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建设改革措施的探讨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建设改革措施的探讨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建设改革措施的探讨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作为高校一门跨学科、基础性和综合性的人文类核心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了解到祖国的悠久历史和丰厚的文化遗产,通过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特点、民族精神,使学生开阔视野的同时,来增强自觉性以及认同感。对于专业的学习来说,有利于重新整合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科融通,从而使学生在相关专业的设计制作过程中,更好地赋予作品更深厚的文化底蕴。

但各高校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和课程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以我校为例,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粗浅谈一下对于本课程的改革设想,围绕于五个方面进行:第一,将师资队伍加强。我分院本课程的师资力量十分匮乏,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一点可能只是部分高校存在的问题,不具有普遍性。在此一言以蔽之,具体的设想就是老教师要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培养年轻教师作为后续力量,使主讲教师要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化,要形成学术梯队。

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本课程是作为各个专业共同基础课开设的,大多高校的授课教师配备不是专业的“国学大师”或专家,那么就需要教师来借鉴一些有经验的国学专家,将当下的热点问题以及研究成果运用到现代的思维方式中,掌握学术的前瞻性问题,学会内修外援。这样,教师才能保证授课思路清晰,思想深邃,视野广博,体例独特,才能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

第二,完善教学内容建设,对《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先按照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分析教材中的重难点,然后再有规律等教学,要明确教学目标,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同时也要让学生更清晰、更明确知识重点。这一课程的主要特点是,整本教材都在密切的关注这中国文化的进程与发展,这也是展现了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的形成,这门课程是渗透民族文化教学的重点环节,也是让我们学生更好的了解民族文化的一种途径。因此,教学的重点在于将物质的东西精神话,让学生心领神会,提高民族精神。

教学内容的整合也很重要,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它直接阐述了中华文化的六大部门,这也是证明教材的脉络所在,这六大部门分别是:发生机制、发展历程、表现形式、文化结构、整体特征以及文化精神。在这六大部门中发生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中国文化概论 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四年制) 总学时数:36 学分数:3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中国文化概论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这门课的中心任务是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今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传播中华文明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为: 1. 系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与精神,从总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深刻了解民族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认识我国的国情。 2. 运用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来分析中国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利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3. 以这门课程教学为基础和依托,进一步拓展学生文化素质教学领域的深度与广度,弘扬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本课程以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课件、资料片观摩、课堂讨论等方式开展教学。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简论(1学时) 【目的要求】 概括了解文化和中国文化,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1. 文化的含义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必要性。 2. 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可概括为:中国文化突出人文主义精神;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与中庸;中国文化富于安土乐天的情趣。 3. 中国文化的内容。 第二章地理状况(2学时) 【目的要求】 1.复习学生已经学过的中国地理常识。

2. 侧重介绍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地理情况。 【教学内容】 1.黄河、长江与中国文明。 2.中国的历代疆域。中国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秦奠定了我国现有版图的基础,以后有所发展。 3.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沿革。 第三章历史纵横(3学时) 【目的要求】 1.复习学生已经学过的中国历史常识。 2. 侧重介绍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历史情况。 【教学内容】 1. 中国文化的源头 仰韶文化是母系氏族文化,被称为彩陶文化。龙山文化被称为黑陶文化。 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的观点。四大区域说。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红山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几个代表。 2. 三皇五帝 3. 夏代文明和商周社会 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夏,中国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汤建立商朝。盘庚迁殷,故商朝又称殷商。 西周的青铜器、社会制度。 4. 春秋战国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春秋开始兼并战争。战国形成齐楚韩魏赵燕秦“战国七雄”。 5. 秦汉帝国 6. 魏晋南北朝 7. 隋唐时代 8. 宋元明清 9. 近代历史 第四章姓氏与名、字、号(3学时) 【目的要求】

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学改革探讨

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中国文化概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要充分发挥该课程的作用,须正视其存在的问题,从课程、教师、教材和教法等方面深化改革,以提高该课程的人文内涵和育人效果。 关键词:文化概论;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中国文化概论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帮助青年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质。1999年,教育部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确定为高等院校的主干必修课。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研究中国文化现象、体系和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它是“高校所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性、综合性的人文类核心课程”[1],具有其他专业性课程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 一、目前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对该课程重视不够,学生人文素养偏低,教学要求参差不齐。只有极少数学校或极个别专业把中国文化概论列为必修课,绝大多数高校仅作为任选课或讲座课,忽视中国文化概论课的育人作用。其性质定位尚未明确统一,国家既无统一的教学大纲与学时规定,各高校执行中差异又较大,造成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很大。 2.师资队伍薄弱,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难度较大的课程,该课程讲授跨越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内容广博,跨文越理,纵横交错。但因多年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及相关师资的培养,教师囿于自身专业及能力,在教学中势必产生此生彼熟,甚至于现炒现卖,穷于应付的现象,以致形成了教师原有的单一的知识结构与课程庞大的知识体系之间的矛盾。 3.教材五花八门,良莠不齐。现在通行的教材大多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为适应国家教委要求,在普通高校开设中国文化课需要的应急之作,观点陈旧,尚无补充修改。 4.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文化设施和实践基地匮乏。目前,各高校所开设的中国文化概论课只有理论教学,而无实践环节。即便就近有纪念馆之类可供参观,但这些机构宁愿门庭冷落,也要收费很高,师生也只好望而却步了。 5.偏重学校教育,忽视社会引导。当代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淡漠,甚至鄙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他们虽然普遍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却对外来文化津津乐道。出现这种现象,固然与西方社会思潮的渗透、商家的故意炒作、社会舆论和媒体等对西方文化的大力宣传有关,也与学校教育缺乏与社会引导的密切结合直接相关。

完整版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课件及课后习题答案_

书本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 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 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 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 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这就是同样的地理因素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建设改革措施的探讨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建设改革措施的探讨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作为高校一门跨学科、基础性和综合性的人文类核心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了解到祖国的悠久历史和丰厚的文化遗产,通过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特点、民族精神,使学生开阔视野的同时,来增强自觉性以及认同感。对于专业的学习来说,有利于重新整合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科融通,从而使学生在相关专业的设计制作过程中,更好地赋予作品更深厚的文化底蕴。 但各高校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和课程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以我校为例,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粗浅谈一下对于本课程的改革设想,围绕于五个方面进行:第一,将师资队伍加强。我分院本课程的师资力量十分匮乏,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一点可能只是部分高校存在的问题,不具有普遍性。在此一言以蔽之,具体的设想就是老教师要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培养年轻教师作为后续力量,使主讲教师要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化,要形成学术梯队。 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本课程是作为各个专业共同基础课开设的,大多高校的授课教师配备不是专业的“国学大师”或专家,那么就需要教师来借鉴一些有经验的国学专家,将当下的热点问题以及研究成果运用到现代的思维方式中,掌握学术的前瞻性问题,学会内修外援。这样,教师才能保证授课思路清晰,思想深邃,视野广博,体例独特,才能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 第二,完善教学内容建设,对《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先按照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分析教材中的重难点,然后再有规律等教学,要明确教学目标,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同时也要让学生更清晰、更明确知识重点。这一课程的主要特点是,整本教材都在密切的关注这中国文化的进程与发展,这也是展现了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的形成,这门课程是渗透民族文化教学的重点环节,也是让我们学生更好的了解民族文化的一种途径。因此,教学的重点在于将物质的东西精神话,让学生心领神会,提高民族精神。 教学内容的整合也很重要,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它直接阐述了中华文化的六大部门,这也是证明教材的脉络所在,这六大部门分别是:发生机制、发展历程、表现形式、文化结构、整体特征以及文化精神。在这六大部门中发生

文秘专业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质量报告》

?文化概论?课程质量报告 2021年8月 ?文化概论?是一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承当着面向高职生 讲授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任务。作为文秘专业 的专业主干课程,课程组教师一直致力于精品课程的建设,在 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模式探究、教学方法的创新、评价方式 的改革以及网络信息技术教学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现将本课 程建设质量报告如下: 一、优化教学内容安排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线,以学生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为主旨,引导学生认识国传统特征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素质,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文化根底。根据教学目标课程组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一〕课程内容选取强调因材施教 教学活动以完成工程任务的过程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参与任务解决的过程,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这种模式由传统的教师“教学〞变为学生“求学〞“索学〞。课程设计认真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生源特征,特别是他们的原有素质和知识底蕴,以此为根据,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他们各有所得,各有长进。 〔二〕课程实施注重实践教学、工学结合 文化概论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文秘专业主干课,本课程为了到达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目标,安排了30%的课内实践训练分析和课外实训任务,实践内容涉及的主要思路是将课堂教授的重点和难点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引导学生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逻辑的分析与理性的判断。 二、课程团队建设组队、培训、获奖等情况 本课程由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主讲,所有组成员一直致 力于教学改革创新,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培训和实践活动,通过培训、实践和学习,将学习到的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 方法运用到教学之中,大大提升了课程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 课程团队培训情况统计表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为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专业拓展课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提炼过程中,逐渐结晶为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传统。这些优秀文化传统对于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延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本课程即以学习和研究中华民族数千年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为目的,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提高人文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从而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由于本课程的内容博大精深,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宽,所以必须强调要大量阅读文史哲等方面的书籍;了解关于文化的概念及结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状况、发展历程及主要特质,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影响及其固有价值和现代意义。 在教学时尽量采用讨论,分析与总结的方法,采取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方法,将典型事例与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将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结合起来。 本课程为学期课程,考核形式为考查。 大纲内容与基本要求 概述 第一节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节“文化”概说 第三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状况概述 第四节中国文化的特质与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 教学要求: 掌握“文化”的内涵与界说,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 第一章古代称谓 第一节古代亲属关系——九族三党五服 第二节古代姓名称号 第三节避讳 教学要求: 了解古代宗法制社会关系及姓氏名称等。 第二章古代衣食住行 第一节衣 第二节食

第三节住 第四节行 教学要求: 了解古代衣食住行的一般状况,掌握相关知识。 第三章古代教育与选举、科举制度 第一节古代教育 第二节选举制度 第三节科举制度 教学要求: 了解古代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产生、发展及演变,掌握选举制度、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流弊。 第四章古代官制 第一节古代的文官制度 第二节古代的武官制度 第三节常用职官沿革 教学要求: 了解我国古代的官职名称,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官、武官制度。 第五章古代礼制与法制 第一节古代的礼制 第二节古代的法制 教学要求: 了解古代礼制与法制的产生时间、背景及意义,掌握古代不同时期礼制与法制的内容和特点。 第六章古代学术思想 第一节儒家思想 第二节道家思想 第三节佛教思想 第四节其他 教学要求: 了解儒、道、佛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理清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客观认识其思想特点、历史地位、固有价值及现代意义并了解其丰富的思想内涵。 学时分配建议:

中国文化概论 课程简介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简介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大学文化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文将围 绕该课程进行介绍。 第一步:课程简介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主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当代文 化的课程。该课程是基于文化的人文学科,对学生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拓宽自己的 知识面,增强文化自信心,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步:课程内容 中国文化概论的课程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艺术、建筑、 文学等方面,中国现代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以及当代 中国文化的变革和前景等。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来介绍中国文化的发 展和演变,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 第三步:课程特点 中国文化概论的课程特点是富有启发性、思维性和实用性。该课 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讲座、论文、小组讨 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同时,该课程对 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生活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第四步:教学方法 中国文化概论的教学方法多样,既有讲授式的课堂教学,也有小 组讨论和分组报告等形式。通过课堂讲授、观看电影等多种形式,使 学生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同时,通过小组讨 论和分组报告等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第五步:教学安排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多学分的课程,在专业文化课程方面起到了 很大的作用。该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一或大二学年进行,一般包括两个 学期的教学,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学期的不同进行区分。同时,在考试 方面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富有教育意义的综合性课程,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文化自信心,也能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指导作用。同时,该课程也需要学生付出很大的努力和精力,学生需要好好地备课和认真地上课才能取得好成绩。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大纲 课程代码:00206513 课程学分:2 课程总学时:28 适用专业:历史、旅游管理大类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 《中国文化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了解中国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变,以及各种对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文化现象,对中国文化发展脉络、文化成果和特征有所把握,并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产生思考,从而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历史教育专业对本、专科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本校、院系的教学条件和教学实践而制定本大纲。 2、本大纲制定的原则与要求是用认真求实的态度,探索中国文化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律。通过向学生介绍中国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变情况,以及各种对当代中国影响深远的历史文化现象等,让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与主要精神有一个基本了解,从而在此基础上能对我们民族自身、我们当前的国情有一个准确而深刻的认识。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学校和学生的定位,以及教材和教学内容的调整,主要想达到如下几点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 2、让学生了解各种对当代中国影响深远的历史文化现象。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具备综合理解与灵活运用的能力;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2、初步掌握理解中国文化发展规律的能力; 3、初步掌握理解对当代中国影响深远的历史文化现象的能力; 4、初步掌握理解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能力; 5、初步具备结合传统文化,认识当前国情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32501523 2.课程名称:中国文化概论 3.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Culture 4.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是为培养高等学校的学生所应具有的中国文化的基本理论和一般知识而设置的。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在校大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把握中国文化的精神风貌和本质特点,能够对中国文化进行历史的分析和科学的评判,从而为更新思维方式、价值体系和心理素质,建构具有现代意义的思想文化体系提供养料和借鉴。 二、课程说明 1.教学目的和要求:中国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本课程的根本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构成与特征、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提高学生的文史素养,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要求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与精神,从总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性及其与现代化的关系,从而更深刻的了解民族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认识我国的国情。 运用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来分析中国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以现代化为参照系,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利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拓展文化素质的深度与广度,弘扬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2.与相关课程衔接: 先行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 后续课程:《人文社会科学方》《古代文学专题》《陕南文化概论》 3.学时:总学时32学时,周学时2学时 4.开课学期:第5学期 5.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讨论、社会调查等方法。 6.考核方式:开卷考查(笔试)。成绩由三部分组成:课堂讨论20%、实践论文20%、期末笔试60%。 7.教材:《中国文化史概要》,谭家健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8.教学参考资料: (1)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2)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3)粱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 (4)张岱年著,《文化与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 (5)顾伟立著,《中国文化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概论 教学目标:通过绪论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了解中国文化的概念,涉及范围,基本宗旨以及掌握学习的目的、意义和方法。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为以后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文化的功能 教学难点:文化的功能 授课时数:2 教学内容: 1.“文化”的涵义 2.文化的分类与基本结构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 一、课程介绍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以中国文化的传统、现状和未来发展为研究对象的课程,包括中国文化的演变史、古今文化、媒体文化、社会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旨在培养学生从审美视角分析、理解和认识文化知识,拓展学生文化视野,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对文化进行深入探讨,培养学生丰富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传统、现状和未来发展。 2、培养学生从审美视角分析、理解和认识文化知识的能力,拓展学生文化视野。 3、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文化,培养学生丰富的文化素养。 三、教材内容 1、古今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将概述中国文化的早期形成和演变,从两河流域及黄河沿岸文明,到春秋战国,汉代,以及唐宋元明清,而现代中国文化还有着深厚的传统底蕴,追溯到更古老的时代都会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2、媒体文化

对媒体文化,《中国文化概论》教案将从历史发展及其对当代文化的 影响入手,让学生明白现代媒体文化的深远意义,比如报纸、网络、 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以及其中的传统的文化与现代的文化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当代文化。 3、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方面,《中国文化概论》教案将对中国四大社会文化——婚 姻文化、宗教文化、习俗文化、节日文化等进行详细阐述让学生明白 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历程。 4、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方面,《中国文化概论》教案将重点介绍中国的古代建筑、 文物及其他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反映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 历史,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鉴赏这些文化遗产有助于提高学 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中国文化。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有关历史记载、古籍、新闻报道、课本教材等文献, 结合网络搜索。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的收获和建议

盐城师范学院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中国文化概论》考查试卷 学院:_____ 班级:_____ 学号:_____ 姓名:____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的收获和建议 【摘要】针对《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从书的内容来说,它让我们学习到了关于中国文化的很多方面的知识,对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大的价值与现实意义。但从这门课程的教学安排来说,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要充分发挥该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在课程的教学安排上不断得到优化,从而让同学们更多的学到中国文化知识。 【关键词】中国文化概论古代法律地理环境收获建议在本学期《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学习到了很多方面的知识,如对“文化”这个概念的整体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传统内涵、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姓氏的由来及衍变过程、古代的衣食住行、中国历代的科举制度、历朝的中央官制、古代的礼制、古代的法律发展过程、宗教的发展等等。通过这些方面的学习,让我较以前学习的知识有了更好地巩固和提升。 就以上知识的学习,我想着重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古代的法律发展过程这两方面,来谈谈我的学习收获。 有人说“我们不主张把一个民族的文化产生的动因、文化特征、民族性格以及文化的移动等完全归之于地理环境。”[1]但一个国家和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形成及发展确实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是文化形成的首要因素。中国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形成和发展的,对于中国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延续性、多样性、开放性与封闭性等特点。 由于土地、气温、雨水等条件较好,所以较早形成农业社会,使文化发展较早、较快。尽管也有游牧文化和农业文化的冲突和融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原则初探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原则初探 摘要:“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既有别于一般中国历史课程,也不等同于中国文化成果展览。经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逐步总结出这门课程的一般性教学原则:文化精神统摄原则,文化价值系统的非价值评判原则,历史与现实相交融原则,以精神变革把握文化变迁原则。它们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民族文化特性及其发展变迁的一般规律,从而也体现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本质特性。 关键词:教学原则;文化模式;精神统摄;价值系统;文化传统 2000年以来,安徽淮南师范学院开设的“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十多年来,在教务处等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课程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先后申报并获批院级与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进行颇有成效的课程建设。 就课程性质看,中国文化概论与一般意义上的中国历史课程有着根本区别;它的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出民族文化作为由精神到物质,由形上到形下的有机体系特性,体现出其核心价值、内在结构及其运动规律。换句话说,“中国文化概论”以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结构、精神运动轨迹及其决定的诸方面具体的外在形态为教学设计基本思路,从而充分显示民族文化的发展演变轨迹和基本特性。而一般性教学原则的确立,则是课程特性与教学目标的集中体现。 经过近20轮的教学实践和不懈的理论探索,我们精品课程组逐步提炼出能体现本课程特性的一般性教学原则:文化精神统摄原则,文化价值系统的非价值评判原则,历史与现实相交融原则,以精神变革把握文化变迁原则。下面分别展开论述。 文化精神统摄原则 这一原则应该是诸教学原则中的核心原则,因为它体现着我们对文化特性的正确认识:所谓“文化”,不是由一堆互不相干的僵死物堆积而成的混合物,而是由内在灵魂统摄的生命有机体。德国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与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都认为,每种文化就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有她的诞生、成长、强壮、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周期[1][2]。当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理论认为:文化模式即是“文化”的存在方式,它是民族文化各层面的复杂元素围绕该文化的核心价值系统(即本尼迪克特所谓的“制度化了的动机、情感和价值等背景”)或总体目标组成的一个结构复杂、功能齐全、和谐有序的有机整体。“整体”决定着各

中文专业中国文化史类课程的问题、现状与发展构想

中文专业中国文化史类课程的问题、现状与发展构想 作者:白金 来源:《河南教育·高教》2020年第12期 摘要:我国高校的中文专业大部分将中国文化史类课程设置为任意选修课,这反映出该课程对于中文专业学习的重要价值仍未被充分认识,且其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不尽适合中文专业教学的特殊情况。高校应该通过改变课程性质、增加总学时、修改课程内容、重编适用教材等方式,建设符合中文专业自身教学实践的文化史课程,这也是完善中文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中文专业;文化史类;课程改革 在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中国文化史类课程的位置十分尴尬,从20世纪50年代确立课程体系之初,它就长期存在于课程体系之中,但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却从未被重视过。从中文系的专业教师到一届届的学生,大都认为该课程有开设的必要,但在大多数时候都将其列为选修课,甚至长期未能开设。在我国大力开展通识教育的当下,探讨中国文化史类课程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剖析该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与价值,并在新时期中文教学环境下重构这一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于解决上述矛盾、完善中文课程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文化史类课程的现状 当前,我国各高校中文专业中,介绍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课程大致以“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化史”等名称为主。这些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虽存在一定差异,但它们介绍、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古代文明的主要教学目的则是一致的。因此,这类课程可统称为中国文化史类课程。目前,我国共有369所本科高校开设有中文专业。由于各高校的学术积淀与培养传统不同,不同高校中文专业的培养方向略有差别,但在主干课程设置上,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差异。

《中国文化概论》该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文化概论》该课程在 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迈向纵深发展,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更加严格,各个高校紧抓时机,积极开展并完善各个学科的综合体系建设,紧跟时代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也更加注意对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培养,人文社会类学科的开课率明显增高,逐渐建设特色鲜明、体系健全的大学生教育课程体系。“中国文化概论”作为人文素养中的基础性学科,也广泛的在各个高校中推广开来,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体系庞大,如何在这门课中讲好中国文化,发挥出“中国文化概论”课的教育意义,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非常重要,也是教育改革贯彻落实的具体表现,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明确“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定位 “中国文化概论”课虽然在许多高校中开设,但师生对于该课程的认识不足,导致课程的教学定位模糊不清。该课程在许多高校中,都是作为公共选修课来教授,缺少对该课程的宏观规划,课程的教学计划和学时要求,缺乏统一标准,学校教师的操控性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很大,选择这门课程的学生人数过少,还可能取消这门课程的开设,部分高校师生对此不够重视,导致教学秩序松散,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教学考核也缺乏科学合理的组织安排,难以有效检验师生的教学成绩等等,这些不同的状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化

概论”课程的教学实施,这也反映出该课课程体系的不健全,课程定位不够明确,缺乏统一的组织安排。高校在文化素质教育提升方面还需要继续加大努力,积极探索创新。 为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离不开教育体系的支持,离不开具体课程的点滴浇灌,就“中国文化概论”课来说,要使学科建设规范化发展,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就需要学科教学明确该课程的教学定位。对于该课程的定位,可以从加强师生对于“中国文化概论”课的相关认识入手,明确该课程在高校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课程的基础性质。该课程是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入门学科,也是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增进文化共识有着重要意义。该课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中国文化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全貌,又凸显了中国文化的诸多亮点。另一方面课程在内容上的综合性,改课在内容上有取有舍,坚持以拓宽读者的文化视野,丰富读者的人文知识,提高读者的人文素养,陶冶读者的情操,塑造读者的民族精神和增强读者的民族自豪感为原则,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文化精神展开,全方位地展示出中国文化优秀和卓越的一面,力求使学习者深刻领会文化内涵,全面正确地认识中国文化,继而以中国文化精神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建立文化自信。与此同时,字课程体系安排上,追求知识的思想深度,将文化的审美性和启示性高度结合,以期达到增人之识、益人之智、启人之思、壮人之气的目的。

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的应用

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在“中国文化概论”课 程中的应用 论文导读::本文拟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教育部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列为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计划。运用有效教学方法切实达成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论文关键词:文化人类学,中国文化概论,教学 上世纪末,教育部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列为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计划。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大部分高校以必修或选修的方式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开设了这门课程。作为一门跨专业的基础课程,“中国文化概论”正在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实现途径。学界就“中国文化概论”课的性质、体系、内容、教学手段和模式等问题进行了诸多探索,推动了课程建设。然而,针对现代性危机下的大学生价值困惑,如何在一定学术和教育理念的支撑下,甄选课程内容,运用有效教学方法切实达成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彰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本质特征与价值,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拟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其理论方法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的应用。 一、人类学理论方法及其课程观 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性及文化的学科,在西方国家对殖民地管理的应用研究中发展起来,衍生出众多的理论流派。

人类学秉承的独特理念和方法为文化和社会结构研究树立了新的范式,并为诸多相关学科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借鉴。文化相对论、文化整体论、主客位描写、田野调查、民族志方法和跨文化比较法等是人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核心。 (一)文化相对论 文化相对论又称文化相对性人文历史论文,主张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独有和充分的价值,对不同文化价值的评估应该是相对和平等的,没有衡量文化高低的一致标准。提倡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宽容和理解,将文化放置到具体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和社会形态中进行价值评判。文化相对论打破了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沙文主义的局限,“挑战了既有文明的正统性。”[1](p16)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坚持一直是人类学的宗旨,通过对异文化和他者的探究,寻求人类文化规律,并以此在跨文化比较中反观和审视自身。引发了20世纪下半叶西方国家的文化多元主义浪潮,持续讨论以美国为代表的民族国家的一体化与多元民族文化的冲突问题。 (二)文化整体论 文化整体论是指人类学对人类社会、文化整体性的认识,不同理论流派均秉持这一理念,都把其作为观察人类社会文化的手段。文化整体论有三层含义:一是对文化做历时性分析,关注文化的起源、演化、发展历史和延续性,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历史地形成的产物。二是从功能主义角度对文

“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摘要:本文针对高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现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 题与不足,即教材五花八门、教法传统单一、学生主体淡化;教学理念保守、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淡漠;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评估偏低等。为了满 足“文化强国”战略需求,提出三点教学改革的设想,即革新教学模式, 实现翻转课堂;优化教学理念,强化传承与创新教育;重新定位课程性质 与教学目标,扩大课程惠及面。 关键词:“文化强国”战略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一、当下我国高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教材五花八门良莠不齐,教学方法传统单一,教法吞没学法,学生 的主体地位淡化。 在教材的选用方面,各高校拥有完全自主选择权,教材版本五花八门,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笔者对当前我国各大高校使用的中国文化概论 教材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统计,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1)北师大出版社 出版的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2)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出版的金元浦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3)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 的李平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4)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邓天杰主编 的《中国文化概论》;(5)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杨汉瑜、冯雪燕主编的 《中国文化概论》等。其中在高校中影响最大、使用最多的教材是由教育 部高教司推荐的教材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以安徽省 皖西学院为例,笔者及我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组成员在教学中选用的均为 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平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这本教材系统性强,结构严密,分为上、中、下三编,全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成就、影

响等有较为系统全面的阐述。但是这门课程的教学时间非常有限,授课教师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将中国传统文化讲深讲透,几千年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绝非短短的32个学时的课堂教学可以系统演绎的。如若按照教材内容逐一授课,则势必造成泛泛而谈的结果,授课教师往往只能作面上的铺展,很难进行点上的深入,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根据笔者的调查,我校很多学生对此版教材的满意度不够高,普遍认为教材较枯燥乏味,可读性、趣味性不高。因此,笔者针对这个问题,适当做了补救措施,推荐张岱年版教材和梁启超、钱穆等学者的文化专著给学生课余阅读,期望学生可以通过比较性阅读互通有无、博采众长,多视角审视甄别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劣得失。 此外,以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为代表的传统公共通识课程多数是以教师“一言堂”方式开展教学的,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只能扮演听众角色,以听讲和做笔记为主,课后多是机械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这种单向传输知识的方式往往造成学思脱节、学用脱离,更没有把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实际教学效果自然是不够理想的。以皖西学院为例,我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基本以授课教师的单向传授为主,加之采用大班(约100人/班)教学模式,导致合作探究与对话讨论式教学难以有效组织和开展,这是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2.教学理念较陈旧,教学内容偏重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播,文化的传承教育与创新教育有待加强。 某些教育管理者和教育教学专家误认为什么都可以量化、科学化、模式化,不承认非量化、非科学化(如文学艺术)、非模式化的价值,极容易导致人文精神的流失。以皖西学院为例,教师多以知识单元和專题形式对中国古代哲学、史学、文学、宗教、民俗、文字、图书等展开阐述,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