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的应急管理现状

国外的应急管理现状

国外的应急管理现状
国外的应急管理现状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水平

1、美国的应急运行机制与应急管理中的法律规范

美国应急管理体制实行联邦政府、州和地方三级反应机制。美国最高应急管理机构是国土安全局,原负责应急事务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于2003年并入国土安全部,是其最大的部门之一。

各州及大型城市的应急管理机构中都设有应急运行调度中心,为应急工作涉及到的各个部门和单位常设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配备相应的办公、通讯设施。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或进入紧急状态,各有关方面代表迅速集中到应急运行调度中心,进入各自工作状态。调度中心根据需要实行集中统一指挥协调,联合办公,确保应急工作反应迅速、高效运转。

美国联邦政府应急管理是以《减灾和紧急救助法》授权,按照《联邦紧急响应计划》部署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联邦紧急响应计划》是由参加计划的27

个政府部门机构共同签署,各部门责任和任务在应急计划中得到明确界定。当计划启动时,各有关部门即可直接按各自的职能分工采取协调行动,形成了协调联动机制。“9.11”后又出台了《使用军事力量授权法》、《航空运输安全法》、《国土安全法》等相关法律,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2、日本的灾害情报通讯网络体系与公民的自救意识及志愿行动

一般而言,灾害情报的收集和对灾情变化的及时把握,对制定救灾对策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全方位的灾害情报覆盖方面,日本政府建立了气象防灾情报、地区气象观测情报、河流流域情报、道路灾害情报等各种情报系统,在顺利地传达情报方面,日本政府建立起连接国家机关的中央防灾无线网,连接全国消防机关

的消防防灾无线网络以及连接各地方政府防灾机关的都道府县、市街村防灾行政无线网络等,覆盖全国的防灾专用通信网络。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除了政府的高效危机管理能力之外,民众也具备良好的灾害自救能力,各社会团体也体现出了高度的志愿者精神。在凤凰网的日本震灾专题报道“日本何以处‘震’不惊”一文中,我们通过若干张图片清晰地看到,日本民众在此次大震灾中所表现出来的冷静、谦让、理性和忍耐等等精神难能可贵。日本国民在自然特性和文化特征中培养出的坚强和隐忍精神,实现了日本人在大灾大难面前总能应对有理、有序、有情、有力。

《21世纪经济报道》在3月15日的一篇文章《日本地震后的N G O组织:互通讯息训练有素》中指出,地震发生后,日本各地近3万个民间组织开始行动,按照灾后救援的步骤,广泛号召募捐、建立网络合作机制、协调捐助物资和调动志愿者。在史无前例的大灾难目前,日本民间组织仍然保持训练有素的状态。例如,日本海外灾难援助市民办公室(CODE)是一个拥有丰富经验的日本民间灾难救助机构,曾多次参与国际大灾难的救援,包括2006年5月印尼爪哇岛大地震、2007年11月孟加拉飓风、2008年5月的缅甸纳吉斯飓风等。

3、法国应急管理的属地原则与中央配套的统筹调用

法国在理论上将应急管理划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根据分类管理原则进行分工。在非紧急状态下,亦即在事前的风险管理和事后的恢复阶段,各专业部门按照其职能各司其职。专业部门负责本行业领域突发事件风险防范工作。在紧急状态下,内政部负责危机的总体应对工作。在出现严重危机事件时,中央政府设立临时部际联席会议,统一领导危机应对工作,由总理负责,内政部具体

牵头与综合协调,并承担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能。此时,内政部整合各专业部门资源和力量,统一应对危机。

在管理责任上,属地管理为主,上级与下级共同分担。虽然中央和地方都有应急管理职能,但在突发事件应对的响应职责上,法国强调应急管理以属地为主、分级响应原则。市镇长和国家驻省专员对其所辖地区的公共安全负责,首先对辖区内突发事件进行响应和处置,在能力范围内无法应对的情况下再请求国家资源的支持。在实际运行中,在地方层面,省是突发事件应对的主体,承担着属地管理责任,由国家驻省专员总负责。在出现重大突发事件时,驻省专员在消防指挥官的协助下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可协调省内的消防、警察等应急力量。

在能力建设上各自承担,中央配套并统筹调用。由于法国应急救援工作主要依托消防力量,其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也主要体现在消防队伍的能力建设方面。其中,职业消防员和志愿消防员属于地方性救援力量。军队消防员主要负责巴黎(陆军)和马赛(海军)的应急救援以及参加国际救援。无论是地方消防力量、军队消防力量,还是国家救援队伍,出于应对危机的需要,中央可以在必要时按照分级响应机制统筹协调和调度。

4、我国的应急管理现状

⑴我国的应急响应一直采用“指挥—控制”模式,这也是我国的行政管理制度决定的。在我国,不仅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有行政指导关系,政府对社会资源也有综合协调能力。例如,《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我国应急管理体质的总体原则是“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其中综合协调权有两层含义:一是政府对所属各有关部门、上级政府对下级各有关政府、政府与社会各有关组织、团体的协调。二是各级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办事机构进

行的日常协调。虽然我们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即无论是在“南方雪灾”还是在“汶川地震”中,真正发挥了决定性救灾作用的也是军队,这只能进一步说明“指挥—控制”模式的有效性。

从国际经验来看,在灾害的突发初期属地的非政府组织往往发挥重要作用,非政府组织反应迅速,灵活性高,资源动员动力强,不需要像官僚机构那样层层审批。非政府组织可以关照到个体和家庭的特殊需求,比如心理健康服务等等。在“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的应对中涌现了大量的非政府组织,它们对政府救灾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弥补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指挥—控制”模式和合作模式其实并不矛盾,前者强调政府系统内的一元化指挥,而后者则强调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整合。此外,许多研究者认为“指挥—控制”模式在巨灾初期是低效的,在巨灾条件下权力是共享的,责任是分散的,资源是零散的,合作过程则是必要的。因此“指挥—控制”与合作模式的融合比任何单一的应急模式都要理想。从这种角度看,中美两国的应急模式各有特色,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于中国而言,应该加强政府与非政府机构的合作。

同时,我市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管理上的法律约束性还比较弱。即便应急预案规定了各部相关责任人,但对于事件发生时不能及时发挥指挥权作用。而交通运输的突发事件往往需要多部门联合协作,加强属地应急力量建设与各部门协调合作反应能力建设,从法规上加强行使应急指挥官权力,使应急预案的应急处置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⑵与邻国的日本相比我国的应急信管理息化平台建设还比较缓慢,随着我国经济现代化日益发展,城市交通建设不断提速,对一座国际现代化大都市的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凸显重要,对于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预警,对减弱、减小突发

事件带来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京津冀一体化的城市应急管理的信息共享、联动处置起到先机的效果。

⑶同时,我们的应急预案宣传、演练工作还不能起到实际效果,对于公共突发事件出现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市民当中宣传还不够。还不能使绝大部分市民掌握应急救援知识、应急设施的使用。与日本相比当灾难来临时我们的市民不会像他们一样处乱不惊,也还不能向日本民众在大震灾中所表现出来的冷静、谦让、理性和忍耐等精神。

⑷在未来的城市交通运输发展期间,各种交通模式共同为城市建设、改善人力生活发挥作用,但同时也会带来突发事件的多部门、多领域应急联动的应急处置管理要求,这也是我市交通运输行业需重点建设的方面。

5、我市的应急管理现状

天津市“十二五”期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下,紧紧围绕“一案三制”体系,以强化安全应急能力建设为基础,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水平,进一步完善公路交通预案体系。强化应急运行机制建设。建立公路应急抢险保通队伍。推进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构建高速公路应急救助网络。

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天津市公路设施总量将进一步增加,公路网基本完善。至“十二五”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16350公里(高速公路1350公里、普通国省公路2800公里、农村公路12200公里)。天津市路网管理平台的建设将实现对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网重点监测点段基础设施和运行环境的可视、可测、可控,提升应急协调指挥能力,力争公路应急救援到达时间不超过2小时。

“十三五”时期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灾难风险--①自然灾害风险加剧。②公共卫生不容忽视。③事故灾难破坏性增强。④社会安全形势严峻。

工作挑战---①重特大突发事件防范。②京津冀应急区域联动。③科技化专业化趋势。④全员化社会化趋势。

我市应急管理工作重点

①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②深化应急管理综合保障能力建设。③依托新技术手段提高应急防范水平。④加强社会宣教体系建设。⑤提升重特大突发事件综合应对能力。⑥推动健全京津冀应急管理协作机制。

国外的应急管理现状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水平 1、美国的应急运行机制与应急管理中的法律规范 美国应急管理体制实行联邦政府、州和地方三级反应机制。美国最高应急管理机构是国土安全局,原负责应急事务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于2003年并入国土安全部,是其最大的部门之一。 各州及大型城市的应急管理机构中都设有应急运行调度中心,为应急工作涉及到的各个部门和单位常设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配备相应的办公、通讯设施。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或进入紧急状态,各有关方面代表迅速集中到应急运行调度中心,进入各自工作状态。调度中心根据需要实行集中统一指挥协调,联合办公,确保应急工作反应迅速、高效运转。 美国联邦政府应急管理是以《减灾和紧急救助法》授权,按照《联邦紧急响应计划》部署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联邦紧急响应计划》是由参加计划的27个政府部门机构共同签署,各部门责任和任务在应急计划中得到明确界定。当计划启动时,各有关部门即可直接按各自的职能分工采取协调行动,形成了协调联动机制。“”后又出台了《使用军事力量授权法》、《航空运输安全法》、《国土安全法》等相关法律,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2、日本的灾害情报通讯网络体系与公民的自救意识及志愿行动 一般而言,灾害情报的收集和对灾情变化的及时把握,对制定救灾对策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全方位的灾害情报覆盖方面,日本政府建立了气象防灾情报、地区气象观测情报、河流流域情报、道路灾害情报等各种情报系统,在顺利地传达情报方面,日本政府建立起连接国家机关的中央防灾无线网,连接全国消防机关的消防防灾无线网络以及连接各地方政府防灾机关的都道府县、市街村防灾行政无线网络等,覆盖全国的防灾专用通信网络。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除了政府的高效危机管理能力之外,民众也具备良好的灾害自救能力,各社会团体也体现出了高度的志愿者精神。在凤凰网的日本震灾专题报道“日本何以处‘震’不惊”一文中,我们通过若干张图片清晰地看到,日本民众在此次大震灾中所表现出来的冷静、谦让、理性和忍耐等等精神难能可贵。日本国民在自然特性和文化特征中培养出的坚强和隐忍精神,实现了日本人在大灾大难面前总能应对有理、有序、有情、有力。

(完整版)国外应急管理现状和对的启示

国外应急管理现状和对中国的启示 导读: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迅速采取行动,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紧急事件响应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关键字:突发公共事件美国的应急机制振灾机构专业救援队伍特点和趋势 为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美国、加拿大和意大利等国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应急机制,这些国家的应急管理模式在国际社会都处于领先地位,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们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对中国有许多重要启示:建立协调一致、有序高效的指挥系统,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重要基础;快速救援的机制建设,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关键环节;促使全社会高度关注、共同参与,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根本保证。 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虽然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就某些国家和局部区域而言,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和平与安全的挑战。SARS、禽流感的袭击、恐怖活动、印度洋海啸和飓风等灾难,给人类和平与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联合国与世界各国一道,为全球安全减灾和应对各类紧急突发公共事件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国际减灾十年(1990—2000)”大规模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球已有140多个国家成立了国家减灾委员会,继续推进“国际减灾战略”行动,以减轻自然、人为和技术灾害。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迅速采取行动,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紧急事件响应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一、美国的应急机制 美国的应急管理以渗入生活所有领域中的新经济和新技术、遍布全球的恐怖主义威胁和特大灾害为三大主题。因此,美国的应急机制的内容,也以这三大主题为主。 (一)成立了由总统直接领导的振灾机构 美国在1979年3月发生了举世震惊的“三里岛事件以后,美国政府针对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成立了由总统直接领导的专门管理灾难的机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FEMA的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总署设署长办公室、总顾问办公室、国家紧急准备办公室、国家安全协调办公室、公民使团办公室、平等权利办公室和监察长办公室。署长办公室下设七个机构,即:应急准备与复原局(联邦协调官员处),内设应急处、复原处、行政处;联邦保险与减灾局,内设灾害地点测定处、工程科技处、减灾计划与传送处、规划财务和产业关系处、风险信息传送处、索赔、谅解与保险运营处;联邦消防管理局,内设国家消防研究院、国家消防规划处、国家消防数据中心、支持服务处、培训处和城市搜索救援队;外部事务局,内设国会与政府间事务处、公共事务处和国际事务处;信息技术服务局,内设信息与资源管理处、企业经营处和

国内外事故管理和应急管理法规对比分析报告

国内外事故管理和应急管理法规对比分析报告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危险化学品企业蓬勃发展,化学品行业的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减少各类事故发生和降低事故损失,世界各国政府对事故管理和应急管理法规不断进行修订完善,由于社会制度、文化背景、自然条件的差异,各国的事故管理和应急管理也存在着差异。本文对国内外事故管理和应急管理的法规进行比较,分析中外在事故管理和应急管理体系的差异,从而探索我国事故管理和应急管理有效监管的机制。 第一章概述 从法律实施的涵盖面上看,我国对于事故管理和应急处置管理已经非常全面,和美国主要的不同之处是,我国的法规更多地是需要国家的行政干预,如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使用许可证等,而美国的更多地是依赖企业的自律,和社区的监督。 应急处置管理正从以往企业自身、政府部门、单灾种的单一管理模式向综合的、全面的、全流程的应急管理方向发展,成为多学科交叉支撑的前沿领域,需要防火防爆知识、灭火处置技术、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等多种学科理论与方法。 事故管理通过法律手段提高企业真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自身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本质安全,消除安全隐患,避免事故发生,对发生事故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与此同时我们要避免类似事故重复发生,通过原因分析,把造成事故的真正原因识别出来,提出改进措施,并在行业内进行分享学习,相关企业引以为戒,通过全行业共同关注安全,把事故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 第二章国内外应急管理比较分析 我国应急管理体制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建立。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央政府坚强领导、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各负其责、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应急管理体制。应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的组织体系、管理模式、风险大小以及生产规模不同,应急预案体系构成不完全一样。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从公司、企业(单位)到车间、岗位分别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形成体系,互相衔接,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同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急预案相衔接。 国内外事故响应严重性分级对比分析

美日澳应急管理体系现状及特点

2012年第21期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2No.21 收稿日期:2012-03-07,修回日期:2012-04-27 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2.21.009 美日澳应急管理体系现状及特点 庞 宇 (国家行政学院,北京100089) 摘要:选取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作为研究的对象,全面了解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现状与特点,借鉴国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的科学理念与有效作法以期对我国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有些启示。关键词:应急管理;现状;特点中图分类号:D035.29;D03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2)21-0038-04 Review on Status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among America ,Japan and Australia PANG Yu (Chinese Academy of Governance ,Beijing 100089,China )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foreign status and theory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America ,Japan and Australia and gives some instructions to Chinese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Key words :emergency management ;status ;feature 当今社会日益进入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所说的风险社会,各种灾害频繁爆发,各类突发事件风险交织并存,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考验着各国政府的处理危机和社会管理的能力。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灾害频发,开始应急管理建设比较早。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均经历了重大突发事件,在灾害处理过程中逐步完善了应急组织机构、应急机制和法制,基本形成了符合各自国情的应急管理体系。它们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在建设自身应急管理体系中学习和借鉴。1美国的应急管理体系 1.1 美国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 美国应急管理现有三个层级,即地方政府、州政府以及最高级别的联邦政府。目前国土安全部和联邦应急管理局是联邦层面的主要应急管理机构。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 )是在1979年就成立,主要负责从联邦政府层面提供应急管理的指挥与支持,制定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全面的、详细的各种应急预案。从灾害的预防、灾害准备、全力救灾、到减少灾害损失以及灾后恢复工作上对地方及州政府做出指导,最大限度地降低公众的各种损失。2003年“9·11”事件后,成立了国土安全部,联邦应急管理局等22个联邦机构并入该部。联邦应急管理局按照行政区划下设10个地区办公室和2个区域办公室,这些办公室设有在编在岗人员,并吸收预备役 军人,其主要职责是与各州合作进行应急预案的制订、减灾项目的实施以及参加灾害应急工作。当联邦政府接到有关州政府的救灾请求时,联邦应急管理局通过地区响应协调中心将人员到事发地进行救灾协调工作各州政府一般都建立了相应的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应急中心等应急机构专门负责本州的应急管理工作。美国已经建立了5级的应急管理响应机 构(联邦— ——州———县———市———社区),基本覆盖了全美以及社会的各个领域。1.2美国的应急管理机制 目前,美国应急管理工作基本形成了管理体系化、响应层级化、行动标准化的运行模式。(1)管理体系化是指各类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实施属地管理,各级政府统一协调该辖区内事发现场应急资源和响应以及灾后恢复活动的指挥控制,在整个应急过程中指挥权完全在当地政府中,上级管辖部门只有在接到援助请求时才给与相应的增援,即使相关上级官员亲临灾害现场,一般也不负责当地的救援指挥。(2)响应层级化是指危机事件根据规模和强度分为不同的响应级别。在地方政府处理范围内,仅由地方处理。当危机的严重性超出地方处理能力时,联邦应急管理局评估鉴定后作出决策,整编联邦救援队,提供救灾物质储备,根据灾情的变化调整救灾策略,并及时做好今后的放在规划。(3)行动标准化是指在应急管理的准备、响应、处置、恢复过程中,各项行动按照既定的标准实施。从物资

国外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国外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由于原有的防灾行政体系已不适应新型危机的各种挑战,为提高应急综合管理能力,各国政府纷纷进行资源整合和机构改革,其中体制建设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各国体制虽然各不相同,却有共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最高层政府机构作为应急管理的决策核心;统一指挥、加强协同是体制建设中的重点;自上而下地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级机构;应急管理纳入政府管理职责,职能在常态和非常态间灵活转换;适时提升和强化该机构的地位和权力;及时调整该机构的模式和职能。 全球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危害性显著增加,并对国际社会产生了严重影响。越是发达的国家,政府应急管理体制的建设抓得越早,系统更加完善。“9·11”事件后,许多国家认识到,原有的防灾行政体系已不适应新型危机的各种挑战。为此,各国政府纷纷采取行动,着手提高应急管理的能力。近年来,各国应急管理发展总体态势有以下几个特点:由单项应急向综合应急管理转变;由单纯应急向危机全过程管理转变;由应急处置向加强预防转变。同时,政府、企业、社团组织和个人在危机全过程管理中都有明确的责任。在进行新的资源整合和体制整合中,最关键的是完善政府应急管理体制建设。虽然各国应急管理体制大不相同,但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最高层政府机构作为应急管理的决策核心 当前,公民的安全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政府的公共安全保障和应急管理的目标,不再局限于保护公民的生命和财产,更涉及到维护政府的执政能力、运行功能和公信力等。在1994年日本东京地铁沙林恐怖事件,2005年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等突发事件中,由于政府处理乏力,引起公民强烈不满,导致发生“政府威信危机”。由此,应急管理逐渐成为西方国家的重要政治议题,各国都把应急管理作为政府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内容,均由行政首长担任最高指挥官和最终决策者,以及一个高层政府机构作为应急管理的决策核心。如美国危机管理体制是以总统为核心,以国家安全委员会为决策中枢,国会负责监督的综合性、动态组织体系。俄罗斯、日本也都是由总统或内阁首相作为应急管理的最高指挥官。 二、统一指挥、加强协同成为应急管理体制建设中的重点 尽管由于国情不同,各国采用的应急管理模式各有特色。但建立统一指挥、协同有序的应急管理机制,是各国应急管理体制追求的共同目标。关键是在一个核心枢纽机构的指挥协调下,各机构和部门纵向能对接,横向能联动。也就是注重地方应急管理系统与中央应急管理系统的对接,本地、本部门应急管理系统与其他部门应急管理系统的联动。 以美国为例,在近一百年的发展中,美国在危机管理方面遵循的

国外建设安全管理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外建设安全管理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项目建设安全管理具有系统性强,因果链复杂等特征,目前单纯依 靠安全人员经验进行现场安全监督、参照施工安全技术方案进行重 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等常规方法进行安全管理存在随意性大、非结构化,无法对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动态管理等问题,无法 适应建设工程大规模、快速集成化安全施工的需要。在建设行业, 如何以职业安全健康生产为首要目标,拓展建设项目管理先进理念,对建设项目现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实施以信息化和IT技术为导向的 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构建标准化安全管理系统,通过基于时间维 和空间维的现场危险源管理核心技术理论模型研究为基础,构建建 设项目现场施工危险源管理标准体系,研究开发时间连续、空间连 续模式下的动态危险源辨识系统和基于知识积累、知识集成的危险 源评价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模型方法,并最终完成内含知识系统的 先进安全管理体系的项目建设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运用科 技创新提升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水平之根本所在。它的实现,能加 快我国与先进发达国家接轨,提高我国基础产业对灾变事故的控制 能力、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能力以及事故分析能力和应急管理能 力。 一、国外建设安全管理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从世界范围来看,建设项目施工中的事故率平均水平远远高于其他 行业。在安全管理堪称典范的英国,由于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间 接损失达项目总成本的3%~6%;而根据美国1996年的一项研究,美国工程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占到其总成本的7.9%~15%.如何降低 工程建设领域的事故发生率,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和迫切等待解 决的任务。 在大量参阅国外文献资料基础上,我们总结出目前国外在工程项目 安全管理领域的先进思想和理论创新,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这些先进理念和方法正逐步为我国学者所意识,但尚需要消化吸收 并根据现实情况加以创新应用。 (一)确定了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在安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并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得到认可和正式应用。目前我国越来越 多的企业正在通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认证,但形式重于实质。构建一套具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质内涵的应用型建设安全管 理体系则是当务之急,唯其如此,才能够真正提高危险源的辨识水平,降低安全事故率。

看国外如何“应急” 谈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看国外如何“应急” 谈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近几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了一系列重大突发事故,禽流感、印度洋海啸等重大危机使得各国更加重视本国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美国、德国、日本等这些国家的应急管理水平都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对于我们大有裨益。美国:“一架永不休息的机器” 美国庞大的应急管理体系,被人比喻成“一架永不休息的机器”,协调这架机器运转的,是法制、体制和机制。美国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由三个层次组成:联邦政府层、国土安全部及派出机构;州政府都设有应急管理办公室;地方政府也设有应急管理机构。美国最高应急管理机构是国土安全部,该部是在“9.11”事件后由联邦政府22个机构合并组建,工作人员达17万人。机制建设上,联邦应急事务管理总署、商务部、国防部等27个部门及机构在1992年签署了《联邦紧急反应计划》,综合了各联邦机构预防、应对突发紧急事件的措施,通过全国突发事件管理系统,为各州和地方政府应对恐怖袭击、灾难事故和其他突发事件提供指导。法制建设上,除了《全国紧急状态法》这个总体法案外,还有地震、洪灾、建筑物安全等相关问题的专项法案。“9?11”之后,又有了《使用军事力量授权法》、《航空运输安全法》、《国土安全法》等相关法律,形成了一个体系。另外,美国的应急管理体系https://www.doczj.com/doc/7217124758.html,把渗入生活所有领域中的新经济和新技术、遍布全球的恐怖主义威胁和特大灾害列为三大主题。因此,美国的应急管理体系的内容,也基本以这三大主题为主。德国:两大“武器”应对危机在德国,有一个专门负责民事安全、参与民众保护和重大灾害救援的指挥中枢――联邦内政部下属的联邦民众保护与灾害救助局,这个机构组建的“共同报告和形势中心”和开发的“德国紧急预防信息系统”成为德国危机管理的两大武器。“共同报告和形势中心”成立于2002年,是危机管理的核心,负责优化跨州和跨组织的信息和资源管理,加强联邦各部门之间、联邦与各州之间以及德国与各国际组织间在灾害预防领域的协调和合作。“德国紧急预防信息系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互联网平台,集中向人们提供各种危急情况下如何采取防护措施的信息。该系统网络平台有2000多个,人们从中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有关民众保护和灾难救助的背景信息,也可以了解危险情况下如何采取预防措施等信息。另外,这个信息系统还有一个专供内部使用的信息平台,在危险局面出现时,这一内部平台可以帮助决策者有效开展危机管理,大大减轻了决策层的风险评估和资源管理工作。日本:建立庞大的防灾通讯网络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日本成为面临突发公共事件威胁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了应对各种可能的突发公共事件,日本各级

浅谈应急管理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段礼杰

(工程管理前沿课程论文) 浅谈我国应急管理现状 及发展趋势 Discussion on the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院系名称: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专业班级:土木研0905 班 学生姓名:汪波平 学号:104972092074 指导教师:黄明知 2010年1月

浅谈我国应急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汪波平 (武汉理工大学) 摘要:本文从应急管理的概念着手,简单的论述了我国目前应急管理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同时也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最后简单论述了我国应急管理的几个发展趋势。 关键词:应急管理;现状;趋势; Discussion on the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WANG Bo-ping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to start with a simple exposition of China's current status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cause analysis, but also gives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ed and finally touch briefly on a few of our emergency management trends. Key words:Emergency management; the status quo; trend;

应急管理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 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分析与研究 姓名:王军学号: 专业:安全工程电话: 学习中心: 住址: Email: 开题日期: 2014 年 1 月 16 日 指导教师:

一、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在国内外突发事故频发和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A公司为对象,首先对公司安全事故的现状进行描述,探讨问题的成因,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工程中的三维结构模型,以分类分级管理、持续改进、双重状态和动态化管理为构建原则建立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其中包括组织指挥体系、应急预案体系、资源保障体系和决策辅助体系四个子体系,最后对企业实施应急管理体系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二、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现状; 1、研究意义; 制造业作为中国的支柱行业,近年来频遭安全生产事故,如不能快速有效的进行控制管理,将对公司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本文运用三维结构模型对A公司进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具体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A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策略研究中心,有助于建立应急管理体系。通过引入系统工程霍尔三维结构模型提出应急管理三维结构模型,包括时间维、功能维和知识维,提出基于功能维的应急管理体系。 第二,开展A公司生产安全应急管理策略研究,有助于提升企业应急管理水平。通过研究可知A公司在应急管理当中存在的不足,促

使公司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加强公司应急管理水平和公司应急管理工作,使公司应急管理更为科学、规范、合理,避免出现生产安全事故后管理盲目和场面混乱的情况。 第三,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有助于企业防范和处置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对A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策略研究,将科学规范的管理理念根植于公司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并能为相关企业和公司提供可学习借鉴的应急管理经验。 2、国内外应急管理研究现状; 近年来,突发事件的频发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引起了全球各国的重视和国内外学者的深入研究,旨在通过对应急管理领域的研究,找到一种合理的模式以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在短短的几年中,应急管理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应急管理理论以及模式方法的具体运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截止到目前,许多企业管理层对应急管理的基本定义和体系建立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加强对应急管理主要的内容涵盖的“降低突发事故的发生及带来的损失、为政府或企业提供决策依据、通过管理达到事前防范控制三 个方面已成为应急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课题难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其可行性等; 1、课题难点;

国内外应急管理及应急通信发展概述

国内外应急管理及应急通信发展概述 应急管理,是人类面对灾害的一种有意识的综合防控管理和措施,是对突发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作为应急管理的技术支撑手段,应急平台的研究和建设随着应急管理实践的逐步深入而逐渐展开。目前,我国和国外其他国家在应急管理及支撑技术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国外应急发展情况 (1) 美国应急管理及技术发展概况 (1) 美国应急管理发展进程 美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代表,其应急管理和应急管理支持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自二战后就已经起步,并处于一事一议的处理阶段,随着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灾难和事故频频发生,一事一议的处理方式凸显事故救灾的不连续和效率低下等问题。1950年,美国国会制定了联邦救灾计划(Federal Disaster Relief Program),从而使得应急救灾工作能够连贯有序地开展,但1950年的联邦救灾计划也仅仅是授权联邦政府协助州政府的应急救灾。在具体实践中,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和灾后实际重建工作所需的应急能力往往超出地方州政府的能力范围。196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灾难救助法案》(Disaster Relief Act),进一步拓展了联邦政府在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的救灾职责和权限。1979年,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组建美国应急管理署(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FEMA),原来由总统和其他联邦部门承担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职责统一由应急管理署负责,其中包括国防部的国内防卫职责、住房和城市发展部的联邦灾害救助职责、公共服务监管机构的应急准备职责、科学和政策办公室的地震减灾职责等(总统令12148号),几乎所有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的应急准备、灾难减缓、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等职责都归应急管理署负责。

国内外应急管理及应急通信发展概述概要

国内外应急管理及应急通信发展概述应急管理,是人类面对灾害的一种有意识的综合防控管理和措施,是对突发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作为应急管理的技术支撑手段,应急平台的研究和建设随着应急管理实践的逐步深入而逐渐展开。目前,我国和国外其他国家在应急管理及支撑技术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国外应急发展情况 (一)美国应急管理及技术发展概况 (1)美国应急管理发展进程 美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代表,其应急管理和应急管理支持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自二战后就已经起步,并处于一事一议的处理阶段,随着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灾难和事故频频发生,一事一议的处理方式凸显事故救灾的不连续和效率低下等问题。1950年,美国国会制定了联邦救灾计划(Federal Disaster Relief Program),从而使得应急救灾工作能够连贯有序地开展,但1950年的联邦救灾计划也仅仅是授权联邦政府协助州政府的应急救灾。在具体实践中,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和灾后实际重建工作所需的应急能力往往超出地方州政府的能力范围。196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灾难救助法案》(Disaster Relief Act),进一步拓展了联邦政府在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的救灾职责和权限。1979年,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组建美国应急管理署(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FEMA),原来由总统和其他联邦部门承担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职责统一由应急管理署负责,其中包括国防部的国内防卫职责、住房和城市发展部的联邦灾害救助职责、公共服务监管机构的应急准备职责、科学和政策办公室的地震减灾职责等(总统令12148号),几乎所有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的应急准备、灾难减缓、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等职责都归应急管理署负责。 为了对一般灾害(non-major disaster)的应急响应进行更有效的授权,美国国会开展了复杂的相关研究、梳理了各种救灾计划,并于1988年通过了斯坦福减灾与应急救援法案(Robert T. Stafford Disaster Relief and Emergency Assistance Act of 1988),该法案至今仍是美国应急管理署的职权依据。 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界贸易中心突发了令人震惊的恐怖袭击事件。2002年9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土安全法案》(The Homeland Security Act of 2002),成立了国土安全部,并将应急管理署合并到美国国土安全部。 针对联邦政府在应对卡特里娜飓风(Hurricane Katrina)灾害工作中的不足,2006年10月4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卡特里娜灾后应急管理改革法案》(Post-Katrina Emergency Management Reform Act of 2006),把应急准备职责提升至联邦政府级别。 近年来,美国应急管理发展迅速,应急立法活跃,除了关心受灾人员安全外,美国应急管理对象还涉及动物安全和救灾人员安全,比如,国会已经通过的《宠物撤退和运输标准法案》(Pets Evacuation and

国外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及其对我国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217124758.html, 国外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及其对我国启示 作者:马棉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23期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系,兰州730070) 摘要:2011年3月12日的福岛地震引发的核泄漏灾害启示我们,必须按照现代国家的基本要求,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针对未来社会的各种传统与非传统风险和危机,建立健全我国的突发事件预警应急管理体系。近些年来,突发事件呈现出的区域性特征,警示我们必须重视 区域预警应急联动体系的建立和健全。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警;区域联动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3-0214-02 2011年3月12日的福岛地震引发的核泄漏灾害使全世界人民又一次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这是继切尔诺贝利事件之后新世纪以来世界人民经历的又一次大的突发性事件。我国在近些年内接连经历了SARS、H1N1、南方特大雨雪灾害等一系列突发事件之后,政府和民众对灾害 的认知和应急处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此次核泄漏的灾害发生之后,通过灾害的影响以及对应对此次突发事件的工作经验的总结,笔者认为,建立健全我国的突发事件预警应急管理体系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近些年来,我国灾难频繁,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应急管理体系迫在眉睫。这一切都启示我们必须按照现代国家的基本要求,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针对未来社会的各种传统与非传统风险和危机,规划和设计我国的突发事件预警应急管理体系。 一、世界各主要国家突发事件预警应急管理现状 美国的应急管理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从建立并完善突发事件管理法律体系到成立联邦突发事件管理署集中管理,再到成立国土安全部下设突发事件准备局,把突发事件管理与国家安全保障相结合(任进,2004)。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岛国,加之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人为突发性事件,给日本的经济社会带来了严重影响。为了把“天灾人祸”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日本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立起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较有特色也较为成功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顾林生,2003)。

国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与危机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C)是指对免于威胁的追求,显示预防和解决危机的能力,表明对所获得价值不存在威胁和不存在受到攻击的恐惧。 A预防B危机 C安全D价值 2、以下属于国家安全的是(A) A国家主权、领土完整 B恐怖主义 C环境污染 D经济问题 3、俄罗斯联邦危机决策体制中,决策的中心是(A) A总统 B安全会议 C联邦安全局 D国防部 4、应急管理体制应以(D)为基础。 A政府 B社会 C人的安全 D法治行政 5、美国的应急管理在机构和职能设置上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B) A高度分散 B 高度集中 C职能交叉 D结构精简 6、以下对应急体制说法错误的是(C) A 常态管理 B动态管理过程 C管理比预防更重要 D标本兼治,以本为主 7、以下对美国FEMA说法错误的是(C) A指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 B美国联邦政府处置紧急事务的最高管理机构 C直接对联邦协调官负责 D总部设在华盛顿,在全国各地设有区域运作中心 8、9?11事件后,美国建立了一套五级国家威胁预警系统,并用(A)五种颜色代表从低到高五种威胁程度。 A绿、蓝、黄、橙、红 B绿、黄、蓝、橙、红 C蓝、绿、黄、橙、红 D红、橙、黄、蓝、绿 9、按照美国的五级国家威胁预警系统规定,如果发生的威胁程度属于绿色标准,国家应该采取的行动是(D) A动员紧急救护队,并评估紧急需要 B地方、州和联邦机构开展协调工作 C加强对重要地方的监视活动和评估工作 D保持安全培训和准备状态

10、制定应急管理的决策程序,最大的难点在于(D) A确定制定决策程序的主体 B决策的客观性 C决策的及时性 D及时决断和民主参与之间寻求平衡 11、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特性是(A) A多重性 B不可逆转性 C群体性 D教育性 12、教育系统一般将学校事故灾难分为(B) A 二级 B 三级 C 四级 D 五级 13、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我国需报告的法定传染病共有(D)种。 A 12 B 24 C 36 D 37 14、(A)是指利用信息网络进行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反动宣传、煽动和渗透等破坏活动。 A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B网络故障 C信息处理 D信息传递 15、较大学校突集体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C)人或出现死亡病例。 A 50 B 80 C 100 D 150 16、某区某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其处于最高额度几万元的罚款(D) A 5万元 B 10万元 C 15万元 D 20万元 1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新闻媒体擅自发布有关突发事件的真实信息,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有权对其做出何种处理决定(D) A警告 B罚款 C停止其业务活动 D以上三项都错,无权对新闻媒体做出处理决定 18、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阐述,错误的是(C) A它属于公法范围 B它具有强制性 C它是一部行政法规 D它是一部综合性法律 19、国务院和(C)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A省级 B地市级

国外应急管理的做法

国外应急管理的做法视点聚焦View Highlights 加拿大、意大利、德国等都是灾害多发国家,应急管理工作起步较早。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些国家均多次经历过伤亡重大、影响深远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并在处置过程中逐步完善了应急体制、机制和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了符合各自国情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体系,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加拿大:应急管理注重预缓解 加拿大是一个土地广袤、地理环境复杂、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同时还面临着事故灾难和流行病肆虐等威胁。为确保各方在应急行动中能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加拿大政府出台了《加拿大应急管理框架》,指导全国应急管理事务。 当前,面对不断变化的风险环境,加拿大的应急管理由注重准备和响应转为重视预防和缓解,强调政府和社会各方的责任,注重应急管理的全面性。 组织构成。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加拿大一般遵循基层可以处理的事件不上交,对类似事件采用相似的处理原则和方法,利用现有机构处理突发事件等原则。 在联邦范围内,《联邦政府紧急事件法案》和《联邦政府紧急救援手册》对应急管理事务做出了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各自的减灾管理法规。加拿大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专门机构,健全各类法规,培训救援队伍,划拨必要经费,以此来保证应急减灾工作的开展。 加拿大的应急管理体制分为联邦、省和市镇(社区)三级。联邦政府设置紧急事务办公室,隶属于国防部。省和市镇(社区)两级管理机构视情况灵活设置。加拿大组建了专门的应急救援队伍,救援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编制。救援人员专业划分很细,涉及消防救援、水(冰)上救援、建筑物倒塌救援、狭窄空间救援、高空救援及生化救援等。 工作机制。加拿大政府设立了覆盖全国的紧急事件接警中心,平时由警察负责管理。各地的紧急事件管理中心都与接警中心相通。接到报警后,距报警位置最近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从各自的值班位置同时出动去现场,由最先到达的人员负责指挥处理。 目前,加拿大形成了以家庭和企业单位自救为核心,市镇(社区)、省、联邦政府为后援的应急管理体制。省和市镇(社区)有一个由政府官员和专家组成的事件评估小组,负责对紧急事件的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预防措施。加拿大强调应急减灾的全过程管理,把减灾工作分为预防及减少灾害发生、灾前准备、救灾反应、灾后恢复四部分,更加重视预防及减少灾害发生这种基础性工作,基本形成了预防为主、防救并重的减灾工作格局。结合各地实际,加拿大各级政府针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制定了应急方案和实施计划,为处置紧急事件做了较充分的准备。政府通过宣传,强化民众的应急救灾意识。 动员和吸收非政府组织参与,是加拿大应急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加拿大灾害损失减轻协会是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公共组织,使命是开展各类预防灾害发生、减轻灾害损失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建设,并向公众和单位提供咨询和教育。非政府组织协助政府做了大量减灾管理工作。2008年1月9日,经过近7年的筹备,加拿大出台了《国家减灾战略》,目标是将减少灾难风险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来保护生命和建设可持续的社区。 意大利:时刻备战应急救援 意大利政府非常重视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1992年在内政部成立了国家民事救援办,2001年国家民事救援办从内政部脱离,由总理直接领导,负责全国范围的应急指挥协调和救援工作。2002年成立国家应急委员会,负责重大应急事件救援决策的协商。2004年建成了新的指挥中心大楼,建立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决策指挥系统、应急救援信息共享系统、资源配置体系和联合办公机制等。 实时监控、注重协商。意大利国家民事救援办非常注重平时的信息收集工作。民事救援办新建的指挥中心大楼内部建有监控和情况分析中心,利用网络信息通信技术与各机构的灾害监测系统相联,实时获得各种可能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例如:国家民事救援办可以随时调出全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和全国火山监测网的数据及境内8座活火山口的实况录像。另外,国家民事救援办的监控和情况分析中心还24小时关注CNN、BBC和国内各大电视台新闻节目,使工作人员随时关注社会事件的发展态势。监控和情况分析中心内火警、军队、内政部等单位派代表进驻联合办公,使国家民事救援办与上述各部门信息共享。 重视演习、时刻备战。为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家民事救援办非常重视救援演习的工作。2004年印度洋海啸地震发生后,意大利为应对以后可能发生的类似事件。于2005年10月13日至16日联合欧盟五国在西西 文/古力《安全与健康》2010.01.上 22 《安全与健康》2010.01.上 2009.12.

公司境外安全防范机制和应急预案

上海广联建设发展有限 公司 上海广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境外安全防范机制和应急处理预案 2013年3 月10日发布2013年3 月11 日实施上海广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发布

上海广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境外安全防范机制和应急处理预案 (版本A版) 文件编号:编制:黄继宏日期:2013-2-25 审核:陈红田日期:2013-3-06 批准:邵现成日期:2013-3-10 发布日期二O一三年三月十日

1总则 编制目的 为了提高公司境外项目现场工作人员应对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规范境外机构、境外项目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制定本预案。 编制依据 1.2.1《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2.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1.2.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 适用范围 1.3.1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境外项目突遇战争、恐怖袭击和因各类事故以及各种原因引发的社会动乱及群体事件对我方人员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1.3.2公司所属各分公司、事业部、项目部应按照本预案的基本原则建立和完善各自部门的境外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置预案。 应急预案体系 公司应急预案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项目部现场处置方案构成。其中,公司负责制定综合应急预案和火灾、起重机械、境外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专项应急预案,各分公司、事业部及施工项目部根据所承担工程项目实际及所在国或地区社会治安状况,针对具体的危险源和现场设施、环境等情况,制定适合的现场处置方案。 各部门要适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普及突发社会安全事件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工作原则 1.5.1规避危害,尽快做到生命保全和资产完整。 1.5.2在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指挥下,境外工程项目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境外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1.5.3境外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应立足于境外机构和境外工程项目部的自援自救,立足于中国驻所在国使领馆、商务部驻外机构和当地政府部门、警察局、安全部门以及中资机构、社会资源的支持和协助。 2境外承包工程项目危害分析 社会安全事件 2.1.1公司境外项目分布地域广,所处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安全因素,

国外基层应急管理的启示

国外基层应急管理的启示 发布时间:2008-06-05 14:22:24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作者:顾林生 摘要:通过对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及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的有关基层应急管理的研究,阐述了国外基层应急管理的理念、程序和思路,并结合以居民为 本的预警系统、安全社区建设、都市圈应急救援合作、公私合作的应急物资储备、 居民应急的“土”办法与高科技的相结合等方面,对国外基层应急管理具体实践中的 闪光点进行了总结。 二、国外基层政府应急管理程序和思路 (一)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事前准备 1.预案体系 为了提高基层民众的应急能力,使应急预案精细化,强化可操作性,是十分必要的。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除了制定全国防灾计划外,还制定了社区版的“可持续减灾计划”二美国紧急救援中心通过对已发突发公共事件的总结,不断修改应急预案,使之更详细、实用,更接近实际,更具可操作性。应急预案不仅包括交通、通讯、消防、民众管理、医疗服务、搜索和救援、环境保护等内容,还包括重建和恢复计划、心理医治等内容。预案随科技进步适时修订,并注意针对新的突发公共事件及时制定新标准,以适应应急管理的最新发展。 2.预警系统 把风险防范与管理纳入到常态管理中,建立灾害风险和脆弱性评价体系以及早期预警系统,是联合国提倡加强防灾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策略之一。印度尼西亚政府指出,没有建立早期预警系统,同时缺乏对居民的灾害教育培训,是导致印度洋海啸损失惨重的最主要原因。与此相对,日本在全国建立覆盖全面的基层无线网系统,包括户外扩音器、家庭接受器、车载无线电话移动系统,并由基层政府办公区、学校、医院、福利设施、消防等机构的防灾网络系统构成。当发生地震等灾害时,居民的第一反应便是打开电视或收音机了解灾情。 3.应急规划 国外许多城市在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中均把安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有基层居民参与的安全街区规划设计也成为一种新生事物。联合国防灾战略事务署特别强调,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必须综合考虑社区安全与降低自然危险、人为开发带来的环境影响。东京在2000年城市发展战略中就提出建设“防灾生活圈”,实现“不用逃跑的街区,安全安心的街区”的建设目标。 建设应急疏散避难场所和应急通道,能够提高灾民避难成功率。各国以平常的社区活动范围为中心,事先建设和指定避难场所。到2002年4月为止,东京在地区居民生活圈附近学校操场、神社、寺庙院内、公园、绿地、小区广场等地指定临时避难所4663处。此外,各区的小学、中学、高中和公民馆也被指定为室内避难收容所,在校内必须设立仓库,储备食品和药品、帐篷等应急物资,标准为每2人3.3平方米左右,按照学区单元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二)快速高效的事中处置 4.快速响应 重视发生灾害时的第一时间启动(先期处置)和紧急动员机制是政府应急响应能力的重要表现。以地震为例,东京政府制定了应急处置时间表,分别对灾前、灾后3小时之内、灾后3~12小时、6~12小时、12~24小时、24~48小时、48~72小时之间的主要工作作了规定。灾害后3小时之内,必须召集职员。设立灾害对策指挥部,收集受害损失信息,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