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由_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诉求_近代马克思主义与西方自由思想之比较

自由_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诉求_近代马克思主义与西方自由思想之比较

自由_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诉求_近代马克思主义与西方自由思想之比较
自由_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诉求_近代马克思主义与西方自由思想之比较

自由: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诉求

———近代马克思主义与西方自由思想之比较

曾宇辉

(韶关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收稿日期:2008-09-25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自由思想及其当代政治价值研究”(07F06)

作者简介:曾宇辉(1963-),男,湖南洞口人,韶关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政治学博士,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与当代

中国政治研究。

摘要:自由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在西方思想史上,学派林立,观点杂陈,自由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都曾提出各自的自由主张和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以前人的思想成果为基础,第一次把自由奠定在现实的基石之上,建立了自己的自由观体系,揭示了自由的真义。在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正在成为渗透在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政治信仰里的价值理念,是引领全人类自由解放的指针。

关键词:自由;理想社会;西方自由思想;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348(2009)02-0075-06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Journal of Shaog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09年2月第30卷

第2期

Feb.2009Vol.30

No.2

数千年来,尽管许多思想家都在论谈自由,但自由的含义并不都一样。以赛亚·伯林在《两种自由概念》一文中说,“自由”这个词至少有超过二百种以上的意涵[1]。法国政治学家、哲学家孟德斯鸠也指出:“没有一个词比自由有更多的涵义,并在人们的意识中留下更多不同的印象了。”[2]我们认为,这也许正是自由在思想史上的无穷魅力之所在。

一、西方自由主义的自由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同时也是西方自由思想的发源地,他们奋起抗击波斯大军时呼喊的口号就是“为自由而战”。不过,这种与奴隶制相适应的自由是作为一种特权而存在的,一部分人的自由是以排斥他人的自由甚至是以对他人的奴役为前提的。自由最初的含义主要指自主和自立,意味着人身依附关系的解除和人格上的独立。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它的主要含义不再是奴隶的解放,而是人的解放,个性的解放。经过二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之后,自由演变为所有的人的一种权利,演变为自由主义[3]。

(一)英国古典自由主义

英国自由主义的奠基人是近代思想家约翰·洛克(1632-1704年),他在《政府论》(下篇)、《论宗教的宽容》两部著作中第一次系统论证了自由主义的自由思想。洛克总结了前人的思想成果,明确提出并论证了生命、自由和财产是人人享有的不可剥夺、不可转让的自然权利,集中体现了“一切形式的新兴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的要求和愿望,经过美国1776年《独立宣言》、法国1789年《人权宣言》和1793年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成了资产阶级的法律原则。乔治·霍兰·萨拜因评价说,洛克的天才的主要标志既不是学识渊博,也不是逻辑缜密,而是借助于“无与伦比的常识”,把过去经验产生的主要知识集中起来,“纳入他这一代更为开明的思想之中。他把这些道理用简明、朴素而有说明力的语言传给18世纪,成为英国和欧洲大陆往后政治学赖以发展的渊源。”[4]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法国的自由思想时指出:法国革命时的“自由思想正是从英国输入法国的。洛克是这种自由思想的始祖。”[5]

(二)法国启蒙时代的自由主义

在世界历史上,18世纪可谓是法国人的世纪,革命前的法国思想文化界酝酿了震撼世界的启蒙运动,让·雅克·卢梭(1712-1778年)就是那时自由思想的杰出代表。卢梭认为,人类的自由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的或天然的自由;一种是社会的或约定的自由。所谓自然的自由,即人类在自然状态下所享受的自由。卢梭像其他古典自然法学家一样,假设了人类的一个原始状态,即自然状态,并对这种状态做了许多设想。他设想人类在这种状态下是以孤立的个人而存在。每个人独自觅食和休息,由于当时自然条件非常优越,到处是野果,地广而人稀,所以他们在随便遇到的河沟里饮水,在果树下饱餐,在树下或洞里睡觉,过着一种无忧无虑、无牵无挂、无争无斗和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所谓社会自由,是指在社会状态下可以取得的自由。因为社会是由约定即契约而产生的,所以社会自由又叫约定自由。卢梭认为,在自然状态和真正的社会状态之间,曾有过一段人类的黄金时代或青春时代,但产生了私有制、贫富差别之后,人类不自由、不平等的状态就日益加剧。因此,卢梭深刻认识到,要实现社会的真正自由,就必须推翻以往的社会制度,寻找和建立一种使大家都平等和自由的理想的政治法律制度。他说:“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的自由。”[6]卢梭认为他已经找到了这一结合的形式,即所有参加者在平等的基础上重新签订一个社会契约,建立一个政治的和道德的共同体,即国家,由它来保卫大家的自由与平等,并以所有参加者的共同意志作为法律。这样,生活于其中的每个成员,除了受法律的管束外,不受任何力量的约束。而法律既然是公意,当然也就是自己的意志,所以他可以像以往那样地自由。这种在“服从自己本人”为特征的社会契约基础上所产生的自由就叫社会自由。

(三)德国古典哲学的自由理论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年)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而自由问题统贯着他的全部哲学。正如康德自己说的,自由是他“整个建筑的拱心石”[7]。康德第一个从认识论上揭示了自由与必然的二律背反,他认为世界上存在着自由和“没有自由”;“一切都是自然”。对这两个命题,康德分别从现象和“自在之物”的角度作了解释:人的行动作为现象或人的感觉经验来看一切都是自然的因果必然联系;而人作为理性存在体,作为神秘的“自在之物”,他的行动是有目的的,是完全按理性的普遍性原则来行动的,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影响。因此,从人的理性即“自在之物”的角度来看,人的行动应当是自由的。康德的哲学虽然提出了现象和“自在之物”的矛盾,但他把两者看成是割裂、互不联系的,他把“自在之物”排斥在认识领域之外,“自在之物”不可知。结果他的哲学仍不能解决自由和必然的二律背反。在伦理学领域内,康德对人按照理性的普遍性原则来行动作了发挥,展开了他以自由意志为中心的伦理观。康德认为,在伦理领域人是自由的,就是说人能够依据纯粹理性“自己立法”,对自己的行为能自觉决定和选择。不仅如此,康德还在他的审美和艺术领域里,构造起自然和自由统一的图景。他认为在这个领域人的自由活动的目的可以在感性世界中得到实现,表明了自由和自然的先验的协调一致。康德认为艺术创作活动是人的天才的标志,表现了人的能动性和自由,在艺术创作的天才活动中自然的必然性和人的自由才达到了最高统一。德国古典哲学家给人类留下了一大笔优秀的思想成果,甚至已经揭开了蒙在科学自由观上的浮土。但是终究没有摆脱自身的阶级偏见和时代局限性,以至许多卓越的思想还停留在理论思辨中,还没有真正找到打开自由之谜的钥匙,不能在实践基础上唯物辩证地阐发科学自由观。这个历史重任,是由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的。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自由理想

正当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在高扬理性原则、讴歌自由精神之时,英、法等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固有的贫富对立、人的片面发展、道德的堕落等弊病日益暴露,理性王国遭到破产,自由国家并非自由。对此,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自由理想。

昂利·圣西门(1760-1825年)提出,资本主义是历史上一种过渡形态,它必然向实业制度发展。他认为,自由的基础是实业,自由只能随着实业而扩大,只能通过实业而加强。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社会是极不合理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和解放,因而只有建立实业制度。在这一制度中,财产由无产阶级和其他阶级共

同占有,生产劳动是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分配是按照个人的才能和贡献决定其收入的多少。“为了得到这种幸福,必须尽可能鼓励和保护农业、工业和商业的活动。应当以私人利益为刺激去推动开凿运河、修建道路和架设桥梁等事业,以促进排水、开垦和灌溉等工作。”[8]圣西门还提出,只有由实业家和学者掌握权力的实业制度才是真正合乎理性的社会制度。在新的制度中,社会组织的唯一而长远的目的,应当是尽善尽美地运用科学、艺术和工艺的现有知识来满足人民的需要,为民族造福,使一切人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在这里,圣西门突破了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克服了以往空想社会主义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第一次把运用科学技术和知识的手段来满足人们的需要作为社会政治组织的唯一目的,这是非常宝贵的思想。但是,作为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的缺陷是寄自由之希望于统治者、统治阶级的慈善和理性上。

被马克思称赞为“史无前例光辉灿烂的处女作”和德国“无产阶级的童鞋”的《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的作者威廉·魏特林(1808-1871年)在书中构筑了一个以“共有共享制”为基础的和谐与自由的社会,他称之为“民主共产主义家庭联盟”。在这个社会里,没有政府,没有法律,没有私有财产,没有货币,全体成员的能力和欲望都达到充分的和谐与自由。由于每个人需要生存和自由发展,魏特林主张人人劳动。他把劳动分为两种:一种是全体成员必须参加的有益劳动,用于生产人们生活的必需物品;一种是劳动者在有余力的情况下自愿参加的生产舒适产品的劳动,用于换取与自己劳动相应的舒适产品或其它享受。事实上,魏特林以他特有的方式把巴贝夫主义的平均主义分配原则同欧文主义者和圣西门主义者按照劳动分配的主张巧妙地揉和在一起。在他看来,人人都为满足一切人或全体人的共同欲望而贡献出自己的能力,人人都取得满足同等欲望的同等生活必需品,这是新社会制度和谐的体现。每个人都为满足特殊欲望而贡献出自己的能力,取得同自己贡献的能力相适应的满足特殊欲望的高级消费品,这是新社会制度自由的体现。这样,全体和谐不妨碍个人自由,个人自由也不损坏全体和谐。值得重视的是,魏特林对被剥削阶级自由解放的探究并不囿于一国一地之内。他认为,祖国的概念出现在私有制产生以后,各个资产阶级国家都不是无产阶级的祖国,而是他们的监狱。因此,必须“要推倒这些围墙,铲除这些统治和臣服的标志,彻底消灭这些恐怖、刑罚和压迫的工具”[9]130。只有当无产者打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社会以平等的一视同仁的方式照顾到它一切成员的生活的时候,我们才会有一个祖国”[9]130,才能获得自由,才能共享世界和谐。这些闪烁着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及全球意识的思想火花,后来被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加以吸收。毫无疑问,魏特林对人类自由的理解远远地超越了英国和德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但令人遗憾的是,他始终未能冲破空想体系的禁锢。因为就他而言,“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必要性,并不是由对于种种社会条件的深入了解而产生的,而是出于一种道德伦理的要求——

—每个人的自由和福利以及全体人的和谐必须得到保证”[9]27。也就是说,“他还没有认识到那决定历史进程的客观的、历史的规律性”[9]27。也正因为如此,他所主张的自由与和谐的社会仅仅是“颇为粗糙的、尚欠修琢的、纯粹出于本能的一种共产主义”[10]。

三、无政府主义的自由主张

(一)自由就是无政府状态

1848年,法国工人六月起义失败,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极度失望的小资产阶级彷徨失措,转而信奉P·普鲁东(1809-1865年)所宣扬的踢开国家的无政府互助主义的社会清算方案,希望从中找到出路。这就为无政府互助主义产生提供了社会基础。普鲁东认为,“王权永远是不合法的”。不管它以任何形式出现,君主政体也好,寡头政治也好,民主政治也好,总是一种人统治人的政治,因而是荒谬的。然而,随着社会的觉醒,经验产生了习惯,习惯发展成风俗,风俗又被编制成法律,这时的国王权威便逐渐减弱,他只能按照并非他所制定的法律来行事。于是,普鲁东得出一个结论: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人对人的权威是和这个社会所达到的文化发展程度成反比的。自从世界开始以来,财产和王权不断地遭到摧毁,属于意志的主权也在向属于理智的主权让步,这就说明,“人在平等中寻求正义,同样地,社会则在无政府状态中寻求秩序。”[11]286

那么,未来社会将如何发展?普鲁东认为,共产制和私有制这两种制度的目的都是好的,但它们所造成的结果却是坏的。原因在于两者都排斥一切并各自忽略了社会的两种要素:共产制反对独立性和

相称性;私有制则不能使平等和法律得到满足。所以普鲁东按照黑格尔的逻辑,把共产制作为正题,把私有制作为反题,然后以反题去纠正正题产生一个合题,这个合题就是他称之为“自由”的第三种社会形式。他认为,这种社会形式必须建立在四项原则基础之上。第一,平等。他强调地位平等,也就是说在于机会的平等,而不在于生活的平等。因为有了平等的机会,劳动者就可以求得美好的生活,它毫不侵犯正义和公道。第二,法律。他认为,从那对于事实的了解中产生出来的、因而以必要性本身为依据的法律,是永远不会触犯独立性的。第三,独立性。在他看来,从才干和才能的差别中产生的个人的独立性或个人理智的自主,可以在法律范围内毫无危险地存在。第四,相称性。他断言,只允许在智慧和情感的范围内而不许在物质对象的范围内存在的相称性,可以被遵守而不致于侵犯正义或社会平等。普鲁东以为这四条包含了共产制和私有制中一切“真实的、与大自然和社会的规律相调和的内容”,除去了它们“所含有的一切其他的原素”,因而它是“人类社会的天然形式的适当表现”[11]292。所谓“天然形式”,集中到一点,就是“自由”。

(二)强权、法律——

—自由之敌

克鲁泡特金(1842-1921年)认为,国家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在国家出现以前,人民都生活在自治的团体里,自由地决定自己的事情。这是人民的潮流占绝对优势的时代。后来,强权的潮流不断抬头,少数人为了实现对人民的统治需要有一个工具,于是便出现了国家。所以,国家一方面使人民的潮流受到压抑,人民的意志和创造力得不到发挥;另一方面使少数人得以为所欲为,任意侵吞和挥霍社会财富。他指出,这是社会进化滞缓的根本原因。克鲁泡特金不仅抨击了资产阶级的国家和法律,同时号召进行一场无政府主义革命,以建立一个理想社会。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他逐步构建了无政府共产主义社会的轮廓。克鲁泡特金认为,建立在自由协议基础上的城乡各自由公社的联合,是符合人的互助本性的一种制度,也是无政府社会的基本结构。他认为,人类发展的趋势正在把政府的干涉减至于零,主要就是要消灭那不公道、压制、独占三者化身的国家。在国家被废除之后,出现的将是根据“自由合意”原则组织起来的公社和自治生产团体的自由联盟。每个公社的成员都是自由平等的,由集体决定一切事物,没有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分。很显然,无政府主义自由主张违背了自由的客观规律。正因为如此,这一学说除了能给无政府主义实践者们提供理论依据外,不会对社会进步产生任何积极影响。

四、自由史上的巨大变革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由于各种原因,各个时代、各个流派的思想家们对自由的理解表现出种种片面性和抽象性,始终未能揭示出人类自由的真谛。只有马克思恩格斯才一扫千年迷雾,他们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以前人的思想为基础,创立了科学的自由观体系,并引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为之奋斗不息。

(一)自由是价值取向与科学认识二重维度的统一

马克思自由理念的萌生得益于其成长的环境。他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把自由的理想作为精神遗产留给了他的儿子,这是马克思的极大幸运。大学毕业后,马克思走进现实社会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其间所亲历的书报检查制度、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对摩塞尔地区农民状况的研究等事件,使他痛感普鲁士国家制度对人的自由的压制,深切同情劳动人民的悲惨处境,他早期的一系列文章,抨击了专制政府对思想和言论自由的限制,强调了人类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多样性,无情揭露了普鲁士国家反人民的本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几千年历史观领域是唯心史观的战场,马克思恩格斯却把现实的人作为历史的前提和自由思想的出发点,他们不仅把自己的理论奠定在唯物史观这一科学基础之上,更重要的是为人类指出了通达自由的可靠路径: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自由的首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决定的,是由生产力来推动的,而人的自由从最根本的意义来讲就是要求得到经济上的自由,没有经济条件,自由将会失去基础和前提。其次,生产关系变革是人类自由的另一重要条件。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不自由在为自由的到来创造着条件。资本家为剩余价值规律所驱使去发展生产、发展科学,终于积累起巨大的生产力,而正是这种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最终会冲破资本的禁锢,资本最后成了埋葬旧社会催生新社会的工具。马克思主义自由思想既体现着合目的性,又体现着合规律性,是价值取向和科学认识二重维度的统一。其中价值取向引导科学认识,科学认识为价值取向的深化和实现提供理论支撑。

(二)人自由与发展的目标是自由个性

马克思从来没有脱离现实空谈自由,他发现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生产资料为一部分人垄断,另一部分人被迫流血流汗,从事繁重的劳动,生产出财富供统治阶级挥霍,自己过着勉强糊口的日子,结果失去了发展自己个性和能力的机会,而统治阶级却能在很多方面发展自己的才能与个性。于是,个性的发展出现了矛盾与对抗。因而,马克思不得不把理论考察的重点放在揭示这一矛盾上。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物在统治着人,特别是无个性的货币成为人们的主宰,因为商品货币成了经济的杠杆,人与人的关系通过商品货币来中介,所有的人都对商品货币顶礼膜拜,而货币作为商品一般等价物是最无个性的东西,只要持有它就能用任何商品相交换,至于商品的其它属性和商品所有者的其它品质,往往不在考虑之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把劳动者的个性分割成了无数的碎片,结果物本身不断增值,人本身不断贬值,牺牲了人的发展,导致了人的意义的失落,使人成为片面的人、畸形病态的人。这种极不合理极不公正的现象显然不符合马克思的理想,他所设想的社会,不仅物质财富相当丰富,剥削压迫已被消除,更重要的是每个人的个性与才能都得到充分发挥,正如他在论述第三大社会形态人的发展时所指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创造条件。”[12]由此可见,自由个性在马克思的理想中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其它一切与之相比都是手段,只因为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才具有相应的价值。

(三)自由时间是衡量自由的重要尺度

马克思认为,所谓自由时间是指“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即非劳动时间,“这种时间不被直接生产劳动所吸收,而是用于娱乐和休息,从而为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广阔天地”[13]。它主要包括“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14]等。它是个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自由和发展的必备条件和重要尺度,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示。马克思根据人类活动的社会领域和发展状况,把满足必要生理活动时间以外的人的生存时间划分为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而劳动时间又包含必要劳动时间和自由劳动时间两个部分。必要劳动时间构成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为任何社会任何个人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行问题,即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劳动只是为了获取生存资料,人基本上处于自身自然再生产的状况,人只是获得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在剩余劳动时间里,人们超出了自然再生产的范围,但还局限于把自身作为物质生产者进行再生产的界限之内。而只有在自由时间范围之内,人们才能超出上述必须和外在目的的限制,把自身的充分发展和完善作为目的,使自己超越单纯的自然主体和劳动主体,成为全面自由的社会活动主体。自由时间的总量直接决定着人发展空间的大小。从社会历史看,剩余劳动时间为剥削阶级所占有,劳动阶级几乎没有多少自由可言。只有在未来社会,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才能在劳动主体上得到统一。

(四)自由是人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是思想文化动物,思想导致肉体和精神的冲突,亦可使二者趋于和谐,使人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马克思认为,虽然人所生活的现实社会不可选择,但他的道德信念可以不受外力强制而自主决定。在严酷的现实生活中,马克思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为大多数人利益而奋斗的道路,使自己成为一个与大多数人的利益密切相关的人,一个超出一己私利的人,一个超越时代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自由的人。在肉与灵两个世界面前,马克思既没有陷入世俗的现实生活,也没有把自己封闭在观念王国之中。正因为如此,使他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从而成为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精神导师。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是马克思全部历史考查和理论探讨的两条主线,对于马克思来说,再没有什么比个人和社会更重要的了。然而,马克思发现,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中,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并不一致。在原始部落中,个人只是其中一个分子,本身没有什么独立意义,也谈不上个人自由。在阶级社会里,只有少数人享有自由,广大劳动者则被拒于自由和发展之外。当然,剥削者的自由即少数人的自由也算不上是真正的符合人类理想的自由。这一点甚至连费希特与黑格尔都已认同:奴役别人的人自己也不可能获得自由。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人的自由只能是全社会的每一个人的自由,是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的统一。自然界、地球是一个生成的过程,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本来就是有

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则在人的身上延续其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人对自然做了什么,也就是对自己做了什么。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尊重和保护自然应是人类一项最基本的责任。然而,在探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如果仅仅停留在认识和保护的层面上,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在他们看来,与没有脱离自然的动物不同,人类不满足对自然的消极适应,如果人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便谈不上文明与进步,更谈不上什么自由了。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上述三个方面彼此之间也不是孤立的,而是同一过程的三个不同层面。“人同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和表现”[15]98,“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统一”[15]122,而主体人和自然的关系则在社会关系之中才能存在和完成。因此,只有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处于和谐统一之中,自由才能得以产生和实现,人才能成为人自身的主人、社会的主人和自然的主人。

参考文献:

[1]以赛亚·伯林.自由论[M].胡传胜,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3:189.

[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卷[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53.

[3]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6:177-190.

[4]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册[M].刘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548.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49.

[6]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3.

[7]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8]圣西门.圣西门选集:第2卷[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46.

[9]魏特林.和谐与自由的保证[M].孙则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08.

[11]蒲鲁东.什么是所有权[M].孙署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81.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4.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Freedom:Human Demand for Ideal Society:

A Comparasion of Marxism and Free Thought in the West

ZENG Yu-hui

(Department of Polictics and Administration,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512005,Guangdong,China) Abstract:Freedom is the common pursuit of mankind.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thought,there are many schools and divergent views.Liberalism,Utopian socialism and Anarchism have ever put forward their own freedom advocates and social ideals.Based on the fruits of predecessors’thinking,the founders of Maxism first laid the freedom on the cornerstone of reality,established their own freedom system and revealed the real meaning of the freedom.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the Maxist freedom view has been becomimg the concept of values infitrated in different social systems and different political beliefs.It is the compass which will steer the humanity into freedom and liberation.

Key words:freedom;ideal society;free thought in the west;Maxism

(责任编辑:陈景增)

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未来理想社会_陈志刚

陈志 刚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未来理想社会 内容提要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是有严格的区别的。在早期著作中,马克思不赞同当时流行的种种“共产主义”学说,他明确地把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称之为“社会主义”。在马克思看来,当时流行的种种共产主义只是社会主义原则的一个片面的实现,只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一个中介、一个环节,它不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的肯定,不是最理想的社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早期马克思 众所周知,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这两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地把未来的理想社会称之为“共产主义社会”。此后,他们有时也把未来的理想社会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可以说,这两个词在他们成熟时期的著作中可以等同使用。而且,他们并没有把社会 主义社会当作共产 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的提法。在《哥 达纲领批判》中, 马克思虽然提出了未来社会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的设想,但并没有把共产主 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称之为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称之为共产主义。把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称之为社会主义的是列宁。因此,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一直都没有什么区别,可以等同使用。然而,事实并不是如此。本文拟对此作个澄清。 一 马克思最早开始接触共产主义、社会 主义思潮是在莱茵报期间。1842年9、10月间莱茵报记者报道了斯特拉斯堡会议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讨论的有关情况,这遭到了保守、反动的奥格斯堡《总汇报》尖酸刻薄的攻击,马克思在《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中对《总汇报》的攻击作了驳斥,并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态度。马克思首先肯定,共产主义问题不仅是英、法两国的极端重要的问题,而且具有欧洲意义。另一方面,他又明确指出当时流行的各种共产主义具有空想主义的局限性,应该受到批判。他写道:“‘莱茵报’甚至在理论上都不承认现有形式的共产主义思想的现实性,因此,就更不会期望在实际上去实现它,甚至都不认为这种实现是可能的事情。‘莱茵报’彻底批判了这种思 想。”① 马克思明确指出了当时各种共产主义的弊端。在马克思看来,当时的共产主义并不是理想的、最科学的,必须探索一条不同于当时的空想共产主义的道路。 一年后,在德法年鉴时期和巴黎手稿时期,即1843至1844年间,马克思仍然坚持认为当时流行的种种“共产主义”的原则、理论具有局限性的观点,反对把未来的理想社会称为“共产主义社会”,明确地把自己追求的未来的理想社会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 1843年9月,马克思在致卢格的信中写道:“我不主张竖起任何教条主义的旗 ? 7?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33页。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期末考试复习题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期末复习题 1.阐述精神三变(尼采)理论的哲理。 答:尼采“精神三变”讲了三个关于骆驼、狮子、婴儿的故事。 (1)以三种生物骆驼、狮子、婴儿来譬喻人类精神的变化。他认为,精神会由骆驼变成狮子,再由狮子变成婴儿。骆驼,具有忍辱负重、意志强健有力、忍耐考验的特点;狮子,具有反抗的特征,是权力、威严、刚毅的象征;婴儿,有着超越,无欲望,无忧愁,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创造力的特点。 (2)这三个故事充满了哲理:在起步的人生过渡阶段,一定要有坚韧、朴实,像骆驼那样忍辱负重的精神;当人生步入到具有一定权力阶段的时候,一定要十分辨证的运动,就应该转向婴儿的精神,创造一个完美的境界。 (3)作为一个现代大学生,怎么对待毕业后的就业?要点:不易跳槽;把握“精神三变”的精神特点。(卢梭: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2.为什么说痛苦是人的一种财富? 答:(1)尼采认为,人生的痛苦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部分:“人类对生命的观察越深,对于受苦的观察就越深。”他说,人生就是一个过渡,像钟摆来回摆动;生命是一条毯子,苦难之线和幸福之线在上面紧密交织,抽出其中一根就会破坏整条毯子、整个生命。因此人的一生中,苦难、痛苦是必然的。 (2)以为痛苦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解放人的心灵,迫使生命的抗争。 (3)痛苦可以导致深刻的灵魂,它有助于人们的冷静的反思中去发现和揭示生命自身的内在矛盾,尤其是生命发展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转换过程。 3.何为“酒神精神”,请叙述“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的异同。 答:(1)“酒神精神”出自古希腊神话。尼采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宙斯之子狄奥尼索斯出生后人们无节制地狂欢乱饮的描写,通过融化个体生命,使生命的“小我”陶醉于宇宙的“大我”的境界之中。

和谐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和谐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一经提出,即成为中国社会的热点。它不仅成为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同时也成为目前学术热点中的热点。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古今对比,分析了和谐社会的内涵和本质,针对当今时代和谐问题的凸显现象,提出要重读古代先哲们的和谐社会思想,并全面地阐述了古代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渊源,儒、道、墨家学派的和谐思想内涵和追寻的和谐社会理想,系统分析了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内容和传统和谐社会现象、形成的原因,得出了古代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的现代启示。本文研究目的就是想尝试在前人分析研究基础上,通过考察中国历史上的和谐思想和社会实践,以便从中找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为我们解决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提供一些思路或启示,从而为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注入有益的内容。全文共分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和资料来源、研究意义和课题学术史研究情况。正文部分分为四章: 首先,分析了中国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渊源。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和谐思想源远流长,“和”的观念无所不在。被运用到人际关系、家庭伦理、国家治理和认识自然等广泛领域。“和谐”是一种组织精良、内外协调、左右逢源,上下有序的状态。中国和谐思想起源很早,周太史伯的“和同”论;晏子的“和与同”区别的论述,说明“和”是万物昌盛、繁衍不已的根据。在先秦儒、道、墨等学说思想中都含有丰富的和谐思想,如孔子“和而不同”和中庸观;道家的“天人合一”;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等等。古代先哲们为了追求一种平等、富裕、文明的美好生活,还设计过许多“和谐”社会方案,其中影响最大的首推西汉时期《礼记·礼运》所描绘的两种社会生活状态,即: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这种大同社会构想在中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深远。其次,分析了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理论内容。“和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括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全面和谐,亦即:心和、人和、天和三部分。心和指人的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人和包括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天和指人与自然界及其他生物之间的和谐。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由心和推及人和、天和,这三和总称为太和。这“三和”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和谐相处,将是我们追求的极致目标。第三,分析了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实践及经验教训。中国古代不仅有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而且历代封建盛世的统治者们也都在追求和实践着“和谐社会”。我国历史上若干强盛王朝出现了史称为“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雍乾盛世”的和谐社会现象,其主要标志不外乎国富兵强、民丰物阜、吏治清明、安定统一、社会和谐。其形成的原因、经验和教训,能够为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启迪。第四,分析了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的现代启示。建设和谐社会应当“以史为鉴”,从古代传统和谐思想和治乱兴衰的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教训,无疑对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巩固坚强的领导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重视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深入发展民主法治,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必须继承和弘扬和谐文化,巩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必须尚贤使能,广纳良才。只有充分吸收借鉴先人们有益的和谐思想和实践经验,才能使我们当今的社会主义和谐建设少走弯路,早日实现中国人民美好的理想社会。结论部分总结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解决社会各种矛盾和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其中有关和谐社会的思想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同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过改造和创新,必将为全世界的文明、和谐与进步作出令人瞩目的伟大贡献。

第11课 近代早期西欧社会

第三单元 近代早期的西欧 第11课 近代早期西欧社会 1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庄园制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认识到中世纪晚期是欧洲社会的一个转型期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封建庄园是在土地的层层受封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土地的封受关系及与此相应的等级制度乃是西欧一切封建关系和整个封建制度的基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教师提问:11世纪以后,农奴和领主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农奴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越来越弱,农奴的人身自由大大增强。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 2.展示材料: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3.问题思考:谈谈你是如何理解马克思说的这段话的。 提示:这反映了欧洲农村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租地农场主就是后来的农业资本家。他们和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 4.教师提问:中世纪晚期,手工业的发展有什么变化? 提示:一方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另一方面他们不再仅仅为自己生活而生产,更多是为了适应市场而劳动。手工业者开办作坊,家人、帮工和学徒一起生产,规模比较小。 5.教师提问: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为商人从事手工生产。这反映出当时农村手工工场呈现一种什么状态?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3.9欧洲的宗教改革

欧洲的宗教改革 课标要求: 本学习专题共有3个方面的学习内容: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分析使学生对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有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师讲述,学生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宗教改革背景的学习和对宗教改革必要性的分析、掌握,学生可以认识到思想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意义,认识到思想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培养起学习、吸收先进文化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德国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瑞士日内瓦加尔文宗教改革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教学难点:宗教改革的影响。 导入新课:必修三中已学过宗教改革,复习旧知识提问:马丁·路德改革的内容导入新课。

为什么西欧早期的反封建斗争采取了宗教“异端”的形式? (1)是由天主教大一统的神权统治格局决定的。在当时,天主教神权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也是支配着各国封建政治的重要权力,还是垄断了整个思想文化与教育的意识形态。人们思想和行动都受到天主教会的严格控制,新兴资产阶级还找不到更为先进的思想武器来批判封建主义同时,为了将具有浓厚宗教信仰的民众发动起来,也需要为这一斗争披上神圣的宗教外衣。 (2)当时欧洲资本主义还不很发达,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在反封建斗争中,他们不得不借用宗教的力量,无力通过大规模的革命手段实现自己的愿望

(3)是由新教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加尔文教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主张建立民主的教会,这些思想和资产阶级早期的反封建思想相吻合,因而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相同:都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不同之处是: (1)路德的神学关怀中人是出发点和目的,而加尔文的神学思想上帝是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 (2)路德宣称教徒“因信称义”,十分强调在精神领域里个人信仰在获救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加尔文也宣称“先定说”,认为上帝预先的拣选才真正是决定一切的基础。 (3)路德使人的精神被赋予了神圣性。加尔文则使得现实的经济活动也获得了神圣性(4)加尔文的主张更为激进,其更激进之处表现在建立民主教会和严厉排斥异己,以及主张国家的民主化与共和化上。加尔文的主张更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影响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特别对法国和英国的历史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

文章[写法·借鉴] 过渡 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安排恰当的过渡,使文章连贯自然。文章一开始就叙述了马克思一家到达布鲁塞尔后“穷困的暗影始终紧紧追逼”,下一段用“这时友人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给予了帮助”过渡到恩格斯等友人帮助马克思渡过难关,显得很自然。当恩格斯催促马克思写较大的著作而马克思又觉得自己没有充分熟悉英国情况时,作者用“因此”一词紧承上文引出对马克思与恩格斯动身前往英国考察的介绍,显得水到渠成。作者评述时也很注意过渡。如介绍完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人完成《德意志意识形态》后,用“像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论著一样,《德意志意识形态》也是一部论战性著作”一句承上启下,引出对这一论著的评述。这样写,使上下文内容紧密衔接,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过渡”是为了加强文章层次或段落间的连贯,使上下文能自然地衔接转换的结构方法。 “过渡”犹如桥梁,把两个不同的意思巧妙地连接起来,在文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有了过渡,行文才畅达,全文才浑然一体,才能让读者的思路顺利地从这一层次转到下一层次,而不致感到突兀、费解。 写法指点:写文章时,如果层次或段落之间意思转折较多或较大,那么通常都会采用“过渡”。“过渡”的形式主要有过渡词、过渡句和过渡段。 一般地,如果意思转折不复杂就不必着力交代,只需用一些关联词语,如“既然”“然而”“不过”“但是”“将来”等来过渡即可。如果前后两个层次的内容都较复杂,层次之间转折又较大,一般就需要用过渡段来衔接。

阅读下面这段话,仔细揣摩内容和句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主要从过渡方面来考虑) 一个人不能没有理想。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综艺节目的主持人,用自己的幽默,特有的气质和魅力去感染别人,让我的观众因我而快乐。 【参考示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佳作·领悟] 最后的岁月 罗范懿 1881年12月2日,这是燕妮弥留的最后一天。天气寒冷,夜里急风暴雨。她直到最后一分钟,神志始终清醒。当她的言语已经十分困难时,为了让亲人们振作起来,最后尽力地握住每一位亲人的手,用英语向心爱的人说出最后一句话: “卡尔,我支持不住了。” 凝视着丈夫的眼睛,突然惊异地睁大了,又同很早很早的青年时代一样,晶光闪亮,炯炯有神,最后一次辉映出这位非凡的女性那伟大与深邃的心灵。眼睛中闪烁着唯一能减轻死亡痛苦的无穷尽的爱…… 燕妮去世了。马克思仿佛是停止了感觉和思维。 爱情的终曲发出了强烈的颤弦音……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当代西方社会思想及其影响力是洪小南于2009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本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采取了将宏观整体研究与微观案例分析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科学比较,回顾发展阶段的研究方法。 内容有效性 本书分析了当代西方的现代化和现代性,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帝国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等社会趋势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为了揭示其本质,分析其流变性并吸收其合理的成分。要纠正偏见,批判错误,影响,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 洪小南,男,1963年出生于安徽桐城市。现任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哲学学会理事长,辽宁省哲学副院长。协会,大连市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中国自然辩证法学会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大连市政协委员。他们是安徽师范大学理学学士(1985年)和哲学硕士(1991年),大连理工大学哲学博士(2006年),北京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1995年至1996年),高级访问学者。哈佛大学(2002)。他们入选了教育部的“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辽宁省新世纪亿元人才工程和辽宁省“四批”人才。主要研究领域: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化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主要

学术著作有:文化哲学发展趋势简介,当代中国文化哲学研究,科学文化临时研究,临时科学文化前沿探索,哲学文化转向,文明城市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自然科学。他获得了宝钢“优秀教师奖”和大连市优秀专家的荣誉称号。他享受大连市政府的特殊津贴。他在教学和科研成果方面赢得了十多个省和部级奖项。

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配套训练二 次 备 课 案

一.选择题 1、14—16世纪,西欧开始走出中世纪的宗教愚昧和专制束缚,追求自由、民主与科学,其重大史实包括 ①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 ②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宗教改革 ③日本明治维新与美国罗斯福新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2、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之一。下列 各项思想成就同右图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A、提倡天赋人权 B、提倡人文精神 C、提出人民主权思想 3、在工业文明席卷全球的过程中,将工业文明和殖民掠夺带来 的冲击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成 伏尔泰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走上工业化道路 的国家及其历史活动是 A、海地独立战争 B、日本明治维新 C、中国洋务运动 4、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写入了“天赋人权”,“天赋人权”思想的提出是在: A、文艺复兴时期 B、启蒙运动时期 C、工业革命时期 5、18世纪,美国、法国先后爆发革命,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里的“一大步” 是指: A、结束了殖民统治 B、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体制 C、结束了君主专制统治 6、当看到资本主义曙光之时,资产阶级以排山倒海之势冲破了封建制度的束缚,迎来了17-18 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法、美三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A、都推翻了本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B、都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C、都确立了议会制约王权的政体 7、英、美、法等国是当今世界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17-19世纪,三个国家相继创立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使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一大步,为其后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这种新的政治体制是 A、封建专制体制 B、资本主义民主政体 C、社会主义共和政体 8、在以“思想解放”为专题进行探究时,以下哪些历史事件可以选择? ①反法西斯战争②文艺复兴③启蒙运动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9、历史上的很多人物和事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下列人物和事件对应 正确的是: ①达芬奇——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②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 ③杜鲁门——起草《独立宣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10、《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看,马克思主义 A、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 B、指导了社会主义革命 C、根除了法西斯主义 11、()下面是中国较早翻译和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下列反应本书信息准确的是: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2012-12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王玉莉。 内容介绍: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可以说流派纷呈,五花八门。王玉莉主编的《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介绍的十二种思潮是其中较有影响的代表,包括新自由主义、女权社会主义、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未来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后殖民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市场社会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第三条道路"等。本书依据翔实材料客观地论述了十二种思潮形成的历史背景、思想来源、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基本主张,对每一种思潮的合理因素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态度鲜明,期望能为青年学生和广大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适用于高等院校马克思理论专业的研究生教学,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社会思潮是反映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它具有“潮水”般的流动性与有涨有落的阶段性。其形成有时是自发的,有时则是因思想家的推动或倡导。其性质和具体表现多种多样。要研究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思潮,既要考察该时期的社会心理的动向,也要研究各种社会意识形态、思想学派及其思想家。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气候的“晴雨表”。具有整体性和普遍性的社会思潮,是时代必然性的产物,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无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思潮,还是法国古典时代掀起的悲剧运动狂风,以及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涌起的社会改革思潮,都与当时人们社会生活

条件相联系着,具有浓厚的时代精神。一个民族在一定的时代里,接受什么样的社会思潮,常常反映了该民族的思想和理论水平。社会思潮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在7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思潮主要为三个方面 1,传统思潮如保守主意和自由主义以及教派主义民族主义等 2,新派思潮如女权主义和绿色和平主义、以及后行为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 3,学科交汇如新政治经济学和政治社会学等 影响: 政治思潮作为一种观念形太大致归结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备共同政治倾向和广泛影响的重大政治思想潮流。以此基础上我们能够得到:思潮具有理论导向作用,即对某一时代的普遍政治观念,或者是政治学说的发展方向具有直接的带动作用。从政治概念研究的角度上来说,它与政治学说有很大的不同,政治学说历史影响长远,相对稳定持久,可能一时不为更广泛的民众所了解。而政治思潮是一种社会曾面的动态思想倾向,它蕴涵着某种价值取向和方法论的意义。判断某一政治思潮的特点,地位和重要性,不是取决于它在

某一历史时期是否重复出现,存在多长时间,而是在于它是否能成为标志政治观发展的潮流,凡是能够成为某个时期具有主导性的政治思潮,总是具备广泛的群众倾向,影响其对应的政治活动,甚至能影响到政治学说的发展。 也可以说,政治思潮是政治学说的发源地,作为某部分人的思想倾向,它不是孤立的,而且是必然有着与社会接轨的现实存在其中。而政治学说的背景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政治思潮的发展。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可以说流派纷呈,五花八门。王玉莉主编的《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介绍的十二种思潮是其中较有影响的代表,包括新自由主义、女权社会主义、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未来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后殖民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市场社会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第三条道路”等。本书依据翔实材料客观地论述了十二种思潮形成的历史背景、思想来源、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基本主张,对每一种思潮的合理因素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态度鲜明,期望能为青年学生和广大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第六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

文章[写法借鉴] 过渡 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安排恰当的过渡,使文章连贯自然。文章一开始就叙述了马克思一家到达布鲁塞尔后“穷困的暗影始终紧紧追逼”,下一段用“这时友人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给予了帮助”过渡到恩格斯等友人帮助马克思渡过难关,显得很自然。当恩格斯催促马克思写较大的著作而马克思又觉得自己没有充分熟悉英国情况时,作者用“因此”一词紧承上文引出对马克思与恩格斯动身前往英国考察的介绍,显得水到渠成。作者评述时也很注意过渡。如介绍完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人完成《德意志意识形态》后,用“像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论著一样,《德意志意识形态》也是一部论战性著作”一句承上启下,引出对这一论著的评述。这样写,使上下文内容紧密衔接,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过渡”是为了加强文章层次或段落间的连贯,使上下文能自然地衔接转换的结构方法。 “过渡”犹如桥梁,把两个不同的意思巧妙地连接起来,在文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有了过渡,行文才畅达,全文才浑然一体,才能让读者的思路顺利地从这一层次转到下一层次,而不致感到突兀、费解。 写法指点:写文章时,如果层次或段落之间意思转折较多或较大,那么通常都会采用“过渡”。“过渡”的形式主要有过渡词、过渡句和过渡段。 一般地,如果意思转折不复杂就不必着力交代,只需用一些关联词语,如“既 然”“然而”“不过”“但是”“将来”等来过渡即可。如果前后两个层次的内容都较复杂,层次之间转折又较大,一般就需要用过渡段来衔接。

阅读下面这段话,仔细揣摩内容和句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主要从 过渡方面来考虑) 一个人不能没有理想。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综艺节目的主持人,用自己的幽默,特有的气质和魅力去感染别人,让我的 观众因我而快乐。 【参考示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佳作领悟] 最后的岁月 罗范懿 1881年12 月2日,这是燕妮弥留的最后一天。天气寒冷,夜里急风暴雨。 她直到最后一分钟,神志始终清醒。当她的言语已经十分困难时,为了让亲人们振作起来,最后尽力地握住每一位亲人的手,用英语向心爱的人说出最后一句话: “卡尔,我支持不住了。” 凝视着丈夫的眼睛,突然惊异地睁大了,又同很早很早的青年时代一样,晶光闪亮, 炯炯有神,最后一次辉映出这位非凡的女性那伟大与深邃的心灵。眼睛中闪烁着唯一能减轻 死亡痛苦的无穷尽的爱…… 燕妮去世了。马克思仿佛是停止了感觉和思维。 爱情的终曲发出了强烈的颤弦音

马克思第七章习题和答案解析

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D 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2.“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B 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3.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D 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4.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D 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5.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D A人们选择的主动性 B人能够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C人类能够摆脱必然性 D人们在对必然认识的基础之上对客观的改造 6.“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 A 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7.“人的依赖性关系”是: A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8.“物的依赖性关系”是: B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9.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 D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10.“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 C A时间性概念 B空间性概念 C历史性概念 D物质性概念 11.下列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 D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12.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A A两种不同的状态 B两种不同的选择 C两条不同的道路 D两种不同的理想13.自由王国是指人们:D 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 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14.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 D 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D消灭利益差别

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1

透过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看当代西方主要思潮的实质 摘要:本文从剖析社会思潮的概念入手,深入分析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源泉,西方资产阶级主要价值观及其优长、缺点,当代西方社会主要思潮三个方面,洞悉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对当代西方主要思潮的影响透视其本质。 关键字:社会主义思潮;资产阶级价值观;当代西方思潮;人本主义 1.引言 在肯定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步性、现实性的同时,需要进行科学分析、辩证对待、大胆借鉴,同时又要进行彻底批判、坚决斗争、实践超越,透过对其特点深入剖析揭示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在阶级性质上的虚伪性、反动性和话语上的霸权主义。 在对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实质进行探索前,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一个问题,什么是社会思潮?社会思潮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一定阶段、一定阶层的利益和要求的一种思想倾向。或者说社会思潮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之上,具备某种相应的理论形态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带有某种倾向性的思想趋势。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并适应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状况和要求在社会上流传甚广、影响较大的思想潮流。 思潮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向着成熟的学术理论发展,向着普遍的社会心理发展,渗透和沉淀,影响力不断扩大。 社会思潮具有6大特点 (1)历史性。表现为社会思潮总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并带有该时代的印记,对该时代人们的精神层面、生活层面起着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影响。 (2)区域性。表现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文化背景、生产力水平的差异而生成的各异的社会思潮。社会思潮有国外引进的,也有本土产生的。 (3)群体性。表现为社会思潮在一定阶级或阶层的人群中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与支持,显现出绝大多数人的共鸣与趋同。 (4)功利性。表现为社会思潮作为一定社会利益集团的一种愿望表达,它总是带有明显的目的亦即功利色彩,与其利益和要求联系在一起。 (5)变异性。表现为社会思潮的时效,并非一成不变。当现有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方向一致时,其思潮就能保持、维护、控制在稳定的状态;反之,就会刺激社会信息反馈机制的调整,迫使意识形态升级换代,以新的面目出现。 (6)症候性。表现为社会思潮是社会心理和社会情感的表征,是政治、经济矛盾运动的直接反映。大量社会潜意识的产生和郁积会蔓延成某种症候,并以象征化的符号来宣泄。 综上所述,社会思潮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具有社会现实基础、有群众基础、有广泛的影响力。 2. 当代资本主义价值观及对西方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指产生于西方社会、发生于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社会思潮。 一、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产生的根源及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思想源泉

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 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学案 岳麓版选修1

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 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 性。 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 的实质。 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 历史作用。 结合历史背景,阐述欧洲宗教改革 的必要性。 了解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宗教改革 的异同。 一、中世纪的天主教会 1.地位 (1)社会生活方面:人人都是天主教徒,每一件事情都受到天主教会的控制和影响。 (2)经济方面: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大量土地。 (3)政治方面 ①天主教会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罗马教皇高高在上。 ②王权软弱,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封建统治巨大的国际中心。 2.近代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14、15世纪,欧洲近代资本主义因素产生,天主教会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3.天主教会的腐朽 (1)从西欧各国搜刮了巨额财富。 (2)许多教士和僧侣奢侈腐化。 (3)建立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进步人士和对教会不满的人。 4.德国与天主教会矛盾尖锐:由于处于分裂状态,德国是天主教世界中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58,思考: 1.旧的意识形态能够在新的社会基础上占据统治地位吗? 提示不能。以宗教改革为例,宗教改革前欧洲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要求打破旧的天主教会的沉重束缚,所以不能。随着新的社会形态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日益发展、成熟,它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意识形态为其进一步发展服务。 二、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 1.序幕: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在教堂的大门上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拉开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论文摘要:当代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急剧变动及当代西方思潮的涌入导致了社会思潮异常活跃。由于中国已经深深地融入国际社会,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如何积极应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挑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所以,我们认真研究其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应对挑战的措施,对于提高我们的政治敏锐力和政治鉴别力,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全球化 一、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概况 所谓社会思潮,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并适应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状况和要求,在社会上流传甚广、影响较大的思想潮流。其实质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学术文化观点和实践在社会层面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它们与社会政治经济间相互制约的总和或总体特征。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指产生于西方社会,发生于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社会思潮。它派系庞杂、学说众多,首先就学科领域而言,社会思潮可表现为政治思潮、经济思潮、文化思潮、哲学思潮等。具体到各个领域,诸如政治自由主义、政治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属于政治思潮;诸如经济自由主义、国家干预主义、货币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等属于经济思潮;诸如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抽象主义等属于文化思潮;诸如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属于哲学思潮。当然这种区分也只是大致性的并非绝对化的,有些社会思潮同时涉及多个领域的内容,像全球化思潮既包括经济全球化,也包含了文化全球化,同时又涉及一系列政治问题。各种思潮内部还存在许多派别,这些派别都有自己的思想观点、理论体系,而且又都有其符合社会心理的情感内容,在社会的某一层面占有一席之地,在各自领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总而言之,这些思潮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因而又有如下共同的特性。 第一,非理性主义色彩浓厚。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最早源头可追溯到l9世纪末2O世纪初哲学上的非理性主义流派——意志主义。叔本华、尼采的意志主义引发出以无意识、泛性论等非理性的“欲”为主要特征的弗洛依德主义,以及以个人的情绪体验为核心的存在主义,影响到以社会批判为核心,鼓吹“爱欲解放”论的法兰克福学派。这一影响又从哲学波及到众多其他领域、文化形态史观、宗教社会等也有浓厚的非理性倾向。 第二,相对主义的流行。相对主义最先冲击的是科学上的绝对主义,主要依据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现代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哲学上的相对主义是从反对黑格尔的绝对主义哲学开始的。以晚年维特根斯坦的反本质主义、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罗蒂的新实用主义和利奥塔的后现代主义为代表的新相对主义思潮,目前正深层次地影响着西方社会思潮的各个流派。 第三,人本主义倾向明显。西方社会人性异化的事实乃是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普遍关注人的问题的根本原因。人本主义强调以人作为其主要研究对象,给人的生存与发展以及人性的解放等等“属人的问题”以合理的说明。在现象学、存在主义、人格主义和哲学人类学等人本主义流派看来,思想家们不应关注科技发展和物质文明的成果,而应力图关心现代人的困境、痛苦、恐惧和迷惘的现实。 第四,注重全球问题,关注人类未来发展。20世纪下半叶开始,以世界新科技革命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特点。它既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前景,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许多全球性问题。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到来,在现代西方社会思潮中产生了未来主义。未来主义从全球角度探究人类面临的新问题,并探讨新科技的应用和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体现了理论的超前性、预测性。 如果说,在农业社会里,人们总是着眼于传统的历史经验,工业化社会里,人们总是注重现实的实践活动和利益得失,那么,在步人信息化社会时,人们更注重从现实中把握未来,从未来规则中发展现实。 二、分析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的影响 社会思潮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对社会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已经深深地融人国际社会,庞杂的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起了消极作用。例如,存在主义思潮在我国的流传,曾导致不少人不恰当地强调个人自由,反对社会制约。这种思潮也就一度成为“自我设计”、“自我造就”的理论基础。在我国80年代的“弗洛伊德热”中,精神分析学说的某些观点曾成为一些人丢弃社会道德理想,把自我与社会对立起来的理论依据。它早在上世纪2O—3O年代就传人我国,80年代又会同存在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我国广泛流传,以至继“萨特热”、“弗洛伊德热”之后,又形成一股“尼采热”。尼采及其先驱叔本华的某些观点曾成为我国一度蔓延的悲观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心态的理论依据之一。在前些年出现的中西文化比较热潮中,有些人受西方文化形态史观的影响,无视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精华,导致文化虚无主义的出现。所以,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社会的稳定,我们必须对西方社会思潮进行正确地引导,结合我国实际进行合理地传播,做到批判与借鉴有机结合。 首先,应当追踪有关思潮,特别注意在改革开放环境下西方思潮的冲击,深人分析和评判其本质。事实表明,社会思潮是动态的,常常可以跨越地界、国界,跨越世纪,影响极大。特别要明确的是,对我国社会产生消极影响的许多西方思潮,尽管它们在产生之时对其社会环境而言或许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西方社会制度与我国社会制度的差异性决定了他们流向我国以后则往往变成祸水。况且,有些进入我国的社会思潮本来在当今的西方社会已不再时髦。如果不分青红皂白,盲目追随,除了给人的思想造成混乱之外,别无他用。这方面的教训是相当深刻的,我们应当认真吸取。以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情况为例,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社会文化也开展了广泛的交流。本来,如果及早有意识地分析研究可能由之产生的负面影响,而后发生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必然被大大限制,甚至未必能形成气候。应当承认,当时介绍和出版的大量哲学、政治、经济和文艺方法有影响的思潮,对于刚刚步人改革开放时期的人们来说,有开阔眼界、促进学术的作用。其中的某些观点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即使如此,其作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社会矛盾反应的本性也并没有改变,仍然不能掩盖其很大的消极作用。可惜的是,长期封闭导致的信息饥渴使人们疏于分析和防范,忽视了中国的背景和特点,对帝国主义推行其价值观的意图即和平演变的阴谋没有足够的分析。结果,西方思潮很快便在中国泛滥成灾。于是,许多人人生观倾斜,价值观缺失,道德观沦丧。这是一个严重的教训,也是我们在分析思潮时必须记取的。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信仰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和前进动力,也是推进党的事业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和内在要求。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之上的,是共产党人最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这就深刻揭示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从推进伟大事业的高度,从团结人民共同奋斗的高度,从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高度,深刻认识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而共产党员有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关键要看他的具体行动。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现实任务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积极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奋斗终生。 第一、坚持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 我们党的纲领,既包括实现共产主义长远目标的最高纲领,也包括确定每个历史阶段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共产党人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把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起来,就要求我们既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忘记远大理想只顾眼前,就回失去前进力向;离开现实工作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我们既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共产主义“渺茫”;也不能超越现阶段,对共产主义作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们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就必须从革命和建设不同阶段的实际出发,把奋斗目标置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现实基础之上,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我们的事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始终为实现党的基本纲领而奋斗,始终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共产党员的远大理想,要落实到这里;衡量一个共产党员理想想念是否坚定,着眼点也要防在这里。 第二、准确把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的十五大科学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系统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纲领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的新起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在头20年的具体化。广大党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认清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三、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努力奋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既要志存高远,又要立足现实,一步一个脚印,扎实稳步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正确分析判断国情,做出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并制定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同志反复告诫全党: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广大共产党员一定要立足本职工作,埋头苦干,奋发进取,努力创造一流业绩,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团结带领群众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