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勘测与设计原理模拟3

公路勘测与设计原理模拟3

公路勘测与设计原理模拟3
公路勘测与设计原理模拟3

公路勘测与设计原理模拟试题3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 下列那一个不是公路勘测设计的依据( D )

A 设计车辆;

B 设计速度;

C 交通量;

D 通行能力。

2设计交通量是指(C )

A 起算年年平均日交通量;

B 设计年限内的各年年平均日交通量的平均值;

C 设计年限末年平均日交通量;

D 设计年年平均日交通量。

3 动力特性图中,某一动力因数值所对应的速度是( A )

A 瞬时速度;

B 平均速度;

C 设计速度;

D A、B、C均不对。

4某档位临界速度与该档位最高速度之差越大,则说明该档位( B )

A 制动性能越好;

B 加速性能越好;

C 爬坡性能越好;

D 行驶稳定性越好。

5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时,下列那一项是不需要考虑的(D )

A 设计速度;

B 行驶时间;

C 平曲线半径;

D 视距。

6设计速度为60km/h的公路,平曲线转角为38°,半径为2000m,则其外距为( B )

A 120.36m;

B 115.24;

C 不能确定;

D 110.58m

7某公路有一平曲线,半径为250m,设计速度为60km/h,则按离心加速度变化率计算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 A )

A 35m;

B 40m;

C 30m

D 45m

8 在确定某公路平曲线半径时,由于受到一定的限制,拟采用( C )

A 极限最小半径;B极限最小半径与一般最小半径之间的半径;

C 大于且接近于一般最小半径;D极限最小半径的5倍值。

9某路段纵坡度依次为-2%、+3%、+2%、-2%、+1%,则其竖曲线构成为( C )

A 凹—凸—凹—凸;

B 凸—凹—凸—凹;

C 凹—凸—凸—凹;

D 凹—凹—凸—凸。

10 设计速度为80km/h的路段,若相邻两个竖曲线长度分别为200m、300m,则相应两个变坡点间最小距离应该为(D )

A 等于200m;

B 300m;

C 100m;

D 250m。

11设计速度为100km/h的路段,竖曲线相邻坡段的纵坡度分别为+2%、-2%,若切线长度为205m,则其竖曲线半径为(A )

A 10250m;

B 10050m;

C 9900m;

D 12000m。

12 在横断面超高旋转过程中,由路肩横坡度旋转到与路拱横坡度相同的过程中所需的距离为( B )

A 021x ; B1m ; C 031x ; D 05

1x 13下列那一个属于三级公路的横断面构成部分( A )

A 土路肩;

B 左侧路缘带;

C 爬坡车道;

D 中间带。

14已知二级公路的设计速度为60km/h ,路拱横坡为1.5%,路基宽度为10m ,在弯道处的超高横坡为4%,若采用绕路中线旋转时,则其超高缓和段长度计算值为( C )

A 44.31m ;

B 37.10m ;

C 33.68m ;

D 50.56m 。

15 在选线工作中,择岸问题是属于( )

A 平原区选线问题;

B 微丘区选线问题;

C 定线问题; C 山岭区选线问题。

二 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 运输量大,运输成本低是公路运输特点之一。( × )

2 干线公路采用二级公路标准时,应采取增大平面交叉间距,以减少横向干扰。( √ )

3 滚动阻力系数与轮胎负荷成正比,即轮胎荷载越大,滚动阻力系数越大。( × )

4 当车辆重心过高时,可能会发生倾覆先于倒溜。( √ )

5 卵型曲线中的缓和曲线的曲率半径变化范围在大圆半径与小圆半径之间。( √ )

6当平曲线转角小于7°时,为使驾驶者不产生错觉,应使其平曲线加长1.5倍。( × )

7 竖曲线半径一般比平曲线半径大,因此在平、纵线形组合时,应使平曲线包含在竖曲线内。( × ) 8 确定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时,停车视距的21,d d 分别取1.2m 和0.1m 。( √ )

9 在剖制路基横断面图时,纵断面图的零填挖点处必须剖制路基横断面图,才能使土石方数量的计算准确。( √ )

10 限制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1/330是为行车更加平稳。( × )

三 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30分)

1 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极其对驾驶者和旅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

2 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在道路、交通、环境和气候均处于理想条件下,由技术性能相同的一种标准车辆,以最小的车头间隔连续行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路段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

3 路肩的作用?

答:供车辆临时停车;保护行车道的稳定;提供侧向余宽,增进驾驶的安全感和舒适感;为设置路上设施提供位置;可供行人和非机动车等使用;挖方路段,可增加弯道视距

4 超高方式有哪几种?各种方式适用的情况?

答:无中间带公路:绕行车道内侧边缘旋转,适用于新建公路;绕路中线旋转,适用于改建公路;绕行车道外侧边缘旋转,适用于诸如强调路容美观或外侧因受条件限制不能抬高等特殊设计时采用;有中间带公路: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适用于窄中间带的公路;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适用于各种不同宽度的中间带;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适用于单向车道数大于四条的公路。 5横向力系数值的选取考虑了那些因素?

答:横向行驶的稳定性;乘客的舒适程度;燃料消耗与轮胎磨损;驾驶操作。

6 直线的特点?

答:路线短捷,受力简单,行车方向明确;视距良好,行车快捷;路线测设简单、方便;线形呆板, 行车单调易使驾驶者产生疲劳,也容易发生超车和超速行驶,难以估计车间距离夜间行车对向易产生 眩光;直线难以和周围地形协调。在山区,长直线会破坏自然景观,增加工程量与投资。

四 计算题(30分)

某二级公路(h km V /80=)上有两个相邻交点,交点1的转角为00002001'''=α(右转),曲线1的半径为m R 9001=,缓和曲线长m L s 1201=;

交点2的转角为00003002'''=α。现拟用S 型平曲线组合设计曲线2,并要求两回旋线的回旋参数之比为,5.1/21=A A 曲线半径之比为1~3/21=R R ,且曲线2的缓和曲线与园曲线长度之比为1:2。

(1) 确定曲线2的半径2R 和缓和曲线长2s L 。

(2) 计算两交点间的距离。

计算题解答

【解】(1)确定曲线2的半径2R 和缓和曲线长2s L 。

m L R A s 63.358120900111=?== 则:09.2195

.163.3585.112===A A 又 2/1/22=y s L L 则:22222180)2(s L R =-π

βα 即:2222222222180)(R A R R A =-π

α

解得:m m R 2504302>=

且:09.2430/900/21==R R ,在3~1之间。 则:63.111430

09.2192

22

22===R A L s ,取整1102=s L (2)计算两交点间的距离 m R 67.09002384120900241203

4

21=?-?=? m q 99.59900

240120212023

1=?-= m T h 8.21899.592

20tan )67.0900(0

1=++= m R 17.14302384110430241103

4

22=?-?=? m q 97.54430240110211023

2=?-= m T h 5.17097.542

30tan )17.1430(02=++= 则两交点间的距离:m T T L h h 3.3895.1708.2182121=+=+=-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试卷(B)卷及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试卷(B)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3×5=15分) 1.缓和曲线2.纵断面3.横净距4.选线5.渠化交通 二、填空(15分,每空0.5分) 1.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有、、、。 2.平曲线中圆曲线的最小半径有、、。 3.纵断面设计线是由和组成。 4.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 5.公路选线的步骤为、、。 6.沿河线路线布局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7.纸上定线的操作方法有、。 8.平面交叉口可能产生的交错点有、、。 9.平面交叉口的类型有、、、 10.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有、、三种。三、判断、改错(20分,判断0.5分,改错1.5分) 1.各等级公路的设计速度是对车辆限制的最大行驶速度。() 2.《公路设计规范》推荐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必须大于6V(m);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必须大于2V(m)。() 3.某S型曲线,平曲线1的圆曲线半径R 1=625m,缓和曲线长度L s1 =100m;平曲线2的圆曲线 半径R 2=500m,缓和曲线长度L s2 =80m,则其回旋线参数A 1 / A 2 =1.5625。() 4.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V=80Km/h,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Ls min =70m ,则不论平曲线半径的大小,缓和曲线长度均可取70m。() 5.对于不同半径弯道最大超高率i h 的确定,速度V为设计速度,横向力系数μ为最大值。()6.越岭线纸上定线中,修正导向线是一条具有理想纵坡,不填不挖的折线。() 7.纵坡设计中,当某一坡度的长度接近或达到《标准》规定的最大坡长时,应设置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但其长度不受限制。() 8.越岭线的垭口选定后,路线的展线方案就已确定;过岭标高与展线方案无关,仅影响工程数的量的大小。() 9.环形交叉口,对于圆形中心岛半径的确定,是按照环道上的设计速度来确定。()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库汇编

学习-----好资料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根据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未来我国将建成布局为“ 7918”的高速公路网络。其中“7918” 是指(七条射线、九条纵线、十八条横线)。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003)规定: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 _____________ 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4、各级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卫交通量。 5、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6、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0)年预测;具有集散功能的 一级公路和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15 )年预测。 7、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 8、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小客车、载重汽车)和(鞍式列车)三种。 9、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几何线形)的最关键参数。 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兰。其中高速、 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二)级。_ 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003)规定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三)级。 12、公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可根据公路的性质和设计要求分为(一阶段设计、二阶段设计)和 (三阶段设计)三种。 二、选择题 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A )。 A专供汽车行驶B 专供小客车行驶C 混合交通行驶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 )。 A年平均昼夜交诵量B日平均小时交诵量 C 最大交通量 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C )。 A公路设计时的交诵量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C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 4、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流量为( C )。 A 1000-4000 辆 B 3000-7500 辆 C 5000~15000 辆 5、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B )。 A设计车辆 B 交通量C 设计车速

设计原理模拟试卷2

设计原理模拟试卷2 一、选择题 1.设计中的线条所指的是(人类对自然想象的抽取线) 2.在色彩的三种性质中,色彩特质的基础是(色相) 3.任何两种在色相环上相反的颜色,并且以直径相对的是(互补色) 4.在设计原则中,多样性的精髓在于(对比) 5.科学思维的主要特征有(线性) 6.艺术思维的主要特征有(发散性) 7.造型设计中的第一要素是(形态) 8.工艺美术运动创始人(威廉.莫里斯) 9.绿色设计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反消费运动) 10.摄影的发明者是(盖达尔) 11.电影的发明者是 ( 卢米埃兄弟 ) 12.人机工程学的研究中心是(“人-机-环境”系统) 13.人们获得的信息80%是通过(视觉)传入大脑的 二、多选题 1.从性质上分类,线条可以分为:实际的线、隐藏的线、精神的线 2.从方向上分类,线条可以分为:水平线、垂直线、斜线 3.从形式上分类,线条可以分为:直线、曲线 4.三维立体中的真实空间的基本类型:闭合空间、开放空间、中界空间 5.二维平面幻想空间的营造方法有:重叠、大小、垂直定位、透视、错视空间 6.三大面包括:亮面、暗面、中间面 7.三大调包括:亮调、暗调、中间调 8.色彩的三种性质:色相、明度、纯度 9.下列属于中性色的是:白色、黑色、灰色 10.在设计原则中,获得统一的方法是:重复、连续 11.节奏具体可以分为:度量节奏、高潮节奏、流动节奏、回旋节奏 12.设计原则包括有:平衡与节奏、比例与尺度、统一与多样

13.经典比例主要有:黄金比例、螺旋形比例、裴波纳契级数 14.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独特性、流畅性、多向性、跨越性、综合性 15.在设计思维的研究中,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可以将设计思维分为:程序性设计思 维、典范性设计思维、叙事性设计思维 16.设计三部曲分为:问题概念化、概念视觉化、设计商品化 17.设计的艺术手法:艺术创造、艺术抽象、艺术造型、艺术装饰、艺术解构(全选) 三、名词解释 1.动线 P17 空间构成就是在人的视知觉和运动觉的感知中得以认知的,所以,空间的组织要把空间的连续性排列和时间的先后顺序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空间动态的主线,简称动线 2.主轴线 P17 组织有序的空间是有前后层次和有主、副空间之分的,一般会按照一定意义进行主体空间排布,并寻求相同或相似的媒介形态来限定,形成整体造型主导整个空间形态,其形成的造型线路称为主轴线 3.序列 P17 所谓序列,是为了展现空间的总体势或者突出空间的主题而创造的空间先后次序组合关系 4.明度 P18 从最暗的深色到最亮的浅色之间的各种明暗层次 5.肌理 P21 又称质感或质地,是物质表面所呈现出来的色彩、光泽、纹理、粗细、厚薄、透明度等多种外在特性的综合表现 6.艺术思维 P39 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包括灵感思维在内,它是非连续性的、跳跃性的、发散性的非线性思维方法 7.科学思维(逻辑思维) P39 科学思维或称逻辑思维,它是一种锁链式的,环环相扣递进式的线性思维方式 8.灵感 P46 设计师总是在意想不到的时候,以前的印象和积淀集体迸发,从而发现某种新的关系,产生新的想法,赋予它们以新的形式,这种现象就叫灵感 9.绿色设计 P59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试的试题

1.如何理解“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并说明建筑空间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名词解释 层高是指该层地坪或楼地面到上层楼板面的距离。 造型表现 :利用建筑自身存在的某些规律,运用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结合反映建筑空间处理、环境布局而构成的完美的建筑形象。建筑设计方法论的研究:设计应该如何进行与建筑师应如何思考和工作。 1、公共建筑: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2、空间尺度:就是人们权衡空间的大小、粗细等视觉感受上的问题。 3、韵律:所谓韵律,常指建筑构图中的有组织的变化和有规律的重复,是变化与重复形成了有节奏的韵律感,从而可以给人美的感受。 4、建筑构图原理:形式美的规律,运用于建筑艺术形式的创作中,常称之为建筑构图原理。 5、功能分区:在功能关系与房间组成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更需要把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他们之间的密切程度按区段加以划分,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和联系方便。使不同要求的空间,都能得到合理安排。 6、有效面积: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 使用面积: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 建筑面积:有效面积加上结构面积 结构面积:建筑平面中结构所占的面积 7、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 结构面积系数:结构面积/建筑面积 填空 建筑结构的发展。一方面是新材料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仿生学 建筑构图规律:1.统一与完整2.对比与微差3.均衡与稳定4.韵律与节奏5.比例与尺度6.主从与重点 2.室外空间环境的形成,一般考虑建筑群体.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和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1.在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中,作为垂直交通联系的手段,常用的有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及坡道等形式。 2.功能与流线分析是现代建筑设计最常用的手段。 3.民用建筑按照它们的使用性质,通常分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两大类。 4.公共建筑通常以交通.使用.辅助三种空间组成。2 5.公共建筑交通枢纽的设计主要依据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功能要求,二是精神要求。 6.在医疗建筑中,基于防火疏散的需要至少设置2部楼梯。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题(含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 (1*25=25分) 一、填空题1.现代交通运输由_____铁路_____ 、____公路___ 、_水运____ 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3.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_____直线______ 、__缓和曲线_____和___圆曲线__。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_10000___米。 5. 停车视距计算中的眼高和物高《设计规范》规定为:眼高 米,物高米。 6.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主要阻力有__空气_____阻力、____道路____阻力、___惯性___阻力。 7.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___绕内侧边缘旋转________、____绕路中线旋转_______和____绕车道外侧边缘旋转_______ 三种。 8.选线一般要经过的三个步骤是__全面布局_________、__逐段安排_________、____具体定线_______。 9. 公路定线一般有___纸上定线________、___实地定线________和_____航测定线_______三种方法。 10. 对于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措施通常有_建立交通管制__________ 、__采用渠化交通_________和___修建立体交叉_________。 (1*15=15分) 二、选择题1.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C )。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 D 通行能力 共 页,第 页

2.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A )。 A 停车视距 B 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 D 错车视距 3.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 内边轴旋转 B 外边轴旋转 C 中轴旋转 D 绕各自行车道中心旋转 4.反映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横向安全、稳定程度的指标是( D )。 A 离心力 B 横向力 C 垂向力 D 横向力系数 5.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A )。 A 1:1:1 B 1:2:1 C 1:2:3 D 3:2:1 6.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D )。 A 汽车动力性能 B 公路等级 C 自然因素 D 排水要求 7.在纵坡设计中,转坡点桩号应设在(B )的整数倍桩号处。 A 5m B 10m C 20m D 8.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路线( D )设计成果。 A 平面 B 纵断面 C 横断面 D 平、纵、横 9.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B )行驶。 A. 加速 B. 等速 C. 减速 D. 无法确定 10.人工运输土石时,免费运距为第一个( C )。 A 5m B 10m C 20m D 50m 装 订 线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课后习题复习题参考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2. 城市道路分为几类? 答: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3.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一般采用几阶段设计? 答:一阶段设计:即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 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 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 4. 道路勘测设计的研究方法 答:先对平、纵、横三个基本几何构成分别进行讨论,然后以汽车行驶特性和自然条件为基础,把他们组合成整体综合研究,以实现空间实体的几何设计。 5. 设计车辆设计速度. 答:设计车辆:指道路设计所采用的具有代表性车辆。 设计速度:指当天气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6.自然条件对道路设计有哪些影响? 答:主要影响道路等级和设计速度的选用、路线方案的确定、路线平纵横的几何形状、桥隧等构造物的位置和规模、工程数量和造价等。 第二章:平面设计 1. 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 答: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中线上任一点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该点的横断面。 2. 为何要限制直线长度? 答: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直线难与地形相适应,产生高填深挖,破坏自然景观,运用不当会影响线形的连续性,过长会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惫急躁,不利于安全行驶。 3. 汽车的行驶轨迹特征。 答:轨迹是连续的,曲率是连续的饿,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 4. 公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有几种?分别在何种情况下使用。 答:极限最小半径,特殊困难情况下使用,一般不轻易使用; 一般最小半径,通常情况下使用;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在不必设置超高就能满足行驶稳定性的圆曲线使用。 5. 平面线形要素及各要素的特点。 答: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6.缓和曲线的作用,确定其长度因素。 答:(1)作用: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到舒适; 超高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 (2)因素:旅客感到舒适;超高渐变率适中;行驶时间不过短。 第三章:道路纵断面设计 1.纵断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 2. 纵断面图上两条主要的线形:地面线和设计线。 3. 纵断面设计线由直坡线和竖曲线组成的。 4. 路基设计标高:路线纵断面图上的设计高程。 5. 最大纵坡;:根据道路等级、自然条件、行车要求等因素所设定的路线纵坡最大值;

设计原理模拟试卷2

一、选择题 1.设计中的线条所指的是(人类对自然想象的抽取线) 2.在色彩的三种性质中,色彩特质的基础是(色相) 3.任何两种在色相环上相反的颜色,并且以直径相对的是(互补色) 4.在设计原则中,多样性的精髓在于(对比) 5.科学思维的主要特征有(线性) 6.艺术思维的主要特征有(发散性) 7.造型设计中的第一要素是(形态) 8.工艺美术运动创始人(威廉.莫里斯) 9.绿色设计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反消费运动) 10.摄影的发明者是(盖达尔) 11.电影的发明者是 ( 卢米埃兄弟 ) 12.人机工程学的研究中心是(“人-机-环境”系统) 13.人们获得的信息80%是通过(视觉)传入大脑的 二、多选题 1.从性质上分类,线条可以分为:实际的线、隐藏的线、精神的线 2.从方向上分类,线条可以分为:水平线、垂直线、斜线 3.从形式上分类,线条可以分为:直线、曲线 4.三维立体中的真实空间的基本类型:闭合空间、开放空间、中界空间 5.二维平面幻想空间的营造方法有:重叠、大小、垂直定位、透视、错视空间 6.三大面包括:亮面、暗面、中间面 7.三大调包括:亮调、暗调、中间调

8.色彩的三种性质:色相、明度、纯度 9.下列属于中性色的是:白色、黑色、灰色 10.在设计原则中,获得统一的方法是:重复、连续 11.节奏具体可以分为:度量节奏、高潮节奏、流动节奏、回旋节奏 12.设计原则包括有:平衡与节奏、比例与尺度、统一与多样 13.经典比例主要有:黄金比例、螺旋形比例、裴波纳契级数 14.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独特性、流畅性、多向性、跨越性、综合性 15.在设计思维的研究中,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可以将设计思维分为:程序性设计思 维、典范性设计思维、叙事性设计思维 16.设计三部曲分为:问题概念化、概念视觉化、设计商品化 17.设计的艺术手法:艺术创造、艺术抽象、艺术造型、艺术装饰、艺术解构(全选) 三、名词解释 1.动线 P17 空间构成就是在人的视知觉和运动觉的感知中得以认知的,所以,空间的组织要把空间的连续性排列和时间的先后顺序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空间动态的主线,简称动线 2.主轴线 P17 组织有序的空间是有前后层次和有主、副空间之分的,一般会按照一定意义进行主体空间排布,并寻求相同或相似的媒介形态来限定,形成整体造型主导整个空间形态,其形成的造型线路称为主轴线 3.序列 P17 所谓序列,是为了展现空间的总体势或者突出空间的主题而创造的空间先后次序组合关系 4.明度 P18 从最暗的深色到最亮的浅色之间的各种明暗层次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有答案)

试卷A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A )。 A. 年平均日交通量 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 2、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C)。 A. 设计车辆 B .交通 量 C. 设计车速 3、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B)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外侧路肩边缘 B.外侧路面边缘 C.路面中心 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 B )进行。 A. 外侧 B. 内 侧 C .两侧同时 5、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A)。 A .停车视距 B.会车视 距 C .超车视距 6、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 内边轴旋转 B.外边轴旋 转 C. 中轴旋转 7、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 B )。 A. 3% B. 2% C.非定值 8、汽车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 C )。 A. 二次抛物线 B. 高次抛物 线 C.回旋曲线 9、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C )。 A. 路基中线标高 B.路面边缘标高 C.路基边缘标高 10、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A)来选取其中较大值。 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 B. 加速度、行车时间和离心力 C.加速度、行车时间和视距 1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 ( B )行驶。 A. 加速 B. 等 速 C. 减速 D. 无法确

定 12、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 A )。 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B. 土石方填挖平 衡 C. 最小纵坡和坡长 13、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的界限距离称为( A )。 A. 经济运距 B.平均运 距 C. 超运运距 14、绘制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 B )。 A. 1:100 B. 1:20 0 C. 1:500 15、平原区布线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一般是( C )。 A.穿过城镇 B.离开城 镇 C.靠近城镇 16、导线交点内侧有障碍物,曲线半径一般应根据( C )来确定。 A.曲线长 B.切线 长 C.外距 17、详细测量结束后需要编制(B)。 A. 竣工决算 B. 施工图预 算 C. 设计概算 18、某段路线起点桩号为K1+380,终点桩号为K27+394.58,中间有两处断链,一处长 链57.94m,一处短链43.36m,则该路线总长( A )。 A.26029.16 m B.2738 0 m C.26000 m 19、当平曲线半径小于( B )时,平曲线应设置超高。 A. 一般最小半径 B. 不设超高最小半 径 C. 极限最小半径 20、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 C )。 A.平面、纵面综合设计成果 B.纵、横面综合设计成果 C.平、横、纵综合设计成果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 2、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直线 、缓和曲线和圆曲线。 3、在转向相同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 于6V 。 4、我国测量坐标系统通常有三种,即大地坐标系 统、高斯3o平面直角坐标系 统、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5、停车视距可分解为司机反映时间内行驶的距

道路勘测设计题库

道路勘测设计题库 绪论 1.公路为什么要划分等级?公路分级的依据是什么?1997年11月26日交通部发布的《公路 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中是如何分级的? 2.简述设计速度的作用和道路设计时选用设计速度时考虑的因素 3.公路分级和城市道路分类的主要依据分别有哪些?并简述我国现行的公路分级和城市 道路分类情况。 4.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有哪些?这些依据在公路设计中的作用是什么? 5.叙述设计速度的定义。设计速度对道路平、纵面线形的哪些有直接影响? 6.高速公路与其他等级公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7.简述道路的交通量与通行能力的关系。 8.各级公路的设计年限是如何规定的? 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是最重要的指标。 10.公路设计中因设计交通量不同,在同一地形分区内分段采用不同公路等级时,相邻设计 路段的计算行车速度之差不宜超过km/h。 11.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分别是:快速路、、次干路、支路。 12.城市道路网的主要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自由式、混合式。 1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满足( )的要求。A 行车视距 B 超车视距 C 停车视 距 D 会车视距 14.四车道的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 通量为( )。A.60000~80000辆 B.25000~55000辆C.65000~90000辆 D.60000~100000辆 15.已知某公路现在年平均日交通量为18000辆/d,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5%,试问20年后 的远景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 A.47760辆/d B.46520辆/d C.45485辆/d D.44378辆/d 16.我国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服务水平是以( )作为主要指标进行划分的。A.交通 流状态 B.车流密度 C.延误率 D.平均运行速度 17.一条车道在理想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内(h)可以通过的车辆数,叫()。A.基 本通行能力B.可能通行能力 C.设计通行能力 D.服务交通量 18.高速公路远景设计年限为( )。A.10年 B.20年 C.30年 D.40年 19.一级公路的远景设计年限为( )。A.10年 B.20年 C.15年 D.5年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库(选择题)

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 A. 专供汽车行驶;B专供小客车行驶;C混合交通行驶 2.《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B.日平均小时交通量;C.最大日交通量 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C.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 4.二级公路所适应的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4000辆;辆以下;~15000辆 5.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 A.设计车辆;B.交通量;C.计算行车速度 6.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是指在该设计路段内()行车速度。 A.最小;B.最大;C.受限制部分所能允许的最大 7.在计算行车速度较高的公路上,平均实际行车速度()计算行车速度。 A. 大于; B.等于; C.小于 8.在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 A. 铁路; B.公路; C.航空; D.水运 9.计算行车速度是决定公路()的基本要素。 A. 平面线形; B.纵面线形; C.横面线形; D.几何线形 10.横向力系数的定义为()。 A.汽车所受到的横向力; B.横向力与竖向力的比值; C. 横向力与垂向力的比值 11.当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h时,f值取,超高横坡度采用,则圆曲线的一般最小半径值应为()。 A. 1417m;; 12.超高附加纵坡度(即超高渐变率),是指超高后的()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 外侧路肩边缘; B.外侧路面边缘; C.路面中心 13.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缓和段上的超高,绕内边轴旋转时,是指()的路面内侧边缘线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不动。 A. 路基未加宽时; B.路面未加宽时; C.路面加宽后 14.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若μ=,f=,b/2h=,则()。 A. 倾覆先于滑移; B.滑移先于倾覆; C.滑移于倾覆同时发生 15.汽车停在不设超高的弯道外侧路面上,其横向力系数μ为()。 A. μ=0; B. μ>0; C. μ<0 16.汽车行驶在不设超高的弯道外侧路面上,其横向力系数μ为()。 A. μ=0; B. μ>0; C. μ<0 17.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中进行。 A. 外侧; B.内侧; C.两侧 18.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满足()视距的要求。 A. 停车; B.二倍的停车; C.超车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卷(含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考核试卷 试卷 A 考试方式 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20 分), 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中。 1.通常为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是 ( )。 A.一阶段测设 B.二阶段测设 C.三阶段测设 D.四阶段测设 2.空气阻力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汽车质量 B.道路质量 C.轮胎与路面的附着条件 D.汽车车速 3.根据设计规的规定,不需设置缓和曲线时,其圆曲线半径应大于等于 ( )。 A.极限最小半径 B.一般最小半径 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D.临界半径 4.不属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指标是 ( )。 A.最大纵坡 B.平均纵坡 C.最短坡长 D.坡度角 5.设相邻两桩号的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1和A2,该两桩号间距为L ,则用于计算土石方体积V 的平均断面法公式为 ( )。 A.V=(A1+A2)L B.V=2(A1+A2)L C.V=(A1-A2)L D.V=(A1+A2)L/2 6.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 ( )。 A.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 B.确定所有细部控制点 C.解决路线的基本走向 D.逐段解决局部路线方案 7.现场定线时,放坡的仪具可采用 ( )。 A.水准仪 B.手水准 C.罗盘仪 D.求积仪 8.某断链桩 K2+100=K2+150,则路线 ( )。 A.长链50米 B.短链50米 C.长链25米 D.短链25米 9.某级公路平曲线半径R =60m ,s l =35m ,采用第2类加宽,最大加宽W =1.5m ,加宽过渡方式按直线比例,缓和曲线上距ZH 点10m 处加宽值为 ( )。 A.0.15m B.0.23m C.0.43m D.0.86m 10.测角组作分角桩的目的是 ( )。 A.便于中桩组敷设平曲线中点桩 B.便于测角组提高精度 C.便于施工单位放线 D.便于选择半径 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10 分), 判断正误,如果正确,在题干后的括号划√;否则划×并改正错误。 1.公路平面线形基本要素有直线、圆曲线与二次抛物线。 ( ) 2.计算路基横断面挖方面积时,挖土方与挖石方的面积合在一起计算。 ( ) 3.公路行车视距标准有停车视距标准、错车视距标准、超车视距标准三种。 ( ) 4.汽车匀速运动,动力因数等于道路阻力系数。 ( ) 5.沿溪线布线时,一般应优先考虑高线位。 (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超高:

2014年7月设计原理试题和答案

2014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设计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 0923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按照孟塞尔色彩理论,每种颜色都有三种性质,不包括 A. 色相 B. 亮度 C. 纯度 D. 明度 2.达到设计统一的三种方法不包括 A. 整体支配部分 B. 连续 C. 对比 D. 重复 3.设计思维的三种类型不包括 A. 想象性设计思维 B. 叙事性设计思维 C. 典范性设计思维 C. 程序性设计思维 4.可口可乐瓶外包装箱的设计者是 A. 托马斯?奇彭代尔 B. 沃尔塔?提格 C. 亨利?德雷夫斯 D. 雷蒙德?罗维 5.“O”型剪刀的设计者是 A. 斯丹纳克?科维尔 B. 欧拉福?贝克斯托马斯 C. 查尔斯?伍德 D. 雷蒙德?罗维 6.设计的基础价值 A. 文化价值 B. 精神价值 C. 实用价值 D. 审美价值 7.柏林的犹太博物馆的设计者是 A. 柯布西耶 B. 赖特 C. 贝聿铭 D. 利伯斯金 8.被称为“红屋”的住宅是为自己设计的新婚住宅。 A. 约翰?拉斯金 B. 拉幅?贝克斯托马斯 C. 威廉?莫里斯 D. 查尔斯?伍德 9.提出以“住房就是居住的机器”为宣言的“机器美学”理论的设计师是 A. 勒?柯布西耶 B. 弗兰克?赖特 C. 雷蒙德?罗维 D. 维克多?巴巴纳克 10.乌尔姆设计学院的第一任院长是 A. 米斯?凡?德?罗 B.沃特?格罗皮乌斯 C. 马克斯?比尔 D.托马斯?马尔多纳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

专升本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模拟题试卷

专升本《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模拟题试卷 一. (共50题,共100分) 1. 某批混凝土经抽样,强度等级确定为C35,这意味着该批混凝土()。(2分) A.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平均值达到 B.立方体抗压强度设计值达到保证率为5% C.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达到的保证率为95% D.立方体抗压强度设计值达到的保证率为95%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 2. 当在一定范围内降低钢材的含碳量时,则其()。(2分) A.强度降低,塑性增加 B.强度降低,塑性降低 C.强度增加,塑性降低 D.强度增加,塑性增加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 3. 下列关于构件的极限状态的说法,正确的是()。(2分) A.所谓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指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状态 B.当构件超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构件还可以继续承载,只是变形过大 C.对构件变形、裂缝的计算属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验算 D.当构件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就不能继续承载了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 4.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当环境类别为二a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时,梁中最外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为()。(2分) A.20mm B.30mm C.35mm D.40mm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 5. 某对称配筋的轴心受力构件,施工后经发现少放了约20%的纵筋,则()。(2分) A.对轴压承载力的影响比对轴拉承载力的影响大 B.对轴压承载力和轴拉承载力的影响程度相同 C.对轴压承载力和偏压界限状态轴向承载力的影响相同 D.对轴压承载力的影响比对轴拉承载力的影响小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D

6. 对于长细比大的轴心受压柱,()。(2分) A.其破坏由弯矩、轴力的共同作用引起 B.其破坏荷载高于其它条件相同的短柱 C.其初始偏心距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D.长细比越大,稳定系数值越大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 7.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钢筋混凝土适筋梁随着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的提高,()。(2分) A.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提高,破坏阶段的变形能力提高 B.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提高,破坏阶段的变形能力降低 C.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降低,破坏阶段的变形能力提高 D.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降低,破坏阶段的变形能力降低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 8. 下面()项不是钢筋混凝土适筋梁受力第Ⅰ阶段的特点。(2分) A.有裂缝 B.弯矩与截面曲率基本上是直线 C.截面上的应力和应变都很小 D.受压区混凝土的压应力图形为直线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 9. 某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采用HRB400级别钢筋则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为()。(2分) A.0.20% B.0.24% C.0.25% D.0.26%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 10. 对某承受均布荷载的梁进行受剪承载力设计时,若出现的情况,则应()。(2分) A.增加截面尺寸 B.按计算配置腹筋 C.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D.提高箍筋的抗拉强度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库样本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当代交通运送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运送方式构成。 2、依照国内高速公路网规划,将来国内将建成布局为“7918”高速公路网络。其中“7918”是指(七条射线、九条纵线、十八条横线)。 3、《公路工程技术原则》(JTG B01—)规定:公路依照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级别。 4、各级公路能适应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交通量。 5、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所有控制)出入多车道公路。 6、高速公路和具备干线功能一级公路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具备集散功能一级公路和二、三级公路设计交通量应按( 15)年预测。 7、设计交通量预测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筹划)通车年。 8、国内《公路工程技术原则》将设计车辆分为(小客车、载重汽车)和(鞍式列车)三种。 9、设计速度是拟定公路(几何线形)最核心参数。 10、《公路工程技术原则》(JTG B01—)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重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二)级。 11、《公路工程技术原则》(JTG B01—)规定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和(平均运营速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重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三)级。 12、公路勘测设计阶段可依照公路性质和设计规定分为(一阶段设计、二阶段设计)和(三阶段设计)三种。 二、选取题 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交通构成是( A )。 A 专供汽车行驶 B 专供小客车行驶 C 混合交通行驶 2、《公路工程技术原则》中规定各级公路所能适应交通量是指( A )。 A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 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C )。 A 公路设计时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交通量 C 设计年限末交通量

道路勘测设计模拟题

道路专业 级《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考核试卷 试卷 A 考试方式 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20 分), 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 中。 1.通常为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是 ( )。 A.一阶段测设 B.二阶段测设 C.三阶段测设 D.四阶段测设 2.空气阻力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汽车质量 B.道路质量 C.轮胎与路面的附着条件 D.汽车车速 3.根据设计规范的规定,不需设置缓和曲线时,其圆曲线半径应大于等于 ( )。 A.极限最小半径 B.一般最小半径 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D.临界半径 4.不属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指标是 ( )。 A.最大纵坡 B.平均纵坡 C.最短坡长 D.坡度角 5.设相邻两桩号的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1和A2,该两桩号间距为L ,则用于计算土石方体积V 的平均断面法公式为 ( )。 A.V=(A1+A2)L B.V=2(A1+A2)L C.V=(A1-A2)L D.V=(A1+A2)L/2 6.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 ( )。 A.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 B.确定所有细部控制点 C.解决路线的基本走向 D.逐段解决局部路线方案 7.现场定线时,放坡的仪具可采用 ( )。 A.水准仪 B.手水准 C.罗盘仪 D.求积仪 8.某断链桩 K2+100=K2+150,则路线 ( )。 A.长链50米 B.短链50米 C.长链25米 D.短链25米 9.某级公路平曲线半径R =60m ,s l =35m ,采用第2类加宽,最大加宽W =1.5m ,加宽过渡方式按直线比例,缓和曲线上距ZH 点10m 处加宽值为 ( )。 A.0.15m B.0.23m C.0.43m D.0.86m 10.测角组作分角桩的目的是 ( )。 A.便于中桩组敷设平曲线中点桩 B.便于测角组提高精度 C.便于施工单位放线 D.便于选择半径 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10 分), 判断正误,如果正确,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划√;否则划×并改正错 误。 1.公路平面线形基本要素有直线、圆曲线与二次抛物线。 ( ) 2.计算路基横断面挖方面积时,挖土方与挖石方的面积合在一起计算。 ( ) 3.公路行车视距标准有停车视距标准、错车视距标准、超车视距标准三种。 ( ) 4.汽车匀速运动,动力因数等于道路阻力系数。 ( ) 5.沿溪线布线时,一般应优先考虑高线位。 (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题及答案-课后习题

B A QD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24分 1.现行《标准》(JTJ01-97)规定,我国公路的技术等级,根据 使用任务 、 功能 及 适应的交通量 分为 五个等级。(笔记) 2.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型式有一块板(单幅路) 、二块板(二幅路)、三块板(三幅路)、四块板(四幅路)。P98 3.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离心力使之产生两种不稳定的危险,一是 倾覆 ,二是 滑移 ,在发生横向倾 覆 之前先产生横向 滑移 现象,为此在道路设计中应保证汽车不产生横向 滑移 ,从而保证汽车的横 向稳定性。P31 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满足 停车 视距的要求,其它各级公路一般应满足 会车 视距的要求,还应在适当间 隔内设置大于规定的 超车 视距的路段。P59 5.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所受的阻力主要有空气阻力 、 滚动阻力、 坡度阻力 和惯性阻力 。P20 6.展线的方式主要有 自然展线 、 螺旋展线 和 回头展线 。P148 7.减少和消除冲突点的方法有 交通管制 、 渠化交通 和 立体交叉 。P190 8.一般选线要经过方案比较、 路线带选择 和 具体定线 三个步骤。P132 9.道路平面线形就是由 直线 、 圆曲线 和 缓和曲线 的适当组合而构成的。P36 10.我国公路按路幅的布置形式可分为单幅双车道 、 双幅多车道 和 单车道 三大类。P96 11.城市道路网可归纳为方格网式、 环形放射式 、 自由式 和 混合式 四种基本类型.P9 12.按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我国城市道路分为 快速路 、 主干路 、次干路 和 支路 四类.P6 二、名词解释:20分 1. 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 的曲线.P43 2.高速公路: 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 公路。(笔记) 3.横向力系数:单位车重所受到的横向力。P30 4.施工高度:在同一桩点处设计标高与地面标高之差。(笔记) 5.渠化交通:利用车道线、绿岛和交通岛等分隔车流,使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沿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这种交通称为渠化交通。P194 6.超高: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称为 超高。P111 7.计算行车速度:在气候正常,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一般驾驶员能保持安全 而舒适地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P11 8.平均坡度:指一定长度的路段纵向所克服的高差与路线长度之比。P73 三.问答题:20分 1. 怎样选择垭口?P145。 垭口选择主要考虑四个方面:1)垭口的位置;2)垭口标高的选择;3)垭口展线条件的选择;4)垭口地 质条件的选择。 2. 我国《规范》对公路路基设计标高有何规定?(笔记) 对于新建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边缘的标高,其它各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 超高加宽路段,采用未设超高加宽前该处标高;对于改建公路一般按新建公路办理,也可按具体情况采用 行车道中线标高。 3. 为什么要加宽?加宽为何设置在内侧?(笔记) 1)汽车在曲线上行驶,因后轮通过前轮的内侧,原则上采用车道内侧加宽;2)内侧加宽工程量小;3)内侧 加宽线形美观。 4. 请介绍双车道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方式超高形成过程? 见书P113 5. 城市道路设置锯齿形街沟的目的和设置条件是什么? 见书P94 四.计算题:36分 1. 某公路计算行车速度V=40Km/h ,路面横坡度为2%,最大超高横坡度为8%,试求该路的极限最小半径(取 f=0.14)。6分 R=40*40/[127(0.08+0.14)]=57.26m 可取60m 2. 山岭区某三级公路测设中,测得某相邻两交点偏角为JD14右偏17o 32 00 ,JD15左偏11o 20 30 ,取 Ls=30,R14=65m ,R15=120m 。若此段设为S 型曲线,试求两交点间的最短距离应为多少,并求JD15的曲线要 素? 15分 3.某一纵断面设计线如图所示,起点QD 桩号为K7+540,在变坡点A 、B 、C 处分别设有竖曲线,半径分别为4000, 6000,8000m ,试确定变坡点C 的竖曲线要素,若纵断面设计线起点高程为473.74m ,C 点的地面高程为 514.49m ,求C 点填挖高和K9+140的设计标高。15分 学号 姓名 班级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

《道路勘测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 1.通常为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是( B )。 A.一阶段测设 B.二阶段测设 C.三阶段测设 D.四阶段测设 2.空气阻力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D )。 A.汽车质量 B.道路质量 C.轮胎与路面的附着条件 D.汽车车速 3.根据设计规范的规定,不需设置缓和曲线时,其圆曲线半径应大于等于 ( C )。 A.极限最小半径 B.一般最小半径 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D.临界半径 4.不属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指标是 ( D )。 A.最大纵坡 B.平均纵坡 C.最短坡长 D.坡度角 5.设相邻两桩号的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1和A2,该两桩号间距为L ,则用于计算土石方体积V 的平均断面法公式为 ( D )。 A.V=(A1+A2)L B.V=2(A1+A2)L C.V=(A1-A2)L D.V=(A1+A2)L/2 6.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 C )。 A.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 B.确定所有细部控制点 C.解决路线的基本走 D.逐段解决局部路线方案 7.现场定线时,放坡的仪具可采用 ( B )。 A.水准仪 B.手水准 C.罗盘仪 D.求积仪 8.某断链桩 K2+100=K2+150,则路线 ( B )。 A.长链50米 B.短链50米 C.长链25米 D.短链25米 9.某级公路平曲线半径R =60m ,s l =35m ,采用第2类加宽,最大加宽W =1.5m ,加宽过渡方式按直线比例,缓和曲线上距ZH 点10m 处加宽值为( C )。 A.0.15m B.0.23m C.0.43m D.0.86m 10.测角组作分角桩的目的是( A )。 A.便于中桩组敷设平曲线中点桩 B.便于测角组提高精度 C.便于施工单位放线 D.便于选择半径 11.初步设计时,应编制( D )。 A.决算 B.预算 C.修正概算 D.概算 12.道路阻力包括( A )。 A.滚动阻力和坡度阻力 B.惯性阻力和坡度阻力 C.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 D.惯性阻力和空气阻力 13.某平曲线HZ 桩号为K2+500,其中切线长与平曲线长分别为100m 与195m ,则JD 桩号为( B )。 A.K2+400 B.K2+405 C.K2+395 D.K2+500 14.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 ( D )。 A.汽车动力性能 B.公路等级 C.自然因素 D.排水要求 15.中间带的组成包括一条中央分隔带和( B )。 A.2条左侧路缘带 B.2条右侧路缘带 C.1条左侧分车带 D.1条右侧分车带 16.展线是为了 ( A )。 A.克服高差 B.绕避地物障碍 C.放坡 D.跨河 17.实地放线的时间阶段是 ( C )。 A.竣工阶段 B.施工阶段 C.勘测设计阶段 D.养护阶段 18.某断链桩 K2+150= K2+100,则路线 ( A )。 A.长链50米 B.短链50米 C.长链25米 D.短链25米。 19.某平曲线的半径R=200m ,转角?=50α,缓和曲线m l S 50=, 则其回旋曲线参为 ( B )。 A.10m B.100m C.250m D.300m 20.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 B )。 A.0.3% B.0.5% C.0.7% D.0.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