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推介发布2020年五华县农业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通知

关于推介发布2020年五华县农业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通知

关于推介发布2020年五华县农业主导品种与

主推技术的通知

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各镇农业服务中心、各农业经营主体:

为更好地引导农民科学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各产业专家结合我县实际进行讨论、遴选和评审,确定五华县2020年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现予以推介发布。其中主导品种48个,主推技术19项(详见附件)。请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组织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指导时加以推广应用,各农业经营主体结合生产实际有针对性选择应用。

附件:2020年五华县农业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

五华县农业农村局

2020年3月2日

五华县2020年农业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

一、主导品种

(一)水稻

1.象牙香占:感温型常规稻品种,适宜我县早、晚造种植。早造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晚造全生育期113天左右,与粳籼89相当。植株较高,株型适中,有效穗多,穗长,着粒疏,后期熟色尚好,整齐度较好,抗倒性中等,耐寒性弱。食味品质分98分。

2.美香占2号:感温型常规稻品种,适宜我县早、晚造种植。早造全生育期128天左右,晚造全生育期114天左右。株型好,生势强,谷粒较小,分蘖力较强,结实率较高,熟色好,后期耐寒力中弱。晚造米质达国标和省标优质2级,外观品质为晚造特一级,有香味,食味品质分82分。中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栽培上要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早造用复合肥轻施中期肥,晚造重施中期肥,注意N、P、K配合施用,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3.粤农丝苗:感温型常规稻品种,适宜我县早、晚造种植。早造全生育期133天,晚造全生育期113天。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抗倒力强,耐寒性中,后期熟色好,丰产性好,米质鉴定为国标和省标优质2级,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早施重施分蘖肥以增加亩有效穗数。

4.野香优莉丝:感温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适宜我县早造种植。早稻全生育期122天。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粒色金黄色,主茎总叶片数15 叶左右,剑叶中等长、窄,叶鞘、叶片绿色,着粒密,颖尖杆黄色,无芒。后期熟色好,丰产性好。中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米质鉴定为国标3 级。栽培上注意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5.泰丰优208: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适宜我县早、晚造种植。早造全生育期129天左右,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12天左右。植株矮壮,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强,穗大粒多,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米质鉴定为省标优质3级,食味品质分81~83。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栽培上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6.深两优828:弱感光型两系杂交稻组合,适宜我县晚造种植。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15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抗倒力强,耐寒性中。米质鉴定为国标和省标优质3级,食味品质分78~85。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6.97%~9

7.14%,高感白叶枯病。栽培上要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7.深两优870: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适宜我县早、晚造种植。早造

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晚造全生育期117天左右,与对照种粤晶丝苗2号相当。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弱,抗倒力强,耐寒性中,后期熟色好,丰产性突出,米质鉴定为国标优质3级和省标优质3级,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8.广8优165:弱感光型三系杂交稻组合,适宜我县晚造种植。晚造全生育期118天左右,与对照种博Ⅲ优273相当。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强,穗大粒多,抗倒力强,耐寒性中。丰产性较好,米质未达优质等级,中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9.广8优169:弱感光型三系杂交稻组合,适宜我县晚造种植。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17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强,抗倒力强,耐寒性中。丰产性较好,米质鉴定为省标优质3级,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

10.恒丰优华占: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适宜我县早、晚造种植。早造全生育期126天左右,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12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抗倒力较强,耐寒性中强(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强)。米质鉴定为国标优质3级和省标优质3级,食味品质79~84分。中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11.软华优6100: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适宜我县早、晚造种植。早造全生育期127天左右,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13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弱。2016年晚造米质鉴定为国标和省标优质1级,食味品质分81;2017年晚造米质鉴定为部标优质2级。中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

12.深优9516: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适宜我县早、晚造种植。早造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晚造全生育期116天左右。植株较高,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强,结实率高,抗倒力强,耐寒性中。丰产性突出,米质鉴定为国标优质3级、省标优质3级,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13.甬优4550:感温型三系籼粳杂交稻组合,适宜我县早、晚造种植。早造全生育期120天左右,晚造全生育期105天左右。植株较矮,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穗大粒多,粒形短小,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栽培上要根据生育期布局选择使用,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14.Y两优305: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适宜我县早、晚造种植。早造全生育期128天左右,晚造全生育期115天左右。株型中集,分蘖力、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米质未达优质等级,食味品质分73。高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栽培上要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二)水果

1.沙田柚:树势强,树冠圆头形,树姿开张,枝梢粗壮、直立。果实

梨形或葫芦形。单果重1000~1500克,最大果重超过3000克,果皮金黄色,又称金柚。果肉脆嫩清甜,可食率47~49%,果汁率38~39%,含可

溶性固形物15~16%,酸含量0.3~0.4%。每果有种子60粒以上。果实11

月上旬成熟。我国中、南亚热带气候均适栽培种植。

2.三红柚:是从琯溪红肉蜜柚芽变株中新选育的优良品种,柚果果肉

红艳,晶莹透亮,果皮海绵层粉红色,外果皮黄中透红,因而称为“三红蜜柚”,果型倒卵圆型,单果重1250-2500克,平均1500克。进入盛产期后

每亩产量可达5000公斤左右。汁胞红色,酸甜适口,品质极佳;三红蜜柚

适应性广,丰产性好,易栽培,抗病虫能力强。幼树较直立,成年树半开张,树冠半圆头形,植株株态、枝梢、叶片、花等生物学特性与琯溪蜜柚

无异,开花期、成熟期比琯溪蜜柚提早7-10天,与琯溪红肉蜜柚相同,具

有早上市的优势,适宜低海拔地区种植。同时,三红蜜柚对积温、光照、

营养条件较敏感。

3.红肉蜜柚:红肉蜜柚具有琯溪蜜柚的独特香味、质优无核等特点,

皮薄易剥,汁胞淡紫红色,果肉鲜艳,柔软多汁,甜酸适口,化渣余津,

可食率达62%;红肉蜜柚具有早熟性,红肉蜜柚与普通蜜柚在同等栽培条

件下,花芽萌动较早,盛花期提早10~15天,因此果实成熟期比普通蜜柚

早熟10天以上,9月中下旬成熟,能在中秋和国庆两个节日上市,具有较

好的销售空间和应节优势;红肉蜜柚幼树表现较直立,成年树半开张,树

冠半圆头形,叶片浓绿、光滑。幼龄树一般每年可抽4~5次梢;红肉蜜柚

具有适应性强、较耐寒、早投产、稳产高产的特点。三年生试产,株产5—15公斤,五年生投产树,平均株产55公斤,亩产2700公斤,八年生

投产树,株产可达125公斤,亩产6000公斤。

4.沃柑:沃柑是通过橘子和橙子杂交培育产生的柑桔优良品种,集中了橘和橙的优点:果实大小中等,呈现扁圆状,果皮鲜红,耐贮存和运输;果肉多为橙黄色,口感细嫩,味道甘甜,水分充足,口味极佳;沃柑早结丰产性能强,正常管理的树在第三年可挂果,株产可达25公斤以上;沃柑属于晚熟品种,主要供应春节和元宵节市场;耐寒性中等,在年均温度18℃以上地区适种,五华县近几年的平均气温21℃-22.0℃左右,较适合沃柑的生长和留果过冬。

5.果合柿:属合柿的一个品种,树势强健,树冠高大,层次较明显,

中心干直立,向上生长力强,枝条稀疏且粗壮。适应性强,耐瘦瘠,管理

较容易,果合柿喜温、喜光、喜肥,特别适宜山地种植,且寿命长,产量高。果实果大,平均单果重250-260克,扁圆形,肉细多汁,味甜,纤维

少,品质上乘,可生食、制饼。大田果合柿是五华县优良的地方品种。适宜南方各省及南亚热带地区均种植。

6.百香果:百香果属于雌雄异花,雌花结果,雄花用于授粉,其授粉媒介主要是蜜蜂和昆虫,也可通过人工授粉。春季种植的百香果,当年7月即可开花,9月可收果。第二年以后,每年4月开始开花,一年可开5-6批,每批花相隔20天,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60-70天,果实收获4个多月。浆果卵球形,无毛,熟时紫色;种子多数。草质藤本,茎具细条纹,无毛。叶纸质,中间裂片卵形,两侧裂片卵状长圆形,裂片边缘有内弯腺尖细锯齿,外面顶端具1角状附属器;内副花冠非褶状,顶端全缘或为不规则撕裂状,淡黄绿色;子房倒卵球形,扁棒状,柱头肾形。适宜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种植。

7.桃驳李:果实球形、果大,单果重30—50克。成熟时果皮绿中带红,披有白粉,果肉红间浅绿,呈鸡肉丝状,肉质酥脆,味甜爽口。适宜广东省内各地种植。

8.双华板栗:树姿较开张,呈圆型,结果母枝长而粗壮。9月下旬成熟,总苞扁椭圆形,坚果红褐色,整齐美观,果肉细糯香甜,果大皮薄、色泽金黄、油光可鉴, 且糯性强,淀粉含量高,口感清甜、粉脆、醇香。树势稳定,冠内结果能力强,早果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适宜五华县双华、河东、安流、棉洋等镇种植。

9.石硖龙眼:树势旺盛,树冠较大,高产。果实圆形略扁,中等大,单果重8克左右。果肉厚,乳白色,爽脆、清甜、芳香,含糖量高,核小。石硖有黄壳、白壳、青壳三个品系。适应性强,丰产、稳产,适宜粤中、粤东、粤西种植。

10.鹰嘴桃:俗称“歪嘴桃”,果实为椭圆形,果实顶部呈尖嘴状突起,像“老鹰嘴”而得名,成熟果面为绿色,阳面有红晕、有茸毛,外形美观,果肉绿红色,由内而外变红,肉质爽脆、离核、味甜、耐储运,上市期为6月下旬至7月初。生长快,1年可抽生2-3次梢,结果性强,嫁接苗可在2年开花结果,一般3年结果,4-5年进入盛果期,丰产稳产,适应性强,有较强的抗病性。在光照不足的地方鹰嘴桃种植表现为徒长少花,或结果能力下降;2月初现蕾,始花期2月中旬,盛花期3月初,叶芽萌发期2月中旬,生理落果期3月中旬至4月初,果实成熟期6月下旬至7月初,落叶期11月至翌年1月。

(三)茶叶

1、金牡丹:铁观音X黄旦。灌木,中叶,早生。树姿较直立,芽叶紫绿色,茸毛少,持嫩性强,产量较高。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产量高。抗旱、抗寒性与适应性强,种植成活率高。

2、金萱:金萱属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种植成活率高;产量高;持嫩性较强;适制乌龙茶、兼制绿茶,抗病虫害和抗旱能力中等,抗寒能力强。

3、梅占:梅占植株小乔木型,大叶类,中芽种。树姿屹立,主干明显,分枝较稀,节间甚长;叶长椭圆形,叶色深绿,叶面平滑内折,叶肉厚而质脆,叶缘平锯齿疏浅。

4、单枞茶:属小乔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植株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中等,叶长椭圆形,适应性广,抗逆力强。

5、翠玉茶:翠玉是台湾新兴的一种名优茶,是“台茶13号”的商品名称。“台农13号”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树势直立,生长势中等,分枝较少。叶色深绿带紫,具光泽,叶形椭圆,叶尖较钝。一芽两叶,百芽重55.5克;茸毛多,适制包种茶,具有独特的清香和韵味。花果少,适应性强,产量高,抗寒性、适应性、发根性强、耐肥性均强。

6、瑞香:黄旦自然杂交后代,无性系,灌木,中叶,晚生。植株较高大,半开张,叶色黄绿,发芽整齐,密度高,持嫩性较好,叶质较厚软,茸毛少,产量较高,抗逆性强,扦插和定植成活率高。

7、黄玫瑰:黄观音X黄旦,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叶质较厚脆。芽叶黄绿色,茸毛少,芽叶生育力强,发芽密,持嫩性较强。扦插繁殖力强,种植成活率高,抗旱、抗寒性强,适应性广。

8、丹霞8号(兼制红茶、白茶):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仁化县红山镇野生白毛茶群体自然变异株选育而成的新品系。适制白茶、红茶两大茶类,其中以加工白茶品质最优。制成白茶芽尖纤直茸毛银白润亮,具有浓郁持久的玉兰花香,汤色杏黄明亮,滋味甜醇鲜爽、馥郁饱满;制成红茶条索紧细匀整有锋苗,金毫满披,茸毛金红鲜亮,药香兰香清甜香清长持久,汤色深红明亮,滋味浓醇鲜爽。

9、鸿雁12号(兼制乌龙茶、红茶和绿茶):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铁观音自然杂交后代中分离选育的新品种,生长势强,抗性强。适制乌龙茶、红茶和绿茶,制乌龙茶易加工、春夏秋皆优,香气高浓持久,滋味浓爽滑口;制花香红茶外形乌润,花香明显,滋味甜醇;制花香绿茶外形绿润,香气持久带花香,滋味浓醇鲜爽。

(四)水产

1.客都草鱼:又称鲩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国内最大宗淡水养殖鱼类,具生长快、价值高、适应性强等特点。梅州的草鱼称为客都草鱼,2018年12月被农业部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梅州拥有较长的养殖历史。主养亩产量可达500-800公斤,亩产值1万多元。

2.丰产鲫:丰产鲫属改良品种、尚无专用学名。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抗病强,耐低氧低温、易捕捞等优点,味美营养高,煲粥常吃能祛湿散积护肝作用,做鱼脍特有香、甜、脆美感,年主养亩产800-1000公斤,亩产值1.5万元左右,在我县是继草鱼养殖量最多的品种,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3.赤眼鳟:俗称红眼鳟,原是江河野生品种,特点耐氧耐寒,喜群聚、杂食、抗病强,肉质甜脆是做鱼脍首选鱼类。亩可投苗2500尾,养殖8个月,可亩达600-800公斤左右,目前市场批发价17元/斤,主养可亩产值3万元左右。2016年我县从广西引进养殖,现已发展养殖650多亩,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

4.麦瑞加拉鲮:俗称麦鲮,原产地、瑞典、丹麦,1982年我国引进养殖,麦瑞加拉鲮为底栖鱼类,喜栖息于温暖水域;善跳跃,暖水性鱼类,适温范围7-40℃,最适温度为23-33℃,生长速度一般,主要吃食植物性饵料。

5.胡子鲶:俗称本地塘鲺在我区养殖历史悠久,可主养或混养,适温范围5-35℃,最适温度20-30℃,耐低氧食性杂,主养可投含粗蛋白32以上的颗粒配合饲料,亩放苗种1.5-2万尾,主养亩年产1500-2000公斤左右,亩产值3-4万元,产品肉质鲜美深受群众欢迎。胡子鲶病害较少,平时操作应小心规范,易感染真菌性(水霉)病害,对损伤鱼体可用5%食盐兑水溶化体表消毒,7-9月每月亩1米水深用生石灰5-10公斤兑水溶化全池泼洒,可抑杀细菌,并可调节水质,对敌百虫敏感强应忌用。

(五)蔬菜

1.丰绿苦瓜:杂交一代品种。中晚熟,播种至初收春季78天,秋季54天。植株生势和分枝性较强。瓜长圆锥形,皮色浅绿,条状瘤,瓜长23.7-26.1厘米,横径5.6-6.0厘米,肉厚约1.0厘米,单瓜重29

2.6-347.7克,感官品质优,肉质脆,苦味淡,理化品质测定,每100克鲜果含Vc 157毫克,可溶性固形物2.18克,粗蛋白0.62克,粗纤维0.5克。抗病性鉴定为中抗白粉病,感枯萎病。田间表现霜霉病和炭疽病发病指数均为1级,疫病感病轻。耐热性和耐涝性强,耐寒性较强。亩产量约4500公斤。

2.南畔洲晚萝卜:中晚熟,适应性广,冬性强,播种至收获60-90天,菜用持续期15天,品质优良,熟食或腌制香甜脆嫩,纤维少,菜脯产品率16%。单个重0.8-1.5公斤。亩产5000-6000公斤。

3.油绿50天菜心:早熟,生势强、株型矮壮,株高28.4cm,株幅23.9cm,基叶椭圆形,深油绿色,叶长21.1cm,宽9.8cm,叶柄短,为6.4cm;菜薹紧实匀条,油绿有光泽,主薹高18.2cm,横径 1.45cm,重35~40g。延续采收7~10天。抽薹整齐,齐口花,抽性好,风味甜,纤维

少,品质优。耐热、耐雨水、耐涝性强,田间表现较抗炭疽病、软腐病,适应性广,丰产稳产,亩产量800~1300公斤,经济性状优良。播种至初收33~35天,播种期5-10月。

4.宝丰豇豆:植株蔓生,主蔓第6节左右开始着生花序,花蓝紫色,荚长圆条形,长约63cm,横径约0.8cm,单荚重约25克左右,商品荚绿白色,有光泽,肉质脆嫩,纤维少,品质优,较耐贮藏。早中熟,适宜春、秋植,播种至初收春植约60—70天,秋植约42—45天。植株生势强,耐热、抗病性强。

5.粤秀三号黄瓜:植株生长旺盛,主蔓结瓜为主,结瓜早,瓜呈长棒形,匀称,外形美观。刺密瘤小、皮色深绿有光泽,瓜长33-38厘米,单瓜重300克,肉厚,味甜脆嫩,商品性好,早熟,抗疫病,炭疽病,白粉病等多种病害。播种至初收52天,亩产3000-4000公斤,适合我市各地种植,春植3-4月,秋植7-8月。

6.香芋小南瓜:植株蔓生,生长势中等,分枝性较强,晚熟,易座果、产量高、易管理,适应性好。果为木瓜形,肉色黄、口感粉、肉质较厚,香芋味浓,品质好,单瓜重1.5-2.0公斤,平均亩产2000-3000公斤,高的可达5000公斤。

7.多宝番茄:株高120-130cm。生长快、粗壮、具有杂种优势。果大型、单果重150克左右。大红、肉质厚而坚实。早熟,由定植至初收,春种约77天,秋种66天,前期产量较高。适播期:春播1-2月,秋播7月中下旬到8月中旬。抗青枯病、稳产,一般亩产4000-5000公斤。

(六)禽畜

1.三元杂交猪:是指用第三品种的公猪与二元杂交所选留的一代杂交母猪交配,得到的二代杂交种猪,如杜长大二代杂交种猪就是三元猪。三元杂交猪生长速度快(即日增重高),抗病力高、生活力强、饲料转化率好(即耗料少,长肉多),瘦肉率高而深受养猪场户的欢迎和消费者的喜爱。

2.五华三黄鸡:体质结实、背部和龙骨平直,尾羽较短而翘起,喙较短、稍弯、呈黄色。全身羽毛纯黄,有的色稍深,但无其他斑点,这是与其他三黄鸡的显著区别。该鸡种可分无胡须和有胡须两种类型。皮肤、胫、趾为黄色。

3.西门塔尔牛:西门塔尔牛原产于瑞士,并不是纯肉用牛,而是乳肉兼用品种,由于西门塔尔牛产乳量高,产肉性能也并不比专门化肉牛品种差,役用性能也很好,是乳、肉、役兼用的大型品种,因此被畜牧界称为全能牛。西门塔牛在引进我国后,对我国各地的黄牛改良效果非常明显,杂交一代的生产性能一般都能提高30%以上,因此很受欢迎。

二、主推技术

1、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技术

3、水肥一体化技术

4、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5、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

6、水稻机械化插秧栽培技术

7、水稻“三控”栽培技术(控肥、控苗、控病虫)

8、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9、水果套袋技术

10、三红蜜柚“矮化密植、早结丰产”技术

11、生态茶园创建技术

12、茶叶高效安全生产技术

13、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14、水产机械化养殖技术

15、水产健康养殖规范用药技术

16、赤眼鳟高产生态养殖技术

17、猪人工授精技术

18、科学养鸡及疫病防治实用技术

19、杂交肉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畜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一)

畜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一) 畜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由 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差异,不同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差异。在某些地区,养殖业已成为该地区农民的重要产业,为当地经济 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畜牧业的发展中,品种和技术也是至关 重要的因素,这两个因素相辅相成,形成了畜牧业的发展路径。 畜牧业主导品种 畜牧业主导品种是指在某个地区中,占据着养殖行业大部分市场份额,以及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的养殖品种。在我国,畜牧业主导品种有很 多种,其中畜牧业主导品种主要包括牛、羊、骆驼、鸡、猪等作为养 殖的重要对象。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地形、人口等特点,我国地区 畜牧业主导品种存在较大差异。 例如,在东北黑龙江和吉林地区,牛是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重要养殖 对象。因为东北地区气温较低,在冬季时气温会低于-30°C,牛由于 其耐寒性较好的特点,因此比其他畜生更容易适应那里的生存环境。 同时,吉林省境内的内蒙古学院也是全国著名的牛研究基地之一。并且,东北地区的地形复杂,真正适合大规模养殖的区域并不多,而牛 的特点正好能够适应该地的养殖环境。 在西南地区,由于地理和气候环境的特点,羊一直是养殖的重要品种。在四川盆地、云南高原等地区,羊群数量均较大,并且具有较高的经 济价值。在云南和四川的部分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绵羊的养 殖技术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总之,在不同的地区,各个品种的养殖都有独特的特点,适应当地养 殖环境的需求。要想成功发展畜牧业,必须量身定制,根据地方特点 选择适合的养殖品种。 畜牧业主推技术 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技术的优化是提升养殖业效率、提 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全面的技术创新极大地帮助畜牧业实现高质 量发展。我国的畜牧业主推技术有很多,其中水分饲养、良种育种等 技术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 水分饲养技术是指在养殖过程中,对于饲草、饲料混合后,进行水分 浸泡后进行喂养的技术。水分饲养技术可以有效增加饲料的营养成分,提高饲料的消化率,达到减少浪费、提高经济效益的效果。 良种育种技术是指在畜牧生产过程中,注重品种的选择、考察,优化 畜牧品种的繁育工作。通过培养优良品种,畜牧生产效益可以实现更 好的价值提升。良种育种技术主要应用于生产良种,促进畜牧业高质 量发展。 另外,现代化管理和养殖环境等方面的技术也在畜牧业的推进中发挥 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不断地在技术方面总结经验,推陈出新,畜 牧业才能更快地向前发展。 结论 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品种与技术的支持,根据不同的地区和发展需求 选择合适的品种和技术是畜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注重环 境保护、健康养殖、科学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也能够推进畜牧业 的全面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关于推介发布2020年五华县农业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通知

关于推介发布2020年五华县农业主导品种与 主推技术的通知 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各镇农业服务中心、各农业经营主体: 为更好地引导农民科学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各产业专家结合我县实际进行讨论、遴选和评审,确定五华县2020年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现予以推介发布。其中主导品种48个,主推技术19项(详见附件)。请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组织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指导时加以推广应用,各农业经营主体结合生产实际有针对性选择应用。 附件:2020年五华县农业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 五华县农业农村局 2020年3月2日

五华县2020年农业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 一、主导品种 (一)水稻 1.象牙香占:感温型常规稻品种,适宜我县早、晚造种植。早造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晚造全生育期113天左右,与粳籼89相当。植株较高,株型适中,有效穗多,穗长,着粒疏,后期熟色尚好,整齐度较好,抗倒性中等,耐寒性弱。食味品质分98分。 2.美香占2号:感温型常规稻品种,适宜我县早、晚造种植。早造全生育期128天左右,晚造全生育期114天左右。株型好,生势强,谷粒较小,分蘖力较强,结实率较高,熟色好,后期耐寒力中弱。晚造米质达国标和省标优质2级,外观品质为晚造特一级,有香味,食味品质分82分。中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栽培上要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早造用复合肥轻施中期肥,晚造重施中期肥,注意N、P、K配合施用,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3.粤农丝苗:感温型常规稻品种,适宜我县早、晚造种植。早造全生育期133天,晚造全生育期113天。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抗倒力强,耐寒性中,后期熟色好,丰产性好,米质鉴定为国标和省标优质2级,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早施重施分蘖肥以增加亩有效穗数。 4.野香优莉丝:感温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适宜我县早造种植。早稻全生育期122天。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粒色金黄色,主茎总叶片数15 叶左右,剑叶中等长、窄,叶鞘、叶片绿色,着粒密,颖尖杆黄色,无芒。后期熟色好,丰产性好。中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米质鉴定为国标3 级。栽培上注意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5.泰丰优208: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适宜我县早、晚造种植。早造全生育期129天左右,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12天左右。植株矮壮,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强,穗大粒多,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米质鉴定为省标优质3级,食味品质分81~83。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栽培上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6.深两优828:弱感光型两系杂交稻组合,适宜我县晚造种植。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15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抗倒力强,耐寒性中。米质鉴定为国标和省标优质3级,食味品质分78~85。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6.97%~9 7.14%,高感白叶枯病。栽培上要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7.深两优870: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适宜我县早、晚造种植。早造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介发布2012年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介发布2012年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垦、渔业厅(委、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引导农民科学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农业科技快速进村、入户、到场、到田,根据农业部《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发布办法》,我部组织遴选了2012年160个农业主导品种和100项主推技术(见附件),现予推介发布。 请各地高度重视,结合“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加大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充分发挥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作用,组织专家、技术指导员,在关键农时、关键技术环节集中开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示范展示和培训,指导科技示范户推广应用,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同时,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广大农民选择应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意识。 附件:2012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二〇一二年二月三日 附件: 2012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第一部分160个主导品种 水稻(30个) 一、长江流域 (一)Y两优1号:适宜在海南、广西南部、广东中南及西南部、福建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以及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二)新两优6号: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农业主推品种简介和主推技术要点汇编

农业主推品种简介和主推技术要点汇编 农业主推品种简介和主推技术要点汇编 农业主推品种的选择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下面是一些常见农作物的主推品种简介和主推技术要点的汇编: 1. 水稻: 主推品种:超级稻、杂交稻、优质杂交稻等。 主推技术要点: -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作物生长需求和育种选择的 品种特点,实施科学施肥,提高产量和品质。 - 水田管理:定期进行秧苗齐插、中耕除草和水田灌浆等措施,保持良好的水分和氧气供应,促进水稻生长。 - 病虫害防治:选择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定期喷洒农药,加 强田间病虫害巡查和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 小麦: 主推品种:优质强筋小麦、千粒重高、抗病虫害等。 主推技术要点: - 选地选择: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避免积水和残留病 菌的发生。 - 合理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点和土壤肥力,合理调整种植密度,提高产量和品质。 - 病虫害防治:采用轮作和间隔防治的方式,选择抗病虫害的 品种,统一施药时间,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风险。 3. 玉米:

主推品种:优质高产玉米、抛糠玉米、抗性玉米等。 主推技术要点: - 合理施肥:通过土壤测试,根据肥料效果确定相应的施肥措施,确保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供应。 - 规范播种:确定适宜的播种期、种植密度和行距,保证玉米 苗的均匀生长和充分利用生长空间。 -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轮作和间隔防治的方式,选择 抗病虫害的品种,定期检查田间状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通过选择适宜的农业主推品种和合理的种植技术,可以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农业生产带来更高的效益。同时,科学施肥和管理措施的实施还可以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农业主推品种简介和主推技术要点汇编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而选择合适的农作物主推品种以及掌握主推技术要点是农业生产的关键。下面将继续探讨一些常见农作物的主推品种简介和主推技术要点。 4. 大豆: 主推品种:高产优质大豆、抗逆大豆。 主推技术要点: - 水分管理:大豆对水分要求较高,特别是在花与籽实发育期,需要适度灌溉以保持土壤湿润。 - 施肥技术:大豆对氮肥的需求较高,合理的氮肥施用有助于 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同时,注意对磷和钾的补充,提高抗逆能力。

农业技术推广行动实施方案

农业技术推广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部署安排,在总结去年工作成效和经验基础上,今年将继续组织实施“农业技术推广行动”,全力唱好“四季歌”,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技术支撑。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推进农科教推多部门协作、种植业四大行业协同、农技推广体系联动,着力指导服务,做好集成示范,强化防灾减灾,推进工作落实,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支撑保障。 (二)主要原则 ——突出农时农事,强化支撑保障。围绕农时季节和农事生产,着力抓好春耕春管、“三夏”生产、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组织唱好“四季歌”,全力做好种植业生产支撑保障。 ——突出主责主业,强化指导服务。坚持农技推广的公益性定位,强化农情监测、技术集成、示范推广、病虫防控、防灾减灾等农技服务,不断提高技术覆盖率和到位率。 ——突出协作协同,强化上下联动。加强科研、生产、教学、推广多部门协作,栽培、种子、肥水、植保四大行业协同,

部省市县乡五级推广体系联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三)总体目标 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主攻单产、改善品质,一控两减、绿色生产”的目标,推进高产优质多抗品种更新换代,集成推广作物高产栽培、肥水高效利用、病虫绿色防控、防灾减灾等关键技术,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打牢基础。 ——稳粮食,保供给。围绕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协助落实粮食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示范推广新品种新产品,集成推广新技术新模式,为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技术支撑。 ——攻单产,提品质。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以高产为基础,集成推广高产稳产、节本增效技术,稳步提高作物单产水平;以优质为导向,做好品种结构、区域结构、品质结构优化技术支撑,逐步提升农产品优质化水平。 ——减投入,提效率。围绕实施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和国家节水行动,示范推广化肥农药新产品、新技术、新器械,扩大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旱作节水、绿色防控等减施增效技术,把使用量降下来、利用率提上去。 ——防灾害,降损失。围绕防灾减灾保丰收,科学防灾、技术减灾,促进灾后恢复生产,力争主要气象灾害损失率控制在*%左右、重大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以内,着力实现“虫口”夺粮。

业主导品种主推 技术推广应用情况报告

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广应用情况报告 业主导品种主推是指根据业主的需求和喜好,通过广泛调研和市场调查,选取适合种植的品种,并进行全面推广和应用。技术推广是指通过培训、宣传、示范等方式,将先进的种植技术传授给业主,使其能够正确使用和应用,提高产量和质量。本文将从业主导品种主推和技术推广应用情况两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一、业主导品种主推 业主导品种主推是以业主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和种植环境,选择适合的品种进行推广。这种方式能够提高业主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使得种植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在业主导品种主推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市场调查和需求分析,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喜好。其次,根据种植环境和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进行试种和推广。最后,通过宣传和推广活动,向业主介绍和推广这些品种,提高业主的认可度和种植意愿。 在实际操作中,业主导品种主推的效果非常明显。以某地的蔬菜种植为例,通过市场调查和需求分析,发现该地消费者对有机蔬菜的需求量大,而市场上供应的有机蔬菜较少。因此,该地农业部门选择了适合当地种植的有机蔬菜品种进行推广。通过宣传和推广活动,向业主介绍了这些有机蔬菜的种植技术和市场前景,引起了业主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和应用,有机蔬菜的种

植面积大幅增加,市场供应稳定,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二、技术推广应用情况报告 技术推广是指通过培训、宣传、示范等方式,将先进的种植技术传授给业主,使其能够正确使用和应用,提高产量和质量。技术推广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业主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培训方式和内容,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某地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针对当地的种植情况和需求,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推广活动。首先,通过召开座谈会和调研,了解了业主的需求和问题。随后,根据调研结果,确定了技术推广的重点和方向。在技术推广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方式,如开展培训班、组织示范田、举办技术交流会等。通过这些活动,将种植技术传授给业主,解决了他们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技术推广的应用情况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某地的水稻种植为例,通过技术推广,向业主介绍了新的水稻品种和栽培技术。通过培训班和示范田,向业主展示了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和应用,业主们纷纷采用了这些新的品种和技术,取得了较好的产量和品质。据统计,该地的水稻产量增加了20%,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业主导品种主推和技术推广是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通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0年主推技术遴选推荐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19〕33号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0年主推技术遴选推荐工作的通知 正文: ----------------------------------------------------------------------------------------------------------------------------------------------------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0年主推技术遴选推荐工作的通知 农办科〔2019〕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部属有关单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提升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农业农村部将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大技术需求,遴选推介2020年农业农村领域主推技术。现就2020年主推技术遴选推荐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条件 推荐的主推技术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绿色增产、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质量安全等要求的综合性、全程化的农业农村领域先进适用技术(为突出技术特性,推荐技术名称可为核心技术)。 (二)在推广区域进行过试验、示范,符合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等要求,有较强的操作性和较高的经济性,并已有一定的示范推广规模。 (三)相关知识产权归属清晰,涉及的投入品、农业装备等符合国家政策法律有关要求。 二、推荐数量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部门推荐主推技术数量不超过3项;部属有关单位中,中国农业科学院推荐数量不超过5项,其他单位推荐数量不超过3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每个体系推荐数量不

超过2项。 三、材料报送 (一)推荐单位认真填写《2020年主推技术推荐汇总表》(附件1),按照格式要求(附件2)撰写推荐材料,每项技术附技术水平、知识产权、获奖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或补充说明材料等。 (二)每项推荐技术请提供3-5幅有助于理解该项技术的高清图片(每张图片单独作为一个文件),并配备准确图名。图片要求清晰自然、颜色鲜亮,不出现曝光过度或不足等现象,JPG、JPEG、TIF、BMP等通用格式,不低于24位色,分辨率600万像素以上,大小不低于1.0M。视频(动漫)要求图像清晰、层次丰富、色彩自然,MP4格式,能够准确、重点反映该项技术核心内容。 (三)请各推荐单位按照推荐条件及数量,推荐符合要求的主推技术,于2020年1月8日前以公文形式将《2020年主推技术推荐汇总表》及各推荐材料(2份)寄送至中国农学会科普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荐纸质材料须由首席科学家在首页签字)。推荐材料电子文档以光盘形式附在纸质文件后。 四、联系方式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技术推广处 联系人:付长亮 电话:010—59192911 中国农学会科普处 联系人:张楠、廖丹凤 电话:010—59194040,59194173 邮箱:**************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808房间 邮编:100125 附件:1.2020年主推技术推荐汇总表 2.2020年主推技术推荐材料撰写格式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2019年11月29日 ——结束——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发布推介2020年黑龙江省农业主推技术的通知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发布推介2020年黑龙江省农 业主推技术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公布日期】2020.02.26 •【字号】黑农厅函〔2020〕89号 •【施行日期】2020.02.2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科技 正文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发布推介2020年黑龙江省农业主推 技术的通知 黑农厅函〔2020〕89号各市(地)、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为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省农业农村厅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大技术需求,经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农业推广部门和各市(地)农业农村部门推荐及专家评审,共遴选了23项具有较强操作性和较高经济性的优质绿色高效技术,现予以发布。各市(地)农业农村部门要高度重视,在农业主推技术适用范围内,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为支撑,组建技术指导团队,形成符合当地实际的技术操作规范,落实到试验示范基地、农技人员和示范主体,促进先进适用技术快速进村、入户、到田。积极组织专家、农技推广人员利用中国农技推广APP、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平台,发布技术指导意见和措施,开展线上线下同步指导培训,加大农业主推技术的

推广应用力度。 附件:2020年黑龙江省农业主推技术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2020年2月26日 目录 1.大豆宽台大垄匀密高产栽培技术 2.植保无人机规范作业及数字化管理技术 3.水稻两减一节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4.绥化鲜食玉米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5.鲜食大豆(毛豆)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技术 6.食用菌秸秆基料化循环利用技术集成与应用 7.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 8.规模化奶牛场粪汚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 9.柳根鱼养殖技术 10.强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1.高纬寒地翘嘴鲌养殖技术 12.农药包装废弃物全链条无害化回收处置技术 13.玉米“一翻两免”秸秆全量还田轮耕技术 14.穆棱市黑木耳废弃物回收与综合利用技术 15.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推广应用 16.猪的人工授精技术 17.北方寒地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 18.335560全(高)青贮日粮技术 19.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新技术

农业农村部关于遴选推荐2022年粮油生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关于遴选推荐2022年粮油生产主导品种主 推技术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 •【公布日期】2022.01.29 •【文号】农科(推广)函〔2022〕4号 •【施行日期】2022.01.2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科技 正文 关于遴选推荐2022年粮油生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通知 农科(推广)函〔202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北大荒农垦集团,广东农垦总局,部属有关单位,国家有关产业技术体系: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提高粮油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粮油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提升科技对稳粮保供的支撑引领作用,我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发布2022年粮油生产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时间 2022年2月7日至21日。 二、范围条件 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和花生品种及先进适用技术,所推荐的品种和技术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主导品种

1.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需通过国家或省级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油菜、花生需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2.近三年平均推广种植面积,水稻、小麦和玉米不少于150万亩,大豆不少于80万亩,油菜和花生不少于50万亩; 3.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在省级(含)以上品种区域试验中,近两年平均增产幅度不低于3%。油菜和花生亩产比当地大田平均水平增产5%以上; 4.抗当地1—2种主要病虫害; 5.优质食味水稻、专用小麦和玉米、高蛋白大豆、“双低”油菜、高油酸花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 (二)主推技术 1.技术符合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等要求,在适宜区域进行过试验、示范,有较强的实用性、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已有一定的推广应用规模。 2.技术符合资源环境安全、绿色高产高效等高质量发展要求,有整套明确的技术规程和操作标准。技术名称应突出其核心特性。 3.技术相关知识产权归属清晰,涉及的投入品、农业装备等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有关要求。 三、组织实施 各省厅科教部门牵头,会同当地种植业和种子管理部门组织本区域内教学、科研、推广部门和相关企业(含农垦集团)申报;北大荒农垦集团、广东农垦总局、部属单位、国家有关产业技术体系直接申报。六大类作物中,每类作物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原则上每单位分别不超过5项。 四、其他事项 (一)申报主导品种的单位需填写《2022年粮油生产主导品种申报表》(附件1),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申报主推技术的单位需按照模板(附件2)撰写材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发布2020年农业主推技术的通知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发布2020年农业主推技术的通 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公布日期】2020.08.17 •【字号】豫农文〔2020〕286号 •【施行日期】2020.08.1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科技 正文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发布2020年农业主推技术的通知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各省直管县(市)农业农村局(农委)、水产主管部门,漯河市、兰考县畜牧局,厅直属有关单位: 为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省农业农村厅组织遴选了42项农业主推技术,现予推介发布。 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结合发布的农业主推技术、本地主导产业发展要求和农业生产经营者技术需求,遴选发布本地年度农业主推技术。要依托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挥试验示范基地、科技示范主体的示范展示和引领带动作用,组织专家、农技人员开展多层次、多样式的主推技术示范推广和指导培训,扩大技术普及度和覆盖面,引导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科学应用先进技术,提高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助力脱贫攻坚,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附件:河南省2020年农业主推技术 2020年8月17日

附件 河南省2020年农业主推技术 1.优质小麦全环节高质高效生产技术 2.小麦规范化耕作播种技术 3.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4.小麦病虫害植保无人机规模化应急防控集成技术 5.夏玉米免耕机播栽培技术 6.夏玉米“一拌两喷”病虫草防控技术模式 7.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技术 8.鲜食玉米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9.全株青贮专用型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10.玉米籽粒节能环保机械化干燥技术 11.水稻机械化插秧栽培技术 12.水稻轻简化直播栽培技术 13.豫南再生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4.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15.夏大豆免耕节本增效高产栽培技术 16.麦垄套种花生规范化种植技术 17.麦后夏花生少免耕栽培技术 18.花生机械化单粒精播技术 19.花生机械化起垄播种技术 20.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推介发布2021年农业主推技术的通知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推介发布2021年农业主推技术 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公布日期】2021.03.26 •【字号】豫农文〔2021〕101号 •【施行日期】2021.03.2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科技 正文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推介发布2021年农业主推技术的通知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各省直管县(市)农业农村局(农委)、水产主管部门,漯河市、兰考县畜牧局,厅直属有关单位: 为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农业主推技术推介发布的有关要求,省农业农村厅在广泛征集主推技术的基础上,经组织专家评审,遴选了40项农业主推技术,现予推介发布。 各地要结合发布的农业主推技术和本地主导产业发展要求、农业生产经营者技术需求,遴选发布本地年度农业主推技术,发挥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农业科技示范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多层次、多样式农技推广服务,提高主推技术到位率,为推进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附件:河南省2021年农业主推技术 2021年3月26日附件

河南省2021年农业主推技术 1.优质小麦全环节高质高效生产技术 技术依托单位: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联系人:毛凤梧、蒋向、王策联系电话:************* 2.小麦规范化耕作播种技术 技术依托单位: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联系人:蒋向、王策、赵科联系电话:************* 3.冬小麦化肥安全高效施肥技术 技术依托单位: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联系人:孙笑梅、闫军营联系电话:************* 4.黄淮平原冬小麦固碳减排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技术依托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联系人:王永华、贺利、郭天财联系电话:136****9761 5.玉米品种互补增抗生产技术 技术依托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联系人:李潮海、刘天学、张永恩联系电话:186****7106 6.鲜食玉米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技术依托单位:河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 联系人:周波、李玉玲 联系电话:136****6269 7.全株青贮专用型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技术依托单位:河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 联系人:耿艳丽、李玉玲联系电话:************* 8.水稻轻简化直播栽培技术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推进现代种业发 展工作要点》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 •【公布日期】2020.02.21 •【文号】农办种〔2020〕1号 •【施行日期】2020.02.2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种植业 正文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工作 要点》的通知 农办种〔2020〕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部属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国办发〔2019〕56号文件精神,按照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和全国种业会议部署,切实抓好2020年现代种业各项工作,我部制定了《2020年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工作要点》。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明确本地区任务措施,共同抓好各项任务落实,推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2020年2月21日2020年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工作要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国办发〔2019〕56号文件精神,按照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和全国种业会议部署,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短板重点任务,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聚焦“一个重点”,强化“三个统筹”,提升“四个能力”。聚焦“一个重点”是全面构建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产学研协同的中国特色种业创新体系。强化“三个统筹”是统筹作物和畜禽种业发展,补短板、强弱项,充分发挥种业在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特别是生猪稳产保供方面的重要作用;统筹资源保护和品种创新,推进优异种质资源创制与应用,加快现代科技在品种创新上的推广应用;统筹利用两个资源两个市场,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培育龙头企业,支持企业“走出去”。提升“四个能力”是加快提升品种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依法治理能力,加快建设现代种业强国,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标志性先导性工程。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 一、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夯实种业发展基础 (一)强化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9〕56号),召开全国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视频会,印发贯彻落实国办发〔2019〕56号文件的通知,指导各地出台落实措施和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宣传工作。编制《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 (二)加快普查收集。持续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启动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山东、河南、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4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普查与收集行动,

眉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眉山市2020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眉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眉山市2020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 •【公布日期】2020.06.23 •【字号】 •【施行日期】2020.06.2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科技 正文 眉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眉山市2020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农业农村局: 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川农函[2020]552号《关于印发〈四川省2020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精神,为有序、有力、有效推进我市补助项目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眉山市2020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确保高质量完成项目年度任务。 眉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6月23日眉山市2020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 案 按照《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提前下达2020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通知》(川财农〔2019〕197号)、《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四川省2020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川

农函【2020】552号)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年度目标 2020年,全市建设18个以上集示范展示、指导培训、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一体化的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推广优质安全、节本增效、生态环保的主推技术,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95%。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85%以上农技人员应用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开展在线指导和服务效果展示。基层农技人员普遍接受业务培训,参加5天以上脱产业务培训的基层农技人员805人,其中:东坡区145人、彭山区85人、仁寿县420人、洪雅县55人、丹棱县60人、青神县40人;培育一批业务精通、服务优良的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在贫困地区、生猪大县全面实施,贫困村农技服务实现精准全覆盖。 二、实施范围 2020年,在全市六区县全面实施,重点聚焦农业科技助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优质绿色高效技术示范推广、重大农业技术协同推广模式构建完善等方面,提升推广服务效能,加快科技进村入户。强化以结果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提高项目实施成效和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三、重点任务 (一)提升贫困地区农技服务实效。加大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技术供给,提高技术服务的精准性和效果持续性。一是继续实施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帮贫行动”。为316个省、市贫困村每村选派一名农技员,开展“五个一”科技帮扶行动。二是组建农业产业综合技术指导专家服务团和巡回服务小组。整合市、县专家组建农技专家服务团,统筹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种养大户、田秀才和土专家等组建技术巡回服务小组,实现贫困村和有贫困户的非贫困村科技帮扶全覆盖。三是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从农业乡土专家、种养能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科研教学单位一线服务人员中,鼓励通过招募特聘农技员的方式,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2022-2023年农业主推技术遴选推荐工作的通知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2022-2023年农业主推技 术遴选推荐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公布日期】2022.09.28 •【字号】N〔2022〕—2571号 •【施行日期】2022.09.2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2022-2023年农业主推技术遴选 推荐工作的通知 N〔2022〕—2571号各市(州)农业(农牧)农村局、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省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团队: 为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全面提升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科技支撑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拟围绕我省农业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等重大技术需求,遴选推介2022-2023年度农业主推技术。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范围 重点围绕我省“10+3”农业产业体系需求,着力提升我省农业“节本增效、质量安全、绿色环保”技术水平,推荐一批成熟适用的农业共性技术。 二、推荐条件 推荐的主推技术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高质高效。符合绿色发展、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质量安全等要求的综

合性、全程化的农业农村领域先进适用技术。 (二)成熟适用。在省内适宜推广区域进行过试验、示范,符合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等要求,有较强的操作性和较高的经济性,并已有一定的示范推广规模。 (三)合法合规。推荐的主推技术相关知识产权归属清晰,涉及的投入品、农业装备等,符合国家政策法律有关要求。 三、推荐渠道 市(州)农业农村局推荐不超过3项,每个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推荐不超过2项,重大农业技术协同推广牵头单位推荐不超过2项,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每一产业方向限推1项。同一技术请勿多渠道重复推荐。 四、撰写格式 请各推荐单位或团队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格式(见附件1)撰写推荐材料,并填写推荐汇总表(见附件2)。对2022年已经发布的农业主推技术,如无重大技术改进及完善的,不需要再次推荐(但需填写农业主推技术汇总表,并在项目名称前标注*),直接纳入2023年专家评审范畴。 五、遴选程序 首先剔除不符合规范的推荐材料,再组织专家论证后向社会推介发布。四川省农业主推技术的推介发布在农业农村厅网站进行。 六、材料报送 (一)请各推荐单位或团队于2022年10月15日前以电子邮件方式报送,过期不予受理。 (二)推荐材料接收指定邮箱:**************** (三)联系人及电话:梅林森,(028)85972846

浙江省农业厅关于推介发布2014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

浙江省农业厅关于推介发布2014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 正文: ---------------------------------------------------------------------------------------------------------------------------------------------------- 浙江省农业厅关于推介发布2014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农业局: 为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引导农民科学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我厅遴选确定了2014年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见附件),其中种植业主导品种120个、主推技术44项,畜牧业主导品种28个、主推技术12项,农业机械主推机具5大类、主推技术9项,现予推介发布。 请各地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和春耕备耕服务月活动,选择适宜的品种和技术,组织开展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和宣传培训,指导科技示范户和广大农民应用,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附件:1.2014年种植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2.2014年畜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3.2014年农业机械主推机具和主推技术 浙江省农业厅 2014年3月17日 附件1 2014年种植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一、主导品种(120个) (一)水稻(24个) 1.全省性主导品种(15个)

早稻:中早39、中嘉早17、金早47 常规粳(糯)稻:秀水134、嘉58、嘉禾218、浙粳88、绍糯9714 杂交粳稻:嘉优5号 杂交晚籼(粳)稻:甬优15、中浙优8号、甬优9号、中浙优1号、春优84、甬优538 2.区域性主导品种(9个) 早稻:甬籼15(宁波、绍兴)、金早09(金华)、温814(温州) 晚粳稻:秀水321(嘉兴、湖州)、绍粳18(绍兴)、宁88(绍兴、宁波) 杂交粳(籼)稻:甬优12(钱塘江以南地区) 杂交晚籼稻:Y两优689(温州、衢州、杭州)、II优023(杭州) (二)玉米(6个) 甜玉米:华珍、浙凤甜2号、金玉甜1号 糯玉米:浙凤糯2号、美玉8号 普通玉米:郑单958 (三)大豆(4个) 春大豆:浙农6号、引豆9701 秋大豆:衢鲜2号、萧农秋艳 (四)油菜(4个) 浙油50、浙大619、浙油18、中双11 (五)西瓜(4个) 早佳、浙蜜3号、早春红玉、拿比特 (六)小麦(2个) 扬麦12、扬麦18 (七)棉花(1个) 湘杂棉8号 (八)马铃薯(2个) 中薯3号、东农303 (九)蚕桑品种(8个) 桑树品种:农桑14号、农桑12号、强桑1号 蚕品种:菁松×皓月、明丰×春玉、秋丰×白玉、春华×秋实等常规品种;秋华×平30等雄蚕品种(十)茶叶品种(10个)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工作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 •【公布日期】2020.05.29 •【文号】农办科〔2020〕8号 •【施行日期】2020.05.2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科技 正文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关于做好2020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 工作的通知 农办科〔2020〕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有关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2020年中央财政通过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继续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给予支持,按照《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20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农计财发〔2020〕3号)有关要求,现就做好任务实施工作通知如下。 一、紧紧围绕“三农”工作重点,准确把握年度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重点任务,以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为抓手,以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为目标,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职责履行,广泛集聚资

源壮大农技队伍,激发人员活力提升服务效能,为农业农村发展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实施原则。坚持统筹兼顾,在总体“全覆盖”的基础上,重点支持实施意愿高、已有任务完成好的农业县(市、区)。坚持创新发展,聚焦农技助力产业扶贫持续发力,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多层次载体,构建农技指导服务立体化格局。坚持绩效引领,构建全过程一体化、线上线下联动的绩效管理机制,强化以效果为导向的激励约束。 (三)年度目标。建设5000个以上集示范展示、指导培训、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一体化的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推广1万项以上优质安全、节本增效、生态环保的主推技术,全国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95%。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全国85%以上农技人员应用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开展在线指导和服务效果展示。全国基层农技人员普遍接受业务培训,培育1万名以上业务精通、服务优良的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在贫困地区、生猪大县全面实施,贫困村农技服务实现精准全覆盖。 二、全力推进重点任务落实,提升农技推广体系为农服务效能 (一)切实提升贫困地区农技服务实效。加大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技术供给,提高技术服务的精准性和效果持续性。细化任务要求,在贫困地区深入推进特聘计划全覆盖、贫困村农技服务全覆盖,加大对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县(村)农技帮扶力度,提升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支撑能力。完善措施打法,将农技推广服务与产业扶贫任务紧密衔接,组织农技人员、示范展示基地、示范主体帮扶贫困农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聚焦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县(村)产业扶贫技术服务需求,细化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帮扶任务,强化产业扶贫技术服务保障。注重持续发展,围绕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针对性地培养乡土农技人才,加大特色产业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助力贫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0年河南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0年河南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公布日期】2020.07.30 •【字号】豫农文〔2020〕264号 •【施行日期】2020.07.3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0年河南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各省直管县(市)农业农村局(农委)、水产主管部门,漯河市、兰考县畜牧局,厅直属有关单位: 现将《2020年河南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0年7月30日2020年河南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 案 2020年中央财政通过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继续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给予支持。为做好项目实施,确保政策有效落实,根据《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20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农计财发〔2020〕3号)和《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20〕8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一)总体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重点任务,以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为抓手,以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为目标,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职责履行,广泛集聚资源壮大农技队伍,激发人员活力提升服务效能,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建设农业强省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实施原则。坚持统筹兼顾,在总体“全覆盖”的基础上,重点支持实施意愿高、已有任务完成好的农业县(市、区)。坚持创新发展,聚焦助力产业扶贫持续发力,聚焦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强化科技支撑,建设多层次农业科技示范载体,构建立体化农技指导服务格局。坚持绩效引领,构建全过程一体化、线上线下联动的绩效管理机制,强化以效果为导向的激励约束。 (三)主要目标。建设260个以上集示范展示、指导培训、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一体化的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推广1000项以上优质安全、节本增效、生态环保的主推技术,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95%。全省培育业务精通、服务优良的农技推广骨干人才1000名以上,组织5天以上基层农技人员脱产业务轮训10000名以上。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在贫困地区、生猪大县全面实施,贫困村农技服务实现精准全覆盖。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省85%以上农技人员应用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开展在线指导和服务效果展示。 二、重点任务 (一)切实提升贫困地区农技服务实效。加大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技术供给力度,提高技术服务的精准性和效果持续性。细化任务要求。在贫困地区深入推进特聘计划全覆盖、贫困村农技服务全覆盖,加大对脱贫攻坚重点县(村)农技帮扶力度,提升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支撑能力。完善措施打法。将农技推广服务与产业扶贫任务紧密衔接,组织农技人员、示范展示基地、示范主体帮扶贫困农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聚焦脱贫攻坚重点县(村)产业扶贫技术服务需求,细化基层农技推广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