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关系学讲解

公共关系学讲解

1.公共关系的基本内涵:

第一,公共关系是一种公众关系。

第二,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活动。

第三,公共关系具有管理职能。

第四,公共关系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活动。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运行中,为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相互合作而进行的传播活动和管理行为。

2.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③管理和传播沟通活动——公共关系管理的本质。

3.公共关系,是一项综合性的职能管理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

(1)公共关系战略管理; (2)公众关系管理;

(3)传播沟通管理; (4)企业形象管理;

(5)公共关系活动策划与管理; (6)公共关系基础管理。

4.公共关系的职能:公共关系的咨询建议

㈠监测环境;【收集本组织的产品形象信息和本企业的组织形象信息】

㈡传播沟通;

㈢决策咨询;

公共关系的咨询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第一,对本组织方针、政策、计划的咨询,

第二,有关提高社会组织形象评估的咨询。

第三,关于公众心理预测的咨询。

第四,关于社会环境变动趋势预测的咨询。

㈣教育培训

5.⑴儒略·恺撒的《高卢战记》被誉为“第一流的公关著作”;

⑵1991年4月,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成立,总部设在北京;

(3)“说真话”时期:艾维·李(Ivy Lee):1903年,他在纽约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家“宣传顾问事务所”,标志着现代公共关系的诞生。被称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

(4)2000年3月,劳动社会保障部第6号令将公关员正式列入持证上岗的90种职业之一。2000年11月3日,我国第一次举行了全国统一的公关员资格鉴定,这标志着我国公关业已走上了职业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6.公共关系部的地位:

(1)部门所属型。

(2)部门并列型。

(3)总经理直接领导型。

7.公共关系公司:又称公共关系咨询公司,公共关系顾问公司,是指由各具专长的公共关系专家组成,专门为各种社会组织提供公共关系咨询,从事公共关系活动的有偿服务机构。

8.公共关系社团概念:

泛指社会上自发组织起来从事公共关系理论研究、开展公共关系实务活动的群众组织或社会团体。

类型:1.综合型社团 2.学术型社团 3,行业型 4,联谊型 5.媒介型

特征:1)人员来源的广泛性

2)组织结构的松散性

3)工作内容的服务性

4)工作目标的非营利性

9.联系实际,谈谈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准则:【论述题】

(1)为社会进步作贡献; (2)尊重人格;

(3)以自己的言行赢得公众的尊重和信赖;(4)坚持真理,真实传播信息。

(5)对公众必须公正; (6)维护公众利益。

(7)不谋私利; (8)不得损害其他组织的正当利益。

10.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能力结构

(1)创新应变能力。

(2)组织能力。

(3)表达能力。

(4)自控能力。

(5)社交能力。

(6)专业技能。

11.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过程:

㈠巴纳姆时期(愚弄公众时期)【反公共关系时期,“凡宣传皆好事”】

㈡艾维•李时期(坦率公开时期)【“说真话”;现代公共关系之父】【1903年,艾维•李,在美国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家“宣传咨询事务所”】

㈢伯内斯时期(重视理论研究时期)【“投公众所好”】

1.社会组织,是人们有计划、有组织地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机构,它有领导、有目标,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范围,还有一整套工作制度。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目的性;第二,规范性;第三,动态性。

2.社会组织的类别;企业机构的特征;金融机构公共关系任务;事业组织概念

(一)企业机构

特征:第一,营利性;第二,复杂性;第三,依赖性。

(二)商业服务业机构

商业是以销售物质商品来满足顾客需求的经济实体,包括批发商和各类商场、商店等组织。

服务业组织则是以提供劳务服务来满足顾客需要的经济实体,包括酒店、宾馆、旅行社等。

商业服务业机构公共关系的主要任务

第一,确立优质服务、顾客至上的信条。

第二,抓住有利时机,开展宣传攻势。

第三,发挥情感功能,注重交际礼仪

(三)金融机构

公共关系任务:

第一,及时公布一切允许公开的金融信息

第二,尊重客户,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第三,做好金融宣传工作。

第四,切实执行金融法规,保护人民财产。

(四)政府机构

公共关系任务:

第一,完善沟通机制,疏通渠道。

第二,多办实事,取信于民。

第三,加强廉政建设,纠正不正之风。

(五)事业团体机构

事业组织是指为适应社会需要而由国家提供资金设立的专门性机构,如学校、博物馆、图书馆等。

公共关系任务:

第一,确立一种高于一般社会认识和道德水准的组织形象。

第二,以自身行为,积极影响社会舆论。

第三,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

(六)社会性个人

第一,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第二,严格要求自己,维护自身形象。

第三,善于跟媒体打交道。

3.主体形象形成的一般过程;公众舆论的概念

(一)公众印象 (二)公众态度

(三)公众舆论:公众舆论就是公众中多数人的意见,它是公众态度的一种反映方式。

公众态度:是人们对事物所持的主观上的内在意向,是一种认识的反映,情感的反映和行为习惯的反映。

4.具体环境指什么,包括哪些

具体环境是指与组织有关系的各类公众与因素,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物质环境

(2)关系环境。

(3)意识环境。

补充:

社会组织的环境,包括:

①具体环境;【自然物质环境、关系环境等】

②抽象环境;【影响组织的各种社会条件和发展趋势,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法律环境,国际环境等】

5.组织形象涵义,包括哪两方面

组织形象是指它在运行过程中显示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面貌,是社会公众对组织综合认识后形成的一种总体评价,它包括社会组织的内在气质和外观形象两个方面。

6...结合实际谈主体形象的塑造(员工形象以及实例暂缺)

主体形象,是指作为主体的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包括领导形象和员工形象,其基本形象因素:①知名度;②好感度;③信赖度(或称信誉度);

④一流评价率;⑤成长性;⑥公众行为支持性。

领导形象:

▪既包括领导者的仪表、气质、工作方法、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和交际方式等外在形象,也包括领导者的理论水平、决策水平、创新精神和信念、意

志力等内在素质形象。

▪领导形象既可以以个别方式表现出来,也可以以整体组织形象表现出来。

7.客体形象:

㈠产品形象;【物质产品:实用、新颖、质优、价格合理等

精神产品:健康、生动和富有活力,能满足公众心理和精神需

要,还包括产品的售后服务、信息沟通等。】

㈡品牌形象;为自己的产品所设计的有别于其他产品的名称、术语、图案、标记及其组合形象。

㈢服务形象;【服务形象包括:服务态度是否诚恳、热情;服务过程是否及时、迅捷;服务技能是否娴熟、高超;服务设施是否完备、周到等】㈣环境形象;

【环境形象是组织最为直观的要素,是组织内外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总体表现,反映了社会组织的整体实力和精神状态。包括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外貌环境和社区环境。】

8.组织形象的基本特征:

(一)主观性与客观性

(二)变动性和稳定性

(三)有形性和无形性

9.什么是行为识别系统

行为识别系统(Behavior Identity,BI)是组织理念的动态识别系统,它是组织对外行为和员工操作行为的统一。它以完善企业理念为核心,包括对外传播和对内渗透两方面:

对外传播:

♦市场营销传播,如市场调查、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等,都是企业为了创造市场形象和经营环境,对消费对象和销售渠道所进行的沟通行为;

♦公共关系活动,即通过对公众进行全面的、长期的、一贯的信息传播,塑造企业良好形象的活动。

对内渗透:

(1)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

(2)企业内部的员工信息沟通

(3)员工教育

(4)生产福利与工作环境

(5)对股东的传播活动

(6)劳动保护和公害对策

(7)企业各方面工作的研究和发展等

10.CIS战略【组织形象管理方法】策划的原则:

㈠战略性原则;㈡同一性原则;㈢个性化原则

补充:1.CIS战略【企业识别系统】,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⑴理念识别系统(MI);【组织经营管理的观念识别,是CIS运作的原动

力和实施的基础】⑵行为识别系统(DI);⑶视觉识别系统(VI)。

2.理念识别系统,一般包括三个层次:①组织目标;②组织精神;③经营

理念。

1.公众,即与特定公共关系主体发生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

是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的总称。

2.公众的基本特点:

⑴公众的同质性;⑵公众的广泛性;⑶公众的多样性;⑷公众的多变性。

3.公众的横向分类【据社会组织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公众进行的划分】

①内部公众(生产、管理人员等);②外部公众(消费者、政府公众等)

4.公众的纵向分类【据社会组织在运行中与公众发生关系的密切程度对划分】㈠非公众;(同本组织不发生任何牵连的社会群体)

㈡潜在公众;(将可能与组织发生利益关系的公众,或事实上已与组织发生关系,但尚未意识到的公众)

5.股东关系指什么,在此方面做好公共要做到哪几点

是指社会组织与投资者的关系。

1.尊重股东的主人翁意识,进行信息的沟通

2.保证股东应有的经济权益

3.进行各种交往活动

6.如何做到“顾客至上”:

⑴尊重和维护顾客的合法权益;⑵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良服务;

⑶妥善处理各种纠纷,认真对待顾客投诉;⑷正确引导顾客消费。

7.建立良好的媒介关系可从哪几方面入手

媒介关系也称新闻界关系,即与新闻传播机构(包括报社、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以及新闻界人士(记者、编辑等)的关系。

正确对待新闻媒介关于本组织信息的传播

•对于有利的传播,组织应将其作为本组织继续发展的动力与契机,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忘向媒介和公众致谢,表明自己继续努力的决心;

•对于不利的传播,组织应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

•对于内容属实的批评报道,社会组织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姿态,一方面对于新闻媒介的报道予以肯定,并感谢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另一方面应迅速组织力量,查明事件真相及其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以实际行动表明接受批评的诚意,求得公众的谅解。

8.社区的概念:社区是具有社会功能的一定地理区域,是人们共同活动的生存空间,是由住在同一地区的居民以及他们所认同的组织之间发生各种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有机体。

9.建立和谐的社区关系,需注意以下几点:

1.守地方法令、法规和其他规章制度,尊重社区居民的风俗习惯。

2.沟通彼此信息,关心社区建设。

3.尽可能避免或减少组织自身活动对社区其他公众正常活动的影响。

补充:社区关系,指社会组织机构与所在地的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当地居民间的邻里关系。

10.公众心理:感觉的一般概念,规律;适应性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认识的开端;

感觉的一般规律:

a、相应性。每一种器官只能反映特定性质的刺激,完成自己特定的反应任务和特定的反应内容。

b、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强度及其变化的感觉能力。

c、适应性。是指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会使感觉发生变化。

d、相互作用性。是指各种感觉的感受性,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此消彼长的现象。

e、对比性。是指两种感觉同时或相继作用于感觉器官,使感觉有所加强或发生变化。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感受性,指人对刺激强度及其变化的感觉能力。

11.心境:指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并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动机:指引起个体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某一目标的过程。

9.公众心理定势,指在现实的社会团体中,人们对于某一对象的共同心理和行为倾向;其特点为;潜在性;固有性;综合性。

10.公众心理定势的类别:

㈠首因效应;(第一印象)

㈡近因效应;(最近或最后给人们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

㈢晕轮效应;(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总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的印象)㈣经验效应;(公众个体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认识、判断、决策、行动的心理活动方式。)

㈤移情效应;(把对特定对象的情感转移到与该对象相关的人或事物上)

11.影响公众心理的几种方法:浸润式劝导概念;感染概念

⑴劝导:①流泻式劝导,是一种以告知为主要形式、没有严格的对象范围、

没有特别的针对性的“广而告之”的手段;

②冲击式劝导,是一种以说服为主要形式的专门性的劝导方法;

③浸润式劝导,是以周围舆论影响公众的劝导方法;

④逆行式劝导,指以相反的意见引起公众好奇心来劝导公众的

一种方法。

⑵暗示:指以含蓄、间接方式向公众传递思想、观念、意见、情感等广义信息,

使公众在理解和无法对抗的状态下自然受其影响的一种社会现象。

⑶感染:是指以一定的方式引起人们和自己相同的或相似的情感共鸣。

1.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是信息在时间或空间中的移动变化过程,是传者与受

者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与共享的过程。

1)传播是一个有计划的完整的行动过程。

2)传播是一种信息的分享活动。

2.公共关系传播的涵义(概念);公共关系传播内涵

公共关系传播是指特定的组织为实现其公共关系目标,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方式和传播媒介,同组织的内外部公众进行双向信息交流的活动和过程。

内涵:

第一,公共关系传播的主体是特定的社会组织,不是职业性的信息传播机构。

第二,公共关系传播的受众是特定的目标公众。

第三,公共关系传播的渠道众多,媒介广泛。

第四,公共关系传播有明确的目标。

第五,公共关系是一种双向传播。

3.公共关系与传播的关系(可能联系实际):

1)传播是组织与公众联系的纽带与桥梁。

2)传播技术是开展公共关系有力的手段。

3)传播观念是公共关系活动的重要内容。

3.译码概念

①传播者,即信息的发出者。传播者是指在传播过程中处于主动地

位一端的组织或个人。

②传播内容,即信息,就是传播者制作通过传播手段传递的信息,反映传播者

的意图和受传者同信息的相互关系。

③编码,指传播者根据传播对象特点,按照一定的规则将内容编制成符号系统

传播出去,以便传播对象易于理解和接收。

④传播渠道,指信息传播的中介和途径,也叫传播媒介。可分为三大类:人体、

符号和实物媒介。

⑤传播对象,也称信宿、受传者或受众。指传播内容的接收者,如读者、听众、

观众等个人、组织和群体。

⑥译码,即信宿接到信息后,将信息的符号码译成自己能理解的内容。

【干扰,是传播过程中放大或缩小信息量使信息失真的因素;共同经验范围,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必须有的“共同语言”】

⑦反馈,也称传播效果,是传播者对受传者的影响及受传者对信息所作的反应。

【环境,所有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不同的环境会使传播活动取得完全不同的效果】

5.结合实际,论述不同经验范围所造成的传播障碍(符号障碍,心理障碍);

不同经验范围所造成的传播障碍:

⑴语言障碍;表现:

●不同国家、民族的传播沟通会遇到语言障碍;

●同一国家的同一民族因地区的不同而造成的语音不同,造成传播障碍;

●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同一地区的人的信息传播会遇到语义障碍。

⑵符号障碍;(指语言文字、表情、动作、图案等造成的障碍)

⑶观念障碍;

⑷心理障碍;(指人的认知、情感、态度等心理因素对传播沟通造成的障碍)

种类:①感情失控导致传播障碍;②迷信权威的心理会导致传播障碍;

③不调和心理会造成传播障碍;④两极化心理也会造成传播障碍。补充:传播过程中的障碍分析

1、人与机械系统的障碍

2、人与社会系统的障碍(不同经验范围所造成的传播障碍属于社会

系统障碍)

6.按照物质形式对传播媒介的分类:

7.按照社会功能对传播媒介的分类:网络传播媒介特点,弱点;窄播概念

㈠大众传播媒介(电子媒介,印刷媒介)

㈡社会组织自控媒介;

㈢网络传播媒介:

特点:(1)不受时间、空间限制;(2)互动性更强;

(3)超大信息容量和窄播;(4)多媒体传播,信息更丰富

弱点:①网络的高度开放型和虚拟性,使企业形象随时可能被人恶意丑化;

②人与人之间不能面对面地进行沟通,使网络在缩短人们信息距离的

同时也扩大了心理上的距离;③网络的安全问题突出。

④只有网络高手才能胜任网络公关操作,因而网络人才的短缺也制约

着网络公关的发展。

窄播:针对公众细分理论而提出的有针对性的传播方式。

补充:

双向沟通原则:【斯科特•卡特李普《有效公共关系》有关沟通的七个“C”】⑴可信赖性(credibility);⑵一致性(context);⑶内容(content);⑷明确性(clarity);⑸持续性与连贯性(continuity and consistency);

⑹渠道(channel);⑺沟通者的接受能力(capability of audience)。

1.公共关系广告,又称声誉广告。是指社会组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方式,向大

众宣传社会组织信誉,树立社会组织形象的一种宣传。

2.公共关系广告的作用:

①塑造形象,提高声誉,促进产品的销售;②吸引社会各界的投资;

③吸引人才,治理内外环境;④强化品牌,体现宗旨,改变观念。

3.公共关系新闻的概念、特点:

是指运用新闻报导的形式为公众提供信息,为组织创造声势,是公关传播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特点:

1)客观性强。

2)社会影响大。

3)传播成本低。

4)传播的主导性差。

4. 赞助活动的步骤:

1)赞助调查研究

2)制定赞助计划

3)审核和评定赞助项目

4)具体实施赞助

5)检测赞助效果

5展览会的传播特点:

(1)运用各种媒介复合性的传播方式。

(2)生动、直观的效果。

(3)双向沟通的传播效果。

(4)制造新闻热点。

6.消费者系列化的概念:

也称为消费者的组织化。即通过消费教育、消费引导和完善的销售服务培养对本企业的拥护者、爱戴者,培养本企业稳定的顾客队伍和稳定的市场关系。

7.公共关系计划实施的特点

(一)动态性

(二)创造性

(三)广泛性

公共关系计划,是组织为实现形象战略目标和获得公共关系活动成功而事先进行

8.

所认同的,公共关系的社交准则和规范。

公共关系学

什么是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是建立在传播学、管理学、行为科学三大学科基础上的一门揭示组织公共状态、公关活动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状态和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其一般方法的科学。 公共关系学历史: 即萌芽、产生和发展阶段。 一、公共关系的萌芽阶段 时间:古代社会 产生的基础:对民众形象的认识,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组织对公众力量的认识、组织对自身形象价值的认识、组织对传播作用的认识。 1、对公众力量的认识:公关思想最早萌芽于统治者对公众力量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最 初产生于政治领域,对公共力量的认识,是公共关系学的最早萌芽。 2、对自身形象价值的认识:继认识到公众力量后,接着就是如何提高自己在公众中的 形象,以取得公众的支持率。这个过程是在认识公共力量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是 对自身形象价值的认识。 3、对传播作用的认识:实践中我们发现,形象是通过传播而起作用的,在古代,主要 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语言和文字的传播进行的。 二、公共关系学的产生 “公共关系学”真正意义上的产生是在19世纪的美国,由于当时商品经济上的高度发展而诞生。公共关系学的产生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美化宣传、丑化宣传和深刻反省阶段,有人把三个阶段称为宣传、反思、革新阶段。 1、美化宣传阶段:美化宣传是世界上第一份廉价于大众化报纸——美国《便士报》 的产生而开始。不过,当时的商品带有强烈的虚假成分。因此被历史学家称为 “美化宣传”或“公众受弄时期”。 2、丑化宣传阶段:无原则的美化宣传愚弄了公众,导致了公众对广告的不信任。 于是,19世纪末,一些作家和记者发起了一场揭露广告的虚假和阴暗面的活动。 据统计,当时几乎每天都有揭丑的文章刊登在报纸上,并持续了近10年。揭丑 的文章沉重打击了当时新兴的广告业和利用广告作宣传的企业,迫使他们进行 反思,从而把公共关系带到一个新的时期——深刻反思阶段。 3、深刻反思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家开始认识到之前的错误的观念,进行纠正,

公共关系学重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公共关系:公关室一个组织为了塑造良好形象,以传播沟通为手段,对公关关系的一种持久的策略活动。 社会组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建立起来的社会群体和社会集团。 公众:指与特定的公关关系主体相互联系、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是公关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 传播:指的是人类社会中的信息传递、收受、交流、分享与沟通的过程。 人际传播:指的是个人与个人间一对一直接的信息交流沟通方式。 大众传播:传播者借助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出版物、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将大量复制的同一信息,传播者分散的社会大众。 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以及组织社会影响的广度,它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 美誉度:是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欢迎、接纳、信任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 名誉度:社会组织所获得的特定荣誉,这种荣誉代表着一种既定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组织形象:社会组织及其行为,通过传播媒介在公众心目中的一种综合反映,亦即公众对组织的全部看法和综合评价。 公关策划:社会组织公关人员为了实现某一公关目标或解决某种公关问题,对即将开展的公关工作进行主题构思,方案设计,策略谋划的思维运作过程。 礼仪: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并得到共同认可的各种行为规范,它是以一定的程度方式来表现律己,敬人的行为。 二、简述题 (一) 1、人类早期的准公关的表现及特点? 政治生活中:告知、劝服、宣传意识及其实践活动;民心、民众、舆论意识及其实践活动;联盟和危机意识及其实践活动 经济生活中:交流意识;招牌意识 人们日常交往中:形成了以人和修睦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处理观念体系

表现:自觉程度上:明显自发性,盲目性 其发挥作用的社会领域和规范:带有强烈政治色彩,伦理色彩 2、现代公关兴起的主要原因?社会历史条件? 主要原因:现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为公关提供了现实的土壤、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是公关发展的政治前提、现代传播的长足进步为大规模开展公关提供了技术手段。 社会历史条件: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现实土壤)、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政治前提)、现代传播的长足进步为大规模开展公关提供了基数手段 2、试论公关在我国兴起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公共关系事业的兴起奠定了客观基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为公关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3、你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对不对,为什么? 这种观念是片面的,a.一个产品本身质量好,有很多消费者会主动的选择它,但是并不能使效益达到最大化,如果想要达到更好的效果,对该产品进行必要的公关宣传活动是必不可少的,b.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与人,公司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任何个人,公司企业都需要对自己做好公关工作,推销自己和产品等才能更好的在业界生存更好,在开放的环境下,封闭的经营模式已经不可能取得成功 c.公关活动可以整合资源,为产品做一系列持久有效的包装宣传,让消费者可以更加详细的了解该产品,同时,也可以宣传公司形象,让好的产品更容易为消费者了解,如果少了公关工作可能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4、公关与庸俗关系的对比?何为庸俗关系? 异:产生基础:前者经济发展水平高、生产力水平高,物质产品丰富等观点主张:前者以诚相待,互利互惠;后者以我为主 运用手段:前者利用媒介进行宣传;后者私下交易 利益获得者:前者是社会组织;后者是自我 社会效益:前者有利于;后者不利于 庸俗关系:是一种非正常的,不健康的,庸俗化的人际关系,它以损公肥私,侵占他人利益及危害社会利益为特征,是一种赤裸裸的私利关系。 5、公关的重要意义?对社会,对个人的作用?

公共关系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什么是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运用科学的传播媒介和沟通手段,同公众建立起来的相互了解和支持的依存关系。要点: 1、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具有主导作用。 2、公众。客体,有组织公众、群体公众和个体公众。 3、传播媒介与沟通手段。 4、相互了解、信任和支持的依存关系。 具体的公共关系工作或公共关系实践活动叫公共关系实务。 公共关系学是研究公共关系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管理功能的科学。 公共关系的对象是公众,它的特点有: 1、分内、外部公众。 2、公众的形成是由组织的性质决定的。 3、公众有轻重主次之分,分首要公众、次要公众、边缘公众。 4、除了显公众外,还存在潜公众,会出现新公众。 5、数量上和成员上都是变动的。 公共关系的职能有: 1、传播组织形象。 2、协调组织环境。 3、参与组织决策。 4、加强组织团结。 5、 增进组织效益。 第二节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 现代公共关系起源于美国。它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1、商品经济发展是经济基础。生产结构变动引起社会关系复杂化,社 会化生产需要协调各方面关系。商品交换需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社会公众力量是社会基础。卖方转变为买方,企业需要争取公众的 支持,工人运动显示大众的强大力量,经济危机从反面证明了企业与 公共关系的重要性。 3、传播业为公共关系奠定科学基础。传播为它的发展提供科学手段, 先进的传播使舆论更有力量,传播媒介确立了公共关系的地位。 4、现代管理理论为公共关系成熟奠定了理论基础。现代管理思想从“重 物”到“重人”的转变,社会学、行为学为公共关系理论体系提供了 理论基础。 现代公共关系学的发展状况 1903年美艾维.李在纽约创立“宣传顾问事务所”是现代公共关系诞生的标志,它的核心是“说真话”。《原则真言》他的贡献是使公共关系正式成为一门职业。 爱德华.伯纳斯1923年第一部《舆论之凝结》,1952年的《公共关系学》为完整的科学体系,“投公众所好”是它的重要思想。 当代西方公共关系发展的特点: 1、在各国广泛流行。 2、公共关系的职能不断扩大。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 1.什么叫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一词源于英文的Public Relations,缩写为PR,简称公关.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塑造组织形象,运用传播手段,与公众进行双向交流沟通,以达到相互信任、合作的管理艺术和社会科学 2.公共关系的特征 公共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现形态,它不同于一般的人际关系,作为一种传播过程,它又与其他传播形式。 概括起来有6个方面:(一)以公众为对象:公共关系是指一定的社会组织与其相关的社会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二)以美誉为目标:在公众中树立社会组织的美好形象是公共关系活动的根本目的.(三)以互惠为原则:公共关系不是以血缘、地缘为基础,而是以一定的利益关系为基础。(四)以长远为方针:社会组织与公众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获得美好的声誉,让公众获益,所有这一切,非一日之功所能奏效,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五)以真诚为信条:公共关系活动需要奉行真诚的信条。(六)以沟通为手段:没有沟通,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就不会存在,社会组织的美誉就无从产生,互惠互利也不可能实现 3.公共关系与广告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者的联系:公共关系与广告都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都要借助于传播媒介才能实现自身社会价值,都是为特定组织目标服务的。由此而形成的相互联系有如下几类: (1)从公共关系的角度看,每种广告都或多或少地带有公共关系性质,因为每一种广告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向公众宣传组织形象,都能从一定方面为扩大组织影响作贡献; (2)公共关系常常要借助广告的形式去实现其传播信息、建树组织形象的职能。特别是那种以宣传企业为中心,旨在推销企业、塑造形象的公共关系广告,本身就是公共关系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 (3)广告可以借助公共关系去增强它的说服力,因为公共关系往往可以为广告作铺垫,可以通过公共关系形成有利的环境气氛,使广告更快地得到公众的认同。 二者的区别: (1)公共关系与广告的行为导向不同。 (2)使用范围和活动领域不同。 (3)传播信息的原则和特征不同。 4.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 .二者的相同性: (1)人际交往是自古有之的最基本的社会行为。 (2)公共关系不仅要借助于人际交往的形式去实现自身的任务,而且其本身就具有人际交往的特点。 (3)公共关系必须遵循基本的人际交往原则和方法。 二者的区别性: (1)公共关系是对简单人际交往的一种扬弃形式; (2)公共关系所要解决的问题和任务比人际交往复杂得多; (3)人际交往主要依赖个人的所作所为去协调人际关系,它采用的基本手段是人际间直接的语言传播;公共关系的交往手段要复杂得多,它往往需要大规模地借助现代传播媒介、现代传播技术,策划各种专门活动才能产生效果。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 1、公共关系定义:公共社会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是社会组织有计划的运用传播、沟通手段,与其相关公众开展的各种活动,是社会组织在其运行中与公众建立良好关系、谋求实现共同发展的一种特殊管理职能。 2、内涵:状态:客观存在——静态 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活动——动态 公共关系:组织机构通过有效的公共关系活动去改造自己的公共关系状态,以达到组织自身顺利发展的目的。 公关活动是达成良好状态的手段,而公共状态是公关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 3、构成:社会组织、公众、传播媒介 主体、客体、信息(传媒)、目标 4、特征: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沟通对象是相关公众;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 本质是双向的信息交流;目标是为组织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5、研究内容:基本概念与涵义;产生与发展历史;行为主体及功能;公共关系的对象 传播媒介;管理程序;实务活动;职业道德等 6、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 艾维·李——公共关系之父; 爱德华·伯纳斯——奠基人 拿来主义时期:80S初-1986年:公关部挂牌;公关从业人员出现;国际公关公司; 抢登中国市场; 自主发展时期:1986-1993年:行业协会辈出;出版物丰硕;培训活跃;理论实践结合; 国内外交流 成熟发展时期:1993年至今:渗透各行各业;职业公关公司;公关教育立体化; 政府公关发展 7、未来公共关系发展趋势:职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国际化趋势日益增强;技术手段日益现代化;主体的多元化;理论研究日趋成熟,科学化、系统化;民族化和公关意识的普及化;责任化趋势加强;公关教育逐渐加强、逐步完善 8、职能:指公共关系对社会组织、个人与整体社会所担负的职责与所发挥的功能 收集信息、咨询建议、沟通协调、教育引导、塑造形象 9、原则(公关人员处理公关事务的活动准则) ①事求是原则②互惠互利原则③双向沟通原则 ④全员PR原则⑤长期坚持原则⑥开拓创新原则 10、类型:依据业务内容分类: 宣传型:利用各种宣传媒介、方式宣传自己提升知名度形成有利的社会舆论 交际型:不借助媒介,人际交往中开展公关建立感情,建立良好关系 服务型:依靠提供各种服务,依靠本身实际行动,不靠宣传靠服务 社会型:举办各种社会性、公益性、赞助性活动开展公关活动如纪念会、庆祝典礼 征询型:采集信息、舆论调查、民意测验等,双向沟通,组织决策,公众印象 依据行为方式分类: 建设型:组织为开创新局面,使公众产生新感觉、新兴趣,开创阶段或新产品推出 维系型:组织在稳定发展时期,用来巩固良好形象,公众良好印象的保持 防御型:潜在危机时防止公共关系失调

公共关系学讲解

1.公共关系的基本内涵: 第一,公共关系是一种公众关系。 第二,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活动。 第三,公共关系具有管理职能。 第四,公共关系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活动。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运行中,为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相互合作而进行的传播活动和管理行为。 2.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③管理和传播沟通活动——公共关系管理的本质。 3.公共关系,是一项综合性的职能管理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 (1)公共关系战略管理; (2)公众关系管理; (3)传播沟通管理; (4)企业形象管理; (5)公共关系活动策划与管理; (6)公共关系基础管理。 4.公共关系的职能:公共关系的咨询建议 ㈠监测环境;【收集本组织的产品形象信息和本企业的组织形象信息】 ㈡传播沟通; ㈢决策咨询; 公共关系的咨询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第一,对本组织方针、政策、计划的咨询, 第二,有关提高社会组织形象评估的咨询。 第三,关于公众心理预测的咨询。 第四,关于社会环境变动趋势预测的咨询。 ㈣教育培训 5.⑴儒略·恺撒的《高卢战记》被誉为“第一流的公关著作”; ⑵1991年4月,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成立,总部设在北京; (3)“说真话”时期:艾维·李(Ivy Lee):1903年,他在纽约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家“宣传顾问事务所”,标志着现代公共关系的诞生。被称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 (4)2000年3月,劳动社会保障部第6号令将公关员正式列入持证上岗的90种职业之一。2000年11月3日,我国第一次举行了全国统一的公关员资格鉴定,这标志着我国公关业已走上了职业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6.公共关系部的地位: (1)部门所属型。 (2)部门并列型。 (3)总经理直接领导型。

公共关系学知识要点

第一讲公共关系和人际关系 一、公共关系 1.公共关系的5个基本要点 主体-组织、客体-公众、手段-媒介、目的-形象、本质-沟通 2.公共关系的定义 是社会组织在运行中,运用信息传播沟通媒介,为促进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的了解、信任和合作,为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而进行的活动。 二、公共关系学 1.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公共关系活动现象及其内在规律。 2.公共关系学的内容理论和实务两部分。 3.公共关系的学科性质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应用学科。 三.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的定义: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3.人际关系应从我做起 一表人才两套西装三杯酒量四圈麻将五方交友 六出祁山七术打马八口吹牛九分努力十分忍耐 第二讲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一、公共关系的产生 1.公共关系形成的历史条件 (1)政治条件: 民主政治取代专制制度(2)经济条件: 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 (3)文化心理:由“理性”转向“人性”(4)物质技术: 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 2.公共关系在美国的肇始 ⑪公共关系在美国的肇始原因 美国完备的政治体制和发达的市场经济美国是个移民国家 ⑫公共关系在美国的肇始过程 报刊宣传运动(便士报运动) 巴纳姆神话扒粪运动(揭丑运动) 二、公共关系的发展 1.艾维·李--公共关系职业化阶段 创办:1904年的宣传顾问事务所-派克和李公司理念:“说真话”、“公众必须被告知”信条:凡是有益公众的事,最终必将有益于企业和组织。 2. 爱德华·伯奈斯--公共关系科学化阶段 第一本书:1923年《舆论之凝结》。 课程:1923年在纽约大学开设课程。教材:1952年编教材《公共关系学》信条:“投公众所好”、“企业必须获得公众的谅解与合作” 3.斯科特·卡特李普 创造公共关系“双向对称”模式。 1952年,他与人合著《有效公共关系》论述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标志着现代公共关系的成熟,这本书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 第三讲公共关系的职能 一、沟通信息 1.信息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 (1)什么是信息:信息是对消息的接受者来说预先不知道的报道。 (2)公共关系信息:是指组织生存所面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情况。 (3)公共关系信息的功能:组织生存的前提和基础

公共关系学习内容

公共关系学复习内容 第一章公共关系基本概述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学科以建立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良好的沟通关系,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社会组织的良好形象为主线贯穿始终。 第一节公共关系概念的基本含义 公共关系这一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可以得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公共关系表现为一种状态,它表现为一般的公共关系状态和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公共关系又表现为一种活动,它是由日常公共关系活动和专门性的公共关系活动构成。 公共关系概念的基本含义是:组织机构通过有效的公共关系活动,去改善自己的公共关系状态,以达到组织自身顺利发展的目的。 第二节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1.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指各种类型的社会群体,它包括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军事组织、宗教组织等。这些组织都是公共关系的活动主体。 2.公共关系的客体——社会公众 公众是社会组织开展各项公共关系工作的活动对象。公众是指任何因面临某个共同问题而形成的,有着某种共同利益,并为某一特定组织的工作产生互动效应的社会群体。 3.公共关系方法与手段——管理职能和信息传播 公共关系工作在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管理职能。管理职能的发挥可以通过双向的信息交流得以实现。 第三节公共关系学的研究范畴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是以公众利益的满足为中心而建立起来的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从事公共关系活动的各种规律,以及社会组织利用管理工作和传播手段谋求组织自身发展的各种策略。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范畴 我们可将公共关系学的研究范畴界定为:公共关系的历史、公共关系的理论和公共关系的应用。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公共关系产生的条件 公共关系的起源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活动的产生,受制于三个基本条件: 1.商品经济的繁荣是公共关系产生的经济基础 商品经济与公共关系同时产生。因为,商品经济要求商品自由流通,自由竞争,等价交换,这必然带来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从而产生了企业、部门、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的客观要求。这种经济联系即为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开始。 2.民主政治的发展是公共关系产生的政治前提 民主政治与公共关系密切相联。民主政治是与专制政治相对而言的。民主政治消除了以高压手段来维持自己的统治,以种种方式来取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实质上这也是公共关系

(完整版)《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梳理

《公共关系学》 通过本课程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理解并掌握一些重要概念;培养较好的公关意识,运用所学的理论观察、分析公共关系现象和公关案例;了解公关实践的基本程序和原则。 第一章公关是什么 1. Public Relations (PR) 2. 关于公关定义的各种表述: 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格鲁尼格 竭尽全力用符号控制某些环境、控制评估态度和形象,以及相关公众和客户的过程,是一种说服性的传播活动。——米勒 公共关系是由为达到与相互理解有关的特定目标而进行的各种有计划的沟通联络所组成的,这种沟通联络处于组织与公众之间,既是向内的,也是向外的。——詹夫金斯 公共关系的开展应该试图在顾客、供应商和政府官员的心中塑造良好的公司形象。——福特 公共关系是这样一种管理职能,它建立并维护一个组织和决定其成败的各类公众之间的互惠互利关系。——卡特里普 公共关系是组织-公众-环境系统的关系生态管理。具体说,就是社会组织运用调查研究和对话传播等手段,营造具有公众性、公开性、公益性和公共舆论性的关系生态,以确保组织利益和公共政策的和谐。——陈先红 3. 共同元素:组织、公众、管理、沟通、传播、关系。 4. 公共关系是组织或个人通过各种传播方式与各类利益相关者开展的关系管理。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历史演变 要点: ?公共关系起源于美国,由于便士报的兴起,以马戏团老板巴纳姆为代表,信奉“公众要被愚弄”的主 张,激起了新闻界的“清垃圾运动”,由此成为现代公共关系的导火索。 ?艾维·李是现代公共关系职业的创始人,他提出“公众要被告知”的宣传主张,提出“原则宣言”、“说 真话”、“公共关系动力来自最高层”等思想,被称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 ?爱德华·伯纳斯是现代公共关系学之父,是第一个理论家兼实践家,发展“投公众所好”的思想。卡 特利普和格鲁尼格对当代公共关系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20世纪80年代,中国公共关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70年代末至80年代导入期;90年代即实践期; 2000年以后的快速增长期。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 公共关系学,又称公关学,是一门研究人际和组织之间相互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达到共同目标的学科。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关系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等。本文将介绍公共关系学的几个核心知识点。 一、公共关系的定义和目标 公共关系是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沟通活动,旨在塑造组织的形象、提升组织的声誉、维护组织的利益。公共关系的目标包括增强公众对组织的认同和信任、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促进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二、公共关系的原理和方法 1. 目标受众分析:公共关系工作需要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制定相应的传播策略,因此必须对目标受众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其需求和心理特点。 2. 沟通与传播:公共关系借助各种传播渠道,包括媒体、社交媒体等,传递组织的信息和价值观,增强公众对组织的认知和理解。 3. 危机管理:公共关系工作者需要具备危机管理的能力,及时有效地对突发事件做出应对,减少负面影响,并积极主动地与公众沟通,维护组织的声誉。

4. 建立关系与合作:公共关系的核心在于建立良好的关系与合作, 与公众保持积极互动,倾听他们的声音,建立信任与共识。 三、公共关系的职业发展与实践 公共关系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对应着一系列的职业发展和实践机会。公共关系从业者可以在政府、企事业单位、公共关系咨询公司等机构 从事公关策划、媒体管理、危机管理、公众参与等工作。同时,公共 关系的实践也需要从业者具备一定的沟通、组织、策划等能力。 四、公共关系与社会发展 公共关系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在增强社会公众对组织的认同 感和信任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共关系可以推动社会公众更好地 了解组织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结语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研究的是人际和组织之间的相 互关系和沟通。通过了解公共关系学的定义、目标、原理和方法,我 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共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同时, 公共关系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起着 重要的推动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公 共关系学的知识点,并进一步应用到实践中。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在 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公共关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不仅仅是 企业和政府机构的专业领域,也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本文 将介绍公共关系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公 共关系学。 一、公共关系的定义与意义 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与传播信息的策略性活动,旨在通过有效地交 流与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双方之间的互信和合作。公共关系既 涉及到内部员工的沟通,也包括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交流,如消费者、媒体、政府机构等。公共关系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和维护积极的形象来 塑造组织的公众形象,实现组织的目标。 公共关系的意义在于塑造组织的形象和声誉,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 竞争力。通过建立稳固和互信的关系,组织可以更好地应对潜在的危 机和挑战,增强公众的支持和信任。同时,公共关系也是组织与外界 互动的桥梁,帮助组织了解公众的需求和期望,更好地满足其利益。 二、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原理 1. 双向对话:公共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传播,而是强调与公众的双 向对话。组织需要倾听公众的声音,关注公众的需求和关切,通过对 话建立互信和合作。

2. 资源整合:公共关系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务等,以推动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 3. 策略规划:公共关系需要有明确的策略规划,根据组织的目标和 公众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沟通计划和行动方案。 4. 社会责任:公共关系的实践必须遵循道德和伦理原则,注重社会 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回应公众的关切和期望。 三、公共关系的实践技巧 1. 媒体关系:与媒体的合作与沟通是公共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组 织需要建立良好的媒体关系,及时回应媒体的报道和舆论,传播积极 正面的信息。 2. 社交媒体运营:社交媒体如今成为公共关系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组织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公众进行互动,传播信息,解决问题, 提高形象和声誉。 3. 危机管理:危机是每个组织都可能面临的挑战,公共关系的重要 性在危机中尤为显著。组织需要及时应对和解决危机,通过有效的危 机管理策略保护声誉和信任。 4. 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共关系学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与合作。组 织需要与利益相关者建立互信和合作的关系,共同解决问题,实现共赢。 四、公共关系的成功案例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梳理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梳理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有效的公共关系理论、技能和策略,通过建立和维护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实现组织的目标。以下是《公共关系学》的知识点梳理。 一、公共关系的定义 1.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公共关系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3.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公共关系的理论基础 1.传播学理论:源-媒介-受众模型、传播效能模型等 2.社会心理学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 3.公共关系学经典理论:格里高利的三足鼎立、双赢理论等 4.公共关系评估理论:AMEC评估框架、ROI评估模型等 三、公共关系的对象与关系 1.组织与内部公众关系:员工关系、企业文化等 2.组织与外部公众关系:媒体关系、政府关系、客户关系等 3.组织与利益相关者关系:股东关系、环保组织、非政府组织等 四、公共关系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现代公共关系管理的基本原则:透明度、公正性等

2.公共关系管理的基本方法:媒体关系、社交媒体管理、危机公关等 3.公共关系管理的策略与战略:定位策略、印象管理等 五、公共关系实践与案例分析 1.公共关系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新闻发布会、赞助活动等 2.公共关系案例分析:企业危机管理、社会责任活动等 六、公共关系的伦理与职业道德 1.公共关系从业者的伦理规范:诚信原则、保密原则等 2.公共关系与社会责任:慈善公益活动、可持续发展等 七、公共关系的发展趋势 1.数字化与智能化:社交媒体、大数据分析等 2.全球化与多元化:跨国公共关系、跨文化沟通等 以上是《公共关系学》的主要知识点梳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公共关系的概念、理论和实践,培养公共关系管理的能力,为未来从事公共关系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 1.公共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是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 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和公众的满意。 2.公共关系的目标:公共关系的目标包括塑造组织形象、维护组织声誉、提高组织知名度、增强组织影响力、促进公众支持等。 3.公共关系的原则:公共关系的实践应遵循以下原则:公正公平原则、开放透明原则、持续沟通原则、双赢合作原则、社会责任原则等。 4.公共关系的策略:公共关系的策略包括建立良好的媒体关系、开展 社会责任活动、开展危机管理、利用公众调查和研究等。 5.公共关系的工具:公共关系的工具包括媒体传播、公众关系活动、 印刷品和宣传品、社交媒体和数字营销、危机管理等。 6.公共关系与媒体:公共关系与媒体密切相关,公共关系的成功离不 开对媒体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通过与媒体合作,组织可以更有效地传 递信息、塑造形象和维护声誉。 7.公共关系与社交媒体: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公共关系的方式和手 段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组织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公众直接互动,传 递信息和接收反馈。 8.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危机是组织公共关系管理中常常遇到的挑战,公共关系管理者需要掌握危机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及时应对和化解危机, 以保护组织的声誉和利益。

9.公共关系与公共舆论:公共关系的成功与否与公众舆论有很大的关系,公共关系管理者需要了解公众的需求和关切,及时回应公众关注的事务,维护公众对组织的信任和支持。 10.公共关系与公共参与:公共参与是公共关系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鼓励公众参与组织决策和活动,可以增强公众对组织的认同和支持,促进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以上是公共关系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的整理,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了解公共关系的理论和实践,提升组织的公共关系管理能力。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梳理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梳理(总10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公共关系学》 通过本课程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理解并掌握一些重要概念;培养较好的公关意识,运用所学的理论观察、分析公共关系现象和公关案例;了解公关实践的基本程序和原则。 第一章公关是什么 1. Public Relations (PR) 2. 关于公关定义的各种表述: 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格鲁尼格 竭尽全力用符号控制某些环境、控制评估态度和形象,以及相关公众和客户的过程,是一种说服性的传播活动。——米勒 公共关系是由为达到与相互理解有关的特定目标而进行的各种有计划的沟通联络所组成的,这种沟通联络处于组织与公众之间,既是向内的,也是向外的。——詹夫金斯公共关系的开展应该试图在顾客、供应商和政府官员的心中塑造良好的公司形象。——福特 公共关系是这样一种管理职能,它建立并维护一个组织和决定其成败的各类公众之间的互惠互利关系。——卡特里普 公共关系是组织-公众-环境系统的关系生态管理。具体说,就是社会组织运用调查研究和对话传播等手段,营造具有公众性、公开性、公益性和公共舆论性的关系生态,以确保组织利益和公共政策的和谐。——陈先红 3. 共同元素:组织、公众、管理、沟通、传播、关系。 4. 公共关系是组织或个人通过各种传播方式与各类利益相关者开展的关系管理。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历史演变 要点: 公共关系起源于美国,由于便士报的兴起,以马戏团老板巴纳姆为代表,信奉“公众要被愚弄”的主张,激起了新闻界的“清垃圾运动”,由此成为现代公共关系的导火索。 艾维·李是现代公共关系职业的创始人,他提出“公众要被告知”的宣传主张,提出“原则宣言”、“说真话”、“公共关系动力来自最高层”等思想,被称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 爱德华·伯纳斯是现代公共关系学之父,是第一个理论家兼实践家,发展“投公众所好”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关系学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论 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其目的是建立一种与这些公众互相信任的关系。 公共关系状态:是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 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活动是指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 公共关系观念(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服务 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 导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 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管理和行为准则。 公共关系具有的五个基本要素: 1、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 2、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公众; 3、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 4、公共关系的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 5、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公共关系相关概念: 组织——公共关系的主体; 公众——公共关系的对象; 传播一一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和方式;

关系——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 舆论一一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组织的态度; 形象一一组织在公众中的认知和评价; 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人群关系——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时间——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亚力士多德〈〈修辞学》 巴纳姆时期一一神话与欺骗制造假新闻渭垃圾运动” 艾维李(公共关系之父)时期——公共关系职业化 爱德华伯尼斯时期一一公共关系科学化〈〈公众舆论的形成》,爱德华伯尼斯公共关系思想重要特点是投公众所好”主张 公共关系操作中的若干范畴:交际、宣传与新闻、广告、营销推广、公共事务、游说、开发、论题处理、危机管理 公共关系的五大功能:收集信息、辅助决策、传播推广、协调沟通、提供服务;公共关系辅助决策功能的主要表现: 1、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 2、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3、协助拟定和选择决策方案; 4、评价决策效果; 第二章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 公共关系职能部门的四种基本模式:部门隶属型、部门并列型、高层领导直属型、公共关系委员会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与技巧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与技巧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战略 沟通、舆情分析、危机管理等领域。深入了解公共关系学的知识点, 掌握相关技巧,对于个人或组织建立良好的关系、提升品牌形象至关 重要。下面将从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沟通策略和危机管理等方面 整理相关知识点,并给出一些建议与技巧。 一、公共关系学基本概念 公共关系学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关注的是如 何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传播技巧,建立、维护以及改善组织与公众之间 的关系。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公共关系的目标:公共关系的主要目标是提升组织在公众心目中 的形象与声誉,实现良好的组织公共关系。 2. 传播渠道:传播渠道是实现公共关系目标的途径,包括新闻媒体、社交媒体、宣传资料等。 3. 建立关系:公共关系的核心是建立良好的关系,要通过积极主动 的沟通与公众建立信任与共识。 二、沟通策略 在公共关系学中,沟通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以下是一些常用的 沟通策略:

1. 目标受众分析: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价值观和利益,才能有效 地进行沟通。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设计合适的沟通内容和方式。 2. 双向沟通:公共关系不是单向传播,而是要实现双向沟通。通过 倾听受众的声音、回应问题和反馈,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 3. 选择合适的媒体平台:根据受众的特点和习惯,选择合适的媒体 平台进行沟通。不同受众在信息获取上有差异,需要针对性地选择媒体。 三、危机管理 在公共关系学中,危机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下是一些危机 管理的知识点与技巧: 1. 建立预警机制:建立有效的舆情监测机制,及时发现潜在的危机,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预警机制可以帮助组织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做 好危机应对准备。 2. 积极应对危机:面对危机,及时发布公开透明的信息,积极主动 回应公众疑问和关切。从危机中学习,总结经验,不断改进组织的危 机管理能力。 3. 联系第三方机构:与公众、政府、媒体等各方建立良好的关系, 形成资源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危机发生时,可以及时寻求外部支 持和协助,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 使用公共关系学知识点与技巧,可以帮助个人或组织建立良好的关系,提升品牌形象。在实践中,要注意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灵活应

公共关系学要点

一、基本概念及理论 1.公共关系的定义:指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 公众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2.公共关系观念主要有: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还 有团队观念,创新观念,服务观念和社会观念 3.公共关系观念:指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 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 4.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组织传播公众 5.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公共关系的工作对象) 6.公众的分类: 根据公众和组织的所属关系分:内部和外部公众、 根据公众与组织发生关系的时序分: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 根据公众对组织的重要程度分:首要公众,次要公众,边缘公众 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分: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独立公众。 7.公共关系的中介—传播:指个人间,群体间或群体与个人之间交换和传递新闻,事 实,意见,感情的信息过程,这种传播是双向性的信息交换和分享。 8.传播的要素:信源(传播者,传者即信息的制造者),信宿(信息的接收者),信息 符号,信息退通道 传播的活动过程: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美国著名政治学者,传播学研究的先驱H。 拉斯韦尔,集研究之大成,于1948年提出看著名的拉斯韦尔要素,即五w要素的 理论。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反应如何 9.宣传:是指社会组织有意识的把某种观念,意识,态度和情绪,以及风俗,信仰传 播于社会的努力,是一种有意控制社会心理的活动。区别:工作性质不同,工作方 式也不同。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联系,共同的产生条件,共同的指导思想(用户第 一,社会效益第一),相似的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市场营销把公共关系作为 组成部分;两者的区别,范围不同,目的不同,手段不同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治理职能。社会组织要紧通过自身形象设计、双向信息传播和普遍的社会交往,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并达到和谐的交往状态,为自身事业的进展制造最正确的社会环境,实现组织既定目标。 是公众关于社会组织的整体评判,是社会组织的表现与特点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 公共关系学:是研究公共关系活动现象及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 学科性质:以公共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边缘、新兴的应用学科。 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主体)、传播(公共关系的手腕)、公众(公共关系的客体) 是指由必然的社会成员,依照必然的标准,围绕必然的目标聚合而成的社会结构或集体。 是指个人、组织、社会之间信息的传递、接收、交流分享与双向沟通的进程。公共关系传播是指传播两边通过必然媒介,使信息达到互换、融解。 1.有利于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 2.有利于知足公众的信息需求。 公共关系的工作既包括与它有关系的组织内外的个人,也包括与它有关系的其他社会组织。

1.行为主体:组织机构。 2.沟通对象:相关公众。 3.工作手腕:传播沟通。 4.本质:双向的信息交流。 5.目标: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一>、中国古代: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公共关系萌芽。 中国古代的公共关系思想以“礼之用,和为贵”为特点 (1)在观念熟悉上,重视民众舆论,强调“仁者”爱人。 (2)在行为标准上,讲究“礼”、“信”。“礼”确实是行为的方式和沟通的手腕,其核心是互敬、平等和谦恭。 “信”强调知行,言行合一。 (3)在交往方式上注重“人和、平等、谦让”。 (4)讲究语言传播的体会和技术。 <二>、古代西方: 古代西方注重现实的处置。 古希腊人关于沟通技术超级推崇。 1.东西方人类历史上统治者都重视宣传舆论。 2.东西方社会进展中,都重视沟通与交往。 3.初期公共关系活动零碎而不成体系。世纪初,公共关系随商品经济、民主政治和传播技术的进展而进展。 1. ⏹代表事件:“便士报”、“报刊宣传运动” ⏹代表人物:菲尼斯·泰勒·巴纳姆 19世纪30年代,美国报界以《纽约太阳报》为首引领了一场“便士报” 风暴。 从此美国报纸由贵族化走向了公共化。 报刊公共化引发政府部门及各类巨头的高度重视。 在巴纳姆时期,踩踏公众利益的卑劣行为,损害了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完全违抗公共关系的诚信宗旨,是美国公共关系史上不但荣的一页。故历史上称为“反公共关系时期”、“公共关系的黑暗时期”。 2. ⏹代表事件:“揭丑运动”(又称“扒粪运动”“清垃圾运动”)。 ⏹代表人物:被尊为“公共关系之父”的艾维·李。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1%的人,占据财富的54%。 资方“非人性化”的行为致使社会环境的严峻恶化。

公共关系名词解释和简介绍

公共关系学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寻求良好合作与和谐发展,通过形象塑造传播管理,利益协调等方式,同相关的公众结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公共关系状态:是指某一社会组织与某公众的联系以及被理解、信任、支持的程度。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现代社会组织与其社会公众建立良好关系的原理、原则、方法、技 巧以及规律的学科。它是在综合运用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新闻学、市场学、人际关系学、广告等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兴现代交叉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二、简答及其它 1. 公共关系公关三要素:社会组织、公众、媒介 2. 公共关系基本属性: ①客观性②公众性③相对稳定性(可变性) ④相关性⑤间接性⑥互利性 3. 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的区别 ①两者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 商品产生一卖方市场一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消费者有选择一企业争取顾客、讲信 誉树立形象一公关产生 ②两者本质和目的不同 ③两者活动方式不同 ④两者的发展前途不同 4.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①都是处理关系,都是社会关系的表现形式 ②公共关系以人际关系为基础,公共关系中的个人代表组织 ③遵守一般的共同原则,如真诚相待,与人为善,相互帮助,设立自身形象 区别:①主体和出发点不同,公共主体和出发点是社会组织着重处理组织与公众的关系, 人际关系主体是个人主要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②目的和方式不同 ③工作范围不同 5. 公共关系与广告的联系与区别 广告是由确定的广告主通过付费获得可控制形式的非个体传播,以劝说的方式向目标市场推销商品、服务。 联系:都以公众为对象都以传播为手段,都与塑造组织形象有关,都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区别:目的不同、传播原则不同(表现手法真实、广告有艺术性)效果不同,周期不同,工具不同(传播方式)地位不同,传播对象不同。 6. 公共关系职能作用 (1)公共关系对社会组织的作用 ①塑造形象,是最终目标,也是主要职能 ②监测环境(信息功能)(收集信息,掌握资料) ③决策咨询(参谋功能)(智囊团,思想库) ④传播引导 ⑤沟通协调 ⑥问题管理(危机处理) ⑦教育培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