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连南瑶族自治县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连南瑶族自治县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连南瑶族自治县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

和主推技术

根据省农业农村厅推荐的农业主导品种和近年来我县农作物引种试验结果及大田生产表现,结合我县气候环境条件及生产需要,提出我县2023年农作物品种利用意见和主推技术。

一.主导品种

1I水稻

1.1.1早稻

1.1.11杂交稻

广8优金占、泰丰优208*、软华优金丝、野香优莉丝*、恒丰优金丝苗、耕香优荔丝苗、泰优粤禾丝苗、深优9708、广8优305、粤禾优736、创两优茉莉占、奇两优华占、五优1179、裕优9611、裕优9822o

III2常规稻

南晶香占、二广香占3号、美香占2号*、金农丝苗*等。

IV 1.2中稻(含单季稻)

112.1杂交稻

深两优870、软华优金丝、野香优莉丝*、Y两优1173、野香优688、恒丰优387、广8优2168、广8优188、y两优3088、五丰优615、韶优766、宜优673、软华优∏79*°

11.2.2常规稻

粤禾丝苗、五山丝苗、黄广油占、粤农丝苗、黄广银占、

南晶香占、美香占2号*等。

11.3晚稻

113.1杂交稻

泰丰优208*、广8优金占、软华优金丝、野香优莉丝*、恒丰优金丝苗、泰优粤禾丝苗、耕香优荔丝苗、五优1179、软华优H79*、裕优9822、广8优305、创两优茉莉占、奇两优华占。

113.2常规稻

美香占2号*、粤农丝苗、五山丝苗、粤禾丝苗、南晶香占、黄广油占、金农丝苗*、二广香占3、黄莉占。

V.1.4再生稻

我县筛选出来的品种有:宜优673、天优2168、广8优2168、粤农丝苗,尤以宜优673表现为佳。广东省水稻所推荐的品种有:美香占2号*、五丰优615、粤禾丝苗等。田间表现优良的有:软华优金丝。

115优质稻品种

11.5.1香稻

美香占2号*、象牙香占*、南晶香占、二广香占3号、软华优金丝、耕香优荔丝苗等。

11.5.2优质杂交稻组合

泰丰优208*、广8优金占、软华优金丝、软华优1179*、创两优茉莉占、野香优莉丝*。

1.1.5.3产量与品质兼顾型优质常规稻

粤禾丝苗、粤农丝苗、五山丝苗、黄广银占、黄莉占、

金农丝苗*等。

11.6节水抗旱稻

旱优73*、旱优113*(建议引种试验)

117多年生稻

多年生稻23、云大25、云大26(建议引种试验)

12玉米

1.2.1普通玉米

正大729、正大719、先单23、正大808、正大619、正大999、中农99、迪卡018、先玉50T60等。

12.2甜玉米、水果玉米、糯玉米

粤甜28号、粤甜520、珠玉甜1号、中禾2号、粤彩糯2号、粤白糯6号、佛甜10、粤甜26、金禧甜玉米

13花生

粤油43、粤油390、航花2号、汕油188号、汕油诱1号、粤油13号等。

14大豆

华夏10号、华夏9号、华春3号、华春5号等。

15薯类

1.5.1甘薯

广薯87、广紫薯8号、广薯72号、广菜薯5号、普薯32号等。

15.2马铃薯

陇薯7号、云薯901、云薯306等。

16果树

1. 6.1柑桔类

金秋砂糖橘、由良、川津五号、华美7号、砂糖橘、沃柑、黄金柑、沙田柚、桂柚1号、纽荷尔脐橙等。

综合我县气候、黄龙病发生危害情况及市场行情等因素分析,以种植沙田柚、早熟柑橘类有比较优势。

I 6.2落叶果树类

II 6.2.1酿酒葡萄

野酿2号、野良6号(酿酒与鲜食兼用)。

III6.3砂梨系列

高海拔地区以种植翠冠梨、低海拔地区种植甘露梨、粤引早脆梨为主;引种试验新世纪、苏翠1号、翠玉、中梨4号、初夏绿、园黄梨等。

配置15%的黄花梨或黄冠梨或英德青梨等为授粉树。

IV6.4无花果

丰产黄、青皮、波姬红等。

1.6.5桃

鹰嘴桃、中华红玉、特早红、香脆桃等(以上品种为连州市推荐的桃树品种)。

16.6其他水果

东魁杨梅、三华李、白脆鸡麻李、鸡心黄皮、金丰黄皮、大秋甜脆柿等。

17蔬菜

连州菜心、油绿702菜心、油绿802菜心、丰产6号豆角、早青4号黄瓜、绿胜3号丝瓜、铁柱冬瓜、冬绿芥蓝、

秋盛芥蓝、紫荣8号茄子、白沙迟花晚萝卜、白沙蜜本南瓜、粤科达IO1(番茄)等。

18蚕桑

粤棋大10、粤桑11号、粤蚕6号、粤桑51号、粤棋74等。

19茶叶

19.1连南大叶

连南大叶1号、连南大叶6号。

1.9.2省内、省外优良品种

丹霞1号、乌叶单丛、鸿雁12号、金观音、梅占、金萱、青心乌龙等。

1.10中药材

五指毛桃、湘蕾3号、湘蕾5号。

二.农业主推技术

2.1水稻“三控”施肥技术;

2.2玉米丰产栽培技术;

2.3花生丰产栽培技术;

2.4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

2.5广东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技术;

2.6稻田养鱼病虫害防治及高产技术;

2.7茶叶种植管理技术。

三.注意事项

3.1不要选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审定通过、没有引种备案、超出审定公告或引种备案公告规定的适宜生态区范围的种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2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土壤肥力,灌溉条件、生产需要,慎重选择品种。

3.3做好播种期、插植期、安全抽穗期的合理安排,良种配套良法。双季稻应切实做好早晚造的品种搭配,不宜两造都选用偏迟熟的品种,以确保早造收割后有足够的办田、退田时间,尤其是种植大户更应注意品种搭配及农事工作安排,抢时收割、办田、讴田、插秧,确保7月底前完成晚稻插秧任务,9月下旬能安全抽穗避免遭受寒露风危害。

3.4后面加注有*的水稻品种为易感稻瘟病类型,选用时应做好防治措施;稻瘟病重发区不建议选用感稻瘟病品种。

3.5新种植柑橘务必选购检疫合格的无毒健康种苗,以防止黄龙病等检疫性危险病害传入。

3.6易倒伏品种,应注意不要偏施氮肥,达到计划苗数的80%及时露晒田,增施钾肥,促使植株茎秆粗壮,提高抗倒伏能力。

3.7常规稻品种可除杂优选健康稻穗自留种子,可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种稻的效益。

主要粮油作物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方案范文

主要粮油作物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方案 概述 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粮油作物的种植和生产技 术一直备受关注。为了提高粮油作物的种植和生产效率,农业科研人员不断钻研和创新,并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推广主导品种的种植和生产技术方案。本文将针对主要粮油作物的主导品种,介绍其主推技术方案。 主要粮油作物 水稻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 食作物之一。其中,南方水稻以盈米饱粒、品质优良闻名,是国内外市场的主要需求品种。南方水稻的主导品种有“三叉三品”(云南大杂3、云南大杂4、永伟优80、永伟优89、永伟优90、永伟优92)、汕优7、汕优9、广优9等。对于南方水稻主导品种的种植和生产,技术方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田土处理 •深厚耕耘:将土层深翻30~35厘米,使土质疏松。 •施肥:在翻耕后施入腐熟有机肥和化肥,以提高土壤肥力。 •种前耕耘:在种子带上盘里进行耕耘,埋深4~5厘米,覆土后压实土壤。 育苗 •种子浸种:将种子置于水中浸泡,使其吸足水分,容易发芽。 •细胞苗代:通过细胞培养技术,使水稻苗生长得更快、更健壮。

•规范管理:适时进行定时定量的灌溉和喷雾,注意保温和保湿,控制病虫害。 栽培管理 •掌握节水技术:适当减少灌溉量,增加灌溉次数,给予适度肥水供应。 •控制秧苗密度:南方水稻每亩栽培量应以60~80万株为适宜。 •进行保护性剪枝:清除多余、柔弱、向内生长的杂枝,使水稻生长平衡。 大豆 大豆是我国优良的油料作物之一,也是提供动物蛋白和人类食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其中,北方大豆以主食用大豆、菜用大豆(豆腐渣豆)、粉用大豆(黄豆)等主导品种为主,南方大豆以菜用大豆(豆腐渣豆)为主。对于主导品种的种植和生产,技术方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土壤处理 •在中性或微酸的土壤里种植。 •深翻耕种:将土层深翻30~35厘米,增加土壤通气性。 •喜碱性:大豆对土壤的PH值要求在6.5~7.5。 •施基肥:在播种前适当施入有机肥、磷、钾肥等。 育苗 •种子浸种:将种子置于水中浸泡,使其吸足水分,容易发芽。 •着重管理幼苗:定时浇水,使土壤保持适度湿度,注意保暖防寒。

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广应用情况报告

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广应用情况报告 报告标题: 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广应用情况报告 报告日期: 2023年12月 摘要: 本报告总结了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广应用的情况。报告包括农业主导品种的选择与培育、推广技术的应用和效果评估。报告旨在提供农业主导品种推广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2024年的农业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一、农业主导品种的选择与培育 在2023年,针对不同作物和畜禽品种,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 进行了大量的品种选择与培育工作。通过定向育种和遗传改良技术,培育出适应气候变化和市场需求的优质品种。培育的品种主要包括高产、耐病虫害、适应性强等特点,以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力和质量。 二、推广技术的应用 1. 种植技术推广:针对不同作物品种,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包括肥料、灌溉、病虫害防治、栽培管理等方面的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养殖技术推广:针对不同畜禽的养殖,推广了科学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和环境控制等技术。通过合理的养殖技术,提高了畜禽的生长速度和产出效益。 三、效果评估

对推广的农业主导品种和技术进行了效果评估。通过严密的试验和调查,评估了品种的生长情况、产量指标和商品化质量等。同时,对推广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估,包括作物产量、畜禽养殖效益等。评估结果表明,农业主导品种和推广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结论与展望: 2023年的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农业生产的提高和农民收益的增加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推广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如信息传播不畅、种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因此,需要继续加强农业主导品种的培育和推广技术的应用,并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和支持力度,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报告作者: XXX(农业科技研究员/农业部门负责人) 注: 以上报告为生成文本,仅用于演示目的。

畜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一)

畜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一) 畜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由 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差异,不同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差异。在某些地区,养殖业已成为该地区农民的重要产业,为当地经济 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畜牧业的发展中,品种和技术也是至关 重要的因素,这两个因素相辅相成,形成了畜牧业的发展路径。 畜牧业主导品种 畜牧业主导品种是指在某个地区中,占据着养殖行业大部分市场份额,以及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的养殖品种。在我国,畜牧业主导品种有很 多种,其中畜牧业主导品种主要包括牛、羊、骆驼、鸡、猪等作为养 殖的重要对象。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地形、人口等特点,我国地区 畜牧业主导品种存在较大差异。 例如,在东北黑龙江和吉林地区,牛是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重要养殖 对象。因为东北地区气温较低,在冬季时气温会低于-30°C,牛由于 其耐寒性较好的特点,因此比其他畜生更容易适应那里的生存环境。 同时,吉林省境内的内蒙古学院也是全国著名的牛研究基地之一。并且,东北地区的地形复杂,真正适合大规模养殖的区域并不多,而牛 的特点正好能够适应该地的养殖环境。 在西南地区,由于地理和气候环境的特点,羊一直是养殖的重要品种。在四川盆地、云南高原等地区,羊群数量均较大,并且具有较高的经 济价值。在云南和四川的部分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绵羊的养 殖技术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总之,在不同的地区,各个品种的养殖都有独特的特点,适应当地养 殖环境的需求。要想成功发展畜牧业,必须量身定制,根据地方特点 选择适合的养殖品种。 畜牧业主推技术 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技术的优化是提升养殖业效率、提 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全面的技术创新极大地帮助畜牧业实现高质 量发展。我国的畜牧业主推技术有很多,其中水分饲养、良种育种等 技术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 水分饲养技术是指在养殖过程中,对于饲草、饲料混合后,进行水分 浸泡后进行喂养的技术。水分饲养技术可以有效增加饲料的营养成分,提高饲料的消化率,达到减少浪费、提高经济效益的效果。 良种育种技术是指在畜牧生产过程中,注重品种的选择、考察,优化 畜牧品种的繁育工作。通过培养优良品种,畜牧生产效益可以实现更 好的价值提升。良种育种技术主要应用于生产良种,促进畜牧业高质 量发展。 另外,现代化管理和养殖环境等方面的技术也在畜牧业的推进中发挥 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不断地在技术方面总结经验,推陈出新,畜 牧业才能更快地向前发展。 结论 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品种与技术的支持,根据不同的地区和发展需求 选择合适的品种和技术是畜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注重环 境保护、健康养殖、科学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也能够推进畜牧业 的全面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连南瑶族自治县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连南瑶族自治县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 和主推技术 根据省农业农村厅推荐的农业主导品种和近年来我县农作物引种试验结果及大田生产表现,结合我县气候环境条件及生产需要,提出我县2023年农作物品种利用意见和主推技术。 一.主导品种 1I水稻 1.1.1早稻 1.1.11杂交稻 广8优金占、泰丰优208*、软华优金丝、野香优莉丝*、恒丰优金丝苗、耕香优荔丝苗、泰优粤禾丝苗、深优9708、广8优305、粤禾优736、创两优茉莉占、奇两优华占、五优1179、裕优9611、裕优9822o III2常规稻 南晶香占、二广香占3号、美香占2号*、金农丝苗*等。 IV 1.2中稻(含单季稻) 112.1杂交稻 深两优870、软华优金丝、野香优莉丝*、Y两优1173、野香优688、恒丰优387、广8优2168、广8优188、y两优3088、五丰优615、韶优766、宜优673、软华优∏79*° 11.2.2常规稻 粤禾丝苗、五山丝苗、黄广油占、粤农丝苗、黄广银占、

南晶香占、美香占2号*等。 11.3晚稻 113.1杂交稻 泰丰优208*、广8优金占、软华优金丝、野香优莉丝*、恒丰优金丝苗、泰优粤禾丝苗、耕香优荔丝苗、五优1179、软华优H79*、裕优9822、广8优305、创两优茉莉占、奇两优华占。 113.2常规稻 美香占2号*、粤农丝苗、五山丝苗、粤禾丝苗、南晶香占、黄广油占、金农丝苗*、二广香占3、黄莉占。 V.1.4再生稻 我县筛选出来的品种有:宜优673、天优2168、广8优2168、粤农丝苗,尤以宜优673表现为佳。广东省水稻所推荐的品种有:美香占2号*、五丰优615、粤禾丝苗等。田间表现优良的有:软华优金丝。 115优质稻品种 11.5.1香稻 美香占2号*、象牙香占*、南晶香占、二广香占3号、软华优金丝、耕香优荔丝苗等。 11.5.2优质杂交稻组合 泰丰优208*、广8优金占、软华优金丝、软华优1179*、创两优茉莉占、野香优莉丝*。 1.1.5.3产量与品质兼顾型优质常规稻 粤禾丝苗、粤农丝苗、五山丝苗、黄广银占、黄莉占、 金农丝苗*等。

2021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2021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附件: 一、主导品种(100个)(一)水稻(17个) 天优998:适宜在广西区中北部、广东省北部、福建省中北部、江西省中南部、湖南省中南部、浙江省南部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以及在广东省中南部、广西区南部作早稻种植。 博优998:适宜在海南省、广西区中南部、广东省中南部、福建省南部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陆两优996:适宜在福建省北部、江西省、湖南省、浙江省中南部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中早22:适宜在浙江省衢州、金华及生态类似地区作早稻种植。 金优207:适宜在广西区中北部、湖南省、江西省白叶枯病轻发区和湖北省稻瘟病无病区或轻病区作晚稻种植,以及在贵州省海拔700~1200米区域作一季中稻种植。 赣鑫688:适宜在江西省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丰两优一号:适宜在广西区中北部、福建省中北部、江西省中南部、湖南省中南部、浙江省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以及安徽省、湖北省鄂西南山区以外地区、河南省南部作一季中稻种植。 中浙优1号:适宜在浙江省、湖南省、江西省作一季中稻种植,广西区作单季早稻或中稻种植。 Ⅱ优航2号:适宜在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省北部、河南省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Q优6号:适宜在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的中低海拔籼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四川省平坝丘陵稻区、陕西省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以及湖北省鄂西南山区以外地区、湖南省山丘中稻种植区域作一季中稻种植。 内香2550:适宜在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的中低海拔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四川省平坝丘陵稻区、陕西省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宁粳1号: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辽星1号:适宜在辽宁省的铁岭、沈阳、辽阳、盘锦等稻区种植。

2023年县农业和民生科技发展工作总结

2023年县农业和民生科技发展工作总结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我县在2023年在农业和民生科技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篇总结将重点介绍我县在农业和民生科技领域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一、农业科技发展工作总结 1. 推进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我们县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并组织培训农民使用农业机械设备的技能。同时,加大对农业机械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培育了一批农业机械化企业,推动了农业机械化产业的发展。 2. 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通过加强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我们县不断提高了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在粮食作物方面,我们引进了优质高产的新品种,并加强对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在经济作物方面,我们推广了高效种植技术,提高了经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此外,我们还积极探索农作物的非传统种植模式,比如水培技术和垂直农业等,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 发展现代渔业 我县地处沿海地区,渔业资源丰富。在2023年,我们加强了对渔业资源的保护,确保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推动了现代渔业的发展,引进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了渔业

的养殖效益和水产品的品质。我们还积极推动渔业转型升级,培育了一批深加工企业,将水产品加工成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了渔业产业的附加值。 二、民生科技发展工作总结 1. 促进教育科技发展 教育科技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我们县在2023年加大了对教育科技的投入和支持。我们引进了先进的教育科技设备,更新了教学设备和教材,并开展了相关教师培训和教学方法指导。通过教育科技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促进了全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2. 推动健康科技发展 健康是人民群众的重要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我们县在2023年加大了对健康科技的研发和应用。我们推广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健康管理系统,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我们还推动了健康科技与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了一批健康科技企业,推动了健康产业的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 3. 推进数字农村建设 数字农村建设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县在2023年加大了对数字农村建设的投入和推进。我们推广了数字农业技术,提高了农产品的追溯能力。我们推动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帮助农民通过互联网销售农产品,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我们

2023年优质稻品种示范推广实施方案

2023年优质稻品种示范推广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名称:2023年优质稻品种示范推广实施方案 一、背景和目标: 稻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国民饮食的基本来源之一。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稻米的需求,提高农民种植稻米的收入,加强农田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稻米品种示范推广工作至关重要。本方案旨在通过推广优质稻品种,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和稻米品质,促进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内容: 1. 优质稻品种筛选: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的优质稻品种作为示范品种。确保这些优质稻品种符合市场需求、适应机械化栽培和规模经营要求。 2. 稻种生产和扩繁:组织优质稻种生产基地,加强良种生产技术培训和示范,提高稻种繁育和扩繁的质量和产量。注重优质稻种的监测评价,及时调整和优化扩繁计划,确保优质稻种的充足供应。 3. 稻种示范田建设:在适宜区域选择合适的示范田建设,选择适应性强、条件优越的示范田地块,进行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展示和示范,以及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确保示范田的质量和效益,并加强示范田的综合管理和运营。

4. 技术培训和指导:通过培训班、讲座、讲习班等形式,向农民、技术人员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传授优质稻栽培和管理技术,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组织专家对示范田进行技术指导和解答疑难问题。 5. 品质评价和宣传推广:建立优质稻品质评价体系,并进行定期的测评和品质分析,及时反馈结果,优化稻米品质。同时,通过宣传媒体、电视广告、农产品展销会等形式,积极宣传示范田的成果和优势,促进优质稻品种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三、实施步骤: 1. 制定工作计划和时间表:根据相关的政策和规划,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并确保工作按计划推进。同时,注重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和配合,形成合力推进。 2. 建立领导小组和组织机构:成立以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方案的组织实施和协调推进。同时,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确定示范区域和示范品种: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确定示范区域和示范品种。同时,加强与当地农业部门和农民合作,形成联动推进。 4. 组织培训和技术指导:根据工作计划和需要,组织培训班、讲座、讲习班等形式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业主导品种主推 技术推广应用情况报告

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广应用情况报告 业主导品种主推是指根据业主的需求和喜好,通过广泛调研和市场调查,选取适合种植的品种,并进行全面推广和应用。技术推广是指通过培训、宣传、示范等方式,将先进的种植技术传授给业主,使其能够正确使用和应用,提高产量和质量。本文将从业主导品种主推和技术推广应用情况两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一、业主导品种主推 业主导品种主推是以业主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和种植环境,选择适合的品种进行推广。这种方式能够提高业主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使得种植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在业主导品种主推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市场调查和需求分析,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喜好。其次,根据种植环境和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进行试种和推广。最后,通过宣传和推广活动,向业主介绍和推广这些品种,提高业主的认可度和种植意愿。 在实际操作中,业主导品种主推的效果非常明显。以某地的蔬菜种植为例,通过市场调查和需求分析,发现该地消费者对有机蔬菜的需求量大,而市场上供应的有机蔬菜较少。因此,该地农业部门选择了适合当地种植的有机蔬菜品种进行推广。通过宣传和推广活动,向业主介绍了这些有机蔬菜的种植技术和市场前景,引起了业主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和应用,有机蔬菜的种

植面积大幅增加,市场供应稳定,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二、技术推广应用情况报告 技术推广是指通过培训、宣传、示范等方式,将先进的种植技术传授给业主,使其能够正确使用和应用,提高产量和质量。技术推广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业主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培训方式和内容,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某地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针对当地的种植情况和需求,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推广活动。首先,通过召开座谈会和调研,了解了业主的需求和问题。随后,根据调研结果,确定了技术推广的重点和方向。在技术推广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方式,如开展培训班、组织示范田、举办技术交流会等。通过这些活动,将种植技术传授给业主,解决了他们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技术推广的应用情况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某地的水稻种植为例,通过技术推广,向业主介绍了新的水稻品种和栽培技术。通过培训班和示范田,向业主展示了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和应用,业主们纷纷采用了这些新的品种和技术,取得了较好的产量和品质。据统计,该地的水稻产量增加了20%,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业主导品种主推和技术推广是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通

2023年水产主推技术实施方案

2023年水产主推技术实施方案 引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满足人们对高质量水产品的需求,水产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因此,2023年水产主推技术实施方案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该方案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是水产业的核心环节,因此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是提高水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关键。2023年,我们将重点推广以下几种养殖技术: 1. 智能监控系统: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养殖水质、水温、氧含量等关键指标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以提高养殖环境的稳定性和水产品的生长率。 2. 微生态养殖技术:利用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促进水质净化和有益菌的生长,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提高水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3. 智能喂食系统:结合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实现对养殖动物的精准喂食,减少饲料的浪费,提高养殖效益。 二、推进水产养殖的绿色环保

水产养殖业在过去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些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2023年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推进水产养殖的绿色环保: 1. 循环利用养殖废水:通过建设合理的水处理系统,将养殖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回收利用,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2. 推广水产养殖的生态循环模式:利用养殖废弃物和废弃饲料等资源,发展水产品与植物的复合养殖模式,实现养殖业与农业的互补发展。 3. 优化饲料配方:研发绿色、低污染的饲料,减少饲料中的化学添加剂和抗生素的使用,降低养殖过程中的环境风险。 三、提升水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标准。为了提升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2023年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1. 强化水产品质量监管:加强对水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督和检验,建立健全的质量追溯体系,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可追溯和安全可控。 2. 推广无污染养殖技术:加强对养殖水体和养殖环境的监测和管理,杜绝水产品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污染物质。 3. 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加强对养殖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和水产品加工技术,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023年贵州省农业主推技术

2023年贵州省农业主推技术地方猪节粮养殖技术一、技术概述 (一)技术基本情况1、技术推广背景 地方猪具有消化能力强、耐粗饲的生理特点,肉质优异深受消费者青睐,但又存在生长速度较慢、养殖周期较长, 常规养殖饲料成本较高的劣势。科学利用贵州地方猪消化力强、耐粗饲的生理优势,开发我省非常规饲草料资源,降低地方猪养殖单位饲料成本、提高猪肉品质,破解地方猪较长周期养殖过程中的饲料成本偏高的难题,提升地方猪养殖的市场竞争力和养殖经济效益,是地方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 2、能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技术通过利用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培育的高产优质牧草-黔中金养麦替代育肥猪部分基础日粮,通过实施减粮化养殖以降低地方猪养殖饲料成本、提升猪肉品质,解决地方猪养殖饲料成本偏高的问题。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目前,本技术在花溪区、黔西市、大方县4个地方猪养殖场推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提质增效情况 在地方猪基础日粮中添加20%的新鲜金养麦,地方猪日均曾增重未出现显著降低,血清尿素氮水平显著降低,血清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基于基础日粮的料肉比显著降低,单位增重饲料成

本降低12.03%;在地方猪基础日粮中添加20% 金养麦草粉,猪只生长速度未出现显著降低、料肉比未出现显著上升、健康不受显著影响,单位增重饲料成本降低17.39%o无。 二、技术要点1、黔中金养麦种植与管理 选择水肥条件较好、临近养猪场的土地种植金养麦,常年均可种植,可采用块根种植、在高温雨季也可采用杆插种植,种植品种为黔中金养麦,按照1亩地养殖15头-20头育肥猪的比例确定种植面积。种植管理过程中生猪养殖产生的粪尿和废水,全部通过管网全部还田种植,种植高至60cm、木质化程度较低、生物产量较高时及时刈割,刈割时同时刈割杂草用于饲喂,刈割后及时灌喂养殖粪污作为肥料促进金养麦尽快恢复生长,保证金养麦鲜草亩产达8吨以上。由于金养麦刈割后恢复生长的速度快,长势超过杂草,一般2-3 茬后杂草即可被抑制。气温降低、出现霜冻后金养麦将停止生长,此时可用旋耕机破碎土壤表层同时利用养殖粪污施肥, 避免土地板结影响来年产量。 2、金养麦加工贮存与使用 在金养麦生长旺盛的季节,直接将新鲜金养麦按0.5cm 左右长度粉碎后,按20%以上比例与基础日粮混合均勺后饲喂,添加比例越高节粮效果越好,但考虑到兼顾生长速度,添加量推荐不超过60%;选择天气晴朗的时节,将富余的金养麦刈割后晒干,1mm左右孔径粉碎贮存,在金养麦枯萎的季节按20%比例与基础

2023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半年工作总结:加强农业示范项目,引领农村现代化发展

2023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半年工作总结:加强农业示范 项目,引领农村现代化发展 2023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半年工作总结:加强农业示范项目,引领农村现代化发展 一、引言 自2023年年初以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积极响应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号召,以加强农业示范项目为核心任务,全面提升农村现代化水平。通过强化技术培训、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提供综合服务,我们在上半年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本文将对2023年上半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展望下半年的发展方向。 二、加强农业示范项目 1. 推动农作物种植的现代化 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我们在上半年开展了一系列农作物种植示范项目。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机械设备,我们帮助农民提高了耕作效率和作物产量。在水稻种植方面,我们主张合理施肥、科学管理和精确浇水。通过推广这些先进的种植技术,我们成功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2. 推广养殖业的科技创新 养殖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发展养殖业并提高养殖效益,我们在上半年推广了一系列科技创新项目。通过提供优质饲料、改良养殖环境和引进高效养殖技术,我们帮助畜牧户提高了畜牧品质和出栏率。特别是在猪肉生产方面,我们成功推广了规模化养殖

技术和生物安全措施,有效应对了猪瘟等常见疾病的传播。这为农村养殖业的现代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3. 推进农机化和智能化 农机化和智能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为了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我们积极推进农机化和智能化建设。通过向农民推广先进的农机具和智能设备,我们帮助他们提高了种植、施肥、喷洒等农业操作的效率。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农机操作培训,提高了农民的农机操作技能。这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水平,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技术培训和综合服务 1. 加强技术培训的力度 为了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我们在上半年加强了农业技术培训。通过组织各类培训班、讲座和示范活动,我们向农民传授了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先进技术。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重点培训了一批农村干部和技术人员,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 2. 提供综合服务和指导 除了技术培训,我们还为农民提供了全方位的综合服务和指导。在农产品销售方面,我们与农村电商平台合作,帮助农民解决了销售难题。在农业保险方面,我们积极推广农业保险制度,在自然灾害等风险面前提供了保障。此外,我们还建立了农田环境监测系统,及时提供农田管理的科学指导。 四、取得的成就与问题分析 在2023年上半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农作物、养殖业和农机化等方面的现代化水平得到了提升。农民的技

2023年农业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2023年农业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2023年农业专业技术工作总结1(1338字) 今年,我市农业生产是以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落实粮食直补及综合直补两条主线展开工作的。今年,我们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提农技人员的素质,加强农技队伍的管理,强化为农服务的意识,培养农业优势产业,进行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我市农业生产总体上保持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粮食生产情况 今年我市粮食总面积为43.36万亩,较去年增加1.96万亩,增幅为4.7;总产量为10039.3万公斤,较去年增产2474.7万公斤,增幅为32.7;亩产为231.5公斤,较去年增产48.6公斤,增幅为26.6。 1、玉米生产情况 今年我市玉米收获面积为16.54万亩,较去年增加1.16万亩,增幅为7.5;产量为6280.1万公斤,较去年增产2167.1万公斤,增幅达52.6;亩产379.7公斤,较去年增产111.7公斤,增幅达41.7。 2、高粱生产情况

今年我市高粱收获面积为4050亩,较去年减少5406亩,减幅为57.2;产量为132.0万公斤,较去年减产100.5万公斤,减幅为43.2;亩产为326公斤,较去年增产40公斤,增幅为14.0。 二、粮食直补、综合直补及良种补贴情况 1、小麦直补及综合直补情况 今年,我市共完成小麦补贴面积156964.115亩,发放直补及综合直补资金3139282.3元。涉及全市10个乡镇204个行政村的49207户农户。 2、玉米直补及综合直补情况 今年,我市完成玉米补贴面积169307.97亩,发放直补及综合直补资金2031695.64元。涉及全市10个乡镇224个行政村的40540户农户。 3、谷子直补及综合直补情况 今年,我市完成补贴面积8898.65亩,发放直补及综合直补资金10678.80元。涉及全市7个乡镇102个行政村的5684户农户。 4、杂粮综合直补情况 今年,我市完成杂粮综合直补面积102749.87亩,发放补贴513749.35元。涉及全市10乡镇212个行政村的40429户农户。

2023年福建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项目实施方案

附件1 2023年福建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项目实施方案 一、任务目标 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能力提升,着力提高粮油新型经营主体单产水平,改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设施条件,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指导服务体系,推进服务规范化便利化。全省支持农民合作社420个、家庭农场550个、奶业新型经营主体5个,通过项目实施,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生产经营水平、增强服务带动能力,实现由量质并举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二、建设内容 (一)提升粮油新型经营主体单产能力。支持2023年30个粮食产能区项目县、2023年13个油料播种面积万亩以上县的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以下简称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15个油菜试验示范县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集成应用新品种、新农药、新机具、新肥料、新技术;开展生产集约化统一供种育苗、肥水管理、病虫防控、技术指导、机械作业(含深翻、播、插、防、收、烘等);开展品牌创建与宣传;积极参加或组织培训等。 (二)改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设施条件。支持县级以上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优先支持2023年评定的36个国家级示范社和

174个省级示范社,开展生产基础设施、经营办公场所、农产品加工设施、销售平台等建设,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打造品牌,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与质量安全追溯制定;开展区域性、行业性联合与合作,推动社企对接,参加农产品销售对接等活动;参加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培训等。 (三)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量提升重点县。支持永泰、仙游、永春、诏安、长汀、宁化、建宁、延平、政和、福鼎、寿宁等11个县,根据本地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情况选择1-2个主导产业开展主体质量提升。支持县级以上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不少于36个)改善生产设施条件,应用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开展区域性、行业性联合与合作,共享社会资源;加强品牌公益推介,利用好区域公用品牌,帮助更多主体获得授权使用。 (四)鼓励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支持20个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和1个家庭农场联盟,完善章程制度、健全组织机构、规范财务管理、合理分配盈余;开展生产基础设施、经营办公场所、农产品加工设施、销售平台建设,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等;制定统一生产标准、打造统一品牌授权家庭农场成员使用;对接周边市场、拓展销售渠道;开展统一生产经营服务等。 (五)提升奶业主体生产经营能力。支持5个奶业主体升级养殖设施装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奶牛单产提升,提高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水平,与现代奶业发展有机衔接。 (六)实施“千员带万社”活动。支持闽侯等64个县聘任新型

2023年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方案

2023年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方案 一、背景 在农业领域,农技推广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承担着联系农民群众、引导他们采用科学种植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责任。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农业现代化,2023年基层农技推广工作需要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 二、目标 1.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通过农技推广,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增加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2. 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农技推广,引导农民采用高效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价格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3.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农技推广,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和农业管理经验,减少农业资源浪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三、重点任务 1. 制定农技推广计划:根据本地农业发展情况,结合研究院的科研成果,制定农技推广计划,明确推广的农业技术和培训内容。 2. 组织培训活动:组织农技专家、农业技术员和农民代表开展技术培训活动,传授科学种植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农业管理经验。

3. 实施示范田项目:在农村组织建设示范田,向农民展示科学种植技术的应用效果,并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4. 加强技术咨询服务:建立农技咨询服务机构,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咨询和问题解答服务,并组织技术人员定期走访农田,进行技术指导。 5. 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积极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引导农民采用优良新品种、化肥、农药和农机具,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四、工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政府、农业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和农民代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农技推广工作方案和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2. 完善培训体系:建立健全农技专家和农业技术员培训机制,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组织开展农民培训,提高他们的科学种植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 3.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宣传媒体、农村广播电视台和互联网等渠道,广泛宣传农技推广的重要性和效益,提高农民参与度。 4. 建立奖励机制:对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在农技推广工作中的优秀表现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农技推广活动。 5. 加强协作合作:与农业科研院所、种子企业和农机合作社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农技推广工作。同时,与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共同解决农技推广中的政策、经费和管理等问题。 五、工作保障

2023年贵州省农业主推技术杂交稻超高产精确栽培技术

2023年贵州省农业主推技术杂交稻超高产精确栽培技术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针对贵州等西南稻区杂交水稻生产中普遍出现的移栽基本苗严重不足、肥料施用不合理、习惯性淹水灌溉等技术难题,为充分发挥水稻产量潜力、大面积提升水稻产量,选用具有超高产潜力的杂交水稻品种,研究形成了以五五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为核心的“杂交水稻超高产精确栽培技术体系二通过精确定量水稻移栽叶龄和移栽规格,保证合理的移栽基本苗,利于形成高产群体适宜穗数;通过精确定量施氮量和施氮方式,保证水稻各生育时期营养需求,显著提高了氮肥利用率;通过水分精确灌溉,有效调控肥料效应和群体结构。集成技术实现了贵州等不同生态区不同类型品种的高产群体构建,显著提升了水稻产量水平,促进了该区域水稻生产大面积增产增收。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以五五精确栽培技术为核心的“贵州水稻超高产精确栽培技术体系”自2010年以来一直作为全省粮食生产的重要支撑技术,引领贵州不同生态区水稻超高产创建,创造了一系列水稻超高产典型,促进全省水稻大面积增产增效。2014年在兴义市万峰林水稻基地创建的超高产示范片,经谢华安院士现场测产验收,达到亩产1079. 2公斤,创当年全国水稻高产记录。2010-2014年,技术在全省应用面积1533. 9 万亩,新增稻谷9. 52亿公斤,总经济效益达18. 24亿元。2016-2018年仅在遵义地区助力优质米企业实现稻谷平均增产37. 6%,新增经济效益5.6

亿元,2019年以来继续作为全省水稻核心高产技术广泛应用,2021年在兴义创造亩产1123 公斤的高产纪录,2022年创造亩 产1154公斤高产新纪录。 (三)提质增效情况 根据相关专题试验研究、现场验收意见和成果评价意见, 和常规技术相比,该技术可实现水稻增产25%以上,水分、肥料利用率提高15%以上,降低化肥、农药用量5%以上,亩增收节支100元以上。通过精确定量施肥,显著降低了肥料损失,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肥料面源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该技术优化了水稻群体结构,促进了水稻壮秆大穗,增强了水稻病虫害抗性,减少了农药用量,协同提高了水稻产量和品质。 (四)技术获奖情况 制定发布贵州省地方标准《杂交水稻五五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程》(DB52/T 724-2011)等,以该技术为核心,主持获得2011年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贵州杂交水稻超高产精确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主持获得2015年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1项(贵州杂交水稻种三产四和精确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参与获得2018-2019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我 国水稻主产区精确定量栽培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二、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 选择生育期适中、株型紧凑、茎秆粗壮、病虫害抗性较强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品种应通过国家或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

2023年农技员年度工作计划

2023年农技员年度工作计划 2023年农技员年度工作计划1 为圆满完成-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实施,把小麦、水稻优质高产抗逆栽培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到户、应用到田,促进小麦、水稻产业更高层次推进,确保农产品供给,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特制定本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小麦、水稻高产创建为依托,以服务主导产业为导向,以农业超新科技为支撑,以主推技术为目标。夯实自身基础,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水平,解决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问题,全面推进农技服务进村入户到田,使农民真正受益。 二、工作目标 1.不断更新知识。积极参加培训,倾听专家授课。 2.规范服务行为。遴选示范户,亲自定门牌,签订协议书,入户搞调查,寻求新对策,定期作指导;集中搞培训,发放明白纸;制定指导方案,填好两个手册,做好指导记录;阶段小结,年终总结;政策到户,信息到户,技术到户。 3.注重辐射带动。指导示范户带动周边户,推动全村小麦产业再上新台阶。 三、主推技术 A.小麦主推技术:优质小麦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测土平衡配方施肥技术,机械化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B.水稻主推技术:水稻旱育栽培技术,水稻机插秧技术,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 四、具体工作计划安排 1、1月,宣传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工作,让农民了解此项工程的重要性及目的意义,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并制定工程实施工作方案、技术方案。 2、2月。建立技术指导员、核心示范户工作制度和规范,明确任务和职责,并签定协议和合同,使工程实施有序进行。抓好小麦播种技术培训与指导工作,制定分户技术指导方案。对核心示范户及有关农户进行培训,指导小麦田间管理。 3、2-3月份,抓好小麦除草、防病虫为主的田间管理。搞好对核心示范户及有关农户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 4、4-5月,抓好小麦施肥、病虫害防治,防倒伏的田间管理,做好测产验收。 5、6月,搞好小麦项目验收、总结及材料上报工作。 6、5-6月份,指导育秧工作,选择秧田和适宜示范户的育秧方式,指导秧田期肥水管理,培育壮苗。针对示范户实际生产情况,确定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指导大田前期管理工作。 7、6-9月份,指导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组织一次现场会。在此期间,指导农户不少于8-10次。重点指导内容是合理施用穗肥和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在每次病虫害发生前,根据县植保站病虫病虫害发生预测预报,帮助示范户选用高效、安全农药,及时指导防治工作。 8、10月中下旬,开展小麦播种技术,提高播种质量。 五、对示范户的要求

2023年山东农业主推技术推广应用效果总结

2023年山东农业主推技术推广应用效果总结 一、背景介绍 1.1 国家粮食安全重要性 粮食安全是国家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山东 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其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效果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具 有重要影响。 1.2 山东农业发展现状 山东省是我国的大省之一,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但是由于受限于传统 农业模式,农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加强农业技 术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成为当务之急。 二、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2.1 技术推广范围 在2023年,山东省开展了广泛的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工作,涉及作物种植、肥料施用、农药防治、农业机械化等方面。

2.2 重点推广技术 针对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山东省重点推广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绿色有机肥料施用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 2.3 推广对象 技术推广应用覆盖了山东省的各个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大型农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 三、应用效果总结 3.1 农产品产量提高 通过技术推广应用,山东省农产品的产量得到了明显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得到了保障,农产品供给更加稳定。 3.2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采用了精准农业技术后,农业生产过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农民的生产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3.3 农产品质量提升 绿色有机肥料施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降低了农产品中化学残留物的含量,农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3.4 农民收入增加 通过技术推广应用,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有效提高,农民获得了更多的实际利益。 3.5 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技术推广应用,山东省农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了提升。 四、后续发展建议 4.1 持续推广技术 未来,山东省应该继续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将先进的农业技术持续传播到乡村,让更多的农民受益。 4.2 加强技术培训

2023农业技术指导员工作总结

2023农业技术指导员工作总结 2023农业技术指导员工作总结1 为了更好的向科技示范户提供周到细致的科技服务和技术指导,确保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实施效果,我们以水稻、蔬菜品种、育苗、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为培训内容。在农业生产关键时节,我们把技术印成简易明白纸,传给科技示范户和农民。通过这些农业实用新技术的培训,通过农技推广培训和项目的实施,使示范户能够从我们这里学到生产新技术和真本领,大大提高了科技示范户的示范带动能力,进而成为村里的种植能手和致富带头人,建设美好文明的家园,过上幸福富足的日子。1月—12月县农业局在我乡筛选评定示范户21户,示范面积250余亩,带动农户100户,辐射面积820亩。我作为一名技术指导员,按照上级的要求,积极下乡,认真指导科技示范户,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钻研农业新技术,从水稻种子、育苗、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根据农时季节经常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科技示范户和农民,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进行技术指导,取得好的成果。 1、筛选科技示范户,发放物化补贴 按照农委筛选科技示范户的要求,我们采取让农户“自愿报名,入户摸底择优录取”的方法合理的确定21名科技示范户,于6月10日召开动员大会和技术培训会。 2、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 通过认真筛选品种,向示范户、辐射户推广蔬菜新品种。全年向示范户和辐射户重点推广各项农业新技术,水稻旱育秧技术,水稻抛秧种植技术,蔬菜苗嫁

接技术,黑膜覆盖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过程中,每社重点抓1—2户示范户,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3、做好对示范户的技术培训 科技示范户是科技入户项目的主体,只有抓好对科技示范户的技术培训,真正提高示范户的示范带动能力,才能把科技入户工程落实好。为此,今年对科技示范户先后共进行了6次大型培训。以水稻品种、育苗、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为培训内容。在农业生产关键时节,我们还把这些技术印成简易明白纸,让指导员传给科技示范户和农民。通过这些农业实用新技术的培训,大大提高了科技示范户的示范带动能力。 4、搞好水稻不同生育期的苗情调查和田间指导 从水稻移栽到收割,全生育期共进行多种苗情调查6次,病虫草调查4次,进行田间指导11次。同时为示范户发放技术明白纸资料500余份。 5、做好田间纪录,填好两个手册,为示范户解答疑难问题,帮助示范户记载自己的播种情况、农药、肥料施用情况、新技术应用情况、辐射户带动情况及生产效益情况等。在生产过程中,对示范户和农民提出的技术难题及时解答,一时解决不了的,作好记录。通过向专家请教或书本、网上查询等方式解决后,及时向示范户和农民答复。全年共为农民解答技术难题26余个。 6、验收总结 我指导的10户示范户、指导面积70亩进行验收,经逐户调查分析10户示范户平均亩产均超出了全乡平均水平。 二、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科技入户工作是我乡的'一项新工作,农户认识不深,配合工作不积极,出现怀疑的态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