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语文题目

【题目一】

阅读下面的诗句,然后完成接下来的问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问题:

请解释诗句中“断肠人在天涯”的意思。

【答案一】

诗句“断肠人在天涯”意指一个被失恋或离别折磨得痛不欲生的人。常用来形容久远离故乡或心灵的寂寞和痛苦。

二、数学题目

【题目二】

已知A、B两个数字互质,A比B大3。现将A、B这两个数字各分别加上它们的最大质因数,得到两个新的数C和D。如果C比D大7,求原来的两个数A和B。

【答案二】

设A的最大质因数为p,B的最大质因数为q。

根据题意,有以下两个方程:

1. A = B + 3

2. A + p = B + q + 7

由于A、B互质,所以它们的最大质因数不同。又因为C = A + p,

D = B + q,所以得到以下等式:

1. C = D + 7

将1、2式代入以上等式,得到:

(B + 3) + p = B + q + 7

化简得:p - q = 4

综上所述,A、B的可能解为:

A = 5(最大质因数为5)、

B = 2(最大质因数为2),

A = 7(最大质因数为7)、

B = 4(最大质因数为2)。

三、英语题目

【题目三】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完成接下来的问题。

The Great Barrier Reef, located in Australia, is the world's largest coral reef system. It stretches over 2,300 kilometers and covers an area of approximately 344,400 square kilometers. The reef is composed of over 900 islands and 3,000 individual reefs. It is home to a wide variety of marine life, including over 1,500 species of fish.

问题:

The Great Barrier Reef is home to how many species of fish?

【答案三】

The Great Barrier Reef is home to over 1,500 species of fish.

以上是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部分真题及对应的答案。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请您继续努力备考,相信您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教师资格高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高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自2015年实施全国统考,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和资格审核的考生,可取得由国家教育厅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该证书受到国家承认,在全国范围内通用。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教师资格高中考试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教师资格高中考试试题 1.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 A.《学记》 B.《孟子》 C.《论语》 D.《中庸》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萌芽时期的代表著作这一知识点,需识记清楚,《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本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故本题选A。 2.发达国家大多已普及12年义务教育,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仅普及9年义务教育。这说明从根本上制约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 )。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人口数量和质量 D.社会意识形态 2.答案:B。解析:本题涉及到的是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这一知识点,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故本题选B;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教育的目的、教育的领导权以及受教育权;人口数量和质量会影响教育的结构等。 3.张校长特别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以此来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张校长强调的德育方法是( )。 A.陶冶法 B.示范法 C.锻炼法 D.说服法 3.答案:A。解析:本题涉及到的是德育方法这一考点,陶冶法强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包括环境陶冶、艺术陶冶和人格感化,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属于环境陶冶,故本题选择A;示范法强调专门树立一个榜样;锻炼法强调的是实践活动,包括常规训练和实际锻炼;说服法强调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获得某种深刻的认识,包括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 4.学校课程有多种类型,其中最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语文题目 【题目一】 阅读下面的诗句,然后完成接下来的问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问题: 请解释诗句中“断肠人在天涯”的意思。 【答案一】 诗句“断肠人在天涯”意指一个被失恋或离别折磨得痛不欲生的人。常用来形容久远离故乡或心灵的寂寞和痛苦。 二、数学题目 【题目二】

已知A、B两个数字互质,A比B大3。现将A、B这两个数字各分别加上它们的最大质因数,得到两个新的数C和D。如果C比D大7,求原来的两个数A和B。 【答案二】 设A的最大质因数为p,B的最大质因数为q。 根据题意,有以下两个方程: 1. A = B + 3 2. A + p = B + q + 7 由于A、B互质,所以它们的最大质因数不同。又因为C = A + p, D = B + q,所以得到以下等式: 1. C = D + 7 将1、2式代入以上等式,得到: (B + 3) + p = B + q + 7 化简得:p - q = 4 综上所述,A、B的可能解为: A = 5(最大质因数为5)、 B = 2(最大质因数为2), 或 A = 7(最大质因数为7)、 B = 4(最大质因数为2)。 三、英语题目

【题目三】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完成接下来的问题。 The Great Barrier Reef, located in Australia, is the world's largest coral reef system. It stretches over 2,300 kilometers and covers an area of approximately 344,400 square kilometers. The reef is composed of over 900 islands and 3,000 individual reefs. It is home to a wide variety of marine life, including over 1,500 species of fish. 问题: The Great Barrier Reef is home to how many species of fish? 【答案三】 The Great Barrier Reef is home to over 1,500 species of fish. 以上是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部分真题及对应的答案。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请您继续努力备考,相信您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历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及答案汇总

历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1年上半年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下列方法不适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是()。 A.继承与开拓 B.学习与创造 C.思考与想象 D.熟练与传承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观。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改变只重视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教师要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D 选项只注重知识的熟练和传承,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ABC选项均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故选D。 2.工作多年的张老师有较高水平的教学能力和技巧,班级管理井井有条,还注重激发自我潜能。张老师所处的教师发展阶段是()。 A.希赛网生涯阶段 B.退缩生涯阶段 C.更新生涯阶段 D.预备生涯阶段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观。司德菲的根据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情况而提出的五阶段理论,主要分了以下五个阶段:新手阶段,熟练新手阶段,胜任阶段,业务精干阶段,希赛网阶段。BCD均为干扰选项。希赛网生涯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能力与技巧,对教育教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自有章法。这些教师们都能进行有效的班级经营和时间管理。对学生抱有高度的期望,也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激发自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题干中,工作多年的张老师有较高水平的教学能力和技巧,班级管理井井有条体现张老师处于希赛网阶段,故选A。 3.陶行知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仅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这句话隐含的学生观不包括的是()。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教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教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教师劳动的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自主性 答案:A.复杂性。 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学生的义务? A.遵守法律、法规 B.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C.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D.保持身心健康,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答案:D.保持身心健康,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特点?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知识性 答案:D.知识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特点? A.评价目标多元化 B.评价方式多样化 C.评价主体单一化 D.评价内容全面化 答案:ABD。 2、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A.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全面发展 B.以“学”为中心,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C.注重基础知识传授和基本技能训练,强调“双基”的重要性 D.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答案:ABD。 三、简答题 1、请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答案: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全面发展;以“学”为中心,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强调教学的有效性,注重学生的实际获得。 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A.学生心理健康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真题及答案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真题及答案 一、语文部分 1. 阅读理解 (1)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下是李白的一首名篇《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请问以下哪一句是描写主人公思乡之情的? A. 床前明月光 B. 疑是地上霜 C. 举头望明月 D. 低头思故乡 答案:D (2)苏轼是宋代文学家,他的文章以豪放自由为特点。以下是苏轼的名篇《水调歌头》的开头几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请问以下诗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清新欢快 B. 痛苦忧愁 C. 情深意长 D. 豪放自由 答案:B 2. 改错题 请找出以下下划线部分错误的一项,并将正确的答案告诉我。明天我们将去参观一座古老的帝国园。(此题略) 答案:帝国园改为德国园 二、数学部分 1. 解方程 请解下列方程: 2x + 5 = 13 答案:x = 4 2. 几何题 下图是一个正方形,各边长为5cm。请问,它的面积是多少?(此题略)

答案:25 平方厘米 三、英语部分 1. 完形填空 阅读下面的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Last Sunday, Tom, Peter, and Mary had a picnic in the forest. It was a sunny day, and they had a good time. They 1 in the morning, and then they went boating. It 2 fun! In the afternoon, they played games in the forest. They laughed and 3 very happy. They didn't go home until the sun 4 down. 1. A. went B. came C. met D. left 答案:A 2. 选择题 请从每题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告诉我答案。 What is the capital of France? A. London B. Paris

2022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2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 真题及参考答案 1.记录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学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的言论的著作是() A.论语 B.学记 C.大学 D.中庸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论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收录的,集中反映是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著作的是《论语》。 2.在教育多样化发展阶段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创立的是() A.实验教育学 B.批判教育学 C.文化教育学 D.实用主义教育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杜威的教育思想。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提出新三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3.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或同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时期,其目的,内容方法,手段等都会相应的发生变化.这表明教育具有() A.独立性 B.历史性 C.阶段性 D.永恒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社会属性。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体现的是教育的历史性。 4.人们常说的“三翻,六坐,八爬,十个月会喊爸爸”,反映了哪一因素对人的

身心发展的制约()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人能动性 【答案】A 【解析】遗传。 5.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着力是以相应的教育则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反映了教育应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征() A.顺序性 B.稳定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C 【解析】不均衡性 6.教育制度虽然反映着人们的主观愿望和价值需求,但是教育制度的制定不是随心所欲的,每种教育制度都有它的现实基础和发展规律。这表明教育制度具有()A客观性 B规范性 C历史性 D强制性 【答案】A 【解析】客观性 7.“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的官能得到发展,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这种观点属于() A实质教育论 B形式教育论 C传统教育论 D现代教育论 【答案】B 【解析】形式教育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1.1单项选择题】某中学开办国学经典、体能运动等校本课程,要求初三学生至少选 修两门,此事遭到了家长们的反对,认为占用了学生的中考复习时间,你认为,该校(江南博哥)的做法()。 A.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B.关注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C.忽视了学生的发展规律 D.关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题干中学校增设国学经典、体能等校本课程,体现了该学校不仅重视学生文化课的学习,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全面发展,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D项正确。 2.1单项选择题】一所学校在“数字化育人”办学理念下,建立起“过程性数据”与“关键事件”相结合的评价系统,用以跟踪学生个体的品格、学业等全面发展过程,该校做法体现了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是()。 A.个别差异性 B.顺序性 C.整体性 D.能动性 正确答案:C 收起 知识点解析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发展规律。整体性是指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并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使学生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整体性。人的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要把学生看做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和完善的人。题干中的学校在“数字化”办学理念指导下,重视学生的品格、学业、体质的发展,体现了把学生当成一个整体,促进学生德、智、体整体全面的发展。C项正确。 3.1单项选择题】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下列选项与这句话强调的内容不相符的是()。 A.专业知识和专业态度是为师的基础 B.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是为师的基础 C.专业知识和专业精神是为师的基础 D.专业知识和专业自主是为师的基础 正确答案:D 收起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 答案 第1题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1题,共42分)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出版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舒新城《教育通论》 B.庄泽《教育概论》 C.孟宪承《教育概论》 D.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答案】D 【解析】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近代教育家杨贤江(1895-1931)以李浩吾的化名于1930年出版了《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书中对教育的本质和作用进行了论述,指明了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之一,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揭露了旧中国教育的反动本质,在教育理论方面具有启蒙作用。D项正确。 A项,舒新城的《教育通论》取材涉及与教育有关于各方面,尤注意于中国教育现状及研究的方法。B项,庄泽的《教育概论》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教育著作。 C项,孟宪承的《教育概论》是近年出版的教育著作。 故选D项。 2.运用现代系统论方法研究教学问题,提出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维果斯基 C.赞可夫 D.巴班斯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当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巴班斯基在《教学过程最优化》中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认为,应该把教学看作一个系统,从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考查教学,以便达到最优处理教育问题。D项正确。 A项,凯洛夫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乃至现在的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维果斯基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内化学说、最近发展区等理论。与题干不符,排除。C 项,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3.李老师在初二选择了人数、性别比例、学习成绩、教材各方面情况相同的两个班进行教学,对其中一班采用讲授法,对另一个采用自学辅导法,经过一个阶段的教学后进行测验,以比较两种方法教学效果,李老师采用的方法属于()。 A.个案研究 B.实验研究 C.行动研究 D.调查研究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含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含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对素养教育明白,存在片面性是( ) A.促进学生专业进展 B.尊重学生个性进展 C.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D.引导学生协调进展 1.【答案】A。 2.依据育人为本理念,教师下列做法中,别正确是( ) A.培养学生特长 B.进展学生潜能 C.尊重学生个性 D.私拆学生信件 2.【答案】D。 3.“多一把衡量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理论依据是( ) 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 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 C.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 D.人类进展具有共同性 3.【答案】C。 4.董老师上游戏课时,小红总爱举手,但答题经常出错,小强别爱举手,但老师点名提咨询却总能答对。老师下列做法中,最合适是( ) A.批判小红总出错,表扬小强爱考虑 B.表扬小红爱举手,批判小强别发言 C.批判小红总出错,批判小强别发扬 D.激发小红勤考虑,鼓舞小强多举手 4.【答案】D。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2010~XXX)》提出,对中小学教师实行( ) A.每两年一周期全员培训 B.每三年一周期全员培训 C.每七年一周期全员培训 D.每五年一周期全员培训 5.【答案】D。 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句话体现原则是( ) A.国家性原则 B.公共性原则 C.方向性原则 D.强制性原则 6.【答案】B。 7.学生小涛经常旷课,别遵守学校治理制度,学校对小涛举行教育恰当方式是( ) A.将他交给家长批判教育 B.了解事情后耐心教育他 C.等待他自我醒悟并改正 D.批判教育无效果开除他 7.【答案】B。 8.李老师就校务公开咨询题向学校提建议,李老师做法是( ) A.行使教师权利 B.履行教师义务 C.妨碍学校秩序 D.给学校出难题 8.【答案】A。 9.课间,小莉正在同学面前大声朗读小娟日记,被走进教室小娟发觉,小娟找到班主任诉讲此事,班主任最恰当做法是( ) A.制止小莉这种行为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 各位参加了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快来看看试题吧!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在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 B《论语》 C《论演讲家的教育》 D《理想国》 答案A 2、高一(2)班班主任王老师在班级教育教学过程中,从来不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因为他深刻地认识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连续性 C差异性 D顺序性 答案A 3、教育可以“简化”文化,吸取其基本内容;教育可以“净化”文化,清除其不良因素。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 A选择功能 B发展功能 C传递功能 D保护功能 答案A 4、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的两种典型对立的理论主张是()。 A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B国家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C全面发展论与个性发展论 D国家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 答案A 5、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D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答案A 6、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表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 B依附性 C时代性 D独立性 答案A 7在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 A人口分布 B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 D生产力水平 答案D 8、从课程形态上看,当前我国中学实施的“研究性学习”属于()。 A学科课程 B拓展性学科课程 C辅助性学科课程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答案D

2022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22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 1.【题干】我国第一位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并出版《新教育大纲》的教育理论家是( )。 【选项】 A.杨贤江 B.陶行知 C.黄炎培 D.李大钊 【答案】A 【解析】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是杨贤江著《新教育大纲》。杨贤江是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 2.【题干】1762年,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发表的系统阐述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 【选项】 A.《理想国》 B.《巨人传》 C.《太阳城》 D.《爱弥儿》 【答案】D 【解析】A项,《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创作的哲学对话体著作。全书主要论述了柏拉图心中理想国的构建、治理和正义,主题是关于国家的管理。 B项,《巨人传》原名《高康大和庞大固埃》,共五卷,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小说家拉伯雷创作的多传本长篇小说,是一部讽刺小说。 C项,《太阳城》是意大利早期空想共产主义者康帕内拉创作的对话体游记,也是一部政治学著作。

D项,《爱弥儿》是法国思想家卢梭创作的教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62年。该书是一本夹叙夹议的教育小说,系统阐述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著作。 3.【题干】有的人在逆境中奋起有的人在逆境中消沉:有的人在顺境中如鱼得水:有的人在顺境中却虚度光阴。这种现象说明( )。 【选项】 A.顺境有利于人的发展 B.环境好坏决定人的发展 C.逆境有利于人的发展 D.人对环境影响有能动性 【答案】D 【解析】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不是消极、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 4.【题干】教师以自身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旨在改进教育实践而不在于理论构建的研究属于( )。 【选项】 A.实验研究 B.行动研究 C.调查研究 D.个案研究 【答案】B 【解析】教育行动研究,亦称“教师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深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以自身教学或所在学校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进行的研究。 5.【题干】“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杠杆”,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pdf

2021 年 3 月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 《综合素养》〔中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9 题,每题 2 分,共 58 分) 1、班主任马老师常对学生说:“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社会需要的是身体健康、和谐开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呆子。〞这说明马老师具有( )。 2、以下是钟老师班主任日志的一段话,这说明钟老师( )。“一个月了,尽管我对某某给予了更多的关心与鼓舞。但依旧看不到好转的迹象,是方法不对还是……?看来,我得再找他的父母和原班主任交流,再深刻一点,再调整策略。〞 3、某中学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发不同颜色的校服。年级前 60 名学生是红色衣服,其他学生穿蓝色校服,这种做法( )。 A.正确,便于分清教学 B.正确,利于鼓舞学生 C.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开展 D.不正确,不能公平对待全部学生 4、物理教师李强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查阅资料,利用现有资源自制实验器材,开设了不少探究性物理实验,这说明李老师具有( )。 5、教师王某认为自己是师范毕业生,而且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书,就能终身从教了,王某的想法( )。 6、被学校行政处分后,张老师认为学校对自己很不公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张老师可以( )。 7、为了添置教育教学设备,某初级中学通过向学生推销学习和生活用品获取经费,学习这种做法( )。 A.能促进自身开展,合情合理 B.能解决自己困难,情有可原 C.违反法律法规,应当追究责任 D.违反法律规定,但可免予处理 8、某县X依据中考成绩,将全县初级中学分为一般初中和实验初中,并对后者从师资、经费等发面予以倾斜,该县义务教育没有做到( )。 9、某教师对学校治理提出改进意见,被校长打击报复,校长所侵犯的教师权利是( )。 10、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可以解聘教师的法定事由的是( )。 A.体罚学生,屡教不改的 B.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1.初二学生小华染上不良行为习惯,学校可以对他依法采取的措施是( )。 12.放学后,12 名学生到教师王某私自开设的学校附近的商店里,购置了过期食品,导致王某食物中毒,对这起事故应承担主要责任的是( )。 13.以下选项中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的做法是( )。 14.在编选校本教材时,尚老师一丝不苟地审查每一篇文章,即使插图的一点小瑕疵,都会改正来,这说明尚老师( )。 15.学校邀请专家来做教育理念辅导汇报,李老师拒绝参加,他说学那些理论没有用,把自己的课上好才是老师的看家本领。〞李老师的说法( ) A.错,教师应该不断提高理论素养 B.对,能把课上好就是优秀的中学教师 C.错,教师应该把自我提升作为首要目标 D.对,教育理念汇报对实践教学没有任何援助 16.晓茜写小说,想发表,孙老师了解了在班上公开批判:“话都说不利索就想当作家,不称称自己几斤几两!〞晓茜当场羞红了脸,孙老师的做法违背的师德标准是( )。 17.以下选项中,又称为“X事变〞的是( )。 D.9.18

2022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笔试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22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笔试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 1.冯老师批改作业时常抱怨“讲了多少遍,可还是答不上!都不知道学生都怎么了!"这说明冯老师()。 A.具有技学评价能力 B.缺乏技学组织能力 C.具有教学研究意识 D.缺乏技岗反思能力 【答案】D 【解析】冯老师针对讲课后学生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没有查找原因进行课后反思,从而改进教学,而是一味抱怨,说明冯老师缺乏教学反思能力。 2.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一所中学开发了一组厌学旅行项目,安排本校地理老师作为研学导师全程指导学生完成相关的研学任务。该做法体现的教育观是() A.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B.关注育人的实践性 C.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D.重视学生的操作性 【答案】B 【解析】素质教育观要求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研学旅行中完成相关的研学任务正是一种实践活动,题干中学校的做法体现了关注人的实践性。 3.庄老师在教学日志中写道:“课前准备的好好的,就害怕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打断我,学生一问问题我就感觉大脑一片空白。。。。”,庄老师所处的阶段是() A.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B.虚拟阶段 C.关注学生 D.关注生存 【答案】D 【解析】关注生存阶段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一般是新手型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庄老师教学日志中透露出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成熟,对其具有恐惧感,故选D。

A项:这个阶段的老师以专业发展为指向,属于老老师,不再受外部评价或职业升迁的牵制,自觉依照教师发展的一般路线和自己日前的发展条件,有意识地自我规划,以谋求最大程度的自我发展,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积累了比较科学的个人实践知识。 B项:虚拟关注阶段,教师开始思考对合格教师的要求,在虚拟的教学环境中获得某些经验。 C项:关注学生阶段,教师能够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情感和社会需要。 4.某校在初三年级实行两张课程表,一张公开的应对检查,一张不公开的实际执行,以提高升学率。对于该校做法,正确的是()。 A.遵循了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则 B.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C.漠视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D.体现了学校办学的特色 【答案】C 【解析】学校两张课表,提高升学率的做法,实际是只关注课本知识的体现,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故选C。 5.全国人大举行的是()。 A.人大代表 B.人大常委 C.人大主席团 D.人大代表团 【答案】B 【解析】《宪法》第五十九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由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故选B。 6.张某为了找工作,购买了假冒硕士毕业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对张某() A.追究* 事责任 B.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C.刑事 D.教育行政处分 【答案】B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专项试题及答案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专项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A.面向全体学生 B.为了一切学生 C.为了学生的一切 D.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正确答案是:D.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A.改革课程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改革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C.改革课程结构,体现均衡和个性发展 D.改革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正确答案是:D.改革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正确答案是:D.学生为主体,教师

为主导。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包括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学生的一生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总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A.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某校的校训是“卓越立于全面,广博产生精专”这体现的教育理念是( )。 A.开拓创新 B.全面发展 C,自主发展 D.因材施教 2.图1中某些学校的做法( )。 A.抑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B.阻碍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C.提高了学生的竞争能力 D.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初一学生小武想做一名科学家,班主任说:“你现在学数学那么吃力.以后学物理、化学肯定也学不好,一定不能把当科学家作为人生目标”。班主任的说法( )。 A.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B.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C.忽视了学生创造性 D.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4.邱老师在工作日志中写道:“在今天的校研会上,我说做教研跟写论文的方法是一样的,居然没有得到认可。是我错了?还是大

家不理解我?我得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这表明邱老师( )。 A.善于自我反思 B.缺乏探索精神 C.缺乏问题意识 D.辫于自我暗示 5.中学生王某上课玩手机,被班主任李某当场没收。王某课后向李某承认错误并要求归还其手机,被李某以王某违反校规为由拒绝。李某的做法( )。 A,正确,学校规章应该人人遵守 B.正确,教师有惩成学生的权利 C.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 D. 不正确,应上交学校销毁 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下列情形中,学校不能给予教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的是( ) A.故意旷课,损害教学的 B.体罚学生,屡犯不改的 C.穿戴不整,影响仪表的 D.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7、某中学上课时,高年级学生李某到教室外喊赵某,说有事让其出去一趟,班主任张某默 许了。赵某走出教室后被李某殴打,导致右眼失明。对赵某所受伤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主 体是( ) A.李某 B.张某 C.学校 D.李某和学校

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真题及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普遍采用的教材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凯洛夫的《教育学》 D.马卡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上下形成学习苏联的热潮,凯洛夫《教育学》是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编写的比较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出版后风靡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将其作为教材,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教师也将其作为业务进修读物。故本题选C。 2.学校教育具有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其中个体发展主要体现为 A.个性化与道德化 B.社会化与个性化 C.社会化与标准化 D.个性化与趋同化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功能。教育的功能大致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可分为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与个体个性化功能两方面。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故本题选B。 3.“跳一跳,摘到桃”主要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其理论依据是 A.最近发展区理论 B.范例教学理论 C.合作教育学理论 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

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桃子就是体现了此原理,故本题选A。 4.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生认为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机器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故本题选C。。 5.学校教育制度一般是指一个国家 A.各级各类学校内部的各种制度 B.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C.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体制D.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制度。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故D项正确。 6.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地测算、地形测绘、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等以获得相关学科知识的方法属于 A.实验法 B.参观法 C.演示法 D.实习作业法参考答案: 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教学方法。实习作业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

2021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本⼀题共21⼀题,每⼀题2分,共42分) 1.有教无类是我国优秀教育传统,指对各类人平等看待,不分愚贤贵贱都进行教育,该词语出自()。 A.《道德经》 B.《论语》 C.《孟子》 D.《劝学》 2.在当代教育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了()。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C.教学与发展理论 D.教学特殊认识理论 3.古代学校教育不仅脱离生产劳动,而且鄙视生产劳动,这主要反映了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制约()。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C.社会人口构成 D.民族文化传统 4.关于影响人的发展因素问题,曾出现过“生而知之”的“天才论”。这种理论属于()。 A.教育万能论 B.环境决定论 C.遗传决定论 D.主观决定论 5.反映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具体质量规格要求的是()。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课程目标 6.标志着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出现,也是教育史上第一部课程论的专著是()。 A.斯宾塞的《教育论》

B.杜威《儿童与课程》 C.博比特《课程》 D.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7.在课程和教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之争。这是对哪一关系的争论?()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B.知识与能力 C.分科与综合 D.知识与思想 8.学完“压强”概念,学生理解了“在同等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的道理。田老师要求学生举例说明这个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田老师贯彻的主要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循序渐进 C.直观性 D.启发性 9.于老师在讲台上把张一纸揉成团,把另一张纸烧成灰,由此让学生来理解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于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参观法 10.在一次志愿者活动结束后,马老师要求同学们对自己这一天的表现进行反思,并写出心得体会,马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个人修养法 11.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班主任工作 B.课外校外活动 C.团队活动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教学XXX《行路难》,教师安排学生整理能够表现雄心壮志的古代 诗词。下列作品符合要求的是( ) XXX.XXX《观沧海》 B.XXX《山坡羊·潼关怀古》 C.杜牧《泊秦准》 D.XXX《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答案】A。 2.教学《中国石拱桥》教师围绕“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这一主题, 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下列作品适合的是( )。 XXX.XXX《昆明的雨》

B.XXX《紫藤萝瀑布》 C.XXX《苏州园林》 D.XXX《最苦与最乐》 【答案】C。 3.教学文言文复课,教师举例说明一些字词的使动用法,下列例句 适合的是( )。 XXX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XXX《三峡》) B.从流飘荡,任意工具。(XXX《与朱思元书》) C.凄神寒骨,悄怆幽邃。(XXX《小石潭记》) 【答案】C D.XXX十二转,赏赐千百强。(北朝民歌《木兰诗》)

4.讲授XXX《记承天寺夜游》教师尝试引导学生把握本课研究重点, 不恰当的是( )。 XXX.领悟作者人生态度 B.研究本文托物启志的写法 C.感受课文大意,积累文言词汇 D.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乐 【答案】B 5.学生对“借代”不熟悉,教师用古诗例句来讲解,恰当的是(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XXX《春望》)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XXX《无题·相见时难别亦 难》) .

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XXX《钱塘湖春游》) D.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XXX《江城子·密州出猎》) 【答案】D 6.浏览综合性研究“有朋自远方来”的活动目标,按照请求答题。 活动目标 (1)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搜集有关交友之道的名言,并识记其中10则。(2)了解活动方案的要素,初步学会活动设计方案 (3)学会大方礼貌、清楚明白地发出“邀请” (4)写一篇自我引见,并大方、模糊地向同学报告 (5)聆听他人的发言,能听懂他人发言的意思 对该活动目标设计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 题,每小题 2 分,共 42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案涂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 分。 1.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庄子 答案:A 2.西方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张,并对班 级授课制做出系统阐述的教育着作是 A. 柏拉图的《理想国》 B.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答案:C 3.美国学者孟禄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史实, 断言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观点被称为 答案:C

A. 交往起源论 B. 生物起源论 C. 心理起源论 D. 劳动起源论答案:C

4.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与社会生活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和一切社会所必需,并与人类社会共始终。这表明教育具有 A. 永恒性 B. 历史性 C. 阶级性 D. 生产性 答案:A 5.孔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 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则至矣! 焉用稼 ?”这 段话表明孔子的施教内容 A. 具有灵活性 B. 脱离社会生产 C.具有全面性 D.结合社会生产 答案:B 6.一般说来,制约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的根本性因素是 A. 生产力发展水平 B. 政治经济制度 C.人口数量和质量 D.社会意识形态 答案:A 7.在我国近现代学制改革中,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实行男女教育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 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的观点。 ( ) A.赫尔巴特 B.皮亚杰 C.杜威 D.瓦•根舍因1. C 【解析】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的著名观点。 2.——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做出了贡献。 ( ) A.洛克 B.裴斯泰洛齐 C.卢梭 D.亚里士多德2. D 【解析】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对培养的人的规格要求也不同,因此,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决定教育目的。 3.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 A.生产力 B.文化 C.科学技术 D.政治经济制度3. D 【解析】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4.为了防止考试焦虑症的发生,学校咨询人员提前对这些学生进行集体指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属于 ( ) A.早期干预 B.缺陷矫正 C.发展指导 D.问题预防 4. D 【解析】这种方法是属于问题预防的方法,以防止问题的发生。5.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 ( ) A.教师职业的出现 B.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 C.教育立法的规定 D.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 5. B 【解析】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6.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 ( ) A.神话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6. C 【解析】生物起源说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于天生的、像动物本能那样原本具有的生物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7.为全体人民服务,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 ( ) A.公共性 B.生产性 C.科学性 D.未来性 7. A 【解析】这体现了教育的公共性,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可以确定。 8.学校的基本功能是 ( ) A.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B.为繁荣文化服务 C.能实现人口的控制 D.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 8. D 【解析】学校的基本功能是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合格人才。9.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阶段性. B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10.下列哪一特征与教师聘任制度的特征不符 ? ( ) A.教师聘任是教师与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法律行为B.公开、直接、透明 C.平等自愿双向选择 D.聘任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 . B 【解析】公平、直接、透明是招聘的优点,并不是教师聘任制度的特征。 11.不在教师资格认定程序之列的是 ( ) A.提出申请 B.受理 C.参加资格考试 D.颁发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