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哈工大电路习题答案第6章

哈工大电路习题答案第6章

哈工大电路习题答案第6章
哈工大电路习题答案第6章

答案6.1

解:将2i 和3i 改写为余弦函数的标准形式,即

234cos(190)A 4cos(190180)A 4cos(10)A 5sin(10)A 5cos(1090)A 5cos(80)A i t t t i t t t ωωωωωω=-+?=+?-?=+?=+?=+?-?=-?

电压、电流的有效值为

12370.7V, 1.414A 2.828A, 3.54A

U I I I =

=======

初相位

1

2

3

10,100,10,80u i i i ψψψψ====-

相位差

1

11010090u i ?ψψ=-=-=- 11u i u i 与正交,滞后于;

2

210100u i ?ψψ=-=?-?= u 与2i 同相;

3

310(80)90u i ?ψψ=-=?--?= u 与3i 正交,u 超前于3i

答案6.2

()(

)

(

)(

).

a 10cos(10)V

-8

b arctg

10233.1V,233.1)V -6

-20.8

c arctg 20.889.4A,20.8cos(89.4)A 0.2

d 30180A,180)A

m u t U u t I i t I i t ωωωω=-?==∠?=+?==∠-?=-?=∠?=+?

答案6.3

解:(a)利用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的线性性质得:

1

1

22

1,U I n U I n ==- (b)磁通相量通常用最大值表示,利用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的微分性质得:

m

j m U N ω=Φ (c) 利用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的线性性质与微分性质得:

j U

RI LI ω=+

答案6.4

解:由KCL 得电流i 的振幅相量

m 1m 2m 3m

I I I I =++ (2100410580)A =∠?+∠?+∠-?

(0.347j 1.97 3.939j0.6950.868j4.924)A =-++++-

A 86.265?-∠= 电流i 的瞬时值为

5cos(26.86)A i t ω=-?

答案6.5

解: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为有效值,其比值为阻抗模,即

/U I =

将已知条件代入,得

100V 15A 100V 10?=??=Ω 联立方程,解得

13.7mH, 5.08L R ==Ω

答案6.6 解:

(a) RC 串联电路中电阻电压与电容电压相位正交,各电压有效值关系为

30V U ===

电流i 的有效值为

30V

3A 10C C U I I X ====Ω

(b)

302A 60V C C U X I ==Ω?=

60V 1.2A 50R U I R =

==Ω

RC 并联电路中电阻电流与电容电流相位正交,总电流有效值为

2.33I A ===

(c)

30130C C C U X I A V ==Ω?= 由

30215C L C L L L U V

U U X I I A X ==?=

==Ω

并联电容、电感上电流相位相反,总电流为

1L C I I I A =-=

电阻电压与电容电压相位正交,总电压为:

50U V ===

答案6.7

解:感抗

()3210rad/s 0.1H 200L X L ω==??=Ω

容抗

()()36

11100210rad/s 510F

C X C ω--=-

==-Ω??? 图(a)电路的相量模型如图(b)所示。

j200Ω

Ω

200R (b)

+

_

L

U R

I

(c)

由已知得10A

R

I =∠? ,按从右至左递推的方法求得各元件电压、电流相量如下:

11

2000V 2000V 290A j j 100(10290)A=(1+2j)A 63.43A jX j20063.43V 153.43V 153.432000)V 135V C R C C C C R L

L L C

U I R U I X I I I U

I U U U ==∠∠?===∠-Ω=+=∠?+∠?===?==+=

?+∠?=

由以上各式画出电压、电流相量图如图(c)所示。由各相量值求得各元件电压、

电流瞬时值分别为

190)A, 63.43)A )V,153.43)V 400cos(135)V

C R C L i t i t u u t u t u t ωωωωω=+?=+?===+?=+? 答案6.8

解:从右至左递推求得各元件电压、电流相量分别为:

()111

2221

2

:10A,10V :10A,17.390V 10j17.3V 2060A,/20160A : 1.73230A,j1017.3260V L

L

C

C

C

R I U L I

I U U I U C I

I I U I =∠===∠=∠=+=∠=Ω=∠?=+=∠=-=∠-

(b)

U

答案

6.9

解:设100V

R

U =∠

,则 S

10A ,1090V (1001090)V 45V 135A j (10135)A jA 190A R R L L R R L

C

C R

C

U I U jX I R U U U U I X I

I I ==∠==∠=+=∠?+∠?=?===?=+=∠??==∠

所求电流有效值为

S 1A I =。

答案6.10

解:图(a)电路各变量相量关系如图(b)所示。

(b)

由图(b)可推出

45?= (1) L R X =

(2)

1C I = (3) 由式(3)可得

C U X ==

C L X X =-

C L X X =-

答案6.11

解:利用阻抗的并联及串联等效,图题6.11电路阻抗可表示为

1

200

j 200j ()j j 1j 200200j C L C X C

Z X L X C

ωωωω??=+=+++

2200(200200)j j 1j2001j200LC L L C C

ωωωωω-+=+=++ 将50010002000rad /s ω=、

、分别代入上式,得 (500)(160j30)Z =-Ω

虚部为负值,故此时等效电路为RC 串联:

Re[(500)]1601

Im[(5000)]301

66.6μF

C C

R Z X Z C C X ωω==Ω

=-=-Ω=-=

(1000)100Z =Ω,虚部为零,故此时等效电路为电阻R ,100R =Ω。 (2000)(40j 120)Z =+Ω,虚部为正值,故此时等效电路为RL 串联:

Re[(2000)]40R Z ==Ω

1Im[(2000)]120L X Z L ω===Ω

10.06H L

L X ω==

注释:因为感抗和容抗是频率的函数,因此正弦电流电路的等效参数一般与频率有关。

答案6.12

解:

对节点①列节点电压方程

()S 2111

11(j )C

C U U U C U R R R R μμω-++== 解得

2S 2112

(1)j C R U U R R CR R μμω=

+++

答案6.13

解: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相量分别为

00S S

100V,100A U I =∠=∠ 对节点①和②列相量形式节点电压方程

()1n1n21S 2n12n2S 21(j 1S)1S j j 1S j 1S C U U C U gU L U C U I gU ωωωω?++-?=-?

?

?-?++=+?

由图可知受控源控制量

21

n U U = 解得

n1n2

j 10V 10j10V U U ==- 012

12n n (10j20)V 22.36116.57V U U U =-=-+=∠ 受控电流源的电压为

()012116.57V u t ω=+

答案6.14

解:相量模型如图(b)所示。

o

j C ω(b)

j C

ω

对节点①、②列节点电压方程:

1n n2i (j j +)j j C C G U CU CU ωωωω+-= (1) 1n n2

-j +(j )0CU C G U ωω+= (2)

联立解得

0n2

i

1903U U =∠ 又因为

n2o

U U = 所以

0o

i

1903U U =∠ 即o u 越前于i u 的相位差为o 90。

答案6.15

解:对含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宜列写节点电压方程:

33n1n2111(j101μF)(j101uF)01k 1k Ω1kΩ

U U ++?-+?=Ω (1) 2o

n U U = (2) 由端口特性得

o 1S

0V n U U == (3) 将式(2)(3)代入(1)得

V 43.182

58.1V 25.0j 5.1o

-∠=-=U 输出电压瞬时值为

()o 1.58cos 18.43V u t ω=-

答案6.16

解:列节点电压方程

12311(j )j 0n n n C U U CU R R ωω+--= (1) 12i 1111(j2)n n U C U U R R R R

ω-+++= (2) 13i

2j (j j )j n n CU C C U CU R

ωωωω-+++= (3) 由式(2)和式(3)得

i 1i 12

3j (),2(1j )2(1j )

n n n n U U CR U U U U CR CR ωωω++==

++ (4) 将式(4)代入式(1)得

222i

1o

222

(1)1j4n C R U U U C R CR

ωωω-==-+ (5) 由式(5)求得,当 1RC

ω=

时,o 0U = 。

答案6.17

解:图示电路容抗

11

11000.01

C X C ω=-=-Ω=-Ω?,

感抗

(1000.01)1L X L ω==?Ω=Ω 列节点电压方程

S1S21111[]1j(1)11j 1j(1)1n U U U ++=+Ω+-ΩΩΩ+ΩΩ+-ΩΩ (1)

S1S2

0V U U ==? 代入(1)式 解得

1

18.43V n U =

1S1A 1j(1)2n U U I -+=-=Ω+-Ω

电流

cos(100)A i t =

答案6.18

解:(a )设各支路电流相量如图所示:

212

ab 1ab ab 1

j51512(12)44j584

80j70104

80+j708+j5C

C

C

U

I j I U I I I I I I U I U I U Z I =-Ω?--=?-=?Ω--=+=?--=+=?==Ω

(b )图中含理想变压器,无法用导纳表示其元件方程,须将其电流1I ,2

I 设

为待求量,采用改进节点电压法列写方程 :

2122

11j20j20110j2010j20U U I I U U I ?-+=?-Ω-Ω?

?

?-++=?-Ω

Ω-Ω? 补充理想变压器特性方程

212212

U U I I ?=??=-?? 上述方程含有5个未知量,消去2

21,,U I I ,可得U 与I 的关系为 (32j 16)U

I =-Ω 即

ab /(32j 16)Z U

I ==-Ω

答案6.19

解:由阻抗的串、并联等效化简规则得

21j ()1(j )//()1j 2j()L R R L C C Z R L R C R L C

ωωωωωω++-=++=

+- 当C L R /=时,由上式得R Z =,且与频率无关。 答案6.20

解:(1)求开路电压OC U 对图(a)电路列节点电压方程

12121

111()S 20A 20j 10j 1011S S 0.1S j 10j 10n n n n U U U U U ?+?-?=∠??--?

?

?-?+?=??--? (1)(2)

受控源控制量1U 即为节点电压n1

U ,即 1n1

U U = (3) 将式(3)代入式(2)再与式(1)联立解得

n140V U =-

,n2OC

135V U U ==? (2)求等效阻抗i Z

在ab 端外施电压源ab U ,求输入电流I ,ab U 与I 的比值即为等效阻抗i Z 。 由节点②得

11110.1S 2010U U I I U =-?=-ΩΩ

1ab 1(20j 10)(20j 10)20

U U I =-Ω=-? 得

1ab i 1

(20j 10)2022.36153.4311()2010

U

U Z I U -?===∠?Ω- 答案6.21

解:(a) 对图(a)电路,感抗

310rad /s 0.2H=200L X L ω==?Ω 由分压公式得端口开路电压

o oc

(100j200)2000V 12429.7V (100j200+200)U +Ω

=?∠=∠+Ω

求等效阻抗,将电压源作用置零

i 200(100j200)(100j200)//20012429.7(200100j200)Z Ω?+Ω

=+ΩΩ=

=∠Ω++Ω

(b) 对图(b)电路,应用互感消去法,将电路等效成图(b-1)。

(b-1)

U +-

图中

0.1H, 0.2H M L M =-=。

由分压公式得

()()()

2OC

S

21j (25j 175)V 176.7781.87V j j R L M U U R L M L M ωωω+-==+=∠?+-+-

等效阻抗

()()()()

i 212121j [j ()]//j ()

j j j (150j50)158.118.43j j Z M R L M L M R L M L M M R L M L M ωωωωωωωω=++--+-?-????=+=-Ω=∠-?Ω+-+-

答案6.22

解:对图(a)电路做戴维南等效,如图(b)所示。

OC U in

Z (b)

i j 1/(j )Z L C ωω=+ (1) S OC j I U C

ω= (2)

由图(b)可知,当i 0Z =时,电阻两端电压U

与电阻R 无关,始终等于OC

(0)U R ≠ 。 由式(1)解得

100rad/s ω==

将式(3)代入式(2)得

OC

1

100A 1090V j100rad/s 0.01F

U U ==∠??=∠-??

90V u t ω=- ()

答案6.23

解:先对图(a)电路ab 端左侧电路作戴维南等效,如图(b)所示。

U i

Z (b)

32000rad/s 210H 4L X L ω-==??=Ω 得等效阻抗

i 4j48//8//j42(1j)4j4Z Ω?Ω

=ΩΩΩ=

=+ΩΩ+Ω

OC

i 1

j U i Z R C

ω=

++

知,欲使电流i 有效值为最大,电容的量值须使回路阻抗虚部为零,即:

012]j 1Im[=-=+

+C

C R Z i ωω 等效后电路如图(b)所示。

解得

1250μF 2C ω

==

答案6.24

解:应用分压公式,输出电压o

U 可表示为 o n1n2

U U U =- i i 1

j 1

2j U C U R C

ωω=-?+ i i

i j 121j 2(j 1)

U U CR U CR CR ωωω-=-=++

当 0=R , o U 超前于i

U 180 ; 当 1R C

ω=,o U 超前于i U ?90; 当 ∞→R , o U 与i

U 同相位。 即当R 由零变到无穷时,o U 超前于i

U 相位差从180 到0 变化。

答案6.25

解:图示电路负载等效导纳为

2222

1j j()j ()()

R L

Y C C R L R L R L ωωωωωω=+

=+-+++ (1) 22

222

222

222

)()(21)()(C L R LC

L R L C L R R Y

ωωωωωωω++-=???

?????+-+????????+= (2)

由式(2)可见:当)2/(12LC =ω时,Y C ω=与R 无关,电流有效值CU U Y I ω==不随R 改变。

解得

215uF 2C L

ω==

将C L 、、ω值代入(1)式,得

32424

j510(10)10

R R Y R -+?-=+ 当0=R ,I 滞后S

U 为?-90; 当Ω<<1000R ,I 滞后S

U

为从?-90向0变化; 当Ω=100R ,I 与S

U 同相位; 当Ω>100R ,I 越前S

U

为从0向?90变化; 当∞→R ,I 越前S U 为?90。 图(b)为电流相量图:

(b)

100)>Ω100)=Ω)

R U

I 的终点轨迹为半圆,当R 从0变到∞时,I 的辐角从?-90变到?90。

答案6.26

解:由分压公式得

()2

121j 1

1//

j j 111

(//)

1j j j 1

j j 3j 1/R C R R U C

C U R R R C C

C R C R C

R

R R C C ωωωωωωωωωω?

+

==++?

++

+=

+- 令虚部

210R C C ωω-

=,得1RC

ω=

122πf RC

ωπ=

=即时,且1U 与2U 同相位 311

2

=U U

答案6.27

解:对节点①列节点电压方程

2211o 11i

(j j )(j )C G C G U G C U ωωω+++=+ (1) 式中K G 为相应电阻的倒数。 由式(1)解得

o

1111112i 12121212j (1j /)()G j ()()[1j ]

()U G C G C G C C U G C C G G G G ωωωω++==

+++++++ 由上式可知,当

111212/()/()C G C C G G =++ 即1122C R C R =时,

o

12i 1212

U G R U G G R R ==

++ 此时o U 与i

U 在任何频率下同相位。

答案6.28

解:方法一:

设o 1200V U

=∠ ,各支路电流如图(a)所示

3

j X

3

列支路电流方程如下:

12311112122122333

j j j j j j (j )M M M I I I U R I X I X I X I X I X I X I R X I ?=+?=++++??+=+?

解得

1 4.2749.04A I =∠-? ,2

1.911712

2.475A I =∠-? 。 AB 1111M 2

j j 83.63 6.58V

U R I X I X I =++=∠-

所以电压有效值为

AB 83.63V U =

方法二:

应用互感消去法,图(a)电路可等效成图(b)所示。

R 3

R 3

j X j X -

列网孔电流方法

112m12m2

2m1332[j()j()]j()j()[j j j()]0M M M M M M R X X X X I X X I U X X I X R X X X ?++++-+=?-++-++++=?

(1)(2)

将已知条件代入,得

12

12(12j34)161200V -j16(8j 16)0I j I I I ?+Ω-Ω=∠?Ω++=? 解得

m1

m2

AB 11m1m24.2749.04A 3.8222.47A [j()](j )M M I I

U R X X I X I =∠-=∠-=+++-

83.63 6.58V =∠-

所以有效值

AB 83.63V U =。

注释:对含互感的电路宜用支路电流法或回路电流法列写方程。

答案6.29

解:应用支路电流法,如图所示

2

L S

u

列KVL 方程

1211j j j j S

S

MI L I RI U MI L I U ωωωω?++=?+=? (1)(2)

方程(1)乘1L ,方程(2)乘M ,二者相减消去1I 得电流I 与输入电压S

U 的关系表达式

1S

2

112()j ()

L M U I

RL L L M ω-=+- 由上式可见:

当M =即互感为全耦合时,1S 1

L M I

U RL -= ,I 与S U 同相且与频率无关。i 的有效值为

S 11()/()I U L M RL =-

答案6.30

解:网络N 的等效阻抗

(10j 10)//(j20)(10j 10)(j20)(10j 10)(j20)

20010j 10j2010j 10Z '=+Ω-Ω

+?-+?-=Ω=Ω=∠Ω

+-- 输入电流

2A 30U

I

Z =='

+

网络N 的平均功率为

2'2Re[](2A)2080W P I Z =?=?Ω= 无功功率

2'2Im[](2A)00Q I Z =?=?= 功率因数

cos cos01λ?===

视在功率

/cos 80VA S P ?==

答案6.31

解:等效阻抗

36V 3.610A

U Z I ====Ω (1)

由平均功率R I P 2=得

22288W 2.88(10A)

P R I =

==Ω 将式(2)代入式((1)解得

2.16L X =

==Ω

所以等效阻抗为

j (2.88j2.16)L Z R X =+=+Ω

当314rad/s ω=时,负载的等效电阻和等效电感分别为

2.88R =Ω, 2.16 6.88mH 314rad /s

L X L ωΩ

===

注释:功率表的读数等于电压线圈电压有效值、电流线圈电流有效值及电压与电流相位差夹角余弦三者之积。

答案6.32

解:方法一:

平均功率11cos P U I ?=,可推出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

11500W arccos

arccos 60100V 10A

P U I ??===? 设1100A I ?=∠ ,则110060V U ?=∠ 负载端电压相量

()211

5j536.690V U U I ?=-Ω+Ω=∠ 有效值为

236.6V U = 负载阻抗

L 21

/j3.66Z U I ==Ω 方法二:

图(a)电路可表示成图(b)形式。

1

U (b)

电源输出的平均功率等于所有电阻吸收的平均功率,由此得

22(5)10(5)P I R R =Ω+=Ω+500W =

解得 0R =

又因

11100

10

U Z I =

==

解得 3.66X =Ω

所以负载阻抗

j j3.66Z R X =+=Ω

负载端电压

21 3.66V U I Z ==

答案6.33

解:功率表的读数等于电压线圈电压有效值、电流线圈电流有效值以及上述电压、电流相位差夹角余弦三者之积。对图示电路,功率表读数表达式为

2W ab 2AB

cos Re[]P U I U I ?*

== (1) 下面分别计算2ab

I U 和。设1000V U ?=∠ ,端口等效阻抗 ()()i 30(j20)//(10j 10)j2010j103050j2010j10Z =Ω+-Ω+Ω-Ω?+Ω=Ω+

-Ω++Ω

1i

/20A I U Z ?==∠ 由分流公式得

()()1

2

j202j2A j2010j10I I -Ω==--Ω++Ω

(2)

()ab 12

301080j20V U I I =Ω?+Ω?=- (3) 将式(2)、(3)代入式(1)得功率表的读数为

()()2W AB

Re[]Re[80j202j2]200W P U I *

==-+= 说明:本题功率表的读数也等于两个电阻吸收的平均功率之和,但这是由于

题中已知条件导致的一种巧合。

答案6.34

解:由已知条件得负载1和2的功率因数角分别为

11arccos 36.86?λ== ,22arccos 53.13?λ==- (因为负载2为容性)

则负载1、2的视在功率和无功功率分别为

111111222222/80W/0.8100VA sin 60var /30W/0.650VA sin 40var

S P Q S S P Q S λ?λ?==========-,,

平均功率和无功功率分别具有守恒性,两并联负载的总平均功率和无功功率

为负载1、2之和,即

1212110W, 20var P P P Q Q Q =+==+= 视在功率为

111.8VA S ==

功率因数为 /0.98P S λ==

答案6.35

解:电路总平均功率为

40W 10040W 1008000W P P P =+=?+?=日光灯白炽灯 日光灯的功率因数角

()arccos 0.560?==?

白炽灯的功率因数为1,不存在无功功率,因此两种灯的总无功功率为:

tg 6928.2var Q P ?=?=日光灯 视在功率

10583VA S ==

总电流

/48.1A I S U ==

总功率因数

/0.756P S λ==

并联电容后,电路的功率因数角为

arccos0.925.84?'==?

电容的并联接入不改变平均功率,而无功功率变为

tg 3874.58var Q P ?''==

并联电容后总功率的变化量等于电容上的无功功率,即

3053.6var C Q Q Q '=-=- 因为2C Q CU ω=-,所以

()()

22

3053.6var

201F 2π50rad/s 220V C Q C U μω-=

==??

并联电容后的总电流为:

8000W 40.40A 220V 0.9

P I U λ'==='?

答案6.36

解:设

11

2000V arccos0.836.86U ??=∠== , ()()11111

11C 11

5A 536.86A /(j100)j2A 4j A 4.1214.0410240j10V 240.2 2.394.12A 240.2V

C P I I I U I U I I I U I U I U ?λ=

==∠-=∠-=-Ω==+=-=∠-=+=-=∠-== ,,, 答案6.37

解:对原电路做戴维南等效,如图(b )所示。

S

u

OC

U (b)

(a)

(1)求输入阻抗,由图(c )得:

-

OC

(c)

(d)

x

12

i i j (1j)113j ()()()2j222

(1j)j (0.8j0.4)1(3j)2

x

x x

i x U I rI I I I I I I j I I U I Z R X I I

=-Ω?+=-Ω?=++=+-Ω??+=-Ω-Ω-Ω=+===-Ω

- (2)求开路电压,如图(d )所示:

哈工大电路答案-1

答案1.1 解:图示电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从a 指向b 。当时间t <2s 时电流从a 流向b,与参考方向相同,电流为正值;当t >2s 时电流从b 流向a ,与参考方向相反,电流为负值。所以电流i 的数学表达式为 2A 2s -3A 2s t i t ? 答案1.2 解:当0=t 时 0(0)(59e )V 4V u =-=-<0 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反,即b 为高电位端,a 为低电位端; 当∞→t 时 ()(59e )V 5V u -∞∞=-=>0 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同, 即a 为高电位端,b 为低电位端。 答案1.3 解:(a)元件A 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元件A 消耗的功率为 A A A p u i = 则 A A A 10W 5V 2A p u i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b) 元件B 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元件B 消耗的功率为 B B B p u i = 则 B B B 10W 1A 10V p i u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c) 元件C 电压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元件C 发出的功率为 C C C p u i = 则 C C C 10W 10V 1A p u i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答案1.4 解:对节点列KCL 方程 节点③: 42A 3A 0i --=,得42A 3A=5A i =+ 节点④: 348A 0i i --+=,得348A 3A i i =-+= 节点①: 231A 0i i -++=,得231A 4A i i =+= 节点⑤: 123A 8A 0i i -++-=,得123A 8A 1A i i =+-=- 若只求2i ,可做闭合面如图(b)所示,对其列KCL 方程,得 28A-3A+1A-2A 0i -+= 解得 28A 3A 1A 2A 4A i =-+-= (b) 答案1.5 解:如下图所示 (1)由KCL 方程得 节点①: 12A 1A 3A i =--=- 节点②: 411A 2A i i =+=- 节点③: 341A 1A i i =+=- 节点④: 231A 0i i =--= 若已知电流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流。 (2)由KVL 方程得

电路理论基础课后答案解析(哈工大陈希有)第11章

题11.1 根据定义求 和的象函数。 解: (1) (2) 题11.2 设 求的象函数。 解: 由拉氏变换的微分、线性和积分性质得: 题11.3 设 (t 为纯数)。分别求对应象函数、、,验证卷积定理。 解: 设 , 则 与的卷积为 )()(t t t f ε=)(e )(t t t f at ε-=2020 001e 1e 1e e )()(- s s dt s s t dt t t s F st st st st =-=+-==∞-∞-∞-∞ -- - - ??ε 20)(20 )(00) (1e )(1e 1e e )(e )(-ααααεααα+=+-=+++-==∞ +-∞+-∞-∞-----??s s dt s s t dt t t s F t s t s st st t ξ ξετd f c t bf t t f a t f f t A t f t t )()(d )(d )(,0)0(),()e 1()(01 11 21/1?-++==-=--)(2t f )(2s F ) /1(//1)(1 τττ+=+-=s s A s A s A s F ) /1(/ )()()/(]/)([)()]0()([)(2 2 111112τ τ+++=++=++-=-s s A c bs as s F s c b as s s F c s bF f s sF a s F )()()(,e 2)(,e 5)(2 15221t f t f t f t f t f t t *===--)(1s F )(2s F )(s F 25)}({)(1 1+==s t f s F L 5 2 )}({)(2 2+==s t f L s F ) 5)(2(10 )()(2 1++=s s s F s F )(1t f )(2t f

哈工大电路原理基础课后习题

第一章习题 1.1 图示元件当时间t<2s时电流为2A,从a流向b;当t>2s时为3A,从b流向a。根据图示参考方向,写出电流的数学表达式。 1.2图示元件电压u=(5-9e-t/τ)V,τ>0。分别求出t=0 和t→∞时电压u的代数值及其真实方向。 图题1.1图题1.2 1.3 图示电路。设元件A消耗功率为10W,求;设元件B消耗功率为-10W,求;设元件C发出功率为-10W,求。 图题1.3 1.4求图示电路电流。若只求,能否一步求得? 1.5图示电路,已知部分电流值和部分电压值。 (1) 试求其余未知电流。若少已知一个电流,能否求出全部未知电流? (2) 试求其余未知电压u14、u15、u52、u53。若少已知一个电压,能否求出全部未知电压? 1.6 图示电路,已知,,,。求各元件消耗的功率。 1.7 图示电路,已知,。求(a)、(b)两电路各电源发出的功率和电阻吸收的功率。 1.8求图示电路电压。 1.9 求图示电路两个独立电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1.10求网络N吸收的功率和电流源发出的功率。 1.11 求图示电路两个独立电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1.12 求图示电路两个受控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1.13 图示电路,已知电流源发出的功率是12W,求r的值。 1.14求图示电路受控源和独立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1.15图示电路为独立源、受控源和电阻组成的一端口。试求出其端口特性,即关系。 1.16 讨论图示电路中开关S开闭对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影响,加深对独立源特性的理解。 第二章习题 2.1 图(a)电路,若使电流A,,求电阻;图(b)电路,若使电压U=(2/3)V,求电阻R。 2.2 求图示电路的电压及电流。 2.3图示电路中要求,等效电阻。求和的值。 2.4求图示电路的电流I。

哈工大电路答案第11章

答案 解: (1) 2 02000 1 e 1e 1e e )()(- s s dt s s t dt t t s F st st st st = -=+-==∞-∞-∞-∞ -- - - ??ε (2) 2 0)(20)(00)(1e )(1e 1e e )(e )(-ααα αεααα+= +-=++ +-==∞ +-∞ +-∞ -∞ --- - -? ?s s dt s s t dt t t s F t s t s st st t 答案 解: ) /1(//1)(1τττ+=+-= s s A s A s A s F 由拉氏变换的微分、线性和积分性质得: ) /1(/)()()/(]/)([)()]0()([)(22111112ττ +++= ++=++-=-s s A c bs as s F s c b as s s F c s bF f s sF a s F 答案 解: 设2 5)}({)(11+==s t f s F L ,52)}({)(22+==s t f L s F 则 ) 5)(2(10 )()(21++= s s s F s F )(1t f 与)(2t f 的卷积为 )e e (3 10]e 31[e 10e e 10e 2e 5)(*)(520350 350)(5221t t t t t t t t d d t f t f --------=?==?=??ξξ ξξξξ 对上式取拉氏变换得:

) 5)(2(10)5121(310)}(*)({21++=+-+= s s s s t f t f L 由此验证 )()()}(*)({2121s F s F t f t f =L 。 答案 解:(a) 651 2)(2 +++=s s s s F 3 221+++=s A s A 3|31 221-=++=-=s s s A , 3|3 1221-=++=-=s s s A 所以 t t s s t f 321e 5e 3}3 5 23{ )(---+-=+++-=L (b) )2)(1(795)(23+++++=s s s s s s F 2 12)2)(1(3 221+++++=+++++=s A s A s s s s s 2|2 3 11=++= -=s s s A 1|1 3 21-=++= -=s s s A 所以 t t t t s s s L t f 21e e 2)(2)(}2 1122{)(----++'=+-++++=δδ (c) 623 )(2++= s s s F 2 2) 5()1(5)5/3(++?=s 查表得 )5sin(e 5 3)(t t f t -= 答案 解:(a) 由运算电路(略)求得端口等效运算阻抗为: 11262241)3/(142)]3/(14[21)(22i ++++=++++=s s s s s s s s s Z , 1 12611430)(2 2++++=s s s s s Z i

电路理论基础课后答案(哈工大陈希有)第9章

答案9.1 解:由分压公式得: U U H R /)(j =ωRC RC C R R ωωωj 1j )j /(1+=+= )j (ωH 具有高通特性,令2 1 )j (c =ωH 得 截止频率RC 1 c =ω,通带范围为∞~c ω 答案9.2 解:由阻抗并联等效公式得: Ω+=+=---3 3 636310 j 110)10j /(110)10j /(10)j (ωωωωZ 阻抗模及幅角分别为: 2 33 )10(110)j (ωω-+= Z , )10arctan()(3ωωθ--= 令 2/1)j (c =ωZ 求得截止角频率rad/s 103c =ω,故通带及阻带分别为: 通带=ω0~rad/s 103,阻带=ωrad/s 103~∞。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如图(b)和(c)所示。 (b) -- 答案9.3 解:等效输入阻抗 )1() j j ()j 1j ()(j j j j )j (1221212122 11C R LR C L R R C L R R C L R R C R C R L R L R Z ωωωωωωωωω++++++=-++?= 取极端情况,令0=ω,得20)j (R Z ==ωω; 令∞→ω,得1)j (R Z =∞→ωω。由)j (ωZ 不随频率变化得R R R ==21,式(1)简化为

)j 1j () j 1j (2 )j 1j ()j 1j (2)j (22 C L R C L R C L R C L R C L R C L R C L R C L R Z ωωωωωωωωω+++++=+++++= 由)j (ωZ 为实数得: C L R R C L R R C L =+=2,2 故当C L R R ==21时端口电流与端口电压的波形相似,此时C L Z =)j (ω。 答案9.4 解: RC 并联的等效阻抗 RC R C R C R Z RC ωωωj 1j /1j /+=+= RC RC Z L Z U U H +==ωωj /)j (1 2 R L LC RC L R R /j 11 )j 1(j 2 ωωωω+-=++= 幅频特性 2 22) /()1(1 )j (R L LC H ωωω+-= 当0→ω时,1)j (=ωH ;当∞→ω时,0)j (=ωH 所以它具有低通特性。 答案9.5 解:由KVL 及分压公式得 1 db cb 2)j 1j 1j 1(U C R R C R C U U U ωωω+-+=-= 整理得 RC RC U U H ωωωj 1j 1)j (1 2+-= = 其幅频特性 1) (1)(1)j (2 2 22=++= RC RC H ωωω 相频特性 )arctg(2)(RC ωω?-= 当ω从0变到∞时,)(ω?从0变化到π-。 注释:图中电路幅频特性为常量,与频率无关,具有全通特性,常用作移相。 答案9.6 解:设

哈工大电路自主设计实验

姓名 班级 学号 实验日期 节次 教师签字 成绩 影响RLC 带阻滤波器性能参数的因素的研究与验证 1.实验目的 (1)学习带阻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2)测量RLC 带阻滤波器幅频特性曲线 (3)研究电阻、电容和品质因素Q 对滤波器性能的影响 (4)加深对滤波器滤波概念的理解 2.总体设计方案或技术路线 (1)理论推导,了解滤波器的主要性能参数及与滤波器性能有关的因素 (2)设计RLC 带阻滤波器电路图 (3)研究电阻R 对于滤波器参数的影响 (4)研究电容C 对于滤波器参数的影响 (5)研究电感L 对于滤波器参数的影响 (6)合理设计实验测量,结合电容C 和电感L 对滤波器参数的影响 (7)将实际测量结果与理论推导作对比,并分析实验结果 3.实验电路图 R1V- V+

4.仪器设备名称、型号 函数信号发生器 1台 FLUKE190-104数字便携式示波表 1台 十进制电阻箱 1只 十进制电容箱 1只 十进制电感箱 1只 5.理论分析或仿真分析结果 带阻滤波器是指能通过大多数频率分量、但将某些范围的频率分量衰减到极低水平的滤波器,与带通滤波器的概念相对。 理想带阻滤波器在阻带内的增益为零。带阻滤波器的中心频率f o,品质因素Q和抑制带宽BW之间的关系为 仿真结果: R=2000Ω C=0.01uf L=0.2H

R=500Ω C=0.01uf L=0.2H

R=2000Ω C=0.05uf L=0.2H

R=2000Ω C=0.01uf L=0.1H R=2000Ω C=0.01uf L=0.5H

改变R时对比图 改变C时对比图 改变L时对比图 6.详细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数据记录(包括各仪器、仪表量程及内阻的记录) (1)电阻R对于滤波器参数的影响 任务1:电路如图所示,其中信号源输出Us=5V,电容C=0.01uF,电感L=0.2H,根据下表所示,选择不同电阻值测量输出幅频特性

哈工大电子技术实验四人无弃权表决电路(高分版)

姓名XXX 班级1108301 学号11108301xx 实验日期 6.5 节次9-11 教师签字成绩 四人无弃权表决电路 1.实验目的 1)掌握74LS20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2)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2.总体设计方案或技术路线 设计一个四人无弃权表决电路(多数赞成则提议通过,即三人以上包括三人),用74LS20来实现。 1)根据任务的要求,设计电路; 2)用代数化简法求出最简的逻辑表达式; 3)根据表达式,画出逻辑电路图,用标准器件(与、或、非)构成电路; 4)最后,用实验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3.实验电路图 1)ABCD输入端,接数据开关;Z输出端接电平指示器; 2)改变ABCD的组态,记录Z的变化,验证逻辑函数的功能及设计的正确性。 4. 仪器设备名称、型号 1)实验箱 1台 2)双踪示波器 1台 3)双路直流稳压电源 1台 4)数字万用表 1只 5)74LS20 3片

5.理论分析或仿真分析结果 74LS20管脚图: 逻辑关系式: C AB D Z=ABC+BCD+ACD+ABD=AB BCDACD 逻辑图:

6.详细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数据记录(包括各仪器、仪表量程及内阻的记录)真值表:

7.实验结论 由真值表可知,四人无弃权表决电路设计成功,实现了预期功能。 8.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实验过程中由于有五个与门,而每个74LS20可实现两个与门,故线路连起来相当复杂,容易混淆,故在连接电路时安排好位置,标记好引脚和接头。 9.本次实验的收获和体会、对电路实验室的意见或建议 此次设计是对经典四人表决电路的一次创新,利用书本上的知识和以前类似实验的设计思路进行了此次实验,锻炼了实践能力,熟悉了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这次的实验绝对原创的,是对以前做过的实验的一次创新,复杂了不少,锻炼了能力。 10.参考文献 [1]电工学实验教程/王宇红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8(2012.1重印)

哈工大电路原理基础课后习题

哈工大电路原理基础课后习题 第一章习题1、1 图示元件当时间t<2s时电流为2A,从a 流向b;当t>2s时为3A,从b流向a。根据图示参考方向,写出电流的数学表达式。1、2图示元件电压u=(5-9e-t/t)V,t >0。分别求出 t=0 和t→ 时电压u 的代数值及其真实方向。 图题1、1 图题1、 21、3 图示电路。设元件A消耗功率为10W,求;设元件B消耗功率为-10W,求;设元件C发出功率为-10W,求。图题1、 31、4求图示电路电流。若只求,能否一步求得?1、5 图示电路,已知部分电流值和部分电压值。 (1) 试求其余未知电流。若少已知一个电流,能否求出全部未知电流? (2) 试求其余未知电压 u 14、u 15、u 52、u53。若少已知一个电压,能否求出全部未知电压?1、6 图示电路,已知,,,。求各元件消耗的功率。 1、7 图示电路,已知,。求(a)、(b)两电路各电源发出的功率和电阻吸收的功率。

1、8 求图示电路电压。 1、9 求图示电路两个独立电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1、10 求网络N吸收的功率和电流源发出的功率。 1、11 求图示电路两个独立电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1、12 求图示电路两个受控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1、13 图示电路,已知电流源发出的功率是12W,求r的值。 1、14 求图示电路受控源和独立源各自发出的功率。1、15图示电路为独立源、受控源和电阻组成的一端口。试求出其端口特性,即关系。1、16 讨论图示电路中开关S开闭对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影响,加深对独立源特性的理解。 第二章习题2、1 图(a)电路,若使电流A,,求电阻;图(b)电路,若使电压U=(2/3)V,求电阻R。2、2 求图示电路的电压及电流。 2、3 图示电路中要求,等效电阻。求和的值。2、4求图示电路的电流I。 2、5 求图示电路的电压U。 2、6 求图示电路的等效电阻。2、7 求图示电路的最简等效电源。图题2、 72、8 利用等效变换求图示电路的电流I。(a) (b)图题2、 82、9 求图示电路的等效电阻 R 。2、10 求图示电路的电流和。

电路基本理论课后答案(哈工大版)第10章

答案10.1 解:0t 时,求等效电阻的电路如图(b)所示。 等效电阻 Ω=++-==5)36(4i i i i i u R 时间常数 s 1.0i ==C R τ 0>t 后电路为零输入响应,故电容电压为: V e 6.0e )0()(10/t t C C u t u --+==τ

Ω6电阻电压为: V e 72.0)d d (66)(101t C t u C i t u -=-?Ω-=?Ω-=)0(>t 答案10.4 解:0t 后电路为零输入响应,故电感电流为 A e 3e )0()(2/t t L L i t i --+==τ)0(≥t 电感电压 V e 24d d )(21t L t i L t u --==)0(>t Ω3电阻电流为 A e 236321 33t L u i u i --=Ω +?Ω=Ω= Ω3电阻消耗的能量为: W 3]e 25.0[12123040 40 2 3 3=-==Ω=∞-∞ -∞Ω??t t dt e dt i W 答案10.5 解:由换路定律得0)0()0(==-+L L i i ,达到稳态时电感处于短路,故 A 54/20)(==∞L i 求等效电阻的电路如图(b)所示。 (b) 等效电阻 Ω==6.18//)4//4(i R 时间常数 s )16/1(/i ==R L τ 0>t 后电路为零状态响应,故电感电流为:

哈工大电路答案第12章

答案12.1 解:分别对节点①和右边回路列KCL 与KVL 方程: C q u u i i q i C L L R C C /===--==ψ 将各元件方程代入上式得非线性状态方程: C q C q f f q /)/()(21=--=ψ ψ 方程中不明显含有时间变量t ,因此是自治的。 答案12.2 解:分别对节点①、②列KCL 方程: 节点①: =1i 321S 1/)(R u u i q --= 节点②: =2i 423212//)(R u R u u q --= 将 )(),(222111q f u q f u == 代入上述方程,整理得状态方程: ?? ?+-=++-=)/())((/)(/)(/)(4343223112 S 3223111R R R R q f R q f q i R q f R q f q 答案12.3 解:分别对节点①列KCL 方程和图示回路列KVL 方程得: ?? ?-=-=(2) (1) /323321u u R u i q S ψ 3u 为非状态变量,须消去。由节点①的KCL 方程得: 04 1 3332432=-++ -=++-R u u R u i i i i 解得 )/()]()([)/()(433224114332413R R R f R q f R R R i R u u ++=++=ψ 将 )(111q f u =、)(222ψf i = 及3u 代入式(1)、(2)整理得: ?? ?++-+-=+++-=S u R R R R f R R R q f R R R f R R q f q )/()()/()()/()()/()(4343224331124332243111ψψψ 答案12.4 解:由KVL 列出电路的微分方程:

哈工大电路习题答案第08章

答案8.1 解: )/1()(T t A t f -= T t <<0 ??-== T T dt T t A T dt t f T A 000)/1(1)(1A T t t T A T 5.0]2[02=-= ?-=T k dt t k T t A T a 0 )cos()/1(2ω 0)sin(2)]sin()/1(2[0 20=+?-=?T T dt t k T k A t k Tk T t A ωωωω ?-=T k dt t k T t A T b 0 )sin()/1(2ω π ωωωωωk A kT A dt t k T k A t k Tk T t A T T ==-?--=?2)cos(2)]cos()/1(2[020 所以 ∑ ∞ =+=1 sin 5.0)(k t k k A A t f ωπ 频谱图如图(b)所示。 .0 答案8.2 解:电流i 的有效值 57.1)2/13.0()2/67.0()2/57.1(12222≈+++=I A 只有基波电流与正弦电压形成平均功率,故二端电路输入的平均功率为: 95.73)]90(90cos[2 57 .122.94=?--?-?= P W 注释:非正弦周期量分解成傅里叶级数后,其有效值等于直流分量和不同频 率交流分量有效值平方和的平方根。 答案8.3 解:对基波 ?∠=0100m(1)U V , A 010m(1) ?∠=I 由

Ω==-+=10)1(j ) 1(m ) 1(m ) 1(I U C L R Z ωω 求得 Ω=10R , 01 =-C L ωω (1) 对三次谐波 ?-∠=3050m(3)U V , A 755.1i m(3)ψ-∠=I 又由 Ω+?-∠==-+=)30(5.28)313(j m(3) m(3)) 3(i I U C L R Z ψωω (2) 所以 22 25.28)313(=- +C L R ωω (3) 将式(1)代入式(3), 解得 mH 9.31=L 将mH 9.31=L 代入式( 1 ),求得 F 3.318μ=C 再将C L R 、、 值代入式(2),有 Ω?-∠=Ω+=3028.5j26.7)10(i )3(ψZ 解得 ?=45.99i ψ 答案8.4 解: (1) 电压有效值: V 01.80)225()250()2100(222=++=U 电流有效值 58.74mA )2 10 ()220()280( 222=++=I (2) 平均功率 kW 42.345cos 2 10250cos 22050)45cos(280100=??+??+?-?=P

电路理论基础A第五章(哈工大)答案

答案5.1 设负载线电流分别为A B C i i i 、、,由KCL 可得A B C 0I I I = ++。又A B C 10A I I I ===, 则A B C i i i 、、的相位彼此相差120?,符合电流对称条件,即线电流是对称的。 但相电流不一定对称。例如,若在三角形负载回路内存在环流0I (例如,按三角形联接的三相变压器),则负载相电流不再对称,因为 0CA CA 0BC BC 0AB AB ',','I I I I I I I I I +=+=+= 不满足对称条件。而该环流对线电流却无影响,因为每个线电流都是两个相电流之差(如图题7.3),即 BC CA BC CA C AB BC AB BC B CA AB CA AB A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 A B C 图 题7.3 如已知负载对称,则相电流也是对称的,每相电流为77.53/10≈A 。 答案5.2 负载各相阻抗化为星形联接为 (8j6)'33Z Z -==Ω 设A 相电源相电压为2200∠ ,A 相负载线电流与电源相电流相等 AN A 220082.50A (8j6)Z 'j2 3l U I Z ∠? ===∠-Ω +Ω+ 由三角形联接得相电流与线电流关系得 A'B'47.6A I === 即负载相电流为47.6A 。 答案5.3 解:电路联接关系如图(a)所示。负载断开时电源的输出线电压等于图中相电压 倍。下面计算相电压A U 。

A I (b) I C (a)U 设负载A 相电压为AN 2200V U =∠? ,对于感性负载,由cos 0.8?=,得36.87?=-?,则 A 236.87A I =∠-? 采用单相分析法,如图(b)所示。 电源相电压为 A AN A i [2200236.87(2j4)]V U U I Z =+ =∠?+∠-??+ 2281V =∠? 当负载断开时,电源输出电压为 A 395V l U == 答案5.7 解:设电源为星形联接,电源A 相电压相量为 AN 2200V U ==∠? 则电源线电压分别为 AB 38030V U =∠? ,BC 38090V U =∠-? ,CA 380150V U =∠? 。 (1)设电路联接如图(a)所示,化为单相计算,如图(b)所示。 N ' N N ' U U (b) AN ' U BN BN I 因为负载为星形联接,所以负载相电压 AN'2200V U =∠? ,BN'220120V U =∠-? ,CN'220240V U =∠-? 又因为

哈工大电路原理基础课后习题

第一章习题 1.1 图示元件当时间t<2s时电流为2A,从a流向b;当t>2s时为3A,从b流向a。根据图示参考方向,写出电流的数学表达式。 1.2图示元件电压u=(5-9e-t/τ)V,τ>0。分别求出t=0 和t→∞时电压u的代数值及其真实方向。 图题1.1 图题1.2 1.3 图示电路。设元件A消耗功率为10W,求;设元件B消耗功率为-10W,求;设元件C发出功率为-10W,求。 图题1.3 1.4求图示电路电流。若只求,能否一步求得? 1.5 图示电路,已知部分电流值和部分电压值。 (1) 试求其余未知电流。若少已知一个电流,能否求出全部未知电流? (2) 试求其余未知电压u14、u15、u52、u53。若少已知一个电压,能否求出全部未知电压? 1.6 图示电路,已知,,,。求各元件消耗的功率。 1.7 图示电路,已知,。求(a)、(b)两电路各电源发出的功率和电阻吸收的功率。 1.8 求图示电路电压。 1.9 求图示电路两个独立电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1.10 求网络N吸收的功率和电流源发出的功率。 1.11 求图示电路两个独立电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1.12 求图示电路两个受控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1.13 图示电路,已知电流源发出的功率是12W,求r的值。 1.14 求图示电路受控源和独立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1.15图示电路为独立源、受控源和电阻组成的一端口。试求出其端口特性,即关系。 1.16 讨论图示电路中开关S开闭对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影响,加深对独立源特性的理解。 第二章习题 2.1 图(a)电路,若使电流A,,求电阻;图(b)电路,若使电压U=(2/3)V,求电阻R。 2.2 求图示电路的电压及电流。 2.3 图示电路中要求,等效电阻。求和的值。 2.4求图示电路的电流I。

哈工大电路答案第11章

答案11.1 解: (1) 2020 00 1 e 1e 1e e )()(- s s dt s s t dt t t s F st st st st = -=+ -==∞-∞-∞-∞-- - - ??ε (2) 2 0)(2 0)(00)(1e )(1e 1e e )(e )(-ααα αεααα+= +-=++ +- ==∞+-∞ +-∞-∞ --- - - ? ?s s dt s s t dt t t s F t s t s st st t 答案11.2 解: ) /1(//1)(1τττ+=+-= s s A s A s A s F 由拉氏变换的微分、线性和积分性质得: ) /1(/)()()/(]/)([)()]0()([)(22111112ττ +++= ++=++-=-s s A c bs as s F s c b as s s F c s bF f s sF a s F 答案11.3 解: 设25)}({)(11+==s t f s F L ,5 2)}({)(22+==s t f L s F 则 ) 5)(2(10 )()(21++= s s s F s F )(1t f 与)(2t f 的卷积为 ) e e (3 10 ]e 31[e 10e e 10e 2e 5)(*)(520350350)(5221t t t t t t t t d d t f t f --------=?==?=??ξξ ξξξξ 对上式取拉氏变换得: ) 5)(2(10)5121(310)}(*)({21++=+-+= s s s s t f t f L 由此验证 )()()}(*)({2121s F s F t f t f =L 。 答案11.4

哈工大电路习题答案第3章

答案3.1 解:应用置换定理,将电阻R 支路用0.5A I =电流源代替,电路如图(b)所示。 I 2 对电路列节点电压方程: 1212(1)0.5A 44n n I U U +Ω?-=-ΩΩ 12116V (1)3 4.5 4.5n n U U -+Ω++?= ΩΩΩ 0.5A I = 解得 11V n U = 则 12n U R I ==Ω 答案3.2 解: (a ) 本题考虑到电桥平衡,再利用叠加定理,计算非常简单。 (1)3V 电压源单独作用,如图(a-1)、(a-2)所示。 (a-1)(a-2) 由图(a-2)可得 '3V 1A 148348 I ==?Ω+Ω+ 由分流公式得: ''182 A 483 I I Ω=-?=-Ω+Ω (2)1A 电流源单独作用,如图(a-3)所示。

(a-3) 考虑到电桥平衡, "0I =, 在由分流公式得: "113 1A A 134I =-?=-+ (3)叠加: '"1A I I I =+= '"11117/12A I I I =+=- 2 111 2.007W P I Ω=?= (b ) (1)4V 电压源单独作用,如图(b-1)所示。 '2 I ' (b-1) 由图(b-1)可得, '24V 2V (2+2)U Ω?= =Ω '136A I U =-=- ''21'5A I I I =+=- (2)2A 电流源单独作用,如图(b-2)所示。

(b-2) ''22 2A=2V 22U ?= Ω?+ "'' 2311A 2 I I =?= 对节点②列KCL 方程得, """1132A 4A I U I +== 对节点③列KCL 方程得, "" "230I I U ++= 解得 "5A I = (3) 叠加 '"1116A 4A=10A I I I =+=--- '"5A 5A=10A I I I =+=-- - 211 1100W P I Ω=?Ω= 答案3.3 解 :利用叠加定理,含源电阻网络中的电源分为一组,其作用为'I ,如图(b)所示。S I 为一组,其单独作用的结果I '' 与S I 成比例,即:" S I kI =,如图(c)所示。 I I s kI (a) (b) (c) + '"'S I I I I kI =+=+ (1) 将已知条件代入(1)式得 '' 04A 1A 2A I k I k ?=+?? ?-=+???

第12章习题解答哈工大习题册

> 第12章非线性电阻电路习题解答 电路如图题所示,已知非线性电阻的特性方程为2111.2I U =(单位:V ,A ),10 U >求支路电流1I 和2I 。 2 4Ω 图题 图(a) 解:将非线性电阻以外电路用戴维南电路进行等效化简,如图(a)所示。 列KVL 方程 1125V I U Ω?+= (1) 将非线性电阻特性2111.2I U =代入方程(1),得 2112.450U U +-= > 解得 1 1.25V U '=,1 1.667V U ''=-(舍去) 22111.2() 1.2 1.25 1.875A I U '=?=?= 21/4 1.25/40.3125A I U '=== 图题所示电路,已知非线性电阻的特性方程为221U I =+(单位:V ,A ),求电压U 。 图题 图(a) 解:将非线性电阻以外电路用戴维南电路进行等效化简,如图(a)所示。 列KVL 方程 811V I U Ω?+= (1) 将非线性电阻特性221U I =+代入方程(1),得 ! 2450I I +-= 解得 1A I '=,5A I ''=- 22()13V U I ''=+= 22()1 51V U I ''''=+= 图示电路,已知1 I =单位:A,V) ( U 1≥0) ,2I =单位:A,V)

(U 2≥0)。求I 1和U 1。 5 2 图题 解:由非线性电阻的电压电流关系特性 1I =2I = ! 得 2 11100U I = ,222400U I = (1) 对回路列KVL 方程 125V U U += (2) 将式(1)代入式(2) 22 12 1004005I I += 由非线性电阻串联可知 12I I = 即 215005I = 解得 10.1A I '= ,10.1A I ''=-(舍去) / 即 10.1A I = 2111001V U I == 设图示电路中非线性电阻均为压控的,I 1=f 1(U 1),I 2=f 2(U 2)。列出节点电压方程。 1 S U 3 图 题12.4 解:对节点①、②列节点电压方程,其中非线性电阻电流设为未知量: 121221112()n n s G G U G U GU I I +-=-- (1) 21232S 2()n n G U G G U I I -++=+ (2)

哈工大电路习题答案第7章

答案7.1 解:设星形联接电源电路如图(a)所示,对称星形联接的三相电源线电压有效值 倍,相位上超前前序相电压30?。即 AB 3030)V=538.67cos()V u t t ωω=-?+? BC 538.67cos(120)V u t ω=-? CA 538.67cos(240)V u t ω=-? 各相电压和线电压的相量图可表达如图(b)所示。 A B C N (a) U (b) U - 答案7.2 解:题给三个相电压虽相位彼此相差120 ,但幅值不同,属于非对称三相电压,须按KVL 计算线电压。设 AN 127V U = BN 127240V=(-63.5-j110)V U =∠? CN 135120V=(-67.5+j116.9)V U =∠? 则 AB AN BN BC BN CN CA CN AN (190.5j 110)V 22030V (4j226.9)V 226.989V (194.5j 116.9)V 226.9149V U U U U U U U U U =-=+=∠?=-=-=∠-?=-=-+=∠? 即线电压有效值分别为220V ,226.9V ,226.9V 。 答案7.3 设负载线电流分别为A B C i i i 、、,由KCL 可得A B C 0I I I = ++。又A B C 10A I I I ===,则A B C i i i 、、的相位彼此相差120? ,符合电流对称条件,即线电流是对称的。 但相电流不一定对称。例如,若在三角形负载回路内存在环流0 I (例如,按三角形联接的三相变压器),则负载相电流不再对称,因为 CA CA 0BC BC 0A B A B ',','I I I I I I I I I +=+=+=

(完整版)哈工大模电习题册答案

【2-1】 填空: 1.本征半导体是 ,其载流子是 和 。两种载流子的浓度 。 2.在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 ,而少数载流子的浓度则与 有很大关系。 3.漂移电流是 在 作用下形成的。 4.二极管的最主要特征是 ,与此有关的两个主要参数是 和 。 5.稳压管是利用了二极管的 特征,而制造的特殊二极管。它工作在 。描述稳压管的主要参数有四种,它们分别是 、 、 、和 。 6.某稳压管具有正的电压温度系数,那么当温度升高时,稳压管的稳压值将 。 1. 完全纯净的半导体,自由电子,空穴,相等。 2. 杂质浓度,温度。 3. 少数载流子,(内)电场力。 4. 单向导电性,正向导通压降U F 和反向饱和电流I S 。 5. 反向击穿特性曲线陡直,反向击穿区,稳定电压(U Z ),工作电流(I Emin ),最大管耗(P Zmax )和动态电阻(r Z ) 6. 增大; 【2-2】电路如图2.10.4所示,其中u i =20sinωt (mV),f =1kHz ,试求二极管VD 两端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假设电容C 容量足够大。 - +- +C R +k 5ΩV 6i u VD +- D u D i a) ( 图2.10.4 题2-5电路图 1.静态分析 静态,是指u i =0,这时u i 视作短路,C 对直流视作开路,其等效电路如图1.4.2(a)所示。不妨设U D =0.6V 则 D D 6V (60.6)V 1.08mA 5k U I R --= ==Ω 对于静态分析,也可以根据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用图解法求解。 2.动态分析 对于交流信号,直流电源和电容C 视作短路;二极管因工作在静态工作点附近很小的范 围内,故可用动态电阻r d 等效,且D d D 1i r u ?=?,由此可得等效电路如图1.4.2(b)所示。 二极管伏安特性方程: )1e (T D /S D -=U u I i (1.4.1) 由于二极管两端电压U D ?U T =26 mV ,故式1.4.1可简化为: T D /S D e U u I i ≈ T D D D d d d 1U I u i r ≈=

哈工大 三相电路的测量讲解

电 路 实 验 实验三 三相电路的测量 —基于三相电能及功率质量分析仪测量 一、 实验目的 1. 验证三相电路的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电路的线电压、相电压及线电流、相电流之间的关系 2. 了解负载中性点位移的概念、中线的作用和一相电源断线后对负载的影响。 3. 掌握三相负载星形联接的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接法和三角形联接的接法。 4. 掌握三相电路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测量方法。 5. 掌握三相电能及功率质量分析仪的使用方法。 二、简述实验原理 1. 三相电源和负载可接成星形(又称“Y”接)或三角形(又称"△"接)。当三相对称负载作Y 形联接时,线电压l U 是相电压P U l I 等于相电流P I ,即 l P U =,l P I 三相四线制接法中,流过中性线的电流0O I =,这种情况下可以省去中性线,变成三相三 线制接法。 当对称三相负载作△形联接时,有 l P I =,l P U U = 2. 不对称三相负载作Y 联接时,应采用三相四线制接法,而且中性线必须牢固联接,以保证三相不对称负载的每相电压维持对称。倘若中性线断开,会导致三相负载电压的不对称。致使负载轻的那一相的相电压过高,使负载容易遭受损坏;负载重的那一相的相电压过低,使负载不能正常工作,这对三相照明负载表现得尤为明显。 3. 当不对称负载作△联接时,l P I =,但只要电源的线电压l U 对称,加在三相负载上的电压仍是对称的,对各相负载工作没有影响。 4.FLUKE 434-Ⅱ三相电能质量分析仪提供了广泛且强大的测量功能,利用434 三相电能质量分析仪可以测量有效值和峰峰值电压和电流、频率、功耗、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高达50次的谐波等;并具有示波器波形和示波器相量功能,可随时显示所测电压及电流的波形及相量。 5. 电压/电流/频率的测量需要在分析仪的面板菜单选项中选择“电压//电流//频率”。进入测量界面后,即可读出相电压、线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测量界面中显示的数字是当前值,这些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