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播学研究方法 详细笔记

传播学研究方法 详细笔记

传播学研究方法 详细笔记
传播学研究方法 详细笔记

第一讲引言

相关与因果的关系:有相关并不一定就有因果关系

5种研究方法:实验控制法、调查方法、内容分析法、实地观察法、个案研究

随机化实验:双盲测试

随机的分为两组,处理组合控制组,患者本人不知道,所有人不知道。

主要的统计分析软件:SPSS、SAS、EXCEL、ACCESS、HLM

参考书目:

《传播统计学》、《民意调查实务》、《市场调查与分析》、《消费者行为》、《Marketing Research》

第二讲

社会调查(狭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社会调查强调:理论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和经验。

社会调查的特点:

1.在社会调查中,被访者即信息提供者的身份是不透露的。这是社会调查不同于其他任何形式的信息收集的重要特点之一。

2.社会调查中所涉及的研究者、客户和被访者,这三方之间的关系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

被访者的权利:

1.被访者的合作完全是自愿的,不允许误导被访者。

2.被访者的匿名权要收到严格的保护。

3.研究者必须采取所有的合适的预防措施,确保被访者没有直接受到伤害或负面影响。4.被访者必须能够轻易的检查研究者的身份和真实性。

5.访问中使用观察法或录音录像设备,应告知被访者。

6.访问儿童或未成年人,需经过其父母或监护人应允。

研究者的职责:

1. 研究者不能作出有损于调查行业的声誉的举动。

2. 研究者不得对其或对其所在机构的技能、经验作不切实际的表述。

3. 研究者不得对其它研究者作出不公正的批评。

4. 研究者必须不懈地努力,在节约费用并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设计研究方案,并按与客户合同中的规定去实施调查。

5. 研究者必须确保对调查记录的保密。

6. 研究者不得有意地散布没有得到数据的充分支持的调查结果,必须随时准备好说明其发布的调查结果的有效性的必要的技术信息;

7. 研究者不得在进行社会调查的同时从事非调查活动,例如数据库营销活动等,要明确地将这一类的非研究活动与研究活动区分开来。(重点)

研究者与客户的相互权利和职责:

1. 研究者不得泄漏客户的身份;

2. 研究者必须向客户告知分包商的身份;

3. 研究者不得将调查中得到的数据和发现泄漏给第三方;

4. 客户无权知道被访者的姓名及地址;

5. 客户不得将研究者的方案和报价泄漏给任何第三方;

6. 研究者必须向客户提供调查项目实施的技术细节;

7. 客户公布调查结果时必须事先咨询研究者,以确保调查结果不会被误导;

8. 权利和职责要有研究者和客户签订书面协议约束。

社会调查的局限性:

调查本身存在犯错误的风险

调查的结果存在误差

抽样误差:偶然因素,不可避免但可控制

非抽样误差:人为因素

研究者、调查员、被访者

调查经费(预算)、时间和空间

统计分析和数据处理

等等

社会(市场)调查的使用范围

理论研究

市场研究

消费者行为研究

品牌或企业形象研究

消费者满意度研究

产品研究

媒介和广告研究

营销环境研究

媒体和广告研究

为广告创作而作的广告主题调查和广告文案测试;

为选择广告媒体而作的广告媒体调查;

电视收视率调查;

广播收听率调查;

报纸或杂志阅读率调查;

评价广告效果的广告前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调查;

评价广告效果的广告中接触效果和接受效果调查;

评价广告效果的广告后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跟踪调查;

为了解同行竞争对手的广告投放情况而作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的广告媒介和效果监测;等等。

研究方法的分类

1. 按研究性质分类: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因果关系研究、预测性研究

2. 按调查对象分类:消费者调查、非消费者调查

3. 按调查的产品或服务分类:

4. 按调查的组织形式分类:专项调查、连续性调查、搭车调查

5. 按调查分析的方法分类:定量调查、定性调查

6. 按资料的来源分类:文案调查、实地调查

定量调查方法的几种类型:

. 邮寄调查(Mail interviews)

. 电话调查(Telephone interviews,CATI)

. 街道或商城拦截面访(Street/Mall-intercept personal interviews),

. 中心地调查(Central location test)

. 入户面访(In-home face-to-face interviews)

. 网上调查(Web Survey)

. 借助其它电子手段(传真、邮件)的调查(Surveys via fax, Email, etc.) . 神秘购物调查(Mystery shopping studies)

. 其它定量调查方法(Other quantitative studies)

定性调查方法的几种类型:

. 小组座谈会(Focus groups/Group discussions)

. 深层访谈(In-depth interview)

. 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

. 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

. 投影法(Projective techniques)

. 其它定性调查方法(Other qualitative studies)

调查的基本步骤:

1. 确定调查问题和提出假设

2. 确定调查方案和撰写计划书

3. 实施调查和收集数据

4. 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

5. 撰写调查报告

如何确定调查方案和撰写计划书

. 选择总的研究方法

. 选择数据收集的具体方法

. 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调查范围

. 规定调查内容(所需的详细信息)

. 定变量的测量方法和选择适当的量表

. 设计调查问卷和测试问卷

. 设计抽样方案和具体的实施计划

. 制定调查实施的具体计划和质量控制方法

. 制定数据分析方案

. 预算调查经费

. 安排调查进度

第三讲

定性研究的应用:(三种方法)

观察法

座谈会

深访

座谈会实施流程:

拟定座谈大纲邀请与会者决定主持人会场布置

会议开始

介绍

会议要求说明

问题讨论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会议记录

会议结束会议总结报告分析

座谈会:

被访者理想人数:6-8人

被访者的选择:同质

主持人的作用:把握讨论方向、激发交流

主持人选择的标准:9个

投射技术:字词联想法、句子完成法、卡通测验法、故事板法、照片分类法、画画法、第三者技术法

深访:

. 面对面的交谈

. 40-50分钟的对话长度

. 进行录音记录

. 由受过专门训练的访问员进行

. 交谈依据于事先写好的讨论大纲,大体要讨论些什么题目

. 范围很广,以直接和非直接问题构成的开放式讨论

电话访问(CATI):

随机数字拨号系统、问卷必须短、极限是15分钟25个问题。

抽样的两个基本原则:

1.随机性原则(等概率或不等概率)

2.效果最佳原则(固定费用,抽样误差最小;精度确定,费用最小)

确定样本量要考虑的因素:

费用、精度、误差、标准差(方差)、置信度(置信水平)、最大容许误差、最大容许相对误差、总体大小、抽样方法、访问方法、拒访率

置信度与误差:(最小样本量下)

置信度为95%下,最大容许误差从3%到7%,最小样本量分别为1067(3%)、600(4%)、384(5%)、276(6%)、196(7%)

典型的样本量大小:

座谈会(6-10个)深访(每类5-10个)面对面访问(每类50-150个)

邮寄调查(200-300个)

电话调查(每类50-150个)

绪言、简史

Pascal和Fermat 提出了“概率”这一概念,用来描述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Pearson创造了许多统计学用语,如“频度分布”、“频度分布函数”、“回归”、“相关”、“拟合度”等。

Gorsset (啤酒技师)苦心钻研统计理论,创造出一种小样本的检验方法——t检验法。以student 的笔名发表,在思想上开创了新纪元。其结果后被Fisher从数学上进行了严格的证明,由此诞生了小样本检验的理论。

Fisher的伟大功绩在于,从统计的意义上明确了推断、检验的含义及其与数学的关系,创立了估计理论和检验理论等统计的理论体系,开拓了统计学的新领域,也就是创立了与过去的描述性统计学所不同的推断统计学。

所谓社会调查,曾经被认为是要对全部对象(总体)进行全面调查,从而为将来制订计划和决策准备基础资料。但是,全面调查从时间和经济上来说都是十分困难的。即使只对全面调查数据进行统计,等做出决策时,总体中的某些因素可能已经发上了变化。如果我们对总体的某些分布情况有一定的把握,就不必进行全面调查,可以进行部分调查即抽样调查,这从时间上和经济上来说都是合算的。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可以对总体的状况进行估价和推断。由部分推断全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理论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近代统计学的主要特征。关于抽样调查,有很多方法,对此也在进行着大量的研究。实际上各国在经济统计、国势调查、社会调查、收视率调查、民意测验上等等,采用的几乎都是抽样调查。

随着实际应用的需要,对数理统计理论和方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线性到非线性、从低维到高维、从显在到潜在、从连续到离散等。

国外社会科学工作常常用的优秀软件包如SPSS 、SAS、DATE-TEST、STA TA等,已逐步引入我国,有些已经被汉化。

现代统计学正逐步成为一门通用的,研究如何合理有效的获取、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独立的交叉性学科。

第一部分:基础统计学

第一章:统计学的性质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的学科,是如何从不确定性中做出明智决定的一门技术。

1.1随机抽样

对于简单随机抽样,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是:(公式)*****

其中,∏和P分别表示总体和样本的比例,n为样本量(大样本公式)。

总之,通过随机抽样,我们可以对未知的总体做一个“无偏的”估计,这是一个包含有不确定性的置信区间。

1.2随机化实验

比较“被治疗的”患者组和“未被治疗的”患者组,后者也叫做“对照组”或“控制组”。研究者面对一群患者,要决定哪些人分配到“治疗组”,哪些人分配到“对照组”。

双盲随机实验的逻辑:随机的分为两个组(处理组合对照组),然后分别评价。患者本人不知道,进行评价的医生不知道。

本章小结:

统计学是关于通过取自某总体的样本,来描述和推断该总体的方法。为了避免偏差,样本必须是随机抽取的。于是可以构造一个置信区间,它包含了一个表示抽样不确定性的误差范围。在确定一个处理是否有效的实验中,怎样避免偏差?必须采用随机方法来决定让谁去接受处理以及让谁留下作为对照者。而且,对于任何有可能对结果产生偏见的人,都应该避免使他了解是谁接受了处理而谁没有。

第二章:描述性统计学

描述性统计讨论如何对调查样本中所包含的大量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概括和计算,它是推断性统计的基础。

2.1 几个基本概念

测量可以划分为4个等级:名称级、顺序级、间隔级和比例级。

名称级用于测量“定类变量”的值,是最低级别的测量等级。

顺序级用于测量“定序变量”的值。

间隔级用于测量“定距变量”的值。

比例级用于测量“定比率变量”,是最高的测量级别。如果测量的零点有确定的实际意义,那么测量就达到了比例级。

以上4类中,名称级的级别最低,比例级的最高。不同级别的变量在进行统计分析时应注意使用相应的统计方法。一般情况下,测量级别高的变量可以当作级别低的变量来分析,但反过来一般不可以。不过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由于定序变量可以赋给一定的得分值,习惯上也常常近似的把它当成定距变量来处理。因此,定类变量是属于定性型的(或非数值型);定距和定比率变量是属于定量型的(或数值型),而定序变量则根据具体情况,既可以是定性型也可以是定量型。

统计量是一个不包含任何未知参数的样本函数。

2.2 频数表与直方图

频数表和直方图是最常用的定量而直观的整理、描述数据的手段之一。

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在表示相对频率上是很有用的。

2.3 分布的中心

定义分布的中心有许多不同的方式,三种最常用的方式: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众数(mode):表示流行、时兴之意,有众多的意思。

中位数(median):第50百分位数点上的值。

由于中位数的定义依赖于数据的大小顺序,因此它不适合于定类变量。对于定序和定距变量,特别是对于分布不很规则的情况,中位数是比较理想的统计量之一。

平均数(均值):两个公式***** ******

由于均值计算涉及到每个观测值得大小,因此它一般只适用于定距和定比率变量。不过在社会科学中,把定序变量赋予得分值近似的按定距变量处理时,均值也适用。

样本均值是数据的平衡点。

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的比较:

当分布比较有规则即不存在极端的值时,用均值代表分布的中心比较好;当有极端值时,用中位数更合适。众数虽然稳定性最差,但某些情况下却十分方便。

2.4分布的形状

5种描述分布形状,即分布于其中心的波动程度的统计量:极差、四分位数间距、均方差、方差、标准差。

极差:也叫全距,就是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距离。

极差R= 最大观测值-最小观测值

四分位数间距:也叫四分位数偏差或四分位差。通常将数据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后,用三个四分位数点Q1、Q2、Q3将其分成四部分,Q1是第25百分位数点或低四分位数点,Q2是第50百分位数点或中位数,Q3是第75百分位数点或高四分位数点。

四分位数间距IQR规定是Q1和Q3之间的间距。

IQR=高四分位数-低四分位数=Q3-Q1

若IQR比较小,则说明数据比较集中在中位数附近;反之则比较分散。

均方差:又叫平均平方偏差,它是对分布的变化性较全面的一个度量。

两个公式:**********

方差和标准差:由于某些技术性的原因,习惯上把以上公式中的n 换成n-1,就得到了一个略有不同的关于分布形状的度量,叫方差。

两个公式:**********

方差的正的平方根为标准差。公式******

通过取平方根,标准差的单位和原始数据的单位就一致了。

极差、四分位数差和标准差的比较:

一般来说,样本均值*是对分布中心最普遍的度量,而样本标准差S则是对分布形状的最常用的度量。有时我们称*和*为样本的一阶矩和二阶矩。

习惯上,称信息的个数为自由度。

一个自由度被均值所使用,余下的(n-1)个自由度留给了方差。

2.6 其他描述分布的统计图和统计量

斜度和峰度:用于描述数据的分布与正态分布之间的差异程度。正态分布可以用一条呈铃状的对称曲线来表示。

斜度表示分布与正态曲线相比的不对称程度和方向,如果分布是对称的,则斜度为零;如果偏向左边,斜度为正;如果偏向右边,斜度为负。

峰度表示分布与正态曲线相比的冒尖程度或扁平程度。如果分布与正态曲线的形状相当,则峰度为零;如果比正态曲线瘦高,则峰度为正;如果比正态曲线扁平,峰度为负。

本章小结:

原始数据可以用频数分析表的形式来整理概括,并用直方图表示。

分布中心的最常用的统计量是均值。公式****

描述分布形状的最常用的统计量是标准差。公式*****

第三章:概率分布

推断性统计,即如何通过样本的信息来对未知的总体进行推测。

3.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

概率=相对频率(在统计意义下)的极限,相对频率之和必须等于1,所有概率之和也等1。

3.3 整体的均值与方差

X的均值也叫“平均数”或“期望值”。在数学上,均值*的意义是很明确的,它等于X值乘以它们的概率P(X)的加权和,即定义******

方差与均方差的差别仅在于除数是n-1而不是n。

样本矩和总体矩的差别:

我们称*为总体均值,因为它是基于整个总体的;称*为样本均值,因为它只是基于取自总体的一个样本。类似的,*和S2分别表示总体方差和样本方差。

3.4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

离散型随机变量有许多类型,最常用的类型——二项变量。

我们一般称之为“成功”和“失败”,而且每次重复试验成功和失败的概率不变,我们分别用∏和(1—∏)表示每次试验成功和失败的概率。那么在n次重复试验中成功的总次数x 就称为二项变量。X的概率分布就叫做二项分布,x的可能取值为0,1,2,……n.。成功的总次数等于的概率可以用如下的简单公式来计算:******(二项分布公式)

其中,n=重复试验的次数,k=成功的总次数,∏=成功的概率,C*=二项系数

以上公式的成立需要有一个重要的假定:n次试验时彼此相互独立的(或成为统计上互相独

立的)。我们称n个试验是互相独立的,其含义是:每一个试验的概率并不会因为其他试验的结果而受影响,即每次试验出现的某种结果的概率时彼此不受影响的。

3.5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相对频率密度=相对频率/组距

随着样本的增大,随机因素的影响减小,相对频率趋向于概率。相对频率密度近似的变成一条曲线,我们称之为概率密度函数,简称为概率分布**。

3.6 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中最简单的是标准正态分布,简称为Z分布。它是均值*=0,标准差*=1的正态分布。

一般来说,正态随机变量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均值*和标准差*,但它们和标准正态一样,都有着铃状的分布曲线。

要将X转化为Z,首先要计算偏差(X—*),然后将它与标准差* 相比较,即*********

在任何正态分布中,68-95-99.7规则都近似成立,即:

大约有68%的数据,落在距平均值一个标准差的范围内;

大约有95%的数据,落在距平均值两个标准差的范围内;

大约有99.7%的数据,落在距平均值三个标准差的范围内。

本章小结:

概率是随着样本量n越来越大时相对于频率(统计学意义下的)极限。

概率分布的均值*与标准差*是与第二章相对的频率分布的X 和s以同样的方式定义的。

当实验由具有同样成功机会的互相独立的试验所构成时,成功的总次数x叫做二项分布变量,其概率分布可以按照标准公式*****查得。

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其概率由一条连续的分布曲线(概率密度曲线)下面的面积给出。

第四章:抽样

4.1 随机抽样

所谓简单随机样本,是当我们每抽去一个观察时,总体中所有的个体被抽取的可能性都是相同的。两种方法:抽签法、随机抽取对应号码法

有放回的和无放回的抽样:

如果我们进行的是有放回的抽样,那么样本中的n个观察将是互相独立的。对于很大的总体,即使进行的是无放回的抽样,在实践中也和有放回的没有什么差距,仍然具有独立性。我们称这种样本为“非常简单的抽样样本”,简称VSRS.

从总体中模拟的抽取一个随机样本,比较实用的方法是利用随机数字表和随机正态数表。4.2 蒙特卡罗法

只要我们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做模拟抽样,每次都计算一个新的样本均值,实际上就有可能回答侥幸还是固定的问题。这种重复抽样的方法就叫做蒙特卡罗方法。

为了区分X的标准差和*的标准差,*的标准差通常被称为*的标准误差,或简称为SE。即SE=*的标准误差=*的标准差。

我们称*为*的无偏估计量。

*的抽样分布是近似铃状的或正态的。

样本均值*的分布有一个显著特征:尽管总体的分布很偏斜,但*的抽样分布几乎是一条对称的正态曲线,也就是说,不管总体自身是否服从正态分布,其样本均值*的分布是渐进正态的。

4.3 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

抽样分布的中心就是原总体的中心*,公式******

抽样分布的标准误差比原总体的标准值*小,而且样本量n越大,标准误差就越小。公式***** 正态近似定理:在容量为n的非常简单随机样本(VSRS)中,样本均值*以**的标准误差(*为总体标准差)围绕着总体*波动。随着n的增大,*的分布也就围绕其目标*波动的越来越小,它也就越来越接近于正态(铃状)。

4.4 样本比例 P的抽样分布

总体标准差*=

P的期望值=∏

P的标准误差=

比例的正态近似定理:在容量为n的非常简单随机样本(VSRS)中,样本比例P以******的标准误差围绕着总体比例∏波动。随着n的增加,P的分布围绕其目标∏波动的越来越小,它也就越来越接近于正态(铃状)。

第二部分: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第五章:置信区间

5.1 演绎法与归纳法简介

演绎法:由一般(总体)去推证特殊(样本)。

归纳法:也叫统计推断,由特殊(样本)去推证一般(总体)。

在一个总体中,均值*和方差*虽然一般都是未知的,但它们却是固定的常数,这些常数叫做总体参数。

而样本均值*是一个随机变量,是通过样本中的观测值计算出来的,其专门名称叫做样本统计量。

传播学研究方法期末考试复习要点2

传播学研究方法期末考试复习要点2

1.实证主义和非实证主义的对立 不仅关系到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且直接影响到具体的研究方法及其运用,在不同的方法论的影响下,传播学经验研究所使用的方法是不同的。 ?实证主义基本观点 经验科学是人类获取知识唯一可靠的形式;反对抽象、思辨的原则;只有实证科学才能发现经验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并能够预测和控制自然和社会过程;社会研究的逻辑是假设演绎法,假设必须由经验事实检验,理论只有被经验事实证明才是科学的。 ?非实证主义基本观点: 人的行为不同于物体运动,人是有自由意志的,社会历史事件都是独特的、非重复的,因而无规律可循,因此无法对人的行为作出预测。 社会现象是行动者感性认识和主观理解的产物,把社会现象当作客观事物研究的实证主义倾向,实际上忽略了社会行动者的特殊性、自主性,抹杀了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区别。 2.理论的要素 1.内在一致性:理论所含的前提、命题、概念、关系等之间在逻辑上不能互相矛盾。理论的逻辑一致性并不需要实证数据的检验。 2.解释力:即解释“为什么”的能力。这种解释能力不是任意杜撰的,而是要有实证数据的支持。证据越直接、强烈,其解释力就越大。一个理论的解释力大小,同时也与其所能解释的范围成正比,范围越广泛,其解释力也就越大。 3.预测力:即预示“是否会发生”的能力,这种预测能力同样不是杜撰的,而是由本理论的内在逻辑所推导出的必然结论,同时又必须有实证数据的支持。 4.可被证伪性:即要求理论的命题中必须含有两个或更多的可以被测量的概念、必须说明这些概念之间可以被检验及否定的关系。这是区分“科学理论”与“非科学理论”(如哲学、宗教、伦理道德等)的主要标志。 5.简洁性:在具有同样解释力和预测力的诸理论之中,越简洁则越好。 6.启发性:理论的外延、扩展能力之一,即能够激发其它直接或间接有关的理论之产生或修正。 7.组织力:理论的另一种外延、扩展能力,即能够将直接或间接有关的理论或实证研究的发现涵括在它的框架之内,并具上述的内在一致性。 上述七项标准中,四项是用来检验一个理论的内在能力(解释力、预测力)和外在能力(启发性、组织力),而另三项(一致性、可证伪性、简洁性)则是对其能力的限制。 3.演绎与归纳 演绎逻辑:从带有普适性的理论理解出发,引出一个期望,或者一个可检验的假设。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或个别,是根据一类事物都具有的一般属性、关系、本质来推断这类事物中的一些个体所具有的属性、关系和本质。 在传播学研究中,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原理或理论出发,通过逻辑推理来解释具体的事件或现象。 归纳逻辑:从特殊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推理形式和思维方法。是从个别的、单一的事物的性质、特点和关系中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性质、特点和关系。 归纳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普遍。 在传播学研究中,归纳的作用在于以观察(调查)到的大量的客观资料为依据,概括出社会现象的共同特征和性质,并得出理论结论。 4.研究的层次/分析单位 分析的层次越高,能使用的分析单位也越多。 个人:通过对个人的研究,概括出个体所组成的群体的特征。 把个人作为分析单位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多的,尤其是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实地研究。社会是由相互联系的个体组成的,研究者一般通过对个人的研究,概括出由个体组成的群体的特征。 如:大学生的媒体使用情况与其就业状况的关系。 群体: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的集体。如家庭、邻里社区、班级。 群体特征与群体中的个人的特征有关,或者说群体的特征可以从成员的特征中抽象出来。在做结论时,一般以群体为分析单位。 例子 3. 男性帮派是否比女性帮派更暴力?(性别,暴力程度) 组织:具有特定目标和正式分工的,有计划建立的结构严明的制度化群体。如公司、学校、医院、媒体。组织是一个层次较高的分析单位,在研究时可以采用个人、群体、组织多个分析单位,增加了分析的复杂性。 社区:一定地域中人们生活的共同体。实地研究中以社区为单位的居多。如,街区、小区、乡村、小镇、城市 社区特征描述;社区之间的相关关系、比较,可采用“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等分析单位 例子黑人社区比白人社区的犯罪率更高吗? 国家 跨文化研究、最高层次的分析单位 例子:权力距离较小的国家比权力距离较大的国家更民主吗? 5.区群谬误与简化论 区群:在个人之上的群体、组织或社区、国家 区群谬误:又称层次谬误或体系错误,特指从层次比较高的区群分析单位得到的结果可以在层次比较低的区群或个人中得到证实; 研究者用一种比较高的(区群

传播学研究方法-知识要点

理论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的社会现象概念化,并将其组织起来,形成相关的概念、定义和命题组织在一起的总和。 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 (1)解释范围是否宽广;(2)解释现象是否精确;(3)解释结构是否简练。 概念是对事物现象的一种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 访谈是一种技能,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进行的专业性交谈的研究活动,是研究者收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命题指的是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 因变量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变化的变量叫因变量。 实验研究是一种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 纵向研究指的是在若干个不同的时间点上收集到的资料,用以描述现象的发展变化,以及解释不同现象前后之间的联系。 ?质的研究&其优缺点 ?量的研究 ?参与观察 抽样是一种选择调查对象的程序和方法。 (所谓抽样调查,就是从研究对象的整体中选出一部分代表加以调查研究,然后用所得结果推论和说明总体的特征。这种从总体中选出一部分的过程就是抽样,所选出的这部分代表称为样本。) 样本在抽样调查中,从研究对象的整体中选出一部分代表加以调查研究,然后用所得结果推论和说明总体的特征。这种从总体中选出一部分的过程就是抽样,所选出的这部分代表称为样本。 抽样调查的优越性(?抽样的作用) 与整体调查相比,抽样调查具有下列优越性:1)调查费用较低;2)速度快;3)应用范围广;4)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5)准确度高。 ?抽样规模样本容量又称样本大小,样本规模,指的是样本所含个体数量的多少。 问题就是社会事物所表现的各种现象以及这种现象与我们的预期之间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就是问题。 问题方法论中对经验研究问题的处理方法和技巧(论述结合实际) 对策:将“非正常”的问题“正常化” (1)从“正常”的生活逻辑中去理解“非正常”事件的必然性、偶然性与具体展开过程。(羊村个案) (2)深层的“常态”逻辑,是“非正常”现象的社会基础。(羊村个案: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 (3)分析这个基础,是将个案研究推向深入,超越新闻联播水平的必由之路。 入场模式的类型 依据研究目标和实证研究的特点,可以将入场模式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第一种是官方介绍式;第二种是朋友招呼式;第三种是直入现场式;第四种是隐藏身份式;第五种是变更主题式。

传播学研究方法第一至第三章

一些重要参考书: 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5 大卫·E·莫里森寻找方法-焦点小组和大众传播研究的发展柯惠新王宁译新华出版社2004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陈阳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此外还有这二年重庆大学出版出版的系列方法方面的书可以参考。 传播学研究方法 第一章导论 一、科学的方法 1、知识的几种来源 ?传统——历史形成的观念 ?常识——众人的经验积累 ?经验——个人经历的积累 ?权威——众人公认的依据 ?科学——符合逻辑的经验总结 2、科学的特征 ?科学是经验的——根植于、依赖于 ?科学是逻辑的——符合正确的思维 ?科学是操作的——可实际检验 ?科学是命题式的——形式结构 ?科学是趋于抽象的——概括、理论 ?科学是趋于系统的——完整体系 ?科学是累积的——相对的、部份的 二、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 1、社会研究的定义 ?研究——提出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 ?社会研究——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特征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传播研究——? 2、社会研究的特征 ?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3、社会研究中的困难 ?人的特殊性——感情、意识、霍桑效应 ?研究的干扰性——研究本身是一种行为 ?现象的复杂性——一果多因、一因多果 ?特定的限制——伦理的、政治的、法律的

中国传媒大学2006传播学研究方法试题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 中传媒2006传播学研究方法试题 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一、(40分)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正态分布近似定理 2、简单随机抽样 3、变量的测量等级 4、推断性统计学 5、随机化实验 6、概率 7、自由度 8、受众调查 二、(20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你是如何理解抽样调查的?抽样调查在传播学研究中主要有哪些应用? 2、简单叙述你所理解的传播学研究方法?怎样理解统计学在传播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 三、(15分)试从社会研究方法和统计学角度分析:阐述你对“知识分子短命论”看法。 背景资料: (据12月14日《新华网》)“知识分子的平均死亡年龄为53.34岁,比全国人均期望寿命低10岁。”这是几年前一份在中关村所作的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时隔7年,前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又在日前的一次论坛上提出“知识分子平均年龄比普通人低10岁”,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轰动。新近,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课题组的调查结果则显示:中关村三大单位高级知识分子的平均死亡年龄为70.27 岁,这与当年报告的结论截然不同;“知识分子短命论属误传,其实际寿命高于普通人”。 四、(10分)在我校传播学专业200名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情况的全面调查中,主要使用”手机发送短信“的人数为120人,主要使用”互联网发送短信“的学生人数为60人,“没有手机”的学生人数是20人,如果随机抽取了8名该专业大学生,问出现下列情况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1)样本中恰好有5位学生是主要使用“手机发送短信”的概率? 2)样本中至多有一半人是主要使用“互联网发送短信”的概率? 3)样本中没有1个学生是“没有手机”的概率? 五、(15分)假定某校历届学生基础统计学课程的成绩(百分制)服从一般正态分布,其平均成绩为67分,方差为36。问: 1)该校学生基础统计学成绩在55分到79分之间的比例有多少? 2)超过85分的约占百分之几? 3)如果随机地抽取9名学生进行调查,那么他们的基础统计学课程的平均成绩在55分到79分之间的可能性有多大?

传播研究方法期末知识总结

1、1957年,复旦大学新闻系主持的《新闻学译丛》里介绍了mass communication,当时为“群众思想交通”。 2、一般而言,传播研究可以分成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 3、经验学派认为个体的行为基本可以通过环境因素和生理特征来了解,个体行为是稳定的。 4、传播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活动、社会行为以及人所组成的社会关系。 5、从理论到概念再到变量,这是一个抽象程度递减的阶梯。 6、从样本推断总体时出现的误差是抽样误差。 7、所有的统计方法,都适用于定比变量。 8、拉扎斯菲尔德的伊里调查采用的是定量研究方法。 9、问卷是调查法的测量工具。 10、帕克是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人。 11、舒茨在《社会世界现象学》一书中将现象学引入社会学研究。 12、焦点群体访谈可能因为群体压力造成志愿者的从众现象。 13、规范研究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这类问题。 14、理论研究也称学术研究,以加深对传播现象的理解、发展理论和基础认识为目的。 15、对于传播学科来说,理论和研究方法是两门最基础的课程,缺一不可。 16、概念越抽象,则越难进行直接观察和描述。 17、如果假设被推翻,那么理论无法得到验证,即被证伪。 18、常人方法学也就是“对常识的研究”。 19、质化田野研究是一种实证研究方法。 20、质化研究是将研究者个人作为研究工具。 21、封闭式访谈就是我们所说的问卷调查。 22、符号隐含义经常通过隐喻和转喻两种手法表现。 23、框架分析被发展成为一种研究方法,用来分析新闻文本。 24、内容分析法只能用于研究被记录和保存下来的媒介内容。 25、训练编码员的目的是让他们理解研究意图,以统一方式编码。 26、实施焦点群体访谈,研究者首先要降低志愿者的陌生感。 27、实证研究的问题不能通过概念推导来回答。 28、思辨研究抽象程度高,其研究对象往往属于“新闻哲学”范畴。 29、科学是一种知识,也是获取知识的手段。 ?观察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科学 为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或原则,通过观察、研究和实验,所得到的系统化的知识。 ?变量 变量来源于数学,变量代表了一个存储单元,其中的值是可变的,故称为变量。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一种定量的研究方法,是指通过制定详细周密的问卷,要求被调查者据此进行回答以收集资料的方法。

最新传播学期末考试题目!

课后练习(二) 单项选择题及参考答案 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佳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企业文化”的概念及理论是建立在何种传播层次上的(C ) 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 C.组织传播 D.大众传播 2.受众对大众传播的社会控制,主要是通过(C)来实现的 A.抵制B .来电、来函C .反馈D .质询 3.(B)事实上是传播研究的最集中的领域之一 A.传播媒介B .传播效果C .传播对象D .传播发展 4.控制研究是对“ 5W'模式中第几个因素的研究和探讨(A ) A. 一 B.二 C.三 D.四 5.“把关人”这个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首先提出的

A.卢因 B.德弗勒 C.施拉姆 D.波特 6.媒介中的广告对媒介而言属哪种控制形式(B ) A.政治控制 B.经济控制 C.文化控制 D.受众控制 7.(C)是所有传播活动的基础即最基本的层次 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 C.人内传播 D.大众传播 8下列(D)属于循环化的传播模式 A.施拉姆模式B .申农——韦弗模式 C.守门人模式D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模式 9.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D ) A.拉斯韦尔 B.卢因 C.拉扎斯菲尔德 D.施拉姆 10.传播学“五个W公式的创始人是(C)。 A .卡尔?霍夫兰 B .拉扎斯菲尔德 C.哈罗德?拉斯韦尔 D .施拉姆 11.广义的传播学以人类(B)为研究对象 A.社会 B. 一切传播行为 C .心理D .信息交流

12.赖特对传播社会功能的重要补充和阐述是(A) A.娱乐功能 B.文化传递功能 C.授予地位功能 D.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 13.“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暗示的媒介观是(B ) A.“镜子”式的反映 B.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C.权利的工具 D.群众的喉舌 14?“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大众传播通过营造(B)来影响和制约舆 论。 A.意见领袖 B.意见环境 C.议程设置 D.两级传播 15.拉扎斯菲尔德在传播学领域的代表作是(C ) A.《理解媒介》B .《舆论学》 C.《人民的选择》D .《传播与说服》 16.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总结出传播的三种主要社会功能的学者是(A ) A.拉斯韦尔B .赖特

《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相10播《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传播: 2大众传播: 3.非语言符号: 4 象征符: 1内向传播: 2信息(行为科学范畴定义): 3.语言符号: 4 人际传播: 二.选择题。(有多项选择和单项选择, 1.中国传播学对自身传播的最高概括是()。中国文献又称之为“士”或“儒”,其人格精神与品行气质可谓全社会表率,对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起支撑作用。 A大夫b君子 2.()是人一生中使用最频繁的交流传播工具,同时它也是表意最丰富,内涵最甚广的符号。 A文字语言B口头语言 3、.在群体之中()是群体传播的参与者,同时又受到群体传播。 A每个人b有些人 4、.组织作为群体的一种,其传播()像群体传播一样具有施加压力和扭曲信息的效果。 A 必然会 b 必然不会 5.、短短的(),几乎每年都有大众传播技术取得大发展的消息,传播业最终完成了传统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的“惊险的一跃”。 A半个世纪b一百年间6.、对大众传播的()进行研究,是传播学的重要课题。很多著名的传播学家都对其做过考察,得出许多颇有贡献的理论阐述。 A娱乐功能B社会功能 7.“两级传播论”和()理论均证明:社会信息以及人文意义的流动,始终存在着等级传播和平级两种模式,其中前者为主导模式,后者为辅助模式。 A “5W模式” B “把关人” 9.()作为一种舆论理论,探讨的是舆论对象或话题经由媒介理解,传播和渲染而确立为支配地位的主要意见、看法。即舆论是如何形成的问题。 A“议程设置”B“沉默的螺旋” 10.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在接受和解释这些信息时是()的。 A无选择B有选择 1.人类领悟万物的生命讯息与万物进行生命能量的交流,这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与交流,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自我持存的基本条件。 A影响b传播 2.()传播思想博大深邃,具载于《五经四书》以及历代儒家的论述中,是中国本土建立传播思想体系的智慧与精神基础。 A孔子B孟子

传播学研究方法

传播学研究方法分析 ——以《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的进路、议题与视角》一文为例 《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的进路、议题与视角》是国内知名学者董天策与王君玲于2011年发表在《现代传播》第8期上的一篇文章。作为系列科研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通观全文可推断该文应属于整个研究成果的文献综述部分,文章整体上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因此其使用的传播学研究方法主要为文献研究法。当然其中对定量研究、系统观等方法也略有涉及。接下来,本文将重点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的进路、议题与视角》一文中所用的传播学研究方法、行文中存在的问题点等内容,并在最后总结归纳出如何利用文献研究法进行文献综述的撰写,以期能够为笔者之后的相关学术研究积累宝贵经验。 一、《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的进路、议题与视角》一文中所用的传播学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来看,该方法在前期准备阶段和进行过程中会经常被使用。文献为“已发表过的、或虽未发表但已被整理、报导过的那些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它不仅包括图书、期刊、学术论文、科学报告、档案等常见的纸面印刷品,也包括有事物形态在内的各种材料。现有的文献种类主要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或称为零级、一级、二级和三级文献。 零次文献也称第一手文献,即曾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使用其他方式的实况纪录,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包括未发表付印的书信、手稿、草稿和各种原始纪录。 一次文献也称原始文献,一般指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 二次文献又称检索性文献,是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包括著录其文献特征、摘录其内容要点,并按照一定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找的文献。 三次文献也称参考性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一次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并概括论述的文献。此类文献不同于一次文献的原始性,也不同于二次文献的客观报导性,但具有主观综合的性质。

第八章传播学研究方法

第五章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从宏观上看,研究方法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方法论层次,为研究者确立指导思想和总体原则,如辩证唯物主义、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二是具体方法层次,为研究者提供实际操作的手段、程序等。 后者又可分为两大系列,即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也叫思辨方法和实证方法。传播学与传统学科如新闻学比较,特色就在于定性、定量方法并用,尤为倚重定量方法,是本世纪兴起的行为科学方法对传播学研究的输入和移植。 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控制实验法。其中,实地调查法又称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 联系与区别: 研究侧重点不同,实地调查主要研究传播受众,内容分析主要研究信息内容,而控制实验则着重研究信息与受众的关系。但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完善,如今这三种方法的应用范围有许多交叉之处。 随机抽样对这三种研究方法都至关重要。问卷

这一调查形式不仅是实地调查中的收集资料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控制实验中也大量使用。三种方法的基本步骤也大致相同。 第一节抽样调查法 实地调查法最重大的意义在于,为准确地测定舆论动向即民意而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手段。 盖洛普和他的舆论调查调查研究 一、抽样调查的概念 抽样调查法是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 其中,被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称为“总体”;从总体中抽取出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的那部分对象所构成的群体称为“样本”;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叫“总体指标”,从样本的统计计算中得到的指标叫“样本指标”;“抽样推断”就是指从样本指标推算总体指标的过程。 二、抽样的几种主要形式 1、随机抽样形式 (1)简单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有两种:①抽签法。②乱数表法。

大众传播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2年大众传播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传播主体影响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传播者__可信______度和___权威_____度。 2.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美国学者___施拉姆__传播学概论___________。 3.美国学者赖特所提出的“四功能说”将大众传播的功能概括为:(1)__环境监视__________;(2)____解释与规定__________(3)__________社会化_____;(4)____提供娱乐___。 4.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__媒介组织____运用先进的_____传播技术__和____产业化____手段,以社会上___一般大众_____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5.从构成上讲,作为社会机构的大众传播媒介,由___人员_、___设备_______和_____组织_____三大部分组成。 6.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主要有________5W模式和香农—韦弗的________模式。 7.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美国的_________________。 8.传播效果主要受制于三个方面的因素:(1)传播________________;(2)传播________________;(3)传播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信息社会2.媒介控制3.社会传播4.媒介接近权5.信息社会6.社会传播7.知识沟理论8.文化帝国主义 三、简答题 1.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传播学的两大学派——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主要立场和差异是什么? 3.传播权的理论主张有哪几个要点? 4.简述传播效果发生的逻辑顺序和表现阶段性可分为哪三个层面。 5.受众方面影响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方面? 6.请简要回答能对传播媒介产生控制作用的环节或因素有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 1.“受众即市场”观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积极的意义与消极的方面各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正确看待这一观点。 2.影响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结合传播实际进行论述。

传播效果的两种研究方法

传播效果研究的两种基本方法及其相互关系 传播效果既是传播学研究的重点,又是人类传播活动的目的,为了实现传播效果,从20世纪30年代起,传播学研究者和传播学家们创造了许多有价值的或者在一个时期起着重要作用的传播效果理论。 人类传播是有目的的,无论是人传播、人际传播,还是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或者其他形式的媒介传播,人们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进行的。从人类传播的总体来分析,其传播活动,要么是为了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要么是为了实现社会各部门、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和沟通,要么是为了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一句话,人类都是为实现其已确定的目标和目的而开展传播活动的。从这一人类传播的角度来研究传播效果,并不是传播学形成以后才开始的,它是先于传播学形成的。可见,传播效果问题是人类传播活动过程中研究的一个永恒性的课题。这就是说,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和人类传播活动,人类就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式关心着传播效果问题。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的情况下,一方面是人们对信息的认知度不高,真正会使用信息、把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去开发和利用的人很少。正因为这样,人们对传播效果仅仅停留在关心的层面,并没有真正地去研究传播效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上个世纪初以来,人们交往的形式,特别是围不断发展和扩大,人们对传播效果的研究也就提到了议事日程。随着传播学理论体系的逐渐形成,传播效果研究已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主线和出发点。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类为了生存,曾创造了许多保护自己利益的理论。同样,仅人类活动中的传播活动,人们为了实现其传播目的,也创造了许多理论。仅从传播效果实现的角度来讲,人们创造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子弹论”(或称魔弹论、皮下注射论);“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理论;“知沟”理论……由于这些理论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学习和研究传播学,特别是应用传播学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传播效果在传播学体系中占据这样重要的地位,它要求传播效果研究者在深化传播效果理论研究的同时,还必须深化对传播效果研究方法的研究,以保证传播效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一、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一)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虽然是传播学研究的重点,但是直到现在,传播学界对于传播效果概念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从对传播效果的认识过程来看,对传播效果的解释大概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传播效果是检测传播者、传播容、传播媒介对受众的功能和状况的一种量化

传播学概论重点__郭庆光版_期末考试版

1、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1、传播学的定义 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1、社会传播的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2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信息成为与物资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②特点: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①定义: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②基本功能: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 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4、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A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①(美)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又称拉斯韦尔模式或五W模式。 ②五W:(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 5W模式中五个要素后来还扩展为传播学的五个重要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受众研究、媒介研究、效果研究。 ③内容: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 4、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①(美)C.香农和W.韦弗《传播数学理论》 ②内容: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 ③评价:a.意义:导入噪音概念,表明传播过程内外的障碍因素对讯息的干扰;提高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b.不足: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和角色互换(作为电子通信过程并无不妥)。 5、人内传播的定义和性质特点 ①定义: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也称内向传播、自我传播、自在传播。 ②性质特点:a.过程不孤立,与外部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保持衔接关系;b.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c.对外部世界积极能动的反映,不是消极反映;d.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5、人内传播的主要环节(要素):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 5、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①自我是“主我”(I)与“客我”的统一。主我是个人的主体意识,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

传播学调查方法期末试卷

注意事项: 1. 考生将姓名、学号等信息写在试卷相应位置; 2. 必须使用蓝(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在规定位置答题; 3. 注意字迹清楚,保持卷面整洁。 2 共 6 页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10分) 1、在内容分析法中,建立内容分析的类别,需要遵循的最主要的两个原则是 和 。 2、文献分析法有 和 之分,其中,前者是从文献语句产生定量数据来进行分析的,后者则是定性研究的方法。 3、 抽样是指研究者根据主观判断,选取可以代表总体的个体作为调查对象。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深度访谈法: 2、李克特量表: 3、信度: 4、总体:

3 共 6 页 5、抽样框: 四、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焦点小组访谈法在操作过程中,其访谈的流程大致可以分为哪八个阶段? 2、简述数据预处理中,如何对数据进行纠错。 3、什么情况下需要对数据进行加权?简要列出加权的步骤。

注意事项: 1. 考生将姓名、学号等信息写在试卷相应位置; 2. 必须使用蓝(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在规定位置答题; 3. 注意字迹清楚,保持卷面整洁。 4 共 6 页 4、拟就某新闻客户端的新闻时效、客观、深度、原创、权威等特质进行调查,请就此编制一个语意差别量表进行测量。 五、数据分析题(共计25分) (一)根据下表来回答问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政治面貌 性别 合计 男 女 共青团员 9.3% 10.0% 9.7% 共产党员 19.9% 7.4% 13.1% 民主党派 0.2% 0.1% 0.1% 群众 70.7% 82.5% 77.1% 合计 (n ) 100.0% (8865) 100.0% (10563) 100.0% (19428) 2x =663.5 df=3 p=0.000 τ =0.019 1、在统计学上,该表的专有称谓是什么?表中呈现了哪些变量?这些变量的层次分别是什么?

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方法

新闻与传播学常用研究方法 一、逻辑方法 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人文科学研究,都必须依据逻辑,当我们选择的研究对象有较强的哲学思辨性时,就更需要使用逻辑的方法。在逻辑方法中,定义法的使用很重要,它有利于保证论文沿着界定的含义,集中深入下去。一个研究者在做研究时,必须对其研究对象的概念作出界定,这具有正本清源的意义。这种界定可以是下定义的方式,如果下定义苦难,也可以采用说明内涵和外延的方式,总之,要使读者明确你在何种意义上使用这种概念,这之后,读者可以看出你在论证时是否沿着这个意义走下去。 二、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新闻与传播学领域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一种对具有明确特性的传播内容进行的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其目的是弄清或测验文献中本质性的事实和趋势,揭示文献所含有的隐性情报内容,对事物发展作情报预测。是一种半定量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较为客观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是一种规范的方法,操作规则十分明确全面,要求研究中根据预先设定的计划按步骤进行,研究者主观态度不太容易影响研究结果; (2)结构化研究:内容分析目标明确,对分析过程高度控制,所有参与者按事先安排的方法程序操作执行,结构化的最大优点是结果便于量化与统计分析。 (3)非接触研究:内容分析不以人为对象而以事物为对象,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没有任何互动,被研究的事物也不会对研究者做出反应,研究者的主观态度不易干扰研究对象,这种非接触性研究较接触性研究的效度高; (4)定量与定性结合:这是内容分析法最根本的优点,它以定性研究为前提,找出能反映文献内容的一定本质的量的特征,并将它转化为定量的数据。 (5)揭示文献的隐性内容:内容分析可以揭示文献内容的本质,查明几年来某专题的客观事实和变化趋势,追溯学术发展的轨迹,描述学术发展的历程,根据标准鉴别文献内容的优劣。 内容分析法和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的发展密不可分,用内容分析法做出的研究成果不断呈现,如《媒体女性形象塑造与社会变革——<中国妇女>杂志封面人物形象的实证研究》;《新闻报道对房地产价格影响实证研究——以<新民晚报>房产新闻报道为例》;《国产与进口少儿电视节目制作形态与传播观念的比较研究》;《我国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内容分析常见的形式有三种:描述传播内容的倾向或特征(如研究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描述传播内容的变化趋势(需要分析若干年的样本,如研究我国10年来对环境保护的报道情况);比较不同样本的内容特征(如研究国产与进口少儿电视节目的情况)。 内容分析的操作步骤:(以《媒体女性形象塑造与社会变革——<中国妇女>杂志封面人

传播学研究方法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COMMUNICA TION RESEARCH 传播学研究方法 两种真实性(吃炸蚯蚓) 1,你的感觉体验是真实的 2,文化经验积累的观念所给予的感觉是真实的 必须同时具有逻辑和经验的可信性才是科学上的真实性 人性的初始研究方法:因果论概率论 1,因果关系实质上是符合概率的:得到某种效果的可能性在出现某些原因时比不出现某些原因时更大,虽然并不是必然如此 2,预言和理解之间的关系:人们常常可以做出预言,但常常不理解为什么如此,在不理解原因的情况下,按照自己预想和预言行事,并给予自己这样的信念和心理安慰(赌徒选方位) 人类的二手知识来源:传统和权威 研究要求: 1,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的大学课程,以及一些统计学课程 2,电脑统计“软件包” SAS: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 SPSS: 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 研究失误的产生: 1,观察的不准确性 2,以偏概全 3,观察的片面性(刻板印象) 4,信息推理:根据已有的(错误)信息,进行推理 5,非逻辑推理:“例外证明规律”(赌徒幻觉:长赢必输,上输必赢) 6,理解中的自我介入 7,过早结束研究 8,对事物难以理解的因素的神秘化 人文科学:是指以人的内心活动、精神世界以及作为人的精神世界的客观表达的文化传统及其辩证关系为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的学科体系。它是以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为学术研究主题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一个精神与意义的世界。 UNESCO出版的《社会及人文科学研究中的主流》中列举了11个学科: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人口学、语言学、人类学、史学、艺术及艺术科学、法学、哲学。 前5种属于社会科学,后6种属于人文科学。

第八章传播学研究方法

从宏观上看,研究方法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方法论层次,为研究者确立指导思想和总体原则,如辩证唯物主义、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二是具体方法层次,为研究者提供实际操作地手段、程序等. 后者又可分为两大系列,即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也叫思辨方法和实证方法.传播学与传统学科如新闻学比较,特色就在于定性、定量方法并用,尤为倚重定量方法,是本世纪兴起地行为科学方法对传播学研究地输入和移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传播学地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控制实验法.其中,实地调查法又称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联系与区别: 研究侧重点不同,实地调查主要研究传播受众,内容分析主要研究信息内容,而控制实验则着重研究信息与受众地关系.但随着研究方法地不断发展、完善,如今这三种方法地应用范围有许多交叉之处.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随机抽样对这三种研究方法都至关重要.问卷这一调查形式不仅是实地调查中地收集资料地主要手段之一,在控制实验中也大量使用.三种方法地基本步骤也大致相同.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一节抽样调查法 实地调查法最重大地意义在于,为准确地测定舆论动向即民意而提供了可靠地科学手段. 盖洛普和他地舆论调查调查研究 一、抽样调查地概念 抽样调查法是指从研究对象地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地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地数量特征地一种调查方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其中,被研究对象地全部单位称为“总体”;从总体中抽取出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地那部分对象所构成地群体称为“样本”;说明总体数量特征地指标叫“总体指标”,从样本地统计计算中得到地指标叫“样本指标”;“抽样推断”就是指从样本指标推算总体指标地过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抽样地几种主要形式 、随机抽样形式 简单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地方法主要有两种:①抽签法.②乱数表法. ()等距随机抽样 ()分层随机抽样 ()整群随机抽样 、非随机抽样形式 偶遇抽样判断抽样雪球抽样定额抽样 三、样本量地确定 、差异度 、精确度和置信度 、调查条件 、调查目地 第二节问卷调查法 一、问卷及问卷调查 、问卷是指为进行标准化地调查而编制地,由一组有机联系地提问所构成地表格. 、问卷调查特点 ()标准化 ()匿名性 ()操作性 二、提问设计地原则

传播学研究方法期末考试复习要点2

1.实证主义和非实证主义的对立 不仅关系到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且直接影响到具体的研究方法及其运用,在不同的方法论的影响下,传播学经验研究所使用的方法是不同的。 实证主义基本观点 经验科学是人类获取知识唯一可靠的形式;反对抽象、思辨的原则;只有实证科学才能发现经验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并能够预测和控制自然和社会过程;社会研究的逻辑是假设演绎法,假设必须由经验事实检验,理论只有被经验事实证明才是科学的。 非实证主义基本观点: 人的行为不同于物体运动,人是有自由意志的,社会历史事件都是独特的、非重复的,因而无规律可循,因此无法对人的行为作出预测。 社会现象是行动者感性认识和主观理解的产物,把社会现象当作客观事物研究的实证主义倾向,实际上忽略了社会行动者的特殊性、自主性,抹杀了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区别。 2.理论的要素 1.内在一致性:理论所含的前提、命题、概念、关系等之间在逻辑上不能互相矛盾。理论的逻辑一致性并不需要实证数据的检验。 2.解释力:即解释“为什么”的能力。这种解释能力不是任意杜撰的,而是要有实证数据的支持。证据越直接、强烈,其解释力就越大。一个理论的解释力大小,同时也与其所能解释的范围成正比,范围越广泛,其解释力也就越大。 3.预测力:即预示“是否会发生”的能力,这种预测能力同样不是杜撰的,而是由本理论的内在逻辑所推导出的必然结论,同时又必须有实证数据的支持。 4.可被证伪性:即要求理论的命题中必须含有两个或更多的可以被测量的概念、必须说明这些概念之间可以被检验及否定的关系。这是区分“科学理论”与“非科学理论”(如哲学、宗教、伦理道德等)的主要标志。 5.简洁性:在具有同样解释力和预测力的诸理论之中,越简洁则越好。 6.启发性:理论的外延、扩展能力之一,即能够激发其它直接或间接有关的理论之产生或修正。 7.组织力:理论的另一种外延、扩展能力,即能够将直接或间接有关的理论或实证研究的发现涵括在它的框架之内,并具上述的内在一致性。 上述七项标准中,四项是用来检验一个理论的内在能力(解释力、预测力)和外在能力(启发性、组织力),而另三项(一致性、可证伪性、简洁性)则是对其能力的限制。 3.演绎与归纳 演绎逻辑:从带有普适性的理论理解出发,引出一个期望,或者一个可检验的假设。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或个别,是根据一类事物都具有的一般属性、关系、本质来推断这类事物中的一些个体所具有的属性、关系和本质。 在传播学研究中,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原理或理论出发,通过逻辑推理来解释具体的事件或现象。 归纳逻辑:从特殊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推理形式和思维方法。是从个别的、单一的事物的性质、特点和关系中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性质、特点和关系。 归纳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普遍。 在传播学研究中,归纳的作用在于以观察(调查)到的大量的客观资料为依据,概括出社会现象的共同特征和性质,并得出理论结论。 4.研究的层次/分析单位 分析的层次越高,能使用的分析单位也越多。 个人:通过对个人的研究,概括出个体所组成的群体的特征。 把个人作为分析单位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多的,尤其是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实地研究。社会是由相互联系的个体组成的,研究者一般通过对个人的研究,概括出由个体组成的群体的特征。 如:大学生的媒体使用情况与其就业状况的关系。 群体: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的集体。如家庭、邻里社区、班级。 群体特征与群体中的个人的特征有关,或者说群体的特征可以从成员的特征中抽象出来。在做结论时,一般以群体为分析单位。 例子 3. 男性帮派是否比女性帮派更暴力?(性别,暴力程度) 组织:具有特定目标和正式分工的,有计划建立的结构严明的制度化群体。如公司、学校、医院、媒体。 组织是一个层次较高的分析单位,在研究时可以采用个人、群体、组织多个分析单位,增加了分析的复杂性。 社区:一定地域中人们生活的共同体。实地研究中以社区为单位的居多。如,街区、小区、乡村、小镇、城市 社区特征描述;社区之间的相关关系、比较,可采用“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等分析单位 例子黑人社区比白人社区的犯罪率更高吗? 国家 跨文化研究、最高层次的分析单位 例子:权力距离较小的国家比权力距离较大的国家更民主吗? 5.区群谬误与简化论 区群:在个人之上的群体、组织或社区、国家 区群谬误:又称层次谬误或体系错误,特指从层次比较高的区群分析单位得到的结果可以在层次比较低的区群或个人中得到证实; 研究者用一种比较高的(区群的)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另一种比较低的分析单位做结论。 简化论或还原论:任何复杂的事物都可以还原为构成事物的若干个元素;整体等于部分之和。因此在整体研究中,只取其中一部分就足够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