、失语失忆、吞咽困难、心理障碍等,治疗这些中风后遗症应遵医嘱按疗程坚持用药,并配合功能康复锻炼、理疗、心理障碍康复进行综合治疗。 (一)药物治疗 坚持服用汤药以促进脑血管病变区域侧支循环的形成和丰富,改善脑血流循环和脑缺氧状态;激活和修复受损脑细胞,清除脑组织代谢产物;清除自由基,建立脑组织功能代偿;同时对降低血粘度和高脂血症,对硬化动脉有软化作用,可以达到标本兼治和预防中风复发的双重目的。中药汤药常分两型:气虚血瘀型方用补阳还五汤,中成药可用华佗再造丸、三七总甙片等;阳亢络阻型方用镇肝熄风汤,中成药可用太极通天口服液等。 (二)功能康复锻炼 1、肌力、关节活动度训练:是增强肌力、调节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方法包括被动训练、主动锻炼、助力运动,个别不能活动的患者可采用意识锻炼。 2、平衡和步行训练:包括坐位、站位平衡,有支撑无支撑、静态、动态平衡等,患者平衡训练应根据瘫痪恢复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程度进行,当站立平衡后方可进行步行训练,训练应循序渐进,不能运动过度,以免造成新的伤害。 3、日常生活训练:个人洗漱,行走动作、更衣等。作业疗

法:患者有目的进行动作训练,尽可能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如下棋、珠算、桌球、阅读、书写、刺绣等。 (三)理疗 电疗、磁疗、高压氧治疗等,结合中医的针灸、推拿按摩。针灸一般取穴百会、风府、内庭、太冲。上肢不遂加肩俞、曲池、手三里、外关;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口眼歪斜加地仓、颊车、合谷、四白;舌强语涩加廉泉、通里。推拿疗法能通过手法的作用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并能保护关节功能,防止患侧肌肉的萎缩,亦是本病康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推拿要点手法以揉捏、扣拍、点按为主,并应掌握轻松柔和、舒适透热为度,切忌暴力损伤肌肉。一般操作如下:1、患者取仰卧位,按摩者站在其右侧,用右手拇指按揉膻中、中脘、关元等穴。每穴按摩1分钟,手法适中。2、用两手由上而下捏拿患者瘫痪的上肢肌肉,然后重点按揉和捏拿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每次5分钟。3、用两手由上而下捏拿患者瘫痪的下肢肌肉,重点捏拿和按揉髋、膝、踝关节,然后用手掌将下肢轻抚几遍,每次5分钟。4、患者取俯卧位,按摩者站在其右侧,用两手拇指腹按压背部脊柱两侧,由上至下进行,并用手掌在背腰部轻抚几遍,每次5分钟,然后用两手由上而下捏拿患者瘫痪的臀部及下肢后侧的肌肉群,轻抚几次,每次5分钟。5、患者取坐位,按摩者站在患者的背面,按摩风池、肩井穴,再按揉背

脑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以及预防

脑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以及预防 脑中风后遗症主要有偏瘫(半身不遂)、半侧肢体障碍、肢体麻木、偏盲、失语。或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构语困难、语言障碍、记忆力下降、口眼歪斜、吞咽困难、呛食呛水、共济失调、头晕头痛等。出现以上症状的根本原因在于脑血管内部出现血粘度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小板聚集等血液病变,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血管病变,由两种病变共同作用结果形成的血栓堵塞脑动脉所致,导致脑局部的血流中断和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如果影响到由脑神经控制的运动神经系统,就会出现偏瘫、肢体障碍等相应的后遗症;如果影响到脑神经控制的语言中枢神经,就会导致语言障碍甚至失语等相应神经系统症状。 脑中风后遗症运动障碍的治疗 目前认为脑中风引发的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经过正规的康复训练可以明显减少或减轻瘫痪的后遗症,有人把康复看得特别简单,甚至把其等同于“锻炼”,

急于求成,常常事倍功半,且导致关节肌肉损伤、骨折、肩部和髋部疼痛、痉挛加重、异常痉挛模式和异常步态,以及足下垂、内翻等问题,即“误用综合征”。 不适当的肌力训练可以加重痉挛,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使这种痉挛得到缓解,从而使肢体运动趋于协调。一旦使用了错误的训练方法,如用患侧的手反复练习用力抓握,则会强化患侧上肢的屈肌协同,使得负责关节屈曲的肌肉痉挛加重,造成屈肘、屈腕旋前、屈指畸形,使得手功能恢复更加困难。其实,肢体运动障碍不仅仅是肌肉无力的问题,肌肉收缩的不协调也是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不能误以为康复训练就是力量训练。 在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中,传统的理念和方法只是偏重于恢复患者的肌力,忽视了对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肌张力及拮抗之间协调性的康复治疗,即使患者肌力恢复正常,变可能遗留下异常运动模式,从而妨碍其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的提高。 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可塑性,在大脑损伤后的恢复过程中,具有功能重建的可能性。目前国内国际上一般建议在日常的家庭护理康复治疗中,使用家用型多功能肢体运动康复仪来对受损的肢体运动恢复。它本身以以神经促通技术为核心,使肌肉群受到低频脉冲电刺激后按一定顺序模拟正常运动,除直接锻炼肌力外,通过模拟运动的被动拮抗作用,协调和支配肢体的功能状态,使其恢复动态平衡;同时多次重复的运动可以向大脑反馈促通信息,使其尽快地最大限度地实现功能重建,打破痉挛模式,恢复肢体自主的运动控制,

脑中风后遗症康复治疗成功病例

**市人民医院开展脑中风后遗症康复治疗近年来,脑中风患者越来越多,死亡率也较高,存活者中,约四分之三的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偏瘫。很多人病前为家庭、为事业努力奋斗,患中风偏瘫后就再也无法站起来,其原因主要是没有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如果在发病早期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后就开始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市人民医院康复科采取现代康复与传统康复以及中医相结合,全新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模式,使中风偏瘫患者重新站起来不再是梦想。张某,是一位高血压患者,今年63岁,一年前不幸患上了脑中风,幸好当时家人及时把他送往医院,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总算保住了性命,但却留下了很多后遗症。偏瘫,言语不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使张某感到十分苦恼。中风以后张某便一直瘫痪在床,每天过着痛苦、忧郁、生不如死的生活,还给家人带来很大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压力。家人带着张某四处求医,效果都不是很明显,而且还花费了很多金钱,这种结果使张某完全丧失了治疗的信心。正当张某准备就此听天由命、了此残生时,一个意外消息又让他感到一丝新的希望!经朋友介绍,现在**市人民医院康复科治疗中风引起的后遗症效果不错,当地的口碑非常的好。张某及其家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便兴奋的不已,于是第二天家人就带着张某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了人民医院康复科**侠主任!根据张某的情况,**侠主任给他开出了系统有效的治疗方案。以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为基础,辅以传统康复手段,快速修复衰老、损伤的神经因子;并能够激活自身神经细胞实现自身细胞分化、自我更新,实现自身神经细胞持续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的作用,恢复神经纤维的完整性及传导功能,进而恢复各种功能障碍。之后结合中医调理脏腑功能,增强人体微循环、疏经通络、活血化瘀,固本培元、净化人体内部环境让细胞因子在更优越的环境下存活及工作,促进神经细胞的复苏和再生,增加新细胞的增殖分化,极大提高和稳定了治疗效果。从根源上解决脑中风后遗症治疗的难题。而后,通过患侧肢体运动康复训练、语言训练、吞咽训练、pt和ot以及针灸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康复训练来帮助张大爷更好的恢复日常生活能力。一个多月过去了,现在张大爷不但能独立进食,而且站立起来了,还可以扶着墙慢慢的行走,生活基本都可以自理了。张大爷高兴地告诉医护人员:“我没想到自已还能再站起来,太感谢你们了,谢谢**侠主任及照顾我的医务人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