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力版古代汉语通论重点

王力版古代汉语通论重点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王力)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王力)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 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臵、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 9)《词诠》:近人杨树达著。这部书收集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 1.重点篇目: 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触龙说赵太后》、《孙膑》 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 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 第一册: (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 (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第二册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 (四)引申义分析例(下) 第三册 (五)同义词辨析例 2.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 册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 ),收字( )个,按(

王力古代汉语重点文章笔记

一、郑伯克段于鄢 古今字: 1、”大太: 2、辟避; 3、厭饜: 4、”(今仍作“舍”)舍捨: 5、”嘗嚐:(今皆简化为“尝” 6、”佗他: 异体字:”暱昵: 词类活用 (一)使动用法 1、 2 其他此类活用名词用于动词 18 19 本义和引申义 1、邑:、、“大叔又 2、都:本义,大邑。、 国都小的都。 3、鄙:、引申出质朴,浅陋、轻视等意义。 4、毙:”后来表示死,“斃”后起字,今“毙”枪毙。 5、及: 6、啟;简化“启” 应。 古今词义不同 1、国;1)都指国家,但含义不同。周代的国指诸侯的封地,西汉的国指王侯的封邑。2) 2、城:1)城墙。 2)现在指城市、城区。用如动词指修筑城墙。课文中的“都城” 3、乘:1)在利用车马等代替步行的意义上古今基本相同。2) 4、完:1)在完整、完全的意义上古今相同,用如动词是完整,因而有修缮的意思。本文“大 。、‘完了’是古代所没有。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做宾语: 1 2、(冒昧地问一声,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宾语用代词“之”复指 3(姜氏有什么满足) 4(大概说的是这种情况吧)其他句式 双宾结构 1、无生民心。 2 3

4 语法 1、诸: 2、请:1)请你做某事 2 3、敢:1)助动词,有胆量, 为何谓也” 二、齐桓公伐楚 古今字: 1、共供: 2、女汝:” 复音词 1、夹辅 本义和引申义; 1、缩:本义,用绳子捆起来。 2、妥:本义,安稳,安定。后引申为安,安抚。 3、次:文献中有两种意义,一是次第,次序。作动词为按次序排列。引申为次第在后的, 等级较差的。| 。引申为外出旅行停留。 语法; 之: 1)放在定语和名词之间。“” 2)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 在一个分句的主谓间用,表示语意未完。 b. 充当主语和谓语结构之间用“之” 宾语前置; 用指示代词“是”作宾语 5、寡人是征 6 用代词‘是’复制提前的宾语,起强调 7 介词“以”的宾语 8 三、齐晋鞌之战 古今字: 9、陈阵: 10、辟避: 11、絓掛: 12、奉捧: 异体字: 1、 2、” 3、 4、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2)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一、 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 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 第一册: (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 (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第二册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 (四)引申义分析例(下) 第三册 (五)同义词辨析例 2.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 册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收字()个,按()分卷,依()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收字()个,全书分()卷,按()排列。 6.《词诠》作者是( ),其他虚词著作有裴学海的《 》,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相的《 》。

古代汉语考研 王力古代汉语笔记(通论,复习重点,练习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笔记,根据王力的书整理的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还有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10、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词诠》(注音字母),解释虚词。 11、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12、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 A、换成完全不同的词。 B、加上词头词尾。 C、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合成。 13、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联绵字。文字学主要凭字形辨别本义。 14、文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 15、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16、押韵分为三种: A、句句押韵。 B、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如《诗经》 C、交韵。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押韵 17、《诗经》押韵主要格式:隔句押韵的句尾韵;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 18、古韵指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现在被分为三十部。《诗经》押古韵。段玉裁《六书音均表》、江有诰《诗经韵读》、王念孙《诗经群经楚辞韵谱》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

第十节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1 、词类的活用: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作词类活用。如“从左右,皆肘之”。句中的“肘”是名词,在此临时用作动词,意为“用肘撞”。 2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3 、动词的活用:(1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如果带上宾语时,一般是用作使动,表示主语使宾语发生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如:“庄公寤生,惊姜氏。”“惊”意为“使……惊”。(2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这种情况较为少见。及物动词本来就可带宾语,在形式上和用作使动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的“从”只能是“使……跟从”。 4 、形容词的活用: (1 )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如果形容词在叙述句里充当谓语,就是活用为动词。如:“益烈山泽而焚之。”“烈”形容大火,这里是“放大火烧”。( 2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使它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洁”“美”“饱”原是形容词,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清洁”“使……华美”“使……饱”。 (3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如:“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句中的“甘”“美”“安”“乐”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认为……香甜”“认为……华美”“认为……安逸”“认为……快乐”。 5 、名词的活用:(1 )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如:“范增数目项王”中“目”是“用目光示意”的意思。(2 )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指名词用作动词时,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者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腊”原义为“干肉”,动词。在此句中用作使动用法“使(之)成为干肉”。(3 )名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友风而子雨”意为“把风当作朋友,把雨当作儿子”。(4 )名词用作状语,在古代汉语中相当普遍,本不属于活用范畴,只是为了叙述方便,在此介绍。 6 、名词作状语的类型:(1 )表示处所。如“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道”意为“在道路上”作“苦”的状语。又如“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廷”意为“在朝廷”。(2 )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据。如“失期,法皆斩”,“法”意为“依照法律”。(3 )表示对人的态度。如“秦军降诸侯,诸侯多奴虏使之。”“奴虏”译为“象对奴虏一样”。(4 )表示比喻。如“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句中,“蛇”译为“象蛇一样”。再如“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句中“云”“响”“景”是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象云一样(聚集)”“象回声一样(应和)”“象影子一样(跟从)” 7 、古代汉语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识别: (1 )名+ 名。a 名动+ 名→动宾,如“王天下”。b 名+ 名动→主谓。如“陈胜王”。c 名动+(于)+ 名→述补。如“王关中”,应看成是“王于关中”。 (2 )形动+ 名→动宾。如“素善留侯张良”。 (3 )名、形动+ 之、我→动宾。如“妻之”“安我”。 (4 )助动词、“所”、副词+ 名、形动→合成谓语、“所”字结构、状中结构。如“非能水”“所耕”“不雨”。 (5 )名动+ 介词结构→述补。如“风乎舞雩”。 (6 )名动+ 而+ 动→动词性联合结构,如“衣冠而见之”。 8 、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识别:(1 )名、形、动词都可以用作使动;而只有名、形可以有意动用法,动词无意动。(2 )使动是使宾语“做什么、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念。如:“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和“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两句很相似,但从上下文意的分析中可知前句是客观行为,是使动,后句是主观看法,是意动。 9 、名词作状语的识别:名主+ 名状+ 动 第十一节代词 1 疑问代词:根据疑问代词指代的询问对象,古汉语疑问代词可分三类。(1 )指人的。有“谁、孰”。 a “谁”用于一般问句,可作主、宾、定、语及判断句的谓语。 b “孰”用于选择问句,一般有先行词。如:“吾与徐公孰美?”译为“哪一个”,一般只作主语。它还可指物、处所。“孰与介”表比较:如“吾孰与徐公美?”;用于反问句中,表肯定:“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有“哪里比得上”的意思。 (2 )指物的。有“何、胡、奚、曷”等。“何”:作主、宾、定、判谓,a 常用来询问原因或方法,如:“许子何不为陶冶?”译为“什么”“为什么”;b 询问处所,如“子欲何之?”译为“哪里”。“胡、奚、曷”经常a 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或“怎么”,如“子奚乘是车也?”;b 它们也经常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胡为”“曷为”,询问原因。c “奚以”询问方法。 (3 )指处所。有“安、恶、焉”。a 它们主要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的“在哪里”。如“焉置土石?”;b 也可作前置宾语,用来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总 10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一、 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 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 第一册: (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 (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第二册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 (四)引申义分析例(下) 第三册 (五)同义词辨析例 2.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 册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收字()个,按()分卷,依()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收字()个,全书分()卷,按()排列。 6.《词诠》作者是( ),其他虚词着作有裴学海的《 》,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着作有张相的《 》。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 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 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 第一册: (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 (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第二册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 (四)引申义分析例(下) 第三册 (五)同义词辨析例 2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 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 nrt 册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 e)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收字()个,按()分卷,依()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收字()个,全书分()卷,按()排列。 6.《词诠》作者是( ),其他虚词著作有裴学海的《 》,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相的《》。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1.什么是六书”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 )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 2记住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解释,即:一曰指事,……;二曰 3.记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概念和书上的古字形。 4.什么是亦声” 5记住书上举例的字,如:难、权、而、忘”等字的本义。 6.掌握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的概念和例字。 (三)古今词义的异同 1.关于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有三种情况:(问题:古今词义的异同有哪些情况?)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一十八) 通论(一)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 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I)、撇(,)四种或点、横、直、撇、折5)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14部,再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副”的帮助阅读古籍的较大较好的语文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今音。采用《广韵》和《集韵》的反切,保留反切意在溯源,用来标志这个字的中古音。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还收录了百科性的古代词语。 “古今兼收,源流并重”:《汉语大字典》偏重古今的汉字,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汉语大词典》偏重古今复音词语。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形体。分析字形结构或探讨词的本义时,一般都应参考《说文》。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的反切校定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根据14部编,可供检索。徐灏《说文解字注笺》指出古今词义的不同。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最佳注本、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对字义的来源和发展有较细致的分析。 9、清代阮元《经籍鬟诂》,一部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 10、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着重虚词的特殊用法)和近人杨树达《词诠》(注音字母,即有常用又有特殊,适用于初学古汉语的人),专门讨论古汉语虚词用法。 11、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着。 通论(二) 1、语言既有继承性,更有发展性。必须特别注意古今词义的异同。 2、基本词汇:从古至今意义几乎没有变化,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的继承性、稳固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在汉语词汇中只占极少数。使用同一形体而古今意义无关的词,在汉语词汇中更是少数。 3、一般来说,古义和今义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难点不在同,而在异;不在“迥别”,而在“微殊”。例如,“劝”、“给”、“再”。时代不同,词义就可能有差别,要对各个不同时代的词义差别给予高度注意。因此我们除了要依靠较好的字典和辞书,以及文字学专着之外,有时还需自己进行比较归纳。 通论(三) 1、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 2、古代单音词与现代复音词的对比,主要有三种情况: 人、换了完全不同的词。 8、加上词头词尾。 C、利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构成一个复音词。这种情况最值得注意。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二)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二) 通论(十二) 1、代词大致可分为三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 2、人称代词 A、第一人称:“吾”“我”“予”(余) a、“我”“予”(余)用作主语、宾语、定语。 b、“吾”用作主语、定语,一般不用作宾语。但在否定句里,代词宾语提前,可以 用“吾”。如:吾日三省吾身。我胜若,若不吾胜。 B、第二人称:“女”(汝)“尔”“若”“而”“乃” “而”“乃”不能用作宾语。一般也不用作主语。常用作定语。如:必欲烹而翁/乃翁。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主语) C、第三人称:“其”“之” a、“其”只作定语,“之”只作宾语。 b、要注意:“其”不能用作主语。当“其”代替的是名词加“之”字时,从语法结 构上看,“其”也必须认为是定语,不能认为是主语,因为这种“其”字只能和后面的成 分合成一个词组作整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而不是“其”字本身能用作主语。如:且夫水 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隐牛之无罪而就死地) c、上古第三人称代词不用作主语。或者用名词做主语,或者省略主语。如:孔子下,欲与之言。(接舆)趋而辟之,(孔子)不得与之言。 d、“之”“其”可以灵活运用:有时是说话人本人自称,有时是指称对话人。如: 谏而不入,而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前一个“之”是指对方,后一个“之”是自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而,与。其上,你们的上司) e、有时,“其”字是指示代词,“那”、“那样的”。如“其人”“其道”“其 地”“其民”。 D、复数 a、上古汉语里,人称代词单复数同形。并不像后代用“我等”“汝等”“彼等”。 b、“吾侪”“若属”,等于说“我们这一班人”,“你们这一班人”。 E、谦称与尊称 a、谦称代替了第一人称,尊称代替了第二人称。都是名词(或形容词用如名词), 不是代词。不受代词规律的制约,却又表示了“我”或“你”。

王力 古代汉语 2-4 通论

王力古代汉语 2-4 通论

古代汉语通论 连词介词 一、连词 (1)联合关系: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生庄公及公叔段。”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2)偏正关系:让步、假设、条件、因果。“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 古代汉语常用的连词有“与”“及”“且”“而”“以”“则”“於是”“故”“是故”“然”“况”“而况”“虽”“若”“如”“苟”等等 与 (一)连接体词(名词、代词)或体词性词组,组成联合结构,表示并列关系,或表选择关系。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二)连接分句与分句,构成并列复句,表示选择。 “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 区别“与”的介词用法和连词用法。 (1)换位法。 吾与女弗如也。汉王与义帝发丧。(2)插入法。 王稽遂与范雎西入秦。蜩与学鸠笑之。(3)看“与”前后的词是否属于同一词类,以及能否省略。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归至家,妻不下絍,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以 (一)连接动词和动词,或形容词和形容词,表示前后两项的并列关系 古之民朴以厚,今之民巧以伪。 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二)连接前后两个动词性成分 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三)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 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区别“以”的介词用法和连词用法。 主要应从它们的语法功能考虑 介词“以”的功能是介进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即使宾语省略,理论上也是可以补上宾语的。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连词“以”则不需要宾语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而 (一)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两项之间的意义是并列关系 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侣鱼虾而友麋鹿。 (二)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前后两项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在时间上先后承接,或事理上有层进、原因等关系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 1.重点篇目: 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 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触龙说赵太后》、《孙膑》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 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 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 动用法等等;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 代汉语的意义。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1.复习范围:第一册:(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二)词的本义探求例第二册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四)引申义分析例(下)第三册 (五)同义词辨析例2.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 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 例子。上册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分卷,依()排列。 )个,全书分()卷,按()排列。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1.什么是“六书”?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 )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2.记住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解释,即:“一曰指事,……;二曰……。”3.记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概念和书上的古字形。 4.什么是“亦声”? 5.记住书上举例的字,如:“难、权、而、忘”等字的本义。 6.掌握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的概念和例字。(三)古今词义的异同 1.关于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有三种情况:(问题:古今词义的异 同有哪些情况?)(1)古今意义基本未变:如:“马、牛、羊、山、水”等; (2)古今意义完全不同的:如:“绸”古代的意义是“缠绕”,现 代的意义是“丝绸”;“该”古代的意义是“完备”,现在是“应当”。(3)古今词义有同有异的。如:……2.古今词义范围的差异有:(问题:从词义范围看,古今词义的不同有哪些?)

王力版古代汉语通论复习

王力版古代汉语通论复习 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汉语字典辞书编排方式: 1.音序编排(平水韵106韵排列), 2.部首和笔划(《说文》首创540部首), 3.编码(四角号码用了很长一段时间) 二、古汉语辞书中常见的注音方法 1.直音法: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法:用同一个汉字给另一个汉字注音 不足:和现在读音不痛 3.叶音法:诗歌押韵临时改变一个字的读音注音 不足:主观改变字音,毫无根据 三、《说文解字》 1 2、历史评价(贡献): (1 变的看法、以及撰作缘由、原则、体例等 (2 (3”原则编 (4)文。 (5) 3 小徐本:[ 4 1 2十二集;字下先注音后释义,以反切注音为主; 3、[清]王引之《字典考证》;[日]渡部温《康熙字典考异正误》;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 五、《汉语大字典》 1.“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目前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 。 2.字形:反映字形演变过程,列出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形体。 字音:除尽可能注出的现代读音外,还收列了中古的反切,标注了上古的韵部。 3.不足:释义方面过于求细,忽视词义的概括性,出现了义项分合不当、释义不确的情况。 六、《经籍纂诂》 1.清代阮元主编,是一部专门手机他古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

2.韵母排列法按平水韵106韵编次被释的字,全书106卷,各义项之间用“O”隔开,每义项先说字义再列出处,被释字用“1”代替。 3.不足:平水韵的韵部系统同现代汉语的韵母系统差别很大,检查很不方便。 七、只收虚字和古代字典 1、《经传释词》:清代学者王引之所着。全书共解释虚词160个,编排次序是按照古声母的顺序排序的。缺点是收字太少。 2.《词诠》:杨树达着。按照注音字母的顺序编排、解释。内容是以经传的虚词为主,以子书与其它书的材料为辅,东汉以后一概不论。 八、辞书类:以解释词语为主,包括综合性和专门性两类 1.《尔雅》: ①是我国古代的第一部辞典,大约编纂于战国中后期,共收录上古时期的词语4300多个。 ② ③体例:A。按词语的内容归类,共分19卷 B.采用同训的方式来训释词语的含义 ■ 清郝懿行着《尔雅义疏》是较好版本 2.《释名》 语,记录秦汉1500多条。 体例:仿尔雅按词义的内容分卷,共分27卷 3.《诗词曲语词汇释》 4. 5.《辞源》 214部首。体 有的古今词义仅有细微的差别,表现出同中有异。 该:[古] 抢:[古] 找:[古] 绸:[古]缠绕;[今]丝绸。 去:[古]离开;[今]相对“来”。 揭:[古]举;[今]把东西拿开 二、词义差异的分类: 1、词义范围的差异(词义适用的语言环境以及所指对象。借用形式逻辑的说法是指概念的外延)(1)词义范围的扩大: 睡(坐着打瞌睡→打盹儿或呼呼大睡) 江→长江、河→黄河、诗→诗经、书→上书 响(回音→一切声音) 秋,从禾从火,本义为谷子成熟,引申为秋季,再引申为年。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 2. 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 C .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 复习范围: 第一册: (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 (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第二册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 (四)引申义分析例(下) 第三册 (五)同义词辨析例 2. 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 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nrt 册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 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 e)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收字()个,按()分卷,依()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收字()个,全书分()卷,按()排列。 6•《词诠》作者是( ),其他虚词著作有裴学海的《 》,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相的《 》。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1•什么是“六书”?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 )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 2.记住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解释,即: “一曰指事, 3.记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概念和书上的古字形。 4.什么是“亦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