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中总磷的测定方法

水中总磷的测定方法

水中总磷的测定方法

一、引言

水中总磷的测定是环境监测和水质评价中的重要指标之一。水中总磷的浓度可以反映水体中的营养状况,对于判断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以及对水体进行治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水中总磷测定方法。

二、尿素酶分光光度法

尿素酶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水中总磷测定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尿素酶可以催化尿素水解生成氨氮,氨氮与硫酸钼酸铵反应生成深蓝色络合物,其吸光度与水中总磷的浓度成正比。该方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但是,该方法对水样中的硅酸盐有干扰作用。因此,在测定前需要将水样中的硅酸盐去除或者进行修正。

三、氨钼蓝分光光度法

氨钼蓝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水中总磷测定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水中的总磷与酸性溶液中的钼酸铵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黄色的氨钼蓝络合物,该络合物的吸光度与水中总磷的浓度成正比。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水样,并且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但是,该方法对于水样中存在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有干扰作用。

四、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是一种常用的水中总磷测定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水中

的总磷经过预处理后,通过电化学传感器进行电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信号,通过测量电流信号的大小来确定水中总磷的浓度。该方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但是,该方法需要专用设备和仪器,并且对水样的预处理要求较高。

五、自动分析仪测定法

自动分析仪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水中总磷测定方法。该方法利用自动分析仪的多通道分析功能,通过化学反应和光学测量来确定水中总磷的浓度。该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但是,该方法需要专用设备和仪器,并且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六、结论

水中总磷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在选择测定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水中总磷的测定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将有助于对水体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和监测,为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水中总磷含量的测定

水中总磷含量的测定 水中总磷含量的测定方法 参考资料:环保网() 总磷是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酸盐后测定的结果,以每升水样含磷毫克数计量 水中总磷和磷酸盐,常用钒酸铵(亦称钒黄法)和钼酸铵(亦称钼蓝法)来测定。钒黄法比较简便快速,但灵敏度低;钼蓝法灵敏度高,但有机物严重污染的水样有干扰,要消化作总磷的测定。 一、原理 水中总磷包括溶解和不溶解的各种形式磷酸盐和含磷有机物。应先消化使含磷有机物转化成可溶的磷酸盐,消化也会使偏磷酸盐和焦磷酸盐转化成正磷酸盐。有机含磷物质类型不同,转化成无机磷酸盐的难易程度也不相同,故采用的消化方法也不相同。有高氯酸法、硫酸-硝酸法以及焦硫酸盐消化法。一般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尤其是养殖用水,一般可用浓硫酸消化。 消化后水样中的正磷酸盐,与钼酸铵试剂在强酸溶液中作用,生成淡黄色磷钼酸铵: PO43-+3NH4++12MoO42-+24H+=(NH4)3PO4?12MoO3+12H2O 磷钼酸铵在一定酸度下,可被还原剂(如氯化亚锡、抗坏血酸或称维生素C、亚硫酸钠等)还原成蓝色化合物,叫“钼蓝”: (NH4)3PO4?12MoO3+SnCl2+H+?(MoO2?4MoO3)2?H3PO4(钼蓝大致成分) 钼酸铵浓度(最好为0.05%)过高、溶液酸度又太低时,则过量钼酸铵也能还原生成“钼蓝”。反之,溶液酸度过高、钼酸铵浓度过低时,则磷钼酸铵还原的蓝色就会大大降低。氯化亚锡不能用量过多,否则“钼蓝”会进一步还原,使溶液呈浅绿色,妨碍测定。一般100毫升溶液氯化亚锡用量为0.01-2.1毫克之间均可。

显色速度和颜色强度与溶液的温度有关,温度每升高1?颜色强度约增加1%,故比色溶液间的温差不能超过2?。显色温度最好在20-30?范围内。 本方法在1厘米比色杯中,最低检出浓度为0.2毫克磷/升。 二、试剂 1、钼酸铵试剂称取25克分析纯钼酸铵(NH4)6Mo7O24?4H2O溶于175毫升纯水中;另将280毫升分析纯浓硫酸慢慢地加入400毫升纯水中;待冷却后,将钼酸铵溶液倒入硫酸溶液中,再用纯水稀释到一升。 2、氯化亚锡试剂称取2.5克新鲜的氯化亚锡(SnCl2?2H2O),溶于100毫升甘油中,在温水浴上加热,并用玻棒搅拌,加速其溶解,均匀混合,贮存于有色玻璃瓶中,可长期使用。 3、磷酸盐标准溶液称取在110-130?烘干一小时的分析纯磷酸二氢钾 (KH2PO4)0.8790克溶于纯水中,全部转入1000毫升容量瓶,并用纯水稀释至刻度。此标准贮备液1.00毫升含PO43--P为0.2毫克。吸取此贮备液稀释50倍成为标准使用液,此液每1.00毫升含PO43--P为0.004毫克。 4、浓硫酸化学纯。 5、浓氢氧化铵化学纯。 6、石蕊试纸 三、测定步骤 1、吸取10毫升水样(PO43--P不高于0.04毫克)于50毫升开氏烧瓶中,加浓硫酸3毫升及数粒玻璃珠,瓶口上加一小漏斗,加热消化至透明(一般约10分钟左右)。 2、冷却后,先用少量纯水冲洗烧瓶颈部及小漏斗,以石蕊试纸作指示,慢慢地加入浓氨水中和消化液至中性(约8-10毫升)。

总磷的测定方法

总磷的测定方法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总磷的测定 一、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㈠原理: 在中性条件下,过硫酸钾溶液在高压釜内经120℃以上加热,产生如下反应:K2S2O4+H2O→2KHSO4+[O] 从而将水中的有机磷、无机磷、悬浮物内的磷氧化成正磷酸。 在酸性介质中,水样中溶解性正磷酸与钼酸铵反应,在锑盐存在下尘成磷钼杂多酸后,立即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蓝色的络合物,在880nm和700nm波长下均有最大吸收度。 ㈡仪器: 医用手提式蒸汽消毒器或一般压力锅(1.1—1.4kg/cm2) 50ml具塞(磨口)比色管 纱布和棉线 分光光度计及10mm或30mm比色皿 ㈢注意事项: 1、水中砷将严重干扰测定,使测定结果偏高。 2、含Cl化合物高的水样品在消解过程中会产生Cl2。对测定产生负干扰,含 有大量不含磷的有机物会影响有机磷的消解转化成正磷酸。此类样品应选用其他消解方法。例如:HNO3—HClO4方法消解样品。 3、过硫酸钾溶解比较困难,可于40℃左右的水浴锅上加热溶解,但切不可将 烧杯直接放在电炉上加热,否则局部温度到达60℃过硫酸钾即分解失效。(四)优缺点

适用于地表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测定。 二、钼锑抗分光光度法 ㈠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 正磷酸盐与钼酸铵、酒石酸锑氧钾反应, 生成磷钼杂多酸, 被还原剂抗坏血酸还原, 则变成蓝色络合物, 通常即称磷钼蓝。在波长700 mm、光程10 mm 处, 光的吸收程度与磷钼蓝的浓度成正比。 计算方法: 磷酸盐( P, mg /L) = m /V 式中, m - 由校准曲线查得的磷量( g) ; V- 水样体积( mL)。 本方法检出限为0. 01~ 0. 6 mg /L。 ㈡主要仪器与试剂: 仪器:7220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仪器厂) 试剂:空白溶液: 电导率< 1 S /cm 的实验用水, 要求平行测定的相对偏差50%。 天然水样: 取具有代表性的水样, 放置一定时间, 使组成趋向稳定, 并且水样中总磷浓度不能为未检出。 加标天然水样: 在天然水样中加入一定浓度的被测物, 使其浓度大于天然水样, 但不应超过0. 9 C。 标准样品: 环保部总磷标准样品, 真值=( 0. 320 ! 0. 014) mg /L。 以上除空白以外的各种溶液, 平行测定的相对偏差按分析结果所在数量级0. 01 mg /L、0. 1mg /L, 应分别小于20% 、10% 。其他所需试剂均按文献[ 1] 要求配制。

水质总磷的测定

水质总磷的测定 水质总磷是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代表水中的总的磷化合物的含量,可反映水中有机磷和无机磷的浓度,可以反映一定的水质状况。测定水质总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以及其他磷化合物的含量,以便采取相应的水质管理措施,保证水质的质量。 一、水质总磷的概念 总磷指在水中形成有机和无机磷化合物,包括氨基酸、核酸、植物或动物细胞内的蛋白质以及磷酸盐等的总和。它以含磷量最高的磷酸盐(如磷酸氢钙、磷酸钙以及磷酸铵等)的重量为标准,以毫克磷/升水为单位表示,所以又称“毫克磷/升”或“毫克磷/升水”,简称“毫克磷”。 二、水质总磷的测定方法 目前常用的水质总磷测定方法有磷酸氢钙法、磷酸铁氯化钾法,以及Kjeldahl法、氧化还原法等。 1、磷酸氢钙法 最常用的水质总磷测定方法是磷酸氢钙法,也称为芒果素-磷酸二氢钙法。该方法是采用芒果素和磷酸二氢钙分别作为可逆离子转移和不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的试剂,以芒果素形成的深紫色滴定液来测定水中总磷量。 2、磷酸铁氯化钾法 磷酸铁氯化钾法是一种不需要滴定试剂的磷测定方法,它基于钾离子溶液中磷酸铁的稳定溶液,测定水中磷含量的原理是采用磷酸铁

的氯化反应,利用氯化物的色度来测定水中的总磷量。 3、Kjeldahl法 Kjeldahl法是一种可以测定各种有机氮的分析方法,也可以用来测定水中的总磷含量。它的原理是利用硫酸铵的氢化反应,将水中的磷化合物氢化成氨,利用滴定液将氨滴定,最终可以测得水中的总磷量。 4、氧化还原法 氧化还原法是一种基于硫酸钙还原性滴定和醋酸盐还原性滴定,测定水中总磷含量的方法,主要原理是利用硫酸钙的还原性,将水中的无机磷转化为有机磷,然后利用反应液中的醋酸盐,将有机磷还原为无机磷,最终可以测得水中的总磷量。 三、水质总磷的重要性 水质总磷是水质检测中一个重要指标,其含量可以反映水中有机物、无机物以及其他磷化合物的含量,可以用来评价水体的营养限制性、水质营养污染状况,以及水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的恢复状况等,所以对水质总磷的测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水质总磷的测定不仅有助于了解当前水的水质状况,而且可以作为评估水体污染现状的重要参考指标,同时也是环境规划以及水体质量保护的重要依据。因此,对水质总磷的测定应加以重视,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保护水体的环境质量。

水中总磷的测定方法

水中总磷的测定方法 一、引言 水中总磷的测定是环境监测和水质评价中的重要指标之一。水中总磷的浓度可以反映水体中的营养状况,对于判断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以及对水体进行治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水中总磷测定方法。 二、尿素酶分光光度法 尿素酶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水中总磷测定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尿素酶可以催化尿素水解生成氨氮,氨氮与硫酸钼酸铵反应生成深蓝色络合物,其吸光度与水中总磷的浓度成正比。该方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但是,该方法对水样中的硅酸盐有干扰作用。因此,在测定前需要将水样中的硅酸盐去除或者进行修正。 三、氨钼蓝分光光度法 氨钼蓝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水中总磷测定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水中的总磷与酸性溶液中的钼酸铵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黄色的氨钼蓝络合物,该络合物的吸光度与水中总磷的浓度成正比。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水样,并且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但是,该方法对于水样中存在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有干扰作用。 四、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是一种常用的水中总磷测定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水中

的总磷经过预处理后,通过电化学传感器进行电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信号,通过测量电流信号的大小来确定水中总磷的浓度。该方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但是,该方法需要专用设备和仪器,并且对水样的预处理要求较高。 五、自动分析仪测定法 自动分析仪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水中总磷测定方法。该方法利用自动分析仪的多通道分析功能,通过化学反应和光学测量来确定水中总磷的浓度。该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但是,该方法需要专用设备和仪器,并且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六、结论 水中总磷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在选择测定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水中总磷的测定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将有助于对水体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和监测,为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总磷的测定方法

总磷的测定 一、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㈠原理: 在中性条件下,过硫酸钾溶液在高压釜内经120℃以上加热,产生如下反应: K2S2O4+H2O→2KHSO4+[O] 从而将水中的有机磷、无机磷、悬浮物内的磷氧化成正磷酸。 在酸性介质中,水样中溶解性正磷酸与钼酸铵反应,在锑盐存在下尘成磷钼杂多酸后,立即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蓝色的络合物,在880nm与700nm波长下均有最大吸收度。 ㈡仪器: 医用手提式蒸汽消毒器或一般压力锅(1、1—1、4kg/cm2) 50ml具塞(磨口)比色管 纱布与棉线 分光光度计及10mm或30mm比色皿 ㈢注意事项: 1、水中砷将严重干扰测定,使测定结果偏高。 2、含Cl化合物高的水样品在消解过程中会产生Cl2。对测定产生负干扰,含有大 量不含磷的有机物会影响有机磷的消解转化成正磷酸。此类样品应选用其她消解方法。例如:HNO3—HClO4方法消解样品。 3、过硫酸钾溶解比较困难,可于40℃左右的水浴锅上加热溶解,但切不可将烧杯 直接放在电炉上加热,否则局部温度到达60℃过硫酸钾即分解失效。 (四)优缺点 适用于地表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测定。 二、钼锑抗分光光度法 ㈠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 正磷酸盐与钼酸铵、酒石酸锑氧钾反应, 生成磷钼杂多酸, 被还原剂抗坏血酸还原, 则变成蓝色络合物, 通常即称磷钼蓝。在波长700 mm、光程10 mm 处, 光的吸收程度与磷钼蓝的浓度成正比。 计算方法: 磷酸盐( P, mg /L) = m /V 式中, m - 由校准曲线查得的磷量( g) ; V- 水样体积( mL)。 本方法检出限为0、 01~ 0、 6 mg /L。 ㈡主要仪器与试剂: 仪器:7220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仪器厂)

总磷的测定方法

总磷的测定方法 第一篇: 总磷测定方法是环境监测和水质分析中常用的一种分析 方法,以确定水体中总磷的含量。在水文化学研究中,总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下面将介绍总磷测定方法。 1. 总磷的测定原理 总磷的测定原理基于总磷可被分解为无机磷和有机磷两 部分。其中,无机磷包括磷酸盐、磷酸和磷酸根离子,有机磷则包括酯型磷和胆碱磷等。磷酸盐是主要形式,测定总磷就是测定水体中所有磷酸盐的总量。 2. 总磷的测定方法 (1)钼酸比色法:该方法适用于总磷浓度较高的水样, 测定范围一般在0~5mg/L之间。具体步骤为:将1mL水样加入50mL锥形瓶中,加入5mL盐酸和1mL钼酸溶液,加热至90℃ 反应10分钟,冷却后以deionized water稀释到100mL,然 后以660nm波长测量吸光度。 (2)钴胺法:该方法适用于总磷浓度较低的水样,测定 范围一般在0~0.5mg/L之间。具体步骤为:将10mL水样加入 25mL具有标记线的锥形瓶中,加入0.5mL钴硫酸钾溶液和 15mLpH 9.0的缓冲溶液,再加入10mL邻苯二酚-乙醇试剂, 静置10分钟后加入5mL胰蛋白酶,浸出20分钟至1小时,以530nm波长测量吸光度。 (3)α-酮丁酸法:该方法适用于总磷浓度在 0.01~0.03mg/L之间的水样。具体步骤为:取0.5mL水样加入

15mL硝酸钾溶液和0.2mL1%α-酮丁酸溶液,煮沸5分钟,冷却后加入4mL甲醛和5mL氢氧化钠溶液,制成酮丁酸蓝色后,以880nm波长测量吸光度。 3. 总磷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总磷的测定时,应该进行良好的质量控制。主要有标准品和对照样的使用、仪器阈值的确定、抽样数量和频率的控制及数据的统计分析等方法。 总之,不同的总磷测定方法适用于不同范围的水样,因此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非常重要。同时,在使用这些方法时,必须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控制质量的要求。

总磷常用检测方法

总磷常用检测方法 总磷是指在水体中存在的无机磷和有机磷的总和。总磷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评价水体水质的重要参数。因此,准确测定总磷含量对于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总磷检测方法。 一、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总磷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总磷与钼酸铵在酸性介质中反应生成黄色复合物,通过测量复合物溶液在660nm 处的吸光度来确定总磷的含量。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和环境科学研究领域。 二、离子色谱法 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基于离子交换原理的总磷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将样品中的总磷转化为可离子化的磷酸根离子,利用离子色谱仪分离并测定磷酸根离子的浓度来确定总磷含量。离子色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准确性的优点,适用于各种水样中总磷的测定。 三、原子荧光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原子荧光光谱技术的总磷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将样品中的总磷转化为可挥发的磷化氢,利用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磷化氢的发射光谱,从而确定总磷含量。原子荧光光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准确性的优点,适用于各种水样中总

磷的测定。 四、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原理的总磷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将样品中的总磷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利用电流或电压的变化来确定总磷含量。电化学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准确性的优点,适用于各种水样中总磷的测定。 五、荧光法 荧光法是一种基于荧光原理的总磷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将样品中的总磷与荧光染料结合,利用荧光强度的变化来确定总磷含量。荧光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准确性的优点,适用于各种水样中总磷的测定。 总磷的测定方法多种多样,各有优劣。在选择测定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样品特性综合考虑。同时,为了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需要注意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处理过程,避免样品受到污染或失去活性。此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测定结果进行合理解释和分析,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总磷的测定方法

总磷的测定方法 总磷的测定方法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总磷是指水样中 的无机磷和有机磷的总和,包括磷酸盐、磷酸、磷酸酯等。总磷的测 定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常用的几种方法。 一、钼酸铵法 钼酸铵法是常用的总磷测定方法之一。该方法基于总磷与钼酸铵反应 生成黄色络合物的原理进行测定。 首先,将水样中的总磷与钼酸铵反应生成黄色络合物,然后使用 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产生的颜色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的数值,可以 计算出水样中总磷的含量。 二、钼蓝法 钼蓝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总磷测定方法。该方法基于总磷与钼酸铵和亚 铁氰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络合物的原理进行测定。 钼蓝法的操作步骤与钼酸铵法类似,首先将水样中的总磷与钼酸 铵和亚铁氰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络合物,然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 产生的颜色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的数值,可以计算出水样中总磷的 含量。 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简称ICP-OES,是一种精确测定总磷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利用高温等离子体将样品中的总磷原子激发,然后 测定样品放出的特定波长的光信号强度。 ICP-OES具有测定精度高、分析速度快的优点,因此在许多实验 室中被广泛使用。但是,ICP-OES的设备较为昂贵,操作也较为复杂,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持。 综上所述,总磷的测定方法有钼酸铵法、钼蓝法和ICP-OES法等 多种。根据实际需要和实验条件的不同,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总 磷的测定。这些方法在环境监测、水质分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保护水资源做出了重要贡献。总磷的测定方法的不断发展,将进一

步提高我们对水环境的监测和保护能力,为保障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水质总磷的测定

水质总磷的测定 水质总磷是水体中一种重要的污染物,也是水体的一种重要的指示物之一。对总磷的测定对于人们了解水体的质量和特性有重要意义。总磷是指水体中溶解和悬浮态磷化物总和,其包括聚磷酸酯、磷酸盐、磷酸根离子等。总磷的测定主要包括分光光度法、比色法和化学发光法等。 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总磷测定方法,它采用分光光度计和适当的滴定液对水样中的总磷进行测定。分光光度法是以磷酸根根离子作为检出元,将其配制为色素探针,然后用分光光度计对样品的吸光度进行测定,从而计算出样品中的总磷含量。 比色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总磷测定方法,它利用比色杯中的比色剂和含有磷酸根根离子的样品对总磷进行测定。该方法是添加比色剂,当比色剂与样品反应时,比色剂中的磷酸根离子会被磷酸根离子所取代,使样品的吸光度发生变化,从而将吸光度变化与样品中的总磷含量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从而确定水样中的总磷含量。 化学发光法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总磷测定方法,它利用激发器对水体中的总磷物质进行激发,从而产生磷光,并将磷光的强度与样品中的总磷含量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该方法具有易于操作、灵敏度高、精确度高等优点,可以很好地代替其它总磷测定方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对水质中总磷的测定变得更加重要。目前,总磷测定过程涉及到诸多技术,其操作步骤较为复杂,必须建立准确的技术程序才能得到准确的测定

结果,这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总磷测定的准确性尤为重要。 总磷的测定方法有很多,但各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分光光度法时受干扰系数影响,容易产生偏差;比色法灵敏度低,不适合对低浓度的总磷进行测定;化学发光法仪器较贵,检测时间较长。因此,总磷的测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方法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总磷是水体中重要的污染物,对总磷的测定对于人们了解水体的质量和特性有重要意义。目前,总磷的测定主要采用分光光度法、比色法和化学发光法等,但由于各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总磷的测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方法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水中总磷的测定方法

水中总磷的测定方法 水中总磷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和样品特性,可以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测定。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水中总磷测定方法。 一、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水中总磷测定常用的方法之一。通常采用的试剂是含有安替洛尔和酚酞的试剂,其中安替洛尔能与磷酸盐形成稳定的紫色络合物,利用比色法进行测定。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将水样加入试剂中,经一定的反应时间后,使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为880 nm处测量吸光度。根据比色法原理,测得的吸光 度值与磷的浓度成正比,从而得到水样中总磷的含量。 二、原子荧光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利用磷原子在激发光源下产生特定波长的荧光信号来测定水 中总磷含量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将水样经适当的预处理后注入原子荧光光谱仪中,再利用激光或灯光激发产生荧光信号,通过光谱接收器接收到荧光信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结果。原子荧光光谱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快速、准确等特点,适用于测定水样中低浓度的总磷。 三、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是利用电极与水样中的磷酸盐发生电化学反应,并通过测量电极电位或电流来确定总磷含量的方法。常用的电化学方法有循环伏安法和恒定电位滴定法。其中,循环伏安法利用电极在一定电位范围内扫描,测量扫描曲线的电流变化,

通过峰电流的大小和形状可以确定总磷含量。恒定电位滴定法则是在一定电位下,滴定含有还原剂的标准溶液到水样中,根据滴定消耗的还原剂量可以反推出总磷浓度。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利用色谱柱和流动相将水样中的磷化合物分离,并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最后根据峰面积或峰高来计算总磷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分离能力强、测量精确等优点,适用于测定复杂样品中的总磷含量。 总之,水中总磷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和样品特性,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测定。在选择测定方法时,还需要考虑方法的实施难度、测定精度、检测范围等因素。此外,在实验操作中还需注意样品的处理、试剂的质量、仪器设备的校准等相关因素,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磷的测定

总磷的测定 磷是参与多种生物代谢的重要元素,因此它的测定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总磷的测定也就成为了水质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能够使我们对于水体中磷的含量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总磷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萃取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 萃取滴定法是一种直接滴定法,它利用水样中磷酸盐(如磷酸钙、磷酸铵等)与一定量的碱性溶液缓慢反应,即进行缓慢的沉淀反应,从而对总磷进行测定。先,样品中的磷被铵化后,再加入三氧化二铁(Fe2O3)或硫酸钙与碳酸氢钠反应,当反应液变浊时,再加入滴定 液进行滴定,从而测定样品中的总磷的浓度。 分光光度法,又称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可以通过测试样品中分光光度强度变化来确定总磷含量的方法。它利用样品中的总磷能够与一定浓度的碳酸氢钠缓慢反应,形成蓝色反应液,然后通过比较紫外光谱强度确定总磷的浓度。 总磷的测定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用来定量分析水质,而且也可以用来确定有机物质,固体和有机肥料中的总磷含量,从而更好地控制和优化农业生产。在对水质的研究中,总磷的测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与其他水质性质的测定相比,它不仅可以指示水体中磷的含量,而且还可以反映水体中磷的出入变化。 总磷的测定是一种可靠、经济、快速的方法,也是水质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总磷的测定也在改良与完善,其试验的精确度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可以使我们更加准确

地分析和测定水中的磷,从而为我们更好地分析水质提供重要的依据。 要想获得准确的总磷测定结果,有几点必须注意:1、在实验过 程中,反应液必须放置在一定的时间内,以保证反应完全进行;2、 水样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洗,以避免外界物质的干扰;3、在实验过程 中应当尽量减少随机误差,以及因实验过程中器皿材料的晶型差异造成的精度影响等;4、实验期间要严格控制反应的温度,一般保持在25℃左右,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总磷的测定也是水质分类与评价的重要指标,可以用来反映水体中磷的浓度和含量,它不仅可以反映水体污染的情况,还可以用来判断水体的自净能力。 总之,总磷的测定在水质分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它也正在成为水质监测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项目,所以不能忽视它的重要性,而应该继续改进和完善测定技术,为我们更准确的分析水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磷的测定原理

总磷的测定原理 总磷的测定原理 总磷是指水体中所有磷的总含量,包括无机磷和有机磷。总磷的测定是环境监测和水处理中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总磷测定方法及其原理。 一、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1. 原理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总磷测定方法。在弱酸性条件下,钼酸铵与磷酸根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黄色络合物,络合物在650nm处有最大吸收峰,根据吸收光强度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总磷的含量。 2. 操作步骤 (1)取适量水样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8-9; (2)加入硝酸铵和硫酸铵混合液进行预处理;

(3)加入钼酸铵试剂进行显色反应; (4)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650nm处测量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总磷的含量。 二、紫外消解分光光度法 1. 原理 紫外消解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总磷测定方法。在紫外辐射下,水样中的无机磷和有机磷被氧化成无色离子,然后用钼酸铵试剂进行显色反应,根据吸收峰强度计算出样品中总磷的含量。 2. 操作步骤 (1)取适量水样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10-11; (2)加入过氧化氢进行预处理; (3)用紫外消解仪对样品进行消解; (4)加入钼酸铵试剂进行显色反应;

(5)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650nm处测量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总磷的含量。 三、电极法 1. 原理 电极法是一种直接测定水体中总磷的方法。通过将电极插入水体中, 利用电极表面与水体中离子交换的原理,测定出水体中总磷的含量。 2. 操作步骤 (1)将电极插入水体中; (2)根据电极的类型和特性选择合适的电流和时间; (3)测量电极上的电势差,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总磷的含量。 四、荧光法 1. 原理 荧光法是一种基于磷酸根离子与铝离子形成络合物的原理进行测定的

总磷的测定方法2篇

总磷的测定方法2篇 第一篇:测定总磷的传统方法 总磷是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和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传统的测定总磷的方法主要有氨钼酸分光光度法、亚铁氰化钾-氯银法、钼酸钠-指示剂分光光度法等。下面就氨钼酸分光光度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实验原理 等量的总磷与反应试剂:氨钼酸、铵根和抗坏血酸在强酸条件下反应生成钼酸磷黄色复合物,这种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60nm。在标准曲线条件下进行高精度半定量的测定总磷。 二、实验操作 1.标准曲线制备:将一定量的二氢磷酸盐加入150ml Erlenmeyer瓶中,加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线,称取适量的标准品溶液加入试管中,加氨醇混合试剂2ml,定容至10ml。标准溶液组成和浓度见表1。 2.样品处理:取水样10ml,加硝酸约0.5ml至PH 2.5左右,磁力搅拌20分钟,过滤,滤液收集。 3.取三个试管,分别称取0ml、2ml、4ml 的标准品溶液,均加2ml的试剂,定容至10ml,混匀,置于水浴中加热至沸腾,然后再室温下冷却,分别使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得吸光度。 4.计算标准曲线:图线性计算标准曲线,一般取标准品的吸光度为0.149、0.298和0.447三个点作为回归直线的基

准点,其他样品按同样的试验操作测定吸光度。 5.测定样品:使用和标准溶液几乎相同的分析方法,测 定水样的吸光度。 6.计算含量:用标准曲线求出样品中总磷含量。 三、实验结果 氨钼酸法对不同细菌培养基的磷含量测定结果如下: 表1 磷含量测定结果 细菌培养基标号磷含量(mg/L) B. subtilis 8.16 C. vulgaris 0.76 E. coli 5.66 该方法可以测定低至0.001mg/L的磷含量,但是需要专 业的分光光度计等设备支持,操作相对复杂,所需试剂也比较昂贵。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测定总磷的方法不断涌现。下一篇将介绍一种磁性分离测定总磷的新方法。 第二篇:测定总磷的磁性分离法 传统的测定总磷方法主要是利用氨钼酸分光光度法等化 学分析的方法,目前研究者们也尝试用新技术手段来测定总磷。磁性分离法是其中的一种新方法,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实验原理 菌附着在铁磁性反应氧化物表面后,菌可通过磁场控制 的分离器被快速收集。菌附着在氧化铁上要优于附着在其他实验器具的表面上。铁磁性氧化物的表面水化度较高且表面电荷密度较大,可以提高并促进菌细胞的吸附。因此,磁性分离法可用于各种样品磷素的快速检测和分离。 二、实验操作 1.填充固定磁道和磁极,使用适当的磁力或手动磁力传

水中总磷的测定

水中总磷的测定 参考资料:中国环保网() 总磷 1、原理水中的含磷化合物,在过硫酸钾的作用下,转变为正磷酸盐。正磷酸盐在酸性介质中,可同钼酸铵和酒石酸氧锑钾反应,生成磷钼杂多酸。磷钼酸能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深色的磷钼蓝。在700nm 波长下,测定样品的吸光度。从用同样方法处理的校准曲线上,查出水样含磷量,计算总磷浓度,用(P,mg/L)表示。本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1Pmg/L。 2、仪器(1)分光光度计。(2)100ml 硬质消解瓶或其它具塞容器。(3)高压蒸气灭菌器。 3、试剂 (1)过硫酸钾溶液:称取过硫酸钾(K2S2O8)4g 溶于水中,加水到100ml。 (2)硫酸溶液:在 1 份水中加入2 份浓硫酸(体积比),混匀配成。 (3)钼酸铵-酒石酸氧锑钾溶液:称取钼酸铵(NH4)6Mo7O244H2O6g 和酒石酸氧锑钾K(SbO)C4H4O61/2H2O0.24g,溶于300ml 水中,慢慢加入120ml 硫酸溶液,摇匀。然后加水到500ml,再次进行混合后,装入聚乙烯瓶内保存。 (4)抗坏血酸溶液:称取抗坏血酸7.2g,溶于100ml 水中。该溶液在4℃下可以稳定保存一周。 (5)钼-锑-抗溶液:将上述钼酸铵-酒石酸氧锑钾溶液和抗坏血酸溶液按5:1 的比例(体积比),混合摇匀。此溶液可稳定 4 小时左右,最好使用前配制。

(6)磷标准贮备液:称取0.4394g 经105110℃干燥的磷酸二氢钾,用水溶解后,加入1ml (11)H2SO4 溶液,再用水稀释至1000ml,此溶液为100μg/ml 的磷贮备液。 (7)磷标准溶液:吸取100μg/ml 的磷标准贮备液10.0ml,于200ml 容量瓶中定容。此溶液含磷量为5.0μg/ml。 4、步骤 (1)样品预处理:①取样前,将水样摇匀。取适量水样(含磷量不超过0.06mg) 于消解瓶中,加水到50ml。②加入过硫酸钾溶液10ml,摇匀并密封。③将消解瓶放入高压釜内,于120℃和10.78N/cm2 的压力下,加热消解30min。消解后冷却,取出消解瓶,静置澄清准备测定。(注:如加硫酸保存水样,需先将试样调至中性再消解)。 (2)校准曲线的绘制:①分别吸取磷标准溶液 0,0.50,1.00,1.50,2.00,2.50,5.00,7.50, 10.0ml,装入100ml 消解瓶中,各瓶溶 液含磷量分别为0,2.5,5.0 ,7.5,10.0,12.5, 25.0,37.5 和50.0μg。 然后,按步骤(1)中的②和③的处理方法,进行消解处理。②移取处理后样品的上清液25ml 于试管内,加入2ml 钼-锑-抗溶液,摇匀。将试管在2540℃温度下放 置15min,进行显色。然后,用光程为1cm 或5cm 的吸收池,在700nm 处测定吸光度,以空白作参比。③绘制含磷量和吸光度关系的校准曲线。水样的测定:将经步骤1 处理后的水样,按步骤(2)中②的方法进行显色,测定水样吸光度,并从校准曲线上查出含磷量。 5、计算总磷(P,mg/L)m/V式中,m——从校准曲线上查出的水样含磷量 (μg);V——加入消解瓶中的水样体积(ml)。

水中总磷含量的测定方法

水中总磷含量的测定方法 水中总磷和磷酸盐,常用钒酸铵(亦称钒黄法)和钼酸铵(亦称钼蓝法)来测定。钒黄法比较简便快速,但灵敏度低;钼蓝法灵敏度高,但有机物严重污染的水样有干扰,要消化作总磷的测定。 一、原理 水中总磷包括溶解和不溶解的各种形式磷酸盐和含磷有机物。应先消化使含磷有机物转化成可溶的磷酸盐,消化也会使偏磷酸盐和焦磷酸盐转化成正磷酸盐。 有机含磷物质类型不同,转化成无机磷酸盐的难易程度也不相同,故采用的消化方法也不相同。有高氯酸法、硫酸-硝酸法以及焦硫酸盐消化法。一般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尤其是养殖用水,一般可用浓硫酸消化。 消化后水样中的正磷酸盐,与钼酸铵试剂在强酸溶液中作用,生成淡黄色磷钼酸铵: PO43-+3NH4++12MoO42-+24H+=(NH4)3PO4·12MoO3+12H2O 磷钼酸铵在一定酸度下,可被还原剂(如氯化亚锡、抗坏血酸或称维生素C、亚硫酸钠等)还原成蓝色化合物,叫“钼蓝”: (NH4)3PO4·12MoO3+SnCl2+H+→(MoO2·4MoO3)2·H3PO4(钼蓝大致成分) 钼酸铵浓度(最好为0.05%)过高、溶液酸度又太低时,则过量钼酸铵也能还原生成“钼蓝”。反之,溶液酸度过高、钼酸铵浓度过低时,则磷钼酸铵还原的蓝色就会大大降低。 氯化亚锡不能用量过多,否则“钼蓝”会进一步还原,使溶液呈浅绿色,妨碍测定。一般100毫升溶液氯化亚锡用量为0.01-2.1毫克之间均可。 显色速度和颜色强度与溶液的温度有关,温度每升高1℃颜色强度约增加1%,故比色溶液间的温差不能超过2℃。显色温度最好在20-30℃范围内。 本方法在1厘米比色杯中,最低检出浓度为0.2毫克磷/升。 二、试剂 1、钼酸铵试剂称取25克分析纯钼酸铵(NH4)6Mo7O24·4H2O溶于175毫升纯水中;另将280毫升分析纯浓硫酸慢慢地加入400毫升纯水中;待冷却后,将钼酸铵溶液倒入硫酸溶液中,再用纯水稀释到一升。 2、氯化亚锡试剂称取2.5克新鲜的氯化亚锡(SnCl2·2H2O),溶于100毫升甘油中,在温水浴上加热,并用玻棒搅拌,加速其溶解,均匀混合,贮存于有色玻璃瓶中,可长期使用。 3、磷酸盐标准溶液称取在110-130℃烘干一小时的分析纯磷酸二氢钾(KH2PO4)0.8790克溶于纯水中,全部转入1000毫升容量瓶,并用纯水稀释至刻度。此标准贮备液1.00毫升含PO43--P为0.2毫克。吸取此贮备液稀释50倍成为标准使用液,此液每1.00毫升含PO43--P为0.004毫克。

水中总磷含量的测定方法

水中总磷含量的测定方 法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水中总磷含量的测定方法 水中总磷和磷酸盐,常用钒酸铵(亦称钒黄法)和钼酸铵(亦称钼蓝法)来测定。钒黄法比较简便快速,但灵敏度低;钼蓝法灵敏度高,但有机物严重污染的水样有干扰,要消化作总磷的测定。 一、原理 水中总磷包括溶解和不溶解的各种形式磷酸盐和含磷有机物。应先消化使含磷有机物转化成可溶的磷酸盐,消化也会使偏磷酸盐和焦磷酸盐转化成正磷酸盐。 有机含磷物质类型不同,转化成无机磷酸盐的难易程度也不相同,故采用的消化方法也不相同。有高氯酸法、硫酸-硝酸法以及焦硫酸盐消化法。一般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尤其是养殖用水,一般可用浓硫酸消化。 消化后水样中的正磷酸盐,与钼酸铵试剂在强酸溶液中作用,生成淡黄色磷钼酸铵: PO43- +3NH4++12MoO42-+24H+=(NH4)3PO4·12MoO3+12H2O 磷钼酸铵在一定酸度下,可被还原剂(如氯化亚锡、抗坏血酸或称维生素C、亚硫酸钠等)还原成蓝色化合物,叫“钼蓝”: (NH4)3PO4·12MoO3+SnCl2+H+→(MoO2·4MoO3)2·H3PO4(钼蓝大致成分) 钼酸铵浓度(最好为%)过高、溶液酸度又太低时,则过量钼酸铵也能还原生成“钼蓝”。反之,溶液酸度过高、钼酸铵浓度过低时,则磷钼酸铵还原的蓝色就会大大降低。 氯化亚锡不能用量过多,否则“钼蓝”会进一步还原,使溶液呈浅绿色,妨碍测定。一般100毫升溶液氯化亚锡用量为毫克之间均可。 显色速度和颜色强度与溶液的温度有关,温度每升高1℃颜色强度约增加1%,故比色溶液间的温差不能超过2℃。显色温度最好在20-30℃范围内。 本方法在1厘米比色杯中,最低检出浓度为毫克磷/升。 二、试剂 1、钼酸铵试剂称取25克分析纯钼酸铵(NH4)6Mo7O24·4H2O溶于175毫升纯水中;另将280毫升分析纯浓硫酸慢慢地加入400毫升纯水中;待冷却后,将钼酸铵溶液倒入硫酸溶液中,再用纯水稀释到一升。 2、氯化亚锡试剂称取克新鲜的氯化亚锡(SnCl2·2H2O),溶于100毫升甘油中,在温水浴上加热,并用玻棒搅拌,加速其溶解,均匀混合,贮存于有色玻璃瓶中,可长期使用。 3、磷酸盐标准溶液称取在110-13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