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应急管理现状和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应急管理现状和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应急管理现状和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应急管理现状和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应急管理现状和对中国的启示

导读: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迅速采取行动,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紧急事件响应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关键字:突发公共事件美国的应急机制振灾机构专业救援队伍特点和趋势

为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美国、加拿大和意大利等国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应急机制,这些国家的应急管理模式在国际社会都处于领先地位,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们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对中国有许多重要启示:建立协调一致、有序高效的指挥系统,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重要基础;快速救援的机制建设,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关键环节;促使全社会高度关注、共同参与,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根本保证。

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虽然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就某些国家和局部区域而言,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和平与安全的挑战。SARS、禽流感的袭击、恐怖活动、印度洋海啸和飓风等灾难,给人类和平与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联合国与世界各国一道,为全球安全减灾和应对各类紧急突发公共事件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国际减灾十年(1990—2000)”大规模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球已有140多个国家成立了国家减灾委员会,继续推进“国际减灾战略”行动,以减轻自然、人为和技术灾害。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迅速采取行动,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紧急事件响应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一、美国的应急机制

美国的应急管理以渗入生活所有领域中的新经济和新技术、遍布全球的恐怖主义威胁和特大灾害为三大主题。因此,美国的应急机制的内容,也以这三大主题为主。

(一)成立了由总统直接领导的振灾机构

美国在1979年3月发生了举世震惊的“三里岛事件以后,美国政府针对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成立了由总统直接领导的专门管理灾难的机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FEMA的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总署设署长办公室、总顾问办公室、国家紧急准备办公室、国家安全协调办公室、公民使团办公室、平等权利办公室和监察长办公室。署长办公室下设七个机构,即:应急准备与复原局(联邦协调官员处),内设应急处、复原处、行政处;联邦保险与减灾局,内设灾害地点测定处、工程科技处、减灾计划与传送处、规划财务和产业关系处、风险信息传送处、索赔、谅解与保险运营处;联邦消防管理局,内设国家消防研究院、国家消防规划处、国家消防数据中心、支持服务处、培训处和城市搜索救援队;外部事务局,内设国会与政府间事务处、公共事务处和国际事务处;信息技术服务局,内设信息与资源管理处、企业经营处和

系统规划与开发处;管理和资源规划局,内设人力资源处、财务与采购管理处、设施管理与服务处和气候紧急运营处;地区协调局,负责协调在华盛顿、纽约、芝加哥等城市设立的数个地区办公室的行动。

(二)红十字会和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机构

联邦政府将全国划分十个应急管理分区,紧急事态援助中心和FEMA训练中心,年资金预算拨款达30亿美元,配备2500多名全职员工和4500多名后备保障人员。FEMA既是一个直接向总统报告的专门负责灾害的应急管理机构,同时又是一个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协调决策机构。一方面,负责联邦政府对重大灾难的预防、监控、响应、救援和恢复重建工作,减少各种灾害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另一方面,根据灾情制定具体的战略规划和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作为应对紧急事态的指导性文件,以便各应急管理部门按照决策指令协同行动。FEMA的组织机构和职能在联邦响应计划(FRP)、CONPLAN等文件中都有着明确而详尽的规定。作为事后管理的牵头机构,FEMA根据其法定的权威负责管理和协调州、地方政府处理联邦事后管理事项。2001年9月11日9.11事件后,美国政府又于2002年立即成立了“国土安全部”,把FEMA及许多相关部门聚集在此部下,力求解决上述国家重大国土安全问题。FEMA负责重特大紧急事件的响应,一般紧急事件则由9.11城市应急中心指挥、协调和响应。

(三)分工明确训练有素的专业救援队伍

美国联邦、州、郡、市都有自己的紧急救援专业队伍,它们是紧急事务处理中心实施灾害救援的主要力量。紧急救援队伍为了适应各类灾害救援的需要,又被分成若干功能组,各功能组相互配合,相互衔接,共同完成救援工作。救援队伍又分为联邦紧急救援队和各州、郡、市救援队。

1、联邦紧急救援队。联邦紧急救援队伍被分成十二个功能组,每组通常由一个主要机构牵头,负责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它们分别是:运输组,由交通部负责,主要提供民用和军用运输支持;联络组,由国家通讯委员会负责,提供通讯支持;公共设施和公共工程组,由国防部和工程兵共同牵头,负责恢复基本的公众服务和设施;消防组,由林业局和农业部共同牵头,负责侦察及扑灭荒地,乡村和城市火灾;信息计划组,由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牵头,负责收集,分析和传播消息,制定计划,帮助整个联邦紧急救援和恢复行动;民众管理组,由美国红十字牵头,负责管理受灾民众,分配食品,临时收容所,救援物资等事项;资源,人力组,由公众服务署牵头,为联邦各个机构提供设备,材料,必需品和人员;健康,医疗服务组,由卫生部负责,为公众健康和医疗需要提供帮助;城市搜索和救援组,由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牵头,负责找到并救出陷在倒塌建筑物中的人员;危险性物品组,由美国环境保护署负责,支援联邦对石油渗漏或可能发生的渗漏及危险性材料做出反应;食品组,由食物消费者协会和农业部共同牵头,负责确认食物的需求量,保证食物能到达受灾地区;(能

源组,由能源部负责,恢复电力系统和燃料供给。

2、各州、郡、市救援队。各州、郡、市救援队也有自己的功能组,负责地区救援工作。参加功能组的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持证上岗。专业人员的培训通常达几百个小时,甚至更长;培训内容因职位的不同而各异。如,搜索狗的训练者,其资格证书包括书面和口头的考试,考试内容有关于搜救策略,指令和指令技巧,狗的控制等技术。即使是搜索狗也必须获得资格认证。资格认证也不是一劳永逸,要随着技术等的变化,进行再培训和再认证。专业人员还要参加各种演习,提高实战能力。通过各类培训,专业人员基本上都掌握了一种甚至多种救援技能。同时,他们还负责指导基层组织,志愿者组织的救援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救援技能。

(四)应急管理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1、应急反应标准化、自动化。标准化主要体现在应急术语的标准化,应急成员单位衣服穿戴规范化和灾害事件所处状态表现形式规范化。如在灾害发生后,各救援成员单位根据预先安排好的地点,穿上指定颜色的服装,按照应急预案所规定的应急术语进行工作,在工作面板上简单明了地用不同颜色展现目前事件发生过程和救援情况。近年来,美国各级应急处理中心通过使用最新技术,不断完善信息系统功能,提升与各职能部门间的沟通能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保证应急组织成员单位的快速反应能力。一旦某一指标达到警戒标准,应急处理系统就会自动启动,进入工作状态。

2、应急预案精细化。通过对已发突发公共事件的总结,紧急救援中心不断修改应急预案,使之更详细,实用,更接近实际,更具可操作性。应急预案不仅包括交通,通讯,消防,民众管理,医疗服务,搜索和救援,环境保护等内容,还包括重建和恢复计划,心理医治等内容。同时注意对新的突发公共事件及时制定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适时修订旧标准。

3、联动机制效率化。实施紧急救援,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动至关重要。目前,美国联动机制主要靠应急处理小组或应急处理委员会的成员构建及各种突发公共事件预案,计划予以保证。美国紧急救援中心根据事件的层次和特点,决定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分工和合作关系。为了确保联动机制的高效,行政长官(总统,州长,市长)是应急处理的第一责任人,相关行政部门和机构是应急小组或委员会的成员单位;应急预案和计划对相关单位的责任给予了明确规定,便于行动的实施。

4、参与的大众化。在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援过程中,大众力量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专业救援力量不足时,大众力量更是防灾减灾,实现自救,互救不可缺少的力量。目前,美国民众对防灾减灾热情很高,通过社区救灾反应队、美国红十字会、教会组织、工商协会紧急救援组织、城镇防震行动议会等基层组织、非政府组织、志愿者组织参与救援工作。

5、应急处理宣传的透明化和信息共享化。各级政府不对媒体封锁信息,有专门针对记

者的现场信息发布点,注重各种媒体在紧急救援中的作用。应急处理中心的信息系统,相关成员单位均可以进入;紧急处理中心可以进入国家的一些信息系统,如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资源信息系统等,及时获得所需要信息,更好地为救援工作服务。

二、加拿大的应急机制

从20世纪60—70年代着手建立应急管理机构,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考验,加拿大已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行之有效的应急系统。

(一)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处理原则

加拿大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一般遵循如下原则:一是基层化解,即力争在最基层解决问题,基层可以处理的事件不上交;二是同类推断,即对类似事件采用相同的处理原则和相似的处理方法;三是资源整合,主要利用现有机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而不是在事件发生后临时组建一个机构;四是统分结合,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时,集中做决定,分散处理问题,各地区处理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

(二)建立应对紧急事件的法制保障

加拿大有完善的紧急事件管理(应急救援)法律体系。在联邦范围内,《联邦政府紧急事件法案》和《联邦政府紧急救援手册》对应急管理事务做出了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各自的减灾管理法规。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专门机构,健全各类法规,培训救援队伍,划拨必要经费,以此来保证应急减灾工作的正常开展。如规定紧急事件管理机构是政府机关,只有选举产生的各级政府首脑才有权宣布本地区进入紧急状态。在紧急事件管理部门工作的官员,每年还要进行不预先通知的紧急事件处置演练。各级紧急事件管理部门每年都要拟制经费计划,用于拟制(或修改)本级应急计划(预案),训练人员和部分基础设施建设。

(三)构建应急事务管理的组织架构

加拿大的应急事务管理体制分为联邦,省和市镇(社区)三级,实行分级管理。在联邦一级,专门设置了紧急事务办公室,隶属于国防部。省和市镇两级管理机构的设置因地制宜,单独或合并视情而定。如安大略省,专门设立了省紧急情况管理署,与督察、消防一起隶属于省公共安全与保卫部。各级应急事务机构负责紧急事件的处理,负责减灾管理和救灾指挥协调工作,监督并检查各部门的应急方案,组织训练并实施救援。各级应急事务管理部门下设紧急事件管理中心,是协调机构,而不是权力机构。根据紧急事件的不同种类,中心可隶属于任何一个部门,在该部门的组织下负责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如发生火灾由消防部门负责,发生交通事故由交管部门负责。对于法律上没有明确的特殊重大的事件,各部门之间通过协调机制处理。例如,安大略省有21个核电站,就核事故问题,联邦政府与安省政府签订了《应急救援计划谅解备忘录》,作为发生核事故后的协调准则。

(四)加强应对紧急事件的队伍建设

加拿大组建了专门的应急救援人员队伍,他们属于国家公务员编制。救援人员专业划分很细,涉及消防救援,水(冰)上救援,建筑物倒塌救援,狭窄空间救援,高空救援及生化救援等。各级政府投入巨资,购置了先进的救灾设备和救援人员防护装备,保证在遇有危急时能及时进行援助。各类专业救援人员除实际救援训练外,必须学习相关的理论课程并通过考试。每类救援人员的资格都有严格的规定,如生化救援人员要同时获取水(冰)上救援,狭窄空间救援,高空救援及生化救援四种资格证书,而且每年训练时间要在1150小时以上。此外加拿大还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志愿者队伍,在应急事件的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如安大略省共有525支消防队,其中69%的消防队全部由志愿者组成。

(五)明确应对紧急事件的工作机制

1、统一接警。9.11电话是政府设立的紧急事件接警中心,其网络覆盖全国各地,平时由警察负责管理。各地的紧急事件管理中心都与9.11电话接警中心相通。当接到报警后,距报警位置最近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从各自的值班位置同时出动去现场,由最先到达现场的人员负责指挥处理。当现场指挥认为事件严重,超出了他们的处理能力时,便会报告紧急事件管理中心,请求上级协助处置或支援。

2、分级管理。加拿大目前形成了以家庭和企业单位自救为核心,市镇,省和联邦政府为后援的应急管理体制。《联邦政府紧急事件法案》把紧急事件分为四类:一为公共安全事件,指危及公众安全的严重自然灾害或大型意外事故;二为公共秩序事件,指严重威胁国家或地区正常秩序的人为事件;三为国际事件;四为战争事件。由于加拿大的资源主要掌握在各省手里,所以前两类事件一般由各省,市负责处理,必要时联邦政府予以协助:后两类事件由联邦政府负责处理,各省配合支持。省,市紧急事件管理部门有一个由政府官员和专家组成的事件评估小组,负责对紧急事件的危害程度做出评估,提出是按预定计划处置,还是报上一级政府或是宣布本地区进入紧急状态的实施建议。进入紧急状态后,对于短期事件,要制定24小时、48小时处置计划;对于延续时间较长的紧急事件,要拟定更长时间的计划。各个家庭也有义务在72小时内做好自救工作,并强调受灾人员之间的互援。

3、协同配合。在处理紧急事件过程中,进入紧急事件管理中心(部门)工作的官员数量,由中心主管根据事件危害的严重程度来确定。对于一般事件,由几个与所发生事件主要相关政府部门的官员一起协调解决;如果事件严重,危害较大,所有相关政府部门负责紧急事件的官员,都集中到紧急事件管理中心,集中讨论决定如何处置。

4、各司其职。紧急事件管理中心的计划部门,根据对现场情况的分析研究,指导救援现场的行动并把分析研究结果向管理中心通报;物质保障部门协调解决人力,食品,衣物和救援设备;财务部门负责提供资金,对救援行动中各项开支和社会各界的捐助进行统计,记录,对事后的支付,赔偿提出处理意见。

5、及时发布。加拿大政府认为,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政府有责任向公众提供真实灾情。如安大略省紧急情况管理署专门设立了联合信息中心,负责向媒体,公众发布相关灾害信息,保证公众及时,不间断地获得灾害的各种信息。这样做既消除公众中产生的某些不必要的恐慌,又制止谣言在社会上扩散,减少媒体对灾情的不实报道,为把各类灾害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争取到宝贵时间。

(六)应急管理的预防措施

加拿大十分强调应急减灾的全过程管理。他们把整个减灾工作分为预防及减少灾害发生,灾前准备,灾时救灾反应,灾后恢复四大部分,而且更加重视预防及减少灾害发生这种基础性工作,基本形成了预防为主,防救并重的减灾工作格局。预防工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未雨绸缪。各级政府从实际出发,针对本地区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都制定了本地区紧急事件应急方案和实施计划,为处置紧急事件做了较充分的准备。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居民都能按照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规范自己的行为。

2、广泛宣传。政府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充分的宣传,强化民众的应急救灾意识。加拿大政府在每年三月的第一周举行紧急预案周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散发自助手册,建立信息亭和进行信息交流,以增强公众对紧急预案的关注。政府减灾管理部门或非政府社会团体也经常组织减灾公众教育宣传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比较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公共组织经常对幼儿和青少年开展形式多样的逃生救护教育。

3、社会动员。动员和吸收非政府组织参与应急管理,是加拿大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如加拿大灾害损失减轻协会是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公共组织,使命是开展各类预防灾害发生,减轻灾害损失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建设。并向广大公众和单位提供咨询和教育,使大家懂得灾害发生后的自救互援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职责。这些非政府组织协助政府做了大量减灾管理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意大利的应急机制

意大利政府非常重视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1992年在内政部成立了国家民事救援办,2001年国家民事救援办从内政部脱离,由总理直接领导,负责全国范围的应急指挥协调和救援工作。2002年成立国家应急委员会,负责重大应急事件救援决策的协商。2004年建成了新的指挥中心大楼,建立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决策指挥系统、应急救援信息共享系统、资源配置体系和联合办公机制等。

(一)实时监控、注重协商

意大利国家民事救援办非常注重平时的信息收集工作。民事救援办新建的指挥中心大楼内部建有监控和情况分析中心,利用网络信息通信技术与各机构的灾害监测系统相联,实时获得各种可能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例如:国家民事救援办可以随时调出全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和全国火山监测网的数据及境内8座活火山口的实况录像。另外,国家民事救援办的

监控和情况分析中心还24小时关注CNN、BBC和国内各大电视台新闻节目,使工作人员随时关注社会事件的发展态势。监控和情况分析中心内火警、军队、内政部等单位派代表进驻联合办公,使国家民事救援办与上述各部门信息共享。

(二)重视演习、时刻备战

为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家民事救援办非常重视救援演习的工作。2004年印度洋海啸地震发生后,意大利为应对以后可能发生的类似事件。于2005年10月13日至16日联合欧盟五国在西西里大区举行了联合救灾演习。该演习假想在意大利南部工业区发生海底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意大利、法国、希腊、葡萄牙、瑞典和英国各派出了15人组成75人的联合救援队,进行为期三天的联合救援演习。欧盟其他19国派观察员参观演习,联合国人道主义协调办公室、世界卫生组织的观察员也到了现场。

(三)协调一致、应急救援

为成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当有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国家民事救援办立即对发生事件的损失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再决定是由市政府、省政府、大区政府、中央政府来组织应对和救援。必要时申请宣布“紧急状态”,并在国家民事救援办的协助下,由政府将各部门协调起来,联合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在整个应对过程中,国家民事救援办主任直接向总理负责。2003年意大利总理签署法令,在紧急状态下,国家民事救援办主任作为总理特派员全权处理处除内政部长权力以外的其他一切活动。

(四)科学评估、减少损失

为准确判断灾害的形势,国家民事救援办非常重视灾害评估的工作。国家民事救援办内设地理监控和情况分析中心和制图中心,可以综合处理不同类型的矢量和向量数据。国家民事救援办与国家研究委员会等研究机构密切合作,应用各种最先进的灾害评估数学模型,建立了自己的灾害评估系统,为判断灾害走势、预测结果及救援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四、美、加、意应急管理对中国的启示

为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多年来,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的若干规定,特别是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我们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的建设指明了方向。然而,要让预案深入人心,并转化为能够随时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实际行动,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的应急管理对中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的建设和完善都有重要的启示:

(一)高度统一的指挥系统是应急管理的重要基础

当代社会信息瞬息万变,情况错综复杂,随之伴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往往会突如其来,猝不及防,从而使得任何一个部门,有时甚至是一级政府,即使水平再高,能力再强,也难以单独应对大规模的突发公共事件(如印度洋海啸),为此有必要建立一种“统分结合”的机制:即平时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职责,确保其“守土有责”;战时必须形成资源统一配置、部门

统一协调、力量统一指挥的快速应对机制。反观中国目前的现状,各系统、各部门各自为政的力量较强,政府统一指挥协调的机制相对较弱,关键是缺少一个快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有效载体和指挥平台。因此有必要在省一级政府和一些大中城市率先建立公共危机应急指挥中心,同时逐步尝试建立跨行政区域的协同体系,便于统一配置资源,协调各种关系,提高应对效率。例如,中国南宁、深圳、广州、等市率先成立的“城市应急联动中心”,北京、广州、深圳、杭州、成都等地分别开始建设应急联动系统,尝试利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集成技术,将110、119、122甚至12345等各种资源连为一体,在建立跨警种、跨地区的应急指挥体系上作了有益探索。上海市于2004年年底启用的“市应急联动中心”,不仅已将110、119和122三台合一,而且拟将120并入此系统。这个又名为“110指挥中心”的机构,被国际刑警组织认为是世界16大城市应急指挥中心最大的一个,且已被正式定为直属于市政府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中心。这些举措显然都借鉴了国际上的一些有效经验和做法。

(二)快速救援的机制建设是应急管理的关键环节

一要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努力把预案文本转化为人们的主动责任意识,这是机制形成的重要前提。2006年以来,中国各地基本上完成了围绕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各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这是各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一切应急工作的基础。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通过宣传教育,让预案深入人心,并转化为能够随时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实际行动,防止预案一经通过便被束之高阁或突发公共事件临头才“临阵磨刀”的倾向。另外,由于预案在形式上是一种静态的书面文本,而突发公共事件却往往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变化之中,因此预案再详尽周全也难以预见一切、包罗万象,有一定的时滞性。而且体系纷繁,容量较大,一时难以迅速全面地予以把握。因此有必要在继续“强化”、“深化”研究并逐步完善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分化”、“简化”,如可以预案为纲领文本,通过印发解读简本、开发软件、设置电子触摸显示屏、制订解释性办法等多种方式,使之深入浅出,使人简便易行,让静态物质尽快转化为动态机制。

二要着力关注静态预案和动态突发公共事件之间的“时延”矛盾,以灵活循环的动态机制来弥补静态预案的不足,真正让机制(而不仅仅是预案和人)发挥作用。具体方法有:动态示警:即以媒体、网站等多种形式及时公布突发公共事件动态和处置方法,如美国9.11事件中反映最快、对人们帮助最大的是政府门户网;在地震多发国日本,一有震感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打开电视了解震情;缺陷弥补:即联动体系链中某个环节若出现问题,运行机制能及时反应,并采取其他手段迅速替代。如芝加哥等地都建有备用视频指挥中心以防不测;损毁复原:即主要体系如受损甚至瘫痪,整体预设机制能自动生成并发挥作用。在2003年“8.14美加大停电事件”中,美国东北部大部分地区电力几乎被全面切断长达30个小时,指挥体系本身也受到重大影响。由于9.11后联邦政府所建的应急指挥体系已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因而确保其“动脉”即使被切断,“中枢神经”仍能发挥作用,相应的损失也被减少到最低限度。

三要针对目前各自为政、相对分散而各级指挥中心一时又难以健全的状况,通过定期合成演练、定时定点抽测等方式,检验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联动能力,以增强协同意识,强化指挥权威,提高整体水平。同时还可逐步探索建立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的评价体系,定期对其监测预警、指挥控制、救援保障等能力指标进行考核,对所在地当年的突发公共事件指数进行测评,“突发公共事件指数”一般是当地当年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次数、人员伤亡数、财产损失额等指标与此前若干年平均数比值基础上的加权平均数),使突发公共事件真正成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警钟长鸣的责任意识,成为持之以恒的工作常态,成为能在任何情况下以动制动、以变应变的长效机制。

(三)理性的国民危机意识是应急管理的根本保证

理性的国民危机意识是构建在完备的法律框架的基础上的,而法律的框架应该是构筑危机管理体系的前提。因此,需要法律规定:有法定权力的指挥、协调机构,有明确的责任和有效的权力的执法机构,有在不同规定范围内的信息分享和沟通等。同时,也要对不同的组织职能、运作方式、管理权威进行定期的法律适用性的评价,以保证管理活动的有效性,使整个危机管理工作都处于法律的框架中,依法指挥、协调、运作、管理。尽管在新的世纪,越来越多的非自然的突发公共事件给监测、预防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但是,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已经从反射式的反应模式,到以注重预防、充分准备、反应迅速、应对协调的综合系统模式。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或缓解,将是现代危机管理的一个趋势。20世纪以来,自然、人为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灾害、疾病、战争、恐怖主义、网络犯罪等不断给人类社会的发展、稳定造成巨大的影响,突发公共事件涉及、影响到全社会的方方面面,危机管理要靠全社会的力量,因此,全社会要有危机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各级政府组织、各种社会组织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要克服慌乱,沉着有序地应对。

现代突发公共事件一般具有这样几个特征:隐性因素多于显性因素,离散性因素多于集中性因素,不确定因素多于确定性因素,预测性因素多于现实性因素。只要我们还不能准确预知和控制所有无序因素的产生和演进,突发公共事件就是不可避免的。而现实中最先接触突发公共事件并受其伤害的往往是社会公众,特别是一旦发生类似印度洋海啸这样大规模的突发性公共危机,政府、军队甚至国际社会的力量再强也有限度,施救的速度再快也有时滞,所以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公众自身的危机意识和自救能力,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有针对性的培训方式和广泛的社会动员机制,真正让全社会来共同关注、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因此,国民危机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政府危机管理的效果,理性的国民危机意识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应急管理的根本保证。

我国当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相对比较落后。银行风险意识淡薄,特别是不断增长的不良资产,已经成为当前银行要解决的最突出的问题。由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工具、管理技术等方面的落后,信用风险管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我国信用风险总体规模巨大: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不良贷款当中。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货款一直是比较严重的。截至2007年底,我国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仍高达为6.7%,不良贷款额为12009.9亿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8.0%,总额为11149.5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情况好些,不良贷款总额为860.3亿元,比率为2.1%;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11.5亿元,不良贷款率3.0%;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30.6亿元,不良贷款率4.0%;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具体的表现可以归结起来在个人或企业、中介机构、地方政府和司法失信。 1.企业失信总的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在注册资金上作假。企业要想在银行贷款,必须经过企业资产审核,注册金金额限制审核。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注册金存在不实现象。第二,在财务会计上作假。为了蒙蔽银行,企业会做争取银行贷款时虚增利润和资产,降低本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第三,利用各种手段逃菲银行债务,造成银行的损失。据调查显示,将近70%的企业选择拖欠贷款、税款等逃废银行贷款。有的是公然赖账、恶意拖延时间不在贷款催收通知书上签字直到诉讼失效为止;有的是做破产销债,表面上企业是破产了而实际上是企业为了逃废银行债务,暗中把资产转移后再申请破产的。还有的是采取“金蝉脱壳”法将企业的有效资产拿出来成来新的公司,而贷款却挂在了破产后的企业名义上,这就使得银行贷款成了一死帐而无法短时间内收回。 2.中介机构失信。有些会计事务所为谋一举私利帮助企业出具假验资,作假帐、发布一些虚假财务信息迷惑银行管理者而错将款项贷出;有些资产评估机构故意高估借款企业的资产或抵押物的价值,给银行错误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商业银行作出错误判断,造成最后信用风险提高。 3.地方政府的失信。地方失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官不管旧账”的现象,上一任领导欠下的银行债务,新任负责人不承认以致搁置一旁不予治理,使得银行贷款成为坏账;第二,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的发展,出面给企业连线从银行获得贷款,在贷款下来后就不再管理企业或个人是否已还银行贷款,不从中协调双方的事物进展。 4.司法失信。在受理银行诉讼案上相关司法部门以立案条件不符合、政府干预大等理由不立案,不出面处理;对一些有胜算的案件不认真执行,导致商业银行在赢了官司的情况下还要赔钱这一现象;有些司法部门的考核制度也间接地影响了银行信用风险,在有的部门以个人的业绩与结案率直接挂钩,潦草结案来处理一些案件,而不管最后的双方利益如何。 额32.2亿元,不良贷款率0.5%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信息披露的不足

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经验与启示_王左丹

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王左丹 (华南师范大学党办,广东广州510631) 摘 要:在国际志愿服务大发展的背景下,志愿服务起源地美国、英国以及与我国地域文化相似的日本、韩国的志愿服务活动也在蓬勃发展,形成了参与全民化、管理体系化、运作市场化、教育课程化和研究阵地化的模式,探析以上四个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成功例案,为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国外; 大学生志愿服务; 经验;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13)07-0095-03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p Voluntary Service Overseas WANG Zuo -dan (Party Committee Office,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Guangdong 610631) Abstract :Voluntary service has been flourishing in the USA and the UK )places of origin for voluntary service,and Japan and Korea )places si milar to China in regional culture.It has achieved greatly in citizen participation,managemen t systematism,marketization,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 m and research base.By analyzing some successful cases i n the above four countries,experience would be abstracted to provide enlighten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college students p voluntary service. Key words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p voluntary service; experience; enli ghtenment 收稿日期:2013-05-29 作者简介:王左丹(1962-),女,辽宁宽甸人,华南师范大学讲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的研究。 综观世界,第三部门的勃兴,减轻了政府的行政成本,发挥了很好的/补台0功用,推动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各国第三部门参与/社会管理0水平已成为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在中国,第三部门以志愿组织为主体,其成员又以高校青年大学生为生力军。为此,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水平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经验,主要有两条进路:一是借鉴志愿服务起源的欧美发达国家经验,二是借鉴地域文化相仿的亚洲发达国家经验。欧美发达国家推介美国、英国经验;亚洲发达国家推介日本、韩国经验。 (一)美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 美国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工作历史悠久,归结起来,美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16世纪中叶的萌芽发端期、工业革命后的形成确立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成熟发展期和目前的深化拓展期。 据5美国志愿者活动6报告(2008年7月7日由美国国家和社区服务社团公布)统计,2007年美国约6080万16岁 以上的人参与社区志愿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间约81亿小时,为经济社会创造价值超过1580亿美元,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志愿者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 (二)英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 英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主要推动四方面工作:一是推动社区服务。英国的/做起来0、/千年志愿者0等计划皆以社区为单位,大力提倡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为社区少年儿童提供课业辅导、专业咨询、假期或课后陪伴等活动。二是志愿服务和促进就业结合。例如, /马克社区0(Community Mark)积极推动就业劳工投入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行列,贡献个人经验与专业,协助解决社区面临的现实问题。三是推动服务弱势群体。部分大学生志愿组织主要以提升少数民族或弱势群体的志愿服务意识为目标,进而改善其志愿服务品质,并且为少数民族或弱势群体提供相关服务资源。四是发展志愿服务文化。大学生志愿者通过从事志愿服务活动,协助公共事务的开展,借此推动并发扬志愿服务文化。 (三)日本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在社会福利、环境保护、青少年教育、终身教育及国外援助等 第32卷第7期 怀化学院学报 Vol 1321No 172013年7月 JOURN AL OF HUAIHU A UNIVERSITY Jul .2013

国外的应急管理现状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水平 1、美国的应急运行机制与应急管理中的法律规范 美国应急管理体制实行联邦政府、州和地方三级反应机制。美国最高应急管理机构是国土安全局,原负责应急事务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于2003年并入国土安全部,是其最大的部门之一。 各州及大型城市的应急管理机构中都设有应急运行调度中心,为应急工作涉及到的各个部门和单位常设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配备相应的办公、通讯设施。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或进入紧急状态,各有关方面代表迅速集中到应急运行调度中心,进入各自工作状态。调度中心根据需要实行集中统一指挥协调,联合办公,确保应急工作反应迅速、高效运转。 美国联邦政府应急管理是以《减灾和紧急救助法》授权,按照《联邦紧急响应计划》部署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联邦紧急响应计划》是由参加计划的27个政府部门机构共同签署,各部门责任和任务在应急计划中得到明确界定。当计划启动时,各有关部门即可直接按各自的职能分工采取协调行动,形成了协调联动机制。“”后又出台了《使用军事力量授权法》、《航空运输安全法》、《国土安全法》等相关法律,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2、日本的灾害情报通讯网络体系与公民的自救意识及志愿行动 一般而言,灾害情报的收集和对灾情变化的及时把握,对制定救灾对策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全方位的灾害情报覆盖方面,日本政府建立了气象防灾情报、地区气象观测情报、河流流域情报、道路灾害情报等各种情报系统,在顺利地传达情报方面,日本政府建立起连接国家机关的中央防灾无线网,连接全国消防机关的消防防灾无线网络以及连接各地方政府防灾机关的都道府县、市街村防灾行政无线网络等,覆盖全国的防灾专用通信网络。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除了政府的高效危机管理能力之外,民众也具备良好的灾害自救能力,各社会团体也体现出了高度的志愿者精神。在凤凰网的日本震灾专题报道“日本何以处‘震’不惊”一文中,我们通过若干张图片清晰地看到,日本民众在此次大震灾中所表现出来的冷静、谦让、理性和忍耐等等精神难能可贵。日本国民在自然特性和文化特征中培养出的坚强和隐忍精神,实现了日本人在大灾大难面前总能应对有理、有序、有情、有力。

城中村改造的国内外经验和启示

城中村改造的国内外经验和启示 时间:2010-04-24 作者:韩斌,李笠来源:资源网 纵观世界城市发展史,城市贫困和贫民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曾经或者正在面临贫民窟或者类似贫民窟问题的困扰。一个明显的规律是,发展中国家当前面临的贫民窟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曾在发达国家发生;同时,当今的发达国家依然或多或少地存在贫民窟问题,贫民窟并没有因为发达国家完成了城市化进程而消失。 正因如此,全球应对城市贫民窟挑战的政策具有了一定的延续性,并大致经历了几个“住房战略”演变阶段,即,住房供应和清除贫民窟→场地和服务→贫民窟的升级改造→使用权保障。 而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最早的“城中村”现象开始出现,而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城市用地急剧膨胀,需要通过征收周边农村的土地获得扩展的空间,农村土地逐步被 蚕食,大量实行集体所有制、农村经营体制的村落被城市建设用地所包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城中村”便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而随之产生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亦日益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健康和谐发展的痼疾。 在这个渴望和谐的时代,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城中村”作为与城市发展不和谐现象的缩影,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已成为我国城市健康和谐发展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1 国外城中村(贫民窟)改造历史和经验 1.1 巴西 在巴西,相当数量的城市人口居住在非正式的或不合法的居民区中,常常占用公共土地。据统计,贫民区人口约占里约热内卢全部居民人口的25%。这些贫民区是一些外来打工者的家园,但是其卫生条件极差,常常遭受自然灾害和犯罪的侵扰。 1.1.1在社会政治以及地理上把贫民区纳入这些城市。 80年代初期,许多城市努力规范或把贫民区纳入到城市有机体内,从法律上认可它们。巴西在全国范围实行了新的规划措施,允许把某些居民区指定为“特殊社会利益居住区”,以便于规划和对各个区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要求。 1.1.2保证投资支持贫民区的改造 政府改变了过去反对贫民区的做法,无偿向居民提供建筑材料和资金。巴西应用经济学会1998年的一项研究表明,至少794个市政当局制定了贫民区或“非正规居民区”的改造计划,其中约506个市政当局的改造计划包括在不同形式上实现土地占有的规范化。

国外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经验借鉴

2 国外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经验借鉴 2.1国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经验总结 2.1.1健全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科学健全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控和经营管理的最核心的制度保障。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十分注重信用风险管理的集中化,其中德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在一定时期内做得最好,在内部建立了独立、垂直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模式,如下图所示。 德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委员独立于风险管理委员会之外,直接听命于董事会,独立负责信用风险监控制度、信用风险转移及分散策略等的制定和管理。风险管理委员则负责操作性风险、利率风险等的管理工作。在下一个层级设置证券交易部、信贷部、基金管理部、国际业务部等职能部门,以保证商业银行资金安全和提高政策执行效率。由此看出,集中化的管理模式比较于非集中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做到更有针对性管控银行信用风险,因此被广泛采用。

2.1.2科学的授信业务授权机制 西方银行业普遍采用个人负责制的风险管理审批模式,分权管理的趋势日益增强。不同专业级别的人员具有不同的审批权限,专业级别与行政级别相互独立,审批权限的设置和管理由风险管理部门进行。这一审批程序和授权机制保证了活跃的国际性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高效运作和内部的相互制约。 以德意志银行为例,德意志银行的10位高级审批人员分布于纽约、伦敦和香港三地,这些人员有三个主要特点:1不需要管理职员;2做出重大决定;3负责资产组合和授信政策分析、回顾。任何一笔授信业务(20亿欧元以下)有两名审批人员双签即获通过。这10名高级审批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转授权,但所有的转授权也都要实行个人负责制。在确定授权和转授权时,都要综合考虑业务品种、个人经验、知识结构、业绩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 从总体来看,推行个人负责制利大于弊,它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充分利用专业人员的工作经验,调动其积极性,同时可以明确责任,避免出现共同审批无人负责的情况。 2.1.3科学的二维风险评级体系 虽然活跃的国际性商业银行采用的风险评级体系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采用的都是科学的二维评级系统。这些国际性大型商业银行不但进行客户评级,而且进行债项评级,商业银行对于每个客户的风险级别的认定都是基于这两项评级的综合结果。对债项特征进行单独评级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在存在着诸如抵押、优先贷款等需要对特定贷款的偿还能力和意愿进行评价的情况下,应选择贷款本身作为评级的对象,这样才能更准确的度量商业银行的风险敞口。 以法国兴业银行为例,法国兴业银行评级尺度的基准为预期损失(expected loss),其公式为: 预期损失=违约概率*违约损失 同时,对违约事件、时间段、损失计算方法均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其评级参

总结报告-国外的经验与启示 精品

国外的经验与启示 城市化,主要是指人口、非农产业向城市集聚,以及城市文明、城市地域向乡村 推进的过程。现代意义的城市化起于英国工业革命,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化扩 散到欧美大陆。二次大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始城市化进程,而欧美发达国家则步入 郊区化发展阶段。至21世纪初,城市人口已占世界人口的近半数。联合国有关机构 预测,不远的未来,世界大多数人口将在城市居住。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化水平(这里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并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现代化水平 的重要指标。积极推进城市化有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然,由于国情不同,各 国的城市化道路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但这些国家在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协调 发展方面的经验或教训,对我们来说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城市化的不同类 型及特点一国的城市化进程从属于该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过程。从世界范围来看,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城市化,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消极 的作用。以大都市区为特色的美国城市化。美国是一个在不断移民基础上建立 起来的城市化国家,其城市化进程脉络清晰完整,带有一定“原型”特征,同时又具 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国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19世纪初才开始工业化进程,19世纪中期起工业化进程加速,其工业发达地 区也成为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1920年,美国近半数人口在城市居住,已进入 城市时代。第二阶段,20世纪20-70年代。其中50-70年代是美国城市化 进程最为迅猛的阶段。该时期城市化有两大特点。一是郊区化现象出现。郊区化在很 大程度上是罗斯福新政大规模推动公共工程建设的结果。高速公路的建设带动人口从 中心城市向郊区迁移,促使城市向郊区蔓延,由此出现了城市向大都市区的转化。二 是城市化发展的重点逐渐转向早先经济较为落后的西部和南部。大批新的城市中心在 新兴高科技行业以及国防工业的支撑下崛起。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美 国郊区化进程更加迅速,部分地区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即城市人口向农村迁移。 伴随郊区化的进程,大都市区的数量不断增加。1990年,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大都 市区数量达40个,人口占总人口的51.5%,美国成为一个以大型都市区为主的 国家。美国的郊区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伴随人口郊区化,先后出现了制造业、零售业、个人服务业和办公业的郊区化。大量的就业岗位迁到郊区,形成现代化 的中心区。中心城市由于受到了周边郊区城市的有力挑战,人口不断减少,而产业的 转移又造成自身功能的衰落。到20世纪70年代,由郊区化导致的中心城市财政危机、失业、种族骚乱、贫困等问题持续恶化,衰落的中心城市成为美国社会问题的中心,造成很大的社会压力。从80年代起,一些老工业城市针对旧城衰落采取许多振 兴对策,部分城市如纽约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或旧城的再开发,吸引中产阶级从郊 区回迁中心城区,使中心城区经济重新焕发生机,这种现象被称为“再城市化”或 “中产阶级化”。不过,人们对“中产阶级化”也有争议,反对者认为旧城改造往往 以少数民族或低收入阶层居住区为对象,这些弱势群体成为中心城区“中产阶级化” 的牺牲品。由政府引导的日本城市化。日本城市化开始于明治维新时期,但直

我国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416618528.html, 我国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作者:孙巧寅 来源:《大经贸》2018年第09期 【摘要】我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行了第一张信用卡,在这之后我国的银行信用卡业务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在银行业务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逐步成为各个商业银行之间进行竞争的重要手段,在人民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使用信用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这当然刺激了我国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以及规模的扩大,但同时商业银行在开展信用卡业务时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本文基于此种观点,对我国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此提供借鉴。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 引言 自从1985年发行第一张信用卡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发展至今,信用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拓展自身业务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信用卡业务对于商业银行自身竞争力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此种发展背景之下,商业银行针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纷纷积极拓展相关业务,开展信用卡营销服务,信用卡业务产生的利润也随之逐年上升。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巨大的利润促使下,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规模不断扩大,然而也同时存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由此,银行信用卡的不良发卡比率呈现上升状态,随之而来的就是商业银行信用卡的风险不断提高,为信用卡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在此种背景下,如何在保证行业发展不受影响的同时,控制信用卡风险在合理范围内,积极寻找解决办法以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成为了商业银行获得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此种观点,对我国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建议:提高对于风险的应对能力;提高对于风险的预警能力;促进部门之间团结合作,加强沟通,以期为此提供借鉴。 一、商业银行信用卡的风险种类 商业银行信用卡的风险种类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欺诈风险、操作风险三大类。 (一)信用卡的信用风险 在此种风险种类下,商业银行信用卡涉及的两大主体成为了其主要来源,即银行卡使用人以及银行。首先,在信用卡行业内部,银行在收到信用卡办理申请后,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对申请人的收入信息以及经济水平进行核查,并且对其还款能力做出一定的预估,在必要的情况

国外大学建设创新团队的经验与启示

国外大学建设创新团队的经验与启示 摘要: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是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本文列举了部分国外大 学在建设创新团队上的经验,分析了中外大学在这方面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得出 了国外大学成功经验带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高校创新团队经验启示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以及国家“九五”规划、国家“211工程”“985 工程”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为高校科技工作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高 校不仅是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还是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以及高科技产业 化的生力军。 近年来,教育部着重规划并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包括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重大科研项目的凝练和组织、科技创新环境的 营造等。高校以推动教学、科研和服务的有效结合为目标,以不同层次高校分工 协作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传播和应用前后衔接、协同互动为中心,加强科技创 新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的提高,可以说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正在日趋形成。但也应 当看到,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也面临一些困难,亟待解决,概括起来主要有:科技 经费严重不足成为制约高校科技创新的瓶颈;整合科技队伍缺乏有效的凝聚机制,较难产生重大成果或突破;技术转移上的困难对科研工作有负面影响。欧美各国 大学在激励科研创新和技术成果产业化方面比我国走过更长的路,有许多值得借 鉴之处。 一、科技经费的来源 各国投入大学的研究与开发经费,2007年美国为494亿美元,2004年日本为149.3亿美元。2008年我国高校的科技经费为654.5亿人民币,折合为96亿多美元,显然,与发达国 家相比,我国对高校的科技经费投入有很大的差距。而科技投入的严重不足,造成我国高校 科技创新基地科研基础设施条件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难以产生重大科研成果。同时,高校 自由研究经费的筹集也较为困难。 综观欧美国家大学科研经费的来源,可以发现主要的资金渠道源自企业、政府和各种非 盈利性基金组织,其中企业和政府是主要的投资者;此外,大学通过技术许可办公室(Office of Technology Licensing,简称OTL)创造的专利许可收入对科研创新也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英国的做法是,政府在投入经费时执行选择性措施,奖励高质量的研究。英国大约有 180所大学,但通过公开竞争,英国研究理事会25%的资金援助都流入了4所大学,这一点 能直接通过这4所大学在国际排名中的突出地位表现出来。工业界也对参与大学学科研究的 战略意义有充分认识。一方面,行业在大学里投入资金,资助长期的研究项目;另一方面, 大学帮助行业分担风险,并且提供了一个在中期内行业领域不会关注的研究环境。由于各行 业的时间有限,基本上无法参与基础研究;许多大公司都已削减了内部研究项目,并且选择 将研究实验室建在大学旁边。以剑桥地区为例,剑桥地区是欧洲最大的公共研究基地,一直 吸引着跨国公司的研究实验室进驻。 德国的科研工作主要在三种不同类型的部门中进行:高等院校、大学以外的研究机构以 及工业企业,整个创新体系的特点是,众多研究机构从上游的基础研究到中游的应用研究再 到下游的技术开发与成果产业化工作的承接转换十分清楚。德国高校有着“科研与教学统一” 的优良传统,全国约有高等院校350所,其中综合性大学90多所,专科大学180所左右。 德国有四大科研组织,包括马普学会(MPG)、弗郎霍夫学会(FHG)、赫尔姆霍尔兹研究中心(HGF)和莱布尼兹学会(WGL)等。此外还有若干非大学的研究所和大量的企业研发机构。这些 大学和非大学研究机构根据德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形成了较明确的研究领域定位,分工 明确,相互补充。其中马普学会以从事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工作著称于世,而弗郎霍夫学会则 以应用研究为主,主要从事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方面的研究,为企业提供有偿的技术开发和 技术转让。

(完整版)国外应急管理现状和对的启示

国外应急管理现状和对中国的启示 导读: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迅速采取行动,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紧急事件响应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关键字:突发公共事件美国的应急机制振灾机构专业救援队伍特点和趋势 为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美国、加拿大和意大利等国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应急机制,这些国家的应急管理模式在国际社会都处于领先地位,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们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对中国有许多重要启示:建立协调一致、有序高效的指挥系统,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重要基础;快速救援的机制建设,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关键环节;促使全社会高度关注、共同参与,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根本保证。 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虽然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就某些国家和局部区域而言,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和平与安全的挑战。SARS、禽流感的袭击、恐怖活动、印度洋海啸和飓风等灾难,给人类和平与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联合国与世界各国一道,为全球安全减灾和应对各类紧急突发公共事件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国际减灾十年(1990—2000)”大规模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球已有140多个国家成立了国家减灾委员会,继续推进“国际减灾战略”行动,以减轻自然、人为和技术灾害。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迅速采取行动,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紧急事件响应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一、美国的应急机制 美国的应急管理以渗入生活所有领域中的新经济和新技术、遍布全球的恐怖主义威胁和特大灾害为三大主题。因此,美国的应急机制的内容,也以这三大主题为主。 (一)成立了由总统直接领导的振灾机构 美国在1979年3月发生了举世震惊的“三里岛事件以后,美国政府针对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成立了由总统直接领导的专门管理灾难的机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FEMA的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总署设署长办公室、总顾问办公室、国家紧急准备办公室、国家安全协调办公室、公民使团办公室、平等权利办公室和监察长办公室。署长办公室下设七个机构,即:应急准备与复原局(联邦协调官员处),内设应急处、复原处、行政处;联邦保险与减灾局,内设灾害地点测定处、工程科技处、减灾计划与传送处、规划财务和产业关系处、风险信息传送处、索赔、谅解与保险运营处;联邦消防管理局,内设国家消防研究院、国家消防规划处、国家消防数据中心、支持服务处、培训处和城市搜索救援队;外部事务局,内设国会与政府间事务处、公共事务处和国际事务处;信息技术服务局,内设信息与资源管理处、企业经营处和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的比较研究:基于美国同业管理的借鉴

内容提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商业银行又是金融体系的主体,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面临的风险是与生俱来的,因此追寻这些风险的来源以及寻找防范这些风险的方法和手段,求得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损害,就成为了商业银行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而信用风险又是商业银行经营中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因此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就成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缺乏对信用风险全面有效的管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存在着较大的信用风险问题和隐患,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资产安全和健康发展。并且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同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上存在较大差距,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国际金融体系带来严重影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体系遭受了沉重打击,借鉴并吸取美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上的经验及教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首先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加以阐述,继而在结合美国同业管理的先进经验和金融危机中暴露的问题加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美国在金融危机中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如何强化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本文力图通过对比分析找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期望我们商业银行能够在不断变幻的国际金融体系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目 录 导 论 (1) 1.选题背景及意义 (1) 2.文献综述 (2) 3.本文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6) 4.文章的创新和不足 (7) 第一章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及信用风险管理概述 (8) 1.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概述 (8) 1.1.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内涵 (8) 1.1.2信用风险的分类 (9) 1.1.3信用风险的特点 (10) 1.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12) 1.2.1信用风险管理的概念、组成要素和功能 (12) 1.2.2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及其模型简介 (13)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7) 2.1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17) 2.1.1近些年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取得的进展 (17) 2.1.2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突出问题 (19) 2.2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22) 2.2.1产权制度不合理 (22) 2.2.2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 (23) 2.2.3外部监管体制不完善 (24)

国外幼小衔接的经验及其启示

国外幼小衔接的经验及其启示 作者:梁燕颜来源:《教育导刊》:幼儿教育版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并作为当前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发达国家进行了大量研究,其目的就在于让幼儿在入学前接受一二年的预备教育,提高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掌握一部分知识和技能,减少幼小衔接的坡度,从而减轻他们入小学的负担。本文就五国在幼小衔接上所做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作简单的介绍,以供我们在幼小衔接的实践和研究中参考。 前苏联为保证幼儿教育向初等教育的顺利过渡,搞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进行了长期广泛的实验和理论探讨。前苏联心理学家认为,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是游戏,而小学生的主导活动是学习,儿童入学准备的根本问题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形成学校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 前苏联在小学开设预备班,预备班在教学过程中不是采取传统的学校上课形式,而是在游戏中加进一些特殊的作业和练习,并逐渐加大难度,这种教育形式是小学课堂教学的雏形,教师在教学中常采用游戏的形式,为预备班的儿童学习减少坡度,预备班的教学和生活组织既不同于小学一年级,又不完全同于幼儿园大班,因它附设在小学里,且有与幼儿园不同的条件和气氛。但他们是学前儿童,他们的活动和幼儿园有许多相同之处,如每天上课时数不多,游戏和户外活动占有重要地位,教学中注重儿童的兴趣和情绪,强调当场掌握和巩固,不留家庭作业,不记成绩。 为使幼儿教育与小学低年级教育更好地衔接,幼儿园的教养员为确保儿童达到学校要求的水平,要了解小学低年级教育和教学工作的任务和特点,小学教师也要了解幼儿园教育和教学工作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以便根据儿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施教,从而能帮助他们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衔接关系。 美国的教育工作者也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注意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的研究。美国幼儿园基本上附设在小学,接纳4~6岁儿童,作为“小学阶梯”。对上小学一年级之前的5岁儿童限定进行为期一年的预备教育,主要是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为入小学作好准备。在教育内容上,强调教育内容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对幼儿进行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教育。这对幼儿智力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这样就为幼儿进入小学奠定了良好基础。为了更好地衔接,幼儿园的教养员和小学的教师要相互深入了解双方教育的任务和特点,尤其是双方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幼儿园的教养员可以担任小学一、二年级课程,小学一、二年级教师也可担任幼儿园的工作。 瑞士和英国考虑到幼小衔接的需要,其教育机构设置的主要趋势是将学前两个年级与小学一、二年级设置在同一个环境之中,将幼儿教育与小学低年级教育结合或合并为一个教育阶段来考虑,不论从环境布置、课程设计、教师培训都以创设一个整体的、连续的、发展而协调的学习环境为中心。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系(分院) 指导教师 指导单位 2013年6月制

摘要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但是市场经济还不完备,具有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所特有的不稳定性。全新的经营环境、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一个无法回避的严峻问题——银行风险管理。而在银行风险中,信用风险一直处于首当其冲的地位,经研究发现,信用风险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中处于尤其重要的地位,是我们需要首先关注的风险。与国际银行业相比,我国银行业对信用风险的管理还停留在传统方式阶段,对信用风险的度量才刚刚起步,因此有必要研究与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学习其先进的风险管理思想,挺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以此促进我国银行业的稳步发展。 基于以上情况,本论文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管理风险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比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态势,以提出针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目前存在问题的优化方案,从而找到能使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最优化对策。本文包括6个部分,选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标;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基本概述;对国际先进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对论文的结论及未来展望。 关键字: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研究,对策 2

ABSTRACT China's market economy system has been initially established, the traditional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has been broken, but the market economy is not complete, with a period of economic transition peculiar instability. The new business environment, the pursuit of profit maximization business objectives to commercial banks brought an unavoidable serious problem - banks' risk management. In the bank's risk, the credit risk has been in the position of the brunt, the study found that credit risk in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risk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position, is that we need to focus first on risk. Compar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banking industry, China's banking sector credit risk management is still stuck in the traditional way stage, a measure of credit risk has just started,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and learn from foreign advanced management experience and methods, learning its advanced risk management thinking, pricey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credit risk management level, so as to promot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Based on the above, the paper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 credit risk manage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were analyzed, compared to the advanced international banks' risk management situation,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for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risk management current problems optimization program, which allows commercial banks to find the optimal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untermeasures. This article includes six parts, topics research background meaning and purpose; risks of commercial banks, a basic overview; international advanced credit risk management analysis; Chinese commercial bank credit risk managem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 analysis; Commercial Bank Credit Risk management measures; conclusions of the paper and future prospects. Keywords: commercial banks, credit risk management, present research, countermeasures

国外的经验与启示

国外的经验与启示 都市化,要紧是指人口、非农产业向都市集聚,以及都市文明、都市地域向乡村推进的过程。现代意义的都市化起于英国工业革命,伴随工业革命的进展,都市化扩散到欧美大陆。二次大战后,广阔进展中国家始都市化进程,而欧美发达国家则步入郊区化进展时期。至21世纪初,都市人口已占世界人口的近半数。联合国有关机构预测,别远的以后,世界大多数人口将在都市居住。随着经济持续增长,都市化水平(这个地方指都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别断上升,并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积极推进都市化有助于经济进展和社会进步。固然,由于国情别同,各国的都市化道路以及所面临的咨询题也别尽相同,但这些国家在都市化与经济社会协调进展方面的经验或教训,对我们来说仍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都市化的别同类型及特点一国的都市化进程从属于该国经济社会进展的总过程。从世界范围来看,凡与经济社会进展相协调的都市化,都会产生积极的妨碍;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作用。以大城市区为特色的美国都市化。美国是一具在别断移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都市化国家,其都市化进程脉络清楚完整,带有一定“原型”特征,并且又具有明显的时期性特点,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从建国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19世纪初才开始工业化进程,19世纪中期起工业化进程加速,其工业发达地区也成为都市化进展最快的地区。1920年,美国近半数人口在都市居住,已进入都市时代。第二时期,20世纪20-70年代。其中50-70年代是美国都市化进程最为迅猛的时期。该阶段都市化有两大特点。一是郊区化现象浮现。郊区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罗斯福新政大规模推动公共工程建设的结果。高速公路的建设带动人口从中心都市向郊区迁移,促使都市向郊区蔓延,由此浮现了都市向大城市区的转化。二是都市化进展的重点逐渐转向早先经济较为降后的西部和南部。大批新的都市中心在新兴高科技行业以及国防工业的支撑下崛起。第三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美国郊区化进程更加迅速,部分地区甚至浮现逆都市化现象,即都市人口向农村迁移。伴随郊区化的进程,大城市区的数量别断增加。1990年,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大城市区数量达40个,人口占总人口的51.5%,美国成为一具以大型城市区为主的国家。美国的郊区化别是一种孤立的现象,伴随人口郊区化,先后浮现了创造业、零售业、个人服务业和办公业的郊区化。大量的就业岗位迁到郊区,形成现代化的中心区。中心都市由于受到了周边郊区都市的有力挑战,人口别断减少,而产业的转移又造成自身功能的衰降。到20世纪70年代,由郊区化导致的中心都市财政危机、失业、种族~、贫困等咨询题持续恶化,衰降的中心都市成为美国社会咨询题的中心,造成很大的社会压力。从80年代起,一些老工业都市针对旧城衰降采取许多振兴对策,部分都市如纽约经过现代服务业的进展或旧城的再开辟,吸引中产阶级从郊区回迁中心城区,使中心城区经济重新焕发生机,这种现象被称为“再都市化”或“中产阶级化”。只是,人们对“中产阶级化”也有争议,反对者认为旧城改造往往以少数民族或低收入阶层居住区为对象,这些弱势群体成为中心城区“中产阶级化”的牺牲品。由政府引导的日本都市化。日本都市化开始于明治维新阶段,但直到1940年,都市化水平仍降后于当时欧美工业化国家。1956—1973年间是日本工业进展的黄金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量年均达到42.9万都市化也进入加速期,并于1975年达到75.9%,实现了人口都市化。在日本都市化的进程中,同样浮现了大城市区(日本称之为大城市圈)超前进展的现象。按日本政府的定义,日本共有7个中心都市人口达百万以上的大城市圈,其中最为闻名的是“东京圈”、“名古屋圈”、“京(京都)阪(大阪)神(神户)圈”三个大城市圈。此外,日本还有4个中心都市人口达50万以上的城市圈。在日本都市化进展的过程中,政府对工业进展和都市布局起着重要指导作用。二战后,特别是五六十年代,日本政府为工业的重建提供了重要的投资基金,在工业建设用地、工业区的预备、工业用水和交通设施的建设以及技术帮助等诸多方面,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金融支持和帮助。另外,

美日澳应急管理体系现状及特点

2012年第21期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2No.21 收稿日期:2012-03-07,修回日期:2012-04-27 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2.21.009 美日澳应急管理体系现状及特点 庞 宇 (国家行政学院,北京100089) 摘要:选取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作为研究的对象,全面了解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现状与特点,借鉴国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的科学理念与有效作法以期对我国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有些启示。关键词:应急管理;现状;特点中图分类号:D035.29;D03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2)21-0038-04 Review on Status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among America ,Japan and Australia PANG Yu (Chinese Academy of Governance ,Beijing 100089,China )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foreign status and theory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America ,Japan and Australia and gives some instructions to Chinese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Key words :emergency management ;status ;feature 当今社会日益进入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所说的风险社会,各种灾害频繁爆发,各类突发事件风险交织并存,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考验着各国政府的处理危机和社会管理的能力。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灾害频发,开始应急管理建设比较早。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均经历了重大突发事件,在灾害处理过程中逐步完善了应急组织机构、应急机制和法制,基本形成了符合各自国情的应急管理体系。它们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在建设自身应急管理体系中学习和借鉴。1美国的应急管理体系 1.1 美国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 美国应急管理现有三个层级,即地方政府、州政府以及最高级别的联邦政府。目前国土安全部和联邦应急管理局是联邦层面的主要应急管理机构。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 )是在1979年就成立,主要负责从联邦政府层面提供应急管理的指挥与支持,制定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全面的、详细的各种应急预案。从灾害的预防、灾害准备、全力救灾、到减少灾害损失以及灾后恢复工作上对地方及州政府做出指导,最大限度地降低公众的各种损失。2003年“9·11”事件后,成立了国土安全部,联邦应急管理局等22个联邦机构并入该部。联邦应急管理局按照行政区划下设10个地区办公室和2个区域办公室,这些办公室设有在编在岗人员,并吸收预备役 军人,其主要职责是与各州合作进行应急预案的制订、减灾项目的实施以及参加灾害应急工作。当联邦政府接到有关州政府的救灾请求时,联邦应急管理局通过地区响应协调中心将人员到事发地进行救灾协调工作各州政府一般都建立了相应的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应急中心等应急机构专门负责本州的应急管理工作。美国已经建立了5级的应急管理响应机 构(联邦— ——州———县———市———社区),基本覆盖了全美以及社会的各个领域。1.2美国的应急管理机制 目前,美国应急管理工作基本形成了管理体系化、响应层级化、行动标准化的运行模式。(1)管理体系化是指各类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实施属地管理,各级政府统一协调该辖区内事发现场应急资源和响应以及灾后恢复活动的指挥控制,在整个应急过程中指挥权完全在当地政府中,上级管辖部门只有在接到援助请求时才给与相应的增援,即使相关上级官员亲临灾害现场,一般也不负责当地的救援指挥。(2)响应层级化是指危机事件根据规模和强度分为不同的响应级别。在地方政府处理范围内,仅由地方处理。当危机的严重性超出地方处理能力时,联邦应急管理局评估鉴定后作出决策,整编联邦救援队,提供救灾物质储备,根据灾情的变化调整救灾策略,并及时做好今后的放在规划。(3)行动标准化是指在应急管理的准备、响应、处置、恢复过程中,各项行动按照既定的标准实施。从物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