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确对待权利冲突——现象与解决方式之间

正确对待权利冲突——现象与解决方式之间

正确对待权利冲突——现象与解决方式之间
正确对待权利冲突——现象与解决方式之间

正确对待权利冲突——现象与解决方式之间 [摘要]在我国,权利冲突已成为普遍的存在,但不是一种正常的存在。因此,对于权利冲突应立于防止、减少、消除上。权利冲突的解决应为权利边界的划定,并导致权利冲突的消灭。但是,权利冲突不会因此彻底消失,而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存在。

[关键词]权利冲突;现象;解决方式;界限;位阶

权利冲突现今是个比较热门的话题,也是近年来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不仅多有从整体上的探究,更甚者是在具体领域的广泛“运用”,如知识产权领域甚至有泛滥之感。这使人们深感现今社会中权利冲突是普遍存在的,更给人们一种幻象:权利冲突是一种正常的存在。正在人们对权利冲突欣欣然探讨之际,猛然间,出现一个声音,“权利冲突是个伪问题”。[1]一时间,对此竟不能提出令人信服的反驳。这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权利冲突是否为一种正常的存在?我们以前的探讨是否偏离了事物应有的方向?权利冲突应在什么界限之内?我们对待权利冲突的侧重点应是什么?权利冲突的解决及其解决后展现的结果应为什么?本文的探讨,则在权利冲突作为一种现象与其解决方式之间展开。

一、权利冲突作为一种现象而客观实在

权利冲突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的结果,而毋庸置疑。权利冲突为两个不同主体所享权利的碰撞,并使一方的权利发生消减。从根本上说,权利冲突之所以发生,是由于两种权利的界限相互交叉或重叠,或者权利的界限不清而二者所涵盖的利益存在不可协调的部分。权利由其根据或渊源可分为道德权利、法定权利和习俗权利。[2]权利冲突中所指权利为具有法律上意义的权利,即权利所涵盖的利益进入法律的视野,而可由法律所调整。法定权利当然包括其中,但并不限于此,如果道德权利和习俗权利所统摄的利益需要并可由法律调整时,此两种权利亦包括在内。法定权利由立法所确定应属无疑,而道德权利或者习俗权利纳入法律的范围,并发生权利的冲突,则在司法中实现。此处并不涉及由立法将道德权利或者习俗权利转化为法定权利的情形,因为,权利间转化的完成,道德权利或者习俗权利已为法定权利,其权利冲突已不再是涉及道德权利或者习俗权利的权利冲突,而是法定权利的冲突。

权利冲突之所以包含涉及具有法律上意义的道德权利或者习俗权利的冲突,乃因法定权利的固化与社会生活的变化的矛盾所致。一方面,社会生活的状况需要确立新的权利,而由这种权利的要求到立法对该权利的确立,由于立法较严格的程序性及稳定性,而需要一定的时间,即立法已经确立的权利状况,不能及时反映社会生活的需求。一些急需确立的权利需求,只能通过司法的途径解决,由此,被纳入法律范围的道德权利或者习俗权利便会发生相应的权利冲突。

权利冲突为一种实然的现象。先不论此种现象的存在是否合理,而现象本身即应引起人们的注重,更何况该现象与我们的法律生活密切相关,并涉及相关权利主体的切身利益。权利冲突因权利界限的交叉而引起,包含权利界限的模糊而需具体确定的情形,或者由于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使权利的边界发生的应然扩张或缩限。当然对权利冲突的解决应为权利界限的划定,划定之后,在相关界限内,两权相安,而无再发生冲突的可能(这种过程可能有所反复,亦属正当),除非立法的变化或者社会权利的凸现,而引发新一轮的冲突。但在权利界限划定之前,相冲突权利的主体依据其权利所预见之界限所为行为在法律上均属正当。对于此阶段权利相冲突的现实,则是不争之事实。

权利冲突可因以下因素所导致,也可说,可由下列方面所展现:

首先,现存权利的界限交叉。由立法所确定的现存权利具有明确界限的,本不应再发生权利的冲突,并且此种权利冲突本应为立法所避免。但是,立法总体规划的欠缺、立法技术的粗糙或者避免权利界限交叉的立法机制的阙如等立法因素,可能使法律所确立的权利界限存在重叠,此亦反映相关理论准备的不足。虽然这种情形应该避免,但是它的存在则是实证的权利所不可回避的。权利主体所注重的、所预期的应为法律已确切告知其边界的权利,而不是这种权利与何种权利的界限相重合,而影响权利的行使。权利主体在其所享权利的法定

7“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高三(全一册)第二课第二节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现就说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我为什么这样说课等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现行高中政治教材高三(全一册)第二课第二节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根据本教材结构的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三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识记:如何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3个原则) 理解: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③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 运用:公民如何正确履行义务; (2)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阅读、加工信息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珍惜自己的权利和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在我国充分保障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的大背景下,自觉地履行公民的义务,正确的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对待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三个基本原则。依据是,学生对有关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具体知识不甚了解,这增加了理解权利与义务相统一难度。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正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我国社会并不存在特权阶级,任何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四、教学方法 根据高中三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利用利用具体生动的感性材料、漫画、故事等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趣味化、深刻问题浅显化。 (2)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材料或反馈练习,教会学生正确分析和运用所学知识,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五、学法指导 依据新课表的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采取的方法: (1)问题探索法:通过设疑,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讨论,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2)演绎归纳法:通过引导学生对各种感性材料进行分析与归纳,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自主学习法:通过引导学生读、议、悟,读思结合、动口动脑结合等多种方法。通过课前布置思考题让学生有针对性的预习课文,指导学生利用报刊、杂志、网上资源等,寻找有关的图片与资料,通过对滥用权力抑或不履行义务所带来的影响分析,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力义务观。 六、教学过程 (一)、整体设计 在教学中,我遵循这种规律,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启发诱导学生,按照具体——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测试题

1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将继续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助学贷款、免除学费等帮扶政策。 这必将有力地保障公民的 A .受教育权 B .人格尊严权 C .人身自由权 D .生命健康权 2.以下公民中不具有选举权的是( ) A .张某,刚过完17岁生日 B .黄某,只有小学文化 C .王某,被查出患有精神病 D .陈某,被拘留15天执行中 3.图中人物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 A .隐私权 B .姓名权 C .肖像权 D .智力成果权 4.李某,长沙市某地农民。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其私自将位于所在社区六队集体土地上的猪圈改建为仓库对外出租,共计收取租金320899.91元,长期未申报缴纳税款。后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八千元。案例表明 A .偷税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B .骗税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C .抗税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 .欠税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中学生雨茜通过学习发明智能课桌获得专利。她将其转让后获得15000元报。某天在某平台进行公益捐款,她毅然捐出2000元并将受捐者的个人信息转发以获得更多人支持。后来她发现有家公司用其捐赠时使用的头像作为广告,多次交涉无果后雨茜向法院提起诉讼。对此案例分析正确的是( ) ①雨茜维护自己的肖像权是民事诉讼,是自己维权的最后保障 ②购买雨茜专利的公司对该专利有使用权而没有占有权 ③雨茜转发受捐者的求助信息出发点虽好,但侵犯了其隐私权 ④雨遇的发明获得专利说明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的自由,享有劳动权; 雨茜捐款是对财

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定稿

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如何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3点)  理解: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③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  运用:公民如何正确履行义务; 2.能力目标: ①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②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③发展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遵纪守法、维护法制的观念,培养崇高的集体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性原则。 (2)正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法 2. 讨论法 3. 归纳总结法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又应履行哪些义务? 2.导入新课: 通过前两节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和所应履行的义务,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并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3.讲授新课 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居中板书)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板书) 观看视频资料:陈良宇案 请同学们讨论、分析材料。(同学讨论,教师归纳)以上事例说明,在我国,无论你的官衔有多高,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我国在适用法律上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内涵。(板书)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和平等地适用法律。 意义:正确对待权利和义务的重要原则;与侵权和腐败作斗争的法律武器 包括:1)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平等地承担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板书) 让学生阅读教材63页,加深印 象 2)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法律保护。(板书) 举例说明,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为保证适龄儿童、青少年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又制定了《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3)任何公民的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板书) 结合教材上的例子,说明国家在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尽管我国宪法有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以外的特权,但在现实生活或多或少,或明或暗还存在着某些事实上的特权。 国家要从制度、法律上保证各地机关都能独立地行使审判权,根本上杜绝特权的滋生蔓延。 2、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板书) (1)关系:在我国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相辅相成。(板书)在我国,权利和义务可以达到统一,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

正确对待党员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讲:正确对待党员权利和义务(1) 共产党员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担任什么职务,都应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不能利用职权或其他便利条件为自己谋私利,而认真地履行党员的义务,正确地行使党员的权利,是保证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前提,也是新时期每个共产党员用以检验自己言行是否成为合格党员的标准。 一、共产党员的义务 党员义务,是指党员对党应尽的责任,是党员标准和党员条件的具体化。规定党员义务,是为了保证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党成为坚强有力的战斗集体。同时,党员义务又是党员应该做出一定行为,或被禁止做出一定行为的一系列基本规则。 党员义务属于义务性规范,只要是党员,不管是谁,都必须无一例外地履行党员义务,党员如果不履行义务或违反义务,党组织将会对党员做出必要的处理。党员履行义务的情况能够帮助党组织、人民群众来判断党员和监督党员。因此,对党员义务做出明确规定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举措。《党章》明确规定了党员必须履行的八项义务: (一)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科学理论都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学习这些内容,就是要求党员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素养,始终保持崇高的共产主义思想境界,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能让党员能够增强党性观念,提高政策水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是让党员通过不断地学习,提

部编版道德和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和义务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三课公民权利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满足的条件:①年满18周岁。②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③中国公民。 3、监督权的意义: 答:(1)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促进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2)有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主人翁精神。 4、人身自由的含义及其内容和地位? 答: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5、人格尊严权内容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6、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内容 答(1)财产权(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2)劳动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3)物质帮助权(4)受教育权(教育的作用: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5)文化权利。(6)平等权。(7)宗教信仰自由权。 7、公民行使权利有哪些要求? 答:(1)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2)不能滥用权利。(3)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 8、公民怎样行使权利? 答:(1)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9、遵守正当程序的意义: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10、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 答: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调解(调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仲裁(仲裁决不同于法院判决,仲裁决不能上诉;仲裁案件不公开审理。)和诉讼((1)民事诉讼(2)

(最新)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 检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单元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开通了“我为政府工作献一策”网民建言征集活动。这一活动() A.说明公民能直接参与国家社会的管理 B.表明监督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C.拓宽了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的渠道 D.体现了我国是公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2.今年两会期间,光明日报采用Skype for Business网络视频技术,开设《两会?微沙龙》栏目。每期沙龙设置一个话题,邀请代表委员和网友进行视频讨论,讨论内容同步在光明网、光明日报微博等渠道进行直播。对此做法的意义认识正确的是() A. 保障公民享有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B. 有利于保证人民行使监督权 C. 可以使人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D. 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 3.中国江苏网2018年6月6日讯:由淮安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开展的“5月阳光仲裁”活动圆满结束。市民有序观摩仲裁庭审现场,亲身感受仲裁员倾情调解与公正仲裁,充分享受劳动仲裁工作的知悉权。对于仲裁,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是解决行政纠纷的一种方式②可以解决公民与他人的合同纠纷 ③仲裁裁决不能上诉,一经作出即为终局④程序灵活,但是要公开审理 ①④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4.2018年5月18日,10余万市民参与武汉市政协3号建议案线上互动,就如何全面推进国际化大武汉建设,在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上建言献策。这是公民在行使( ) A.文化权利B.经济权利

C.政治权利 D.人身权利 5.“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段话说明( ) A.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 B.公民享有的自由是绝对没有限制的自由 C.公民享有的自由和权利是不真实的 D.公民享有的权利是广泛而真实的 6.丁某利用网络盗取并出售大量个人信息,被人民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四个月,并处罚金50 000元。该案例告诉我们( )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②公民隐私权受法律保护③要自觉规范上网行为④违法犯罪必受刑罚处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下列行为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 ) ①小东拒绝父亲让他辍学打工的要求,坚决回校学习 ②小军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的“黑”网吧 ③受到同学欺负的小文找到自己的哥哥“教训”那个同学 ④小伟督促做生意的父亲及时交足税款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8.由冯巩导演并主演的喜剧电影《幸福马上来》于2018年6月8日起在全国公映。影片以全国时代楷模马善祥为原型,讲述了人民调解员的奋斗故事。人民调解工作能够( ) ①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②解决纠纷,化解争端 ③处理社会所有矛盾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1) ?一、认识大学生活:引领学术风气,促进思想交流,陶冶品德操守,建设精神文明,是大学灵魂(2) ?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独立生活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查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3)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4) ?树立自主、全面、创新、终身学习的理念 ?四、培养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5) ?在大学阶段,学习是同学们的主要任务,中心内容。学习内容具有专业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特点(勤奋)(5) 。 第二节肩负历史使命(6) ?一、大学生的历史使命(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就必须在历史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 ?第三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1)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12) ?二、内容及关系(13--15)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四个方面的内容,各具功能,各有侧重,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是有机统一的整体。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作为…..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共同理想作为…… 主题,解决的是道路、目标问题;两种精神作为……精髓,解决的是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基础,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15) ?三、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5) ?(一)学习和践行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16) ?(二)道德和法律的关系(15--16) ?1、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 (15--16) ?2、二者虽然发挥的作用和方式存在很大不同,但其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服务于经济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道德规范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 法律支撑;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需要以道德建设为重要条件。(125) ?3、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它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 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目的和方向。大学生要认真学习和践行核心价值 体系,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16) 第四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的意义和方法(17)

认真对待权利 笔记

认真对待权利------读书笔记 一·法理学 德沃金在本书中的批判性部分中对两种理论作出了批评:第一,关于法律是什么的理论;法律实证主义认为,它是关于一个法律命题真实性的必须和充分条件的理论,即认为法律的真理性就在于这些规则是由特定的社会机构所制定的这一事实,而不是别的任何东西。第二,关于法律应当是什么,人们所熟悉的法律机构应当如何行事的理论。(这就是功利主义的理论)认为法律和法律机构应当服务于一般福利,而不是别的任何东西。这些是边沁哲学的内容,另一方面,德沃金对假定这两种理论的相互独立性的认知也做出了批判。在建设性部分,德沃金强调了自由主义传统的组成部分:个人人权的观念,在法律实证主义或功利主义中都无它的一席之地,边沁甚至把这一观念称为“胡言乱语”。 当法律职业者们在处理法律问题时,会遇到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他们会综合使用三个特殊的技巧:一是分析法规和司法意见,从这些官方渊源中精炼出法律原则;二是分析复杂的事实情况,从事实的分析中准确的总结出基本事实,;三是用战术词汇司考、设计法规和法律制度,使他们能够带来预先确定的特定的社会变化。 作者表达了英美法理学的不满,提出“法理学问题的核心是道德原则问题,而不是法律事实或战术问题。作者对哈特给予较高评价,认为哈特是一位道德哲学家;他对于原则问题有一种直觉,并且对道德问题的阐述具有杰出的洞察力”(21)。哈特对不正常精神状态下的犯罪的辩护提出了很具有普遍性的论证。“这些论点与一个广泛的道德传统相结合,构成了一些法律原则。这些原则所极力主张的是,政府必须以尊重和尊严对待其公民,这种尊重与尊严也是社会成员之间所要求的”(26)。德沃金反对当前自由主义者以工具主义的语言来表达,他把哈特引为同一战线,哈特所持有的观点认为:“自由主义者应该通过强调道德原则对法律进行限制的作用,而不是引证法律互相冲突的目标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它应该致力于植根于我们传统中的法律原则,并用其支持这样的要求,即社会无权在没有律师的情况下审判一个人,不管社会大多数人授益与否,一个被指控的嫌疑人在审判之前是自由的”(28)。为了支持这一观点,法理学应在法律与道德理论之间建设桥梁。 二·两种规则模式 本章和第三章,对于“只有明确的政治决定或明确的社会实践创造了权利时,个人才享有法律上的权利”这样一种法律实证主义的理论进行了批判,认为它是一种不充分的法律概念理论。 解释“法”是什么、“法律”是什么,是颇令人困窘的。当代比较风靡的是“法律实证主义”,作者选择哈特的观点进行探讨。 法律实证主义有三个基本理念:一是,法律是是决定公共权力的惩罚或强制的一套特殊规则,法律规则有特定的与其内容无关的标准检验。二是,当法律不足的时

(最新)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 检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单元检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近年来,苏州通过“寒山闻钟”、12345阳光便民专线,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渠道。作为公民,正确行使监督权应该() A.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 B.敢在网上发表任何言论 C.实事求是,采用合法的方式 D.积极曝光他人的各种隐私 2.言论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下列属于公民滥用言论自由的是()A.在家中谈论社会上的时事热点 B.对政府某些行为提出批评和建议 C.发表有辱他人人格的言论 D.在学术研究时,发表不同的学术见解 3.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 ①全面提升,共同发展 ②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 ③巩固国防,抵抗侵略 ④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为此我们青少年() ①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②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行受教育的义务 ③必须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④把学习作为主要任务,端正学习态度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5.“广场舞扰民,业主们‘高音炮’还击。”这告诫我们() ①公民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 ②公民维权要通过正确的方式和途径进行 ③公民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自己的权利 ④公民在行使权力时不得损害他人的权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下列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行为() ①某些警察非法拘禁他人 ②某企业工人上下班须搜身后方可进出厂门 ③自选商场保安拘禁偷窃嫌疑人 ④因拖欠工资,员工将老板扣押禁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2018年,“中美贸易战”如火如荼,美国政府多次针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消息传出后,广大中国人民非常愤慨。一些中学生喊出了抵制美国货、砸掉苹果手机的口号,甚至要上街游行要求政府与美国断交等。对于这些言行,初三学生林依依是不赞同的,你觉得以下理由合适的有() ①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要受法律的制约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大人的事,与我们青少年无关

第十课 第一节 正确对待现实与理性

小中 九 年级政治 下 册第 四 单元 导学案 班级: 姓名:

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被评选为风云人物。袁隆平从年轻时就立下“增加粮食产量,让所有人不再挨饿”的志向。为了此志向的实现,他几乎奉献了自己美好年华中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他的事迹说明了() ①理想对人的行动有导向、驱动和调控作用 ②如果没有理想,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就会迷失方向③人生,就是立足现实,不断追求各种具体理想的历程④只要确立了理想,就会有美好的生活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3、“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一条河.行动是架在河上的桥。”这一比喻告诉我们() A.理想一定会变成现实 B.理想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C.只有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实观理想 D.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太大了 4、“梦里走了千万里,醒来还是在床上。”这句诗启示我们() A理想不可能转化为现实B理想和现实的性质不同 C现实之中不可能包含着理想 D没有行动的理想只能是空中楼阁或海市蜃楼 二、合作探究 1、列夫·托尔斯泰说:“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间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1)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2)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为实现理想,应怎样制定生活目标?为什么? 2. 这幅漫画给了我们什么

启示? 三、板书设计 理想────理想的作用────如何实现理想 补充性作业达标测试: 1、据《时事》介绍,苏州籍奥运举重冠军陈艳青平时刻苦训练,19年来举起了相当于1155架波音747飞机的重量,这告诉我们,成才的关键() A、在于自己的勤奋努力 B、在于环境是否优越 C、在于理想信念是否坚定 D、在于有无强烈的时代责任感 2、“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列夫托尔斯泰这句话主要表明() A、人生就是立足现实,不断追求各种理想的历程 B、人们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C、人生需要理想,理想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的作用 D、理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 这里没有水,我到别处去找!

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

“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识记:如何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理解: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③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 运用:公民如何正确履行义务 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的演示、资料的分析,结合学生的讨论和调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辨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遵纪守法、维护法制的观念,培养崇高的集体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统一性原则; 教学难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统一性原则; 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又应履行哪些义务? 导入新课: 通过前两节的学习,我们已经懂得了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和所应履行的义务,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并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三、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板书)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板书) 观看视频资料:成克杰受贿案 胡长清案 请同学们议论、分析这三个材料。(同学讨论,教师归纳)以上事例说明,在我国,无论你的官衔有多高,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我国在适用法律上坚

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基本内涵。(板书)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和平等地适用法律。 第一,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平等地承担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板书) 这就是说,虽然公民之间在民族、种族、性别、年龄、职业、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方面都有一律平等。 比如说,我国除汉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在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56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的代表。 又如,选举是实现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方式。在我国,年满18周岁的成年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就是文盲也同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又比如,法律规定公民有向国家纳税的义务,普通公民要依法纳税,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同样要依法纳税。 第二,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法律保护。(板书) 例如,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为保证适龄儿童、青少年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又制定了《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云南省文山苗族自治州的领导,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全州却千方百计增加教育经费投入,1993年教育事业支出占全州财政支出的22 .5% 。 北京市各级政府为了让山区孩子能在良好的条件下学习,从1988年至1944年,投资2亿元,用以改善远郊区县的办学条件,并建立多所寄宿制学校,使家住深山的孩子不用每天翻山越岭上下学。 第三,任何公民的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板书) 结合前边的例子,说明国家在依地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世界上存在着两种特权:一是法律上公开确认的特权,这种特权在我国是不存在的;二是事实上的特权,即法律和制度以外的特权。尽管我国宪法有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以外的特权,但在现实生活或多或少,或明或暗还存在着某些事实上的特权。 例如,有人“以权谋私”,“以权代法”,“以权压法”或以权干预司法活动,或“官官相护”等都是事实上存在的特权。我们要维护法律的尊严,就必须同这种特权作斗争。国家要从制度、法律上保证各地机关都能独立地行使审判权,根本上杜绝特权的滋生蔓延。正如邓小平所讲:克服特权,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这就是说,国家要制定相应的制度,以杜绝各种“以权谋私”,“以权代法”等现象的滋生。对于在职的干部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觉悟,增强法制观念,增强公仆意识,真正做到处处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为官一任,造福于民,从而杜绝特权思想的滋生。 2、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板书)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板书)

2021年八年级政治上册 7.正确对待权利教案 北师大版

2021年八年级政治上册 7.2正确对待权利教案北师大版 预习提示: 1、“未成年人”是指哪些人? 2、未成年享有的特殊权益有哪些? 3、哪些方面对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方面负有责任?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定义以及我国法律对于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了解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 了解到个人权利是有限制的,应当在充分尊重他人权利的基础上通过合法手段获得并行使自己的权利。 价值和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权利义务意识,以及作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树立通过合法手段获得权利的意识及在合法范围内采用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的意识。 实践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发展学生分析相关未成年人法律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作为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的能力。发展学生正确对待权利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培养未成年人的权利意识。

2、教育学生珍视自己的公民权利,从而能够采取恰当的方式正确对待公民权利。 三、、教学难点: 1、第一站难点在于如何使学生通过了解法律条文的规定,认识到国家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意义所在,从而形成权利意识,依法维权。 2、第二站难点有二:第一,如何使学生认识到珍视自身合法权利的意义所在,从而从态度上做到珍视自己的权利,并且体现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之中。第二,如何正确理解、对待权利的行为表现。 四、教材分析 1.逻辑分析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每一位学生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而与此同时,八年级的学生作为未成年人,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还很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同时,未成年人的成长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发展,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特殊关注。因此,我国宪法和法律除规定普通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之外,还特别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作了具体规定,通过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个人隐私、财产权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以实现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教案设计(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教案设计 一、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难点:(1)正确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性原则。 (2)正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二、教学方法 实例引入法、讲授法。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整体把握法 具体操作:(多媒体显示)知识结构,导出这节课要掌握的知识,同时使学生弄清这节课所学知识与前面所学知识间的关系,弄清这节课知识在整个这一章节知识中的地位。 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体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与国家之间是 和谐统一的关系??→?要求?? ???→→→务的关系正确处理公民权利和义从国家与公民双方面看益的义务 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从公民方面看治权利和自由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从国家方面看 师:那么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应坚持怎样的原则呢?这节课我们的任务就是一起分析、探讨这个问题。 主体内容教学 师:让我们一起先来看这样两则材料。(多媒体显示材料) 材料一:“我不是什么官,我是给老百姓解决问题的,活一天就要给老百姓干一天事。”这就是人民公仆李润五做干部的思想境界。 “我是人民的儿子,只要是人民的需要,都是我应该做的。”这就是一个普通水电修理工徐虎的思想境界。 材料二:2000年2月15日,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受贿、行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作出一审判决。胡长清因大肆收受、索取巨额贿赂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3月8日在南昌被执行死刑。 师:李润五、徐虎与胡长清的根本区别在哪些方面? 生:是否为人民干实事、为社会作贡献,是否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否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是否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师:胡长清为什么被剥夺了生命权和政治权利? 生:他为一己私利,危害社会,损害人民利益、国家利益,不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未尽到对国家、对他人的义务,因而也就失去了公民应享有的权利。 师:可见,作为公民,在权利和义务的问题上都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这也是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性特征的具体要求。 1.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板书) (1)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板书) 师:哪位同学能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个问题是怎样理解的? 生:权利与义务是不可分离的,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的。 ①权利与义务是不可分离的(板书) 师:以上两点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答略)

人教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测试试题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国家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重点任务之一,是为了让青少年平等享有( ) A.财产权 B.受教育权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人格尊严权 2. 面对商店营业员的行为,两位同学的正确做法是( ) A.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自认倒霉 B.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C.找个朋友将商店营业员痛打一顿 D.反正我们没偷,随便你怎么搜 3. 某班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开展了一次模拟法庭的活动。下列哪一案件中小法官作出的判断不正确?( ) A.案件:深受百姓欢迎的广场舞,却因活动场地靠近居民区、噪声扰民等问题,给一些人带来了许多烦恼。小法官:“跳广场舞的人行使权利时,没有尊重他人的权利,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正确行使权利。 B.案件:初中生小李经常在网络论坛上发表连载小说,某出版社未经小李允许,擅自将其作品结集出版。小法官:“出版社的行为侵犯了小李的智力成果权。” C.案件:某公司擅自发布含有“葛优躺”图片的微博并将其用于商业宣传。小法官:“该公司的行为侵犯了葛优的姓名权、隐私权和名誉权。” D.案件:一些商家为了让苹果有个好“卖相”用含有“抑毒唑”农药成分的杀菌剂给苹果美容”。小法官:“商家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 4. 高考结束后,王某因迟迟未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而以为自己落榜了,后来才得知是张某冒名顶替自己上了大学。王某愤然将张某告上了法庭,因为张某侵犯了王某的( ) ①名誉权②姓名权 ③受教育权④肖像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 小李在校园艺术节上用相机记录活动盛况。小李对相机可能行使了( ) ①占有权②使用权 ③收益权④处分权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最新资料推荐------------------------------------------------------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汪洋湖同志是吉林省水利厅厅长、党组书记,参加革命工作 40 余年,岗位变动 16 次,与妻子、女儿两地分居30 年。 不论组织怎样安排,条件如何苦,生活上有什么困难,他都始终能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生,服从组织安排,毫无怨言,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应有的思想境界和高尚品质。 他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不变,面对各种考验,他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从不用来为自己和家属谋取任何私利,类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璃汪洋湖同志勤政廉政的键关键,在于他能够正确是地看告诫和使用手中的潭权力。 他清醒地认识到坏,官位是人民给的,盏不是个人的,手中的逸权力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抑工具,而不是谋私的手恿段。 以汪洋湖同志为榜荐样,就要求党领导干部斥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聊执政为民,树立正确的秉权力观、地位观、利益接观,时刻牢记自己手中蹲掌握的权力是人民赋予措的。 要克已奉公,清正负廉洁,秉公办事,不徇萝私情,管好自己,管好梦配偶子女和身边的工作辕人员,管好分管地区和雕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 誊要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州本色,保持共产党人的贫高尚 1 / 16

情操和革命气节。 哨要坚决反对讲排场、比砚阔气和奢侈浪费,自觉焙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戮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岂蚀,经受住执政和改革浑开放的考验,增强拒腐锡防变的能力。 只有这样昆,才能巩固我们党的执鼠政地位,党才能始终立棠于不败之地。 汪洋湖同詹志所管的水利厅算是个好实权部门,掌握着水利赵建设资金的使用权和水统利工程项目的发包权。 侥钱往哪儿花,工程让谁莹干,对水利厅长来说,啸不能不算是一个考验。 涩汪洋湖同志任厅长以来锐,省水利厅用于水利建院设的资金几十亿元,新讶建和加固水利工程项目尸几千个,汪洋湖同志没俯上过一项人情工程,没睦给亲朋好友批过一个条游子,也从未收过一分不憨义之财。 全省水利上了音几千项工程,在国家和燎省有关部门组织的十多与次水利资金使用情况检巫查中,没发现任何重大嚏违规问题;对水利建设捞工程进行的上万次质检胰中,也没发现大的质量驴问题。 身为一名党员领瓦导干部,汪洋湖同志与姑人民血肉相连,心心相檀印,全心全意为人民谋于利益,是他心中最炽热孪的追求。 他对党的事业萨赤胆忠心,竭尽全力,武奋不顾身,为党的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题理解权利义务》测试题与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 《题理解权利义务》测试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通信自由指公民通过书信、电话、电信及其他通信手段,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通信,不受他人干涉的自由。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②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随时可以对公民通信进行检查③在我国,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属于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范畴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农民老赵买了一台农用车,将其租给邻居老李使用,每年收取租金2000元。不料老李私自将车卖掉,谎称车被人偷走,为此二人争吵不休。下面对此事评价正确的是( ) A.车既然已被偷走,老赵就不再对车拥有所有权 B.老赵将车租给他人使用,收取租金,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C.老赵可向人民政府起诉,请求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财产 D.老李侵犯了老赵合法的私人财产所有权,应负法律责任 3.某班同学对社会生活中的事件进行讨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4.下列关于受教育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华: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B.小亚:受教育是我的权利,不上学是我的自由 C.小琴: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D.小胜: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5.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工具,走进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使个人的言论自由得到了很大的发挥。但是微信言论自由的背后是公共责任与法律底线。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在网络空间,言论自由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思修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授课人所在部门思政部授课班级课题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授课时间 教学理念(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2)充分挖掘多种教学资源,用丰富、贴近学生实际的各种资料辅助教学,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使教学活动更加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的培养。 (4)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出发,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 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述。 2、正确认识人生目的对人生实践的重要作用。 3、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的人生观 【能力目标】 1、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2、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 3、为科学而正确地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教学重点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学情分析这门课程的对象是高职大一的学生。他们在高中的政治课上,也学到了一些相关的内容,有一定的基础。大一的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他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学情的有利因素。然而,一部分学生对枯燥的公共基础课有厌烦情绪。他们上政治课时,往往是只带耳朵来听,不带书本来记;他们能够理解老师的分析,但不愿意自己去思考。因此,在讲授这一节时,教师要提出一些学生已经学过的、比较简单的问题,从而和学生形成互动,设法提高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将新学的原理联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学法分析学生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要掌握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逻辑推理,通过分析得到新的知识。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共同分析”。培养理论思维能力,养成勤于思 考的学习习惯。

浅谈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浅谈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权力观是指人们对待权力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态度,是领导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作为新时期的各级干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必须正确理解权力与权力观的基本内涵,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政为民所执”。 一、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 权力观问题,说到底是个世界观问题。不解决好世界观问题,就不可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解决世界观问题,学习是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所有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都要注重理论学习。作为共产党人,如果放松了学习,思想就会落后于形势,就会丧失先进性,就会使精神世界陷于低级趣味,就难以抵挡物欲的诱惑,政治上也就不可能成熟。原广州市交警支队长张林生,收受贿赂480多万元。他官当大了,有了名利和地位,认为学习不学习对他无所谓了,逐渐地动摇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在他家中豪华、气派、宽敞的书房里,佛教、方面的书籍比比皆是,但党员必读的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著作和理论书籍,却一本没有从这个典型不难看出,学习理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加强世界观改造,对各级领导干部是多么重要。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思想政治修养,提高精神境界,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必须破除“官本位”意识,肃清封建主义的残余思想 “官本位”把做官看做人生最高价值追求,同时,又用做官来评判人生价值的大小,对这种封建主义的思想残余,必须彻底摒弃和肃清。一些干部以官为本,说到底是以我为本,以满足个人利益为最高原则。在他们看来,官通权,也通钱,有了官职,就打开了满足个人欲望的通道。这就更加促使一些以官为本者把做官、保官、升官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鲁迅先生说过:“中国人的官瘾实在太深”。而做官一旦上瘾,往往是能上不能下,能大不能小,能官不能民。求官之心愈切,谋官之术愈歪,这实在是一个发人深醒的问题。应该看到,人民的利益、政权的性质、社会进步的趋势、历史变革所面临的形势,都和“官本位”思想格格不入。固守官本位思想,迟早会被历史淘汰。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是共产党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千万要防止把升官发财作为自己的人生目的。”如果你的“官”不是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干出来的,而是靠“跑”、“要”、“买”来的,那不仅不光彩,最后还要栽跟头。因此,干部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坦然接受党和人民的选择。无论党和人民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上,都要在那个位置上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必须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强烈的党的意识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也是一个党性修养问题。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增强党性观念,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增强党性修养,重要的是要树立强烈的党的意识。然而,在一部分党员干部的灵魂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