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研究论文

大学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研究论文

大学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研究论文

大学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然后概括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和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几点可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句及全文往往只求表层意思,而不能理解其深层含义,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自身英语语言知识有限外,就是缺乏西方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知识,而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材料大多来自西方国家。由于中、西方国家在文化教育、社会生活以及风土人情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对于受中国文化教育成长的学生来说,了解西方国家风情和文化背景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更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和外延,有助于对句子的理解起到预测作用和提高对全文的理解。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能力,更应强调文化能力。语言本身属于文化范畴,语言和文化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来看,语言既是整个文化的产物或结果,又是形成并沟通文化其它成份的媒介。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加强文化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外语,提高社交能力。事实也证明,在交际障碍中,文化错误较之语言错误,性质更加严重,更加让人难以接受。因此,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是成功交际的必要条件。

3.有利于文化交流。学生通过所学的语言材料了解其中的民族文化,一方面可以受到国外文化的浸润,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外文化差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对本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只有对本民族文化充满自豪和自信,才可能在跨文化交往中更好地求同存异,保持自我,表现出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因此,在外语教学

中,要高度重视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和分析

1.大学英语教师缺乏跨文化意识培养能力

我国大学英语教师普遍缺乏跨文化的视野,认为外语教学就是讲授语言知识,重语言形式轻社会文化因素。近年来,随着交际法教学的普及和对英语教学中文化问题的讨论的增加,广大英语教师开始关注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但讨论、研究和教学的主要焦点集中在目的语的文化导入上。教师缺乏全面的中西文化观,无法掌握目的语与母语文化的平衡。无法在文化教学中培养学生平等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在传授知识和训练语言技能时,就难以做到发掘语言形式内的文化内涵,相互介绍其文化背景。在对待自己民族文化的态度上,也存在有失偏颇的地方。

2.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大多数学生以为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虽然有些学生语言能力较强,但跨文化理解能力普遍较弱,如对交际方略、交际规则、礼貌规则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由于不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交往习惯,在非言语交际时,往往带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因此,容易产生交际困难或误解。法国人,阿拉伯人交谈时距离较近,甚至能感觉到对方的鼻息,而英国人则与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在中国,对某人表示赞赏时,常翘起大拇指,而希腊人这样做则表示对方“滚蛋”。不熟悉目的'语国家的思维模式和社会文化背景,对隐含文化内涵的语言现象和行为不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误解对方以致交际失败。

这是因为,受整个教育体制和考试体制运作方式的制约,作为正规教育机构中受教育的大学生,他们学习英语的直接目的可能是通过考试,拿到文凭。所以,考试往往起着指挥棒的作用。语言教学要服从整个课程设置的要求与安排,而除了考试,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难以用外部的条件和标准来检验。此外,我国的国情环境和社会伦理结构作为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对英语的教与学,尤其是学习动力也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可以说学生学习英语的工具性动机不十分明确,主要

是外部动机在起作用。即为升学和考试而学。长期以来,国民教育的主要活动是向受教育者一味地灌输知识,不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再加上我国的外语教学远离目的语文化的环境。中西方文化传统、语言特征、包括语音、语法和文字系统迥然相异。学习英语的起点低,这也根本上制约着大学英语教育的主体和客体。

三、对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几点建议

1.调整教材内容,增加跨文化素材

大学英语教材不仅仅是传输英语知识,还是传播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所以大学英语教材首先要从社会需要和培养跨文化教育人才的目的出发,协调好社会、学生、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既然学习外语要学文化,选材必然要体现文化因素,大学英语教材要体现两种文化相异的材料。加入有关西方社会的风俗、习惯和行为模式的内容。课文内容应是目的语中具有代表性的,而且能给学生以清晰的有关外国文化或双语文化异同的概念。能与本国文化对比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本国文化,能激发学生去寻找两种价值观的解释。根据跨文化教育的需要,介绍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特点及可以学习借鉴之处。要能帮助学生去寻找、获得和理解目的语国家的知识。

2.提高教师素质,增强跨文化意识

大学英语教师应该认识到跨文化教育是一种理念,不同文化各有其特点,无所谓优劣;不同文化可以互补,贵在善于吸收和扬弃。英语教师要积累深厚的跨文化知识,形成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理解的技巧,使跨文化教育的理念得到内化和深化。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英文和中文文化修养,对文化差异的正确理解以及尊重不同文化的态度。同时对本国文化和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行比较鉴别。广泛介绍西方文化知识,课堂教学积极进行文化导入,从文化理解和语言感知能力方面着手,重点是培养对具体的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和相关交际能力的提高。

3.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跨文化交际锻炼

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改被动地记忆为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

充分利用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有意识地开展一些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讨论活动,指导学生收集资料,然后就材料的内容进行扩展性介绍和讨论,再与汉语相应的文化内容作对比分析。通过对每个与英语文化有关的主题的发现、调查、探索和研究分析,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排除民族文化差异的偏见,培养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从而透视各种文化的异同点、独特性及其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文化理解力,增强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跨文化意识,缺乏对背景文化知识和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就不利于外语学习的整体性。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对于其所学习的英语文化具有较好的知识掌握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充分了解本民族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异同,才能真正学好外语,并且在实际应用中能达到应用自如。

参考文献:

[1]张蓉.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渗透.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2]罗明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策略.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07

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论文范文

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论文范文 随着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跨文化交际中英语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跨文化交际英语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跨文化交际英语论文篇1:《浅谈跨文化交际与中学英语教学》摘要:任何语言都有歧义现象,英语也不例外。从交际效应的角度出发,把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歧义现象分为有意歧义和无意歧义。无意歧义会造成交际活动的障碍,应被避免和消解、排除;而有意歧义的巧妙使用,又可以达到特殊的交际效果。交际教学强调在语言使用中进行语言学习,交际活动中产生的大量语料又为歧义研究提供了活的研究素材。将英语歧义研究与交际教学相联系,无疑牛津英语具有教学和语言学两方面的意义。 关键词:无意歧义;有意歧义;交际教学 歧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存在于一切的自然语言中。在交流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歧义。其实,在英语语言运用中,我们也会发现在大于句子的语段和语篇中存在歧义现象。 针对此种现象,我主要从语言交际效应的角度出发,把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歧义现象分为有意歧义和无意歧义,并分别结合自己牛津英语语法教学实践加以分析举例。有意歧义是话语接受者充分理解对方话语意图的前提下故意引发的,会产生积极的语用效果;而无意性歧义则是话语接受者因某种局限对对方话语意图产生曲解,会起到消极的语用作用。按照这样的分类在牛津英语教学中区别对待,无疑会得到扬其利避其弊、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概念 “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

跨文化交际毕业论文(10篇)

跨文化交际毕业论文(10篇) 浅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论文篇一 托福考试作为一项基本英语语言能力的标准化测试,是国内外著名高 等院校选拔人才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而其中的听力部分一直以来又被认 为是托福考试成败的关键。因此,本文首先从内容上归纳总结出听力试题 中频繁考查的美国文化知识,其次从知识背后的文化现象对比中美校园文 化的差异,希望对今后的托福听力教学有所启示。 随着近年来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人数的增加,托福成绩成为这些学生申 请著名大学的“敲门砖”。众所周知,托福考试对于听力能力的要求是非 常高的,甚至有考生将托福听力神话为“得听力者,得托福”。然而在托 福“神话”的背后,隐藏的不仅仅是“应付”语言测试的答题技巧和套路,更有美国历史和社会文化的映射。 2000年,ETS首先在托福听力中引入了美国历史文化知识,这是80 年代以及90年代托福听力考试中从未涉及到的。鉴于托福听力特殊的答 题模式(考生在听完材料之前是看不到问题的),相对于通过阅读部分来 考察考生的美国文化知识来说,听力部分中首次涉及美国历史文化知识, 这无疑加大了考试的难度。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历史文化知识本身 的掌握和对中美文化差异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托福听力中的历史文化知识 关于美国教育史知识的考查。在2000年之后的托福听力中,美国教 育史是ETS出题中心“钟爱”的一个领域。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 的托福考试所考查到的美国教育史知识很多都会涉及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 育理论。以2023年11月19日的托福考试听力为例,其中就曾在听力材

料中涉及到美国著名的教育家JohnDewey的教育理论,该段听力材料讲到的理论是提倡在实践中学习,并且其还亲自建立学校来实现自己的理论。由于过去美国学校教授给学生的都是理论性的东西,Dewey则指出要在实践中学习。又例如在2023年4月以及5月的托福考试中,连续两次在听力部分涉及到了美国教育史知识。2023年5月的听力题目是通过听力材料中的一位历史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对美国历史上第三任总统生平的讲解考查考生的;同样2023年4月的托福听力也都不同程度地考察了“美国独立战争到内战时期的美国教育史”。 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托福考试实际就是为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们准备的。而对于准留学生们来说,其所面临的最实际的问题就是如何在以后的留学生活中尽快适应国外的教学方式,教学习惯以及教学内容等,ETS显然已经为考生们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在2000年之后的托福试题中,尤其是2005年后的新托福试题中,加大了对美国教育史的考查力度,尤其是在听力部分中更是提高了美国教育史知识的考查比例,通过托福考试中所涉及到的美国教育史知识让考生逐渐认识到美国高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学习惯等,从而帮助其尽快适应将来的留学生活。 关于美国文化史知识的考查。美国文化史也是托福听力考试中考察频率较高的一个领域,06年、07年、08年以及09年托福听力中都涉及到该考点,尤其是06年的托福听力,更是5次涉及到“内战到美西战争时期的美国文化史”背景知识。比如06年4月与06年10月的托福听力部分就都相应涉及到了这一时期美国政府对艺术活动的支持,主要讲述了美国政府起先并未支持艺术活动,但是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却转变了态度,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也增加了人民接触艺术的机会,并且美国各个州也都纷纷成立了支持艺术的机构;再比如06年2月以及3月的托福听力也都相应涉及到了对该段时期内美国文化史知识的考查,在听力材

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献综述

普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论文(设计)题目The Cultiva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English Teaching 学院外国语学院 学生姓名翁倩学号 0093941 专业英语(经贸) 届别 2013届 指导教师史希平职称副教授 完成日期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文献综述 前言 本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触越来越紧密,经济往来、文化碰撞越来越频繁的状况下,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趋向成为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本文对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很具有必要性。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通过图书、网络等各种方法、手段来搜集资料,对本课题的研究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推动我国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正文 1.国外研究现状 跨文化交际是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Edward T. Hall出版的The Silent Language中首次提出的,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的诞生。跨文化交际是指来自两个或多个不同文化中的个人之间的交际。国外跨文化交际研究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文化教学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分割阶段,依附阶段以及有机结合阶段。 1.1分割的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 1880年,法国教育家Gouin在他的著作The Art of Teaching and Studying Language中讨论了文化的重要性(胡文仲等,1997:30)。两年后,该书的英文版问世,并迅速在英美两国推广。在书中,作者传递了一个这样的信息:文化教学可以通过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常规课程中得以实施。这是西方第一部阐述文化教学重要性的理论著作。 20世纪初,语言教学界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著书立说,阐释文化因素对语言教学的重要性。1900年美国现代语言学会起草的一份题为“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f Twelve”的报告,第一次提出欧洲文化应作为语言教学的一部分(陈申,1999:9)。1918年,一个由首相指定的英国国家委员会起草了一份题为“现代学习”的报告,该报告对文化因素尤其强调,建议将语言学习置身于文化情景中(胡文仲等,1997:30)。 在二战期间,受到纳粹主义的影响,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完全成为一种陪衬,目的是使学生认同德国文化。这个阶段的外语教学以文学欣赏为主要目的,文化知识只是作为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文化教学只是外语教学的一种补充。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不同文化环境下,通过言语和行为相互影响、传达信息、建立 和谐关系的能力。随着我国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 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将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增强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它是指通过对不同文化的了解,认识和尊重他者的 文化差异,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理解和评价问题的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注重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具体建议如下: 1.引领学生从转变自身角度的跨文化视角出发。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多元文本 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认识自己的文化背景,并了解到自己与他人的文化差异、框 架等。 2.拓展学生的跨文化知识。以跨文化意识教学为切入点,通过介绍外国文化,让学生 对不同文化背景做到了解、尊重和包容,实现自我价值的重塑和多元文化的融合。 3.加强学生的跨文化心理素质培养。为了培养学生更具跨文化共情能力,教师可以适 当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跨文化应 对策略和沟通技巧。 二、加强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是跨文化交流的主要媒介,用一种文化背景熟悉的语言来传达不同文化中的信息,需要学生掌握外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更需要他们知道外语中的语言细节、约定和惯例等。此外,为了更好地跨越不同文化之间的障碍,学生还需要具备较高的语言运用能力。如下: 1.注重语言学习中文化差异的教学。在教学中,应当关注英语和中文之间的语言差异,以及在英语中涉及到的文化内涵、潜在含义等问题,让学生了解英语中表达方式和习俗的 不同规范使得语言在不同内涵之间交叉和变化。 2.多角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语言运用能力。除了传授基础语法和词汇外,还要注重提 高学生的口语、听力、阅读、写作等跨文化语言能力。例如,在课堂中加强多样化的交流 方式,给予学生更多表述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当地俚语、玩笑、口语等。 3.建立跨文化语言实践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化差异、理解文化含义,故而教 师可以组织实地考察、社区实践、文化交流节或夜市等形式比较贴合的实践活动,让学生 能够在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中提高语言交际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和沟通能力。 三、培养跨文化交际技巧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要点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要点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普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对跨文化意识的定义、重要性及培养要点进行探讨。 一、跨文化意识的定义 跨文化意识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相互了解、尊重和交流的能力。它涉及到成功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从而了解他们的价值观、信仰和习俗。跨文化意识的发展需要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文化差异、接受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及文化变化。 二、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跨文化意识对于大学生非常重要。首先,它可以帮助学生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从而更轻松地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其次,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学生更成功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合作。 三、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要点 1.全面认识自己的文化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必须从自身出发,学生应该认识自己的文化背景,包括价值观、信仰和习惯等方面。也就是说,学生必须

了解自己的文化才能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 2.了解不同文化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文化,包括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西方文化等方面。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观看电影和参观不同的文化展览等方式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同时,学生还可以参加文化交流活动,与国外学生互动,增强跨文化意识。 3.培养开放的心态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开放的态度和心态,尊重不同背景的人和文化,包括表达和传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学生应该学会倾听和理解不同文化人们的看法和想法,避免产生误解和偏见。 4.加强实践和应用 跨文化意识需要通过实践和应用进行培养。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组织的一些文化交流和实践活动,来促进自己的跨文化意识。例如,可以参加国家交换生项目,到国外留学,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5.提高语言水平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外语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学生应该加强英语学习,提高语言水平,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并更好地进行跨文化

研究论文: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103273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引言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英语教学都过多强调了语言知识。在课堂上,老师灌输大量的词汇和语法规则,只有很小一部分重点在发展学生的文化意识上。事实上,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的学习。“语言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邓延长教授曾经说过:“学好语言并不仅仅是掌握它的发音,语法和词汇。实际上,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的学习。”所以应该把传统的英语教学变为更多文化意识培养的新模式,学习语言就是学习文化。教授文化信息,学生可以跨越学习者和母语说话者之间的差距。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讨论问题: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文化教学的内容,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希望可以丰富英语教学的方法,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语言的使用一般是与社会和文化价值观相关的,语言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语言。爱斯基摩人有

多达七种不同的雪字来区分不同类型的雪,而在扎因热带雨林中的某些非洲文化中根本就没有“雪”这个词。在他们的语言中存在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生活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Brown表达了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如下: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也是语言的一部分,两者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这样语言或文化就不能脱离对方而无意义的存在。 二、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和原则 只了解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是不足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关键问题是有关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和方法,也就是说,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获取文化信息。 (一)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 从文化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文化包含许多方面,比如地理、历史、宗教、艺术等等。由于时间有限,并不是每一个细节都要教授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水平选择一些典型的方面教。但有些方面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必须简要地给学生们介绍西方国家的历史,尤其是一些名人名事。许多熟悉的表达都是来自著名的历史事件。例如“John met his waterloo”,waterloo(滑铁卢)是失败的一个同义词。它起源于滑铁卢战役之后,拿破仑的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互交流、理解和尊重。在当 今全球化的社会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一、教育背景 教育背景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环节。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 中更多地融入跨文化教育元素,让学生接触不同文化的知识和经验。 比如,可以开设全球文化比较课程,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 化特点,拓宽他们的视野。 二、语言学习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不同语言可以更好地了解和 融入不同文化。学校应该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机会,例如设置外语角、举办语言文化交流活动等。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外语来培 养对跨文化交流的兴趣和能力。 三、跨文化交流 跨文化交流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积极组织 学生参加国际交流项目、文化节、访问交流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方式,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理解力。 四、文化比较研究

学生应该学习如何进行文化比较研究,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同点 和差异,避免以自己的文化观念评价他人的文化。在教育过程中,学 校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比较研究,并组织相关的讨论和报告,让学 生深入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 五、培养开放心态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还需要培养他们开放的心态,尊重和包容不 同的文化观念。学校可以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 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宽容度。同时,教师也应该发挥示范作用,树 立良好的跨文化交流的榜样。 结语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教育背景、语言学习、跨文化交流、文化比较研究以及培养开放心态等多种途径,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升他们的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只有在跨文化意识的指导下,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环境,并在全球化的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15篇)

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15篇)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育的策略论文篇7 一、“依托式”外语教学的特点及其原则 1.“内容”是教学的核心 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教育者一般很据语言的情景、形式等用来组织课程,比方说根据语法的难易程度或者根据字母的挨次来编写发行受用的教材,或者很据情景的简洁和冗杂来选择性的进行教学的内容。但是“依托式教学法”则是完全根据教学内容来进行课程的编写或者支配的,是依据学科学问来组织整理教学的。 2.使用原文材料。使用原文材料是“依托式教学法”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则。意思就是说,所选用的教学材料或者资料都必需是真实的,要使用原文中的课文、原版录音以及录影录像等资料,并且所选资料的内容可以是丰富多彩、各式各样的来进行选择。例如,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或者是当下很流行的一首歌曲等等都可以选用为教学内容。 3.“听”、“说”、“读”、“写”四种语言力量的融合 传统的外语教学往往是把“听”、“说”、“读”、“写”这四种语言力量分开来进行教育教学的,取个例子来说,在我们国内的高校都是把听说读写来分开进行的,会一节课讲英语作文,然后下一节课会讲英语口语,再下一节课会播放听力这样练习的。但是“依托式教学法”则是把听说读写这四种力量融合起来,融合到一门课程当中来,着重强调语言沟通的真实状态以及多种技能的综合运用的作用。

4.注意同学的学习力量 对于传统的外语教学相对来说比较注意同学的学习结果,而“依托式教学”则是比较注意同学的学习力量。“依托式教学”会更加重视同学的学习的力量,并且会着重培育同学的学习力量,并且会有意识的培育同学的综合学习力量把“听”、“说”、“读”、“写”都可以进行很好的运用。 5.符合不同同学群体的需要 就我个人理解而言,我认为“符合不同同学群体的需要”就跟我们的大教育家孔子先生所提倡的“因材施教”有异曲同工之妙。“天下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当然每一个同学跟每一个同学都不同,有的喜爱学这个有的喜爱那个,他们的爱好、爱好甚至抱负理想都不一样。同样,他们的认知力量、学习力量以及语言理解水平的力量都是存在着差异的,甚至有的还会差异很大。因此,“依托式教学法”强调外语教学要依据不同的同学群体的需要与特点来进行教育教学。这样也有利于加强同学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依托式”外语教学在我国的进展现状 由于“依托式”的教学方法在我们国家消失进展的比较晚,在肯定程度上也没有像国外一样那么成熟,但是近几年来来讲还是很不错的,可以依据我们当下社会的进展特点而适应。由于“依托式教学法”的影响,渐渐的不管是学校、学校还是高校都更加注意培育综合的人才。当然,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也有了些许改变。像以前传统的外语教学就是“题海”战术,一味的更多的是让同学多做一些题,来

跨文化认知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培养性研究[论文]

跨文化认知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培养性研究 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跨文化意识方面的培养一直被认为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如何培养学生将英语学习与跨文化意识相结合也成为体现英语教学能力的一种方式。本文强调跨文化融入性教学与高校英语教学之间的重要性,同时探索两者融会贯通的培养性教学方法。 关键词:跨文化认知大学英语教学融会贯通培养 一、引言 英语教育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大学英语教学在不断地改革与提高,广大英语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与反思。尽管如此,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仍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本身,比如重视听说读写译的技巧训练,而忽视了语言这一载体所包含的文化的传播。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比较薄弱,由于缺乏对语言背景文化的了解,对实际的交际产生不利,有时甚至产生误解。此外,各种英语考试使得学生重心放在通过考试和获得各类英语考试证书,而非真正对一门语言的学习。由此,跨文化融入性教学应该提上日程,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的培养,让跨文化融入性教学成为现代英语教育的重要环节,从教学模式和学生应试态度方面进行改革,这样才能顺应现代高校英语教育的发展模式。 二、跨文化融入性教学应用于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要性 跨文化意识概念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

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1]。跨文化融入性教学则是将跨文化意识融入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在传统教育的模式中穿插性的进行跨文化方面的教学,从综合培养角度来让学生更能够融入或者分辨各种文化思想。跨文化融入性教学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明显和重要。传统的英语教学中,众多老师总是把词汇、文章内容、阅读及语法方面做为教学重点,学生在这种应试方式的教学模式中肯定能够掌握大量的词汇、具有良好的语言基础功底、能够通读一些外文资料等,但是往往这种教学模式却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只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语言技能,没有让学生有充分的文化认知机会,在真正的实际语言交流中会遇到各种麻烦。 对于现阶段的高校大学生来说,经过高中魔鬼式的英语应试训练后,真正掌握学习英语的最终交流意义还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及其蕴涵的英美等国民族文化底蕴,文化特征的了解都是不全面的,这使得他们很难在英语语言的使用和交流上有大的突破。因此,大学英语教育在侧重于语法、阅读教学的同时有必要进行跨文化融入,让学生真正了解英语语言及其文化深层次的内涵,使他们真正掌握英语这门语言。 在当代的国际交流社会背景下,英语不仅仅在语言交流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且还在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潮流相互渗透中起到引导作用。高校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学习的英语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在未来社会格局中文化思想的变革,而高校老师在其中起的作用将是不

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论文2篇

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论文2篇 第一篇 1跨文化交流能力 1.1沟通交流能力 海姆斯(1972)认为沟通交流能力对那些研究语言的学者来说,就是在特定的语境中正确使用语言规则和语法规则的知识。海姆斯关于交流能力的概念经过很多语言研究者的修正、丰富,后来一些语言学家认为沟通交流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策略能力和语篇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中也应该包括语用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指沟通者所具备的能胜任沟通工作的优良主观条件。也就是说,人际沟通的能力指一个人与他人有效地进行沟通信息的能力,包括外在技巧和内在动因。其中,恰如其分和沟通效益是人们判断沟通能力的基本尺度。恰如其分,指沟通行为符合沟通情境和彼此相互关系的标准或期望;沟通效益,则指沟通活动在功能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或者满足了沟通者的需要。拥有能语言能力不一定能进行有效且恰当的交流,笔者认为,沟通交流能力是和学习者的个人特性有关;能成功交流的人,不仅仅要有语言知识,还要有更多的情感层面的知识,善于倾听,能更好的把握时机,进行切当的交流沟通。 1.2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得当且有效地与异文化人士交流的能力。该能力在前面谈到的两种能力之上,因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综合的、多维(multi-dimensional)的概念:除知识方面外,还有思维、情感和个性等方面。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复杂性和多维性。这也是因‘文化’具有极其宽泛的涵义,且和其

表现形式多样化有关。文化是社会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总称。因此,它既是历史的积淀,又是目前正在发生的和变化的;它有外显的和可以客观描述的一面,又有隐蔽的和依赖主观解释的一面;它既具有组织的、群体的性质,又无不渗透到每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体行为之中;它既表现为高级智力活动的过程与产物,又体现在一般人最普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之中。(Brooks,1960,Allen,1985,Chen,1999)。在英语教学中,如果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解偏重文化既有的、外显的、客观的和组织的一面,那语言教学中仅仅于突出跨文化能力中的知识方面,在语言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仅仅传授既有的文化事实,如目的语民族的历史发展、社会制度、一般习俗、礼仪、禁忌等。这种文化教学从总体上看是直接的由外部施加的,甚至有时候可能独立或相对独立于语言教学。发人深思的是,即使外语学习者经直接的知识传授获得了有关文化的客观知识和教条后,当他面临具体的、变化的、个性的跨文化交际情境时,那些概括化、教条了的文化特征、行为规范等往往并不能使得他取得成功的或是恰当的交际。显而易见,现实中的跨文化情境要比这些教条化的知识复杂得多、微妙得多。Breen&Candlin(1980)指出,跨文化交际不仅要遵循某种规范,而且也要主观解释这些规范本身;它既是规范的活动遵循,又是规范的过程的创新(M.Andrews,1999),这句话说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情境中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其过程,更要在面对复杂的因素时,能做到灵活应对,独立判断是否,作出个人的决定。每个交际者在跨文化交际方面,不仅仅是去熟记或背诵一些已有的,刻板的知识,而真正需要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灵活面对变化的、现实的和个性的事物。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多的去着眼变化的、个性的、主观的一面。当我们着眼于文化的这一面时,我们就会更加重视跨文化能力中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