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纪初期“海派”代表画家书法观念研究

世纪初期“海派”代表画家书法观念研究

世纪初期“海派”代表画家书法观念研究
世纪初期“海派”代表画家书法观念研究

20世纪初期“海派”代表画家书法观念研究

徐海东

内容摘要清末民初由赵之谦、任伯年等人开创的“海派”画风对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影

响深远。同以往的文人画派相比,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海派”画风艺术风格上有其独特之

处。由于受时代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海派”画家比较重视书法在绘画中的作用,重视笔

墨线条的金石味,绘画用笔方式上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生

活在艺术领域的反映,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关键词赵之谦吴昌硕书法金石入画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叶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发生巨变的时期,政治经济上的变革在文

化艺术领域同样在发生。在五口通商重镇的上海,由于“海禁一开,贸易之盛,无过上海一

隅,而以研田谋生者,亦皆于而来,侨居卖画。”1这种经济的繁荣吸引了大量前来谋生的

职业画家。英国的艺术史家迈克尔·苏利文在其书中写道:“活跃于上海的任伯年画风中,

通商口岸特有的喧嚣的气氛与融汇在大众性之中的蓬勃生气文化交融在一起。”2“海派”

画家在吸收外来艺术积极因素的同时,作品带有强烈时代气息,给衰弱的清末绘画注入了新

的生机。在绘画创作的同时,“海派”画家十分重视书法在绘画领域的运用,社会民众审

美取向的变化影响了其书法风格的形成。其书法倾向于古朴厚重的碑派意趣,带有明显的时

代印记。

一“海派”画家以书入画观念和书法的碑学取向

在中国艺术领域,由于绘画与书法特殊的亲缘关系,历来不少文人画家都主张以书入画、

书画相融。而其中影响较大者,则首推元代赵孟頫,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其绘画名作《秀石

疏林图卷》题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正是赵对书法与绘画在用笔、形式美感上的联系的理论总结。王原祁的《麓台题画稿·仿大

痴设色》云:“书法与诗文相通,必有书卷气,然后可以言画。”3则是从传统的文人画角

度阐释了书法在绘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代陈师曾《文人画之价值》一文指出:

1张鸣珂《寒松阁谈艺琐录》转引自徐书城着《中国绘画艺术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73页

2(英)M.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着《东西方美术的交流》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230页

3周积寅着《中国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第548页

且画法与书法相通,能书者大抵能画,故古今书画兼长者,多画中笔法与书无以异也。……可见文人画不但意趣高尚,而且寓书法于绘画中,使画中更觉不简单。非仅画之范围内用功便可了事,尚须从他种方面研究,始能出色。4

清代以来碑学的兴起壮大影响了画家的书法观念和书法创作,画家纷纷把视野投向具有雄浑古朴之美的金石碑刻。早在海上画派之前的扬州画派中,这种倾向就已十分明显。郑板桥在《署中示舍弟墨》中写道;“字学汉魏,崔、蔡、钟繇;古碑断碣,刻意搜求。”5高凤翰曾自题所书册子:“眼底名家学不来,峄山石鼓久沉埋。茂陵原上昔曾过,拾得沙中折股钗。”6金农更是对传统的帖学表达了强烈的厌恶和决裂之情:“耻向书家作奴婢,华山片石是吾师。”7“海派”先驱赵之谦在书法方面的实践过程同样清楚地映现着碑学思想的烙印。他的书法直取汉碑和六朝造像碑刻,在其风格多样的书体之中,亦最推崇北碑:六朝古刻,妙在耐看。猝遇之,鄙夫骇、智士哂耳,瞪目半日,乃见一波磔、一起落,皆天造地设,移易不得。必执笔规橅,始知无下手处。不曾此中阅尽甘苦,更不解是。8与金农不同,赵之谦对碑的学习并不刻意追求锋芒毕露的石刻效果,而是更重视灵动活泼的笔意,并将这种努力扩大到篆、隶书体领域,从而在晚清书坛独树一帜。赵之谦画风直接受到其书法的影响,主张以书入画,对书法通于画法是高度认同的:“画之道,本于书。书不工,而求画工,如小儿未离乳而先哺以饭,虽不皆受病,而瘠与弱必不免矣。”(《章安杂说·十四》》)9其用笔构图都内蕴金石之趣。元明以来文人画虽然书法意味明显,但是灵动迅捷之意多为其帖学笔法在绘画中的反映。而赵之谦在绘画中更多出现的是强调骨力厚重的碑派笔法,他画中的行笔,圆浑雄厚,屈曲伸展,无不体现着大篆和北碑笔意运行的痕迹,使他的画和徐渭大草流泻、轻灵跳掷的用笔形成巨大的反差:

《古松》最能代表其画旨。全画仅画松干的一部分,从下往上,愈往上枝愈横生。其点线运用草书笔法,并具有篆隶意味.于自题中云:‘以篆、隶书法画松,古人多有之。兹更间以草法,意在郭熙、马远之间。’这正可以了解他以书入画的意向所在。10

4陈师曾徐书城点校《中国绘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 页

5郑燮《郑板桥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33页

6林木《明清文人画新潮》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207页

7金农《冬心先生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98页

8赵之谦《章安杂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57页

9周永健《风幡琴指辨》大象出版社2000年版第97页

10李铸晋、万青力着《中国现代绘画史·晚清之部》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第54页

而赵之谦之后的另外一位海派大家任伯年对书法也是相当重视的,他曾与胡公寿、高邕之等书法名家交往密切,“虽极细之画,必悬腕中锋。自言作画如颐,差足当一写字。”11他绘画用笔强调中锋,才使得其线条生动有力,转折顿挫极有法度。对书法笔法在绘画的运用,由于他没有赵之谦、吴昌硕等人丰富的书法实践,这种在书法和学养上的欠缺让其绘画常招致俗弱之批评,潘天寿在《中国绘画史》中评价道:“山阴任伯年颐,功力天才有余,而古厚不足,虽为前海派之特出人才,而奇绝古拙,与李复堂、高南阜较,相差尚属甚远。”12但是从吴昌硕学艺历程中的一个小插曲中可以看出任伯年对书画关系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并且在他的启发下出现了海派的另一位大家:

吴昌硕学画于伯年,时昌硕年已五十矣。伯年为写梅竹,寥寥数笔以示之,昌硕携归,日夕临摹,积若干张,请伯年改定。视之,则竹差得形似,梅则臃肿不大类。伯年曰:‘子工书,不妨以篆搐写花,草书作干,变化贯通,不难得其奥诀也。’昌硕从此作画甚勤。每日必至伯年处谈画理。13

这种对书法的重视同样在“海派”画家蒲华的艺术思想中有鲜明的体现。虽然一生穷困潦倒,以画谋生,但对自己的评价上蒲华更加欣赏自己的书家身份。他“书极自负,每告人,我书家画也。”14不但时时向别人强调自己的书家身份,在课徒授课上,他同样十分重视书法。根据蒲华门生杨士猷回忆其学画过程:

乃课猷于室。日夜令习楷书,士猷大窘,曰:‘吾愿学者画,非书法也。习此为何?’竹英曰:‘古人工书者无不善画,而画者或不工书。雅俗之判,由此分焉。唐六如下笔胜人,祗以唐生胸中有数千卷书耳。汝不读书而习字,抑已次矣!’士猷乃学书,间习行草,能作怀素帖,竹英喜曰:‘可矣!’始教以勾勒花卉之法。15

由此可见,尽管绘画在蒲华的艺术实践中占据了大部分并以画谋生,但是对书法的体会和学习蒲华是没有停止过的。蒲华的草书可以看作其书法的代表,由于受到晚清碑学思潮的影响,“蒲华作草时以悬笔中锋为主,时见顺势所拖的拖笔,有强力快行和借力引带的巧妙配合,以及干湿的随意变化。这些特征和笔性,无不方便地关注于他的画中,尤以墨竹和

11杨逸《海上墨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第71页

12潘天寿着《中国绘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第264页

13龚产兴编着《任伯年研究》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18页

14小蝶《近代六十名家画传》转引自蔡耕《蒲华书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16页

15程小蝶《桐荫复志》见《近代名人画传》三种合刊本转引自同上第10页

山水最能体现其书法笔墨所予的风神。”16同时由于他所用羊毫饱蘸水墨,其点画凝练,字字充满立体感和生命力。与碑学大家康有为相比,前者的书法往往给人一种剑拔弩张之势,而蒲华行草则给人含而不露的感觉。

与蒲华同时的吴昌硕早年沉迷于金石书法中。他曾经自述道:“予嗜古砖,绌于资,不能多得。得辄琢为砚,且镌铭焉。继而学篆,于篆嗜猎碣。”17这种对古意、金石味的追求一致贯穿于其艺术活动的始末,他将古朴厚重的金石味引入中国画的创作中,认为自己“平生得力之处能以作书之笔作画”。18并在题跋里多次提出书画相通的理论:“开天一画雪个驴,推十合一涛能渔。只从书法演画法,绝艺未敢谈其余。”19

崇尚古意、古趣的吴昌硕曾经临摹过大量的汉碑和古篆,偏爱篆籀笔法入画,透过粗枝大叶、墨黑色艳的绘画形式表面我们看到吴昌硕对书法语言尤其是古拙朴厚的篆籀笔法的深刻把握。其弟子沙孟海说:“他有时用《石鼓》笔法作画。有时用《散盘》笔法作画。看他所画的紫藤、葫芦,也常用怀素、山谷草法,真气盘旋,一挥而就。当起笔酣墨畅之际,几乎不自知写的是画还是书。先生经常谈‘笔气’,曾自题所作荷花‘苦铁画气不画形’。画重笔气,书法也重笔气。”20正是在这样的观念引导下,吴昌硕的书法以气势为主。他并不计较点画的精到和结构的完全一致,而是直探其气势磅礴的内在精神。清代的马宗霍对吴昌硕的篆书不以为然,认为其书:“了无含蓄,村气满纸,篆法扫地矣。”21殊不知正是这朴野生辣的“村气”,让吴昌硕在书法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一个艺术家的书法风格形成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对一种风格的强调必然会带来与之相对的审美趣味的弱化。艺术更可贵的是出于传统,深入传统的大胆创新,这一点上,吴昌硕和“海派”先驱赵之谦是一致的。

综观这一时期的“海派”画家,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海上画坛十分强调书法在绘画中的特殊作用,并在各自的艺术实践中践行以书入画的思想。2、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海派”画家书法风格明显有碑学倾向,绘画追求金石趣味。

二影响“海派”书法观念的因素

沙孟海在《近三百年的书学》一文中曾经写道:

16周永健《风幡琴指辨》大象出版社2000年版104页

17《缶庐别存自序》,边平恕编着《吴昌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18张震为《吴昌硕的画品与人品》,边平恕编着《吴昌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

19《李晴江画册》笙伯嘱题,边平恕编着《吴昌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0页

20沙孟海《吴昌硕先生的书法》见〈沙孟海论书从稿〉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年版第207页

21马宗霍辑《书林藻鉴》文物出版社1984年5月版第55页

某一时代,某一处所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状态怎么样,他们所产生的文艺(无论文学、书学、画学……)便怎么样,各方面都有牵连,逃不过识者的慧眼。所以说,文艺是有国民性和时代精神的东西。22

以此观点考察20世纪海派画家的书法观念和绘画思想,同样要看到20世纪初中国政治文化领域所发生的一系列变革对“海派”形成的影响,“在十九世纪末,特别是1895年以后,中国人在极度震惊之后,突然对自己的传统失去了信心,虽然共同生活的地域还在,共同使用的语言还在,但是共同的信仰却开始被西洋的新知动摇,共同的历史记忆似乎也在渐渐消失。”23在绘画领域,“海派”画家如任伯年和虚谷等已经开始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对西方绘画进行探索。而普通民众和新兴商人在艺术欣赏和艺术消费端的影响,使得画家更加倾向花鸟和人物画的创作。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海派”画家书法观念同样也在发生剧烈的变革,具体表现为追求笔力雄强的碑派笔法,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对帖学传统进行改造。影响其书法观念发生改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由于“海派”画家中职业画家占大多数,对法度森严的二王书风不可能下太多的功夫。与那些秀逸典雅,适于文人书斋中把玩的帖学书风相比,出于民间书家和不知名刻工的金石碑刻植根于民间,其天真、朴实的风格同大众的审美更为接近,对审美上好奇尚异的商人和市民阶层显然更有吸引力。加上清代中期以来碑学大潮的推波助澜,“海派”画家的书法学习取向显然更倾向于后者。

二、“海派”画家书法观念的形成与时代审美要求和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在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那个“那个动荡不安,爱国主义在绝叫着不安、苦闷、悲愤、反抗的年代里”24,元明文人画家那种清静无为、静穆和缓的帖学用笔已经与动荡不安的时代格格不入。社会的环境在发生变化,民众的审美更加需求那种充满粗犷雄强之美的艺术风格。这样的一个时代,对力量和气魄的追求成为一种时代心理,在艺术上追求浑厚、力量、稚拙形成一股潮流。无论是对艺术的创作主体——书法家和画家,还是艺术的消费端———普通民众和商人,都更倾向于富于表现力和冲击力的作品。

22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沙孟海论书丛稿》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年版第24页

2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88页

24郑振铎〈近百年来中国绘画的发展〉张蔷编《郑振铎美术文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第249页

表现性是所有知觉范畴中最有意思的一个范畴。而其他所有的知觉范畴最终也都是通过唤起视觉张力来增强作品的表现性。……当我们认识到这些能动性质象征着某种人类命运时,表现性就会呈现出一种更为深刻的意义。25

可以说,“海派”画家的书画作品,可以说正是承载着记录社会现实、反映当时中华民族命运这样的历史使命。他们的作品正是当时社会现实在艺术领域的印记,浓缩了中国文化的近代史意义,是历史变迁和中西交融的缩影。

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考察任何一位“海派”画家,我们会发现,大多数的画家与当时风云激荡的时代一样,人生经历十分坎坷曲折。无论是早期的赵之谦、还是随后的任伯年、虚谷、蒲华、吴昌硕、王震等,其传奇式的生活经历和丰富的个人情感在绘画中需要更加强烈的表现形式,而传统的文人画的笔墨显然不能满足这个需求。吕凤子先生在《中国画法研究》一文中曾就绘画中的线条与艺术家主观情感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凡是表示愉快感情的线条,无论其状是方、圆、粗、细,其迹是燥、湿、浓、淡,总是一往流利,不做顿挫;转折也是不露圭角的。凡属表示不愉快感情的线条,就一往停顿,呈现出一种艰涩状态,停顿过甚的就显示焦灼和忧郁感,有时纵笔如“风趋电疾”,如“兔起鹘落”,锋芒毕露;就构成表示某种激情或热爱、或绝忿的线条。26吕先生的论述虽然针对中国画的笔墨线条,由于书法和绘画紧密的亲缘关系,将其应用于书法中也是同样成立的。如果说帖学笔法中流利潇洒的线条较多的话,那么在碑学中则似乎更倾向停顿艰涩的线条。在“海派”画家我们似乎可以找到与之相似的例子:“虚

谷绘画用笔之所以喜用侧锋、逆锋,看来也正是反映着他刚正、叛逆的性格。这种性格表现在艺术上就是‘蹊径别开’的破格创新,‘爱癖’和‘好奇。”27而这种破格创新的精神并不是虚谷一人所有,就如同这一时期对富于金石味的碑派书法的偏好一样,它是普遍存在于画家群体中。这当中固然有画家互相交游影响的因素,但更为关键是“艺术家本身,连同他所产生的所有作品,也不是孤立的。有一个包括艺术家在内的总体,比艺术家更广大,就是他所隶属的同时同地的艺术宗派或艺术家家族。”28不论是与虚谷相善的

25(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09页

26吕凤子《中国画法研究》转引自陈振濂《书法美学》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27丁义元着《虚谷研究》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22页

28(法)丹纳着《艺术哲学》傅雷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吴昌硕,还是吴周围的好友王震、蒲华等,甚至后来受其影响的陈师曾、齐白石、赵云壑、王个簃、诸乐三等人,其书法都有某种精神上的契合之处。而这种契合正是是对时代要求的一种回应。

三“海派”书法观念对绘画艺术的影响

作为中国画的根本,笔墨一直是文人画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命题。而“书法的缘情性质,使它与同样以缘情为本质特征的文人画不谋而合。……书画实根于情,而以线条的方式自由流畅地表现感情的书法,使同样以线条造型的文人画从中找到最可言情的绘画语言。”29书法确实对绘画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书法的线条在绘画中可以借鉴取法。那么,是否这种对书法的借鉴是一成不变的,在漫长的艺术发展史上存在怎样的变革?

针对这个问题,黄朋认为中国传统文人画领域中存在着帖味用笔和碑味用笔两大用笔体系,由于书法审美的差异导致画风发生变化。并认为“自赵孟頫对‘以书入画’理论的自觉开始,至清代碑派崛起之前,这段时期中的画家原则上都应划归帖味用笔体系中。……他们的用笔并未受到碑派意识的浸染,风格仍属在帖味用笔体系的大范畴中的个性表现。”30而清代中期以来的碑学大潮则在一定的程度上让这种关系转移到对笔墨本身的追求,由帖派用笔转移到碑派用笔体系中来。潘天寿在《中国绘画史》一书中写道:“乾嘉以后,金石学大兴,一时书法如邓完白、包慎伯、何绍基均倡书写秦汉北魏诸碑碣,盛行风气。金冬心、赵撝叔、吴缶庐等人,又以金石入画法,与书法冶为一炉,成健实朴茂,浑厚华滋之新风格。”31黄宾虹亦对这一新的绘画现象进行了总结:‘道咸中,金石学发明,眼力渐高,书画一道,亦称中兴。’(黄宾虹《画学篇》)32作为对这种画风的继承,我们在“海派”画家的绘画作品中同样可以找到明显的例子。由于碑学的用笔规范,其核心在中锋用笔以求骨力。在意态上强调凝重、迟涩,而不尚流畅。这样的用笔方法入画便造就出雄浑、苍茫、古朴的审美特征。碑味用笔极大丰富了绘画的笔墨语言,开辟出一块不同于虚灵、淡雅、秀逸的新境地。使一种新的审美趣味在画坛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可以说,这种改变对中国绘画的发展影响是巨大深远的。

除此之外,绘画中碑派笔法的参与加强了写意绘画的抽象性。“通常所说的绘画中的抽象,是指绘画形象中的抽象性因素,它主要体现在绘画语言自身的性质和性能,以及由其所唤起欣赏者的意象和情趣,从某种意义上讲,抽象性因素存在于一切绘画形式中,这29林木着《论文人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62页

30黄朋《从帖味用笔到碑味用笔——传统文人画两大用笔体系的比较》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1999年第四期第42页

31潘天寿着《中国绘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第264页

32薛永年杜娟着《中国绘画断代史—清代绘画》人民美术出版社第159页

是因为,任何绘画都不是对客观自然物象的真实再现,都有抽象性因素存在,只不过是抽象性因素的多寡而已。”33在中国绘画史上的作品几乎都可以在这个范围之内,在清代尤

其明显。而发展到晚清影响近代的“海上”画派中,由于书法的参与,这种抽象的反映可以说更为明显。

如果说赵之谦等只是重视绘画中的书法用笔和意味,而吴昌硕的绘画则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具体物象的束缚,完全演变为抽象的书法笔法。“吴昌硕《珠光图》相当程度上摆脱了物象的束缚,而以放笔纵横之书法线条,达到自由畅达的境界。如《依样》,加以草法入画,同样增强了绘画的抽象性。”34这种绘画的抽象化一定意义上正是书法在绘画领域

介入的结果,同时也是对明清以来的写意文人画继承发展的必然。“绘画发展到明清时期,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书法的‘抽象美’因素便乘机大大加强了它的美学地位,于是绘画中的‘摹拟’因更进一步萎缩了,出现了如有些人认为的‘形式主义’的历史新趋势———这正是指笔墨的‘独立’运动。”35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抽象并不是背离自然,它是艺术创作主体对自然高度观照的基础上用书法语言的再度呈现。陈振濓在其《书法美学》一书中就书法和绘画的抽象关系进行了阐释:

书法作品是从抽象角度去提取作者对自然万物的感受与理解,并以点、线、框架、节奏、速度等时空交叉的内容将这种感受与理解抽出到作品中来;而一幅中国画,乃至一幅古典油画,画家在明暗、色彩、轮廓、体积的处理与分析、把握上,也都带有丛自然中进行概括取舍的‘提象’痕迹。……抽象未必就一定不强调与自然的关系,它的特点只是在于这种关系的构成方式不同。36

需要指出的是,书法和绘画毕竟是不同的艺术门类,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语言。其在反映自然上具有“不同的构成方式”,即书法较之绘画对自然的反应更为抽象,但是这不能抹杀二者的紧密关系:即绘画的抽象是建立在对书法语言的良好掌握之上。绘画线条的笔力内涵如果对书法语言应用较好,同样使得画面具有生气和活力。

然而,后来的许多“海派”的学习者只求表面的笔墨气势,却并没有意识到“海派”绘画背后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书法素养。正如民国学吴者众多,然其中能在艺坛独树一帜

33程明震《文心后素——文人画艺术研究》东南大学2000级博士论文第68页

34顿子斌《文人画的书法化倾向研究》中央美术学院2000级博士论文第99页

35徐书城着《中国绘画艺术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36陈振濂着《书法美学》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绝少。俞剑华指出:“昌硕先生,金石书画俱堪名家,尤能从书法入画,虽似粗头乱服,而醇厚稳重之金石气,力能扛鼎。学者不察其本,只粉红骇绿,狂涂乱抹中求之,相去何止千里。”37只有对书法语言良好把握的基础上来认识这种绘画的抽象性,才能不迷失于表面,到达较高的艺术境界。

37阮荣春胡光华着《中华民国美术史》四川美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63页

月个人工作总结4篇

月个人工作总结4篇 镇镜山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突出三个关键词: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教学质量。即: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形成学生良好习惯;以课题研究为先导,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以教学质量为重点,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工作理念是:简简单单抓教育,实实在在促发展。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专项训练,促学生良好习惯形成 秋季学期zjs小学迁入新校址,校容校貌的变化为教育提供了契机。学校结合学生实际,分阶段落实了升旗队列训练、路队训练、大型集会上下楼、两操训练、课堂常规、文明礼仪等,开展了争创文明班级” 文明少年”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等活动,做到每月一个主题,有针对性的对各年级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此外,认真抓好教育一一训练一一评价三个环节,以教育为基础,评价中有激励,激励中再校正,把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同增强学生自觉性相结合,实行了班级管理量化考核每日公示制。采用主题班会、队会、专题知识讲座、国旗下讲话、法制教育等多种形式,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等进行舆论导向,宣传好人好事,渲染育人氛围,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严格有序的专项训练,序列化的育人活动,浓厚的育人氛围,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每天放学,当学生排着整齐的路队走出校门,走下斜坡时,守在校外的家长不由地竖起大拇指,连夸小学学生习惯好。 二、抓课题研究,促教师专业素质提升 课题研究是快速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我校将课题研究作为教育教学工作重点之一,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通过课题研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着重抓了三个课题:校级语文课题新形式下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研究”市级数学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研究”市级英语课题小学英语星级评价”以此三个课题以点带面规范学校课题研究,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教师在研究中享受幸福,享受智慧带来的快

个人科研工作总结

个人科研工作总结 一学期的工作结束了,一学期来我认真学习,踏实工作,用自己勤奋工作来体现工作的思想,用自己的科研理论指导我的教学思路,在这里做如下的总结: 一、以科研作为自己的思想纲领 因为是刚参加工作,步入自己的教学岗位,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认真积极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能时刻的关注,学校教育的大形势,发展趋势,认识自己工作的点点滴滴,提高自己的修养。以科学教学、科学研究为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认真学习业务知识,积极参加培训学习。虚心向行家学习,认真摘录学习笔记,端正教育教学思想,以此给自己找到学习的机会,及时"加油"、"充电";平时能抽出一定时间上网,学习一些新的教研论坛,并发表自己的观点。科研,让我有了在岗位对学科进行教学系统分析研究的机会,使我真正走上科研的道路。 二、把教学的过程科研化、过程化 1、坚持“教学科研”实际研究,实施教学课题化 我通过教育科研这条道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服务功能,提高我的科研能力,改变我的教学水平。我积极参与学校的教科研活动。通过教科研课题的申报、研究、学习让我对教学科研活动产生了兴趣、认识和提高。 2、强化“教学反思”研究方式,推进教学过程的创新 认真学习理论是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实际,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中特别注意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将课题和教学结合在一起,在实际的科研实践活动中,我和我们的老师一起认真的分析材料,对每一次课堂教学的问题一一讨论、实践、再讨论,让问题解决,总结课堂教学的课后问题思考,让我们的科研真正有效。课后记好教学反思和案例,让我认识到教学只有真正科学、真正能够去研究才能又课堂教学的生命力。通过教学案例、总结的撰写让我更加系统的掌握科研的真正意义。同时为了让自己和我们的老师对科研有更加深的理解。通过学习、比赛又增加了我的知识面,开阔了我的视野。从而加强课题的管理和运作,把课题研究与学校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教学过程科研化。以教学过程为科研的课题的管理过程,以教学反思为科研的思考研究,强化了科研、课题、教学三者之间的融合和连续性,达到以科研为思想,以课题为载体,深化教学改革,体现一种三者合一的境界。 三、以科研带动学习 教学科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及时记录教学的反思,针对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要不断积累经验,找到不足,通过科研活动触动自己学习,从而加强了自身业务水平,提高了自身修养。让科研不仅成为我的成长奠基石,也让科研成为学校发展的源头。 在风起云涌的教育改革大潮中,“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教师的发展,为了学科的发展”我必须朝着科研方向发展,用自己的热情、毅力和智慧全身心地投入教育科研,让教育植根于科研这片沃土,教育之树才会生机盎然,枝繁叶茂,才能长青常绿,春华秋实。

我爱写书法_初中作文

我爱写书法 本文是关于初中作文的我爱写书法,感谢您的阅读! 我,一个十二岁的男生,很爱写书法,这是我的爱好!我练书法四年了,练的是汉隶《曹全碑》和颜真卿《多宝塔》,一个隶书,一个楷书,两种书法,我还是最喜欢隶书。刚开始练书法时,我老是掌握不了要领,写不好,就没了信心,还想过要放弃。可是,妈妈说,我们学了,就一定要练下去,一定要坚持,最终会好的!就是妈妈的话激励着我,让我天天坚持练习,慢慢地我越写越好,写书法的信心也越来越强。在练习书法中,我学到了很多,不但掌握了写书法的要领,而且还结交了很多好朋友。在书法班上,我认识了一个大姐姐,我叫她卢姐姐。 另外一个是慕容,她是小妹妹,很可爱呢!和我同桌的一个男生,他有一个奇怪的本领——能从嘴里射出水柱,让我们惊奇!对了,还没说我们的书法老师呢,他可是很有名的书法家——韦忠义老师,他写的作品不计其数,经常在外面参加比赛、展览,我很佩服他!书法课上,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有时练习累了,我们几个好朋友就会偷偷懒,悄悄说说话、打闹、玩笑一会儿,稍稍放松一下,但很快又会把心收回来,继续专心练习书法。书法课下,我们几个好朋友还会一起去图书馆、书店看书,一起玩。有时也会有点矛盾,老想着是对方的错,但事后想一想又明白了是自己不对,一回头又成了最好的朋友。他们是我最知心也是最信任的朋友! 书法比赛时,我们也是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用心的去写作品,争先恐后,互相比较,以取得最好的名次。书法,是一种多么让人尊重的文化呀!说起它来,就让人有一种崇敬的心情。练习书法,可以陶冶情操,可以修身养性,让人的心情平静,以平和之心对待别人,让人与人这间和谐,让全社会和谐。不管怎么说,

课题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报告(DOC34页)

《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报告 根据《初中思想品德课上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研究》这一课题实施步骤和课题研究内容,特制订本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报告。 一、课题概述。 (1)课题来源 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是非观念,要明辨善恶,要有良好的品德。自古以来,中国就重视道德教化,孔子曾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工作却仍需进一步加强。世纪之交,中央确定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任务,对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青少年是我们未来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而青少年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因此,坚持从小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入手,

有利于克服德育工作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有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而且对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百行德为首,立德育为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德育为先是纲要战略主题的首要目标……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青少年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也是成长中的小公民。他们道德素质的发展状况,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帮助广大少年儿童养成良好品德,既是少年儿童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少年儿童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而且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 由此,提出这个课题是有现实意义的。 (2)课题实施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2016年4月上旬) 填写课题申报表,申请立项;立项批准后,写出开题报告。写研究实施计划,并进行理论学习与相关资料搜集,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2、实验研究阶段(2016年5月——2017年3月) 课题组成员根据分工,结合所执教班级学生状况开展实践操作,就学生品德缺失、良好品德养成方式方法、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

2020课题科研个人年终总结范文

2020课题科研个人年终总结范文 我是学校课题组主研人员,现将我接受课题科研任务后进行科研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 传统语文教学的方法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主要是讲解、提问、练习。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被动应付,接受性的学习。课堂上教师设计好一个又一个环节,让学生按着教师的思路走。为了使学生达到某种“深度”,教师问个不休,学生忙于应付,课堂上大量的时间在不得要领的“分析”中虚度。课外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学生课业负担十分沉重。这严重损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主动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研究已是当务之急, ___。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渠道,也是学生攻读语文的主阵地。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听课时不走神,不随便说话,也无小动作。老师的要求他照办;老师的教导他认真听;老师提出的问题他认真思考;有疑问或不同看法,主动提出。教学中,我是如何进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的研究的呢?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教育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永远能引起学生极大兴趣,激发其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思想。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好老师,而情境教育正是把儿童的学习兴趣作为促使其发展的的最好老师,而情境教育正是把儿童的学习兴趣作为促使其发展的第一要素。因此,我把“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作为我课题科研的首选。 教学《草原》—课,上课伊始,我用幻灯片打出一幅草原风光图,随即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学生通过视听感受到了那广阔无边、蓝天碧野下的大草原。这样,以美的情景引入课文,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他们对课文内容感知的兴趣和****** 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我先投影展示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四幅幻灯片,同时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诵录音。这时,学生眼前看到的是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花木繁茂的夏天,硕果累累的秋天,雪景壮丽的冬天的四季风光。耳畔听到的是松涛阵阵、流水淙淙。鸟语欢歌的录音,自然地进入情境,徜徉在小兴安岭美丽的林海之中,激起对课文内容感知的愿望、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民国海派书画代表——谢闲鸥

民国海派书画代表——谢闲鸥 谢闲鸥(1901-1980)名翔,字君翔,号闲鸥,月斋主人,别署海上闲鸥,浙江上虞人。钱慧安弟子。流寓上海数十年,从沈心海游,埋首丹青间。 所作人物仕女可乱真钱慧安。建国后供职上海博物馆,鉴定古画。近代六十名家之一。工山水、花卉,尤擅仕女。 岩壑之清,玉堂之尊,闺房之玩,篱落之雅,靡不各尽其致,而布景之掩映衬托,疏密自然,得上官周之神髓。 尝绘螺丝壳里做道场于扇面之上,铙钹钟磬,经卷蒲团,无一不备,奷毫悉辨。尝与沈心海、金粟香、朱良材、陈竹汀、李蟠根、周小娜、洪颂炯、朱其石、金灼灼、吴琴木、任年长诸人共组长虹画社。 自幼嗜画,自习《点石斋》,吴友如所画的《阴鷲果报图》,19岁从著名人物画家沈心海(名兆涵)为师,(当时沈心海60多岁),为钱慧安(字吉生,清代与任伯年齐名的国画大师)及沈心海所创花牌之嫡传,擅于工笔人物,仕女,兼山水,花鸟,对人物的须眉开相尤长,笔姿简洁,线条遒劲,时人成为《竹筋描法》,又吸取了唐寅,费晓楼上官竹庄等作品之长,特别是唐六如,文徵明,仇十洲,陈老莲等的绘艺创作以及上溯宋,元诸桂特点和精髓,发挥创造自己独特的工笔画的风格,作品于1925年就被收刊于,《当代名画大观正集及续集》发表出版。1984年,1988年,1996年又在北京中国书店及上海

书店出版及再版。 谢闲鸥先生曾在1930年创办了《长虹画社》。出版有《长虹画社画刊》、《长虹画社画集》、《谢闲鸥人物仕女画集》、《长虹画社扇集》、《长虹画社新集》等画册。其门生中出类拔萃的有曾获中国版画鲁迅奖的当代名画家杨永青先生,其早期作品曾收刊在画集内。 谢闲鸥生前作品流传甚广,解放前后多次在《上海生活》、《永安月刊》、《新闻报》、《大公报》、《新民晚报》、《解放日报》、《香港文汇报》、《文学报》等报刊杂志刊登及介绍。其作品在文史掌故文学家郑逸梅先生著作中曾多次推崇,如:《艺坛百影》书中以传记方式介绍。《瓶笙花影录》(上下册),《松云闲话》、《艺林散叶》、《文苑花絮》、《逸梅杂札》、《清末明初文坛轶事》、《南社丛谈》均有叙述闲鸥先生事宜。 谢闲鸥生前曾与国画大师张大千、张善子、马骀、谢之光等著名国画家合作共画,主持多次国画展览会,曾和张大千、徐悲鸿、朱屺瞻、刘海粟等同在“奇峰国画函授学校”任教,谢曾和大千兄弟两次合作《九秋图》,其作品深受丰子恺,陈叔亮,黄幻吾,吴湖帆,吴青霞,申石伽等著名画家推崇。代表作品有《五百罗汉图》(上海清心女子中学校长订购)、《螺壳幻景图》、《商山四皓图》、《五伦图》、《匡泸观瀑图》、《香山九老图》、《竹林七贤图》等作品流传甚广。1950年因患病脑震荡,头颅出血,卧病多时,渐离画界,病愈后,供职于上海博物馆任固化鉴定与复制。闲鸥先生生前创作所画作品《百子图》、《钟馗图》等一大批作品由北京宝古斋,荣宝斋及供海外各国爱好者收藏。

课题研究个人工作总结

课题研究个人工作总结 这学期到了市级语文重点课题研究验收结题的时间了,因此,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做好结题验收。作为组长,我在欣喜的同时也倍感压力,一方面要完成课题研究的最后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带领课题组老师对两年来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特别是写好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不论如何,课题总算如期研究结束,感想颇多,现将本学期课题研究个人工作小结如下: 一、结题理论学习 课题研究就是到了结题冲刺的最后阶段了,我们也不忘理论学习。这学期的理论学习,我们的重点放在了结题报告的书写上。组织学习了《如何做好教

育科研课题的结题工作》,让课题组老师简要了解教育科研课题的特点,系统概括科研课题的研究程序,知道应如何来做好课题的结题工作。在学习中我们了解教科研课题结题程序,懂得该怎样来准备好结题资料,重点学习了应如何来撰写结题报告。课题组老师认真学习,这学期做了三次的理论学习,并做好了学习笔记,交流了学习心得,提高了教师理论水平。 二、本期工作回顾 1、在上学期进行客家土楼故事比赛的基础上,我们对客家故事再次补充,着手编撰客家故事专辑,于XX年9月终于把《客家土楼故事专辑》整理出版。 2、这学期开学初课题组就把学生收集的客家童谣集中起来,课题组老师把客家童谣整理成册,编印成了湖坑中心小学传唱客家童谣活动读书活动教材一份,开学初下发给四至六年级的同学手中。 3、根据学期初制订的课题研究计划

要求,我课题组于XX年10月20日下午在六(1)班教室举行了吟诵传唱客家童谣比赛活动。比赛中四至六年级的优秀选手经过激烈的角逐,争夺一二三等奖,最后五(2)班王春香夺得了第一名。比赛后,课题组及时进行颁奖、发奖品,极大地鼓励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XX年11月初,课题组根据客家童谣吟诵传唱比赛的材料,结合期初印发的读书材料,再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新童谣充实材料内容,终于把课题研究的最后一个成果《客家童谣新编》整理出版。 5、课题研究已开展两年多了,课题研究的内容深入学生心中。特别在“民风民俗”的作文教学与土楼客家文化结合中,我校五(2)班学生李振鹏的作文刊载在cn作文期刊《小学生导刊》、《作文成功之路》上;五(2)班苏志宇同学作文刊载在cn级《学生周报》(乐知版)上,这是我们课题研究“土楼文化(世遗知识)与作文教学结合”实施取得的丰硕成果。

适合写书法的诗词

虞美人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2.《泰山颂》高而可登雄而可攀。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七律·冬云1962年12月26日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七律·到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如梦令》李清照1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2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③。试问卷帘人④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⑤。如梦令仲秋夜周天侯夜深人静梦破疑是露浓被薄。披衣闭窗棂莫任秋寒妖恶。奈何奈何相思已透楼阁一剪梅北宋李清照红耦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送张五归山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当亦

画家简介

高奇峰简介 高奇峰(1889 -1933),广东番禺(今广州)人。幼年多斋,因家境贫寒,曾寄食于他人之家为小役,至其兄高剑父振兴家道方挈之归。17岁时,随兄赴日本留学,21岁学成归粤,作品初露于社会。民国初年由广东省政府资助,与兄剑父同至上海创办《真相画报》及审美书馆。后剑父随孙中山奔走国事,审美书馆馆务由奇峰担任。1918年受广东工业学校之聘任职于该校美术制版科,同时自设美学馆于广州,开馆课徒。后因染肺疾,迁居珠江之滨天风楼,杜门作画以自娱。1933年被中央政府任命为赴德国柏林中国美术展览会专使,在赴南京途中之上海病逝。与高剑父、陈树人被称为“二高一陈”、“岭南三杰”、为岭南派创始之人之一。出版有《三高遗作合集》等。高氏擅画花鸟走兽,亦能山水、人物,用笔能粗能细,能工能写。其工者用笔细致入微,写者则水墨淋漓,笔力豪放。尤擅画雄狮猛禽。 程璋简介 程璋(1869—1936年),安徽休宁人。后移居江苏泰兴。由于他酷爱绘画,便常利用工作余暇,涂抹点染,临摹古画。不足一年,便画艺大进。他父亲去世后,程璋便把一千数百元的遗产,全部用来购买日本出版的博物图册,历尽数年,孜孜不倦,潜心研习博物学。学有所成后,他便辞去典铺的职务,开始从事教育工作。他曾任常州粹化学校的国画及博

物教员。后到上海与宋教仁、于右任等人执教中国公学。又应聘掌教苏州的草桥学舍及北京清华大学。二十世纪初由京返沪,作了海上寓公。在上海期间参加了“海上题襟馆”、“豫园书画善会”、“宛米山房书画会”(程璋曾任会长)等美术团体,同当时海上画派的吴昌硕、王一亭、哈少甫、黄山寿、陆廉夫、赵叔孺、贺天健、赵子云、江仲山、商笙伯、曾农髯、吴待秋等一大批著名的书画家,博古论今,研习书画,共同推动了海派绘画艺术的发展,1936年因心脏病发作去世。享年68岁。 程璋是一位全才的画家。他不论花卉、翎毛、走兽、山水、人物,皆能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尤以花卉、鸟兽最精。他博采众长,广泛地研习古今各流派的绘画特点,传统绘画功力深厚,技法精严。同时又熟谙透视原理,精通博物学。在绘画中又能参揉西画的技法。因此,他所描绘的物像工致细腻,形象生动传神,色彩秾丽,构图别致,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能风行于当时的正统画派之外,在近代画坛上独树一帜。 程璋的绘画作品颇受世人的喜爱,他的绘画作品构图严谨,技法精湛,行笔流畅。他的花鸟画中蕴含着恽南田的笔墨韵味.兼工带写.用笔圆润,敷色典雅,形象生动而不呆板,颇具神韵。他的走兽画造型准确.比例协调.注重写生,将西画的技法巧妙地运用到中国传统绘画之中利用光线的

个人课题研究工作自我总结

个人课题研究工作自我总结 本年度在课题研究方面,本人做了很多努力。现简单地小结本年度的课题研究工作如下: 第二天6月23日上午我们在曲映红老师的带领下制作了色拉酱,蛋黄酱是以精炼植 物油、食醋、鸡蛋黄为基本成分,通过乳化制成的半流体食品。在蛋黄酱中,内部的油滴 分散在外部的醋、蛋黄和其他组分之中,是O/W乳状液。蛋黄中含有的卵磷脂在该体系中 发挥乳化剂的作用。 一、制订计划,加强落实 年初,我制定课题组和个人的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并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收集信息化教 学资源,尝试着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上,深受学生欢迎,取得很好的成效。 二、提高认识,加强学习 转正不是意味着待遇上会好一些,更重要的是从此刻起自己已经是东风日产的一名正 式员工,在工作上必须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真诚沟通,做好份内事。 本期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校积极探索加速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途径和方法。首先加强课题组教师的理论学习,本学期我校理论集中学习4次,通过理论学习,是我们 的课题研究,有了理论依据。也使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有了明确的方向。因为我们认识 到校内网络教学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可以极大的刺激和促进校园信息化的建设。认识到课 题研究是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得好,可以为教育改革,提供一 个坚实的基础,可以大大改善教学的条件,更新各种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一种具有现代 气息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可以让师生们切实感觉到信 息化与自己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贴近。因此,本年度我校继续由校长亲自抓此课题研究。 三、做好探索新教学模式的工作 课题研究课,是教师走向成功的开始。我积极参与听课和评课活动。本学期,晨光异 彩课题组研讨课四次。在每次的活动中,我都能认真学习、记录,和课题组的老师座谈, 交流,并把评课意见上传到个人博客上。在评课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大,学到很 多新的理念。 四、存在的问题 由于教学工作比较繁忙,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材料保存不全。

世纪初期海派代表画家书法观念研究

世纪初期海派代表画家书法观念研究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20世纪初期“海派”代表画家书法观念研究 徐海东 内容摘要清末民初由赵之谦、任伯年等人开创的“海派”画风对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影响深远。同以往的文人画派相比,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海派”画风艺术风格上有其独特之处。由于受时代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海派”画家比较重视书法在绘画中的作用,重视笔墨线条的金石味,绘画用笔方式上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在艺术领域的反映,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关键词赵之谦吴昌硕书法金石入画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叶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发生巨变的时期,政治经济上的变革在文化艺术领域同样在发生。在五口通商重镇的上海,由于“海禁一开,贸易之盛,无过上海一隅,而以研田谋生者,亦皆于而来,侨居卖画。”1这种经济的繁荣吸引了大量前来谋生的职业画家。英国的艺术史家迈克尔·苏利文在其书中写道:“活跃于上海的任伯年画风中,通商口岸特有的喧嚣的气氛与融汇在大众性之中的蓬勃生气文化交融在一起。”2“海派”画家在吸收外来艺术积极因素的同时,作品带有强烈时代气息,给衰弱的清末绘画注入了新的生机。在绘画创作的同时,“海派”画家十分重视书法在绘画领域的运用,社会民众审美取向 1张鸣珂《寒松阁谈艺琐录》转引自徐书城着《中国绘画艺术史》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1年版第273页 2 (英)M.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着《东西方美术的交流》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8年版第230页

的变化影响了其书法风格的形成。其书法倾向于古朴厚重的碑派意趣,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 一“海派”画家以书入画观念和书法的碑学取向在中国艺术领域,由于绘画与书法特殊的亲缘关系,历来不少文人画家都主张以书入画、书画相融。而其中影响较大者,则首推元代赵孟頫,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其绘画名作《秀石疏林图卷》题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正是赵对书法与绘画在用笔、形式美感上的联系的理论总结。王原祁的《麓台题画稿·仿大痴设色》云:“书法与诗文相通,必有书卷气,然后可以言画。”3则是从传统的文人画角度阐释了书法在绘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代陈师曾《文人画之价值》一文指出: 且画法与书法相通,能书者大抵能画,故古今书画兼长者,多画中笔法与书无以异也。……可见文人画不但意趣高尚,而且寓书法于绘画中,使画中更觉不简单。非仅画之范围内用功便可了事,尚须从他种方面研究,始能出色。4 清代以来碑学的兴起壮大影响了画家的书法观念和书法创作,画家纷纷把视野投向具有雄浑古朴之美的金石碑刻。早在海上画派之前的扬州画派中,这种倾向就已十分明显。郑板桥在《署中示舍弟墨》中写道;“字学汉魏,崔、蔡、钟繇;古碑断碣,刻意搜求。”5高凤翰曾自3周积寅着《中国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 1985年版第 548页 4陈师曾徐书城点校《中国绘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143 页 5郑燮《郑板桥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版第

描写书法好的句子精编版

1.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他的真书势形巧密,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草长浓纤折衷;他的行书遒媚劲健.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2. 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 3. 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冲动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灵气。 4. 书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还往往以一种不求丰富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 5. 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笔迹流水行云。 6. 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画微瘦,若霜林无叶,瀑水进飞。 7. 群鸿戏海,舞鹤游天 8.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 9. 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 10. 举笔信手涂抹几下,一幅腾飞的巨龙即跃然纸上。他所画之龙,栩栩如生,雄奇魁伟而变化多端。陈容画龙往往不画整条,或画龙首,或画龙爪,忽隐忽现,似闻其声,如见其形,且泼墨成云,喷水化雾,神妙无比,人称“所翁龙”(陈容号所翁)。 11. 字形正倚交错,大大小小,开开合合,线条粗细变化明显,跌宕有致。最末一行写歪了,歪得简直要倾倒,但这样的倾斜并不生硬,反倒更见自由,体现出他的任情恣性的一面,自成格调。陈容取势险峻,他结字造型或倚或正,或重或轻,有“来如雷霆收震怒”之美。他行笔迅捷,用笔有力,发力沉重。 12. 朴实无华而兼纳乾坤。 13. 老师的字,是成年累月的象征,一笔笔铿锵有力。 14. 张扬跋扈,丝毫不受束缚,甚至整行一笔而下,有如神仙般的纵逸,来去无踪。 15. 老师的字,如花瓣般,香气远播,越发清芬。 16. 龙蛇竞走、磨穿铁砚。 17. 其色,其形,其浓淡枯湿,其断连辗转,粗细藏露皆变数无穷,气象万千。 18. 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具有了最为生气灌注的特点。 19. 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或劲键或婉转,或如婀娜窈窕的美人,或如矫健勇猛的壮士,或如春风拂面繁花一片,或如北风入关深沉冷峻。 20. 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 21. 曼卿之笔,颜筋柳骨 32. 挥毫落纸如云烟 33. 唐·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 34. 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 4. 其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不减遒逸《兰亭》,直逼颜氏《祭侄》,堪称行书之精品。 。10. 展纸挥毫,笔走蛟龙。直画如剑,曲笔似藤,点若危峰坠石,撇如兰叶拂风。纵横捭阖辟新径,酣畅淋漓写人生,是点线的巧妙组合,是生命的悲喜交融。 11. 毛体书法的魅力在于狂放不羁,气度磅礴,在于翻江倒海的革命激情和力量,以及直承“颠张狂素”的草书精髓。 12. 如果是柳公权式的如骨一般刚猛有力,气势雄强——结体遒劲,字字严谨,一丝不苟。瘦劲有力,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超尘脱俗。横之长者瘦挺舒展,横之短者粗壮有力。 13. 如果是颜真卿式的如筋一般浑厚圆润——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字里行间厚重雄浑,大气脱俗。 14. 婉若银钩,漂若惊鸾。 15.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清平乐《书画》

课题研究个人工作小结

课题研究个人工作小结 常州市中山路小学蔺黎明 本学期我积极参加了学校课题组开展的各项研究活动,完成子课题计划一份,通过看书、上网等途径知道了数学综合性学习的多种方式,同时也学习了与课题相关的理论资料若干篇,完成研究课教案2份,听课评课4份,案例评析2份,进行课例研究教学设计、讨论2次,撰写研究课教学实录及反思2篇,撰写研究课评价主评发言稿4篇,进行综合作业设计1份,撰写1篇论文,听课40余节,参与评课10余节。 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质量,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数学综合性学习的意识普遍增强,能更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增强,学习能力显著提高。 1、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独立思考的习惯。 掌握认真读书的方法,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如:在教学“二十以内加减法”时,要求学习记住从右数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那么其中就要求学生记住“右起”。因此我在教会学生怎样读书的同时,不断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努力地探索、积极动脑、独立思考,经常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如学习“十以内加减法表”时,我先很快地写出得数为10的加法算式,让学生产生老师怎么记得这么快的想法,然后自己观察表格,独立思考,激发了他们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培养善于质疑,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鼓励学生向老师挑战,向课本挑战。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在提高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提高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为创新思维提供

了条件。如:教学“高矮”时,练习中有一题“小汽车过桥”。有的同学提出不能过,但有的同学就提出,如果把车上的警灯拿掉,就能过桥。我注意到了培养学生追求真知的科学态度,在学生中树立质疑创新的价值取向。 3、培养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 通过动手实践活动获得数学的知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不仅对学生知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以及学习态度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教材中有大量便于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整理书包”“整理房间”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这些事情。“分苹果”可以让学生自己分一分。“商矮”、“左右”这些都可以让学生自己比一比,进行直接的动手操作活动,或模拟的操作活动,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萌发智慧潜能。 总之通过课题研究及课堂实践我深刻感受到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 的社会知识性;有利于教学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能发挥团结互补的优势;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计算、操作、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明显提高,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所提高带动相关学科成绩,达到综合素质整体提高。 在总结本学期的研究活动中,我也感觉对课题思想的学习和研究不够深入,对课题概念界定领会不深;实验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研究时间,相关综合性学习资料甚少,教学可供学习的地方不多,只能依赖理解、摸索、研究,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还没有把课题思想贯穿到每一堂数学课中,这也使我对下阶段的课题研究确定了新的目标。 2006、6

书画家的名片书画家

书画家的名片书画家 如今很多书画家已经不是一心想艺术了,如何弄钱成了第一要务。你方唱罢我登场,你是名家,我是大师,职务一个比一个大,职位一个比一个高。没有名分不要紧,花钱能够买到。请你千万不要相信书画家的名片,那可真是“明骗”啊。一张名片,50块钱可以印两盒,不要什么证明。只要你出钱,想印什么职务可以印什么职务,不另加费。 我手上有张画家的名片,很特别,比一般人的名片大了许多。一般的名片长89毫米、宽54毫米,那个画家的名片是这的5倍。他为什么弄那么大?我一说你就明白了。他的职务和职位多啊,我数了一下,名片上仅副主席的头衔就有30多个。我很纳闷,他忙得过来吗?那么多的职位职务,他哪里还有时间研究艺术。 我这个人有点好奇心,闲极无聊,调查了一下他的那些个单位,结果你猜怎么着?他任职的那些个单位全是“一个人的车站”,地址要么在北京要么 __的一条胡同、一个里弄,一两间出租屋就是他们的办公地址所在。屋主是主席,领导着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不少副主席,那个画家便是诸多副主席中的一个。 “无耻”的画家名片我这里还有一张。他的名片上赫然写着“本人的作品是北京各大拍卖行指定拍品”。我一了解,原来一年前他求

人把自己的作品在一个拍卖公司自卖自买了一把。他能把如此的污渍事夸大并印到名片上,你说他的名片不是明骗是什么? 不过,话说回来,在拍卖会上自卖自买的画家还算是有良知的,设局欺骗别人买自己的画、营造行情的就更为恶劣。 还是那个持有特别名片的画家,我有一个关系不错的朋友和那个画家认识,那个画家得知我的这位朋友经常参加拍卖会,有一天找到我那个朋友,给他设了一个局:“我的画前无古人,可能会后无来者。你在拍卖行认识不少朋友,你给他们介绍介绍我,你我合作,你出关系我出画,在拍卖会上玩一把。挣了钱二一添作五。”我朋友一听,说:“好事啊!”两人很快达成了协议(口头的):一、画家出作品。二、我的朋友负责运作,运作费用,我朋友先垫出,发了财,亲兄弟,明算账。三、拍卖收益画家和我朋友二一添作五,平分。四、拍卖不成,画退给画家,运作费用我朋友白扔。五、我朋友拿走画家的画,先交点押金,如果拍卖不成,退画时,画家退还押金,不要我朋友分文。画家强调:他经常上当受骗,好多人找他上拍作品,结果画拿走了,上拍没影了。以上拍的名义骗画家画的人太多。 我朋友人直,认为画家言之有理,反正都是朋友,是朋友就不会说话不算数,而且还有协议约定,于是就交了押金10万元人民币。

书法基础:怎样写好书法

书法基础:怎样写好书法 凡是学书者包括书法爱好者在内。都有一个好的心愿和要求,把字写好自已的作品能够出头露面,拿得出去,走入社会上去象个样子,这个主观愿望是好的,是进步向上的心理,这只能说你有一颗积极的求索精神,怎样才能把宇写好这个心情才能实现呢?要把美好的理想变成现实呢?就就要看你的学习窍门是怎样实施的,这个窍门并不难,就是入门走进去,求教拜师,这个师就是字帖,说到字帖这个问题那就太多了,有五羲之的颜真卿的柳公,权的欧阳询的赵孟頫的……等等。这么多的面前何所从呢?那就得实行选帖,选帖必须根据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写字基础和喜爱,去寻找合乎自己内心喜欢和合口味的帖本,也就是吻合个性特点的那种适合性的帖本,切记请那些对你不十分了解,而又被你崇拜的名家指定帖本,因要那样名家可能给你介绍他自己大受裨益而与你并不适合的范本,反而使你走上弯路。选上了喜爱适合的帖本以后,先试写一段时间,最后确定下来真正吻合自己的一本。天天练下去,如果发现选好的帖本还不能尽如心意,也可重选帖本,但也不可过多的换下去,打乱自己无适所从的心理。这山望着那山高,这样也不好,只要选好的那种帖本。得心应手,出效果,就可行专攻之志了。帖本选好以后,就要采取学习方法了,这个方法不外关于帖本临摹通常人们往往将“临摹”混在一起,其实这是学帖的两种方法,“临”是照帖写。“摹”则是蒙在帖上描,这两种方法是学习书法的必要手段,其实不只初学者即使极有造诣的书法家很多人却仍然在不间断地使用这种方法。先说“摹帖” (指楷书帖)有人认为这是小学生的事,蒙在别人写的字上面去描似乎有些丢人,会产生自我羞辱感,不光彩。有这种想法的人似乎没有弄清楚和了解摹帖的本意和它的好处。要知摹帖是一种收效较快的实惠学习方法,小学生自对陌生字的结构一无所知,需要通过摹来加深印象和理解,成年人则因书写不规范产生一些明显的却又不能自察的毛病,要改正还是需要通过摹来解决。帖上的字是比较完美的,结构上一般都修短适度,宽窄得体而我们往往不能准确的掌握这些规律,写的字长短不齐,结 构松散,拖塌或拘谨猥琐,因为缺乏准确的判断力,老是找不出差错出在那里通过摹帖自己养成的习惯毛病很快就会暴露出来,帖上应该短的地方、自

尔雅 绘画里的中国走进大师与经典2019

传教士罗明坚、利玛窦将欧洲的()带到了中国。A A、圣像画 B、静物 C、风景画 D、世界地图 2 ()哪一个不属于课程中提到的早期外销画。C A、制茶 B、陶艺 C、中国风情 D、制丝 3 ()不属于课程中提到的清朝时期广东流行的绘画风格。D A、英国 B、荷兰 C、意大利 D、法国 4 5 6 郎世宁减弱了绘画中的光影、透视和结构。√ 7 外销画出现在1680年代。× 1.2 1 徐悲鸿曾说:“()习画之所,盖中国西洋画之摇篮也。”B A、董家渡 B、土山湾 C、广东 D、上海 2 用西洋红画国画,可以说始于()。B

A、周慕桥 B、郑曼陀 C、杭稺英 D、吴友如 3 ()不是课程中提到的对冯钢百产生影响的艺术。C A、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B、美国的艺术 C、日本的艺术 D、古典艺术 4 《点石斋画报》里的很多图像,都使用了西方绘画的技法,表现了日常发生在大街小巷里的事件。正确 5 土山湾的绘画题材包括宗教画和日常风俗,以日常风俗为主。错误 2.1 1 ()不是课程中提到的“海派”画家产生的背景。D A、金石趣味的流行,大大削弱了传统文人的淡泊、柔弱的气质,为人们摆脱传统,接受西方新艺术提供了帮助。 B、全国的书画家纷至上海,使上海的绘画社团和组织得到了延伸,市场经济的规则开始进入书画领域。 C、《南京条约》的签订后,五口通商,使得大量西洋商品进入中国,带来的图像和符号对中国画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D、清政府宫廷绘画中,西洋画风的流行。 2 从趣味、形式、思想、理念方面来说,“金石入画”都可以被称为是中国的“文艺复兴”。错误 2.2 1 ()不是课程中提到的“海派”画家。D A、任熊 B、赵之谦 C、虚谷 D、陈老莲 2 ()不是课程中提到的,任伯年作画的特点。B

课题研究个人工作总结

课题研究个人工作总结 《课题研究个人工作总结》篇一:个人课题研究小结 《提髙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个人总结 20XX. 12. 17 二年以来,我积极投入了学校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回顾研究之路,我感觉既充实又有实效。“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这是我最大的体会。本着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为目的,扎实有效地进行教学工作,现将二年来的课题研究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加强理论学习,深化课题理念。 课题研究要想深入有效的实施并推进,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做支撑,为了了解到最新最切合实际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知识,我经常研读相关的理论书籍,学习其中的精华理论,追踪先进的理念思想,努力提高自我的研究修养,积极吸收,体味研究的酸甜苦辣。二年来,我认真学习了解课题方案,深入学习有关“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相关材料,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深化课题理念。 三、积极参与,勇于实践,善于发现问题,及时交流探讨。 平时不管多忙多累,我总能认真及时完成课题组布置的各项研究任

务。并针对其中的问题研究,我总是积极进行深入的学习与思考,力求在实践摸索中找到答案。在研究中,我发现班级学生的倾听习惯很有问题,语文课堂上,学生虽然思维活跃,竞相发言,但背后隐藏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学生只想着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很少能静下心来听别人说,少部分学生容易走神或开小差,缺少倾听意识和能力,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低下。由此我便着重从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角度入手,开展研究,搜集并阅读了大量相关理论文章和教师经验论文,思想汇报专题在充分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对自己班级学生的倾听习惯现状作了分析,设计并采用了一些措滋尝试着进行了实验: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同时通过课堂学习制度的制约以及改进语文课堂的交流方式和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被动倾听,着力培养班级学生的倾听能力。一阶段的实验让我明显感到学生的进步,孩子们学会了听他人之言,取其之长进行补充发言,课堂学习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髙。从中,我也真切地感受到课题研究就必须是实实在在的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 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发现问题,并将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疏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及时记录,并在每周的教研活动时与语文组老师进行探讨,即围绕“提出问题 ——交流诊断”这一流程进行话题研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乐于尝试,重在实效 在研究过程中,学校为教师创设了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让教师

书画

中国书画 1、中国绘画发展历史主要阶段 最早成熟的画科当属人物画,山水、花鸟次之。魏晋至隋唐,人物画成就辉煌,名家辈出,流派纷呈,是中国古代人物画历史上的第一大高峰。南北朝后期,山水画彩渐趋于完成,至隋唐已独立。 2、唐宋元时期人物画的主要风格类型和代表画家 唐代:张萱和周昉的“绮罗人物画”描绘贵族妇女生活。 两宋:人物画在前人的基础上开创了新格局,如风俗画、白描和减笔画,代表画家李公麟、武宗元。 元代:张渥的白描人物,王绎的肖像。 3、唐宋元时期花鸟画的主要表现方法和代表画家 唐代:花鸟基本上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衬托。 五代两宋:分成两大派系:一是工笔重彩,以黄荃父子为代表;另一是水墨写意,以徐熙为先导。 元代:宫廷花鸟画从画工画系转向文人系,墨花墨禽兴起,代表画家陈琳、王渊、张中。4、五代至两宋山水画风格类型 1水墨山水画的发展开始于唐代中后期的王维、张璪。五代北宋前期荆关、董巨、李范开创了全景式构图水墨山水画先河2宋神宗时,李成派传人郭熙创造三远构图法,标志山水画成熟3北宋末宫廷山水主要流行王洗、赵令穰的平远山水和湖山小景,复古的青绿山水画也得到长足的进步4米芾文人山水画开创了文人画写意旨趣,他以疏放的态度变化董源的江南画派,其子米友仁画史上称为“米点山水”“米点皴”5以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南宋四大家”为代表的南宋宫廷山水画派又称“院体”,山水画局部构图水墨淋漓的皴,画法上以水墨苍劲的大斧劈皴为特点 5、元代文人画的主要艺术特征和代表画家 文人画经过宋代酝酿成熟后,到元代逐渐成为画坛的主流,是中国绘画史上文人美术的鼎盛时期,画风上以书入画,追求用笔用墨的书法化、写意化,真正实现了书画一律的意境要求,画法由“墨戏”转为传统功力。代表画家:江南有钱选、赵孟頫(俯的异体字),北方有李衍、高克恭,中后期江南有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称为“元四家”。 6、明代宫廷院体画的艺术特点 由于统治阶级的重视,重新设立宫廷画院,画风追溯两宋院体花鸟画,主要继承黄荃父子工笔重彩画风,山水画大都取材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也有一些宗法郭熙,画风多用水墨稍带写意。 7、吴门四家及艺术特征 吴门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绘画主要是以继承宋元各家及元四家水墨浅降。沈周:工诗文、书法,擅长绘画,人物山水花鸟皆精,细腻。早期多小幅,后期拓为大幅,笔墨粗硬。 文征明:擅长人物、山水、花卉。 唐寅:山水、人物、花鸟、楼阁无所不能。 仇英:擅长人物、山水、花鸟、楼阁界画,尤长临摹,山水画法以工笔重彩为主。 8、董其昌为首“松江画派”艺术特征 松江画派又名华亭派(山水画家):代表人物赵左(苏松派)、沈士充(云间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