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学》

《社会学》

《社会学》
《社会学》

《社会学》模拟试卷一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下面的选择题中,有一个或多个答案,请选出全部正确的答案。每小题2分,

共30分)

1、下列属于社会学的实践功能的有( CDE ) A.解释B.预测 C.管理D.咨询 E.监督

2、孔德关于社会秩序和稳定的理论是 ( B )

A.社会动力学

B.社会静力学

C.社会进化论

D.社会发展论

3、认为社会学原理具有普遍性,适于一切社会生活,因而把社会学与其它各门社会科学的关系看作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的是( ) A.总合论B.综合论C.普适论D.中心论

4、个体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

A.教导有关生产与生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B.教导社会规范

C.树立生活目标,确立人生理想 D. 培养社会角色

5、根据角色行为规范化程度,我们可以将社会角色分为( ) A.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B.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

C.规定型角色与开放型角色D.功利型角色与表现型角色

6、从社会化的类型来看,劳教属于()

A.再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理想社会化

7、按照社会群体的不同分类,家庭属于( ) A.次级群体B.初级群体C.小群体D.大型群体

8、韦伯社会分层的政治标准是()

A.财富

B.声望

C.职业

D.权力

9、凡是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突变,或由于某项社会发明与创造而引起的相当多的人的流动叫做()

A.代际流动

B.自由流动

C.结构性流动

D.垂直流动

10、社会流动的根源是()

A.社会改革或革命 B.战争 C.社会生产力发展 D.社会价值观改变

11、通过以下何种途径,可以实现社会流动()

A.住址变动

B.职业改变

C.出差

D.升学

12、下列属于农村社区特点的是()A.人口密度低,同质性强,较少流动 B.经济活动集中,以工商服务业为主要职业和谋生手段 C.家庭作用重要,血缘关系浓厚,人际关系紧密

D.家庭规模小,血缘关系淡化,人际关系松散 E.社会结构、社会分工简单

13、影响一个国家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因素有()

A.人口

B.社会制度

C.生产技术

D.资源和物力

14、下列属于负向的社会变迁的有()

A.社会停滞

B.社会倒退

C.社会进化

D.社会现代化

15、下列属于强制性社会控制组织的是()A.监狱 B.战俘营 C.劳教所 D.学校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社会角色扮演

2、社会群体

3、角色混乱

4、社区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社会变迁的含义与主要内容。

2、试简述社会流动的内涵与类型。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联系实际,试论述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2、您认为当前我国哪些社会问题比较严峻,试运用社会学的知识从现状、原因和对策三个方面分析其中的一个社会问题。

社会学概论作业总

A. B. C. D. A. B. C. D. 3、城市社区的社会关系以( A. B. C. D. 4、以下哪种方式可以表现社会角色?() A.

B. C. D. 5、交换理论研究的主题是( A. B. C. D. 6、初级群体的概念最早是由( A. B. C. D. 、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或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这是:A. B. C. D. 8、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是:( A. B.

C. D. 9、把社区分为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是根据( A. B. C. D. 、根据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可以将群体划分为( A. B. C. D. 11、严格限制农村农业户口居民迁入城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是在( A.1951 B.1954 C.1956 D.1958 12、为社区这一概念加上地域含义的学者是( A. B. C.

D. 13、霍桑实验提出了( A. B. C. D. 14、有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称这为( A. B. C. D. 15、研究表明,一个群体的组合式的规模是( A. B. C. D. 16、社会制度最基本的特征是() A. B. C. D.

A. B. C. D. 18、社会制度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 A. B. C. D. 19、截止到 A.28.9% B.41.8% C.52.3% D.70.6% 20、邻里群体的结成是以( A. B. C. D. 21、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管理方式是(

(2014版)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社会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孔德《实证哲学教程》 2、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功能社会批评功能教育功能 二、选择 D 三、名词解释 社会学:它是指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的具体科学。 四、简答 答:社会学的认识功能: (1)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和 将来怎么样。 (2)社会学不仅提供现成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 社会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社会学的实践功能: (1)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基础上,进而帮助人们维护 和改善现存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那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 社会体制方面从而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 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 (2)社会学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科学的管理社会和制定正确的社会政 策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第二章参考答案 一、选择 1、B 2、B 3、B 4、A 5、C 6、B 7、B 8、C 二、填空 1、指导与被指导 2、圣西门 3、整合 4、传统型权威个人魅力型法理型 5、托夫勒奈斯比特 三、名词解释 社会学“本土化”:就是社会学中国化,也就是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 四、简答 1、韦伯提出划分社会分层结构的三重标准: (1)经济标准,指个人在经济市场中的机会,即收入和财富的多少。 (2)政治标准,即权力。 (3)社会标准,即声望。 2、(1)研究理论的模式化; (2)研究过程的程序化; (3)测量工具的精确化。 五、论述 (1)情感方面:情感性——情感中立。 (2)义务方面:扩散性——专一性。 (3)规范方面:特殊性——普遍性。 (4)地位方面:先赋性——自致性。 (5)利益方面:集体——个人。 第三章参考答案 一、选择 1、C 2、B 3、A 4、C 5、B 6、B 7、C 8、A 9、D 10、A 11、ABCD 12、C 13、D 二、填空 人口环境文化劳动 三、名词解释 1、社会制度:它是建立在一定生产方式之上的社会结构,它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及其模式和规则,是社会行为的规范体系。 2、文化濡化:由于传播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元素相互接触,其中一种文化吸收或采纳了另一种文化元素,并且使之与主文化协调起来,最终成为主体文化中的一部分。 3、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思想和行为交流的有机渠道。 四、简答 1、(1)他认为个人应服从社会,社会必须制约个人的需要。 (2)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人和其他动物不同,并不仅仅满足于生理上的需要。因为满足不会解决需求,只激起更大的欲望。 (3)在协调运行的社会中,社会对个人倾向施加限制。这样所有社会成员就有了共同的目标,社会得以稳定有序。 (4)如果打乱社会秩序,社会对个人意愿的控制就会失效,社会就会放任个人自行其是。涂尔干将此称为“失范”。 (5)失范的存在和发展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是不利的。 2、(1)从历史上看,最原始和最早出现的关系是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自身生命生产中产生的关系,这就是家庭中的关系。家庭中的关系是最典型的初级社会关系。

社会学

1:[论述题] 1.文化 2.社会互动 3.社区 4.组织目标 5.社会变迁 6.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有哪些? 7.社会化的机构有哪些? 8.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是什么? 9.如何控制越轨行为? 10.现代化的内容有哪些? 11.结合实际说明当前失业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对策 12.简述韦伯的三位一体社会分层理论。 ?? 参考答案: ?1.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物质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惯、信仰和价值等。 2.社会互动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是发生在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过程。 3.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 4.组织目标是每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的某种有待于实现的未来状态,它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代表着一个组织的未来和发展方向。 5.社会变迁指社会的一切变化,特别是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变化。 6.研究对象的特点主要是:(1)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是社会学研究的具体入手点。(2)社会学要探索的是部分对于整体的意义,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性。(3)社会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是对社会现象的具体研究。

.家庭2.学校3.同龄群体 4.工作单位 5.大众传媒。 8.正功能 第一,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第二,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尤其是情感需要。第三,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负功能 首先,从微观心理角度看,初级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社会发展。 其次,从宏观结构角度看,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9.(1)周密推进改革,减少社会解组现象,制定社会政策,减轻对弱势群体的伤害。 (2)建立社会预警系统。 (3)重建社会道德体系。 (4)加强法制建设。 10.(1)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2)以民主和效率为标志的政治现代化。(3)城市化。(4)以科层制为起点的组织管理的现代化。(5)社会结构的变化。 11. 失业问题的成因 1.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 2.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结构性失业。 3.市场取向的改革导致制度性失业。 4.宏观经济波动导致周期性失业。 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 1.实现促进就业的经济增长。 2.积极发展中小企业。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鼓励灵活就业。 4.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 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黑龙江人文与社会课程标准.docx

黑龙江人文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 新理念新面貌新体验 ——鸡冠区东风小学韩春兰 黑龙江人文与社会课程是基于我省实际,由我省自行开发,在全省范围内义务教育阶段1---9年级实施的 ,以进一步提高我省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基本目的而开设的地方性必修课程和综合文科课程,是我省每个义务教育阶 段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其修习的质量同样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部分,也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 部分。一、课程性质地方性、必修性乡土性、综合性人文性、社会性经典性、具体性活动性、探究性浸润性、体验性生活性、真实性1、具有地方性和必修性:地方课程和其他课程一样,都担负着为 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本素质基础的功能,同样是必须认真开设的课程,根据前面所讲的设置黑龙江人文与社 会课程的意义,我们已经知道本课程不是可开可不开的选修课,而是同国家开设的课程一样,必须同等对 待,是学生必须学好并且会学的一门课程,这是它的必修性。至于地方性,从字面上看,就是教材 所选取的内容都是发生在黑龙江省的风土人情、民族史话、物产名胜、人物事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上述 黑龙江省省情的学习、认识、感悟,传承和弘扬黑龙江的文化和精神。2、具有乡土性和综合性:乡土性是在全省地方性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教师、学生所处的地区选取本地有价值的可利用的区域性的教 学资源充实教学内容。比如,根据具体的教学主题我们可以选取鸡西地区的一些人文景观、环境资源、民俗 风情等,以此来激发学生认识了解热爱家乡的情感。这也是置换教学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具体要求和体 现。综合性表现在本课程在取材范围上,以我省现行行政区域内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人 文社会类内容为基本课程内容。涉及到多门文科课程的整合,它与龙江地理、历史、艺术相融合自不必说 了,它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课还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更多的时候是要运用活动化的教学策 略,指导学生走出学校,采用调查走访参观的学习方式来加深对家乡的认识,指导学生参与社会更好的做 人。这体现了它的综合性。3、具有人文性和社会性:本课程在取材范围上,以我省现行行政区域内 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类资源为基本课程内容,以综合反映我省概貌为基本方 式。在课程目标上,特别强调通过黑龙江人文精神的挖掘和分析,人类智慧的张扬和赏析震撼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的共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它属于人文社会类课程。例如,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主题设置是“居民”,围绕着这个主题,教材从三个方面“和睦的群体”、“智慧的群体”、“爱国的群体”来让学生感受龙江、认识龙江、热爱龙江和贡献龙江。让学生知道我省是移民大省,有54 个民族居住在黑龙江境内,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通过让学生以听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感受我省各族 人民和睦相处的事例,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贡献,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积极探索、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运 用智慧不断改善生活质量的行为。他们发明创造了弯子炕、火炕、捕鱼狩猎的工具滑雪板,为解决寒冷等不 利自然条件给生活带来困难而发明淹酸菜等。还有很多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游戏后来演变成各种体育活动, 像弓箭打猎演变来的打口袋游戏、拉网捕鱼演变来的拔河游戏、盖房子演变来的搭积木游戏等。近代在黑龙 江大地上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他们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民族尊严,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者。比如,杨靖 宇、赵尚志、杨子荣、赵一嫚等;还有为了开发北大荒建设黑龙江,为了国家的石油工业、森林木材工业而 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铁人、科学家、支边青年、广大官兵等,这些人物、事迹即是经典的也是具体的,即具 人文性又是我们黑龙江省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其中人文精神、经典事例的挖掘和分析,像铁人精 神、大庆精神、智慧群体精神等人类智慧的张扬和赏析,对英勇无畏、乐观向上不怕艰难困苦不怕牺牲的黑 龙江人的学习和崇敬来震撼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的共鸣,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萌发保卫家乡和 用自己的智慧为龙豪,在相关联的教材内容的不断学习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情感世界,达到 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性、探究性的教学之中,增强学生的体验性认识。本课程以学生直接收集资 料并参与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将知识寓实践、体验活动之中。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 程目标为目的,以学生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 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本地 所能提供的教学条件,实事求是开展有实效的教学活动。活动中可采用讨论、资料调查、情景模拟、参观访

社会学作业

读《乡土中国》有感 前不久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由于是浅读,所以无法完全领悟本书的真正内涵,在这里只能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感受。 本书写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社会学著作。虽然全书不足五万字,但是它所表达的内涵却并非那么简短。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书从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地缘与血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等方面展开叙述,生动全面地展现了乡土中国的面貌。读每一章时都有很多感触,在这里就抽取几个方面简要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乡土社会的物质基础 土地,无论何时都是中国乡土社会的物质基础。关于“土”的思考“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诚然,当今社会,城里人习惯用土里土气、土头土脑来藐视乡下人,然而只有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土是他们的命根子,是一种宝贵的象征,一种质朴的感觉,一种返璞归真的踏实和厚重。我们的民族与泥土是分不开的,几千年来,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土地在我们的文化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现在的一切归根结底是来自土地。我们怎能不尊重乡土,不尊重我们世代休养生息土地,不尊重农民,不尊重自己古老的文化呢? 中国有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乡土性成为我们民族血液的一部分,天然地产生了对土地的依赖,从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我想这也是因为土地是中国乡土社会的物质基础所造成的,一般而言,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乡土社会中,血缘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就像墓碑上粗略地描绘出该社群的家谱一般。中国乡土社会的稳定性也造就了中国的乡土人生于此、长于此、死于此,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尽管时光飞逝,沧海桑田,中国人大多还是有着“落叶归根”的思想,这些都是乡土性的表现。

社会学(打印版)

1.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中正式提出的。 3.严复把社会学翻译成“群学”,收荀子的“人生不能无群”影响。 4.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大体可以分成3类,良性运行、中性运行、恶性运行;协调发展,模糊发展和畸形发展。 5.“社会”,主要指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将来的的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学是认识社会的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 6.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社会运行大体上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运行也就是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运行的内外条件: 1 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 2 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 3 经济条件为决定性条件 4 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 5 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 6 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 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应 社会运行机制 机制亦称机理,含义:一是指事物各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即结构;二是指事物在有规律性的运动中发挥的作用、效应,即功能;三是指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机制,就是“带规律性的模式”。 社会运行机制是一个有联系的系统么我们将其分为动力、整合、激励、控制、保障等五个二级机制。 7.社会概念、特点、功能、原则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马克思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社会”一词最早出现于《旧唐书-玄宗上》 特点:(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

第二章-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特征与功能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1.社会学这个词是由奥古斯特?孔德首先提出,他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的科学 2。涂尔干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事实的科学 3.韦伯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行动的科学 4.索罗金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科学 5.格奥尔格?齐美尔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他反对实证主义,认为社会是独立于个人之上的真实存在的观点,也反对社会的抽象的和只有个人的存在才是真实的观点,而主张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他于1908年和1917年先后出版的,《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和《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两本书,深刻地论述和研究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格奥尔格?齐美尔(1858至1918年) 二、社会学的特征: 1。整体性:社会学从整体角度考察并分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整体性是社会学创始人确定并为后人坚持的最基本的特点,所谓社会学想象力最重要的视角就是整体性。 2。综合性:两层意义: (1)社会这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相比,它不是专门研究一种社会现象,而是研究所有社会现象中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这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 (2)社会学的综合性还表现在它是从各种社会现象的普遍联系中去寻找规律性。 3.经验性:社会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后,始终是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科发展基础的。 4.应用性: (1)社会学的知识非常贴近社会生活,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行着、体验着的,掌握了社会学帮助人们更自觉地运用社会学理解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公共问题 (2)社会学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全体成员所关注的

社会学作业

戈夫曼的戏剧理论 “拟剧理论”或“戏剧理论”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运用符号预先设计或展示在他人面前的形象,即如何利用符号进行表演,并使表演取得良好效果,其研究重点在“互动”,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互相直接见面的时候,一个人与另一个人行动的交互影响。” 一、表演人生: ⑴人生是一场表演,社会是一个舞台。戈夫曼的全部著作都是以这样一个基本观点为前提的。 ⑵表演本身又分两种。一种是不知道自己在表演,即不自觉的表演;另一种是知道自己在表演,即自觉的表演。 ⑶从一定意义上说,符号本身就具有某种欺骗性,符号的基本属性就在于是其非是。艾柯将符号学定义为“原则上是一门研究旨在撒谎而可以利用的一切事物的学科”,因此符号也就是“能用来撒谎”的事物。符号能力的获得使我们永远地脱离了单纯的物理世界,“人的符号活动能力进展多少,物理实在似乎也就相应地退却多少”。 ⑷人际传播的过程就是人们表演“自我”的过程,但这个“自我”并非真实的自我,而是经符号乔装打扮了的“自我”。 二、印象管理:我们根据什么来表演?在什么样的情境中表演?怎样去表演? 在人际互动中,“不管个人在头脑中所具有的具体目标是什么,也不管他达到这个目标的动机是什么,他的兴趣始终是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控制他人对他的反应。这种控制将主要通过影响他人而逐渐形成的限定而实现的,而且他能通过给他人某种印象的方式借以表现自己达到影响这种限定的目的,他给人的这种印象将引导他人自愿地根据他的意图而行动。”这就是所谓印象管理。“连结戈夫曼著作的纽带,总是印象管理的各种变化形式。” ⑴理想化表演。这种策略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掩饰。“表演者会掩盖或部分地掩盖与他自己理想的形象不一致的活动、事实和动机”,以便集中展示自己理想化的形象。 ⑵误解表演。富人装穷,流氓扮绅士都是误解表演的例子。 ⑶神秘化表演。与互动方保持一定距离,使对方产生一种崇敬心理的表演称之为“神秘化表演”。 ⑷补救表演。 三、表演框架 戈夫曼所讲的“框架”,是指人们内化了的现存的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是一系列的惯例和共同理解,也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舞台上进行演出的依据。 戈夫曼并不关心客观世界的实际状况,而是关心这个世界在人们心目中的状况,即人们对它的定义。“我所面对的也不是社会生活的结构,而是个人在他们社会生活的任一时刻所拥有的经验结构。”这种主观的经验结构就是所谓表演框架,人们是依据这种主观的经验结构来表演的。框架被戈夫曼定义为“一种情境定义,它是根据支配事件——至少是社会事件的组织原则以及我们在其中的主观投入作出的”。 四、污名问题 “污名”:“当一个陌生人出现在我们面前时,马上就有迹象表明他具有一种属性,这种属性使他可能成为一种与众不同的人,成为一种不大值得羡慕的人——总而言之,一种坏透了的,或一种非常危险的人,或一种非常懦弱的人。他就是这样在我们心目中从一个没有缺陷的、正常的人贬低为一个有污点、被轻视的人。这样一种属性就是污名。” 一个人本身是否有缺陷或者有污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在一定的社会群体和交往关系中被其他人视为是有缺陷、有污点的人。

社会学资料(1)

社会学资料 一、上海市的一位陶姓女工被闸北区检察院以诈骗罪批准逮捕。据报道,这位女工前一段时间假冒企业名义在社会上集资,以到期可以获得高额利润为诱饵,骗得一些市民共计两万余元的钱款。根据报纸上的介绍,这位女工之所以进行金钱诈骗,既不是为了自己挥霍,也不是用于自己的正常消费,而是为了给自己孩子所在的学校提供赞助。其目的是为了儿子在学校中可以得到老师的热心照料和重点辅导。——上海《生活周刊》 1.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社会角色的相关理论,分析陶姓女工诈骗这一事件。 答案:首先,任何社会角色总是与其特定的权利和义务相联系的。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 其次,社会角色的扮演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必须经过人和某种规范的认可才能扮演。也就是说,要进行角色确定,回答“我是谁”的问题。来确定自己的实际地位、与别人的关系,从而充当该角色。 第三,陶姓女工在确定自己是孩子的母亲这一角色上不存在问题。但是在非法集资这一问题上,陶姓女工没有确定好自己的角色,即出现了角色确定不当。从而出现了违法事件。 第四,陶姓女工在扮演社会角色过程中出现了角色失调现象,犯了角色不清的错误。即陶姓女工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从而导致了角色失败。 二、在中国,家庭养老既是一种悠久的传统,也是一个古老的制度。“父母在,不远游”。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子女养老和在家养老是合二为一的。据中国1987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全国城乡老年人口家庭类型均以三代户所占比例最大,大约占全部老年人口家庭的50%。1987年的调查还表明,老年人与子女共居的比例高达80%。而据90年代初中国年龄科研中心有关“中国老年人供养体系调查”,

社会学第三套作业及答案

目前,在社区研究中常见的研究方法具体包括:(ABC)。 A: 人类生态学方法 B: 人类学方法 C: 社会体系方法 D: 人类系统学方法 (B)是指由网络衍生出来的、因众多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上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所形成的具有的文化认同感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 A: 城市社区 B: 虚拟社区 C: 农村社区 D: 实在社区 农村社区的特征包括:(ABCD)。 A: 居民生活自给性强 B: 居民生活简朴 C: 居民观念比较保守 D: 居民的同质性高 对社区发展理论和方法作了比较详细概述和总结的是美国社会学家(CD)。 A: F·法林顿 B: J·斯坦纳 C: 桑德斯 D: 波尔斯 虚拟社区与实在社区最大的区别表现在:(C)。 A: 超时空性 B: 身份自由选择 C: 地域空间的界定 D: 话语权利平等 虚拟社区与实在社区的联系在于:(ABCD)。 A: 虚拟社区是对实在社区的反映和重构 B: 实在社区中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会影响到虚拟社区的建构 C: 虚拟社区会反作用于实在社区 D: 虚拟社区和实在社区在功能上具有互补性 (D)认为,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总是先于非物质文化而发展,之后非物质文化会发生适应性变化,二者的变化在时间上是有差距的。 A: 汤恩比 B: 索罗金 C: 熊彼特 D: 奥格本

社会学从(ABC)等角度来解释越轨行为何以发生。 A: 社会结构 B: 社会文化 C: 社会变迁 D: 个人特性 关于社会控制的论述正确的是:(ABCD)。 A: 社会控制主要表现为外在社会力量的施加 B: 社会控制建立在既定的社会规范基础上 C: 社会控制不排除个人内在约束力的发挥 D: 社会控制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为实行制约和限制 “社会政策”一词最先源于(D)。 A: 中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谋财害命属于哪种越轨行为(BD)。 A: 正向越轨 B: 负向越轨 C: 违纪行为 D: 犯罪行为 (C)是指国家或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公正与社会进步而采取的各种原则或方针。 A: 社会制度 B: 社会控制 C: 社会政策 D: 社会规范 (D)从社会结构中寻找越轨的原因,强调社会越轨的相对性。 A: 社会失范论 B: 文化冲突理论 C: 亚文化群理论 D: 标签理论 下列论述错误的是:(B)。 A: 组织控制手段与制度控制手段颁布的名义不同 B: 组织控制手段与制度控制手段的控制范围相同 C: 政权的实施借助于军队等国家专政工具 D: 法律具有权威性和有效性 撤职属于(BC)。

社会学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2012年在职研究生班入学考试试题 报考专业:文化社会学 考试科目:社会学 考试时间:2012年6月9日上午 考生姓名: 提示:请将答案按题号顺序写在答题纸的指定区域内;答题仅限使用同一种类、同一颜色的笔书写,不得在答题纸上作任何与答题无关的标记,否则一律按废卷处理。 一、简答题(共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社会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2、什么是再社会化? 3、家长制管理方式的特征是什么? 4、社会制度的正功能包括哪些? 5、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二、辨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判断错误或不作判断,该题不得分。共五题,每题5分,共25分) 1、初级关系是一种典型的特殊主义取向的关系类型,如朋友关系、恋人关系。 2、当前我国出现大批农民工进城打工的现象,这是一种非结构性的社会流动。 3、社会舆论是特定社会中的人们对于具有切身性、重要性、新异性和争议性 的问题所表达的情绪性的一致意见,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强制性。4、社区内总有一定规模的人口,例如一个行政村、一个居民区都可以说是社 区,但是如果人口规模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不能再称为社区,例如一个有几十万人口的城镇就不能再说是一个社区。 5、“文化堕距”理论的主要创建者达伦多夫认为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 文化,一般物质文化先变化,之后非物质性文化发生适应性变化。 三、论述题(三题中任选二题,如全答以前两题计分。每题25分,共50分) 1、从社会化的角度谈谈网络的快速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 2、请结合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分析我国当前的社会阶层情况。 3、试述马克思的社会变迁理论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

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题目(有答案)

任务1 单项选择 1/32)、“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2分) A、冲突 B、顺应 C、竞争 D、合作 (2/3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2分) A、语言 B、直立行走 C、思维 D、劳动 (3/32)、在人的个性的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为中介发挥作用。(2分) A、主观因素B、社会因素C、客观条件D、自然环境 (4/32)、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一个社会群体不是个人的累加而是()。(2分) A、数量规模的体现 B、个人关系的总和 C、结构的总和 D、关系的集合 (5/32)、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产生于()年代。(2分) A、19世纪3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 D、19世纪50年代 ( 6/32)、“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2分) A、生理的 B、自尊的 C、安全的 D、归属的与爱的 (7/32)、文化是指()。(2分) 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C、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D、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8/32)、()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的原理》定名为《群学肄言》。(2分) A、康有为 B、严复 C、吴文藻 D、费孝通 (9/32)、马克思认为,()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2分) A、经济交往 B、国际交往 C、政治交往 D、人际交往 (10/32)、人的社会需要产生的最基础、最原始的条件是人的()。(2分) A、物质需求 B、生存需要 C、生理需求 D、规则需求 (11/32)、马斯洛于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2分) A、需要层次论 B、宏观需求理论 C、激励理论 D、社会需求理论 (12/32)、从一岁半到六七岁的阶段。该阶段,作为能够进行思维活动的人来说,是开动和运转思维机器进行实际运算操作的准备阶段,是()。(2分) A、感知运动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或命题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社会学

科学在人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社会学是什么? 社会学就是人们研究社会所形成的学说。 社会学是对人类自身社会的研究,包括人类生活、人类群体、人类行为等多个方面。 社会学是对我们自己的研究和探索。 社会学的作用? 1、开阔视野 2、拓展想象力 3、塑造自我——通常是社会塑造的,但可以选择以何种方式融入或 影响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创造自己的个性。4、自我启蒙——自我教育——生活中常遇挫折…社会学视野,多角 度看问题,进而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法。 5、政策效果评价和制定规章制度——社会学有助于我们评价某项政 策的效果,一项政策或计划往 往具有善意的动机,但结果可 能却适得其反。 6、尊重文化多远性——社会学可以使我们其他的观点出发来解释社 会,而不是从自己的主观出发。如果我们能 够解释别人是怎么生活的,就能够理解他的

想法,从而会尊重他人和他所依附的那种文 化。 经济学追求效率,社会学追求公平 三、社会学研究的对象 社会整体(系统)——Social systems 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ship——P21 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P22 社会制度——Social institutions 社会变迁——Social changes 社会行动(行为)——Social actions 四、社会学研究的视角 1、宏观 2、微观 3、静态 4、动态 五、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1、社会学的产生 19C 法国孕育最初的社会学 Background:18C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第二等级的崛起 高卢人热情和浪漫的民族特点 代表人物: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现代社会学始祖 埃米尔?涂尔干 2、社会学的发展 代表人物:卡尔?马克思阶级分析观点解释不平等,指出社会变革的根源。

社会学(第三版 郑杭生)第二章 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第三版郑杭生) 第二章什么是社会学 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一)早期结构功能学派 1.孔德 研究有机物的科学—天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化学 研究无机物的科学—生物学、社会物理学 2.迪尔凯姆 ?社会事实: 社会事实具有不同于自然现象、生理现象的特征和特殊的决定因素。它先于个体的生命而存在,比个体生命更持久。它的存在不取决于个人,是先行的社会事实造成的。社会事实以外在的形式“强制”和作用于人们,塑造了人们的意识。 (二)理解社会学派 乔治·齐美尔 马克斯·韦伯 (三)结构功能主义 帕森斯 (四)符号互动论 库利—米德—布鲁姆

二、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观点和分类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社会。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关系的科学。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行为或社会行动的科学。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的科学。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群体或群体生活的科学。 ?社会学是研究人类共同生活的科学。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文化的科学。 ?社会学是研究人们相互作用的社会形式的科学。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运行和发展的规律性的综合性具体科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对社会学的定义 第一类:侧重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 ——实证主义路线第二类:侧重以个人及其行动为研究对象 ——反实证主义路线第三类:侧重以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为指导 三、正确把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 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 1.概念解析 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纵向运行: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横向运行: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社会诸 要素、系统间的的交互作用。 良性运行—协调发展 中性运行—模糊发展 恶性运行—畸形发展 条件:指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所需的内外部条件。 机制:社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 2.从社会学的层次结构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问题 社会学基本问题层次——原问题 社会学对象问题层次——总问题 社会学范畴问题层次——分问题 第二节社会学的知识体系 一.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理论:也称理论社会学,它是对社会构成要素、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过程、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问题的理论性分析。 ?研究领域:社会学理论、社会学史、社会学思想史等。 ?表现形式:各种抽象的理论阐述。 二、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研究方法:从事科学的社会学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 三、应用社会学 应用社会学:指将社会学理论和社会研究方法运用于某一社会现象、

社会学作业答案

《社会学概论》每章关键术语及思考题 第1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 关键术语:实证方法P1:是自然科学研究使用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认为科学的假说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理论只有得到经验证据的晚辈完备支持时才可以接受 社会关系P10:是指两种不同属性的人们之间形成的社会交往的形式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的不同类属之间的稳定的关系模式,一般指社会中各群体之间的关系,是从总体上分析社会整日内在关系模式的概念 社会行动P12:微观上从动态的角度考察社会,指人们有意识的注入了某种社会意义的并与他人发生关联的行动 社会过程P11:宏观视野关注,从动态的角度考察社会 思考题: 1、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的?P2 1 标志:18世纪法国哲学家孔德不但提出了社会学的概念和学科的基本框架,而且提出了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基本想法,被称为社会学的创始人; 2 条件:(1)社会历史条件:社会现实的发展和变化促进了社会科学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思想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分别从思想上和经济上推动了社会学的发展 (2)思想条件:社会学产生之前许多思想家对社会结构社会变化的规律和未来图景进行探索作为惊出促进着人们对社会的进一步认识(3)学术条件:与欧洲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分不开,启发了社会思想家对社会的认识 (4)马克思与社会学:马克思从经济角度对人类历史进程进行解释,他的阶级理论和冲突理论、关于异化的思想是社会学理论中永久组成部分 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P12 社会学是从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多个层面去研究社会现象,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P13 3、社会学的功能有哪些?P21 功能是部分对整体所发挥的作用。社会学的功能是指社会学这门学科对于人类和具体社会的运行所起的作用。(1)为社会发展战略的选择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2)有利于制定和实施科学的社会规划

社会学的一些概念

族群 在民族学中指地理上靠近,语言上相近,血统同源,文化同源的一些民族的集合体,也称族团。比如中华民族可分为华夏族群,百越族群,百濮族群,氐羌族群,苗瑶族群,突厥族群,蒙古族群和女真族群等 米德的自我概念 米德认为在社会心理学中,我们并不使用组成群体的那些单个的个体的行为来构造社会群体的行为,相反,我们从特定复杂的群体行动的社会整体出发来分析那些组成这个群体的单个个体行为。因而,他是从社会整体这个角度来定义自我的。他指出自我是一种社会实体,不能象希腊学者将其定位在心脏、大脑或者其它器官的。它是一种必须与整个身体联系起来的社会实体,只有自我与身体联系起来了,它才能与环境联系起来。自我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存在,必须把它当作整个社会系统和社会过程得组成部分来考虑;个体的自我只有通过社会及其中不断进行的互动过程才能产生和存在。并且自我具有下列特征,即它是自己的一个对象——这种特征既使它与其它对象区别开来,也使它与身体区别开来。所以,在表明人类都有自我之下,米德仅意指人是他自身的客体。 米德首先对他的自我概念做出了社会的限定,即它是从社会整体、社会和个体的互动的视角来定义自我的。在选取了研究的切入点之后,他展开了对自我的构成性分析——客我的一面和主我的一面。作为客体的自我,是客我。米德指出客我是一个人自己采纳的一组有组织的其他人的态度。客我是内化了的共同体的态度,是“概化了的他人”和团体规范的总和。是从他人的立场上评价和预测自我的反思方面。与客我相对的是主我,它是有机体对其他人 的态度做出反应,以主体姿态出现,它是允许更多的具体目标或结果出现的发动机。 主我是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对照自己的行为举止所做出的行动,他只有在个体完成了某种活动之后,才进入他的经验,因而,主我是不确定的;而客我是作为自己审视和评价对象的自我,是组织化的他人的态度,是社会价值观的映射,因而是确定化的和制度化的。主我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不断地对他人、对群体、对自然环境做出反应,调整自己。这种调整会改变他所反应的那一环境的类型,世界也相应的变成了另一个世界;而具有稳定性、必然性、普遍性的客我则能够得到共同体的承认。当然,就构成个体自我的主我与客我的关系而言,米德指出,这二者共同构成整体的自我。这种整体统一的共同归属是社会,因为从本质上说,自我就是一个社会过程,它借助于这两个可以区分的方面不断进行下去。作为社会实体的自我其产生依赖于三个条件:语言——有意味的符号、玩耍、游戏。姿势的对话和语言都是一种符号。只有这种符号的理解成为共同的经验时,交流才成为可能。通过交流沟通,个体获得了我们所说的某种心理内容,或者是说获得了自我。米德指出,自我在婴儿的早期并不存在,通过其与周围的诸社会个体的符号互动,作为他与该社会互动过程以及其中诸个 体之关系的结果才产生出来。 具体来说,个体自我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玩耍阶段、游戏阶段和概化他人阶段。在玩耍阶段,儿童开始表现出看待自己的能力,即把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分开来。在玩耍中儿童可能扮做一个母亲、警察或教师,在不同角色的扮演中视自己具有了一种把自身置于那些有意义的他人地位的能力。由此发展下去,以自我为中心的玩耍让位于游戏规则和配合。个体开始懂得它必须按照他在一个既定角色网络中所处的位置来看待自己,必须按照他如何与他人发生联系的方式知觉自己。正在玩棒球的人做什么是由他所具有的这个球队的其他每一个人的态度控制的,这些人的态度至少可以影响他自己特定反应。个体把这些他人的态度内化于自己心中。当个体把采取他人的态度来知觉自己的态度或行为的观点扩大到他所在的社区或社会时,自我发展进入最后的阶段——概化他人阶段(或称为“一般化他人”, the Generalized Other)。这时,个体被认为有能力假定推断一个社区总的观念,或总的信仰、

社会学概论作业

《社会学概论》课程形成性考核册 学校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

平时作业一 一、填空题(10分) 1、中国社会学起始于1903年严复翻译出版斯宾塞的《》一书。 2、是人的行为动力,是人们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 3、库利的理论认为,人们是通过与他人交往并借助他人的反映来认识自己。 4、社会环境就是人所生活着的具体社会,包括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关系与活动诸要素。 5、初级社会群体一般包括家庭、和儿童游戏群体三种主要形式。 6、社会组织利益受到社会利益及组织成员的影响。 7、竟争和成为古典人文区学分析社区的两个重要概念。 8、是社会分化的一个最重要形式。 9、官僚主义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官制,社会学中称为。 10、社会舆论有,自下而上两种形成方式。 11、人文环境失调包括社会关系失调、失调。 12、我国面临的就业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和 的问题。 13、社会工作方法主要包括个案工作、团体工作和。 14、关于社会变迁的几种理论中,我国战国时期的邹衍提出说。 二、选择题 1、“工作安定”属于那种需要()。 A. 生理的需要 B. 安全的需要 C. 归属的需要 D. 自尊的需要 2、以下那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A. 朋友谈心 B. 观众看电影 C. 顾客的摩肩擦背 D. 乘客之间前拥后挤 3、“社会”一词源于()。 A. 中国 B. 美国 C. 英国 D. 德国 4、文化是指()。 A.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 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 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 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社会学作业

考试序列号____ 帕森斯理论的简述与评析 课程名称社会学理论 学院政法学院 专业班级社会工作2班 学号 3110010006 姓名叶浩辉 授课老师刘勇 2012年12月8 日

帕森斯理论的简述与评析 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可以将其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社会行动理论,第二个阶段是结构功能主义,第三个阶段是广义系统理论。 社会行动理论 帕森斯认为行动的最基本特征是具有意志性和目标导向,也就是说,行动是主体朝向目标的动作。在社会行动方面,帕森斯主要研究人类理性在社会行动系统中的作用。其中有五大要点:一、行动者,具有自由意愿而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射体;二、目标,行动者追求的去向;三、手段,环境状态中行动者可以控制和利用的那些促成实现目标的工具性要素;四、条件,状态中行动者无法控制和该表的那些阻碍其实现目标的客观要素;五规范及价值观,一道行动者选择目标和手段。 结构功能主义 帕森斯认为,社会整合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行动系统内部共同维持以抗拒外来压力;二是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以使社会系统达到均衡状态。两者是任何一种社会行动系统维持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帕森斯提出四个基本范畴来概括这些能满足行动系统的基本制度化结构的功能,分别是:适应(A)、达鹄(G)、整合(I)、维模(L)。 广义系统理论 帕森斯认为,任何生命系统如果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具有某些基本功能并且某些必要条件。一方面是处理系统内部状态和对付系统外部环境。另一方面是追求目标和选择手段。帕森斯就此推论出四个基板必要功能,分别是:一、适应性功能,此功能是由行为有机体执行;二、目标实现性功能,此功能是由性格系统执行; 三、统合功能,此功能是由社会系统执行;四、模式维持功能,此功能是由文化系统执行。帕森斯认为四项功能和四个系统之间有控制层面和相互依赖的层次。行为有机体处于行为系统中最低的控制层面,它直接与外界物质环境相接触;行为有机体受性格系统的控制又是性格系统存在的必要条件;同样性格系统受社会系统的控制又是社会系统存在必要条件;社会系统受文化系统的控制又是文化系统存在的必要条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