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勘测与设计原理试题

公路勘测与设计原理试题

公路勘测与设计原理试题
公路勘测与设计原理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 我国公路等级划分为( A )

A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B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C 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

D 集散公路;干线公路;县级公路;专用公路。

2 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按( C )预测

A 10年;

B 8年;

C 15年;

D 视具体情况。

3 汽车一般应该以( A )行驶

A 高于临界速度;

B 低于临界速度;

C 等于临界速度;

D 最高速度。 4 若对称基本型平曲线的JD 桩号为K6+112.5,曲线中点的桩号为K6+108.5, 则该平曲线的切曲差为( C )

A 6m ;

B 4m ;

C 8m ;

D 12m ;

5设计速度为60km/h 的公路,平曲线转角为38°,半径为2000m ,则其外距为( B )

A 120.36m ;

B 115.24;

C 不能确定;

D 110.58m

6 在确定某公路平曲线半径时,由于受到一定的限制,拟采用( C )

A 极限最小半径;

B 极限最小半径与一般最小半径之间的半径;

C 大于且接近于一般最小半径;

D 极限最小半径的5倍值。

7设计速度为40km/h 的公路,纵坡长分别为300m 、350m 、150m 时,其相应

纵坡度分别为+6%、+7%、+3%,则允许的坡度组合为(D )种

A 4;

B 3;

C 6;

D 2。

8设计速度为60km/h 的二级双车道公路弯道处,已知超高横坡度为6%,采用绕路面内边线旋转方式,路拱横坡度为1.5%,路肩横坡度为2.5%,行车道宽7m ,路肩宽度为1.5m 。若m x 500 ,则超高缓和段长度计算值为( A )

A 200m ;

B 180m ;

C 240吗;

D 230m 。

9 在弯道超高时,若采用沿路面内边缘旋转方式,则在整个旋转过程中一共绕

了几个轴旋转(A)

A 3个;

B 2个;

C 1个;

D 4个。

10下列那一个不属于横断面设计成果(B )

A 路基设计表;

B 逐桩坐标表;

C 路基土石方计算表;

D 路基横断面设计图。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 一级公路上行驶的拖拉机不计入交通量而按路侧干扰因素计。(对)

2 设计速度是在公路上交通量等于设计通行能力时相应的最大安全行驶速度。

(错)

3 汽车动力上坡时,因有初速度,因而可以采用纵向倾覆的临界坡度上坡。(错)

4 平曲线的最小长度应能使按设计速度车辆行驶9秒所对应的长度。(错)

5在剖制路基横断面图时,纵断面图的零填挖点处必须剖制路基横断面图,才能使土石方数量的计算准确。(对)

6 限制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1/330是为行车更加平稳。(错)

7 在平、纵组合设计时,平曲线中点与竖曲线变坡点可以有一定的错位。

(对)

8 半径越大,加宽值越小。(对)

9 最大横净距是视距线与视点轨迹线间的最大距离。(错)

10 纵断面设计中,填挖经济点是使该处横断面填方面积和挖方面积基本相等时所对应的路线标高。(对)

三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30分)

1 公路

是指连接城市、乡村,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2各级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有那些?

设计速度、车道数、路基宽度、极限最小半径、停车视距、最大纵坡、桥涵设计车辆荷载。

3 设计速度

是指在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车辆行驶只受公路本身条件影响时,具

有中等驾驶技术的人员能够安全、顺适驾驶车辆的最大速度。

4横向力系数值的选取考虑了那些因素?

横向行驶的稳定性;乘客的舒适程度;燃料消耗与轮胎磨损;驾驶操作。 5超高方式有哪几种?各种方式适用的情况?

无中间带公路:绕行车道内侧边缘旋转,适用于新建公路;绕路中线旋转,适用于改建公路;绕行车道外侧边缘旋转,适用于诸如强调路容美观或外侧因受条件限制不能抬高等特殊设计时采用;有中间带公路: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适用于窄中间带的公路;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适用于各种不同宽度的中间带;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适用于单向车道数大于四条的公路。

6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整体式路基横断面由那些部分构成?

由行车道、中间带(中央分隔带、左侧路缘带)、路肩(右侧硬路肩、土路肩)以及设置的爬坡车道、加(减)速车道等部分组成。

四 计算题(30分)

二级公路一平曲线,拟定平曲线半径为m R 400=,设计速度h km V /80=,转角0081320'''=α,超高横坡为6%,行车道宽m B 5.7=。要求所设平曲线为对称基本型,且缓和曲线与圆曲线长度比为1:2。

(1)试确定缓和曲线长度(15分)。

(2)计算平曲线各要素(15分)。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试卷(B)卷及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试卷(B)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3×5=15分) 1.缓和曲线2.纵断面3.横净距4.选线5.渠化交通 二、填空(15分,每空0.5分) 1.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有、、、。 2.平曲线中圆曲线的最小半径有、、。 3.纵断面设计线是由和组成。 4.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 5.公路选线的步骤为、、。 6.沿河线路线布局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7.纸上定线的操作方法有、。 8.平面交叉口可能产生的交错点有、、。 9.平面交叉口的类型有、、、 10.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有、、三种。三、判断、改错(20分,判断0.5分,改错1.5分) 1.各等级公路的设计速度是对车辆限制的最大行驶速度。() 2.《公路设计规范》推荐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必须大于6V(m);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必须大于2V(m)。() 3.某S型曲线,平曲线1的圆曲线半径R 1=625m,缓和曲线长度L s1 =100m;平曲线2的圆曲线 半径R 2=500m,缓和曲线长度L s2 =80m,则其回旋线参数A 1 / A 2 =1.5625。() 4.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V=80Km/h,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Ls min =70m ,则不论平曲线半径的大小,缓和曲线长度均可取70m。() 5.对于不同半径弯道最大超高率i h 的确定,速度V为设计速度,横向力系数μ为最大值。()6.越岭线纸上定线中,修正导向线是一条具有理想纵坡,不填不挖的折线。() 7.纵坡设计中,当某一坡度的长度接近或达到《标准》规定的最大坡长时,应设置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但其长度不受限制。() 8.越岭线的垭口选定后,路线的展线方案就已确定;过岭标高与展线方案无关,仅影响工程数的量的大小。() 9.环形交叉口,对于圆形中心岛半径的确定,是按照环道上的设计速度来确定。()

公路勘测设计复习题库答案培训资料

《公路勘测设计》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公路的平、纵、横三方面应进行综合设计,做到平面________、纵坡________、横面________。2.高速公路和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________预测;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以及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________预测;四级公路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公路平面线形是由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要素组合而成。 4.《技术标准》规定,公路平曲线最小半径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5.汽车通过弯道时,由于横向力系数的存在,它不仅影响到乘客的舒适性,还增加了__________消耗和___________磨损。 6.行车视距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7.根据测定,在转角小于_________时,司机容易产生错觉,即曲线长将被看成比实际的_________,公路产生急转弯。 8.在公路路线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一条是_____;另一条是___________。 9.纵坡度表征匀坡路段纵坡度的大小,它是以路线_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的百分数来量度的,即i=h/L(%) 10.横断面一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地面线所围成的面。 11.当地面横坡大于1:5时,为保证路堤填土的稳定,应将基底(原地面)挖成_________,其宽度应不小于__________,且底面应有__________的向内倾坡。 12.相交路线在__________平面上的交叉称为平面交叉,相交路线分别在__________平面上的交叉称为立体交叉。 13.公路勘测设计根据项目的规模大小和技术的繁简程度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种。 14、公路纵断面设计线是由和组成,竖曲线根据转坡点处相邻坡度代数差的 符号的不同可分为和两种形式。 15、公路横断面设计的目的是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和,使之,同时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计算等提供依据。 16、土石方调配中,所有均应予计价,但应按土的来源决定是否计价。计价土石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 17、选线一般要经过、和等三个步骤,越岭线展线方式有、、。 18、纸上定线一般是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进行,然后敷设到实地上,实地放线方法很多,常用的 有、、和等。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库汇编

学习-----好资料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根据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未来我国将建成布局为“ 7918”的高速公路网络。其中“7918” 是指(七条射线、九条纵线、十八条横线)。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003)规定: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 _____________ 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4、各级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卫交通量。 5、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6、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0)年预测;具有集散功能的 一级公路和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15 )年预测。 7、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 8、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小客车、载重汽车)和(鞍式列车)三种。 9、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几何线形)的最关键参数。 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兰。其中高速、 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二)级。_ 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003)规定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三)级。 12、公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可根据公路的性质和设计要求分为(一阶段设计、二阶段设计)和 (三阶段设计)三种。 二、选择题 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A )。 A专供汽车行驶B 专供小客车行驶C 混合交通行驶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 )。 A年平均昼夜交诵量B日平均小时交诵量 C 最大交通量 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C )。 A公路设计时的交诵量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C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 4、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流量为( C )。 A 1000-4000 辆 B 3000-7500 辆 C 5000~15000 辆 5、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B )。 A设计车辆 B 交通量C 设计车速

(整理)道路勘测设计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9道小题) 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2. 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C) 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 3. 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 (D) /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4. 设计通行能力中的交通量是指()。 (A) 年平均小时交通量 (B) 年平均日交通量 (C) 高峰小时交通量 (D) 高峰日交通量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5. 关于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正确的说法是( )。 (A) 发生横向倾覆现象之前先发生横向滑移现象 (B) 发生横向滑移现象之前先发生横向倾覆现象 (C) 横向倾覆现象和横向滑移现象同时发生

(D) 横向倾覆现象和横向滑移现象发生的次序无法确定 你选择的答案: B [正确]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6. 关于汽车行驶的驱动条件,正确的说法是( )。 (A) 驱动条件是汽车行驶的充分条件 (B) 驱动条件是指汽车的牵引力必须大于各行驶阻力之和 (C) 驱动条件是指汽车的牵引力必须小于各行驶阻力之和 (D) 驱动条件是指汽车的牵引力必须等于各行驶阻力之和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7. 关于汽车的稳定行驶,正确的是( )。 (A) 在每一排挡,当汽车行驶速度大于该排挡的临界速度时,为稳定行驶 (B) 在每一排挡,当汽车行驶速度小于该排挡的临界速度时,为稳定行驶 (C) 在每一排挡,只有当汽车行驶速度等于该排挡的最大速度时,才为稳定行驶 (D) 在每一排挡,只有当汽车行驶速度等于该排挡的最小速度时,才为稳定行驶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8. 设汽车重力为G,道路纵坡为i,则汽车所受的坡度阻力P为( )。 (A) P=G+i (B) P=G-i (C) P=Gi (D) P=G/I 你选择的答案: C [正确]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9. 表示汽车行驶必要条件即驱动条件的表达式是() (A) Pt=Pf+Pi+Pw+Pj (B) P=G驱 (C) P=fG (D) Ψ=f±i 你选择的答案: A [正确] 正确答案:A

公路勘测设计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公路勘测设计及道路CAD》 一、单选题: 1、各级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C. 预测的设计年限末交通量 2、横向力系数的含义是()。 A. 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 B. 横向力和竖向力的比值 C.横向力和垂向力的比值 3、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缓和段上的超高,绕内边轴旋转时,是指()的路面内侧 边缘线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不动。 A. 路基未加宽时 B. 路面未加宽时 C. 路面加宽后 4、双车道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A. 超车视距 B. 停车视距 C .会车视距 5、新建双车道公路的超高方式一般采用()。 A.内边轴旋转 B.中轴旋转 C.外边轴旋转 6、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 A. 1:1:1 B.1:2:1 C. 1:2:3 7、横净距是指视距至()的法向距离。 A. 路中线 B.行车轨迹线 C.路面内边缘线 . 8、设有中间带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其路基设计标高为()。 A.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 B.两侧路面边缘标高 C.两侧路面中线标高 9、竖曲线起终点对应的里程桩号之差为竖曲线的()。 A.切线长 B. 切曲差 C. 曲线长 10、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 A.公路等级 B.排水要求 C.自然因素 11、公路纵断面设计时,竖曲线一般采用()。 A. 二次抛物线 B. 高次抛物线 C. 回旋曲线 12、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应小于()。 A. 0.3% B. 0.4% C. 0.5% 13、路基土石方的体积数量()。 A. 应扣除桥涵,挡土墙的体积 B.不扣除桥涵体积,但应扣除挡土墙的体积 C. 应扣除大、中桥及隧道所占路线长度的体积 14、护坡道的作用是()。

公路勘察设计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根据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未来我国将建成布局为“7918”的高速公路网络。其中“7918”是指(七条射线、九条纵线、十八条横线)。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4、各级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交通量。 5、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6、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 20 )年预测;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和 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 15 )年预测。 7、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 8、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三种。 9、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几何线形)的最关键参数。 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二)级。 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三)级。 12、公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可根据公路的性质和设计要求分为(一阶段设计、二阶段设计、三阶段设计)三种。 二、选择题 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 A )。 A 专供汽车行驶 B 专供小客车行驶 C 混合交通行驶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 )。 A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 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C )。 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C 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 4、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流量为( C )。 A 1000-4000辆 B 3000-7500辆 C 5000~15000辆 5、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B )。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 6、公路的设计车速是指在该设计路段内(B )行车速度。 A 最小 B 最大 C 受限制部分所能允许的最大 三、名称解释 1.公路技术标准: 是指一定数量的车辆在车道上以一定的设计速度行驶时,对路线和各项工程的设计要求。2.设计车速:是指在气候条件良好,交通量正常,汽车行驶只受公路本身条件影响时,驾驶员能够安全、舒适驾驶车辆行驶的最大速度。 3.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公路某段面的交通流量(即单位时间通过公路某段面的车辆数目)。4.公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公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

项目一公路勘测设计的认知

项目一 公路勘测设计的认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会搜集国内外公路发展概况的相关资料; 会分析公路运输在现代交通运输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 能够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进行公路分级; 能描述《标准》及《规范》的相关规定; 知道公路设计车辆的组成; 知道各级公路设计速度的选用; 能够进行公路交通量的调查和统计; 熟悉公路勘测设计文件的组成。 内容和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应用;平、纵、横设计简介 2.时间安排: 4 学时 3.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讲述。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及其公路线形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及其重性; 2.难点:各级公路的主要技术指导、公路建筑限 界的概念。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目前公路分为几个等级? 2、公路的建设程序是什么? 3、公路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实施情况及分析: 1. 本项目内容范围较广,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大。通过生动讲介及多媒体图片演示,使学生对于该课程有 一个初步的了解。 本次效果较好。 2.本次内容应及时更新,对于新技术、新的设计方法尚应加强。 本课程的课堂教学说明 使学生明确公路主要组成部分、公路分级与技术标准、公路勘测设计的依据、程序和内容; 使学生掌握公路设计中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及公路交叉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基 本设计方法; 熟悉公路平、纵、横设计的过程及文件的编制方法,能在施工中进行技术施工与管理; 会运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与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进行正确的设计; 10)完成本课程的考试。 课程名称 公路勘测技术 专业名称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授课教师 /职称 王建林 /副教授 授课方式(合、小班) 小班 教材及参考书目 公路设计、 公路线型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授课题目(章、节) 1、 教学任务与目的: 1) 2) 使学生初步明确汽车行驶理论与特性; 3) 4) 掌握公路勘测工作的内容与要求; 5) 6) 7) 引导学生系统的分析公路勘测与设计中的有关问题; 8) 掌握有效的公路设计方法,提高现代公路设计理念; 9) 完成本课程课程设计;

公路勘测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公路勘测设计(专科) 一、选择题: 1.所谓高速公路,应具备汽车专用、分道行驶、( )和设施完善这几个基本特征。 [ ] A.收费 B.取消交通信号 C.双向多车道 D.全部控制出入 2.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中,一般情况下上一级公路设计速度分级完全包括了下一级公 路设计速度分级的情况是 [ ] A.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B.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 C.二级公路和三级公路 D.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3.我国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服务水平是以( )作为主要指标进行划分的。 [ ] A.交通流量 B.车流密度 C.延误率 D.平均运行速度 4.若公路的设计速度V=100km/h,最大横向力系数μ=0.05,最大超高=6%,则公路的一般最小 半径应确定为( )米。 [ ] A.200 B.400 C.700 D.1000 5.当公路的设计速度V=100km/h时,若依司机操作反应时间来要求,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宜 不小于( )米。 [ ] A.60 B.70 C.85 D.100 6.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线形时,回旋线参数A=60米时,则在曲率半径为100米处的点,距离回 旋线起点的曲线长度是( )米。 [ ] A.36 B.60 C.100 D.160 7.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应采用第( )类加宽的标准。 [ ] A.1 B.2 C.3 D.4 8.考虑到挖方路段及低填方路段的边沟排水设计,路线纵坡应采用不小于( )的纵坡度。 [ ] A.0.3% B.0.4% C.0.5% D.0.55% 9.当路基横断面地面较为规则时,适合用( )方法计算填挖方面积。 [ ] A.积距法 B.几何图形法 C.平均断面法 D.中间断面法 10.道路建设的投资回收期N是指从( )算起,以道路净效益抵偿基建总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 ] A.道路开始施工年 B.道路投入使用年 C.净现值开始为正数所在年 D.内部收益率为零所在年 11.作为公路几何设计的基本依据,影响公路建设的重要性和经济性,同时也是体现公路等级的速 度指标是指 [ ] A.最高车速 B.经济车速 C.平均技术速度 D.设计车速(计算行车速度) 12.在公路的设计车型中车体总长最长的车型是 [ ] A.小客车 B.载重汽车 C.鞍式列车 D.铰接车 13.一条车道在现实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h)可以通过的车辆数,叫 [ ] A.基本通行能力 B.可能通行能力 C.设计通行能力 D.服务交通量 14.当汽车的车速从V1提高到2V1时,空气阻力是原来的( )倍。 [ ] A.1 B.2 C.4 D.8 15.当道路的设计车速为 60km/h时,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段最小长度以不小于( )为宜。 [ ] A.60m B.120m C.180m D.240m 16.在确定公路圆曲线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一般横向力系数μ采用 [ ] A.0.035 B.0.05-0.10 C.0.10-0.16 D.0.20 17.当公路的设计车速为 100km/h时,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不小于( )米。 [ ] A.50 B.85 C.100 D.120 18.根据设计规范的规定,当圆曲线半径R 大于等于( )时,不需设置缓和曲线。 [ ] A.极限最小半径 B.一般最小半径 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D.临界半径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库(选择题)

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 A. 专供汽车行驶;B专供小客车行驶;C混合交通行驶 2.《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B.日平均小时交通量;C.最大日交通量 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C.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 4.二级公路所适应的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4000辆;辆以下;~15000辆 5.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 A.设计车辆;B.交通量;C.计算行车速度 6.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是指在该设计路段内()行车速度。 A.最小;B.最大;C.受限制部分所能允许的最大 7.在计算行车速度较高的公路上,平均实际行车速度()计算行车速度。 A. 大于; B.等于; C.小于 8.在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 A. 铁路; B.公路; C.航空; D.水运 9.计算行车速度是决定公路()的基本要素。 A. 平面线形; B.纵面线形; C.横面线形; D.几何线形 10.横向力系数的定义为()。 A.汽车所受到的横向力; B.横向力与竖向力的比值; C. 横向力与垂向力的比值 11.当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h时,f值取,超高横坡度采用,则圆曲线的一般最小半径值应为()。 A. 1417m;; 12.超高附加纵坡度(即超高渐变率),是指超高后的()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 外侧路肩边缘; B.外侧路面边缘; C.路面中心 13.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缓和段上的超高,绕内边轴旋转时,是指()的路面内侧边缘线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不动。 A. 路基未加宽时; B.路面未加宽时; C.路面加宽后 14.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若μ=,f=,b/2h=,则()。 A. 倾覆先于滑移; B.滑移先于倾覆; C.滑移于倾覆同时发生 15.汽车停在不设超高的弯道外侧路面上,其横向力系数μ为()。 A. μ=0; B. μ>0; C. μ<0 16.汽车行驶在不设超高的弯道外侧路面上,其横向力系数μ为()。 A. μ=0; B. μ>0; C. μ<0 17.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中进行。 A. 外侧; B.内侧; C.两侧 18.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满足()视距的要求。 A. 停车; B.二倍的停车; C.超车

土木工程《道路勘测设计》 复习资料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资料 1.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满足()的要求。 A.行车视距 B.超车视距 C.停车视距 D.会车视距 答案:C 2. 公路弯道上设置超高的目的主要是()。 A.克服离心力 B.路面排水 C.美观 D便于施工 答案:A 3. 不采用任何措施的平面交叉口上,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车辆。 A. 左转弯 B. 直行 C.右转弯 D.掉头 答案:A 4. 路基设计表是()。 A. 汇集了平、横、纵综合设计成果 B .汇集了纵断面设计成果 C .汇集了横断面设计成果 D. 汇集了平面设计成果 答案:A 5. 公路纵断面设计时,竖曲线一般采用()。 A. 二次抛物线

B. 高次抛物线 C. 回旋曲线 D.圆曲线 答案:A 6. 丘陵地区,路基型式一般为()式。 A.填方 B.挖方 C .半填半挖 D .挖大于填 答案:C 7. 用GPS定位技术,可在测站之间不通视的情况下获得高精度()维坐标。 A.二 B .三 C.四 D.一 答案:B 8. 通常为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是()。 A.一阶段测设 B.二阶段测设 C.三阶段测设 D.四阶段测设 答案:B 9. 现场定线时,放坡的仪具可采用()。 A.水准仪 B.手水准 C.罗盘仪 D.求积仪 答案:B

10. 某断链桩K2+100=K2+150,则路线( )。 A.长链50米 B.短链50米 C.长链25米 D.短链25米 答案:B 11. 各等级公路的设计速度是对车辆限制的最大行驶速度。() 答案:错 12. 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V=80km/h,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Ls min=70m ,则不论平曲线半径的大小,缓和曲线长度均可取70m。() 答案:错 13. 越岭线纸上定线中,修正导向线是一条具有理想纵坡,不填不挖的折线。() 答案:错 14. 车速愈大,横向力系数愈大,则汽车在弯道行驶时的稳定性愈差。() 答案:对 15. 横净距是指视距线至内车道路中心线的法向距离。()

道路勘测设计题库

道路勘测设计题库 绪论 1.公路为什么要划分等级?公路分级的依据是什么?1997年11月26日交通部发布的《公路 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中是如何分级的? 2.简述设计速度的作用和道路设计时选用设计速度时考虑的因素 3.公路分级和城市道路分类的主要依据分别有哪些?并简述我国现行的公路分级和城市 道路分类情况。 4.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有哪些?这些依据在公路设计中的作用是什么? 5.叙述设计速度的定义。设计速度对道路平、纵面线形的哪些有直接影响? 6.高速公路与其他等级公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7.简述道路的交通量与通行能力的关系。 8.各级公路的设计年限是如何规定的? 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是最重要的指标。 10.公路设计中因设计交通量不同,在同一地形分区内分段采用不同公路等级时,相邻设计 路段的计算行车速度之差不宜超过km/h。 11.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分别是:快速路、、次干路、支路。 12.城市道路网的主要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自由式、混合式。 1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满足( )的要求。A 行车视距 B 超车视距 C 停车视 距 D 会车视距 14.四车道的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 通量为( )。A.60000~80000辆 B.25000~55000辆C.65000~90000辆 D.60000~100000辆 15.已知某公路现在年平均日交通量为18000辆/d,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5%,试问20年后 的远景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 A.47760辆/d B.46520辆/d C.45485辆/d D.44378辆/d 16.我国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服务水平是以( )作为主要指标进行划分的。A.交通 流状态 B.车流密度 C.延误率 D.平均运行速度 17.一条车道在理想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内(h)可以通过的车辆数,叫()。A.基 本通行能力B.可能通行能力 C.设计通行能力 D.服务交通量 18.高速公路远景设计年限为( )。A.10年 B.20年 C.30年 D.40年 19.一级公路的远景设计年限为( )。A.10年 B.20年 C.15年 D.5年

道路勘测与设计习题答案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可行性研究;设计车辆;设计速度;规划交通量;设计小时交通量;车种换算;通行能力;道路红线;道路建筑界限;道路用地。 答:可行性研究:对某项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实施的可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推荐最佳方案,进行投资估算并作出经济评价,为项目的决策和审批提供科学的依据。 设计车辆:道路设计所采用的具有代表性的车辆。 设计车速:( 又称计算行车速度 ),是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 ( 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 ) 的影响时 , 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规划交通量:( 也称设计交通量 ) 是指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时所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 辆 / 日 ), 其值根据历年交通观测资料预测求得。 设计小时交通量:指道路设计年限内一小时能够达到的设计采用最大交通量。它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的交通量 , 是确定车道数和车道宽度或评价服务水平的依据。 车种换算:将其他车型换算为标准车型。 通行能力:在一定的交通状态和环境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一点、某一车道或某一断面能够通行的最大交通量。 道路红线: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分界控制线 , 红线之间的宽度即道路用地范围 , 称之为道路建筑红线宽度或路幅宽度。

道路建筑限界又称净空 , 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它是为保证道路上各种车辆、人群的正常通行与安全 , 在一定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线。 道路用地:道路用地是指道路修建、养护及布设沿线各种设施等所需要占用的土地。在道路用地范围内不得修建非路用建筑物 , 如开挖渠道 , 埋设管道、电缆、电杆及其他设施。 二简答题 1.公路是如何分级的?城市道路是如何分类分级的? 答:将公路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城市道路分类 按照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沿街建筑的服务功能分为四种类型。 快速路:解决城市长距离的快速交通。 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的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线道路。 次干路:区域性的主要道路,具有区域的集散功能和服务功能。 支路:以服务功能为主,直接与两侧建筑、街坊出入口相接的局部地区道路。 城市道路分级 根据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和地形类别进行划分:除快速路外,其他各类道路各分为Ⅰ、Ⅱ、Ⅲ级。一般与城市规模(大中小城市)对应。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 一、填空 1、现代交通运输由()、()、()、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道路平面线形是由直线、()和()组成或将之称为平面三要素。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根据()和()将公路分为五个等级。 4、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时,遇到的阻力一般有空气阻力、摩擦阻力和()。 5、平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型是按直线、()、()、()、直线的顺序组合起来的线形形式。 6、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的最关键参数。 7、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曲线,而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曲线。 8、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和()组成的。 9、山岭区选线布局有()、()、山脊线三种方式。 10、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有实行交通管制、()、()等。 11、城市道路分为四类。 12、汽车行驶出现的纵向不稳定有两种情况。 13、平面线形三要素是。 14、平面线形组合类型是。 15、.纵断面设计线的两个基本线形要素是____ ___ 。 16、城市道路横断面类型分别是。 17、视距的类型分别有。 18、山岭区选线主要有三种线。 19、展线的方式有三种。 20、实地放线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21、城市道路道路网有四种基本形式。 22、汽车行驶阻力有。 23、平面线形三要素是。 24、平面线形组合类型是。 25、.高速公路的设计标高一般取____ ___。 26、公路横断面类型分别是。 27、无中间带的超高过渡方式有。 28、山岭区选线主要有三种线。 29、展线的方式有三种。 30、纸上定线的方法有三种。 31、公路路线设计时,将路线分解为三类:平面、()、(),其中平面反映了路线的走向。 32、道路平面线形是由直线、()和()组成或将之称为平面三要素。 3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根据()和()将公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有答案)

试卷A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A )。 A. 年平均日交通量 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 2、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C)。 A. 设计车辆 B .交通 量 C. 设计车速 3、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B)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外侧路肩边缘 B.外侧路面边缘 C.路面中心 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 B )进行。 A. 外侧 B. 内 侧 C .两侧同时 5、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A)。 A .停车视距 B.会车视 距 C .超车视距 6、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 内边轴旋转 B.外边轴旋 转 C. 中轴旋转 7、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 B )。 A. 3% B. 2% C.非定值 8、汽车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 C )。 A. 二次抛物线 B. 高次抛物 线 C.回旋曲线 9、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C )。 A. 路基中线标高 B.路面边缘标高 C.路基边缘标高 10、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A)来选取其中较大值。 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 B. 加速度、行车时间和离心力 C.加速度、行车时间和视距 1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 ( B )行驶。 A. 加速 B. 等 速 C. 减速 D. 无法确

定 12、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 A )。 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B. 土石方填挖平 衡 C. 最小纵坡和坡长 13、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的界限距离称为( A )。 A. 经济运距 B.平均运 距 C. 超运运距 14、绘制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 B )。 A. 1:100 B. 1:20 0 C. 1:500 15、平原区布线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一般是( C )。 A.穿过城镇 B.离开城 镇 C.靠近城镇 16、导线交点内侧有障碍物,曲线半径一般应根据( C )来确定。 A.曲线长 B.切线 长 C.外距 17、详细测量结束后需要编制(B)。 A. 竣工决算 B. 施工图预 算 C. 设计概算 18、某段路线起点桩号为K1+380,终点桩号为K27+394.58,中间有两处断链,一处长 链57.94m,一处短链43.36m,则该路线总长( A )。 A.26029.16 m B.2738 0 m C.26000 m 19、当平曲线半径小于( B )时,平曲线应设置超高。 A. 一般最小半径 B. 不设超高最小半 径 C. 极限最小半径 20、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 C )。 A.平面、纵面综合设计成果 B.纵、横面综合设计成果 C.平、横、纵综合设计成果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 2、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直线 、缓和曲线和圆曲线。 3、在转向相同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 于6V 。 4、我国测量坐标系统通常有三种,即大地坐标系 统、高斯3o平面直角坐标系 统、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5、停车视距可分解为司机反映时间内行驶的距

道路勘测与设计 课后习题

第一章绪论 1.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道路运输的特点是什么? 交通运输方式有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和管道。 道路运输的特点是:机动灵活直达门户;运送速度快,适应性强;为其他运输方式集散,接运客货;技术特性简单,车辆易于驾驶,投资回收快;在客运上优势大。 2.高速公路和一般公路相比有哪些特点?在公路运输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车速快、通行能力大、运输费用省经济效益高、行车安全。 (1)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生产和运输的合理化,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和 资源的开发,加速物质生产和产品流通,促进水运、铁路和高速公路的联运,有利于城市人口的集散和卫星城的开发。 (2)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经济发展。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3.什么是道路?包括哪些种类? 道路是提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 按其使用的特点可以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 4.公路和城市道路等级怎样划分?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的技术标准有哪些? 根据道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5.公路勘测设计为什么要分阶段进行设计?针对不同情况如何选用设计阶段? 公路勘测设计的项目有不同的情况,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在实际设计时,为提高设计的效率和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应根据实际的项目情况选用不同的设计阶段。 ①一阶段测设:适应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工程; ②两阶段测设:为公路测设的主要程序; ③三阶段测设:对于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经验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 特殊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必要时采用三阶段设计。 6.公路等级选用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公路的适应任务、交通量和功能。 第三章道路平面设计 1.何为路线的平面? 道路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路线的平面。 2.综述平面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线性特征。 (1)直线以最短距离连接两目的地,线路短捷、缩短里程和行车方向明确、视距良好、 行车快速、驾驶操作简单; (2)圆曲线 ①曲线上任意点上的曲率半径为常数 ②取向上每一点都在变化方向汽车行驶受到离心力的作用 ③视距条件差 ④较大半径具有线形美观、顺适、行车舒适的特点 (3)缓和曲线 ①曲率渐变,设于直线和圆曲线间,消除曲率突变点 ②由于曲率渐变,使线形美观视觉效果好

道路勘测设计 复习资料

《道路勘测课程》练习套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某转坡点处坡度角为ω,要求竖曲线外距为E,则竖曲线半径R= 8E/ω2 。 2.竖曲线最小长度是以汽车按设计车速行驶 3 秒的时间来进行计算的。 3.关于土石方调配的复核检查公式有横向调运方+纵向调运方+借方=填方、横向调运方+纵向调运方+弃方=挖方、挖方+借方=填方+弃方。 4.定线就是在选线布局之后,具体标定出道路中线位臵的作业过程。 5.实地定线的方式有穿线交点法、直接定交点法、坐标法、拨角法。 6.评价汽车制动性能的指标主要有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7.选线的三个步骤是路线方案选择、路线带选择和具体定线。 8.纵断面图上俩条主要的线是地面线、设计线。 9.越岭线的展线形式有自然展线、回头展线和螺旋式展线三种。 1.现代交通运输系统是由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及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汽车行驶时需要克服的阻力为空气阻力,道路阻力,惯性阻力。 3.平面线性要素的六种组合类型基本型,S型,卵型,凸型,复合型,C型。 4.道路纵断面上的两条主要的线地面线,设计线。 5.行车视距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 6.垭口的选择包括:垭口位臵的选择,垭口标高的选择,垭口展线条件的选择,垭口地质条件的选择。 1、道路平面现行三要素是指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2、汽车在运动过程中所需克服的阻力有空气阻力、道路阻力、惯性阻力。 3、路线平面设计的主要成果有图纸和表格。 4、路线纵断面设计主要是指纵坡设计和竖曲线设计。 5、路肩从构造上可分为硬路肩和土路肩。 6、分隔带上的路缘石主要起导向、连接和便于排水的作用。 7、行车视距可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 8、沿分水岭布设的路线称为山脊线。 1:高速公路应符合的条件:必须有四条或四条以上车道,必须设臵中间带,必须设臵禁入栅栏,必须设臵立体交叉。 2:横向力系数μ与行车速度V,平曲线半径R,横向超高坡度i h的关系:μ=V2/127R-i h。4:当设计速度大于60km/h的时候,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不小于设计速度的6倍;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不小于设计速度的2倍; 5:整体式断面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避险车道等部分。6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三种,分别是绕内边线旋转、绕外边线旋转、绕中线旋转。7:实地放线的方法有:穿线交点法、直接定交点法、坐标法、拨角法。 1、公路等级的选用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从全局出发,按照公路的------ 、------ 、和--------------综合确定,答案:使用任务,功能,远景交通量。 3、根据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力的平衡式计算曲线半径为(设臵超高时)答案:R=V2 127( +i h ) 4、规范》规定圆曲线的最大半在不宜超过----------;答案:10000m 5、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包括答案:基本型;S型;卵型;凸型;复合型;C型 7、路线纵断面图构成答案:地面线、设计线、变坡导线 5.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方格网法、设计等高线法及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 6.平面交叉的布臵类型:加铺转角式,分道转弯式,扩宽路口式,环形交叉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题及答案-课后习题

B A QD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24分 1.现行《标准》(JTJ01-97)规定,我国公路的技术等级,根据 使用任务 、 功能 及 适应的交通量 分为 五个等级。(笔记) 2.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型式有一块板(单幅路) 、二块板(二幅路)、三块板(三幅路)、四块板(四幅路)。P98 3.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离心力使之产生两种不稳定的危险,一是 倾覆 ,二是 滑移 ,在发生横向倾 覆 之前先产生横向 滑移 现象,为此在道路设计中应保证汽车不产生横向 滑移 ,从而保证汽车的横 向稳定性。P31 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满足 停车 视距的要求,其它各级公路一般应满足 会车 视距的要求,还应在适当间 隔内设置大于规定的 超车 视距的路段。P59 5.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所受的阻力主要有空气阻力 、 滚动阻力、 坡度阻力 和惯性阻力 。P20 6.展线的方式主要有 自然展线 、 螺旋展线 和 回头展线 。P148 7.减少和消除冲突点的方法有 交通管制 、 渠化交通 和 立体交叉 。P190 8.一般选线要经过方案比较、 路线带选择 和 具体定线 三个步骤。P132 9.道路平面线形就是由 直线 、 圆曲线 和 缓和曲线 的适当组合而构成的。P36 10.我国公路按路幅的布置形式可分为单幅双车道 、 双幅多车道 和 单车道 三大类。P96 11.城市道路网可归纳为方格网式、 环形放射式 、 自由式 和 混合式 四种基本类型.P9 12.按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我国城市道路分为 快速路 、 主干路 、次干路 和 支路 四类.P6 二、名词解释:20分 1. 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 的曲线.P43 2.高速公路: 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 公路。(笔记) 3.横向力系数:单位车重所受到的横向力。P30 4.施工高度:在同一桩点处设计标高与地面标高之差。(笔记) 5.渠化交通:利用车道线、绿岛和交通岛等分隔车流,使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沿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这种交通称为渠化交通。P194 6.超高: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称为 超高。P111 7.计算行车速度:在气候正常,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一般驾驶员能保持安全 而舒适地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P11 8.平均坡度:指一定长度的路段纵向所克服的高差与路线长度之比。P73 三.问答题:20分 1. 怎样选择垭口?P145。 垭口选择主要考虑四个方面:1)垭口的位置;2)垭口标高的选择;3)垭口展线条件的选择;4)垭口地 质条件的选择。 2. 我国《规范》对公路路基设计标高有何规定?(笔记) 对于新建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边缘的标高,其它各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 超高加宽路段,采用未设超高加宽前该处标高;对于改建公路一般按新建公路办理,也可按具体情况采用 行车道中线标高。 3. 为什么要加宽?加宽为何设置在内侧?(笔记) 1)汽车在曲线上行驶,因后轮通过前轮的内侧,原则上采用车道内侧加宽;2)内侧加宽工程量小;3)内侧 加宽线形美观。 4. 请介绍双车道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方式超高形成过程? 见书P113 5. 城市道路设置锯齿形街沟的目的和设置条件是什么? 见书P94 四.计算题:36分 1. 某公路计算行车速度V=40Km/h ,路面横坡度为2%,最大超高横坡度为8%,试求该路的极限最小半径(取 f=0.14)。6分 R=40*40/[127(0.08+0.14)]=57.26m 可取60m 2. 山岭区某三级公路测设中,测得某相邻两交点偏角为JD14右偏17o 32 00 ,JD15左偏11o 20 30 ,取 Ls=30,R14=65m ,R15=120m 。若此段设为S 型曲线,试求两交点间的最短距离应为多少,并求JD15的曲线要 素? 15分 3.某一纵断面设计线如图所示,起点QD 桩号为K7+540,在变坡点A 、B 、C 处分别设有竖曲线,半径分别为4000, 6000,8000m ,试确定变坡点C 的竖曲线要素,若纵断面设计线起点高程为473.74m ,C 点的地面高程为 514.49m ,求C 点填挖高和K9+140的设计标高。15分 学号 姓名 班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