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左心衰的急救处理及护理

急性左心衰的急救处理及护理

急性左心衰的急救处理及护理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因左心排血功能受损,而出现呼吸困难病症。急性左心衰

竭具有发病速度快、死亡率高的特点。为防止病情的扩大化,降低患者生命风险,有必要对患者采取急救处理。与此同时,要构建科学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优

质护理,确保患者及早恢复身体,提升患者身体健康水平。

一、体位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心脏负荷比较大,为降低患者心脏负荷,保证患者顺利

呼吸,要对患者进行体位处理,即让患者置坐位,双下肢下垂。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可以为治疗工作赢取更多的时间。

二、氧疗

由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存在呼吸困难的症状,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氧疗处理。包括:给予高流量鼻导管氧气吸入,便于患者呼吸。在患者肺部有湿啰音时,就

需要在湿化瓶内加入50%的酒精,以此发挥肺部作用,为患者建立良好的呼吸通道。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更加需要开展氧疗工作。针对此类患者,主要通过面

罩加压给氧的方式,为患者送入氧气。如果患者仍旧存在呼吸困难的症状,还需

要给予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强化氧疗处理效果。

三、病情监测

为提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的安全性,要密切的检测患者病情。监测的事

项包括: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同时要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皮肤颜色,了解患者肺部啰音变化等。在病情监测中,要做好监测记录,为后续

治疗与护理管理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四、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按医嘱正确用药

建立静脉通道是急性左心衰的急救处理的重要环节,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要高度地重视该项工作。建立静脉通道涉及的工作包括:使用周围静脉留置

针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持静脉通道的通畅性。为防止静脉留置针拖出,需要对

静脉留置针进行固定处理,以便患者有效呼吸。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要注重观

察所建立静脉通道的通畅性。如果发现静脉通道受阻,就需要应用合理的措施对

静脉通道进行处理。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医生会针对患者病情提出药物治疗方案。护士需要认真地听医生的药物治疗方案,并重复药物类型、药量等。在确认

符合医生所提出的药物治疗方案后,则需要对患者给予药物治疗。无论是医生还

是护士都需要沉重冷静地对待急救处理工作,避免患者发生意外。快速利尿,静

脉注射洋地黄类药物及多索茶碱,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缓慢地进行推注。,同

时要密切关注患者血压情况,进而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五、心理护理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存在呼吸困难症状,此症状不仅会危机患者生命安全,而

且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针对患者心理状态不佳的现状,医护人员需要进行

科学的心理护理。首先,要沉着冷静地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与护理,提高急救处

理与护理工作质量。在这种情况之下,患者就容易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进而充

分配合急救处理与护理工作。其次,要开导患者,让患者不要过度担心自己的病情。最后,为稳定患者情绪,还可以留一家属陪伴患者,负责开导患者,确保患

者保持积极的心态。

六、安全转运

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症状减轻后,要对患者进行安全转运,确保患者得到更

加专业、可靠的治疗。安全转运涉及的工作如下所述。一是在安全转运前,要打

电话联系病房护士。而护士在接到电话后就需要着手进行准备,以便患者获得有

效的治疗与护理。二是虽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但是若不注重

做好患者搬运工作就容易增加其安全风险。其中,要平稳,动作轻柔的搬运患者,并且要合理地加快搬运速度。三是在转运的途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病情,若是在

监测病情的过程中发现患者存在生命危险,就需要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医生,防止

耽误患者病情。而医生则需要分析患者病情,采取科学的急救处理措施。四是在

将患者送到医院时,要与医院的医生与护士进行交流沟通,告知他们患者的详细

情况,保证他们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管理。

七、健康教育

经过医生的科学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会明显减轻。之后,护士需要对患者以

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主要涉及以下工作;告诉患者以及家属服药方法与服药注

意事项,保证服药安全;为患者以及家属介绍急性左心衰竭病症的诱发因素,降

低患者再次发病的几率;告诉患者以及家属一些帮助患者恢复身体的方法,比如

患者可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心肺功能。为强化健康教育效果,护士可以通

过以下方式推进健康教育。比如,可以通过发放安全宣传手册,在微信公众平台

上发布关于急性左心衰竭病症的安全教育文章、视频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整个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护士需要积极地为患者以及家属答疑解惑。以便提高

健康教育水平。对于患者以及家属而言,他们也需要主动地与护士交流,确保自

身获得更多的健康教育知识,从而增强自身健康管理能力。

急性左心衰的急救处理及护理乃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对于医护人员来讲,其需要积极地研究急性左心衰的急救处理及护理工作,掌握急救处理及护理

工作技巧,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及护理,以便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安全。另外,医护人员需要构建完善的急性左心衰的急救处理及护理工作体系,进而科

学地指导相关工作。

试述急性左心衰的抢救及护理配合

1、试述急性左心衰的抢救及护理配合。 治疗抢救:一、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二、吸氧立即高流量鼻管给氧,对病情特别严重者应给以面罩用麻醉机加压给氧。三、吗啡 5 ~ 10mg 静脉缓慢注射.四、快速利尿呋塞米 20 ~ 40mg 静脉注射,于 2 分钟内推完, 4 小时后可重复一次。五、血管扩张剂。硝普钠、 . 硝酸甘油。六、洋地黄类药物用毛花甙丙静脉给药,最适合用于有心房颤动伴有快速心室率并已知有心室扩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者。首剂可给 0.4 ~ 0。8mg , 2 小时后可酌情再给 0.2 ~ 0.4mg 。七、氨茶碱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并有一定的正性肌力及扩血管利尿作用,可起辅助作用。八、其他应用四肢轮流三肢结扎法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在情况紧迫,其他治疗措施尚未起效时,也能对缓解病情有一定的作用.九、对极危重病人,有条件的医院可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护理:合理安排作息。对心功能Ⅲ级的病人,一天大部分时间应卧床休息,并以半卧位为宜。在病情得到控制后,事稍事下床活动和自理生活,适当进行户外散步,减少由于长期卧床引起的下肢栓塞、肺部感染和体力、精力日益衰退,有助于身心健康。心功能Ⅳ级的病人,必须绝对卧床,避免任何体力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 1. 气急明显者,可给予吸入袋装氧气. 2。重度心力衰竭、明显浮肿或年老体弱的病人,容易产生下肢静脉栓塞、肢体萎缩、肺炎和褥疮等。原则上不能移动病人,必要时只能轻轻地调换床单及衣服。痰不易咯出时,可适当用侧体引流。 3。心力衰竭病人要限制盐的摄入,强调低盐饮食,防止水在体内潴留,导致浮肿和心脏负担加重。食物以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为宜。注意少量多餐,因进食过饱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 4。冠状动脉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和肥胖者宜用低脂及低胆固醇饮食.严禁烟酒和刺激性食物。控制水份。 5. 严密监测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率、心电图,检查血电解质、血气分析等。 观察病人意识,精神状态,皮肤颜色、温度及出汗情况,肺部啰音或哮鸣音的变化,记出入量。严格交接班。 6。心力衰竭病人应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要节欲或避孕,病情严重者应遵医嘱暂禁妊娠,以防止心力衰竭发作。 7. 气候转冷时要注意加强室内保暖措施,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减少发作诱因。 8。做好病人心理辅导。医护人员自身在操作时保持镇静、操作熟练,使病人产生信任与安全感。及时观察病人的心情,做好情感交流工作,保持病人身心尽量愉悦。

急性左心衰的急救处理及护理

急性左心衰的急救处理及护理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因左心排血功能受损,而出现呼吸困难病症。急性左心衰 竭具有发病速度快、死亡率高的特点。为防止病情的扩大化,降低患者生命风险,有必要对患者采取急救处理。与此同时,要构建科学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优 质护理,确保患者及早恢复身体,提升患者身体健康水平。 一、体位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心脏负荷比较大,为降低患者心脏负荷,保证患者顺利 呼吸,要对患者进行体位处理,即让患者置坐位,双下肢下垂。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可以为治疗工作赢取更多的时间。 二、氧疗 由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存在呼吸困难的症状,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氧疗处理。包括:给予高流量鼻导管氧气吸入,便于患者呼吸。在患者肺部有湿啰音时,就 需要在湿化瓶内加入50%的酒精,以此发挥肺部作用,为患者建立良好的呼吸通道。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更加需要开展氧疗工作。针对此类患者,主要通过面 罩加压给氧的方式,为患者送入氧气。如果患者仍旧存在呼吸困难的症状,还需 要给予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强化氧疗处理效果。 三、病情监测 为提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的安全性,要密切的检测患者病情。监测的事 项包括: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同时要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皮肤颜色,了解患者肺部啰音变化等。在病情监测中,要做好监测记录,为后续 治疗与护理管理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四、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按医嘱正确用药

建立静脉通道是急性左心衰的急救处理的重要环节,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要高度地重视该项工作。建立静脉通道涉及的工作包括:使用周围静脉留置 针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持静脉通道的通畅性。为防止静脉留置针拖出,需要对 静脉留置针进行固定处理,以便患者有效呼吸。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要注重观 察所建立静脉通道的通畅性。如果发现静脉通道受阻,就需要应用合理的措施对 静脉通道进行处理。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医生会针对患者病情提出药物治疗方案。护士需要认真地听医生的药物治疗方案,并重复药物类型、药量等。在确认 符合医生所提出的药物治疗方案后,则需要对患者给予药物治疗。无论是医生还 是护士都需要沉重冷静地对待急救处理工作,避免患者发生意外。快速利尿,静 脉注射洋地黄类药物及多索茶碱,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缓慢地进行推注。,同 时要密切关注患者血压情况,进而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五、心理护理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存在呼吸困难症状,此症状不仅会危机患者生命安全,而 且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针对患者心理状态不佳的现状,医护人员需要进行 科学的心理护理。首先,要沉着冷静地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与护理,提高急救处 理与护理工作质量。在这种情况之下,患者就容易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进而充 分配合急救处理与护理工作。其次,要开导患者,让患者不要过度担心自己的病情。最后,为稳定患者情绪,还可以留一家属陪伴患者,负责开导患者,确保患 者保持积极的心态。 六、安全转运 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症状减轻后,要对患者进行安全转运,确保患者得到更 加专业、可靠的治疗。安全转运涉及的工作如下所述。一是在安全转运前,要打 电话联系病房护士。而护士在接到电话后就需要着手进行准备,以便患者获得有 效的治疗与护理。二是虽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但是若不注重 做好患者搬运工作就容易增加其安全风险。其中,要平稳,动作轻柔的搬运患者,并且要合理地加快搬运速度。三是在转运的途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病情,若是在 监测病情的过程中发现患者存在生命危险,就需要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医生,防止 耽误患者病情。而医生则需要分析患者病情,采取科学的急救处理措施。四是在

急性左心衰的应急预案

急性左心衰的应急预案 急性左心衰的应急预案 1. 背景介绍 急性左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等患者。左心衰指心脏左心室功能不全,导致心排血量减少。当左心室功能明显下降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心悸、乏力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急性左心衰应急预案非常重要。 2. 急性左心衰的症状和体征 急性左心衰的常见症状和体征包括: - 心悸和心动过速 - 呼吸困难,尤其是在夜间或平卧时加重 - 咳嗽,可能伴有咳痰或咯血 - 乏力和体力活动耐力下降 - 浮肿,尤其是下肢浮肿 - 心音削弱或奔马律音 - 血压升高或降低 3. 急性左心衰的应急预案 3.1 保持空气通畅 急性左心衰患者往往伴有呼吸困难,因此保持空气通畅非常重要。应急预案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让患者保持正坐位,有利于呼吸 - 注意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闷热环境 - 根据患者病情,配备吸氧设备 3.2 给予药物治疗

采取药物治疗有助于缓解急性左心衰的症状和改善心功能。应急预案中,可以考虑以 下药物: - 利尿剂:有助于排除体内多余水分,减轻水肿症状。如呋塞米等。 - 降压药物:有助于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 - 心力衰竭药物:有助于改善心脏收缩功能。如洋地黄类药物、噻嗪类药物等。 3.3 管理体液平衡 急性左心衰患者常伴有体液潴留,因此管理体液平衡非常重要。应急预案中,可以采 取以下措施: - 限制液体摄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液体摄入量。 - 监测体液出入量:定期记录患者的尿量、出汗量等。 - 尽量避免摄入高盐食物:高盐饮食会导致体液潴留加重。 3.4 配备监测设备 在急性左心衰的应急预案中,配备一些监测设备是必要的,以便及时监测患者的病情 变化。常见的监测设备包括: - 心电监护仪:用于监测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 - 血压监测仪:用于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及时调整药物治疗。 - 血氧监测仪:用于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低氧血症情况。 4. 急性左心衰的应急处理流程 针对急性左心衰的预案,可以制定以下应急处理流程: 1. 评估患者症状和体征:了解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心率、血压等情况。 2. 保持空气通畅:让患者保持正坐位,并打开窗户保证空气流通。 3. 给予急救药物:根据患者病情使用利尿剂、降压药物等。 4. 管理体液平衡:限制液体摄入,监测体液出入量。 5. 配备监测设备:使用心电监护仪、血压监测仪和血氧监测仪进行实时监测。

急性左心衰竭的急救处理“十步”走

急性左心衰竭的急救处理“十步”走 急性左心衰发作时如果不及时发现和紧急抢救处理发生意外的概率非常高,心衰患者及其家属一定要熟悉和了解具体级就流程。 急性左心衰竭的处理详细步骤: 1、坐位,双腿下垂。 2、吸氧。氧气宜通过50%乙醇,或用1%二甲基硅油气雾剂,以利去除肺内泡沫,并可用面罩或气管插管加压给氧。 3、吗啡10mg皮下注射或哌替啶50~100mg肌注,必要时亦可静注。有昏迷、休克、严重肺部感染、呼吸抑制者禁用,老年患者慎用,可先予半量观察后调整。

4、强心剂:目前多用毛花甙丙(西地兰)0.2~0.4mg加入5%葡萄糖液20ml静脉缓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心律、心率(宜在70~80/min)、绌脉、尿量,有无毒性反应(如呕吐、黄视、频发早搏、二联律及心动过缓等)。 如中毒表现为心动过缓,心室率<50/min时,可用阿托品;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者,可安装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重度地高辛中毒者,有条件时可用地高辛抗体对抗治疗。 5、快速利尿:静脉推注呋塞米(速尿)20~40mg,以期迅速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减轻心脏前负荷和肺淤血及水肿。 6、血管扩张剂:经上述处理心衰仍未能得到控制时,可采用酚妥拉明或硝普钠等血管扩张药治疗。用药前后必须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舌下含化于病情早期应用亦有效。 7、氨茶碱0.25g加入10%葡萄糖液20ml中缓慢静注。 8、地塞米松5~10mg静注,可增强心肌收缩、扩张周围血管、解除支气管痉挛、利尿,并有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9、肺水肿出现严重发绀者,或微循环明显障碍者,可酌情选用阿托品、东莨菪碱、山莨菪碱(654-2)等静脉缓注,以改善微循环灌注。 10、治疗病因,除去诱因,以防复发。 心力衰竭病因治疗包括基本心脏疾病的治疗及其诱发因素的预防和控制。心力衰竭本身症状的一般治疗要从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排

急性左心衰抢救流程

急性左心衰抢救流程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一、急性左心衰抢救流程: 1、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 2、吸氧立即高流量鼻管给氧,对病情严重者应给以面罩用麻醉机加 压给氧,使肺泡内压在吸气时增加,一方面可以使气体交换加强,另一方面可以对抗组织液向肺泡内渗透。 在吸氧的同时使用抗泡沫剂使肺泡内的泡沫消失,增加气体交换面积, 一般可用50%酒精置于氧气的滤瓶中,随氧气加入。如病人不能耐受可降低酒精浓度或间断给予。 3、吗啡5-10mg静脉缓注不仅可以使患者镇静,减少躁动所带来的额外的心脏负担,同时也具有小血管舒张的功能而减轻心脏的负荷。必要时每间隔15分钟重复一次,共2-3次,老年患者可酌减剂量或改为肌肉注射。 4、快速利尿呋塞米20-40mg静注,于2分钟推完,10分钟内起效, 可持续3-4小时,4小时后可重复一次,除利尿作用外,本药还有静脉扩张作用,有利于肺水肿缓解。 5、血管扩张以硝普钠、硝酸甘油或酚妥拉明静脉滴注。 硝普钠:为动、静脉血管扩张剂,静注后2-5分钟起效,一般剂量为μg/min滴入,根据血压调整用量,维持收缩压在100mmHg左右;对原有高血压者血氰化物,用药时间不宜连续超过24小时。 硝酸甘油:扩张小静脉,降低回心血量,使LVEDP及肺血管压降低。患者对本药的耐受个体差异较大,可先以10μg/min开始,然后每10分钟调整一次,每次增加5-10μg,以血压达到上述水平为度。 酚妥拉明:为α受体阻断剂,以扩张小动脉为主。静脉用药以min开始,每5-10分钟调整一次,最大可增至,检测血压同前。 6、洋地黄类药物可考虑用毛花甙丙静脉给药,最适合用于心房颤动伴有快速心室率并已知有心室扩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首剂可给,2小时后可酌情再给。对急性心肌梗死,在急性期24小时内不宜用洋地黄类药物,二尖瓣狭窄所致肺水肿洋地黄类药物也无效。后两种情况如伴有心房颤动快速心室率则可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减慢心室率,有利缓解肺水肿。 7、氨茶碱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并有一定的正性肌力及扩血管利尿作用,可起辅助作用。 8、其他应用四肢轮流三肢结扎法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在情况紧迫,其他治疗措施尚未奏效时,也能对缓解前病情一定的作用。 待急性症状缓解后,应着手对诱因及基本病因进行治疗。

急性心衰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心衰的急救与护理 一、急性心衰的流行病学 我国对42 家医院1980、1990、2000年3 个时段住院病历所作回顾性分析表明,因心衰住院约占住院心血管病患者的16.3 %一17.9 %,其中男性占56.7 %,平均年龄为63—67 岁;心衰病种主要为冠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和高血压病。 在这20 年时间中,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分别从36.8 %和8.0 %增至45.6 %和12.9 %,而风湿性心脏病则从34.4 %降至18.6 %;入院时的心功能以Ⅲ级居多 (42.5 %~43.7 %) 。住院患者基本为慢性心衰的急性加重。 二、定义: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并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 病因: 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脏负荷加重; 病理生理: 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突然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 三、临床分类: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心源性休克 急性右心衰竭: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大块肺栓塞 非心源性心衰 四、急性左心衰竭的常见病因: 1.慢性心衰急性加重 2.急性心肌坏死和( 或) 损伤: (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如急性心肌梗死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伴机械性并发症; (2) 急性重症心肌炎; (3) 围生期心肌病; (4) 药物所致的心肌损伤与坏死,如抗肿瘤药物和毒物等 3.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 (1) 急性瓣膜大量反流和( 或)原有瓣膜反流加重,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所致的二尖瓣和( 或) 主动脉瓣穿孔、二尖瓣腱索和( 或) 乳头肌断裂以及人工瓣膜的急性损害;

(2) 高血压危象; (3) 重度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狭窄; (4)主动脉夹层; (5)心包压塞; (6)急性舒张性左心衰竭,多见于老年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很常见) 五、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 基础心血管疾病的病史和表现 诱发因素 1. 慢性心衰药物治疗缺乏依从性; 2. 心脏容量超负荷; 3. 严重感染, 尤其肺炎与败血症; 4. 严重颅脑损伤, 大手术与应激; 5. 心律失常; 6. 心肌缺血; 7. 负性肌力药物应用; 8. 高心排血量综合征(甲亢, 贫血); 9. 支气管哮喘,肺栓塞,肾功能减退,嗜铬细胞瘤; (1)急性左心衰竭早期表现原因不明的疲乏或运动耐力减低, 心率增快高枕位睡觉,劳力性呼吸困难, 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体检:左心室增大,舒张期奔马律,两肺底湿罗音. (2)急性肺水肿肺循环压力升高肺充血可引起; 严重呼吸困难, 端坐呼吸,烦躁不安伴恐惧感,RR30-50 次/分; 咳嗽, 咯粉红色泡沫样血痰; 听诊心率快,心尖部可闻及奔马率, 两肺满布湿罗音及哮鸣音; 心源性休克 (3)CO下降外周脏器组织灌注不足引起: 持续性低血压, 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 原有高血压的患者收缩压降 60mmHg以低上; 组织低灌注状态可有:皮肤湿冷、苍白和紫绀;心动过速; 少尿或无尿;烦躁不安,神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 摘要:急性左心衰竭是由于急性弥漫性心肌损害,严重而突发的心脏排血障碍,严重心律失常,心脏负荷突然明显增加而导致的左心排血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甚至丧失排血功能的一组综合征,是心血管内科常见急症之-。由于急性左心衰竭发病凶险,进展迅速,死亡率较高,如能及时有效地抢救治疗,病情可迅速 缓解。在抢救患者生命的过程中,护理工作者与临床医生积极配合,采取紧急的 护理措施,是急性左心衰竭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我科2014年6月-2019年6月 共抢救46例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 关键词:左心衰;急诊护理 【abstract】: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is a group of syndrome caused by acute diffused myocardial damage,severe and sudden cardiac bleeding disorder,severe arrhythmia,sudden and obvious increase of cardiac load,and even loss of ejection function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which is one of the common emergencie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Because the incidence of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is dangerous,the progress is rapid and the mortality rate is high,if the disease can be rescued and treated in time and effectively,the condition can be alleviated rapidly.In the process of rescuing patients' lives,nursing workers and clinicians actively cooperate and take urgent nursing measures,which is the key factor for the success of rescue of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Key words】:emergency nursing for left heart failure 急性左心衰竭是由于急性弥漫性心肌损害,严重而突发的心脏排血障碍,严重心律失常,心脏负荷突然明显增加而导致的左心排血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甚至丧失排血功能的一 组综合征,是心血管内科常见急症之一。由于急性左心衰竭发病凶险,进展迅速死亡率较高,如能及时有效地竭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我科2014年6月-2019年6月共抢救46例急性左 心力衰竭患者。现将抢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6例,男27例,女19例。临床表现有口唇发绀、突发性严重呼吸困难呼吸 频率失常等,严重者出现休克和心搏骤停现象。按照200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性左心衰竭 诊断标准诊断,均经心电图、X线胸片检查确诊。其中由急性心肌梗死所致12例;二尖瓣狭 窄所致6例;严重心律失常所致20例;肺部感染所致5例;高血压、高心病所致3例。 护理体会 基础护理。急性左心衰发展快,发病时间尤以夜间为多,护士呼叫医生后,不应等医生 看完患者再处理,而应迅速主动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立即给予患者吸氧,吸氧时以20%~30%浓度酒精作为湿化剂,应避免用70%以上浓度酒精作为湿化剂。给氧前应先调好流量,避免 氧流量剧增,压力过大而损伤鼻、呼吸道粘膜和肺泡。开始时先调氧流量为2 ~ 3L/min,待 患者适应后可增加至6~8L/min。由于酒精对肺泡及支气管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且持续 高浓度吸氧后患者可出现氧中毒。因此间断给氧(即吸氧30 min,停30min)可以避免氧中 毒的发生。通过氧疗将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 ~ 98%水平。取端坐体位、双下肢下垂迅速建 立静脉通路,同时给予心电监护、血压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等。本组患者在医生医嘱前均 给予了以上处理。

急性左心衰的急救护理

急性左心衰的急救护理 临床中针对急性左心衰患者,接诊后需立即展开急救工作,急救效率与质量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除临床治疗外,急救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也越来越受到认可。通过急诊配合可进一步强化急救效率,有序开展各项急救程序,为急救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急性左心衰常规基于一定诱因所引发,导致原有在代偿阶段的心脏突发衰竭。也有部分患者本身存在一定程度心功能不全,在相关诱因作用下突然恶化。急性心衰在心功能正常或无心脏疾病患者中也可发生,例如,行某些外科手术治疗后,并发急性肺栓塞可引发心衰。急性左心衰的诱因以高血压为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后,冠心病可并发急性梗死,尤其大面积梗死或并发乳头肌断裂可进一步诱发急性左心衰。又如主动脉瓣膜病变与左房室瓣狭窄,病情严重时,基于过度劳累或感染等诱因可发生急性左心衰。 急性心衰发生时,心脏与血循环无法发挥原有代偿作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促进心肌舒缩增强的心室或心房扩大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交感神经张力可有所提高,心率较高,但代偿功能作用发挥不理想。急性左心衰还可引发急性肺水肿,进一步增加疾病风险性。急性左心衰发生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可快速升高,导致左心房与肺静脉肌肺毛细血管压力相继升高。在肺毛细血管内静水压超出胶体渗透压后,血清可深入到组织间隙。在渗入液快速增加下,可经肺组织间隙,通过肺泡上皮浸入肺泡,进而引发肺水肿。肺水肿能够在一定程度降低肺顺应性,造成换气不足与肺内动静脉分流,致使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缺氧可导致组织产生过多乳酸,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促使心力衰竭进一步恶化,引发休克等并发症。 急性左心衰发生后,患者以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其中端坐呼吸属于特有特征。具体表现为,在平卧状态呼吸急促,改为斜卧位后症状可有所缓解。病情严重时,则被迫取坐位休息,也就是端坐呼吸。若急性左心衰患者发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则提示肺淤血或慢性肺淤血加重。急性左心衰患者可并发急性肺水肿,在发病期表现为呼吸短促,患者可出现焦虑不安表现。间质性肺水肿以呼吸困难

急性左心衰的护理

急性左心衰是急性左心心功能不全的简称,有劳累后呼吸困难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病史,有高血压、肺炎、过度输液等诱因。临床表现为严重呼吸困难、发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强迫坐位、大汗、口唇轻微发绀、两肺底可听到水泡音等,病情危急,可迅速发生心源性休克、昏迷而导致死亡。 指因某种原因在短时间内使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和(或)心脏负荷明显增加,导致心排血量急剧下降,肺循环压力急剧上升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具体表现如下: (1)疲劳乏力:平时四肢无力一般体力活动即感疲劳乏力是左心衰竭的早期症状 (2)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时较早出现和最常见的症状为肺淤血和肺顺性降低而致肺活量减少的结果呼吸困难最初仅发生在重体力劳动时休息后可自行缓解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 随着病情的进展呼吸困难可出现在较轻的体力活动时劳动力逐渐下降有的则表现为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通常入睡并无困难但在夜间熟睡后突然胸闷气急而需被迫坐起 轻者坐起后数分钟可缓解但有的伴阵咳咳泡沫痰若伴有哮喘可称为心源性哮喘重者可发展为肺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可能与平卧时静脉回流增加膈肌上升肺活量减少和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左心衰竭严重时患者即使平卧休息也感呼吸困难被迫取半卧位或坐位 称为端坐呼吸由于坐位时重力作用使部分血液转移到身体下垂部位可减轻肺淤血且横膈下降又可增加肺活量 (3)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水肿是指血浆渗入到肺间质随后渗入到肺泡内影响到气体交换而引起的呼吸困难咳嗽泡沫痰等综合征由心脏病所致的急性肺水肿称为“心源性肺水肿” 它是肺水肿中最常见最重要的类型此处所讨论的均指心源性肺水肿而言心源性肺水肿的常见病因为急性左心衰竭可因急性心肌梗死乳头肌断裂风湿性心瓣膜病恶性高血压急性心肌炎肥厚型心肌病伴左室流出道梗阻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及严重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等引起一般说来使左室舒张末压和左房压力增加并使肺毛细血管压力升高30mmHg以上即可发生急性肺水肿根据肺水肿的发展过程和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以下5期: ①发病期:症状不典型患者呼吸短促有时表现为焦虑不安体检可见皮肤苍白湿冷心率增快 X 线检查肺门附近可有典型阴影

急性左心衰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左心衰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左心衰是急性左心心功能不全的简称,有劳累后呼吸困难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病史,有高血压、肺炎、过度输液等诱因。临床表现为严重呼吸困难、发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强迫坐位、大汗、口唇轻微发绀、两肺底可听到水泡音等,病情危急,可迅速发生心源性休克、昏迷而导致死亡。 1临床表现 1.1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时最早出现和最重要的症状,最初仅发生在重体力劳动时,以后在休息时亦可发生,有的则表现为端坐呼吸,阵发性呼吸困难,或出现心源性哮喘。 1.2咳嗽、咳痰、咯血,痰常呈白色泡沫浆液性,咯血丝痰或粉红色泡沫痰,亦可大量咯血。 1.3其它乏力、疲倦、头昏、心慌是心排血量减少,血液灌注不足的表现。 2急救 2.1镇静剂肌内注射吗啡3~5 mg,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减少躁动带来的额外心脏负担,并密切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2.2强心药5%葡萄糖20 ml加西地兰0.2~0.4 mg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以增强心肌收缩力。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检测心率,同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推注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3利尿剂速尿20~40 mg静注,以利尿,减轻心脏负担,减少循环血量,降低静脉回心血量,降低肺动脉舒张压,注意保持电解质平衡,防止低血钾发生。 2.4血管扩张剂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化,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缓解症状,必要时硝普钠稀释后静脉滴注,起到”内放血”的作用。根据血压情况随时调整速度,使血管容量增大,储存量增多,使血管内压力降低,同时静脉回心血流量,减轻心脏负荷。注意血管扩张剂应在补足有效血容量的前提下应用。 2.5抗痉挛氨茶碱0.25 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扩张冠状动脉,加强利尿,解除支气管痉挛,减轻支气管哮喘。 3护理 3.1卧床休息加高枕头,右侧卧位,利于血液的回流,减少回心血量。对抽搐者要安护栏,做好急救准备。

急性左心衰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急性左心衰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一、定义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急性的严重的心肌损害或突然加重的负荷,使心功能正常或处于代偿期的心脏在短时间内发生心排血量显著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 二、病因 1、与冠心病有关的心肌梗死,特别是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乳头肌和腱索断裂、室 间隔破裂穿孔等; 2、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瓣膜穿孔、腱索断裂所致瓣膜性急性反流; 3、其他:高血压血压急剧升高,原有心脏病基础上快速性心律失常或严重缓慢性心律失 常;输血、输液过多、过快等。 三、临床表现 1、突发极度呼吸困难, 2、咳粉红色血性泡沫痰, 3、满肺哮鸣音和湿啰音,奔马律,S1↓,P2↑,心动过速,重者休克。端坐,烦燥大汗, 四、急救护理 4。1体位呼吸困难、强迫坐位、面色青灰、发绀、大汗淋漓、烦躁是急性左心衰的常见临床表现,将病人置坐位,双下肢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可减轻心脏负荷。 4。2 氧疗有效的保持气道开放,立即给予高流量鼻导管氧气吸入。肺部听诊有湿啰音时,在湿化瓶内加入50%的酒精[3],有利于消除肺泡内的泡沫.病情严重者给予面罩加压给氧,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保证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防止出现脏器功能障碍,甚至MODS。 4.3病情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和节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 检查血电解质,血气分析等,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神志、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及温度,肺部啰音的变化,动态记录病情的变化。 4。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按医嘱正确用药 4.4。1使用周围静脉留置针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病人大汗淋漓容易造成胶布 失去粘性,加上躁动不安,容易使静脉留置针拖出,因此妥善固定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在抢救的过程中随时观察并保持静脉路的通畅。按医嘱准确给药,抢救时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护士应该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执行,并保留安瓿,抢救过程中应迅速、沉着、冷静,切忌忙中出错。 4。4。2快速利尿,静脉注射洋地黄类药物及多索茶碱时速度宜慢,且推注速度要恒定,使用微量泵.输注血管活性药过程中密切观察血压,根据血压调整用量及输液速度,控制总液量,准确记录出入量. 4.5心理护理恐惧或焦虑可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使呼吸困难加重.医护人员在 抢救时必须保持镇静,操作熟练,忙而不乱,使病人产生信任与安全感,必要时可留一家属陪伴,共同鼓励病人,提供情感支持,稳定病人情绪,减轻思想负担4。6安全转运病人呼吸困难症状减轻,无大汗淋漓心率,血压,呼吸稳定时候,方可将病人送住院.准备转运时候,先电话联系病房护士,做好迎接病人准备.搬运时注意平稳,动作轻柔,迅速,防止发生意外,转运途中随行的医护人员携带急救箱,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各导管的通畅,发现异常情况,即刻处理。将患者安置病

左心衰的急救护理措施

左心衰的急救护理措施 引言 左心衰是一种心臟疾病,其特征是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体内氧和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急性左心衰是指左心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恶化,病情危急。 在急性左心衰病患的急救护理过程中,必须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以稳定患者的病情并降低病死率。本文将介绍急救护理人员在处理急性左心衰时所执行的关键措施。 急救护理措施 1. 确认患者状态并保持通畅呼吸道 当患者症状明显时,立即观察患者的状况并确保通畅的呼吸道。如果患者出现呼吸急促、窒息或痰液阻塞气道的情况,紧急处理是必要的。协助患者保持头部直立位,并清除气道阻塞。如有需要,采取必要的呼吸援助措施,如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器。 2. 监测及处理心律失常 急性左心衰病患可能出现心律失常,这会进一步恶化其病情。为了处理这种情况,监测患者的心率和心律,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在心率过快或过缓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药物或电除颤来恢复正常心律。 3. 给予急救药物治疗 在患者状况稳定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急救药物治疗。这些药物可能包括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抗凝剂等,以便减轻心脏负担、改善血液循环,稳定患者病情。 4. 提供疼痛缓解 由于急性左心衰的病情严重,患者常常会出现剧烈的胸痛。为了缓解患者的疼痛,可以使用镇痛剂等疗法。在给予镇痛剂时,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药物效果,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度。 5. 接纳和处理焦虑 急性左心衰的病患往往面临心理压力、焦虑和恐惧。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沟通并提供心理支持。通过使用情绪疏导技巧和与患者的互动,减少患者的焦虑感,以改善病患的整体状况。

6. 增加氧气供应 急性左心衰会导致氧供应不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确保患者获得充足的氧 气供应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患者呼吸困难,给予氧气吸入以增加患者的氧合。同时,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确保氧气供应充足。 7. 确保患者安全 在急救过程中,保护患者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在处理急性左心衰的患者时, 要确保床边有足够的空间供患者舒适休息,并防止摔倒。同时,注意患者的体位,避免过度活动和劳累。 8. 密切监测和记录 在急救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非常重要。监测包括心率、呼吸、血压、 尿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此外,将监测结果记录在护理记录中,以便未来的参考和分析。 结论 急性左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需要紧急的护理干预。了解并执行正确的 急救护理措施是拯救患者生命、缓解病情的关键。在进行急救护理时,护理人员应当紧密合作,密切观察患者的状况,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以稳定患者、减轻病情、提高病患的生存率。

关于急性左心衰的急救护理科普全篇

关于急性左心衰的急救护理科普全篇 急性左心衰是发病非常急速的心脏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展。其病因主要包括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肌病等,导致心脏收缩 力急性下降,射血显著减低,从而引发肺循环的淤血,表现为缺血、缺氧、呼吸 困难,这种呼吸困难最轻的时候可以在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的患者表现为 不能够平卧,端坐时候仍然有呼吸困难。此外,急性左心衰还可以发生急性的心 源性休克和心脏骤停,危机其生命安全。因此,急性左心衰发生时需立即就诊, 而急诊科的救护对于该病患者治疗是关键环节。 一、体位 通常要采取半卧位或者是端坐卧位,双腿保持下垂,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 脏的前负荷。 二、四肢交换加压 应用四肢轮流绑着止血或血压计袖带,以此降低前负荷,降低肺水肿和瘀血,为抢救争取时间。 三、氧疗 有效的保持气道开放,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有呼吸衰竭,选择低流量吸氧或高 流量吸氧。 (1)如患者左心衰的症状较轻微,而血氧监测时血氧只有轻度的下降,则 建议吸低等流量的氧气。 (2)如患者血氧下降较为严重,有严重的乏氧,周身青紫,则需要高流量 吸氧,必要时可以行加压给氧,多以吸纯氧为主,可以在短时间内纠正患者的乏氧,改善低血氧的症状。

(3)病情严重者给予面罩给氧,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保证应用药物能够顺畅。 (4)当肺部听诊有湿性啰音时,加湿瓶中加入50%的酒精有助于消除肺泡中的泡沫。 四、病情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和节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检查血电解质、血气分析,准确记录进、出量,观察意识、精神状态、肤色、体温的变化、肺啰音、并动态记录患者病情的变化。 五、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按医嘱正确用药 (1)利用周围静脉留置针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患者出汗容易使胶带失去粘性。此外,烦躁易将静脉留置针拖出。因此,适当固定尤为重要。同时,在抢救过程中,随时观察并保持静脉通路畅通。 (2)按医嘱准确用药。在抢救过程中,护士应重复医生的口腔医嘱,确认无误后执行,并保留安瓿。抢救过程要迅速、冷静、沉着,避免仓促犯错误。 (3)快速利尿时,静脉注射洋地黄、多索茶碱宜慢,注射速度宜恒定,宜微泵使用;在输注血管活性药物时,密切观察血压,根据血压调整剂量和输注速度,控制总液量,准确记录流入和流出情况。(洋地黄类药物用毛花甙丙静脉给药,第一次剂量0.4-0.8mg,2小时后0.2-0.4mg,氨茶碱0.25g,用葡萄糖水稀释后静脉缓慢注射,可缓解支气管痉挛,并有一定的正肌力,舒张血管,利尿,可起到辅助作用。) 六、心理护理 恐惧或焦虑可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会使呼吸困难加重。 (1)医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需时刻保持镇定,操作娴熟,乱中有序,使病人产生信任与安全感。

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有效抢救及护理方法。方法采取吸氧、坐位、监护、准确使用各种抢救药物等措施,并实施用药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并对患者实施各种心理护理。结果68例患者中临床情况好转趋于稳定的病例有41例,占总病例数的60.29%,临床情况反复不稳定的病例有21例,占总病例数的30.88%,临床病情恶化死亡的患者有6例,占总病例数的8.83%。结论在抢救急性左心衰患者中,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及治疗措施,及时缓解病情,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对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抢救;护理;体会 急性左心衰竭是由于心肌受到了严重损伤,或是心脏的负荷突然增大等,从而使得心脏在短时间内发生衰竭,影响到心脏排血功能,临床上出现以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心内科常见急症。急性左心衰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临床死亡率高,因此对于临床急救提出了较高要求。对于此类病患,如果能及时有效地施行抢救治疗,那么其预后较好,相反若延误了抢救时机,则病情迅速发展恶化会导致死亡。本文将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内二科抢救护理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本科自2009年3至2012年9月间收治的急诊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共68例。所有患者临床均符合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40例,女28例,最大年龄为76岁,最小年龄为42岁,平均年龄为58.4岁。发病原因包括:长期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肌病,部分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恶性肿瘤、肺部感染、心律失常等。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咳嗽、咯吐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皮肤湿冷、口唇紫绀,呼吸频率增快,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吸气时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内陷,严重时出现意识障碍。 1. 2 抢救护理治疗 1. 2. 1 快速对病情评估首先处理危急生命情况,呼吸心跳骤停者紧急实施心肺复苏,气道梗阻者大管径吸痰或气管插管以畅通气道;迅速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边抢救边评估,评估与抢救处理交替进行。 1. 2. 2 舒适体位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采取坐时以软枕垫靠背部,尽量使两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扩大胸腔容积,减轻心脏负荷,增加肺活量,从而使呼吸困难得到缓解。症状缓解后可采取半卧位或平卧位,并经常更换体位,适当活动,以改善血液循环和防止形成压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