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出席国际海事组织(IMO)船舶设计与设备分 委会(DE)53次报告-媒体[1]

出席国际海事组织(IMO)船舶设计与设备分 委会(DE)53次报告-媒体[1]

出席国际海事组织(IMO)船舶设计与设备分 委会(DE)53次报告-媒体[1]
出席国际海事组织(IMO)船舶设计与设备分 委会(DE)53次报告-媒体[1]

出席国际海事组织(IMO)船舶设计与设备分委会(DE)

第53次会议报告

一、前言

国际海事组织(IMO)设计与设备分委会(DE)第53次会议于2010年2月22至26日在伦敦IMO总部召开。IMO 67个成员国和 2个联系会员(中国香港,法罗群岛)的代表以及 32个政府间和非政府间组织的观察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DE主席德国的Anneliese Jost女士主持。

会议共有 25项议程,除全会外,还成立了4 个工作组及 1个起草组: WG1:救生设备工作组(议程3、4、6、8、11、13、19)

WG2:货油舱涂层和腐蚀保护(议程7)

WG3:客船(非客滚船)船底外部检查的替代安排(议程12)

WG1:客船交通船(议程14)

DG1:SOLAS,MARPOL和载重线公约应用于油船重大改建的解释(议程16)

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外交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部、中国钢铁研究总院和中国船级社以及驻英使馆海事处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本届会议。我代表团参加了全会和所有工作组和起草组的工作。

现将会议情况汇报如下:

二、会议要点和决定

本次会议的重要议程包括救生设备相关议题、货油舱涂层、客船船底检验替代安排、客船补给船安全规定、SOLAS,MARPOL和载重线公约应用于油船重大改建的解释等。会议通过的详细文件清单请见附件。

三、其他会议的相关决定(议程2)

MSC.1/Circ.1331的3.1规定:“登离船设施应尽实际可能位于工作区之外,不应位于货物或其他悬吊货物可能从上方通过的位置”。由于舷梯与引水梯组合的引水员登离船设施需要布置在船侧平直区域,不可避免地落在货物操作区域,为此,NAV55修改MSC.1/Circ.1331/3.1条使该规定免除对该种类情况的应用。英国认为这样修改违背了SOLAS原条文的宗旨,得到了全会会议的支持,中国也

予以支持,并提出了修改条文的建议。会议最终决定该事宜及条文修改需提请今年7月的NAV57审议后再由DE54讨论,后提交MSC87审议。

四、避免救生艇事故的措施(议程3)

(一)“对救生艇有载释放装置(简称救生艇钩)的不良及不稳定特征进行评估导则”

全会对相关的提案做了讨论,并要求工作组对ICS(DE 53/3/4)和中国(DE 53/3/5/Rev.1)的提案一并纳入考虑中。 在工作组的基础上,会议决定对现有艇钩的评估,将采用图纸评估或一定条件下试验评估的方法,评估标准为即将由MSC.87通过的新艇钩要求中的4.4.7.6.3~4.4.7.6.5的三条要求(即:艇钩受载后不应将力传递到控制装置;艇钩钩尾的锁定装置不应在力的作用下旋转打开;如设有静水连锁,则其应在回收救生艇时自动复位)。

在工作组起草的过程中,根据中国的意见在该导则中增加了允许对现有不良艇钩进行改装(modification)的叙述,在该导则的第7段,即:“As an alternative to replacement, the hooks may be modified to comply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paragraphs 4.4.6.7.3 to 4.4.6.7.5 of the LSA Code, as amended by MSC….(87), provided that the modification are approved by the Administration.”

巴哈马在通讯组中就提出了试验评估方法,即:通过对每艘救生艇进行现场的试验来判断其是否安全,而不必使用图纸评估。该方法对绝大多数现有艇钩是能够通过的,这是因为出现故障的艇钩其实只有极少数。另外,对于使用多年的艇钩,由于可能找不到图纸,进行图纸评估也是困难的。

工作的报告中将该方法已经纳入了上述评估导则中,作为主管机关可以采纳的方法。但全会中欧盟国家提出异议,全会没有作决定,而是将相关内容第9-13段放在 [ ]中,报MSC 87讨论决定。

关于各主管机关向IMO报告对现有艇钩的评估结果的细节,尽管工作组写入了导则草案(第8和14段),但全会中受到一些国家反对,理由是如果不同主管机关评估结果不同 将造成IMO公布内容自相矛盾,因此,全会没有作决定,而是将相关内容放在 [ ]中,报MSC 87讨论决定。

考虑到评估和更换(或改装)工作量巨大,会议敦促各国主管机关和船东在有关SOLAS公约修正案生效前(2012.1.1)尽最早可能开展评估工作。

该 “SOLAS公约III/1.5条定义的救生艇有载释放装置的评估和更换指南”草案将提交今年5月的MSC 87进一步讨论和批准。

(二)为认可新艇钩而对“救生设备试验的建议”MSC.81(70)进行的修正案 会议通过了对新艇钩认可试验的修正。其中主要的变化是:

1)对凸轮轴式的艇钩,进行0-45度锁定角度的自锁试验各10次。但对非凸轮轴式的艇钩,则不考虑锁定角度;

2)释放手柄的操作力不大于300N或操作力矩不大于100Nm;

3)进行满载释放试验100次,不应有明显磨损。

该修正案将报MSC 87批准。

(三)关于救生艇内部操纵布置导则的起草

由于时间限制,本次会议工作组没有时间讨论。

(四)关于救生设备维修 (MSC.1/Circ.1206/Rev.1通函强制化) 我国提案DE 53/3/1提出的为1206号通函强制化创造条件的几点建议被会议认可,即:维修网点的覆盖程度尚待增加和某些符合1277通函资质要求的维修商没有得到制造厂的支持的问题。但会议中通函强制化积极推进派和审慎派(目前网络建设不成熟因此不主张开始强制化)相执不下。 为进一步研究该通函强制化,会议请主管机关和国际组织进一步提供实施MSC.1/Circ.1206/Rev.1和MSC.1/Circ.1277的信息和经验

(五)不利纵倾和横倾

考虑到此议题已经多次讨论而无结果,会议决定取消此议题。

(六)关于FMEA方法

此方法系国际救生设备制造商协会(ILAMA)提出,用于评估设计的安全性。会议考虑到没有进一步的信息,决定将此事同今后修改SOLAS公约涉救生要求的框架的工作一起考虑。

(七)关于救生设备中的赝品

此问题系ILAMA提出,会议认为应提醒各方面注意这个问题,并将向海安会MSC 87报告。但也有认为ILAMA提出的建议中不易实施的问题(如IACS成员检

查赝品,EMSA监督Wheel Mark的发证等)。

五、救生设备之间的兼容性(议程4)

(一)关于客船救生筏吊架的负荷

会议同意了通讯组起草的海安会通函,规定今后在认可客船吊筏架时,仍按每人体重75kg考虑。

(二)关于个人救生设备的使用

我国提案DE53/4/4建议以通函的形式明确救生衣和救生服在穿着和携带上的细节,以解决船员实际演习和逃生中的混乱。但会议认为这方面的最好由船长按照当时的情况决定,未接受我国建议。

(三)其他

关于IACS向会议提出的应将LSA规则中要求救生艇筏内配备的雷达应答器改为“搜救定位装置”的问题(DE 53/4/1),以及IACS向会议提出的应该限制单个救生艇筏的最大额定人数的问题,会议注意到目前没有合适的议项来讨论这两个问题,请有关方向海安会提交建立新议项的提案。另关于伊朗提出的关于救生艇筏的颜色限定为橙色的建议讨论情况参见议程17。

六、A.760(18)决议的修订(议程5)

因届会议无文件,推迟到下届会议讨论,并等待ISO相关标准的制定。

七、救人系统性能标准(议程6)

基于通信工作组提出了目前救人系统在救人能力和性能试验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并提出了先作为建议性指南,应用经验证实后成为强制要求的分步推进的建议,本次会议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主要意见来自代表航运利益和船员利益的代表强力反对制定强制性要求,以避免船舶安装救人设备与其通常的责任相冲突。也有相当一部分意见主张利用现有船上设备,而不必强制要求专用救人系统,并支持通信组提出的分步推进的建议。本届会议决定由工作组考虑全会讨论结果,并考虑救人系统不同于救生设备的特定,制定SOLASIII/17-1条草案最终稿,如果本次会议不能完成工作任务,指示工作组制定合适的工作权限,以报告MSC

有关推进该项目的方法。但因时间关系,DE53工作组没有时间审议SOLASIII/17-1条和相关的性能标准草案。此事将延迟到下届会议。

八、原油船货油舱涂层和防腐(议程7)

本次会议批准了涂层标准起草工作组讨论完成《原油船货油舱保护涂层性能标准》(含《原油船货油舱涂层试验程序》)和《原油船货油舱替代防腐措施性能标准》两份标准。《原油船货油舱保护涂层性能标准》和《原油船货油舱替代防腐措施性能标准》将提交MSC 87,连同MSC 86批准的“原油船货油舱腐蚀防护”SOLAS修正案(II-1/3-11条)一起交MSC87通过。

(一)原油船货油舱涂层性能标准草案

经过DE 51和DE 52会议讨论,原油船货油舱涂层性能标准草案已经基本达成一致,DE 52会后仅有四个遗留项(表面处理、CTF文件、替代系统、编辑性修改)。DE 52会后成立的通信组完成这四个遗留项,并向DE 53提交了涂层性能标准草案(DE 53/7 ANNEX2)。此次会议的涂层工作组在DE 53/7 ANNEX2)基础上,讨论完成了涂层性能标准的工作组报告(DE53/WP.2)。主要情况如下: 1、关于NACE提出的可溶性盐分测试标准(见DE 53/7/1、DE 53/INF.6),涂层工作组同意可在DE 53/7 附件1的表1.2.2添加注释,注明NACE标准作为钢板表面可溶性盐含量测定的替代标准。但是,鉴于目前NACE标准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因此 ,NACE应将修订完善后的标准文本提交MSC87会议,由MSC87会议考虑决定是否可与油舱标准一起批准通过。

2、关于标准草案中的二次表面处理要求,修改为“所有表面上与主涂层不兼容的车间底漆,至少去除70%,达到Sa 2级要求”。

这二点满足了中国的目标。

(二)原油船货油舱涂层试验程序

按计划DE 52会后通信组将制定完成一份原油船货油舱涂层试验程序草案,但由于IPPIC牵头的工作组提交的实验草案超过了通信组的时间期限,所以通信组未能就该实验程序草案展开充分讨论,只能将IPPIC提交的涂层试验程序草案(DE 53/7 ANNEX1的ANNEX1)和各方代表意见(DE 53/7 ANNEX3)写入DE 53/7,在DE 53会议讨论。中国在该议题提出的提案有:DE53/7/2油船货油舱涂层合

格鉴定试验程序和DE53/7/INF4 油船货油舱涂层性能比较和评定试验报告。经过此次会议的涂层工作组讨论后,完成了原油船货油舱涂层试验程序草案。情况如下:

1、在原油船货油舱涂层试验程序中保留密闭舱试验内容;

2、关于浸泡试验介质的内容,对中国提出的从介质对试验人员和试验室安全和健康考虑,采用危害程度较轻的二甲苯代替苯的建议,经过讨论后,从不同溶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程度考虑和试验室应该有能力处置该类化学危险品,仍同意在浸泡试验中保留苯作为溶剂,没有采纳中国的提案建议。在讨论工作组报告的大会上,中国发表意见重申用二甲苯代替苯的意见,并表示中国将继续进行二甲苯代替苯的对比试验工作,同时建议其他国家的涂料试验室也开展相应的试验工作,并将试验结果报告提交IMO。中国的意见已经写入会议报告中。

而在对浸泡试验介质的混合方式上,考虑了中国提案的意见,不将混合方法限定在超声混合方式,可以采用其他能够达到混合要求的方式。

3、对气密舱试验的通入混合气体的方式,是采用每天定期更换,还是连续通气更新没有作出选择,而是提出密闭舱的气体浓度应保持稳定,监测频率、方法以及补充气体的时间应进行记录的要求;

4、浸泡试验部分,提出将试验时间从90天提高到180天,由于中国已有180天以上的试验结果,目前中国国有船舶涂料企业的产品已通过试验,基本不会影响。

对中国提案的关于降低试验液体介质的高度,以及需要调整试验介质中油品和海水的比例的意见,讨论后认为改变试验液体的成分比例可能会影响试验结果,维持通信组意见,液体高度为400mm,该问题对中国目前试验工作的影响不大,只需要对放置试验液体的容器作更改就可完成。

浸泡试验的液体介质的温度,采纳中国提案,选择为60℃,取消[40℃]。

试验样板的规格选择为150*100*3mm,与中国目前试验的条件一样。

浸泡试验后对试样表面的清洁处理方式,采纳了中国提案,试验后用干净的布条擦拭试板,而不是用肥皂和水。

以IPPIC提交的涂层试验程序草案为基础,经过讨论修改,DE53会议完成了原油船货油舱涂层试验程序的起草,将作为原油船货油舱涂层性能标准的一部

分,提交MSC 87通过。

(三)耐蚀钢性能标准

中国在该议题提出的提案有:油船货油舱防腐替代措施的性能标准(DE53/7/3)。

耐蚀钢性能标准草案除试验程序外基本参照涂层性能标准草案。耐蚀钢试验程序是基于模拟原油舱室环境测定一段时间内的钢材腐蚀速率,外推25年后的腐蚀厚度,分为模拟舱顶试验和浸泡实验。

日本代表在DE53涂层起草组会议上,就耐蚀钢性能标准与涂层标准试验参数上的差异进行了说明。经过讨论和修改,达成会议同意的耐蚀钢性能标准草案。主要讨论和修改情况如下:

1、目前的耐蚀钢性能标准由于对比的常规钢范围过宽,导致实验可能难以得到统一的试验结果,因此,采纳中国提案的建议,缩小常规钢范围,并进一步积累数据,以利于实验条件的确定性和易操作性;

2、考虑到目前耐蚀钢在原油船货油舱的实际应用经验不足,会议同意在标准批准后,应结合耐蚀钢应用过程中获得的实际经验,及时对耐蚀钢性能标准进行修订,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并接受中国建议,将此段要求写入MSC 决议中。 (四)、等效涂层检查员资格

中国在DE53上介绍了中国提案,内容为:为使中国的相关制度更加透明,将中国船舶涂层检查员的培训和认证的具体情况介绍作为DE 53/7/3附件提交。在此方面,中国注意到其他一些国家也在建立和批准等效涂层检查员培训和考试制度(如DE 52/INF.9),鉴于主管机关认可的等效资质数量将不断增加,为提高透明度并利于公约和PSPC的实施,中国建议:参考FP.1/Circ.36(List of Recognized Test Laboratories)形式,并提议由IMO建立并维护一份经各国主管机关批准的等效涂层检查员培训和考试制度清单。大会上,波兰、日本和菲律宾等国对此建议表示赞同,但反对方认为似没有迫切的需要,且双方票数基本相当

会议没有强行作出结论,而邀请各国向DE 54会议进一步提供建议。 (五) 原油船货油舱保护涂层维护和修理指南

由于缺乏可以讨论的原油船货油舱保护涂层维护和修理指南草案文本,本次

会议上未能完成该指南的制订工作。分委会决定在下届会议DE54考虑成立通信组,以继续讨论制订原油船货油舱保护涂层维护和修理指南草案。

九、制定救生设备要求新框架(议程8)

因届会议无文件,推迟到下届会议深入讨论,并建立工作组。

十、确定航行时水密门保持开启需要的一致性策略保证指南(议程9)

考虑到SLF52也完成与本议程有关的《开启水密门对现有船和新船残存性的影响指南》,会议重点关注两份指南的协调性,并需要稳性专家参与,因此,会议决定各成员国和组织审议两份指南的差异性,向DE54提交文件。DE54将设立工作组,邀请各成员国和组织派稳性专家参加最终讨论,并同意两份指南一并发布。

十一、船舶噪声防护(议程10)

该议程下欧盟27国文件得到会议的广泛关注并进行充分讨论。重点关注强制性、追溯性、A.468(XII)修改提高噪声控制水平,以及与安全相关性等四个问题。航运利益的代表普遍反对强制性,但多数代表支持强制性,但不愿意实施追溯性,也有很大一部分代表也认为提高噪声控制水平缺乏依据。中国发言表示可以A.468(XII)的噪声控制水平考虑强制化,并声明在没有紧迫需要情况下,不支持提高,并反对实施追溯。经过拉锯战,此次会议对欧盟提案中提高标准并强制化同时适用于现有船和新船的建议未予同意。 对下一步工作,会议考虑到各方意见,决定首先审议 A.468(XII)现有标准,并考虑船舶特点,包括船舶尺度,论证修改的必要性,并考虑其修订将不适用于现有船;再考虑修改A.468(XII),最后讨论强制性问题。也希望欧盟等国消化全会提出的问题,并提出修改A.468(XII)决议的理由。会议也邀请各国向DE54提交提案,以在DE54上进行实质性工作。该议程将在DE54建立WG/DG,审议A.468(XII)。

十二、浸水服的热性能(议程11)

日本(DE53/11)提出由于参加试验人员个体体质的不同,而使得保温浸水

救生服和非保温浸水救生服进行保温试验的结果有较大的变化。因此建议,对浸水救生服的保温试验也应基于“标准救生衣概念”来进行评估。

在讨论中,会议指出日本的提案仍涉及采用真人进行冷水试验,而现在可能存在其他试验方法。日本承诺向下次会议提出提案。我国的试验机构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提出我国的涉及救生服的认可的提案。

十三、客船(非客滚船)船底外部检查的替代安排(议程12) 该议题由代表船东利益成员国和非政府组织(巴哈马、马绍尔、CLIA和ICS)提出,经MSC85批准。DE52收到《客船(非客滚船)船底外部检查的替代安排导则》草案,并决定设立DE53临时议程进一步审议,也建议FSI17修改HSSC。SFI17同意DE52的建议,并修改了HSSC/5.10条明确如果主管机关可接受,客船(非客滚船)5年内坞内检验的最少次数可以减到一次,但两次坞内检验的最大间隔期不超过60个月。但MSC86和MEPC59审议HSSC修正案时认为DE应先制定技术规定。

本届会议审议巴哈马、马绍尔、CLIA和ICS联合文件(DE53/12/1)和美国评论文件(DE53/12/2)。由于美国对五年内仅进行一次坞检持谨慎态度,对巴哈马等文件案提出了更严格控制要求,包括明确指出水下检验(IWS)的检验水平与干坞检验等效、提前90天申请并进行现场检验和水下检验条件评估、水下检验能见条件、IWS对阀件抽查等并提供了修订的文本。全会讨论激励,因阀件拆检在IWS不易实施,决定指南不要求。本次会议设立工作组制定《客船(非客滚船)水下检验替代船底外部检查的实施技术规定指南》制定,并将提交MSC87。

该议题完成。

十四、关于救生设备试验要求的修正(议程13)

会议原则同意日本提案中对MSC.81(70)的修正,但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讨论,会议要求秘书处对日本提案进行一些编辑性修正后,提交下次会议讨论。

十五、客船交通船安全规定(议程14)

英国(DE 53/14/1)和CLIA(DE 53/14)提案阐述客船子船指南制订对避免事故的重要性和CLIA其船队中应用自己的客船子船操作员培训指南的情况。

工作组完成了《客船子船指南草案》和工作组报告,明确本指南草案仅限定于客船操作的载运12人以上的子船范围,同时明确需要满足母船所在水域的主管机关的有关法律要求。在草案中分别补充了对满足LSA救生艇和不满足救生艇的子船的区别条款,增加了一些必须的附加配备器具(第7节),充实了子船布放与回收并进行恢复的要求。

我国代表在工作组中支持对指南应用范围进行限定的意见,即仅应用于由客船操作的、载运12人以上的客船子船;我国提议修整草案的章节,将管理与操作性的条款从构造与设备配备的条款中分离出来,得到相关代表的支持。

全会总体同意工作组报告和《客船子船指南草案》,并要求秘书处将其分发有关的分委会,诸如:FP、SLF、STW等进行征求意见,以便DE54次会议讨论。同时,也邀请各主管机关和国际组织向DE54提交相关提案和评论。

十六、近海工程支持船舶分类和考虑近海工程支持船舶规则制定需要(议程15) 本议程下仅有IMCA一份文件,主要观点是SPS2008对近海工程支持船适用性存在问题,希望设立通信组讨论制定适用此类船舶的新规则。IACS也报告了SPS2008应用的若干问题。会议充分讨论多数意见是首先梳理现有IMO文件对近海工程支持船适用性,并作出必要的解释,而不是制定新规则。对于SPS规则2008的问题将采用IACS UI的方式予以澄清。

十七、SOLAS,MARPOL和载重线公约应用于油船重大改建的解释(议程16) 对IACS提交的重大改建的统一解释,会议分为两个阵营,以IACS和ICS和INTERCARGO等支持方和以欧盟国家的反对方,双方意见分歧较大,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对SOLAS、MARPOL和Loadline三个公约而言,后两者的定义比较清楚,特别是Marpol,基本上不需要对条款做特别的澄清。 Loadline 唯一需要指出的,最小船首高度做了修正后,重大改建船舶是否需要满足。

以欧盟委员会和挪威等欧洲国家,反对通函草案的主要观点有:1)大部分重大改建业已完成,本解释不是紧迫性任务;2)第五章和第十二章概括不全面;3)对重大改建的定义和涉及的生效时间理解不一致;4)主管机关的认定未涉及。

在起草组和全会中,两方对很多问题,如SOLAS XII章是否需要列入UI,生效日期等争执不下,最后大会决定该议题延期到DE54继续讨论。

十八、IACS统一解释(议程17)

(一)IACS关于救生艇筏的外部颜色的统一解释得到支持。由于伊朗删除LSA 规则中关于救生艇筏颜色除橙色外还可以是“其他鲜明易见的颜色”的文字的提案也得到包括中国代表的多数支持。会议决定由秘书处制定LSA规则 1.2.2.6条修正案,取代统一解释,直接提交MSC88批准。

(二)IACS关于尾抛艇主释放钩的制造及安装试验载荷的UI,多数代表认为该UI是解释安装试验还是原型试验,不清楚,而且救生设备试验建议案的相关条款仅适用吊架救生艇而不适用自由降落救生艇,要求IACS重新考虑。

(三)IACS关于蒸汽锅炉和锅炉供水系统的统一解释(UI SC232),有代表支持,但也有代表认为该UI与SOLASII-1/22.4原则相冲突,会议没有批准但也没有反对,只是予以关注。

(四)IACS UI223有关PSPC中“助理检查员”修改,获得支持,IMO秘书处将发布MSC通函。

十九、极地水域航行船舶强制性规则制定(议程18)

秘书长开幕词强调了该项目的重要性,成为DE近期的重要任务。制定强制性的极地规则得到了绝大多数代表的支持。我国代表团表达了支持制定极地规则立场,并强调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一般国际法原则和现有IMO公约框架下制订的基本原则,同意采用基于风险评估或目标的方法和适用公约船舶的强制规则和适用非公约船舶的建议性指南的结构,主张船旗国按规则签发安全证书并避免引入航行许可制度。

为此,DE53建立通信工作组,向DE54提交报告,并将在DE54建立工作组。极地规则制定的基本原则是结构分两部分,其中A部分强制性,B部分建议性。采用功能性要求方法,包括极地共同要求和两极特殊要求,是否通过SOLAS和MARPOL公约成为强制性,视规则情况而定,目标完成日期2012年。

二十、SOLAS III和LSA规则的修正的生效日期 (议程19)

基于秘书处,IACS和美国的提案,会议认为SOLAS的生效日期应基于建造日期,而LSA 规则的生效日期应基于设备装船日期,但本次会议未作最后决定,指示秘书处对IACS提出的SOLAS公约和LSA规则的修正条款的解释(DE53/19/2)进行更新,并提交下次会议审议。

会议认识到以上问题同样也是用于SOLAS公约和其他相关的规则,IMO应该制定一个一揽子统一的处理方法,决定请示海安会究竟由哪个分委会统一研究此项工作。

二十一、客船通用报警器可视单元指南(议程20)

在SOLAS III/6.4.2和LSA VII/7.2.1中,通用紧急报警系统为客船上乘客仅提供了听觉报警。美国以美国消防协会标准NFPA72为基础提交客船通用报警器可视单元指南草案,而CLIA以美国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cess Advisory Guidelines (ADAAG)为基础提出另一套指南草案。

会议原则同意美国和CLIA提交指南草案建议,并认为可以美国文件为基础文件,同时兼顾CLIA文件的内容。会议决定请美国向DE54提交该指南草案改进版。

二十二、现有防染污设备的改进(议程21)

美国和日本的制定 MEPC.60(33)决议认可的现有防污染设备的附加设备的型式认可试验标准提案原则上得到支持,但也c提出了有关注重实效、完全支持IBTS、设备任何部件不能修理应按更换为MEPC108(49)的设备、定义附加设备、现有设备完全符合MARPOL附则I,以及不使用重油的小船不应强制安装附加设备等不同意见。会议决定成立以美国为牵头人的通信工作组,首先制定认可试验符合MARPOL附则I的有关要求,其应用将在后续会议讨论。

二十三、船舶燃料废油防污计划指南的制定(议程22)

由于本届会议没有文件,决定由在议程21成立的通信工作组制定该指南草案

二十四、防污设备故障时手动操作替代方法(议程23)

丹麦修改MEPC.108(49)删除其6.11.1.1条的提案获得多数支持,并认为OCIMF提出的担忧不会出现。伊朗关于增加油浓度计的建议也有支持率,但ICS 和INTERTANKO等组织支持OCIMF的意见。考虑到该事宜短时间内不能得出结论,决定由议程21的通信工作组根据这些文件,提出具体文本后进一步审议。

二十五、其他事项(议程25)

1)“新安装含石棉材料”定义和SPS规则(2008)文字纠正(DE53/25/2)均得到通过,相关MSC通函草案将提交MSC87批准。

2)对渔业加工船“Hercules”火灾事故调查报告,经全会讨论,认为导致该船事故的灯座应符合SOLASII-1/40.2条及相关IEC标准,并认为澄清是适当的,同意MCS.1/Circ.1120关于SOLASII-2章、FSS规则和FTP规则及相关试验程序可能需要修订。该事宜将在DE的新工作项目“电气装置总要求”列于议程时进一步考虑。

3)对于遇难渔船船员在救生筏内发现经历调查报告所反映失事船舶发现救生筏内找不到割断首缆释放救生筏的小刀问题,会议作了一般性讨论。ILAMA指出主要是经验、培训问题。

二十六、DE54的工作项目和议程 (议程24)

(一)分委会根据MSC和MEPC的决定更新了工作计划,并制定了DE 54会议的议程(见附件2),其中有两项为新议题

议程9 客船通用报警器可视单元指南

议程11 A.744(18)决议修订

(二)DE54将在下列议题中考虑成立工作组/起草组:

1.确定航行时水密门保持开启需要的一致性策略保证指南

2.客船通用报警器可视单元指南

3.救生设备要求新框架的制定

4. A.744(18)决议修订

5.极地水域航行船舶强制性规则的制订

6.船舶噪声防护

7.防止污染(包括现有防染污设备的改进,船舶燃料废油防污计划指南的制定,

防污设备故障时手工操作替代方法)

(三)DE 53会议成立了两个会间通信组:

1.防止污染(包括现有防染污设备的改进,船舶燃料废油防污计划指南的制定,

防污设备故障时手工操作替代方法

2.极地水域航行船舶强制性规则的制订

(四)下次会议日期:DE 54将在2010年10月25-29日召开。

附件1: IMO DE53会议完成的文件

1.(拟)批准的修正案

修正条款 修正案 备注 LSA规则

第1章1.2.2.6(救

生艇筏的外部颜

色)

LSA规则修正案 提交MSC88批准

2008 SPS规则 (第5章,第8章和证书格式) 2008 SPS规则修订案 提交MSC87批准并

通过

2.(拟)批准的决议

决 议 备注

救生设备试验的建议(MSC.81(70))修

正案

提交MSC87通过 原油船货油舱涂层性能标准 提交MSC87通过 油船货油舱防腐替代措施的性能标准。提交MSC87通过 3.(拟)批准的通函

通 函 备注

船舶专用压载舱和双壳散货船双舷侧处

所PSPC性能标准的统一解释

提交MSC87批准

SOLAS II-1章3-5条统一解释(关于新

装含石棉材料的定义和禁用澄清)

提交MSC88批准

通 函 备注

客船(非滚装船)船底外部检查的替代

提交MSC87批准

安排的技术要求评估指南

SOLAS公约III/1.5条定义的救生艇有

提交MSC87批准

载释放装置的评估和更换指南

确定客船救生筏吊架的安全工作负荷 提交MSC88批准

附件2: DE 54议程

1 Adoption of the agenda

2 Decisions of other IMO bodies

3 Consideration of IACS unified interpretations

4 Guidance to ensure a consistent policy for watertight doors to remain open during navigation

5 Interpretation on application of SOLAS, MARPOL and Load Line requirements for major conversions of oil tankers

6 Application of amendments to SOLAS chapter III and the LSA Code

7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recovery systems for all types of ships

8 Safety provisions applicable to tenders operating from passenger ships

9 Guidelines for a visible element to general alarm systems on passenger ships

10 Development of a new framework of requirements for life-saving appliances

11 Amendments to resolution A.744(18)

12 Thermal performance of immersion suits

13 Development of a mandatory Code of ships operating in polar waters

14 Protection against noise on board ships

15 Amendments to the Revised recommendation on testing of life-saving appliances

16 Test standards for type approval of add-on equipment

17 Measures to promote integrated bilge water treatment systems

18 Guidelines for a shipboard oil waste pollution prevention plan

19 Manually operated alternatives in the event of pollution prevention equipment Malfunctions

20 Work programme and provisional agenda for DE 55

21 Election of Chairman and Vice-Chairman for 2011

22 Any other business

23 Report to the Maritime Safety Committee

非煤矿山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及验收规则示范文本

非煤矿山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及验收规则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非煤矿山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及验收规则 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为规范我地区非煤矿山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程项目 (以下简称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工 作,保障建设项目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 家安全监管总局有关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设施设计审查和竣 工验收的规定进行设计、施工,竣工投产后达到国家规定 的安全标准,结合《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 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8 号)及自治区安监局《关于进一步规范非煤矿山企业安全 生产许可证颁发程序和加强监督管理的通知》(新安监非 煤字〔2009〕242号),特制定本工作程序。 一、适用范围

本工作程序适用于《关于进一步规范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程序和加强监督管理的通知》(新安监非煤字〔2009〕242号)规定的地州、市权限范围内的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 国家法律法规及自治区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工作原则 除自治区安监局负责的建设项目外,地区安监局负责下列建设项目: 1、设计生产规模在30万吨/年以下的露天矿山和库容小于100万立方米或坝高小于30米的尾矿库新、改、扩建项目。 2、采用竖井深度在120米以下、平硐长度在300米以下、斜井长度在200米以下的坑探工程项目; 3、砖瓦粘土矿(场)和采砂场的建设项目。 三、安全预评价

大型船舶电站系统的组成及应用设计

模块七船舶电站 教学目标: 1、具备根据图纸说明书等资料看懂电站各电力系统的组成、制定维护计划能力。 2、具备船舶电力系统操作、故障分析、故障判断和排除的能力。 第一单元船舶电力系统 一、船舶电力系统的组成 船舶电力系统是指由一个或几个在统一监控之下运行的船舶电源及与之相连接的船舶电网组成并向负载供电的整体。换句话说,船舶电力系统是由电源装置、配电装置、电力网和负载按照一定方式连接的整体,是船舶上电能产生、传输、分配和消耗等全部装置和网络的总称。 其电力系统单线图如图7—1所示。 1.船舶电源装置 电源装置是将机械能、化学能等能源转变成电能的装置。船舶常用的电源装置是发电机组和蓄电池组。 2船舶配电装置 配电装置是对电源即发电机发出的电能、电力网和电力负载进行保护、分配、转换、控制和检测的装置。根据供电范围和对象的不同,它可分为主配电板、应急配电板、动力分配电板、照明分配电板和蓄电池充放电板等。 3船舶电力网 它是全船电缆和电线的总称。其作用是将各种电源与各种负载接一定关系连

接起来。船舶电力网根据其所连接负载的性质,可分为动力电网、照明电网、应急电网和小应急电网等。 4负载 船舶电力负载即用电设备,按系统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动力装置用辅机:为主机和主锅炉等服务的辅机,如滑油泵、海水冷却泵、淡水冷却泵和鼓风机等。 (2)甲板机械:包括锚机、绞缆机、舵机、起货机、舷梯机和起艇机等。 (3)舱室辅机:包括生活用水泵、消防泵、舱底泵以及为辅锅炉服务的辅机等。 (4)机修机械:包括车床、钻床、电焊机和盘车机等。 (5)冷藏通风:包括空调装置、伙食冷库等用的辅机和通风机等。 (6)厨房设备:包括电灶、电烤炉等厨房机械用辅机和电茶炉等。 (7)照明设备:包括机舱照明、住舱照明、甲板照明等照明设备和航行灯、信号灯以及电风扇等。 (8)弱电设备:包括无线电通信、导航和船内通信设备等。 (9)自动化设备及其他:例如,自动化装置、蓄电池充放电设备、冷藏集装箱和艏侧推装置、电力推进船舶或特种工程船舶使用的推进电动机、生产机械和专用设备等。 由上述不难看出,船舶电力系统的核心(电站)主要是主发电机和主配电板。这是因为船舶主发电机的控制和监测等功能均由主配电板完成的,这是船舶电站的特征之一。因为船舶配电的主要功能也是由主配电完成的,所以主配电板是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供电质量的关键。配电装置与电力网是密切相连的,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各用电设备(负载)的性质和容量便是的选择供电方式、电缆和开关。 电力系统必须合理选择保护装置,对电源(发电机)和用电设备(负载)加以保护,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连续性。 二、船舶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 船舶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是指电流种类(电制)、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的等级。选择合适的电气参数,可以保证船舶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三阶段报告编制要求

一、总体定位 (一)三阶段划分 根据国家前期工作管理要求,目前水利水电工程的前期工作阶段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阶段等3个阶段,其中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是为满足项目的立项决策要求;初步设计阶段时,项目已纳入基建程序。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三个阶段的设计报告是水利水电工程前期工作各阶段决策审批的重要技术基础,而三阶段报告编制规程是规定和规范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内容和深度要求的重要技术标准。 (二)与以往有关规程规范的关系 1993年,电力工业部和水利部联合颁布《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5020-93)和《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1996年,水利部颁布《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暂行规定》。上述三阶段报告编制规程和暂行规定的实施,对规范和指导三个阶段设计工作、提高水利建设项目设计工作质量和提高各级政府投资决策科学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投资体制的改革,对水利前期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满足国家投资决策和投资计划管理的要求,并使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成果充分体现科学发展的理念,对三阶段报告编制规程进行了修(制)订。 (三)三阶段报告编制规程的主要作用 1.项目建议书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流域综合规划、区域综合规划、专业规划、专项规划,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有关投资建设方针进行编制,是进行初步投资决策、选择建设项目和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项目建议书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编制。 2.可行性研究应对项目进行方案比较,对其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和经济上是否合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可行性研究报告是进行投资决策、确定建设项目、编制初步设计的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编制。

大型船舶电力系统设计论文

摘要:为了保证船舶电力系统的供电连续性,及最大可能的缩短船舶停电时间,在分析了船舶电力系统 故障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继电保护信息的船舶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设计)根据故障现象的不同 将整个诊断系统划分为输电线路诊断和其他设备诊断两个模快)在知识表示上根据船舶电力系统的特点采用 了框架与产生式相结合的方式,同时为了处理故障识别过程中的不确定问题,引入了模糊规则)本系统在对哈 尔滨工程大学的船舶电力系统仿真装置诊断时,能够正确、快速的得出诊断结论)因此这种船舶电力系统的故 障诊断方法是行之有效和值得推广的 一.船舶电力系统的组成 1.1船舶电力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1)船舶电力系统的组成 船舶电力系统是由电源装置、配电装置、电力网和负载组成并按照一定方式连续的整体,是船上电能产生、传输、分配和消耗等全部装置和网络的总称。其单线图如图1所示。

(1)电源装置。将机械能、化学能等能源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船舶电源主要是指发电机和蓄电池。 (2)配电装置。对电源和用电设备进行保护、监测、分配、转换、控制的装置。(3)船舶电力网。是全船电缆电线的总称,也是电能的产生者(各种电源)和电能的消耗者(各类用电设备)的中间传递环节。船舶电力网根据其所连接的负载性质和类别可以动力电网、照明电网、应急电网、低压电网和弱电电网等。 (4)负载。即用电设备。船舶负载有:甲板机械、船舶舵机、动力装置用辅机(为主机和主锅炉等服务的辅机,如主机滑油泵、海水冷却泵、淡水冷却泵和鼓风机等)、舱室辅机(生活水泵、消防泵、舱底泵以及为辅锅炉服务的辅机等)、电力推进装置(主电力推进装置、首尾侧推装置等)、机修机械(车床、钻床、电焊机等)、冷藏通风(冷藏集装箱、空调装置、伙食冷库和通风机等)、照明装置、船舶通信导航设备(无线电通信设备、导航和船内通信设备)等。 2)船舶电力系统的特点 根据船用负载的特点,船舶电力系统的电站容量、连接方式、电压等级、配电装置等与陆上电力系统有着很大的差别。从驱动发电机的原动机形式分类,船舶发电机组有柴油发电机组、蒸汽发电机组、汽轮发电机组、轴带发电机组等。船舶电站的单机容量一般不超过1000kw,装机总功率也不超过5000kw,相比陆上要小的多。船舶电力系统大多采用多台同容量同类型的发电机组联合供配电的方式,以方便管理维护。正常航行时仅有1台或2台发电机向电网供电,但是要求船舶发电机组有较高品质的调速和调压装置来满足负载变化、在突发局部故障时也能保障船舶发电机组有较高品质的调速和调压装置来满足负载变化、在突发局部故障时也能保障船舶安全运行。船舶电网的输电距离短,线路阻抗低,各处短路电流大。短路电流所产生的电磁机械应力和热效应应易使开关、汇流排等设备遭受损伤和破坏。因此,船舶输电电缆采用沿舱壁或舱顶走线,电缆的分支和转接均在配电板(箱)或专设的分线盒内完成,不允许外部有连接点。 1.2船舶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 船舶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是指电流种类(电制)、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的等级。

船舶电气设备及系统(1-5章)复习思考题作业复习过程

《船舶电气设备及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电与磁 1-8、交流接触器接到相同电压的直流电源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答:交流接触器因其线圈工作时会感应电势,此电势正常工作时起限流作用,为了使其有足够的吸力,线圈的线阻应较小,因而线径较粗,匝数较少。若将其接到直流电路中,由于不能感应出电势,在相同大小的电压下,将产生非常之大的电流(十几甚或几十倍于额定电流),这将使接触器的线圈立即烧毁。 1-9、交流接触器为什么要用短路环? 答:简单地说,交流接触器用短路环是为了避免衔铁的振动。交流接触器的线圈通过的是交流电流,在铁心中产生的是交变磁通。在一个周期内,交流电流和交变磁通都有两个瞬时值为零的“过零点”。在“过零点”瞬间,铁心产生的电磁吸力为零。而交流接触器的衔铁是靠反力弹簧释放的,工作时衔铁是靠电磁吸力克服反力弹簧作用力而吸合的,因此若不采用短路环,在“过零点”衔铁就会出现振动。短路环是用良导体焊接成的,将铁心的一部分套住。接触器工作时产生的交变磁通也通过被短路环套住的部分铁心,且在短路环中感应电动势,产生电流。短路环中的电流也会产生磁通,而且,接触器线圈产生的磁通为零时(变化率最大),短路环感应的电动势、产生的电流和磁通都达到最大,因此保证接触器线圈电流“过零点”时铁心产生的磁通和吸力不围零,从而避免衔铁的振动。也就是说,交流接触器铁心中的短路环是避免铁心两部分产生的磁通同时为零,从而避免衔铁的振动的。 1-10、交流接触器为什么要用钢片叠成? 答:交流电磁铁工作时,线圈通入的是交流电流,在铁心中产生的是交变磁通,交变磁通会在铁心中产生涡流损耗。为了减少涡流损耗,铁心的应该由片间涂有绝缘材料的硅钢片叠压而成。 1-11、交流接触器铁心卡住为什么会烧毁线圈?(应该说是“衔铁卡住”较合适)答:交流电磁铁是恒磁通型的,只要电源电压和频率不变,因为U≈E=4.44NfΦ,其磁通基本不变,因此不管衔铁是否吸合,电磁铁产生的吸力基本保持不变。但是,衔铁吸合前,磁路的磁阻大,线圈通过的电流大;衔铁吸合后磁路的磁阻小,线圈通过的电流小(因为磁势IN=磁阻×Φ,Φ不变而磁阻大,I就大;磁阻小,I就小)。若接触器工作时交流电磁铁的衔铁卡住(即不能完全吸合),将使线圈一直保持较大的电流,产生的铜损耗增加,很容易使线圈因过热而烧毁。 第2章变压器 2-3、额定电压为110/24V变压器,若将原边绕组接于220V交流电源上,其结果如何?若将220/24V的变压器接于110V交流电源上,其结果又将如何? 答:若将110/24V变压器的原边绕组接于220V交流电源上,由于这时原边电压增加一倍,由于U≈E=4.44NfΦ∝Φ,就要求磁路的磁通也增加一倍。但一般变压器设计时都让其铁心工作在半饱和区,在半饱和区再使磁通增加一倍,则励磁电流(空载电流)将大大增加,使绕组的铜耗和铁心损耗大大增加,变压器将很快烧毁。 若将220/24V的变压器接于110V交流电源上,磁路的磁通减少,对于变压器运行没有什么不良影响。只是此时磁路完全不饱和,变压器铁心的利用率降低而已。同时,变压器副边输出电压减小为12V,不能满足原来负载的要求。

江西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和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江西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和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评审细则 为进一步规范安全评价报告及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评审工作,确保评审工作的客观、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订本评审细则。 受江西省安监局委托,江西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承担安全评价报告和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的评审工作。 一、适用范围 1、由省安监局负责审批的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及其它行业安全设施“三同时”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 2、由省安监局负责审批的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其它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3、由设区市安监局委托审查的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其它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和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二、评审程序 1、申请:建设单位向省安监局提出申请,将申请材料报送省安科中心综合部,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申报时所需提交的材料见附件1。 2、受理:省安科中心综合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企业提供的

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材料齐全、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当场向建设单位出具受理通知书(见附件2);对申请材料不齐的建设项目予以一次性告知,当场向建设单位出具申请材料补正告知书(见附件3);对申请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当场向建设单位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见附件4)。 3、流转:省安科中心综合部受理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或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评审申请材料后,1个工作日内转交到省安科中心评审部,并办理交接手续(见附件5);评审部根据申请材料的具体内容,提出拟办意见,并填写流转抄报单(见附件6),报评审部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同意,2个工作日内以电子版的形式转报省安监局相关业务处室,业务处室提出相应的审核意见。审核后的抄报单应以书面形式打印,由省安科中心技术负责人、业务处室负责人签字确认。省重点工程项目业务处室还应报省局分管领导审定。 4、评审 (1)评审的组织 根据确认后的抄报单,综合部根据时间要求做好评审会准备工作;评审部根据安排告知局相关业务处室、市县安监部门、建设单位和评价单位(或设计单位)派员参加评审会(见附件7),并在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或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的评审,同时,安全评价报告或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应在评审会前3~5天送

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管理办法(试行)

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 审批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管理,提高初步设计审批效率和工程设计质量,依据《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水厂(以下简称“规模水厂”)是指全部或部分使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专项资金进行建设,供水规模1000m3/d以上或覆盖人口10000人以上,工程投资在1000万元以下的村镇供水工程。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凡新建、改建或扩建达到规模水厂标准的供水工程,必须编制初步设计报告。 第三条省水利厅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水厂初步设计审批和管理工作;省农村饮水管理总站受省水利厅委托,负责规模水厂初步设计审查工作。 第二章审批程序 第四条规模水厂初步设计审批程序为审批申请、组织审查和设计批复。 第五条规模水厂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完成后,由县级水利、发展改革部门联合向省水利厅提出初步设计审批申请,提交下列材料一式三份:

1、申请审批文件; 2、初步设计文本(送审稿)及附件。 第六条省水利厅在接收申请材料后进行合规性预审,并在5个工作日内明确是否具备审查条件。若不具备审查条件,省水利厅向申请单位说明原因,并提出明确要求;若具备审查条件,则委托省农村饮水管理总站组织审查。 第七条省农村饮水管理总站接受委托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组织审查。审查应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参加,形成专家审查意见。对审查结果不合格的,设计单位应修改完善后重新报审。 第八条县级水利部门应督促设计单位按专家审查意见,在10个工作日内将设计报告修改完善,并形成报批稿报送省农村饮水管理总站。 报批稿中应附具针对专家审查意见而进行修改的说明。 第九条省农村饮水管理总站在10个工作日内对报批稿初审后报省水利厅。省水利厅在15个工作日内正式批复。 第十条经审批后的初步设计原则上不予变更。确需设计变更的,应按照《安徽省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管理意见》(皖水基[2011]332)执行。 第三章设计质量管理 第十一条承担初步设计编制任务的单位,对于Ⅰ-Ⅲ型供水工程,应具有水利行业(或相关专项)或市政行业(给水工程)乙级以上设计资质;对于Ⅳ-Ⅴ型供水工程,应具有水利行业(或相关专项)或市政行业(给水工程)丙级以上设计资质。 第十二条设计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设计质量保证体系,成立项目设计组,明确项目负责人、技术总负责人及各专业责任人,

船舶电气设备操作与维护

山东交通学院 船舶电气设备操作与维护 课程设计报告书 院(部)别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班级电气104 学号 100819425 姓名周鹏 指导教师陈松 时间 2013.09.30-2013.10.13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船舶电气设备操作与维护 系(部) 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104 学号100819425 学生姓名周鹏 指导教师陈松 9 月30 日至10 月13 日共 2 周 指导教师(签字) 院长(签字) 2013 年10月15日

成绩评定表

船舶电气设备操作与维护 课程设计题目要求及说明 (1) 船舶电站岸电上船的操作 本实验所使用的设备为上海海事大学研制的船舶电站仿真模拟器,主要要求学生掌握船舶电站关于岸电上船的程序步骤,并能够熟练操作,实现船舶电站供电到岸基供电转换的整个过程,并能够解决一些相应的故障问题。 船舶电站岸电上船操作步骤: (1)船应急发电机自动启动 (2)单台发电机手动启动 (3)动力负载的加载 (4)第二台机手动并车 (5)侧推启动和停止 (6)加软负载轴带发电机手/自启动 (7)负载减小时的两台车的解列停机 (8)岸电上船联络开关闭合 (2)船舶电站多台发电机的互为备用及自动启动实验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船舶电站的启动过程以及各发电机之间的启动次序设置,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互为备用,并能够解决出现的一些相应问题。 留意操作详细过程及各部主要仪表指示灯的状态,最好也能够经过自己的组织整理绘制出相关的流程图。 特别对自己在硬件模拟器上考核所进行的操作多台发电机的互为备用及自动启动要详细叙述。 (3)两台发电机的手动并车及功率的分配 主要掌握两台发电机组手动并车的条件要求,并能够选择合适时机完成两台发电机组的手动并车操作,以及并车完成后的功率分配问题。 (4)软负载的加载及侧推的启动 主要能够通过仪器仪表的显示观察电站用电负荷的变化,并能够在电站侧推控制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新编版)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新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52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新编版) 搞好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从源头上杜绝事故隐患,是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为此,《安全生产法》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1.《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人、设计单位应当对安全设施设计负责。这就明确了安全设施设计的质量由设计人、设计单位负责。如果由于设计问题发生事故,则依法追究设计人、设计单位的责任。为了保证安全设施设计不出问题,要做到安全设施的设计经过充分论证,设计内容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的要求。设计人完成安全设施设计后,设计单位要认真进行研究。对重要安全设施的设计要召开

专家论证会,广泛听取专家意见。 2.《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审查部门及其负责审查的人员对审查结果负责。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是危险性较大的建设项目,其安全设施设计在建设项目中非常重要。一旦出了问题,必将影响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尽管这一条在很多法律法规中都作出过相应的规定,但为了强调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的重要性,《安全生产法》又作出了相应规定。《煤矿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煤矿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审查。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审查煤矿建设工程安 全设施设计,应当自收到申请审查的设计资料之日起30日审查完毕,签署同意或者不同意的意见,并书面答复。未经审查同意的,不得施工。设计审查的依据是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程、规范和标准。审查部门及其负责审查的人员必须认真审查提交的安全设施设计,审查部门及其负责审查的人员对结果负

船舶电力系统论文.doc

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极易发生各类安全事故,且在任何条件下都可能出现故障,其中,短路问题最为突出。通常情况下,短路主要表现为两相短路、三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两相接地短路与发电机短路等[2]。导致短路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机械设备被严重损伤、绝缘层被破坏与基本操作不科学等。电力系统多种故障的发生,过负荷问题较为突出,此类故障一旦出现问题,会让绝缘的温度逐步升高,也会加速绝缘层的老化,也会让设备受到严重破坏,最终会引发火灾问题。1.2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在各设备间,电与磁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不正常情况与故障问题的发生,会让电力系统出现一系列的事故,最终会严重威胁电力企业的实际发展。在继电保护时的主要任务为:若主配电板、输电线路、变压器、发电机等出现短路或过量负载问题时,应在最短时间内将存在

故障的设备借助断路器予以断开,以脱离电力系统,能保证不存在故障的部分正常运行,进而降低故障设备损坏度,还可降低对邻近设备供电系统所构成的影响,进而保证电力系统高效、稳定的运行。 1.3继电保护的基本组成 继电保护主要是由测量元件、执行回路与逻辑环节三个部分所组成的。若物理量出现突变,通过测量之后,及时确定好故障范围与基本类型,从逻辑判断来判断断路器跳开的次数与时间,然后让执行回路发出一定的信号与跳闸脉冲。 1.4继电保护的运行原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其原理为借助被保护设备前期与后期一些物理量的突变情况,一旦突变量达到一定参数值,借助逻辑判断,能及时发出信号与跳闸脉冲。例如,借助被保护设备故障发生后期电流的不断增大,以达到电流保护的效果;借助降低电压来达到低电压保护效果;借助不对称短路发生负序电流与电压,以形成负序保护效果。 2船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措施 2.1发电机继电保护 在发电机继电保护方面,所要保护的内容主要包括短路、

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指南(试行)

总则 1为适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要求,加快工程前期工作进度,规范工程设计,确保工程设计质量,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和《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等有关规程规范,结合我省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特点和实际,特编制《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主要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重点和基本要求,统一报告编制格式和章节内容。 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类型的划分。按供水形式划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大类,其中集中式供水工程依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表,按供水规模可分为Ⅰ-Ⅴ型供水工程。 3集中式供水工程设计资质的要求。对于Ⅰ-Ⅲ型供水工程,承担设计任务及其相应的勘察、试验、研究工作的单位,必须具有水利工程(或相关专项)或市政行业(给水工程)乙级或乙级以上设计资质;对于Ⅳ-Ⅴ型供水工程,承担设计任务及其相应的勘察、试验、研究工作的单位,必须具有水利工程(或相关专项)或市政行业(给水工程)丙级或丙级以上设计资质。 4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依据及重点。应贯彻执行《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该规范没有规定的,可采用类似规范。在认真进行调查、勘察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就工程的供水范围、规模、水源、总体布置、水处理工艺、主要建(构)筑物及运行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使农饮工程达到水源可靠、方案可行、造价经济,确保工程良性运行、长期发挥效益。报告文字应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图纸完整、规范。 5初步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深度要求: 1)分析供水区供水现状,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根据规划(可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备案程序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备案的 程序 分设立审查备案、设计审查备案和竣工验收备案三个步骤: 一、设立审查备案 企业组织专家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进行综合分析(可行性研究)→形成安全生产条件设施综合分析报告(安全条件论证报告)→有管理权限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综合分析报告审查备案。 1、企业备案应提供的材料 (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备案申报表》(一式3份); (2)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设施综合分析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安全条件论证报告(1份); 主要内容是:建设项目内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建设项目与周边设施(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和居民生活在安全方面的相互影响;当地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影响;其他需要论证的内容。 (3)投资、建设(规划)主管部门颁发的建设项目立项、规划许可文件(复印件); (4)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2、备案管理权限

(1)矿山、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烟花爆竹的生产储存等建设项目按照《安全生产许证条例》的规定执行。 (2)化工、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军工、公路、水运、轨道交通、电力等行业的国家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到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审查备案。 (3)其它普通建设项目到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审查备案。 二、设计审查备案 企业组织专家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和安全专篇进行审查→形成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报告→有管理权限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报告进行审查备案。 1、企业备案应提供的材料 (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备案申报表》(一式3份); (2)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报告(1份); (3)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及安全专篇(1份); (4)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文件; (5)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另外,国家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还需向许昌市安监局提供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 2、备案管理权限 同设立审查备案权限。 三、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备案 企业委托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评价(或组织专

船舶电力系统设计

32,500DWT散货船电力系统的设计简介 李熙群 (广东省江门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船舶电气设计的核心部分是电力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电站的负荷计算,发电机台数和容量选择,船舶电制的确定,电力一次单线图的绘制,短路电流的计算以及保护开关的选用等。 关健词:设计电力系统32,500DWT散货船 32,500 DWT Bulk Carrier Design in Power Systems Xi QUN Li (Jiangmen Nanyang Ship Engineering Co., Ltd. Guangdong province) Abstract:The main part of electrical design is the design of power system in ship, including: Power load calculation, select the number of set and rated output of the generators, decide power system for shipping, mapping the primary power single-circuit, calculated short circuit current and selected protection Switch, etc.. Key words: design power system 32,500 DWT bulk carrier 前言 船舶电力系统是船舶动力和控制的核心部分,随着船舶日趋向大型化、电气化、电子化发展,电力系统担负着给船舶推力、控制、通讯导航等设备提供电源的任务,其电源的质量和选配的数量直接关系到船舶操纵性、节能、排污等方面,所以船舶电力系统的设计是船舶电气详细设计的主要部分,本文以江门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建造的3,5000DWT灵便型散货船的电力系统为例,介绍船舶电力系统的设计过程。 一、船舶电站的设计 1、选配发电机的台数和容量 通常用采用三类负荷法对全船电气设备进行分类估算,并据此选配发电机的台数和容量。 (1)收集轮机、舾装专业提供的船舶辅机的功率、功率因数和机械负载系数、同时系数等,统计电气设备、通导设备的功率、功率因数。 (2)将全船的电气设备按使用的频率分类,一般地说,连续运行的设备为一类负荷,间歇使用的设备为二类负荷,偶尔使用的设备为三类负荷。 (3)按船舶设计手册的程序和公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导则

浙江省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导则 目次 1 总则 1 2 综合说明 1 3 水文 2 4 工程地质 2 5 加固设计 3 6 施工组织设计 4 7 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设计 5 8 工程管理设计 5 9 设计概算 5 10 结论与建议 6 11 附图 6 附录A:工程特征表 条文说明 附:相关设计规范 1 总则 1.1 为规范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的内容,提高编制质量,特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斜体黑字部分为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必要内容)。根据工程特点,初步设计报告可有所取舍和侧重;不涉及的,可以直接简略。 1.3 初步设计在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或安全鉴定,余同)的基础上,按有关规程、规范和本导则进行编制。 1.4 编制初步设计报告时,应认真复核、充分利用工程已有的资料,并根据加固工程设计要求补做必要的勘察、试验、调查工作,取得可靠的基础资料。安全技术认定报告中的有关参数,经设计分析确认后,可作为初步设计的依据。 1.5 初步设计应根据安全技术认定阶段查明的工程问题做出相应的加固设计。加固方案应有分析论证,有多方案比较,并有明确的结论意见;比较方案和选定方案应有分析计算和相应图件,文字简明扼要,图件完整清晰。工程方案应安全可靠,技术先进适用;选用新技术时,应进行专门论证。 1.6 初步设计报告附件包括以下各项: 1 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报告书。 2 设计图纸。 3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4 其它专题报告。 1.7 设计文件应汇编成册。 1.8 初步设计报告应按本导则第2章至第11章规定进行编制,将“综合说明”列为第一章,依次编排。 2 综合说明 2.1 水库基本概况 1 简述工程地理位置、水系、水文气象要素特征值。 2 简述水库建设过程。 3 简述加固前工程任务、规模及各项特征值。 4 简述加固前主要建筑物布置及结构型式。 2.2 除险加固的必要性 简述水库存在的问题及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结论,阐述除险加固的必要性。 2.3 除险加固的主要内容 简述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2.4 工程特性表(详见附录A) 3 水文 3.1 基本资料 简述工程所在流域(或附近流域)水文测站分布、主要测站资料整编情况等;明确水库集雨面积、库容曲线。 3.2 设计暴雨 说明设计暴雨的分析方法,明确设计暴雨的计算参数;提出设计暴雨成果。 3.3 设计洪水 3.3.1 说明产、汇流计算方法,对产流和汇流计算参数进行合理性检查;提出设计洪水成果。 3.3.2 与原设计洪水成果和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阶段洪水复核成果进行比较,分析与周边水库工程设计洪水成果的协调性;对设计洪水成果的合理性进行评价。 3.4 提出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计。 4 工程地质 4.1 概述 4.1.1 简述水库原施工质量及施工情况。 4.1.2 简述坝址区域地质情况。 4.1.3 概述已有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简述本阶段勘察工作内容及完成的主要勘察工作量。 4.2 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4.2.1 提出挡水建筑物(坝体、坝基)、泄水建筑物(溢洪道)、输水建筑物(坝下涵管)、等工程质量评价。 4.2.2 阐述挡水、泄水、输水等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意见,提出地质参数建议值。 4.3 天然建筑材料 简述主要天然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来源,提出建筑材料的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

2016-2017船舶电气设备与系统A试卷A答案

大连海洋大学2016 -2017 学年第一学期 《船舶电气设备与系统A 》试卷A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命题教师: 所在学院: 考试专业班级: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C 2、A 3、B 4、C 5、C 6、B 7、D 8、C 9、A 10、A 11、C 12、D 13、C 14、A 15、D 16、D 17、B 18、A 19、A 20、A 21、B 22、D 23、A 24、C 25、A 二、一台三相异步电机已知如下数据: 2.2N P = kW,N U =380V,N n =1420r/min,cos 0.82φ=, 0.81η=,电源频率50f =Hz,星形连接,试计算: (1) 定子绕组中的相电流p I ,电动机的额定电流n I 及额定转矩n T (2) 额定转差率N S 及额定负载时的转子电流频率2f 。 (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答:p I =5A (2分) n I =5A (2分) n T =14.8NM (2分) N S =0.0533(2分) 2f =2.67Hz (2分) 三、 分析直流电磁铁与交流电磁铁的工作原理,针对出二者的不同之处,实际使用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本题共1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10 分) 答: 直流电磁铁,电压恒定,电流也恒定,所以磁势也恒定,磁通随着气隙变小而变大,吸力增大(3分) 直流接触器、继电器吸合以后,往往串接电阻来减小工作电流,直流电磁铁铁芯由整块铸铁制成(2分) 交流电磁铁,电压恒定,磁通不变,气隙变化,则电流必须随着变化(3分) 交流电磁铁的铁芯由硅钢片叠成,铁芯截面加装短路环(2分)

船舶电力系统设计

船舶电力系统设计 1.电力系统基本参数:电制、额定电压、额定频率 2.船舶电力系统的特点:1.独立系统,相对容量较小,易受影响;2.输电距离短,短路破坏大; 3.船舶环境恶劣。 3.利用系数:实际需要功率与配置功率之比;机械负荷系数:实际轴功率与最大轴功率之比;电动机负荷系数:考虑半载或轻载工作;同时系数:考虑不同时工作。 4.船舶应急电源可采用应急发电机(大应急)和蓄电池组(小应急),或者两者都采用。1000总吨及以上货船应设应急电源。500总吨及以上客船应设应急电源小应急电源:应连续供电30min。应急发电机又称为:大应急电源。 5.主配电板由发电机控制屏,并车屏,负载屏,母线四部分组成。 1)发电机控制屏:控制、调节、监视和保护发电机组用。上部:各种测量仪表,中部:主开关、调速开关,下部:自动装置; 2)并车屏:发电机进行并车、整步操作用。有同步表、同步灯、转换开关、操纵按钮、开关、自动并车装置。 3)负载屏:分配电能并控制、监视、保护。包括:电力、照明屏。有空气开关、电压电流表、绝缘指示灯、兆欧表、岸电开关等。 4)母线:注意排列顺序和颜色。顺序:上中下、左中右、前中后;颜色:交流:绿黄红、中线浅蓝;直流:红蓝、中线:绿黄相间。 6.应急配电板用来控制、监视应急发电机组,并向应急电设备供电。 注意:1.没有并车屏和逆功继电器;2.正常时,是主电网的一部分;应急时,才单独工作。 7.蓄电池容量单位:安时(Ah)。 容量Q=电流I×时间t。 其中,电流为标准放电电流,即经过标准放电时间使蓄电池放完电的电流。 标准放电时间——酸、碱性不同: 1.酸性:固定为10小时(在25oC下); 2.碱性:通常为8小时。 8.船舶电力系统的设计采用分阶段设计: 初步设计(概念设计)总体概貌,总体设计成败的关键。 技术设计(详细设计)图纸和资料被船检局审查后作为施工设计的依据。 施工设计(生产设计)船舶建造的设计,生产细节的设计。 9.一次图是指包含有电力系统发电、输电设备以及主接线形式的图,也叫电力系统一次接线图。图中通常反映一次主接线形式,发电机、变压器的台数,接线形式,断路器、互感器、避雷器、熔断器的配置。 二次图是指电力系统二次设备接线图,主要指二次设备的测量、保护接线图。 10. 船舶专业标准(三级) ★国家标准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行业标准CB 中国船舶行业标准 船舶主管部门制定发布 ★企业标准Q 企业制定 1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国际海事组织IMO (ABS)美国船级社CCS中国船级社IEEE 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学会

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管

xx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 审批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管理,提高初步设计审批效率和工程设计质量,依据〈〈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水厂(以下简称规模水厂”)是指全部或部分使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专项资金进行建设,供水规模1000m/d以上或覆盖人口10000人以上,工程投资在1000万元以下的村镇供水工程。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凡新建、改建或扩建达到规模水厂标准的供水工程,必须编制初步设计报告。 第三条省水利厅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水厂初步设计审批和管理工作;省农村饮水管理总站受省水利厅委托,负责规模水厂初步设计审查工作。 第二章审批程序 第四条规模水厂初步设计审批程序为审批申请、组织审查和设计批复。 第五条规模水厂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完成后,由县级水利、发展改革部门联 合向省水利厅提出初步设计审批申请,提交下列材料一式三份:3 1、申请审批文件; 2、初步设计文本(送审稿)及附件。 第六条省水利厅在接收申请材料后进行合规性预审,并在5个工作日内明 确是否具备审查条件。若不具备审查条件,省水利厅向申请单位说明原因,并提出明 确要求;若具备审查条件,则委托省农村饮水管理总站组织审查。 第七条省农村饮水管理总站接受委托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组织审查。审查应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参加,形成专家审查意见。对审查结果不合格的,设计单位应修改

完善后重新报审。 第八条县级水利部门应督促设计单位按专家审查意见,在10个工作日内将 设计报告修改完善,并形成报批稿报送省农村饮水管理总站。 报批稿中应附具针对专家审查意见而进行修改的说明。 第九条省农村饮水管理总站在10个工作日内对报批稿初审后报省水利厅。省水利厅在15个工作日内正式批复。 第十条经审批后的初步设计原则上不予变更。确需设计变更的,应按照〈〈安徽省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管理意见》(皖水基[2011]332)执行。 第三章设计质量管理 第十一条承担初步设计编制任务的单位,对于I -HI型供水工程,应具有水利行业(或相关专项)或市政行业(给水工程)乙级以上设计资质;对于IV -V 型供水工程,应具有水利行业(或相关专项)或市政行业(给水工程)丙级以上设计资质。 第十二条设计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设计质量保证体系,成立项目设计组,明确项目负责人、技术总负责人及各专业责任人,合理配备设计人员;按时向委托单位提交设计成果。 第十三条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应达到以下要求: 1、符合经批准的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专项规划; 2、设计内容应当完整,对于跨年度实施项目,按整体设计,分期实施”的原则,一次性设计到位,不得为控制投资额,减少或缺失配水管网等相关内容; 3、设计深度及格式符合〈〈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指南(试行)》(以下简称〈〈编制指南》)规定和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等技术规程; 第十四条初步设计审查实行专家评分制。评审专家对照评分标准(见附件),结合设计文本编制质量,对报告进行评分。

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附件5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建设项目 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征求意见稿)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录 1 设计依据 (1) 1.1 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和相关的合法证明 (1) 1.2 国家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 (1) 1.3 采用的主要技术规程、规范、标准 (1) 1.4 其他设计依据 (1) 2 工程概述 (1) 2.1 矿山概况 (1) 2.2 设计概况 (1) 2.3 影响矿山安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1) 2.4 初步设计对安全预评价提出主要意见的落实情况 (2) 3 矿区地质对矿床开采安全的影响分析 (2) 3.1 矿区地质特征 (2) 3.2 矿区水文地质特征 (2) 3.3 岩土工程特征 (2) 3.4 矿区地质灾害 (2) 4 矿床开采安全可靠性分析 (2) 4.1 矿山开拓系统 (2) 4.2 选用的采矿方法 (2) 4.3 通风与防尘系统 (3) 4.4 井下排水及排泥系统 (3) 4.5 矿山运输系统 (3) 4.6 矿山充填系统 (3) 4.7 爆破作业 (4) 4.8 井下爆破器材分库 (4) 4.9 联合开采矿山安全对策措施 (4) 4.10 特殊开采条件下的安全对策措施 (4) 5 矿山安全避险系统 (4) 5.1 矿山监测监控系统 (4) 5.2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4) 5.3 紧急避险系统 (5)

5.4 压风自救系统 (5) 5.5 供水施救系统 (5) 5.6 通信联络系统 (5) 6 总平面布置安全可靠性分析 (5) 6.1 矿床开采错动范围圈定 (5) 6.2 工业场地选址及布置 (5) 6.3 建(构)筑物防火距离 (5) 6.4 排土场 (5) 7 矿山机械安全可靠性分析 (6) 7.1 提升系统 (6) 7.2 带式运输机 (6) 7.3 其它设备 (6) 8 矿山供配电安全可靠性分析 (7) 8.1 电源及供配电系统 (7) 8.2 电气安全保护措施 (7) 8.3 提升机控制系统 (7) 9 矿山供排水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 (7) 9.1 井下及地表供水系统 (7) 9.2 地表防排水系统 (7) 10 矿山安全管理 (8) 10.1 矿山安全机构及安全教育培训 (8) 10.2 矿山安全管理制度 (8) 10.3 矿山保健辅助设施 (8) 10.4 矿山救护 (8) 10.5 矿山安全设施投资 (8) 11 存在问题和建议 (8) 12 附图 (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